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时间:2023-06-14 16:18: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第1篇

【关键词】跳远 起跳 力量训练

【中图分类号】G8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7-0200-02

一、前 言

根据运动训练学中对项目的划分,跳远属于速度力量型项目,起跳动作是连接跑跳的中间环节,起跳效果对运动员的跳跃成绩起决定性作用,而高质量的起跳动作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力量素质。在运动实践中,许多运动员的技术给人的感觉是“跑得快,跳不起来”,通过运动学的分析发现,这是由于助跑速度与起跳能力不相适应造成的。因而跳远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是跳远成绩重要的限制因素。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以及在互联网上搜索与跳远力量训练相关的信息。

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研究的方向设计问卷,对省一级的跳远专项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

3.分析法

对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讨论。

三、分析讨论

1.力量的分类及不同力量之间的关系

按训练学划分,力量包括: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反应力量和力量耐力。无论发展一般力量还是专项力量,都要用到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反应力量和力量耐力。在探讨专项力量时,不能抛开力量谈技术,或抛开技术谈力量。一方面专项力量是运动员具有的力量,要和特定专项相结合,在特定的技术环境下发挥的力量;一方面不同项目对各种力量的需求不一样,专项力量的训练包括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反应力量与力量耐力的训练,只是它们在各专项训练中应占的比例和转化的比例不一样,以及与专项特点相应的训练形式不一样,这是由项目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各专项应本着为我所用的思想原则,结合自身专项动作特点,合理的安排各种力量练习在训练中所占的比例、训练的形式和手段。

2.跳远起跳腿肌肉收缩形式的分析

在起跳过程中,运动员的下肢肌肉先被积极拉长,然后快速有力地收缩结束的动作过程,肌肉实际是完成了一个拉长—缩短周期的反应力量收缩形式。德国的比勒教授称之为超等长收缩形式6。反应力量是一种参与活动的肌群在快速的拉长—收缩周期中爆发出的巨大力量。反应力量从收缩过程上是指神经肌肉系统先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离心收缩,紧接着迅速转为向心收缩的整个过程中所发挥出快速力量的能力;在运动过程中冲击性大负荷作用下,肌肉快速完成拉长—缩短的过程。跳远的起跳动作是一种反应力量收缩形式,反应力量理应是跳远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的主要成分,而跳远运动员的训练也应更多的围绕反应力量进行训练。至于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应作为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的补充,而力量耐力与跳远基本上没有关系。

3.跳远专项力量研究现状和训练现状

(1)跳远专项力量理论研究的现状。第一,跳远专项力量训练的思想体系。就目前跳跃项目的先进国家来讲,从力量训练的指导思想上可分为两大阵营:一是以苏联为首的力量训练思想,主要国家是苏联解体后的国家和保加利亚。他们针对运动员的最大力量训练,从早期的苏联文献上也可以看到,某运动员每天的力量训练达到多少吨,使人感觉很像举重训练,这种思想是着重培养运动员的起跳力量和支撑能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培养出的优秀运动员如:苏联埃米杨、保加利亚的马尔科夫;二是德国、瑞典等西欧国家。他们在负重力量练习上要比前者少的多,强调肌腱(特别是跟腱)与肌肉的训练并重,重视运动员的反应力量训练,着重培养运动员的快速起跳能力。第二,目前我国跳远运动员的专项力量主要的研究方向。在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科技工程”中明确指出,田径各项目的专项力量训练研究是目前科研的重点。我国广大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对跳远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做过许多研究,但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手段运用效果的评定上,而且较多地采用训练对比实验,以一些常用的爆发力指标和跳远专项成绩作为评价的指标体系,而多学科参与的综合研究较少。

第2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被纳入全球经济发展轨道,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与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渐加快,我国迫切需要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专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人才是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1]。

我校是一所三本院校,学校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即培养学生在毕业以后成为技能型人才,而我校地处西北、各方面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很难满足现有的需求,在此形式下我校与国外和国内的名校合作办学,如美国的西北理工大学,国内的东北大学等,合作模式是二加二的模式,即前两年在本校学习,后两年送学生到合作院校就读,因此就我校而言,开展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2.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双语教学的定义及目的和意义。

双语教学活动就是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者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母语是主要教学语言,另一教学语言为第二教学语言,就目前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高校而言双语就是指汉语和英语。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双语教学的目标也是各不相同的。国外实施双语教育大都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他们的目的不仅涉及语言水平的提高,而且涉及多元文化的认同和社会的和谐共处。目前我们所实施的双语教学的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我校的情况出发,我们所实施的以英语和汉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言的双语教学,客观地说,并不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更多的是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它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去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就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双语教学具备的条件。

①双语教师的素质[4]:双语教师是具体实施课堂双语教学的人,也是引导学生进行双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双语教师的双语能力,特别是用外语表达学科知识的能力影响着整个双语教学的开展。因此,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且英语纯正流利的复合型教师,是双语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教师素质影响到整个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等;没有教师或者教师的素质不高,双语教学的实施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我校目前的老师大部分是研究生毕业,从学历上看,他们都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丰富的学科知识,外语水平都是六级,有的老师还具有雅思和托福的证书。教师花时间备课,应该还是可以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的。

②学生的特征:双语教学的基本对象是在校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是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和学科知识基础密切相关的。具有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因为一方面双语教学是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来开展英语语言学习的,另一方面,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须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例如具备一些简单的句型、语法,并能听懂老师的基本课堂会话等。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与老师之间才能有基本的交流,课堂双语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开展下去。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南方城市,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一般在大二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能拿到英语四级证书。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师生双方都有双语的生活背景,开展双语教学自然会顺利一些。

3.双语教学实施考虑的因素

(1)学生的学习能力[3]:双语教学的开展,也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较好的外语学习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是学生进行双语学习的必要条件和手段,是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有效双语教学的实施也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但是反过来,如果缺乏较高的学习外语及学科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学生不仅不能进行基本的英语学习和学科学习,反而更难确保双语教学顺利及有效地开展和实施,还会造成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保证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因素。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和需求程度,影响到双语教学的实施程度。

每个在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的态度、学习状况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例如一部分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具备较好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能较好地进行学科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学习,他们还对双语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能意识到,有进行双语学习的需要。针对这部分的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也是满足他们自我发展和未来发展需求的举措;但是,对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在学科知识和基本的英语知识的学习本身可能还有待提高,或者他们对双语教学不感兴趣,也没有对双语能力的需求,针对这部分的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则应量“学生”而行,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有重点地实施双语教学,或者选择不实施。

4.结语

本文阐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和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展双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和老师的整体水平,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就我校的情况而言还存在以下问题,师资力量、教材的选用、课堂信息量的不足,以及什么样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等,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进一步提出双语教学合理的方案[5]。

参考文献:

[1]冯月春,张翠玲.关于本科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培养方式的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

[2]张志刚,万朝阳.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

[3]维佳.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

第3篇

[关键词]:统计理论研究 社会现状 注意要点

我国统计理论研究的立足点是什么?笔者个人认为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经济上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经济发展日趋走向全球化。这样广阔的社会大环境,促进了我国统计理论研究的良性发展。

一、我国统计理论研究的社会现状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优越性在于既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又能有效地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将二者有机地统一。统计工作,是对经济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为经济的管理提供信息参考,这不仅仅直接为各经济主体提供了服务,还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因此,统计理论的研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统计理论的研究方向是科学合理的,依据有以下这样三点:

(一)我国统计理论研究的僵局已经被打破

现在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槲夜的统计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以往的那些教条主义、门户之见等等都已经不存在,统计理论的研究环境是好的。

(二)统计理论的研究范畴越来越广阔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让资源、信息、文化等实现了有效地共享,对统计理论研究是十分有利的。比如,当前国际社会对统计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为统计研究提供了许多借鉴。

(三)我国统计理论的研究,有一定的基础

我国统计调查模式、统计核算体系、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统计参与决策能力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我国统计理论研究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我国统计理论研究处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但其研究工作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理论的不完善、实践的不充分等等。

二、我国统计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统计理论研究存在哪些问题呢?主要是表现为统计理论的不完善、统计信息的失真、统计研究体制的不健全等等,这些具体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与一个因素相关联,就是统计理论脱离统计实践。

首先,必须明确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两者的关系。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服务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的哲学观,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也当如是。

其次,理解当前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关系。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各个方面都处在发展的初期,统计理论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实践工作的限制,理论的发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都存在局限。

还有,统计理论研究对统计实践的指导作用还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影响。在实际生活中,统计信息能被利用以及利用的程度,统计人员是否被重视以及重视的程度,关键是受社会环境如何变化,而不是统计理论如何高明,而我们经常看到的统计信息失真现象,这根本不是通过统计理论研究能解决的问题,它属于一个社会问题,只能通过严肃的执法来解决。

三、我国统计理论研究的注意要点

(一)继承和发展我国现有的统计理论

过去对统计理论的轻视导致理论的实践性并不强。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统计理论也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比如这些统计理论:

1.数理统计学的研究和应用,包含自然技术领域里的应用和社会经济领域里的应用。

2.核算统计研究,运用了一些概率统计方法,还运用了大量的非概率核算方法。这些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地运用,比如一些有关普查、全面调查活动,平衡表和经济账户的处理等等。

统计理论的发展和备受重视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数理统计学术组织的权威性。当前统计理论在方法上日益丰富,对宏观调控、企业管理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也日趋突出,但当今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际统计学会,却是一个数理统计学术组织,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了数理学派观点在统计学界占主导地位,同时也提醒我们,国际统计学会是一个倾向性极强的组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它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也就是说,中国统计理论研究和核算统计工作的方法是先进的,有许多经验具有在国际上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二)重视借鉴他国理论与创新本国理论

我国经济发展走过了艰难的摸索时期,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也包括借鉴他国文明成果。统计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理论研究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如地域政治、文化传统、经济结构的深刻影响。另外,还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这就决定了在我国统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还要大胆地引进与借鉴外国经验。我国统计理论现有的成果,是离不开对他国优秀理论的吸收。以后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对他国的借鉴。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独立性、平等性的特征是共通的。这就决定了对他国优秀成果的利用是可行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懈动力,也是统计理论研究发展的动力。在统计理论的研究过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里的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在本国原有理论基础上创新;二,借鉴他国理论进行创新;三,将本国理论与他国理论相结合进行创新。总之,一切有利于统计理论研究的方式方法,都是可以尝试着运用的。创新,这是理论研究要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

统计理论研究离不开理论基础,更离不开实践活动,在对我国统计理论进行研究时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对统计理论进行创新性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志眉,数据挖掘与统计理论[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第4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实践场域;幼儿园教师;理论研究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6-0006-04

幼儿教育活动是围绕幼儿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幼儿理应是教师关注的中心。然而,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幼儿往往是被忽视的。

南京市教育局教研室曾于2003年对208名幼儿园教师作了有关教研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主要依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日常教学,而本班幼儿发展水平仅排在倒数第二位。在主要教研活动内容的十个选项中,教学活动排在第一位,理论学习排在第二位,教材研究排在第三位,研究幼儿排在第八位。

在教育场域里本应处于中心位置的幼儿为什么会被边缘化?

场域是由各种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组成的。场域当中有各种资本,布迪厄认为,有四种基本的资本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场域中的行动者往往被他们自己在实践中积累、形成的习惯所牵引,为了获得各种资本而行动。行动者获得的资本越多:在场域中就越能占据有利位置。各种位置的占据者为了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会运用种种策略。

幼儿园教师身处的是一个多重关系交互作用的教育场域。与幼儿园教师发生关系的人主要包括:(1)幼儿。他们能给予教师真诚的爱与关心,依恋和崇拜教师。(2)幼儿的家长。获得家长的信任、配合、支持,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工作的效果。家长也会将他们对教师的看法反馈给幼儿园管理者或教师的同事,间接地影响教师的处境。为了获得家长资源以及他们的正面评价,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会充分考虑家长的意见和观点。(3)幼儿园的领导。领导,特别是分管业务的领导,大多曾经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带领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帮助教师备课,解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一个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行为、教育观念或多或少带有园领导观念的印迹。园领导同时又是教师工作能力的评价者。管理人员的评价会影响教师的升职、上公开课、进入科研项目组等机会,也会影响教师的自我评价以及同事的评价,进而影响教师经济资本、象征资本的获得。(4)理论研究者。包括各级教研员、大学专业教师。毫无疑问,在幼儿园教师看来,理论研究者是文化资本的最大拥有者,与他们交往会给自己带来知识,同时提升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从而获得一定的象征资本。但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理论研究者并不会亲自到场指导,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理论书籍、发表的文章、编写的教材来影响教师。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需直面儿童、文化与社会的对峙。影响教师与幼儿互动发展方向的不仅仅是教师与幼儿的特性,还有在他们中间重叠或横亘着的其他力量、其他关系。教师的行动方向受这些力量牵引和规导,其中幼儿的力量很容易在其他力量的影响下退居边缘。因为理论研究者和幼儿园管理者是影响教师教育实践的重要力量,因此往往是教师在场域中最先感知到、最先考虑的力量。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场域里,理论研究者以及他们言说的理论天然地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理论研究者的理论被社会文化自然地赋予了力量,被视为可贵的资本。由于拥有这些知识资本,理论研究者在幼儿教育实践场域里也就拥有了话语权。幼儿园教师如果不掌握这些理论研究者的话语,就有可能面临失语的处境。

正是由于理论研究者占有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因此在一个崇尚知识的幼儿教育实践场域里,理论研究者占据了“批评者”“医生”“指挥者”的位置,而教师处在“被批评者”“被诊断者”“被指挥者”的地位。为了改善自己在场域中的不利地位,教师会努力获取理论研究者的知识,向他们靠拢。教师在这方面的努力主要采用的是以下两种策略。

第一,遵从理论研究者的建议。理论研究者很受幼儿园教师欢迎,有条件的幼儿园往往请他们定期参加教研活动或来园作报告,没有条件的幼儿园也会派教师外出听专家讲座,“好跟得上形势”。

一位幼儿园教师说:“去年来了个专家,让我们搞经验课程,说对孩子好,我们就搞了经验课程,还写反思笔记,给孩子建成长档案。今年换了个专家,又让我们开发本土主题活动,我们又开始研究当地的历史了。反正跟着专家走没错,家长也认可。”

第二,使用理论研究者的词汇。与幼儿园教师交谈,看他们写文章,我们经常能听到或看到各种新鲜的词语。“主体性”“建构”这类词已经泛滥,“高结构化、低结构化”“异质同构”等词也屡见不鲜。在问到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理论词汇时,教师的答案是:

“写文章很直接的目的就是要获奖、发表,而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不能纯粹是谈经验。”

“想使别人对我有一种感觉――你很能干,用很多理论的东西,真的会让人觉得我蛮厉害的。”

佐藤学也谈到了大量教育研究术语渗透到教师语汇中,成为专业术语的问题。他认为,运用这些“教学研究”所提供的专业术语,可使教师的实践获得各种理论切入点。的确,理论词汇的频繁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对自己实践的思考方式,使他们的思考有一个确定的坐标,他们可为自己的实践活动明确命名。

W老师是幼儿园的骨干教师,音乐组组长,她对理论有着火一样的热情。她每次主持教研活动,都会提出诸如“如何解决提问的有效性”这样的问题。她是这样看待理论给她带来的好处的:“我工作十七年了,我觉得自己有丰富的经验,这些理论能指导我去理解我以往的那些工作经验,让我更好地去内化我原来的认识。”

幼儿园教师向理论研究者靠拢,获得了与理论研究者对话的力量,虽然这个过程有点像中国人为了与美国人对话而主动学习英语一样,始终还是处于弱势地位,但毕竟获得了可能性。而且这种知识的获得也有助于教师处理好自己与家长的关系。

“你要说得头头是道,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为了他孩子好,而且还要说出是为了他孩子哪点好,比如社会性发展、延迟满足、自我控制力、主体性等,这样他就觉得你有道理,值得信赖了。”

然而,教师话语中的理论词汇越多,描述他们自己实践的话语就越抽象,就越容易丧失具体性。

我们曾就某课题组织教师写过一些文章。当教师们将文章拿来交流时,我们看到如下片段:

幼儿艺术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审美与艺术教育是培养人格、提升境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在当前教育实践领域,幼儿艺术教育却存在很多误区:以知识、技能的训练和灌输替代幼儿真切生动的体验和表达:成人式的思维、概念化的表达、整齐划一的作品使得儿童与生俱来的艺术感受能力逐步丧失:功利性的追求替代了艺术教育的正确目标,背离了它的宗旨,从而使幼儿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

美术教育的改革取决于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长时间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实践,我们发现,幼儿自由地进行艺术创造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僵化的、单一的、成人化的审美趣味和评价标准,建立一种宽容多元的审美观和评价观。在美术活动中,我们现在关注的不仅仅是班级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而是更加细致地观察和评价每一个幼儿是否在原有水平上有了相应的提高,关注并分析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需要的帮助(技能技巧、想象创造、意志品质),我们提倡个性化教育,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我们在活动中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我们以启发、引导、鼓励、提升为主,建立了一种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看这篇文章的第一感觉是“味同嚼蜡”。我们很惊讶,这位教师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在与大家交流时也眉飞色舞,会使听者兴奋不已,但写出来的文章怎么会是这样?问她原因,她不无委屈地说:“不是写文章嘛。我们评奖的文章都是这么写的。”问她那些生动的东西都到哪里去了,她说:“那些东西也能写进文章里吗?那些只是经验啊。”

我绝没有贬低这位教师的意思,因为我们看到的许多文章都与她的文章类似,精彩的鲜活的实践被包裹在一层又一层的空洞的不知所云的理论词汇当中。我只是想说明,幼儿园教师所谓的“向理论靠拢”,快达到施瓦布所说的教师的“实践方式”话语已处于“濒死”的状态了。难怪在福柯看来,知识会抑制自由,生产控制,从而促进人的消亡。

事实上,在真实的教育活动中,理论研究者的影响力很有限。特别是当理论研究者的理论知识没有与幼儿园教师的体验、经验发生化学反应时,幼儿园教师口头时髦的理论词汇与实际工作中的我行我素之间的反差使理论研究者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正如布迪厄所说,“社会行动者并非是被外力机械地拉来扯去的‘粒子’。正相反,他们是资本的承载者,而且,基于他们的轨迹和他们利用自身所有的资本数量和结构在场域中所占据的位置,他们具有一种使他们积极踊跃地行事的倾向”。幼儿园教师完全可以在实践中利用自己的实践,消解理论研究者的理论,同时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论和实践。

一般来说,理论研究者对于教师的复杂工作、课堂现象的复杂性理解得并不那么丰富、深刻。但理论研究者恰恰因为对于教育实践复杂性的无知与自己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的混沌性,喜欢对实际工作者提些傲慢的建议或指导,他们会以断然的口吻要求实践者“应该”或以亲切的口气“建议”教师们在实践中遵守某些规则。理论研究者往往忽视教师行为的多样化,忽视实践的变通性、策略性、生产性和再生产性。他们提出的建议,对于实践性问题的解决往往并不显得那么强有力。吴康宁就曾对教育批判的合法性和可能性提出过质疑,他认为,理论工作者的批判话语权是自赋的,其教育批判是一种“自我定义式的”批判。理论工作者无法获得对整个教育场域的全面认知,其教育批判容易成为一种“有偏见的”批判。理论工作者难以进行彻底的换位思考,其教育批判往往成为“马列主义手电筒式”的批判。

到底什么是知识?显然,在幼儿教育实践场域中,幼儿园教师所拥有的丰富的、复杂的实践性经验往往不被看作是知识,他们当然不能凭借这些不被视为资本的资本(事实上是他们所拥有的最大资本)在与理论工作者的交往中使自己的处境向有利的方向转变。因此,要改变这一处境,根本的还是要改变我们的知识观。

前文提到,理论研究者和幼儿园管理者是影响教师教育实践的重要力量,也是幼儿园教师在场域中最先感知到、最先考虑的力量。要求教师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的理论研究者,因为没有将教师视为有着与自己对等文化地位的“他者”,没有意识到尊重、理解幼儿园教师复杂实践对自己的重要性,也没有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因而无法使幼儿园教师将“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因此,有必要对理论研究者这种立法者的身份进行批判式的反思。而理论研究者要完成自我救赎,就必须努力建构新的身份。

齐格蒙・鲍曼运用隐喻论述过知识分子的两种角色:立法者和阐释者。立法者角色由权威性话语建构活动构成,这种权威性话语对争执不下的意见纠纷作出仲裁与抉择,并最终决定哪些意见是正确的和应该被遵守的。而在后现代世界观基础上形成的阐释者角色则由解释性话语活动构成,这些解释性话语以某种共同体传统为基础,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具有自主性的(独立自主的)共同参与者之间的交往,防止大家在交往活动中发生意义曲解。因此,它激发了人们深入到相异之知识系统中去的愿望,解释活动正由此而发生。

讨论理论研究者相对于幼儿园教师的身份是立法者还是阐释者,并不是说这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的。在现实中,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讨论都指出,理论研究者应该从立法者走向阐释者。但不管是立法者还是阐释者,他们都把作为实践者的教师看作是一个客观的研究对象,并不重视与对象的主体性互动。因此,我们提出,理论研究者应成为幼儿园教师实践的关怀者。

成为“幼儿园教师实践的关怀者”这一观点受关怀伦理学的启示。关怀伦理学重视关怀者与被关怀者之间的关系,并特别关注被关怀者角色的主动性。关怀决非完全取决于关怀者一方的态度与目的,而必须考虑关怀者的“关怀”在被关怀者身上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按照关怀伦理学的创始人诺丁斯的观点,要成为“幼儿园教师实践的关怀者”,理论研究者首先要对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活动有相当的了解,并与他们有深入的相处,以分享教师对教育场域的复杂体验、生态化思考。其次,不能用单一的标准衡量每一位教师的每一次教育行为。其三,遵循德里达的“让他者成为他者”观点,在帮助幼儿园教师时把他们当作“他者”(即独立的个体),帮助的目的是为了让他者做得更好。同时,如果发现幼儿园教师有不好的表现,暂缓直接对他作出判断,要努力确定这种不好的表现确是他自身的原因导致的,而不是我们的偏见。

第5篇

(1)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从认识客体会计理论来说,因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本身就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会计理论体系中位居最高层次,是一种更为本质的理论,所以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革新和突破,以及成果的取得,又可直接丰富和发展会计理论体系。

(2)会计理论是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前提。首先,会计理论内容构成其研究方法的基本内涵。经过实践检验的会计理论,在发展新的会计理论和从事会计实践活动时具有方法的功能。

其次,会计理论的相对性决定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不完善性和发展性。由于既有的会计理论不是绝对无误的知识体系,会计理论的发展面对的是本知的领域,会计理论指导的是无法穷尽的纷繁复杂的会计实务,这决定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不能遵循一套固定的模式,它经历着一个探索、发展、曲折的过程。

再次,会计理论的属性决定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一个构成体系。结构上的严谨性和前提简单性,背景知识上的相容性和相关性,表达形式上的简洁性和推确性,以及事实涵盖上的广泛性等。

(3)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创新推动会计理论的发展。追溯会计发展历史,会计理论的历次重大突破,无不源于采用了正确的研究方法。相应地,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达到的层次决定了不同时期会计理论发展的水平。

总之,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既是以往研究的理论结果,又是以后研究的出发点和条件;会计理论的发展依赖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创造和创造性地运用研究方法,二者互为依存、互为条件。没有不以会计理论为依据的研究方法,也没有不借助于研究方法的会计理论。在形成上,二者表现为会计方法,会计理论,新会计方法,新会计理论的加速循环过程。

二、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相关文著从不同方位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成果是显著的;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脱离实际。这一方向偏差导致了会计理论严重地滞后于会计实务和经济实践。上述相佐的两种评价,引出了如下的相关问题:一是评价会计理论研究状况的标准是什么;二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是否存在着危机;三是怎样改进会计理论研

三、传统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1)传统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特征。我国传统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其构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西方资本主义财务会计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另一个是原苏联的社会主义会计模式和理论。二是我国会计理论的构建受到两个方面规范的影响。三是传统研究主要运用规范演绎方法。按这种方式构建的会计理论具有理性和规范性的特点,这种理论性阐述是否具有真理性,不仅取决于作为前提和依据的普通性命题是否真实,而且取决于对其进行的实践性检验。

(2)传统会计理论存在的问题。上述特征表明,在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中,对研究方法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而是造成了对此问题认识上的两个误区。一是过分夸大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使人们片面地认为有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必然会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忽视了对方法论本身的研究。二是将的哲学方法论、认识论等同于一般科学研究的技术方法.这就使得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比较侧重于逻辑和理性的方法,缺乏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和创新。

四、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改进措施

(1)重视会计理论学派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界从二论(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之争,到三论(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受托责任控制论)并存,各理论学派之间相互分立、相互切合而又相互竞争,构成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上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它们立论的多样性和终极目标的一致性将有助于我国的会计改革实践。

(2)处理好理论引进与创造的关系。会计理论具有科学性。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既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又要吸收国外科学的会计理论。在会计理论体系中,基础理论(假设、概念、质量特征等)的国别特色和文化属性较弱,因此,可以大力引进,但在引进时要注意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当前,我国应用性会计理论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的选择上缺乏自主性和代表性,有跟着国外走的倾向。

第6篇

关键词: 中国翻译理论 世界化 西方翻译理论

从20世纪以来,西方的翻译研究出现了三个大的突破,表现为从“怎么译”深入到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从文本到译文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的研究;将翻译置于“宏大的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语境中去审视”。也就是说,“翻译不再被看作是一个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而是译入语社会中的一种独特的政治行为、文化行为、文学行为,而译文则是译者在译入语社会中诸多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在译入语社会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乃至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有时是举足轻重的角色”。

作为研究翻译这样一种与文化交流联系最紧密的文化活动的学术研究,翻译理论研究对上述问题却反应不甚敏感。尽管近年来中西比较翻译学的话题不断有人提起,但真正系统的中西翻译理论比较研究才刚刚起步;对中西译论交流的研究还不多见;对于二十一世纪中国译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缺乏必要的探讨。中国的翻译理论如何摆脱当前在国际上的边缘地位,如何把我们的理论建设成有世界影响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理论的“输出”和“输入”有无必要保持,要对这些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作出满意的回答,我们必须对译论研究的现状及其成因有正确的认识,才能谋划出我们美好的未来。

一、中国翻译理论界的现状:西方翻译理论居于统治地位

当前翻译理论研究中对文化因素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但这多是从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及其前后所发生的作用着眼的。人们在译介西方翻译理论、利用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对于中西翻译理论交流中的不平衡现象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翻译理论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缺乏认真的思考。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的翻译理论对西方却罕有影响。在西方汗牛充栋的翻译理论著作中,很难见到中国的影响。西方学者在进行翻译理论研究时,极少会想到与中国的翻译理论相参照,即使是研究与汉语相关的翻译实践时,也是如此。Gentzler在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一书中有“The Fu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章,对未来翻译理论研究进行预测,但对中国的译论只字未提(Gentzler,1993)。对于中国的翻译理论,西方还是很隔膜的。中国的翻译理论在西方所受的待遇和其他非西方的翻译理论并无二致。

因此,我们面对的现实就是:在中西方的交流中,翻译理论东来的要比西去的多得多,在世界范围的翻译理论研究中,我们的声音非常微弱,处在边缘的地位。西方中心主义成了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不争的事实。

二、现状成因的分析:三大误区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上存在以下几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把对“怎么译”的研究误认为是翻译研究的全部。中国传统译论“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依实出华”、“五失本”、“三不易”到“信达雅”、“神似”、“化境”,几乎都是围绕“怎么译”这三个字展开的。对翻译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对翻译经验的总结固然重要,但这些不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全部。翻译技巧的探讨与翻译经验的总结必须上升到理论层面,必须超越“狭隘的单纯语言转换层面”,而从“文化层面上去审视翻译、研究翻译”。

第二个误区是对翻译理论持实用主义的态度,片面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随着学科的发展与成熟,学科分工必然“日益精细”,必然会出现主要从事或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员。应该鼓励有兴趣、有抱负的学者从事翻译的理论研究,特别是纯理论的研究。霍姆斯(J.Holmes)就曾指出,翻译研究可分为纯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翻译理论的功能除了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之外,还具有描述翻译现象、解释和揭示翻译的规律和本质、预测翻译可能性的功能。谢天振教授认为,既然翻译研究要成为一门学科,我们就不能仅限于形而下的“术”的讨论,必须重视形而上的抽象,也就是关注翻译研究“学”的层面。

第三个误区是国内翻译界习惯强调“中国特色”而忽视翻译理论的“共通性”和普遍规律。翻译既然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交流活动,必然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西方翻译研究近年来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是探索翻译规范(translational norms)和翻译普遍性(translational universals)。坚持“中国特色”显然有悖于世界翻译研究这个学术共同体的发展趋势。正如谢天振教授所指出的,片面强调“中国特色”可能“导致拒绝甚至排斥引进、学习和借鉴国外译学界先进的翻译理论,把经验之谈人为地拔高成所谓的理论,从而取代严格意义上的理论探讨”。

三、对策:以创新走向世界

翻译研究是与翻译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加上中国学界实用理性的传统,致使中国译学界长期以来存在非常明显的实用和实践的倾向。强调翻译研究的实践性,强调翻译实践对理论概括的积极意义,无可厚非。但是,也必须摆脱目前的边缘地位,努力向中心移动,逐步达到可以和西方真正平等对话的程度,使中西翻译理论的交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

首先,我们在理论研究上必须有所创新。学术创新贵在有探索意识和勇气,正如王东风先生所言,中国特色的译学研究,其“特”处,并不在于我们的国别特色上,而在于我们理论的独创性、系统性和合理性。只有我们创建了自成一体、经得起检验而又有别于其他任何理论(无论是西方还是传统的理论)的理论时,别人才有可能将眼光转向我们,才有可能从我们这里吸取有益的养分,到那时他们就再也不能忽视我们,我们也就顺理成章地挤进了中心。

其次,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在世界译坛上的影响。我们有了创新,还必须注意“推销”自己的新理论,否则西方的学者们或是因为语言文化的阻隔,或是出于偏见而轻视我们,将仍然注意不到我们的成就。例如,有关翻译学的建设,董秋斯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即已提出,但是西方的译论家们在后来的讨论中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并不是他们有意忽视,而是的确不了解。所以就目前来讲,将我们的成就引入西方,把我们传统理论和当代成就介绍给西方,已成了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

总之,我们要重估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价值,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有一批有独立译学理论意识,献身于中国译学学科建设的专业人才队伍;还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借助各种当代文化理论,调整、丰富和充实我们的翻译和翻译研究,推进翻译学科的发展,使中国的翻译理论早日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谢天振.论译学观念的现代化[J].中国翻译,2004,(1).

[2]许钧.关于翻译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J].中国翻译,1997,(3).

[3]Gentzler,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4]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J].中国翻译,2001,(4).

[5]张南峰.特性与共性――论中国翻译学与翻译学的关系[A].谢天振主编.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谭载喜.中国翻译与西方翻译[J].中国翻译,1999,(5).

第7篇

摘要 美术理论研究必须首先遵循逻辑思维的方法和范式,对研究对象进行理性分析;同时合理应用非逻辑方法,把个人感受与生命体验升华为理性认识,最终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只有以逻辑方法为主体,有机结合非逻辑方法,才有可能科学地揭示出美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从而达到学术的创新。

关键词 美术学 逻辑方法 非逻辑方法

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美术学。它包涵着美术实践与美术理论两个方面。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来看,美术实践与美术理论各自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并且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某些交叉与互补的关系。美术实践主要是通过形象思维的过程来完成的,但它并不完全拒绝逻辑思维的方法:美术理论则主要是通过逻辑思维的过程来完成的,但它亦不排斥形象思维等非逻辑方法的应用。美术理论是关于美术实践的科学总结,它包括美术史、美术基础理论和美术批评等,即“美术史论”。

由于美术实践与美术理论存在着密切而辩证的关系,由于美术理论研究的对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再由于当代中国美术理论的科学体系建构尚处于一个探索阶段,传统的美术理论研究方式又缺少分析和推理的特征,缺少方法、规律和科学描述的探讨,因而,在当今美术理论研究中,许多美术实践者甚至美术理论家往往凭着某些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来代替缜密而严格的推理判断,在美术理论研究中,对逻辑思维方法与非逻辑思维方法合理、有机的应用,还未能引起研究者的普遍重视,两种不同类型的思维方法在艺术理论研究中常常会出现主次不分、含混不清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消释着美术理论研究的学术性特征,同时也制约着中国美术理论学科的建设以及当代中国美术的总体发展。科学的方法不仅是学术研究最一般的基础,同时也是学术发展的有效机制。

笔者以为,美术理论是对美术的理性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是人们凭借抽象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有效方式。理性认识以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为特征,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对象和内容。作为理性认识的美术理论主要是通过逻辑方法来完成的。逻辑方法是以研究概念、判断、推理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规则,从而帮助人们正确地思维和认识客观真理的方法。逻辑的思维形式是抽象思维。抽象与感性直观是对立的,一切科学的概念或范畴都是抽象的结果。抽象既与感性直观相区别,又是感性直观的发展,它是以感性直观为中介的对客观对象的间接反映,它所提供的关于对象本质的知识是感性直观不能达到的,因而,它又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人类只有借助于思维的抽象力才能揭示和把握感性直观所不可能发现的客观对象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抽象思维作为一种基本的思维类型,它主要是指应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事物内在本质和一般规律的过程与方式,是通过逻辑方法而获得认识成果。按照逻辑规则,借用概念、判断、推理、比较、分类、类比、证明、反驳、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完成的。因而,抽象思维与逻辑方法即构成了人们理性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

人们的思维活动除了理性的、逻辑的因素外,它还包括着感性的、非逻辑因素。非逻辑因素一般主要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想象、联想、灵感、直觉、顿悟等,一般可分为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两大类。我们在这里所说的非逻辑方法,是指美术理论研究中的非逻辑方法,而并非是指美术实践中的非逻辑方法。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虽然存在着差异,但二者却具有相互补充的功能。在学术研究中,逻辑方法出现阻隔时,非逻辑的方法往往是另劈溪径的有效手法,而一旦用非逻辑方法沟通了认识的渠道之后,又需在新旧认识的鸿沟上架起逻辑的桥梁。我们强调逻辑思维在美术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但并非排斥非逻辑思维的价值与地位,恰恰相反,由于美术理论研究的对象具有较强的实践特征,这种实践特征本身又具有鲜明的非逻辑思维因素。因而,不仅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需要非逻辑思维方法的补充,同时在对研究对象做出客观和科学的认知时,还需要研究者必须对非逻辑思维方法有一定的把握,在某些方面,它还要求研究者甚至要具备非逻辑思维的实践经验。不可想象,一个不具备色彩感知的人会在色彩艺术理论研究中取得什么可靠的理论成果,一个缺乏对毛笔性能掌握的人会在书法基础理论研究中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可以说一个缺乏对美术品的直觉感受或对美术实践不曾有过直接体验的人,其所谓“理论成果”往往是不可靠的,有时甚至还是美术理论中的“伪科学”。我们无须要求每个理论家都必须是实践家,更无须要求每个实践家都必须是理论家。但对视觉形式的感知与体验,却应是从事美术理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一切“理论”必然建立在虚无之中,这亦是美术理论研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特征,这个特征也是美术自身特征所决定的,我们认为它甚至应该成为从事美术理论研究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所以说,逻辑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感性认识活动:它加工整理感性认识材料,把实践经验由个别提升到一般,从已有的知识推出更新的知识,并把知识构建成系统而严密的体系,借助于被实距检验过的知识去探求假说是否具有真实性,预测事物发展的前景,给人的实践活动以目标与信心。非逻辑方法则排除了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或按照逻辑程序进行推理的理性范式,从而有助于人的内在潜能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它借助人们可以感知的形象,传达着人类用语言或理性方式所无法表述的思想与情感。它的形象特征和情感因素往往给人们完整地认识客观事物提供直接的帮助,它的思维方式也往往成为学术创新的基因。所以,在美术学研究中首先必须遵循逻辑思维的方法和范式,在对研究对象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应用非逻辑方法。注重个人感受与生命体验,在以逻辑方法为主体,并在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有机地结合的情况下,才能科学地揭示出美术发展的规律,从而达到学术的创新。

第8篇

跨入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围绕图书馆信息化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众多的研究者就图书馆信息化的历史过程、国外进展、现实状况、个案剖析以及业界动向等环节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有益探索,初步形成了图书馆信息化基础知识、图书馆信息化活动一般流程、图书馆信息化发展规律等几个知识环节。但从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现状看,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整体研究尚不够理想,研究内容比较分散,系统性较弱,理论创建不够,学术观点滞后。针对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与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的关系,尚没有达成言说有力、逻辑清晰、学界公认的梳理。这种定位上的困难,让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在理论基础上的薄弱难有明显的改善。本文就图书馆信息化理论在基础层面上的研究加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有待进一步改善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现状

我国近年在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研究上,新出了不少专著、教科书,不过无论是概念、内容甚至篇章结构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雷同。此类专著、教科书往往包括图书馆信息化起源、图书馆信息化定义、图书馆信息化功能、图书馆信息化机构、图书馆信息化对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图书馆信息化评价等内容,但其中的不少只是简单地提到了理论应该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而并不曾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和构建,导致缺乏理性思辩本应具备的逻辑性、统摄性和整体性,基本上看不出其中所涉及的不同层面、不同侧面的问题之间究竟有何关系。例如,图书馆和图书馆信息化的起源属于历史问题,图书馆信息化的定义属于抽象概括问题,图书馆信息化形态属于现实形态问题,图书馆信息化的特征属于本体问题,而图书馆信息化的性质、功能属于外部社会属性问题,图书馆信息化评价属于图书馆信息化活动在公共舆论空间中的投射问题,图书馆信息化机构运营属于图书馆信息化的要素配置问题,图书馆信息化法规属于图书馆信息化活动的法律规范问题,图书馆员工在图书馆信息化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则属于图书馆信息化活动主体的伦理问题。将这些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问题罗列在一起,并不能构成严肃的体系化理论,很难看出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清晰的逻辑关联。

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的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其理论内部的逻辑关联需要加强,理论的有效统摄范围不够而价值判断过多,甚至内容上存在着悖论和冲突。当下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少有创新,特别是关乎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的发展根基的一些基本理论尚未梳理清晰,这是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共同面对的问题。此种难以深入的研究局面迫使部分研究者避开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基础研究,转向研究具体的交叉问题、边缘问题。于是,交叉研究、边缘研究不断冒出,造成一种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很热闹的假象。但是,热闹的背后却是基础研究的虚弱。这种醉心于交叉研究、边缘研究而去回避基础研究的“选择性失明”,不可能让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基础研究在质上得到提升。可能这些交叉研究、边缘研究对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眼前发展不无功用,但风物长宜放眼量,更重要的应该是在整体上将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的基础打牢。不然,那些一时很热闹的研究,由于缺乏厚实的理论基础的支持,终将给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带来畸形的发展。

部分研究者面对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实践,缺乏有说服力的言说,难有清晰的逻辑思辩。思想的匮乏导致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在深度上的不够,其研究成果也就很难超越表面化的状态描述和罗列式的经验归纳,更不会发挥揭示图书馆信息化之特殊规律性的作用。当下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流于肤浅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术研究过于功利。无欲则刚,纯粹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应该自觉地遵循相应的学术规范。而过于功利的研究,因缺乏基本理论的坚实支持,其所谓成果往往底气不足、经不起图书馆信息化实践的检验。

二、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的言说逻辑

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揭示图书馆信息化之特殊规律性。图书馆信息化之矛盾特殊性规定了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在言说逻辑上的特殊性。从事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就应该建立并运用自身的独立的言说逻辑,这需要研究者付出长期努力以克服舍难就易的诱惑。言说逻辑意味着言说者之言说并非率性而为,而是自觉而为之。自觉而为之言说,殊异于脱口而出。

(一)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需要拓展新的言说空间,而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者经常是既有评价看法的维护者。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在逻辑上往往发挥着既有评价看法的阐释作用。而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在逻辑上作为理性批判式的研究,更应当是一种创造性的知识革新,是新的言说空间的拓展者。理性批判式研究要求研究者能自觉地进行理论创新,这就需要拓展新的言说空间。随着时间的转换,人对图书馆信息化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也在变化,既有评价看法的限制也许就丧失了合理性的基础。因而,研究者可以也应该通过自由的理性批判式研究,为新的言说空间奠定新的合理性的基础。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只有通过这种理性批判,才能真正走向繁荣。

(二)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的劝导力量在于理性思辩,而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者的劝导力量经常诉诸权威。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在逻辑上往往寻求强势言说的力量以发挥劝导作用。而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在逻辑上应坚持理性批判实践中的图书馆信息化活动,其基本特征也应当是理性批判式的。我国学者李岩认为,“现在大众传播已不再是那种只钟情于为人类传播发挥其雷达功能的纯粹的传播行为了,现代人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权力重心的一部分转向舆论的这一重要变化,媒介对舆论生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强调言说权的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不等于逻辑上颠簸不破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的劝导力量在于理性批判实践中的图书馆信息化活动。理性批判是推陈出新的力量之源,也是摆脱肤浅的必由之道。大象无形,有容乃大,理性批判面前,所有的知识和价值都是平等的,因而理性批判的劝导力量也超过了所有的权威力量。以本领域的言说逻辑运动为基础的理性批判规定了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的真正价值。富有理性批判精神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其劝导力量的大小在于理性思辩的严密程度,理性思辩成为公众判断言说是否有力、逻辑是否清晰、言说逻辑是否严肃的必经环节。

(三)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需要独立于他者言说,而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者经常依附于他者言说。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在逻辑上往往发挥着反复扩大他者言说的影响的作用。而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在逻辑上作为理性批判式的研究,应当公平对待一切既有的言说以及其蕴含的知识和价值。对研究者而言,一切既有的言说都是他者言说,而依附于任何他者言说都很难带来富有创新气息的研究。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若是没了创新也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应当是以其自身的言说逻辑运动为基础,对图书馆信息化理论实践中所呈现的一切知识和价值持理性批判的态度,公平对待一切既有的知识和价值。公平是正义的基础,公平才能摆脱认识主体自身的种种偏见。研究者面对图书馆信息化实践中的形形,应该摆脱偏见的侵扰,不仅要理性批判图书馆信息化实践中的林林总总,也要对自身的知识和价值体系保持清醒的距离。长期以来,部分的图书馆信息化研究者也搞批判,不过这种批判缺乏理性、很不彻底,经常在批判某一种他者言说的同时却更严重地依附于另一种他者言说。彻底的理性批判精神要求做到知识上的诚实、取向上的中立。不能因为一棵树失去整个森林,也不能因为一家之言而罢黜百家的知识及价值。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他者言说相对于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而言,产生于过去、作用于过去,自然也就具有终结的意味。既定的他者言说,不应该成为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的依附对象。

三、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应反思自身的定位

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应该言说有力、逻辑清晰。可是,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却始终没能确立自身的独立的言说逻辑,所以其发展很难摆脱依附地位。不少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同时担负着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这种双重身份,很容易让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发生角色混同。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要想摆脱言说逻辑不够清晰的尴尬困境,就应做到严格把握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自身的定位。

公共知识分子的淡出,研究者的职业化,不仅是公共言说空间缩小的结果,反过来也进一步缩小了公共言说空间。知识分子,应当自觉地保持一种边缘心态,不但要对主流的强势力量保持戒备,同时也要自觉地反省和批判自身及所属的小圈层的所作所为。“在这个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和经济的关系也更为紧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趋于细化,学术研究不仅成为一种专业,进一步也成为了一种职业。研究者难以抵御现实功利的侵扰,很少能完全摆脱科层体制和经济势力的制约和诱惑。所以,当研究工作成为一种职业而不仅仅是研究者的个人爱好以后,研究者的学术活动就被限定在狭小的业界,其学术言说所面对的受众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小圈层的少数同行。有鉴于此,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研究者要自觉地反思自身的定位,对自身的角色应有清醒的认知。

部分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发生了角色混同。他们或者写一些表决心的体会性文章,或者写一些官样式的报告性文章,甚至有的研究者把自己划入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者队伍。现实中,不少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也在担负着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但其在面对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学术研究时必须保持一个纯粹的研究者的定位。正如一个人可以既是上司的下属,也是下属的上司,但他在面对上司时,他就必须是下属。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者与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的不同,在于角色的时空位置。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研究者,假若缺乏学术研究的定力,就会热衷于追踪社会潮流并试图就焦点问题连续不间断发言,就很容易被热点所障目、被潮流所裹挟,很可能丧失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二者相较,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者应该是现实生活里的行为操作者,而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的主要责任是学术研究。扎扎实实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特别是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基础研究,才能让当下学理基础有待加强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迈向坚实的道路。

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研究者自然会有一定的立场、观点和见解。我国学者金定海认为,“所谓‘理由’和‘价值’,无非是一种主观的约定或观念中的存在。”。出于思维方式和价值意义的不同,研究者在从事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应该要求自身做到取向上的中立、知识上的诚实,坚守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独立的言说逻辑,才能彰显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研究价值。

以本领域的言说逻辑运动为基础的理性批判,是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作为真正的有价值的学术研究在质上的规定。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的使命,并不是让自己充当已被真理授权的代言人,而是通过以本领域的言说逻辑运动为基础的理性批判不断地实现对真理的逼近。可以认为,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所担当的角色是由其位置来确定的,即相对于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的独立的非功利性处境。也只有在此处境下,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才能比较纯粹地担当起理性批判的使命。

第9篇

1、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为了进行会计实践而对会计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所做的合理推断。会计假设最早由W·A·佩顿于1992年在其著作《会计理论》中提出,但直到50年代末才引起美国会计界的高度重视。其观点是既然把会计假设视为来自客观环境对会计的约束条件和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那么会计假设就必须作为公认会计原则的最高层次概念或命题。按照演绎法,以会计假设为出发点推导出会计程序和方法。

2、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本质起点论认为,本质是决定1事物区别另1事物的根本属性。会计本质是由会计的内在矛盾构成,是会计这1事物比较深刻的1贯的和稳定的方面,它从整体上规定会计的性能和发展方向。会计本质也是确定和解释其他会计概念的依据,会计研究首先应解决会计本质问题。这1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风靡我国,并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存在于我国会计理论界的对会计本质的3种认识“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会计控制论”就是其长期研究的结果。

3、会计环境起点论。会计环境系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着会计思想、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工作水平,以及与会计密切相关的审计、财务的客观历史条件及其特殊情况。会计环境起点论认为,会计的历史发展始终受环境的影响与支配,会计环境不仅是会计研究的必经之地及深入展开研究之依据,而且是探明会计原理、本质及规律的出发点。会计环境决定会计本质、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及会计职能等,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4、会计目标起点论。会计目标是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会计目标起点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在会计信息系统论基础上,以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的思路深入人心并占据西方会计理论的主导地位。会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会计作为1个信息系统,应首先明确目标,再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计量,指导会计实务。

2、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应具备的特征

1、惟1性。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只有1个,而且只能是1个。进行会计研究工作需要有1个切入点,即逻辑起点。从这点出发,研究会计的其他相关问题,达到对会计的深入认识,形成会计理论,进而指导会计实践,并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只有从这个逻辑起点出发,才能减少研究的盲目性,达到对会计的本质性认识。

2、稳定性。所谓稳定性,是指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贯穿于会计理论研究的始终,不因时间、地点、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会计的实践活动,会随着时代、社会、经济等的发展而变化,从而使得会计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同1时期各个不同的客观环境和条件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发展性、复杂性和变化性。但会计作为1门独立的学科,有其内在的稳定性和规定性。这就决定了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也必然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不因时代、实践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历史的稳定性。3、普遍性。这里所讲的普遍性,是指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理应成为而且应当是所有会计学分支的逻辑起点,不能仅仅适用于财务会计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把这1特征称为统1性。从最初的结绳记事和绘图记事等会计学科的萌芽状态,到单式记账法的产生、复式记账法的出现,会计基本上是履行反映和监督的职能。这时的会计学科以财务会计为主。后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管理的需要以及人们越来越重视会计等原因,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以及审计学等学科才相继独立成科。目前,会计学科又包含了1些新的分支,如国际会计、通货膨胀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等。因此,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就不能仅是财务会计的逻辑起点,它应该成为整个会计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

3、会计环境与会计本质相结合共同作为会计理论研究起点的合理性

前面对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11作了介绍和评价,笔者也提出1种新的观点,即把会计环境与会计本质相结合,取长补短,综合考虑,作为会计理论的研究起点。下面来谈谈理由。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会计环境1般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对会计环境理论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如果用系统、历史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会计理论,会计环境必然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首要因素之1。环境变了,则导致对会计其他领域认识的变化。把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理论研究起点的1个突出优点,表现在理论的前后1贯性和逻辑1致性上,因为考虑了会计环境的因素,把会计环境视为内生变量则减少了理论的不确定性,研究的结果更为稳定,也更符合人们对会计理论内涵的界定。

把会计环境和会计本质作为研究起点,更能解释环境变化所带来的1系列会计理论创新问题。因此,将会计环境纳入会计理论研究的动态过程中,结合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就可构建1个分层面的会计理论体系,这样的会计理论体系才能满足会计理论本身发展和指导会计实践的要求,使理论具有前后1贯性和逻辑上的1致性。

【参考文献】

[1]段志新:“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定位”,《审计与理财》,2006.5

[2]刘丽丹:“浅谈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经济师》,2006.3

[3]司德奎:“对会计理论逻辑起点论几种观点的评介与思考”,《会计论坛》,2006.3

内容摘要: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问题是研究会计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本文研究了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应具备的特征,对各种有关逻辑起点的观点进行了评述,并讨论了我国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的现实选择

第10篇

>> 基于法经济学与系统法学理论的林业法治效益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研究 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动向 基于管理科学下的消错学理论研究 基于适度教学角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理论研究 顶棚设计中的美学理论研究 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几个角度 当代法学理论的发展 气候变化应对与《森林法》修改 会计理论研究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的学生学习型组织研究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规制经济学理论研究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述评 中学化学教学理论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校企合作办学理论研究综述 高校专业实践教学理论研究 小学数学创新式教学理论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7] 李宝明.中国系统法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OL].(2003-10-27)[2013-5-29]..

[8] 张国庆.生态论概述[EB/OL].(2012-04-13)[2013-05-27]..

[9] 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8-29.

[10] 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J/OL].(2013-03-27)[2013-05-29]..

[12] 张国庆.系统企业学[EB/OL].(2013-5-21)[2013-5-29]..

[14] 张国庆.林业标准学[M/OL].(2011-02-20)[2013-05-29]..

[15] 张国庆.新森林法必须加入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容[J/OL].(2009-05-10)[2013-05-29]..

[18]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

2012(11):245-246.

[19] 张国庆.生物灾害学[M/OL].(2012-05-25)[2013-05-29]..

[20] 张国庆.灾害学概论[EB/OL].(2012-03-16)[2013-05-29]..

[21] 张国庆.和谐林业的法律保障[EB/OL].(2007-08-23)[2013-05-29]..

[23] 张国庆.对森林法第四十一条的修改建议[EB/OL].(2010-08-03)[2013-05-29]..

第11篇

关键词:军事理论;研究;问题;意识

以问题为中心,既是倡导的科学的认识态度和方法,也是被人类军事理论发展史所印证的一条规律。我们应树立“以问题为中心”的军事理论研究观念,以渊博的知识积累为基础,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投身到军事理论研究事业之中,努力实现军事理论研究服务实践的功能。

一、树立“以问题为中心”的军事理论研究观念

军事理论研究“以问题为中心”,它包含多重向度。从世界观的角度看,它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军事观;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它体现了军事认识上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体现了解决军事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我们常常在已有的军事学科体系内转圈子,或者重述前人已经做过的工作。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不知道自己所从事的军事学科领域最新的发展是什么,前沿在哪里,换句话说,我们在这个领域提不出任何新的问题。国际数学权威希尔伯特认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够提出大量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和中止。同样,离开问题不会有军事理论研究,离开军事理论研究便不会有学科的创立和发展。现实中的军事问题虽然只是军事运动过程中的个别事物和特殊表现形式,但如同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一样,“总是由认识个别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世界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也认为,“科学在其发展中在任何时候都遇到问题,而且问题总是最先出现的。”可见,问题是认识之始,是理论研究的关键和中心。从现实中存在的军事问题开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假设的辩护或检验,是军事理论研究和创新的基本思路。

然而当前,有些人认为理论研究不如实践创新操作性强,看得见,摸得着,立竿见影,甚至认为理论研究并不重要。这些人体会不到理论研究的价值功能所在,问题也恰恰出在他们不善于发现问题,在理论研究过程中不能直指问题要害上。我们看到,一个时期以来,每当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就会深切感受到理论咨询的明显滞后;每当军革向前迈出一步,我们就会深切感受到理论准备的严重不足。马克思曾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当前,新的军事实践为军事理论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重大现实军事问题,是新形势下军事实践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军事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

马克思曾经深刻指出,对一个时代来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牛顿看到苹果落在地上,不是捡起来把它吃掉,而是提出一个人们未曾想过的问题:“苹果为什么会往地上掉?”他提出并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创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并创建了新的物理学学科。在军事理论研究活动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成功的军事理论研究活动的第一个要点就是对军事领域重大问题的鉴别力。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完善的军事理论体系,只存在不值得我们为之发现问题的军事理论体系。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军事理论体系来说,都不是绝对的严整、完备和无矛盾。如果有人说我军现有军事理论不存在什么问题的话,这一判断必定是基于以下三种可能之一:第一,我军现有军事理论不存在什么值得我们去发现、思考的疑难、问题,这一判断直接否定了军事理论研究的价值;第二,我军现有军事理论存在重要问题、疑难,但我们缺少在其中发现问题的意识或能力,这一判断意味着对我军军事问题理性思考能力的怀疑;第三,既存在着问题,我们也觉察到了问题的存在,但由于缺乏理论勇气,不公开我们所发现问题。这可能就是我们在军事理论研究活动中比较普遍存在的弊病。这种弊病隐性地支配着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在不自觉中放弃了发现问题、责疑问难的权力。如果继承军事学说的理论价值同时又不否认自身的思想能力,那么,第三种情况可能是导致当前军事理论研究缺乏问题意识、缺少对我军现有军事理论做进一步创新的原因。

当前,对待军事学说,存在着这样一种简单化的思路:军事思想是如此伟大绝伦,对于后人,就只能是去努力宣传它、实践它。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样的思想理论最终只会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力。理论宣传工作只是在增加该理论的话语权力,理论研究则是要激发其内在活力。那么,军事思想的内在活力是什么呢?不仅在于其理论本身,更在于其中所包含的问题,问题本身的质量孕育了其理论的生命活力。在军事学说传入中国之初,许多人要么成为其理论的宣传者、鼓吹者,或者成为理论运用上的“机器人”、甚至是奴隶。但却在中国的革命实践中,认识到需要结合中国革命实际问题进行发展创新。正是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军事学说中所包含的重大问题(思想史上的大师恰恰是提出问题的大师),才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名篇,发展和创新了军事学说。我们决不能因为崇拜某一人某一学说而丧失自己的批判精神和理论勇气,应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把军事理论研究不断引向新的境界。

三、奠定深厚的知识基础

以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为底蕴是军事理论研究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这从另一侧面说明,军事理论研究以问题为中心,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必须要以深厚的知识积累作基础。说:“百丈之台,其始则一石耳,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三石、四石,以至于万石焉,学问亦然。”在个人认知的每一步,个人知识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不断增加的知识存量能够增强个人与团体改变环境的能力。因此,理论研究应以丰厚的知识积累为基础。知识越丰富,认识问题就越深刻、发现问题的视野越广阔。如同德鲁克认为的,知识创新几乎从来没有建立在一种知识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多种不同知识汇聚的基础上。军事理论研究显然亦不例外。知识是创新的核心要素,知识能力是创新能力的第一要素,知识能力范围规定理论研究的能力边界。一位哲人曾用一大一小两个圆说明知识与创造力的关系,指出“知识的拥有量与发现问题的范围和能力成正比。”因此,做学问须先有学问。“学以为耕,文以为获”。韩愈这句话有两层道理:一是自己真正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二是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研究前人提供的知识,从中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借助其他领域和学科的知识来“打磨”自己论题这块璞玉,最后使之成为一个工艺精品。在开创历史的创新中,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位居首列。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写出伟大的著作,也是得益于大量的知识积累。马克思仅为写资本论,就读了1500多册书,抄了数千印张的笔记。在信息社会,知识军事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知识总量的增加速度已远远超出以往时代。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不时涌现。这种知识的快速更新,对于知识积累的速度和效率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信息时代,以问题为中心创新军事理论,不仅要“厚积”,而且要“快积”,迅速提高我们在军事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军事理论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定发.新世纪中国军事科学创新发展的基本趋势[J].中国军事科学,2004(3).

2、葛东升.大力促进军事理论的繁荣发展[J].中国军事科学,2005(3).

3、卡尔・波普尔著;查汝强,邱仁宗译.研究的逻辑[M].科学出版社,1986.

4、张占军.从酝酿到发表[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5、Drucher P F.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ractice and Principles[M].Harper & Row Publishers,1985.

第12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理论;管理学;会计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前瞻

一、进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会计学基本理论的逐步发展,传统的会计学在进行财务管理运用的过程中,开始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了管理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将会计学和管理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这一理论提出的代表性人物就是哈佛大学的知名经济学家约翰逊教授,他认为在传统的会计学管理小,往往会将会计信息扭转成为一种过度依赖于现代信息系统的管理过程,导致会计的真正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对会计管理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将管理学和会计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出管理会计理论的真正作用,促进财务信息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

截至目前为止,管理会计理论还没有能够和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会计理论还没有能够真正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具体的来说,其具体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进行管理会计理论运用的过程中,所得出的管理假设和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过程存在着严重的脱节情况。具体的来说,在进行基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会计假设过程中,面对着我国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所得出的结论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得到科学的印证的。与此同时,在进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会计信息假设情况。但是,作为假设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会和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管理情况存在一定的脱节情况,影响到了管理会计理论在实际应用环节中的作用发挥。例如,在进行企业的量利分析的过程中,要在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企业的成本变化情况的充分调查基础上进行假设。但是,企业的进货渠道以及企业的招待费用等却不是固定的,这就很有可能导致最终得到的数据是不符合假设信息的,最终导致管理会计理论和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脱节情况的产生。

其次,在进行管理会计理论运用的过程中,引进了大量的高端树立科学模型,这就导致在进行管理会计理论运用的过程中,进行的管理会计信息的操作性能严重的复杂化。与此同时,这些高端复杂的数学模型的合理性还是有待商榷的。例如,目前在很多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过程中广泛运用的单纯性法计算和马夸特法计算,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都会应用到异常复杂的数学模型,很少有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者会使用这么复杂的数理模型进行财务信息管理,严重的降低了管理会计理论的效果的发挥。

最后,通过对于管理会计理论,最终所得到的数据往往难以满足企业实际管理者的需要。具体的来说,由于管理会计理论系统相对比较复杂,这就导致经过复杂计算所得出的数据不一定能够满足企业的管理者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截至目前为止,所编纂的管理会计理论书籍还集中在施工企业、金融行业等,对于其他行业的覆盖度不足,难以充分的发挥出管理会计理论的优势所在。

三、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前瞻

针对上文之中提到的目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尚且存在的问题,在未来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过程中,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解决管理会计理论和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脱节、操作性能相对较差、提供信息不够全面的问题,在坚持管理会计理论的基础内涵的基础上,更多的提升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应用性能。

首先,要不断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的规范化研究。具体的来说,在进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意识到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应用效果,并按照实践的实际要求,不断完善管理会计理论的基础理论体系,不断完善管理会计理论的基础性内容,并在对实践事件的总结的基础上,不断促进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应用性能。

其次,要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基本数学模型进行合理的优化,提升管理会计理论的可操作性能。具体的来说,对于传统的单纯性法和马夸特法,相关的理论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编程等方式,简化管理会计理论的应用步骤,让更多的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到管理会计理论的基础原理,促进管理会计理论应用范围的扩大。

最后,要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设置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例如,在美国,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针对管理会计理论设置了相应的研究机构,通过这样的方式,管理会计理论在美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各个企业要在充分的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并通过对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不断建设完善,充分的发挥出管理会计理论的潜力,为企业的管理决策者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信息,促进企业的持续加快快速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截至目前为止,作为将管理学和会计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学科,管理会计理论有着非常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管理会计理论却存在着和企业生产管理实践脱节以及可操作性能相对较差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过程中,集中力量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管理会计理论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蔡运庆.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状况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