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4 16:19: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村旅游是以体验乡村生活和农业生产过程,同当地人同时进行农事活动,体验乡村生活与农事过程,从中获得知识,并修身养性的一种旅游方式。在过去的20年的时间里,乡村旅游正以一种激增的成长事态成长着,然而她所为经济带来的增长指数却不甚乐观,这也从正面反映出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比乡村旅游的优势及劣势,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发挥乡村旅游的优势之处,抓住乡村旅游发展机遇,及时避免发展中的威胁。
一、优势分析
(一)乡村旅游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了当地经济内部结构的调整,影响了原有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根据旅游业的特性与特质,必将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旅游地经济结构的完善程度,促进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
(二)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就业机会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为乡村旅游地解决了大部分的就业问题,农家乐等项目的低门槛可以使得更多的村民加入就业队伍中。
(三)利于旅游地的资源复合开发
开发更多的乡村旅游地有利于旅游地的资源复合开发是指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可以挖掘乡村旅游地的潜在资源和能力,发现更多可发展资源,推动城市发展规划,带动城市经济增长。
二、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经营者思想认识不足
大多数旅游经营者以旅游为核心发展乡村旅游,而忽略了农业生产带给乡村旅游的优势和农业在乡村旅游中发挥的重要性。仅靠旅游收入维持经营一方面不足以使经营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仅靠旅游收入带动经济则使得乡村旅游失去其产业结合的特质。
(二)乡村旅游产品单一
在整体的旅游市场中,旅游纪念品单一的问题一直是老生常谈,旅游纪念品与其他纪念品最大的差距是应该具备乡村特色,即相对于城市特征而言,人们在乡村地域内,能够感知和体验到的,和城市有明显区别的所有自然和人文的元素,目前乡村旅游纪念品多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摆件或者小饰品为主,产品样式单一,缺乏内涵和心意。
(三)相关管理政策及法规体制不完善
首先,当旅游经营者选择投资乡村旅游后,为节省成本或者其他原因等,选择将乡村旅游作为“家族企业”发展,任人唯亲,导致管理制度不完善,乡村旅游的内部管理体系混乱;其次,在我国现有的成熟法制中,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乡村旅游的发展,导致其因竞争压力大、项目单一造成的市场混乱和恶性竞争带来的无序发展等请款,因而出现规制混乱的现象。
(四)资源保护体制欠缺
由于执法渠道不畅,执法手段不严,而使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了“旅游开发到哪里,环境破坏到哪里”的局面。
三、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乡村旅游的开发引导
乡村旅游是将一种生态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将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旅游经营者注册开发乡村旅游市场前可以考虑进行一段时期的思想引导以及认识的提高,通过传导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以及发展规则来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发展,良性竞争。另一方面,应该向公众传递乡村旅游的价值,普及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对乡村旅游长足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从根源处减少资源破坏现象的产生。
(二)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产品
我国资源丰富,地大物博,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不俗,有着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形态的乡村聚落;有着古朴典雅的乡村建筑;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等。将各种各样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将其进行深层次、多方位的开发和设计,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旅游地的竞争力。
(三)培育人才,规范乡村旅游市场服务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有计划并且重点的有规划的进行旅游服务型人才的培养,第三产业发展的活力来源于服务的水平,乡村旅游亦是如此,培养乡村旅游的服务型人才,从而提升乡村旅游的产业活力,努力为旅游者提供愉快、舒适的旅游体验,提高旅游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和服务能力,规范乡村旅游的市场,这不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更有利于旅游从业人员认识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态势和趋势。
四、结语
引言
辽宁省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是以沈阳、抚顺、本溪、营口、朝阳、丹东等土地面积广阔,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为主体,在对其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后,这些地区皆有着宣传力度不够,未能形成气候、特点不鲜明的困惑。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主要是对辽宁省乡村旅游的现有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辽宁省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定位不明确,发展时间短,很多景区都处在未能形成稳定客流的刚起步阶段的结论。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章,对辽宁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做出应对的策略并指出其发展的方向,其功能上的转型突破必须以迎合大众旅游需求为考量,在餐饮、住宿等设施上应抓住乡村本土气息这一氛围。第三部分第五章结合实地调研访问及充分分析调研内容后,对乡村旅游新业态下的辽宁省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是以什么样的方向去定位自己的,面临哪些机遇,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以及政府的统一筹划。我们的环境分毫不差,但能否抓得住时间,抢占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的先机,这将是辽宁省旅游的一大突破。
一、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从数字统计的情况来看,辽宁省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与其它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省份相比,辽宁省的乡村旅游,在基础配套设施的搭建,乡村旅游服务机构的引导与监管,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等方面还面临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具体的表现在辽宁省的乡村旅游品牌特色并不突出,游客对辽宁省乡村旅游的整体评价满意度并不是很高。这些问题暴露出了辽宁省乡村旅游在发展规划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是其在今后需要大力扭转与调整的主要方向。东北作为我国的一个宝地,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辽宁沈阳现阶段更加注重对乡村旅游业的开发,因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自身的精神生活。在较大的工作压力下,人们往往想要去乡村环境来感受最纯真的自然生活,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辽宁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发展城市,必然注重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不仅仅是对一些生态环境进行建设和保护,更是让游客们去亲自体验回归的快乐,电台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正是对乡村旅游的大力宣传,正是现如今最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二、辽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本身存在游客参与性、体验性强,服务价格低廉等特点,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但辽宁乡村旅游仍然存在许多实质性问题。例如,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是其基本的原动力,尤其是在旅游资源不断同质化发展的今天,将旅游产品进行多元化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乡村旅游市场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政府没有出台有力的政策手段,没有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导致经营秩序不规范。同时对乡村旅游的开发没有合理的规划和市场调查,设施设备不齐全,规模较小,组织较松散;往往造成盲目开发,重复雷同,活动内容单一,特色不突出;经营者和旅游区居民等普遍素质较低管理和经营意识匮乏,又没有专业的管理培训,明显跟不上市场对其的发展经营要求。保护力度不够,不能充分认识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和民俗文化遗存的易损性,导致环境和民俗受到冲击。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品牌,吸引力不强,受季节影响大,效益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旅游服务水平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在客源上,多以自驾游客为主,客源地存在局限,急需疏通宣传渠道。各地区政府主导定位不明确,各市⒉畈黄耄很难形成整体战略联合。
三、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推动、部门支持、农民主体、市场运作;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着力优化乡村旅游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丰富特色产品,扩大宣传推介,加强行业管理,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全省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二)主要措施
一是实施乡村旅游“规范化工程”。建设一批农业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乡镇、村,即培育打造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特色旅游乡镇,旅游地区的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环境,还应该对餐饮、住宿等环境方面加以管理,为提升辽宁省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创新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如今旅游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只有充分的认识到旅游形象打造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我省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是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就是指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和实施,例如旅游区内的水电以及道路等,这些都是旅游基地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不仅如此,乡村旅游一般都远离市中心,所以想推广自身的旅游产业,就一定要注重做好前期的宣传工作,要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乡村旅游所在的位置,这种宣传性的工作也是属于基础性的建设,会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给予更多的保障。
三是加大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力度。要引导城市居民积极参与周末观光、短期度假、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客源市场。随着我国旅游在世界上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会来参加各种旅游活动。这就让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从国内逐渐的走向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载体与媒介,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将会获得很大的提升与进步。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在通过颁布一系列的利好政策来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来我国进行旅游,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也将会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契机。
四是积极举办特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辽宁省44个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风情,构成了“满韵清风,多彩辽宁”主题,这些都成为重要的特色乡村旅游节庆资源。要积极支持、引导具有一定条件的节庆活动上升为县、市、省乃至国家级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目前据调查营口市冰泉山庄乡村旅游度假点开展乡村旅游节,该节事活动得到很好的宣传推广效果。
五是努力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住宿、餐馆、娱乐、购物等标准化建设,支持和鼓励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A 级景区。伴随着乡村旅游企业之间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提升,在今后的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从服务质量层面来进行手段与水平的提升已经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议题摆在了辽宁乡村旅游发展面前。因为,在今后的旅游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也包括旅游从业者自身的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是辽宁乡村旅游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之所在。
六是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商品开发。要组织、引导和培训农民依托当地资源,设计、开发和销售富有辽宁地域特色的农事产品、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乡村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对游客过往的消费旅游记录进行分析,然后,从其基本的需求特点出发来制定个性化的特色旅游产品的定制。例如,游客在过往的旅游记录中,比较倾向于购买具有原生态蔬菜水果等特点,那么在下一次的旅游线路的设计方面可以推荐其进行乡村体验旅游。这种基于游客旅游心理诉求的旅游产品的私人订制,在很好的满足了游客旅游诉求的同时,也在客观上提高了游客对旅游企业所提供服务的满意度。
七是继续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建立能够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到乡村旅游业开发的重要性,辽宁省有着东北地区的民族特色,如果能够加强对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建立,将会更好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实际的乡村环境建设中,人们一定要注重对城镇风貌的设计,避免现代化的时尚内容,很多时候人们去乡村地区游玩,更加注重的感受乡村的自然气息,所以结合结合农村林权、宅基地、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进行改革试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八是坚持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方向。乡村生态旅游就是新农村的新产业与新经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心态和谐、农村人际和谐、城乡区域和谐、农村产业和谐。要以生态资源要素,如景观、环境、科技、文化、产业、产品、服务、消费等为内涵,以生态文明为基础,通过生态旅游的生态、经济、社会服务,使乡村保持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只有人们从根本上认识到旅游生态品质的重要性,并且将“乡土味”、“地方性”、“民族性”视为旅游行业发展的核心,才会更好的提高市场旅游的生态品质。
四、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
(一)政府主导开发
政府的作用主要通过决策、协调、立法、政策、引导和宣传等手段,为旅游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政府主导可以通过引导组织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具体包括:
1.景区主导、社区参与型。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吸收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社区参与旅游是实现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它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政府扶持与引导下,建立社区参与的保障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而且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旅游参与能力。
2.政府主导型。政府作为一个权威部门,就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自身责任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和观察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然后选择合适的旅游景区进行开发,这些都可以更好的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政府部门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政策方面都应该给予旅游产业更多的支持,这样才会让旅游产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3.公司主导型。即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方式,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指导、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
(二)乡村主题旅游开发模式
在辽宁省乡村旅游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要从辽宁省自身的发展优势与发展特点出发,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旅游发展模式,来进一步拓宽其在旅游发展层面的新思路与新路径。例如,通过特色的农事旅游项目来吸引外来游客,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各种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提高餐饮与住宿在整体旅游业中的竞争能力,保持乡村旅游新业态的活力,大众的吸引力重点仍然在优美的乡村环境及具有新、奇特点的项目活动中。乡村旅游不能局限定位于旅游市场中的“老年人”,它必须重新点燃活力,形成丰富的乡村“水环境”,而不是一想到乡村旅游,让人浮想于脑海的是大妈们的广场舞,而应是幽雅天鹅湖形象。乡村旅游形象的转型将是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的关键号召力。
(三)城乡互动的开发模式
城市与乡村是相互影响的,在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也要注重城乡的互动与联合。一方面,充分体现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之间的联动关系,发]乡村在旅游环境,旅游资源层面的天然优势,为城市旅游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后需支持与保障;另一方面,借助城市在人才、技术、基础配套等方面的优势,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助力。具体来说,辽宁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发挥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优势,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有机结合起来。以都市生态农业作为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产业依托,提高乡村旅游的抗风险能力。
五、辽宁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和机遇
(一)发展优势
1.旅游资源优势。辽宁地区属于东北的发达城市,其中沈阳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很多古老的建筑,其中还包含着我国皇帝所居住的寝宫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热爱上了辽宁,其中阜新、喀左、辽阳等地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乡村生态环境较为良好,不仅如此,人们对于新鲜的旅游事物也有着更多的认识和理解,最求原生态生活模式,很多人们开始对乡村旅游产业给予更多的关注,这将会更好的提升我国辽宁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更多丰富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2.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辽宁交通便捷。辽宁地区是我国交通较为便利的一个城市,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辽宁省与我国各个一线城市之间有着十分便利的高速公路,这将会为其他地区的人们前来旅游提供更多的方便。不仅如此,辽宁省的一些乡村地区几乎村村都通有柏油马路。并且省内具有非常稠密的铁路干线,方便的交通能够推动辽宁地区旅游产业实现高速的发展,也会推动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建设。
(二)发展机遇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旅游局关于实施农业旅游丰收计划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的通知为有效实施农业旅游丰收计划,进一步发挥农业旅游对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展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全省实际,特提出主要任务:“十三五”期间,强化全国性农村改革试点示范作用,发挥其溢出效应,形成覆盖农业各种业态的旅游示范点体系。
六、结语
关键词:乡村语文;素质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78-01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关键所在。而在乡村小学中,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有限,所接触的事物较少,教学资源匮乏,限制了学生思维主动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语文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的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在乡村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语文教学中质量,为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乡村小学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在我国乡村学校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不能更好的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的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而在乡村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只会按部就班的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限制了学生思维主动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语文教学成为了学生的负担。而与城市学校相比,乡村小学的教学资源匮乏,且大多是来自教科书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致使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片面,教学资源单一,不能有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普遍存在教学资金不足,教学实施还不够完善等现象,从而使学生无法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信息,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语文教学效果低下,使素质教育不能更好的实施。而在乡村小学的语文考试中,其考评方式单一,且更为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考核,而忽略了语文技能考核的重要性;并过分的重视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使学生了考高分而死记硬背,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致使考试结果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很好的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并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使语文考试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单一的考评方式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执行者,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了使乡村小学的素质教育能够更好的实施,其首要目的是要改变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明确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使素质教育能够更好的进行。同时还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综合水平等方面,制定出适用性较高的教学目标;并以全面面向学生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使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应改革语文考评的内容和方法,使语文考评的全面性和合理性,确保其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创造优越的条件。而在进行语文考评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和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进行综合考评,确保其能将灵活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使语文考评能更好的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并改变以考试分数评定好坏的评价方法,合理的将学生的考试结果和日常学习中的知识积累相结合,确保考评结果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从而使考评制度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并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能力作为其教学的重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完善教学设施,丰富课外资源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信息闭塞,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设施简陋,是导致乡村语文教学效果低下,阻碍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有关部门应对乡村小学的素质教育实施情况予以重视,并适当的加大对乡村小学教育资金的投入,有效的改善乡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购置先进的教学器材,拓宽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丰富乡村小学的教学资源,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生需求,有效的提高乡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学校领导还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多方筹集教育资金,购买必备的教学资料、教学设备及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并建立专门的校园图书室、班级图书角,丰富学生的课外资源,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自学能力。并对学生较少的相邻村小进行合并,建立寄宿制学校,使离学校较远的学生能有更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学习,并能充分的将各村小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丰富教学资源。而教育部门还应开展相对的教育活动对乡村小学进行帮助,如派有经验的城里教师到乡村小学支教、指导,办教学讲座等方式,促进城乡交流,有效的提高乡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并定时的对乡村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更新其教学管理,并鼓励其积极的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为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
语文教学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执行者,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了使乡村小学的素质教育能够更好的实施,其首要目的是要改变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明确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使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参与意识,为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兴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3:56.
关键词: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
中国乡村旅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整个旅游产业板块中最为重要的增长极之一。在需求方面,亲近自然、崇尚郊野游憩日益成为市民休闲的主流方式,自驾车旅游者的攀升更进一步刺激了乡村旅游市场。伴随着中国乡村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近几年来乡村旅游迅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现有文献已广泛触及乡村旅游各个层面,但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又比较快,并受相关学科理论及乡村旅游自身发展程度的影响,乡村旅游开发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旅游者作为乡村旅游活动中的构成主体,是乡村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乡村旅游者的动机可以更好的揭示其行为规律与特征,对乡村旅游区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
一、研究概述
心理学认为,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内部驱力和外部诱因都可以激发动机,旅游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方式,必然有其直接动机[2]。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对乡村旅游动机进行过研究,研究方法以传统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主。方贤寨等(2003)通过对长沙城郊乡村者的活动选择分析,依据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得票情况,将乡村旅游动机概括为休闲度假、释放工作压力、观光旅游、探亲访友、怀旧、商务考察、进修学习、猎奇等。张建国等(2007)从回归自然、求新求知、怀旧、休闲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宁波市民的乡村旅游需求,所采用的依据仍是旅游者对旅游活动选择的频数。黄洁(2003)从“乡土情结”角度指出乡村旅游者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下的“第一自然”的情结以及对同源性地域文化的认同。目前对旅游动机的研究,陈德广(2006)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和其他非参数分析及检验方法对河南省开封市居民的国内旅游动机进行定量分析。张宏梅(2004)运用因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一维方差对皖江城市居民旅游动机进行定量分析。乡村旅游动机是一种人类纯心理活动,旅游动机不是单纯的,根据旅游者活动选择来研究动机,能从侧面反映出现有旅游者动机的激况,而难以描述复合的旅游动机。因此凭借外部活动的诱导进行旅游动机研究,能否据此全面分析旅游动机的构成情况,以及如何分析主要动机和次要动机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乡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分析。问卷的内容由“乡村旅游动机”、“调查对象相关信息”和“乡村旅游活动意愿”三大部分组成。“乡村旅游动机”部分在结合文献研究和旅游者的访谈后采用18项因子来评价,依据受访者对因子重要程度的认可情况,采用李科特尺度测评,其中1-5分别代表“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受访者信息主要了解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指标”、“乡村旅游时住宿地点选择倾向”、“旅游团形式”、“每年乡村旅游次数”等方面。乡村旅游活动意愿调查采用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让旅游者列举其最愿意参与的乡村旅游活动。在正式调研前,对预测问卷在广西南宁“美丽南方乡村旅游景点”进行了试调查,对收集到的102份有效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18项因子的KMO和Alpha分别为0.666、0.848,删除“体验乡村生活”、“了解自然”“了解新奇的事物”3个变量后,KMO和Alpha分别为0.772、0.849,达到问卷的信效度要求,最后采用15项因子评价乡村旅游动机。
对被调查者的乡村旅游动机评价时采用同样的标准,结合自身的真实感受进行评价无疑可以获得更切合实际的效果,在乡村旅游景点进行调查,可以让旅游者处于乡村旅游氛围中能更好地回答问卷,同时为保证被调查者在评价中采用同样的标准,调查人员在发放问卷时都对调查问卷的填写进行指导。正式调研对象为正在进行乡村旅游的游客,调研地点选择在广西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地区,分别为桂林阳朔高田乡、桂林龙胜县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壮寨)和南宁扬美古镇。调研采用现场发放问卷,问卷填好后直接回收的方法,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高田、平安、扬美各发放200份、250份和150份,分别回收问卷194份、225份和139份,总共回收问卷558份,其中有效问卷547份,占回收问卷的96.2%。
笔者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分析。除了常规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如均值、百分比等外,独立样本t检验和一维方差分析用于分析不相关的样本在同一变量上的均值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意义,另外采用因子分析法,用较少的互相独立的因子变量代替原有乡村旅游动机的绝大部分信息,为以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把握旅游者动机提供了简便的衡量方法。
三、数据分析
(一)研究对象结构分析
调查对象从性别构成看,女性比例达57.2%,明显高于男性。年龄构成中18-24岁占57.2%,25-44岁占35.6%。职业构成中学生占35.6%,公务员、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文教技术人员、军人这四类具有相对稳定职业的人员共计占41.4%。在学历构成中,初中及以下学历者仅占10.6%,大专以上学历者比例高达73.2%%。排除学生个人月收入比较低的影响,在有固定收入的被调查者中,约有40%的个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通过旅游者相关乡村旅游信息发现,旅游形式构成中独行者占24.8%,亲友同行者占61.9%,而通过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客仅占13.3%。每年乡村旅游次数仅1次占35.9%,2次占26.5%,3次占20.0%,4次及以上者占17.6%。
由此可见广西乡村旅游者具有以下特点:其一,被调查者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年龄层集中在18-44岁之间,以学生和具有相对稳定职业的人士为主,学历水平较高。其二,被调查者来源广泛,区内主要来自南宁、桂林、柳州等城市,区外主要来自广东、湖南等周边省份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其三,被调查者总体收入水平偏低,但考虑出游者往往与亲友同行,以家庭团居多,总体支付能力较强。其四,被调查者每年乡村旅游的频率不高。其五,被调查者每次乡村旅游停留时间普遍不长。
(二)乡村旅游动机分析
1.乡村旅游动机重要程度分析
在进行乡村旅游动机重要程度分析时,对存在缺失值的数据剔除后计算其有效百分比和平均值,并进行了排序,具体数据参见表2。值得注意的是“缓解工作、生活压力(M1)”、“享受自然(M9)”是两个最重要评价因子,平均值分别为4.07、4.02,其中持正面看法的旅游者分别占81.8%和72.2%,持负面看法的仅为3.4%和3.3%。“探亲访友(M14)”、“怀旧(M18)”是两个重要性认可程度最低的因子,平均值分别为2.91、2.98,其中持正面看法的旅游者分别仅占21.7%,30.1%,而持负面看法分别占28.3%,31.8%。总的来看,乡村旅游者希望在乡村环境中以旅游方式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同时增进与亲朋好友的感情,怀旧虽然也是乡村旅游动机之一,但其重要性远远低于其它动机。
2.乡村旅游动机差异性分析
就表1中反映被调查者个体差异的9个项目对15项乡村旅游动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一维方差分析。在对旅游者进行划分时,尽量遵循旅游市场细分的原则,使划分出的旅游者群体具有可识别的共同特性。在对上述旅游者背景信息进行适当的归类后,对细分后的旅游者群体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一维方差分析,其中性别、常住地、旅游形式、停留时间在分析时采用原划分方法,而其它指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根据年龄,划分出15-24岁和25-44岁两个群体,根据学历划分出高中及中专、大专、本科三个群体,根据职业划分出学生、公务员+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文教技术人员(具有稳定工作人士)两个群体、根据个人月收入划分出500-1499元(低消费)、1500-2999元(中消费)、3000元以上(高消费)共三个群体,根据住宿地点的选择划分出愿意住农家旅游和宾馆两个群体,根据停留时间划分为白天、一天一夜、两天两夜及以上共3个群体,根据乡村旅游次数/年划分为1-2次,3次及以上两个群体。结果显示,乡村旅游动机评价指标重要性均值没有因性别的差异而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乡村旅游者群体在“缓解工作、生活压力”、“欣赏田园风光”、“乡村采风”三个指标重要性方面具有一致的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具体情况见表3,表中I、J表示就同一乡村旅游动机指标具有明显差异旅游者群体,平均差值表示I情况下平均值与J情况下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一”号表示I情况平均值小于J情况平均值。
不同乡村旅游者群体的旅游动机主要差异表现在:其一,中年旅游者比青年旅游者更看重通过乡村旅游增进同行亲朋好友的感情。其二,短程乡村旅游者更注重乡村旅游的精神放松功能。其三,文化层次高的乡村旅游者对文化、民俗风情等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更感兴趣。其四、收入水平较高的乡村旅游者对于探亲访友、怀旧兴趣较少。其四,学生群体及每年乡村旅游次数少的旅游者更在意乡村旅游的康体健身功能。其五、收入水平较低的消费者愿意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探亲访友,但高档消费者和停留时间较短的乡村旅游者体现出较强的怀旧情结。其六,通过旅行社组织的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期望值不高。
3.乡村旅游动机的因子分析
对乡村旅游动机评价因子进行抽样适当性(KMO)与巴特利(Bartlett)球度检验,得出检验KMO为0.783,Bartlett值为136,其对应的相伴概率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01,说明数据阵是相关阵而不是单位阵,适合作因子分析。以16个乡村旅游动机评价因子为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方差极大法作因子旋转,提取特征值超过1的因子。结果显示4个公共因子可以描述原变量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531%,具体情况参见表4。
基于因子变量的最大载荷,公共因子命名尽量反应其所包含因子内容。第一个公共因子变量,包括“了解乡村文化”、“感受乡村自然环境”、“了解乡村民俗风情”、“乡村采风”、“身体得到休息”,除“身体得到休息”外,其余因子反映了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文化、民风民俗等的了解需要,命名为“乡村求知需求”。第二个公共因子变量,包括“缓解工作、生活压力”、“休闲”、“精神放松”、“享受自然”、“欣赏田园风光”,主要反映了通过乡村旅游实现缓解压力的需求,命名为“缓解压力需求”。第三个公共因子变量,“增进感情”、“体验户外情趣”、“康体健身”,命名为“交往需求”。第四个公共因子,包括“怀旧”、“探亲访友”,将其命名为“怀旧需求”。公共因子的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缓解压力需求”、“交往需求”、“乡村求知需求”、“怀旧需求”,具体情况参见。
(三)乡村旅游者参与活动意向分析
对目前乡村旅游景区开设的旅游活动进行总结并让旅游者选择其最愿意参与的3-5项旅游活动。旅游者最愿意参与的乡村旅游活动。
旅游者上述旅游行为产生的动机很难界定为某一种特定的旅游动机,如品尝农家美食,很难界定其是由怀旧引发的,还是因为想了解农村的饮食文化引发的,因此,凭借旅游活动很难找出旅游者真正的动机。
四、结语
乡村旅游动机是乡村旅游者行为产生的基础,其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把握乡村旅游动机可以细化乡村旅游产品和完善其服务体系。整体上看,乡村旅游动机由主到次可归结为“缓解压力”、“交际”、“求知”和“怀旧”四大类,从长远来看,将来的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以“缓解压力类”为主导,融合旅游者交际和求知的需求,怀旧仅是乡村旅游者附带的一种需要。其次在结合地方特色的前提下,依据乡旅游者客源细分市场和乡村旅游者愿意参与的旅游活动情况来指导乡村旅游的规划与项目设计。另外,研究细分乡村旅游者群体在相同的旅游动机评价上的均值之间的差异,对于乡村旅游地把握旅游者多性化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以及开展市场营销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延红.城市居民旅游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11).
[2]陈德广,苗长虹.基于旅游动机的旅游者聚类研究-以河南省开封市居民的国内旅游为例[J].旅游学刊,2006(6).
[3]方贤寨,粟路军,蒋术良.基于乡村旅游者调查的乡村旅游体验研究-以长沙市周边乡村旅游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现代化在改变人们衣食住行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与意识的强大冲击。资讯流动促进了社会变迁,而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更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乡土意识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原本以乡土文化为载体,以淳朴、善良、亲情和伦常为乡土文化核心的生存价值理念在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现代价值理念的冲击下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消逝在城市化的狂浪中。由于乡村文化价值无法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越来越边缘化便成为其最终的归宿。与此同时,具有一定知识和素养的乡村知识分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纷纷逃离乡土,加之乡村学校教育的落后和对乡土文化的忽视,造成乡土文化不仅失去了生产与传播的主体,更失去了传承的载体。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文明古国、农业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乡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亲身实践的另类的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社会工作案例来阐释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推动乡土文化传承的可行性和优势所在,为关注乡土文化传承的研究学者和实务行动者提供借鉴。
一、共识与困境:乡土文化传承的综述
(1998)深入中国社会的基层,用“乡土性”来概括中国的社会特征,他指出中国的社会生活与泥土息息相关,人们具有浓厚的乡土意识;在讲究礼俗的社会里,规范人们行为的不是法则、规范,而是人情、习俗;中国的社会关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活动范围有着地域上的限制,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学者于建嵘(2001)认为乡土具有文化意义,强调与传统农耕文明相联系的社会特性。
不同学者对乡土文化的界定是不一样的。朱方长、李红琼(2005)从乡土文化产生的基础与主体的角度分析,认为乡土文化是一种生发于农业社会,蕴含于中国文化传统之内的农民文化传统,由方言、风俗、观念、信仰、宗教、社会组织等“文化因子”通过世世代代的相传和积淀逐步形成,农耕文化是乡土文化的本质。廖亚辉(2005)从乡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出发,认为乡土文化是在血缘或宗法式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强调“礼”的重要性,在内容上以等级制度和家族家法制度为主。乡土文化保守而封闭,是一种融礼治文化、家族文化与安土重迁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黄文彩(2009)在乡土文化的呈现方式上有所突破,认为乡土文化包括有形与无形两种形式。有形乡土文化是指乡土各种生活用具和生活设施等有形的文化载体,无形乡土文化则包括价值观、传统风俗、民间艺术等文化形式。谈朝晖(2006)从农村与城市的地域差异出发,指出乡土文化是当地人民在与客观生活劳作环境长期相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兼具中华民族的共性与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等。他将城市文明作为参照,凡是在中国范围内,具有鲜明地域特征,有别于城市文明的文化即是乡土文化。
在乡土文化的研究领域,文化流失已经成为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文化流失的影响。有学者侧重乡土文化主体的研究,认为农民是乡土文化活动参与和传承的主群体,也是新农村建设内生本源的主体,对乡土文化的忽视会削弱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刘广宇,2007)。刘铁芳(2008)也认为乡土文化的流失将导致传承主体的文化认同困境,代表先进文明的城市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乡土文化秩序的土崩瓦解,乡村文化的边缘化直接导致了乡村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冷漠,在精神上没有文化寄托。廖亚辉(2005)从文化功能的角度出发,强调乡土文化对乡村社会的稳定作用,认为城市文明的冲击,经济观念的强化、家庭意识的淡化以及恋土情节的弱化等会影响农村的社会结构,动摇农村社会的稳定基础。黄文彩(2009)侧重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为城市化与现代化加速了乡土文化的败落。由于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的演变,乡村中古老的民俗风情、道德理念也濒临瓦解。一旦乡土文化得不到保护,优秀的民间艺术、传统技艺、农耕文明将濒临灭绝。在学者中有着这样一种共识,乡土文化流失对乡村社区的日常生活乃至延续发展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
在乡土文化传承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关注教育与文化的关联、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等;学者普遍认同将家庭、学校和社区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域,教育则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冯增俊(2001)关注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将教育上升为文化传承重要途径的高度,认为只有教育才能让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要实现文化的传承,必须把教育作为重要的载体和途径,通过教育来发展文化,传承文化、整合文化。王军(2006)认为文化知识的传承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是使个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得以发展的必要手段。曹能秀与王凌(2009)梳理了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指出民族文化传承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三种形式来完成,强调通过教育实现文化传承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在三种传承方式中,黄胜(2009)着重强调了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因其具有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以及普及性、大众性、广泛性等特点。王润平(2004)注重传承方式的创新和改进,指出中国的文化传承应从自足式单一传承到参与式多样化传承,从全面泛化传承到有限强化传承,从正向传承到某种程度的反向传承,从机械传承到有机传承,从依赖性传承到建构性传承。
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国外也有学者针对乡土文化传承的问题展开研究。有学者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农民身份认同感普遍缺失的问题,强调应该重视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要让具有现代思想的农民通过乡土文化来明确自己多重的身份(汉娜?威特曼,2007)。国外的研究中,学校教育依然被认为是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的方式,埃德加?莫兰(1999)认为文化会不断被创造和再生,因此文化需要被传输、教授与学习,通过个体身上的学习、再生,从而实现文化的自我延续和发展,确保其异质性与多样性。有学者从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出发,认为在任何社会中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之间都不应是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而应是交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同时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去文化”现象不是教育期望的结果,学校教育应调节好地方文化与习得的主流文化的差异(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等,2003)。还有研究从文化与社会变迁的观点出发,认为地方文化要与全球化的大背景相适应,全球化、技术化、网络化确实对地方文化带来冲击,但是地方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其他文化和领域进行交流,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时俱进;地方文化不应该成为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它是活生生的动态的演绎,也需要创造性地改变以应对外界的变化,文化的变迁将继续保留其原有的身份与价值(温迪?格里斯沃尔德,1999)。国外的研究多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对与文化传承的方式和途径的研究多集中在学校教育。
乡土文化流失的负面影响成为该领域的学者普遍的担忧,而加强乡土文化传承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更是一种共识。但是,学界对于乡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却多集中于家庭和学校教育。根据我国国情,家庭结构在乡村正在经历着演变,主要承担传承教育责任的父母一辈出于生计需外出打工,空心化的趋势不容忽视,因此通过家庭教育来传承乡土文化的途径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学校在“唯分数主义”和“唯升学主义”的大旗帜下,多侧重应试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播并不注重,更别提被主流文化视为“愚昧落后”的乡土文化了。而且,在师资严重缺乏的乡村地区,文化教育的推行更加举步维艰,乡土文化的传承陷入了困境。鉴于此,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家庭和学校教育模式的另类的乡村文化传承方式、摸索我国乡村文化传承保护的新模式迫在眉睫。
生态理论起初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所导致的现代农业对环境的破坏为目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被其他学者所借鉴和引申。其中,费边社会主义者亚瑟(Arthur)对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他创造了生态系统概念,并把有机界和无机界都置于一个复杂的唯物主义合成体之中(约翰?B福斯特,2004)。生态系统的视角启发我们将宏观自然社会环境与社区日常生活辩证地统一起来思考,面对生态环境中人的问题,静态单向度的结构功能分析忽视了主体与环境的有机联系,强调应该借助生态中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困扰个体的社会政治生态根源,逐步回归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及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以便系统整合地回应贫困及不可持续发展等关乎民生的重大议题(张和清,2001)。
笔者发现,以往的研究将乡土文化流失与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割裂开来,把乡土社区文化流失当做社区本身的问题,因此难以回应乡土文化的流逝和没落。相信乡土文化有其珍贵的价值,更相信文化流失不只是社区的问题,不只是社区个人的问题。本文将以亲身经历的文化保护实践为基础,探讨生态系统视角下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1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的可能性。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文献法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民族志田野调查法,强调研究场景的自然性和真实性,以提高研究的解释性和推广性。
在全镇清理核实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镇长 __*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部署镇村其他公益性债务清理核实工作,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狠抓落实,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下面,根据镇党委、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以下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镇村其他公益性债务清理核实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根据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部署,省综改办决定全省范围内开展镇村其他公益性债务清理核实工作。按照市区统一要求,我区确定各镇村务必于*月__日前完成清理核实工作,__月10日前完成区级审计核实工作,__月25日前完成区级上报工作。数据上报后,省级奖补资金将采取客观因素法(按照农村个数、农村人口数、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测算补助各市、区,再逐级补助到镇村。奖补资金不是按照债务总额的一定比例来进行补助,奖补资金与锁定债务额是脱钩的。对于不启动此项工作或者不能按时完成化债任务的,省级也将不予补助。此项工作目的是全面摸清20__年__月__日前发生的镇、村两级债务底数,这是一项镇村财务管理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只有摸清镇村其他公益性债务底数,才能找准制约镇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症结,为今后研究利用政策和化解矛盾提供可靠的依据,才能更好地维护镇村稳定。因此,我们全镇__个村一定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责任心,落实得力工作措施,真正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好、做出成效。
二、锁定目标范围,扎实抓好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清理核实工作
这次清理核实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的工作目标、清理范围、方法步骤实施方案上都已明确,会后各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迅速扎实落实好各项工作。一是要严格操作程序,确保规范运作。严格程序、规范运作是确保债务情况真实准确的关键。各村在清理核实乡村债务工作中,要切实规范行为,确保防止国家和集体资产流失。二是要强化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镇财政、审计、经管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各村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要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及本次会议精神,真正吃透清理核实乡村债务工作的各项政策及流程,准确把握政策精神实质,切实提高业务水平,务必做到零失误,确保清理核实工作取得实效。三是要强化协调配合,认真履行职责。镇财政、审计、经管等部门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做好乡村债权债务登记、公布、确认工作。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依法依规做好各项工作。由于债务构成复杂、时间跨度长,如果不能统一政策口径,很容易产生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既不能虚增或者人为扩大其他公益性债务范围,引起群众不满,也要避免将确实发生的公益性债务排除在外,留下后遗症。同时,要严格按照政策界定债务实际余额、处理“白条”债务和债务利息等实际情况,确保做到“尊重事实、公平公正公开”。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镇村其他公益性债务清理核实工作的顺利进行
清理化解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涉及到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牵一发动全身,事关重大。各村要高度重视,在保持农村稳定的前提下,认真部署,精心谋划,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具体工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清理核实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探索清理核实乡村债务的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做好清理核实乡村债务工作。要准确把握政策要求,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苗头,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对可能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要高度重视,早做预案,妥善处理,防止出现不稳定的问题。
同志们,此次清理核实债务工作时间紧迫、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大家要立即行动起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按期完成清理核实工作任务,为镇村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
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
(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1.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一、发展县域旅游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县域经济主要将第一、二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第一二产业经济发展速度减慢,或已经进入瓶颈期。所以,推动县域旅游经济的增长,就必须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发展特色区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二)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在使农民提高收入、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本地容纳和解决劳动力就业岗位严重不足等问题,致使一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出外打工,造成本地流失一些有效劳动力,这样不利于县域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当今发展县域旅游业,安置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得到拓展,有效解决了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本地村民加入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收入,使人们更加积极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中,促进县域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二、县域旅游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的几点建议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互相促进、此长彼长。乡村旅游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新农村建设等多方面有无法取代的作用,更大的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青睐于乡村旅游的人们不但追求空气的清新、绿色蔬菜、瓜果飘香、趣味民俗外,还关注安全卫生、舒适便捷等配套设施的完善。所以要打造突出本地农村地方特色的优质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本地乡村旅游品牌,让长期居住在城市的游客回归大自然,就必须以尊重乡村本地特色优势为前提,辅以恰如其分的创意,做到“淳而不土”。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先行规划设计,合理开发旅游产品
要认真规划设计,重视对乡村特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保护。旅游部门为了指导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制定了乡村旅游的总体发展规划。要使乡村旅游良好发展,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是必不可必的。可是在开发过程中不要盲目,严惩为游客提供低级而庸俗服务的经营者,严把旅游产品质量关。要尊重乡村本地特色,延续乡村历史文脉。对具有本地乡土文化气息的传统动植物、工艺品服饰、饮食、文艺表演以及耕作方式等,进行深入挖掘并加以保护和开发。尽量做到保护好本地自然资源原来面貌,按照本地传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而且要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或特色服务,以提高本地旅游业的竞争实力。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有些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本地自然资源对旅游体验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如一些乡村把本地现有的一些古迹纳入开发的范围,制作出一系列主题旅游。
(二)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乡村旅游要满足游客能看到美景、吃到佳肴,道路要通畅、住宿要方便安全卫生、能购买到地方特产、玩得新鲜刺激等,这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资金投入远远不够。对于这种情况,要实现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要采取政策上的支持,同时要强化政府的调控作用。对乡村旅游投资的企业给予提高回报率的优惠政策,为乡村旅游拓宽融资渠道,如探索村民以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共同开发本地资源,提高村民经济收入,促进本地农村经济发展。对于一些具有无限开发潜力的农村地区,政府应适当的给予资金支持。
(三)加强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
实事求是的讲,本地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比较陈旧,本地信息通讯不通畅。要想把农业转变为农旅结合或农商结合,把靠体力劳作转变为靠脑力经营,是非常困难的。为了使乡村旅游能尽快地健康发展,最快的捷径是培训学习。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起完善的乡村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培训体系,组织不同形式的专业培训学习,使从业人员掌握相关的规范服务和营销技能,使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规范化运作水平得到很快的提高,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三、结语
[关键词]吴忠市;新农村建设;乡村图书室
[中图分类号]G2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4-0098-02
一、吴忠市乡村图书室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吴忠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级市,位于自治区中部,黄河东岸,是引黄灌区的精华地段,全市总面积2.02万平方公里。1998年改为地级市,辖一市二县一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开发区),有行政村538个,总人口123万,其中回族58万人,占总人口的47.2%,是我国回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吴忠市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70%,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既有人均收入名列全自治区前茅的先进乡镇,也有连饮水都困难、经济相当落后的农村地区。“十一五”期间,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评比达标活动的开展,吴忠市乡村图书室的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截至2010年,共建设农家书屋500个,其中利通区107个,红寺堡区39个,青铜峡市82个,盐池县63个,同心县145个,利通区、青铜峡市已全面普及。至此,吴忠市已实施乡村图书室工程项目的行政村占全市行政村的81%。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文化建设也是千差万别,乡村图书室良莠不齐。总的来说,全市乡村图书室建设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不平衡
相对全自治区,吴忠市乡村图书室建设相对滞后,在现有的500个乡村图书室中,不乏设施先进、藏书过万、管理规范的乡村图书室,如东塔乡图书室、高闸村图书室、马莲渠廖桥村图书室,一度成为全市农村文化建设亮丽的风景。但如同上述发展状况稳定的图书室为数并不多,许多图书馆名存实亡。
2.领导重视不足
乡村图书室是公益事业,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在多数乡村领导眼里,它只能消耗资金,因而把其看成是“包袱”。各乡虽然对图书室建设比较重视,也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组织指导不够有力。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乡村领导没有肩负起应有的职能,对图书室工作不熟悉、不了解,基本失去了图书室建设的领导权、指挥权、话语权。二是工作谋划缺乏深度。各乡虽然在图书室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但所做的工作还只是浅层次的,真正有特色、有特点、有创新、有影响的工作不多。
3.布局单一
吴忠市乡村图书室建设基本上以乡镇及村部为核心,大部分设在乡政府和村委会,有的离居民点较远,只方便了乡镇及村部所在地的群众,其他群众借阅不方便。许多图书室自验收通过以来,几乎没有添置一本新书,基本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配送和以往遗留的旧书,藏书量累计不超过3000册,且有些书刊内容陈旧,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图书室及农家书屋的社会效应。
4.部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从近年来乡村图书室的运行情况来看,部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有的管理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难以胜任图书室及农家书屋的管理工作,管理员变成了图书保管员。另外,部分图书管理员由乡村干部兼任,他们事多繁杂,抽不出时间来管理,有的管理员业务不熟练又没有报酬补助,多数为应付检查,摆花架子。上述情况均不利于乡村图书室工作的开展。
5.机制不灵活,职责不明确
乡村图书室仍停留于传统服务模式,无固定开放时间,坐等读者上门借还,服务效果不显著,缺乏应有的管理考核及监督机制。图书室建设过程中的头绪比较多,对已建成的图书室,谁是主管、分管部门应负什么监督检查责任、当地的乡镇党政部门如何检查监督、本地的行政村又应负什么样的责任,这些都没有规章来加以规范。
以上情况严重影响了乡村图书室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功能和作用的延伸和发挥。其结果一方面是乡村图书室数量和功能的萎缩,另一方面是农民朋友,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对知识、对阅读的渴求难以满足。
二、对吴忠市乡村图书室发展的几点思考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而乡村图书室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大力发展乡村图书室事业,是提高农民思想水平和文化素质、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没有乡村图书馆的发展和普及,就谈不上公共图书馆的繁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乡村图书室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
要抓好乡村图书室建设,一方面,各级领导要积极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扶持,用实际行动证明乡村图书室在服务群众方面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另一方面,乡镇领导要从思想上彻底改变图书室无利可图的看法,进一步提高认识,要看到乡村图书室面对的是最基层的群众,要加强图书室对提高本乡村劳动者素质、引领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保持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科学文化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2.建立长久有效的运行机制
要想让乡村图书室得到长久有效的发展,其根本出路是建立起“政府主导、多级投入、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即将乡村图书室纳入市图书馆行业管理体系之中,使每个乡村图书室成为市图书馆的一个分馆(室),由市图书馆集中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实现乡村图书室全覆盖的同时,又能实现文献资源的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一张借阅卡就可以在全市范围内实行通借通还,减少了各乡村图书室相关文献的重复购置现象,合理使用购书经费。它不仅使公共图书馆服务从狭义的文献服务转变为覆盖城乡的广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更消除了图书馆服务的城乡差别,可以切实解决城乡居民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为乡村居民提供了与城市居民基本一致的阅读待遇,从根本上解决了乡村图书馆发展的出路问题。
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资金不足是乡村图书室陷入困境的根结,解决了资金问题,其他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所以,要使图书室 “活”起来,仅靠上级配置图书、财政拨款不太现实,必须切实增加投入,将乡村图书室购书经费及活动经费纳入同级预算,解决其后顾之忧。在建设和运作之后要盯住上级财政、不忘地方财政,同时要调动各方力量进行资金筹集、图书交流,甚至请求企事业机关单位对口扶持、定点帮助,以维持各图书室、农家书屋的正常运营。
4.提高管理水平
乡村图书室建设要抓住管理员这个关键,切实做好管理员的选拔、培训和把关工作。一要把好关口。要严格按照图书室管理员的选配条件进行选配,防止和克服随意性、照顾性、迁就性,坚持标准不降、条件不松、严格筛选,真正把责任心强、热情高、素质好、业务熟的同志选配到管理员工作岗位上来。二要抓好培训。管理人员选好后,要集中一定的时间进行培训,请专业人士授课,请资深人士来辅导,请业内专家学者指导。培训结束后,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技能考试,考试合格者发给结业证或上岗证。三要保持稳定。图书管理员上岗后,不能随意调整、更换,要树立长远建设思想,无特殊情况,不要更换管理员,即使要更换,也要组织相关培训,直到条件符合才能上岗。
5.开展特色服务
走特色之路是乡村图书室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要求,其特点是针对性、地域性、特色性。任何一个图书馆都应该有自己的藏书特色,乡村图书室的藏书应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结合当地农民对科学文化以及脱贫致富的要求,购买村民需要且内容简洁的农业生产、家畜饲养、花卉栽培、医疗保健、心理问题、道德教育、儿童教育、文化休闲、时政和社会等方面的图书、期刊和报纸等资料。特别是针对那些文化水平低、不能看书学习的群体,应当购买一些适宜的音像制品,以播放广播、举办科技宣传、图片展览等形式,让村民能看懂、听懂、学懂。
6.建立领导负责制
乡村图书室建设作为一个长期的工程,为保障其规范运行,必须尽早建立组织机构,成立由政府牵头、以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组织机构。一定要落实到人,明确责任,保证事有人管、责有人负。这样图书室才会有活力,乡村三个文明建设才会协调发展。另外,每年都应当对乡村图书室进行考核验收,市政府应当安排文化部门对全市各乡村图书室的建设与发展成效进行考核,并广泛征求村民对图书室的评价,反映村民从图书室中获得的利益。另外,要结合政府有关部门和村民评价,来综合考核验收乡村图书室,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不断完善乡村图书室的建设和发展。
对于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学者们进行了很多研究,得出了大量的结论,综合起来,大概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区域的旅游活动”,这一类型强调地域性,即强调旅游是在乡村区域发生的。比如 OECD( Organization for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Arie、Oded 和 Ady 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位于农村区域的旅游”,Opperman 提出乡村旅游就是“旅游者在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非城市区域进行旅游”等。这一类型的定义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在一定的地理区域( 乡村) 内发生的旅游活动,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学者们对于如何界定“乡村地区”的概念观点并不统一。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标准不同,给“乡村”下定义困难重重。其次,发生在非城市区域的旅游活动不一定都是乡村旅游。Lane指出,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在乡村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过于简单和片面,并不是所有在乡村发生的旅游都是乡村旅游,城市的旅游景区经常会扩展到乡村,“城市和乡村并不是截然分离的,二者是一个连续体,处于复杂的变化之中”.
第二类,将乡村旅游的定义与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混同。这类定义大多将乡村旅游定义为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现代农业活动。比如, “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查、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在我国,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观光农业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无疑很重要。直接将观光农业看成是乡村旅游过于简单和不全面,事实上,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内容比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更为宽泛。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可以被看作只是乡村旅游的供给部分,而界定乡村旅游,不仅要关注供给( 尽管观光农业是乡村旅游供给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的一方,更要关注需求的一方。
第三类,较为综合的定义。最具代表性的当属Lane 的定义,他认为“乡村旅游应当界定为: 1. 位于乡村地区; 2. 旅游活动是乡村的; 3. 其规模是乡村的; 4. 社会结构和文化具有传统特征,变化较为缓慢,旅游活动常与当地居民家庭相联系,乡村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的控制; 5. 由于乡村自然、经济、历史环境和区位条件多样,因而乡村旅游具有多种不同的类型”.Lane 的定义较为全面地对乡村旅游进行了描述,但这些描述更多是外在的,或者说从形式和特征上加以界定。旅游的本质是一种体验。
第四类,将乡村旅游定义为被乡村风情所吸引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强调旅游吸引物是与乡村有关的。比如 Fleischer 和 Pizam 认为,人们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愉悦,这些愉悦来自于乡村环境的吸引。刘德谦认为,乡村旅游是指“乡村地域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作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杜江、向萍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的风光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此类定义较第一类有所进步,突出了乡村本身特质对乡村旅游的重要性,然而,在这些定义中,很难找到农事活动在乡村旅游中的位置。换句话说,定义中忽略了传统农事活动在乡村旅游中起到的作用,显得不够全面。
因此在研究如何定义乡村旅游时,应当将旅游者的体验放在首位,也就是说,应该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旅游者需求上。
上述几类概念从不同侧面界定了乡村旅游的含义,都有其局限性。虽然综合的定义对乡村旅游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揭示,但学者们对乡村旅游的核心问题仍然缺乏认识。直到有学者提出将乡村性作为界定乡村旅游的核心,乡村旅游的概念才逐渐清晰起来,OECD( 1994) 指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何景明在评述国外学者对乡村旅游的定义之后得出结论,由于乡村旅游概念比较复杂,学术界无法达成一致,但基本上认同乡村“区别于城市的、根植于乡村世界的乡村性是吸引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的基础,是界定乡村旅游的重要标志”.因此,有必要对乡村性进行深入阐述。
二、有关乡村性的研究
乡村性应该具备三个特征: 第一,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小,居民点规模小; 第二,土地类型以农业、林业等自然用地为主,建筑物占地面积较小; 第三,具有传统社会文化特征。乡村性包括乡村景观和乡村文化两部分。
冯淑华和沙润在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乡村性的定性分析之后提出乡村性的内涵可以归纳为地域条件( 乡村旅游发生在非城市区域) 、旅游资源特性( 乡村性物质和文化形态的具体表现) 、社区参与( 社区居民的全过程参与) 、旅游产业本地化( 旅游资源为当地人所有) 以及可持续发展( 古老遗存文化和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五个部分。
从上述对乡村性的描述来看,学术界目前对于乡村性的理解大多是从地域性或者乡村资源本身属性的角度。地域性和乡村资源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或者是被社会建构的。显然,这些对乡村性的描述缺失了从乡村旅游者角度对乡村性的认识和感知。
对此,尤海涛等提出了用乡村意象来描述人们对中国传统乡村的印象。他认为乡村意象是乡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图像”,并且, “这种意象一旦形成,会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归属感、认同感等心理效应,会吸引人们前往乡村进行旅游”.此外,他还提出,乡村意象由乡村性决定,它们共同构成了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
事实上,从熊凯对乡村意象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乡村意象不仅由乡村性决定,更是“人们对乡村环境产生的反馈和映射在心理上的积淀”,换句话说,是由“乡村性”和“人”共同决定的。乡村意象可以认为是乡村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不同的旅游者,由于其本身各方面的差异,对于乡村性的认识是有差异的。因此,不同的旅游者对于乡村的意象是有差异的。而从前文中人们对于乡村性的理解来看,乡村性应当是客观的,或者是被社会建构的,是无差异的。
目前,学术界对于旅游体验在旅游活动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重视,旅游体验强调旅游者的主观感受,强调每个旅游者在相同的旅游情境下的体验是有差异的。因此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客观的”乡村性在乡村旅游定义中的重要地位,是值得商榷的。
三、地方感---一个新视角
地方感( sense of place) 的概念由 Relph 于 1976年提出,他认为地方感是“人与自然的一种结合,这种结合以某种美妙的体验为中心。这种体验和意识集中于某些特别的设施。他们是基于体验的现实世界的现象,现实的物体。由此,人们正在进行的活动似乎都充满了意义,变成了个人和地方特性的重要来源,这种特性带着强大的情绪和心理联系”.他进一步指出,地方感并不是地理学家发明的,而是人们生来就有的能力,它存在于每个个体身上,连接个体与这个世界,它是我们对周围环境进行体验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尽管 Relph 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从其对地方感的描述中可以看出:
首先,地方感是基于人与自然间的一种体验为基础的; 其次,地方感是人特有的能力,任何人在某个环境中都会产生地方感。Tuan 是最早关注地方感的学者,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关注不同地方的差异,地方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各个地方特点的差异上,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受到地方,各种感受的综合形成了地方感。他认为人的主观性是地方感产生的主导因素,在其著作《空间与地方》中他指出,地方感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地方固有的特性,可以称为“地方性”,和人们对这个地方的依附感,可以称为“地方依附”.地方感是人对一个地方的感觉结构,地方本身可以被认为有一种精神或者性格,但只有人才有地方感。
地方感是由地方产生,并由人赋予的一种体验。“当人们把情感或者审美意识投向地点或者区位时,就显示出地方感”,人的地方感来自空间的地理特点,也受个人经验和经历的影响,这些经验和经历常常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是无意识的。
他还进一步阐述,人具有建构地方的各种能力。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生活时间长了,便会对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山水、草木、砖瓦产生感情,这种感情就是地方感。这种地方感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具有主体性。Tuan 强调人的感知能力的重要性,强调人体所有的感官(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都能融入到自然之中,进而获得审美的感知和体验,他把这种复杂的体验称为对于地方的“感受特性”.在感知的差异性方面,他认为,每个人不同的身体、心理、性情等会导致人的感官有很大差异,他们的地方感也会有差异。
除了描述人具有建构地方的能力,Tuan 也着重提出了环境在提供意象时的作用。他认为,环境并不能决定意象的生成,也不能说环境具有激发地方情感“不可抵抗”的力量,而是环境提供了感官刺激。 “环境可能不是地方感的直接原因,但环境提供感官刺激,作为可感知的图像能引导我们的喜好和目标。”“景观允许甚至鼓励我们去梦想,它固定我们的注意力,因为它具有我们能看能触摸的成分。”
从上述对 Tuan 的观点描述中不难看出,在 Tuan的理论中,人的感受是第一位的,地方感就是人对于地方特性的感受,而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起到的仅仅是感官刺激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因此,个体之间本身的差异和关注点、背景的差异,导致的地方感差异是永恒的。而在地方感理论领域最有影响的这两位学者的观点形成中,现象学是其研究的基本方法。人的体验是其研究的核心。旅游的本质是一种体验。因此,从地方感这一全新的视角定义乡村旅游,是恰当的。
综上所述,传统的从地域、农事乃至乡村性这样客观的角度去定义乡村旅游是不恰当的,旅游是一种人的体验,人的感受是第一位的,地方感理论刚好弥补了这一缺失,将乡村旅游从地方感的角度去定义,是更为贴切和全面的。
参考文献:
[1]REICHEL A,LOWENGART O,MILMAN A. Rural tourismin Israel: 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J]. Tourism Man-agement,2000,21( 5) : 451 - 459.
[2]OPPERMANN M. Rural tourism in southern German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 1) : 86 - 102.
[3]BRAMWELL B,LANE B. 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school on rural development,28 June 9 July 1993[C]. Bris-tol: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1994.
[4]FLEISCHER A,PIZAM A. Rural tourism in Israel[J].Tourism Management,1997,18( 6) : 367 - 372.
[5]刘德谦。 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 旅游学刊,2006( 3) : 12 -19.
[6]杜江,向萍。 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旅游学刊,1999( 1) : 15 -18.
[7]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 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 经济地理,2000( 2) : 119 -124.
[8]BRAMWELL B,LANE B. Editorial[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999,7( 3 /4) : 179 - 181.
[9]谢彦君。 旅游体验---旅游世界的硬核[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6) : 5 -9.
[10]何景明。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 旅游学刊,2003( 1) : 76 -80.
[11]何景明,李立华。 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5) : 125 -128.
[12]尤海涛,马波,陈磊。 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 乡村性的认知与保护[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 9) : 158 -162.
[13]冯淑华,沙润。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 地理研究,2007( 3) : 616 -624.
从2013年开始播出,现在已录制和播出到第三季的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在捧红一众小萌娃的同时,也因其拍摄地主要在农村的缘故,而为拍摄地的乡村旅游带来了重要契机,但带来契机并不等于一定能带来商机。近日有媒体刊文,陕西子洲县王阳洼村在拍摄“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后,乡村旅游并不如当地农民所愿,游客零散,消费低,农民很失望。而在此之前,因“爸爸去哪儿”第一季走红的黑龙江雪乡景区(位于海林市大海林林业局辖区内),则被爆出一个土炕标间一晚上3200元、一个土坡立个牌子就收费的乱象。其实,“爸爸去哪儿”的拍摄仅仅是为当地乡村旅游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之后当地的乡村游能不能就此进入大发展的轨道,还需要做许多工作,包括规划、管理、服务提升等等。
据国家旅游局数据,目前我国每年国内旅游达36亿人次,其中18亿人次在乡村,农民直接接待的至少在6亿人次以上,也就是说,每年国内游的一半人次是到农村。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民收入提高、转变农村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国人旅游和生活质量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相比较传统的文物景区旅游(如故宫、十三陵)、自然风景区旅游(如黄山、泰山),乡村旅游对规划的要求更高,道理很简单:文物和风景区本身就是旅游景区,而乡村旅游则是把本来不是旅游景区的地方改造成旅游景区。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规划式发展并不都尽如人意,以“爸爸去哪儿”为例,其拍摄地现在乡村旅游搞得比较好的,如黑龙江雪乡、北京门头沟灵水村(“举人村”)都有规划在其中,而有些如陕西子洲县王阳洼村则规划甚少。
乡村旅游要想得到更好更持续的发展,具备严格科学的管理体系是一个基础条件。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旅游资源属于集体所有,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很多乡村旅游资源通过承包的方式进入私人手中,变成民营的形式。这些民营的形式,有些是民营企业,有些则实质上是个体。这种投资形式,好处在于能最大程度地吸收社会资本来参与和投资乡村旅游产业,但同时也会带来弊端,如过分甚至单一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服务和社会效益。因此,乡村旅游要想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服务标准、餐饮和住宿标准、景区收费标准、考核标准、举报网络设置等等。不能任由经营者胡乱要价和圈地收费,不能对消费者进行坑蒙拐骗。要汲取传统旅游业的精华和合理部分,而不能让困扰社会多年的一些弊端和劣习渗入乡村旅游之中。
乡村旅游需要在提升服务上下功夫。多少年来,我国农民的主业一直是务农,并不会旅游接待。大多数农民事先也没有进行过旅游接待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农民的旅游业务培训就显得非常必要。而在乡村旅游的实践中也可以看出,一些搞得比较好的农家乐,相当部分的主人是返乡创业人员,他们的视野、社会经验和旅游接待经验都较一般农民要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培训和提升服务的重要性。
提升服务还需要对乡村旅游进行一些项目和关联旅游产品的设置。陕西子洲县王阳洼村之所以旅游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更多的附属活动,游客在看完几个窑洞后只能离开,留不下,自然就产生不了更多的旅游收益。事实上,“爸爸去哪儿”到一个村子里进行拍摄,带来了明星和萌娃效应,这对当地的旅游是个很好的契机。但光有这个契机还不够,要在这个契机之上,按照旅游的规律来进行演绎创造,以此来带动和提升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加强 城乡图书馆 一体化
一、城乡图书馆发展的战略意义
图书馆事业作为城乡社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的社会发展的环境下使县、乡、村图书馆事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图书馆的现状。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村教育,特别是近十年,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使农村的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一些贫困山区,由于政府财力不足,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农村教育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据调查了解到地处山区的一些学校不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和其他普通学样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大部分山区学校只有一间小型图书馆,馆藏仅1000多册,图书馆没有正规化的管理,利用率极你。可以说,图书馆只是一个摆设,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图书馆的功能。农村学生的阅读渠道非常有限,加上贫困地区文化和经济相对落后,人们对孩子阅读方面不够重视,家长不愿意花钱专门买书供孩子学习或阅读。因此农村学生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课外书可以阅读,这导致农村学生的阅读面非常窄。
2、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着力提高农村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满足广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转变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增强广大农民的自主创业能力,从根本上转变农村居民的生存方式。城乡图书馆事业发展一体化不仅是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更要与农村教育、科学普及等各种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通畅的城乡文化交流通道。在城市繁荣的同时,促进、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 乡镇文化建设也同城市图书馆一样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乡镇图书馆更成为增强乡镇文化品位, 提高当地居民和农民素质, 促进信息流通和科技进步, 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因此, 协调发展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性日趋突显。
1、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从深层次意义上说, 城市化并不是简单地指越来越多的农民演变为城市的居民,其内涵是城市文化不断向农村传播和扩散的过程, 是城乡人民联手激扬先进文化, 创造先进文化的过程。图书馆信息服务协调发展正是这一过程的先导活动。不论是城市图书馆还是乡镇图书馆, 都是地区性的文献信息中心, 也是当地专门从事信息服盏牟棵牛 若能加大信息服务协调发展的力度, 努力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为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 使得城市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向农村快速扩散、渗透, 这必将大大加快城市化进程。
2、有利干农村经济的发展。科技兴农是我国农业的长期战略方针,一乡镇图书馆围绕这一方针, 借助城市图书馆的优势, 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如通过城乡图书馆信息网获得全国各一级图书馆以及其他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 调查了解农业生产需求, 不失时机地传递实用科技信息和技术资料、市场信`岛以乡一镇(村) 图书馆(室)为支点, 建立科技信息服务站, 编发信息快报, 开展定题和跟踪服一务, 为农村经济服务。
三、城乡图书馆发展的对策
1、加强城乡文化交流
(1)开展捐书活动。城市学生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丰富,学校图书馆馆藏量大,而且学生自身的课外书多,图书馆的很多图书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可以捐到农村去,充分发挥其作用。
(2)乡村老师授课活动。开展乡村教师授课活动,授课内容为乡村学生的日常生活片段,反应乡村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体现乡村学生好学奋进,但学习条件艰苦,特别是课外阅读难开展等问题,突出图书馆对乡村学生的重要性,号召城市师生积极捐书。
2、开展农村图书馆基础设施。农村文化的开展离不开图书馆基础设施,城乡图书馆建设一体化首先应该从完善图书馆基础设施入手。在馆舍、设备和文献资源建设中要本着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的建设方针,配合通信、广播电视等“村村通”工程,综合设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城乡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按照城乡图书馆建设一体化的目标和合理配置、集约知识资源的要求,完善和优化县域村庄图书馆、文化站的规划,在中心村建设中心分馆,小型村设立文化站的星型结构。按照体现地方特色、秉承文化传统、突出按照农村生产、生活的要求,科学编制好每个村庄文化站的建设规划,进一步丰富村庄文化站的服务内容。
3、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城乡图书馆一体化建设要注重研究人才的培养。通过高校图书馆专业教育定向培训,增加实用性课程的设置,进行人才贮备。各级政府要出台有关政策措施,使乡镇图书馆专业人员有条件、有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献身农村图书馆事业的积极。利用假期让乡镇图书馆员到城市图书馆参观、学习、交流,甚至亲身体验。利用各种有效的形式进行培训和提高。
近年来,有的地方突破体制约束,实现各级图书馆人、财、物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通借通还,建立起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切实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书难问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了团结、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优化了社会文化环境,促进了农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对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总之,要充分认识推进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的重要意义,逐步构建城乡一体的图书馆服务网络。要加快基层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县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为主体的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要切实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工作队伍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志愿都到农村从事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努力建立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图书馆员队伍。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全国农村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经验交流会 2009-04-05。
[2]杨之光.乡镇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究[J].图书与情报,2007(5):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