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茶叶宣传方案

茶叶宣传方案

时间:2023-06-13 16:30: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茶叶宣传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茶叶宣传方案

第1篇

一、目标任务

认真贯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打击食品不合法增加行为切实增强食品增加剂监管的通知》(〔2012〕20号)、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等九部分《关于严格打击食品不合法增加行为严格标准食品增加剂生产运营运用的通告》文件精神,具体整治我市茶叶生产加工秩序,依法打击在茶叶生产加工中违法增加非茶类物质和滥用食品增加剂的违法行为,使在茶叶生产加工中违法增加非茶类物质和滥用食品增加剂的问题获得有用遏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我市茶叶品牌形象,促进我市茶叶生产加工行业健康发展,

二、整治范围

在我市辖区内从事茶叶生产、加工、收买、销售等运营活动的企业、单位和门店均属本次专治范围。

三、职责分工

茶叶生产环节:由市质量技能监督局牵头,经信济和信息化局共同。

茶叶销售环节:由市工商行政治理局牵头,农业局共同。

茶叶收买环节:由市农业局牵头,工商行政治理局共同。

四、整治步骤

1、宣传发起阶段:9月10日至9月15日,应用有线电视、播送、发放宣传单、张贴公告、召开大会等方法,普遍宣传开展打击在茶叶生产加工中违法增加非茶类物质和滥用食品增加剂专治行动的目标、意义、办法、步骤。市质量技能监督局、工商行政治理局、农业局等职能部分要依据相关司法法律和工作职能印发宣传单到各茶叶生产运营单位和门店,并张贴《宜都会人民县政府办公室关于严格打击在茶叶生产加工中违法增加非茶类物质和滥用食品增加剂的公告》。经过普遍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各茶叶生产运营单位和门店诚信正当运营的自觉性,营建浓厚的整治气氛。

2、自查自纠阶段:9月16日至9月20日,各茶叶生产运营单位及门店对在茶叶生产运营进程中能否违法增加非茶类物质和滥用食品增加剂的行为开展自查自纠。凡此前在茶叶生产加工进程中存在违法增加白糖、滑石粉等非茶类搀杂物和滥用食品增加剂行为的,应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则,迅速召回曾经上市销售的产品,通知相关的运营者和消费者中止销售、中止运用,并记载召回和通知状况。对召回的不符合茶叶安全标准的茶叶制品,应采取响应的弥补、无害化处置或许销毁等办法。相关召回和处置状况,于9月20之前向辨别向市质量技能监督局和市工商行政治理局申报。

3、整治查处阶段:9月21日至10月20日,市质量技能监督局、市工商行政治理局、市农业局等相关法律部分根据职责分工,对全市茶叶生产、流通、收买等环节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有疑问的产品进行抽样查验。凡发目前茶叶生产加工中存在违法增加非茶类物质和滥用食品增加剂的,一概依法严处。

五、整治要求

1、提高认识,增强指导。开展打击在茶叶生产加工中违法增加非茶类物质和滥用食品增加剂专治行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乎我市茶叶品牌形象,关乎我市茶叶生产加工行业健康发展。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专治行动的主要性,增强对专治工作的指导,结合本部分实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认真组织,精心部署,保证专治活动获得实效。为了增强对专治行动的组织指导,我市成立开展打击在茶叶生产加工中违法增加非茶类物质和滥用食品增加剂专治行动指导小组,由分担副市长尹德斌任组长,市县政府办副主任郭士宏、市质监局局长罗述圣任副组长,相关部分分担负责人成员。全市开展打击在茶叶生产加工中违法增加非茶类物质和滥用食品增加剂专治行动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量技能监督局。

2、突出重点,严格法律。在专治行动中,各单位要突出整治行动的重点内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集中打击,营建法律气氛,加强法律结果。还,要严格执行有关司法法律和政策,依法行政,增强宣传教育,留意工作办法,做到教育和处分相结合。要充分发扬12365(防伪查询专线)、12316(三农服务热线)等告发投诉电话的效果,发起群众告发,供应案件线索。

第2篇

2015年12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下发了《关于同意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英山云雾茶)的通知》(质检科函〔2015〕135号),批准在我县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英山云雾茶)。五年来,我县按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认真筹建英山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的函》(鄂质监标函〔2016〕10号)以及省、市知识产权局文件要求,认真组织有关筹建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做好顶层设计

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地理标志产品产自特定区域,蕴含着产地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对地方历史文化传承、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英山云雾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自筹建以来,英山县党委政府创新工作方法、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产区档次,首先做好顶层设计。一是示范区筹建地方性法规。先后研究出台《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现代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出台《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个意见四个办法”,为示范区筹建提供法制保障。二是建立健全各项保护机制。建立了与省知识产权局、国家地标保护中心衔接相联动的协同保护机制;建立了12315举报投诉快速反应机制;建立了知识产权互联网+保护合作机制;建立了违法行为惩戒机制;建立健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信息、执法信息定期统计报送制度。三是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县政府出台《关于印发<英山茶文化、茶品牌建设方案>的通知》和英山云雾茶产业发展奖补细则、奖励扶持政策;县财政专题研究、统筹安排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茶产业发展。

(二)组织保障有力

2016年英山县委、县政府把筹建英山云雾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列入全县五城同创“十个六工程”;为了保质保量做好这项工程,5年来我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是成立示范区领导小组。县政府及时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副县长为副组长、20个部门和11个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2个协会、7家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的示范区领导机构。县政府于2019年又根据机构改革和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示范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保证了工作的延续性。二是制定示范区筹建工作方案。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英山云雾茶)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领导机构及成员单位的主要任务。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印发《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英山云雾茶)工作计划》的通知》,明确了总体工作规划。三是注重学习交流。邀请原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地标处姚泽华处长一行来我县督导检查;争取省市质监局带队赶赴东北三省和福建学习考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组团参加第23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全国地标展,学习交流各地建设成果。四是注重宣传推介。加大“示范区”创建宣传,在我县高速公路入口处安装“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户外广告牌2块,制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基地展牌和厂区展牌各20块,积极组织英山云雾茶企业参加相关国际国内展览交易博览会共计20多场次,通过电视、网络、平面媒体等全方位宣传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产品,创办“中国英山茶文化旅游节”;建设“英山地标优品馆”地理标志多功能展示厅等,努力营造一个人人“知地标、创地标、护地标”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保护组织

建立并健全英山云雾茶产业协会作为英山云雾茶生产者保护合作组织。英山云雾茶产业协会按照示范区筹建的计划和方案要求,完善工作章程,统一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测要求、包装标识,开展技术培训。2016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湖北英山云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使用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质检总局2016年第10号公告);2017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湖北绿羽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使用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质检总局2017年第50号公告)。2020年7月,省知识产权局重新核准湖北绿羽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英山云雾茶企业使用新版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按照规定,经企业申请、县地标办备案、英山云雾茶产业协会建立台帐,我县累计审核发放二维码防伪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15万枚,极大的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

(四)企业示范引领

注册资金1100万、2016年4月份成立,代表英山云雾茶品牌形象的湖北大别茶访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五统一”( 统一产品名称、统一加工工艺、统一质量要求、统一加贴地标标志、统一宣传保护)制度,全面打造英山云雾茶品牌,确保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品质和良好声誉,2016年至2020年,地标产品产品价格从120元/公斤增长到400元/公斤,种植面积从2000亩增长到4500亩。湖北英山云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老牌湖北名牌企业,规范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2万枚,组织培训1550人次,2016年至2019年,地标产品价格从320元/公斤增长到560元/公斤,种植面积从2800亩增长到4200亩,实现出口产值达到5012.6万元。以湖北团黄贡茶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全县10多家茶企相继参加了第十届武汉春季茶叶博览会、2017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香港美食和茶叶博览会、中国武汉茶叶博览会和亚欧博览会等国内国际性会展, 开展了茶艺表演和现场展示推介,扩大了英山云雾茶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2017年全县通过同步创建国家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已有湖北万益、绿羽茶业、团黄贡茶、湖北皋陶等12家茶叶企业办理了出口对外贸易备案登记。其中湖北万益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湖北皋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办理了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证书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两家企业已经实现自营出口创汇300万美元,全县茶业企业供货出口达到2800万美元。

(五)强标重检抓监管

筹建好示范区,关键是围绕保护和开发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立健全与英山云雾茶相对应的技术标准、检测监管和质量保证三大支撑体系。一是大力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质量提升。加大《地理标志产品 英山云雾茶》省地方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推进茶叶“三品一标”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5年来,全县已有32家茶叶生产企业获得了SC标识,有7个产品获准使用有机茶标识,有9个产品获准使用绿色食品茶标识,有2个产品获准使用无公害茶标识,“高陶九品”2个茶叶产品通过了国家生态原产地认证。重点策划包装英山云雾茶的“云系列”,制定英山云绿、英山云白、英山云红标准,重新打造英山云雾茶品牌形象。二是大力开展茶叶检验检测工作,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充分发挥我县公共检测检验中心平台优势,检验英山云雾茶产品769个批次,检定茶叶企业计量器具1253个台次,抽检茶叶定量包装106个批次,保证了示范区产品检验合格和计量准确,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5年来,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茶叶质检权威机构来我县抽取130多个茶样进行检测,产品质量指标全部优于国家标准,按省级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英山云雾茶》(DB42/T 210-2014)判定,均为合格产品。三是实施部门联动,开展茶叶质量安全整治。建立了打击假冒伪劣工作机制,出台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以县市场监管部门为主体、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等单位以及相关乡镇配合的茶叶质量安全综合执法队伍,建立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长效工作机制,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县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的通告》,保证了示范区创建按照市场化法、法制化渠道有序开展。四是加大示范区质量宣传和培训力度。我县先后召开全县茶叶质量安全暨农资经营管理培训会、英山县茶园低毒生物农药推广示范培训会、茶叶减肥减药示范培训会、绿色生产技术培训会、茶艺师培训、精准扶贫产业对接培训会等多达600多场次;英山云雾茶公司培训工作有实效,培训计划、培训通知、培训费用明细、聘请专家讲课补助表、培训照片都一应齐全;乌山春茶业公司培训活动有特色,会议记录、学员签到册、培训发放肥料清单祥实。湖北皋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皋陶贡茶品牌茶叶系列产品,在全国环保检验调研推选活动中,有害物质达到国家“有害物质限量”标准,被中国产品质量检验监督中心、中国品牌认证发展工作委员会评选为:(2019.5-2021.5)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这些为示范区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产业大融合

以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筹建核心基地为载体,着力打造了以红山镇国家级茶叶公园为中心,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英山云雾茶”茶文化观光园区;以金家铺镇为中心的西河十八湾“英山云雾茶”生态农业观光带;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英山茶文化旅游节;组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电商创业园对接苏宁、京东、淘宝黄冈馆等平台开展英山云雾茶线上线下联合营销推广活动等,使茶叶产业与电商、旅游产业充分融合,打造全域旅游升级版。推进了大别山茶产业城、大别山茶叶谷、大别山生态名茶产业园、大别茶访创意茶旅产业园、大广茶业产业园、茶乡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我县荣获2016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2016年度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2019中国茶业百强县”。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英山云雾茶品牌价值分别为14.62亿元、16.38亿元、18.2亿元、19.9亿元,21.99亿元,已位居全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40位,经申报评选,英山云雾茶荣获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英山云雾茶”名列“湖北十大名茶”,成为湖北重点推介的茶叶“三绿一红一黑”(恩施玉露、武当道茶、英山云雾、宜红、赤壁青砖茶)五大区域公用品牌之一。2018年被评为“湖北省二十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七)效益大提升

2019年英山全县茶园面积近26.2万亩、茶叶产量2.97万吨,系列产值22.31亿元,均价75.1元/公斤,与2015年度同期相比(注:2015年我县茶园面积达到25万亩,茶叶产量2540万公斤,产值14.5亿元,均价57.1元/公斤)分别扩大4.8%、增产16.9%,增收53.9%,均价增长31.5%。全县11个乡镇,有10个乡镇成为茶叶专业乡镇,杨柳湾镇被誉为“大别山区茶叶第一镇”,红山镇被评为“全省十强茶叶乡镇”。全县已建成了5个万亩生态茶叶带,50多个千亩茶叶小区,60多个茶叶专业村,加工厂房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拥有各种制茶机具8200多台(套),形成了健全完善富有实力的茶业产业体系。现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7家。有1家企业被评为“湖北茶业十强企业”,有2家企业被评为“湖北省茶叶出口重点加工企业”。在《省质监局关于下达2019年度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件中,批复我县生态农业(茶叶)标准化试点为2019年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名单(农业),是黄冈市五个项目之一。2017年英山云雾茶入选原国家商标局“商标富农和运用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全国十大典型案例”;“英山云雾茶”被列为2019年湖北省知识产权运用示范工程项目。2020年,欧盟授权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英山云雾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保护名录。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为“英山云雾茶”走出国门、进入欧盟市场奠定了基础,势必进一步提升我县“英山云雾茶”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二、下步工作计划

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英山云雾茶)是促进茶业增效、茶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县将紧紧围绕示范区建设的相关要求,突出品牌意识、高质量发展意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永续发展的理念,坚持政府推动不懈怠,持之以恒抓好示范区建设,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巩固保成果。进一步统一思想,首先将“英山云雾茶”这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示范区这个金字招牌用好用活,它既是政府公共资源和政府公共品牌,又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只有将“英山云雾茶”这一公权惠及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才能将“英山云雾茶”做大做强,其次,就是必须既要坚持原则,严格把关,按照政府出台的管理办法审核申请人资格;同时又要广泛宣传发动、多方帮扶,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以及既有企业垄断,实现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专用标志使用者多起来,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保障和巩固示范区建设成果。

二是抓协会促带动。要抓好英山云雾茶产业协会建设,建立由政府职能部门、产业机构、合作组织(协会)、企业等参与的示范区建设组织体系。做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信息的统计上报,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三是抓管理促规范。建立健全与英山云雾茶相对应的技术标准、检测监管和质量保证三大支撑体系,定期英山云雾茶定期监督检验和风险监测计划;严格管理英山云雾茶主要原辅材料验收标准或质量要求;加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巡视和抽查并落实检验检测计划;进一步建立打击假冒伪劣工作机制,切实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四是抓龙头强主体。在企业提档升级方面,继续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茶叶产业发展一系列文件,最大限度的捆绑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发改财政、扶贫开发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及一批有发展基础、有经营能力、有市场潜力中小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的造血功能,增强市场竞争。

第3篇

广州国际茶文化节的发展

广州有着悠久的茶叶对外贸易传统,是中国历代茶叶国际贸易的主要口岸,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馆还珍藏有康熙帝在1685年的亲笔御批,钦定广州作为全国唯一的茶叶对外通商口岸,成为中国通往欧洲的“海上茶瓷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几百年来广州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最大的茶出口外销口岸、最大的茶消费市场;也是当今较为活跃的茶文化发展基地。随着茶经济逐渐繁荣、茶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茶文化已经逐渐形成为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韵味、具有鲜活时代气息的一张文化名片。

广州是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消费茶叶最多的大都市,自2000年举办了第一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多届茶文化节和博览会,取得非常显着的效果,已成为广州的强势展会品牌。众多的参展企业凭借这一平台宣传了自己的企业,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广州从古至今都是我国重要的茶叶集散地,茶文化底蕴深厚。广州有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和消费市场,在中国茶行业流通领域起到主导作用。

广州是历史上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与通道,茶文化至今仍是广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份。目前广州茶叶交易市场主要集中在荔湾区芳村地段,经过二十余年发展,现面积规模超过二十万平方米,茶经营商数量超过三千家,成为中国茶叶市场之首。在当地政府指导下,广州的茶叶市场已从农贸集市形式升级为现代化、国际化的茶叶交易平台。

广州国际茶文化节的介绍

广州国际茶文化节,自2000年举办了第一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多届茶文化节和博览会,取得非常显着的效果,已成为广州的强势展会品牌。

广州是历史上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与通道,茶文化至今仍是广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份。目前广州茶叶交易市场主要集中在荔湾区芳村地段,经过二十余年发展,现面积规模超过二十万平方米,茶经营商数量超过三千家,成为中国茶叶市场之首。在当地政府指导下,广州的茶叶市场已从农贸集市形式升级为现代化、国际化的茶叶交易平台。

2007年12月,在第三届中国节庆产业年会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博览会)荣获了“中国节庆产业十大品牌节庆”和“中国节庆产业十大物品类节庆”两项大奖,成为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茶会展著名品牌。

事实表明,在以茶文化、茶会展推动广州茶经济、茶贸易乃至全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树立广州作为全国茶产品贸易、茶文化交流的中心地位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一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2000年9月24--26日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召开。

第二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2001年12月14--16日在中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广州(芳村)南方茶叶市场举行。

第三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2003年11月22--24日在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第四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2005年11月25--28日在广州琶洲中洲国际商务展示中心举行。

第五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2007年11月8--11日在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即广交会琵洲展馆)隆重举行。

 

广州国际茶文化节的发展相关文章:

1.茶文化节策划方案范文

2.广州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3.茶文化节策划的方案有什么

4.一些茶文化博览会的介绍

5.茶文化节策划的方案是什么

第4篇

一、行动目标

通过集中执法行动,使生产经营主体及其行为不断规范,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包装标识进一步规范,茶叶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进一步提高,茶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消费者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二、行动内容

1、开展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以23种禁用农药、19种限用农药、茶叶常用农药为重点,重点对茶叶主产区农药经营网点进行专项整治,加强产品质量抽检和标签抽查,严厉查处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未经登记、含有非登记成份、有效成份不足、添加禁用农药,以及毒性标识、使用范围、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等标签内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

2、开展茶叶生产用药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农产品生产记录、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和农产品检测制度落实情况,对未建立生产记录和产品检测制度的要依法处理。对违规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限用农药超范围使用以及不执行生产技术规程、农药使用记录、安全间隔期等规定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

3、开展茶叶包装标识执法检查。对已认证的有机、绿色、无公害茶叶基地和产品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是认证后的管理、追溯制度的建立以及组织保障机制等环节,对弄虚作假宣传的要坚决查处。

4、广泛开展茶叶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加强茶叶质量安全培训和教育,指导茶叶生产企业、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科学用药,提高农业投入品经营人员依法经营意识。推进茶叶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茶业行业协会作为企业与政府部门、企业与市场、企业与企业之间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制定相应的行业自律举措,以协会倡议、企业参与的形式,在行业内树立规范生产、诚信经营的自律机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业法律法规和茶叶质量安全知识,适时曝光典型案例,营造执法监管的社会氛围。

三、行动时间和方式

整个行动于5月上旬开始至5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

(一)执法检查阶段(5月2日—5月20日)。各地以县为单位组织开展现场专项检查行动,集中力量对辖区内检查对象开展巡查和重点检查,发现违法行为及时现场查处。对于典型案件要及时剖析,举一反三。对于大案要案,要及时移送检察和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二)监督抽查阶段(5月中旬)。市农委茶叶质量安全集中执法行动工作组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进行监督抽查,集中检查各地开展茶叶质量安全集中执法行动情况和相关案件查处情况,并反馈督查结果。

1、督查方法:

一是听取汇报。听取各地开展茶叶质量安全集中执法行动情况汇报,查阅文件资料和案件查处档案。

二是组织抽查。每个县(区)抽查2家茶叶生产企业(基地)、2家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查看农事操作记录、生产资料购用记录、投入品的品种、来源与使用情况、安全间隔期执行情况、包装标识的合法性情况,有无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深入田间村舍调查农户、基层农药经营户对安全、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认知情况和基地、农药经营户正确指导服务农民用药情况,重点突出农民在茶叶生产中超范围使用、不合理使用农药情况。

三是反馈情况。督查后及时向当地农业部门反馈检查情况。

2、时间安排:

第一期:5月11日-15日

检查单位:区、、

第二期:5月16日-20日

检查单位:

(三)质量抽检阶段(5月下旬)。全市第一批安排6家省级龙头企业开展茶叶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工作。按照品牌响、内销量大、主要产品进超市等条件,初定检测企业名单如下:市翠绿茶菊有限公司、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市汪满田茶业有限公司、市凫绿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市松萝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各区县可结合实际开展茶叶质量安全监督抽检,自行安排监测情况要及时报市农委备案,并协助做好全市茶叶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工作。

1、检测茶叶产品种类。包括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及我市特色名优茶。

2、检测农药残留项目。以我国无公害茶叶质量标准为检测项目依据,不同茶类按照颁布的具体标准来执行。

3、检测样品数量。每个抽检企业安排2个检测产品,每个检测产品抽取样品数量不得低于4个,每个抽检产品为50克/个。抽检产品均为今年生产的成品茶叶。

(四)总结提高阶段(5月下旬)。各地要全面分析行动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查漏补缺,整改提高;同时,认真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完善监管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提升执法形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市农委成立茶叶质量安全集中执法行动工作组,负责协调茶叶质量安全集中执法行动,督促检查各项工作进展,督办重大案件。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茶叶质量安全集中执法行动意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履行农业部门茶叶质量安全监管职责。采取执法检查与综合治理相结合,日常巡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查处打击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全力以赴,抓出实效。请于5月3日前,将分管负责同志、联络员及联系电话、电子信箱报市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

市农委茶叶质量安全集中执法行动工作组

第5篇

一、市场调查

1、品“茶”

茶,作为一种大众饮品,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当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一方面各类饮品蜂拥兴起,新花色、新品种层出不穷,另一方面饮茶依旧是广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就目前茶叶现状而言,市场是巨大的,整体的茶叶需求量也是很大。  茶文化,历来是国人的主要文化之一,中国茶文化的方向,已被形成气候的各大茶业基地所引领,武夷山红茶又是闻名于世,有着独特的茶文化向导,早以成熟于国人心间。

2、茶市场分析

目前,茶业市场的营销力度,相比其他行业来说,是比较被动的,这根据茶业行业的独特性、传统性有关,大部分市场被全国知名的茶业巨头所占据。

从消费对象来讲,中老年人为主,社会地位呈现趋同形态,有文化、有知识的人群比较多,结构层次感比较强,人民对传统的茶有种情结在里面。

与此同时名优茶的发展也呈跳跃式发展。有机茶热也成为近几年茶消费的一个热点。另外,功能性保健茶也成为茶消费的新趋势。因此这对百斯达茶叶有限公司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将把握这个良好的竞争态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来进行发展。

3、渠道分析

茶叶消费的形式有9种。包括家庭消费、团体消费、劳保消费、礼品消费、餐(宾)消费、休闲消费、旅游消费、公益消费、工业消费等。

家庭消费:经济收入高的人群和文化人士,主要消费名优茶,消费量也大;一般的居民以大众优质茶为主,以散装茶为主。目前,袋泡茶、包装茶、茶饮料开始进入家庭。  团体消费:主要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如工作会、招待会、联欢会、新闻会以及招待来往客人,由于各单位对茶的保管知识缺乏,储存条件差,以小包装、袋泡茶为主。  劳保消费:是从事日常工作时的饮茶消费。由于茶是最经济实惠的饮料,劳保消费的市场潜力很大,应加强市场的开拓工作。

礼品消费:礼品茶的需求日益扩大,市场红火,茶礼品包装不断翻新。名优茶、茶具成为礼品消费的一个热点。

餐(宾)馆消费:一种是计费的,一种是不计费的。不计费的消费的以中低档茶为主,计费的以中高档茶为主。

休闲消费:茶楼、茶馆、茶座、茶坊、茶庄等休闲场所消费。这块市场消费的茶叶档次差异较大,消费量将不断扩大。

旅游消费:包括泡茶、卖茶和茶饮料消费。现在中国名茶中效益较好的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君山银针都是与当地的旅游资源结合开发的典范。

公益消费:在宗教寺院、车站码头、学校医院、体育场馆无偿提供的茶水消费。一般以中低档茶叶为主。

工业消费:指作为茶叶深加工的茶叶原料,一般以低档茶。

茶叶销售的渠道主要有8种,包括集市贸易、批发市场、交易会、茶馆销售、商场专柜、

专卖店、超市货架、网上交易等。

集市贸易:较原始。主要在茶叶产地,生产者将自己的茶叶送到集市上摆摊销售,新产品单一,多为散茶、初制茶。价格低廉,季节性强。也有贩到外地集市上的。

批发市场:它的形成,一是由于企业众多、经营规模小、企业实力有限,不可能组织自己的销售网络;二是茶产品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多样性。进场交易的客户,产区市场以生产者为主,销区市场以中间商居多。

交易会:有展览会、展示会、订货会。以交流信息、展示产品、客户订货、结识朋友、宣传企业为主要目的。

茶馆销售:泡茶又卖茶。茶馆天地小,茶叶市场大。茶馆是销售茶叶的好地方。  商场专柜:方便顾客选购。

专卖店:有各种小包装茶、品牌茶、礼品茶、散装茶。有的以散茶为主。现在有两个趋势,一是由多品牌向独创品牌转变;二是由单一向连锁、加盟和产加销一体化转变。

超市货架:目前,许多进入超市的茶叶品牌,知名度不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缺乏认知,很多品牌从超市中淘汰出来。

网上交易:包括邮购。产品必须标准化、质量稳定、信誉良好、交货及时、结算有效。

由上可见:不同的消费形式和消费渠道各有其特点,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不同的消费对象和销售渠道。

4、公司分析

百斯达茶业有限公司定位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同步发展,结合自身拥有的300亩武夷山生态有机原茶基地和成熟的制茶技术,引进先进的营销理念,把优质的武夷山红茶推向国内国外,服务于大众。现今百斯达茶业有限公司推出了“畅饮斯达茶,弘扬茶文化”这个宗旨,把我们的公司推向一个在国际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茶叶公司,百斯达茶业有限公司同时推出“斯达茶”牌系列茶品,为振兴中国茶叶市场,开拓国际茶叶市场做必要的前提条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百斯达茶业有限公司推出的“斯达茶”系列茶品,主要以散茶、包装茶两种形式来营销。从产品定位方面主要针对白领阶层、品茶爱好者、知识份子等有一定消费水平的广大群体。从“斯达茶”的消费层来说,其消费场所主要是以高档茶楼、茶铺、各大商场、专卖店、酒店、中高档娱乐场所,以及网上的消费。

百斯达茶业有限公司本着诚信于人,以高品质的产品,最忠实的服务,一流的公司职责,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社会经济观念的指导下,我们将根据“斯达茶”的市场定位和价格分析来为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优质服务。运用市场营销组合,采取各种策略和手段,去占据目标市场,让广大消费者及早品尝到“斯达茶”的风采,力争在一年的时间内,立足上饶市场,辐射全省,达到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随着百斯达茶业有限公司的不断壮大,争取两年内占领全省走向全国。

二、优势与劣势

百斯达茶业有限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如下:

1、初入茶叶市场,对市场了解不够透彻,我们的产品让消费者一下子难以接受。

2、竞争对手比较强,并且他们占有的市场份额比较大。

3、前期资金的投入还不够

百斯达茶业有限公司的市场机会如下:

1、刚进入市场,产品比较新颖,足够吸引消费者的好奇心。

2、市场潜力巨大。

3、从茶叶的产摘和制作是我们公司一手操作的。

三、营销目标

2014年百斯达茶业有限公司在上饶的营销目标为:

(一)茶叶营销

1.茶楼业务组

根据茶叶的品质的好坏,价格定位于300~800元/斤

1)茶叶的平均价格500元/斤

2)50家茶楼:每家日销售2斤 (淡季,中等茶楼)100斤/家

3)按“斯达茶”占销售的50%,50斤/50家*100*365(天)=912.5万元

2.大中型商场、超市业务组

1) 按每月每家售5000元

2)20个商家(暂定目标)5000*20*12月=120万元

3. 宾馆、酒店,娱乐场所业务组

1)每家平均消费2000元

2)选定50家 2000*50=10万元

4. 企业、小商店、有实力的干杂店业务组

1)选定100家

2)平均每家年售1500元 1500*100=15万元

(二)袋包茶营销

1. 大中型商场、超市业务组

1)按每月每家售6000元

2)20个商家(暂定目标)6000*20*12月=144万元

2. 宾馆、酒店,娱乐场所业务组

1)每家平均消费3000元

2)选定50家3000*50=15万元

3. 企业、小商店、有实力的干杂店业务组

1)选定100家

2)平均每家年售2000元 2000*100=20万元

总计:912.5+120+10+15+144+15+20万=1236万元

四、营销策略

1、广告宣传

广告语:畅饮斯达茶,弘扬茶文化。

百斯达茶业有限公司将以报纸、广告、传媒、网络、明星代言来进行宣传。

1)在超市及商场免费品尝。

2)赞助演出团队去社区内宣传演出、打响品牌。

3)在公交车上投放移动广告。

4)在上饶地区比较受欢迎的报刊内做广告,宣传品牌。

2、其他促销活动

1)去茶楼喝茶  例如可以赠送悬挂我们广告标识的精美小书签或赠送一本关于茶叶知识的小书刊等,让消费者来茶楼可以感受到值得来喝我们的“斯达茶”,让消费者有更好的心情来品我们的“斯达茶”。

2)在大型的超市及商场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专柜,树立我们公司的品牌,让消费者可以更好的认识我们“斯达茶”。

3)我们还可以实行最普遍的发传单活动,让上饶市区的人民能够更快的了解、熟悉我们“斯达茶”,所谓最普通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

3、公共关系

1)对于全国范围的各种竞赛活动给予支持,如篮球和网球运动,演唱会等。

2)增加形象大使的露面次数

4、包装策略

这种策略在超市及商场等地用处甚多

1)散包装:在外包装上附加我们“斯达茶”的作用及介绍,为消费者提供更有益的忠告。

2)袋包装: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来对产品进行不同的包装。如实惠装及精美装等。

5、销售网点策略

在网上进行销售活动,增设销售网点,提高网点的活力。

五、电子商务

1、网站推广的目标:

初级目标:利用可操作性的方案,将“斯达茶”建设成为网站中最专业最全面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网站。1年内实现日访问量达到4000,注册会员达到5000以上,每日光顾本茶庄的顾客数量达到200位。网站被链接的数量超过十个,能登陆十个主要搜索引擎网站。

终极目标:寻找准确的访问者,一切从访问者出发,以顾客利益为目的,争取实现每个访问者都能成为自己的顾客或者潜在消费者以及顾客。增加“斯达茶”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提高它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为“斯达茶”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增加茶的销售数量。

2、网站推广的策略:

这里将“斯达茶”网站推广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三个月左右,分别为:网站策划建设阶段、网站初期、网站增长期、网站稳定期。针对每个不同的时期制定了不同的营销方案,现就“斯达茶”网络营销方案如下:

1) 网站策划建设阶段:

首先应对网站的总体结构进行规划,具体包括网站栏目的设置、网页的布局、网站导航、网址层次结构等信息的结构表示。

“斯达茶”网站的一级栏目为5个,栏目层次为三级,其网站的主页主要以简单、清晰、古典为主,其背景颜色也主要体现了古典的感觉,顾客重点了解的内容要详细的列出,比如茶业的新闻、彻夜的质量与价格,目的是让消费者能更快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其次就是网站的内容,网站内容包括所有可以在网上被用户通过视觉或听觉感知的信息,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因此“斯达茶”网站的核心内容主要有:公司介绍、联系我们、社会责任、品牌介绍、茶文化。网站功能是为了实现各种信息、提供服务等必要的技术支持系统。

如要实现“斯达茶”网站信息的功能就要通过公司的动态、媒体报道、茶信息、售后服务信息等表现出来。

要实现在线帮助的功能就需要FAQ、问题提交、在线及时信息的技术支持。

之后就是网站的服务, “斯达茶”网站服务的内容包括:公司信息、顾客服务、常见问题解答、在线问题咨询、及时信息服务等,如要了解“斯达茶”的诚信状况就可以通过了解公司信息或者在线问题咨询。

“斯达茶”在网站推广的初级阶段主要的策略为电子邮件推广。电子邮件是最有效

的网络许可营销方法之一。分为:广告邮件、电子杂志两种。

前者通过广泛邮件信息获得第一注意力;后者通过用户许可,获得定期、定向宣传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斯达茶”将每周给网站注册者发送电子邮件通讯 (E-mail Newsletter)。通讯中提供行业的新闻和服务信息,并链接回公司网站。 每月制作电子杂志,免费向会员的电子邮箱发送,同时放倒各类电子杂志网站免费让网友免费下载阅读。同时宣传网站。

再次就是关于网站优化设计的贯彻实施,这方面主要是通过顾客的意见来对网站进行优化,主要包括网站内容的优化、网站结构的优化以及网站服务的优化。最后是网站的测试和准备,对“斯达茶”网站的测试可以通过网上调研、在线问答,还可以通过线下调查等方式来对网站进行测试。对网站的准备主要包括:计划建立和推广网络品牌的途径、推广费用以及具体的推广方法:在这方面“斯达茶”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与核算。

2) 网站初期:

可以采用搜索引擎的推广方法,统计表明,50%以上的自发访问量自于搜索引擎;有效加注搜索引擎是注意力推广的必备手段之一;加注搜索引擎既要注意措辞和选择好引擎,也要注意定期跟踪加注效果,并做出合理的修正或补充;“斯达茶”搜索引擎的网站主要是全国知名的网站,如:新浪、百度、雅虎、阿里巴巴等,此外注重信息的准确与及时。通过对“斯达茶”进行引擎的搜索尽快提升网站访问量,获得尽可能多的用户的了解。

3) 网站的增长期:

增长期的营销应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针对性更强的推广方法,“斯达茶”主要采用下面几种方法来增加网站的访问量。

首先是广告策略:广告是注意力营销和推广强有力的手段,包括网上广告和网下广告,网上包括付费广告,互换广告,友情连接等方法;“斯达茶”会在主要的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推出本公司的广告如CCTV、江西卫视、上饶频道等:广告主要推销产品的服务与质量,广告内容真实可信。

其次是网下推广:网下推广方式多样,除广告外还包括:确定网站CI形象,宣传标识,口碑传递,参加公益活动,活动赞助,派发小礼品、传单、作小型市场调查,相关单位机构合作等;如:资助希望小学、支持主要大学或者社会单位的活动赞助、与公关公司合作以树立和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

此外还可以建立联盟策略,首先实现同类网站互通有无,建立同盟,并做到唯我马首是瞻;其次,建立同行业(文化产业)同类型(互动社区)的网站联盟,做到互为宣传,互为推广。

4) 网站的稳定期:

保持用客户数量的相对稳定,加强内部运营管理和控制,提升品牌的综合竞争力。在这个时期“斯达茶”可以继续通过广告方式维护本公司的知名度;必要时可以对广告进行更新以及一些公益广告,来增加“斯达茶”在消费心目中的印象。

第6篇

1.1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条件要求

勐撒农场作为临沧市第一家参与质量追溯的国营农场,质量追溯体系已初具规模。全农场用于质量追溯的设备有:总服务器一台,用于上传数据;台式电脑12台,笔记本电脑1台,用于田间管理、生产包装等信息录入;投影仪1台,用于知识更新培训;数码相机1部,用于影像信息采集;条码扫描仪3台,条码打印机3台,用于制作条形码。为质量追溯系统配备农业生产专家1名,专家1名,以提供技术支持。截止2014年9月,勐撒农场已实现追溯茶叶生产面积达3780亩,可追溯茶叶产量705t,其中CTC红碎茶700t,金丝王5t;追溯精度到生产组,追溯深度到经销商。国营勐省农场自1977年开始发展茶叶生产,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壮大,现有茶园1万亩,年生产茶叶1kt,产值达到2800万元。农场采取“茶叶公司+基地+规范化管理”的组织形式,产品质量从源头(基地大田生产)就开始抓,整个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意识贯穿于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流程中,现有14个生产基地(生产队),2个初制所,1个茶厂。勐省农场在2014年顺利成为2015年的茶叶质量追溯实施单位,项目建设期为2年,追溯面积为6000亩,追溯产量为500t,追溯精度到生产组,追溯深度到经销商。当前,勐省农场完成了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正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计划2015年初与云南省总局签订追溯合同后开始采买设备,将追溯工作引向深入。

1.2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流程

(1)种植环节

由农场管委会供销科制定农资进出登记制度,统一采购肥料、农药等农资后分发到各追溯茶叶种植户,并要求农户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施肥和喷药,确保一年内喷药3次以内;同时,与农资供应商签订协议,禁止销售禁用、假冒伪劣的农资,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有茶叶种植户自行购买、使用农药、肥料,则该岗位的茶叶不列为可追溯产品。

(2)鲜叶采收环节

鲜叶验收人员必须清楚记录鲜叶的来源地块号、采摘时间、采摘人、鲜叶等级和数量、鲜叶验收人等信息,根据鲜叶级别的不同分类萎凋。

(3)加工环节

勐撒农场专门设立了独立、规范的责任区,对萎凋、揉捻(揉切)、发酵、干燥、筛分等加工环节进行详细信息记录。确保每个加工环节有加工时间、地点、温度、湿度、记录员、责任人等信息。加工后生成的初制茶,严格进行拼配和分类定级,记录相关数量、总量、负责人等信息,在成品质量检验通过后才上传相关资料,贴上追溯标签。

(4)包装和入库环节

在茶叶包装过程中,为避免出现批次交错现象,农场不断健全岗位职责,加强了对职工的责任心教育,有效规避人为失误,提升包装质量。在包装环节记录产品数量、类型、追溯标签的使用数量、责任人、记录员等信息。追溯产品分作业区堆放在成品茶仓储库,指定专人负责入库记录,严格产品入库程序。

2临沧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际运行效果及结论

2.1临沧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成效

通过创建和实施茶叶质量追溯体系,勐撒农场对追溯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全程监控。使用优化、固定的程序调控工艺流程,避免了人为影响因素,规范了记录程序,确保了产品质量。消费者在购买前可以通过包装上贴的质量追溯条码进行语音、短信或网上查询该产品的信息,充分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勐撒农场洛凌牌金丝王系列红茶、CTC红碎茶成为了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有效增加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临沧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发展对策

2.2.1健全体系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健全的工作体系是质量追溯得以持续开展的基础。目前我国茶叶质量追溯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已出台一些茶叶质量安全方面的标准或规范,但不同地区执行的标准并不一致。应研究制定专门针对茶叶质量追溯的统一评价体系,出台专门法律法规明确追溯对象和必须提供的追溯信息,统一追溯标准,界定各参与主体的义务和责任等,使得茶叶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的实施有法可依。

2.2.2加强龙头企业建设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几乎都是以强大的经营主体为建设基础的。这种具有雄厚基础、以产业化发展为导向的企业为一个高效运作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临沧市茶叶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应从龙头企业着手,辐射和带动更多茶叶企业的参与。因此,加强龙头茶企建设,培育强大的茶叶产业化组织,不断壮大和提高中小茶企的实力,将有助于推动临沧市茶叶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2.2.3加强政府在茶叶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1)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应为茶企、茶农和茶叶消费者做好宣传普及工作,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来进行大力推广宣传茶叶追溯体系,普及茶叶质量安全知识,增强茶企、茶农和茶叶消费者质量安全追溯意识,尤其是通过引导消费者认可质量追溯标识带来的安全信号,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激发茶叶生产者主动参与到茶叶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工作中来。

(2)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

在茶叶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和运行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硬件设备、标签使用、技术研发和人员培训等费用,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往往缺乏参与的内在动力。政府应先做好平台运行的基础工作,对参与追溯的主体投入硬件设备、软件开发等技术和资金,督促参与追溯的茶企落实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建立监督检查工作档案等,通过优惠政策和相关奖励吸引更多茶企加入茶叶质量追溯体系。

(3)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

第7篇

背景:自4月12日,点茶成金微信公众号开启了主题为《分享您的卖茶困惑,我们一起成长》的活动,陆陆续续收到了很多读者朋友提出的问题。在此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我们会分门别类、不遗余力地为大家逐一解答,同时严格遵守“为您的身份保密”的约定,分享有代表性的问题和解答,大家一同进步。由于掌握的信息有限,若有解答不够周到的地方,希望大家继续提问,我们一起探索,直到我们找到解决的方法为止。

问题:茶叶店客流少,怎么办?

解答:这是非常典型的问题,至少有一半以上亏本的茶叶店都与客流少有关。客流多少是茶叶店能不能活下去的关键,尤其是现在,靠一斤茶过一天的或靠一个大客户过一年的现象越来越少。

怎么解决?要分两种情形来对待。

情形一,开店之前就要考虑茶叶店的客流问题。比如,茶叶店的定位、目标客户、选址、产品结构、定价体系等等是不是一致?这里面本质上是眼光的问题,但更多人认为是资金的问题,比如,很多人认为好地段自然租金高。于是,若是初期负担不起,自然会放弃,很少会考虑一些“空白点”或竞争相对薄弱的蓝海地带。

于是,为了降低开店成本,一些茶叶店选址在新城区或新小区,新入住的人口少,客流自然会少;也有的选址在新的政务区,目标客户也很明确,但这些目标客户未必就能进店消费,例如,有个读者提出自己的茶叶店在新市政府办公大楼周围,但依然存在着客流问题。

我们希望这位读者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诸如,附近500米内有哪些店铺?有没有类似的茶叶店?开了多久?平均客流大约多少……但很可惜,尚未受到回复。解答问题必须有具体情况作支撑,否则就是闭着眼睛“隔空”算命,很难触摸到问题的核心。

情形二,开店之后,不管地段怎样,暂时都已无法改变,这时可以从十个方面提高客流。一,多做形式各异的宣传吸引附近的陌生人进店;二,多与相关的店铺合作吸引人进店;三,诚信对待进店的每一位客人,迅速培养自己的核心顾客,逐步让老客人带新客人;四,店招做得要清晰明白吸引人,让更多路人进店;五,进入更多的“搜寻”选项;六,提高员工沟通能力,让员工的言行能够吸引人进店,茶商书店推出了“三自金”套餐就是要帮助员工提供沟通能力。

七,茶叶包装要会说话,能够吸引更多人进店;八,围绕店铺核心能力,运用社会化营销策略吸引客人,诸如微信社群、茶会等等,关键是让对方先获得益处;九,最后说的,也是最重要的,“客户能够感受到的好产品”,“客户真心认可的好产品”,是最好的吸引客流的策略。好产品就是好嘴巴,好茶品就是放大器,好产品就是好渠道。这是根基,是磐石,是长期饭票!十,老板自己要扩大朋友圈,乐善好施,广结人缘,沉淀自己的为人口碑,也会大大提升客流。

必须重提,这里说的“好产品”是客户心中的“好产品”,而不是自己认为的“好产品”。另外,远卓品牌策划公司推出了“茶叶店重生计划”,可以帮助符合基本条件的茶叶店一天之内增加100位顾客,但必须实地调研,精准了解茶叶店的综合情况以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客流上去了,加上品质过硬,茶叶店的业绩翻番则水到渠成。(更多快速实战的品牌观点、销售策略请订阅“点茶成金”微信公众号,可以搜索微信号“dianchachengjin”添加。)

张之闯,著名营销专家,著有《点茶成金——快速卖茶72招》、《指点茶山——中国茶业诊断与谋略》(福建人民出版社)、《卖茶你要这样说——快速破解茶叶店的49个销售困惑》等,更多快速实战的茶叶销售策略请搜索微信号“dianchachengjin”订阅“点茶成金”微信公众号。

第8篇

茶文化对茶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在:茶文化可以扩大茶产品的销售传播渠道,可以推动茶产品的品牌建设,可以增加茶产品的附加值,可以开发休闲旅游产业等。在国内有很多茶文化推动茶产业经济发展的典型例子:“茶马古道”,一千多年来,联系着内地与的经济文化交流,如今,古道已成为一种精神与文明的象征,这种古道文化掀起了此起彼伏的黑茶热,推动了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西湖龙井,品质上乘,但其本身的历史文化渊源,赋予了其更高的附加值。安溪铁观音,畅销全国,得益于多年开展的茶文化宣传活动,让安溪县从有名的贫困县向全国经济百强县华丽转变。

2茶文化推动广西茶产业经济发展的实例

2.1茶文化发展对三江县茶产业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江县位于广西北部山区,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据报道,2013年三江县共有5万多农户30多万人种植茶叶,茶园总面积达9867hm2,年产干茶10500t,总产值10.1亿元,茶叶年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茶园成为富民强县的绿色银行[3]。三江县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当地茶文化的发展是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三江县政府意识到茶文化对茶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宣传三江茶文化:将具有浓郁侗族风情特色的侗族文化与茶文化结合,通过以“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为载体,把旖旎的自然山水风光,独特的侗族风情与茶文化结合,开发茶文化旅游,以侗民俗文化品牌提升三江茶叶品牌[4];举办“三江春”等茶文化节,展示茶叶产品、茶叶加工设备,组织百名侗妹手工炒茶、打油茶,万名游客在风雨桥上品尝茶叶等,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当地特色茶文化。三江县通过大力打造具有特色的茶文化,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好地向外界宣传、推介三江茶叶,提高了三江茶叶的知名度,拓宽了茶叶市场。

2.2茶文化对六堡茶发展的推动作用

广西六堡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品质及保健作用独特,在清朝嘉庆年间就成为全国24个名茶之一,但由于历史原因,其文化内涵长期得不到系统的挖掘整理宣传,仅有东南亚、粤港澳、广西和国内极少数消费者对六堡茶有所了解[5],严重制约了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导致梧州长期存在茶园稀少、茶产量低、六堡茶制作出现断层的现象,甚至一度沦落为边缘的“夕阳产业”。到2002年,广西的六堡茶生产企业仅存2家,产量不足1000t,产值不足2000万元,内需市场低迷,65%的产品供出口[6]。2004年以来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六堡茶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把六堡茶培育为梧州重要支柱农业产业。同时,有关六堡茶的文化也逐渐被重视挖掘宣传,政府和企业通过举办或参加各种茶博会,茶文化节,六堡茶品茶、斗茶赛,相关的摄影、诗歌大赛,大力挖掘六堡茶的文化精神内涵,展现六堡茶魅力。此外,越来越多介绍六堡茶的书籍《中国六堡茶》、《六堡茶文萃》、《六堡茶》等也出版发行。六堡茶茶文化的挖掘与发展,极大地推广了六堡茶,提高了六堡茶的知名度,迅速扩大了市场影响力。六堡茶的价格稳步上升,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国内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国内销售已从2003年以前的几乎空白拓展到2012年的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区[7]。截至2012年12月,梧州六堡茶生产企业共有38家,六堡茶年总产量达到了8500t,产值超8.5亿元[8]。据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六堡茶区域品牌价值达8.79亿元,在黑茶类列第2位,仅次于普洱茶,在整个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中列第31位。六堡茶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这与茶文化的推动是分不开的。

2.3茶文化旅游推动广西桂林茶叶科技园的发展

广西桂林茶叶科技园,位于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内,该园将茶叶科学、茶文化与旅游、经营相结合,以游览、科技示范、休闲、品茶为主题,开展茶文化旅游。园内一直致力于茶文化的建设,设置有“二园”和“五厅一台”(茶树品种园和茶叶高产示范园,茶叶加工厅、科普厅、茶史陆羽厅、茶艺品茶厅、产品展示厅及了望台),以一个别致的窗口,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现代茶业。作为全新的桂林特色旅游产品、涉外旅游定点单位,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至2007年4月,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0多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10万多人次;至2006年底,旅游者购买茶叶、茶制品、茶具等销售额共4800多万元[9],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探索出了一条茶文化与茶产业经济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广西的茶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示范和经验。

2.4茶文化旅游带动七仙峰茶场的发展

阳朔七仙峰茶场位于旅游名县桂林阳朔县城北十余里的山区,是著名歌剧《刘三姐》“采茶歌”的拍摄场地。茶场景区开设有茶叶科普区、产品展示区、制茶体验区、茶叶品尝区等,游客在景区里,除可以尽情游览优美的茶园景色外,还可以亲自采茶制茶,体验茶叶生产的全过程,品尝亲手加工的茶叶,品尝用茶叶烹调的各种美食,享受茶文化的乐趣。目前茶场已发展成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2012年荣获广西第一批“新乐茶休闲游”新线路景点,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生态农家乐旅游景点,集观光、餐饮、住宿、采茶、茶艺表演、品茶购物为一体[10]。据李良活、陈新强报道[11],七仙峰茶场景区2010年春开始运营旅游业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已达53000多人次,游客以桂林市与附近城镇的年轻人为主,还有部分是前来阳朔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茶场2012年茶叶产量15000多kg,景区内销售量就占了60%,每公斤平均售价250元以上,茶叶销售收入450多万元。

3加快广西茶文化的建设步伐,推动广西茶业经济发展

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日益突出,茶文化对茶产业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要充分重视挖掘整理具有广西特色的茶文化,弘扬茶文化精神,借文化打造品牌,提高广西茶叶的知名度,促进广西茶产业持续、健康、有效发展。

3.1提高意识,做好规划

茶产业发展到今天,茶文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茶文化赋予茶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高,茶文化的发展已成为茶产业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因此,广西茶行业要抓住机遇,提高意识,把广西茶文化建设作为重点纳入到广西茶产业发展规划中,拿出切实可行的详细方案,让茶文化更好地推动广西茶产业经济发展。

3.2加强茶文化的挖掘宣扬力度

广西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吕仙茶、象州茶、容州竹茶等生产[12],应充分重视广西茶史资料的挖掘、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六堡茶、南山白毛茶、西山茶、凌云白毫茶、茉莉花茶等文化的研究,形成本土特色茶文化,使广西茶产业在发展中不断地注入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定期举办茶歌、茶联、茶书画、茶摄影创作等比赛,举办茶文化节、茶事活动;定期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学术论坛,适时邀请茶文化专家做相关报告,交流广西茶文化、茶产业经济的经验,探讨发展之路,等等,积极传播、宣扬广西茶文化,使广西的茶产品打上文化的烙印,走向全国市场。

3.3加强茶叶企业的茶文化建设

广西茶产业发展长期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品牌少,茶叶“有品无牌”,导致广西茶叶价值低,知名度小,没有市场竞争力。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广西的茶叶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忽视了文化的建设。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软实力,是企业的精神灵魂,是企业吸引民众的永恒魅力。因此,加强广西茶叶企业的茶文化建设,以茶文化建设来支撑茶叶品牌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茶叶企业要挖掘、提炼与总结茶文化元素,不断创新与提升,将茶文化内涵融入到茶叶生产、茶产品中,打造特色,以优秀的茶文化来塑造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扩大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提高品牌的附加值,推动茶企的经济发展。

3.4进一步发展茶文化旅游

第9篇

关键词:茶叶品牌;知识产权;市场

1茶叶品牌建设的意义

我国是产茶大国,茶产业历史悠久,茶资源丰富,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我国茶叶的国内和国际贸易蓬勃发展,茶叶市场经济增长迅速,茶叶经营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的茶叶品种较多,茶叶消费者由于自己的喜好以及主观意识影响都有固定的茶品选择,对某种茶叶品牌形成固定依赖,所以茶叶经营者之间的竞争逐渐发展成为茶品牌之间的竞争。品牌可以简单认为是企业的符号、设计、标记,直接目的是便于消费者便于辨认出茶产品的来源,与其他茶叶销售竞争者区别开来。品牌对于企业来讲是产品质量、服务、信誉等的综合反应体,是企业产品质量得到认可的标志,反映着企业形象、文化、精神以及企业竞争力。企业品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已经成为产业领域经济实力的标准,其作为企业的巨大无形资产在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茶叶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在知识经济时代环境下,茶叶品牌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凸显。“立顿”是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之一,该品牌创立于1892年,其每年的销售量占全球茶品贸易量的40%左右,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其一个品牌的年销售额就超过我国一年内茶叶的出口值。由此可见,茶叶品牌在茶叶经营者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茶叶经济竞争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茶叶品品牌处于弱势地位,很多名茶、好茶因为没有品牌包装而失去应有的市场,所以茶叶牌建设和发展是我国茶产业发展战略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2基于知识产权法的茶叶品牌建设

建设茶叶品牌可以提高茶叶消费者的忠诚度,扩大产品营销市场、增加企业利润,是提升企业无形资产以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品牌时代环境下,拥有品牌就等于拥有了市场,品牌与市场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才能获取更大的市场价值,因此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凸显自己就要以品牌为中心,围绕品牌展示营销活动,由品牌发展带动企业发展。品牌属于商业用语,从法律的角度上分析,企业品牌在本质上其实就是知识产权,在西方国家,知识产权被称为是智慧财产权,并定义为“相关主体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权利”,并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地域性以及独占性等特征,包括商业秘密、商标、专利以及地理标志等。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产权的增值标志着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革命改变了工业革命以后以物质性资源为主导的资源形态,如果依旧依赖物质性资源将会使国家经济止步不前。例如在茶叶的营销过程中,茶农的种植以及小企业的简单加工所获取的利润相对于茶叶复杂加工以及现代化包装中获取的利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这就说明了茶叶品牌(即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第一,品牌专利。在我国的《专利法》中,专利是指“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专利可以是一种产品、可以是一种生产加工方法,也可以是一种技术方案。茶叶相关专利主要体现在茶叶的深加工过程以及茶叶包装过程中,在传统加工基础上采用高科技手段对茶叶中的关键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等处理的过程就是对茶叶的深加工,当前深加工处理后获得的产品有冰茶、红茶、速溶茶、茶多糖、茶氨酸、茶多酚等等产品,这些经深加工得到的茶产品具有各种神奇功效,被广泛用做制造医药、化妆品、食品以及日用产品的天然原料。茶产品的外观设计主要包括产品形状设计、包装图案设计等,另外还包括存放茶叶的容器设计,所以茶叶的的外观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而且非常重要的环节。近年来随着企业对专利意识增强,我国专利申请量迅速增加,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茶叶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制定专利战略,加大对产品开发以及技术创新的投入,并及时通过申请专利保证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独占地位。第二,品牌商标。商标是指企业经营者为了与其他经营者产品(或者服务)区分开而在自己产品(或者服务)上使用的一种专业标志,商标的形式可呈多样化,由文字、符号、图形、颜色的一种或者多种形式组合而成。简单、易于识别,能够迅速将商品区分开是品牌商标直接目的以及重要特征。对于茶叶经营者来讲,商标就是品牌的主要载体,茶叶品牌的保护关键就在于对企业商标权的维护,所以茶品牌的建设的重点就在于商标的保护以及商标的发展上,一个成功的商标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利润,引导企业走向更长远的发展。英国茶品牌“立顿”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创业史,企业产品利用品牌效应可以提高出售价格,可以进入高级场所,而我国的茶品由于缺乏品牌包装而处于劣势,由此可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第三,地理标志。“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福建铁观音、祁门红茶、六安瓜片”等是我国享有国际声誉的特色名茶,这些名茶品分布于我国大江南北,茶产地优越的自然条件、特殊地理环境以及独特的茶叶制作工艺最终成就了茶叶的优良品质。这些茶叶多是以茶产地命名,经过悠久的历史传承,茶产地的名字也就成为茶叶的代名词。知识产权上规定“将表示某产品来源于某地区,该产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称为地理标志”。对于茶叶来讲,地理标志具有3方面特征,一是表明茶叶来源;二是茶叶品质独特,具有较好声誉;三是茶叶的独特品质归因于茶叶地理来源的特殊性。茶叶地理标志与商标之间关系密切,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茶叶地理标志的使用表明了企业与其他经营者的区别,表征着自己独特的品牌建设之路。第四,商业秘密。企业的商业秘密主要是指企业的秘密技术,包括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诀窍、专有技术、非专利技术,另外还包括企业的秘密经营信息等。商业秘密主要包括经营信息以及技术信息,具有秘密性、实用性以及保密性特征。在茶产品的生产经营中,企业总有一些不适合申请专利或者公开的技术信息,此时就可以通过商业秘密的方式对此类信息进行保护,这样不仅可以吸引顾客,避免品牌资源流失,同时也是扩大品牌效应的有效手段。

3茶叶品牌的发展

茶品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品牌的维护以及品牌的推广。茶叶品牌的维护要从四个方面做起,一是要坚持以质取胜,把好产品质量关,全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品牌表征着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同时也是品牌的生命,是品牌的支撑,所以茶叶品牌的发展过程中要狠抓质量,同时实行无公害生产;二是要加强品牌意识,以品牌求生存、求发展,将品牌意识融入到整个生产经营中,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做到“视品牌如生命、爱品牌如眼睛”;三是建立和完善品牌管理制度,以保证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将培育人才、吸引人才以及留住人才视为品牌发展的重中之重,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品牌的推广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品牌宣传,经过多种方式的反复宣传让消费者进一步认识品牌、接受品牌,以便取得更广阔的市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二是要求企业经营者多参与社会组织活动,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消费者忠实度;三是要注重诚信,做到“来者是客,童叟无欺,货真价实,明码标价”,以诚信促进品牌发展;四是在内销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扩展国内外市场;五是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对于茶品牌的建设和发展,政府部门要引起重视,给予一定引导和支持,建立完善的茶叶品牌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茶叶市场竞争秩序,为茶品的开发提供资金支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行为,保护茶叶品牌的合法权益,促进茶叶品牌长远发展;六是实施品牌发展多元化战略,结合人们的物质需求进行品牌延伸,例如同种茶叶产品不同花色的设计,从茶叶食品、茶饮料、茶礼品等等多个方向推出不同花色品种,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拓宽品牌的市场领域,提高品牌效应。

4结语

以上是对基于知识产权法的茶叶品牌建设与发展的简单探讨,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茶品牌建设不容乐观,为了充分发挥茶品牌效应,提高企业竞争力,茶叶经营者应该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法建设和发展茶叶品牌,以品牌效应促进企业的发展,让中国茶叶品牌走向国际。

参考文献

[1]卢秀龙,吴声怡.基于消费者的茶叶品牌选择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州市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157-160.

[2]韦玲勇,刘晓东,罗小梅等.广西茶叶品牌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师,2014,(4):202-204.

[3]陈旭军.设计中国茶叶品牌、掌握市场主动权和品牌话语权的发展路径[J].福建茶叶,2010,(3):54-59.

[4]谢前途.走集体商标创牌之路提升平阳茶业品牌核心竞争力[J].福建茶叶,2010,32(1):47-48.

第10篇

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云南是公认的普洱茶原产地和发源地。普洱茶产业是近年来云南省大力支持发展的支柱产业,已发展成为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之,在云南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全省16个州市就有10个州市生产普洱茶,普洱茶年产量达5万吨之多,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欧美、东欧及东盟近30个国家。

随着云南普洱茶行业近年来的迅速崛起,每年聚集云南采购该类茶叶的国内外客商难以计数,茶叶已与“白药、云烟、珠宝”成为游历云南必带的”四大宝”。但是目前普洱茶行业仍处于高度分散状态,经营手段原始,存在些具体问题:一是市场发展快,但经营分散,生产厂家杂驳,产品种类繁多,型号多样,规模化管理难度较大;二是茶叶标签标识混乱、茶质好坏难辩;三是加工、生产仓储、营销环节仍滞留于传统管理方式,无法实现过程跟踪,给物流配送造成了定的负面影响:四是伪造和仿冒现象严重,采用水印等防伪手段无法满足防伪的要求,并且无法实现物品跟踪的需要。

作为云南普洱茶的代表之的”同庆号”普洱茶始创于1736年,最早推行普洱茶六选六弃之精细作法,使用的龙马内票图案,亦是最早的商标图识,中国历史上商标之瑰宝,已载入茶文化之史。通过200多年的历史沉淀,“同庆号”以“国礼茶”的辉煌与昔日的“贡茶”尊贵遥相呼应。”同庆号”传承了“老字号”的现代文化、坚守精神,传扬了“茶佳礼敬”的市场理念。

“同庆号”这样的传统普洱茶企业受到国家质检总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指示以“同庆号”为例,发展茶叶行业的安全追溯物流化管理,是项目系统开发的重要条件。该项目的实施将会起到模范和榜样的作用,必将带动其他普洱茶生产企业的竞相效仿,将会在我国普洱茶生产领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以商品条码为基础的茶叶安全追溯系统的编码方案

通过调研普洱茶企业对管理系统的要求,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设计出条码技术在普洱茶生产、销售、配送跟踪与追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方案,主要技术工作包括制定普洱茶编码方案、管理系统设计与编制、系统设备配置和使用等3个方面。

1 普洱茶编码方案

普洱茶编码方案立足于商品条码编码技术,采用国际通用标准,规范统

普洱茶的编码和标识,可对普洱茶的相关溯源数据进行采集。

普洱茶编码方案必须满足实际使用单位的信息需求,应包括内部溯源信息和外部溯源信息,并具备通用性和灵活性,便于企业采用。本系统原则上采用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lN)和应用标识符(A1)对普洱茶信息进行标识编码,所标识的产品必须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全球唯性,载体可选用GS1-128条码和二维条码。

2 信息管理系统

(1)总体目标

以维条码、二维条码为标识,贯穿普洱茶生产主要流程,实现从原材料、生产、仓储、销售4个主要过程的信息管理,从而推进和提高普洱茶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管理。

(2)功能模块及流程

经初步需求分析,按照软件工程管理要求设计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及流程见图1。

(3)技术路线

根据生产流程及生产场地的不同,将综合采用B/s和c/s模式进行开发。其中B/s模式利用浏览器实现数据传递、查询和分析之用,便于各级管理人员通过局域网或者VPN(通过互联网接入局域网)及时了解信息;C/S模式主要利用茶厂局域网(有线与无线)实现原料、生产、仓储、销售等功能开发。开发工具采用成熟的JAVA、VB。

3 系统设备配置

(1)软件配置

终端选用Wi ndOWs系列操作系统;服务器端选用Windows xP Pro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TomCat 5.5,

(2)硬件配置

终端选用联想台式机:条码扫描器;数据采集器:标签打印机:通用激光打印机:票据打印机。

以商品条码为基础的可追溯信息管理系统深度贯彻和执行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安全追溯”的理念,采用商品条码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对普洱茶供应链仝过程中的产品及其属性信息进行有效的标识,进行普洱茶个性化产品跟踪与追溯。在供应链中的每个加工点,不仅要对加工成品进行标识,还要采集所加工的食品原料上已有的标识信息,并将其全部信息标识在加工成的产品上,以备下一个加工者或消费者使用。

通过商品条码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对普洱茶供应链仝过程的每个节点进行有效的标识,建立各个环节信息管理、传递和交换的方案,从而对供应链中普洱茶原料、加工、包装、贮藏、销售等环节进行跟踪与追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条码是相关信息的载体,通过扫描可以获取各个节点的有关数据编码信息,包括给每个产品赋予的全球惟的代码,即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lN):通过应用标识符(A1)对产品属性进行标识的代码,如批次、有效期等:以及用于对普洱茶供应链中各个环节进行标识的代码,即全球位置码(GLN)。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有关信息,采用UCC/EAN 128条码符号来表示。

商品条码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拟实现“同庆”普洱茶“六化”品牌特征,具体如下。

数字化:拟在说明普洱茶的具体指标,所含的所有物质:普洱茶有32种氨基酸,各种氨基酸含量是多少;普洱茶有六味:苦、涩、香、甜、酸、尖,表现在口感上的不同;在化学性质上也会表现成不同的元素:比如这座茶山上的茶叶有300种元素,那座山上的茶叶有360种元素,可能300种是共性的,60种是个性的,把多座茶山

拼配就有了500多种化学物质;要科学化、个性化。

标准化:过去制普洱茶,一个号、家人、同天做的、储存在同个仓库的茶叶,口味却是不一样的,而且差距很大。必须将其标准化,第包茶叶和最后包茶叶都应该是样的,配方、微生物菌群、剂量都应该是样的。普洱茶的标准化是全过程的,其范围包括从种植、采摘、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都是一个标准化体系。

功效化:“同庆”百年普洱的传承历史文化和百年老字号的传统加工工艺确保“同庆”普洱茶的功效和品质,这是“同庆”普洱茶的话语权。

品牌化:云南普洱茶品牌众多,大小参差不齐,消费者购买个商品,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怕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同样的东西,同样的制造者,不同的品牌,体现的价值是不样的。商品条码追溯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将全面提供给消费者同庆普洱茶的溯源信息,确保同庆普洱的唯性,安全性,品牌地位。

规范化:普洱茶必须有规模才有竞争力,这是普洱茶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世界发展的趋势。用专业化的技术手段,结合百年老店的传统加工工艺,集中精力打造”同庆号普洱”,树立稳固、优质的品牌形象和地位。

国际化:科学普洱时代的普洱茶产品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必须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化的知名品牌。因此,国际化是目前普洱茶的重要特征,也是以“同庆号”普洱为代表新一代普洱茶产品的重要特征。

商品条码追溯信息管理系统以商品条码为信息载体和检索依据,完成商品自生产厂家、物流、经销商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物流环节的信息写入、识别、判定、还原和展现,从而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致性,保证单件商品的惟性,达到可识别、可追踪。依靠纸质标签、商品条码读写设备、加/解密算法和后台数据库系统问的多重关联,保证信息的不可复制性,达到安全追溯的目的。

茶叶安全追溯系统的发展前景

“诚信自律、规范市场,共同打造同庆号普洱茶成为走向世界的品牌”近年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普洱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云南茶产业的核心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云南普洱茶正以个崭新的面貌快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普洱茶的发展关系着云南茶产业的振兴,提高普洱茶品牌的价值寄托着云南600万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贫困山区茶农的希望。普洱茶产业崛起的同时,普洱茶市场也潜伏着些不容忽视的危机。少数不法企业和个人以次充好、掺杂使假,损害普洱茶名声的情况时有发生:假冒商标、商标侵权、无照经营、假冒生产企业名称以及诋毁同行、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不时扰乱茶业市场。这些违法现象严重损害普洱茶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的利益,失去广大消费者的信

文化普洱是指“同庆号”普洱历经270年沧桑的历史文化背景,沉淀其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为普洱茶产业的发展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问。任,给云南普洱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行业的自律、市场的规范和良好的宣传已刻不容缓,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到了个关键时刻。

云南普洱茶出口市场具有定的局限性,出口规模难有较大提升,继续深入拓展传统贸易伙伴市场,大力推介产品文化和提高产品品质需要专业化、国际化标准管理技术手段,采用商品条码追溯信息管理系统有益于扩大“同庆号”产品外销。

商品条码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全方位标识和引领“同庆号”百年“老字号”普洱茶店实现农业普洱、文化普洱、科学普洱、人文普洱四大产业化特征,从而奠定百年“同庆号”国礼普洱茶的国际品牌地位。

农业普洱是通过挖掘同庆号以传统农业为基础,以种植和初级原料型产品为主的低层次、低附加值为发展雏形,并结合百年古茶树、传统加工工艺发展为更高层次的品牌普洱茶奠定基石。

科学普洱是将商品条码标识系统应用于HACCP中,对普洱茶进行有效标识,保存相关信息,从而有效地对普洱茶供应链全过程进行跟踪与追溯,建立“从种植采摘鲜叶运输鲜叶检验包装-加工-成品-分销-零售-销售者”整套普洱茶物流供应链跟踪与追溯体系。商品条码追溯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6个管理理念,将同庆号传统概念的普洱茶,经过科学、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使其功效进步明确、工艺进

第11篇

茶叶店的文化消费

茶叶店的文化提升在于深刻地理解茶文化,店主理解了茶文化的实质,可以理解消费群体的心理期待。茶文化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各地爱茶、嗜茶、以茶待客的消费文化;二是以茶的名义进行的各种活动,如:茶艺、书法、绘画、音乐等。茶叶店是茶的文化符号,无论从装修到室内设计,还是从茶品摆放到品类搭配,无论是人的衣着谈吐到专业素质,还是茶叶店的氛围到心灵感受等符号,这都源于千年的茶文化。

开一个茶叶店,买卖的是茶叶,传递的是文化。零售茶叶店,必须塌大限度地吸引不同部分的消费者。小店具有丰富的茶文化,这既是实惠的购茶之地,又是品茶交友的地方;既是茶人的惊喜之地,也是茶人的归宿之地。茶叶店要从中国文化中经常地补充各种知识血液,并把这些文化传播给消费者,文化带给茶叶品位的提升和附加价值的增加。店员通过自我的思想、文化,影响走进店里的每一位顾客;一个好店员应该了解顾客的喜好,让顾客产生询问的兴趣。

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国各种茶的解释主要是传说,一个传说就解决了它的DNA问题。所以会出现一种茶同时有好几个传说的现象?这导致了茶叶制作没有标准,从而使整个市场难以真正壮大。传统的茶文化强调较多的是感性,是模糊,是虚幻,是世俗,而科技在传统茶文化中很难见到身影。茶叶店作为一个基础的茶文化阵地,要想基础牢固,需要吸收传统茶文化的优秀成分,同时祛除与现代科技背离的东西。茶是饮品,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茶叶店倡导理性的茶文化,健康的茶文化。

一加一大于二

一个茶叶店很小,市场范围也很小。通过茶叶店的联合,聚集大家的优势,连接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形成1+1>2的服务性平台理念。这个平台是一个服务性的平台,一个功能性的平台。

1+1>2的服务性平台要正确选址,很多人认为,地段要繁华,人流量多,其实最重要的不是看中这个地段是否有多少人流量,而是要分析调查这里你的目标客户群或潜在客户群的比例有多大。

1+1>2的服务性平台要掌握足够的资源。货源第一就是有足够让茶叶店选择机会的产品。只有掌握了丰富了供货源,才有足够让下面茶叶店选择的机会,才能根据茶叶店当地的消费特点,调整出最佳的配货方案。在这个选择的过程当中。终端茶叶店第一次理性的面对了茶叶品牌产品。在以后茶叶店的经营过程当中,会根据顾客对茶叶品类、茶叶品牌的喜好,来选择进货。这是茶叶店第二次理性面对茶叶品牌。在经过这两次的选择之后,茶叶品牌在市场表现就会得到可靠的数据,茶叶品牌的影响力大小这时就有了科学的比较。

1+1>2的服务性平台要科学囤货。在茶叶流动比较大的情况下,单个茶叶店不可能囤积很多产品,所以平台要能保证及时给茶叶店供货。茶叶店要与平台建立相互信赖的长久合作关系,这是长久经营的基础。然后就是茶叶店通过自己这个点,把所有的市场信息有效的反馈到这个平台,通过平台综合判断,给茶叶店指导与帮助。

一传十,十传百

茶叶店广告需要给消费者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我开一个茶叶店,给当地喝茶人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茶叶店广告以不同的形式来。很多茶叶店在新茶到来时,就贴“春茶上市”之类的四个字在外面,很简单,很粗糙,手法像这四个字一样无精打采。现在的媒介众多,经营者可以通过更多的方法,更漂亮的形式,更丰富的内容来表达“春茶上市”的意思。

茶叶店广告突出与周边竞争对手不同的特色,打造符合这个区域消费人群的茶叶店品牌。茶叶店的广告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分,在方式上保持一贯,就会形成品牌;在内容上不断创新,就会稳定客户,这样茶叶店广告肯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12篇

今天,市林业局专题召开茶产业发展暨茶品牌产业联营签约仪式,这充分体现了市林业局党组对茶产业发展及茶品牌的创建打造这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茶叶公司与区三大茶叶主产区的5家重点茶企业签订了联营协议,相互交流了发展经验,提出了下步工作打算和想法,这标志着汉产茶叶公司联营打造茶品牌正式启航。下面,我谈三点想法。

一、为什么要召开茶产业发展暨茶品牌产业联营签约仪式座谈会

随着汉产茶叶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产业逐步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加快汉产茶叶的发展,加强产业联营,共享茶品牌,是扩大汉产茶叶市场份额、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对推动茶文化发展、复兴汉口“东方茶港”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分析茶产业状况。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茶产业在市区相关扶持配套政策的激励下,总体规模约为8万亩,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产品的品质好;二是消费的潜力大;三是市场的前景好。

(二)交流茶产业的发展经验。每个茶叶企业的生产、加工、营销等的每个环节都有自己不同的经验。江夏区郑家山茶场茶叶基地标准很高,已达到全省一流的标准。绿岛公司生产乌龙茶,新洲腾云山、白花香茶场生产白茶。今天参加座谈会的20余家茶企业都有各自特色和发展经验,值得大家相互学习和交流。

(三)正式启动品牌茶营销。去年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注册茶商标,为茶品牌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茶基地总规模达7-8万亩,茶品牌商标已经注册,这为下一步茶产业的发展,茶品牌的经营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个品牌在全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今天虽然只签约5家,我想对其他的茶企业是有促进作用的,对相关企业的发展必定起到一个长期的推动作用。

二、如何加快我市茶产业的发展

就武汉市气候条件、地壤结构和地理条件来讲,茶产业的基础条件是非常具备的。发展茶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还是发展生态文化的需要。茶产业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文化的打造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发展茶产业就是将林业的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武汉市“十二五”期末,茶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发展到15万亩,5年新增7-8万亩,每年新发展约1.5万亩。要实现这个总体目标,我认为要强化五个方面的工作措施:

(一)基地建设的标准化。发展茶叶的前提基础是建基地。要建基地,首先就是要科学规划布局。结合编制林业“十二五”规划,各区要精心谋划发展多少茶叶,在哪里发展,如何发展,搞好定位、科学规划、成片开发。标准化就是要规范建园标准,包括密植的基数、底肥的要求、抽槽相关规格等。建园的标准、条件如何,直接关系到今后的管理、今后的采摘、今后的加工,所以基地建设不标准,就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不会有很高的发展水平。同时,大家一定要克服重栽轻管的倾向,茶叶的除草、施肥等,都有它内在的规律,大家一定要既重栽又重管。

(二)灌溉系统的自动化。目前在搞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蔡榨、木兰的茶园基本上都利用上了这个工程,把水渠引到山顶。茶园基地建设必须要有相应的灌溉条件,如果没有,遇到大旱,多年的努力将会毁于一旦,茶叶不一定会死,茶叶受干时间长了,肯定会影响茶叶的出牙率,所以我认为灌溉系统一定要自动化。

(三)制作工艺的规范化。目前有些茶的制作工艺还是传统的手工工艺,卫生条件等都无法达到要求。原始的、粗放型的生产已经适应不了当前形势发展需要,随着规模化、无性系茶叶的生产,今后发展趋势必须引进相应的设备,保证相应的卫生条件、包装条件。从长远来看,规模化的生产,必须是机械化的采摘和加工,否则,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竞争力弱。同时机械设备还可申报相应农机产品政策补助。

(四)种苗选育的科学化。茶产业的发展,种苗是关键。这几年,局造林处、林科站以及各区种苗站为武汉的茶产业的发展,为其他林产业种苗繁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应给予充分肯定。但还有潜力可挖,湖北五峰县的“采花毛尖”茶种苗选育实现了三化,即“育苗本地化、育苗工厂化、育苗订单化”,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各区在制定林业“十二五”规划时,要把茶叶的种苗繁育放在首位。

(五)产品销售的品牌化。目前,武汉的茶叶品牌,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全市500亩以上规模的有几十家,但大多数都是以茶场所在地的地名作为品牌。这个所谓的品牌,只能是在狭小的区域内有一定的影响,放在大的市场中,没有杀伤力,也没有竞争力,所以林业局作为茶产业的职能部门花这么大的气力,下这么大的功夫,来抓茶品牌的创建,提升其影响力。今后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发展品牌茶,按照“一顶帽子大家戴”的运作模式,实现“大商标下套小品牌”,这是武汉市茶品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如何共享茶品牌

“茶”品牌商标来之不易,如果茶叶公司不销售武汉市的地产茶就失去了品牌的意义,那就是无源之水。目前,茶叶公司的高档茶叶都是在全国采购的优质茶,基本上很少有武汉本地茶,这就是武汉市茶品牌的现状。就武汉市茶产业来讲,如果没有这样的品牌,地产茶就缺乏市场竞争的支撑点,长此以往,就会成为无本之木。营销地产茶,地产茶要借这个品牌,双方联营,优势互补,这样才能促进武汉茶产业的顺利发展、持续发展。如何经营好、打造好茶这个品牌,我讲六条具体意见:

(一)有偿联营。从理论和法律上讲,目前这个品牌是由市林科站和公园共享此品牌,原则上今年新加入、新使用商标的企业要交3万元品牌使用费,由申请使用的企业交1万元,市林业局争取科技项目补助2万元。

(二)制定标准。标准怎么制定,各个相关企业按照各自的优势品种、加工条件、市场行情,自己定位,再由市林业局成立一个茶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制定相应茶品牌标准。同时要有实物样品留存,每个合同都要有规范的文字标准,不能把这个品牌弄砸了,都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来验收。

(三)统一策划。统一策划包括包装、宣传、营销等。包装可以由企业自行设计,也可以委托公司提供一个总体的设计方案,原则上图案要协调,与总体包装相匹配,才准推向市场。要做到从宣传产品向宣传品牌转变,由产销一体向产销分离转变,由单一的营销向立体的营销转变。

(四)灵活销售。从一个品牌的运作而言,全面发展的趋势就是要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按照相关茶产业的标准,由公司总部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在目前联营模式下,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销售方式。对现阶段有固定消费群体的可以采取自己销售一部分,对销售有困难的可以委托茶叶公司来统销。

(五)动态管理。今天签约的5家茶企业和其他还未签约的茶企业,只要条件成熟,通过公司考察和专家委员会的评审后,都可以共享茶品牌。但在实施过程中,如果企业违反了相应的合同条款,没有达到相应的技术标准,对茶品牌造成了不良影响,主管部门将对当事方亮黄牌,采取相应措施,坚决做到宁缺毋滥,稳扎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