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26: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法落后,与广大学生的学习要求脱节
没有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与标准,创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在现有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填鸭式教学,其教学方法落后,与广大学生的学习要求脱节。(1)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与把握力度不足,没有将素质教育与学生学习能力有机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单向性的知识灌输和填鸭式教学,并不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和压力,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2)受思想观念的制约,填鸭式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升学方式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以考试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得学校忽视了教学重点,单一追求升学率,弱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二)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联系不紧密
对物理学科的认识不足,没有站在实用性的角度准确解读和理解物理学科的作用,导致物理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联系不紧密。(1)现有的物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点滴分开来讲,纯粹的课本理论知识讲解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所学习知识的体会和理解不足,导致最终结果只能背诵和记忆,导致物理知识与生活行为脱节。(2)在物理课堂教W过程中实践环节匮乏,教师所传授的“死”知识使学生丧失了将其运用于生活的灵活性,导致物理课堂教学丧失了它本身的意义,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物理学科的精髓。
(三)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学设备匮乏
没有将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科学技术在物理教学领域的应用不足,导致物理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学设备匮乏。(1)教学设备匮乏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缺乏,没有进行图文并茂的物理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对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泛滥,弱化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直观性,授课形式花哨,不具备实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物理学习的整体效果。(2)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时间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较少,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十分重要。但是,填鸭式教学导致课堂基本上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独立思考与做题的时间十分缺乏,对于所学的理论知识没有及时灵活运用,一旦作业堆积学生也只是应付完成,对于所学的知识也忘记得差不多了,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强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对策和建议分析
(一)立足于广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创新物理教学方法
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与标准,创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立足于广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改进教学方法。(1)深入解读和把握新课程标准,将素质教育与学生学习能力有机结合,创新教学方法,科学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图文并茂的物理课堂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和压力,并提供时间进行练习,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2)积极改进思想观念,从根本上杜绝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物理能力为导向、以考试为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把握好物理教学重点,提升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二)紧密联系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
教师应准确把握物理学科的认识,站在实用性的角度准确解读和理解物理学科的作用,紧密联系物理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1)突破现有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生活的点滴,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深入体会和理解所学习的知识,杜绝背诵和记忆方式,利用生活行为解读物理知识。(2)强化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于生活的灵活性,把握好物理课堂教学本身的意义,引导学生真正掌握物理学科的精髓。
(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将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强化科学技术在物理教学领域的应用,合理安排物理教学时间,并配置教学设备。
综上所述,应立足于广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创新物理教学方法,紧密联系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并强化教学设备配置,才能准确把握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方面强化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锦秀.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分析和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5).
曾沛鑫老师是一位初中物理新老师,从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公开招聘到广州市第一一五中学工作刚满二年,选择一位新老师读解他的课堂教学艺术,是因为教学艺术本来就存在于每一个老师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学艺术并不是教学经验的使然,而是人们心灵相通本性的使然。曾老师年轻气盛、心智水平高、物理知识好、思想活跃、与人交谈反应敏捷、善于聆听对方语义及时作出反应回答、很容易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心灵的互动、心灵的共鸣,产生良好的课堂教学艺术效果。本文透过曾老师的一节物理课,读解其课堂教学艺术上的师生心灵互动表现。
读解曾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是以徐炳钦创作的《禅的学说》的禅学理论关于教学艺术论的理论为基础。其学术原理如下:
禅学理论应用于教育上,把教师与学生间知识的传递建立在意识场的物质基础上,可以建立起教育艺术的理论。
根据禅学理论的知识,人体含有意识荷,意识荷能随人的意识活动进行场性分布,意识信息能以意识荷为介质进行心与心的信息传递,这就是教育艺术的物质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艺术性地建立师生之间的同性同息的意识空间,产生知识信息传递的心意共鸣,进行有效的知识传递,这就是课堂教育艺术的构建。
教育艺术论:教育艺术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发出语音信息的同时,以意相随,同步发出心意信息,这是老师在课堂空间中组建意识场,学生听课领会老师的语音信息的同时,心意中同步形知识信息的意识空间场,老师与学生的意识场同步叠加,则发生课堂上同性同信的心意共鸣,老师与学生形成富有情感的声情并茂的课堂教学,教育艺术是老师与学生以知识为纽带的心灵的互动,教育艺术的开展要求教师具有把握和应用课堂艺术的能力。
在听课前,我对初三物理课本的作者思想、初中物理知识特点、课本语言表达方式、图文含义、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等进行参禅感悟:发现初中物理教学需与初中物理知识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相适应。
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感悟 :物理课程分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大学物理,其相应的物理老师也分初中物理老师、高中物理老师、大学物理老师, 不同的物理老师如何看待初中的物理知识:初中物理老师会感觉到物理知识点多而分散,难以建立起物理现象的空间思维,物理概念、物理定义、物理公式等理解与应用都让初中物理教学变得困难;高中物理老师会觉得初中物理知识只是物理学的入门知识基础,只是各种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浅表层的粗略学习,数学应用能力很低;大学物理老师则会认为初中物理知识就象是成年人看儿童图画书,只是非常简单的物理入门知识。透过从不同物理老师的视角,可以看出物理知识的生成与学习特点:物理现象的理解(初中物理)——物理现象的规律性知识——物理知识数学公式表达与应用(高中物理)——物理知识的高等数理化应用(大学物理)。初中物理是对日常物理现象的基础学习,初中物理教学就必须体现其初中物理知识特点:注重物理现象的理解。初中物理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很容易忽略了这一点:把高中物理知识的文字理解与数学能力提前下放到初中物理知识课堂讲解上。
对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感悟:初中二级年开始学习物理,初中物理要求学生通过各种自然物理现象、物质属性总结出来物理知识,并能应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物理问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是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础,这种理解是在学生大脑中建立起物理现象意识空间的过程,老师的物课堂上应帮助学生建立起物理现象的意识影象,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物理现象。
基于上述的两点认识,我就确定了我听课的分析方向:物理现象、物质属性理解——熟记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解题,并注重课堂上的师生心意信息的互动,课堂教育艺术的效果。
曾沛鑫老师上的这节物理课是:密度知识巩固习题课。
密度知识的相关物理现象、物质属性的理解:质量的概念、体积的概念、固液气的物态知识,水、冰、铁、水银、铜等各种物质的密度属性的理解。
密度的知识:物质的一种物理特征,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ρ=m/v。
应用密度知识解决物理物问题:应用密度分辨物质、应用密度公式解题等。
曾佩鑫教师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理解——熟记——应用”这一物理知学学习过程:
1、课前物理科代表领读物理笔记,熟记物理知识,上课后老师再让学生齐读本章学过的知识笔记,熟记物事知识。
点评:注重熟记训练。
2、上课开始,以提问方式复习巩固物态知识:固态、液态、气态的特点与异同点。再给学生10秒钟时间复习笔记,熟记物态知识,然后合上课本,进行物态知识小测。
点评:小测前强化熟记训练。
3、结合学案开始密度知识的巩固复习训练课
(1)老师简述密度定义后提问复习密度的含义:铁的密度:7.9Х103kg/m3的物理含义。
点评:老师简述密度定义时,没有突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征: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不同。结合铁的密度:7.9Х103kg/m3讲解密度知识则很好,复习了密度定义概念的表达方法及其含义。
(2)提问导入固态、液态、气态的密度大小比较:发现水银的密度比很多固态物质的密度大,是一种特例。
点评:应结合课本的密度表,复习固态、液态、气态的密度大小比较。
4、密度公式ρ=m/v的巩固应用复习
(1)提问:把一块砖头劈成两半,密度有没有变化?
课堂讲评:应用公式演绎:ρ=m1/2÷v1/2=m/v,结果没变化。
点评:应同时结合密度是物质一种征性:同一物质密度相同,巩固物性知识。
(2)提问:把一杯水变成冰,密度变大还是变小?
课堂讲评:冰箱实验结果,冰的体积变大,ρ=m(不变)÷v(变大)=结果变小。
点评:应同时结合课本的密度表,比较水、冰、海水三者的密度。
5、密度的课堂训练:共5小题。
(1)给20 秒钟时间让学生做1-2题,提问答题、解题,老师结合学生思路课堂讲评。
(2)给3分钟时间让学生做3-5题,提问答题、解题,老师结合学生思路课堂讲评。
点评: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练习,让学生充分了思考解题,老师的课堂讲评抓住学生的题解思想要点,进行以知识为纽带的思想互动,体现课堂教学艺术效果。
6、布置作业。
透过曾老师整节课的过程表现,可以总结曾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特点:
1、曾老师是重点大学物理系毕业生,物理基础知识好,思想反应快,说话交流善于聆听对方语义并及时应对回答,属智慧型、知识型老师。
2、曾老师的这些特点反映到课堂教学上,就能体现出很好的课堂教学艺术效果:老师讲课语音发出的同时 同步发出心意信息,并关注学生的思想反应,在聆听到学生理解反应时,再作进一步的课堂知识传递,这就是课堂教学艺术,师生心意信息的互通互动,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
3、曾老师熟悉全班的每一位学生,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的提问能对每一位学生适当的提示,激发其思想意识信息,这有效地提高了在课堂的心意互动方面效果。
4、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完成练习,让学生充分了思考解题,老师的课堂讲评抓住学生的题解思想要点,进行以知识为纽带的思想互动,体现课堂教学艺术效果。
5、物理教学体现“物理现象的理解——熟记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这一物理学习过程。
为曾老师提出需要改进的一点意见是:结合课本内容,强化物理现象、物质属性、物理原理理解教学,体现“物理现象的理解——熟记物理知识”这一初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同一课题,如果让一位高中物理老师上课,则会以高中生的水平采用不同的知识切入点:则会单刀进入密度公式ρ=m/v,讲明ρ、m、v的物理单位,则进行习题训练,这样的教法,对于初中学生,在物理知识的理解上就会产生困难,以至学生产生学习困难。
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的困难所在是要把物理现象转化为学生大脑中的物理知识意识空间,自然界的所有物理现象都是物理学习的内容,物理概念、物质属性、物理规律等,都需要相应物理现象思想意识空间的建立与形成,初中物理课本有非常多的插书、形象、直观、容易帮助学生形成物理现象的意识空间,初中物理教学应善用课本插图及论述,形象直观地学习物理知识。
曾老师的课堂教学并没有因为老师的物理水平高而选用物理定义文字讲解或物理公式导入等高端的物理课堂讲解方法,曾老师的课堂教学方法能紧扣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师生以物理知识为纽带的思想互动,这就是课堂教学艺术。
在此为曾老师提几点建议:
1、注要初中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的知识生成特点,强化物现象、物理概念、物质属性、物理规律的基础知识训练,首先让学生学会理解,再行熟记,最后才是应用能力的训练。不要把初中生当作高中生或大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
2、不要因为日后教学经验的丰富,对中考考题的研究而演变成考题主导型的课堂教学,在物理课堂上满口腔是考题、满堂课是知识点的重要,这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退化,物理课需以物理知识为纽带的师生心灵互动。
关键词:电子白板;初中物理;混合式教学一、电子白板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增强师生交流,提高课程改革的效率
基于电子白板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更多直观的学习体验,电子白板可以将音频、动画结合在一起,使原本枯燥的物理知识给学生更多丰富的学习体验,使得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参与度更强,课堂氛围也能够在电子白板的辅助变得生动、活跃,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构建高效的物理学习课堂。
例如,在W习电能知识的时候,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的混合教学方法用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学习视频,介绍电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产生的原理,使抽象的电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同时,初中物理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堂小实验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丰富知识体验。如在上课的过程中制作一个简易的电风扇。电风扇可以由磁铁以及线圈进行简单构造,即便是没有电池也能够产生电能,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领会复杂的电学知识概念。
2.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初中阶段学生对于新知识有很强的求知欲,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便是学生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应当学会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新知识,使学生有更多丰富的体验,对于新知识保持着很强的关注度。在使用电子白板教学手段的时候,物理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控程度更高,教师可以随时操作教学设备,随时切换教学课件以及随堂讲解,使初中的物理课堂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投影仪以及黑板等设备的优势,为学生播放更多、更丰富的物理知识音频以及视频,使学生融入初中的物理课堂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互动。
二、电子白板混合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电子白板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在学习初中物理教学知识中重力的相关概念的时候,使用电子白板教学方式的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顺利地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物理公式G=mg的概念,并在课堂上通过电子白板的方式展示重力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重力的三要素。
2.初中物理电子白板教学模式的情境创设
在讲解重力的相关概念的时候,物理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来播放牛顿发现重力这一现象的背景知识,通过物理故事的介绍使学生主动思考重力这一自然力的影响,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回忆与重力相关的生活现象。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重力作用,可以向学生举出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如跳水运动以及做抛物线的运动。
学生初步认知重力物理现象之后,物理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向学生播放教学课件,使学生对于重力知识有更加系统的认知。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进行重力实验,在对比实验的演示下,学生对于重力知识以及重力实验有了更多、更深层次的认知。
在对重力知识有了系统的认知以及亲身体验之后,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系统的物理知识,对于本节课的重点知识――重力的大小进行探究以及实验,在了解这一知识的时候,必要的学习工具是弹簧测力计,物理教师只要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这一工具就将课堂的探究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在电子白板演示的实验步骤下亲自探究重力的大小,理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对G=mg这一物理关系进行验证。在探究的过程中,将实验的数据记录在如下的表格之中:
钩码的质量m/kg
钩码受到的重力G/N
G/m的比值大小
在实验数据的辅助下,学生也可以分析和验证物理课本中列举的物理规律,并用相关的数据进行总结,描绘出G=mg的图像,得出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借助电子白板的教学方式,物理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正确的实验操作以及实验过程,排除学生自主实验中出现的实验误差,给学生更多的实验体验,同时提升物理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的学习难度增大,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必然的改革途径。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电子白板的混合教学模式给学生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增强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交流,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初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之后的物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实验辅助是物理学科学习的基础,初中物理学科与实验辅助有着密切的关系。物理规律来自于物理现象,而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物理实验辅助是展示物理现象的重要方法。新一代的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对物理实践的地位与重要性进行科学评价,利用有效的方法对实验辅助进行成功组织与实施,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激情。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辅助并没有完全应用于物理教学中,其对于物理教学的正面作用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那么如何发挥实验辅助对物理教学的正面作用呢?
一、创新演示实验辅助,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1.加强演示实验辅助的趣味性。学习兴趣对于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质量是有较大影响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实验辅助来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学习,观察物理实验辅助,向学生演示物理学科的魅力。特别是在初中低年级的第一节物理课中,教师要利用丰富的演示性实验辅助,来吸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奇妙物物理现象引导初中学生思考物理问题。像“无法烘干的纸杯”,“鸡蛋沉浮”等,都可以成为较好的物理演示实验辅助教学。每一节物理课,都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使物理课堂的良好学习氛围被调动起来,让学生在整节课都保持高涨的热情。比如在学习有关于声音的特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纸杯听筒实验辅助的演示,吸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做一些手工活动,自主制作纸杯传声筒与听筒,让学生动起手来。之后,请一位学生上前与教师配合,为学生进行听筒实验辅助的演示。学生在观察这一实验辅助时,会对听筒传声问题进行思考,也会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些,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氛围的热烈都有积极作用。2.加强演示实验辅助与多媒体的结合。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辅助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与演示实验辅助进行有效结合。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影响,要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效率,教师需要考虑到演示实验辅助的可行性与效率。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演示实验辅助会受到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在限制情况下完成的演示实验辅助是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对于较为大型的实验辅助,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演示,大大弥补物理实验辅助教学中的不足。比如在讲解有关于《世界是运动的》这节课的时候,教师无法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运动的地球进行观察。利用地球仪进行演示,其直观性与形象性都明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相关实验辅助视频的搜集,将最符合初中学生物理认知水平的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在课堂上了解到世界的运动性,了解地球的神奇,还会提高物理学习热情,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进行物理教学。
二、优化分组实验辅助,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1.引导学生分组实验辅助,辅助物理学习。在物理教学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实验辅助活动已经越发精练与典型化,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实验辅助比例已经明显提高。与演示性的实验辅助相比,学生自主实验辅助活动对于学生物理水平的提高有更大的作用。在操作实验辅助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辅助,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团体力量,让实验辅助更好地辅助初中学生物理水平的提高。比如在讲解《杠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杠杆的制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标称为原形,制作一个可以用于实验辅助中的杠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物理课本上的实验辅助方法开展小组实验辅助,加强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交流,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思维的完整。2.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辅助,辅助物理学习。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对初中学生的物理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可以针对一个物理现象进行物理规律的开发。课本上的物理内容并不能满足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提高的需要,教师需要从学校的教学条件出发,为学生准备充足的物理实验辅助器材,让学生自主进行物理实验辅助的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物理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大气压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皮球、吹风机、试管、吸管等实验辅助材料,让学生对这些实验辅助材料进行自主选择,设计实验辅助。在具有自的物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肯定,他们更容易成为课堂中的主人。
三、拓展课外活动,提升学生实验辅助热情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的生活能力提高,可以用物理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智慧水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辅助不能被限制在课堂内,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物理实验辅助应用于课外。比如在学习有关于托盘天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开发托盘天平的用法,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课外内容,使实验辅助可以促进学生物理应用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实验辅助,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氛围的活跃有较大意义。希望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合理开展实验辅助,发挥实验辅助对于初中物理课堂的辅助作用,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提高。
作者:伍广虎单位:江苏省金湖县教学研究室
关键词:任务导学;物理教学;课前预习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和教学习惯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仍旧把自身当作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几乎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形成一种学生是台下观众,教师是台上主角的教学形态。这不仅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致使物理课堂越发枯燥乏味,物理教学的效果大大降低。而“任务导学”的教学模式则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它是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驱使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学进去,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同时“任务导学”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的理念吻合,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任务导学”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一、“任务导学”在课前预习中的实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预习任务和认真指导预习环节是收获好的预习效果的关键。课前预习任务的设计是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在设计初中物理课前预习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把握,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有关新章节内容的基础的问题,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去有目的地预习。同时还要突出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依据”,为有效预习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物体的质量”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什么是质量,质量的国际计量单位是什么,其他单位还有什么,质量之间是怎么换算的,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工具是什么,天平的构造是什么,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等基础知识的问题。这种任务式的预习能够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抓住学习的重点,对新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预习时产生的疑问认真听课,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
二、“任务导学”在课堂学习中的实践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就直接进入新课教学的主题,把课题写在黑板上之后就开始滔滔不绝地灌输知识,忽略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忽视了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查,使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从而使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效果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的时候要放慢教学的脚步,在教授新课知识之前为学生留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交流,探讨预习时遇到的难题,在学生探讨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观察,检查学生的预习是否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些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任务及问题,为学生创设任务情境,用任务进行导学,从而不断地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物体的密度”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在新课开始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问题:相同质量的水和冰之间有什么不同点,相同体积的水和冰之间有什么不同?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开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物理的教学中,进而提高物理的教学效率。
三、“任务导学”在课后复习中的实践
教师要把物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把“任务导学”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教师要转变传统的题海战术的策略,为学生设计具有创新、自主和实践性的作业,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关课堂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复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可以进一步动手动脑去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例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课后画出串并联电路设计图,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了解串并联电路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运用,可以让学生观察学校和自己家里哪些开关是串联哪些是并联的,从而加深对串并联电路特性的记忆。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一些视频观赏的作业。
总而言之,“任务导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强调了教师主导的作用。“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导学”的关键,而“导学”是目的也是核心。同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任务导学”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效果。所以,教师要以任务为驱动,精心设计课前、课堂和课外的任务,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物理,不断地深入探索,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峰.“教学案”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0.
演示实验是一种由教师操作,将书本上抽象的物理概念以实验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的方式,对于好奇心强烈的初中生来说,其具有趣味性、灵活性、直观性、简单性等特点。
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实验现象能够将物理原理直观地呈现出来。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同一种实验器材进行不同种类的演示实验,以便学生能够从中对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从而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
2.运用演示实验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物理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本身具有复杂难懂等特点;加之大多数初中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仍旧采取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仅仅以灌输课本知识为主,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在初中物理课堂上,采用演示实验教学能够将实验现象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直观的演示操作将物质的变化规律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加深学生对相关物理概念的印象,增强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教学改变了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验将书本上枯燥的知识点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演示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教学手段,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在初中物理课堂上,通过演示实验能够将实验内容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不仅可以突出物理教学的重点,促使学生对物理重、难点知识加以充分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和操作能力。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演示实验开展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增强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从实验中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
3.演示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应用实践
(1)演示实验在引入新课时的应用。初中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普遍高于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果仅仅以书本知识为主,只讲解而不实践,则很难激起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因此,在引入新课之前,采用演示实验开展教学极为必要。演示实验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在物理课堂引入新课之前,采用演示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物理教学中应用演示实验,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演示实验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抽象的物理事物或概念有更直观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为了激起学生探索世界奥秘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的同时,还应注意向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31-01
物理在各学科中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有这样的一句话说到:“物理难,化学烦,几何数学习题做不完。”其实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只要师会教、生会学,一切难题都好解决。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会教、会学呢?笔者以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但关键是在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把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切实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一、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角色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
二、立足课堂,教会学生提问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放开思维。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差不齐,有的层次比较低,有的比较有价值。当然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相互提问题,承认学生有差异,教师应有价值导向,让学生明确哪个问题有价值。让学生体会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相互提问,然后将问题进行综合。在教会学生学会提问时,教师应注重以下“三个善于”:一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本插图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折射规律后,让学生看图“鱼在哪里?”学生会提出“为什么鱼叉要对准鱼的下方?”“是不是看见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二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
三、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模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八年级物理《质量》内容中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时,我采用让学生先阅读课本讨论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尝试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师点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把学习主动权、思考权、发现问题权还给学生,师起到引导和点拨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我改变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我发现:学生边玩边学,学习兴趣很高,课堂学习效率高。
四、依靠科技,丰富教学手段
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体验过程具有教育意义,教师要花大力气去组织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明确的体验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的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都要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
五、依托实验,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体会科学家是如何探究物理世界的奥秘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质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很有帮助,能为学习高中乃至大学物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大力推广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如在演示水的不善于传热的实验时,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鱼放到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上部加热使水沸腾时,鱼却在管底没有什么异样。学生感到十分惊奇。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增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演示实验时,我吸收少数学生参加演示实验,为做学生实验时培养了一批骨干。这样在演示实验时,同学们观察十分认真,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能力
习题是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内容,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内容的相关习题过于抽象化、理论化,导致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生活案例进行习题的改编,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生活常识,站在探究的高度,引导、启发学生关心身边的事物,观察和体验身边常见的现象,及时巩固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落实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物理教学让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技巧。比如在学习了热能的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当前水壶里水的质量、温度以及电磁炉的热功率等内容计算水多久能够烧开,或者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闪电以及雷声的时间间隔来计算云层的高度。通过这些生活化的知识,就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能够更好的解决生活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提升物理教学的效果。
总之,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我们面对新的课题、新的要求,应不断激励自己刻苦钻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在此基础上,作为物理教师要自X的更新教学理念,结合实际,挖掘学生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由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生本课堂,是学生们学习的乐园!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基于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好奇心,通过相关问题的引导以及科学探索的方法获取并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学习探究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形成探索性思维,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不断丰富和深化的目的。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科学探究能力、养成尊重事实科学态度对物理学习、物理课程价值体现的学习目的和重要内容。[1]探究性学习方法对科学探究方法的借鉴以及对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和探索能力的开发和挖掘,对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整合的、结构化、灵活的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国内外诸多研究证明,探究性学习方法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和有效方法,有助于创新性、探索型人才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前提和基础。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策略需要以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为引导来逐步展开。一般来讲,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是探究性学习策略成功的重要一环。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设计课堂问题。第一,寻找存在于自然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物理问题入手,培养问为什么以及从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调查自然界、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并描述他们的形态、颜色、弹性、用途等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问学生冰、水蒸气、水都是什么物质以及怎么转变等问题调动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学习兴趣。第二,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知是一个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重新平衡的过程,以制造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是通过一定的问题使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无法解释一种物理现象,从而使学生心理从平衡到不平衡,然后再通过课程讲解、探究性活动开展使学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2]例如,在滑轮组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比较“一定一动”滑轮组和“二定二动”滑轮组的提升效果来制造悬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到“一定一动”比“二定而动”更省距离的结论。教师不必立即纠正学生的结论正确与否,可以通过实验对两组滑轮做工情况、机械效率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和研究,从而学生的结论,得出“同一机械来提升不同重物时,其机械效率不同;提升的重物越重,其机械效率越高”的正确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和研究性思维。
二、诱发学生的探究灵感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师生互动已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紧张活泼的教学氛围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充分应用教学环境和氛围对课堂效果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构建一个鼓励创新和探索的探究性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探究性教学情景的营造贯穿教学过程,即使引导学生发现物理现象与自己当前知识水平存在的冲突,并通过问题的提出、假设和猜想来解释这一物理现象,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假设和猜想进行实验证明,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和积累相关物理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别有心裁的想法、与众不同甚至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应该基于表扬和鼓励,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诱发学生探究灵感。[3]
三、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巩固和发展原有知识、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重要方面。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寓学于乐,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探索的魅力,从而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一般来讲,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方法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或者物理实验验证提出的假设和猜想、总结与评估、互动交流等几个环节。在验证环节包括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三个具体步骤。如此,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通过直接参与活动得到激发,相关的课程内容也会在提出、分析问题、解决、总结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得到很好地掌握。[4]
四、开发学生探究潜能
探究性学习与被动性、接受性学习相对,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围绕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和总结而开展系统性学习方法,以“灵活”和“动手”为主要特点。学生需要在求知欲、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和动脑思考、总结。要开发学生探索潜能,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在带动学生做好课本规定的基本探究性实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性和探索思维,根据课堂目标和要求,充分利用自然、生活或者实验器材等丰富素材,做出具有新意、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潜能和学习兴趣的课程设计,并引导学生自觉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自己提出问题并动手验证,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
总之,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系统的学习方法和教学形态,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因为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得到整体提升。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掌握这样一种教学形态,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江立海.新课程下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6).
[2]胡林香.浅论初中物理课中的探究性学习实践[J].科技信息.2010,(35).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 案例 初中物理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用于实践。在新课改进行得红红火火的今天,初中物理课程在要求与编排上更加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既与物理的学科特点相吻合,也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相吻合的,即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认知问题仍以感官为主,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思维支柱。大量事实证明,凡是物理学得较好的学生,大都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生活经验。
体验式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观察和体验身边的物理现象,并最终用所学知识解释物理现象,或从现象中总结出物理规律。体验式学习不仅强调用脑去思考,还要用眼看,用手做,用嘴说,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
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这样,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和可切身体验的实验,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物理过程与方法,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终达到三维目标的实现。
下面以我在教学中的两个案例简述体验式教学的优越性
案例1:在学习"长度的测量时"有这样一道习题:
小海在进行实验时,不慎将钢尺掉入水中煮了一段时间,取出后立即垫上毛巾去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他测得的长度比课本的真实长度()
A 稍大
B 不变
C 稍小
D 上述选项都有可能
分析:钢尺在水中煮了一段时间,受热膨胀,导致相邻的刻线间的真实长度大于所标长度。所以测量的长度比课本的真实长度稍小。
由于同学们的年龄特点,其感性思维能力大于其理性思维能力,所以这道题当我们从理性的角度去讲述时,有一小部分同学可以理解,大多数同学对钢尺受热膨胀变长没有问题,对于变长后导致的测量结果变小很难理解。
突破:既然同学们理性思维能力差,不容易理解,那我就从感性思维入手,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做法是,事先用橡皮筋自制一个演示效果极高的大号刻度尺,定名"橡皮尺"。让橡皮尺代替钢尺请一名同学利用橡皮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并记录结果。其他同学监督,看其操作是否规范(这一结果相当于钢尺未掉入水中时的测量结果)。
然后请另外一位同学将橡皮尺拉长(相当于钢尺受热膨胀)再次测量物理课本长度,并记录结果。其他同学监督,看其操作是否规范(这一结果相当于钢尺掉入水中后的测量结果)。
最后让同学们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同学们都惊奇的发现,测量结果偏小了。然后我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结果变小的原因,并写出书面报告。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都很积极的参与测量、讨论,最后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没有过多的讲述,只是让同学们从已有的基础知识(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动手操作,参与讨论交流,最终一道难题迎刃而解了。
案例2:杆秤是我们生活中一种测量质量的工具,其本质是一个杠杆。若在测量的过程中,秤砣上粘有污物,则测量结果会()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分析:本体相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原因是同学们对杆秤了解很少,大部分都不会使用。但在我们农村的家庭中杆秤还是比较常见的。如果让同学们认识杆秤、了解杆秤,掌握其使用方法。这道题就不攻自破了。
突破:讲述杠杆之前,让同学们在家里想办法找到一根杆秤(量程不要太大),并跟家长学习杆秤的使用。
教师自己也准备一根杆秤,并事先准备一些小磁铁,分发给每一个同学。首先根据杠杆的知识让同学们了解杆秤也是一根杠杆,其工作原理是杠杆的平衡条件。然后介绍其使用方法,由于同学们事先已经学习了杆秤的使用,这一步耗时很少。
最关键的一部是本题如何突破,具体的做法是:把课堂变为菜市场,让每一位同学都成为一名小贩,此时同学们手拿杆秤兴奋到了极点。我给的任务是每个同学任选几本书,作为需要称量的物体进行称量,并记录测量结果(同学们做的都很好,很快的测出了结果,此数值是准确的)。
接下来秤砣上粘有污物的操作是,让事先准备好的小磁铁吸到秤砣上,相当于秤砣粘有污物,然后再次测量被测物体,并记录(由于秤砣质量发生变化此结果是不准确的)。
让同学们对两次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同学们轻松的找到了本题的正确答案,并明白了其产生原因。通过自己动手测量,同学们对杆秤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动手体验他们了解的不仅仅是一道题,而是一类题,最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杆秤的使用方法,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关键词:趣味实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不仅能构建起知识体系,而且也是学生发现物理现象、探究物理原理、获取物理知识、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路径。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可以说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但单一验证式的实验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灵活应用趣味物理实验进行探究活动,通过趣味实验的新奇、惊险、刺激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求知欲,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快乐地学习。
一、利用物理趣味实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欲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是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任务,而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手段。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适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可以利用趣味、惊奇的实验导入新课。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笔者在教学《大气压强》一课时就重现了央视二套的《玻璃酒杯吸重物》实验:首先准备一只普通的高脚玻璃酒杯,一个装有吊环的硅胶垫,用这样一组简单的装置就能吊起四十千克,相当于40kg的重物。这个说法到底靠谱吗?教师提前制作好了实验道具,用两根长木棍把普通玻璃酒杯紧紧地固定住。为了方便拉拽,在木棍的边缘打了两个孔,并用螺丝固定住。现场实验第一步,将普通玻璃杯注水吸在吸盘上,当吸盘吸住酒杯后,在挂钩下面挂重物,从小质量逐渐增加,吸盘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增加到20千克时,现场可以看到吸盘的凹陷往下陷,但并不掉下来……直至总重量42千克!约合84斤!超额完成任务。最后让一个质量在45千克左右的学生亲自悬挂下拉,吸盘也未掉,学生都瞠目结舌,兴趣高涨,特别想知道为什么。教师再结合课本上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样课堂就水到渠成,学生很快掌握了实验原理:因为大气压强的缘故。生活中也常用到大气压强的原理,像墙上吸的那种吸盘扣、水泵等都是用的这个原理。
二、巧设趣味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就是学习目标,也是学习成就的必要手段。动机是激励人采取行动的内因,它由人的需要引起。这种需要有时是人体自发的,初中生虽然偏重于形象思维,但已处于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时期。但他们的抽象思维常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因而,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直观形象,直观教学很有必要。笔者给初二学生上物理第一课《引言》时就做了两个趣味物理实验《徒手玩火也不伤手》和《智取瓶塞》。《徒手玩火也不伤手》实验:在沾满肥皂水的手上点火,竟然能够不伤手,这个经常会在魔术表演中看到情景,到底是如何实现的?老师揭秘,能够点着的“肥皂水”中藏有玄机,气泡中其实充盈着不少可燃气体,“用浸湿的手捧起一堆带有可燃气体的气泡,点燃后只会将可燃气体烧尽,并不会烧伤手。”而《智取瓶塞》是:有一空红酒瓶,不小心瓶塞又落入瓶中,怎么能在不破坏瓶的前提下方便地迅速取出瓶塞呢?学生各抒己见,有说用镊子夹,有说用尖钉钉住木塞拉,有说水泡等等。学生都感觉非常好奇和好玩,都上来试试,但很难成功,最后我介绍了如下方法实验步骤:(1)将塑料袋打开,把塑料袋底部卷起塞到瓶子当中。(2)将瓶子竖立,让瓶塞停在离瓶口最近的位置。(3)把留在瓶子口的塑料袋口打开,之后向塑料袋里吹气。(4)当瓶子内的塑料袋被吹得膨胀起来后,用力拉出塑料袋瓶塞也出来了。实验原理:这跟摩擦力有关系。通过这两个实验使学生感到新鲜新奇惊叹,而不像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学生被动的接受,所以他们会聚精会神地观察实验现象和操作,甚至有动手的欲望。学生的这种积极性是很可贵的,教师应抓住和利用这种动因,引导他们认真观察,抓住重点,为取得好的演示实验教学效果打下基础。学习动机就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也即有来自外部的“诱发因素”。这种诱因能够激发人去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行动,所以选择实验尤为重要,让初中学生接触物理趣味实验,有一种神秘感和好奇心,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急待探求其奥秘,因而产生了求知欲,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学效果。
三、强化课外趣味物理实验项目巩固课堂教学
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物理课外实验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物理课外实验也就成为巩固物理课堂教育有效性的有效手段。而现今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是重视讲解轻视动手实验,更别说什么课外实验,就是实验室也是实验器材严重短缺;很少对学生开放;课外实验缺少教师的指导,学生实验活动较少开展或者没有质量;课外实验单调、死板,缺少趣味,学生没兴趣,缺少激励学生学习的外驱力。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应优化课外实验活动环境,改善学生活动空间,使学生的实验兴趣得到自由表现及发展。开放实验室,创设课外活动制作室,开设课外科技制作比赛等让学生更加自由的使用。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学生思维才能敏捷,才有所创造。强化教师对课外实验的指导和参与,教师要有目的地安排课外实验项目,注重趣味性。因此笔者几年来开设了十个项目的课外实验活动:《不倒翁制作》《自制潜望镜》《自制云霄飞车》《自制希罗喷泉》《趣味肥皂泡》《搭建拱形桥》《潜水艇制作》《眨眼的猫头鹰》《瓶盖叠罗汉》《闪亮的圣诞树》。通过这十个课外趣味物理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成绩明显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在新课程理念下,追求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的目标,这一目标必须依赖于课堂教育,课堂教学的效果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趣味物理实验不失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它能真正“让生活走向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纪江红.中国学生趣味实验365.北京出版社,2007-01.
[2]纪江红.游戏中的科学:儿童版.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01.
【关键词】数字化资源;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在今数字技术、互联网广泛普及的高度文明社会中,数字化资源为初中物理的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高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而使得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利用网上资源丰富而且多样的特点,以互联网为基础来培养学生的确立目标、捕获消息、处理消息、总结归纳等方面的技能来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一、运用数字化资源创设教学意境,增加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分,并且培养学生在物理实验方面的能力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也能够让学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牢牢抓住课本内容,结合互联网模拟实验来创设一个教学意境,让同学们能够亲身经历,从而让学生通过不断地思考探索、深入分析,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也能够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光的色散实验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软件,实验过程如下:运用虚拟三棱镜,将一道阳光穿过三棱镜,在虚拟白色屏幕上展示出了七种不同颜色的色光,并且不同颜色的光线折射角度也不一样。通过这样生动形象地向同学们展示了光的色散,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光的知识的渴求,也培养了他们仔细观察的能力。
为了充分的利用丰富的互联网教学资源,教师也可以a适当地导入一些新鲜、有趣的热门事件在教学视频中,这样就能够让原本枯燥的物理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了,也让充满好奇心的同学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容量大、内容丰富且多样,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带领学生们进入相应的情境中去,这样有利于让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考,还能够让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也巩固了基础。例如,在《物体直线运动》的章节时,运用雅典奥运会刘翔百米跨栏冲刺的视频作为导入,听着现场那高昂的欢呼声,让原本沉闷的课堂活跃了起来,也使得课堂质量提升了不少。
二、运用数字化资源挖掘教学新知,推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
新课改要求:学生能够善于观察和探索周围事物和自然现象,从中运用到相关物理学知识,发现其物理原理,能够有将物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意识。通过网络,我们能够及时地将所学、所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发现,也能够使得学生从中获得知识的更广、更加宽泛的拓展。
在讲解了“声波的传播”的物理课程时,涉及到了人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一问题。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查询网络资源,同学们得到的答案各种各样,有的同学查到目前我国耳聋患者有多达1700万人,还有大部分的听力弱的问题,然而助听器能够有效地帮助残余听力的患者解决这一问题。还有的同学从网上查询到了助听器是如何帮助听力弱的患者,它的物理原理又是什么。还有甚者查到了助听器的种类、价格以及如何辨认助听器的质量好坏。通过学生自主地网上查找资料,不仅掌握到了人耳朵是如何接收声音信息的,而且也让同学们知道人耳朵的重要性,要学会保护、呵护它,更增加了同学们对残疾人能够多一些关爱、多一些人文呵护,这是普通教学模式中所不可取代的成分。同时,如果教师在物理课上运用互联网向学生们展示高科技成果对人们生活变化的帮助,在增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的同时,也能够刺激学生不断努力,报效祖国。
三、运用数字化资源延伸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意识
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物理学习的内容也在不断深入和抽象,同时将物理和生活结合起来的实践也越来越普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升他们对初中物理知识的认知,也能够提升他们在物理学习方面的意识。因为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共享、范围广泛等特点,能够将师生共同探讨、共同思考的结果展示出来,让全班借鉴和讨论。还可以将知识拓展开,不仅仅局限于物理课堂,更能接近于生活。例如在《温度与大气压压强的关系》的章节中,运用网络多媒体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家人平时在家里用高压锅炖东西的时候,到了时间东西就自然熟了。但某天一家人出去旅游,到了高原地带,他们用高压锅煮东西,却怎么都煮不熟,这是为什么呢?在不同的高度的地方,结果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就这一问题,让学生们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通过网络与教师互动交流,使得物理课堂得到拓展。
关键词:初三复习;学生自主;插图分析
插图是物理教材的主要表现形式,使物理教科书的版面设计更新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充分应用好这一教学资源,能更好地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于是我就插图的教学做了大胆的尝试,在中考备考中,让学生自己就一幅插图做拓展性的想象,回忆相关的物理知识,并自主命题。下面就我的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
一、教师对初中三本物理教材的插图进行全面梳理
在学习新课的时候,对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插图进行适当拓展,对教学中有助于解决重点的插图做有意强化,对中考中常见的考点作出相应整理,为构建高质量的插图教学模式做准备,教师要全面梳理三册物理教材中的插图。
借助这幅图提出问题,请学生找出其中的物理现象,并说明所对应的物理知识。
答:人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的位置浅――光的折射。
教师拓展:(1)用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小船浮在水面上,小船受到浮力。(3)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二力平衡)。在涉及到相关知识时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启发,以备总复习时使用。
二、培养学生在学习物理新课程的时候关注教材插图的意识
学生多年的学习过程并未对插图引起足够重视,认为教材中文字比插图重要,只重视文字,根本没有认识到插图的重要性,导致学习和生活分离;对新教材中插图数量的增加,难以适应,直接影响了插图在学习中应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喜欢并关注插图,理所应当就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突出问题。
八年级下册79页插图,男孩神气的样子给人留下深刻影响。
如将悬挂的铁锁从鼻尖放下,铁锁在向下运动过程中,是将其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在运动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铁锁的 能没有发生改变,铁锁上升的 不会改变,所以铁锁来回也不会碰到鼻子。
一节生动有趣又不乏知识性的物理课,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这不就是一节高效的课堂吗?将这样的教学模式渗透于每一节课,学生哪里还会不理睬课本中的插图,哪里还会将课本和生活脱节,哪里还会不喜欢物理,我们已经顺利地为初三总复习铺好了一条光明大道。
三、从历年中考题中找到课本的插图,为学生指明方向
很多时候教师口中千次万次的强调,也比不过中考真题中的出现有说服力,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而且的确在历年的中考题中也出现过无数次的物理课本插图,并由此展开提问,做一些适当的拓展。
如2016年海南中考题:
如图所示(图略)为一商场运行中的自动扶梯,某一顾客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当我们说该顾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顾客本身 B.扶梯 C.大楼地面 D.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
源于八年级上册18页“想想议议”。
重视和收集历年的物理中考题,并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对其作出分类整理,才能在教授新课时得心应手地应用,只有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学生才可以做到学有所依,学有所想。
四、让学生在初三物理复习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通过一年多的有效学习,学生对教材插图的理解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初三第一学期寒假之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教师精心挑选的插图进行整理。整理其一,针对插图发挥想象,尽可能多地与初中物理知识相结合,自己给自己出“难题”,自己来解答。整理其二,面对教师挑选出的历年中考题中的插图在教材中找出“原型”。
2016年海南省中考题:
11.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 (选填“吸引”成“排斥”)的结果。
课本原型,源自于九年级32页两种电荷(导入)。
学生的巨大变化让我觉得欣喜,居然可以自己来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通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学生完成整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接下来是将学生的整理一本本地汇总分类,借助之前做的整理查缺补漏,总结出一册初中物理的图说物理和历年中考题的再现,争取人手一册作为校本复习资料,随时可以拿来阅览和复习,将物理课本中的插图这个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好。
一件多么让人觉得心动鼓舞的事情啊,我热爱我的教育事业,我为我的教学能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努力而感到骄傲,为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得到提高感到欣慰。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让想象的翅膀带着孩子们翱翔于物理知识的广阔天空,带着梦想带着知识起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