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25: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说明文语言特点为:内容的严密性、说明的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正确无误的认识;有条理地说明描述某一对象的特征或位置等;摸清事物之间各部分的内在联系,语言简明,说明严密,拥有科学性和严谨性。
说明文最基本的语言特点为:准确、严密。
1、准确性:说明文一般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性,也就是说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表示时间、数量、程度等,都要求准确,不能出错。
2、严密性:说明文在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时能够恰当,讲究语言的严密性,这是为了使读者对于比较复杂或深奥的事物能够明确了解。
(来源:文章屋网 )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可概括为两种:一种是准确、严密,可称之为“准确性”;一种是生动、活泼,可称之为“生动性”。
针对说明文的语言,中考中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三种:
1. 体会加点字的表达效果:如加点字能否删去;在同一语境下加点字能否替换成其他近义词;或是直接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答题技巧这三种题型在中考说明文中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三者其实是一种类型的题目,所要考查的点大多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即:先表态,加点字不能够删除(或替换);再释词:加点字表示什么含义;再比较:加点字删去后句子表示什么含义(或替换的词语表示什么含义);最后下结论:若去掉(或替换掉)与原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 分析所选语句或段落的语言特点。
答题技巧此类题型近年来在各地中考卷上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不得不引起重视。他更偏重于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考生可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句式变换等角度来着手赏析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和感染力,具体会在下文中会分析到。
3. 分析比较两段话的语言特点。
答题技巧此类型题目的设置大多旨在让你区分准确平实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的特点,具体分析可参照文章上面两点来思考。
对于说明文语言的分析,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既要了解某个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还要体会它在段与篇中的特殊作用,这样才能理解语言准确对突出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4. 分析某两个或多个加点词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答题技巧此类题型的解答一般是较为容易的,一般都不能随意调换词语顺序。考生只需从两个角度来加以考虑:一是词语间是否有固定的逻辑关系,如由浅入深、由主到次、层层递进等;二是加点词语是否暗合文章结构,或是文章的说明顺序。
以上只是思考答题的切入角度、技巧和套路,这只是一个框架和指引。要想在考场上自如应对千变万化的考题,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对说明文的语言有更深刻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地赏析说明文的语言。
一、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最主要的用途是传播知识。要使传播的知识准确无误,就必须使用准确的语言来客观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否则便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准确”是说明文的语言最重要的特征,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所谓准确性,最本质的要求就是符合客观事实,抓住事物的特点,用准确、简明、平实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结构、性能、成因、功能等加以解说,不必修饰或描写,只需要明白清晰地表达出来即可。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体现在文中一些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词语上,这些词语往往起到修饰限制的作用,研读体会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将有助于我们对被说明事物的感知和理解,也将帮助我们在面对相应中考题时游刃有余。
1. 关注表示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1) 表示程度上的限制:如十分、很、比较、几乎、相当、仅仅、最、一定、尤其、稍微、更加……
中考示例2010年河北省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淘米水的妙用》中,有这么一句话被出成了考题:“淘米水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看到这样的题目,考生们应该敏锐地察觉到考官所要考查的正是考生对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把握,题中的加点词语“一定”在程度上对淘米水的药用价值起了限制作用,说明了淘米水药用价值是有限的,不能无限放大,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表示范围上的限制:如大多、大部分、全、都、主要、之一……
中考示例2009浙江温州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绿色产业”完美转身――迅速崛起的温州森林旅游业》中要求考生说说画线句中加点词的作用:“温州森林公园前身大都是位于穷山僻壤的国有林场,当初,这些国有林场一方面面临以消耗森林资源为代价的困局,另一方面却拥有良好的旅游吸引物――森林。”加点词“大都”是绝大部分的意思,在范围上起到了限制的作用,说明温州森林公园的前身大部分是位于穷山僻壤的国有林场,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不排除有例外的情况存在,这也正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 表示数量上的限制:数字有确数与约数两种。
对客观事物的了解达到全面而又精确的地步,应用具体准确的确数予以说明,这样可使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使读者对事物的了解更为真切具体。
中考示例2009贵州黔东南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绿色技术》中有这样一道考题:“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目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出389种绿色食品。”句中便是通过具体而精确的数字来说明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速度之迅猛,从而让读者对此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如果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认识尚未达到全面、精确的地步,则应用约数加以说明,如约、多、几、有余、很少、近等。中考时常将考点放在约数的使用上。
中考示例201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我们身边的碳排放》中的考题:“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53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加点字“近”就是约数,因为公共交通每年节省的天然气只是接近53亿升,所以文章用一个“近”字加以数量上的限制,表示并非确指。如果没有这个“近”字,反而会使文章的说明显得不可信。
(4) 表示时间上的限制:如当时、原来、目前、已经、一直、一向、渐渐……
中考示例2010年陕西省中考说明文阅读《秦岭》考题:“秦岭自古以来就是皇家园林和离官别馆的首选之地。”这里的“自古以来”从时间上加以了限定,说明秦岭作为皇家园林和离宫别馆首选之地由来已久。如果去掉便显示不出这种从古到今的历史上的渊源关系了。
(5) 表示估计、猜测:如大约、左右、大体、可能、也许……
中考示例2010年北京燕山中考说明文阅读《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考题:“一般上部年幼的叶子比下边老叶先变色,有时叶脉先变色,有时叶肉先变色,都可能与糖分有关。”加点的“可能”一词同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因为花青素的形成过程还不十分清楚,变色与糖分的关系还是一种猜测,用“可能”一词将分析的原因解释得更为客观。
(6) 表示信息来源:如据说、据介绍、据考证、据调查……
中考示例2010年四川眉山中考说明文阅读《闲话白菜》中的考题:“据考证 ,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加点字“据考证”是指根据资料考核证实并作出了一定的结论,说明“白菜栽培历史悠久”,不是凭空捏造。若去掉,就有可能让人觉得是杜撰的。以上六种是在中考说明文语言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加点字的类型,当然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远不止以上的六种,如表示频率上的限制:屡次、常常、偶尔、往往、经常、总是、有时等,表示质地的限制:软、硬等,此处便不再一一详细列举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相信各位考生只要掌握了其中的技巧,便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题。
2. 关注关词语的合理运用
留心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能够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中考示例2010年湖北宜昌中考说明文阅读《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中有一题:“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考题要求考生在文章中划线处填充一组对应的关联词。
答案应该是“不是……而是……”。这组关联词层次清楚地说明了亭子之所以被称之为“画中游”的原因,否定了前者,肯定了后者,即在亭中便可将亭外如画的风景尽收眼底,从而更进一步地印证了前文所说的,中国园林建筑的艺术是处理空间的艺术,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二、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因此,在准确的前提下,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所谓生动性,就是借助描写、记叙等表达方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写,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这就是说明文的生动性。“科学小品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大多体现出这种风格。
说明文在保证语言准确性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方式,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不仅能增强文章内容表达上的形象性、可感性和文学色彩,还能使读者获得不同程度的美感体验,受到美的陶冶,同时有助于加深读者对说明内容的感知和理解。
1. 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使语言活泼清新
为了把人们不易看见的事物和现象、不易理解的过程事理阐述清楚,作者多会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和说明方法,如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使读者读来更轻松,更容易理解。如《蜘蛛》一文将蜘蛛不同的腺体叫做“壶状腺”“葡萄状腺”等。腺体这种事物通常很难描摹,但作者形象的比喻,不仅清楚地说明了各种腺体的形状特征,又说明了它们不同的功用,给人深刻的印象,也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
中考示例2010年江苏省盐城中考说明文阅读《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中的考题:
画线句子“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任选一处加以分析。
答:采用了生动的语言来说明。如“气势汹汹”和“肆无忌惮”两个成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沙漠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土壤沙漠化的严重,警示人们保护环境。
其实,说明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其表达效果与其在记叙文中是差不多的,如比喻,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拟人,是使事物人格化;夸张、对比,是强调突出了……;排比,是增强语势,强化情感等,这些都是考生们在平时阅读中经常训练到的。所谓一通百通,这些答题的技巧用在说明文中也是同样适用的。
2. 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使语言生动诗意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同时可以结合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来介绍描画事物的特点,既生动形象,又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如《蜘蛛》一文中:蜘蛛见它被网粘住,赶到前面,用丝向飞将身上绕一下,转身便走,恐怕被它的标枪投着。但走不多远,又转回来,再绕一下,又走开。随后是接连地绕几转,跑开一次,等到看看那飞将挣扎的力量已弱,才靠近它的身边,把它细细捆缚。有时捆缚得细密到像一个布袋。
本段生动的描写恰当地运用了“见”“赶”“绕”“转”“走”“转”“绕”“走开”“接连地绕”“跑开”“看到”“靠近”“细细捆绑”等一系列极其细腻的动作描写。这样写就不仅是在介绍蜘蛛的习性,更像是在刻画一个小小的生命。使枯燥的昆虫知识显得生动活泼,又使读者获得形象的感知,从而具体地了解蜘蛛的生活习性。
中考示例2009年山东淄博中考说明文阅读《绚丽的蝴蝶》中有这么一段话:“拟态是一种自我防卫的方式,枯叶蝶是世界著名的拟态昆虫。它的前后翅合起来,极像阔叶树的枯叶,翅上的斑纹,更像一张枯叶上的主脉、支脉和真菌斑点,混杂在枯叶堆中,极难发现。”
这段话可以说是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原本读者对于什么叫“拟态昆虫”还是概念模糊的,聪明的作者没有在这里加入大量的术语解释和枯燥的说明,而是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枯叶蝶的形态。经过了作者的描述,读者头脑中的概念立刻清晰了起来。
3. 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使语言充满美感
我们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衬托、多感官结合、形色结合等,写作手法的灵活运用能使文章充满美感,引起读者的兴趣。如《苏州园林》中的选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这段话虚实结合,想象、烘托,让我们感受到了苏州园林设计精巧及美丽,似乎身临其境。
中考示例2008年湛江中考说明文阅读《美丽港城的标志性公园――渔港公园》中的片段: “海之恋”入口广场后面是题为“渔港船歌”的休闲景区,景区设计成一个半月形的小港湾,简直是一个天然的渔船文化实物展览馆。展品之丰富,设计之巧妙,令人称绝。景区里面停泊着从湛江各处渔港搜集来的各式各样的渔船,小的是仅能容两人的舢板,大的有几百吨的远洋拉网渔船。有的横在宽阔的草坪上,犹如在海中飘荡;有的依靠在观光码头,正归航休憩;有的搁散在沙滩中,似等待涨潮时再度起航……明月当空的夜晚游园,坐在船上,无论是小憩还是畅饮,都自然的会生发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赞叹。
此段运用了写实和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并综合运用了排比、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使得说明对象形象鲜明,同时引发了读者的丰富想象,充满了诗情画意。
4. 句式变化的综合运用使语言多变灵动
句式的变化包括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等。如《生物入侵者》运用了大量的成语或四字句,准确而简明。如“安家落户”“在劫难逃”“束手无策”“物竞天择”“为所欲为”“无动于衷”等成语运用得恰到好处,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
中考示例2009湖北恩施中考说明文阅读《恩施民居――吊脚楼》中写道:吊脚楼具有悠久的历史。《旧唐书》载:“士气多瘴疬,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吊脚楼袭古“干栏”建筑遗风,多悬于高崖陡坎,或河岸溪谷之上。远远望去,更显险奇。平地吊脚楼则讲究花样精工,往往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故吊脚楼或精塑细刻,或走马转阁,或凌空飞架,或险挂峭壁,与秀丽山川相映成画,妙不可言。
现代文阅读部分,新增了体验感悟,赏析品味的考查内容,也是对考生阅读能力考查标准的提升,这一部分应成为备考的应对重点。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明文阅读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
a.看文章题目;
b.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
(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常见的有:
a.从概括到具体;
b.从整体到局部;
c.从主要到次要;
d.从现象到本质;
e.从原因到结果;
f.从特点到用途。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
(1)说明方法:a.下定义(模式:什么是什么);b.举例子;c.作比较;d.列数字;e.打比方;f.分类别;g.列图表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规范:答:不能删去,“--”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
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常用的结构模式: 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二)议论文阅读1、找准论点: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
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
2、分析论据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考点:补充一个论据;(要紧扣论点,选取真实典型的事例)
3、明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
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考点:分析论证的作用:1.指明所用的论证方法;2.分析该论证方法证明了作者的哪个观点。(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采用论证方法的前一句)
4、论证结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沦--结论)。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概括性)
6、议论文一般开头由某件事、一则名言、寓言故事等生发议论。
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作为引子,引出论证的话题。
7、议论文常用设问句作过渡,反问句式以示强调。
(1)设问(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去思考,发人深思。
(2)反问(手法)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作者的观点,发人深思。
(三)记叙文阅读: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3、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
(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
(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4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5描写方法:分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肖像(外貌)、语言(对话)、动作(行动)、神态、心理、正面、侧面、细节。何为细节描写:对人物的肖像、动作、神态等的细微处的具体描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活动场所;衬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
(3)侧面描写: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6、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
(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
(2)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
(3)感受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色: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等表现手法;
9、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写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0、当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
(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
(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1)表引用
(2)反语,表讽刺否定
(3)表强调
(4)特指
破折号:(1)表解释说明
(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声音延长
(4)表插说或中断。
省略号:(1)表内容的省略
(2)表静默或思考
(3)表语言的中断
(4)表说话断断续续(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2、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小说结构:开端、发展、、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13常见写作方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小说)、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
14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作铺垫、过渡(承上启下)、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点题、总结全文。
15、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升华主旨、深化中心)
16语言特点评价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等。
[内容]
1.从系统的高度认识单元设计的作用初中语文第三册继培养记叙能力之后,联系生活培养说明能力是主要任务。第一单元记叙文和说明文并存,要求在上学期记叙文学习的基础上,注意说明文与生活的关系,认识记叙文与说明文的联系与区别。备课时,应把握区别,注意关联,前瞻后顾,统筹设计教案。从内容、文体、语言、教法等方面前承后递,从单篇孤立的备课设计的圈子里跳出来。从系统的高度驾驭处理教材,是完成本单元教学任务,实现从第二册记叙文教学到第三册说明文教学过渡的第一步。
2.从生活的广度理解教材内容的特点要较好地完成本单元记叙文到说明文的过渡衔接,首先应从生活的广度去理解教材内容的特点,整体上把握课文题材与文体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课文内容的备课:一是前瞻上学期,结合第二册第七单元,复习不同题材与文体的关系;二是后顾本单元,处理相同题材与文体的关系。第二册第七单元记叙文和议论文共容,目的在于启后。《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以记叙竺可桢的事迹为主,但叙中有议,以议论点染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而《谈骨气》重在阐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道理,却议中含叙,叙述事例,论证观点。通过复习叙中之议和议中之叙,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内容适用不同文体的特点,为第三册第一单元的教学过渡作好铺垫。本单元课文均以桥为题材,为何文体各异?因为各自写作目的不同。《中国石拱桥》为着讲述桥的特征和造桥的科学道理,侧重说明;《北京立交桥》重在描述桥的美丽风貌,报道桥的建设发展情况,故用记叙;《吴门桥》和《母亲架设的桥》或写景或记人,所以以记叙描写为主;《巴黎的桥》旨在描述巴黎桥多桥美,赞美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因此,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
在复习旧课的基础上认识本单元内容的特点,温故而知新,是备课的重要环节。
3.从文体的角度把握表达方式的交叉现象本单元文体的过渡特点,表现在表达方式的交叉使用上。加强表达方式的教学备课,是顺利过渡到本册第二单元说明文系统教学的关键。可分四个层次设计教学:①辨明记叙与说明语段;②比较记叙与说明的区别,即内容特点;③理解记叙与说明的关系,即谁主谁次,谁服务谁的问题;④学习记叙与说明的语言特点,即记叙语言生动形象,说明语言通俗简明。表达方式有主有次,但统一服从于表现文章中心和作者写作目的需要。它们往往综合使用,互相交叉,相互为用。
4.从教学的效度设计比较阅读的思路从两方面设计比较阅读教学。首先是篇与篇之间的整体比较阅读,着重从写作意图、题材、文体、语言等方面进行;其次是课文内部的比较阅读,即记叙语段和说明语段的比较阅读。采用整篇和语段两种比较阅读的方法教学本单元,既有利于两种文体的学期过渡衔接,又便于对单篇课文中表达方式的交叉互用现象的理解,提高了单元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
现代文阅读在中考的题型比例中,占举足轻重的位置,也是考试得失成败关键所在。近几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数选取记事(抒情)散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其中的内容往往带有时效性为主题的文体。因此,在最后的复习中,在解答相关的阅读文章时,让学生充分掌握课内内容的前提下,应适当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会学生一些解题方法,使他们在解答阅读题目时,能做到有的放矢,高效完成阅读题的解答。
1.记叙类文章
记叙文文阅读方法得当,就会把握全文的脉络,步骤一般是:用心默读,概括中心文意。找出题干,紧扣题干关键词语答题;检查是否全面,再“扫描”相关段落,完善答题内容。
记叙类文章的题型,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①选词填空,②概括文意或段意,③赏析句意;④分析理解词语,句子的深刻含义;⑤人物形象或分析事物的在文中的象征意义;⑥分析某段落在文章所起的作用;⑦知识延伸,体验感悟 。
对于选词填空,重在考察平时积累的基础知识的巩固程度;概括文章,必须用心阅读全文抓住中心句(主干句),赏析句意、词意,先分析该句意思,再判断是否用了修辞手法,从该句中揣测作者的性格、感情,由此引发用词、用句子目的……等等。对于重点词的深刻含义要从词性,褒贬去分析,如《故乡》中的“隔膜”要联系作者当时心境、语境分析。对表达效果,换后能否好等题型,结合短文主题分析,回答的结论一般都是否定的。在回答景物描写的句子或环境描写的作用时,答题的结论一般是交待背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点明中心等。知识延伸的题型,在于考查学生的表述能力,概括的分析能力。在记叙类文章中,有的还考查学生分析某一段落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的题型,出题形式一般是:开头的作用、结尾的作用,中段的作用。
1.1开头的作用有: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交待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伏笔。
1.2结尾的作用有:点明主旨,深化中心,突出感情,发人深者,含蓄隽永或照应(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1.3中段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内容上衔接的过渡作用.引伸题在于学生平时对文段的理解,发挥,意在了解作者所阐发主题的基础上所悟出的寓义的现实性。
从题型的类别分析,抓住常见的几种解答的技巧,当然还有诸如语言特点,描写方法等等,需要平时积极发挥,只要用心研读,不难解决各种问题,课内文如此,课外阅读文亦如此。
2.说明文
说明文重点考察学生在解答说明文时,对说明的对象所用上说明方法,理解说明内容、概括说明对象及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解题类型大体有以下几种:①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②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③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④回答说明的顺序及结构方式。
解决以上题型,关键在于熟读原文,基本把握了文体的几个常识,即说明文的类别(事物、事理、程序)的说明所用几种方法,说明顺序以及结构方式,抓住说明对象本身特点:进行由主到次去逐个攻破,解题思路主体。
2.1整体阅读获取信息:①概括某一段或全文内容:找中心句,找说明对象(特征);②文章从几个方面说起(即组成的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2说明方法及作用。
2.2.1确定说明方法;准确地判断说明方法,并说出其作用(一般有、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别类等)
2.2.2表述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明方法作用的表述,形式一般如下:①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内容;②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内容;③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内容;④作比较:通过某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相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内容;⑤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内容。
2.2.3表述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词语(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这类考题是在考察学生的赏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①语言准确(事物类说明文)生动形象(科普类,往往是大量的描写句)。②用词的去留(如:大约、左右、大概、仅仅)这些词语起到修饰,强调限制作用,回答时明确不能去掉,这充分体现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客观性。③措词的分析,如“经科学家研究”,“资料表明”等等,这些语言,答题要点:表明信息的来源,增强说明内容的可信度,体现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2.2.4说明文段落的作用。
开头:①引出说明对象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③用形象的语言引出。
结尾:①总结全文,说明写作意图(目的)②表明希望,提出号召。
中段:承接上文引入下文的过渡作用。
2.2.5分析说明顺序及结构方式。 说明顺序一般有: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等三种顺序。时间有时间推移的词语,空间说明有地点方位转移词语逻辑有由主到次的词语或由因到果,由具体到概括、由整体到局部的标志词语来标明区分。
结构方式一般有:①总分;②总分总;③分总。
2.2.6如何找出说明对象的特征:①从局部找(看题目)②从总写处找(看首段或首句)③从中心句或过渡句上找④综合起来自己概括(从各段特点来叠加)
3.议论文
议论文的考题,一般有以下类型:①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②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③指出论证结构;④补充文章的证据;⑤论证过程的方式;⑥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这类题型的解答步骤有:首先要找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挈领性和支撑性的语句是为谁服务;其次,分析提出论点的位置、方式以及如何补充论点或论据,深入分析文段,指出论证方法和论证作用;最后,分析其使用语言论证的严密性,逻辑性和现实意义(可信度)。
3.1论点的提出及提出论点的方式;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分支,从属服务于中心论点。
3.1.1中心论点的提出的标志,一般是一个完整面表达明确的陈述句:且是针对论题论述,针对全文提出的在列举的论据中能够证明该内容的就是中心论点,它的位置在①标题上②开头③结尾处④中间段落⑥通过各段,结合全文来概括
3.1.2论点提出的方式:①开门见山引出话题,提出中心论点,如《闻一多的“说”和“做”》;②通过事例或生活现象或引用名言、词语、诗句引出论点,如梁启超《教业与乐业》; ③层次证论,最后总结中心论点,挑出希望。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3.2论据的补足的办法:补充论据,应先审好题干,分清是何种类型的论据,要明确为什么观点而补充。有些需要补充事实论据,有些是道理论据,在事实论据中只能是名人事例,而且是众所周知的,有代表性一典型事例,在道理论据中,必须是名人名言,这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如“请你从平时积累中挑选两个关于‘勤奋’的名句,就需要写出相关的名人名言,以论证其中心论点。如“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凿壁偷光”“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等历史故事就是其有力的论据。
3.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论证方法有①事例论证;②道理论证;③比喻论证;④对比论证。
3.3.1举例论证使论证的观点具体可感,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举了名僧禅师的言行证明了敬业的重要性。
3.3.2道理论证:通过论证证明了……观点,使论证深刻透彻增强文章说服力。
3.3.3对比论证:如《闻一多的说和做》两者之间对比,鲜明人论证了中心,突出其观点的正确性,使论证更严密。
3.3.4比喻论证,如培根《谈读书》把天才比喻自然花草,生动形象论证读书之重要,使论证通俗易懂,增强说服力。
3.4议论文几个部分的作用。
3.4.1开头作用。
立论:A.开头见山,提出中心论证,总结全文
B.通过引出名言并证明中心论点或引出主题
C.通过事例,引出主题
驳论:①通过错误言论引出论点或论题②提出错误的言论,树立批驳的靶子,为下文的批驳蓄势。
3.4.2结尾的作用:①总结全文,深化论证,发出号召②结构上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③反问作结,引人深思,激感的共鸣,深化中心。
3.5论证文一般结构及思路;引论―本论―结论.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在议论文的题型中,还可能出现一些拓展延伸题型,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它体现“课标”中“尊重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能力”的理念。如“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看法”等,这有待于平时的训练和临场的发挥。
近年来,语文统考撇开现成的课内阅读,重点考察学生对课外文本阅读的理解,对学生诸多能力综合运用的高级思维训练过程的全面检验。只有通过教师分别归类,引导学生对各类文章,各类题型从答题思路、层次、用词赏析等多角度总结相对的答题套路进行操作训练,使之能准确、规范、明了的答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相信,学生在中考的阅读答题中,将会填上满意的答案。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3期.
[2]《黑龙江教育》2011第3期.
关键词:解读;设计;过程;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81-01
1.教学相关内容解读
(一)课标分析:根据《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目标和写作目标的相关要求,在说明文教学中应首先引导学生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写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写作简单的说明文。另外,还要逐渐渗透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二)单元内容分析:《苏州园林》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侧重于说明文。学习本单元,不仅要明白事物特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特点,而且还要体悟独特情感,了解建筑、园林光辉成就,激发自豪感。
(三)学情分析:此前,八年级学生未系统专题学习过说明文,对说明文文体知识知之甚少。应将知识的的传授建立在学生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以概括总结。
2.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①将文本阅读教学跟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对园林文化审美情趣。
②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向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
③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探究。
④读写结合,以读带写,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揣摩作者思路,体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2.积累词语,体味语言的多样性,准确性。
3.学会在比较阅读中利用首括段、首括句有条理地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4.以苏州园林为标本,学会领略园林文化,欣赏园林之美,感悟热爱之情。
(三)、教学形式:学生自读,教师指导,讨论交流,写作实践;计划两课时。
(四)、教具:相关图片、视频、PPT
3.教学过程
(一)欣赏画面,情景导入,初识苏州园林。
视频图片展示拙政园、沧浪亭、留园、狮子林的图片,播放古筝曲,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向学生介绍园林的特点。用比喻句表达对苏州园林的总体评价。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园林之美。
1.听读课文,初步体验(配乐朗读)
2.基础积累,识记理解。
多媒体展示学生记忆应积累的字词、作者资料。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问题设计如下:
(1)这篇课文是介绍苏州某个园林的特点还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艺术特征的?
(2)文章哪一段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的艺术特征的?(第2段)
(3)苏州园林凭什么成为全国园林的标本?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什么?
(4)为了达到"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目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又是从哪些方面下了功夫的?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大声朗读。
(这四个小问题环环相扣,简洁而重点突出。教师补充什么是图画美:以让学生获得一点鉴赏审美的知识。)最后,以四个"讲究"统率3-6段,引出第三个教学环节。
(三)精读美文,深入探究,品味语言。
1、教师示范阅读理解第三段(这一部分重点研读,为学生精读文本提供范例,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指出本段的说明内容与哪一个"讲究"相对应。
(2)苏州园林的建筑具体特点是什么,找出文段中的相关语句并概括。
(3)文中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4)这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哪些重点词语值得品读。
2、学生阅读4-6段,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师教学理解第三段的程序讨论归纳并展示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指定小组合作探究某一段,或互相探讨,或询问老师,画出关键词句,并进行圈点批注)
3.小组交流探讨展示。
(教师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品质的训练,要巧妙地插问,承上启下,使课堂教学流畅,教师可对学生的回答稍作补充评论,既起到点拨作用又提高学生的认识。
②语言是文章的灵魂,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准确而充满情趣。要把探求苏州园林的艺术之美与品味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结合起来,以体现语文课堂的本色。
③对于文章提到的艺术特点的品析,应随即播放相应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交流内容预设:
(1)假山池沼的配合有"入画"之美。A、假山的特点,B、池沼设计特点。
(教学时用"改词"、"换词"、"移词"、"减词"等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推敲、品味,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
(2)花草树木映衬的画意之美。
这个环节利用抓关键词的方式,抓住"映衬"一词,让学生思考:苏州园林的花草树木是如何映衬,达到画意之美的?
三个"映衬":
空间:高树低树俯仰生姿;
色彩: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形式: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
这个环节既要让学生领略苏州园林花草树木映衬的画意之美,又要引导学生体会精练而形象富有诗意的语言之美。
(3)近景远景的层次变化之美:
设计花墙和廊子是为了增加园林的层次和景致的深度。花墙上有各式镂空图案,廊子两边无所依傍,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层次多了,景致深了,画面就有变化了。
(请学生欣赏沧浪亭的复廊和廊墙漏窗图片,体会什么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四)整体阅读,理出说明顺序
课文先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讲究和三个细微方面进行说明。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并以此牵出课文由总到分、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感受课文严谨的结构。)
(五)细读语句,学习说明方法
本文使用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学生举例学习。
(六)问题延伸、拓展研究
1、文章结尾说"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循环展示园林画面)
2、播放三苏祠的相关视频,学生欣赏并考虑写作
(七)课后作业。
1、写作说明文:《三苏祠》
4.教学反思
1、体现大语文思想,将课文放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去解读,结合课标、单元重点、学情等几方面的内容去思考设计,避免解读的片面性。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体现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
3、将文体知识的讲解渗透在欣赏美,感悟美的过程中,避免了讲解文体知识的枯燥性。
4、通过教师阅读教学示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指导了阅读方法,锻炼了学生能力。
5、拓展延伸,走向生活,认识三苏祠,写作说明文,践行了"向生活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理念。
培养阅读兴趣,制定阅读目标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想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首先,要让孩子像爱电视、电脑和游戏一样先爱上阅读,对现代文阅读产生兴趣。
其次,阅读时要给学生定下阅读目标,避免学生散漫阅读。明确的要求学生在此次阅读中必须将什么目的完成,不同成绩的学生,还可以做不同的要求,这样,人人带着目标去阅读,人人都有收获。
分清文体特点,提高阅读效果
教师要注重跟学生展示不同文体的文章,详细分析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碰到不同文体的现代文时,能够尽快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教师在教学此类文章时,首先,要让学生掌握阅读记叙文的基础知识。如记叙文的类别、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等。其次,引导学生理清作品线索、理解人物形象、探讨作品主旨,评论作品的思想内容,总结作品的写作手法等等。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教师在教学说明文时,先要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础常识,包括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这里需要重点掌握的是说明方法,一定要让全部学生务必掌握。其次,教学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时,要注意让学生学会比较不同的说明文,找出它们的异同,这样可以起到知识的掌握更牢固、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彻的作用。
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进行议论文教学时,首先教给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础知识,如议论文的类别、论证方法、论证方式及议论文的语言特点等。其次要学会透过文章,摸清作者的写作意图,找出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散文阅读时,要先让学生了解散文的文体特点,掌握散文的一般知识。包括散文的类别,散文的特点,散文的题材、语言及表达方式等。很多学生反映看不懂散文,一见散文就糊涂。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老师在教学散文时,还要教会学生能分别出什么是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要轻细节重情节,看它通过什么事表什么情、借什么物抒什么情及用什么事表达什么观点等,可以忽略它的形而一定要抓紧它的神。
诗歌的阅读方法 进行诗歌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意象、作者的情感及修辞方法等。其次要让学生会划分诗歌的节奏,并能读出诗歌的韵律美。教师还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反复朗诵,体会诗中的情感。
熟记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在现代文阅读中,掌握各类文体的特点固然重要,但如果能牢记一般的阅读技巧,也能让阅读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抓住文章主旨的三种方法 第一,题目。很多文章题目就是文章的主旨,它是作者的情感体现。第二,开头。中心句是文章内容的主要基石,常常是文章}目的阐释和延伸。第三,抓议论、抒情句。议论、抒情句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倾向最鲜明的体现之所在。
记叙文开头、中间和末尾的作用 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中间: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段末起总结作用。结尾: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令人深思,给人警醒或留有思考的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分析论证作用题的格式 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通过……,证明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者这个论证给文章增添了趣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人称问题回答格式 如使用这种人称有什么好处?或者为什么要变换人称?可以这样回答: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用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和抒情。第三人称,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答题技巧有很多,这里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学生只要善于归纳、总结,积累的技巧越多,阅读的能力就越高。
注重反馈,分析得失
在平常的阅读训练中,一定要注重反馈,这样我们可以找差距,知得失,明优劣,使阅读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收集反馈的方法,即列好表格,把各单元的分值进行比较,找出优劣,看看自己在什么题型失分多,什么题型得分多,扬长避短,尽量争取做过的题型都能拿满分。
文言文; 文体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8―0122―01
首先,要分清文体。因为不同的文体就有不同的答题方法。
记叙文考查的知识点: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4.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或者会问有什么好处)?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说明文考查的知识点:说明对象的特征,此类题目比较简单,容易答出。说明方法的考查,一般不会考文章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会倒过来问:“文章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的好处是什么)?”其实是在问说明的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也会考到说明文的语言,会问某词某字能否删去,答:不能删去,“xx”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
议论文阅读考查的知识点:中心论点的考查,中心论点的位置要么是在题目,要么是在开头结尾;论证方法的考查也是问“本段使用的是举例论证,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的好处是什么)”,议论文阅读最有难度的是最后一道的拓展题,要求学生联系自身情况对本文的中心说说自己的理解。
1 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探究式阅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阅读实践活动,整个阅读过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而兴趣的培养是实施本课题的关键。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因此,笔者较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文本中的内容,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形成愿学、想学的心境。
创设激发学生探究的环境。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
2 授之以法,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与探究
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形成自己的阅读能力,才能自主地阅读、探究。因此要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与技能,将学生的能力训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这是学生自主阅读的基本立足点。
用教材传授阅读的基本知识,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共同探讨其中的规律和技巧。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巧,他们也就“具备了再学习、再创造的能力”。在进行探究式阅读教学时采取了一定的策略,遵从整体的原理进行阅读方法的渗透。即“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先通读全篇,得其大意,把握文中的要人要事,理清文章思路脉络等全局性的问题;然后分解细读,揣摩探究一些重要的用法、词句、深入挖掘文本中所蕴藏的闪光点;最后再通篇领略。这种阅读的过程,强调从整体出发,重视综合,由整体而部分,让文本的“整体形象”和“个性特征”深刻印入学生脑海中,逐步知晓、理解常用的技法。如捕捉中心的方法,审题的方法,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人物形象的切入点……以说明文为例,阅读方法为:1)明确被说明的对象;2)弄清被说明对象的特征;3)理清说明文的结构;4)明了说明的顺序;5)按说明方式分类;6)说明方法的运用及作用)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简明);7)说明文的表达方式(说明为主,兼有记叙、议论等)。明其旨,获其知,得其法;通过方法的指导,促使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
3 探究发展性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
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阵地,如何牢牢占据课堂这块主阵地,是研究与探索的一大重点,在教学活动中落实发展性探究式阅读。笔者以《桃花源记》一课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世界,接着出示多媒体课件“美好的生活环境”,后因势利导,指出这是陶渊明追求的理想生活世界。
2)自主阅读,整体感知。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疏通文章大意,在学生的互问互答中解决字词;并让学生谈感受: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桃花源“美、乐、奇”的特点。
3)抓住关键,发现交流。先学习桃花源“美”,教师引领提示:桃花源美在哪里?理解文中传神的描写、生动的语言,体会散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4)质疑探究,深入理解。通过学生的交流,教师归纳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相机点拨,深入理解文本。如:“男耕女织”的生活为何还乐?作者写乐有何用意?哪些地方写得生动、传神?桃花源究竟在哪?能否找到?作者虚构的目的何在?有人说桃花源是陶渊明积极的理想,也有人说桃花源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你怎样评价?等等。
5)讨论创新,拓展思维。共同讨论疑难问题,同时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作品,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体会他的思想,结合现代人生,如何正确看待陶渊明的归隐行为。
关键词: 初中作文 写作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1.引言
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法运用能力的具体反映。所以,从古至今,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受到各教育阶段的特别重视。新时期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语文水平,同时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但作文教学不像语文课堂上语法、句法等知识教学具备系统的规范的要求,更多地取决于教师自身对写作思路的把握和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能力[1,2]。所以作文教学历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系统中的难点和重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践行语文新课改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通过探讨目前初中作文教学工作学生写作的状况问题,提出提高适合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及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2.提高初中作文写作教学质量的主要思路
2.1加强写作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写作的规律,发掘写作的内涵,不断深入探究分析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模式,是提高写作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写作要领的有效方法。所以,教师要分门别类地将作文,比如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不同形式的文章的写作方法总结出来,尤其是一些写作中的关键步骤。比如议论文,要让学生了解该种文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关键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练、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如写说明文的那些最关键的方法,举例子、做比较、列图表、打比方等,最关键的是说明文的语言一定要准确、简洁。让学生把握每种不同类型文章的核心写作思路,布局结构,语言特点,可以大大缩短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时间。同时,反复研究作文,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好处。
2.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作文是学生语言在书面上反映的过程,而语言的丰富与积累离不开对于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所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经常走进真实的生活中,在生活中不断锻炼沟通能力、拓宽写作思路、丰富写作的创意对于拓宽提高写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学习写关于季节变换的散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中,真切地感受这个季节的天气、植物、动物、人的着装、风俗习惯,让视觉、听觉、嗅觉发散学生的思维,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引领学生组织和丰富写作语言;学习描写人物的记叙文,教师可以让学生经常跟想要描写的这类人群接触、沟通,正面了解这类人群的思想特点、语言特点、生活特点等。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多的话想说,写出的文章自然更加真实,语言更加生动。教师可以带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观看一些话剧、电影,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对作文素材进行展示,以此立体式地让学生认识需要描述的对象,然后结合认识自主性去描写。
2.3不断提高阅读质量与数量,丰富写作语言。
没有基础去进行创造是不太现实的,尤其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语言素材与写作经验的积累还不足,所以丰富他们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开卷有益”。读书,是最好的提高写作水平的方式。阅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赏析能力,陶冶情操,而且是让学生丰富创作源泉的最有效途径。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积累知识,积累写作素材与技巧,而且阅读是对课堂所学句法语法的一种检验与应用。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辟专门的阅览室,分门别类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方面的读物,包括科普类、文学类、历史类等。书籍最好图文并茂,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变“苦读”为“乐读”,变“厌读”为“乐读”。以“读”来潜移默化分地提高学生“写”的水平,再用“写”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读”的兴趣,教师再辅之以恰当的引导与讲解,这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3]。教师也可以组织同学们每月推荐一本好书,轮流推荐,然后把阅读后的心得与体会告诉大家,这样激发可以学生阅读的欲望。
2.4加强日常写作锻炼,提高写作水平。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指出了反复的锻炼和写作在提高作文水平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作文在语文考试中的比例很大,因此不少教师把提高作文水平看成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法宝”,给学生大量灌输写作知识,而这其中又主要以“真题”或者“模拟试题”形式出现,其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写作水平来提高语文成绩。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而且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和逆反心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写随笔,每天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值得记忆的事情整理出来,通过把感情融入到写作中,尽快提高写作水平,而且老师可以对学生在随笔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有利于因材施教地开展教学活动。
2.4完善成绩管理方式,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管学生学习如何、性格如何、兴趣如何,布置的作文题目都一样。这种教学模式显然忽视了尊重教育主体多样化发展的现代教育本色。很多教师还在每次学生作文写完之后,从班里挑出最优的和最差的分别当做正面和反面教材给同学们讲评。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不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最佳方式,对于一些成绩差又敏感的学生来讲,还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反感,认为老师在有意贬低他们,对于学生的成长不利。所以,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作文成绩采取半公开的方式,结合单独谈话告知相结合,并注意结合学生的性格进行教学,及时和充分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尤其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更是要通过各种渠道鼓励他们,让他们树立自信。
3.结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写作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表达自己心理变化、展示自己思想的最有效途径。所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组织能力都有重要意义[4]。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持之以恒地创新和改革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围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做文章。同时,加强对于写作教学方法的研究本身也是对教师语文教学能力的一种提高,这对于丰富初中语文教学思路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浅谈[J].教育教学论坛,2011,(4):197.
[2]曾怡.初中作文的有效性教学[J].文学教育,2011,(2):124.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能力的提高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迁移能力作为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已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人们所说的“举一反三”、“问一如十”、“一通百通”等都可以用迁移的理论加以解释。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是已有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迁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迁移的训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迁移能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呢?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迁移能力的前提是培养概括能力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掩盖在纷繁复杂的外表下。文章是用语言文字来反映社会生活并揭示生活实质的,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要通过语言文字所表现的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概括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春》一文,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是一曲“春的赞歌”,这一主题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风景表现出来。如果仅凭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并未能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几处风景制成图画,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图画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学生在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人的活动”,因而缺少了“春”那份鲜活的神韵。朱自清不但在每幅画面中都有人的活动,还给了人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使春天的意象变得更为完整、瑰丽,他连用三个比喻讴歌春天,把春天形容为新生的娃娃、美丽的姑娘、健壮的青年,使舒缓、沉静的格调蓦然刚健、清新起来,与作品的开头紧紧呼应;把滑向平实的现实情境推进到了作品前面营造的那种明朗、欢快的意境中去,整个意境连成了一片:春天的“新”、“美”、“力”,注入了朱自清的整个身心,朱自清也化入了整个春天,在春天的引领下执著前行。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阅读记叙文,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品质,提炼出文章主旨;阅读杂文,根据作者的感情倾向,领会作者的见解和作品的结构特点、语言风格,进而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阅读说明文,通过对被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介绍,概括其特征,进而理解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等等。
二、培养迁移能力的关键是培养联想力
在阅读教学中,读课文是学生理解与接受作品内容的第一步,所以不论是课上课下、默读朗读,都要求准确地阅读作品的内容。准确的阅读,能引导学生正确地展开联想。如文言文阅读,断句很重要,“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橘逾淮为枳》)两句,如果把“地方”“其实”连在一起读就不能正确翻译全句,也就不能准确联想,当然也就不能把“地方”“其实”嵌入到“古今同形异义词”的知识网络中。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久而久之他们就能进入高层次的阅读,即凭语感自动地、直接地了解课文,快速准确地产生联想。
另外,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这时教师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及时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从新问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迅速准确地产生对旧有知识结构的联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习说明文《晋祠》时,教师可做这样的提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学生如果还不能产生联想就进一步提醒:“是写具体的景点还是写事物的原理?”明确了这是介绍晋祠这一景点,再进一步引导:“写具体的景点一般以什么为顺序?”学生立刻会联想到旧有知识中对说明顺序的理解——“介绍具体的景点一般以空间为顺序”,那么他们对“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的顺序就明确了。至于《晋祠》的语言特点,通过分析,学生很快就发现,《晋祠》的语言特别优美,不同于一般的平实说明文,学生自己会想到说明文的语言有两种:一是平实的,一是生动的。
三、培养迁移能力的最终是培养分析类化能力
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这一现象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语文教学中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同化就是已有经验应用到同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从而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类迁移中,有了高度概括的知识、经验,再有准确的联想,教师因势利导,新问题会迎刃而解。例如,学习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衬托手法时,学生一般对用美好之景衬托欣喜之情、用衰败之景衬托愁苦之情比较容易理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写了钱塘湖早春之景。当时作者在杭州任刺史做了一些足以的政绩,在政事之余常到西湖一带游赏,面对早春的西湖,作者的欣喜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西湖勃勃生机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四年,友人去世、四川内乱,社会一片黑暗。杜甫沿江东下,到达夔州。为排遣郁闷,杜甫抱病登高,吟得此诗。作者写出了夔州满目苍凉的恢廓秋景,衬托出作者的羁旅之愁、孤独之感。这种愁苦像落叶、流水一样排遣不尽,驱赶不绝,为下文作者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流落他乡的伤感作了铺垫。
综上所述,迁移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合力”。这个合力包括:家庭的文化氛围,社会环境的熏陶,学校文化的感染,教师人格魅力的引导等。如果这个“合力”形成,那么就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势必会吸引学生顺利进入语文学习的天堂,学生在这个天堂里可以自由翱翔,自然迁移,学生的语文知识与技能也就会迅速合成并巩固,语文能力也就会迅速提高。那样,我们的语文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素质;能力;道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057-01
1.自学能力素质
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方法对于科学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就曾以渡河的“桥”和“船”来形象地说明方法的重要作用。为了培养学生学课文的素质,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交给他们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1.1 先让学生初步感受各类文章的特点。中学现行《语文》教材,在各类文章夹杂在一起组合成单元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法,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记叙文类文章,如散文、小说等,侧重描写人物、景物,间或抒情议论;说明文章如说明事物、事理、解说词、序言等,侧重介绍说明对象的特征、功用、成因、用途等;议论文类文章侧重发表意见、观点、主张,或讲道理,或摆事实,以理服人。通过单元比较式的总结,学生不但能够感受到不同类文章的不同特点,而且能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去深化认识,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去。
1.2 教给学生文体知识,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明白各类文章的“要素”。《语文》教材里编选了各类文体的阅读知识短文,它们比较精练地介绍了相关文体知识及阅读方法。在教按同类文章组合的单元课文时,就要采用“教给”这一方法。具体步骤为:
①让学生快速自学这个单元,感受其特点。②让学生说出这个单元课文的总体特点和不同特点(学生由于“水平”不高,必然失误或说不出)。③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知识短文,并整理出阅读提纲(如小说的概念“三要素”等)。④教师讲析相关知识短文的“要素”(如谈谈《说明文》中“说明”的概念,说明的“对象”、“特征”、“方法”、“顺序”、“语言”等)让学生从“文体”的角度明白文体知识的关键(如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等)。以后再学同类文章组合的单元,就复习相关“要素”。这样,学生对各类文章的特点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对这“一类”文章就有了“理性”认识,为深入地、顺利地学习这“一类”文章打下基础。
1.3 教给自学方法。阅读小说,重点抓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人物着重弄清人物性格特征,描写方法两个方面;情节着重理清开端、发展、、结局的联络和层次;环境着重从场面描写,景物描写两方面入手。
学习散文,着重把握“两点”:①弄清“形”——选材、结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②理解“神”——线索,中心思想(线索又分为“物”、“理”、“情”)。
阅读说明文,侧重从理解特征,理清结构层次,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解说明语言特点等方法入手。
学习议论文,一要弄清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正面论点、反面论点;二要分析论据——事实、道理、名句、警句等及其与论点关系;三要分析理解--论证的结构层次(总分、并列、递进、对照等);论证方法(例证、析理、对比、引用等);论证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等)。
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就等于给了“鱼网”、“猎枪”,让学生在阅读中运用以上方法,以及掌握这些方法,形成自学能力。
2.思想道德素质
2.1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现在的学生,由于父母对其包办一切,致使他们依赖性很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苦也吃不了,遇到困难就退缩。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果不具备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将来又怎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可见,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至关重要。
《老山界》一课就是向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好教材。学习本文时先让学生找出经历的艰难险阻,基本上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登山的艰难险阻。老山界很高,上山30里,山势又陡,特别是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石梯,只有一尺多宽,非常艰险。部队负载笨重,还有马匹,还有战士受伤,加上敌兵追击,形势非常急迫,夜里也非行军不可。另一方面是征途生活的艰难。行军紧急,不能及时开饭,开饭也吃不饱,体力消耗大,一直忍饥挨饿。睡时只能露宿,山势陡险,山路又窄,路又不平,时已冬季寒冷刺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战士却胜利地翻过了老山界,真是艰苦卓绝。再告诉学生“老山界”只是时翻越的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还有过草地,过大渡河等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都被战士战胜了。是什么力量使战胜了千难万险,走完了二万五千里呢?当然主要的是坚强的革命意志,然后提出问题:“当你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你是如何处理的?”学生答后作小结,今天我们仍要学习当年战士坚强的革命意志,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遇到困难不退缩,勇敢地战胜它,这样才会取得成功。因为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勇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