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专业课程

化学专业课程

时间:2023-06-14 16:18: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专业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专业课程

第1篇

1.1特殊的教学对象

1)目前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他们渴望成功却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里想学习却又不具备自我约束的能力;2)基础课程的上课方式多为同专业、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多个班级的合班课,学生人数较多,化学基础知识层次不齐,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做到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再加上学时数的压缩,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面临一些困惑和难题:听课效果不好、抄作业现象常有发生、考试结果不尽如人意、无法与后续专业课程衔接等等;3)非化学专业学生对化学基础课的学习较被动,创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强[3].以某高校园艺专业为例,在大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分析化学”课程往往与英语及一些专业课程同时开课,相比而言,分析化学知识零碎,各类公式多,且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习起来有枯燥无味之感,普遍反应记不住,因而缺乏兴趣,积极主动性不高,甚至出现畏惧心理;同时“重专业知识,轻基础知识”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兴趣与主动性,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是摆在大学基础课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1.2繁杂的课程内容

“分析化学”学科在整个学习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由一系列分析方法所构成,主要包括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经典的化学分析法又可分为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仪器分析法主要有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等,其中每一种分析方法因响应信号机制不同还可进一步细分.不同的分析方法具有不同的原理、条件、仪器、特点和适用范围等,既相互联系又各自成体系,涉及的知识很广,并且还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各种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分析化学”学科的教学中营造一种活跃思维、主动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氛围,真正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师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1.3机械的实验教学

在实验设计方面,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多,综合设计的研究性实验较少[4],实验内容不能及时反映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与相关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并且多数实验都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进行“照方抓药”,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跟着教材走就能完成实验,独立思考的机会不多,严重缺乏在方案设计、样品前处理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创造性锻炼.在实验授课方面,多数实验课程仍采用传统的“教师先讲解原理———学生接受,然后动手实验”的模式.教师“倾囊相授”,希望将所有的知识点都传授于学生,但与教师的教学热情相反,学生的积极性却往往不高,无动于衷,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与设计基本依赖于教师的讲解,缺乏对未知知识的探求精神以及独立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在实验操作方面,对于移液、称量等基本操作,虽然教师已详细讲解并演示,学生操作仍不规范,如在减量法称量时直接用手接触称量瓶,未用纸条和纸片;滴定时不注意观察标准溶液滴落点周围的颜色变化,却不时地抬头观察滴定管的读数;未进行半滴操作等.还有一些仪器较为精密、贵重,数量偏少,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有实验细节,再加上操作步骤较多,一些学生怕操作不当得不到理想的数据,只简单做一些辅助的配合工作,甚至站在旁边“冷眼观看”,基本上是学无所获.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目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相对比较机械.所以,如何建立新型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体系,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赋予学生更广阔、更自主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获得双丰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4单一的评价方式

多年来,“分析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这种单一的考核形式,课程最终成绩为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加权后的总评成绩.成绩高的学生可能是“临时抱佛脚”即考前几天突击复习的结果.这种考核方式虽然能较好地考察学生对“分析化学”课程基础知识的储备情况,却不能很好地反映出他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方式.

2“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2.1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诉”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建设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可采取在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图片、动画效果、视频等多样化的多媒体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内容,并注重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衔接与联系,适时地把一些化学史、应用实例或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使学生认识到理论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对于食品类专业的学生,在讲解色谱分析法时,可介绍2008年我国发生的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进而向学生提出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和植物蛋白粉中的三聚氰胺,此外还可介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二噁英、苏丹红、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及奥运会期间兴奋剂的检测;针对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在介绍绪论“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及应用性时,如果只是泛泛地说分析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其实并没有深刻的体会,这时可列举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做出重大贡献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分析化学家约翰•芬恩、田中耕一和库尔特•维特里希,紧接着介绍分析化学在他们熟知的领域,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种讲授方法不但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析化学”课程在其所学专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还能开拓他们的视野,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性,进而参与到分析化学的科研工作中来.另一方面,还应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凸显主体”为研究突破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变现在普遍存在的学生学得枯燥,教师教得艰难,大家都感到无所适从的局面,以达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快乐学习”、“学会学习”,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可采取学生参与的方式,先由教师提出分析任务,如水环境中As含量的测定、重要药物溶菌酶的测定[5]等,学生依据兴趣自由分组,先完成综述小论文,再由教师指导讨论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这样,学生先是对这些分析任务产生浓厚兴趣,水环境中As的含量究竟是多少?国家标准允许的含量是多少?经常饮用超标水,会对当地人、畜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在此基础上,深刻认识到准确测定的重要性.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到As的测定方法有滴定分析法、原子吸收光度法、电分析方法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等,最后根据环境水样中As的含量范围及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资源,确定选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将课堂中学到的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及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形成为达到分析目的而应采取的分析化学专业思维的方式和方法.

2.2优化教学内容

“分析化学”课程教材难度大、内容多、学时少,因此,教学改革首先要以优化教学内容为核心,重点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

1)对课程内容进一步优化和精简,压缩同其他基础课程中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如氢离子浓度的计算等,这些在普通化学部分章节已经提到,可略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己去复习.

2)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应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在滴定分析法中,可精讲酸碱滴定法,包括滴定分析法的共性(基本原理、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及影响因素、指示剂、终点误差和应用等),然后通过对比和归纳手段,讲解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在讲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时,可以给学生列举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光度方法,如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双缩脲法(Biuret法),并将这些方法和之前学习的凯式定氮法相比较,使学生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这样前后知识的贯通融合,达到了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触类旁通的作用,不但大大节约了课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对于仪器分析内容,应把握教学重点,理清知识主线,突出方法间的联系与区别[6].仪器分析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响应信号与被测物性质(与结构有关)、浓度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让学生彻底理解并掌握“利用峰位置可进行定性分析,峰高或峰面积可进行定量分析”这一基本规律.在三大类分析中(包括光谱分析、电分析和色谱分析),利用各自的峰位置可推断被测物的结构信息,而峰面积或峰高则可以反映被测物的含量或浓度信息.这种讲授方法会使学生对仪器分析知识有一整体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这样不仅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4)将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引入课堂教学.徐光宪院士指出,应把21世纪分析化学生龙活虎、立体多维的形象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极大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课程进度,适度地把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和最新的研究动态介绍给学生,注重知识面的补充和延伸.例如,在讲解分光光度法时,可引进现今发展最为迅速的碳纳米材料.碳材料的基本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由于这些元素的空间排布不同继而可形成不同的形态,有零维的碳点、一维的碳纳米管、二维的石墨烯等,不同的碳材料在紫外-可见光区域有不同的吸收峰,根据吸收峰(尤其是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可进行定性分析,区分不同的碳材料,根据吸光度的大小可进行定量分析,确定碳材料的浓度或含量.同时可利用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进一步确定碳材料内部的精确结构,用共聚焦显微成像仪可观察其在细胞内的成像情况,为将其进一步应用在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另外,对于现代分析化学中单细胞实时分析、单分子检测等前沿技术,可以专题的形式介绍给学生.最后,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图书馆的网络资源(如中文的CNKI和英文的WebofScience)追踪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这样不仅为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2.3强化实验环节

“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起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它不仅能使学生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如何使学生的实验效率最大化,用“心”体会实验内容,一直是“分析化学”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不断追求的目标.最近几年,有关实验教学的改革如火如荼,笔者所在的学校也积极响应号召,针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1)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保留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实验,通过这些实验的练习,使学生规范地掌握基础实验的分析方法和操作要领.除此之外,增加一些与实际生活有紧密联系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的选择注重各专业的通用性,如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日用卫生纸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并让学生自行提供样品.这些实验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在文献检索、实验方案设计、样品前处理、仪器操作及用计算机软件处理数据等方面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2)在实验讲授和学生的操作训练方面,摒弃教师“一切包办”的理念和“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对于分析天平、滴定管等常规仪器,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对每一项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操作规范、操作要点和技巧、注意事项及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等)边讲边示范,让学生先在感官上对基本操作技能有初步的印象,然后再通过大量的独立操作练习得以强化;对于一些涉及到精密贵重仪器的实验内容,可采用“虚拟实验”的方式,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仿真动画教学,将仪器工作原理和实验过程通过三维虚拟动画的模式直观展现出来,教师要适时地对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与引导,尽可能提示操作可能出错的地方以及出错所导致的不良结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减少实验中由于操作不当等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2.4科学评价学生成绩

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化创新人才,必须要有科学的评价方式.基于此,要改变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做法,强化对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的评价,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均采用结构评分来组成课程的总成绩,即总成绩=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60%)综合考察学生学习情况,其中平时成绩改变以往所用的点名或签到次数计算的方式,而是通过对学生在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课堂讨论及课后复习的总体表现来确定;实验成绩采用综合评定标准,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纪律清洁四部分,学生编造实验数据及结果的不良风气得以纠正.实践证明,这种成绩评定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热情,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对“分析化学”课程“三基”知识的掌握情况,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结语

第2篇

关键词:课程项目化;高职化学制药专业;教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010-02

作者简介:蔡鹤权,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化学工程、制药工艺。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课程项目化教学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高职化学制药专业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要以当前教育教学为基础,努力探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方向和要求进一步整合课程内容,促进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要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制定高职高专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的意见》的文件要求,切实在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模式、方法的改革中注重实践性教学,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当前高职化学制药专业课程项目化教改的基本情况

当前我国高职化学制药专业课程的项目化建设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在课程建设中,逐步实现从化学制药专业将来的工作和职业需求出发,依据典型事例进行项目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共同完成一个科学规范的项目,并对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和全面分析,以期实现科学定论。在高职化学制药专业课程的项目化建设中,通过前期准备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学生基本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自身的特长,在项目课程的实践性工作开展过程中进行科学创新。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教学模式中,高职化学制药专业课程项目化建设要立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努力造就大批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

二、高职化学制药专业课程项目化教改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化学制药专业课程项目化教改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根深蒂固,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往往拘泥于理论的教学,而对于实践性的教学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要实现高职化学制药专业课程项目化教改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教师素质是重要基础。化学制药专业课程项目化建设涉及到实验操作和纷繁复杂的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论证,必须要求教师在熟悉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具有精密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明确当前化学制药专业岗位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程度和学生实验水平的标准。当前,由于教师在化学制药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革中缺少深厚的知识体系,没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缺乏对项目化课程教学的周密安排和部署,在应对课程项目化实践中的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不能对学生解疑释难,以致难以实现对学生实验兴趣的激励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2.学习资源有待完善

在高职化学制药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教改中,学习资源是教改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学习资源建设不到位,学生无法做到遵循化学制药知识体系,有效及时地进行科学实验,对于课程的项目化教改只能拘于形式,不能在方案制定中放开思路,不能拓宽实验的思想和理论空间。在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知识资源和硬件设备的大力支撑,学习资源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3.实验教学设备缺乏保障

由于在资金方面缺乏必要的支撑,当前我国高职化学制药专业在课程项目化教改中的实验教学条件亟待改善,在仪器设备的更新方面,还远远不能实现科学发展,与时俱进,无法满足当前科技快速更新对学生实验设备的需求,甚至由于学校的资金不到位,造成设备配置不足,无法保障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实验。

三、解决高职化学制药专业课程项目化教改中问题的对策

有效解决当前高职化学制药专业课程项目化教改中的问题,对于推动和促进项目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要提升学生的素质,切实推动高职化学制药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首先必须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一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使教师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实践教学和组织能力,拓宽知识领域,以发展的眼光进行课程项目化教学。二是要积极有效地引进人才,通过专业人才的指导,既帮助教师明确当前高职化学制药专业就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同时也帮助学生明确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内容和要求。

2.积极完善学习资源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学习资源已不再拘泥于课本和参考书,而扩展到相关领域的各种书籍和理论材料。因此,在高职化学制药专业课程项目化教改的过程中,要积极完善学习资源,需要不断丰富学校图书馆中的相关书籍,并实现及时有效的更新。此外,还需要学校在课程项目化教材建设中,为学生提供方便的网络资源平台,保障学生能在实践过程中有效查找资料和信息,切实创造科学严谨的教学氛围。

3.改善实验教学设备条件

在高职化学制药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实验教学设备是进行教改的物质基础。切实有效地改善当前落后的实验教学设备,是实现课程项目化教改目标的首要环节。只有科学、充足地配备实验教学设备,才能保障项目化教改工作有效开展。学校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实验教学设备建设的力度,保证在课程项目化教学中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进行实践。同时,也应注意及时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使学校的实验教学与工作岗位有机衔接,避免出现因设备落后而造成的脱节。

总之,高职化学制药专业课程项目化教改要坚持项目引领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化学制药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科学地结合,有效消除学习和工作的鸿沟,在实践性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力打造技能型、精英型人才,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高职化学制药专业课程项目化教改工作中,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改善实验教学设备条件,完善教学资源,努力实现课程项目化教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英.高职院校化学类课程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1,(61).

[2]杨洁等.“项目化教学”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实践[J].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3]王玉环.工学结合背景下化学制药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1,(36).

[4]王乾.《化学实验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探索[J].广州化工,2009,(8).

第3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传道;环境教育;思想教育

作者简介:陈震(1976-),男,安徽和县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讲师;曹晓群(1965-),男,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教授。(山东?泰安?271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GG3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90-02

一、“传道”思想概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早在1200年前,韩愈老先生就已为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三个根本职责。授业,一般指专业知识的传授,是教师之基本。解惑的概念也很明确,唯有传道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韩愈所说之道就是儒家之道,即传“先王之道”,宣“圣人之教”,也有人认为是仁义之道,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道”按照现在学术界的解释就是自然规律。“传道”,就是传给人们通往自由世界的真理,也可以理解为老师传给学生一个方向,一种思想,一种思维方法,一种科学理论体系。在“五四”时期的中,许多知识分子认为当时的“传道”主要就是对民众的启蒙工作。在现代化教育的今天一些年轻的知识分子则认为“传道”不是居高临下的启蒙,而是一种分享精神,把自己知道的新的科学理论、思维方法、案例报道等分享给自己的学生和听众,让他们学会从中选择。

不管在中国的哪一个时代,传道都被认为是教师最为重要的职责,中国许多传统的人文知识分子也有着强烈的“道”的承载意识。但在目前专业化教育中,这种“传道”的意识已经被很多教师忽视了,尤其是理工科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有意识的传道。[1]但学生毕业后往往记得最深刻的是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无意识的传道教育,而忘记了教师在课堂上所灌输的大量专业知识。

专业化教育也可以进行传道,也非常有必要进行传道。[2,3]这里的“道”不仅仅是指思想品德和政治思想教育,还应当有更广泛的内容,如法制观念、科学观念、环境意识、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教育。[4]这些看起来似乎与专业课程关系不大的课堂“题外话”,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不仅有可能因此而喜爱上这门课程,甚至会对他们人生中的一些重大选择产生影响。在笔者看来,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自学能力的学生来说,这些课堂“题外话”就是比授业更为重要的“传道”!笔者就“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所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二、“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理想教育

在“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化学史的有关材料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介绍一些优秀学者的事迹促使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奋发向上。在格氏试剂的教学中可以介绍其发明人格利雅是如何由花花公子成为优秀学者的;讲甘油三硝酸酯时可以介绍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对当时社会生产发展的推动作用;讲羰基的还原时可以介绍我国著名化学家黄鸣龙做Kishner-Wokff还原反应时因为对实验的严谨态度而有了创造性的改进;讲碳碳偶联反应时,把201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有机合成中钯催化交叉偶联介绍给学生。这些介绍只需要只言片语就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甚至能使一部分学生热爱有机化学。如果有学生因此而从事有机化学方面的工作,那可以说是教师的“道”有了传承。

三、“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道德与法制教育

“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中也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很多化学教材中都提到了,新闻中也常看到有人利用有机化学知识合成。必须要提醒学生给别人提供有机合成服务时不可不查阅相关法规,否则就可能成为毒贩的帮凶,自己也身陷囹圄。一位有机化学博士因为不懂法,在留学前指导别人合成精神类药品氯胺酮而判刑八年就是一个例证。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化学品被滥用的事件,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像三聚氰胺掺到蛋白粉中提高含氮量,苏丹红掺到辣椒产品中增加红色,二甘醇被误用作药用辅料这些都与生产者的道德品质低下、法制意识淡薄以及生产监管不严有关。将上述事例介绍给学生,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道德的沦丧会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切不可为蝇头小利而昧良知。上述案例在蛋白质、偶氮化合物和醇等章节中给学生进行介绍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四、“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态度教育

很多学生虽然有了一些科学知识,但仍然缺乏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科学观念。在讲解有机碱奎宁时,可以教育学生奎宁是从天然产物金鸡纳树中提取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但并非没有副作用,服用奎宁量超过4克时就可能造成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现在治疗疟疾的药物还有青蒿素,也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的,其毒性比奎宁要小得多,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对于中国传统的中药也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决不能认为天然的就是没有毒副作用的。在氨基酸的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昂贵的蛋白粉是否真的具有特殊的营养成分;在糖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某些低聚糖可以缓解便秘实际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在“有机化学”的实验课上,教师自己要规范操作,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一定要让学生记录真实的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认真分析,绝不可以编造数据。对于实验结果不理想,但进行了认真分析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和较好的实验成绩;而对伪造实验数据的学生则进行批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严谨求实的学风。

五、“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环境和安全教育

很多有机化学品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毒性。在教学中列举事例可以给学生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在醚类化合物教学时,笔者列举了自己经历的四氢呋喃溶剂未检验过氧化物加干燥剂后发生爆炸的事例,这可以给学生以鲜明的印象。在酚类化合物教学时,可以给学生介绍人们在食用一些鱼类时,时常感觉到有煤油味是因为水体受到酚类物质的污染,污染物在鱼中富集导致的结果。在芳香化合物教学时,可以见缝插针地介绍吉林联苯厂爆炸的例子。2005年11月13日,吉林联苯厂发生爆炸,由于指挥消防的失误和相关器材缺乏造成大量芳香类化合物如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污染了江水,俄罗斯提出索赔,负责指挥消防的副市长也因压力过大而自杀。这些典型的事例可以有效地教育学生必须要注意化学品的环境安全。

上述的传道,可以看成是一种渗透教育。这种渗透教育并不是空洞地说教,而是把有关道德、理想等方面的教育自然地融合到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之中,使三者成为统一的整体,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受到这些教育。这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把握住教学重难点,还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在日常的生活中留心每一个可以用于教学的素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语言,把这些传道的素材在很短的时间内恰当地运用。而这些都需要一个共同的前提,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神圣感和使命感,也就是教师必需自己心中有道。只有自己心中有道,才能做好对学生的传道![5]

参考文献:

[1]张春生.刍议科任教师在“授业解惑”中的传道功能[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1,(21):15-16.

[2]沈华岚.新时期高校教师角色调整探析——论“传道、授业、解惑”的新内涵[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4):25-27.

[3]顾永才,何佰洲.专业课教师也要注意“传道”[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179-180.

第4篇

当前化学(教育)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过于“学术化”。长期以来,受“重学术、轻专业”传统思想的影响,化学(教育)专业课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都是以高等化学专业知识传授和训练为中心,而与中学化学教学的需要和特点联系专业课程的开设却很少,从而影响了从教者职前技能、从教能力和教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化学专业教育课程占比重过低。目前化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教育专修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只有7%,这一比重大大低于当今西方国家教师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占课程20%-30%的水平。同时,作为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教育实习也从过去的12周缩减为现在的8周。这与教师专业化理论对职前教育的要求差距很大,这样很难培养出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能力。3.通识教育课程综合性不强。目前对化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整体来看综合性不够,缺乏学科之间的综合,即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综合,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单科化的,他们很难掌握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法综合处理不同学科的信息和概念,背离了开设通识教育的真谛。4.面向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目前化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研究基础教育的教育理论、课程内容、实践课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少,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所设置的课程跟不上基础教育的变化。

二、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构想

教师的素质结构体现了教师专业化程度,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是决定教师素质的主要因素。而化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又是化学教师专业化的落脚点和决定化学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核心因素,根据教师专业化理论,化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作如下改革创新。

1.设置综合性的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人文精神、健全人格与教师气质,以及认识事物、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处理社会关系和与人交流、协作的能力。因此,我们建议对化学(教育)专业开设政治理论(包括哲学)、外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体育、计算机理论及应用等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人文科学基础课程,如人类学、伦理学、人口生态学、大学语文、艺术教育等课程,同时开设与化学相关学科的综合课程。提高通识课程在总课程中占的比例,优化课程内容,突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使学生从宏观整体上把握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2.设置适合教师教育特色的化学专业课程体系

化学专业课程既是为培养化学专门人才而设置,又是化学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体现学科的“学术性”。然而,我国教师教育特色化学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过于重视学术性,而削弱了专业性。目前化学(教育)专业学生欠缺的并不是化学专业基础知识,而是化学与社会、能源、材料、生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及化学专业与中学化学教育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因此,从教师教育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应在大一和大二开设专业基础课,大三开设环境化学、材料化学、生命化学、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社会等课程,并加强学科内、学科间的相互渗透。选修课应增设学科前沿性知识、与基础教育课程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学科在当前基础教育新课改中的变化及要求,并有效将化学学科教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实验课程的设置上应建立一套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使学生形成并发展综合的、现代的实验研究与实验设计能力;在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应突出综合性、开放性及学生自主性,并加强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模式。这样对提高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提供必要的保障。

3.丰富化学教育系列课程

化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为学生未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因此,化学教育系列课程应该在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及相关学科课程基础上,开设化学教学论、中学化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化学史、化学教学艺术、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化学与社会、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等课程。同时,化学教育课程应注意联系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实际,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4.化学教育实践课程多样化

教育实践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最突出的体现,是提高学生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和核心环节,是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教学过程。“教育实践不只是传统意义的一个教学环节,而是一个教学过程,而且,与其他理论课的一门一门结业不同,它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包括寒暑假)都要不间断地进行的最为完善的教学过程,是包括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材教法研究、模拟教学和教学实践等内容在内,并由此形成的大教育实习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其最大特征就是全程。”

第5篇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科特点、课程性质和学生素质培养要求,将医学检验专业的所有课程划分为六大类课程群: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训课程。通识课程包括高教部规定的所有基本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又称基础医学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等。临床医学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学科,它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诊断学。专业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临床基础检验、卫生检验概论、临床生化检验、分子诊断学、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输血学等。选修课程,除了学校目前已经存在的公共选修课和医药类选修课以外,还建议开设医学文献检索、治疗药物监测、专业外语、医学科研设计、细胞病理学检验、床旁检测、实验室信息系统、试剂盒研发、实验动物学、检验核医学等选修课,从而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突出检验专业的特色,同时还要严格要求专业选修课的最低学分。实训课程即实习课,应统计出学分,包括军事训练、社会实践、临床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2课程设置

2.1课程的调整与整合

将生理学、病理学、病生学的实验等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成《机能学实验》;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整合为《医用化学综合实验》;将内、外、妇、儿等临床课程整合成《临床医学概要》。这样既减轻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包括《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基础课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着部分内容重复以及内容衔接不当的问题,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常会遗忘了之前基础课中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此,老师授课时不得不重复基础课的内容。因此,建议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合并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础知识后更好地继续学习临床技能。《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学时较多,针对现代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即已进入仪器检验的时代,因此该门课应侧重仪器分析的讲解,减少化学分析授课的比重。

2.2设置临床见习期

现有的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结合的还不够密切,由于未能很好地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致使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临床检验报告是什么,不知道检验报告上各项指标代表何意,也就更谈不上有专业感情。因此,建议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之前应安排学生在医院的检验科临床见习一段时间,具体了解检验工作的流程,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检验知识的印象,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应该针对检验技师的培养目标,强化检验专业的特色,突出检验技师岗位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具体表现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的特色和优势。

2.3增设一些有特色的选修课

以加强学生对当前最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如针对检验科的大型仪器设备,检验人员只需了解仪器性能及常见故障排除。因此,可以将《检验仪器维修》这门课程改为选修课或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出。也可将几门临床主干课程中的临床检验仪器集中为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避免重复讲授。为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开设《临床实验室管理》课程,可以将生化、免疫、细胞等质量管理的内容集中起来,不必在多门专业课中重复讲授;而针对《临床实验室管理》内容比较抽象,可以组织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边实践边学习,其教学效果会更好。

3课程开设顺序

课程开设顺序总体要求是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这样依照学科的发展、知识的关联与衔接来设置。有平行课程时要平衡开课实验室和教研室的学年工作量。实训课中的军事训练建议在新生入学时安排,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组织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和讲求规范及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促进校风校纪建设;社会实践课应安排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进行;临床见习时间宜安排在进入专业课之前;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

4课程学时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第6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职业素养;教育;融入

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需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素养,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幼儿教师。2018年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指导职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职学生不仅应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能力,更需要具有学前教育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入不可或缺,如何推进两者高效融合,助力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进而使学生全面性发展,凸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与质量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力度不强

职业素质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发挥着自身独有的育人成效。而以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为导向开展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使学生不仅具有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知识,也具有岗位幼儿教师应具有的职业素养,以此使学生未来更好地进行幼儿服务。但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现状来看,虽然职业素养教育是其重要分支,但专业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度并不强,甚至部分教师重视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能的传递,缺乏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以及职业素养培养,使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力度不强,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趋势。

(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式单一

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现状来看,凸显职业素养培养方式较为单一。首先,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大多立足于课堂教学平台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使学生获取职业素养教育信息能力不足,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良好培养。其次,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校企合作的实践与实施,助力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但从当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来看,校企合作力度不强,使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式模式较为单一,影响到学生综合性发展。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价值

(一)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其中,起到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之功效。首先,高职院校能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现状,进一步明晰职业素养教育在其中融入与渗透的价值,并推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融合,能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方式、理念、模式的革新,重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以此凸显职业素养教育在其中的教育实施价值,助力于学生职业素养的良好培养。其次,以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为导向,开展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在达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优化的同时,教师能立足于自身不足问题,重视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入,发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功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良好培养,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的良好模式。

(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一名称职的幼儿教师,不仅应具有超高的专业教学能力,也应具有广博的学识、高尚的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社交能力等,唯有如此,方能根据3~6岁的幼儿身心发展需要,为幼儿传递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从而增强学前教育实施成效。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施,重视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入,能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化与专业化共同发展,不断地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让学生更适应岗位工作发展模式,使学生未来进行良好的就业,成为一名优秀出色的幼儿教师,以此为学前教育发展注入能力。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是关键性,从而促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价值。

(三)提升我国学前教育办学质量

我国学前教育的服务对象为3~6岁的学龄前儿童,其教育的根本实施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幼儿今后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从心理视角分析,处于3~6岁的儿童,其心理脆弱、过于情绪化,但幼儿模仿能力较强,具有旺盛的精力,并对外界事物好奇心过强。基于此,幼儿教师通过对课程知识的广泛学习与知晓,明确3~6岁儿童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引领幼儿,帮助幼儿改变自身发展不足问题,达到学前教育良好实施模式。在此背景下,需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幼儿教育输送优质型人才,而通过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使幼儿教师根据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开展良好的学前教育工作实施模式,进而提升我国学前教育办学的质量。

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入,需从转变教学观念层面出发,通过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观念的转变,推进职业素质教育良好的融入其中,进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质量。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转变过程中,首先,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审视当前人才培养不足问题,并结合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需要,调整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重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其次,在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加强宣传力度,使师生认知到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师生认知度,一同践行职业素质教育,并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良好培养。最后,以职业素质教育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为导向,明确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以此为引领,使学生在教学融入中达到职业与专业学习目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需在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目标、知识目标以及素质教育、能力目标、品质目标等方面进行明确,以此为学生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从学生发展视角出发,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获取良好的知识技能与素养,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实现学生未来良好的就业。在此背景下,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入是关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职业素质教育融入为基点,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首先,引领学生进行自我认知,通过专业教育、心理测评等方式,引领学生对自我当前情况进行认知,包括兴趣、能力、特长、性格等等。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引领学生进行职业分析,立足于当前职业发展趋势,使学生以专业分析自身未来发展情况,明确自身未来发展实际要素,通过专业学习促进自身全面性发展。最后,引领学生计划与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构建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使学生以此为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同时,学生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构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进行优化与调整,从而使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创新教学方式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入,创新教学方式是关键。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实现内容的革新,达到高职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良好的实施目的。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创新中,多重视案例教学、小组教学,探究教学在其中的运用。例如,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立足于岗位工作模式,选取岗位工作实际现象作为案例教学,引入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通过引领学生分析实践教学案例,深化学生对学前教育环境认知,并以自身学前教育信息,更好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总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施中,应立足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根据当前人才培养趋势,开展有序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优化。

(四)拓宽教学载体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重视教学载体的拓宽,使教学载体不仅立足于学校平台中,也立足于幼儿园机构平台中,为学生专业实习实训提供良好的空间,促进学生进行实践,使学生从中获取职业素养信息,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使学生未来良好的进行就业,进而不断地提升我国学前教育办学质量与能力。例如,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中,拓宽教育实施空间与载体,使学生从中获取相关的专业与职业信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能立足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不足问题,根据当前学前教育人才需要模式,培养具有职业化、专业化兼具的复合型人才,使人才更好地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服务,进而凸显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价值。因此,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实施中,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从转变教学理念、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教学方式,拓宽教学载体四个维度,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促进优秀幼儿教师的良好培养,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推助学生未来良好的就业,并进一步提升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孟舒.“职业人”视角下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163-164.

[2]辛均庚,陈丽.跨专业报考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困境与路径[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0,8(06):58-64.

[3]蒋莹.职业学校适合教育实施路径背景下的特色第二课堂开展的案例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73.

[4]陈鸿庆.基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谈地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9(15):256-257.

第7篇

通览各地方本科高校的“卓越计划”实施方案,不难发现其一般由学校管理者、相关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从上而下”制订,多是“顶层设计”,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其实学生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一些教育改革的方案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所做的改革将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基于此,本文着重以学生满意度为落脚点,从学生的视角来分析“卓越计划”实施方案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提升试点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本文调查对象为宁波工程学院“卓越计划”相关专业2015届应届毕业生。

一、量表设计与数据来源

1.量表设计与变量确定。本次测量量表参考由Noel-Levitz制定的SSI(Student Satisfaction Inventory,《大学生满意度量表》),以及由杨雪和刘武等提出的高校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CHE-CSI模型(China Higher Education -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等,结合卓越计划指标体系、麦可思调研数据等设计量表,最终确定37个子因素,主要内容包括:1、对试点专业的满意度。2、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主要是通识类课程、工程基础类、工程专业类课程模块的满意度。3、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4、对工程类授课师资的满意度。5、对创新精神培养及综合素质教育的满意度。

2.数据来源及实证方法。本研究针对宁波工程学院“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生,共发放93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8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65% ,希望通过大数据挖掘,得到比较客观的调查结果。本调查将学生满意度设为5级,即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阶梯,并将这5个层级作为因变量,即对非常满意赋值为1,比较满意赋值为2,依次类推,至非常不满意时赋值为5。

二、实证结果分析

1、对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首先,各不同二级学院作为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对各个二级学院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被调查对象因为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社会声誉等不同而呈现较为明显的差距,满意度与二级学院的办学水平呈现正相关的关系。除一些小项外,化学工程学院的总体满意度最高,赋值为1.09,趋向于非常满意,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赋值为2.23,建筑工程学院赋值为2.28,机械工程学院赋值为2.31,均接近比较满意。

其次,围绕上述量表大项,笔者设计了56个小项作为问卷内容,类化成约5个大指标,力求富有针对性。调研后数据处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做好调查数据的描述和统计、处理与分析,最后做了取样后的实证分析研究。

2.教学及专业相关度满意度评价

本校 2015届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及专业相关度满意度为79%。认为母校的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41%),其后依次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3%)、“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20%)等。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需要改进的毕业生中,有 84%的人认为需要加强专业实习。

三、核心课程有效性评价与成绩

1.试点专业核心课程的有效性评价

课程的重要度:由就业、正在读研和留学的毕业生判定课程在自己的工作或学习中是否重要。就业的毕业生包括:“受雇全职工作”;“受雇半职工作”;“自主创业”。被调查的毕业生认为课程对工作或学习的重要度评价分为“无法评估”、“不重要”、“有些重要”、“重要”、“非常重要”、“极其重要”,其中“有些重要”、“重要”、“非常重要”、“极其重要”属于重要的范围。 课程的满足度:回答了课程“有些重要”到“极其重要”的毕业生会被要求回答课程训练是否满足工作或学习要求,满足度指标是回答某课程能满足工作的百分比。计算公式的分子是回答“满足”的人数,分母是回答“满足”和“不满足”的总人数。 本校 2015届回答核心课程重要的毕业生认为这些核心课程的培养水平对目前初级职位或学习的满足度为 66%。

2.试点专业工作相关的核心课程重要度及满足度评价

分析的四个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本校 2015 届试点专业相关的毕业生认为五门核心课程的重要度(72%~83%)均较高,但其满足度(48%~53%)均较低。学校需在这类课程设置和培养上进一步加强。

专业名称 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电子科学与技术 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

化学工程与工艺 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

土木工程 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

表2.本校2015届试点专业学生对课程不满足的毕业生认为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校2015届试点专业毕业生主要认为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这对于矢志建设高水平工程技术大学的高校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缺陷。

3.试点专业学生认为最有帮助的专业课程

最有帮助的专业课程:由就业、正在读研和留学的毕业生判定对个人成长最有帮助的专业课程,每个毕业生自填一门课程。就业人群包括:“受雇全职工作”、“受雇半职工作”和“自主创业”。

表3.本校2015届各试点专业认为对个人成长最有帮助的专业课程。

专业名称 对个人最有帮助的专业课程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电气控制与 PLC 应用

电子科学与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工原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程图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C 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理论与技术

土木工程 结构力学

4.试点专业学生认为 最没有帮助的专业课程

最没有帮助的专业课程:由就业、正在读研和留学的毕业生判定对个人成长最没有帮助的专业课程,每个毕业生自填一门课程。就业人群包括:“受雇全职工作”、“受雇半职工作”、“自主创业”。

表4本校2015届各试点专业毕业生认为对个人成长最没有帮助的专业课程

专业名称 最没有帮助的专业课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量子力学

工程管理 土木工程施工

化学工程与工艺 应用化工热力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优化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组成原理

具体而言,本校 2015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业较好人群的就业现状满意度(69%)与学业较差人群(68%)基本持平;学业较好人群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76%)比学业较差人群(62%)高 14 个百分点;学业较好人群的教学满意度(88%)比学业较差人群(81%)高 7 个百分点。

课程的重要度。

本校 2015届就业、正在读研和留学的毕业生中,有 70%的人认为本校的核心课程对现在的工作或学习重要,与本校 2014届(70%)持平。

课程的满足度。

本校 2015 届回答核心课程重要的毕业生认为这些核心课程的培养水平对目前初级职位或学习的满足度为 66%,学校需在这类课程设置和培养上进一步加强 。本校 2015届试点专业对课程不满足的毕业生认为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均认为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

3.最有帮助的专业课程。

由就业、正在读研和留学的毕业生判定大学期间对个人成长最有帮助的专业课程。最没有帮助的专业课程。由就业、正在读研和留学的毕业生判定大学期间对个人成长最没有帮助的专业课程。

四、“卓越计划”优化的现实策略

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内涵、目标、任务等,提出基于学生满意度角度的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优化的建议和对策。

1.本校亟待改进的是:专业相关度下降较多。

从主要培养结果指标具体来看,亟待改进的是专业相关度。本校专业相关度下降较多,毕业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部分相关度较低的专业毕业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岗位招聘少”。建议学校一方面加强“职业前瞻教育”,修正不合理的职业期待,另一方面关注就业市场变化,顺应职场需求,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得专业教育能够更多和更有效地在未来工作中得到运用。

2.培养试点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本校 2015 届试点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为 64%,对现状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实践能力不够,与工作要求能力不匹配”(55%)、“发展空间不够”(28%),其次是“收入低”(10.4%)。

3.教学满意度。

本校 2015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满意度为 79%。本校 2015届、2014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的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41%),其后依次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3%)、“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20%)等。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需要改进的毕业生中,有 84%的人认为需要加强专业实习。

第8篇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的理论『生与实践性较强,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高分子材料相关专业知识,为高分子材料结构、性能及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现代社会产业I央速发展,高分子材料在科技信息、航天空城、生物化学等领域内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更好的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满足社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探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是非常必要的。

1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探索

在现代教育环境下,为了明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发展方向,提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应结合专业教学需求出发,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人手,做好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在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和探索,以丰富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内容,更好的满足专业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提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成效。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探索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1精简知识体系,凸显教学重点内容

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探索的过程中,应就当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整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明确各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并明确不同课程在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资源加以优化整合,精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凸显教学重点内容,置换重复教学内容,在保证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教学的实用性的同时,提高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教学效率,预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便于教师就专业课程中的难点进行有针对陛的讲解,从而切实提高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1.2把握前沿优化专业课程知识结构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材料行业相关信息及资源的更新速度也较快,因此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的过程中,要把握高分子材料专业与工程前沿,及时优化专业课程知识结构,更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体系,促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结构的纵深化发展,丰富专业课程教学素材,将高分子材料最新行业状态及研究成果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探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拓宽学生视野,从而切实提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有效性。

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探索

2.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的理论『生较强,应用范围广,为营造和谐、轻松且生动的教学氛围,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生活中与高分子材料相关的产品引入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推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在讲解聚苯乙烯材料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想一想,并说一说生活中聚苯乙烯有哪些用途,比如泡沫,包装盒等。通过生活化问题的创设,促使学生纷纷展开思考,在生活化情境下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理解更为深入,对高分子材料的探索欲望也更加浓厚。在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后,教师可引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就聚苯乙烯的内部结构、特点及不足等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挖掘该材料的深层次思考。可以说,生活化教学睛境的创设,有助于增强学生的l青感体验,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专业课程学习中,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社会发展新时期,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在丰富专业课程信息的同时,改善了教学效率。针对传统教学方式下文字量较大的l青况,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基于多媒体教学技术出发,将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源应用于专业课程教学中,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创设轻松、和谐且充分趣味性的教学氛围,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展现出来,增强学生的视听感受,有侧重点的开展专业课程教学,从而促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比如在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聚酰胺树脂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尼龙名字的由来,合成纤维材料是由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团队研制出来的,为纪念这一研究成果,以两国首都城市英文首字母来名为,即NewYork和London,Nylon由此得名。通过这一故事的讲解,学生对高分子材料课程的兴趣被激发,参与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明显提升。

2.3实现院校专业与企业联合培养

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的过程中,院校专业与企业联合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之一,便于学生将高分子材料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强化其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更好的发挥个人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全面把握社会发展形势及行业竞争状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就业方向,并通过实地参观来增强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实际生产的体验,提高学生表达交际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

第9篇

摘要 根据“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以农学专业为试点专业,从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考核内容及方式、师资队伍配

>> 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探究 农学专业企业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卓越工程师背景下材料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位农艺师的考量 果业大县的“泥腿子”农艺师 高级农艺师的小麦增产策略研究 农艺师的工作重点及意义探讨 解培惠:倡导吃树叶的农艺师 应用气象学专业农学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课程体系探索与构建 农学院校种子科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模具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现代《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 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农学类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探索 改革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考核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英语教学和考核体系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6-06)[2016-03-11].http:///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7.htm.

[3] 周长梅,王晓云,樊东.植保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6):86-88.

[4] 李震华,赵光武,蒋玉蓉,等.卓越农艺师实践教学体系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5):339-341.

[5] 王慧敏,范双喜,沈文化.创新“3+1”人才培养模式,强化都市农业人才实践能力[J].高等农业教育,2012(10):3-5.

[6] 陆安山,梁韶华,张晓培.基于模块化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河南教育,2015(9):91-93.

[7] 张程,陶峰,丁娜,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专业模块化改革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6,32(3):200-202.

[8] 何坤欢,李家明,黄学仁,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模块化改革探析[J].大学教育,2016(2):134-135.

第10篇

当前,我国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在我国社会经济加速变革的同时,高等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成为我国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显著特点。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数量的扩张,它也对高等学校教育思想、管理方法、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产生了冲击,最根本的是它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法产生了冲击。

为适应社会变革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在20世纪末国家教育部出台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等重要文件。在这些文件精神的指引下,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1 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的背景

运动训练作为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课程设置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并对运动训练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002年,在教育部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与指导纲要》中提出:理论教材的安排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比例要达到10%,并提出课程内容要遵循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的原则。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运动训练水平,必须对大学体育的运动训练课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参与运动训练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大学体育运动训练整体质量的提升。

2 高校体育运动训练课程存在的问题

针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任务,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部门曾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2.1课程设置杂而不专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按照不同的性质,课程可分为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公共基础课一般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各学校要求开设,运动训练专业几乎没有自主选择权。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都是由一些母学科应用于运动训练实践领域而形成的应用性体育学科组成,主要包括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两大类。由于体育学科的分化与整合程度不高,目前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体育教育专业没有根本区别,很多课程都是相同的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统计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等课程大同小异。这就造成了两个专业课程体系的雷同。

2.2实践性课程的专业特色不鲜明

由于受各院校承办专业宗旨的影响和实际情况的限制,大部分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实践形式与体育教育专业相同或相似,以教育实习为主,集中安排在第七学期,实习地点主要以各级各类学校为主。相对于体教专业而言,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求具备更高的运动技术水平、更多的训练经验和更强的实践指导能力,并能胜任除学校体育教学之外的业余训练竞赛以及健身娱乐训练指导等。因此,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实践不仅要突出教育实习,更应加强运动训练实习,因为后者对丰富学生的训练经验、提高运动训练实践指导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除少数单科体育院校外,绝大部分高校对运动训练专业的运动训练实习似乎关注不够,导致专业实践形式单一、专业特色不突出。

2.3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处理不当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通常难以改变以往的角色,往往处理不好运动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间的关系,加上有些同学本身文化课基础较差,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致使一些人对体育理论课没有较高的兴趣,使得他们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容易造成自卑心理,不利于学生在运动训练课程教学中水平的提高。

3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的路径

分析高校体育运动训练课程专业存在的问题,是提高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的以下几条路径。

3.1 课程设置与市场接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往通过计划经济培养体育人才的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在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设置中,要改变以往先考虑培养人才再考虑就业市场的陈旧模式,课程设置应满足学生的择业需求。

3.2建立较为完善的专业教育体制

完善的专业教育体制是运动训练专业改革的基本保障。当前我国体育专业教育体制的自身缺陷成为阻碍运动训练专业改革深入发展的根源之一。这里的专业教育体制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体育专业教育体系;二是专业教育制度。新调整的体育专业教育体系应在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向上划清界限,规定每个专业的本位目标和拓展目标,使各个专业既具有专门性又具有社会适应性。

对于运动训练专业培养优秀教练员和专项运动员的本位目标和预期目标,还需重新审视。在实践领域,部分人将教练员和运动员看作专业竞技系统的主体,并认为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为专业竞技系统服务。实际上,教练员和运动员作为体育职业中区别于体育教师和学生的一种职业,服务于除专业竞技领域外的各个体育实践领域,如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中的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等。从这个角度来看,运动训练专业的拓展目标可强调人才适应领域的拓展,不同于体育教学、健身指导等在性质上存在根本区别的体育实践形式。此外,在专业教育制度上,运动训练专业应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专业竞技实践领域的联系,为学生运动训练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平台。

3.3 制定有效的文化课培养计划

在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中,新生入学后要兼顾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的双重任务。针对目前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这一状况,各高校要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处理好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关系,结合学校运动训练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培养社会运动人才需要,制定出有效的文化课培养计划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教材费支出;工科专业;大学生

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开设专业数和扩招人数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得以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然而,在物价水平和生活费用不断高涨的现状下,大学生的经济负担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由于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大学生对于求学过程中各项支出的承受能力较低,其中对于高校收取的教材费意见较大。各地时有高校学生拒交教材费的事件发生,同时,对于高校教材循环使用的呼声越来越高。

目前,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专业一般要求有较高知识深度和广度,从而要求学生学习更多的课程。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但学费支出较高,而且教材费用的支出也有可能增加。

因此,本文从太原理工大学材料、信息、电气、机械、水利、化学、建工、矿业、环工和计算机等10个二级学院中分别随机抽取了1个工科类专业,对各专业2012届本科毕业生4年学习期间的实际教材费支出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比较了各专业学生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上的教材支出差异,从而为高校学生经济负担的分析提供参考。

一、课程数目

将10个工科类二级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4年在校期间修习的所有课程数汇总统计,结果见图1。

图1 各工科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修习课程数

由图1可见,这10个二级学院中2012届本科毕业生4年学习期间课程总数从39到49门不等。其中,各学院开设的基础课程差异较小,为16~19门,而开设的专业课程数差异较大,为22~29门。这一结果说明,各工科类专业间学生修习的课程数差异较大,且主要受专业课程数的影响。

二、教材总费用

根据教材管理系统中学生购书记录,结合各专业学生4年课程总数,可统计得出2012届毕业生4年学习期间合计支出的教材费用,结果见图2。

图2 各工科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教材费总支出

由图2可见,10个工科类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平均教材费总支出为1336元。其中,材料、信息和电气学院学生的教材费总支出相对较少,最低为材料学院的1173元,年平均支出293元;环工、化学和矿业学院学生的教材费用总支出相对较高,最高为环工学院的1480元,年平均支出370元。各学院学生最高和最低教材费支出间相差300元以上。

进一步将教材费总支出细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材费支出,结果见图3和图4。

图3 各工科专业学生基础课程教材费总支出

由图3可见,除环工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基础课教材费支出较高达780元以外,其他各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教材费支出相当,平均为655元。

图4 各工科专业学生专业课程教材费总支出

由图4可见,对于10个工科类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来说,平均专业课程教材费支出为681元。其中,材料、电气和信息学院学生的专业课程教材费支出较低,最低为材料学院的524元,化

学、矿业和计算机学院学生的专业课程教材费支出较高,最高为矿业学院的769元,各学院学生最高和最低专业课程教材费支出间相差255元左右。

以上结果说明,对于工科类专业学生来说,教材费支出相对较大,且主要由专业课教材费支出所决定。

三、教材平均价格

根据10个工科类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课程数和教材费支出可计算出所有教材的平均价格以及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的平均价格,结果见图5。

图5 各工科专业学生课程教材平均价格

由图5可见,各工科类学院学生所有教材的平均价格为28~32元,差异较小。其中,基础课教材平均价格为32~39元,专业课教材的平均价格24~28元。同时,在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中,计算机学院的教材价格均相对较低。这一结果说明,工科类学生的基础课教材价格高于专业课教材价格。这可能是因为工科类基础课程内容较多,学时较长,导致教材页数较多,价格较高。然而,计算机类教材价格相对较低可能是因为计算机社会普及度较高且学习门栏较低,除大专院校外,社会需求量同样较大,导致平均价格较低。

1.太原理工大学工科类专业本科学生4年在校期间学习课程在40~49门之间。各专业基础课开设课程门数相当,专业课开设课程门数差异较大。

2.工科类专业本科学生4年在校期间合计教材费支出在1173至1480元之间,年均教材费支出331元左右,与目前的物价水平相比,教材费负担相对适中。

3.在4年的教材费支出中,各工科类专业学生基础课教材费支出相当,为655元,仅环工学院基础课教材费支出较多,高达780元。同时,各专业工科类专业学生专业课教材费支出为524~769元,最多相差255元,差异较大。

4.各工科类专业教材价格平均为28~32元,其中基础课教材价格高于专业课教材,而且计算机专业教材因社会需求量较大而价格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工科类专业学生教材费支出相对适中,材料、信息和电气等传统专业的教材费支出较少,而环工和计算机等新兴专业的教材费支出较高,体现出新兴行业人才培养对于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永胜.1980-1986国内期刊价格变化[J].图书情报工作,1986(3).

[2]汤亚非,汤亚明.国内期刊价格分析与预测[J].图书情报工作,1994(4).

[3]张爱霞,代晓彦.1996年国内期刊价格变化分析[J].晋图学刊,1996(1).

[4]安友爱.1998-2002国内期刊价格走势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2(6).

第12篇

关键词:专业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

教学考核模式是推进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深入研究和探讨专业课程考试方式与模式的改革,是能否培养合格的岗位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职业教育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实需要。针对专业课程采取多元化教学考核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理念。多元化考核模式紧贴专业课程的特点和任务,既体现在考核的方式方法上,又体现在考核内容的不同情况和考核目标的不同要求上。

一、专业课程多元化教学考核的模式

1.紧贴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专业课程有效考核评价体系

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首要任务的任职教育,要以培养岗位技能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图,区分岗位理论知识、岗位技能知识和岗位素质,并对应明确各模块达到的标准、要求及实施考核方法,从而探索和构建专业课程的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考核方式,能促进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建立,培养学员自我培养和锤炼的自觉学习意识,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2.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探索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和方法

多元化考核模式需要依据专业课程的特点、院校条件和发展需要,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丰富和发展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与手段。

(1)要以岗位任职为导向,围绕岗位任职需求进行考核内容的优化

要重视学员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加大岗位实践能力内容的考核比重,逐步建立和形成专业课程完善的课程考核测评内容体系,最终体现在岗位能力提高上。

(2)在方式上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需要,综合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现场实践(实验)、口试答辩等多形式进行

可以根据课程各内容的特点,采取课题答辩、按原理图进行的原理讲解、故障分析排除、操作维护等多种方式,可以采取技能型任务的现场操作实施或纸上作业等多种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而且可考查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多方面情况,推进了学员综合素养的培育。

(3)加强对平时考核的认识,注重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考核可真实地考核学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有效避免学员一考定成绩的观念,一门课程可提供多次考试机会,采用分项、分阶段、分内容的多种形式进行考核,有利于知识的有效掌握、转化,也能实现考核的全面、真实、实效。

(4)加强专业课程与技能课程的联动,以技能课程的应用促进专业理论课程的教与学

将课程理论考核学习与学员岗位实践学习结合起来,在技能课程的组织中,将操作实践与专业理论的结构原理进行实时、有效结合,进一步深化原理的同时,也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3.结合学员未来任职岗位的综合素养要求,确立考核目标和标准

按照学员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的教学计划与大纲,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确立课程考核的目标和方向,进而确定考核的具体内容、方式和达到的标准,从而将学员综合素养考核与学员岗位综合素质的培养接轨。通过重点考核学员是否达到实际任职岗位所需要的岗位知识能力素养,促进和加强对学员岗位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4.将相关专业课程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相衔接

坚持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制度。有些专业课程或项目的考试,可以与相关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结合,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认可制,对于通过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的学员,可以对相关专业课程准予免考,以此来强化学员岗位培养的针对性,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实用性。

二、多元化考核需把握的问题

1.以考核改革为契机,积极促进专业教员自身素质提高

专业课程多元考核模式涉及理论、技能、应用等多层次、多侧面宽泛的知识体系,要求相关授课教员要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因此,在进行多元化考核模式的同时,要注重以考试改革为契机,积极促进授课专业教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努力更新知识,推动教学相长。

2.注意提高考核方式的可行性

多元化考核势必带来考核时间、人员、条件的要求,也不可避免带来工作量的增加,如何使考核有效和可行,是进行多元化考核的一个前提。(1)要保证考核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考核的组织形式,节约成本,降低组织难度。(2)统筹计划,做好相关准备和条件。(3)按照各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好各考核环节的具体标准和流程,以便顺利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