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洋数字经济

海洋数字经济

时间:2023-06-14 16:18: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洋数字经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海洋数字经济

第1篇

【关键词】数字地球;测绘科技;发展

0.引言

1993年和1994年美国先后以总统令的形式提出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即通称的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这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信息化,抢占信息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和主动权的重大战略步骤,时隔5年,这一计划的实施初见成效,刺激了美国的经济增长,于是去年又以美国副总统演讲形式推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和构想,并计划到2020年试图达到地球信息化的最终目标,亮出了美国这一近期全球信息战略的底牌。由美国政府高层出面提出的这一“数字地球”构想引起全球各方关注,并成为学术界热点话题。中国学者尤其在地学界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不论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还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中国要准备迎接这一严峻挑战,已成共识。作为测绘学科,测绘行业反应更显强烈,数字地球概念为测绘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高层次的发展前景。这里我们想就现代测绘学的发展从学科的观点稍为具体地探讨一下它与数字地球的关系和在构建数字地球中的作用。

1.测绘学的现展

空间技术,各类对地观测卫星使人类有了对地球整体进行观察和测绘的工具,好像可以把地球摆在实验室进行观察研究一样方便。由空间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如由计算机、信息、通讯等技术发展起来的3S技术(GPS,RS,GIS)在测绘学中的不断出现和应用,使测绘学从理论到手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测绘生产任务也由传统的纸上或类似介质的地图编制、生产和更新发展到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GPS的出现革新了传统的定位方式;传统的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技术已由遥感卫星或数字摄影获得的影像所代替,测绘人员在室内借助高速高容量计算机和专用配套设备对遥感影像或信号记录数据进行地表(甚至地壳浅层)几何和物理信息的提取和变换,得出数字化地理信息产品,由此制作各类可供社会使用的专用地图等测绘产品。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基本地图的成图或更新周期可望从十几年,几十年缩短到几年或更短,测绘业的体力劳动得到解放,生产力得到大的提高。

今天,光缆通讯、卫星通讯、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使测绘产品从单一纸质信息转变为磁盘和光盘等电子信息,产品分发可从单一邮路转到“电路”(数字通讯和计算机网络传真),测绘产品的形式和服务社会的方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了信息化的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所有制成份和运行体制的改革,需要开放民用国家测绘产品;从技术方面看,西方国家卫星测地技术可制作全球几乎任一地区1m分辨率(相当1∶1万比例尺)的地图,卫星上的GPS又可将这种地图纳入全球参考框架和转换为他们的国家坐标系,中、小比例尺国家地图的保密价值已大大降低;对于军事敏感的重力数据,卫星重力技术所发展的低阶全球重力场模型已足够用于他们的远程战略导弹发射。目前全球高阶重力场模型(如EGM96)分辨率已达50km,已接近我国现有重力数据的分辨率,其保密价值也需要重新评估。

综上所述,由于以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测绘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测绘学的理论基础、测绘工程的技术体系、其研究领域和学科目标,正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现为正在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和动力,进入市场竞争求发展,测绘业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信息产业。它的服务范围和对象也在不断扩大,不仅是原来的单纯从控制到测图,为国家制作基本地形图的任务,而是扩大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与空间数据有关的各个领域。它必将随着21世纪更加成熟的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未来数字地球的概念和技术框架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2.数字地球和现代测绘学

地球上一切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信息绝大部分(约80%)都与地理位置相关。中国21世纪议程62个优先发展项目中,约有40个需要建立或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是利用海量地理信息(即地球空间数据)对地球所做的多分辨率、3维数字化描述的整体信息模型,便于人类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合理使用,为人类认识、改造和保护地球提供一种新的手段,这里在数字地球的概念中突出显示了地理坐标的框架作用,因此NSDI是数字地球的基础设施,要求提供(地球)空间数据框架,包括大地测量控制框架(国家定位网和重力控制网)、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道路、水系、行政境界、公共地籍等基础地理数据集。在此框架上加载各类地球自然信息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等一切所需要和感兴趣的人文信息。为数字地球提供上述地球空间,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0%,海洋将是21世纪资源开发的主要竞争空间,海洋动力环境的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又是决定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控制“阀门”。数字地球向海洋测绘提出了挑战。从全球来说,目前海洋的精细测绘基本上还是空白,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国领海海底地形的测绘,但要将陆地坐标参考框架以相近的精度扩展到海洋仍存在困难,海上GPS定位精度还低于5m;由于陆地高程基准不能用水准测量传递到海洋,在卫星测高技术的支持下用某种去掉潮汐影响的平均海面作深度基准,精度可达米级,和多波束测深精度相当。但广大的开阔深海的海底地形测绘不可能用船载测深仪完成,用卫星测高结合重力数据(低阶或中阶重力场模型)反演海底地形,目前试验精度可达10~100m。数字地球将要求海洋测绘技术有新的突破。

数字地球构想是推动人类大踏步跨进信息社会重大战略步骤,有挑战也有风险。测绘是数字地球的基础,测绘工作者也将是构造数字地球的“尖兵”,也要求测绘学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3.建议

本文漫谈了测绘学的发展及其与数字地球构想的关系。为在21世纪加速建设我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发展我国的测绘学科和测绘事业,以迎接“数字地球”的挑战,根据我国目前测绘事业发展的现状,从一个侧面(主要是大地测量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尽快统一我国大地定位参考框架的建设,对近年来由各个部门独立建立的各等级GPS定位网进行必要的联测和统一整体平差,此举可望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的大地定位框架。

第2篇

一、测绘学的现展

空间技术,各类对地观测卫星使人类有了对地球整体进行观察和测绘的工具,好象可以把地球摆在实验室进行观察研究一样方便。由空间技术和其它相关技术,如由计算机、信息、通讯等技术发展起来的3S技术(GPS、RS、GIS)在测绘学中的不断出现和应用,使测绘学从理论到手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测绘生产任务也由传统的纸上或类似介质的地图编制、生产和更新发展到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GPS的出现革新了传统的定位方式;传统的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技术已由遥感卫星或数字摄影获得的影像所代替,测绘人员在室内借助高速高容量计算机和专用配套设备对遥感影象或信号记录数据进行地表(甚至地壳浅层)几何和物理信息的提取和变换,得出数字化地理信息产品,由此制作各类可供社会使用的专用地图等测绘产品。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基本地图的成图或更新周期可望从十几年,几十年缩短到几年或更短,测绘业的体力劳动得到解放,生产力得到大的提高。今天,光缆通讯、卫星通讯、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使测绘产品从单一纸质信息转变为磁盘和光盘等电子信息,产品分发可从单一邮路转到"电路"(数字通讯和计算机网络传真),测绘产品的形式和服务社会的方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了信息化的发展。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所有制成份和运行体制的改革,需要开放民用国家测绘产品;从技术方面看,西方国家卫星测地技术可制作全球几乎任一地区1米分辨率(相当1∶1万比例尺)的地图,卫星上的GPS又可将这种地图纳入全球参考框架和转换为他们的国家坐标系,中、小比例尺国家地图的保密价值已大大降低;对于军事敏感的重力数据,卫星重力技术所发展的低阶全球重力场模型已足够用于他们的远程战略导弹发射。目前全球高阶重力场模型(如EGM96)分辨率已达50公里,已接近我国现有重力数据的分辨率,其保密价值也需要重新评估。这一形势使绝大部份测绘产品可以作为普通商品服务于全社会,测绘业从单一国家事业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业,这无疑为测绘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扩大了发展空间,这也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转变。

综上所述,由于以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测绘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测绘学的理论基础、测绘工程的技术体系、其研究领域和学科目标,正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现为正在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和动力,进入市场竞争求发展,测绘业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信息产业。它的服务范围和对象也在不断扩大,不仅是原来的单纯从控制到测图,为国家制作基本地形图的任务,而是扩大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与空间数据有关的各个领域。它必将随着21世纪更加成熟的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未来数字地球的概念和技术框架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二、数字地球和现代测绘学

地球上一切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信息绝大部分(约80%)都与地理位置相关。中国21世纪议程62个优先发展项目中,约有40个需要建立或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是利用海量地理信息(即地球空间数据)对地球所做的多分辨率、三维的数字化描述的整体信息模型,便于人类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合理使用,为人类认识、改造和保护地球提供一种新的手段,这里在数字地球的概念中突出显示了地理坐标的框架作用,因此NSDI是数字地球的基础设施,要求提供(地球)空间数据框架,包括大地测量控制框架(国家定位网和重力控制网)、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道路、水系、行政境界、公共地藉等基础地理数据集。在此框架上加载各类地球自然信息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等一切所需要和感兴趣的人文信息。为数字地球提供上述地球空间数据框架是测绘业本身的"专职",但又对测绘学提出了更高层的技术要求。

NSDI要建立在NII上,要在因特网上运行,要求开发功能强、效率高的因特网GIS软件。这表明还要大力发展测绘产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它的技术基础是宽带、高速图形图象网络,当然其中宽带高速问题需要国家投资在NII中解决。数字地球构想的另一个高技术特点是虚拟现实模型。目前发展起来的全数字化摄影测量就能够利用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或工作站,对数字化影象进行处理,建立立体地形或地物虚拟模型。但如何将这一技术用在因特网上对多种测绘产品和普通用户提供虚拟模型甚或虚拟现实模型,则是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多分辨率、统一性的三维数字化整体表达,这里强调了统一性和整体性,要求全球多源数据无缝无边的连结和整合。从空间数据框架来说,其统一性和整体性是由大地测量来实现和给予保证的。大地测量是传统测绘的基础,对当前信息化测绘和构建未来数字地球更是基础的基础,即空间数据框架的框架。它要求全球采用统一的参考椭球模型和相应的地心坐标参考框架(如ITRF);全球统一的高程基准,即统一定义和使用的大地水准面;全球统一的重力测量基准(重力基本网);全球统一的地图投影系统。一切原有的测绘成果,特别是国家基本地图都要转换到上述全球统一的参考系中。数字地球对全球大地测量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GPS配以少量SLR和VLBI站是各国保持和维护各自的地心参考框架的基本技术,但局部坐标到全球坐标的转换目前还难于达到优于米级的精度;全球高程系统的统一问题,大地测量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目前还是一个未能解决的难题,最终要通过全球重力数据,特别是新一代卫星重力计划和卫星海洋测高计划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的统筹和协调下实现。

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0%,海洋将是21世纪资源开发的主要竞争空间,海洋动力环境的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又是决定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控制"阀门"。数字地球向海洋测绘提出了挑战。从全球来说,目前海洋的精细测绘基本上还是空白,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国领海海底地形的测绘,但要将陆地坐标参考框架以相近的精度扩展到海洋仍存在困难,海上GPS定位精度还低于5米;由于陆地高程基准不能用水准测量传递到海洋,在卫星测高技术的支持下用某种去掉潮汐影响的平均海面作深度基准,精度可达米级,和多波束测深精度相当。但广大的开阔深海的海底地形测绘不可能用船载测深仪完成,用卫星测高结合重力数据(低阶或中阶重力场模型)反演海底地形,目前试验精度可达10-100米。数字地球将要求海洋测绘技术有新的突破。

测绘学由于其技术的突破已日益向相关地学领域渗透。大地测量更成为研究地球动力学(包括海洋动力甚至大气动力)的重要技术手段,GPS监测已能提供全球板块运动和地壳形变精密数据,可用于研究地学灾害(地震、滑坡和火山爆发等)的预测;GPS已可以和VLBI相近的精度和频谱分辨率监测地球自转的变化,由此研究地球深部结构和动力过程及全球变化;专题GIS也成为环境灾害问题分析预测工具。数字地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为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环境和灾害问题提供一个可供观察、分析、模拟和预测的全球信息系统,以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赞成活数字地球或动态数字地球的提法,因为人类是生活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地球上。现在在全球性的观测中,各种对地观测新技术已可能连续快速获取地球表面(或浅层)随时间变化的几何和物理信息,了解地球上各种现象及其变化。因此测绘学或者说测绘业则应当利用3S技术结合合成孔经雷达干涉技术(INSAR)以及其他新技术(如卫星重力探测技术等)对地进行观测,为构建活数字地球提供描述地球动态变化的地理信息产品。

数字地球构想是推动人类大踏步跨进信息社会的重大战略步骤,有挑战也有风险。测绘是数字地球的基础,测绘工作者也将是构造数字地球的"尖兵",也要求测绘学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三、测绘学和地球空间信息学

在本文第一部分已谈及测绘学在新的技术进步推动下的现展趋势。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本质上就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反映、至少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和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应该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于是从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也是五花八门,现在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但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CD2〗通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极大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例如近地空间航天器的导航定位,近地空间重力场的测定,大气层甚至电离层的信息;其支撑技术是信息技术,主要处理电磁波信息和影像信息,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

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前景良好。

四、建议

本文漫谈了测绘学的发展及其与数字地球构想的关系。为在21世纪加速建设我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发展我国的测绘学科和测绘事业,以迎接"数字地球"的挑战,根据我国目前测绘事业发展的现状,从一个侧面(主要是大地测量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尽快统一我国大地定位参考框架的建设,对近年来由各个部门独立建立的各等级GPS定位网进行必要的联测和统一整体平差,此举可望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的大地定位框架;

2.将沿海各部门100多个验潮站统一组织GPS联测,精密确定各验潮站水位标尺零点的大地高,填补陆海相接地带重力测量空白。此举为统一陆海大地水准面,建立海洋高程基准,研究海平面变化至关重要;

3.研究将陆地GPS定位框架向我国领海扩展的方案,着手建立我国包括海域的广域差分GPS定位系统;

4.尽快完成重建我国重力基本网,发展航空重力测量系统,加密西部地区重力测量和GPS水准,加大力度支持对卫星测高数据的利用,为下世纪确定我国亚分米级或厘米级大地水准面作好数据储备,建立可在因特网上运行的新的重力数据库;

第3篇

[关键词]沿海高校图书馆;经济文化建设;途径;方法

江苏是海洋大省,海岸线将近1000千米,海域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3以上,全省海 洋资源的综合指数排在全国第四,海洋的开发与利用前景广阔,潜力无限。针对上述情况, 作 为江苏 省沿海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如何依据海洋经济文化特点,发挥自身优势,以图书馆人才、信 息资源、技术、设备为支撑,以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向外延展和辐射,积极参与地区经济 、文化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及其有意义的课题。

1 沿海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信息服务的可行性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责任要求高校图书馆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要对社会尽一定的责任和 义务,利用自身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这就要求沿海高校图书馆除了为本院师生提 供服务以外,还要面向社会开放。在信息化社会里,沿海高校图书馆有着自 己独特的优势。

1.1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

沿海高校图书馆,占据所处的地域优势,秉承着数万年海洋文化历史,拥有德天独厚的文化 宝库。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发信 息产品,占领区 域经济市场提供了丰厚的信息保障。尤其是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简称CALIS)的建设, 使高校图书馆之间可通过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公共检索等手段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1]。如 我馆不仅拥有126万多册的纸质文献,还拥有海洋专题数据库、清华镜像站、万方数据库、 维普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EBSCO数据库、国道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中文社会 科学 索引、人大复印资料、SbringLink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等电子资源。尤其是海洋专题数 据库,不但对我校的教学、科研有很大帮助,而与连云港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密切相关。

1.2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检索手段优势

随着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信息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多 沿海高校图书馆都拥有计算机、数字技术及网络技术等较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和设备。除此之 外,高校图书馆还通过“中国教育网”与全国高校相链接,与全球信息网接轨。再加之日 益强大的联网检索功能和网上服务功能,使图书馆更具备了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技术 、设备和检索手段优势。[2]如我馆除了利用传统的印刷型检索工具:《全国报刊 索引》《国外科技资料目录》《CA》《EI》《FSAT》等为检索手段以外,还利用功能强大、 快速、便捷的光盘检索、联机数据库检索、Iternet检索等现代化的检索工具,从而极大地 提高了检索的速度和效率。

1.3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优势

信息服务是一项集知识、技术与智力于一体的创造性工作,能否满足地方经济建设的信息需 求,关键在于人才。英国图书馆专家哈里森说:“即使是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如果没有能够 充分挖掘馆藏优势、效率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也难以提供广泛有效的读者服务。”沿海 高校图书馆在长期服务、教学、科研的工作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情报信息专业人 员,已经形成了以中青年馆员为骨干力量的信息管理开发团队。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具备 较高的文献检索能力和较强的信息意识,不但在信息的搜集、检索、鉴别和传递等方面具有 明显的优势,而且在信息开发、整合方面也具有非凡的能力。如我馆情报信息服务团队由正 教授带队,其成员包括副教授1名,图书情报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2名,其他专业硕士研究生 2名,计算机专家1名。除此之外,我馆还以本校众多的专家学者为依托,完全具备了 高层次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自2006年以来,由这支团队经常提供情报信息服务 的校企、院所,共合作完成各类项目300余项,申请专利100余个,累计创造直接、间接的社 会经济效益约50亿元。其中我校的阎斌伦教授主持的“河蟹秋冬季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成果已在江苏沿海大面积推广,据初步估计,这一成果仅在江苏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每年 超过十亿元。

2 沿海高校图书馆为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信息服务的途径与方法

沿海高校图书馆要跟上时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利用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借着海洋文 化的东风,打造海洋文献资源品牌,积极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2.1根据地域经济、文化特点,实现特色服务

淮海工学院图书馆地处渤海与山东半岛的沿海城市——连云港。连云港海岸漫长,文物古迹 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是《西游记》《镜花缘》文化的发源 地,是一座山海文化交辉的海滨旅游城市。连云港港口是中国十大沿海港口之一,目前已和 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一千个港口有贸易运输往来,承担了全国90%以上的国 际过境集装箱运输任务。[3]作为全国四大核电站之一的江苏田湾核电站也坐落在 连云 港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目前已全面投入商业运行,将为江苏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根据连云港地区经济和特点,淮海工学院图书馆,应在传承海洋文化,服务地区经济,创建 海洋文化名城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可以考虑以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地方综合实力、港 口经济、核电站建设等为内容,建设特色信息服务体系,实现特色服务。

2.1.1设立特色文献中心。 我校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面向海洋、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的办 学思路。我馆乘势而上,本着服务于本校学科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宗旨,以海 洋品牌信息资源建设为重点,建成了具有海洋学科特色、地方特色资源的JALLIS海洋与核能 文献中心,成为我馆的品牌文献中心,形成特色资源。

目前,该中心拥有海洋与核能类图书11189册,馆藏海洋与核能类中文期刊50余种,自建的 海洋专题数据库已经拥有全文文献7万余篇。海洋与核能文献服务中心的建成,极大地促进 了我馆海洋与核能特色信息服务水平,深化了服务层次,扩大了淮海工学院的知名度。

2.1.2建设特色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沿海高校图书馆要想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服务;要想在信息服务市场中 确立自己独特的优势,必须加强特色文献的书目数据库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4] 首先,要 根据本地工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搜集、整理、研究、介绍、记述蕴含本地区政治经济、 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文化源流、民族民俗、风土人情、土特物产等出版与未出版的文字、 声像等载体的文献。并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研究,建成权威、系统地反映本地经济 和 文化特色的数据库。[5]其次,将自己馆藏海洋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整合国内外 的优秀涉海资 源,跟踪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前沿领域,建成高效共享的海洋信息资源平台,为地方海洋资 源开发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如我馆建成的海洋专题数据库,该库包括6个子数据 库,海外海洋数据库、海洋标准数据库、海洋法规数据库、中国海洋鱼类原色图库、中文海 洋数据库、海洋视频数据库。海洋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将填补我省海洋学科方面文献资源的空 白;将为我省高校向国内外展示我省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贡献出一份成果;并可借助网 络为全省高校和地方科研机构最大限度地提供海洋文献资源的共享出一份力量。另外我馆还 开通了海洋科技信息网,保证了网络资源更快、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建立了海洋与核能文献 中心的专业博客(hywxzx.blogbus.com/),加大海洋与核能文献中心的宣 传力度,同时更好地提供信息服务。

2.1.3挖掘海洋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地方特色。 海洋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与海洋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6]。海洋文化的发展不但可以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位,而且可以为 地方经济的发展 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因此,沿海高校图书馆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反映地方特色的 海洋文化体系,开发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洋文化数据库、阅览室或陈列室等,使地方海洋 文化更加发扬光大。淮海工学院图书馆根据连云港悠久的海洋文化历史特点,通过与地域 文化研究基地合作,深入而系统地搜集海洋宗教文化、海洋民俗文化、海洋鱼俗文化、海洋 旅游文化、海洋沙雕文化、海洋美食文化、海洋景观文化中彰显连云港地方特色的海洋文化 信息,开发建成具有连云港海洋文化特色的数据库。重点挖掘、整理那些代表连云港古文明 的古遗迹和古文化。如:昭示万年之前,这里曾经出现人类文明起源的将军崖岩画;把华夏 文明传向东瀛诸岛的徐福东渡;帝王、文人墨客到此的巡游;谱写中华民族海运外交史新篇 章的“海上丝绸之路”。另外还有古东夷文化、古海州文化、古郁州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 让这些古老的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彰显连云港海洋文化特色。

《西游记》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发源于连云港、起源于花果山。 2004年花果山世界儿童联欢节暨《西 游记》文化节完全可以说明《西游记》文化不再只是中国人民自己的文化艺术,也是世 界人民普遍喜爱的文化艺术。因此,我馆在200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期间,与本市《西游记 》研究学 者联合举办了“西游记文化陈列”展。展出的展品包括各种《西游记》版本、相关图片、文 字资料、摄影以及《西游记》中塑造的各种人物的历史版本、花果山的考证资料、吴承恩本 人在 海州地区生活的一些足迹等。通过大量的资料与实物充分阐述了西游记文化的渊源及影响, 此展受到了评估专家及广大读者的赞誉,不但弘扬了西游记文化,同时也提升了连云港 城市品位。

2.2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沿海高校图书馆必须转变服务方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让信息资源走出校门,走向 社会,积极服务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实现资源价值利用的最大化。具体做法为:1)开 展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沿海高校图书馆要凭借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利用网络通信等手段 ,为政府决策、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研究、市场需求、产品竞争、科技扶贫、科技下乡等 提供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如:检索服务、定题服务、查新服务、文献传递、文献加工、带 查 带译、情报研究、企业策划等。2)建立专家、学者主题知识库,由情报信息员定期搜集 和采集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信息,不断充实到主题知识库中,为用户提供跟踪服务;3 )提供信息中介服务,据统计,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到30%,大量科研 成果由于缺乏宣传而被束之高阁,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宣 传、推广和交 流科技成果,使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7]也可以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联 手合作,为企业推荐相应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既可以为学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也可也帮助企 业解决人力资源问题。4)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及时发现用户的潜在需求,并根据用户的需 求提供针对性强、使用价值高的情报信息服务。5)建立信息导航,让用户准确、快 捷地了解与之需要的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和国际发展趋势,节省其搜寻信息所花费的时 间。图书馆应利用搜索引擎、BBS、网上信息指南、虚拟图书馆等各种方式,为用 户 提供信息导航服务。6)与地方企事业合作,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文化、经济问题研 讨班。7)与市图书馆、文化局联合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检索培训班,对本市大、中、小 学校教师、各企业科技人员等进行信息检索能力的培训。总之,要以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当 好参谋,共同发展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地方经济。

2.3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在网络环境下,建设地方经济、文化,急需培养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图书馆要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的信息管理学知识、广博地域文化知识、外语知识 和丰富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并能够迅速获取信息并进行鉴别分析与加工整理的高素质复合型 人才。应以培训、进修、引进等方式进行系统培养专门业务方面的人才。只有培养 一支较高水平的专业情报队伍,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3结语

沿海高校图书馆除了为广大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以外,还要顺应时展的需要,解 放思想,走出校门,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以沿海特色资源为依托,挖掘和宣扬优秀的 海洋文化,实行特色化服务,为沿海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师晓青,宋云龙.中小城市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模式探讨——兼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 书馆服务地方的探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1).

[2]曾荣玉,闫道全,李宏伟.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最大效益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J].科 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8).

[3]李娟娟.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思考[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6).

[4]许维安.论海洋文化及其与海洋经济的关系[M].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2(5).

[5]刘振西.入世后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考[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6 ).

第4篇

【关键词】新技术;发展;未来

传统的测绘工程长期依靠经纬仪、平板仪、水准仪进行工作,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逐步扩大应用,向传统测绘工程技术告别的时代已经到来。现代测绘技术的核心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其中,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遥感技术是航天技术、卫星技术、传感器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综合集成的结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空间分析与模拟技术综合集成的结果。因此,现代测绘技术是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也是国家高新技术的重要组织部分。

一 测绘技术含义与发展情况

人们进行测绘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地面的信息,在信息掌握方面要做到全面,因此就采用了一些技术对指定的空间范围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绘制成不同标准的地形图,这个过程就是测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用的技术就是测绘技术。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测绘所测量的对象也越来越多,在对特定区域进行测量的时候,不仅可以对地面的情况进行掌握,同时对地下的水文、地质和矿产也能进行测量。在进行地形图绘制的时候,依照的标准是不同的,这主要是根据实际的测绘要求来进行确定的,在测绘中,测绘的要求不同,开展的工作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测量的重点也会不同。工程建设的测绘主要是对地形和水文情况进行掌握,同时对地面情况进行掌握,但是在进行矿产勘探的时候,主要的测量重点都是地下是否存在矿产。

测绘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是比较久的,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测绘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在测绘技术中,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成果是比较明显的,这样就使得工程测绘水平也进入了新的时期。不同的时期对测绘技术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测绘技术一定要不断发展,是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好。

二 测绘技术的发展

1矿山测量方面

遥感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已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用遥感资料,可获取矿区实时、动态、综合的信息源,对矿区环境进行监测,为矿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遥感资料用于找矿、矿区地质条件研究、煤层顶底板研究等方面都已得到应用,所有这些,都说明遥感技术应用于矿山测量是矿山测量实现其现代任务的重要保证。利用GPS技术进行矿区地表移动监测、水文观测孔高程监测、矿区控制网建立或复测、改造等。其应用于矿山测量工作的地面部分已成为现代矿山测量的一项重要支撑技术。以矿区资源环境信息系统为平台,以各种测量技术为数据获取的途径,可以建立集数据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输出于一体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系统,作为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系统。

2湿地方面

利用遥感技术对湿地生物资源的分布、生长状况及其变化进行估测。利用遥感技术多层次、多时相的动态监测功能获得及时可靠的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相关数据的实时更新,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可得到湿地的动态变化情况。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获取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分析评价所需要的数据,借助GPS技术进行水质采样调查、植被样方调查、土壤采样等常规野外调查。根据湿地信息系统的功能,可将其划分为两大类:查询服务型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型地信息系统。

3地图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多时态、多功能的特点,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机助制图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使地图制图学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工艺过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研究解决利用遥感技术和其它手段快速更新地图信息,实现地图内容的自动综合,以及研制实用化专题地图设计专家系统、地图自动编辑制版系统和地图信息分析应用专家系统,是当今地图制图技术发展的关键。

4海洋测绘方面,海洋测绘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向高精度、全覆盖、全过程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采用以卫星定位技术为核心的多手段组合定位以及用卡尔曼滤波等方法处理提高测量定位精度;研制高精度条带式测深系统、航空航天遥感测深系统等,实现海洋信息全覆盖测量;继续提高海洋测绘自动化程度,建立与海洋测量外业一体化的海洋测量数据库,与海图自动制图系统衔接,建立海图数据库,最终建立海洋测量信息系统。

5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 .在现代测绘中,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也是一项重要的测绘新技术。数字测图就是利用全站仪在野外采集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用图。该技术在城市测量和中小范围工程测量中有广泛的应用。以前数字测图一般分为“数字测记式”和“电子平板式”两种测图模式,现已发展为用掌上电脑现场采集数据与成图。数字测图可实现工程勘测设计一体化和实现数据采集、更新、管理一体化和自动化。数字测图现已成为GIS数据采集的一种手段。数字测图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多种传感器组合全站仪、GPS接收机、数字相机、激光扫描仪等集成应用,从而实现大比例尺测图的自动化和向三维测图方向发展,构成三维模型和立体景观,供设计、规划、虚拟现实和电子商务等领域服务

三 测绘的技术的明天

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数字化测绘技术发展阶段,但距离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此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信息化测绘技术的研究,以促进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我国尽快进入信息化测绘技术发展阶段,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测绘技术体现着我国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先进性,只有将这些技术充分地应用到工程的测量中才能真正实现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科学指导,测绘技术代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仅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科学依据,也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准确及时的勘测信息,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化市场中,世界各国都在高度重视地理信息的测绘技术,我们所实践和应用的测绘技术,必须是以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为目标的,为不断创新和超越原来的技术,提供更为精确科学的信息探测数据为目标,让科技成果普及到我国的每一项工程建设当中,逐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创造出新的奇迹。

结语

本文对测绘工程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从主观方面来说,测绘技术始终都需要技术人员来操作,因此在将来的工作中,还需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技术人员的素质,避免在应用测绘工程新技术的过程中,出现较大的漏洞。另一方面,测绘工程新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服务人群,这样才能让测绘工程新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光海.测绘新技术在煤矿测量中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08(04).

第5篇

一、测绘技术应属于信息技术

传统的测绘技术领域包括大地测量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地图制图与制印技术、海洋测绘技术以及测绘仪器制造技术等。当代测绘高科技主要是空间定位技术、航空和卫星遥感技术、地面一体化测量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通信技术和系统技术而带来的上述技术的集成。它是以研究地理信息为主要目的,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地理信息的几何物理性质的探讨,研究地理信息的度量方法,研究地理信息如何产生、提取、变换、检测、传递、存贮、识别和处理,以及研究如何表达和应用地理信息等这些均属于当代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凡是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与信息打交道的技术均应称为信息技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测绘技术应该属于信息技术范畴。

二、测绘技术的现代化要以信息技术为发展方向

测绘工作重点向开辟信息市场转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测绘生产管理方式从生产事业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测绘生产单位承担指令性任务的比重逐步缩小,而计划外的开发性任务将大量增加,城乡建设与规划国土的全面规划与整治、资源的调查与开发、环境监测与保护等对测绘技术和测绘产品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这些因素必将导致测绘市场的活跃。测绘市场包括测绘信息市场和测绘技术市场两个方面。测绘信息市场侧重于测绘信息产品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内的交换和流通,测绘技术市场侧重于直接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有偿服务。可以预见,今后用户需要测绘市场提供的不仅是线划图产品,还要有影像产品;不仅是模拟产品,还要有数字产品、专题产品、硬件产品、软科学服务、动态信息等,这些都需要测绘行业去开拓。

三、测绘行业的主要技术政策

测绘高科技的发展,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导致测绘行业摆脱经典的测绘产业的组织和结构模式,但今后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测绘新技术体系不可能完全替代测绘生产中的常规技术体系,常规测绘技术仍将在测绘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测绘单位和测绘科技工作者必须把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和常规测绘技术的改造放在主要地位,要在常规技术和新技术之间,建立起一种适合本单位实际的过渡体系。实现测绘生产从模拟向数字化的转变,不仅仅是将模拟图转换为数字图,而是实现基础地理信息从采集、存贮、管理到产品输出整个流程作业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系统的、整体的。所以,测绘单位必须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全面加以实现。当前,测绘单位要全面完成常规测绘技术向数字化和自动化方向过渡的技术改造。

四、测绘行业要组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建立1∶500―1∶10000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地籍测量、地下管线测量等需要的机助成图系统,应有数据库、图形库编辑功能,能够和野外观测电子手簿实现接口。只有这样,才能在新一轮的更新基本图中,全面实现航测数字化成图(局部地区不排除全野外数字成图),并建立全站仪、电子手簿在野外直接对数字地图进行修测(大面积集中修测亦可采用航测数字修测),使数字化成图一体化。各类工程图施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放样,市政工程的定线以及各种工程的竣工测量等均应采用内外业一体化系统,其数据格式应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接轨。

五、GPS定位技术在测绘行业的应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国防部于1973年批准建立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GPS技术的用途十分广泛,诸如海空导航、车辆引行、导弹制导、工程测量、动态观测、设备安装、时间传递、速度测量等许多方面,能为城市及各重点工程项目建立各等级的控制网和精密工程控制网,重点掌握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布网原则、精度要求和作业技术方法。学会网型的设计、仪器检验方法、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坐标转换、平差计算等问题的处理。在城市规划管理、市政管理、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灾害监测、气象学、土地管理等城市管理方面,GPS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机遇。

第6篇

【关键词】测绘;发展;探测技术;应用

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会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给测绘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现代测绘技术主要有:(1)空间测绘技术(2)航空、卫星重力探测技术(3)航空航天遥感技术(4)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5)GPS、GIS、RS的三S集成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下设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三个研究方向。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摄影测量与遥控专业是结合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图象信息处理以及遥感的系统理论和有关仪器设备的原理,培养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领域的地图制作,建立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资源调查以及近景摄影测量生产与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已从传统的地图绘制发展成为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信息通信工程。

现代测绘学的内容广泛,任务涉及面大,是现代高新技术互相渗透的结果。现代测绘学与传统的测绘学有所不同,它不只是手段先进,方法新颖,而且其研究和服务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广泛,重要性越来越显著。

如上所述,现代测绘学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

在工程建设方面,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竣工及运营后的监测、维护都需要测量工作。在军事上,首先由测绘工作提供地形信息。在战略的部署、战役的指挥中,除必须究和服务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广泛,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如上所述,现代测绘学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

测绘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前期性、基础性工作,是构成地理信息产业的基础和主干。它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各种专题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信息,其成果是进行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农田建设、能源、交通、水利等大型工程建设、城乡规划建设、土地开发利用、重大灾害监测预报和科学研究、国防建设以及国家宏观管理决策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

随着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科学技术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目前,国内外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下列主要趋势:

(1)大地测量自采用快速高精度空间定位技术,特别是GPS技术以来,逐步从静态大地测量发展到动态大地测量,作用范围从地球局部区域扩展到全球,研究对象从地球表面几何形态深入到研究地球内部物理结构及其动力学机制,传统大地测量理论和技术将产生重大变革。应用大地测量技术对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变化进行精确监测和研究,及时对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灾害做出精确预报将受到普遍的重视。

(2)摄影测量的发展经过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时代,已经于本世纪90年代进入到数字摄影测量时代。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已经进入商品化的阶段;将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促进了测绘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利用GPS确定航摄外方位元素,从而实现无地面控制点或少地面控制点的航空摄影测量,摆脱繁重的野外控制测量工作。

(3)遥感技术正朝向多种传感器、多级分辨率、多频谱、多时相的信息获取和快速实时的智能化信息处理的方向发展。利用遥感技术对大陆、海洋、大气等地球环境的变化进行长期观测和分析,已经与遥感制图、地球资源调查一样成为遥感技术的主要方向。高分辨率卫星摄影系统、高分辨率成象光谱仪、合成孔径雷达等新型传感器及其影象信息处理系统日益受到普遍重视。

(4)地理信息系统已在某些专业得到应用并进入商品化生产的阶段,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GIS向多样化和分布式处理迈进。在侧重信息存储、数据库建立、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和自动制图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GIS逐步进入开发分析、评价、预测、决策支持模型以及增加智能化功能的发展阶段。

(5)地图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多时态、多功能的特点,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机助制图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使地图制图学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工艺过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研究解决利用遥感技术和其它手段快速更新地图信息,实现地图内容的自动综合,以及研制实用化专题地图设计专家系统、地图自动编辑制版系统和地图信息分析应用专家系统,是当今地图制图技术发展的关键。

第7篇

【关键词】海洋测绘;简介;学科体系;新进展

一、前言

海洋测绘技术在国防和经济建设中意义重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海洋测绘技术也不断进步,在海洋事业中发挥重大作用。

二、海洋测绘简介

海洋测绘是指测量海洋底部的地球物理场的性质及其变化特征,绘制成不同比例尺的海图和专题海图,是对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工作。主要包括海道测量、海洋大地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洋专题测量,以及航海图、海底地形图、各种海洋专题图和海洋图集等的编制。

海洋测绘的方法主要包括海洋地震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底热流测量、海洋电法测量和海洋放射性测量。因海洋水体存在,须用海洋调查船和专门的测量仪器进行快速的连续观测,一船多用,综合考察。基本测量方式包括:

1、路线测量。即剖面测量。了解海区的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

2、面积测量。按任务定的成图比例尺,布置一定距离的测线网。比例尺越大,测网密度愈密。在海洋调查中,广泛采用无线电定位系统和GPS技术。

三、海洋测绘的学科体系

1、海洋测绘的学科概念

海洋测绘是由测绘学、航海学、海洋学、水声工程、计算机原理、图形图像学、信息学等构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是按照人类海洋认知和海上活动的需求,研究海洋及毗邻陆地的自然和人文等地理现象的抽象、控制、获取、描述、服务的一门科学和技术。早期的海洋测绘学科,只有海道测量和海图制图两个分支。20世纪初,声学测量设备的问世标志着海洋测绘进入了电子化、专业化时代,随后出现了航海图测绘、港口管理和工程测绘、内陆水域测绘、近海工业测绘、近海地震测绘和军事海道测绘等多个学科方向。近年来,随着卫星、通信、计算机、数据处理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海洋测绘领域迎来了一场数字化、信息化的新变革,现代海洋测绘已涵盖海道测量、海洋大地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洋(重力、磁力、底质等)专题测量、海图编制、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方向,多元、高精度和数字化的测绘信息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2、海洋测绘的学科意义

海洋测绘是海洋测量和海图绘制的总称,即以海洋及毗邻陆地区域的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象、控制、观测、管理、加工和服务等技术手段和方法,形成海图等纸质或数字产品,从而全面表达海洋地理空间要素及其相关的人文要素,服务于人类认知海洋及海上活动的需要。海洋测绘学科主要有科学性和应用性两大任务,通过物理海洋测量和几何海洋测量等技术手段,获取海洋及其邻近陆地、江河湖泊等的基础地理信息,以及重力、磁力、海底地形、海底底质等海洋信息。海图及海洋地理空间信息是海洋测绘的最终产品,它们分别是地理科学的第二和第三语言。因此,现代海洋测绘的核心任务是提供海洋地理空间信息服务,通过海图、海洋地理空间信息告诉人们海洋地理空间的某一物体(目标)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发生的变化。21世纪被誉为“海洋的世纪”,人类面临陆地资源即将枯竭的问题,海洋将成为人类赖以生活的第二家园。海洋测绘技术及应用将为人类一切海上(航运、生产、科研)活动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多时空、多层次、多环节的海洋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与安全保障支持,是发展海洋经济,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决策的重要基础。

四、海洋测绘技术的新进展

1、水下综合定位与导航技术

电磁波在海水中的衰减较快,穿透数米就丢失能量,所以陆上定位以及导航技术在海洋测绘中无能为力。不过,声波可以传播数百公里而不会出现明显损失,因此可以使用声学系统进行水下的定位以及导航,根据声基线距离可以将声学系统分成超短基线系统(USBL/SSBL)、长基线系统(LBL)以及短基线系统(SBL)。其中USBL/SSBL由3个以上的相距2cm的单元来构成水听器基阵,分析测量信号到达各个接收单元之间的相位差以及斜距来进行定位,其定位精度为2~3m。SBL则布设声信标,在测量船下方安置3个相距较远水听器,分析声信标到水听器往返的距离以及时间差来进行定位,其定位精度是5m,现在一些海域测绘中已很少使用。LBL则在海底布设3个相距较远的声信标,分析测船换能器的声信标到测船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其精度是2m左右。因为距离是由声波传播时间以及声速来计算,所以为改善声学定位的精度,需了解测区声速结构。

2、AUV/ROV关键测绘技术

在海洋测绘技术的研究当中,水下航行器作为有效工具,伴随水声通信以及能源、导航等技术的发展而得到广泛应用。水下航行器分为有缆遥控航行器(ROV)以及自主航行器(AUV)。其中AUV同ROV相比有着结构简单、造价低以及重量轻等优点,活动范围更广并且潜水深度大,可以胜任复杂的海洋测绘环境,并且不需要复杂的水面平台支持,因而在一些海域测绘中得到重视。AUV在执行水下测绘任务时需要导航、制导以及控制系统的协调,导航系统提供位置以及姿态信息,而制导系统则考虑任务目标以及作业环境,来制定而合理的航路,控制系统则保证AUV根据制导系统的路径航行。随着水下导航定位技术的进步,基于AUV/R0V的水下精密测量成为可能。

3、海洋遥感信息技术

海洋遥感信息技术是根据地物电磁的辐射原理来获取信息,其传感器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主动式以及被动式,其中被动传感器有多光谱扫描仪、水色扫描仪以及热红外辐射计等,而主动传感器有微波散射计、雷达高度计以及合成孔径雷达等,其中最常用的传感器是陆地卫星装载多光谱扫描仪TM以及ETM,空间分辨率达到30m,可以绘制海岸线、沉积与侵蚀、监测污染以及绘制水域水深图等。此外红外传感器探测波段有着较强穿透力,辐射强度同发射物体的绝对温度成正比,可以监测海面温度以及沿岸海流。目前在运用海洋遥感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主要监测近岸海流、近岸工程、港湾水质、浅滩地形以及近岸工程等。随着海岸带以及海岛遥感技术的发展,能够跟踪大尺度的洋流以及中尺度的涡流,提供海面的云图、海平面以及大地水准面等方面的海面地形测高资。

4、多传感器多源信息的融合技术研究

多传感器多源技术是高效海底地形的测绘技术,在单波束测深仪的前提上改进而来的,利用安装在测量船龙骨上的发射阵,通过向海底发射与龙骨方向相垂直的声波束,利用安装在船底的接收阵接收波束,测深系统完成完整发射接收之后,会形成一条由窄波束测点所组成的,在测量船正下方航向的测深剖面。因为各波束在空间呈现扇形排列,所以波束的指向角自中央向边缘逐渐增大,回波信号也就从中央波束的反射波,逐渐过渡到两侧的散射波,然后使用振幅检测法在波束测深仪中探测海底信号,原理是波束测深仪回波信号是反射波。在多源多传感器系统当中,波束指向角逐渐增大时,其回波反射的波振幅将逐渐减小,而反射波尖脉冲也将逐渐模糊,波束的指向角减小反射波振幅同时能够通过变振幅强度的方法来检测,所以在多传感器多源系统中除了振幅检测法,还可以使用相位检测法,通过相关原理来比较换能器的两个接收单元间相位差来分析波束到达角,为后续计算提供数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们对海洋环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海洋测绘技术也将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结构调整

在广东陆地空间基本耗尽的背景下,海洋为广东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广大的空间。理论上,在海洋强省的战略下,海洋经济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海洋GDP应占到GDP总量的30%~40%。2013年广东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仅占广东生产总值的18%,尽管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发展空间较大,可是广东海洋经济却呈现出增长乏力、结构调整困难以及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本文梳理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并从发展基础、发展空间、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四个方面横向比较了广东与其他省(区、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广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提出政策建议。

一、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一)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稳步上升,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自2008年以来,广东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稳步上升,2012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2013年约达1.13万亿元。然而,2008年以来,广东海洋经济REFORMATION&STRATEGY2017.4增长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与广东经济发展速度度呈现出高度相关性。(二)广东海洋就业人口数量、万吨级泊位数量逐年增加2008—2013年,广东海洋就业人口增加了70多万,每年吸引新增就业人口10万多人,这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奠定了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广东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数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08—2013年新增万吨级港口泊位数60个,平均每年增长10个,万吨级港口泊位数为第二和第三产业海洋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广东未开发海洋领域比例较高,2008—2013年广东海洋养殖面积仅占可养殖面积的20%多,未来海洋新生物品种养殖具有很大空间。单位海岸线海洋GDP呈现增长态势,海洋经济发展潜力较大。2008年以来,广东单位海岸线GDP已由2008年的1.41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742亿元。但2011年起,广东单位海岸线GDP的增长速度放缓。

二、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省(区、市)的比较

(一)海洋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比较1.海洋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发生分离。我国11个沿海省(区、市)中,广东海洋经济总量稳居首位,这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广东海洋经济规模与其经济规模存在高度相关性。速度方面,2013年广东海洋经济增长速度仅有7.40%,低于广东GDP的增长速度,在11个沿海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五,海洋经济增长速度排名前三名,天津、广西和海南依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海洋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也意味着广东海洋经济与广东外向型经济的高度相关性,世界经济冲击影响了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2.广东海洋经济结构相对合理,海洋经济占GDP比重及海洋经济中第三产业占比与个别沿海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产业结构方面,广东海洋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基本呈现出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均衡发展格局。但广东海洋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式还比较传统、粗放,海洋经济占GDP比重及海洋经济中第三产业占比与个别沿海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天津、上海、海南和福建的海洋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要高于广东,其中,2013年天津达到31.7%,上海接近30%,而广东还不足2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广东经济规模大,另一方面是天津、上海属于直辖市,而海南和福建本身经济体量小。此外,广东海洋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占比低于上海和海南,上海海洋经济第三产业主要体现在港口现代服务业,海南主要体现在旅游业,这说明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空间还很大。3.海洋经济提质增效的空间较大。2013年广东单位海岸线GDP排在11个沿海省(区、市)的倒数第五位,且2008年以来一直是第五位。关键问题是与天津、上海比较差距太大,天津和上海单位海岸线的海洋GDP接近每公里30亿元,是广东的15倍左右。不仅如此,相对河北、江苏和山东,广东也还有较大差距,它们是广东的1倍。广东海洋经济规模、结构具有先发优势,速度呈现出中等态势,但相对于天津和上海,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效益弱势较为突出。因此,未来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更要注重质量,提高单位海洋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空间比较1.广东海洋第一产业发展空间相对充足,海洋产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广东海洋养殖面积和可养殖面积比仅为20%多,而河北、辽宁、江苏和山东养殖面积超过可养殖面积,这表明广东海洋第一产业发展空间还很大。2.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过小,而且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沿海区域平均增长水平,广东海洋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海洋生物品种培养还有很大空间。广东海洋原油产量逐年增加,产量位居天津之后,2013年达到1345.3亿吨。广东天然气产量位居沿海省(区、市)第一位,海洋化工产品产量低于天津、江苏、山东,特别是山东,已经超过1000万吨,而广东还不到100万吨。广东风力发电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较大。3.广东港口平台较多,航运物流发展潜力较大。广东万吨级港口泊位数居全国首位,2013年达到270个,远多于上海156个、浙江196个。然而,广东港口货运量小于上海、浙江,货物周转运输量不仅低于上海、浙江,还低于江苏,江苏万吨港口泊位数仅为44个,这说明广东发展航运物流的潜力较大,未来海洋经济增长的空间也较大。4.船舶制造业还处于落后位置,海洋第二产业不强。2008—2013年,广东船舶工业处于全国第七的位置,明显落后于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山东。广东第二产业基数较大更多是原油产出量,近年来原油保持1400多亿吨,处于第二位,位于天津之后。(三)海洋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比较1.科技力量仅处在全国沿海11个省(区、市)中等水平,而且与上海、山东等海洋科技力量领先的区域相比差距较大,科研投入亟待增加。广东海洋经费收入相对于其他沿海省(区、市),还是存在研究经费收入不高的问题,2013年上海和山东的海洋研究经费收入分别超过30亿元,而广东不足20亿元。研究经费收入增长速度方面,2008年江苏几乎是广东的50%,2013年江苏研究经费收入超过广东,且突破20亿元。广东海洋研究经费内部支出与经费收入呈现相似特征,广东海洋研究经费支出小于上海、山东和江苏,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存在较大差距。2.广东海洋专利拥有总量小于上海、山东和辽宁,海洋科技研发能力较弱,海洋科技成果、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过长。广东的科技产业多元化投资和风险投资机制亟待完善,海洋经济人才层次太低,科技兴海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2013年广东海洋发明专利拥有量仅为527项,只是上海的四分之一。不仅如此,广东海洋发明专利拥有量也远远少于辽宁省。2008—2013年广东海洋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其他省份,如江苏由2008年的46项增加到2013年的201项。根据前面分析可知,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特点之一是海域确权工作的力度较大,这可能与海洋发明专利拥有量有关,因为辽宁海洋研究的政府投入明显不足。与全国相比,广东海洋创新能力处于前列,大部分指标排在第三名,核心问题是广东与前两名的差距较大,而与排在后面的差距较小。因此,总体而言,海洋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海洋经济创新能力与广东经济以及海洋经济规模不相匹配。(四)海洋经济发展的管理能力比较1.广东海域确权工作要滞后于江苏、辽宁和山东。2013年辽宁和山东每年海域确权面积分别达到14万公顷和12万公顷,江苏也达到5万多公顷,而广东仅有6000多公顷。关键问题是,2008—2013年辽宁、山东和江苏海域确权不是增长,就是基本保持稳定,而2008年、2013年广东的海域确权面积明显减少。2.广东海洋保护力度不及辽宁、山东和海南。广东海洋开发与保护矛盾日益突出,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环境压力增大。2008—2013年广东海洋保护区数量减少14个,保护区面积减少近2000公顷,而辽宁省海洋保护区面积依然保持9860公顷,山东海洋保护区面积一度下降后,自2009年保持上升态势。海洋经济开发和海洋保护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广东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保护并不是平行推进的,且落后于经济次发达地区,这说明广东海洋经济发展、陆地经济发展以及海洋保护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加大海洋保护力度、提高海洋治理能力是广东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三、新常态视角下广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困境

(一)海洋经济结构调整较为缓慢1.海洋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不断降低,调整速度缓慢。2008年以来,广东海洋第一产业的比重由3.8%下降到2013年的1.7%。广东海洋第二产业稳中有升,2013年海洋第二产业比重比2008年提高0.7%。2008年广东海洋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的49.5%,2013年该比值为50.9%。2.海洋经济第二产业结构相对稳定,出现增长乏力困境。以造船业为例,2008年广东修船完工量是112艘,造船完工数量是39艘,2011年修船和造船数量达到最大共512艘,此后该数量开始下降。2013年造船和修船完工数量仅有353艘。此外,石油开采原油产量每年约1400万吨,占广东海洋GDP的比重较大。2009年广东海洋第三产业达到52.5%,高于2013年水平。3.广东海洋新兴产业和高端临海产业依然处于落后状态。海洋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路径是新兴产业或高端临海产业。尽管广东初步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集群,以及以粤东、粤西海洋生物育种和海水健康养殖产业集群,但广东还没有反映海洋生物医药专门的经济统计数据,这说明广东海洋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在新能源方面,2008年以来广东海洋风力发电虽然得到快速发展,2013年风力发电仅有180万千瓦,规模偏小。(二)海洋研究投入需要增大,海洋创新能力亟须提升1.海洋研究经费投入不足。2008年广东海洋研究经费收入还不到10亿元,2009年则更少,不到5亿元,2013年广东海洋研究经费收入还是不到20亿元。在研究支出少于收入的背景下,2008—2013年广东海洋研究经费收入仅占海洋生产总值的1.6%~1.8%,达不到创新驱动研究经费投入的标准。需要说明的是,广东海洋研究经费收入就是研究经费的支出。如果按照人均来计算,广东海洋研究人均经费更少。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广东海洋科研人员数量是逐年增加的,2008年广东海洋研究机构有2253名研究人员,到2013年有3250名研究人员,6年增加近1000人。2008年人均研究经费为40多万元,2013年增加到60万元,扣除劳务费用后,真正用于科研的费用更少。2.拥有海洋发明专利总量不足。2013年广东拥有海洋发明专利的总数为527项,比2008年增加160项。总体而言,发明专利拥有总量与广东作为海洋经济大省不匹配,与海洋经济强省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不相适应。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发明专利,海洋研究专利拥有量明显不足。(三)海洋管理和保护的效果不明显,海洋保护任重道远增长与保护均衡协调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粗放式经济增长使得广东海洋生态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如果长此以往,海洋经济不仅不能成为经济增长源泉,还可能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源头。1.海洋生态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2008年以来,广东海洋生态监控区基本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海洋监控区的生态多样性较差,需要保护的物种达20多种。2008年广东海洋保护区有64个,2013年减少到50个,海洋保护区的面积也由2008年的5701公顷,减少到2013年的3820公顷。2.广东海洋确权面积逐年减少。海洋确权是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保护的重要条件,广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是,大量海洋资源被闲置,海洋资源产权不清,对海洋资源管理能力下降,上述因素极大地影响了海洋经济的发展。3.海洋污染治理能力和海洋管理能力制约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发挥。海洋保护和管理不足是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问题,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思路已经影响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未来必须加大海洋保护力度和提高海洋管理能力。

四、广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第9篇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灾害

海洋工程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

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

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

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第10篇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灾害海洋工程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第11篇

打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费云良说,打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一是要开发海洋医药、功能性食品、化妆品、生物新材料、海水养殖、优质种苗等,在青岛建立国际一流的海洋生物研发和产业中心。在烟台、威海、日照、潍坊等地建设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二是大力发展海洋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和烟台威海核电基地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大型风电基地和潮汐能、波浪能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新能源基地。三是要大力发展海洋新材料产业,重点开发海洋无机功能材料、海水淡化新材料、海洋高分子材料等新产品,建设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

打造现代海洋渔业基地

费云良说,要大力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和渔业增殖业,重点建设一批良种基地、标准化健康养殖园区、海洋牧场示范区和出口海产品安全示范区。此外,大力发展现代远洋渔业,建设一批海外综合性远洋渔业基地,提升荣成、寿光、蓬莱、黄岛等远洋渔业基地水平,扩大远洋渔业船队规模。另外,要大力发展海产品精深加工业,在烟台、威海、青岛、日照、潍坊等地建设一批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在荣成、城阳、芝罘等地建设一批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全国重要的水产品价格形成中心和水产品物流中心。

打造现代海洋制造业基地

费云良说,要加快建设青岛、烟台综合性海洋装备制造业、东营石油装备、潍坊船用配套设备、威海特种专用修造船和日照临港机械等专业性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国家海洋装备检测中心。根据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要建设全国重要的钢铁精品基地――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还要积极推进地方骨干企业和央企合作,实施油盐化工一体化示范工程,加快发展现代海洋化工材料,形成以高端产品为主的产业新优势,在潍坊、滨州等地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化工产业基地。

打造现代海洋服务业基地

费云良说,一是加快发展海洋运输物流业,重点建设青岛、日照、烟台、威海四大临港物流中心。积极推进东营、潍坊、滨州、莱州等一批临港物流园区建设,打造以青岛为龙头的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

二是大力培育新兴海洋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海洋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建设一批带动力强的海洋文化产业园。大力发展海上体育运动产业,建设全国综合性海洋体育中心和海上运动基地。

第12篇

这是海洋恩赐的一片土地,它的子民也没有辜负这片厚意。2011年6月30日,随着国务院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个中国独一无二的群岛新区就开始谋划发展蓝图。根据国务院批复精神,要把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逐步建成我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结合舟山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2012年2月舟山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四岛一城”的建设思路,努力把舟山建设成为中国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桥头堡”。

所谓“四岛一城”就是使舟山成为国际物流岛、自由贸易岛、海洋产业岛、国际休闲岛、海上花园城。这“四岛一城”建设根植于丰富的海洋海岛资源,得益于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仰仗于科技、人才与资金的支持,当然更要依赖当地政府与人民的上下齐心,合力推进。

物流之岛:一流综合枢纽港与商品交易平台结合的梦想

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获批开始,舟山港口就更加忙碌地运转起来。舟山世纪太平洋化工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王沛说,他们公司的码头没有一天闲下来过,平均每天都有一艘装载化学品的巨轮在此卸下货物,再分装到能在内河航运的小船。随着群岛新区建设的发力,这个码头的运量很可能继续大涨。来自欧洲、日本、韩国的商人都在和公司营销部门接洽,谋求合作。

这只是舟山港发展的一个缩影。事实上,新区获批后,战略投资者紧盯舟山大宗货物集散中心地位,扎堆前来注册成立物流运输和仓储企业,半年里新增企业已达数百家。

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政策机遇,舟山未来五年将利用深水条件、战略区位、航线通道、港域锚地等优势,建设一批超大型、专业化、开放式、高效率的深水泊位和物流园区,提升大宗商品储运中转能力,并积极培育现代港航服务业,打造一支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航运船队。力争到2016年,港口吞吐能力达到4.5亿吨,1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达到24个,进一步提升舟山深水良港的吸引力。

如此巨大的吞吐量,这么多的商品在舟山卸船、装船、交易,舟山的交易价格也正成为全球市场的指针。2012年1月6日,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的中国(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正式开业,截至目前,日成交额已超过3亿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管委会主任李友国说,中国(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设想是,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形成三四个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交易品种,使舟山成为若干重要大宗商品的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和定价中心,增强舟山在全球市场中定价的话语权。

贸易之岛:谱写港口扩大开放的新篇章

浙江海洋学院唐洪森教授曾指出:“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示范核,心区域的舟山,应该利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有利契机,把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成国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成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前沿和样板。”

事实上,舟山已经将这个想法付诸于实践中。申报设立舟山港综合保税区,探索建立大宗商品报税集散中心、流转中心、金融服务商业中心和货币金融的离岸中心,已经成为舟山的建设重点之一。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筹)副主任李方军介绍说,根据新申报方案,拟采用“一区两片”模式规划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即在建设一个综合保税区的前提下,考虑规划建设两个分区,分别为舟山市本岛分区和衢山分区,规划总面积6.03平方公里。

建设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是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必由之路。打造自由贸易岛,是开放的发展方向和核心目标。目前国家“十二五”口岸开放编制情况尚未出台,舟山今后口岸开放也在酝酿中,总体的方向是适应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开放需求,争取更大范围、更深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

产业之岛:科技助力多种产业齐跃进

舟山是以海洋为家园,拥有的海洋资源何其丰富。不可多得的岸线资源,天赋秀色的旅游资源,数以百计的海洋渔业资源,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业、海洋旅游业、海洋生物制药业的发展提供了厚沃的基础。

舟山市发改委副主任徐萌介绍说,舟山市对“一城诸岛”的产业定位做了总体规划,重点打造港口物流和港航服务业、船舶与临港装备、临港石化、海洋旅游、现代渔业、水产品精深加工与海洋生物、大宗物资加工和海洋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根据产业布局成立舟山海洋产业聚集区管委会,实行“综合协调、统分结合”的管理方式。

从新区获批至今,“一城诸岛”中的各个区块,都按各自的功能规划,布置建设项目。百舸争流,勇立潮头。金塘岛有现代化的物流与临港工业,衢山岛已成“风车王国”每天24小时不停运转,六横岛上的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已在接受国家发改委环评,朱家尖正在变成海洋上的休闲天堂……因地制宜加上巧借外力,舟山的海洋产业发展,建设者的创意,让蔚蓝色的畅想永远不划休止符。

休闲之岛:开发与保护并重生态与旅游融合

筹资800万元,打造5条游艇――舟山市普陀区渔民胡军杰正为自己未来的事业忙碌。几年前,他靠几条渔船办过渔家乐,现在他已经改换游艇:“这可以让游客在海上玩得更休闲、更过瘾!”

从捕鱼到造游艇,胡军杰的变化得益于普陀海洋休闲旅游业的风生水起。数据显示,普陀区去年接待游客1547万,旅游收入133亿元。其中,休闲度假游的比重占四成,而在2008年仅占两成。

旅游业的大跨越虽然带来了意料之中的收获,但也带来了环保压力,如何注重保护与开发并举,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是舟山新区建设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舟山市环保局副局长邵君波说,“斗二五”期间,舟山市将围绕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保障群众环境权益,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进一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形成更为健全的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清洁空气、清洁水源、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6项重点工程,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推进污水再生利用,落实舟山发电有限公司烟气脱硝等18个污染治理项目,总投资约为19.2亿元。

碧海、蓝天、金沙才能成为休闲旅游的天堂,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打造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舟山坚定的选择。

海上花园:环境宜人的智慧城市

除了要解决水源问题还有交通建设。为了更好连接诸岛及周边地区,舟山开工建设六横跨海大桥,本岛快速通道、南部沿海大通道,并完善主要经济大岛路网结构,宁波――舟山跨海铁路和连接宁波上海的南、北向通道也已在谋划之中。

舟山新区还将“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智慧舟山”积极开发数字海洋、港航服务、金融贸易结算、海上安全救助等信息平台和应用系统,推进宽带通信网、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物联网工程等建设和融合。总体框架由智慧基础设施、基础数据库、公共交换平台、智慧应用体系、保障体系和产业体系六个部分组成。

“一提起智慧城市,人们通常以为就是可以无线上网了,宽带速度提高了,其实这只是居民生活智能便捷的一个方面。”舟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康专说,根据设想,下步要推进“智慧船舶产业”工程、“智慧港航”工程、“智慧旅游”工程、“智慧渔业”工程等20多项重点工程,几乎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进行数字化、信息化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