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旅游的特征

乡村旅游的特征

时间:2023-06-14 16:18:52

乡村旅游的特征

第1篇

关键词: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特征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多数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到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90年代,进入成熟发展时期。而到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其乡村旅游更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乡村旅游已成为当代欧美国家的主要旅游形式之一。如2003年,美国去农场度假的有1800万人次;法国的乡村旅游收入达100亿法郎,占该国当年旅游总收入的1/4。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从产生到现在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相对成熟的一个较为完整的过程。其乡村旅游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基本特征。其乡村旅游发展上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旅游景点的经营特征

1、私营化

欧美国家的乡村旅游大多是在私营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其农场主同时也是旅游业经营者;其乡村旅游景点的经营则为家庭私营。在美国这样的“度假农庄”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度假。他们可以住在农家与农场主人一起生活。游客在观光度假之余,亦能尽情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亲身参与农场生产活动。度假农庄的民宿房舍大多利用农家空出来的房间或农舍稍加改建整理而开放经营。

2、小型化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的基本经营单位,大多数为一个农场或一个家庭。这种小型化的经营特征,既符合其乡村旅游是在家庭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同时也恰好迎合了旅游市场的需求。英国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就是如此。从旅游开发经营的面积看,虽然各个家庭农场的面积大小各异,但是,旅游者在其中活动的空间却都不大。政府为了防止农庄走上商业化经营,规定农庄了的民宿床位,一般为2~6个房间,可提供4~15个床位,低于这个限度可以享有免税优惠。从所雇佣的旅游从业者看,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其农场主平均雇佣全日制的旅游从业者大多数只有10名左右,农场主化在旅游上的投资,大多数平均也只有5万英镑左右。由此可见,其旅游经营规模是很有限的。

3、兼营化

欧美国家的农场主,大都是一方面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另一方面在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时依托农业生产的支撑。在他们看来,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不可分离,彼此双赢,和谐共进;即使是乡村旅游的收入远远大于农业生产的收入,也不可对农业生产轻视、懈怠、甚至放弃,相反,要真真实实进行,一丝不苟经营;否则,如果将农业生产表演化,那就势必失去乡村旅游的原汁原味,削弱乡村旅游对外来游人的应有魅力。

4、分散化

欧美国家庞大的乡村旅游需求市场与小型化的乡村旅游经营规模,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多点式、分散化的发展格局。近年来,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分散布局表现十分明显。到2006年底,法国推出的“农庄旅游”,全国有1.6万户农家建设了家庭旅馆,开展旅游接待;意大利开展的“绿色乡村旅游”,其农庄已有6500家;巴西有5000家农场旅馆;美国仅纽约就有1500家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而夏威夷州则多达5500个农场。众多的乡村旅游景点分散吸引了庞大的乡村旅游群体,在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同时,又保证了农场的旅游产品质量不会因游人的过度集中而受损。这种多点分散、小型化的布局是旅游市场需求的必然产物。

二、旅游产品的类型特征

1、观光参与性产品

乡村的观光参与性旅游产品,是近几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需求而产生出来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观光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观赏整体农村的自然风光,接触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其二是观赏乡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田园风光,这种产品是绝大多数乡村旅游产品经营者都自然或不自然地为外来旅游者提供的产品。为了更好地观赏乡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农场主往往有意将一些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呈现出来,让旅游者参与进去,借以延长旅游者的滞留时间,增加旅游业的经济收入。夏威夷的农场主就将自家咖啡加工的全过程有计划地展示给旅游者,并让有兴趣参与咖啡加工的旅游者当一回咖啡加工工人。一些地方在开展乡村旅游时十分注重这种参与性旅游活动。在秋收季节,或果实采摘季节,旅行社组织城市居民到乡村去参加生产劳动。有的城市居民甚至到乡村租种耕地,全过程地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和农业经营活动。而农场主则成了旅游者的田园看护人。针对旅游市场的这种需求变化,许多农场都纷纷推出旅游者可以参与、能够参与和乐于参与的游览项目,如家畜家禽饲养、成熟果实采摘、秋季庄稼收割和捕鱼生产活动……此举,既可延长旅游者的滞留时间,又能增加农场主的经济效益。

2、娱乐休闲型产品

农场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者追新猎奇、求乐求知、求健求美等需求,往往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休闲活动。美国许多农场就举办西红柿节、甜洋葱节、土豆装袋节等活动。而更多的农场则因地制宜,相继推出骑马、乘马拉车、雪橇、滑翔、登山、漂流、徒步、钓鱼等活动。还有的农场请专家将玉米地种植设计成迷宫形式,推出玉米地迷宫游览活动,给旅游者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因场制宜地推出娱乐休闲型旅游产品,虽然有的已超出了乡村旅游范围,但是这种扩展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却十分有益。这不仅拓展了乡村旅游的项目产品,而且避免了农场资源的闲置浪费。

3、住宿餐饮服务产品

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既是乡村旅游服务中最基本的服务,也是开展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服务项目,更是能否接待旅游者和接待多少旅游者的最基本的条件保证。而且,这往往是欧美各国衡量其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目前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农场旅馆,巴西有5000家,意大利有6500家,法国有16000家。这些农场旅馆为旅游者提供的旅馆及床位是当地的风格,为旅游者提供的饮食是当地风味,使当地乡村旅游的特色得到了充分展示。

4、旅游购品

欧美各国各个农场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往往推出一些旅游购品以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并借此推销农副产品,以从中获取更多的收益。这些旅游购品,首先是农场出产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如蔬菜、瓜果、粮食、咖啡、干酪、奶油等土特产品。其次是农场推出一些编织等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这些旅游购品销售收入往往是全部乡村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夏威夷来自农副产品的直接销售收入竟占其乡村旅游总产值的1/3。在一般情况下,外来旅游者在同类产品中更愿意从农场直接购买。特别愿意购买自己直接从农场亲手采摘的蔬菜水果和农场当面加工的奶油、咖啡及从农场酒窖中取出的葡萄酒等。职称论文

三、旅游市场的取向特征

1、本地化

在欧美乡村旅游市场中,本地旅游者在旅游者总人次中往往占七成以上。在英国,这些本地旅游者从居住地到旅居地为2~3小时车程之内;在西班牙,这些本地旅游者从居住地到旅居地为100~200公里范围内。产生这种格局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乡村旅游景点众多,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人们对乡村旅游景点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其二是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景点的选择性并不很强,只要有较好的环境、和谐的氛围、相应情境,就可满足游客需求,他们不会对具体内容过分苛求,也就无需跨区旅游。

2、城市化

欧美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大都在70%以上。城市人口既是国家人口的主体,又是国家旅游人口的主体,更是乡村旅游市场的主体。乡村旅游市场正是立足城市人口的旅游需求而产生的。繁忙的工作生活压迫着城市居民的神经,他们更加向往重返没有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的大自然,向往能使人耳目一新的异域环境,这就构成了城市居民进行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有的城市居民甚至在乡村拥有一块土地,每年用于度假之用。

3、家庭化

据英国一些农场的旅游景点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以家庭为组织形式的乡村旅游客人占景点旅游者总数的40%左右。由此可见家庭游客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在欧美国家,近距离经常性地利用双休日进行以家庭为组织形式的自驾车旅游也是较普遍一种的形式。乡村旅游也是如此。乡村旅游中的观光、休闲和参与性旅游更是如此。

第2篇

关键词: 乡村景观特色,村庄历史,红色旅游,地域特征

Abstract: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llage is a villag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years with other place different features, it is als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he essential starting point. Drought shop village is a typical northern villages in the planning, through the keep looking for the common features of the appearance of the place, and the landscape with, through the reform and renovation ha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ing village tourism features.

Key words: rural landscape features, the village history, red tourism,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中图分类号:F590.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缘起

自从承担了蓟县新农村试点村的景观整治设计工作,我们便确定了立足本村特色,发挥村庄优势;以村民为主体,以经济发展为根本,形成“一村一品”的旅游特色新农村。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了数次的现场调研,深入村民,切实考察村民们的需求;形成了以人为本,以村为本的特色规划。

2、地域特征的找寻及存在的问题

旱店子村位于天津市蓟县城北部,四面环山、土质肥沃、人杰地灵,被名家誉为“后花园中后花苑”。 当年震惊冀东的“花峪”惨案也发生在这里。根据现场调研及入户访问,找到了一些村庄的特征,但也发现了若干问题。

2.1 村庄景观地域特征

(1)四面环山,自然景观优美特征;

旱店子村四面环山,高差很大。村庄布局简单,仅有一条主路进入村庄,两侧为住宅用地,大部分的农田都分布在山谷间,主路两侧迎接人们进入村庄的分别是村委会和停车场。村庄布局规整,满眼绿色,空气清新。

(2)红色历史足迹清晰;

当年震惊冀东的“花峪”惨案发生在这里,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众多历史遗址和动人故事,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村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3)梨树为主,刺槐、柿子树等老树并存;

村中主要以种植梨树等果树为主要产业依托,现有大量100年以上古梨树,每当开花时节,满树百花,落英缤纷。村中还有柿子树、古槐树、板栗树。这些果树的大量存在,除了提供果实采摘,观花赏景的优势,还有很多果树的断枝为村民提供了燃料来源。

(4)存有少量年代较久的传统民居。

村中民居多为新建,但仍有多处年代较老的传统民居,已有局部院落墙体损毁,但整体风格保留较好。

2.2 村庄景观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陈旧,管线杂乱

(2)公共设施及公共场地的缺失

(3)整体建筑风格及景观定位不足

3、主要设计理念

针对以上提出的一些优势及问题,把握景观地域特征的出发点,我们提出了以下的设计理念。

3.1 “一村一品”的特色村

在蓟县旅游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提出了“一村一品” 的村庄发展模式。旱店子村庄集中,红色历史文化扣人心弦,以此为契机,开发特色旅游,创建特色景观,发展特色产业。

3.2、旅游吸引产业,产业带动旅游

旅游与产业之间是互惠互利的一种关系,旅游的目的是带动产业的发展,使老百姓致富,同时带动整个村镇的发展。村庄的产业发展之后,又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3.3保留为主,微循环整治理念

对于村庄的规划,绝对不可以大拆大改,而是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局部节点改造,建筑空间布局改善,基础设施完善等手段来总体上提升村庄的旅游档次。

整治和改造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近远期结合,通过示范、引导改变村民观念,进而改变村庄的面貌。

3.4、以人为本,村民优先

规划中主要考虑两类人群的需要,一类是村民,另一类是旅游者。村民作为整个村庄的主人,其利益是优先考虑的。

a、一定要满足村民正常的起居生活,尊重村民的利益及想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规划设计。

b、保证村庄传统民风的传承,也能增加村民的收入,提高村民发展旅游的积极性。

c、在旅游项目的设计上,除了以单纯的村居,美景为主,还要考虑村民的参与性。

3.5、生态性及经济性是村庄发展的根本保证。

坚持生态性及经济性原则,是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必需条件,主要表现在:

a、现有环境治理的生态性

于现在已有的采石场断壁,要采用种植爬藤植物,挂网喷播等方法,逐步改善现有断壁的景观效果。

b、规划中材料选择的生态性

在规划中,选择本地材料,如采用页岩、卵石、不规则石块等为主要铺装材料,通过合理的加工,使之形成既符合本地特色,经济实用又生态环保的景观材料。

c、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性

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考虑生态环保性,合理使用能源;

4、地域景观元素的表达

4.1旱店子村规划定位

根据分析,我们得出旱店子村应该是一个以现有红色历史资源及已有的绿色景观为依托,创建以红色旅游文化为主题的农家乐等特色旅游活动的旅游特色村。

借助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警示门、警示钟、无名烈士墓等红色景区的盛名,红红火火的旅游业可以在村内发展起来,农民们可以开办农家旅店,经营旅游纪念品,为游客讲解革命历史…

4.2整体规划构思——红色文化+绿色景观

1、红色文化

村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众多历史遗址和动人故事,既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村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2、绿色景观

村庄春季山花烂漫,香飘十里;夏天绿荫蔽日,橡林松涛;秋日百果飘香,层林尽染,依靠这个优美的环境吸引观光度假养生的游客。

3、院落

将部分坍塌的院墙拆除,打开院落;将老房子进行加固,作为沿街铺面。向东西纵深发展,打破原来单一的街道形式,形成开放空间、广场等,尤其适合夜间篝火、烧烤、聚会等活动。

5、重要节点空间组织与景观设计

5.1、村口标志及广场

强调入口的观赏与学习性,增加名人文化墙,记录旱店子村的红色历史及村史,并附上旱店子村地图,便于游客对于旱店子村的了解与认识;通过嵌草砖停车位种植,增强停车场的观赏性与生态性。

5.2、红色文化街

大力发展红色产品的展示与销售;将原有新房进行美化,打造标准的农家旅馆,吃住玩一体化,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条件。

5.3、重走行军路

通向村子西北山上的道路,为抗战时期红军行军的道路。为了充分体验红色印迹,道路中设置英雄故事墙、红色足迹馆、英雄雕像等景观。并有红歌、服装、鞋子、旗帜等供体验。

5.4、惨案遗址改建

为了加强人们对“花峪”惨案的了解,将碑周围地块进行整体规划,在不影响周边村民住宅用地的前提下,建设一栋惨案遗址博物馆,展示与传达惨案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警示人们记住历史的一刻,悼念去世的烈士与百姓。

5.5、模拟野外战场

在重走行军路的景点终点,设置一个模拟的微型野外战场。通过游客的参与性,理解与体验红军的伟大与悲壮。并提供露营用的装备与食物,提高游客情趣的同时,增加产业收入。

6、结语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着以村民、村庄为本的出发点,通过问卷调查、入户拜访、演示汇报等多种途径,不断的与他们探讨,听取村民们的意见,真正将规划与调查分析结合在一起。使整个规划及细部设计与村民息息相关,更加人性化。发展红色旅游会使旱店子村的面貌发生巨变,促进了文明生态村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baike.省略/view/3191630.htm 百度科学

2、邵爱云 赵辉 编.新农村村庄整治规划实例[M].中国社会出版社.

3、欧阳勇锋 黄汉莉 和太平.相地为先的乡村景观设计——以百色市那坡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屯环境设计为例[J].中国园林,2008(8):28-32.

第3篇

一、以生态保护为切入点,从而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

乡村旅游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因此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系到当地民生与经济,因此,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

(一)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乡村有着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这是其吸引大量游客的根本原因,自然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可复制性特征,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必须严格保护。

(二)注重田园风光的维护。田园风光是区别城市的重要特色,其乡村性是区域旅游的核心组成,田园风光不仅仅是一种基于农村景观的特有风光,同时也是原始农村生产活动的体现,田园景观在乡村旅游中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是农民生产生活的核心,因此应当全力保护农村的田园风光。

(三)要注重保护乡村村落景观。乡村的文化特色一般通过建筑体现,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的乡村,其建筑是其村落发展的活化石,这也是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重点保护。

二、以当地实际为基础,对地方特色旅游资源进行优化

乡村旅游发展基于乡村特色,而对于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基础,也是设计好的旅游发展项目的基础,乡村旅游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乡村性特征,乡村旅游的灵魂便是乡村,是基于本地风土人情的旅游形式,这种乡村性也是区别名省旅游的主要特征。

(二)文化性,乡村的景观与人文特征沟通构成了乡村的特有文化气息,其与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截然不同,虽然也为生计所忙碌,但是乡村有着其特殊的农耕文化气息,同时大部分乡村居民也保持着质朴的特征与闲适的生活状态。

(三)生态性特征,乡村的生态环境优于城市,特别是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人开始在周末逃避城市,选择乡村生态旅游。

(四)体验性,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化还应当注重体验性,特别是农耕文化体验及乡土风情的体验,这也是吸引大量游客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注重生态旅游的规划与资源分配

我国乡村旅游经济蓬勃发展,不同地区都开始大力开拓乡村旅游市场,特别是一些城郊乡村及特色乡村,但是这也导致了乡村旅游的同质化,定位不准确,特色化不明显等,因此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还应当注重合理规划与资源合理配置。

(一)注重旅游特色的体现,现有的乡村旅游主要从自然环境与民俗文化环境两个角度体现,这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不同乡村应该在其中甄别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建立特色化旅游。

(二)科学规划,注重资源合理配置,乡村旅游应当建立在严格的规划基础上,特别是在同一个县市区的不同乡镇之间应当采取差异化规划,逐步推进乡村旅游建设。

(三)注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在资源的开发中不可操之过急,而应当充分考虑到保护与发展的均衡,从而保证历史文脉的延续与发展,保证生态环境的改善,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明确政府职能,注重政府的引导与规划作用

(一)注重经济与政策的双向支持

乡村旅游首先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的经济情况,因此有必要在相关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发展,同时注重乡村旅游法阵的健康与稳定性,特别是在当今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政府应当从直接经营转变为管理监督,另外应当积极引导,对乡村旅游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撑。一些企业在开发经营中的财政问题由其自行解决,但是涉及到一些与政府有关的问题,比如水电、交通等问题,则需要政府积极引导与支持。

(二)注重农民与企业利益的均衡

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经常会诱发企业与当地村民的矛盾,这严重影响了旅游开发的进程,甚至会造成旅游开发的失利,因此政府应当积极出面协调,特别是应当站在中立的角度上,既能保证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又能协调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一方面,小农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农民会相对选择自利的问题处理方式,通过阻挠企业发展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另一方面,企业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则会开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便会忽视农民的利益,导致他们的利益受损。而政府应当在不同阶段注重协调企业与当地农民的矛盾,保证双方利益的平衡,同时严格制约与控制旅游开发中一些不良行为,促进乡村旅游事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五、注重机制改革,为本地农民带来实惠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增值,这种增值可以有效的带来农村地区整体收入的上升,而这部分增值按照往常的规律,主要是由政府与开发商获得,而农民只能因此得到很小一部分的补偿。另外,我关于欧缺乏必要的土地流转法律规范,导致很多农村的土地流转行为是一种自发的行为,且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政府不会过多的考虑土地流转中村民的利益,采用征用的方式给予极少补偿,同时不仅农民形式土地资源的配置权,对于其收益的分配也是独断独行。另外,村民的土地一旦被征用,则生活方式会发生极大变化,而他们没有了基础的生活保障,不得不选择其他方式维持生计,但是因其文化水平及社会素养较低,很难站稳脚跟。

第4篇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在早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已经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到了20世纪8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农村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影响力。所以,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成熟。Fleischer在他1996年的《乡村旅游真能从农业中获利》中提到了以色列典型的乡村旅游形式是以提供住宿和早餐为主的农庄旅游,他认为乡村旅游规模很小,季节性强,受诸多因素影响,带来的收益较低,因而对地方经济影响不大。

(二)国内研究状况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是在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在农业发展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势下产生的。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也是伴随着乡村旅游的现象的出现和繁荣而渐渐受到重视的。我国最早开始进行乡村旅游实证研究的是卢云亭、刘军萍等人,他们在《观光农业》(1995)一书中较为系统地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产生动因、属性特征等方面作了理论探讨,并对北京五个城郊农业地进行了旅游规划方面的研究。

二、乡村旅游产品特征

任何乡村旅游形式的出现与发展都有其独特的性质,以保证它的生命力。本文认为乡村旅游具有以下特征:

(一)乡土性

乡土性是乡村旅游产品的本质属性。旅游者以乡村空间环境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为对象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因此,无论是开展乡村旅游所依托的场所,还是开展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旅游吸引物,都体现出乡村旅游产品的独特的乡土性。

(二)文化性

任何乡村旅游发展都是依托一定的乡村文化积淀而来的,乡村旅游的对象一乡村景观、乡村旅游的产品和乡村旅游市场均呈现出乡村文化的属性,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体现了乡村旅游产品丰富的文化特性。

(三)季节性

乡村旅游资源大多围绕当地优良的田园风光进行的旅游活动,从而受季节和气候影响较大,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季节因素,以便因时、因地组合旅游产品。

(四)综合性

从全国范围来看,乡村旅游活动越来越丰富,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不断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充分体现了乡村旅游产品的综合性。

三、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规律意识差

市场依托型乡村旅游模式首先要有遵循市场规律的意识,市场规律要求遵循市场供给需求为前提,进行合理的资源调控,控制生产资料在各个部门的比例。以木化石馆为例,将木化石从云南运来并建馆供游客观赏,投资高达上千万,但结果并不怎么讨喜。

(二)客源市场狭小, 产品单一,易出现恶性竞争

在分析游客出游目的的时候,我们可以得出:大部分游客进行乡村旅游的目的主要是想缓解其在生活中、学习中以及来自社会方面的压力,而对购物相关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却很少,而据目前在开发相关旅游产品方面注重对乡村农副产品购物以及观光的开发,对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开发以及乡村养身开发力度不足。

(三)市场营销手段匾乏

由于在乡村期的粗放经营, 不重品牌,导致旅游的特色品牌比较少,而且质量不高。缺乏一套完整的产品策划和包装手段,餐饮、工艺品、土特产品、特色活动等辅助产品不够丰富, 经营特色不够。游客在获取旅游信息渠道主要依靠亲人们相互推荐,而真正通过媒介渠道知道的的相关旅游产品信心占少部分,这一点则说明,在开发其乡村旅游产品时忽略加大对旅游市场进行有效的营销和知名度推广手段的力度,信息模式获取很是单一。

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对策和建议

(一)遵守市场规律

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不能脱离市场需求而盲目的区开发旅游产品,遵循市场供求关系,严格合理的控制产出比例,根据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对其产品开发体制做出相应调整。

(二)产品开发形式丰富,营造良好环境

就旅游产品而言,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应该不只是单功能型的。旅游产品的开发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消费群体, 要能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因此应该制定合理的客源市场分析机制,不断扩大其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在产品的开发中应注重开发多功能复合型产品, 注意产品参与性问题, 并努力与其它旅游产品相结合。

第5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45-02

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全国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旅游局将1998年旅游主题定为“华夏城乡年”,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2009年旅游主题为“中国生态旅游年”等等。各大旅游景点纷纷打出了“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旅游理念和口号,乡村旅游一时间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股浪潮,席卷全国各大城市。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名词,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是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向传统农业延伸的尝试,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目前,国内一些乡村旅游还仅仅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经营管理模式相对粗放,效率也较为低下。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游玩,欣赏农村风景,体验农村乐趣的旅游方式;而对经营者而言,就是通过农村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与乡村文化,吸引广大游客群体来农村吃、住、玩、游、娱、购的旅游形式。广义的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其是指农村家庭以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及农家生活为旅游资源依托,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度假以及体验的旅游活动形式。

二、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

乡村旅游不同于平常所见的旅游方式,其经营主体为农村家庭,在经营管理上相对松散自由。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农村家庭通过自身的果园、鱼塘、牧场等农村资源来吸引城市旅游群体。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呈现着以下几方面特征:

1.乡土特征鲜明。乡土特征鲜明是乡村最为明显的特征。相比较文化古迹、风景名胜,乡村旅游的载体为田园风光、乡村自然景点,因此,其所展示的为农村所特有的自然风貌,而且其将农村自然风貌与乡土文化融合在一起了。乡村旅游使得游客感受到了农村的乡土气息,体验了现代农村生活的氛围和节奏。

2.平民性明显。目前,国内旅游被诟病的一点就是费用过高,旅游群体基本上是以富裕阶层为主,而这点在乡村旅游中却不明显。尽管国内一些乡村旅游景区也是向富人开放的,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群体还是集中于都市白领和工薪阶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都市白领和工薪阶层受制于收入与工作的因素,其出行旅游主要是以短距离为主,而乡村旅游则是其首选。因此,乡村旅游具有大众化和平民性的特征。

3.参与体验性强。参与体验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主打牌。在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的旅游形式中,主要是以观光、欣赏为主,而乡村旅游方式则有着本质的区别。乡村旅游所开展的旅游项目就是农村生活的组成部分,游客一方面可以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参与赶牛犁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农事作业,体验农耕生活的辛酸劳累,同时也可参与采摘、收获、品尝等农业生产活动,让游客感受农业丰收的喜悦。

4.消费水平较低。在近年来城市物价水平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农村的消费水平则相对维持在较低的水准。乡村是以农村消费为基础的,接待者为农村家庭,旅游的内容也是以农村生活的体验的感知为主,这使得乡村旅游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在乡村旅游模式下,吃的东西是农户自产自销,住的是农家小屋,娱乐是以果园、花圃以及风景区的农村资源为主。因此,乡村旅游总体消费价格较为低廉,城市一般家庭都可以接受。

5.经营方式以家庭为主。目前很多名胜古迹的旅游发展模式是以旅游公司为主导的,通过旅游公司来经营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日常维护。然而,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则是农村家庭,夫妻或上下两代人等直系亲属共同操持,雇佣的服务员也多是亲戚。

三、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旅游作为绿色无污染的第三产业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是农村旅游资源,其对农村经济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第一,乡村旅游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分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经济是三农问题的最核心问题,乡村旅游模式可以形成一整条产业价值链,通过乡村旅游延伸开其他各个产业的发展,如农渔养殖业、运输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餐饮住宿业等等。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展还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三农问题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乡村旅游帮助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再就业。据调查显示,乡村旅游的工作人员基本上以50岁左右的农村居民为主,而且很多乡村旅游地区对工作人员都没有年龄、学历上的限制,这无疑为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舞台。

第二,乡村旅游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刺激了农村消费的发展。乡村旅游经营的主体为农村家庭,而且相比较其他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少,成本低,收益率高,这可以有效增加农村家庭的额外收入。同时,农村家庭收入的增加则有助于刺激农村消费,配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的开展。

第三,乡村旅游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有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洁的环境、文明的语言与举止在农村和农民中逐渐形成,而且游客对餐饮的卫生要求也使得农民的卫生意识不断提升,这极大地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了邻里和睦。

第四,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民民主和主体意识的提升,有利于现代化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毕竟是市场化的竞争活动,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增强主体意识,主动适应市场,这使得农民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强化。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和农村周边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农民更加注重农村集体环境的建设与发展,使得农村整体环境不断改善与提高,而且在管理上也更加民主。

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关系着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目前,一些乡村旅游做得好的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已经逐渐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持平,而且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日益提升。为使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市场需求导向,做好主动营销宣传工作。主动营销是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重要渠道,其有助于乡村拓展游客,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足够的影响力,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当然,在主动营销宣传工作前,首先要明确宣传的品牌主题。对乡村旅游而言,其所强调的是城乡文化的差异,城乡文化差异是城市居民向往乡村旅游的深层次动因。因此,必须要深度挖掘乡土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与此同时,伴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未来的市场需求将呈现着多元化与多层次化的趋势发展,而且一些乡村旅游的高端市场将逐渐形成,游客除了关注健康、舒适、卫生以外,还追求品位独特、文化底蕴、个人空间。因此,在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营销的过程中要从高起点、高品位着眼,对深层次的农业民俗文化的开发,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品味提升。

第二,切实解决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的“三化”问题。所谓的“三化”问题,就是庭院的美化、居住环境的城市化以及服务的标准化。这“三化”问题是目前乡村旅游服务层面存在的弊端,因此,政府部门与经营主体要科学栽花植草,美化农家环境;同时,学习城市一些星级酒店的居住环境,改善卧室的寝具和卫生间的洗浴设施的方便、卫生、整洁程度。此外,最重要的是加强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标准,做到既要有农民的质朴热情,也要有向城里看齐的标准化、规范化服务。

第三,对乡村旅游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主导和规划,目前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呈现着乱象的态势,这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埋上了一层阴影。因此,政府部门要对乡村旅游景区进行统一的规划,建立扶持乡村旅游的配套政策机制,通过对乡村旅游景区在土地、交通以及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实现乡村旅游景区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针对乡村旅游景区的多个地区,进行交通标志、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合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此外,建立农村本土特产产品的生产与物流配送机制,发展乡村旅游的农副食品行业。

第四,转变经营理念,形成乡村旅游的品牌化发展模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要从规模化和品牌化的角度切入,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服务的附加值。一是要充分认识乡村的经营理念精髓,转变经营观念,通过“农”、“家”、“乐”这三方面形成自身的经营理念。二是结合营销宣传,塑造自身的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品牌化辐射各个区域,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经营需要服务水平的配合与支持,只有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经营。

参考文献:

[1] 陈欣,马莉,董珊薇.农家乐旅游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

[2] 罗康荣.农家乐与休闲运动产业相结合发展模式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2011,(8).

[3] 曾建明,肖洁.略论中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差异化战略——以农家乐为典型业态[J].改革与战略,2010,(8).

第6篇

论文摘要:乡村旅游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今后一段时期贵州旅游发展的主旋律。本文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入手,就贵州乡村旅游的市场特点和消费需求进行了分析,将贵州乡村旅游产品分为三大类型,即体现田园风光的旅游产品、参与型的农家乐旅游产品、体验乡风民俗的旅游产品。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出游的动机都是以追求心神的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快乐的休闲游憩、体验不同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为目的。与此相适应,旅游市场也面临着空前的转变: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如:自助游、互助游、徒步游、自驾游、刺激游、拓展游等;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化,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古村落、古穴居等;出游时间的个性化,如:周末、假日、日常闲暇时间。在此全新的旅游时代来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央“一号文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经济平台和政策环境;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将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进而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国家旅游局围绕这一主旋律,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及时提出:旅游业向农村挺进。乡村旅游产品也由此备受世人关注,成为目前国内旅游市场的热点。从资源禀赋和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来看,贵州省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由此,贵州省明确提出将乡村旅游作为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点,这是实现我省旅游业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客观选择。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其产品的开发必将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规模、方向和未来。贵州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既保持与国际接轨也体现贵州本土的特色,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济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民俗文化为基础的旅游活动。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吸引旅游者观赏、休闲、体验、健身、科考、习作、绘画、摄影、购物、度似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是开展乡村环境旅游还是乡村文化旅游,取决于该乡村的资源特征。如:平坝天龙屯堡文化旅游区,该社区是贵州省民族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乡村旅游开发地区。在这一社区,主要开展的是乡村文化旅游。因为在这里保存了距今600年明朝江南的汉族文化,也就是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活化石的“屯堡文化”。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有“老汉人”之称的屯堡人、信神拜佛的三教寺、屯堡特有的四种婚姻形式、原始拙朴的地戏、轻松诙谐的屯堡花灯等等。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是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也就是说,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所以,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挖掘独特的地方特色、形成真实的乡村氛围,也是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要求。

二、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

乡村旅游始于19世纪的欧洲,1855年法国参议员欧贝尔邀请几位贵族来到巴黎郊外的农村度假。他们自己烧烤野味,划船游玩,学习制作农家食品,伐木种树,欣赏游鸟,学习养羊,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早期的乡村旅游具有比较明显的贵族化特点,普及性不强。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该类旅游形式在意大利的诞生。20世纪30年代匈牙利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使游人在领略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的同时体味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我国乡村旅游则更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美国、日本、波兰等国先后推出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逐渐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通过乡 村旅游活动的开展,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大自然的价值,加强了城乡人民的友谊,满足了都市人走进自然、求新求异的旅游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都市生活的压力。

从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乡村旅游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本质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方面:

(一)观赏乡村景观。乡村景观指的是乡村物质文化景观。它是乡村人民集体或个体智慧的外在显现部分,它具有可视性、可触性的特点。它包括乡村建筑、乡村聚落、乡村服饰、乡村手工艺品、乡村田园风光。乡村建筑包括乡村民居、乡村宗祠建筑以及其他建筑形式。如朗德苗寨的吊脚楼、安顺滑石哨布依族村寨的石板房、平坝屯堡村寨老汉人的碉楼、丛江占里侗族村寨的风雨桥等。千姿百态,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乡村宗祠建筑那气派恢宏的祠堂、高大挺拔的文笔塔、装饰华美的寺庙无一不是乡村发展的历史见证,反映了乡村居民生活的一个侧面。乡村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布特点及建筑布局构成了乡村聚落景观丰富的内涵。这种景观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传统性等特点,反映了村民们的居住方式,往往成为区别于其它乡村的显着标志。乡村服饰是乡村人审美意识的外在显现,它具有一定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特点。如土家族的土家织锦、壮族的蜡染布、苗家的刺绣和银饰、屯堡老汉人的包头、发饰及围裙等。乡村手工艺品是乡村人所创,反映乡村人心灵手巧的一面。如:苗族的簸箕画、蜡染挂件,其自然淳朴,极富地方特色。还有蜚声海内外的贵州“三宝”:大方漆器、玉屏萧、安顺“三刀”。乡村田园风光是乡村景观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它包括大规模或连片的农田带、多种类的经济果林与蔬菜园区、一定面积的天然或人工水面。乡村田园风光是一幅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风景画,是村庄与自然构成一种和谐和有机的整体,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意境。游客置身其中会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达到休闲、身心放松和娱乐的目的。

(二)参与农事活动、感受农家生活。当今社会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缺乏对农村、农事和大自然的基本了解,到乡村地区进行旅游活动,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知识和基本农事的了解、学习,以玩的形式参与到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农事中去,已经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出游动机和必不可少的内容。农事活动不仅为体验生活乐趣创造了客观条件,而且它还具有

教育的特点。旅游者通过参加农耕、采摘等活动,了解我国长期. 积累起来的丰富多彩的传统农业文明,学习农业生活技艺,既丰富了阅历又增长了见识,达到悦神益志的境界。从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来看,参与性活动内容正在逐步深入,已经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一大卖点。“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已是目前乡村旅游中比较盛行的活动,旅游者在享受质朴的田园风光时,深入到农户家庭去,同吃同住体验真正的农家生活。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农场(民宿)度假旅游,如英国的许多游客都偏好自助式民宿,并且对度假农场的品牌忠诚度很高,基本上有2-3次类似经验,通常停留时间为1周左右。

(三)体验乡风民俗。乡风民俗反映出特定地域上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是乡村民俗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对游客吸引力很大,是城乡之间可供交流的重要资源。饮食、服饰、生产交通工具、婚丧礼俗、节庆活动、娱乐竞技甚至道德伦理、、民间文学已经成为旅游者体验乡风民俗的载体。到乡村地区开展旅游活动的旅游者已从最初的休闲度假到自然体验,逐渐发展到了文化体验。自然体验和文化体验的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乡村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主要内容也是乡村和城市的差异之所在,是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关键。乡村旅游产品就要满足城市旅游者对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探索、体验和享受。

三、贵州乡村旅游市场的特点和需求

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只有不到10年的历史,乡村旅游市场启动晚,乡村旅游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所以,目前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零散、没有把点连成线甚至到面。现在开展乡村旅游比较知名的就是,郎德上寨、天龙屯堡、下五屯及千户苗寨,不具有普遍性。由于不具有普遍性,就形成了少数专业旅游村寨,开展乡村旅游没必要搞成全村寨都从事旅游活动,而应该根据各村寨的特色在村寨中添加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村寨的人们应该按照自己日常的生活顺序来生活、生产,不应该完全放弃自己而去迎合旅游及旅游者的发展和口味。其次,贵州乡村旅游的主题单一,导致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现阶段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很明显的目的就是反贫困,这就很容易导致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偏向经济效益,凡是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产品项目就大力开发,对经济效益不明显的产品开发程度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我认为主要和现阶段消费需求层次的初级阶段有关,大多数旅游者的需求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度假、专题层次的需求少。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需求多极化发展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体验、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对观光旅游的需求仍然会很高,但是旅游者对度假旅游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原始性、优美性上;对文化环境的古朴性、乡村性、地方性上;对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新奇性上。同时,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休闲度假、保健疗养、享受天人合一的和谐将逐步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和主要目的。

可见,面对乡村旅游市场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乡村旅游产品中最迫切、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旅游产品的创新。创新是根据旅游资源状况构建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不断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游客的期望,是为了延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使旅游业保持持续性的发展。旅游产品创新的本质是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真实展现和文化环境的深度挖掘,表现形式就是设计细分目标市场的旅游主题。

四、贵州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

就贵州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而言,贵州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7%。贵州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岩溶形态特征堪称世界之最。无数的奇山秀水、瀑布溶洞、森林峡谷、温泉湖泊形成了遍布全省各地的神奇而美丽的自然景观。贵州美丽的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往往分布在没有工业污染的贫困的山村,而这些山村又是贵州独特、神秘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留地。全省3800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8%,其中苗、侗、布依、水、瑶、彝、土家、仡佬等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种之多,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中蕴藏着久远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文化。因此,这里的乡村不仅拥有淳美的田园风光,而且大都保持着古朴神秘的原生态。原生态的多民族文化与屯堡文化、夜郎文化、阳明文化、长征文化等特色文化交相辉映,形成遍布全省的“文化千岛”现象。

根据贵州省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可初步分为三大产品类型。

(一)体现田园风光的旅游产品。这类产品就是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开展如田园风情、环村步行等产品。目前,随着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者逐渐热衷于“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乡村风情旅游。贵州省有一批条件好的民族村寨,自然环境宁静、优美,如黔南州的巴拉河流域的苗族村寨等,通过精心设计旅游活动,可吸引需要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周末度假的城市居民和国际旅游者开展观光旅游。在此类产品的设计开发中,应把各个单体村寨连成线或面,形成旅游村寨群落,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单个村寨由于空间小,旅游者大量涌入后所带来的环境资源破坏,也可以延长旅游者的游览时间,形成相对独立的乡村旅游胜地的优势。

(二)参与型的农家乐旅游产品。这类产品的开发要从当地民俗中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形成有浓郁乡土气息和真实的农家生活的旅游产品,走农家乐精品路线。农家乐的旅游形式在贵州出现得最早,可以说大多数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定义就是农家乐。开展的活动内容有赏花节、采摘节等,一般为一日游或是周末游,产品的消费群体同定、重游率高。出现得最早但做得不是最好。目前贵州的农家乐产品类型单一、服务质量低、设施条件简陋、招待场所有城郊小旅馆的倾向、本土文化不突出、缺乏精品,大多数农家乐产品都是依托村寨农家进行棋牌聊天等活动,给人在乡村进行城市生活的印象。为此,农家乐产品的设计应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特色,在稳定消费群体的基础上开发多种类的参与性产品,如种菜、制作农家食品、栽花、割稻插秧、锄草施肥、挤牛奶、捕鱼虾、放牧、收割农作物、鲜果采食、鲜乳试饮、地方特色食品制作品尝等展现乡村生活的真实性,营造乡土氛围,增加文化含量,增加知识性、娱乐性,留住旅游者,树立精品理念。

(三)体验乡风民俗的旅游产品。这类产品所吸引的是以体验城乡文化差异为主要旅游动机的城市文化旅游者。贵州省众多的乡村都具有壮美的自然景色、恬静的田园风光、独具特色的乡风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在目前国内旅游市场正走向观光度假、体验式度假发展的趋势下,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绿色喀斯特景观和独具特色的乡风民俗、农耕文化将吸引一大批国内外文化旅游者。乡风民俗旅游产品的内容>,! 提的是从江县高增乡的侗族村寨占里,自古以来,这里用寨规和神秘的草药,恪守着古老的生育观,一对夫妇只生育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数百年以来,人口增长几乎为零。他们从不与外界通婚,但生育的孩子都很健康。他们的生活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里民风纯朴,与世无争,超然物外。如果善加利用,开发成专题文化探秘旅游产品,一定可以吸引众多的国内特别是国际旅游者。

参考文献

(1)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和方向[J].旅游学刊,2005,1

(2)余骥.乡村旅游市场特征论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6

(3)李伟.乡村旅游开发规划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6

(4)冯淑华.乡村景观旅游开发[J]._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1

第7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行为;浙江省;实证研究

旅游行为是指旅游者的行为,其研究对象是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1]。对旅游行为的研究不仅可以发现旅游的流动及规律,找出行为发生的影响机制,而且可以丰富旅游学的研究内容。中国对旅游者行为分析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目前国内对旅游行为研究已较为丰富。

一、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根据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2006年夏组织的关于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问卷调研,调研组共发放问卷2 800份,回收2 800份,其中无效问卷70份,有效问卷2 73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7.5%。问卷发放地点包括浙江省11地市市区主要人流密集点和周边主要景区等地,调查对象包括市民、外地游客、外来人员、学生等。最后对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spss分析,得出相关结果。

二、乡村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一)乡村旅游人口统计学特征

1.乡村旅游者性别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浙江乡村旅游中男性旅游者占49.1%,女性旅游者占50.9%,人数基本相当,女性略占优势。而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旅游者中男性占52.1%,女性只有47.9%。这表明与一般旅游相比,选择乡村旅游的旅游者在性别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由于女性对旅游过程中的安全性有着比男性更为敏感的意识[2],从而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乡村旅游是大众化、安全度很高的旅游形式。

2.乡村旅游者年龄

乡村旅游的主力军是年龄在21~45岁之间的旅游者,46岁以上的老年人很少会参与乡村旅游的活动。而根据2005年城镇居民出游情况来看,65岁以上的旅游者占了22.2%,45~64岁占了21.4%,25~44岁占25%,15~24岁占18.8%,14岁以下占12.6%,旅游者在每个年龄档的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很明显的差距,而且老年旅游者的人数比重也是比较大的,这与乡村旅游有十分明显的反差。说明老年人对乡村旅游的兴趣并不明显。旅游者年龄结构如下:20岁以下21.2%,21~30岁51.6%,31~45岁25.5%,46~60岁1.6%。

3.乡村旅游者职业

乡村旅游者的职业分布与一般旅游没有很明显的差异,但学生比重要比一般旅游高(2005年学生出游人数占所有城镇居民出游的12.3%)。这说明学生对乡村旅游青睐度较高。旅游者职业结构如下:政府工作人员1.1%,公司职员34.2%,个体职业者13.0%,学生24.4%,工人6.0%,农民2.4%,军人1.5%,教师2.6%,其他14.8%。

(二)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旅游活动,并使人处于积极状态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动力[3]。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旅游动机,旅游动机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乡村旅游是一种休闲、回归的旅游方式,它需要有轻松、惬意的环境,能令城市中的人放松紧张的心情。反映了乡村旅游者对感兴趣的乡村旅游项目的打分情况。根据项目的得分的高低可以发现,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的动机其实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健康的需要。看出旅游者对山地活动、水上运动和室内活动评分很高,说明旅游者来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是寻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返璞归真的需要。城镇的居民长期处在城市的灰色中,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他们需要一种与他们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他们怀念古朴、简单的生活。乡村所拥有的元素就成为能刺激他们产生旅游动机的因素。品尝农家菜、游览田园风光、寻求乡村气息等都是这类旅游动机的反映。第三,放松心情的需要。乡村独具的悠闲的氛围是吸引很多旅游者前去旅游的原因。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独具青睐是由于长时间处于钢筋铁骨的城市中,承受过大的生活压力和过快的生活节奏,这使他们变得紧张,心情抑郁,他们需要得到放松。第四,求知的需要。对于长期住在城市中的人,已经逐渐远离了传统:传统的节日、传统的食品制作、传统的体力劳动、传统的知识等等,因此参加本地婚庆、生辰等活动、学习农家食品制作、参与简单劳动、参加本地乡村祭祀、节庆活动等这些活动才会得到旅游者的青睐,尤其是对城市青少年而言,这是他们主要的旅游动机。

三、旅游决策

1.信息来源渠道

乡村旅游者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电台媒体,这与一般旅游有所区别(其主要途径是通过亲朋介绍),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2006年乡村旅游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广泛地发展起来的,政府的支持力量在乡村旅游的洪流推广中不可小觑。而政府主要的宣传手段就是通过电视电台媒体,因此这种渠道成为了旅游者了解各地乡村旅游的主要渠道。其他的信息获取渠道与一般旅游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但我们仍可以发现,旅行社在推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是甚微的。旅游信息来源渠道:通过电视电台媒体27.3%,通过报刊杂志21.5%,通过各类旅游网站20.6%,通过亲朋介绍16.0%,通过旅行社介绍7.4%,其他渠道7.2%。

2.旅游同伴的选择

乡村旅游者选择与家人、朋友、恋人的占绝大多数。这实际上与除了特殊旅游以外的大众旅游差别不大,但乡村旅游者选择与家人一起旅游的比例明显要比一般旅游要高,原因基本上有这几方面:第一,旅游者选择的乡村旅游点多为居住地的附近,约是1~2小时的车程范围以内。这有利于家庭在周末的时间一起出游,而不会出现一般旅游那样需要家庭内部人员彼此调和时间安排的情况。第二,很多家长是为了让孩子接触乡村、了解乡村而进行乡村旅游的,因而选择全家旅游的方式。选择的同行人情况:和朋友结伴35.6%,和家人一起31.3%,和恋人一起22.6%,独自一人5.0%,与单位客户一起3.3%,其他2.3%,

3.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以散客为主,这与一般旅游的趋势是吻合的,其中一半以上的乡村旅游者是利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安排游程,这是一般旅游不太可能实现的旅游方式。这主要是由于目前乡村旅游行程距离较短,很多是发生在同一地方的城乡之间。其次,自驾车旅游的方式比例较小,而一般旅游中,以自驾车方式进行旅游的势头已如日中天,据统计,中国从2004年春节开始,自驾车游客的比例已占整个散客市场的三成以上,而且这一数字正逐年提高。究其原因,可能乡村旅游的产品还不能吸引多数的高收入者,乡村旅游在国内而言还只是比较低档的旅游形式。出游方式:参加旅游团24.2%,自驾车出游8.8%,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公车、出租车等)自行安排54.6%,其他12.5%。

四、旅游消费特征

绝大多数的乡村旅游者可以承受的旅游消费范围在301元~600元之间,根据加权平均法来计算乡村旅游平均消费可知,乡村旅游平均消费为470.7元(计算公式为:150×9.3%+350×16.7%+450×30.2%+550×35.2%+800×8.6%,权数队形的消费额以范围的中间值为代表,“300元以下”一项以“0~300”的中间值表示,“600元以上”以“600元~1 000元”的中间值表示)。而2004年国内旅游者的平均消费已达到了750元以上(参考《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5年卷》),两者的差距显而易见。也就是说,乡村旅游者普遍认为乡村旅游是一种低消费的旅游方式。消费水平统计:300元以下9.3%,301元~400元16.7%,401元~500元30.2%,501元~600元35.2%,600元以上8.6%。

五、结语

本文对乡村旅游国内旅游者的旅游行为从旅游动机、旅游决策、旅游消费几方面进行系统的初步研究,乡村旅游行为分析对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就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一点建议。

1.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十分显著,而市场的推动作用不够有力,尤其是旅行社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几乎没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状况并不有利于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旅游的发展需要有市场起主要的作用,乡村旅游也不例外,当然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有政府的宏观调控,但不是以政府为主导。

2.乡村旅游的形象层次不够,有待提高。从调查和分析中可以发现,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印象停留在消费低的阶段,但事实上国外的很多案例告诉我们,乡村旅游也可以成为高档旅游的一个典型的代表。因此,我们需要努力提高乡村旅游的形象,推出更加富有特色和品位的旅游产品。

3.重视乡村旅游细分市场。家庭旅游和学生旅游细分市场在乡村旅游中的地位显而易见,乡村旅游目的地应该更具针对性地开发能吸引这些细分市场的旅游产品,以一扫目前乡村旅游产品概念混乱,缺乏重点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黄万英,蒙睿,叶文.国内旅游者旅游行为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5,(6):57-60.

第8篇

摘要 大城市边缘区的乡村旅游地由于其特殊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区域,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对北京市边缘区的乡村旅游地进行土地、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乡村景观分析,透视旅游经济作用下乡村旅游地城市化进程。研究发现北京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旅游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在以旅游用地的递增、耕地面积的缩减和宅基地的流转为特征的土地非农化,以旅游经济上升、外来经营者成为主体以及村民就业形式多元化为特征的经济结构多元化,以乡村人口的外流和乡村聚落的社区化为特征的社会结构解体化以及以现代建筑的入侵和乡村风光的质变为特征的乡村景观破碎化四个方面;北京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了乡村嵌入型、城市延伸型和乡村内生型三类典型的发展模式;北京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旅游城市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便利的旅游区位导向、广泛的旅游政策支持和多元化的产业经济背景四个方面。

关键词 北京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旅游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 K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4-0162-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4.02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边缘区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集中地区[1],致使其乡村地区面临着产业转型和结构选择的巨大挑战,人口构成、产业结构、生计方式[2-6]、土地利用[7]、景观构成以及空间结构演变等因素成为乡村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因素和表现指标[8-10]。在城市与乡村激烈碰撞的中间地带,乡村旅游的引入与发展通过经济、社会和文化链条将城市与乡村的人口、土地、产业和景观串联并拉动起来,并通过这种非工业化的方式创建了乡村向城市过渡的新路径。

旅游城市化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而出现的以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一种新命题。旅游城市化(Tourism Urbanization)的概念源于福特制时期的高工资与大众消费,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后福特制时的大众享乐消费[11](Mass Consumption of Pleasure),最早由澳大利亚学者Mullins提出。我国旅游城市化研究起源于21世纪初黄震方对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关注,并总结了旅游城市化的形成机制[12];从内在拉动力和外在驱动力两方面入手,将中国的旅游城市化模式总结为黄山模式、曲阜模式和以武陵源为代表的旅游景区景点城市化现象[13];陆林从城市化角度,认为旅游城市化是旅游作为推动城市化的一种动力,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旅游作为现代享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的城市化过程是一种新的城市化模式[14-16]。随着旅游业发展对乡村目的地产业转型的影响日益加深,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日渐兴起。王润以北京市郊区为例,将旅游业融入乡村地区主要的农、工、商产业,划分出公共游憩空间、商业游憩空间与农业游憩空间,产业选择改变的同时也影响着乡村空间结构的变化,北京市乡村游憩空间可划分为四类休闲版块[17-18]。席建超以河北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为例,分析旅游业对该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得出苟各庄村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过程与传统乡村功能解构和村庄“旅游化”过程相伴而生,由从单一的村民居住型用地逐步向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等复合型用地转变[19]。

国外对旅游城市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城市地区,从最初的澳大利亚学者对海滨旅游城市的研究到之后美国学者对旅游大都市和休闲城市的研究,对乡村地区旅游城市化问题关注不够。国内对乡村旅游地旅游城市化的问题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城市化对乡村旅游地的影响研究、旅游城市化测度研究以及发展模式研究方面,然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标准,同时缺乏数据,缺乏微观研究。因此,笔者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乡村旅游业为立足点,通过对北京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的人口、产业、土地、经济收入的变动研究探索近年来北京市乡村旅游地的旅游城市化进程和发展模式,为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第9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生态环境“公地悲剧”现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也大为增加,乡村旅游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兴起的。所谓乡村旅游,就是利用乡村风貌、乡村生产生活场景、乡村自然和人文社会环境等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体验、娱乐、休闲、度假。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开发,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特有的乡村文化和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已经影响到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如何保持“乡村”的持久魅力,成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严峻现实问题。本文从乡村的原生态文化和环境特色保持入手,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乡村”是一个相对于城市地域而言的概念。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紧张,身心受到极大的压力,需要放松紧张的情绪。在这样的心理因素驱动下,重返大自然,向往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必然更多地引起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向往,从而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主要在于游客的“乡村体验”。游客到乡村旅游就是暂时从都市喧嚣、快节奏的工作压力和现代社会淡薄与疏离的人际关系中逃避和解脱,与传统和自然近距离“亲密接触”,享受宁静祥和的氛围,体验和体会“怀旧”的感觉,即完成“乡村体验”。所以,吸引游客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首先要有乡村场景“真实性”,游客第一印象就是乡村;其次要有满足游客好玩、好奇和放松的文化和环境,使其进行切实的“乡村体验”。

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成为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地大致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优美的风景。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村庄与自然构成一种和谐关系和有机的整体,游客置身于其中会产生心旷神怡的感受,达到休闲、身心放松和娱乐的目的。二是别致的风俗。保持完好的农村传统习俗,包括生产、生活方式、民居、宗教、仪式、歌舞、服饰等。三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民族特色系自然传承下来的,而不是像现代社会那些“做出来”的民族村、民俗村,或那些经过人为“设计”出来的景区和景点。较为完整的“异文化”知识体系,能使游客观察和了解与自己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

由此可以看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构成,即地方的风土人情,不仅包括有乡村物质存在的外部环境,更包括乡村传统文化在内的乡村人文内涵。这种具有原生态特征的风土人情,自然就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乡村旅游原生态文化特征的体现

人们习惯把传统赋予农耕文化,乡村自然就成为了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乡村,农耕文化最具有旅游价值的是民俗文化。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的现象,其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而流传于现实生活中。它主要由物化民俗、制度民俗和精神民俗构成。物化民俗是指当地人们模式化了的物质产品和创造方式,如饮食、服饰、住宅、特产、田园、牧场及生产交通工具等;制度民俗是当地社会组织体制和运作方式,对个人参与社会活动具有规范性意义,如婚丧民俗、节庆民俗、礼仪民俗等;精神民俗主要是当地集体性意识形态,如道德观、伦理观、等心理习惯和语言习惯、民间文学等。

乡村旅游作为民俗文化性产品,其内容涉及民俗文化中的所有层面。一是具有物化民俗的体验性;二是制度民俗的参与性;三是精神民俗的感知性。同时,更重要的是乡村旅游本身的民俗文化属性使游客从整体上了解、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由体验“俗文化”到理解“雅文化”的牵引效应。将民俗文化作为乡村旅游产品的底蕴,会使此类产品的档次和品位大大提高。目前一些旅游地开展得非常红火的乡村旅游方式,都日益显示出乡村民俗文化的魅力。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有旅游吸引力的民俗文化产品,原始性和田园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这也是我国特有的农耕文化生态理念的体现。现代的人们习惯把城市作为现代的标志,乡村的原始、自然的概念也就随之产生,在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理念诱导下,乡村的原始性和田园性就充当了乡村旅游的“吸引物”,因而原生态文化成为乡村旅游产品的本质特性。

乡村旅游开发中原生态文化“失真性”问题

当旅游经营者将乡村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时,必然赋予了其“变异迎合性”的文化特征。这是市场导向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的无奈,破坏乡村原有的文化内涵,出现文化变异。这些乡村旅游的原生态文化“失真性”问题,正在危及乡村旅游的持续魅力。

(一)乡村文化“失真性”的表现

1.文化交流中的不对称采借。文化采借大多是相对落后的社会采借发达社会的先进文化元素,而相反的情况十分少见。就广大的大众型旅游者而言,他们同当地人的接触时间短,接触的范围也十分有限。而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却是长期不断的,是持续不断前来访问的旅游者群体。所以,旅游者所带来的思想和文化,对乡村目的地社会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往往极易使旅游文化资源所在地区的本位文化产生变异,与外来的客体文化发生趋同性。若不积极采取措施对传统文化特色加以保护,文化渗透造成的传统文化变异将是无法修复的。

2.不良的“示范效应”。当旅游者来到乡村地区时,不仅仅带来了购买力,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不同的行为。旅游者的行为可能会动摇旅游地居民长期存在的基本观念,彻底改变当地的社会习惯,对乡村旅游地社会产生“示范效应”。“示范效应”常常通过当地居民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而表现出来,并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不满,从而在各方面进行盲目模仿。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是乡村旅游地简单地模仿城市,因而出现了城镇化、过度商业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这使得最受游客青睐的原生态乡村风貌和野趣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

3.文化丧失本义。乡村旅游是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汇与冲撞的窗口,旅游活动本身就有“消灭文化差异”的作用。由于乡村旅游地的农民缺乏“跨文化能力”,极易出现两个结果:一是封闭保守,不善于利用现代文明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方便,使游客感到隔膜;二是文化趋同,丧失乡村文化魅力。另外,旅游活动的组织化,旅游者需要一种文化快餐,以体验当地的“异国风情”,于是产生了文化的前台表演。这种前台表演为迎合旅游者的兴趣,内容被压缩和改良,节奏也明显加快。由于一切服从于经济的原则,变成以从欣赏角度来引导文化的发展方向,将可能最终导致特有传统的逐渐丧失。

(二)乡村文化“失真性”的原因

在旅游开发中,参与式乡村旅游由于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的参与,符合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初衷,肯定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主流形式。但是,在参与式乡村旅游中,“公权”与“私权”的混杂,导致乡村旅游资源产权属性复杂。其中,房产及家庭生活是私有产权,而乡村文化、当地整体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乡村旅游品牌都是相关主体共同使用的公共产权,他们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使用这些资源为自己服务,但都无权排斥其他成员行使同样权利。这很符合产生“公地悲剧”的客观条件。

“公地悲剧”是经济学中的专用名词,通常被用来指理性地追求最大化利益的个体在没有相应制度约束下,其短期行为对公共利益造成的损失。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乡村原生态文化“失真性”是典型的“公地悲剧”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乡村环境的退化、资源使用的过度,进而导致乡村传统文化的退化和潜在毁灭等问题,使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原生态特色的“乡村性”被削弱,从而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原生态文化保护策略

原生态乡村既是乡村旅游者所向往和追求的对象,也是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所提供的“商品”,它维系着乡村旅游活动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经济利益上对立的乡村旅游者和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共同旨归。营造和保持“真实性”的乡村产品和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保护机制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与可持续乡村旅游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需要政策支持、引导和适度的管理,因此必须制定规则,建立“政府主导”的机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挖掘、整理和保护当地独特的乡村文化资源,组织开展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塑造旅游地独特的文化形象,也只有通过建立“政府主导”的机制来实现。

“政府主导”机制的实现,一是通过对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估,掌握可用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传统文化资源,找到本地乡村旅游的特色及核心吸引力;二是通过综合评估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围绕主要目标市场的需求,结合本地传统文化的特色,规划、设计和开发乡村旅游的辅助产品,使乡村旅游的内容不断丰富完善。

(二)旅游开发中实现市场保护

乡村旅游为传统与现代的对比提供了平台,使之在共时条件下体会传统与现代的分异。现代化城市与典型的传统农业社区,构成了乡村旅游的两个端点,串联起传统与现代的两个异质文化群,通过食、住、行、游、娱、购等具体的旅游项目,在物化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对比,用现实的经历理解传统与现代的概念体系。

乡村旅游将文化建设、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现实的经济价值和长远的发展价值。因此,在乡村旅游兴起的同时,各地具有文化传统和旅游开发潜力的乡村,积极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已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逐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由此可见,乡村旅游的效应是牵引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促进乡村原生态文化的保护。

(三)实行乡村文化和环境的生态保护

乡村旅游所关注的“文化生态”,是从自然生态与人的关系、乡村文化与人的关系入手,研究有关生存于民众中间,与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的文化现象。当前,就总体而言,许多乡村旅游地吸引力的主要因素,还是乡村原生态环境中传存的乡村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具有神秘和独特的魅力。所以,传统文化保护更重要的是要对乡村文化生态的保护,从根本上改变视传统文化为“封建迷信”的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也要纠正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观念。在做好乡村原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再加以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这种传统文化转变为资源,转变为优势资源。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违法用地;违法风险偏好;响应机制

土地作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载体,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用地的开发也在不断扩张,乡村旅游用地的开发主体包括了地方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农户,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土地、资金等要素方面的限制,在各地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因为乡村旅游用地的开发而违法用地的现象,如:河南安阳市采用“以租代征”的方式,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非法租赁农民集体耕地,建设300多亩的“四季花香生态园”乡村旅游景点。

一、研究背景

乡村旅游以“生态游”、“文化特色村”、“休闲观光农业园”、“农家乐”等形式的乡村旅游在我国蓬勃兴起,被称为21世纪中国乡村传统产业的重要替代产业和乡村发展的战略产业。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至今,经历了初创、产业成形、全面发展3个阶段。

违法开发乡村旅游的行为带来了负外部性,目前研究乡村旅游用地的文章多集中于乡村旅游违法用地的原因和如何解决这两个方面,得出土地法律和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和不合理是土地违法行为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编制乡村旅游业发展规划并把乡村旅游业纳入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来解决其违法行为[4]。前述研究多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进行分析,忽视了经营乡村旅游业农户这一主要微观主体的动机及诉求。

笔者选取江苏省南京市锁石村和金牛村、河北省石家庄市五岳寨、贵州省贵阳市黄金大道风景区和渔洞峡风景区以及情人谷风景区等经营农家乐的农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5份,有效问卷33份。其中直接参与违法用地农户共14户,占42.4%;间接参与违法用地农户共11户,占33.3%;未参与农户10户,占24.3%。通过调查分析将农户进行分类,建立probit模型分析农户违法开发农家乐意愿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管制和改善农家乐违法开发经营行为的政策建议。

二、实证研究

1.农户的分类。根据农户是否做出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这一行为,将农户分为三种类型:直接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和未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由于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是被动接受者,其行为产生并不是结合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而产生的,因而本文只讨论直接参与农户与未参与农户的行为决策。

直接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违法用地行为并非被动,这主要是与乡村旅游用地具有较高收益性相关,农户个人因素的激励,如:筹资能力强,敢于冒被查处的风险,未经审批,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非法建设和改建,有的农户借乡村旅游用地开发之名,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及买卖宅基地等。

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属于被动接受者,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村委会和企业开发商三者为了各自的利益,地方政府同时为了政绩突出,采取“以租代征”及其他方式违法占用农用地开发乡村旅游,由于占用的农用地使用权归村集体成员拥有,因而这些农户成为违法用地的间接者。

未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违法用地的农户并非是不愿意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由于其资金及技术等要素的缺乏,没有能力从事乡村旅游开发,还有可能是地方政府、开发商和村委会违法占用的土地不涉及这些农户所承包的使用权及宅基地使用权。

2.影响农户违法用地行为的因素分析

(1)理论假设

①个人因素。农户的个人因素影响其行为决策的理论假设见表1。

②环境因素。农户所处的环境要素,也可称为外部因素或外部变量。包括了交通条件、区位条件、政府监督力度、村集体是否具有乡村旅游特性、法律和道德约束、风俗习惯及,还有地方政府、开发商、村委会会不会成为乡村旅游用地违法开发主。当交通便利、具有区位优势、政府由于执法成本大而疏于监察等适宜的环境因素有利于农户参与到乡村旅游用地违法开发中。

乡村旅游主要依托田园风光、独特的自然景点,农户做出乡村旅游开发决策的前提是本地区周围有景区景点,即在外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的,本文主要探讨在外部环境既定的情况下,农户的内部因素是怎样影响做出违法开发乡村旅游的决策。

(2)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采用Probit二元选择模型分析农户个人因素对农户是否违法参与农家乐的影响程度,包括以下变量:因变量,虚拟变量participate(1=直接违法参与开发农家乐);自变量包括户主个人因素和农户家庭特征因素,户主个人因素:age(年龄),虚拟变量sex(1=男),education(受教育年限),虚拟变量cap(1=筹资能力强);农户家庭特征:higheducation(家庭中受教育年限最高),laborman(家庭中男劳动力人数),laborwomen(家庭中女劳动力人数),unhealth(农户家庭身体不健康人数),income(总收入)。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2。

(3)模型估计结果

根据上述方法,利用软件stata11进行Probit模型估计,具体结果见表9。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本回归模型预测准确度为83.33%,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回归结果可信。同时总显著水平在1%,说明模型在99%条件下是接受的。

第11篇

[论文摘要]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郊景观特点进行分析,重点突出景观与行为的相容性分析,确定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和农产品开发利用型乡村旅游产品为主导产品。

一、引言

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中心吸引物,它符合生态学的基本要求,是能促进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旅游产品,因此具有生态旅游产品的一些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表现在对自然、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化原则。参照《绿色环球: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确定乡村旅游产品的生态化标准。一是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不造成环境危害。二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保护旅游地的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乡土植被、自然水系和自然风景。三是旅游产品在开发和经营阶段都必须保持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敏感。

二、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中、宏观尺度的景观结构(空间格局)、景观功能(生态学过程)和景观动态,近年来这一概念已越来越广泛地为旅游研究者所关注和采用。

1.景观结构理论与城郊旅游开发

Forman和Godron认为,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不外有三种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是指在外观或性质上与周围环境存:在差异,同时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区域,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居民区等。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环境不同,如林带、狭长河流、道路交通线、峡谷等,对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廊道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廊道的宽度、内容、形状、连续性以及与周边斑块、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基质是指斑块和廊带所在的背景区域,也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常见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等,数目多而面积小的斑块使景区的景观多样性增大,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在城郊旅游开发与规划中借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斑块代表的是城郊旅游产品,比如旅游景区(点)、特殊景观、住宿设施、娱乐设施等;廊道代表的是城市中心区与城郊地区的连接通道以及城郊地区内部和旅游斑内部的交通线路或旅游线;基质是指除此之外的背景,主要是指乡村旅游景观,由此形成一个由斑块、廊道、基质构成的网络结构。

2.乡村旅游景观特征

从景观特征来看,乡村旅游景观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复合体,由村落、农田、道路、沟渠、小片林地、水面等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当组合方式发展变化或出现了明显不同的新的组成成分时就形成新景观。乡村旅游景观作为基质,在通常情况下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的总面积。当景观的环境背景或干扰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作为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基质也会产生相当显著的变化,甚至发生基质替代。

在城郊由于特定的地域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生态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大,如修建旅游道路及相关设施、修建旅游渡假村等都会对景观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在规划设计旅游产品时,要特别注意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将景观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以保持景观的可持续性实现功能优化。同时根据旅游景观的异质性原理、多样性原理、边缘效应原理,针对城乡交错带景区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景观生态设计模式。

三、乡村景观相容度分析

确定了城郊景观的格局再对景观的相容度进行评价。乡村景观相容度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衡定。一是行为与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行为与景观价值的匹配特征表现在乡村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程度,及景观满足城乡居民引致需求行为的程度和能力。二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相互冲突的行为导致乡村景观的质量(如美景度等)下降,景观生态破坏,自然生产性降低和景观类型退化等结果。减少或杜绝这种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在乡村规划上具有的积极意义。三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建设性。相容度较高的行为会促进景观的建设。

王云才将都市郊区开放空间景观类型依照独立景观形态进行分类,并进行人类干扰行为的具体划分,建立相容性判断矩阵,以判断值为0、1、3、5、7、9代表景观类型与行为类型之间的不相容、几乎不相容、弱相容、中等相容、相容性较强和完全相容六个等级。根据对郊区行为与开放空间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分析、提出相容度较高的景观行为的建设性意见。

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本人认为城郊乡村旅游产品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

旅游产品包括传统观光和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传统观光乡村旅游是以自然生产和环境为基础,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体,以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风情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感受和参与生态乡村旅游包括生态乡村旅游观光、乡村风情及务农旅游等,领略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的特点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人造景观、景点较多,投资较大,面积有限,因此生产性能差,乡村特征不明显。高科技乡村旅游观光旅游是融观光旅游、现代高科技农业旅游科研、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乡村旅游资源。具有科技含量高、教育性和观赏性强的特点。

2.农产品开发利用型

本人所指的是大乡村旅游下的各种农产品类型。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和乡村旅游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产出。在不违背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可根据旅游业的需要,优化选择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满足市场需求和游客需求及兴趣的农作物种植和林、牧业、渔业的各种农产品。如利用租赁、教育农园形式开发的旅游产品。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农园平时由农地提供者代管。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市民喜爱的农作物类型,栽种的作物主要是享受耕作的乐趣,并以休闲体验为主。同时使用的农具和采用的耕作方式等都要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通过这种形式,可提高旅游产品的层次,保持游客有较高的回头率。

3.农村文化体验型

文化体验旅游就是以乡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等为载体,开展民俗节庆体验、节事活动反映了一地的文化底蕴,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产业。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的魅力在于通过游客的亲身参与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务农体验旅游是通过亲身参加农事活动,真实体验农村生活,尽享劳动、丰收后的喜悦,真正达到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精神享受。

4.综合功能型

主要是融上述三种功能于一体,利用农村或山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前去度假,使旅游者获得乡村生活的体验和享受淳朴的乡野之趣。近郊环城市游憩带的短线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有非常稳定的客源市场。应注重开发康体、休闲、娱乐项目,可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开展“森林浴”活动。利用森林中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含量较高的氧气、负离子、植物精气等,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得以康复,从而恢复人体健康。可开展野餐、露营、漂流、水上活动、康体娱乐等,在旅游项目开发时利用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野生生物种类和适宜的康体气候特点,多开发反映自然野趣和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

五、结语

鉴于城郊地区特殊而独特的景观条件和生态环境,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运用景观生态原理来构建合理的产品结构,不但要突出乡村旅游和农事特色,更要突出乡村旅游的生态效益,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避免向游客提供城市化的娱乐项目和接待服务的倾向,保持乡村旅游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制定科学的产品规划,对旅游产品实施动态管理,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鹂:旅游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庞振刚董波: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J].旅游学刊,2001(2)

第12篇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其产品的开发必将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规模、方向和未来。贵州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既保持与国际接轨也体现贵州本土的特色,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济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民俗文化为基础的旅游活动。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吸引旅游者观赏、休闲、体验、健身、科考、习作、绘画、摄影、购物、度似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是开展乡村环境旅游还是乡村文化旅游,取决于该乡村的资源特征。如:平坝天龙屯堡文化旅游区,该社区是贵州省民族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乡村旅游开发地区。在这一社区,主要开展的是乡村文化旅游。因为在这里保存了距今600年明朝江南的汉族文化,也就是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活化石的“屯堡文化”。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有“老汉人”之称的屯堡人、信神拜佛的三教寺、屯堡特有的四种婚姻形式、原始拙朴的地戏、轻松诙谐的屯堡花灯等等。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是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也就是说,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所以,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挖掘独特的地方特色、形成真实的乡村氛围,也是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要求。

二、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

乡村旅游始于19世纪的欧洲,1855年法国参议员欧贝尔邀请几位贵族来到巴黎郊外的农村度假。他们自己烧烤野味,划船游玩,学习制作农家食品,伐木种树,欣赏游鸟,学习养羊,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早期的乡村旅游具有比较明显的贵族化特点,普及性不强。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该类旅游形式在意大利的诞生。20世纪30年代匈牙利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使游人在领略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的同时体味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我国乡村旅游则更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美国、日本、波兰等国先后推出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逐渐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通过乡 村旅游活动的开展,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大自然的价值,加强了城乡人民的友谊,满足了都市人走进自然、求新求异的旅游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都市生活的压力。

从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乡村旅游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本质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方面:

(一)观赏乡村景观。乡村景观指的是乡村物质文化景观。它是乡村人民集体或个体智慧的外在显现部分,它具有可视性、可触性的特点。它包括乡村建筑、乡村聚落、乡村服饰、乡村手工艺品、乡村田园风光。乡村建筑包括乡村民居、乡村宗祠建筑以及其他建筑形式。如朗德苗寨的吊脚楼、安顺滑石哨布依族村寨的石板房、平坝屯堡村寨老汉人的碉楼、丛江占里侗族村寨的风雨桥等。千姿百态,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乡村宗祠建筑那气派恢宏的祠堂、高大挺拔的文笔塔、装饰华美的寺庙无一不是乡村发展的历史见证,反映了乡村居民生活的一个侧面。乡村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布特点及建筑布局构成了乡村聚落景观丰富的内涵。这种景观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传统性等特点,反映了村民们的居住方式,往往成为区别于其它乡村的显著标志。乡村服饰是乡村人审美意识的外在显现,它具有一定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特点。如土家族的土家织锦、壮族的蜡染布、苗家的刺绣和银饰、屯堡老汉人的包头、发饰及围裙等。乡村手工艺品是乡村人所创,反映乡村人心灵手巧的一面。如:苗族的簸箕画、蜡染挂件,其自然淳朴,极富地方特色。还有蜚声海内外的贵州“三宝”:大方漆器、玉屏萧、安顺“三刀”。乡村田园风光是乡村景观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它包括大规模或连片的农田带、多种类的经济果林与蔬菜园区、一定面积的天然或人工水面。乡村田园风光是一幅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风景画,是村庄与自然构成一种和谐和有机的整体,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意境。游客置身其中会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达到休闲、身心放松和娱乐的目的。

(二)参与农事活动、感受农家生活。当今社会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缺乏对农村、农事和大自然的基本了解,到乡村地区进行旅游活动,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知识和基本农事的了解、学习,以玩的形式参与到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农事中去,已经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出游动机和必不可少的内容。农事活动不仅为体验生活乐趣创造了客观条件,而且它还具有教育的特点。旅游者通过参加农耕、采摘等活动,了解我国长期. 积累起来的丰富多彩的传统农业文明,学习农业生活技艺,既丰富了阅历又增长了见识,达到悦神益志的境界。从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来看,参与性活动内容正在逐步深入,已经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一大卖点。“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已是目前乡村旅游中比较盛行的活动,旅游者在享受质朴的田园风光时,深入到农户家庭去,同吃同住体验真正的农家生活。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农场(民宿)度假旅游,如英国的许多游客都偏好自助式民宿,并且对度假农场的品牌忠诚度很高,基本上有2-3次类似经验,通常停留时间为1周左右。

(三)体验乡风民俗。乡风民俗反映出特定地域上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是乡村民俗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对游客吸引力很大,是城乡之间可供交流的重要资源。饮食、服饰、生产交通工具、婚丧礼俗、节庆活动、娱乐竞技甚至道德伦理、宗教信仰、民间文学已经成为旅游者体验乡风民俗的载体。到乡村地区开展旅游活动的旅游者已从最初的休闲度假到自然体验,逐渐发展到了文化体验。自然体验和文化体验的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乡村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主要内容也是乡村和城市的差异之所在,是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关键。乡村旅游产品就要满足城市旅游者对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探索、体验和享受。

三、贵州乡村旅游市场的特点和需求

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只有不到10年的历史,乡村旅游市场启动晚,乡村旅游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所以,目前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零散、没有把点连成线甚至到面。现在开展乡村旅游比较知名的就是,郎德上寨、天龙屯堡、下五屯及千户苗寨,不具有普遍性。由于不具有普遍性,就形成了少数专业旅游村寨,开展乡村旅游没必要搞成全村寨都从事旅游活动,而应该根据各村寨的特色在村寨中添加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村寨的人们应该按照自己日常的生活顺序来生活、生产,不应该完全放弃自己而去迎合旅游及旅游者的发展和口味。其次,贵州乡村旅游的主题单一,导致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现阶段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很明显的目的就是反贫困,这就很容易导致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偏向经济效益,凡是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产品项目就大力开发,对经济效益不明显的产品开发程度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我认为主要和现阶段消费需求层次的初级阶段有关,大多数旅游者的需求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度假、专题层次的需求少。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需求多极化发展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体验、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对观光旅游的需求仍然会很高,但是旅游者对度假旅游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原始性、优美性上;对文化环境的古朴性、乡村性、地方性上;对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新奇性上。同时,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休闲度假、保健疗养、享受天人合一的和谐将逐步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和主要目的。

可见,面对乡村旅游市场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乡村旅游产品中最迫切、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旅游产品的创新。创新是根据旅游资源状况构建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不断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游客的期望,是为了延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使旅游业保持持续性的发展。旅游产品创新的本质是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真实展现和文化环境的深度挖掘,表现形式就是设计细分目标市场的旅游主题。

四、贵州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

就贵州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而言,贵州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7%。贵州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岩溶形态特征堪称世界之最。无数的奇山秀水、瀑布溶洞、森林峡谷、温泉湖泊形成了遍布全省各地的神奇而美丽的自然景观。贵州美丽的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往往分布在没有工业污染的贫困的山村,而这些山村又是贵州独特、神秘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留地。全省3800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8%,其中苗、侗、布依、水、瑶、彝、土家、仡佬等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种之多,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中蕴藏着久远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文化。因此,这里的乡村不仅拥有淳美的田园风光,而且大都保持着古朴神秘的原生态。原生态的多民族文化与屯堡文化、夜郎文化、阳明文化、长征文化等特色文化交相辉映,形成遍布全省的“文化千岛”现象。

根据贵州省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可初步分为三大产品类型。

(一)体现田园风光的旅游产品。这类产品就是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开展如田园风情、环村步行等产品。目前,随着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者逐渐热衷于“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乡村风情旅游。贵州省有一批条件好的民族村寨,自然环境宁静、优美,如黔南州的巴拉河流域的苗族村寨等,通过精心设计旅游活动,可吸引需要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周末度假的城市居民和国际旅游者开展观光旅游。在此类产品的设计开发中,应把各个单体村寨连成线或面,形成旅游村寨群落,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单个村寨由于空间小,旅游者大量涌入后所带来的环境资源破坏,也可以延长旅游者的游览时间,形成相对独立的乡村旅游胜地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