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学习的特点

初中学习的特点

时间:2023-06-15 17:26: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学习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学习的特点

第1篇

引言

分层教学理论就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初中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的前提下,对初中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布置学习任务,来展开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的一种教学模式。近年来,分层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分层教学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发展的意义

1.适应新课标改革的要求。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初中英语教学通过对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与分层教学理论相结合,优化整合初中英语的教学资源,重点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满足了当前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初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了解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分层教学理论对写生进行分层教学,优化和升级英语教育模式,适应改革的要求,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2.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分层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内容,更新了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一方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培养初中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同时还注重培养初中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能力,提高初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对学生展开分层教学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学习内容保证每个初中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能力范围之内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英语水平。

3.促进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运用分层教学理论教授英语知识时,充分的了解初中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注重对初中学生的个性化辅导,有利于促进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应用分层理论对初中学生的英语教学,满足初中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激发初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积极性,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注重对初中学生自身发展潜力的挖掘,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分层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分层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只有充分的了解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才能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爱好进行个性化的分层教学,保证分层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高效进行。首先,将初中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单词语法的掌握度高,英语学习能力较强,英语运用能力熟练的学生分为第一层。其次,将初中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单词语法的运用一般,还需加强训练的学生分为第二层。最后,将初中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和单词语法掌握程度较差,对英语的学习能力较弱,仍需加大英语知识的强化训练的学生分为第三次层。

2.对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进行分层。在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分层之外,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分层也是分层教学理论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分层教学。首先,教师根据分层后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的具体情况,分析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充分掌握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特点和阅读兴趣以及阅读成绩。其次,根据分层出来的学生进行差别化的辅导,对每一层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对于不同层次的初中学生运用不同的英语阅读材料,并且采用不同的英语教学方法,适应他们对英语的理解水平,保证英语分层教学的顺利进行。最后,教师对每一层初中学生的阅读要求和阅读作业也要分层,根据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布置不同的英语作业和学习任务,保证作业的布置在初中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

3.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分层。由于每个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不同,对英语单词和英语语法的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在英语教授过程中,要根据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英语的基础知识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进行分层,保证所有的初中学生的英语成绩都能够稳步提高。首先,第一层是英语学习能力强,对英语知识掌握熟练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教授他们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的对英语课本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增加初中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量。其次,第二层对于英语水平一般,对英语单词和语法基本掌握的学生,让他们熟练的掌握英语的课堂教学内容和课本知识。最后,第三层是那些英语学习能力教学差,对英语单词和语法掌握不好的初中学生,教师只要要求他们牢固的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点就可以。这样通过对学习目标的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初中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保证每个初中学生都能完成任务,提高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满足了新课标改革的要求,还有效的提高了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根据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进行分层、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以及分层评价机制等,能够不断的整合初中英语教学资源,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第2篇

【关键词】初中 数学 优化 策略

一、前言

新课程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我们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生的特点

只有了解了初中生的独有的特点后,初中数学教师才能够根据初中生的特点上好数学课。初中生的特点主要包括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两大部分:

(一)初中生的生理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的关键性阶段,骨骼骨化尚未形成,骨骼组织含水分较多,含钙盐成分较少,这一特点使得初中生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既有弹性又易变形。而初中生的肌肉发育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不适宜长时间连续的运动。所以,在初中数学课程中要注意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走、坐、书写等姿势,防止骨骼变形。

(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从思维方式来看,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转变,但是由于知识、能力以及社会经验的不足而导致他们的思维还是以感性经验为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注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初中学生更容易理解。从性格、意志等方面来看,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初中学生已经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初中学生往往都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对待一件事情有很大的热情,但是往往自制力不够,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较差,所以打造生动的数学课堂,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一)课的导入要富有趣味,激发学生兴趣

课程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一个起始环节,优秀的导入过程,会给课程的开始奠定一个良好的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学习动机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那么这堂课,学生的学习状态就会非常好。老师可以采用游戏、寓言故事、笑话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环境,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以一个有趣的“开场白”更容易形成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容易形成一种最佳课堂氛围,而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初步感知数学基本概念和逻辑,使学生觉得很有意思,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课程的学习过程要“一波多折”

平静的学习过程会让学生迅速产生枯燥感,烦躁感,学生的注意力会慢慢转移,学习效率也会降低。因此,教学的老师要不断采用各种方法,激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使平静的课堂“热闹”起来。

首先,提及旧知识,使学生产生回想。把前面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新的数学知识进行连接,找准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把这些数学知识形成一个网络图,形象生动的网络图必然会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展开新知识时,学习必然迫不及待,渴望知道要学习的新知识与之前的联系。

其次,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例如在教“圆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用细线拴住一支铅笔在草稿纸上画圆,让学生亲身经历圆的产生过程,引发他们探究圆的周长的奥秘[2]。在这种情境中,他们会开发自己的思维,认真思考,开动脑筋,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

再次,自主探索,分组讨论。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数学题目是必不可少的。在学生做这些题目后,一般都会得出不同的解答,如果老师随便的给出答案,做错的学生难免心中郁闷,也不会认清自己到底哪里出现了错误。这时,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相互辩解,分析分析题目,分析自己的答案,叙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的辩解,往往会使学生有种求真的目的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心。知识会不知不觉地进入他们的脑海,想忘都难。当老师讲述正确的思路时又能帮助错误的学生纠正他们的思维误区,认清自己错误的地方,这样在以后的考试和实际问题时,他们就能运用正确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

最后,举一反三,深化总结。学生学习到一些知识或者解决了一道难题后,他会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独立的解决同样的问题。这时候老师顺应他们的这种心理,举出一些同样类型的问题给他们解决,学生们不仅不会反感,反而很高兴,想要第一个得出答案。这样的训练方式,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出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而且开拓了他们的知识面。把所学的知识和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思维清晰,解题思路正确。

(三)留给学生一定的“质疑问难”时间

每一堂课,都会有学生对有些问题不能彻底了解,提供给他们质疑问难的时间,这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关心,不会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质疑问难时间,可以让学生尽情地畅想,大胆求知。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他们这堂课遇到的难题,展现出不同的思维,不同的看问题角度,这是让学生学会创新的一次诱导。老师对不同的看问题角度给出不同的答复,也能树立一个博学的教师形象。

第3篇

【摘 要】文章主要对英语阅读的分类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我国初中学生英语阅读存在的难点,进而提出了关于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几点措施,希望能够为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的进步极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外来先进是越来越关注。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对各种外语人才的要求标准也有了变化,追求实用成了英语学习的唯一标准。在英语的学习中,尤其是初中英语的阅读方面,这是深刻理解学习英语的基础,这也是英语学习以及实用的具体体现。在初中英语的阅读中,阅读是整个初中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从某种角度来看,初中英语的阅读支撑整个初中英语的学习过程。

一、英语阅读的分类

初中的英语阅读,基本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也即是知识点阅读以及交际性的阅读。对于初中英语的知识点阅读来说,其主要注重的是学生在单词、语法、结构等等基础性的学习,知识点的阅读也是初中英语交际性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交际性英语阅读来说,主要来说是注重学生对文章中信息的获取能力,对于语言性的知识点学习则要求不多。此外,交际性的阅读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思考,从而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进而获取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这也是实际英语语言的典型利用,本文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均是针对交际性英语阅读而言的。

二、初中英语阅读存在的难点

初中生英语阅读存在的难点,从初中生的角度来说,主要由三部分即初中生本身特点、初中生的阅读习惯,初中生心理的接受程度,下面对此进行简单具体的分析:

(一)初中生自身特点造成的阅读障碍。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刚由小学的对英语字母的基础学习时期进入语言学习时期,此时的初中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处于个人的发展和完善阶段,这时期的初中学生本身拥有的特点便是好奇心重,因此,精神容易受到干扰,难以集中经历全心全意的去做某一件事,这使得在英语的阅读中,初中生无法静心的理解推敲文章,遇到稍长的文章时,没有恒心和毅力,从而造成了英语阅读的障碍。

(二)初中生阅读习惯阻碍阅读速度的提高。由于英语的阅读属于英语语言学习中的重要部分,这使得有些学生为了更好的学习英语在阅读英语时,习惯性出声阅读。不仅如此,有些同学由于英语学习基础等等原因习惯性的一词一句的逐字阅读,这种阅读习惯完全阻碍了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中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以及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且这样的阅读的速度过慢,使得阅读的质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三)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初中英语的阅读由于文章篇幅以及内容的关系,加之英语属于一门外语型的语言,这使得处于逆反期的初中对英语的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也影响了初中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有得学生甚至还对英语出现厌学情绪,这就说明初中学生对英语的阅读的心理接受程度不高。这种情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无法主动的进行英语阅读练习,无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阻碍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以及英语能力的提高。

三、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和培养的建议

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以及培养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的良好习惯主要可以从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英语阅读的技巧以及英语阅读能力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

(一)初中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对于初中生来说,对新鲜事物的追求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因此,在对初中生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应该尽量的选择新颖有趣的阅读材料,从而激发出初中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积极性,以及激发初中生的求知的欲望,具体来说,材料的选择主要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科幻类以及人物传记等等作为阅读材料,还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英语阅读材料,引起学生的共鸣。此外,可以在合理的时间指定学生自我的选择英语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的训练。

(二)阅读技巧的掌握。在英语的阅读中,阅读技巧是极其重要的,也是英语阅读中重要的部分。简单的来说,初中生在英语阅读中的技巧主要应该掌握以下几点:一是朗读默读的比例适中,在英语阅读中一味的朗读,反而会失去最原始的阅读目的,一味的默读,会引起精神的懈怠也会失去朗读中语感,因此,在英语的阅读中,对于重要句子应该采取朗读的方式,加强记忆和理解,一般句子采取默读,提高阅读的速度。二是略读与精读的把握,这主要指的是在英语的阅读中,初中生应该对于一些提供信息的句子或段落进行精读,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进行略读,加强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以及提高阅读的速度。三是句子的联想推测。初中英语作为英语基础学习,初中生英语阅读中总会遇到一些生词,因此学生应该知道合理的利用上下文或者全文,对生词省句进行推敲猜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英语阅读中,不良习惯会使得初中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下降,良好的阅读习惯则会促进初中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对于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简单的来说应该注意两个词:恒心和自觉。学生拥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自觉的坚持自己的良好阅读习惯,也即是能够在阅读中能够合理的把握英语阅读的技巧,自主自觉的对英语阅读进行训练,假以时日,英语阅读水平自然有所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的阅读是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体系之中最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环上我们应该做到最好。通过前文的分析,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我国初中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样我们也知道该如何的去解决,因此,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初中英语的教学上,英语教师应该彻底的贯彻新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学习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需要以及英语的实际运用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英语的教学内容,从学生来说,应该在平时的阅读中,应该对阅读方法进行总结,以及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才才能够真正的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能够更好的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 童秀贞.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扩展性阅读[J].教法探讨,2005(2).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

在社会不断进步和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逐渐实施相应改革。在体育教学中,需要教育者重点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实施差异性的体育教育。而差异性的教学一般是针对初中生心理与生理差异采取的教学方案,目的是培训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差异化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与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1.差异性的教学特点

1.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初中体育差异性的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初中学生主体作用,重视学生需求,把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中心,将学生被动式的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这样不仅可以便于教师关注学生个体,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与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2促进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交流

在传统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因为体育的课时比较少,大多数学生和体育教师缺乏交流,导致教师不能全方面了解初中学生不同需求与个体差异。而差异化的教学方式要求体育教师按照学生特点与需求来设计课程教学,选择多样化教学活动,因此,差异化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便于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3充分结合教和学

不管是哪一种课程,都离不开教学活动。尤其是初中体育教学,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各种专业性知识,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初中学生。在差异性的教学中“学”和“教”联系比较密切,需要教师不断地拓展自身专业化知识,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确保教学活动可以满足学生要求,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2.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对于差异性教学的应用

2.1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体育教学效果会因为学生参与性而受到影响,学生差异性和学生学习兴趣息息相关,因为学生认知、行为、兴趣与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积极性也各不相同。和其他文化课不一样,体育课教学成效不能用基础知识水平来评价,需要把学生锻炼效果和学习效果作为参考依据。换句话说,在初中体育差异化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学生个体差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水平。

如:在选择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时,教师可按照学生爱好,把课堂教学内容分成球类、体操与田径等项目教学,使学生按照自身爱好来选择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在选择教学项目过程中,教师也要按照学生性别与能力差异适当的进行调整。由于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女生和难受在运动方面差异比较大,女生在技巧性、柔韧性与平衡能力方面都比较好,男生在耐力、力量与速度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因此,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项目,全方面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效果。

2.2按照学生个体差异来制定初中体育的教学目标

想要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果,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案,合理的教学方案不仅会使体育教学设计方向受到影响,而且会使体育教学效率与质量受到影响。此外,制定体育教学的方案应按照学生课堂情感、认知水平与活动能力差异进行制定,还要侧重于学生的课堂活动学习感受,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照本宣科,教师主动向学生讲解胸前传接球、原地运球等基本理论知识,当很多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后,再反复讲解,只会浪费了大量课堂时间,致使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用差异性的教学方式,可以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初中体育质量。

2.3改变成绩的评价方式

在初中体育的差异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各种层次学生实行差异化的成绩评估。首先就要对学生个体实施正确的横向与纵向评价,其中纵向平价主要是用差异性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各时段所学项目的实际成绩,例如:田径,对比分析期末与期中测试成绩,对学生各个阶段学习成果进行验证;而横向平价则是对比分析学生个体各项目的成绩,例如:篮球项目和八百米赛跑的成绩对比。还要构建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评价系统,全方面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整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评价,而且需要学生自我评价。此外,还要充分结合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各阶段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与结果评价相比较为重要。所以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与表现,确保评价标准公平性、差异性与多元性,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习需要与学习态度提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心理比较敏感,如果发生无法跟上体育教学节奏的情况,会导致初中学生变得比较自卑,进而对初中体育学习产生抵触的情绪。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使用差异性的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初中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秋竹.立足差异,优化教学――新课标下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管窥[J].新课程・中学,2015.14(03):186-187

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辅助教学 思维特点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学物理教育更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再是对枯燥理论知识点的过分追求。而现在大多数教师采用的仍然是板书教育的方式,在初升高的压力下,众多学校仍然对学生采取灌输知识的方法,而不是采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几乎普及,其中的办公软件也被众人所熟悉并使用,特别是其中的Powerpoint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大学教育中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然而在中学教育中,特别是初中教育中很少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一般仅在教学竞赛和公开课的场合,才可以看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身影。

多媒体技术为何没有在初中教学,特别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得到应用,究其原因有多方面。(1)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学设备比较缺乏,多媒体教室较少;(2)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愿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手段;(3)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一些老教师。

一、学科特点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特点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是一门严密的应用广泛的基础科学。它和实际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中学物理知识都可以通过活生生的实例得到说明。通过板书的教学方法展示实际活生生的实例在有些时候显得无力,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多媒体可以接收外部图像、声音、录像及各种媒体信息,经计算机加工处理后以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方式输出,实现输入输出方式的多元化。当多媒体手段应用在教学上,可以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达到很好的结合,同时利用声音、文字和图画的完美结合达到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优点

综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可见它们之间能很好结合在一起,再同时结合传统教学手段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实际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它可以达到好的效果。

1.多媒体技术展示板书和实验室实验所不能展示的内容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第13.1节中采用马拉车的实例来说明做功,然而实际实验不可能实现,板书当然更难说明,但是通过多媒体动画可以把整个过程完全的呈现给学生,并可以暂停在该过程中任何状态,从而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加强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如下图1中所示:

图1 马拉车实例分析

2.多媒体技术可以放大物理现象

课堂实验可以很好直观的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点,生活中的实例也可以让学生从中领悟一些知识,但初中物理中总存在一些知识点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才可以理解,特别是一些细化到原子和电子层次的知识,实际实验无法展现,也没有生活实例可以达到展现该现象的可能,但多媒体动画可以放大实验现象,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该层面上的知识,如九年级物理关于电流一节中电流方向的学习。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而实际中大多数电流的形成都由于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两者方向相反。

图2 电子移动与电流方向

3.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知识面并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多媒体在很多场合得到应用,均是由于其可以展示大容量知识的优点,即在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动画的同时,可以结合多媒体展示大量文字性内容的特点,介绍课本外的其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异同

文献检索可以发现,网站和期刊均有关于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各学科教学的论文,但仔细看看几乎都是关于高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问题,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论文几乎没有。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中物理中应用和在初中物理中应用情况不一样,相信进行过两个阶段物理教学的老师都有体会,中学物理教学和高中物理教学应存在不同,主要体现在这两个阶段学生的情况不同,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

1.注意力特点不同

初中学生相对于小学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长,但相对于高中生其有意注意时间短很多,初中生注意力一般最长能坚持20~35分钟,故在40分钟的课堂中,初中生基本上都不会在整节课中集中注意力,教师应根据该特点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动画,图片等缓解学生的有意注意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知识储备不同

众所周知,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八年级的时候将会第一次开设物理课程,初中生从开始上学至今第一次接触物理知识,很多概念现象都是第一次接触,理解学习较为困难,然而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已经经历了两年的初中物理的学习,很多基本概念现象均有所掌握,学习起来较初中学生容易。故在初中多媒体教学中应避免繁多的文字和公式对物理现象的描述,多以生动的图片,动画对物理现象进行阐述。

3.思维特点不同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等均在不断成熟,一般的初中生集中在13~16岁之间,该年龄段的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均较差,初中物理中的很多现象都需要通过实际实例和教师的引导才容易理解,高中生一般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已经较为成熟,通过文字的物理现象描述理解较容易。故大量的声音,动画结合的实例有利于初中学生获得直观物理现象的理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关注不同阶段学生思维特点给予相同内容不同角度和方法的展示。

4.接受能力不同

当高中物理教师来听初中物理教师课的时候,总会感觉一节课内容讲的很少,实际对于所有有初中物理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初中生的接受能力非常有限,内容多学生反而记不住,最后导致得不偿失,高中生会好很多,不管是从大脑的发育还是其他方面考虑,在40分钟的课堂中均可接受很多知识。多媒体技术的动画,图片效果可以对物理现象进行直观的描述,从而可以既让初中生掌握物理现象,也不必掌握太多文字知识,满足其接受能力不强的特点。虽然多媒体教学有众多好处,但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对于初中生理解物理现象不能完全依赖该方法,对于课堂实验和板书教学不能解决的问题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解决,做到把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和课堂实验演示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单位:

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含山

第二中学

第6篇

1 前言

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使更多的数学教学内容可以被包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所提供的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吸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开展数学学习。多媒体应用下的数学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情绪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许多初中数学教学没有重视起多媒体的积极作用,依然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成效的提高。因此,笔者选择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2 利用多媒体,促进概念教学形象化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因此,许多初中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认为数学概念很难理解。概念是一个较为基础的思维单位,要使初中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就必然要引导学生对每一个数学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概论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从感性与理性的角度对数学概念进行分析与理解。但在之前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过于关注从理性角度进行概念教学,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条件注定什么样的结果,这样学生无法从感性的角度对数学概念进行分析,会越学越糊涂。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利用,让教师进行生动形象的图形制作,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对数学概念进行理解。利用直观与形象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个性记住概念的特点,对数学概念进行物化。

比如,在学习有关轴对称的概念时,让学生明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单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明确概念内容的。但在利用多媒体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对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图片进行呈现,将图形的对称轴进行标明。在形象化的图形配合下,教师的讲解可以得以简化,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所以说,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利用可以使许多问题得以轻松解决,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3 利用多媒体,促进数学学习兴趣化

兴趣对于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经常会成为课堂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教师在讲台上自顾自地讲解着,而学生则没有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都有负面影响。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与枯燥性,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不尽相符,所以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根本不能满足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而多媒体的出现以及其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利用,使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许多困难迎刃而解。教师对多媒体进行有效利用,可以让初中数学教学从“要学生学”转变到“学生要学”的局面。

比如,在讲解有关多姿多彩的图形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图形的相关图片,也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些与图形相关的动画故事,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学学习内容上。这样,多媒体就成为了活跃初中数学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大大激发了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 利用多媒体,促进数学学习自主化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培养项目,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提高与应用,可以使数学教学的效率快速提高。利用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新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实现自主发展,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掌握速度与效率的提高。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课件放在一个公共的网络平台上,让学生在课下可以进行自主下载与学习,对课堂上没有能够正确理解的地方进行反复学习。另外,学生也可以利用校园网对数学知识体系进行了解,完成教师规定的数学练习以及数学作业。利用多媒体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需要教师加强网络技术使用技能,利用网络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便利。

比如,在讲解有关一次函数的知识时,这方面的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课堂教学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明白函数的意义。在课前,教师要对多媒体课件进行精心的制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一次函数知识体系;课后,教师将课件置于公共网络空间上,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针对一次函数,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找出难以理解的问题。归纳总结性的作业,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与自主探究,因此,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快速提高。

5 利用多媒体,促进数学教学创新化

数学学科的特点就是抽象化与严密化,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对数学知识进行传递,更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对于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活动的创新有着积极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促进学生找到主人翁地位、提高数学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都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产生影响。

比如,在讲解有关几何的相关知识时,初中学生的空间立体感不强,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不同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明确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不足。教师可以利用软件对图形进行随意的剪裁与移动,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图形的转换关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会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6 结语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习惯英语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43

一、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

1.培养学生上课倾听的习惯

由于初中学生处于知识和能力增长的重要时期,而他们较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于学习上,由此需要采取一定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运用手势语言、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在正确发音引导下,以幽默化、趣味化的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发现教师声音、嘴型上的微小区别,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倾听习惯。

2.培养学生倾听录音的习惯

倾听录音对于学生英语语音、语调的规范和纠正具有非常实用的帮助。初中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倾听录音习惯的培养,在课前和课下,利用5分钟时间组织学生静下心来倾听录音,将录音中的重点词汇、句子记录下来,或者标出来,并与同桌、教师进行交流。倾听录音时可以跟读,掌握语音、语调、停顿与重音等,每次录音都会有收获,鼓励学生模仿对话,收获更多英语知识与技巧。

3.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习惯

为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可以引入表演、比赛、音乐等形式,集中学生注意力,避免课堂枯燥。同时,结合点名与集体活动交替进行,引导学生倾听他人的表达内容与方式,参与到其中。

二、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

1.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

鼓励学生课上积极发言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科学性、亲近性、实用性与趣味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抓住时机积极发言。提问时充分运用教材内容,以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表达为目标,结合多媒体、图片、实物创设的轻松氛围,运用Good、wonderful、excellent等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由会话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同桌是最佳的学习搭档,小组同学、教师与家长也可以是学习搭档。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自由会话,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喜怒哀乐、喜好与问题等,或者用英语表达小故事,说出Amazing things、Teenage problems等。引入角色表演、歌曲比赛、趣味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自由会话的兴趣。如关于films、pets、friends、TV programmes的话题会话等,学习love doing sth、how to do sth等重要短语。在自由会话氛围中,提升学生英语素养。

3.培养学生日常交流的习惯

英语听说读写,每个元素都是英语学习中较为重要的一方面。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就需要加强对学生日常交流习惯的培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英语课上用全英文进行对话,教师进行组织、引导与鼓励。在课下和日常生活之中,多用英语交流对话。通过鼓励学生日常交流对话,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英语交流习惯。

三、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读的习惯

1.培养学生录音跟读的习惯

录音中包含着英语课本、英文读物中较规范的英文表达,跟着录音跟读,能够在纠正学生发音,鼓励学生动口方面具有不错的效果。要鼓励学生积极跟着录音跟读,模仿录音中原汁原味的语调、语音进行读书学习,自觉规范自身音标、音调,纠正音调错误,奠定良好的口语表达基础。

2.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

正如李阳先生的疯狂英语一样,大声说英语具有一定的学习效果。需要克服哑巴英语坏的学习习惯,加强朗读记忆,如对Shopping、Finding your way的对话朗读,学生大声朗读,运用发音器官、听觉器官,刺激脑部神经,多建立一条条件反射,由此加强巩固与记忆,提升朗读能力,扎实掌握英语知识。

3.培养学生全心投入的习惯

第8篇

笔者和初中语文老师长时间的合作研究,发现了一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中,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在教学内容这一方面,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不论是数量还是难度,较之小学语文都有很大程度的增加。这就造成了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时难以跟上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从而导致问题的积累。这种现象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就变得更为明显。新课程改革之后,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也随之有了相应的改进与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而与之相比,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则比较简单。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学生自主地进行简单的研究探索和小组讨论活动,而这些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这些相应的推理探索能力,他们就很难尽快适应中学的语文学习,从而导致成绩的下降。

2.在教学方法这一方面,由于中学和小学的语文教学方法之间缺乏应该有的沟通和联系,从而导致学生在适应和过渡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小学的语文教学都是分开进行的,中学和小学的语文教学都是各自重视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而没有关注彼此之间的过渡性和联系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中学的小学的语文教学都没有能够充分地理解新课程的设计原则和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讲解比较仔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同时,教学方法也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这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当同事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失去了自主性。不利于以后长远的学习与探索。

与小学的语文教学相比较,初中老师则更为关注学生的抽象思维训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讲课比较简单,抽象,而且速度快,容量大,这使得那些对老师依赖性较大的学生在学习方面产生了很大困难。同时由于中学和小学教师之间缺少足够的沟通和联系,导致这两个不同行阶段的教学和学习无法顺利过渡。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还会影响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有碍于学生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在管理方式上,小学老师为了使那些对父母依赖性较大的孩子能顺利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就采取了较为细致的管理方式。与之相比,中学老师采取了比较松散的管理方式,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包括预习,学习,复习,作业和测试在内的各个环节,这就导致学生在小升初时,无法马上适应这种自主性较强的学习和管理方式。这对于那些自觉性不太好的学生就造成了更大的问题。若这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问题越积越多,学生成绩就会越来越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小学的老师都要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问题,寻找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使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和学习能够顺利过渡和衔接。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来建立中小学两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联系。具体来说,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1)加强衔接教学内容。与简单直观的的小学教学内容相比,中学的学习内容更为抽象复杂。从教学目标来看,小学学习重在打基础,而中学学习则重在对语文教学进行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内容上衔接好新旧知识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小学教学相比,中学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自主发散和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正是学习从小学到中学的质的改变,但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困难。所以,一些积极的过渡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培养自己的课外阅读和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并促进学生自主地把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应运到课外以及实际生活中。同时,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比如: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或者让学生自主从课外寻找阅读内容来提高能力。再将这种学习与其他不同的学习方式相结合,从而培养自己积极,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发散思维能力,进而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

与此同时,教师要设计各种活动来训练学生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要比书本上的知识更为重要。在中小学教学中,教师都应该按照教材的要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教学内容,并且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学习,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在小学教学的后期,由于学生本身已经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一定的认知能力,并且能够自己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探索知识。在这一点上,课堂教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在一定程度上拓宽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设计具有长远意义的教学管理模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所以,学生在进入初中学习时,小学时的学习特点还不能马上消失,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阶段的学习。正因为如此,初中老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过渡性,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淡化小学的学习特点,加强中学学习的特点,从而能够顺利过渡到初中学习阶段。

第9篇

【关键词】兴趣层次 激发兴趣 物理学习

一、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层次分类及特点

初中学生年龄在13岁左右,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学,因此依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研究学生的心理规律,探讨初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于学生一生的科学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大的意义。依据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致可分为以几个层次。

1. 直觉兴趣:直觉兴趣是指学生对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有直觉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学生为物理世界的新奇性所吸引,喜好观察鲜明的、生动的物理现象和实验。年龄越小,这种现象越明显。在初中物理学的启蒙教育中,刚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就是带着这种直觉兴趣来学习物理的民,他们对各种物理现象和教师的演示实验都感到新鲜有趣,这一阶段也可称为有趣阶段。但是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一般只满足于感知物理世界,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并未产生进一步了解这种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因果关系的欲望,而且这种直觉兴趣是不稳定的,也难以持久的。

对于处于直觉兴趣阶段的学生,一方面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加演示实验,加强直观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对物理现象的观察阶段,要指导学生分析物理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掌握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水平。

2. 操作性兴趣:随着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渐不满足于单纯地观察物理现象,他们要求通过自己的活动去对物理现象施加影响,希望能亲自做一做实验,哪怕只用简单的仪器,对物理操作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性很高。他们有了解如何引起或改变物理现象以及进行各种亲自操作的实验尝试的要求。这种认识兴趣的水平较直觉兴趣有所提高,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是他们往往忽视对本质现象的认识,一旦操作的愿望得到满足,兴趣也就不浓了,甚至消失了,兴趣的稳定性方面还比较差,有一部分初中学生特别是男学生,具有这种兴趣,这种兴趣阶段也称乐趣阶段。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操作性兴趣的动因作用,一方面多给学生以实际操作的机会,以满足他们的兴趣需求,另一方面指导他们认真按规范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分析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逐步探索产生物理现象的内部因果关系。

3. 因果认识兴趣:随着学生兴趣水平的提高,学生不仅要亲自观察物理现象,做一做物理实验,而且很有兴趣去了解产生物理现象的原因,认识物理现象的产生及其变化的因果关系。同时,随着物理知识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形成这种因果认识兴趣的学生也逐步增多,这种认识兴趣已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而且成为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阶段可称为志趣阶段。多数高中学生处在这个兴趣发展阶段,如果这一阶段的学生能够学好物理,取得好成绩,他们的兴趣还会发展,更加喜欢物理。

4. 概括性认识兴趣:这种兴趣阶段表现在,学生不满足于观察实验,取得直接结果,不满足于了解特定的局部物理现象的因果联系,而且还要了解某一类物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和一般规律,热衷于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为了探索规律,他们亲自设计实验,进行物理观察活动。基本上能运用物理知识干实际活动中。他们的这种兴趣已成为学习物理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又可称为高一级的志趣阶段。

上述四种兴趣中,第一、二阶段的兴趣属于直接兴趣,第三、四阶段的兴趣属于间接兴趣。一般地讲,兴趣多是从对物理现象本身的认识开始,转向对它的内部规律的认识这样一个过程。兴趣是可以不断发展提高的,兴趣的发展也是逐渐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变,由对物理学习的有趣逐步深比为对学习物理的志趣。

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如何建立和提高初中学生学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

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充分利用新版初中物理教材,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新版教材版面设计新颖,安排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和探究活动,精心设计了丰富的适应初中学生课内参与和探究的活动内容,并对当今前瞻性的物理学内容进行了介绍,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知识和规律的兴趣大有作用。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合理选取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引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学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息息相关。很多事实说明物理知识来源于实际,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社会实践中获得经验的总结。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结合许多妙趣横生、包含许多科学原理和物理知识的实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讲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时,我列举了啄木鸟的喙长得又尖又硬是为了增大压强,骆驼的脚掌又宽又厚是为了减小压强;在讲液体蒸发要吸热时,我列举了夏天人们在地板上撒水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来降温等等,这些生产和生活中极其简单的事例,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举一反三,更加激发学习兴趣。

(三)利用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初中物理实验,具有简单易行的、操作性好的特点,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创设实验情景,能够有效地渲染课程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想象力,强化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巩固。物理教学中每一演示实验都有一定的渲染目标,实验的奇特性和趣妙性,能够直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 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全乡中学进行,共发问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 份,接近理想的高校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着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 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初高中跨度;衔接与应变

一、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的特点

1.初中物理教材,文字说明比较通俗易懂,易于理解.

2.初中物理在研究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通过实验提出问题,或者由试验得出结论,认识和过程基本上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3.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分析物理现象一方面比较简单,另一方面与日常生活现象比较紧密,因而学生学习起来并不感到生疏和突然.

4.初中物理的学习主要是形象思维,而且静态思维多余动态思维.所以在思维活动方面学生一般能够跟上.

5.在初中物理学习当中,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的掌握,要求学生在理解、记忆方面较多,推力、论证方面较少.

6.初中物理练习题方面,要求学生解说现象的较多.计算题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结果,学生完成作业困难不大.

二、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特点

1.高中物理教材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学生有时虽然能够读通文字,但是并不理解其含义,从而产生理解教材的困难.

2.高中物力在探究问题时不仅要从试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从已经存在的概念出发,建立抽象的物理概念.学习过程也不一定遵循从感性到理性.学生在开始学习时不习惯,自然感到物理难学.

3.高中物理学习中物理现象往往比较复杂,而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向初中那样紧密,同时在分析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索和研究,造成学生理解方法的困难.

4.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抽象思维多余形象思维,学生对思维方式一开始就不易跟上,由此产生思维上的困难.

5.高中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掌握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还要灵活运用.如果学生仅仅做到记忆而不求理解,则不能灵活运用,那么概念规律就难掌握.

6.高中物理练习题有时不但需要通过发散性的分析,搞清物理过程,而且还需要辐射性的综合,才能建立方程和求解,一般直接代入方程求解的很少,所以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并不顺利.

三、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顺利的从初中过渡到高中学习

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无论对教材的理解方面、思维方面、研究物理的方法方面以及完成作业的手段等方面,与初中学习阶段相比较,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这些明显的客观存在的差距,就会出现旧知识不能同化新知识的局面,这无疑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困难.

1.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同化,在教学中做好新旧知识的同化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把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的达到知识的迁移.关键在于教师应当切实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需要认真分析学过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达到使学生把旧知识同化新知识的目的.为此,要求教师在背课时细致琢磨高中教材所研究的问题跟初中教材曾研究的问题在言语、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找出存在的差别和内在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确定课堂教学中如何启发与指导,使学生顺利的利用新知识来同化旧知识.如讲弹力,在初中阶段只提弹簧伸长与外力的关系,也讲了压力的大小,但都没有涉及产生弹力的原因.而高中教材讲弹力,不仅要分析产生的原因,而且要讨论弹力的大小以及他的方向.这就比初中学习的知识抽象,难度也大.那么如何促使知识的同化呢?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在课堂上再现弹簧生长与压缩的形式,分析弹力产生的分原因和方向.然后演示物体形变而产生弹力的现象.目的是利用旧知识巩固新知识.最后作微小的形变的试验,得出物体之间产生弹力的条件.这样的教学方法及过程跟初中教学衔接起来,又满足了高中教学的要求.

2.提高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的情景.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静态思维多于动态思维.因此,到高中学习时思维方法跟不上.这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提高动态思维能力和思维能力发散性.如,教师讲完弹力的概念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列举一些产生弹力的现象.或者,由教师列举一些现象,让学生分析哪一些现象是由弹力产生的.教师在讲解例题时,也可以一题多解.如,讲解力的分解时,可以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衡法、三角形法等方法求解,然后要求学生比较哪一种方法最简捷.布置作业时,同样要求一体多解.

3.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器材拓宽教学手段,特别是物理教师,对计算机软件的使用都非常熟练.在模拟物理动画场景锻炼形象思维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减小了学生的心理跨度.特别是在几何画板软件当中,如果设计的好,还可以对一些连续的变化过程中某一些变量的任意状态的值进行精确的模拟计算 .能把初高中物理教材中的要求断层知识衔接好.让学生由听懂变成会作,就要在听懂的基础上,多多练习,方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奥妙,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也正是学习高中物理应该下功夫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刘卓.中学物理教学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地理图片;兴趣;综合

与课本中的地理知识相比,地理图片能够更加直观地将地理知识反映出来。地理图片中有很多形象的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地理图片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字知识,从而成为地理知识的受益者。研究地理图片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方法,是地理教学改革的必要实践。

一、利用地理图片,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地理图片,是地理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学会识别的内容之一。初中学生只有能够读懂地理图片,才能找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图片,是文字的重要载体,一张地理图片能够表现出丰富的地理现象与地理。承载于初中地理图片中的地理信息能够更加形象地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之中,形成最为生动的映像。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对于地理图片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望。在课堂中,教师要利用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地理图片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有会读会用图片,才能学好地理知识。

比如在讲解《地球和地球仪》时,这是初一年级第一堂地理课要学习的内容。第一堂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第一堂课利用地理图片去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会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地理学习基调。学生虽然生存在地球上,但很少对其所生存的地球进行研究。教师可以利用地球的天文学研究图片,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形态与特点,利用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在学生通过地理图片对地球有所了解后,再拿出地球仪,让学生研究细节。

二、利用地理图片,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学习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地理图片去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能够推动初中地理教学目标的快速实现。地图,是地理图片的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地图,将课本中的文字知识转变成为学生可视与可感的形象画面,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他们一旦形成空间思维意识与习惯,未来的地理学习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地图的应用方法有千种百种,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最好利用电子地图的变大功能,引导学生从地图上的一个点想到这个点相关的多项地理知识。像在讲解《日本》时,教师必然要在课堂中给学生展示日本的地图,讲解日本的构成时,教师可以利用地图的放大功能,让学生了解日本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与人文风俗。利用地图与真实图片的结合,让学生将地图转变成为一个地理画册,更轻松地记忆地理知识。

三、利用地理图片,充分利用教材内容

地理图片不是只存在于课外,在初中地理课本中,有很多插图,教师也有很多配套的挂图。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课本插图与挂图实施教学,一些插在课本文字中的图片经常被地理教师忽略。每一张教材插图都有其必然的价值,它们能够与课本中的文字组成一个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对于初中地理教师来说,课本插图是最为直接的教学资源,也是用起来最为方便,与教学内容联系最为密切的资源。

如在讲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时,在讲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特点时,会配一些人们日常生活的图片。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这些插图,鼓励学生去分析当地人日常生活与其自然条件、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给学生建立个性化地理知识体系的线索。用课本中的地理图片资源帮助学生找到地理学习的方法,会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价值。

四、利用地理图片,培养学生用图习惯

初中,是地理学习的起步阶段。利用地理图片实施教学,不是为了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地理图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与用图习惯,会让学生自身受益终身。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读图技巧与用图的方法,让初中学生习惯利用地理图片去获得某一地区的名称,识别各类新鲜的图例。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等高线图知识时,为了识别等高线图所描述的地理事物,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读图。要判断一个地理事物,就要明确其周边的地势特点,了解本身的高度。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发现这些信息,并努力与自己头脑中的地理事物相对。这样的训练多了,学生的用图行为才会越来越熟练。

五、利用地理图片,培养学生画图习惯

画图,是利用地理图片学习地理知识的高级阶段。在地理学习中,初中学生会利用地图去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与此同时,学生也需要学会输出,学会通过画图去表达自己头脑中的地理知识。地理图片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养成画图的好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地理知识学习效率,更能丰富学生地理学习方法。

比如在讲解《巴西》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课本文字学习内容印在纸上,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画图,自主给学习内容配图。给学生展示配图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各有千秋的配图对应着不同的地理学习思路与学习想法,养成画图习惯。

六、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地理图片实施初中地理教学,需要教师将课内与课外的每一类地理图片投入到教学实际中。像地图与地理照片,都是珍贵的地理教学资源。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应用多种方式将地理图片引入到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导学生意识到地理图片的重要性,才能推动初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雪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意义及基本要求[J].才智,2011.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