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儿童语言训练法

儿童语言训练法

时间:2023-06-15 17:26: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儿童语言训练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儿童语言训练法

第1篇

一、扩展训练法

扩展训练法是一种以字词为主要学习内容,再把字词扩展成句子,这是对低年级智障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有效方法。如:第一册中的第四课,认读字词“鞋”,老师出示实物“鞋”,先教智障学生学习“鞋”的发音,再指导学生看图片说出鞋的种类,皮鞋、拖鞋、凉鞋、旅游鞋等,然后让同学们观察一下自己穿的是什么样的鞋,最后指导学生用“谁穿着什么样的鞋”这一句式进行说话训练。这样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的字词,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增加了运用语言的概念,从而达到提高说话能力的目的。

二、问答训练法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智障儿童回答问题,是对他们进行听说训练最经常而又极其重要的方法。教学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其目的不仅在于帮助他们理解所学内容,发展其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而且在于训练和提高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调动智障儿童回答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我精心设计提问,燃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激起智障儿童说话的兴趣。如第六册第四课《穿戴整齐》,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平时怎样做到穿戴整齐?”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对此再熟悉不过了。因而他们很快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愿望,纷纷举手发言,各抒己见,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三、看图说话训练法

看图说话也是对智障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在教学中,我教智障儿童先学会观察,进而理解图意。在观察和理解基础上,用口语表达图意。在指导智障儿童看图说话时,我是循序渐进的,首先从图的整体入手,引导学生有顺序、全面地观察整幅图画,让学生有个整体的了解,为进一步思考说话的内容,确定话题中心打下基础。若是内容相连的多幅图,应先让学生将几幅图连起来观察、思考,对图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抓住图片的关键词,再分别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仔细、深入地观察图画的各个部分,最后让学生用连贯的语言把图画的整体意思说出来。

四、复述课文训练法

复述,是把学别人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复述也是对智障儿童进行听说训练的有效形式。教学中,我有的放矢地选择课文中的重点段节,指导智障儿童复述。这对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大有裨益。如教学第十二册第4课《雷雨》这课,课文重点介绍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各是怎样的景色。在导读这篇课文时,我让同学们结合自己遇到过的雷雨天气,先让智障儿童复述一下雷雨前的景色,再复述雷雨时的景色,最后复述雷雨后的景色。他们较快地掌握了课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五、创设情境训练法

创设情境训练法,就是要为学生巧妙创设形式多样、新颖活泼、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使学生变得愿意说、乐意说,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一天班里一个同学过生日,她妈妈给她准备了一个大蛋糕,同学们那股高兴劲就别提了。“这是什么?”同学们看着眼前熟悉的蛋糕,纷纷举手发言,气氛异常热烈。“今天是张瑶瑶的生日,我们一起给她过生日怎么样?”同学们一起唱《生日快乐》歌,唱完之后,我们应该对张瑶瑶说句祝福的话。有的同学说:“祝你生日快乐!”有的同学说:“祝你天天开心!”也有的同学说:“祝张瑶瑶身体健康!”……同学们都很活跃,说了一次还想再说。张瑶瑶听得非常激动,一个劲地笑。我在一旁提醒:“张瑶瑶,你收到了同学们的祝福,不对他们说点什么吗?”她恍然大悟,大声地说道:“谢谢!”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不仅快乐地参与到过生日的活动中,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同时提高了他们语言交际能力。

六、开展活动训练法

第2篇

关键词:语言修养 言为心声 教学行为 触景生情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语言作为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3-6岁被称为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但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语言能力尚未成熟,教师的语言就成为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教师语言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活动、学习、情绪、情感的发展。根据本人实践,谈几点对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看法。

一、教师有意识地加强自己语言修养的培养

俗话说:名师才能出高徒。在某种程度上,幼儿语言水平的高低,能反映出教师语言素质的好、差。幼儿的模仿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均为幼儿所注意。一名幼儿教师必须有一定的语言文学修养,懂得一些语法结构及修辞逻辑知识。一句话,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语言形式来表达,取得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效果。教师要善于运用词汇,做孩子的语言表率!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且了解和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也很重要。教师的语言修养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日积月累逐渐地形成,因而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加强思想修养,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以及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并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二、教育内容的选择注重从幼儿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

1.可以为大班幼儿选择一些相关日常生活经验为语言教育内容。如:“有趣的书”,“生活中的数字现象”“小小厨房”“识字”等。这些来自于大班幼儿自身及日常生活的内容,是孩子相当熟悉的,通过老师的合理组织和引导,能让幼儿在回忆相关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有关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加以整理成较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同时又能引导儿童去关注自身及日常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发现现象背后的“真理”。

2.可以为大班幼儿选择一些可理解的社会信息为语言教育内容。如:“新闻袋袋裤”“天气预报”“交通标记”等。诸如此类的内容让幼儿感到新奇,同时对幼儿本身的思维、语言要求也较高,有一定难度。在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对这样的活动是很感兴趣的,他们很愿意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并常常会为一个“热点问题”发生热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论。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情境

语言教学其中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幼儿词汇。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幼儿园语言教学一般采用依教学挂图进行,挂图画面单一,缺乏变化,想真正达到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组织教学很费劲。而录像、录音、电脑动画、投影、ppt等多媒体手段,则以其直观、形象、声音、色彩、动态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大班幼儿的理解接受特点,成为实现语言教学的美育功能的最佳教育过程和手段。如大班诗歌《四季的礼物》,诗歌意境优美,朗朗上口,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一年四季的特征。在教学时,老师播放有关四季景色的图片,以其多彩绚丽的画面,强烈地吸引住了幼儿的眼球,并配有诗歌朗诵,融声、色、图为一体,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把幼儿引入了一个洋溢着春天气息的优美情境中,还有炎热的夏天,金黄的秋天和寒冷的冬天。幼儿仿佛置入大自然的怀抱,真切地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陶醉在美的氛围之中,产生了美的愉悦感,激发了幼儿喜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取得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

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言教学事半功倍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几种方法:

1.用“词的扩散”训练幼儿说话能力。教学中,以一个词为扩散点,做组词造句的训练。实践证明,教师经常用一些幼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字来组词造句既可增加幼儿的知识,又起到了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如出示“手”字卡片,请小朋友给“手”字找朋友,并比赛“看谁找的朋友多”。这下课堂可活跃了,孩子们积极动脑:“小手”、“洗手”、“手机”“手套”到“我爸爸买了一部手机”、“我们吃饭前要洗手”…这种口头造句是口语练习最简单的形式,由口头造句开始,逐步引导幼儿用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

2.视态训练法。让孩子们观察老师或同伴的表情、动开展语言训练,以“观”促“思”,以“思”促“讲”训练幼儿把话讲完整,讲得体。如教师编几个动作加上表情,让幼儿观察一至两遍后用连续的几句话讲出来。一次,我请两个幼儿表演了“互相帮助”的哑剧。大意是:毛毛手拿皮球边走边拍,碰上毽子丢了在寻找毽子的涛涛,毛毛主动帮他找到毽子后,自己又不小心跌倒在地,涛涛又扶起毛毛,并帮她拍掉身上的灰尘。全班幼儿个个看得认真,有的感到好奇,有的发出笑声,兴致极浓。实践证明,视态训练法最受孩子喜爱,因为各种动作、表情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他们的思想,孩子们都能认真观察,积极思维,能较持久地处于兴奋状态。因而用口语复述情景的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

3.图谱训练法。如:出现“爷爷”、“妈妈”、“小朋友”、“报纸”、“地板”、“一盆花”等图.像卡片,要求他们将两张或几张拼在一起说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如“爷爷看报纸”、“妈妈拖地”、“小朋友穿花衣”等等。然后教师指导和启发幼儿用形容词加以修饰,把话讲好些,如:“爷爷看完了报纸又来浇花”等等。

我们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吸引、支持、鼓励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同伴或其他人交谈,引导幼儿积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而体验到语言交往的乐趣,让幼儿的语言发展走向自由、和谐的阳光地带,让幼儿快乐说话,自由交往,让我们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 《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申小龙著

第3篇

关键词:聋哑学生;心理;性格;舞蹈;律动

聋校的律动教学包含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内容,中心任务是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因此,律动教学应该强化“美”的意识,挖掘“美”的资源,引领聋生感悟情境之美、形式之美、语言之美、创造之美。律动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组织聋生开展律动的教学活动,以充分地矫正、补偿聋生的生理、心理的缺陷,促进他们的身心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它主要包括舞蹈、基本体操、游戏、音乐几个内容。要真正完成聋生律动教学教学的任务,光靠集中的律动课堂教学活动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在其它活动中广泛地渗透开展。

1 注重开展生活中的律动教学

聋生日常生活的律动活动有的是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的,有的是聋生自发产生的,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律动角的开设在教室中可较固定地提供一定区域供聋生开展律动活动,这个区域就称为律动角。律动角可放置一些购买或自制的打击乐器,供聋生自由选择、探索和尝试演奏。有条件的学校还可放置小鼓、小钹等打击乐器,供聋生自由演奏。聋生在律动角中的活动以个别或自由结合的小组活动为主,克服了集中律动教学活动中难以顾及个别教育的不足,既可以帮助较孤独自闭的聋生提高参加律动活动的兴趣和信心,又可以为有律动天赋的聋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大家在共同的打击演奏过程中获得快乐,加强了同伴间的友情,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享受着集体活动带来的快乐。在特殊教育学校,所有的学生对律动课教师都有特殊的感情,他们最愿意和律动课教师接近、交流。这是因为律动课是一门很特殊的课程,它不仅传授音乐、舞蹈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律动课可以开发、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使其身心得到协调、均衡、健康的发展。该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加上外出演出时教师与学生能够全面接触,使律动课以及律动课教师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更加重要。由于律动课的特殊性,教师在研究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并总结出有针对性的、高效的律动课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2 设置情感基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在聋校舞蹈教学中,必须按着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来培养聋生。例如:头、肩、腰、胯、膝、踝各关节的灵活性练习,各种脚的位置单一训练都是有其科学性的,是应该训练的。但如果让孩子按专业演员训练那样单一训练,他们就会觉得乏味,失去了练习的兴趣,训练效果不会好。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及是对材料发生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对于舞蹈课,也许有人会说,无需激发兴趣,其实并非如此,上舞蹈课和其它课一样,同样有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要不断提高舞蹈课的教学质量,同样需要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舞蹈是时空艺术,也确有很多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细腻的韵味。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舞蹈课是情感课。因此,尽管有的教师同样是用规范的动作进行直观示范,尽量使用比较确切精美的授课语言来讲述舞蹈动作的要领,但教学效果却不能尽如人意,其原因就是没有注意在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没有达到让聋生愉快地学,生动活泼地学,课堂氛围显得枯燥。那么如果教师重视设置课堂教学的情感基调,充分挖掘教材的含蕴,使聋生在练习舞蹈基本技能的活动时,充满有趣的自娱性和游戏性,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益。

为了有效实施这种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结构,教学中,我根据各个年级的不同情况选用教材,设计了不同年级的训练项目和规格标准,自编了许多体现节奏有快有慢并溶合所学舞蹈动作的游戏及体现各民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和特点的小组合,配录了相应的旋律线条有起有伏、音乐情绪各异的曲目伴奏。每节课都让聋生充分感受所学形体动作的“语汇”情景,诱发其产生相应情感,并依照教材的特点、聋生的年龄特征、心理需求以及教学设备的条件创设情境,以渲染气氛,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和感染力,从而唤起聋生各种感官充分感受,并产生情感,进入主体角色地位,使之充实、满足,同时自然能够注意动作的谐调、准确,进而有表情地展现“儿童语言动律”,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 教学中的律动技巧掌握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