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2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理解与传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文化心理机制;四维养成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11-0054-04
跨文化能力培养一直是大学外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应以“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但是,近十年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虽频频改弦易辙,课程建设成绩斐然,但课堂教学效果却仍不容乐观,从而并未引发外语教学的质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教学。外语教学既是两种以上语言及其文化(本土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之间的跨文化活动,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融合和文化创生活动。这就要求大学外语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目的。
一、大学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价值
关于大学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理解能力,目前尚未有确切定义。我们认为,跨文化理解能力是外语教师在特定语言教育活动中运用所掌握语言知识(本土语和目标语)、认识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从而达成这两种语言及所承负的两种文化之间的融通和本质规律的教学思维活动过程,是利用原来的知识与经验,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把握认识对象的综合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大学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是指外语教师在文化觉醒基础上通过对外语教学中本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异同性的认识和辨析,运用文化隐喻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手段将其活化于具体外语教学过程中以达到外语教学目的而形成的对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理解能力。这种跨文化理解能力包括跨文化洞察力、跨文化直觉力、跨文化思维力和跨文化解释力。
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以对话、理解、交流、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知识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语言教学的特点使得大学外语教师应经由对自身文化觉醒意识的认知、对学习者文化觉醒意识的推动、对异同文化的发现与整合,实现两种文化的交融与互动,最终达到文化教学的目的。这种跨文化互动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工作和社交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而跨文化交际之所以能够进行,就在它必须建立在个体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之上。这种跨文化理解能力也是一种国际理解的能力。既包括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教育,也含有知识视野、认识能力、道德品质、信息处理与沟通、心理素质与团队精神、应用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因此,外语教学的特殊教育环境及其活动必然要求大学外语教师具备很强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二、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文化机制
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是在一定的教育文化场域下形成发展起来的。这个场域是由弥漫着文化的三维(物理场、社会场、心理场)空间所构成的综合性环境。除了学校、课堂这个相对固定的物理空间外,文化场域主要由两方面所构成:一定的社会人际关系及其所从事的文化活动:个体的文化心理过程。对于大学外语教师来说。前者表现为“社会性跨文化交际活动”,后者表现为“个体文化心理活动”。
首先,跨文化交际活动是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形成的表层文化活动机制。外语教师的文化交际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分为职前和职后两部分。大学外语教师的职前跨文化交际活动指的是他们所接受的职前跨文化教育。而职后跨文化交际活动指的是他们所从事的职后跨文化教育实践。无论是职前还是职后的跨文化交际活动。都发生在他和教师或他和学生之间,都发生着两种以上语言及其文化的交流、冲突、融合活动。这种活动如图1所示。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就是在这种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其次,跨文化心理活动是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形成的深层文化心理机制。跨文化心理活动主要通过跨文化认知,在文化体验中产生跨文化情感,从而达成跨文化理解。因此,跨文化心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跨文化感知、跨文化思维也有跨文化体悟和跨文化创生。图2表明了外语教师跨文化的心理活动过程。大学外语教师的“跨文化感知”是两种文化的输入与输出、传承与吸融的双向动态过程。“跨文化思维”与“跨文化体悟”是由文化认知升华为文化情感的心理活动过程。大学外语教师通过了解、感知、接受不同文化逐渐生发对异质文化的好感进而产生浓厚兴趣,最终在心理上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融合。“跨文化创生”则是在长期跨文化感知、跨文化体悟等之后的“豁然开朗”,即对两种文化的理解和创生。
三、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养成的四维模式
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养成是一个多维体系,不仅需要具有自觉的跨文化意识和对不同质文化的强烈情感,需要具有跨文化的领悟和深刻理解以及对本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中蕴涵的丰富隐喻的直觉把握,还需要具有从事跨文化活动的能力即文化交际能力。文化觉醒、文化理解、文化隐喻和文化交际便构为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养成的四维模式(见图3)。
首先,文化觉醒是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养成的内在前提。教师的“文化觉醒”是其自觉地对自身的教学文化作理性反思的一种内在需求,目的是要唤醒其内心深处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觉醒既是意识的改变,也是行动的方案。意识与行动相互作用。现实大学外语教学生活中,外语教师很多时候并没有文化批判和文化反思意识,更谈不上文化自觉意识,而是怀着“从众心理”,以“习惯成自然”态度埋首于日常语言教学。这种外语教学及其教师根本无法满足学习者的跨文化诉求、诠释本土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达成跨文化教学的目的。因此,文化觉醒、文化自觉意识应成为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形成的第一个维度。
其次,文化理解是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养成的实践基础。文化理解既是跨文化活动的关键,也是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核心。文化理解强调语言与文化通过对话产生意义。因此要求大学外语教师不断将异质文化输入知识与本土文化知识及自身已有经验进行综合生成意义,意味着本土语文化、目标语文化及个体文化积累三者的互动与融合。这一过程使得教师的文化理解能力不断得以发展和提升。外语教学中文化理解的关键在于本土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双向互动,吸收与同化,最终形成独特的双文化甚至多元文化的耦合。文化理解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本土文化与目标文化的交流融汇,使处于本土文化土壤中的外语教学既诠释、转述目标文化又兼容、转化目标文化,走向跨文化理解。大学外语教师运用差异智慧寻求不同语言文化的同异,从点滴文化内容教学中积累对于外语教学的独特视角和风格,形成不同层次的文化理解,应对不同文化教学的需求。无论是从语言视角向文化视角的延伸,从语言技能向文化素养的拓展,还是从吸纳文化向融合文化的提升,文化理解均至关重要。
再次,文化隐喻是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养成的环境氛围。文化隐喻是语言中的一朵文化奇葩。大量蕴涵丰富、饱含异域特色的隐喻流淌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是我们进行有效外语教学的切入点,更是形成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潜在文化氛围。隐喻的本质内涵是通过某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类事物。Lakoff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思维、经历、言语和行为的基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嘲隐喻能将枯燥的语言文字符号知识学习化做充满独特异国特色意蕴的文化比较学习。隐喻在外语教学中大量存在。如:“经济滑坡”、“文化沙漠”、“黄金时代”、“Stone-deaf”、“Crystal-clear”、“Shoulder-high”、“Life is a joumey”、“Anger is fire”等等。外语教学的本质特点要求外语教师不仅能通晓本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异同。还要能从语言现象着手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最终达到融合文化异同的跨文化互动教学本质。外语教学的跨文化本质赋予隐喻以广阔的空间,从词语的产生、发展到语言运用均具有隐喻特性。它将或具有文化共性、或喻体相同本体相异、或喻义相同喻体不同的种种双文化隐喻现象变为跨文化认知的一部分。因此,如何运用隐喻向学生传述母语和目标语中对应的源域和目标域,从而获得跨文化体验进而提升跨文化理解能力值得外语教师关注的问题。
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受现代文化元素的冲击较大,充斥着“重技轻论”的思想。基于此,高校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民族情感,转变教育观念,完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培养体系与教育机制,对于高校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公共艺术教育;传承
0引言
民族文化是具有独特意识形态的文化资源,体现出民族的精神与智慧。从汉字、陶瓷、丝绸、四大发明、文房四宝到书画、诗词、礼乐、戏曲等方面都体现出民族价值观与文化精神。当代大学生应该了解艺术教育与思想诉求间的关系,认识艺术的作用,全面发展自身的独特个性。而公共艺术教育中缺少民族文化内涵是难以用想象力来补充的,因此,需要各方面积极努力,让民族文化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得到良好的传承。
1民族文化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1.1受现代文化元素的冲击较大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与更新速度特别快,借助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介,大量信息不断涌向高校,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造成冲击。高校与学生都无法全面地将民族文化要素与公共艺术教育结合起来,无法将自己学习到的哲学、文学、历史与艺术知识妥善地结合在一起,无法在目前拥有的知识前提下,进行开拓性的艺术创新。
1.2“重技轻论”的教育思想严重
民族文化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重视技能轻视理论、重视西方轻视东方的现象,难以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师生强调专业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在民族文化理论方面较欠缺,让民族文化教育的地位逐步降低。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不强,进而导致具有价值的民族文化在逐步遗失。
1.3囿于传统,缺乏创新
我国的应试教育机制及以就业为目标的大学教育,造成现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较差,无法全面认识民族文化内涵,导致大学生分析能力、辨识能力差,缺乏完善的价值选择意识与思想理念。尽管学生中不乏有人学习过绘画、书法和音乐,但因为其感知与理解艺术能力不足,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视野的广阔性及完善民族艺术的可能性降低。难以有效的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更无法创新民族文化。
2公共艺术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2.1公共艺术教育缺乏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面对强势侵入的国外文化和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狭隘理解,中国艺术教育一度陷入短暂的迷茫中,造成我国民族文化整体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甚至在某一时期产生盲目注重西方文化、无视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落后的教育理念必然导致教育速度放缓、教育成效较差的情况。因为长时间受实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属品,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正确审美观。近些年,国家大力提倡与深入推行素质教育,才让禁锢已久的教育思想获得解放,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才得到重视和发展。
2.2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公共艺术教育限定性存在的矛盾
我国悠久历史造就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如民族音乐、民族乐器、民族歌舞等。多样性的民族文化教育与学生个性间的差异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增加困难。高校艺术教育很难在课程内容、师资等方面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要求。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接受高校教育时缺少必要的文化艺术底蕴,而此底蕴,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与继承。加大素质教育力度,是传播与发展优秀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
2.3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公共艺术教育机制尚不完善
过去传承民族文化的方式基本是书本记载和口耳相传,其传承与发展的效率较差还遗失很多优秀文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逐步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但公共艺术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播机制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是脱节的,没有建立起系统、全面的机制。其方式方法与理论基础都较陈旧,难以有效的鉴赏与分辨民族文化的优劣,因此无法科学的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
3公共艺术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
3.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目的是培育大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因此,要提高对民族文化教育的关注程度,积极转变传统理念,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并全面开展民族文化教育。高校教育应该以辩证、发展、科学的态度引导和鼓励学生既要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也要借鉴与学习其他文明成果,提高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以包容、和谐的处事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融合,并积极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
3.2分层次构建民族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体系
尽管我国民族文化拥有丰富的内涵与千年的历史,也建立起独特的表现形式、形态特征、文化理念及创作方式,但还没形成系统、完善的理念体系。现阶段,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中,构建起一系列涉及中国传统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美学、语言学,独特、完整的中国民族文化体系是必要且重要的。中国建立民族文化教育体系,为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要重视各地区民族文化的实践与传承,建立起分层次、多方面传承民族文化人才的教育体系。其次要建立起以公共艺术教育为介质,以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角度、多种类文化艺术作品的交流与展示平台。引导与鼓励学生建立和参与民间艺术社团,定期开展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艺术展览,在活动中邀请传承民族文化的艺人进行讲座,举办各种类型的民族文化研讨会等等。
3.3构建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立体化公共艺术教育机制
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建立起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学习、科研基地,构建起合理、科学、系统的研究机制,逐步探索新方式,补充新理论,在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作用。建立起集教育、学习、研究于一身的民族文化基地,第一步要建立一支研究、保护民族文化的团队。借助对民族文化内涵及发展的研究,分析与甄别目前掌握的民族文化资料,努力做到去伪存真,既重视民族文化的继承也积极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并研究出发扬民族文化的新方式。
4结束语
民族文化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是互相促进的。随着全球化参与水平的逐步增强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分层次构建民族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立体化公共艺术教育机制,以全面促进民族文化地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舒畅.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体现[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一、无数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濒临失传
很多少数民族甚至正在面临即将失语的困境。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反向来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积淀着该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而现代社会中,无数少数民族同胞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逐渐遗忘了本民族的语言,这是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一个很大的遗憾。文字的传承对于文化研究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的形式,都可能存在着对少数民族文化理解方面的误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或图片记录的载体可能会慢慢老化,甚至可能会存在遗失、损坏等问题。因此,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影像记录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渠道
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以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的保护。只有活态传承才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在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博物馆”式的记录确实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及传承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文化毕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存与生活中形成的产物,即便是口与口的传播中都有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影像的记录因为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可能。通过影像资料,人们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避免前人的思维定式。这种“原生态”的记录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拓宽了思路,民族文化的传播显得更加全面而客观。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数民族人口涌向都市,留在本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人口越来越稀缺,而外来者对少民族文化的理解又存在着文化上的隔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活态”传承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十分重要。就好比一个人学习一门语言,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学习起来会很吃力,但如果他身临其境,主动来听、说这门语言,那么很快他就可以成功。其实,文化的传播也是如此,人们一般更容易接受的是活灵活现的事物,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死知识”。例如纪录片《云朵上的民族》,就用影像的形式展现了羌族神秘的祭祀文化。片中真实记录了羌族的“夬儒节”,在纪录片的镜头下,无论是祭山会还是羊皮鼓、羌戏、特技表演等,都以一种活灵活现的真实状态展现出来。特别是在展现羌族舞蹈和羌族戏剧的过程中,运动镜头的使用为少数民族艺术的传神再现增添了魅力。“动与静的关系是纪录片镜头语言艺术中重要的标志,运动镜头可以使纪录片更好、更直接地向客观事实所靠近。”④于是,在拍摄祭祀山神的场面时,纪录片镜头的运动模式对羌戏、萨朗舞、羊皮鼓舞、特技表演等进行了富有生气的展示。有时候利用摄像机的运动镜头来完成对环境的介绍或对动作和节奏的展示;有时候又运用摇臂和升降镜头来全面呈现羌族舞蹈的整体氛围。可以说,在原汁原味地展现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方面,纪录片确实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对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濒临困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原生态民歌,消亡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有的甚至是整个品种的灭绝。产生于人们日常劳作的东北森林号子、嘉陵江号子,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改变,现在会唱的也屈指可数了。因此,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来真实记录少数民族文化,还原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是目前值得大力推进的文化传承策略。任何文化都离不开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也不例外。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口耳相传、文字记录等一系列传统的传播方式上,而应该发挥视觉传播优势,拓展民族文化交流途径。“视觉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能够帮助传播图片语言的局限,开阔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途径。”⑤因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既需要利用影视媒介,也需要借助网络推广。在传播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深度挖掘,尽量避免理解上的误区和变相的毁坏,使少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得以真正实现。
作者:张芸铭 王萍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一、以文化创新为主要抓手,着力提升企业科技水平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对企业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一直以来,公司始终以“文化创新”为主要抓手,积极带动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不断培育和提升企业的“软实力”,为企业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师徒结对,拜师学艺,传承品牌文化。“师徒结对,拜师学艺”是公司品牌文化传承的重要活动。我们始终坚持以“弘扬中华传统,传承鲁班工艺,共创六建明天”为主题,让徒弟在经验丰富的师傅、优秀项目经理的言传身教下,不仅学习精湛的工艺技术,更是学习六建人精诚合作、奋发拼搏精神,让“广东六建”品牌文化的“薪火”代代相传,永葆生机,增强了一代又一代六建人对企业的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为企业生产经营上台阶而贡献力量。
(二)大力推进六建品牌文化的创新,带动建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科技成就未来,创新永无止境。五十多年以来,公司沉淀了深厚的“技术创新、科技兴企”的文化底蕴,有着浓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我们重视加大科技研究的投入,通过品牌文化的创建,推动科技进步,带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公司承建的恒力泰车间工程中,项目部充分发挥文化创新的功能,认真进行建筑施工技术、工艺改良和创新研究,大胆提出了改良柱模工艺的方案,经过局部技术验证成功后,在项目部全面铺开应用,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柱身平整度、光泽度和美感,而且节约20%左右的成本。
二、以品牌文化构建为契机,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我们逐渐沉淀了“爱岗爱企、拼搏团结、开拓创新”的文化底蕴,丰富了企业品牌文化的内涵,从而有效地引领淳朴、宽厚、勤劳的六建人不断迎接挑战、不断跨越自我、不断建功立业,薪火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并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成功地在建筑行业中铸造了“广东六建”良好的品牌。
(一)以企业品牌文化,凝聚员工的心。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可见,广大员工、尤其是企业优秀人才是推动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通过企业品牌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强大的品牌文化凝聚力,促使广大员工与企业上下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共同推进企业的各项改革、发展工作。近几年来,根据市场变化,我们及时化解企业中不稳定的因素,积极推进企业内部的改革,不断地优化组织机构、人员结构,整合个别单位。开始时,一些员工对企业改革、机构调整、岗位转换等问题不理解,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认真听取员工的诉求,加大人文关怀力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好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真实想法,尽力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充分利用企业品牌文化效应,使这些员工能以主人翁的角度思考企业的改革大业,理解和支持企业改革,服从大局安排,从而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
同时,以品牌文化感染人才、凝聚人才。百年企业,需要百年育人,才有百年品牌。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但是,由于建筑业利润低微,远不及房地产业,因此加剧了员工的流动,尤其是骨干人才的流失。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时至今日公司在佛山建筑企业中拥有着重要席位。这是有赖于我们多年来的品牌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企业品牌效应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将许多优秀的人才凝聚、招揽于麾下,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我们注重营造良好的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师徒结对、师徒情谊感染各类人才,努力培育企业荣誉感、自豪感,完善各项机制,为人才的成长、成才搭建顺畅平台,很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二)关爱外来务工人员,擦亮企业品牌文化。一直以来,公司有着关爱外来务工人员、长期合作的优良传统,我们把外来务工人员当作企业的一份子,充分让他们感受“广东六建”大家庭的温暖,避免了不必要的劳动纠纷,擦亮了企业的品牌文化,确保了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多年来,我们与许多班组、务工人员保持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良性循环。一是我们把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支付管理工作当作企业头等大事来抓,有效地避免拖欠工资情形出现,很好地维护了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在他们心中塑造了“广东六建”重质守信、以诚待人良好企业人文氛围。二是充分发挥党、工、团等组织的作用,理顺劳工关系,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排忧解难,替他们办好事办实事。如通过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劳动技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错开中午高温天气,保障他们生命健康;改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等,提高他们的满意度等,充分地向他们展现了一个以人为本、勇担社会责任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的品牌文化在外来务工人员心目中扎根,促使他们与企业共同发展。
三、以企业品牌文化理念,推进精品工程建设
我们注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企业品牌文化理念,推进精品文化建设,以品牌文化创建精品工程,以精品工程展现企业品牌文化理念,从而很好地打造了“广东六建”品牌,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形象。
以科学管理,优质高效文化理念,打造精品工程。完美的产品品质是品牌文化的基础,没有卓越的产品品质作为坚实的物质载体,品牌文化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是建筑企业品牌文化的物质载体。相反,优质高效品牌文化理念是企业打造精品工程精神灵魂。如果没有优质高效的品牌文化理念,企业就会迷失方向、背离航道。优质文化理念贯穿创优工作全过程。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树立“以质兴业”的精品意识,加强控制,提高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水平,积极实现公司精品、优质工程建设目标。每年我们都制定创优目标,挑选出多个项目作为创优工程项目,加大对创优工程的投入,加强项目的管理,以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到目前为止,公司共创出佛山市优良样板工程88项,广东省优良样板工程45项,并先后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中国钢结构金奖”、“国家市政工程金杯奖”等光荣称号。
正是大量的优质工程、精品工程的涌现,衍生了企业良好的品牌效应,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因而,公司在建筑市场上特别在本地市场上保持比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拥有一批长期合作的甲方、业主,为我们获得许多后续工程,大大地拓展了企业承接的工程业务量,使得“广东六建”良好的品牌形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四、以诚信守法、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推进企业信誉建设
良好的信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了企业的品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公司在品牌文化构建过程中,在广大员工中强化诚信守法、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在企业内部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推进了企业信誉建设。
【关键词】 民族高校 思想教育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 途径
我国民族高校主要肩负着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其学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知识基础和生活水平各不相同,甚至或差别很大,这往往使各民族学生之间容易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冲突。如何在民族高校倡导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前提,以宽容、开放的心态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培养在平等基础上进行交流合作的观念,汲取各民族文化精华的意识,寻找理解和交流的平台,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形成一种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内涵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由于语言、习俗、信仰和所处地域上的差异,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各民族在文化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主体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文化,而各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打上了主体民族文化的烙印,使得多种民族文化并存,组成了一个代表多民族国家的“共同文化群体”。
多元文化教育是指在多民族的多种文化共存的国家社会形态之中,允许和保障各民族的文化共同平等发展,以丰富整个国家文化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互相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当今社会,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西方国家民族教育的一种有效理念和改革运动,同样,多元文化教育的推进也是中国民族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中国语境下的多元文化教育主要被称为多民族文化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强调继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民族大家庭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在政治上各民族互相尊重、平等、友好、和睦相处,最终实现民族大团结。
多元文化理解是指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前提,以宽容、开放的心态看待不同文化传统与不同价值观念,培养与其他各民族人民在平等的基础上交往与合作的观念以及汲取民族文化和文明中精华的意识,寻找相互理解与交流对话的平台,塑造一种开放的民族心态,形成一种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加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在保持各个民族的自身特性的基础上,将其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包蕴着的正是当代中国致力于建设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所需要加强的那些价值观,如尊重、平等、关爱、包容,承认差异、学会共处、相互适应等。作为一个价值范畴,它包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对不同民族交流的认知,对不同民族的语言、习俗、特点接纳的正面情感以及对歧视、排斥、孤独、压抑等负面情感的体验,在思维方式上引导不同人群个体间相互欣赏、理解、接纳。
二、民族高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和谐发展意识
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相对落后的社会发展状况,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的文化基础较差,认识水平低,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加之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牧区的经济困难家庭,心理压力大,沟通能力差,进入大学与其他同学交往存在困难,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交往面狭窄,面临被孤立的危险。因此,引导民族大学生树立民族和谐发展意识尤为重要。民族和谐发展意识,是指不同的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关注民族利益和民族权利的公平合理,相互尊重对方的民族特点,促进正常交往和共同发展。倡导各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对其自我意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让他们克服民族意识中的狭隘性和排他性等消极因素,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民族高校通过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培育各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和谐发展意识,深入思考少数民族自身、民族与民族、民族与社会、民族与自然等方面的内容,教育民族大学生懂得民族和谐发展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共同、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可以完善民族学生健康的心理意识
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各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各种素质,让各民族学生敞开胸怀,去倾听他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去了解其他民族不同的价值观。要强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倡导彼此宽容和友善,同时还要不断发现、挖掘自身潜能,促进共同发展,提高自己的创造力。这些都有利于减少各族学生间的一些误解与纠纷,使大学生活更加和谐。
3、有利于增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在传统、语言、文化、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往往“一刀切”,强调原则性、规范性,常常把主流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不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一味强调主导性、灌输性和强制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逆反心理”,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民族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4、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团结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团结是民族与民族在互动中的认同,民族团结的实质是一种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整合关系。”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明确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国家的稳定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正确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增强“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意识,使学生真正从民族认同上升到对国家的认同。只有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才能产生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逐步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三、民族高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主要途径
1、要加强民族观教育
首先,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应具有民族特色,除了《民族理论与政策》外,还可以开设《民族学概论》、《民族政策概论》课程,使各民族大学生牢固树立的民族观和国家观,普及党的民族政策,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通过民族观的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对我国的国防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以及境内外民族分裂分子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安全稳定和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带来的隐患。其次,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一些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还较落后,加之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的影响,使民族差别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我们必须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再次,教育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之间应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相互依赖、相互协助,才能共同进步。民族的平等团结与国家的稳定统一息息相关,加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
2、应树立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理念
人们不但要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而且不能妄自菲薄,要认同并发扬自身优良的文化传统。民族高校应树立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理念。
首先,在民族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上岗前必须系统掌握民族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政策,了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养成尊重和理解民族学生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相信理解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剂、软化剂,其目的是要他们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再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重点是消除不理解和误解,增进大学生理解的能力和品质,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最后,鼓励大学生掌握多元的民族文化知识,有利于形成科学的民族意识,从而使其与其他民族或群体和谐、愉快的交往,使他们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遵循一般性的基础上,应具有针对性。首先应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其次通过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使其大学生正确认识其他民族文化,体验不同文化魅力,共同传承、弘扬、发展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尊重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体现党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
3、加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共生共享
调查显示,文化对民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具有重大影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同,当与其他民族文化接触时,总会谨慎对待,或产生心理距离和排他反应,文化之间各自保留的价值观和文化沟通上的障碍,是民族隔阂产生的重要原因。为消除隔阂、增进了解,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共生共享成为必需。首先,开设多门文化课程,有利于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尊重其他民族。比如通过开设民族史、文化史、宗教史等课程,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习俗、宗教,也使他们更深层面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有利于他们在本民族的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其次,民族高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鼓励各民族学生进行积极正常的交往。让他们通过接触,发现和学习彼此的优势和特点,在认知上逐步消除隔阂、偏见、歧视,使相互理解与和谐共处成为共识,以豁达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抛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狭隘观念,而以“和而不同”的传统精神去尊重、接受,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去吸纳、融汇;最后,积极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利用假期去民族地区参观考察,让其开阔视野。通过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了解,而且还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在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强其发展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高校也要鼓励大学生关心民族地区的发展,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教育和文化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要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积累知识和本领,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繁荣作贡献。
(注: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编号:12JDSZ3065)。)
【参考文献】
[1]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徐杰舜: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凝聚力作用论——中国民族团结原因分析之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
[3] 熊川武、江玲:理解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一、以文化自觉指引文化自信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文化自信来自于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而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意味自我思考,反思“传统”的重要性,并在现代化语境中认识传统文化,打通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化。当代学者多从中国文化发展能力的角度界定文化自信的本质、内涵、对象,或思考中国文化自信建设的路径。陈先达教授提出:“文化的本质和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载体中内在蕴藏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的总体性理解基础上的。它体现在中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培養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培养其文化认同感。要建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就要理清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渊源、内涵精髓和发展方向,帮助大学生增加文化知识储备,明晰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客观、辩证的文化理解力和文化判断力。
二、推进文化自信的多维度教育
通过对衡水学院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共性特点: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较高,文化实践参与度较高,但文化知识储备极少,认知程度不高;二是虽然西方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学生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比较理性,70%参与调查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西方思想对自身思想行为产生了影响;三是大学生获取中西方文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虽然对现有的中国文化类课程和活动较为满意,但对高校文化自信培育方式提出较高的期许。
目前高校都形成了较完善的通识课体系,课程内容集科学性、系统性和理论性于一体,有助于大学生增加文化知识的储备,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但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上,应当考虑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特点,结合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自主意识强、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的思想特点,注重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价值及时代内涵进行梳理,既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将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确把握文化的发展脉络,增强文化传承、传播的创新力;结合大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探讨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表述方式,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现象的结合,教学内容的易吸收性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辩论赛、演讲比赛或“时事大讲堂”等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提高其文化理解力和思辨能力,使其能够客观且深入地分析社会文化现象,正确评判文化价值,自觉增强文化认同感。
注重增强专业教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将专业教育的知识性与人文性相融合,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认知,注意了解学生的文化需求,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文化焦虑,提高其文化理解力和思辨能力。结合专业课程的建设,挖掘专业知识内容中的文化因素,促进文化研究成果向课程资源的转化,如建立董子文化教学基地;设立具有区域特色文化专栏或网络资源板块,邀请校内外学者进行学术成果的大众化表达。同时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用优秀文化滋养大学生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文化引导意识,强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情感,又要自觉地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创业创新理念,启迪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引导学生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表达出发,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数字文化资源的开发、传统服饰文化地艺术创作等。
三、培育地域认同感下的文化自信
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将地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易直观地获得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高校所在地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高校的认同感,自觉体悟优秀文化,培养自身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结合地域特点和应用需求,进行生本地域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将地域文化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开设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体验课、中华才艺课和思想文化专题研究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同步增加与地域文化有关的内容,并拓展到学生的第二课堂;采取多元联合教学模式,既“请进来”,又“走出去”。“请进来”,邀请地域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或文化传承人进课堂,以更加专业的视角、直观的手法展示传统地域文化的魅力;“走出去”,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民间创业故事和史料的整理,建立革命文化教学基地、志愿服务基地,加强和深化学生的文化实践活动,重参观重体验,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度,“润物细无声”般地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信。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将地域文化的体验与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将校企合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协同引导,加强资源整合和共享,建立地域文化特色研究基地和产业创新基地,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地域文化的创意表达,将大学生外在的文化体验内化为思想和实际行动引导相关的专业和学生开展地域文化体验与教育产品创制类课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多层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地域文化自信,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文化体悟的基础上形成高度自觉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四、创新文化传播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简单,进入微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变化,教师的讲授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网络等获取大量的多元化信息,学生文化认知更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削弱自身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教育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创新了文化的传播途径,当代大学生更乐于接受“文化+数字”语境下的表达方式。
在文化自信的培育中,既要注重传播方式和途径的新颖性,又要注意中华优秀传統文化在形式上的整合和创新。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研究成果,建立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平台,利用新媒体或自媒体进行微文化数字资源的开发,制作适合互联网或手机客户端的传统文化微视频、微课程、微图书馆;利用社交媒体的聚众效应和互动性,建立具有高校地域特色的文化公众号,拓宽学生获取文化的渠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打造多层次、鲜活立体的传播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设立大学生文化传播工作坊,打造导师制下的学生创新团队,基于学生的视角进行优质文化数字资源开发和建设,如传统文化微动画的制作等。
关键词:维果茨基;中介;语言;最近发展区
一、社会文化理论
以Vygotsky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知识的建构应在社会和文化的环境下,以语言和社会活动为中介,强调社会环境在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阐明认知与发展的关系。Vygotsky(1994)用文化历史发展观研究人的心理,开创性地揭示了心理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其一是人所特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而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其二是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结构,即内化的过程。
二、社会文化理论下认知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中介。中介是社会文化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由生物因素决定的低级心理机能(包括听觉、视觉、自然记忆等)会被保持并发展成更复杂的由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高级心理机能(包括逻辑记忆、有意识的注意、概念思维等)。在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文化环境是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是通过高级文化工具(语言、计算和逻辑等)的中介作用来实现的。符号中最重要的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拥有的最普遍、最强大的工具。它是人类用来连接世界、彼此以及自身的中介。通过符号工具人类调节和有意识地控制生物因素所赋予的心理机能。
2.2 内化。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的发展中,这种从社会的、集体的、合作的活动向个体的、独立的活动形式的转换,从外部的、心理间的活动形式向内部的心理过程的转化,其实质就是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机制――内化。内化是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环境之间交互的形成,并改造内部心理机能的过程。正是通过内化,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以及人与文化产品间的活动才转化为大脑内部的活动。
2.3 语言和思维。维果茨基(1962)指出,语言对认知发展具有两大功能:其一是在文化传承中成人将生活经验和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经由语言传递给儿童;其二是儿童以学得的语言为工具,用于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基于此义,他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前者为因,后者为果,即语言具有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功能。从社会文化的观点来看,思维源于合作性的对话,当这些对话被内化为“内在的语言”时,即从外部的活动向内部的心理过程转化,学习者就能够用“言语思维”独立地去表达那些起先只能在成人或知识更丰富的同伴帮助下才能表达出来的意义。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对话,学习者获得新的处理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模式。
2.4 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存在两种发展水平:“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指在成人指导下或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两个发展水平的界说,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其意指认知发展真实水平与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这两者之间的距离。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不要面向儿童的昨天,而要面向儿童的明天,也就是说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引导发展。
三、社会文化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从不同的视角解释语言的习得与发展,打破了传统的第二语言习得的局面,为外语教学带来了种种启示,对在课堂上培养学生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的能力以及交际能力有着深远的知道意义。
3.1社会文化环境与外语教学相结合
教师应把语言课堂看成是外语教学的社会环境,努力营造与现实世界相吻合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使用语言的情景和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目的语的文化环境中,在语言的交流中学习和使用语言。通过社会情境的营造,学习者带着不同的先前经验,进入所处的文化和社会情境进行互动,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3.2 发挥中介的作用
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机能通过中介来实现,语言是最重要的中介工具,第二语言习得也是一个中介参与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中介概念可以研究如何提供搭手架。此外,学习者之间的对话与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对话一样有效果。通过同伴调节学习,学生从与同伴的交流中有效地为彼此提供帮助。而有些非语言的文化产品,如学生档案袋也可以作为中介工具,促使学生建立学习目标,选择有效的策略。
3.3 采用交际教学法
交际法强调语言的意义和运用,置语言的流畅运用于首位,要求学生在学习初期就流畅的表达思想,重视言语活动而非语言练习,重视言语的流畅而非语言的准确,语言练习和背诵等从掌握语言形式进而使用语言表达思想,并不等于己经发展了听说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而且在交际之中,习得语言可以实现言语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直接联系,从而实现活用式掌握外语。
3.4 教学中实施动态评价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存在个别差异和情境差异,即不同个体之间最近发展区有所不同;在不同情境中,同一个体也可能有不同的最近发展区。过去人们把学生发展水平仅仅看作静态的“点”,而最近发展区概念的引入,把学生的潜在水平和现实水平之间的距离作为评价的对象,现在学生发展水平是一个变动的“区段”。因此,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充分了解需要教师用发展的观点,了解每个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评估出学生成绩的可修正度,采取持续动态的测量方法,让学生发挥潜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社会文化理论与其他心理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理论的根本区别是社会环境和心理语言过程不再被看成是两个分开的现象,考虑社会交互和语言发展的关系,对二语习得者来说,语言发展产生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中二语学习者积极参与意义建构,并通过该过程习得第二语言。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引入社会文化理论,有效的促进学习者第二语言的习得。
参考文献
[1]Lantolf,J.P.& Thorne,S.(2006)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the Genesis 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102.
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的空间
城镇化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农村以往的生产方式与文化发展模式,带给人们一种自由、活力以及创新的生活方式,这也给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出了严苛的挑战。当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关系民族传统文化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持自身特质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在城镇化高速进行的过程中,发展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需要解决因为城镇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与心理问题,并制定科学的措施,以扩展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与传承的空间,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触角伸向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激发人门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城镇化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创造了新的平台
城镇化的发展促使人们更加倾向于新型体育方式的便捷与新颖,未来的体育文化是建立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重构与吸收基础之上,但这并没有改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质。它是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辩证地思考问题,将民族传统文化中落后的文化特质剔除,保留其中优秀的文化特质,注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中的精华部分,使其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城镇化的发展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的环境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基础之上,它既是世界体育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结晶。传统体育文化是社会与民族发展的产物,特殊的社会发展环境是体育文化存在的基础。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也就是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进步,民族传统体育的结构与发展机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城镇化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同时也为传统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城镇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在精神生活方面却没有以往的丰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载体,为新型农民进行健身娱乐提供了场所,不但减轻了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情感压力,同时也给城镇化催生的新型农民以真正的文化熏陶。
针对如何加速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进行传承与保护
要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进行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人们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主要的精神的表达方式,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理念与内容,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化遗产,需要对其进行传承与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城镇化加速建设时期,要充分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步骤与条例对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区域进行保护。对一些流传时间悠久的口述体育演练方法与体育民俗进行记录与存档。
运用文化产业品牌的方式进行传承与保护
要运用文化产业品牌的方式进行保护与传承:第一,要对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现状与传承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利用本地特殊的人文文化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文化产业品牌的包装,形成地方特殊的文化产业。第二,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力度,打造一批充分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的体育文化形式与品牌,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各个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品牌的重复建设。
运用博物馆的静态与动态形式进行传承与保护
要运用博物馆的静态与动态形式进行保护与传承:首先,要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与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活动,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承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其次,可以利用博物馆的特殊时间与空间,将与民族传统体育有关的民俗、起源、服装与技术演变进行有效展示,给人们留下静态形式上的文化印象,在时间纵轴与历史进程中记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最后,利用博物馆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节庆期间,搭建好庆典平台,为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发展契机。
设置稳固的传承空间与传承人制度
先生讲的“文化自觉”指的是什么呢?在跨入现代快节奏生活后,文化、社会的发展随之也在快速加剧,尤其是人口较少的民族又如何把自身的文化风俗长期保存下去。先生认为,人口较少的民族只有从文化转型上求生存,要善于发挥原有文化的特长,这样民族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
“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可以以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民族就可以看到整个中华民族,甚至是全人类都要面对的问题。“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但是,文化在其变迁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只有在顺应时展的趋势下,不妄自尊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了解自身民族历史文化,做到以自己的民族为傲,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护并传承下去,才是一种真正的文化自觉。
对文化自觉的界定涉及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意蕴:第一层,在追求现代的发展中,要充分认识本民族传统文化中对现代生存有重要精神价值的内容,自觉对待民族文化中具有普适性意义的部分,并让其在新的时空条件下得到发扬光大;第二层,注重理解和诠释他者文化的经验和长处,并能够针对社会实践需要,博采众长,自觉吸收他者文化中的精华,运用到自身文化建设中来,在多元文化中自觉交流、吸收和整合,增强文化力量,形成一种人类和谐的文化理念;第三层,在分析、比较、鉴别、吸取和整合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中,自觉实现文化创新。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二者相辅相成,没有文化自觉就没有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的支持也就不会有真的文化自觉,因此在讲文化自觉时,必须要谈及文化自信。所谓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学说以及优秀文化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当代核心价值体系的威望与魅力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尊奉、坚守和虔诚。也就是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特质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二、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
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说:“文化是指整个人类环境中由人所创造的那些方面,既包括有形的也包含无形的。”现在所说的文化,正如克鲁克洪所说的文化的两个部分,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具有传递、接续、承接、沿袭创新、承上启下之意,一般指承接好的方面。文化传承即社会文化的传继,是文化的“历时性”传播,是文化在诸如民族等社会群体的代际成员间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传继的过程。文化传承强调的是文化从一代人到另一代人的纵向传继,是文化在时间上世代传递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文化传承虽然强调的是文化在纵向上的传递,但并不否定文化在纵向传递的同时也要在横向上得到传播。横向传播,既包括具有同一特质的文化在同一社会群体成员中传播,也包括那些不同特质的文化,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或社会群体的传播过程。
但是纵向的文化传承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代人首先从上一代人那里承接到文化,通过传承来习得该社会所属的群体文化,然后再将传统文化不断继承下来,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创造再形成新的文化,再把它们传递下去。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每个时代的群体成员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如果文化传承中某一环节中脱落,那么对文化保护与传承、文化再生产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民族社会文化的断层。
文化传统是一个“静动结合”的概念。是一个不断传承、发展的过程,传承的文化、历史的延续,不只是整体上代代相传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继承中不断重建的。文化传统是在动态中发展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每代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所接触的文化也不同,每个人都会因为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很自然地继承上一代人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特殊需要下,来对其进行利用和改造,使其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族群来说,文化传统需要适应现代生活的文化基点、历史条件,每个民族的现代生活,都是建立在被批判过的传统之上的。
文化传承并不是简单的怀旧情绪,需要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为基础。如果要将民族文化、传统予以有效传承,笔者认为在对自己文化有充分自知的基础上,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建立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最终实现文化自强,是今天我们需要持有的一种文化态度。
参考文献
[1] .九十心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2] 李艳.文化自觉的三重释义[J].东北师大学报,2012(3).
[3] 刘芳.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J].理论学刊, 2012(1).
[4] 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高校教育;文化发展;思政课程;优化途径
1文化发展的时代变迁与诉
求党的十以来,在多个场合提到我国的文化发展,并传递出文化观和文化理念。如何正确理解中国未来发展对文化理念的全新要求,是高校思政教育在现阶段应当时刻把握的教育责任与使命。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崛起,也附加了文化缺失的不利因素。在西方工业文化进入我国初期,切实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但从侧面也影响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文化发展角度,经济繁荣是社会发展基础,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同样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振兴的必要条件。尤其文化本身也是一个社会的文明象征,在不断向前发展的驱动力上,文化理念是支撑多维领域共同进步的核心条件。然而当代大学生思想层面尚未意识到文化发展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重塑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树立民族文化的支撑力,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当务之急。而且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应当秉承的教育观念,是文化发展对新时期思政教育的历史诉求。
2文化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
文化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应当从文科与工科两个维度探讨。工科学生是我国未来科技振兴的人才基础,文科学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才保障。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目标出发,文化发展是基于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而提出的核心发展观念。一方面,我国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被形容为山寨大国。如果要打破这样的历史标签,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就需要培养工科学生对于文化自觉的深刻理解,以技术创新带动文化发展。另一方面,对文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要注重文化发展的辩证思维。学生在毕业之后参与社会工作,其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是最为基本的基础条件。学生在工作中是否能够站在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思考实际工作的责任与义务,完全取决于自身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基于以上两个维度的辩证思考,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核心应当以文化发展观为侧重点,引导学生认知客观世界的文化诉求,进而树立学生对社会发展的正确认识,以文化自信承担历史重任,参与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建设文化崛起的现代社会。
3文化发展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革新路径
3.1树立文化自信的思想建设
在高校思政教育的革新观念上,应当以文化自信的核心理念为主导,树立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心。这样的信心需要思政教师以客观实例举证分析,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自信对于经济繁荣的重要作用,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效应。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从社会实践中予以引导,那么高校不仅要在思政课堂中予以强调和深化,也要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予以指导,进而让文化发展的观念深入每位学生的思想意识,指导学生的主体行为。思想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树立文化自信也并非一蹴而就。在思政教育的工作中,所有教师应当秉承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以教育工作的服务精神,针对学生的所有文化问题进行讲解细致入微,以文化发展观为依托,以思政课程为载体,构建学生对文化发展的思想认知,对文化自信的正面理解,进而培育学生的文化思想与精神,形成对民族的自信、对国家的自信、对社会的自信,直至延伸到对文化发展的自信。
3.2融合传统文化的思政理念
高校思政教育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发展的价值观念,需要树立起相应的文化理念氛围,让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体验和感受文化发展的实质意义。而营造文化氛围的过程中,高校应当结合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深度发掘与校园文化构建的契合点,进而以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约束学生的个人行为,继而削弱多元文化的不利影响。那么以各大高校自身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契机为切入点,形成对校园文化的开发设计,才能以社会主义核心发展的文化理念构造并落实到校园文化的主体当中。此外,需要高校以各种校园活动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在活动之中形成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体会。而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追溯历史的文化基层,而应当着眼于文化发展的前途进行思考。引领学生思考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远的发展道路上,应当以何种文化形象立足于国际政务,应当以何种文化姿态主导社会发展,以及在我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作为时代的主人翁,大学生应当承担起怎样的历史使命。只有深入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才能将文化发展的全新维度与高度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并最终形成学生自身的文化底蕴,指导文化意识形态向行为模式靠拢,进而达到以文化发展观教育当代大学生的初衷,完成高校思政教育全面革新。
参考文献
[1]侯帅.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一、前言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理念也不断的得到发展,“多元音乐文化”已然成为音乐教学改革的主导价值观念之一。在当前中学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如何去正确的认识“多元文化音乐”,又该如何合理的运用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一个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多元文化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影响及其运用进行一些探索。
二、多元文化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主要是指:多民族的音乐教育、音乐文化教育多样性。其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从而增进学生对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那么多元文化音乐真正走到中学音乐课堂中会产生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呢?
1.拓展学生音乐欣赏范围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学提倡各种音乐平等与音乐文化共存,任何音乐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优势,这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引入到中学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有了更好的认识世界音乐及其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机会,不论是我国传统的民间音乐,还是西方经典音乐,亦或是其他民族相关的音乐作品以及流行音乐等都让学生拓展了视野,极大的丰富了学生音乐欣赏范围,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从而学生更加想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
2.拥有不同的欣赏切入点
在给学生介绍一些他们很少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或是特殊风格音乐作品的时候,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与音乐作品相关的文化背景。如,欣赏非洲不同部落鼓乐作品的时候,先给学生介绍一些当地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文化背景,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不同民族音乐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从而激起参与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中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弘扬民资文化”。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来说,加强对本民族音乐的学习,通过对本民族音乐的学习去了解自己民族音乐的特性,将能促使学生更加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好的认识自己,并为传承本民族的音乐做出努力。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学音乐教学
当今是一个多元共存的世界,文化或是音乐都需要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要想更好的让学生感受、理解音乐,就必须要有多元化的音乐教学观念。
1.教学目标:以文化理解为取向
学习一种音乐倘若是不能对其文化意义进行充分的理解,那么是很难去理解它、认识它的。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学并非仅仅以审美为核心,如果仅以审美为核心是无法让学生获得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不同文化内涵的感悟、理解。因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要想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就必须树立以文化理解为取向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音乐的感受,理解音乐的观念、行为、活动、物质文化,进而不断的理解音乐的生活世界、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实现文化与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
2.教学方式:感受鉴赏为主体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学方式应注重的是学生的内在发展,而非外在发展。以感受鉴赏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局限在精神层面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把音乐欣赏与一定的文化传统、娱乐、惯例等普遍而又复杂的文化问题仅仅的联系起来。因而其教学方式也应是一种以音乐文化的感受与鉴赏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学中要立足于一定的文化语境,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聆听,认识音乐的体裁和形式,并联系与之相关的行为、价值观等,让学生更加深刻的去理解其存在的社会文化意义,最终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判断力。
3.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教学特点
(1)音乐与文化语境相结合
由于文化的多样性使得世界音乐形式多样、功能各异,所以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学应把音乐看做是一种文化的现象,音乐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学应是“学习一种音乐,鉴赏一种音乐”,这种学习是离不开对其文化语境的理解和认识的,需要借助一定的文化语境去解读音乐,如果离开了这个语境就如同无源之水。正如只有借助一定的文化境域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中国的曲牌、非洲的鼓乐等等。
(2)鉴赏与表现活动相结合
虽然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学是以感受鉴赏为主体教学方式,但是这并不表示要取消或是排斥演奏、歌唱等音乐表现活动,而是要把它们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加深学生对音乐文化的亲身体验,更能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加敏感的感觉,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的去探索,从中发现不同文化中的音乐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让学生对其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
4.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1)大力挖掘与发展我国传统民族音乐
我国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就音乐的社会构成来看其本身也是多元的,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多元文化教学并不意味着消弱民族文化,相反的而是要从自身做发掘,以民族文化发展为基础,积极的学习我国传统文化音乐才是的当前中学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学中不难发现现在的青少年对中国传统音乐可以说是知之甚少,而对那些商业化音乐却是盲目追随,这种现象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欣赏进行正确的引导,以我国传统音乐为文化为基础,然后扩大到世界民族音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文化生活中凸显文化个性,而不至于迷失了方向,又能很好的传承和保护我国本土音乐。
(2)适量渗透于选择世界民族音乐
音乐是世界各民族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财富之一,其音乐多种多样,我们不可能把这些全部都介绍给学生,因此教学中只需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化进行教学就足够了。引入一些世界民族音乐既可以激起学生欣赏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进行熟悉和了解。
关键词:企业文化;落地;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化线为面;化念为制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152-02
企业文化可以被视为一个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是注定走不好也走不远的。这一点,已经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企业文化不是用来浮在空中、作为装饰的,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落地生根,也就是将文化理念融入到所有与经营和管理相关的活动中来,让文化被企业所用,让企业拥有文化的烙印。这种落地,客观地讲,是目前大部分企业所忽略或难以实现的。这就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来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繁”、“虚”等实际问题,实现文化的制度化和全面化,从而真正实现文化的落地。
一、在内容上要化繁为简
企业文化从兴起至今,经历了百家争鸣和时代的检验,各种理论可谓底蕴深厚、繁冗复杂。没有企业愿意,也不可能将所有文化都不加修饰地全盘吸收,而唯有把握文化的规律,才能可能删繁就简,去伪存真,找到真正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独特文化。企业管理者必须培养一种意识,就是只有经过复杂,才能走向简单。
1.把握化繁为简的规律
文化的成长规律就好像读书一样,需要把厚重的书本读透、读懂,归纳出不一定是精髓、但一定是最急需的知识,跳出复杂,才能简单。因此,文化落地的第一步,关键是要在企业运作过程中,掌握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自身的特点,找到将复杂事物简单化的途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些道理很简单,却鲜有企业做到极致,无疑要归咎于管理者思维的刻板和执行的懈怠。在模仿行为盛行的今天,有的文化推行者在无法读懂他人的企业文化理念,没有读懂自己的企业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便盲目照搬他人的成功经验,抑或不顾文化的地域差异,便将书本上的复杂文化理念强加于自己身上。他们忽略了对化繁为简的思考,他们习惯于让自身去适应复杂的外部文化。实际上,在掌握了自身的文化规律后,再将复杂的外部文化简单化,将大大降低文化落地的难度。
2.控制化繁为简的过程
化繁为简其实是一个从假定到例证的过程,通过文化的整合实现员工思维方式和行动的统一性,完成一种视角的转变。企业在推行文化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环境的干扰因素,将自身读懂,提炼适合自己的文化理念,并假定这种理念是可执行和有意义的,是可以被员工接受的。这个假定是化繁为简的准备阶段,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文化的整合。如果从繁文化提炼出来的简文化,可以通过有效执行得以实施,完成从假定到例证的转换过程,就相当于将决策层的文化理念转换为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成功了一半的化繁为简。当然,假定的理念文化并不一定可以得到证实,如果简文化并不能真正适应企业的需要,不能被员工接受,就有可能成为失败的例证,无法完成文化的落地。所以,化繁为简的过程其实应该是可逆的,企业可以随时审视自己的简文化,并对错误的假定进行修正,在不断转换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文化理念,促成文化的落地。
二、在形式上要化虚为实
企业文化究竟是虚无还是实在的,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焦点。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虚无缥缈的,只是存在一种无形的力量;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实实在在的,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指引、一种凝聚力,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员工的精神动力。但无论是虚是实,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企业文化要做到落地,就需要将“虚”的文化变成“实”的行动,将“虚”的精神成就“实”的效益。
1.处理好虚化与务实的关系
我们并不否认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需要有美丽的包装,但如果文化仅仅是通过喊喊口号而虚化出来的,企业大可不必煞费苦心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这不是企业所想,也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一个成熟的企业文化体系,固然需要明确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向员工展现一套美丽的文化,这是“虚文化”的最基本要求。但更为关键是,如何通过虚的文化改变员工的行为准则,通过非经济的手段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在化虚为实的过程中,要将美化的虚文化通过作用于企业中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企业),在美丽与务实之间找到正确的平衡点,使得人的精神能量得以大力发挥,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绩效提升。两者的结合是企业文化是否具备持久生命力,是否能有效引导员工、助推企业发展的关键。
2.把握化虚为实的时机
有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创始之初就已经存在了,它是企业创建者个人意识和理念的一种体现,这些理念亲和有力而且能渗透人心,它虽然萌芽于个人,却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企业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对于这种企业文化,只需要将虚文化提炼捶打,通过物化和传承,使之成为激励企业不断进步、员工不断进取的巨大精神动力。有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成立初期,由于规模限制而相对单调,无法完全体现企业的精髓理念。这个时期的虚文化,大部分仅仅展现了企业管理者的个人思想、作风和魅力,无法直接传承为企业的务实文化。随着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变革,新的文化理念就可能出现并渐渐深入人心,逐渐替代初期的个人文化。这个时期的文化,才能化虚为实,成为真正务实的企业文化。因此,虚文化的实务化过程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置之不理,应该根据企业的现有文化特点,把握化虚为实的最佳时机,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三、在传播中要化线为面
企业文化的落地是否成功,关键在于理念是否被员工接受,被客户满意。仅有企业高层人员理解和赞同、而员工毫不知情或难以执行的文化理念,绝不可能成为企业不断创造经营效益的动力。因此,文化理念如何从线性的片面传播转变为全面传播,就成为文化落地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因此,无疑应该将力量凝聚到对企业价值理念的宣传、先进典型的树立和行为规范的约束上来,着力构建科学全面的传播模式,制定完善的行为规范,从而推动企业文化的真正“落地”。
1.以宣传行为规范为重点,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
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意识到行为规范是行为、习惯产生的基础,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一整套行为规范来支撑价值理念体系,使行为文化成为企业理念和制度的延伸。首先应通过报纸、网站、宣传栏等载体,大力宣传行业行为规范,使员工在理解和赞同的基础上,自发找到企业的精神源泉。同时配合相应的监督、考核、奖励和惩罚机制,督促员工执行,对其行为产生直接的规范和约束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企业发展理念的行为就会得到鼓励和认可,不符合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就会被纠正甚至摈弃。当所有或者大部分行为都符合要求时,这种持之以恒的行为就会超越制度的层面,达到一种“习惯成自然”的境界。例如,开展培养行为习惯的活动,在理念的支撑下,不断健全服务标准,规范作业行为,为企业展示一种行为规范,从而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体系。
2.以选树典型为抓手,建立行为文化的“风向标”
在建设行为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榜样”的引导作用,以此为抓手,来促使员工行为的规范化和习惯化。一方面,要把握好模范人物的先进思想理念,将其凝练成为一种价值体系,加以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还要细致观察模范人物在先进事迹中的行为特点,注重把抽象的价值理念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这样的典型行为,更容易被员工接受,更加容易引发大家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例如新时代的风帆“李东晓”同志,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和赶超意识,将他的精神“理念化”,还要学习他严肃、严格、严谨的行为作业标准,将行为“规范化”。只有这样,模范人物才能发挥感染、激励的作用,企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才能得以“形象化”。
四、在管理中要化念为制
企业文化的文本化或者说制度化的过程,就是信念的落地,它为文化的落地提供政策或者硬件的支持。如果没有合理的制度来支撑,就可能发生偏颇和失真的问题。因此,必须按照以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推动工作落实的思路,将价值理念渗透到制度的各个方面和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同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更新、完善制度,使制度文化成为文化落地管理中的主线。
1.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企业文化的活力源泉来自于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需要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过程中,要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在激励增强搞好企业的使命感和调动工作积极性上下工夫。要以正面宣传为主,理直气壮地表彰、奖励先进和优秀,激发他们爱企、爱岗的热情,引导树立“争第一、创一流”的意识,营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通过有效激励,培养文化人才自身的企业责任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极大地发掘人的潜力,实现自觉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是最代表企业职工利益的,也是符合时展需要的企业文化,更是具有先进理念的企业文化。
2.完善总结机制,提炼文化成果
很多的文化工作者,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而不去下工夫进行总结、收集、整理、概括、提炼、分析。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活动的成效大打折扣,我们并没有取得丰厚的理论成果、机制体制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意味着活动“草草收尾”,就有可能使活动成为“过眼云烟”。因此,必须建立定期总结制度,在总结归纳与理论概括方面下工夫。要把日常工作中许许多多的“金点子”和“案例”、不同层面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活动中成功做法和经验概括提炼出来。要力争让“总结”成为一种“文化作品”,将其大力宣传出去,使企业文化产生广泛的、强大的、持久的、深远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徐淑芹.企业文化建设“三化三为”[J].大庆社会科学,2004,(4).
[2]张寿雄.浅谈企业文化落地[J].剑南文学,2011,(6).
[3]罗一鸣.浅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6).
[4]谢振山.企业文化落地“七要”[J].企业文化,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