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水上音乐教学反思

水上音乐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15 17:26: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水上音乐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水上音乐教学反思

第1篇

【关键词】音乐课堂;现象;多;少

新世纪迎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似乎一脚就跨入了一个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我们不难看到身边的每一位教师的观念在逐渐地更新,角色也在悄悄地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新一轮的课改大潮中,憧憬着能再掀波澜,与时俱进。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音乐课呈现出多样性,教师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上加入了很多元素:如教学形式多样化;运用了多媒体教学;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等等。确实起到了优化课堂的作用,但同时笔者也发现了不少问题,音乐课堂上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有一个尺度的把握,过多的运用效果反而是适得其反,违背了音乐课程的教学理念。在此,笔者就所观察到的现象来探究一下音乐课中出现的“多”与“少”。

一、形式多了,内涵少了

课例:《数蛤蟆》一课,教师在快速地教会这首歌曲后,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去创编歌词:两只蛤蟆怎么样;三只蛤蟆怎么样,做算数题,而且花了很长的时间。在这里教师想要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说这是非常好的,可是这首歌曲的歌词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讲,需要有一个理解:“荷儿梅子兮,水上飘”、“蛤蟆不吃水,太平年”是什么意思?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仅仅是让学生会唱而已,还得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否则这首歌就失去了教唱的意义了。表面上看起来,学生学得非常有兴致,课堂效果不错。教师企图让学生通过各种创编歌词的形式对歌曲进行多方面的认识,但实质上却忽视了对歌曲内涵的关注和学习,只是粗略的学会了歌曲的演唱,而没有去挖掘体验歌曲旋律、歌词的意境及情感,造成表演闹而乱、杂而散。因此课堂中表演不是形式、花样越多越好,而是要让学生在感受音乐内涵美的同时去感受音乐的快乐。

二、综合多了,音乐性少了

课例:《包粽子》一课,教师为这首歌曲的教唱做了很多的铺垫,如了解端午节的来源、简介屈原、看包粽子的舞蹈、学学包粽子的样式等等,花了大半节课的时间,等到学唱环节,由于时间关系,只是粗略的学唱了一下,对歌曲的声音,情感都来不及做要求就下课了。应该说课的开始部分确实有新的教学思路和良好的导入情景,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细细品味,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堂课下来,学生歌曲学会了没有?这些活动把时间打发得所剩无几,这就使得整节课看起来一点“音乐味”都没有了。

课程提出了音乐不是独立的学科,它与思品文学、戏剧、美术等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提倡音乐学科要与其他学科知识整合。我们常常可以在音乐课堂中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老师事先预设好的教学过程中看了说、说了演、演了想,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的,可唯独没看到老师怎样指导学生把歌唱准,把歌曲情绪表达出来,没有听到期望中悦耳的歌声。这就是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音乐性”,而一味地追求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课)而造成的。这种没有以音乐性为中心的知识整合,学生因为受来自不同学科比较零乱的设计影响容易疲劳,也不容易静下心学习。

三、媒体运用多了,教师表演少了

信息时代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过去的课堂教学,教师只要依靠教材和教参及配发的辅助资料就可以了。随着多媒体的不断普及,几乎所有的音乐公开课上都依赖于现代化。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多媒体的滥用。在音乐课有的教师上几乎不作范唱,就是一个多媒体操盘手,学生在一节课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和机器打交道互动,我以为这是不能提倡的教学方式。也许教师的唱歌不如录音中的音响效果好,可能教师的示范或演奏不如课件中的表演录像那样出彩,但我们不能忘了教师表演的最大优点和效果,那就是面对面的交流与情感的交融。所以说多媒体运用多了,教师表演少了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此外,音乐课上过多的视频运用是否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呢?虽然随着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人们接受音响的方式丰富了,视听结合也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时尚或习惯。但我总认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和音响的艺术,音乐课上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音乐的耳朵”。所以,视频只能是辅助手段,要运用恰当,不能忽视纯听觉的培养,否则将来听音乐可就复杂了,还必须眼睛的参与,要不就听不“懂”了。细节需要思考,我们在运用手段时多往深处思考,你的细节就会更正确有效。

四、学生兴趣多了,实质内容少了

现在有不少音乐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习的兴致多一些、兴趣浓一些,课堂设计得非常花哨,运用了很多手段来吸引学生,乍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确实提高了,也非常有兴趣学,可仔细观察发现一节课上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只有花架子,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课例一:《龟兔赛跑》一课中,乐曲听完后,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表演,一人扮演兔子,一人扮演乌龟,一人扮演大树,若干人扮演其他小动物,表演过程中,一些动作滑稽,课堂上笑声不断,热闹非凡……

课例二:《忆江南》,从课的导入开始,教师便从诗词入手,从诗句的意境去打动学生,学生也配合的非常好,有感情地朗诵诗词,去诠释这首诗的内涵,声音高而亮,课的后部分:一部分学生手里拿着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自编动作为歌曲伴舞,给歌曲进行二度创造,再一看学生们,闹腾的满脸是汗,好不热闹……以上课例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试图将音乐课朝着“自主、合作、探究”、“民主、开放”方向行动,从本质上说,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新的课堂教学现象,我们要进行冷静的反思,以矫正新课堂中一些不足和偏差。课例一试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例二试图用小组合作表演,实现新课程中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显然,执教者的新理念意识是比较强的,教师意在通过一种学科和领域的综合,给学生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从而培养其广博的人文素养,体现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也值得提出一些疑问:

《龟兔赛跑》让学生表演了,但学生在“笑声”中,能否体验到因“骄傲”酿成的后果呢?以及对虚心的认识呢?《忆江南》的教学中,老师和同学们吟诵诗歌、朗读散文,诠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溶入了相关学科,内容丰富,体现了音乐人文学科的属性。学生在综合活动中并未真正注意音乐并使用音乐,只是在营造一种积极踊跃的气氛,学生的描述、表达和表现并没有围绕着音乐的要素,他们的语言不是音乐的,而更多的是文学的,课堂活动没有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第2篇

新课改实施以来,体育课堂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变革,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大多华而不实,徒于形式。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一种口号;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始终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是一种理想;在课堂教学中保证运动的密度和强度双达标,这是一种奢望。学生体质健康的十多年连续下滑,成了课改实际成果的最佳佐证。我心目中的理想体育课堂有四个指标:一是学生的兴趣有没有得到激发,二是练习的密度和强度有没有达到要求,三是学生有没有学到或掌握技能,四是有没有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江苏省特级教师卫红老师执教的“肩肘倒立”一课为我心目中的理想体育课堂提供了标杆。

二、主要流程

在课的开始阶段,教师安排了一个队列小游戏。主要演练快速疏散和紧急集合,并利用快速疏散把学生调动到每床小垫子后面,做到每人一垫;接着又安排一个开汽车小游戏。两人一组游戏,通过“包剪锤”的方式决定输赢,并由输的一方帮助赢的一方围着垫子开汽车,游戏的主要方式是前面的人两手叉腰,后面同学抓住前面同学的肘关节,帮助他的两肘向里夹。

在准备活动阶段,教师安排了一套垫上操。师生随音乐节拍做垫上操,其间多次做两手撑腰和两肘向里夹的动作,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做仰卧、收腹、举腿、提臀,两大替摆动,模仿“骑自行车”蹬车轮跑动作。接着教师安排了三个小游戏。一是仰卧传鞋。学生脱下鞋子后仰卧在垫子上,用脚夹住鞋子向后翻腾将鞋子传到另一侧,两只鞋子传完后,学生调转方向,再把鞋子传回来。二是骑车登山。仰卧在垫子上,模仿骑车登山动作,奋力将腿向空中蹬伸。三是水上芭蕾舞。让大家想象花样游泳选手的腿部动作并初步进行模仿,注意腿部在伸直的基础上绷脚尖。

主要教学阶段流程如下:

(1)教师出示肩肘倒立动作图,让学生看图模仿学练,自我尝试两手撑腰;夹肘、夹臀;身体、腿、脚绷直的动作过程。

(2)教师示范肩肘倒立完整动作。学生再次自我学练,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一撑二夹三绷直”的动作要领。

(3)请学生示范,教师讲解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两人一组相互帮助,教师在巡视中重点辅导完成动作有困难的学生。

(4)按照能力分组练习和展示。每个学生可根据动作掌握的情况分“独立完成”和“合作完成”进行练习,并请“独立完成”的同学展示交流。

(5)自我评价学练情况。如果能“独立完成”的把垫子上的“大拇指”奖励贴在左胸前,不能独立完成的把“大拇指”奖励贴在大腿外侧。教师告诉学生,如果什么时候能独立完成了,也可以把“大拇指”奖励贴在左胸前。

(6)“你拿我放”游戏。

三、反思讨论

(一)游戏贯穿课的始终,兴趣激发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练习方式。本课大量采用游戏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一直高度集中。游戏安排有的放矢:先是利用队列小游戏,把学生队形散开,进入到指定的学练位置;接着的垫上操其间多次做两手撑腰和两肘向里夹的动作,实际上就是渗透肩肘倒立两手撑腰的动作,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做仰卧、收腹、举腿、提臀,两大替摆动,模仿“骑自行车”蹬车轮跑动作,让学生初步体会仰卧支撑将身体竖起来的动作感觉;然后的专项小游戏“仰卧传鞋”“骑车登山”和“水上芭蕾舞”在仰卧的基础上,身体练习由低到高,腿部动作由随意到规范,处处渗透了“肩肘倒立”的教学,学生学练情绪高涨,教师对课堂的把握游刃有余。

(二)教学流程环环相扣,潜移默化

如果说课的开始和准备部分对“肩肘倒立”的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渗透,而接下来的教学就是帮助学生逐步规范动作,其设计更是环环相扣。教师首先出示“肩肘倒立”的动作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联系游戏的练习,安排学生自主进行学练,在游戏的基础上对动作的规格提出了要求;接着教师亲自示范了“肩肘倒立”的完整动作后再次组织学生学练。学生的视觉由平面转向了立体,进一步体会“一撑二夹三绷直”的动作要领;然后在讲解保护与帮助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学练,而教师则重点辅导学困生,不仅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而且使学困生得到了重点关注,有利于学生整体学练目标的完成;最后按照能力分组练习和展示,能独立完成的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使大多数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三)运动负荷安排合理,领略真章

体育课的本质一是由身体直接参与,二是体力和智力相结合,三是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运动负荷是衡量体育课的重要指标,有些课看似热闹,但是运动负荷偏小,得不到锻炼的效果,丧失了体育课的意义。本课每个学生一床垫子,在教师的有效调动下,学生的练习次数多,而“你拿我放”游戏在搬运垫子的过程中,不断地弯腰、搬运,练习密度和强度也很大,整节课的密度达到了40%左右,平均心率达到了130次/分。下课时,我们看到学生的小脸红扑扑,夹杂着细密的汗珠,但是他们的清澈闪亮的眼神却告诉我们,他们喜欢这样的体育课,他们在这样的体育课教学中得到了真锻炼。

(四)运动技能课外延伸,终身受益

第3篇

摘要: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下,上至教育领导,下至第一线的教师,都在为新课程的改革而努力。作为第一线的教师,处于新课程改革的浪口风尖,我们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式的要求,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而准备好每一节语文课,通过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必须反思的问题。在这里,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

一、课堂上必须有情感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

1、要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要入情。

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拂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当我走进课堂,教学新课时,我仿佛觉得自己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河边,那样的明亮、清新。从新课启始,就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水荡漾起来,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要准备一个好的导语,好的导语是一节课上好的前提,有了好的导语就为以后课程的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把握兴趣,注重激感。

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握好兴趣,能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鸟的天堂》这篇课文通过对鸟的描述,表现了主人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我设计了一段导语,把学生带入作者情意和文章的内蕴中:“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你喜欢吗?为什么?”作者、教师、学生“三情”共振,开启了学生感情的闸门,此时对鸟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得到升华。

二、优化课堂情景,创设互动合作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善于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环境,“以境动人”,还要十分注意教学内容的内在的影响力,做到以景动人,以情感人,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领其情,从而创设课堂互动的合作点。

1、创设“质疑”的情境。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创设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意识,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专注到学习中来。然后引导学生将自身置于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带着求知欲望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之中,不断地迎接创新的挑战。通过教师引导,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可见我们在人本互动后,学生争先恐后对老师提出种种疑难问题时,也就是在生生互动中,教师一定要创设好质疑的情境。

2、创设“表演”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一切教学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的互动要做到人人参与,互动面要尽量广,不要只局限于一部分优生和教师对答互动,而要顾及到中下水平的学生。在表演中,教师只能做一名普通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创设“表演”情境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习兴趣,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3、创设自主的学习空间。

新课程强调教材的开发性,教材的空间,就是留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创造的空间。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呢?我认为教师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学生创造性的诱因,学生的创造性是教师创造性的集中体现。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参阅有关资料。从而根据资料去分析、研究,引发出对家乡建设的一种看法,一种体验。课堂上,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展示搜集的有关家乡资料、自办的手抄报。让学生上台展示图片,并介绍家乡的人文景观,让学生用最美的语言来表达对家乡的祝愿和希望。

三、重视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很早就被提出,实施起来效果的确不错,尤其是新课导入这一环节。以《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课一开始是做小游戏,然后自然地引入情境中—“请小朋友们趴下仔细听!”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一段“下雪啦!”的动画课件放出来,接着让学生抬头看着画面中飘飘扬扬的雪花落在粉妆玉砌的世界中,不由自主地大喊到:“下雪啦!下雪啦!”教师顺势利导:“下雪啦!大地披上了雪白的大棉袄,瞧,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引入了课题。现在有了多媒体课件的帮助,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形、有色的情境世界已不是难题,关键是看教师能不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下面再分三小点来说明。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我还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我们班还设立了图书角,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结合《外面的世界》一课,积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第4篇

关键词:汉水流域;陕南羌族;羌族服饰艺术

羌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之一,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艺术绚丽的民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殷商时期。在这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羌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服饰艺术。羌族服饰是羌人生活中的必备品,同时也是展现羌人艺术情怀的艺术品。陕南羌族由于其地区的差异,形成了其独特的服饰艺术。羌族的服饰艺术展示了羌人的勤劳与智慧,服饰上的图案设计表达了人们对的虔诚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羌人的服饰艺术饱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其民族成长发展的历史载体。从灿烂绚丽的羌族服饰艺术中我们可以体味到羌族是一个极富睿智而崇尚美的民族。勤劳勇敢的陕南羌人不但创造了物质财富,还从劳动中产生了审美意识,并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精神文化及艺术财富。从羌族服饰的图案中,我们不难发现羌族人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句话对于羌人而言他们的确是做到了。羌族服饰的制作与图案的设计都源于人们对其现实生存环境、生命意义的感受的重新认识。陕南羌族服饰艺术是瑰丽多姿的,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与发扬的。本文将从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传承价值与发扬策略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其目的在于能为陕南羌族服饰艺术这一民族瑰宝的保护与传承做一点贡献,将羌族灿烂的服饰艺术发扬光大。

1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传承价值

服饰是一个民族思想、感情、愿望及理想的文化载体。下面将从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审美教育价值与经济发展价值谈谈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传承价值。

1.1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发展与其特定的历史条件、生存环境、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羌族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经历的岁月的考验,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我国许多民间的文学作品都与羌族古代的神话传说联系起来。从陕南羌族服饰上的许多图案的来源都与羌族的发展历程民族信仰有着联系,我们可以从中体味到羌族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变迁。同时服饰也反映了羌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等等。羌族服饰艺术传承着历史时代的精粹,体现出了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踪迹,展现了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承载着过去,更孕育着未来。

1.2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审美教育价值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是不同时期羌人们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在展现羌人生活风貌的同时,也突显了羌人强大的艺术创造力与审美情趣。羌族服饰艺术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由于古代羌人生活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又迁徙到高山险峻江河急流的西北地区,这样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他们博大而壮丽,朴实而强烈的审美特征。羌族传统服饰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得到了族人们的喜爱与认可,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同时,羌族服饰中的许多纹样图案与款式设计都能被现代艺术设计大量的借鉴与沿用。在羌族服饰的许多图案中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知识,其服饰制作中常用的羌绣这一刺绣手法更可以作为学生课堂上陕南民间美术教育的素材。学生通过对羌族服饰艺术的学习和了解,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增加民族自豪感。在艺术类,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大量的羌族服饰素材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再设计。使其能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生根开花。为我国现代艺术设计走向国际舞台做出一定的贡献。

1.3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经济发展价值

羌族服饰艺术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又有着独树一帜的特征。羌族服饰艺术是美术、音乐、电影、旅游、设计等产业发展可以取之不尽的借鉴资源。对于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今天,具有历史及美学价值的羌族民间艺术已经形成其独立的产业。文化产业与其交叉和关联性的旅游业是最合适的突破口。以羌族艺术为基本点,充分开发尚未发展的空间。例如在旅游产品生产中,可开发设计具有羌族艺术形态的现代生活用品,同时通过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特征,设计出更多符合不同人群审美诉求又能弘扬民族文化的设计产品来。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也为文化旅游创造一份宽松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感受。现今,陕南地区以羌族文化作为旅游开发的项目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众所周知文化旅游经济已经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艺术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人文价值与商业经济价值。

2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发扬策略

2.1 政府与学校在羌族服饰艺术及羌族文化的发扬担当着重要角色

孩子是每个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民族的未来掌握在人民手中,我们有56个民族,可想而知每个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当然应该由各个民族的后代来承担,而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最好方式。羌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把传承与发扬本民族文化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育教学中不仅加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研究力度,同时也起到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们应积极建立起民族民间文化生存、传承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使民族民间文化知识进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应坚持双语教学,把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等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在民族节日上政府及相关部分应支持并组织各类民族文化活动,以此来展示各民族的歌舞、服饰、风俗、建筑等有民族特征的代表事物,从而来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2 保护自然生态村落及科学发展旅游业

村落是人类群体生活、居住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区域单位。村落这个人类居住的基本单位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集团化,同时也推动了文明的互动。羌族人们居住村落的保护即是对羌族文化生长地的保护。作为各民族文化的载体,村落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至关重要的。在少数民族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不仅要注意原始村落的保护,同时不应因经济利益而过度开发民族村落,应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现今,羌族地区的旅游业得以发展,给当地的羌族人民带来的不少经济收益,这同时也对羌族文化艺术的发扬起到积极作用,但我们时刻要谨记的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要是科学适度的,经济合理的。

3 结语

羌族是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民族。羌族的民族文化与艺术是灿烂多彩的,羌族的民族服饰艺术不仅是有待我们传承的,而且是有待我们现代设计对其进行再利用再设计的。服饰文化是羌族文化里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透过羌族服饰艺术文明可以了解羌文化的各个方面。作为当代艺术设计工作者们应为羌族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参考文献:

[1]程文徽.陕南羌族[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2]钟茂兰,范朴.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3]杨尧.关于美的本质的反思与探索[J].大舞台,2010(09).

[4]李果.论地域性特征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旅游纵览,2012(08).

[5]蒲波.汉水上游羌族图案纹饰艺术研究[J].艺术科技,2013(01).

第5篇

【关 键 词】幼儿;教学;活动;组织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阶段的教学得到社会各界特别的重视。国家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教学过程、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提出了明确而的要求,成为提高幼儿教学水平的重要里程碑。幼儿教学组织体现教师的教育综合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和个人教学实践,我以为组织幼儿教学活动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幼儿性格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更要了解幼儿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文,孩子所表现出的性格倾向是不同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不同性格的孩子,其教育方式理应有别。旺旺今年5岁,要上大班了,在幼儿园里是出名的淘气鬼。总要奶奶帮他买玩具,且天天一个玩具。我们劝过奶奶不能纵容孩子,奶奶不给他买他就嚎头大哭,总让他奶奶给他买玩具。妈妈感到苦闷,不敢带他去场面上。面对这种红色性格的孩子,该如何因材施教呢?

给孩子一定的职责和空间,让他有事情做,不要让他闲着。建立相应的规则,一定要有原则地执行。屡次要求奶奶买玩具都能成功,跟奶奶的宠溺与妥协是分不开的。如果教育不同步,步调不一致,仍是个失败的教育。给予孩子一定的情绪发泄空间。孩子得不到心理满足,就会以一定的方式来向大人发泄示威。如果这时奶奶给孩子一定的情绪发泄空间,只是微笑着镇定地看着他,让孩子明白奶奶是不可能妥协的,就自然会妥协。因材施教成为提高幼儿教学效率的必然途径。有效的在幼儿阶段开展因材施教,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爱心,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需要整个社会给予幼儿教育更多的重视,逐步形成因材施教的理念。

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即使孩子做的不对,也应先肯定他的努力,尽量不要数落、批评、指责、埋怨孩子,以免在孩子心中形成阴影。但我们也不能姑息迁就,既要赏识也要批评,也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以激发孩子的成长潜能。指出和纠正孩子的问题,让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在活动中我会及时发现孩子们优点,及时表扬及时鼓励,当孩子犯错或把事情搞砸了,我会用的动作摸摸孩子的头、脸,拍拍他们的肩,用表扬的方式提出存在的错误和缺点,使孩子们感到教师对我很关心、很爱我、在鼓励我。

2、利用角色游戏

高尔基说过:“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幼儿游戏时的记忆、认识、思维、有意注意都是较其它的时候好,在松弛欢快的游戏情境下,容易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欲;尚未实现社会化的幼儿,在使自己适合一个按成人的兴趣、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社会过程中,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在没有任何强制关系的背景中,实现自己的愿望,达到情感和智慧上的平衡。幼儿游戏是幼儿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充分提升游戏对幼儿成长与发展的独特价值,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将玩具当作教科书,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增进才能、强壮体魄,实现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师应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游戏时间;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游戏空间;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教师在创设物质环境时,必须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决定了幼儿的道德认识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简单的说理并不为幼儿欢迎和接受,教师的指令对幼儿也只是起到短暂的约束作用。在教学中利用游戏,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内容趣味性加强。教师都会使出浑身解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要注意游戏的个别差异。教师要针对这种差异,进行个别指导。教师要和幼儿一起游戏。教师参与游戏的策略有两种:以角色参与游戏,以平行游戏参与。教师的参与不能改变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鼓励幼儿动脑筋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当游戏停滞不前或缺乏吸引力时,教师可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推进游戏,正确处理好游戏中的角色纠纷、材料纠纷和规则纠纷。

3、运用多媒体技术

教育的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计算机多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

经成为备受青睐的新型教育媒体。我们在运用时,要以自身的体验去感悟现代教育理论的内涵,注重实践,注重体验,注重思考,并在思考中进行内化,在实践中去创造性地使用理论,使现代教育媒体真正为孩子服务,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让现代教育媒体得到艺术性的运用,达到最优化的境界。幼儿好奇心强,对新生事物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多媒体课件往往以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吸引幼儿,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使幼儿能更快更好的进入学习意境,在不知不学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多媒体课件能充分发挥幼儿感官作用。多媒体课件能培养幼儿美好的情感。众所周知,孩子对动画片很感兴趣,而利用现代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具体、感性的动态的情境,提供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能直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美好情感的发展。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幼儿学习效果。

4、幼儿在做中学

在传统幼儿科学教育中,孩子获取知识是通过讲中学,既由老师讲授某些科学知识,再通过测试让孩子记住这些知识。如果通过做中学,会收到怎样的效果?记得在我的教学中有一个月的月主题是船。在探索船为什么不沉的问题上,引导孩子进行沉浮试验。开始,我选择相同材料做成的船进行操作。在延伸活动中,请小朋友回家自己选择材料进行比较。第二天,小朋友一早来问我:“老师,昨天晚上我折了很多小纸船,为什么有的浮起来,有的全湿了沉到水底?”仔细一问,原来他家里写字纸不多,刚学会折小纸船的他便用餐巾纸折船。我灵机一动,这不是本节课最好的活动内容吗?我请小朋友选择不同的纸做小纸船,让他们先猜实验结果。

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很多幼儿猜是画报纸做的小船能在水上停留时间长,但也有的幼儿认为是报纸。我分别找了不同材质的纸做纸船。看到小船吸水后的变化,孩子们的回答很生动形象,他们说:“纸船都湿透了,餐巾纸做的小纸船都散了,水都跑到纸里面去了。”创设一个合理的科学环境,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在直接观察、亲自操作的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乐趣。做中学让我感到,在自然和真实的现象面前,老师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在玩耍之中感受生活的万千变化,从而教孩子认识客观世界。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幼儿教学活动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以实现知识的直接传授、引导幼儿接受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应注意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基础上,充分调动幼儿的情感体验,利用直观教具和材料,运用暗示和游戏的方法,与幼儿进行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调动幼儿的感官,引导幼儿主动思考。

参考文献

1袁代春;如何在幼儿教学中因材施教[j].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6)

2袁晓霞;刍议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因材施教[j]. 当代学前教育. 2008(03)

第6篇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地方、校本各级课程的开发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三级课程的中间环节,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又是校本课程的依据。相比国家教材在地方文化教育上的鞭长莫及,地方文化课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英语地方文化课程是地方课程的一种,其核心概念的界定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地方文化,二是用英语来表述的地方文化,三是用英语来表述的地方文化课程。其重要性在于它是一个具有三大功能的工程:一是教育工程,既是课程,就以育人为目的;二是文化工程,挖掘、传承地方文化,向世人宣传中国地方文化,促进地方文化建设和中外文化交流;三是旅游工程,直接服务于地方旅游事业和经济发展。

那么,什么样的地方文化可以被纳入英语地方文化课程?英语地方文化课程的选材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是英语地方文化课程开发不可回避的问题。下面,我们以“泰州故事”(Taizhou Story)的编写为例,说明英语地方文化课程选材应遵循地方性、教育性、简约性、发展性和均衡性的原则,以恰当反映地方文化的特质,充分发挥英语地方文化课程应有的功能。

“泰州故事”(Taizhou Story)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2009年度立项课题“依托地方文化开发英语课程资源的研究”阶段研究成果,是一种初、高中基础年级选修用的英语地方文化教材,表现形式为有中文概要的图文并茂的英语故事,反映泰州地区从古到今经典而广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说、民俗等地方特色文化。

一、 地方性:彰显地方文化特质

《晏子春秋・问上》说:“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这里的“异习”、“殊俗”其实就是文化的地方性。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繁衍生息的过程中积淀而形成的,它包括风俗、习惯、传统等。这种独属于该地区的、使其不同于别的地区的文化特质便是文化的地方性或差异性。

“地方性”是地方课程的内在规定性,是地方课程的特质和边界。一个地方并非所有的传统和文化习俗都可以入选进英语地方文化课程。理想的课程资源来源于那些有地方特质的文化,它们不仅能够唤起曾经生活于或正在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个体内心深处的地方性情感,还能使其获得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泰州故事”教材编写的过程是一个泰州文化梳理的过程。根据行政区划,按海陵区、高港区和靖江市、泰兴市、姜堰市以及兴化市四市两区梳理文化亮点,将泰州的安定书院、高港的龙窝口、靖江的讲经、泰兴的花鼓、姜堰的溱潼会船、兴化的林湖插秧号子等最能彰显泰州文化的亮点罗列进来。

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名国内的溱潼会船节(Qintong Boat Festival)被称为是 “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庙会”。相传南宋绍兴元年,山东义民张荣、贾虎曾在溱潼村阻击金兵,金兵大败,义民亦伤亡惨重,溱潼的百姓按当地习俗殓葬了阵亡将士,并于每年清明节撑篙子船,争先扫墓,祭奠英灵。久而久之,形成撑会船的习俗。

每逢会船节,来自里下河十里八乡的篙船、划船、花船、贡船、拐妇船汇集溱湖。鼓乐喧天、人声如潮,音乐在花船上飘荡,龙灯在船头飞舞,篙手扬锣齐号,竹篙如林,千舟竞发,蔚为壮观,演绎着礼赞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以船会友、以船促商的人文情怀,令来自海内外的千万观摩者震撼。溱潼会船习俗成为当地百姓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南宋沿袭至今,历经近千年而不衰,也许正是这种文化的地方性使然。

英语地方文化课程以这样的选材为根基,可以使学生产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在感知家乡文化的过程中自觉地担负起传承地方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二、 教育性:培养“根”文化和公民意识

地方文化作为一个地区地方传统、生活历史和精神观念的结晶,是该地区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其先进部分不仅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推动该地区的社会进步与发展,而且对个体的成长发展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泰州是一个江、淮、海三水汇聚,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城市。南唐建州,有着丰富的盐文化、水文化、税文化,荟萃了《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教育家胡瑗、评话宗师柳敬亭、现代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等历史名人,境内文化遗址、民俗民风不失为具有教育价值的宝贵文化资源。

范氏公祠记载了北宋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在泰州为官廉洁奉公、造福于民的丰功伟绩,范仲淹以其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的光辉人生实践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蜚声海内外的祖籍为泰州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自小拜师学艺,持之以恒,勤学苦练,终成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置自身安危于不顾,为了抗日拒演,体现了一个伟大艺人的爱国情怀。以此类范例,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爱家、爱国、爱民的道德情感。

泰州望海楼承载着明朝著名的“泰州才子”储和母亲的传说,颂扬着中华民族“孝道”的传统美德。传说储是父亲落难荒岛时与“野人”女子生下的孩子。父亲时时挂念故土,于是教儿子认字习仪,期望有朝一日能返回故乡。一天,一条遇到风暴的福建商船来到荒岛,答应将储一家带回家乡。但当船上的人见到形似野人的储的母亲时,吓得急忙撑船逃离,已经登船的储和父亲眼睁睁地看着没能上船的“野人”母亲扑向大海沉没了。储与父亲悲痛欲绝,但已无济于事。回到家乡不久,储中了进士,做了大官,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在泰州东郊盖了一座高楼题名“望海楼”。其实,“望海楼”就是“望母楼”,储以此楼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百善孝为先”,孝道和感恩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的基本元素。反思当今社会,不行孝道、不知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地方课程开发要培养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英语地方文化课程选材的教育性在于本土文化教育,让学生形成“根”文化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 简约性:通俗地传播地方文化

与普通的地方文化翻译读本不同,英语地方文化课程的对象是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初、高中学生。英语地方文化课程实施不是以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为主要目的,而是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家乡文化的基础上,学会用英语表述家乡文化,达到向世人推介家乡、传播家乡文化的目的。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英语语言可以适度地超过学生现有英语知识水平,但不宜出现过多、过难的语言现象或者太过专业的术语,那样,既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也达不到传播地方文化的目的。鉴于此,英语地方文化课程选材的英语语言表达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平实、简洁的英语有助于学生感受、体验、表述地方文化,有助于以一种通俗的方式传播地方文化。

历史上泰州(现为地级市)曾隶属于扬州府,在科举时代,府考在扬州,院考却在泰州,泰州是仅次于扬州的一个文化中心,古来江淮文人常聚会于此。各方士子皆来此会试,对于泰州方言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出生于泰州的明代评话宗师柳敬亭便是杰出代表。“泰州方言”是泰州文化的重要部分,却不适合被列入英语地方文化课程,原因有两个:一是内容不易用简约的英语描述出来,即便是翻译出来了,也未必能使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明白其意思;二是文段中可能出现许多表示方言的术语,过于专业化,不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超出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但是,在泰州方言中不乏有影响的民间说唱艺术,素有“中国宝卷传承文化之乡”的靖江的讲经就是很好的地方文化素材。讲经是靖江民间流传的说唱曲艺形式,讲唱的宝卷中包含有大量风趣的靖江民俗、民间传说、故事、笑话,属于中国最早的说唱文学,被视为具有“民俗志”的功能。因为一些内容与佛教教义有关,在把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形式纳入英语地方文化课程时,要选准角度组织素材,用简洁明快的英语着重介绍其形式、过程和影响,对于讲经的内容可以只涉及大概,无需深入阐释。这样,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对身边这种耳熟能详的说唱艺术的兴趣,同时,这也是通俗地向世人宣传地方文化的有效途径。

由此看来,一些虽属于中国传统但只能在特定背景下为少数人理解的或有背景也未必能被大多数人理解的东西不宜选进英语地方文化课程。对于较为典型的地方文化,也要从比较好理解的角度组织材料,选材要符合英语语言表达的简约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既是一个好的英语地方文化课程,也能有效地达到向世界传播、推介地方文化的目的。这是英语地方文化课程选材的特别之处。

四、 发展性:传承和创新地方文化

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文化批评家、文化研究的奠基人雷蒙・威廉斯曾说过:“一种文化,在它正被体验的时候,永远是部分的未知、部分的未实现的。”他认为文化是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概念。没有发展,就没有文化。随着一个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地方文化也会打上时代的印记。英语地方文化课程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化,而是使学生在学习和感知地方文化的过程中,不断融合时代精神,传承和创新文化。因此,英语地方文化课程选材要关注其发展性,促进地方文化发展,让学生在体验地方文化的同时,自觉地参与地方文化的建设,从而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

溱潼古镇有一株远近闻名的宋代古山茶花树,至今仍花开万朵,美丽动人,每年迎来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关于古山茶花树的传说,从古到今流传着妇孺皆知的各种版本,大多围绕坚贞的爱情这个主题。2004年云南丽江一株曾在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记中有所记载的古山茶花树与其结成“姐妹花”,成为当年旅游界、园艺界的一大美事。来自美国的国际山茶花育种专家论证:溱潼古山茶花树堪称全世界人工栽培的茶花之王,是全世界人工栽培山茶花耐寒品种的优秀范例,是中国古代园艺的骄傲,也是历代溱潼人朴素的生态环保意识的最佳体现。

而今,随着地方经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溱潼古山茶花树在经典而古老的传说基础上,又续写了园艺、生态的新篇章,古树的传奇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学生通过这样的文化素材的学习、体验和感知,可以增添家乡的自豪感,对家乡文化会有新的认识,同时,也更能意识到自己建设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五、 均衡性:文化生态多样性下的区域平衡

地方文化课程的目的是为地方文化教育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地方文化课程的对象是来自于不同区域的学生,他们有认知本土文化的欲望、兴趣和权力,因此,理想的英语地方文化课程的选材要考虑到地区区域文化的平衡性,通过不同区域的优秀文化教育,激发学生的本土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这里的均衡性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指地方文化选材覆盖面的均衡性。比如,泰州六个行政区的地方文化有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如果仅仅从人文历史的角度来看,兴化市、姜堰市和海陵区因成陆时间长而比其他三个市区文化更为丰富,这里有历史久远的南荡文化遗址,影响较大的板桥文化,还聚集了范仲淹、施耐庵、孔尚任、陆西星、胡瑗、刘熙载等历代文化名人,但只有这三个市区的地方文化显然不能全面地反映泰州地方文化的全貌。换个角度来挖掘另外三个地区的文化亮点,可以发现它们的文化特色各异。泰兴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当年百姓用“黄桥烧饼”支援子弟兵打胜“黄桥战役”在革命战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红色文化是其地区的文化特色;靖江市的民间艺术如泥狗子、民间小吃如靖江汤包闻名省内外;高港区自古就是泰州和里下河地区十余县市出江入海的门户和咽喉要道,为如今的泰州港奠定基础并使之成为长江流域一个重要的中型港口。把每个地区的文化特色挖掘出来,展示“千乡万村”的文化,构成较为全面的泰州英语地方文化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文化的归属,从而调动学生的地方文化学习的兴趣,进而积极参与地方文化的构建和传承。

文化无优劣,多元的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地方文化课程选材的均衡性体现的是文化生态多样性下的区域均衡,既培养了学生兼容并蓄、尊重多元文化的胸怀,也顺应了尊重文化多样性,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

综上所述,英语地方文化课程选材要以学生为本,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不仅应该突出其地方性、教育性,还应该考虑其简约性、发展性和均衡性。当然,作为地方课程,选材还应该具备趣味性、实践性等,并且应该符合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地方教材的要求以及相关的法令、法规,这虽然不是本文所阐释的话题,但在选材时同样十分重要。解决好选材的问题才有可能有效地发挥英语地方文化课程在地方文化教育、传承、传播中的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最终实现促进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成尚荣.地方性知识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开发.课程・教材・教法,2007(9).

[2] 刘正伟,李品.论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教育发展研究,2006(17).

[3]王亚桥.地方课程资源开发重在培养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EB/OL].,2009-12-22.

[4] 罗生全.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及其改进.课程・教材・教法,2007(9).

[5] 鸥.关于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原则的思考.教学与管理,2006(9).

[6] 曹石珠,张传燧.地方课程开发实施值得关注的几种倾向.中国教育学刊,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