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时间:2023-06-13 16:26: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第1篇

[关键词] 经济

党的十五大之后,我国私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私营经济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观念、产业和产品特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因素影响,其发展速度、经济规模和市场环境与私营工商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严重阻碍了业生产力的发展。

一、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是我国私营经济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改革开放2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并不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7%,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集体经济8%,国有经济4%)。1993年~1996年间,私营经济的工商税收增长5倍以上,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劳动就业的重心已向非公有经济转移。

2.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是行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已经具有较为深厚的现实基础。就量的概念而言,在经济总量中,非国有经济已经占有较大份额。据统计,在1997年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已达到63.7%。私营经济的现实基础更主要地还表现在质的方面:

①近几年新成立的一批企业,成为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最具活力的重要力量。

②在国有经济中孕育着私营经济的成分。

③大量存在的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企业已经成为私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有利于加强市场管理,有利于消除私靠乱挂、出卖资质、垫资承包、压级压价、拖欠工程款等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

3.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符合发达工业化国家行业发展的规律:

从发达工业化国家行业发展的规律来看,私营经济应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可以从产业中退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几十年前就基本上没有了国有企业。我们也应当结合建国以来行业的发展史,认真研究国外的做法,改造我们的企业所有制结构。

二、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主要障碍、政策措施及发展趋势

1.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主要障碍1、从外部来看,主要存在着观念和市场环境两大障碍。观念障碍―――概括起来有“三论”,它是制约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为:

(1)“对立论”,即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把私营经济看作“异己”,加以排斥;

(2)“担心论”,即担心私营经济发展过快,会影响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担心工程质量干不好、债务债权还不了,等等;

(3)“唯心论”,即看不到私营经济发展已经具有雄厚的现实基础,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看不到私营经济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1)抓认识。就是要用党的十五大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新观点,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把发展私营经济提高到国有企业改革能否深化的高度上来;要把发展私营经济提高到能否抓住历史机遇的高度上来;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框框,只要不违背法律政策,就不要做任何限制。

(2)抓改革。就是要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改革产权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从而为私有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3)抓政策。就是要全面落实发展私营经济的政策。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规划,为长期以来名不正、言不顺的“戴红帽”私营企业“摘帽”正名,还原其本来面目,确立其法律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发展私营生产力。二是破除所有制歧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抓规范。就是要以克服私营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为重点,抓规范。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引导私营企业明确市场定位,确定经营策略,壮大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二是要改变私营企业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

3.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趋势

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整个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二是我国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只有整个私营经济和行业都发展了,才能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从2020年~2050年,我国将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私营经济持续发展。私营经济将作为国内市场的主力军而进入规模发展阶段,国有经济由于国有资本的逐步转移等原因,而呈下降趋势。

诚然,上述对我国私营经济历史发展趋势的描述,是建立在十五大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我国私营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我国私营经济已经孕育成熟、将要大发展基础之上的。而发展趋势中各阶段发展周期的长短,取决于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并随着改革进程的调整而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马洪:王梦奎主编.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中国私营个体经济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第2篇

一、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的必然性

1.私营建筑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是由我国的经济制度决定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近年来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下,私营建筑经济必须也有必要踏足建筑业界。

2.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是由国有建筑经济自身的缺陷决定的国有建筑经济是由国家扶持的经济模式,它有着国家为后盾的巨大优势,但同时,这个又是也造就了存在的缺陷。

1).国有建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国有建筑经济是国家所有的经济组织,国家委托国资委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所以对于国有建筑经济而言,无论是资金投向还是项目审批,都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层层报批。这样,一方面会使国有建筑经济发展的投入增加,使得建筑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决策制定和颁布的流程过于复杂,会导致一些政策和信息的滞后性,错失良好的市场时机,往往在政策的执行之日,原本约定的项目已经解约。

2).国有建筑经济成本的相对劣势。国有建筑经济不仅要发展自身,同时还要引导建筑业的发展,替政府分担管理压力和财政压力。另外,国有建筑经济还承担着居民供水,供暖,婴儿入托,离退休工人管理等社会福利的负担。这些负担所耗费的费用无疑会以房价的方式转移到购房群众身上,自然,国有建筑经济的成本将大大增加。

3.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是建筑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是由建筑经济自身的二元性决定的。总之,为了给私营建筑经济一个更为适合的生长环境,国有经济要逐步从这一竞争产业中退出,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现阶段科技的发展,决定建筑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劳动力数量,也就是说,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劳动力过剩,这一切就决定了私营建筑经济势必要进入经济市场;再加上私营建筑经济较国有经济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发展私营建筑经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生产规模的相对较小型以及经营方式的单一性,决定了私营建筑经济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一是由于私营建筑企业起步较晚,所以导致目前私营建筑经济的规模较小。二是由于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的信誉度低的问题,导致企业吸引投资的能力差。由于私营建筑经济以短期利润为主要经营目的,这就导致私营建筑经济在利润追求的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比如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等,造成国家政策的制裁以及公众房屋质量的质疑,这些都导致企业信誉的降低,从而难以招揽工程。

二、解决私营建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的方法

1.提高认识。这里的提高认识主要包括对于私营经济的认识以及私营经济主体对国家法律的认识。提高对于私营经济的认识,其目的是解决社会各界对私营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质疑。而提高私营经济主体对我国法律的认识,其目的则是为了使私营建筑经济在法律的约束下发展,提高自身的信誉,以承接更多的项目,促进自身的发展。

2.注重改革。就是要加强对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的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其自身弱点决定其必须进行企业制度的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实现产权制度的改革。同时,为了逐步实现国有小企业经营方式的灵活性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化,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革。从而为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第3篇

关键词: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劳动就业

经济增长是和结构转变相联系的,它包括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化、人口与就业结构的转变及城市化等内容,它意味着在需求结构和贸易结构变动的驱使下,劳动、资本等要素不断向高生产率、有比较优势的部门和区域流动。本文从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人口的城乡及区域结构等三个维度,分析我国经济20多年来的结构调整,这种变革与调整已经带来了经济总量的扩张、经济效率的提高、运行机制的改变和愈来愈典型市场经济的特征。在这一进程中,就业增加也是在结构改善和配置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

一、所有制结构变动与非国有经济高速发展

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相伴随,原来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一个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轮廓已经显现在我们面前。

(一)国民产出的所有制结构

从国民经济总体角度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1997年,我国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4772亿元,其中,非公有经济实现18096亿元,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为24.2%,而公有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占75.8%。这是根据新标准计算的,即公有制经济中包含了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如果按照旧有口径计算,那么非公有成分大约在32.9%,公有经济的比重大约为67.1%。很明显,在国民产出中,公有经济的比重还比较高,但在商品流通等竞争性强、对非国有经济的禁入较松的第三产业,公有经济的比重下降较快(见表1)。

由于GDP的所有制结构在统计上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以工业生产的所有制结构为例,来分析近20年来我国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见表2)。

1.国有工业份额不断下降1978年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为77.6%,1990年为54.6%,1999年为28.5%。20世纪80年代(以下均指20世纪)平均每年下降2个百分点,而90年代平均每年下降3个百分点,下降速度有所加快。

2.集体工业份额有所上升由1978年的22.2%上升到1990年的35.6%和1999年的38.5%,平均每年上升0.8个百分点。集体经济的增长,主要依托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有经济比重下降导致的公有经济地位相对下降,同时也使公有经济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并且为进一步的产权改革铺平了道路。

3.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外资和港澳台经济、以股份制为主的混合经济从无到有,尤其是90年代后,这一类型经济占有的份额明显上升,从1990年的9.8%上升到1999年的33%,年均递增2.5个百分点。

(二)资本投入的所有制结构

从资本金和资产角度分析我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我们以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为例(见表3)。1999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收资本占全国的比重为61.5%,集体经济比重为8.5%,两者之和为70%,占有全部工业资本金的2/3。而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的资本金比重分别为7.6%、15.4%和12.4%,这三类经济的资本金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的比重为35%。从资产结构来看,1999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资产结构与资本金结构基本相同,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经济的资产比重分别为68.8%和9.0%。由于加上了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控股部分,公有制经济的资产比重被放大了。这说明了两点:(1)尽管我国经济日趋多元化,但公有经济仍然占有主导地位;(2)与产出相比较,公有经济占用的资产达77.8%,但提供的产值(1999年国有工业21.4%,集体工业18.3%,合计39.7%)相对较少,说明公有经济的要素生产率较非公有企业要低。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是私营企业,一方面是新建企业不断增加,同时集体企业改制后有一大部分转制为私营企业和私有的有限责任公司。统计表明,至1999年底,我国登记的私营企业近150.1万家,私营企业投资者322.4万人,拥有注册资本近万亿元人民币,聘用员工2021.5万人。

(三)从业人员员的所有制结构

由于我国目前的官方统计资料中尚无按所有制结构分类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资产总值等统计数据,但有从业人员的所有制结构数据。考虑到我国的乡村劳动者中既有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也有纯农业生产人员,还有大量兼业者。这里我们将农户经济作单独处理,既不列入集体经济,也不列入个体私营经济。从表4的数据,可大致看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

1.国有经济从业人员低速增长,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增长较快1978—1999年,国有经济从业人员由1978年的7451万人增加到1998年的8572万人,增长15.0%,年均增长0.7%。而同期除农户经济外的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由4875万人增加到24504万人,增长了403%,年均增长19.2%。

2.集体经济从业人员增长较快,其中乡镇企业从业人员高速增长全部集体经济从业人员由1978年的4875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14416万人,增长了近2倍,年均增长9.3%。其中,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则由2827万人增长到12704万人,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高达16.7%,由于大批集体企业改制,乡镇集体企业的从业人员从1998年开始下降。

3.私营个体经济从无到有,并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特别是90年代以来,由于政策环境的改善,为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1990—1999年,城乡个体私营经济的从业人员由2285万人,增加到8263万人,增长了2.62倍,年均增长29.1%。

4.混合经济的从业人员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的飞速发展,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从业人员由1990年的154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1825万人,增长了10.9倍,年均增长120.6%。

5.农户经济的从业人员缓慢增长90年代中期后呈绝对下降趋势,1978—1985年,年均增长1.16%;1985—1990年,年均增长0.7%;1990—1995年,年均增长0.07%,1995—1999年,从业人员绝对数开始下降,4年间共减少263万人。

从就业增加量来看,也反映了这一趋势。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尤其是90年代以来,非公有经济单位已经成为吸收劳动就业的主要部门。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测算,2000年城镇从业人员为21274万人,比上年增加260万人。其中,城镇单位职工11613万人,比上年减少518万人。在城镇单位职工中,在岗职工人数11259万人,比上年减少515万人。可见,在城镇从业人员中,市场化就业人员有9661万人,只占45%。若加上下岗职工,2000年城镇计划就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减少了1033万人,国有部门已不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

从上述的产出结构、资产结构、就业结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在所有制改革上已取得了重大成就,非国有经济的比重明显上升,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在多样化,各种混合制经济正不断壮大。这一变革的经济成果,一是中国经济的生产效率、组织效率和配置效率得以提高;二是产出的增长有了多元化主体的推动,竞争更为激烈。

二、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结构的失衡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一国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前提。1978年以来,我国的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有一些不尽合理之处。

(一)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变动

从三次产业所提供的GDP角度来看,产业结构正趋合理,但工业的比重过高。一、二、三产业的产出比从1978年的28.1:48.2:23.7,变化为1999年的17.7:49.3:33.0。第一产业的产出份额持续下降,21年间下降了10.4个百分点,平均每两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产出持续份额上升,21年间上升了9.3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的份额基本没有变化。但期间有一个现象需要注意,那就是从1981年—1991年,第二产业份额有过一段快速下降的时期,到1991年达到41.6%的最低份额,后来又重新回升。因此可以说,80年代的增长是三次产业平稳增长的结果,而在90年代的经济增长是由二、三产业的发展来支撑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一直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并由此造成两大结果:(1)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机电、化工、冶金、纺织、轻工、家电等主要制造行业,从产量、技术到质量都已趋于成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达到极限,以往依赖工业的增长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格局会发生变化;(2)相对于其它产业,工业的发展是超前的,因此也就造成了工业企业的过度竞争和工业产品的供给过剩。从国民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来看,工业和建筑业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主体,这说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尚未结束,但已进入中后期。

(二)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

相对于产业结构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的调整较慢,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而引发的低收入和低消费,成为制约工业与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结构性因素。从1978年到1999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从70.5:17.3:12.2变化到50.1:23.0:26.9,第一产业下降了20.4%,年均下降1%;第二产业上升了5.7%,年均上升0.25%;第三产业上升了14.7%,年均上升0.7%。由于农业人口基数大,尽管22年间有2亿多农民转移出来,农业从业人员在整个90年代减少了近3000万,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仍然是最低的。过去的21年,第三产业成为吸收就业的主要部门,从业人员增加了近1.5亿。1999年,一、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35、2.14、1.23,同年,一、二、三产业的人均创造的GDP分别为4190元、23535元和13975元,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只相当于工业和服务业的约1/6和1/3。如果在以后的10年中,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平均水平(比较劳动生产率为1),就意味着现有农业从业人员中的2/3,即23576万人需要从农业中转移出来,而且这还是一个静态的数字。但与此同时,也就意味着可以再增加38000亿元的国民产出及相应的消费及投资需求。可见,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既任重道远,又极具潜力。

有了三次产业在GDP和从业人员方面的比例结构数据,就可以进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分析。表5表明,20多年来,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在缩小,1978年,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第一产业的7倍和5倍,到1999年已下降到6倍和3倍。这说明三次产业的劳动力配置正趋于合理。在90年代,农业产出的增长缓慢使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由80年代的上升转为下降,而第三产业由于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其比较劳动生产率也在持续下降。

由于第三产业是90年代以来就业增加的主要部门,我们来分析其内部结构。表6表明,从1978年到1999年,增长较快的有交通通信、商贸餐饮、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行业。由于各单位有正规在编职工和非正规职工的区别,大量的临时工被纳入其它行业,因此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增长能代表其就业吸纳能力。

(三)就业的城乡结构变动快于人口的城乡分布变动

由于户籍制度、经济发展路径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非常缓慢。改革开放前的1952—1978年的26年间,城镇人口的比重从12.5%上升到17.9%,年均上升0.02%;改革开放后的1978—1999年的21年间,城镇人口的比重从17.9%上升到30.9%,年均上升0.6%,有所加快。但至1999年,农村人口比重仍高出农业产出占整体的比重52个百分点。城市化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现状,不仅严重影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严重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加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扭曲,更进一步造成产出与最终消费需求之间的失衡。

第4篇

1.1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1.1.1利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流转的方式把农户的承包地集中起来,然后由龙头企业集体统一投资建设奶牛厂、万头猪场、食用菌等企业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2008年底,全县累计土地流转面积为1228.6766公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71%,其中:龙头企业流转面积为47.461公顷。通过以上形式一方面使农户的土地进行流转,农民在土地上得到了实惠,另一方面农民可以在这些企业中打工又能获得劳务收入的实惠,从而促进了当地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发展。

1.1.2先由集体经济组织把农民不愿承包种植的土地以支付一定数额流转费的形式集中起来,然后再向外招标承包,发展高效农业。

1.1.3先由农户之间通过协商达成流转意向,然后由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出面办理流转手续,土地流转后的收益按一定比例返还给出让经营权的农户。

1.2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相对集中、形成规模的原则,搞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大农业优势产业布局调整,推行优势产业向最适宜区域集中,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群和产业带,从而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我县已形成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结构,不断壮大规模。

1.3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

我县人均耕地较少,要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必须大量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必须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转移农村劳动力,我县采取了一是加快产业间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二是加快区域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一个农村区域向另一个农村区域转移。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的结果,是农村人口份额的下降和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从而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空间。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加强农村民生问题

2.1切实制定好建设规划

按照科学发展的原则,着力突出我县农业“蔬菜立县”战略。建成以高店、雨润为中心的紫皮大蒜种植基地;以碾伯、高庙、洪水为中心的乐都辣长椒种植基地;以南北二山为中心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2.2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就必须针对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我县加强了如力争在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安全饮水、动物疫病防控、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等建设。

2.3切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继续抓好农村道路建设;二是抓好农村环境卫生;三是抓好农村河道沟渠治理;四是抓好绿化美化工作;五是大力推进农村设施建设;六是促进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融合,加快推进农村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体系建设。

3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新突破

3.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农民增收新的突破

3.1.1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务农的人少了,才有条件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

3.1.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提高农业效益,把农业产业化同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以及产品优质化结合起来,做强支柱,做优特色,做大产业,做响品牌,做活市场,构建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通过示范村、示范组、示范户的建设,率先实现突破,以样板示范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寻找增加收入的途径。进一步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引导和鼓励农民多发展附加值含量高的经济作物,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按照“产业化发展农业、专业化富裕农民”的思路,把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工业化的最佳链接点来抓,对重点龙头企业从服务体系、科学示范以及专业化生产方面给予扶持,使之在较短时间内做的更强更大。

3.1.3搞好配套服务,整合资源,通盘考虑。采取项目扶持、资金整合、信息服务、农业技术组装配套等有效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依靠科技,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民培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组织农民学习先进应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做好农村科普工作。重点培训农作物的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技术,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3.2拓宽思路、创新机制,寻求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新途径

3.2.1抓关键,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键在人,关键在村级班子。近几年来,我县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有钱办事”的前提和条件,注意把政治坚定、公道正派、群众威信高、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优秀人才选进党支部班子。同时,严格程序,依法选好村委会班子,使村级班子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坚强堡垒。通过举办培训班集中培训、聘请专家授课、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村级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帮助村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

3.2.2深化农村改革,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深化农村改革,转变政府和村支两委职能,为个体私营经济搭建发展平台。各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确定经济项目,采取土地出租、承包、入股的办法,引进种养大户和私营经济业主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3.3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实现新突破

第5篇

关于我市私营企业 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 私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它更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及时反映私营企业发展情况,了解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党政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制定发展私营经济政策提供依据。威海市企业调查队近期以发放调查问卷和走访调研相结合方式,对全市40家私营企业发展环境进行了调查。 基 本 情 况 本次调查覆盖了全市三市一区及两个开发区的私营企业,抽中样本基本能够反映我市私营企业发展情况,从调查情况看,我市私营企业呈现以下特点: 一.私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逐步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被调查的40家私营企业经营者男性35人,女性5人,平均年龄为44.3岁,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有朝气、有活力的队伍。在这支队伍中40-49岁的人最多,占55%;30-39岁的次之,占20%;50-59岁的占17.5%;其余的占7.5%。从文化程度方面看,27.5%的企业经营者已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大专学历占22.5%,中专高中学历占32.5%,其余的占17.5%。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占12.5%,中级技术职称占25.5%,无技术职称占一半多。任职年限最长18年,任职在XX年以上者占32.5%,4-6年者占35.5%。企业经营者任现职前所从事的工作,来自企事业单位最多,占57.5%;党政机关占10%,农民占22.5%。 以上数据尽管反映企业经营者素质在逐步提高,但与整体经济发展趋势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私营企业经营者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私营企业发展模式二元化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私营企业的起步和发展大体可划分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它是以个体、工商户发展成私营企业,以家庭工业为起点的模式。企业的起初投资大部分来源于自有资金,22.5%私营企业经营者任现职前是农民出身,这种模式特点是,起点低,自发性强,有活力。 第二种模式,部分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政府出台加快私营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感召下,依然决定放弃企事业、机关部门工作,迈进了私营企业创业之门。他们把部分国有、集体中小企业转制为私营企业,或者租赁、承包个人经营,或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合伙投资。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大多数企业起死回生,企业效益转亏为盈。有67.5%的私营企业经营者来自企事业、党政机关。这种模式特点是,起点较高,发展较快,效益较好。 三.私营企业组织形式日趋规范 从本次调查反馈的情况看,我市的私营企业组织形式由最初私营独资、私营合伙,发展到如今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与外商合资等多种形式,其比例分别为25%、5%、50%、12.5%、7.5%。有限责任公司占据半壁江山,其比重有逐年增加趋势,组织形式日趋规范化。 四.私营企业贡献日益突出 我市私营企业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经营规模迅速扩大。对40家私营企业调查结果显示,1999年至XX年三年间企业销售收入、资产总计连续三年同时保持递增的企业占32.5%,纳税总额连续三年递增企业占30%。XX年纳税总额超百万元的企业就有3家。其中华夏集团XX年上缴税金达2300万元,私营企业税收成为我市税收的一个新亮点。另一方面,私营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大批剩余劳动力问题,在吸纳城乡劳动力,安置下岗和困难职工方面都做出贡献。显而易见,私营企业已成为一个新的企业群体,它回报社会贡献越来越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大。 五.产品市场定位区域拓宽 “拾遗补缺”,“小打小闹”是私营企业发展初期的真实写照。在调查中,百姓间流传着私营企业最初创业的模式“一个老板,一辆车,三个伙计两间房,外加保安一条狗”。随着社会的发展私营企业生产服务领域逐步延伸拓展,不少企业把目光投向区域外,去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被调查的企业中41.1%的企业产品外销出口,15%的企业产品在国内其他省市销售,13.3%的企业产品本省销售。涌现出一大批出口创汇大户,比如新泰格玩具、华隆食品、鲁东艺品、锡祺抽纱、荣韩国际贸易等。其中新泰格玩具XX年出口额达800多万美元。来料加工,全部出口等各具特色的创汇私营企业在我市为数不少。 六.产品由模仿型向创新型转变 私营企业在发展之初由于技术人员缺乏、资金少、装备差,因而主要是以模仿型产品生产为主,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形成,部分企业已注重产品质量与产品的科技含量,有的私营企业通过招揽人才,形成技术开发中心,自主开发新产品。有的企业则借助科研院所的力量开发新产品。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62.5%的企业获取新技术主要依靠自主研究开发或仿制。借助外部力量开发新产品的企业只有37.5%,其中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合作开发的7.5%,引进国内现成技术企业12.5%,与企业有业务关系的大企业25%,引进国外技术5%。 发 展 趋 势 一.加入wto,企业家信心倍增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私营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加入wto后,私营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调查结果显示,27.5%的企业认为由于私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在入世后将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企业会获得更多的利益。15%的企业认为私营企业规模小,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企业经营更加困难,32.5%的企业认为入世后对企业不会产生影响,25%的企业对入世后是否对企业产生影响说不清楚。 二.私营企业发展前景乐观 随着市委、市政府号召大搞民营经济以及各项有利于私营经济发展政策的实施,使私营企业深受鼓舞,对今后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表示出比较乐观的态度。12.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发展前景相当乐观,45%认为乐观。认为乐观的企业比例占57.5个百分点。 三.私营企业发展后劲较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国有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私营经济面临新的竞争和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投资意愿普遍较高,62.5%企业表示继续扩大投资,25%的企业表示不变,只有10%的企业表示不追加投资,2.5%的企业表示要减少投资。在扩大投资的企业中有52.5%的企业投资用于扩大原有生产规模,22.5%投资新项目,15%进行技术改造。 发 展 环 境 一.经营硬环境基本满足需要

下大力气改善经营硬环境是改善本地区经营环境的一项宏大系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包括在硬件环境之中,它为私营经济提供基本生存条件。问卷调查显示,75%私营企业对本地区的基础设施、资源、能源等硬件环境表示比较满意。其中对水、电、交通运输能力及便利性的比较满意度均达到或超过85%。良好的发展环境,对招商引资很重要,对发展私营经济更重要、更迫切。 二.经营软环境基本被认可 经营软环境是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及政府部门服务水平等,它对私营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调查结果显示,私营企业对企业经营软环境基本认可,比较满意度达70%。但私营企业也提出了若干看法,好的方面:对本地政府部门的服务态度及办事效率比较满意;国家对私营企业政策连续性表示放心;不足的方面:对乱收费、乱摊牌、乱罚款现象有意见;审批投资项目手续要多简化些;对优惠政策的落实程度表示关注;经营环境仍需改善;企业运营资金仍然紧张;融资环境需要更加完善些;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表示担忧;企业竞争力仍待提高、活力有待加强;市场开拓力度仍显不足;对政府加强税收征管、公平税负提出补充意见;对法制建设及完善程度要求加深力度。 三.私营企业老总对经营环境的总体评价 “私营企业老总目前对私营企业经营环境的总体评价”按照评价高低程度排序如下: 私营企业老总对经营环境的总体评价(比较满意度) 序号 评价项目 比重(%) 1 政治环境 92.5 2 企业合法权益保障程度 87.5 3 政府部门为私营企业提供服务情况 77.5 4 社会对私营企业的认识 67.5 5 经济或技术纠纷及时解决 65.0 6 企业间公平竞争 55.0 7 市场竞争秩序 55.0 来自私营企业主的呼声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 近几年来,我市把发展私营经济作为调整所有制结构,强市富民的战略来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但是,社会对私营企业还有偏见,长期以来受公有制的观念影响,人们习惯以公有、私有标准衡量企业的好与差。我们本次走访调查了多家私营企业主,从座谈情况看,私营主们一致呼吁,要解决社会对私营企业的认识问题,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等~媒体,加强对私营企业的宣传,提高私营企业及企业家的声誉和社会地位,在社会营造从事私营经济光荣的氛围。他们认为通过合法经营、照章纳税,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做贡献,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及认可。 二.优化宽松的政策环境 几年来,我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私营经济发展,把本项工作作为经济工作重点,围绕着优化环境、放宽政策、改善服务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一些政策实施在下面执行中要么走样,要么难以落到实处,私营企业老总们对此意见较大,他们呼吁有关领导部门在执行落实政策上充分体现公平、公证、公开的原则。象对待其他经济成份的企业一样对待私营企业,切实做到政策平等,贷款平等,税收平等,开放对外贸易平等,社会待遇平等。同时还提出多向粤、江、浙一带的先进省份学习,“建议降低税负,出台新的利好政策,按私营企业纳税的高低追还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要多为市场经济主体企业着想,多给企业一些发展空间。政策多扶持,多倾斜”。还有提出“个别外资企业打游击,钻国家减免税收政策的空子,企业减免税期限一到,马上换个地方,另选厂址,重开门户,再次享受减免税待遇,这是不合法的,政府在这方面管理力度不够,大家有意见,私营企业与其他的企业应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竞相发展”。 政策是私营经济的生命线,随着市场竞争力度加剧,私营经济发展将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为私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改善私营企业的融资环境 资金是促进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大中型企业的融资状况得到改善,但是私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依然紧张。资金已成为当今制约私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私营企业管理者反映“由于各国有及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对私营企业存在不合理的偏见,使得私营企业正常的贷款行为变得异常困难。不用说信用贷款,连足额抵押贷款的复杂手续都让人望而却步。至于募股融资,私营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不如国有企业。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都作为‘自己人’看待”。另者反映,“私营企业在起步发展时期,由于投资、信贷还缺乏相应的社会诚信认可,虽然拥有好的产品和市场,由于资金短缺,这一阶段最艰难,只能靠自己筹措,三年五载谈发展壮大很难。影响了私营企业发展的进程,我们认为政府在私营企业发展前期给予更多的支持。例如信贷、投资支持。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如土地、厂房、税负方面优惠”。 融资难、担保难成为制约私营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所以建议金融机构在融资、结算等方面给私营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贷款审批上应与国有平等对待;在贷款担保上采取适当办法,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政府要实行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这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四.创造优越的服务环境 加快私营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服务环境。地方政府首先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对私营企业指导不指挥、参考不参与、支持不干预、服务不索取。调查结果显示,一些管理部门和服务单位办事拖拉,效率低下,有歧视现象。私营企业管理者反映“社会负担过重;政府职能部门办事效率低、环节多,相对降低了企业效率”;“除了收税,别的事无人管”;“思想还不够开放,政府的官本位思想还很严重,希望政府多办些实事,减少企业不必要的负担,让企业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搞好生产”。 总而言之,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多倾听私营企业家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疾苦,支持他们的工作,使他们干得舒心、顺心、放心。通过私营企业的发展,促进全市经济发展。

[1]

第6篇

关键词:私营;个体经济;就业弹性;要素相对价格

近年来,私营、个体经济在上海经济和就业增长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6年,私营、个体经济占上海市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城镇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8%,达229.32万;私营、个体经济的就业弹性也远远高于其他所有制经济(见表2)。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私营、个体经济拥有如此高的就业弹性?通过本文分析我们可看到,私营、个体经济面临的要素相对价格是导致其高就业弹性的主要原因。

一、就业弹性与要素价格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是指经济增长每变化1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值,记为(L/L)/(Y/Y),其中L、Y分别指就业和国民收入。如果就业弹性为正值,意味着就业与经济增长同方向变动,弹性值越大,则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越大,反之则越小。如果就业弹性为负值,就意味着就业与经济增长反方向变动,经济增长将导致就业减少或者经济衰退反而促进就业增长。负就业弹性较多见于二元经济下起着蓄水池作用的农村就业。当然其他各种因素也可能会导致负就业弹性,如企业制度改革使我国国有和集体经济出现经济增长而就业下降的现象。

就业弹性与构成生产函数的要素投入和技术选择有关,而这两者又取决于投入要素的相对价格,企业作为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追求者,会按照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选择合理的要素组合。在我国转轨经济中,不同所有制经济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所处的地位不同,所面临的政策环境也不同,因此其面临的相对要素价格从而生产函数以及就业弹性有很大差异。

二、上海市不同所有制经济就业弹性比较

(一)就业数据的选择及就业现状

计算上海市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基础数据是不同时期上海市生产总值和就业变动资料,可以从每年度的《上海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统计报告》上获取。考虑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成份和就业结构日趋多样化,传统“单位就业”统计范围内的数字不能充分反映就业的增长状况,大量新增就业(如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都是通过一些传统统计不能涵盖的渠道实现的。因此,文章选择涵盖范围最广的上海市城乡非在岗从业人员总数及构成作为就业弹性分析的基础。由于从业人员分类口径有较大变化,本文按照最新分类仅将2000-2005年作为分析期。

表1是2000-2005年上海市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岗从业人员及构成,可以看到,总就业人数稳中有升,6年增加就业总量118万,年均增加近20万。由于企业制度改革等原因,国有和集体经济的就业人数逐年下降;而随着政府对各类所有制经济发展管制的放开和政策扶持力度的提升,其他经济就业出现快速上升,其中城镇私营和个体经济就业增加最为迅速,6年间共增加就业173.8万,年均增加近30万。从就业比重来看,城镇从业人员中国有和集体经济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其他经济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上升,从2000年的38%快速上升至2006年的58%,而城镇私营和个体经济就业增长更为迅速,占上海总就业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9.06%上升到2005年的27.95%,6年间增长了3倍多。

(二)不同所有制经济就业弹性比较

表2是笔者根据2001-2006年《上海统计年鉴》有关资料计算的上海市各类所有制经济的就业弹性,从中可看到其他经济的五年平均就业弹性为0.53,是上海市的2倍多。城镇私营和个体经济的就业弹性为1.14,远高于全市总就业弹性,显示出了私营、个体经济巨大的就业吸纳能力。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变动除2001年外全部为负数,而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均为正值,所以计算出的就业弹性除2001年以外全部为负数。至于集体经济,由于统计资料中包括了城镇集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的从业人员,所以从业人员的变动除了体现城镇集体企业由于制度改革带来的就业下降外,还包括工业化进程中与经济增长反向变动的农村就业,因此其就业和就业弹性的变动缺乏规律性。

三、影响私营经济就业弹性的主要原因

在一个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能有效运转的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企业面临着基本相同的要素价格,企业将按照其产品特征选择合理的生产规模和要素组合。不同企业由于所处行业及生产规模的不同会存在一定的就业弹性差异,但不会存在由所有制差异引起的规律性弹性差别。然而,处在转轨经济过程中的中国,要素市场远未达到完全竞争的状态,在严重二元分割的要素市场上,不同所有制经济享受的政策优惠、面临的要素价格都存在很大差别,从而导致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就业弹性的规律性差异。从私营、个体经济来看,要素市场对就业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私营、个体经济劳动力使用的自主性较高。我国公有经济尤其是国有企业劳动力使用的自主性不高,企业不能根据自己的生产需要任意解雇职工,导致了公有经济就业对经济增长变动不敏感,就业弹性较小。而私营、个体经济是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就带着较为明显的市场化特征,企业在劳动力使用方面的自主性较高,能较为自由地雇用或解雇企业劳动力,因而就业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敏感性较强,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大。

第二,“贷款难”使私营、个体经济生产中较多地选择劳动替代资本。我国处于体制转轨阶段,人们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失业等不稳定预期增加,因此居民消费意愿不高,储蓄居高不下,导致了我国金融市场上的资本利率长期处于不正常的低水平,而享受低利率好处的主要是受到政府软预算保护的国有企业,私营、个体经济获取贷款非常困难,资本需求被人为压低,而这又加剧了资本市场供过于求的状态,利率水平无法上升。最后的结果是:国有企业过度地使用廉价资本,加大生产中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而私营、个体经济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只能从民间或地下市场获得资本,高昂的资本价格促使私营、个体经济较多地选择用劳动来替代资本,表现在就业弹性上,私营、个体经济的就业弹性远高于公有经济。

第三,二元劳动力市场强化了私营、个体经济生产中对劳动投入的偏好。我国要素市场不完善的另一重要表现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主要表现为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城市正规部门,一般劳动力难以进入国有部门尤其是国有垄断部门。私营、个体经济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这些劳动力尤其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缺乏必要的制度性保护,其价格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在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下,劳动力的价格相对低下,加上私营、个体经济面临融资难,利率高的困境,较低的劳动相对价格使私营、个体经济更多地选择劳动替代资本,因而其就业弹性较大。

第四,偏重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特点。我国公有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处于受抑制状态,而私营、个体经济最早是以公有经济拾遗补缺形式出现的,以规模小,就业形式灵活的传统服务业为主。上海市的现状也是如此,上海市从事第三产业的私营、个体企业数占总数的比重一直在70%以上,私营企业涉足的行业居前3位的分别是批发零售、制造和商务服务等规模小、劳动密集程度高的行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要途径。因而产业结构特点也是导致私营、个体经济就业弹性较高的实际原因之一。

四、基本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在严重分割的劳动和资本要素市场上,私营、个体经济面临着与国有经济完全不同的相对要素价格,加上其偏重服务业的产业结构特征,导致其在生产和技术选择中比较偏重劳动要素的投入,这是私营、个体经济就业弹性高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首先应该积极扶持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发挥其就业灵活和所需劳动力多样性的特点,缓解就业矛盾,降低上海市总体失业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私营、个体经济较高的就业弹性并非完全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一定程度上是不同所有制经济在要素市场上不平等地位以及扭曲的要素相对价格的产物。扭曲的要素相对价格一方面导致了私营、个体经济生产中劳动对资本的过度替代,另一方面也使其因得不到资本支持而无法实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政府还应采取措施,消除私营、个体经济在要素市场主要是资本市场上面临的种种限制,使之能面临一个基于市场基础的要素相对价格,并据此选择合理的要素组合和技术种类,以市场为基础发挥其高就业弹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弹性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3(4).

2、蔡.中国就业统计的一致性:事实和政策涵义[M].中国人口科学,2004(3).

3、上海市工商联等.上海民营经济[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8).

4、上海市工商联等.上海民营经济[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9).

5、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第7篇

关键词:建筑经济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建筑物行业不断进步与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如何有效促进建筑经济的发展,使其顺应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建筑经济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与意义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共存的,公有制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社会的建筑经济建设有利于给予公有制经济更多的经济空间,增加社会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强私营建筑经济发展有利于私营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不断促进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私营经济的竞争实力。

二、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发展齐头并进。建筑行业一直是我国的竞争行业,目前私营建筑经济占据的建筑经济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处于不断的飞速发展之中,而国民建筑经济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在国有企业改制的情况下,私营建筑经济的竞争将会加剧,竞争格局异常激烈,因此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促进我国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当前我国建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公有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国有建筑企业以改制的形式进行建筑公司的新建,并将控制权交接给自身或亲属,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某些国有建筑企业的上层管制不明,片面的追求自己的利益,有时还会出现拖欠工资、工期延迟等现象,造成企业资金流动困难,使国有建筑经济受到严重损害。

(二)民营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

民营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营者对民营建筑经济体观念理解不够到位,对私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不能准确理解,导致企业之间过度竞争、恶性让利。由于私有制建筑的固有特点,目前我国私有制建筑企业融资力小、竞争力不够、扛风险能力弱,施工中的质量难以保证,目前的市场环境缺乏信用体系与公平竞争机制,严重制约了民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四、提升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一)转变观念,加大对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为了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必须要加大对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合理控制公有制建筑经济与私有制建筑经济的比例,促进国有建筑与私营建筑经济协调发展。首先应要转变对私有制建筑经济的观念,消除对私有建筑经济的歧视与顾虑,充分认识到私有制建筑经济在我国经济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发展并完善竞争机制,创造出私有建筑经济健康的发展环境,有效地保护自身的发展利益;借鉴先进的技术提高建筑建设水平,实现私营建筑经济的改革;私营建筑经济企业还应对自身进行有效运行监管,结合自身建立相关的管理措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扩大自身在社会建筑经济中的影响力政府还应对公有制建筑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放宽市场限制,对相对束缚的生产模式进行引导与改革,逐渐实现对私有建筑经济的宏观调控,使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更稳定、更健康,保证私有制建筑经济的规范发展,真正为社会的经济发展贡献出力量。

(二)促进公有制建筑企业的制度改革,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公有制建筑经济应首先大力发展企业员工,形成强大的集体经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投资,尽量减少或避免国有建筑经济份额掌控大的局面;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通过创新推动企业制度的多元化变革,健全产权制度改革;鼓励股份合作制的投资形式,比如对公有制建筑企业进行兼并或者股份合作,将公有制建筑企业向私有制建筑经济的模式转化;实现产权的合并与改革有利于不断壮大建筑经济体的规模,聚集专业化的技术人才进行高科技的创新,提高科技研发的整体水平,实现小企业规模的扩大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上贡献更多的力量。最后还加强对经济政策的建设与完善,加强对建筑经济的监管,实现内外监管的结合,提高建筑经济运作效率;通过不断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经济运行的规范性与法制性。

(三)参与国际竞争,加强科技创新,实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建筑经济应不断面向国际市场,以国际贸易、工程等形式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建筑产业质量的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国际贸易实现稳定的资金流动;通过与国外建筑企业的互相联手,有利于建筑企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利用国内廉价而丰富劳动力,结合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有效地提高建筑行业的运行效率,降低经营成本;通过与技术先进的建筑工程进行承包合作,有利于我国借鉴相应的科学技术,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科技创新对于一个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建筑行业,培养高技术人才,提高建筑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推动技术科技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五、结束语

我们应很好地协调公有制和私有制建筑经济的关系,促进公有制建筑企业的改革,加大对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不断推进我国建筑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提高建筑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瑢.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9:162-163

[2]丛锐.A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尹书.浅谈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04:244

[4]张诗曼.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第8篇

戴南镇位于江苏省兴化市东南,面积10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1.9平方公里,下辖33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总人口9.26万人。2005年戴南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0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86.8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116元。全镇现有民营企业1058家,形成了不锈钢制品、汽车轮胎等六大支柱产业。

该镇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平均每天新增企业1.1个,年均用地量达1959.5亩。迫于建设用地紧张的压力,戴南镇从2003年就开始进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尝试。截至2005年年底,戴南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807宗计3919.1亩,流转收益金为919万元。

流转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已相当普遍。在私营经济迅速发展的戴南镇由自发、小规模出租房屋、场地等,演变为有组织、大规模、多形式的流转。目前该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呈现以下特点:

1.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大量存在。全镇下辖的33个行政村中就有24个行政村涉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流转面积约占戴南镇工业用地总量的60%,有95%以上的企业使用了集体建设用地。

2.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形式多样,但以租赁为主。目前戴南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形式已涵盖了出让、转让、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具体可分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联营的方式兴办乡镇企业;企业间的兼并、合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而引发的土地使用权变化;因农业结构调整,致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转移;由于企业倒闭或债权债务等原因,通过司法裁定使集体土地使用权发生转移等。其中,土地和房屋出租为交易的主要形式。

3.流转主体多元化,土地经济关系错综复杂。转让、出租土地的,既有乡(镇)、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等土地所有者,也有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等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还有乡镇企业和个人等土地使用者。用地者既有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也有其他集体经济组织及其他社会成员。戴南镇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入股联营办企业引发的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有1905亩,全镇有10家企业因破产兼并引发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面积100亩。

4.流转地类多样,但生产经营性用地居多。参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地类,包括企业生产用地、商业用地等多种类型,但主要是以工业用地为主。

5.模式独特。戴南镇在探索中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模式。一是“保权让利”。即在保持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被流转集体土地的农户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丧失后,获得每年每亩600元~1600元的经济补偿。戴南镇80%的行政村采用这种补偿方式,2005年土地流转收益补偿到户为735.2万元,补偿面积3135.28亩,涉及农户3952户计12396人。二是“转权让利”。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时,将集体建设用地的所有权转为国有,并补办国有土地出让或租赁手续,收取的土地收益大部分返还集体经济组织。全镇有16l宗流转的土地采用这种模式。

流转成效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为戴南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戴南镇镇区建设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了50%,较好地满足了戴南镇私营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促进了该镇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戴南镇用于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上项目总投资约38.4亿元,预计可新增产值52.1亿元,同时还带动了餐饮业、旅游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2.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土地被流转后的农户,基本上都有劳动力在企业就业或从事第三产业。据调查,流转项目已安置了近1-2万名农民就业,其年平均工资在15000元以上。仅此一项,全镇每年增加农民收入1.8亿元,人均增收2242元,占全镇农民人均收入的31.5%。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力不断壮大。戴南镇对相关的农户采用一次性补偿、分期补偿和缴纳养老保险等方式,建立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失地后的长远生计问题。2005年,戴南镇有7个村的集体土地流转收益金总额超过100万元,集体净收益总额为892万元。集体经济组织所收取的土地流转收益金中,除30%直接补偿农民外,其余都被存入专用账户,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的建设。

存在问题

1.法律不完备,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形成制约。尽管国务院28号文件提出“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但是《土地管理法》第63条规定:“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法律层面上依旧没有突破,依据不够有力。

2.产权关系不明晰,流转难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产权关系不明确,权利主体比较模糊,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常常分属不同的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土地租赁给企业使用,地面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由企业自建或与本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修建,这造成产权由多个法人实体共有,一旦发生经济纠纷,各方利益难以区分。

3.集体土地使用权不能单独抵押,企业融资难。《担保法》规定,集体土地使用权不能单独设定抵押权,只有房产抵押时,土地才可以随之抵押。这使得相关企业难以融资,不利于扩大再生产。

4.土地租金收益分配不合理,国家利益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没有得到体现。集体建设用地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是因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形成和增加的,但国家应得收益在流转中基本没有得到体现。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的分成比例也很不合理,农户得到的收益比例一般仅有30%。

对策建议

针对戴南镇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应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有效手段,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

1.在法律制度方面创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不完全性,从根本上讲是国家意志在立法上的表现,它体现了国家对土地资源及土地市场的垄断。但垄断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在法律层面上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工作,将集体土地使用权交易纳入土地有形市场。

2.明确集体土地产权。依法明确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和权能,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基础。要合理确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合理划分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权利、义务。

第9篇

集体经济薄弱村在农村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发展村级经济、增加村级收入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山东省日照市的实际,笔者认为,经济薄弱村的集体经济要实现较快发展,必须从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按照启动内部活力与优化发展环境相结合的总体思路,遵循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积极探索有效的实现形式和途径。 (一)按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需要,建设好村党支部班子。首先必须把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好。一是确立新的用人标准。选拔任用经济薄弱村干部,要把是否具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和过硬本领作为重要标准,决不能因村的经济总量不大而降低对干部的要求。对那些创业精神强、有胆识、有魄力的人,要不拘一格,大胆选拔,放手使用,为他们施展抱负和才干提供广阔的舞台;对那些有事业心、工作勤恳,但因历史遗留问题多、集体债务包袱重而造成信心不足的干部,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工作,重点在帮助“换脑筋、树信心、增本领”上下功夫,激励他们振作精神,轻装前进;对少数事业心差、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能力的村干部,要克服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和姑息迁就的思想,果断地将他们调出班子。二是完善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要求,完善农村干部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把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村级负债的化解等目标作为重点内容,纳入村“两委”班子及成员的任期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奖惩,与个人的政治、经济待遇挂钩,形成“发展集体经济光荣、发展集体经济有功”的良好政策和舆论导向,激励干部奋发创业。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干部任期制,对经济薄弱村的支部班子成员,只要基本素质好,有实干精神,在其任期内一般不要做大的调整,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三是强化教育培训。要按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要求,实施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工程”,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本领。

(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因地制宜选准发展路子。一是发展模式与目标要切合实际。经济薄弱村情况千差万别,发展集体经济不应该、也不可能搞成一个模式,而应该走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切不可急于求成,脱离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条件。在项目的选择上,做到扬长避短,只要能增加集体收入,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适合什么形式就采取什么形式,不搞“一刀切”;在规模的确定上,不能一味地贪大,搞大“呼隆”;在发展速度上,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二是要拓宽思路,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要适应农村经济成分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新情况,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可以发展以集体资产入股、合作经营为主要特征的股份合作经济。集体可以以资源、场地、资金等方式入股,也可以对原有的集体工副业项目进行股份制改造,增强集体经济活力。三是多种形式搞好资产运营。根据不同类型资产的特点,按照“资源性资产抓开发、经营性资产抓增值、非经营性资产抓保值、福利性资产抓保护”的基本思路,搞好现有资产的运营,不断提高集体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可以通过开发“四荒”,拍卖使用权,村集体土地入股、租赁等形式,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搞以地生财、资源开发增收;通过建立集体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对集体的厂房、仓库、房屋、小型水利设施等进行租赁或承包经营,盘活存量农村经营管理!"##$%&''''"产;通过兴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成立合作经济组织,创办服务实体,开展中介服务,兴办科技示范园区,搞服务创收。可以围绕土地开发、农产品加工、村办企业改造等,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借外力拉动集体经济发展。四是坚持发展集体经济与民营经济相统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活跃一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民营经济提供的税收,是乡村集体收入的基本来源之一。经济薄弱村要把民营经济视为村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又坚定不移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把富民和强村紧密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

(三)落实配套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启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目前,不论从资金、技术、财政、税收、人才等具体政策的“倾斜度”看,从宏观政策的系统配套程度看,还是从落实政策的力度看,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迫切要求相比,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必须抓住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制定出一整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政策,为集体经济发展创造积极条件。如在资金方面,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贷款政策和办法,尽量满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合理需求;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利用各项扶贫资金和贴息贷款积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税收方面,用足用活国家在农产品种、养、加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区分不同情况,对村级集体项目实行税收减征、免征、缓征、抵扣、分成。在土地政策方面,鼓励村集体参与土地整理、村庄改造和整治,增加有效土地面积;允许以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兴办合作企业。在人才技术方面,各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部门和单位,要加强联合与协作,从课题研究、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推广、成果转让、信息中介服务等方面,优先扶持集体经济的发展;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转业军人到经济薄弱村工作。在落实鼓励和扶持政策的同时,对那些集体经济特别薄弱、尤其是集体“空壳”和债务包袱沉重的村,应根据帮扶难度大小,分别列入市、区县、乡镇重点管理范围,落实责任单位,进行集中攻坚,分期分批改变经济薄弱的状况。从日照市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情况看,比较有效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部门单位一对一包扶,“以输血促造血”。在帮助选准路子的基础上,积极提供物资、资金、技术、信息等帮助。"2001*年,市委通过开展“双包一联”,组织市直90个部门单位结对帮扶集体经济最薄弱的90个贫困后进村。又排出*102"个全市重点管理的集体经济薄弱村,由区县每名县处级领导带一个部门靠上,实行结对帮扶,形成了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强大合力。二是强村一对一“联姻”,以强带弱促发展。鼓励和提倡班子战斗力强、经济基础好的强村与集体经济薄弱村结成帮扶对子。条件具备的,由强村党支部书记直接兼任弱村党支部书记,利用强村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兴办效益农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来料加工,帮助弱村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

(四)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机制创新,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主要应抓好两点:一是创新领导体制。要根据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现状和村班子素质状况,帮助村班子建立适合本村实际的经济工作领导体制,重点解决好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决策盲目、责权不清、缺乏约束等问题,确保集体经济项目按市场化要求运作,实现责、权、利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内在活力。一些经济强村在改革村级经济建设领导体制上进行的探索比较早,值得经济薄弱村借鉴。二是规范财务管理机制。要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规范财务管理,加强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对集体资产,无论是土地、果园等资源,农机、水利设施等固定资产,还是企业实体,凡是不再由集体直接经营的,都要合理确定集体与承包、租赁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加强承包、租赁合同的动态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和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集体原有的积累和新形成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应建立健全使用、租赁和折旧制度,保证不断增值。对借改革之机侵吞集体资产的,要坚决追回;对贪污、浪费、挪用集体资产的,要依法严惩,防止集体资产流失。日照市近几年实行了集体山场等资源竞标发包、村务大事民主公决、村会计职业化管理等创新性举措,对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版权所有

(五)逐步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切实减轻村级集体负担。目前,村级不良债务不仅成为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隐患。应采取综合措施,努力从根本上解决村级不良债务问题。对前几年因教育“双基”达标、道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农民从中受益的项目形成的债务,要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逐步化解;对村办企业形成的债务,要通过深化改革、盘活存量资产等办法,积极稳妥地予以化解;对因垫付提留统筹所形成的债务,要做好群众工作,分步补交。同时应该看到,要堵住村级不良债务的“源头”,必须把这项工作与加强乡镇党委建设、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结合起来。严禁各种形式的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行为。坚决取消违背群众意愿的各种达标升级活动。各级扶持村集体兴办的各种生产经营项目,一般不得要求村集体提供配套资金或举债建设。

第10篇

一、乡镇党委政府要着眼于引导协调,切实抓好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要积极引导农牧民做好农牧业结构调整工作。首先,要立足实际,选准路子。乡镇党委政府虽然不再直接参与农牧民的生产经营,但在宏观布局上,负有协调引导各村做好宏观调控的职责: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需求,合理调整粮、经、饲三元结构比例,促进农牧民增收。其次,要搞好规划,合理布局。要切实抓好基地建设,抓大户、建小区,实现村村有重点,户户有项目。第三,要正确定位,扶持龙头。要树立“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按照现代农牧业生产的要求,致力于龙头企业培育、利益机制建立和营销网络建设三个主体环节,以地区性主导产业为基础,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投资农畜产品加工,努力打造自己的龙头企业。要打破传统的“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公司+经纪人+农户”等多种模式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不断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要积极引导农牧民发展二三产业。从目前情况看,地区性的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农牧民增收仍然受到产业结构的制约。但发展二三产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采取积极稳妥的态度,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要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鼓励他们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兴办加工型龙头企业的同时,帮助企业完善内部运行机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营造宽松和谐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氛围。对于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较稳固的乡村企业要着眼于做大做强,将其与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聚核效应,加大投入力度,形成龙头骨干;对于投资兴办服务业的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促其发挥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乡镇党委政府要着眼于扶持指导,切实抓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把产、加、销等几个主要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改善了农牧业的弱质性,提高了资源配置和市场效益。但是,在现阶段,我们这一地区以“公司+农户”为主要模式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主要是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联性不强,仍然停留在一般的买卖关系上,在利益分配上,企业很难与农民分享平均利润,分散的农户与龙头企业不是对等主体,经常出现“公司欺农”和“农民违约”的事件,严重制约了农牧业产业化向更深层次发展。为此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利益均沾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从而达到既实现农牧业比较效益,又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双重目标。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连结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础,成为了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现实需要。龙头企业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完成产、供任务,降低交易成本,农牧民通过合作经济组织维护自身利益,争取合理价格,更可以通过合作经济组织介入企业的加工和销售环节,争取更大利润,达到农牧业产业化的本质要求。所以乡镇党委政府必须有计划地选择懂技术、会管理、有威信、肯奉献、有较高思想觉悟的党员干部产业化带头人或经纪人,把他们连结起来,捆在一起,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规模闯市场。一是要指导和扶持发展加工型和销售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要指导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对接,成为“龙头”企业稳定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或生产加工车间。依靠“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信息优势和销售渠道,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入市场的能力。要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之路,并使之成为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模式。三是要在主导产业培育、资金、场地、人才引进、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造条件。主动内引外联,挂靠信誉程度高、经济效益好的大企业,引进项目,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要把国家允许的扶持合作经济组织的“绿箱政策”全部下放到农牧民手中,保护好处于弱势的农牧民利益。并注重对传统经济组织的改造。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乡、村办企业,要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改造,进一步增强为农牧民服务的功能和水平。要善于发现典型、总结典型、培育典型、推广典型,进一步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11篇

按照市、县委“三提升”活动的要求部署,镇党委认真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三提升”活动的每一步骤。镇党委在经过认真组织学习、深入调查研究、之后,专门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就__*对标定位报告的起草进行研究。现将对标定位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__*县城南,__公路和__铁路穿镇而过。全镇辖__个行政村,共__人,耕地面积__亩,粮播面积__亩,果园面积__亩。我镇猪存栏__头,奶牛存栏__头,蛋鸡__万只,新建养殖小区*处。我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__万元,工农业总产值__万元,财政税收完成__万元,全社会固定投资完成__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__元,以林果业和畜牧业为两大支柱产业,两项收入占人均收入的85%以上,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企业个数发展到__个。我镇是一个传统农业镇,经过几年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布局较为合理,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全镇__个行政村已形成__个果品专业村和*个畜牧专业村,逐步形成“西畜牧东林果”的发展格局,镇党委在抓好农业基础的同时继续坚持走亲商、惠商优惠路线,完成招商引资任务__万元,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先进乡镇。

二、工作现状

1、农业基础较好,林果业和畜牧业比较发达。全镇共有耕地3.5万亩,其中林果业有2.7万亩,葡萄占85%以上。耕地全部为水浇地,地上水地下水双覆盖,近几年,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论是林果面积还是品种、品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我镇红地球和鸭梨,在国际国内市场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以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方面,目前,全镇共有机井165眼,通过发展节水灌溉,修防渗渠,铺设管道等,农业生产方面的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明显改变。畜牧方面通过组建畜牧专业合作社、培养畜牧专业经纪人、土地提供、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目前全镇已经形成了4个畜牧专业村。以小堡奶牛养殖小区和下四堡奶牛养殖小区为龙头的奶牛养殖和以新胡庄、头堡、小堡等村为主的生猪养殖已初具规模。在高杏公路北完成了4000亩酒用葡萄种植推广,改造了亩低产老果园,示范推广了新农业实用技术6项,(来源:文秘站 )在全镇6000亩红提葡萄全部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又向其他品种延伸3000亩标准化生产。

2、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后劲实足。“企业拉动经济、项目促进发展”。全镇继续下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新引进的晨辉煤炭经销公司、中盐商贸公司、世享矿业商贸公司、鑫龙矿业贸易公司四个新项目,实现了当年引进投资,当年见税见效。益利酒业公司技改扩容、轩辕瓷业公司技改、南二堡木材经销公司、南二堡电子元件加工公司等原有项目,都有不同进展。其中,益利酿酒公司当年从秦皇岛市房地产公司引进资金3000多万元,在不断开拓扩大葡萄市场的同时,当年生产葡萄原酒1万吨,比上年翻了一番。轩辕瓷业公司已与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酒厂、衡水老白干酿酒公司两个企业,达成酒瓶生产的购销协议。投资近700万元新增储鲜库30座,全镇冷库已达到140座,有效地延长了果品产业链。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我镇招商引资工作走在了全县各乡镇的前列。完成招商任务3610万元,完成任务的181%。目前全镇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259家,营业收入28290万元,增加值8590万元,从业人员779人。无论从项目规模,还是项目质量上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存在的不足: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虽然林果和畜牧业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但仅限于原始的初生产,没有精深的再加工,特别在畜牧方面,产业化程度更为落后。二是农牧业方面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没有完善的覆盖农畜牧各方面的专业组织,农户基本上单独应对市场挑战,没形成团体优势。三是财政状况没有根本好转,支出压力大,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空虚,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村内各项事业的发展。五是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比较满足现状。

三、发展方向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镇将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城乡统筹,打造葡萄强镇”的主题,以追标杆乡镇为目标,以“三提升”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保稳定,谋发展,重民生,求突破”的主旋律,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城乡统筹,打造葡萄强镇”的主题,继续稳定一个基础——农业;做大做强两个产业——林果业、畜牧业;实现三个突破——个体私营经济,招商引资,生态观光旅游;加快四个进程——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合作社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__*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继续推进解放思想,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组织、鼓励和发动镇村干部、各类经纪人和党员到发达地区学习,今明两年达到200人。以“四建三增一提高”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完善村务监督管理机制,增强为民服务能力、提高党员规范化管理水平。

2.巩固发展“东果西牧”产业格局,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在现已形成的14个水果专业村和4个畜牧专业村产业格局的基础上,一是以葡萄为重点,继续扩大果品种植规模,1-2年内新增0.5万亩,达到3万亩,其中葡萄2.5万亩。侧重发展酒用葡萄,在现有亩的基础上发展到6000亩。二是以奶牛、生猪、蛋鸡为主,进一步扩大畜牧业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逐步实现由分散养殖、零星养殖向小区化、规模化发展,重点扶持培植百头奶牛、千头猪、万只鸡以上的养殖大户。三是按照“支部+专业合作社”模式,加大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实现一村一个主导产业、一村一家专业合作社的目标,增强村级组织在引领服务发展上的功能。

3、积极筹办成立葡萄、奶牛、生猪、鸭梨等各种农牧业产品的专业合作社,尽最大可能的把每一农户吸纳进专业合作社,形成团体优势,共同应对市场的风险。

4、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继续完善以九堡村为中心的生态观光旅游项目,逐步使全镇经济走上一条集“生态观光、休闲垂钓、水果采摘”三位一体的生态观光旅游项目,积极融入以三祖文化游为核心的县域旅游经济圈。

5、围绕__*县是全__市唯一的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县,力争使距县城较近的康庄、高堡、小堡和头堡等村列入县城总体开发规划,开发建设成桑干河南岸副城区。打造成县城南部的工业集聚区、服务业拓展区,实现与__*镇的互动对接,把紧邻县城的区位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6、配合上级政府顺利完成张涿高速公路修建工作,确保工程在我镇范围内的顺利施工,并配合交通部门完成高杏公路拓宽大修的相关准备工作和顺利施工。同时,积极谋划推动以高速公路为龙头的现代物流、餐饮、维修等二、三产业,逐步提高二、三产业在我镇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7、充分发挥我镇西片紧邻县城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露天蔬菜和错季蔬菜的种植,年内准备新发展蔬菜种植2500亩,新发展大棚50座。

第12篇

一、民间投资增速、比重和贡献率变化态势

(一)国内民间投资增幅高于国有经济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和全社会投资增幅,其中股份制经济的投资增长最快

1998年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在投资领域以连续发行国债拉动整个投资需求的增长,已经取得明显成效。2001年全社会投资增长13%,高于前两年的增幅。同时,由于国债投资集中体现了政府公共投资的意图,主要受益者是国有经济,人们一直担心民间投资被挤出或增势减弱。事实上,除1998年国有经济的投资增幅显著高于民间投资和全社会投资的增幅以外,1999~2001年,分别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的投资增幅基本上都快于国有经济的投资增长速度,其中“其他经济”的投资增幅连续两年高达28%以上(见表1)。在各类经济成份中,股份制经济的投资增长最快,1997~2001年,由1387.21亿元增加到5663.49亿元,5年平均增速高达32.5%;同期,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从2893.08亿元增加到2998.69亿元,平均增幅仅为0.7%。

国内民间投资的平均增幅不仅高于国有经济,也高于全社会投资的增幅。1998~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增幅已从17.4%逐年回落为3.8%、3.5%和6.7%,而全部国内民间投资的平均增幅逐年分别高达20.4%、11.8%、22.7%和20.3%,与国有投资增幅放缓的趋势形成鲜明对照。

(二)国内民间投资比重接近国有投资,股份制投资比重明显上升,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逐年下降,全社会投资对政府直接投资的依赖程度正在降低

近几年,国内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份额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而国有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则逐年下降。1997~2001年,国有投资、国内民间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三者比重分别由52.5%、35.9%和11.6%变为

表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各种经济类型投资增长速度(%)

注:增长速度未扣除价格因素。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1年数据计算。

47.3%、44.6%和8.1%,目前国内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份额已经接近国有经济。

90年代以来,国有经济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以较大幅度持续下降,2001年与1994年相比,这一比重降低了9.1个百分点。同期,集体经济投资比重小幅度下降,降低了2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下降3.1个百分点;而个体经济投资尤其是股份制经济投资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分别上升了3个和11.4个百分点。国家注入大量国债投资以来,尽管国有经济在全社会投资中所占比重在1998、1999年曾有小幅度回升,但是总的看仍呈下降趋势,1998~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比重由54.1%下降到47.3%。同期,在国内民间投资比重的变化中,集体经济投资所占比重略有下降,由14.8%下降到14.2%;个体经济投资比重由13.2%上升到14.6%;其他经济的比重由18%上升到23.9%,其中股份制经济的投资比重由6.9%迅速上升到15.2%(见表2)。这表明,在国债投资集中投向国有经济领域的同时,国内民间投资也渐趋活跃,尤其是股份制经济的投资活力最为强劲,比重上升幅度最大。

通过对比近几年政府直接投资与全社会投资的态势,也可以看出投资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的趋势。1999~2001年,国债投资(包括国债资金和全部配套资金完成的投资额)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逐步下降,依次为8.1%、8.8%、6.5%;预算内投资资金增长率也逐步下降,依次为54.7%、13.9%、13.2%;而全社会投资增长率则逐步上升,依次为5.1%、10.3%、13%。这表明,由于国内民

表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

注:《2002年中国统计摘要》将2001年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合为一项(这样其增幅和比重分别高达26%和70%以上),尚未来得及分开统计(2002年一季度、上半年的统计也是如此)。不少论者忽略了这一点,直接用来论证目前国有经济投资增幅大,在总投资中的比重过高,而民间投资增长不快。表1和表2已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1年数据对国有经济和其他经济做了区分,可以准确反映事情的本来面貌。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1年数据计算。

间投资成长势头逐步加强,全社会投资增长对政府直接投资的依赖程度正在降低。

(三)国内民间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接近国有经济投资的贡献率

由于近年来整个非国有经济投资的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它们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也逐步提高。1998年全社会投资增长13.9%,其中国有经济的贡献率高达7.52个百分点,而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仅为2.05、1.83和2.49个百分点。2001年全社会投资增长13%,其中国有经济的贡献率下降为6.17个百分点,集体经济的贡献率下降为1.85个百分点,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上升为1.9和3.12个百分点。在其他经济中,股份制经济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得最为明显,由1998年的0.96个百分点上升到2001年的1.98个百分点;同期,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则由1.46个百分点下降为1.05个百分点;而联营经济等投资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0.08个百分点(见表3)。个体经济投资的贡献率已经略大于集体经济。按照2001年各种经济类型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国有经济、股份制经济、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和联营经济等。国内民间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合计贡献率,由1998年的4.92个百分点上升到2001年的5.81个百分点,正在接近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6.17个百分点的贡献率。这与国有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的贡献率分别下降的趋势也形成鲜明对照。

表3各种经济类型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百分点)

注:某种经济类型贡献率=全社会投资增幅×该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

(四)东部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本地区全社会投资的主力军,中西部民间投资增长快于东部

分地区看,民间投资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都有很大增长,在本地区全部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见表4)。

1993~1997年,东部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3%,民间投资占本地区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46%增加到53.6%,上升了7.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民间投资年均增长32%,所占

表4三大地区民间投资在本地区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西部包括12个省区市,1993年不包含重庆市数字。

比重则由31.7%上升到44.6%,上升12.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7%,比重由23.5%上升到32.4%,上升8.9个百分点。这一时期整个国民经济和全社会投资的增长速度相当高,因此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民间投资增长势头也很猛,中、西部民间投资的增幅和所占比重的上升势头都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1997~2000年,东部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0%,在本地区全部投资中的比重由53.6%增加到56%,上升了2.4个百分点;2000年东部地区有5个省的这一比重超过本省56%的平均水平,分别是福建(63.4%)、浙江(62.7%)、广东(59.9%)、海南(58.2%)、天津(58.2%)。中部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1%,所占比重由44.6%增加为45.9%,上升1.3个百分点。西部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9%,所占比重由32.4%增加到37.5%,上升5.1个百分点。这一时期由于亚洲金融危影响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三大地区民间投资的增长和所占比重的上升幅度均有所放缓,但是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刺激下,民间投资在不同地区仍然维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尤其是西部民间投资的增幅明显大于东部和中部。同时,在东部一些非国有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民间投资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发挥了对本地区全部投资的主要拉动作用。

二、民间投资增长加快的主要促进因素

(一)国有经济改革和战略性调整的推进,扩大了民间投资的成长空间

1998~2001年,股份制经济投资的增长速度分别高达40.4%、27.3%、63.9%和39.4%,在整个民间投资中的增长是最快的;股份制经济投资在增势迅猛的“其他经济”投资中占有主要份额(由1997年的30.4%上升到2001年的63.6%),整个民间投资的加速成长实际上是股份制经济投资拉动的。目前民间投资已经遍及国民经济十六大行业,个体经济投资主要分布在农业和住宅方面;集体、私营、联营、股份制经济投资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建筑业。1993~1997年,民间投资在十六大行业中的投资额及占本行业全部投资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是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农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分别上升了15.69、12.55和11.71个百分点(中经网)。在一般竞争性领域,民间投资主体特别是股份制经济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近几年,一些国有经济垄断的基础设施领域逐步向民间投资开放,对民间投资的产业进入限制有所放宽,民间投资主体在这些领域也日益显示着增长潜力和竞争活力。

(二)法律环境的改善激发了非公有经济投资的积极性

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后,宪法正式确定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的假集体企业纷纷摘掉了“红帽子”,恢复了其私营企业的本来面目。据有关部门对2000多家民营企业进行的随机调查,70%的民营企业准备与其他所有制企业进行联营或股份制改造,愿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1999年生效的《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实施细则,不再对个人独资企业的雇工人数、注册资金设置最低限制。关于非公有经济的法规正在逐步制定,为此类投资主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

(三)西部大开发对各地区民间投资的活跃产生催化作用

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步伐正在加快,投资环境逐步改善,为本地各类企业包括民间投资主体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的体制条件。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东、中部各类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到西部投资,促进了生产要素流动和区际贸易的扩大。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0年11月的调查,东、中部地区有超过半数的企业已经参与或打算参与西部大开发,生产要素加快流入西部的途径正在逐步拓宽。这不仅为西部民间投资主体带来专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信息等本地稀缺的生产要素,还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东、中部地区的各类企业也找到新的投资机会,扩大了配置资源的市场空间。

(四)预算内资金包括国债投资为激活民间投资创造了条件

一方面,近几年的巨额国债投资正在改善不少地区的基础设施,起到间接拉动民间投资的作用。另一方面,预算内资金对民间投资主体的支持力度也有所加大。1997~2000年,预算内资金在全社会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由2.8%上升到6.4%,用于民间投资的比重由12.1%上升到18.5%(见表5)。当然,同期,在全社会投资的各项资金来源中,用于民间投资的主要是利用外资、自筹投资和其他投资,但是预算内资金对民间投资项目的直接支持也是不能忽视的。

表5全社会投资各项资金来源用于民间投资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三、民间投资面临的制约因素

需要指出,从增长态势看,尽管近两年国内民间投资增幅已经明显回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投资的拉动;从全社会投资构成看,国有投资比重仍然偏高。2001年,国内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44.6%)仍然低于国有经济(47.3%),股份制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各自所占比重更是远远低于国有经济。2000年,中部、西部民间投资总体比重分别仅为45.9%和37.5%,当地国有经济投资比重仍然明显偏高(分别为54.1%和62.5%)。

无论是考虑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的趋势,还是鉴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民间投资的发展仍然不足。民间投资主体面临不少有形和无形的障碍。

(一)市场准入门槛仍然过高,限制了民间资本的进入广度和深度

目前产业准入政策在不同经济类型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差别,据调查,非公有投资在将近30个产业领域面临着实际上的“限进”障碍。主要原因是:其一,原有的无形并没有从根本上冲破。尽管国家计委去年12月颁布了《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逐步放宽投资领域,使民间投资与外商投资享有同等待遇;但是,部门、行业垄断和歧视性的准入政策仍然存在,如银行、保险、证券、通信、石化、电力、轿车等行业,民间资本一直难以进入。其二,有些领域虽然允许民间资本涉足,但体制导致明显的不公平竞争。如基础设施项目往往由特许公司发起,没有实行招标制度,有资质的私企被排除在外。即使私营资本能够参与项目,但其股份比例必须由特许公司决定,双方地位不平等。其三,前置审批环节繁多,准入条件苛刻。与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相比,非公有经济在投资、生产和经营诸方面,面临更多的前置审批,手续杂、关卡多、效率低、费时长,在参与竞争的资格、条件和机会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二)税负不公,抑制非公有企业的投资扩张

一是双重征税。非公有企业除了缴纳税率为33%的企业所得税外,还要缴纳税率为20%的个人所得税,投资收益大大削减。二是“低国民待遇”。外资企业利润转增资本金或另行投资,均可按投资额的40%得到所得税返还;国有企业享受技术改造贴息;国有、集体和股份制企业技术开发费以及技术改造投资购买国产设备可以部分抵扣所得税,等等,这些优惠政策都将私营企业排除在外。三是税收优惠打折扣。如所得税减免政策,对外资企业是从获利年度起,对私营企业则从开办期起,而企业在开办初期往往没有利润或者获利甚微。

(三)融资渠道不畅,金融体制不适应民间投资发展需要

无论是直接融资或是间接融资,对民间资本特别是非公有企业开放程度都很低。据国家计委宏观院的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已形成股票类、贷款类、债券类、基金类、项目融资类、财政支持类六大融资方式,国内外融资渠道多达数十条。但是,对非公有经济仅仅开放了短期信贷和大企业股票融资的渠道,远远满足不了各类非公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因而,它们不得不主要依靠自筹或其他投资来源。据笔者计算,从全社会投资的资金来源看,1997~2000年,整个民间投资占国内贷款的比重,仅从37.1%上升到38.2%;而占自筹投资的比重则从50.3%上升到56.7%,占其他投资来源的比重从42%上升到59%。绝大部分乡镇企业与私营企业的中长期投资,主要依靠非正规、小范围的借债集资或股权融资,此类融资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使投资缺乏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四)民间投资的法律保障不力,服务体系很不健全

目前,非公有企业在兼并国有企业、保护土地使用权和知识产权、明晰财产权等方面,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非法剥夺、损害、侵占非公有企业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吃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尤为严重(据财政部和国家计委调查,截至2001年底,仅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的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共计313项,其中涉及企业负担的有242项。如果加上地方收费,企业负担的各种名目收费高达数百项),投资者信心和积极性受到挫伤。对非公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多达20多个部门和单位,但在项目投资方面却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服务机构和管理办法。投资者在履行程序、选择投资方向、争取技术支持等方面得不到有效服务,往往造成投资的盲目性和经济损失。

(五)自身素质较低,制约着民间资本的成长

许多非公有企业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信息不灵、人才缺乏等突出弱点,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和扩大开放的形势,即使一些产业准入限制已经放宽,也难以拓展其经营领域和规模;一些非公有企业存在“小富即安”、甚至挥霍性消费、缺乏投资冲动的倾向,从而限制了扩大投资。中小非公有企业资信等级较低,普遍存在财会制度不规范、信用观念淡薄、借改制之名逃废银行债务、企业之间欺诈频出等问题;大部分中小非公有企业尚未建立起银行信用档案,再加上缺乏可变现抵押资产,致使其难以运用银行贷款扩大投资。

五、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放宽对非国有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投资限制,降低准入门槛。根据“十五”计划和国家计委《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切实清理现行投资准入政策,在明确划分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类政策时,应当体现国民待遇和公平竞争原则,打破所有制界限、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凡允许外商投资和国有经济进入的领域,都应当允许其他任何经济类型的企业进入(国家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在持股比例上也不应人为设限。国家应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转让经营权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经济改革和战略性调整,国有资本在改制企业一般不要控股。

第二,加快改革投资体制,拓宽民间投资进入渠道。改革前置审批办法,简化审批程序和手续,加强对民间投资的产业引导。根据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产业的不同行业特点,采取符合市场经济惯例的多样化的项目组织形式和投融资形式,例如公开招标、特许经营、知识产权入股和产业投资基金等等,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这些领域。无论采取何种进入方式,都要确保各类投资主体之间的契约自由和公开、平等竞争,并且形成利益和风险相对应的投资风险责任机制。

第三,加大财税政策对民间投资的引导和支持力度。预算内资金(包括必要的国债发行)应当继续支持民间投资,以参股或补偿形式投入以民间资本为主的项目;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益性事业,要通过收费补偿机制或财政补贴,吸引民间投资进入;技改贴息应当对非国有企业一视同仁。清理不公平税负,实行结构性的减税政策。对国家鼓励类产业的民间投资项目,在投资的税收抵扣和减免、成本摊提等方面应实行与国有投资和外商投资相同的优惠。对个体和私营企业要避免重复征收所得税。对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应当给予必要的减免税支持。同时,严格治理“三乱”,解除民营企业的不合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