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教学参考

语文教学参考

时间:2023-06-14 16:18: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学参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学参考

第1篇

关键词:亲子游戏 小学语文 参考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57-01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通常是通过让学生背诵大量的课本知识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产生了较大程度的遏制,导致教学课堂枯燥无味,且教学效果也相对不高。而将亲子游戏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创新[1]。该教学方法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拓宽其学习渠道,使学生在快乐游戏的同时获取新的知识。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教师也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语文课本内容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1 亲子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亲子游戏教学方式,可有效激发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这是由于游戏可加强小学生和父母间的联系,也可让学生更早通过父母与外界社会接触,并通过游戏实践,深入理解课本上的知R[2]。另外,亲子游戏对小学生生长发育中的情绪影响也非常重要。让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父母进行互动游戏,可缓解小学生在课堂中不由自主的紧张感,使学生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帮助其逐渐养成乐观积极的性格,使其能健康成长。无论是什么样的游戏,都可以通过小学生和父母共同参与的形式来锻炼其思考、沟通能力,激发其创造力,使其思维更加活跃。

2 亲子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 丰富的游戏内容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丰富游戏方式,帮助小学生全面发展。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就算将游戏和教学相结合,其教学地点也仅仅在教室或校园内,这样的游戏教学会严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导致教学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因此在亲子游戏的教学过程中,可进一步拓宽游戏的内容、范围,同时在进行游戏时还需注意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性格,以创造更合理的游戏内容。同时在设计游戏内容时,需注重对小学生体验能力的培养。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想象力,因此在设计游戏内容时需充分考虑如何能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其在游戏中进行创新、想象。另外还需加强亲子游戏中的体验性,使小学生在游戏中尽可能的体验生活,并从中获得收获,感悟隐藏的游戏意义。如教《雨后》课文时,某小学语文教师选择下雨后的第二天将小学生及其家长带出校园,并一起至郊区或田地等地方,让小学生及其家长一同体验下雨后郊外的空气、环境,并鼓励他们为自己所看到的美好景象造句,不限制造句对象,且小学生家长可给予提示,帮助其顺利造句,包括蜗牛、青蛙、柳树、水潭、池塘等,另外还需让小学生及其家长对课本中《雨后》的情节进行回想,并亲自去体验故事中主人翁的心理历程。在这次活动的同时,由家长和教师共同看护小学生,既保障了学生的安全,又让其与家长共同思考问题,使小学生可在家长的启发下去思考课本中的问题。

2.2 注重对游戏环境及游戏材料的选择

由于小学生的免疫力较低,因此在对其进行亲子游戏教学的过程中,需重视对游戏材料的选择,避免小学生接触到有毒或带有细菌的材料,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游戏材料时多下功夫。小学生在进行游戏时,通常需要依赖具体的游戏道具,且年龄越小的小学生,需要依赖的游戏道具则越逼真,这是由于小学生对外界社会的了解可通过触摸游戏道具来进行,而游戏道具越逼真,则可使小学生越直观的了解外界。如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乌鸦喝水》中,某小学语文教师准备出和课本图片相似的玻璃杯放置于室外,让小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收集室外存在的道具来让玻璃杯中的水上升至乌鸦可喝到的水平,与此同时让学生家长在旁边给予协助或提示,但告知家长不可提前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完成这个难题,如有学生找到正确方法并实验成功后,给予其表扬。这样教学在增强家长与小学生户外活动的同时,还提高了其创造力和思考能力。且玻璃杯作为一种无毒、干净、常见的游戏道具,不会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任何危害。

2.3 注重学生亲临实境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未成熟,且多数学生在课间或其他休息时间玩“角色扮演”一类的游戏,因此教师可通过这类游戏方式来带领小学生进入课本中的情景,体会课本中角色的心情、想法。且由于“角色扮演”的游戏通常需要多人协同合作,因此教师可选择让小学生及其家长来共同完成课本上的情景。如在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司马光》中,教师通过让小学生及其家长分别扮演司马光、落水小孩、其他小孩、赶来救助的成年人等,让他们共同演绎事情的发生经过,并体会司马光的思维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增强小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还可提高其思维能力。

3 结语

把游戏环节融入进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是提高小学生沟通、思考、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其中亲子游戏也是一种重要的环节,不仅可增加小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情况,还可通过游戏过程让其获取新的知识,推动小学生深入理解课本内容。

参考文献:

[1] 贺春珍,谭桂云.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探讨[J].东方教育,

2015,(10):174-175.

第2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教学思考

语文学习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语文教学负有重大责任。语文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前瞻的眼光,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改进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现我就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谈谈看法。

一、关于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思考

传统教学片面强调老师的“教”,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部分老师心安理得地压制、强迫、役使学生,这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语文课堂成了学生遭受折磨的地方,出现了万生齐喑的沉闷氛围,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应该彻底改变这种陈旧模式,把兴趣还给学生,把尊重还给学生,把时空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使语文课堂教学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让师生都面带微笑地步入闪烁着耀眼光芒的语文殿堂。

现代教学论强调,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应该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必须真正把学习的自由、学习的权利、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尽量让学生多观察,多独立思考,使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充满创造和发现的乐园。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应着力倡导感悟的独立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真正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就不会迷信教师,也不会迷信教材,真正在学习上、生活上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实地展现自我,充分发展个性。

二、关于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的思考

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应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把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依据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和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文道统一,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统一,教书育人统一,语文教师既静心教书,又潜心育人,把语文教学变成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师生进行“情感渗透”,即学生主体情感与教师主导情感和谐。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1]。因此,语文教学就是师生平等相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民主合作的情感交流过程。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面对思想内容好、艺术水平高的文章,教师必须有热情,自己先受感染,先“动情”,接着在教学过程中紧抓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去读,去感受,再以健康丰富的感情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动情”。例:高教版《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师首先应挖掘和感悟编者精心安排的“阅读与欣赏”三篇文章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除了语文基础常识教学外,更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老舍的《我的母亲》的主题思想是“孝心”;林清云的《好雪片片》的主题思想是“爱心”;莫言的《卖白菜》的主题思想是“诚心”;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思想是“信心”。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做到“四心”合一,即孝心、爱心、诚心、信心,只有这样,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才会焕发出更辉煌的光芒。

三、关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情的思考

职业院校学生的语文现状:语文知识水平能力不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较淡,学习语文的态度较为冷漠。因此,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更侧重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为在学生大脑这部机器里,兴趣是动力的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大脑机器工作的转速。只有有了兴趣,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才能产生良性循环,爱学,便学得好,学得好,便延伸甚至更加深了学生的语文感情。“教师应当凭借自己的情绪色彩来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同时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了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一般来讲,教师总是用标题式、箭头式、图案式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3]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趣味,教师可课内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举办诗歌朗诵会、名家名著鉴赏会等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4]只有多下工夫延伸,深化学生的语文感情,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并且把这种感情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才能使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更具光彩。

四、关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思考

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创造性,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传统教学观念中,语文教学只是单纯知识传授和机械习题训练,而忽视学生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使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变成了简单的知识灌输,使闪烁着思想光芒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死气沉沉的语文知识的传承。因此,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首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首先要培养学生读思结合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并把问题延伸到现实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其次,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师应加强知识的归纳和延伸,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注重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加强对名家名著的熟读精思,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语文教学应以学习促进思维,培养悟性,以训练能力为出发点,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生思维结合起来,让语文教学闪烁思想光芒。

以上是我从教20年的体会,与同僚共同切磋,望能为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72.

[2]张淑玲.浅谈情感在语文教学氛围中的地位与作用[J].语文之友,1996(6):25.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129-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的教学改革也在顺利推进中。语文是一门基础、重要的课程,语文课程的内容也博大精深,对学生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很大帮助。在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和理念已经不适应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在素质背景下,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对于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必须要改变,要结合新时代的特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理念比较陈旧、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等,这些都将会对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带来影响。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老旧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由于传统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因此对当前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还比较陈旧,依旧采用一些比较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对很多内容并不是很理解。在新课改不断应用的背景下,对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水平的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要学会如何使用语文知识,而不是只学会各种词语、语法等基础知识。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因此使得教育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很多学生都成为考试能力强的人。

2、教师综合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初中语文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水平还比较薄弱,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沿用比较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将大纲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使得学生只会被动地学会如何去完成作业、取得更好的成绩,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考核不到位。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措施探讨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应该要更注重对学生的个体性的发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初中语文知识的应用。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程的认识

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要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宣传,宣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理念,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管理。初中语文课程教育的主旨是要让初中生通过实践学习,使得初中生能够应用所学到的各种语文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育意识进行改观,认识到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从而加强现代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2、加强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

初中生的个性是好动、好奇的,初中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断激发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初中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从而使得初中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实践教育中来。比如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分组教学、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等,通过在语文课堂上设置一些相应的环节,使得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强化对知识的领悟。另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尝试对初中生与教师的角色进行互换,有助于突出初中生的语文教学主体地位,开展以初中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注重启发式、引导式的交流,为初中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比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以日常生活为原型的情景,让初中生能够对教师所拟定的场景比较熟悉,从而可以加深对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内容的理解程度。再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新媒体设置一些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比如在讲解诗歌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图片、文字、音乐等元素融入其中,使得学生能够对诗歌的主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更好地领悟到诗歌的魅力。

3、加强初中语文教师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初中语文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对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通过不断地充电,接受再教育,使得自身的能力水平可以不断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黑板教育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语文教学水平,对此要积极加强对语文教学理念和语文教学模式的改进,使得初中的教育可以逐渐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对此,在对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进行培养的时候,应该要注重培养初中语文教师的信息意识,使得教师能够借助各种计算机平台、新媒体平台实现信息化教学管理,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主动进行问题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依赖教师。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借助各种媒介平台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就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分享,将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看法讲出来,不同的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进行反思,累积更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是初中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有很大的帮助。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该要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改变,教师要明确自身的引导职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教学的突破点,加强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的改进,借助新媒体和多媒体技术,加强语文课堂上的情境的设置,真正践行新课改的理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保亭.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1(09)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对策

初中语文教学是整个初中教学体系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讲,教育方法对语文教育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就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在语文教学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这使得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改进教育方法,不仅仅能够弥补语文教学中其他教育资源缺失的问题,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初中语文教育中存在很严重的缺失现象,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育的缺失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建议,期望能够为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 应试教育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我国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因此学生在初中的学习阶段,还是以升入高中为主要目的,而高中教育的差距也是的学生和教师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进而期望能够进入到教学质量较高的高中继续学习,为将来升学做好准备。这就使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较多的时间花费在考试要点和课本知识上来,这就与初中语文的教学本质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基本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2. 对传统文化继承教育的缺失。初中语文教学承担着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过度的任务,是学生观念转变的桥梁,也是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因此初中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之外,还要通过教育教学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现实情况是,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文化的延续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3. 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修养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以及逻辑能力,但是由于学生逻辑能力的欠缺,导致了学生在语文写作或者书面表达方面捉襟见肘,而这也影响到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造成这种原因的本质就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修养不足,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以及素质教学的要求背道而驰。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语文写作的时候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不能在写作中收放自如。

二、初中语文教学缺失的主要表现

1. 素质教学的实施流于形式。自从我国社会素质教育提出来之后就成为我国教育界讨论的特点话题,引起了我国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实际额情况是,素质教育仅仅成为一种形式,在教育教学中没有体现出来,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

2. 校园文化资源利用的缺失。初中语文教育要注重内外部文化的建设,其中外部环境主要是指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利用,校园文化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中对校园文化的塑造不够重视,导致整个语文教育教学受到严重的影响。

3. 教学中人文主义观念的缺失。人文教育的关键因素便是对学生的情感滋润,初中语文教学往往是以德育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但是仅仅是德育教育却容易忽视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包括感情倾向、审美意识和价值观等,正是由于对这些方面的缺失,才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感到枯燥乏味。

三、改进语文教学缺失的对策建议

1.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制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根据素质教育和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明确的语文教学目标,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在目标的制定上,除了学习成绩目标之外,更要涵盖德智体等过个方面的教学目前,特别是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价值观培养的目标。

2. 注重校园文化的塑造。初中语文教学环境对于整个语文教育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思想修养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校园环境和文化的塑造,通过良好的文化环境塑造来培养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3. 构建人文关怀的语文教学课堂。现代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要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引导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课本知识的教育,要鼓励学生通过各方方式和方法进行学习。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与教材相关的更多知识,鼓励学生对情感的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现。对于其他文学之外的文化也可以适当的接触,同构成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化结构。

初中语文教育是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但是鉴于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各种欠缺,导致了我国初中语文教育达不到其要求。因此要通过各个方面的改进,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各种缺失现象,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中的人文格调,从而唤起自身内心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主编《语文教学》,沈阳出版社,2000年9月.

[2] 叶澜主编《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教育 存在不足 发展方向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于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结合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德育教学开展存在的不足及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发展的新方向这两方面进行研究,希望对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新时期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德育教学过程是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关键,也是对学生基本道德素质进行不断提高的主要教学科目。通过语文德育教学可以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身道德观念存在的不足,从而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行为意识进行有效的引导,同时达到提高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目的。这一方面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所在,也是“新课标”教育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以上观点论述也能够充分体现出新时期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所在。

二、传统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德育内容与教学实际相脱离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德育渗透过程很多教师具有一定的重视程度,但是在德育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结合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得学生接受德育教育过程显得尤为被动。这样对于广大小学生而言德育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效果,同时广大学生对于语文课堂开展德育教学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进而导致学生从内心对德育教学具有一定的排斥感。这就充分说明德育教学内容与语文教学实际相脱离对学生思想产生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这一方面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重视。

(二)德育渗透过程停留在表面

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察,能够充分体会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思想能够明确,但是内心的重视程度还只停留在表面,导致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内容不足,深度不够,没有对学生思想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反而使学生对这种道德说教逐渐厌倦。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过程并不能够将自身的素质进行充分提高,而对于学生语文教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对于这样的现象,广大教师还应充分予以重视,将这样的教学现状进行积极转变。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传统思想束缚较为严重

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束缚了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过程的发展,对学生课堂教学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没有起到推动作用。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决定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向的关键,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应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德育渗透过程应该在课外进行,所以课堂教学中很难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德育教学过程,学生的德育素质并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引,很难提高。这也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工作难以开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三、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发展新方向

(一)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对其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有效德育教育活动的前提在于教学内容应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同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通过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自身的素质应该怎样提高。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给学生树立榜样,这样的德育引导与渗透过程才更加具有说服力,而学生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过程中才能够积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得学生从内心能够接受德育教育。这一过程是保证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所在。

(二)深入研究德育教育发展趋势从而展开深入教育过程

在进行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内心进行积极观察与总结,从而对其德育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准确判断。这样的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也会具有相应的“科学性”。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对于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形成可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对学生内心的发展特点进行普遍观察,同时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效划分,对于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实施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保证德育教育活动深入研究以及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三)转变传统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观念,加强德育教育力度

传统教学思想在于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单方面的“灌输”,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相脱离,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没有将自身的素质进行积极提高,而教师对学生道德素质以及意志品质没有得到积极引导。从这一方面对其思想进行转变,在教学中教师之间展开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将自身的观点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同时对其思想存在的不足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充,这是转变语文教师传统教学思想的重要因素,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重视。

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积极培养与渗透,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这一关键学科。教学中应立足于小学学生阶段发展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对其德育教育发展新方向展开不断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光辉. 教育应触及学生的心灵――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思考与尝试[J].基础教育参考,2007(9).

[2]陈梅.拨动语文教学的生命之弦――浅议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3]焦苇,计琳.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上海德育“十一五”改革发展纪实[J].上海教育,2010(18).

[4]李兴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种方法[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8).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兴趣教学;舞台剧教学;多媒体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教学困境,一方面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长、教学要求高,使得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教学精力去进行语文教学设计与教学辅助资源收集,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重视程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效果不明显,导致了学生学习需求与学习实践效率达不到初中教学要求。这样就形成了教学活动与教学参与、教学要求与教学效果、教学实施与教学延伸之间存在着严重不协调,直接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效率。老师需要从让学生爱上语文课为教学出发点,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创新。

一、做好初中语文教学准备工作,拓展初中语文教学内容

1.强化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分析,积极做好相关教学辅助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老师应该积极强化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分析,尤其是应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来进行相关语文教学辅助资源的收集与整理,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进行切入,加深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语文教学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2.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将语文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之间进行融合与统一

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不仅需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心理,还应该增强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调查与了解,将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与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学内容选择结合起来,明确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地位,使得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具有更加明显的指示性与导向性,实现学生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开展形式丰富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来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开展语文视频教学活动

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对语文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视频、图片、文章的展示与拓展,让学生在形象化、立体化、多样化的语文教学环境中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感官认知,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比如,老师在进行《济南的冬天》的学习时,可以收集一些关于济南冬天或是者北方冬天的视频资源进行课堂展示,帮助学生对济南的冬天有一个形象化预知,进而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使用语文舞台剧的形式进行语文教学活动创新,激发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感

老师还可以积极利用语文舞台剧的形式进行语文教学活动创新,通过学生之间进行分角色的朗读或者是简单故事情节的演绎,帮助学生完成对文章故事梗概、人物关系、人物特点等方面的细节化学习,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强化语文综合能力。比如,老师在教学《威尼斯商人》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的演绎,让学生根据文章来自己重新定位对话内容,可以是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是其他故事相同的剧本,帮助学生完成对该篇课文的深度理解c细节掌握,提高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3.组织学生进行讲课活动,实现学生对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进行语文讲课活动,通过安排学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加深层次地掌握语文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的积极性,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通过学生讲课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掌握情况,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增强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共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4.开展如演讲、辩论、征文等语文实践活动,激发语文课堂教学活力

老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辩论、演讲、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与操作性,使得语文教学不再是教师一味的讲解,而是学生可以亲手操作与实践的课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活力,让语文教学转变成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语文教学形式,实现语文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对接,进而让学生爱上语文课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语文教学情境中来,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语文学习乐趣,让语文教学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次联动、一次交流、一次互动,实现语文教学向自由课堂转变,让学生来定义该讲什么、如何讲、为谁讲,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再优化与再创新。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作用意义;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也不断增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具有传统教学无法代替的优越性。近年来,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和接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最为广泛,多媒体教学灵活多样,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证明了其可行性。我国在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语文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主要研究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和主要策略,为我国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信息和知识的累积,培养对信息和知识的运用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在社会竞争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掌握和运用信息是人才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多媒体课件技术手段多样,信息量大,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灌输各种形式各个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学生可以接触大量书本以外的信息和知识,培养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的能力。第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的内容繁多复杂,且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学生很容易就失去学习的兴趣了。多媒体教学可以运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更直接更多彩的手段来展示上课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三,多媒体教学能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多媒体教学,能让学生用多种途径去掌握基础知识,学生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空间,选择适合自己的途径去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与多媒体接触的轻松的氛围里不知不觉掌握了基础的语文知识。第四,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中的图片、声音、视频可以从多个角度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学生的感情更丰富,思维也会变得更活跃。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视频,动听的声音和形象的画面,必定会加深学生的印象,引感的共鸣,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策略探析

1.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意思指的是在实际的语文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多媒体运用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避免在语文教学中出现迎合风尚的现象,把语文教学中对多媒体的运用落在实处。尤其是教师,不能出现因为个人喜好而不顾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求,这样的话,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也就没办法保障了。

2.正确对待多媒体的地位

多媒体是近几年在学校里新兴的工具,然而很多老师和学生对多媒体的实际地位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老师和学生在实际的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出现问题。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法工具而已,多媒体运用于与语文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因此,老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课件准备或者教学时,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以课本为主。

3.多媒体的运用要实时、适度、适宜

多媒体的运用要实时指的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要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语文教学应以课本为主,不应该所有课上时间全部用于多媒体,课本教学才是王道。

多媒体的运用要适度指的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频率不能过高,否则学生就会产生厌倦,进而对语文多媒体教学产生反感。多媒体的运用要适宜指的是多媒体运用度的问题,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要恰当、合理,合理地运用好多媒体,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三、总结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可以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从而以全新的教学器具以及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来,从而改善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早已渗透到初中教学的全过程,多媒体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多媒体教学灵活多样,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证明了其可行性。语文教研人员应该深入研究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和主要策略,为我国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梁丽萍,《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31

2.刘忠志,《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误区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4

3.陆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初探》[J],文理导航(下旬),2010.08

第8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思路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30-01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语文教育领域具有重要位置和作用。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三者相互结合,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探索出一套全新的、科学的、合理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是我们今天研究的重点。

1.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全新的教育理念对教育工作者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由于一些初中因地域、经济、资源等因素的制约,新课程改革理念难以深入人心,使语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没有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目标,教学效率比较低。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老师在课堂教育中往往过于追求营造课堂气氛,在语文课堂上对一些话题的铺垫和延伸过于繁多,因而出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混乱现象,从而忽视了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

1.2没有一套合适的有效教学改革策略。受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的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没办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课堂教学缺乏实效性。在教学中没有制定和完善有效的教学策略,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偏离。

1.3没有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固然重要,但是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要载体。许多语文老师对“以生为本”的认识不够到位,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太少,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对知识的接受学习程度来推进课程,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也比较低。

2.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创新的必要性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切断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工作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片面强调智力因素,忽视对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能力、思想情感以及综合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略了初中生活跃灵动的思想及创造性思维方式。另外,初中语文教育改革虽然势在必行,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一些中学在进行语文教育改革时往往比较盲目,没有明确的教育改革目标,改革的成果也不明显。因此,要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状况的发生,就要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推动改革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中对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以及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比较重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往往容易忽视对教学新理念的指导或提炼,缺乏新意和创意,因而收效甚微。

3.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创新的策略

3.1树立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明确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题预先明确的、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实现的、利用现有的技术方法可以测量的教学结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是老师的教学改革目标不够明确,就势必会导致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低下,因此,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改革目标是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前提。教学目标要按照课程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制,使其难易程度合理,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3.2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初中语文教学的规律,合理的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的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是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同时也要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初中语文整体的有效性。

3.3重视语文教材的创新,促进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教材是语文教育重要的一部分,是语文教学的理论依据,要重视语文教材的创新,建设一套高质量的语文教材,不仅要有一定的语文知识的理论高度,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与个性特征,要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逻辑性,使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有据可依,从而进一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复杂性的过程,要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性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不仅要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目标,还要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并且坚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充分的利用语文教学教材,以及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全面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规范性、可行性和实效性,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进一步的提高,使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景森.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改进研究[J]. 新课程(教师). 2010(05):120-122.

第9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017-01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追求教学艺术,旨在优化课堂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所谓教学的艺术性,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而是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前提下,采用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高效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发展智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单

调教学内容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核心,这意味着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有趣,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而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语文老师照本宣科,借助参考书把语文教学当做一种程序性地机械复述,甚至把重点放在答案的对错辨析中。语文教材中仅有的艺术性内容,在老师毫无激情的讲解中变得支离破碎。

2、教学形式单一

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多样性与否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教师的形式丰富,教学行为充满人文关怀,学生就更容易被语文的独特魅力所吸引。而有些语文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行为生硬僵化,导致学生兴趣全无,课堂气氛压抑;有些语文老师则把课堂当做自己一个人的舞台,无视学生的反馈信息,这些都影响到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语文教学不是“独角戏”,学生也不仅仅是观众,而应该是主体和参与者。

3、教学语言贫乏

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传递教学信息、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工具,教学语言是否得体适当,影响着教学的进行。如果教师具有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贴切,营造出适当的课堂氛围,就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致。而对于教学语言贫乏的教师,即使丰富生动的教材,由于不能用适当的教学语言进行组织,就会陷入乏味、干瘪的课堂教学形式。有些教师把对语言的锤炼当做咬文嚼字、舍本逐末,一味地追求知识的灌输,把成绩的高低当做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更被这样的老师抛却在脑后,这种情况下,优美的文学作品也失去了韵味。

语文教师如果存在这些问题,受其害的就会是学生。

二、语文教学为什么提倡艺术性

之所以提倡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原因在于:

1、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性

人文性着眼于人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具体指的就是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文化陶冶功能。语文教学通过将艺术的魅力引入语文课堂,将语言、情感、形象、态度、价值观等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2、语文教学艺术性实现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融合

文学本身就没有固定的形式,语文教学的艺术化,使得语文教学不再是干瘪的语句分析、背诵朗读,而变得更加的充满美感和情趣。艺术性和文学性的相互融合,促进了学生以艺术的眼光鉴赏文学,同时用文学的角度欣赏艺术,也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3、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促进学生能力提高

机械、刻板的语文教学提高的只是学生的应试能力 ,其他的各种能力却得不到提高。 而艺术化的语文教学,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丰富,使教学语言更加精彩,使教学行为更加多样,发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实现自我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

三、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职业中学语文教学艺术性的实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语文教师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知识储备,这样在语文教学中才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才能充分地挖掘教材的潜质,了解学生的实际,展示个人的教学能力。

2、激发学生乐学的兴趣

兴趣就是人们的意识对一定客体内在的倾向性和内在性的选择,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学习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内驱力,是学好语文的诱因。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要努力提高“导”的艺术,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设疑、解惑。要大力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少一点讲解、分析、提问,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彻底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

4、师生共创和谐课堂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情绪渲染是讲授素养之一,它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必须倾注自己的爱,“以爱动其心”,多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形成师生互爱,彼此尊重,彼此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前提。所以,师生亲密合作,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做到的。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毕业班 语文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任务艰巨。也正是因为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才导致小学语文毕业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虽然我们在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我县农村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困境,针对问题与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县农村小学教师在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交流借鉴。

一、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存在问题

1、落后的教学观念与陈旧的教学方法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比较死板,缺乏创新型,课堂缺少生机和活力,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学生语文学习思维局限,甚至出现教师和学生脱节现象,缺乏学习和教学的互动性。落后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方法是阻碍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的一大问题。

2、小学毕业生语文学习基础差,底子薄

尽管毕业班小学生基本完成了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但是相比较而言,他们在语文学习理解度上和量上都存在着较大问题,加上老师在传统教学中的不适当指导,造成学生语文学习的局限性,进而造成他们语文学习基础差,底子薄的问题。小学毕业生生语文学习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会直接影响小学生以后语文学习发展状况。

3、贫乏的语文学习文化背景知识

小学语文学习是建立在一定的语文文化背景知识基础上的,由于一些语文教材缺乏对相应语文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使得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过于局限,不能够使学生从整体上对语文学习文化背景进行理解,造成语文阅读理解的局限性,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思维方式产生消极影响。

4、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不利于语文教育的长期发展

尽管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小学教师的培训与指导,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都存在着一定的教学问题。其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质与水平能力问题越来越严重。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不仅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会抑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语文教育的长期发展。

二、提高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1、转变语文教师观念,构建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我县农村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缺乏创新型,课堂缺少生机和活力,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该转变教师观念,构建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为毕业班学生语文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顺利进行。

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学习是一个逐步进步、缓慢的学习过程,其中,语文学习习惯支配着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和方法,甚至对语文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对毕业班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语文思维方式及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为小学生将来语文学习水平与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固的基础。

3、扩大学生语文阅读范围,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

丰富的语文文化背景知识无疑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措施扩大学生语文阅读范围,包括古今中外简单易懂的语文阅读材料,既拓展了学生视野,又提高了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4、充分利用学校语文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重要环境,学校的语文教学与学习资源也是非常多的,充分利用这些语文教学资源对于教师提高毕业年班语文小学水平,开阔毕业班学生语文学习视野,增强语文学习知识积累有着莫大的帮助。因此,毕业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而应加大对学校教学资源的运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综合素质。

5、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加强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师培训,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是提高毕业班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的关键。因此,学校在对语文教师进行选拔时,应该着重选拔那些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岗位培训,通过各种教研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加强语文教师教学交流,促使教师改进语文教学方法,提高毕业班语文教学水平。

总结: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和社会对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小学毕业班语文老师面临较大压力。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以后语文学习水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关部门及学者应该深入研究我国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小芳.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质量[J]. 新课程(中),2011(06)

[2] 胡宇林. 提高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的关键[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3] 郑承祚. 变“苦学”为“乐学”——关于大面积提高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质量的思考[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基本原则 创新策略

小学既是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巩固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的兴趣,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瞬息万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适时地作出调整,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先进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营造生动的情境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加强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2、坚持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原则。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大都非常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会学习死知识,而无法将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这样的语文教学方法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更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课堂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强大魅力,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3、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权威,使学生的管理者,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挥,对于学生的个性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现代教育应该积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价值,鼓励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改进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1、积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秉承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例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给了学生课堂参与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发挥了主体地位。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大家进行讨论学习,这是区别于学生个体学习的集体学习方式。

2、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了现实的教学过程当中,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引进多媒体的教学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原来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还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元素相融合,使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有效地改善了语文教学的环境,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3、采用提问式与鼓励式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问式的教学策略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合理地设置问题,使所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并且对教师讲解的知识能够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理解。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和欣赏。赏识与鼓励能让学生信心百倍,导致成功,而抱怨往往会让学生自暴自弃,导致失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抱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和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激发其创新兴趣,发散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从而更加有效开展创新教学。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不仅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积极影响,而且对于小学老师提高语文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仍有些问题学要提出与解决。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房贞政. 更新教育观念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S1)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原则;创新策略

小学既是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巩固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的兴趣,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1 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

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瞬息万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适时地作出调整,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先进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营造生动的情境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加强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1.2 坚持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原则。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大都非常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会学习死知识,而无法将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这样的语文教学方法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更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课堂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强大魅力,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1.3 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权威,使学生的管理者,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挥,对于学生的个性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现代教育应该积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价值,鼓励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 改进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2.1 积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秉承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例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给了学生课堂参与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发挥了主体地位。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大家进行讨论学习,这是区别于学生个体学习的集体学习方式。

2.2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了现实的教学过程当中,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引进多媒体的教学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原来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还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元素相融合,使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有效地改善了语文教学的环境,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2.3 采用提问式与鼓励式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问式的教学策略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合理地设置问题,使所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并且对教师讲解的知识能够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理解。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和欣赏。赏识与鼓励能让学生信心百倍,导致成功,而抱怨往往会让学生自暴自弃,导致失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抱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和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激发其创新兴趣,发散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从而更加有效开展创新教学。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不仅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积极影响,而且对于小学老师提高语文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仍有些问题学要提出与解决。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