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26: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财务智能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企业管理的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尤其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从原来手工处理到完全的计算机处理。如何帮助企业管理层在最短的时间内面对海量的数据做出最为快速和科学合理的反应和处理,以提高企业决策水平,从而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而商业智能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将会帮助企业管理层真正实现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智能化决策机制,为企业的智能化财务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商业智能 财务管理 OLAP
引言
在信息缺乏的时代,企业管理层更多依靠个人经验和智慧进行管理,制订决策。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使企业管理的效率及劳动生产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企业管理者面对的数据和信息都有了海量的增长,而“无知”则会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与决策的最大威协。据IBM估计,全球每天在线的数据为2EB,而在脱机的媒体中数据则是在线的30倍之多。这无疑将对企业搜集、管理、分析整理数据,以提供它们进行管理所需要的必要信息进而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方面增加新的难度。
如何帮助企业管理层在最短的时间内面对海量的数据做出最为快速和科学合理的反应和处理,以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水平,从而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而商业智能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管理者高效利用数据,真正实现以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智能化决策,为企业的智能化财务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商业智能技术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战略意义
(一)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内在需求
战略目标是对企业战略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战略目标的设定,同时也是企业宗旨的展开和具体化,是企业宗旨中确认的企业经营目的、社会使命的进一步阐明和界定,也是企业在既定的领域展开战略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水平的具体规定。
随着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账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信息化的层次在不断演进,第一个阶段是单一部门的信息化,其应用效果主要是单项工作的自动化,这个阶段的财务软件属于记账型财务软件;第二个阶段是跨部门的信息化,这一阶段对应的财务软件是核算型财务软件;第三个阶段是企业级的信息化,这一阶段强调企业整体动作能力的提升,对应的财务软件是管理型财务软件。
随着信息化向纵深方向发展企业的战略目标与财务信息系统目标能更好的整合,企业的业务流程更趋合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整合优化企业资源的配置,从而达到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实现的目的,对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改进管理模式以适应财务信息化的要求,商业智能技术能够实现财务管理数据深层次描述和指标分析 ,挖掘出财务数据中深层次的信息并发现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使财务数据得到有效地利用。
(二)提高企业财务运营分析的质量
随着信息化的全面展开,各组织基本实现了管理的现代化、智能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层次从MRP、MRPII、ERP到CRM,每一次变革都极大地推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升级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组织实施了财务信息化之后,在组织内部财务数据的准确、可靠、真实地以电子形式存储在有关文件之中,这些数据不但可以进行数据之间的运算处理,而且具有数据统一性、完整性、安全性的特征。对外报送的数据多数是以报表为主,获取容易,通过利用商业智能技术对组织内部数据及相关企业的有关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加强组织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经营决策的制定,控制利润目标以及经营成本费用,企业财务信息的统一标准化收集和处理,进而提升组织财务管理效率和财务运营分析质量。
(三)对于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现实意义
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财务战略管理、财务业务管理和财务业务作业管理。其中,财务战略管理是企业财务资源,建立并维持整个企业财务运营秩序,从宏观层次规划企业财务的发展方向及路径;财务业务管理层是对企业的财务资源、计划等进行管理;财务作业管理层是直接帮助员工处理具体的财务业务数据。商业智能并不是完全传统的管理职能,而是以智能化的方式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其主要目的是将人工智能和技术因素进行高效和智能整合,使企业变得更加“聪明”。
商业智能虽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它可以为企业带来经过科学武装的管理思维,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能及时发现问题,这些都是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关键。
商业智能的内涵及基本思想
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自1996年首次提出以来,其内涵也随着商业理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目前通常认为,商业智能是指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做出更好的商业决策,也就是说从数据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从信息中及时地发现知识,为人类的思维决策和战略发展服务,尽量减少管理决策中“凭经验、拍脑袋”的风险和隐患。
商业智能作为跨学科的新兴领域,它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新兴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结合的产物,在技术方面,普遍认为商业智能的技术体系主要有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DW)、在线分析处理(On-line Analysis Process,OLAP)以及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三部分组成,首先数据仓库是BI的数据存储技术,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数据集,支持管理决策过程。它能够帮助企业以一种合理的方式整理各个业务处理系统积累下来的历史数据,并在整个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共享。其次在线分析处理技术OLAP(Onlineanalytical Processing)是一种数据分析技术,侧重于对分析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支持。它是让管理者对海量数据进行浏览分析的工具。最后数据挖掘技术(data Mining ,DM)是应用一系列技术从大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的数据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和知识,目的是帮助决策者发现数据潜在的关系,寻找经营者忽略的要素。因此从技术层面上讲,商业智能不是新技术,它只是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所以商业智能也可看成是一种信息化解决方案。
商业智能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商业智能技术与财务管理系统结合的优势
账务管理的发展经历了财务手工管理、财务信息管理和财务智能管理三个阶段,其中财务手工管理的时间比较长,财务信息管理方兴未艾,财务智能管理崭露头角。财务手工管理主要是有关人员依靠自己的经验和直觉进行推断或假设最后作出决策,依靠经验和直觉办事,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对未来只能进行假设和推断,容易形成名人效应和品牌优势,但难以应对复杂的环境。
财务信息管理阶段是管理层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及其辅助工具)对数据进行采集、筛选、提炼、统计、汇总。工作效率高,数据处理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靠性。但该阶段只提供财务管理处理结果反馈,对信息的发掘不深,只见过去和现在,不见未来,提高工作效率的对象仅限于管理层和执行层。财务智能管理阶段通过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的有机协调,利用业务知识和信息技术分析、集成信息,获得相关知识;提供预测数据;实现人工智能化科学化、机器智能化和企业智能化。这个阶段获取的信息具有整体性、深刻性、科学性、灵活性、预见性、敏锐性等特点。
智能财务管理是建立在财务信息管理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科学性,能进行快速、综合的分析,获得的信息容易共享,能形成明确的财务管理模型,对未来的预测具有可靠性。智能财务管理能利用业务知识和信息技术对信息、企业过去的行为和企业的发展情境进行分析集成(而不是简单的统计、汇总),挖掘出潜在的规律,将信息转化为有用的知识。这是智能财务管理优越的关键所在。
智能财务管理包含财务管理所有知识,它将财务管理所有相关数据存储在数据仓库中,能明白过去(活用历史数据)、清晰现在(进行实时管理)、洞察未来(预测数据),给财务高层决策者全面直观的视图,把企业积累的财务业务数据真正转变为有价值的信息。
(二)智能财务管理系统
首先,智能分析型财务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支持数据仓库的应用,能实现OLAP智能数据的挖掘分析,包括更细致的财务报表,支持进行财务状况的结构分析、财务状况的比较分析、财务状况的趋势分析、损益结构的分析、损益比较的分析、损益趋势的分析、现金流量结构的分析、现金流量比较的分析、现金流量趋势的分析等主要财务指标的分析功能。将一改传统财务软件只重视管理反馈,忽视数据挖掘与分析,将企业过去长期被忽略的多种形式的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清洗和整理,能对企业财务和经营管理数据进行多维、多点的在线分析,生成智能化立体透视的分析图表,能够对财务数据进行智能分析、预测和报告,并将这些分析和预测的结果形成报告提交给企业决策者。它强调快速准确的财务控制与分析,以实现经营决策支持为主要目的。
其次,商业智能技术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形成财务软件,可将企业要考核的指标进行量化,通过智能化分析实现管理指标的可视化直观显示、集中的显示出财务目标和非财务目标之间的平衡,使长远目标和当前行动能协调一致,从而能辅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报表是企业用于提示管理问题的有效工具之一,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报表往往基于二维空间的书面性,形成一份会计报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当收到财务报表时为时已晚,流动性太差,商业智能技术运用于财务管理则提高了传统报表的效率,有利于中深层次的问题的在线分析,同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挖掘细节;还可以提供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了分析的效率。
最后,商业智能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是一种企业信息集成解决方案,与企业其他的应用系统,如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办公自动化(OA)等系统之间均具有数据接口。同时,这些系统也为商业智能提供了数据源,但智能财务的价值又在这些系统之上,因为智能财务可以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商机或威胁,获得洞察力,帮助了解企业和市场的现状,把握趋势,识别异常情况,认清可能正在对企业的业务产生影响的行为及影响程度。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核算及管理层的会计信息系统会不断完善,企业积累的原始数据会越来越多,企业会形成更大规模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将商业智能技术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利于从数据仓库中的海量数据筛选出有用的数据,完成转换处理,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管理者能够从多维度全面快速把握企业整个盈利状况,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丁球林,黄传奇,吴笑凡.现代企业信息化重构[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 财务管理系统 国际化 网络化 智能化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实现管理与决策的依据。企业规模和经营范围在不断扩大,企业管理需要在不断深入,企业对财务管理工具——财务管理系统的要求就越来越高。所谓财务管理系统(简称F-MIS),又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现代的科学技术,实现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对财务活动进行事前预测,事中监控和事后分析在内的全过程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部门子系统交换传递信息,以适应于企业的经营控制和管理决策。
1 财务管理系统的现状
目前,我国约70%左右的中小型企业已经实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信息系统运用电脑处理财务业务,提高了准确性和时效性。现有的系统可以利用对经济数学模型的运算,把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模拟经费运行及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优选投资分配决策方案,为财务管理宏观决策服务。电脑利用磁性介质作为数据资料的储存手段,保证了账簿、表格内容的统一,为财务数据资料的加工储存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保证;网络连接使得下级报表可以直接从网上传到上级,避免了中间繁琐手段,也避免了口径、方式、编号等的差异,从而促进了财务正规化建设。财务管理系统在结构上完全不同于单项核算软件,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录入,使得财务与业务数据的一致性得到了有效控制;它也不同于部门财务软件,增强了财务管理功能,实现了对物流过程各种业务的管理。同时,财务管理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国际与国内的财务体系不同、财务管理功能不完整、适应网络的经营方式能力弱、安全管理不能令人满意、注重预先给定,忽略随即扩充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2 财务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国际经济交往日益增加,会计的规范领域已经超过国界,形成国际化趋势。国际化就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国与国之间的差异,通过一定的途径寻求大家认可的一致内容,增加信息的国际化可比性。财务会计制度必将与国际接轨,财务管理系统需适应企业管理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要求,财务管理系统的国际化是势在必行的发展方向。
在信息时代,企业的生存空间和行为空间都不能脱离网络而存在。跨国企业需要实时监控外地各分支机构、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状况,甚至需要对其数据进行动态汇总分析等等,它使得企业使用的国际财务管理系统不再是某一分公司的财务部门单独使用,而是跨国企业各子公司协同使用。因此,国际财务管理系统从设计开发到实际应用都应定位在网络环境的基础上。网络化最强大的功能在于实现了实时跟踪性能。即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能够立刻反映为经过处理的会计信息,能同步反映企业物流动态,为物流监控提供迅捷及时的信息,同时据以更新自有信息资源,从而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互动管理,全面支持电子商务。
跨国企业所要处理的业务纷繁复杂,管理人员所要做出的决策多种多样,海量的业务信息是人工处理所难以胜任的,因此,财务管理系统中必须加入一定的智能化处理功能,才能协助决策人员有效的完成各项管理工作,智能化的财务管理系统是时展的必然产物。
3 健全我国财务管理系统的功能
3.1 投资管理功能
投资是当前企业的重要经济活动,国际化财务管理系统的投资管理应支持对整个企业集团的投资计划和预算,包括从策划到结算的整个投资过程。它应从企业预算管理、拨款申请管理、投资工具管理、自动结算固定资本管理、折旧预测管理这五个方面设计功能模块。完善投资管理功能,使得财务管理系统能够支持整个企业的投资计划和预算,满足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3.2 企业监控能力
企业监控可以在不断实现内部增长和投资目标的同时来优化股东价值。目前财务管理系统的企业监控是不完备的,国际化系统应包括决策信息系统,经营策划模块,合并和利润中心会计等功能模块。通过完备企业监控能力,使得股东价值最大化,更好的为财务管理系统满足于国际化发展服务。
3.3 企业理财能力
企业理财是目前财务管理系统不具备的概念,但是它可使企业获得重大的竞争优势,且可通过有效管理短、中、长期付款流来减少经营风险。实际运营中,会大量涉及各种资金作业,如短期为银行账户余额的监控和集中,中期为应收和应付款计划和预测,以及长期对采购和销售业务的观察等,所有这些都强调不同分部信息的集成性。因此,它包括现金管理功能、企业理财管理功能、贷款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增加企业理财功能,可使得企业获得较大的竞争优势,而且通过有效管理减少经营风险。通过增加企业理财功能,会使财务管理系统更适合国际化的发展。
3.4 适应网络化、智能化的功能
数字经济时代,网络财务是未来财务管理发展的方向。适应网络化发展的功能应包括远程处理、动态核算、集成化管理、安全机制四个方面。而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财务管理系统中加入一定的智能化处理功能,使得决策人员更有效地完成各项管理工作。那么,财务管理系统的智能功能应包括智能化业务过滤和处理功能、智能化计划优化功能以及智能化数据分析功能三个方面。
4 结语
随着企业新管理时代的来临,企业的生存环境、经营和管理模型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着眼于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建设,使决策者更加方便、迅速地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做出反映,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顺应当代经济发展的大潮流。
参考文献:
[1]陈宏明.财务管理系统国际化研究.会计研究,2003(3).
关键词:原始凭证;电子化;电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前言
传统时代下,电力企业财务工作多采用人工方式,但随着电网规模化发展,企业财务工作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大量纸质单据流转和发票采集工作,单纯依靠人工方式已经远远不够,不仅会出现失误,且效率非常低。而计算机、扫描等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能够对原始凭证进行扫描,将其转变为影像文件,实现电子单据流转,且能够有效提高原始凭证信息录入工作效果。因此加强对该项技术在电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设计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网企业财务原始凭证电子化现状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阶段,电力企业积极转变发展战略,越来越关注自身内部管理工作,并积极开展集约化管理工作,将财务与业务有机结合到一起,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有效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发票、合同的原始凭证格式有所差别,难以达到统一标准,加之拍照资料像素、光线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对资料上传扫描效果不明显,导致审批人员难以迅速获得审批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审批进度[1]。二是相关业务审批要点不能够及时展示给审批人,增加审批工作难度,面对大量审批内容,最终导致部分审批流于形式。三是现有系统之间缺乏联系,集成度有待提升,尤其是与银行系统、税务系统及ERP核算系统之间,“信息孤岛”现象非常明显,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审批完成后自动入账等后续工作。综上来看,我国电网企业财务原始凭证电子化水平并不高,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二、原始凭证电子化在电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化建议及展望
1.总体设计框架
针对当前电网财务工作来看,系统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因此电网企业要想将原始凭证电子化与共享服务中心结合到一起,应构建ERP系统为核心的原始凭证全过程管理平台。目前原始凭证已经不仅仅是发票,还包括发票、合同及料单等多方面内容。在实践中应将上述原始凭证都纳入到电子化程序当中,最大限度上提高工作有效性。
2.在线可视化审批
在信息化背景下,可以积极引入电子影响扫描技术,发挥影像扫描功能、发票OCR识别功能及接口插件等,提取原始{证中的关键审核要素,以此来满足财务工作需求。具体来说,第一,认证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取到权限,进入企业级资产管理系统进行对应的操作。第二,电子影像,具备设备与模板配置、影像扫描等功能,能够对纸质票据等涉及的内容进行识别,录入到数据库当中。第三,在线可视化审批,提高审批处理效果。此外,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实现审批自动分发,按照审批岗位及工作要求逐级审核,充分发挥审核功能[1]。根据电网企业财务工作未来发展需求,对应用进行拓展。除此之外,用户还能够对已经保存的影像资料进行添加、查询等处理。
3.数据存储与读取功能
技术是实现电子影像扫描功能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科学、合理选择技术非常重要。在具体设计中,用户应选择非结构化数据平台存储影像数据,并设置双向传输接口,实现数据一体化应用,在系统中实现服务共享目标。如实现原始凭证识别信息的临时存储,在ERP系统中,临时设置编码规则,为后续业务操作提供支持。此外,还可以利用条形码技术,实现信息绑定和分享,然后将已经过账的数据信息上传。
4.系统集成化
未来,电网企业以共享服务中心作为载体,将OCR扫描技术、ERP系统与银行系统、税务系统等有机整合到一起,能够实现原始凭证扫描识别、集中验审及信息智能化校对,促进企业发票管理由传统手工方向朝着智能化方向转变,使得每张发票都能够做到零差错处理,最大限度上提高原始凭证处理有效。具体系统结构如下:
第一,接入层。作为系统第一层,主要是用户接入认证和应用权限管理;
第二,应用层。该层主要完成与资产管理系统应用服务的对接,以此来提供统计监管、原始摄像等功能,能够帮助财务管理人员对单据进行电子化处理,使得财务业务能够符合工作要求。
第三,服务层。是指系统中公共业务组件服务,能够提供扫描、调阅及传输等服务,确保财务相关信息能够在服务中心实现共享目标,提高财务工作有效性。
第四,数据层。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网企业需要处理海量财务信息[2]。因此为了提高数据处理准确性和高效性,针对不同的数据,将为其设计为针对性存储库。
第五,设施层。该层主要是满足系统运行的相关硬件设施,如主机、网络及存储等。
5.未来展望
随着信息化时展与进步,原始凭证电子化管控将由业务前端固化到信息系统当中,从根本上实现信息化目标,实现系统自动触发扫描控件,主动获取并识别影像信息[3]。同时,将凭证相关信息分发至各个部门,智能生成,创造性地构建原始凭证全业务智能化管控新模式。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随着电力企业现代化、信息化改革不断深化,原始凭证电子化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因此在设计中,电网企业应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坚持科学性、针对性原则,从需求角度入手,充分考虑总体框架、关键技术等环节,实现对系统合理优化,形成适合企业财务工作需求的服务中心,重视对系统之间的集成化处理,不断提高系统运行有效性,从而促进我国电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德海.物资公司原始凭证电子化建设与实践――以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15,(37):31-33+37.
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以价值形态方式对企业所有资金活动进行预算、控制以及决策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和核算,将企业内部所有财务活动情况上报给与企业债权人、投资人,或者是地方政府部门,并将企业经营盈亏情况全部一一记录在册,从而为会计行为主体提供重要的决策信息和依据。财务会计管理部门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生产活动,只是将企业内、外产生的信息以及市场信息综合体现出来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其工作重点是确认、计量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金状况,并将这些信息资料以成本、价格等形式制作成财务报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真实、完整的企业信息,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决策者决策准确性,也有利于企业合理规避风险。
二、信息时代下我国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会计管理不够重视
目前,很多企业管理者缺乏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没有明确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缺乏一套科学、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企业领导者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龙头,如果企业领导者对于财务会计管理重视度不够,势必会导致企业内部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出现问题,决策失误。
(二)财务会计并没有实现对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充分利用资源,实现“高产出,高效益”的经营目标,在当前资源相对匮乏的时代,不同行业、地区、企业都应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使社会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现代化市场体系,通过市场价的波动来调整、引导资源的流向,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但就目前我国各领域生产要素分布情况而言,在很多领域都非常缺乏资本,因此应进一步改革开放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其中会计信息是促进资本增长的重要因子,企业应该提供完整、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透明度更高,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获得更多的生产经营资金。
(三)财务会计人员安排缺乏合理性
目前很多企业在财务会计人员安排上缺乏合理性,各岗位职能的界限和范围并没有明确划分,不少财务会计人员常常会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不仅会加重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也极易出现各种违纪违规现象。比如部分财务会计人员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定来保管原始凭证,导致常常出现原始凭证或者凭证内容丢失、缺失,财务会计信息不完整等问题;在编制财务报告的过程中,并没有辅的财务报表附注用以说明具体的财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财务会计管理的真实性。
三、信息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的创新管理意见
(一)提高领导者的财务管理意识
企业管理者应充分意识到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及意义,在企业管理规划中纳入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尽快制定相应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确定一个科学、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总体规划。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应摆脱传统单纯记账、算账、报账的基本会计范畴,树立现代化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理念,加强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财务信息质量。
(二)应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加强会计信息网络化建设
财务会计信息是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一种必需资料,可为决策者提供的全面、完整、科学、真实的信息数据,是提高经营决策正确性的关键。想要确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下,必须构建一个现代化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强化会计信息网络化建设,应在会计核算的模式信息系统下,增加财务管理功能的系统软件,有利于深入分析财务会计信息。
(三)强化财务会计智能化程度,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ERP 会计信息 财务流程
随着ERP系统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所涉及的范围愈加广泛,以及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ERP系统成为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保证。在ERP系统的辅助下,企业高层能够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及时规避市场风险,有效避免因财务流程问题导致的企业资金运转困难等现象的出现。因此,加强对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财务流程创新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并能够解决传统财务流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ERP系统的定义及功能
(一)ERP系统的定义
所谓ERP系统,是指以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数字化终端为基础,用以实现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管理的信息系统,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对企业的高效管理,以及对相关风险的预防。通过ERP系统,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掌握企业运营动态,对生产计划、资金流向、人员安排进行管理。除此之外,ERP系统能够将企业运营与市场动态进行整合,进而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便企业管理人员及时应对市场风险。这种准确、及时、灵活的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当前现代化企业的标准配置,并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体现出价值。
(二)ERP系统的功能
通过调查ERP系统在企业中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ERP系统的设计原理,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基于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流程再造,能够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实现业务信息的多元化和准确化发展,并且能够及时获取市场信息,通过会计成本理论计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成本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并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预防了某些潜在风险的发生。
2.多角度提供会计信息
对于ERP系统来说,在提供信息方面并不局限于简单的财务信息,ERP环境下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涵盖范围包括所有影响企业成本运营的因素,而这一点却是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做到的。对于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来讲,其信息大多数来自基础业务信息领域,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市场信息。不仅如此,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财务流程能够借助会计核算、会计控制等各种形式来加强多维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支持。
3.加强了对外报告和内部管理间的联系
长期以来,传统会计信息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财务会计信息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对外财务报告的需要,而内部管理则主要依靠管理会计信息进行。基于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财务流程创新了传统会计信息理念,将原本独立的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结合起来分析,是现代财务管理理念的重要标志。通过加强对外报告和内部管理间的联系,实现了多维信息的汇聚,利用科学的分析手段,风险预警,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二、基于环境的会计信息形成
会计信息的形成与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研究环境对会计信息形成的影响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财务流程的创新,明确ERP系统取代传统财务会计的根本原因。
(一)传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信息形成
财务会计信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任何决策都是在综合考虑财务会计信息的前提下做出的。然而,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长期得不到提高,使企业的发展处于危险之中,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传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信息受人的因素影响较大,由于不同的对象所要求的信息多种多样,在满足其要求方面存在困难;其次,传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信息并不能作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决策的最终依据,为实现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尽最大可能获取非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信息外的内容将浪费企业决策人员的大部分精力。
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管理、运营等多方面的科学发展,它区别于传统会计信息理论中外部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范围,管理会计信息不仅包括与企业影响相关的会计量信息,也包括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运营的非会计量信息。而这里所提高的非会计量信息,却被企业高层用来为企业的发展做决策,对企业的未来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基于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形成
ERP系统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企业管理终端,它能够及时对外部环境信息进行科学的动态分析,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适应力。
第一,大数据技术为ERP系统下的会计信息形成提供了庞大的数据支持,通过对涉及企业经营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结合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对企业当前运营提供方向性指导,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预估企业的经营风险。
我国对于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还基本停留于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因此,本文将借鉴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智能方法———支持向量机方法其财务风险智能预警进行研究,以期达到比以往传统预警方法更准确的预测及更广泛的运用。
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构建
1SVM算法基本思想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简称SVM)是建立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和VC维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机器算法。它可以有效地实现小样本在高维空间非线性系统的精确拟合。其主要思想是在二分类问题中,在高维空间寻找一个超平面作为两类的分类面,以保证最小的分类错误率。根据训练集训练得出的决策函数,可对任意输入x预测其所对应的y,即可对企业财务进行预警。
2SVM求解过程财务预警是一个非线性问题,可以通过非线性变换将原低维空间非线性问题转化为某个高维空间中的线性问题,在变换空间求最优分类面。在高维空间中分类面表达式为:w•准(x)+b=0准(x)是输入向量x从空间Rn到高维空间的变换。由最大间隔思想及软间隔思想可得,求解上式可转化为对下列凸二次规划问题求解:
实证分析
1样本选取数据来源本文采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数据来自证券之星,新浪财经网站,为了避免采用破产后数据信息建立预警模型会高估模型的预测能力,本文选取训练样本时,采用上市公司被ST或*ST前两年的财务信息(即:公司2011年被ST,则选用2009年的财务信息)作为训练数据构建预警模型,以预测上市公司是否会在下年因严重财务风险而被特别处理。本文随机选取2011年被ST或*ST的5家公司,10家非ST公司作为训练集样本;随机选取2家ST或*ST公司,3家非ST公司作为测试集样本。
2预警指标选取预警指标的选取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标准,宋雪枫,杨朝军(2006)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中,用杜邦分析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负债结构,周转能力三个方面选取18个相关预警指标,并采用Kuskal-WallisH非参数检验最后确定了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超速动比率、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9个财务危机上市公司与非财务危机上市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本文也将采用这几个指标作为输入指标对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研究。在输出指标中,未被ST的公司视为财务正常公司,输出为1,被ST的公司视为财务异常公司,输出为-1。
3实证分析以选取的20家上市房地产公司最为研究对象,对其原始财务数据进行收集,并对样本企业进行编号如表1。运用MATLAB7.0,安装libsvm-mat-2[1]89-3工具箱,将表1中数据标准化后,以前15组样本作为训练集样本,后5组样本作为测试集样本。采用5层交叉验证法对训练集进行训练。C=200,σ2=3。采用该模型对测试集进行测试的测试结果如下:由表2可以看出,预测分类结果与实际分类结果完全符合,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方法在上市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模型建立中可行,有效,且比以往传统统计学学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更加方便,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固有缺陷,体现了其在小样本数据条件下高精度预警的优越性。为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董雅丽单位:河北工程大学经管学院
关键词:电子商务 网络化 财务管理模式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而建立的财务组织结构、财务处理流程、财务处理方法、财务制度和财务信息系统的总称。在不同的企业中,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不同,从而形成财务组织结构、财务处理流程、财务处理方法、财务制度、财务信息系统方面的差异,导致财务管理模式的不同。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一经形成,在一定时期表现出稳定性和协调性,但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其表现出动态发展的特性。
1.电子商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1实时财务控制。电子商务环境下,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经营活动的数据,最短的时间内采用多种方法生成财务信息,最短的时间内反馈到信息使用者,最短的时间内将控制指令到业务活动中,实时校正经营活动。
1.2远程协同。网络是没有界限的,也不受地域的限制,所以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在网络时代已经大大缩短。电子商务环境下,通过互联网络,财务处理控制跨越物理空间,延伸到企业内的每一个部门,到企业外部的所有可利用资源,到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国家、甚至全球。大型企业集团可以通过网络传递财务信息、处理文件、召开网络会议,实现数据的远程处理、数据的即时传递、远程报表、远程报账等。
1.3实现了智能化管理。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已广泛使用各类财务软件,企业的经营活动通过开发软件程序与财务管理连接在一起。企业财务已经能将采购、销售、生产等业务融入到财务管理程序之中,通过电脑程序综合反映各类数据,进行合理分析,把握市场变化,做出科学的判断。网络技术是企业财务智能化管理的基础,网络把原来多步骤的零散工作程序和落后的局域网单机技术,通过互联网连接成为具有高效能传输数据、资源共享、高技术支持的新技术。
1.4实现了集中管理。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企业数据集中、信息集中、管理权集中,集团总部可以随时查询每个成员单位的财务状况,财务系统实时、直接采集业务活动的源头数据,对数据集中管理,达到信息共享,实现整体集中管理,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统一。方便企业根据财务状况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安排生产经营活动。
2.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前提
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前提是财务人员集中管理。只有财务人员集中管理,才能保证网络资料的真实性,网络作为财务管理技术,自身不能确保自身的真实性,只有财务人员将真实的资料与信息输入网络中,网络才能具有真实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财务人员在管理体制上与各自的经营单位分离,统一由企业内部财务结算中心管理。因此,财务人员集中管理从体制上保证了财务网络管理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排除各经营单位对财务网络管理的干扰和弄虚作假行为。
3.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
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是财务预警权高度集中。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的任何经营主体都应该具有高度独立的应有的经营权,与此相应,也应该具有相应的财务权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个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并使其具有良好的经营能力。但是,经营主体的独立经营权和财务权,并不排斥财务预警权的高度集中。所谓财务预警权,就是指任何经营主体的财务活动都应通过互联网随时反映到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和决策层,最高管理层和决策层必须真实地掌握财务活动的信息。最高管理层和决策层一般不干预各经营主体的正常财务活动,但必须完全掌握财务活动的状况,在各经营主体财务活动出现偏差时,对各经营主体进行预报和警告,以便随时保证财务活动的规范运行。
4.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4.1构建网络财务新体系。为打破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局限性,可以借助事项会计理论、业务流程重组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来重构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基于电子商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思路是:以财务业务一体化为目标,以业务过程建模,以业务活动为驱动事项,集成所有业务数据,通过业务处理流程实时提供信息处理和控制,生成个性化的财务报告,面向决策,支持所有的用户。构建网络财务体系,能够使整个财务管理流程更加完整,内部运作过程更安全,保证网络财务的质量与财务信息使用的效果,各种数据的输入与资料收集更及时,提高决策效率,从而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及竞争力。
4.2完善电子商务模式下的财务软件。先进的财务会计管理软件系统是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财务系统的良好运行是实施网上付款、网上纳税、远程报账等电子交易的前提。 电子商务模式下的财务软件应当能够整合并有效地管理信息,以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一致为目标,提供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使财务管理从桌面财务走向网络财务。该系统能够从资金流的角度,正确地记录、计算、汇总企业本身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实现对资金流的核算和管理。
4.3 改进财务处理控制方法。长期以来,很多财务处理控制方法在财务管理中得到应用,如授权批准、财产保全及复式记账等。但是,还有许多先进的方法,如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控制及无形资产计量评价等方法.在我国应用程度非常低。究其原因,除了经济环境、思想观念、财务人员素质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把这些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
4.4构建网络信息的安全保障体系。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以法制手段来强化网络安全。从管理上维护系统的安全,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和切实可行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在企业内部网和互联网之间要加一道防火墙,防止黑客或计算机病毒的袭击,保护企业内部网中的敏感数据。将数字签名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的身份认证,可以防止非法用户假冒身份,从而保证电子支付的安全,为实现财务管理创新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数智技术;高职院校
一、引言
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驱动下,企业进入了数据价值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产业的协同发展新阶段,形成了数字化商业的新范式,数据+算力+算法将成为企业的核心驱动力,财务活动数字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成为智能财务的时代特征。从未来人才需求导向看,传统核算会计将逐渐让位于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管理会计,而业财一体数字化核算能力、专业智能化工具应用能力以及大数据分析决策能力将成为数智财务人才的重要支撑,这也是未来会计专业教育的重点和机遇。管理会计作为一种以管理为导向的财务工作方式,管理相关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必然超越会计本身,是同时兼备记账、核算、管理、分析、决策功能的会计,其管理思想与方法是天然的业财融合工具,是实现业财融合的重要桥梁与手段;管理会计的另一个核心要求是价值相关性,管理会计需要针对管理行为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是管理与价值创造之间一个天然的纽带。数据显示,尽管目前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已超过两千万,但其中能承担管理会计职能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管理会计缺口超500万,企业亟需管理会计人才。高职院校作为会计人才重要的输出地,如何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准确把握企业数智转型需要,构建融合“数智”理念与新兴技术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与课程框架,培养符合数智时代需求的“智能型”管理会计人才,是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亟待破解的难题。
二、数智时代管理会计人才需求变化与供给分析
(一)国家宏观政策和数智技术助推管理会计发展。自2013年以来,财政部将管理会计列为会计改革的重点方向,相继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从管理会计制度建设、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企业管理会计实践、会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这不仅对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提出了转型升级要求,也给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随着“互联网+”对商业世界的渗透以及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数据与效率成为企业转型中的关键词,财务人员角色由会计向顾问转变,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数智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财务人员工作重心向管理会计转移的效率和质量,成为管理会计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契机。在政策与数智技术的双重推动下,管理会计将成为引领会计“升级”,推动“大数据+”战略落地的有效工具。(二)企业数智转型对管理会计人才需求迫切。“互联网+”时代,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经营环境更加复杂,企业组织形式逐渐从金字塔结构向扁平化演变,各部门之间互联互通,企业战略协作层面“数智化”“精准化”与“实时化”的要求是提升“业务→财务→决策”适配性的重要保障。然而,传统的财务体系存在信息滞后、决策滞后、行动滞后等突出矛盾,与新兴业务发展不匹配,企事业单位的智能化财务,将转变为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战略财务、业务财务与数字化财务,管理会计与数智技术的结合将为“业财融合”“技财融合”“人财融合”构建联系,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加持不但能促进交易与分析的融合,提升财务效率与数字化水平,同时其新型智能化财务信息系统还能实现税务、财政、金融系统信息的集成,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与经济业务的实时、深度和无缝链接,对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数智时代,科技、产业与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催生了新的财务工作环境,新的财务工作环境需要新的财务人才。高职院校作为财务人才的培育基地,必须改变“重财务、轻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全面改革和创新,着力培养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兼备的“高技术复合智能型”管理会计人才,为企业持续发展及建设提供人才支持(见图1)。(三)管理会计人才供需匹配情况分析。数智驱动下,企业对于传统财务会计的需求正在锐减,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数智化人才转型成为必然趋势,而当前会计人才的供给与需求是不匹配的,供给数量上整体供大于求;供给结构上低端人才过多,中高端人才供给不足;同时财务会计供给过剩,管理会计人才不足。究其原因,作为大量人才供给单位的高职院校,一方面,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支撑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传统财务会计类课程占比较大,管理会计类课程设置单一,缺少业财融合管理能力培养的完整课程体系;而且,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类课程不同的是,其横跨了管理学和会计学两个学科,“为企业管理服务”与“会计信息”之间彼此交融、互相补充,数智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二者之间的融合互动,数智时代的“跨界”和管理会计的“跨学科”的特质,以及专业知识的融合性和职业技能的多元性,对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寻求在学科交叉、跨界融合上的突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创新与变革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挑战。另一方面,管理会计的应用需要一个高度完善的信息环境,而目前管理会计信息基础设施滞后,以管理为导向的会计信息基础与技术建设亟待完善。由此可见,当前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脱节,实践教学难以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局面尚未形成,这是制约管理会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数智时代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转型路径
(一)拓展管理会计就业面向,重构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数智时代,企业对价值创造型财务人员的需求剧增,传统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已无法满足新商业时代以“数智”技术为支撑、以业财融合为导向的财务工作需求。为此,需要重新定位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满足企业财务转型需求,以管理为导向的,面向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及相关会计信息数据分析等职业领域的,熟练掌握信息数据分析工具的高技术复合智能型管理会计人才。本文参考2019年2月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就业方向、实务要求、所需数智化工具、技能要求、知识储备等方面构建数智驱动下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要素框架(见表1),以期为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指明方向。(二)建设学科交叉的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当会计教育的核心转变为“业财融合”与“价值创造”后,课程体系也要相应地从单纯的业务核算型向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型转型,需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为基本理念,构建涵盖会计、计算机技术、大数据科学与应用等跨专业的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实务、管理会计基础理论、数智技术理论基础三个层面,具体涉及财务会计账务处理与报表编制、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与主要工具方法的运用,以及大数据挖掘、处理与可视化分析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围绕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与考核五大职能展开,具体包括:数智驱动下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财务共享流程的分析与优化;责任会计与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等。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业财融合”“流程把控”“决策分析”与“跨界融合”等能力为导向,可以开设企业全景运营仿真项目、大数据财务分析、企业财务共享沙盘模拟、跨专业综合实训等课程。专家实务课堂可以聘请管理会计领域或大数据专业领域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校外专家,面向会计专业学生开展不定期的实务案例讲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增长见识,提升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校内课堂尤其是实训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提升实务技能的重要载体,需要不断更新各类硬件,Python、Hadoop等大数据智能处理软件,以及ERP沙盘模拟与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系统等,以满足数智时代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三)完善平台建设,构建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普遍存在过分注重会计核算类技能训练、对企业业务流程认知不够、企业决策分析类实践教学不足、数据分析技能缺乏等问题,无法满足数智时代管理型会计人才发展需要,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亟待建立。一方面,在实践平台搭建上,应以企业真实场景为教学情境,引进覆盖管理会计规划、预算、预测、决策及考核等职能,展现整体业务流程的管理会计实践教学平台,搭载先进的数智技术,以企业流程、业务经营案例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另一方面,在实践方式上,鼓励企业更多地参与到会计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实现全要素、全过程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建立企业和院校双育人模式,搭建集教学实训、生产实践、产业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相互衔接、补充与完善的产教深度融合体系(见图2)。即学生完成管理会计理实一体教学实训后,借助平台开发面向企业实际工作情境的任务式培养项目,进入真实项目模拟实践,通过建立系统而完整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为生产实践积累企业真实工作业务与流程的素材和资源,进一步按照标准化流程和体系拆分为教学实训所需的典型管理会计工作业务与案例,形成开放式的管理会计案例库,实现教学资源源源不断地自我生成和补充,实现专业技能提升与教学经验积累“双管齐下”,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四)打造跨界融合的教师创新团队。传统会计专业师资专业背景相对单一,多来源于会计或临近专业,在数智时代,已无法满足管理会计跨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因此,亟需打造融合会计、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教育背景的跨界融合教师创新团队。同时需积极推进企业实务专家进课堂,探索打造由校内专任教师、企业实务导师共同参与的管理会计精品课程群,以加强会计专业教学与企业实务发展的对接与联系。(五)改革创新管理会计教学模式与方法。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类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材内容落后,交叉重复,内在逻辑关系不清,学生无法形成系统的管理会计知识体系;二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研究、思考、分析问题能力较弱;三是案例资源的适用性较差,缺少与时俱进的、综合性的“本土化”案例,学生缺少对管理会计实用价值的切实感受,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数智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充分借助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完成传统“讲授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转变,并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完善基于“探索+实践”的管理会计教学模式改革与资源体系建设,探索“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与“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相结合的,搭载项目教学、翻转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元混合式管理会计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与修正,重视提升学生在复杂环境中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注重提炼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真实运作案例,努力克服国际管理会计案例与先进教学方法运用过程中的“水土不服”等问题,提高预期教学效果。
四、结语
以数智技术为支撑,以跨界融合为特质的新商业对会计及相关行业影响深远,对财务人员素质与能力要求更高,传统财务会计亟待向管理会计转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紧跟企业转型和技术变革,将数智技术与管理思想深层次地嵌入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过程始终,以需求为导向,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学团队打造等方面全方位创新高技术、复合智能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化腾等.数字经济:中国创新增长新动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2]曲晓辉.基于财务云的企业战略转型及人才培养[R].教学研讨会报告,2018.
[3]周守亮,唐大鹏.智能化时代会计教育的转型与发展[J].会计研究,2019,(12):92-94.
[4]贺颖奇.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2020,(08):115-127.
[5]孙刚.大数据驱动下业财融合导向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财会月刊,2021,(02):88-93.2019,(19):44-49.
[6]崔发周,张晶晶.高阶能力导向的职教活动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21,(04):19-24.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专家系统网络财务
我国会计信息化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最早将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1999年召开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随着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会计电算化的功能不断拓展和丰富,将会计电算化改为“会计信息化”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推进新形势下会计的研究和发展。因此会计信息化逐渐提到日程。
一、会计信息化的特点及现状
1.会计信息的实时性
传统会计主要是事后核算,会计信息滞后,所需的信息一般要到当月会计业务结束之后才能从账上反映出来。在网络环境下,发生交易的数据通过网络传递,直接下载到会计应用程序中,使得从原始单据到生成最终会计信息的过程瞬间就可完成,所需的会计信息随时都可获得。使用者亦可以根据不同的权限,浏览查询所需最新的和历史的财务信息,从而减少其决策风险。
2.会计信息的智能化
会计信息化系统不仅具有核算功能,而且具有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因此,它离不开与人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预测与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所以,会计信息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仿真系统,而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
3.会计信息的网络共享
网络环境下,连入互联网的任何一台计算机,只要在允许的情况下,都可以合法地获得信息资源和会计数据,还可以任意使用网络上其他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网络上的任何一个工作站都享有系统的全部功能,使会计信息化最主要的特征——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性得以实现。
由于会计电算化模式还是模拟原始的手工模式,所以应用水平还仅仅停留在“算”的阶段,而这种“算”出来的数据也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如果企业财务部门内部会计核算实现了网络化,即凭证处理、记账算账、报表都能通过电算化网络进行,那么,将会大大缩短财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同时也使财务数据更为准确、合理。与此同时,由于会计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企业领导、相关部门均可以通过局域网连接,不仅满足了多人同时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而且便于同时进行必要的财务管理、账务查询。
二、我国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经过多年的不同发展阶段,我国会计信息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应用也越来越普及,现在一般大、中型企业都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应用了核算型会计软件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会计软件不标准和不规范,影响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化刚刚开始,还需要加快发展;会计信息化水平偏低,仅处于管理型会计信息化阶段与更高一层次的决策型会计信息化还有不小的距离等。
1.发展智能化管理和决策型会计系统
会计信息化分核算、管理、决策三个层次。作为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仅有核算功能是不够的,还需要对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分析和方案等。因此,会计信息系统除了核算功能外,还应具有参与管理和决策功能。
管理型会计是对企业管理进行支持,它包括财务计划、分析和控制管理功能;决策型会计是对企业经营决策进行支持,它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资金使用和管理决策等。因此,全面实现会计信息化应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决策三方面的信息化,尤其是后两者,而决策型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信息化的最高层次和最终趋势。
由于财务会计职能的复杂性,管理会计和决策会计需要解决许多复杂的管理和决策问题。其中一部分可以依据会计的历史和现实数据,经过数学模型计算得以解决,而更多的问题是要依赖财务专家和财会工作人员丰富的实践经验、宝贵的智慧和思维才能圆满地解决。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管理会计和决策会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为了建立功能齐全的、有效的管理型会计和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很有必要在系统中引入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先进技术和方法。
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中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它的功能是让计算机模拟某领域专家求解不能量化的、复杂问题的专门知识、推理方法和能力,因此,专家系统是一种工作在专家水平上的信息系统。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应用专家系统,建立相应的计算机辅助系统,使财务管理和决策智能化,是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由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和决策型转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仅发展到管理型会计阶段,与智能化会计信息系统相差较远。我们必须要加大开发力度,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尽快发展高性能、高层次的会计信息系统,以适应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2.发展“网络财务”系统
“网络财务”就是基于企业内部网和企业外部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通过企业内部网,可以把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信息模块连接起来,从而有利于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和共享,有利于管理型和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实现,有利于企业内部信息准确、迅速地流通,有利于领导对市场作出最及时的反映等。通过功能强大的互联网,可以在网上实时处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税务、保险等部门之间的财务和会计业务,如:网上结算、网上理财、网上查账、网上缴税、网上保险、网上审计等等,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加快了交易速度,降低了交易成本,扩大了采购和销售市场。由此可见,“网络财务”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但是,在“网络财务”软件建立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充分注意。
首先,“网络财务”软件必须实现与国际接轨
财务进入互联网后,将会与国际公司间相互交往和合作,这将涉及不同的语言、币种、商务、会计处理方法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此,网络财务会计软件必须要符合这些要求,具有多语言、多币种处理能力,符合国际会计和商务惯例等。这就要对现存的会计体系、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国家财政部去年着手建立国家统一会计核算制度,并逐步取消原有的分行业会计核算制度,陆续出台了多项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会计标准,这些都为“网络财务”软件与国际接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要注意“网络财务”的安全性问题
财务信息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商业机密,不得出错、泄漏和损失。因此,实施“网络财务”后如何使财务数据在网上安全存取和传递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为了保证“网络财务”的安全性,必须建立全方位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采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和手段,保护信息安全和保证系统安全的可控性强化内部系统和应用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等,从而保证“网络财务”的安全性,使之在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程度距离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差得较远,还有较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开发商、应用企业共同努力,来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算化;企业会计工作;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引言
对于企业的会计工作而言,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只有具备了科学的会计核算部门,企业才可以实现科学地资金调配,实现企业的合理的资金配置,促进社会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电算化背景下,企业会计工作的发展,本文将从两个部分展开论述,分别是有关会计电算化的特点以及电算化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影响分析,从而实现对电算化背景下企业会计工作的科学研究。
一、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一)高速的数据处理
通过将电算化的方法引入到企业会计工作当中来,可以有效地提高会计工作的处理效率,例如,当输入会计凭证之后,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就能够实现自动记账、汇总、结账、报告等一系列的工作,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相比原来的人工会计模式效率明显提高。正是由于电算化具备这样的数据处理特点,因此才可以帮助会计工作实现更加高效的发展。
(二)标准化的信息处理
对于会计电算化而言,它不仅具备高速处理数据的功能,而且还可以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准确的处理。因为面对丰富的电子信息,如何实现快速的评价的认知,是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差,而这些误差紧紧依靠工作人员是无法避免的,但是电算化的会计功能确实可以很好地实现,并且科学的处理这些基本信息,从而可以非常准确地找到最有用的信息。所以说,会计电算化标准化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其取代人力会计,成为未来社会会计工作的主流趋势。
(三)内部管理的智能化
会计电算化除了以上两个基本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内部管理的智能化的特点。所谓内部管理的智能化,也就是说在对一些基本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时,可以不需要人力进行监督,只需要输入基本的信息之后,电算化的会计就可以根据这些基本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样一来即实现了会计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在这个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数据处理和管理的基本流程,电算化会计都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智能化管理来进行,这样一来就可以完全的自行操作。所以,这种智能化的内部管理可以很好地适应现代化会计管理的需要。
二、电算化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影响分析
(一)促进会计工作的创新发展
通过以上对电算化会计基本特点的分析,就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电算化会计可以很好地促进企业会计工作的快速发展。首先,电算化可以促进会计工作的创新发展。对于会计工作来说,它对会计计算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通过对电算化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很好地推动会计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例如,会计工作从人力会计发展到电子会计等等,这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因此可以说,电算化会计可以很好地促进企业会计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效率
其次,电算化会计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会计数据的处理效率。因为电算化会计本身就具有高速处理数据的功能,而且通过合理的使用,就可以对这些基本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很显然电子化的处理速率要远远高于人工处理的效率,这样就可以利用最短的时间来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基本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三)促进会计相关方法的革新
会计方法需要随着具体的工作要求而进行不断的改变与革新,对于勘测工作来说,它就需要对基本的财务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这就要求会计工作的基本方法进行革新。而电算化会计的使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要求,来促进会计的相关工作的有效改变,从而实现会计的方法的革新,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具体的资金配置起到一个科学的安排,实现会计工作的逐步发展。
(四)促进会计的相关管理机制的完善
最后,电算化的会计工作还可以促进相关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因为,随着电算化会计工作的发展,原来适用于人力计算的会计管理机制必须要进行改变,这是由于原来的会计管理机制根本不可能会完全适用于现在的电算化会计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实际发展需要。所以说,面对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管理机制的促进作用,必须要加强对电算化的科学使用,进一步来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逐步促进会计工作的发展与变革。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初步分析,可以看出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改革有着重大的影响,它不仅仅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运行效率,还进一步降低了会计工作的计算失误,从总体上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良好发展,实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柏端.探讨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经济视野,2014(9):23-28.
[关键词]人工智能;会计职能;财务管理
1人工智能的概念
人工智能是通过对人认知的研究,通过开发与模拟人的认知能力形成的集理论、技术于一体的科学。人工智能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所有的人工智能几乎都有机器人的介入。
2人工智能在会计中的应用
2.1OCR的应用
会计信息处理的源头便是对原始凭证进行整理与处理。传统的会计往往通过人工录入或计算机录入,OCR技术通过光学录入,将凭证扫描为图片并向计算机输入与转换。同时,使用OCR技术完成工作还能避免错误率,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2.2云会计的应用
云会计通过网络向企业提供核算需求,并向企业提供一定的会计服务与决策支持。传统的财务核算软件需要通过规定的网络或系统才能使用,云会计实现了只要有互联网,就可以接入会计系统。国内的大型软件公司已经了云会计软件,同时还将人工智能引入到会计工作当中。云会计通过使用合适的方法对会计进行处理,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并自动编制凭证,同时对网银进行监测,自动生成电子凭证。其次,云会计能够有效识别数据的类型化,并自动分类保存会计数据,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最后,云会计能够实现对信息的合理分析,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管理,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2.3XBRL语言技术的应用
为了应对会计核算的需要,人工智能设计了XBRL语言,对商业报告语言拓展,并在对软件的恰当结合后,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高效的服务,让财务信息具有更高的价值。
3人工智能对当代会计的影响
3.1对会计人员的影响
我国基础会计人员人数较多,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也将对众多的会计人员带来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将对会计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越来越多的财务岗位也会被财务机器人所取代。财务机器人具有工作效率高、计算精确等一系列优点,且能从事多个财务人员的工作。因此,未来从事基础核算的会计人员需求量将极大减少,会计的职能也从基础的财务核算转向了财务预算与财务分析等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工作。会计工作现阶段面临着转型,就如同当年电算化代替手工账一样,财务机器人也必将代替传统的财务核算模式。因此会计人员需要积极应对智能化时代下的会计工作的转型,如果不实现自我的转型,那么将在未来的工作中遭受淘汰的风险。
3.2从对会计学科的影响
会计学科研究的是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进行统一的数据分析与解释,以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会计学的会计主体较为明确,核算程序与核算制度较为严格,核算方法也较为科学。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以往的会计核算体系不再适用,会计核算系统将越来越具智能化趋势,且核算的流程与方法趋于规范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人工智能将取代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会计学科的研究重点也将转向对管理会计的预测与决策职能。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也将影响到会计学科的建设,使会计学科重建。
3.3从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会计行业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也得到了巨大的转变,从电算化代替手工记账,再到人工智能代替电算化核算,会计工作逐步变得简洁与高效,有效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人工智能时代下,财务机器人自动处理会计数据是在高度发展的网络信息平台下实现的,前沿的技术也将进一步推进会计工作的改革,改善会计工作的效率,促进会计工作的标准化与流程化,会计管理将在未来成为会计工作的首要职能。
4人工智能环境下如何实现当代会计基本职能的转变与融合
4.1由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的转变
会计人员要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企业财务人员要学会根据数理统计的方法,结合主观判断,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趋势以及行业变化。对未来的前景进行预测也体现了管理会计的事先性。财务机器人只能根据程序提供各种预测数据,而对预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需要由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力进行,也需要一定的职业经验。另外,财务机器人可以对投资方案进行定量分析,但是如何择优则需要有经验的会计人员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定性分析,包括对历史经验以及行业的比较来权衡各种利弊方案。同时,会计人员要学会构建完善的预算体系,实现对企业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企业活动的均衡性,找出预算和绩效之间的偏差,并提出合理的优化对策,这一类会计职能是财务机器人不能完成的。
4.2提升会计人员素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随着会计职能的转变,未来需要的基础会计人员数量将大幅减少,会计人员也需要向精英化的管理会计转型。管理会计是对公司的高层次管理,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明确会计预算、决策的方式,更需要有一定的大数据知识及网络技术,因此会计人员需要加强学习,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职能转变。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会计的基本职能不再是核算与监督,而是预测与决策,管理会计将成为会计的首要职能,因此会计人员需要全面学习专业的管理会计知识,掌握与人工智能理论相关的方法,以提高职业素养。同时,在管理会计的时代下必将实现业财融合,因此会计人员不仅要对会计有一定的掌握,还需要了解企业的业务以及行业的情况,为自身的决策与分析提供依据。因此,未来需要的会计人才是复合型精英型人才,会计人员只有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的会计工作。
4.3完善会计学科的知识体系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会计学科的转变也成为了迫切的需求。会计学科体系将受到巨大的影响,未来会计学科将增加如何操作财务机器人、如何使用网络技术与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如何使用计算机编程技术等。在人工智能时代,会计学科应加强会计人员的培养,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组织体系,防止通过网络技术恶意获得会计信息,改善相应的法律体系,为人工智能在会计体系中的普及提供条件。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互联网+会计”;财务云
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发展奇迹。如今,中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网络大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中国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公司:“互联网+搜索”诞生了百度,“互联网+交易”诞生了支付宝,“互联网+商场”诞生了淘宝,“互联网+社交”诞生了QQ、微博和微信,“互联网+视频”诞生了土豆、优酷、乐视……“互联网+”把信息技术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了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那么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会计”又将会诞生什么?对此,长虹财务云中心依托十余年财务共享经验,基于云计算、云存储、移动互联网等IT技术手段,打造了基于“互联网+”的财务共享云平台,尝试财务共享模式由集团内部走向社会化服务。
一、长虹财务云建设背景
(一)“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新的冲击和挑战
2015年国务院正式《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互联网+”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11个具体行动[1]。互联网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介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商业模式、交易方式、管理活动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必将对会计行业带来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在会计行业政策法规及生态环境方面,银行向企业开放了银企互联接口,第三方支付平台使用广泛,国家税务总局从2015年初起逐步推行发票电子化和税务在线申报、缴纳,海关总署于2015年6月4日公告进一步推行无纸化电子支付税款,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从2016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为电子档案的合法性提供了依据,会计工作与互联网融合趋势愈发清晰。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会计核算与业务活动在物理空间上的适度分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传统会计工作将线下业务发展为以线上业务为主,打破了会计服务的地域限制,促使会计工作从分散式的独立核算模式向集中式的财务共享模式转变;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不再隔离,业务与财务边界逐步模糊,低端财务服务将向标准化、智能化、去专业化方向发展,传统财务人员将面临向高端管理会计转型升级的压力;会计信息的传递和展现形式的改变,使会计和财务外包行业有望实现服务平台化,企业内部共享中心也可向社会化服务转型,将提供更广范围、更高效、更便捷的会计服务。
(二)集团转型对财务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长虹作为传统的家电制造厂商,正面临着互联网企业的跨界竞争,云计算、大数据、O2O等一系列新事物在深刻影响着整个家电行业。为应对“后PC”时代家电产业的变化,长虹在2013年提出了以“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为重点的“新三坐标”智能战略。其核心就是以人为中心,通过广泛连接实现人、设备及服务的智能协同,做强智能终端;建设“传感器”网络,开放数据接口,为消费者提供越来越智能的终端及服务,并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围绕集团转型,财务如何更好地服务公司战略转型的需要,更高效地支撑集团战略调整、业务决策等问题,需要财务模式同步转型。基于上述背景,长虹财务云中心在原财务共享中心的基础上,启动了财务云建设项目,期望借助互联网等IT手段,通过规范数据标准、梳理单据模板、嵌入业务规则等措施,实现数据规范、采集高效、业务脱敏、自动处理、智能输出;借助有大数据支撑的通用智能财务平台,为集团内部随时随地、多种终端进行业务提交、财务处理、数据查询、决策分析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借助长虹财务云中心十余年来为集团200多家公司提供财务服务的经验和积累,也期望通过财务云的建设,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便捷、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互联网财务服务,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发展。
二、长虹财务云建设思路
(一)从异构系统到统一构架
长虹在信息系统建设初期,受IT技术水平限制及顶层设计缺乏,共享中心业务架构基本按照销售应收、采购应付、费用报销等业务线条进行设计和运作。长期运行下来造成系统异构、接错、功能重复,系统调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运维成本大幅提升。在财务云的建设过程中,更加强调统一架构、去厂商属性、去业务属性。所谓统一架构,是指按照云采集、云处理、云产品的思路来统一设计各类业务、财务处理流程,并对云平台处理系统进行统一设计、迁移整合,对各类财务业务数据按照最小颗粒统一采集。所谓去业务属性,是指对财务会计处理业务进行进一步的专业化分工,而不是按传统的业务线条分工为应收会计、应付会计等。以发票信息采集为例,过去费用报销的发票由费用会计处理,采购物资发票由采购应付会计处理,而在财务云平台上,发票信息采集岗位只负责采集发票上的各种要素信息,不必关注这张发票隶属于哪一类具体业务。所谓去厂商属性,是指按统一架构设计的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按照产品化、平台化思路打造,既能处理长虹集团内部业务,也能处理其他公司的业务,使平台更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此外,财务云还对各项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剥离、整合原有各信息系统应用模块到统一平台,同时统一规范接口标准和数据标准,形成可自由定制的各功能模块,使得平台架构具有灵活性和高扩展性。
(二)从依赖人工到系统自动
传统财务信息处理方式从信息采集、过程审核、财务记账、资金收付等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需要人工去参与整个财务产品生产的过程,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虽可一定程度通过组织整合、流程优化节省人员,但仍摆脱不了劳动密集型对人工的依赖,并且财务数据质量往往受制于人员素质、成本与效率矛盾等因素无法进一步提升。在财务云的建设之前,长虹便开始探索通过自动化手段替代人工,通过要素精确化、数据标准化、凭证无纸化、内控实效化等手段,实现了整个会计循环过程中的自动采集、自动审核、自动记账、自动支付,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并使财务核算更加精准,时效性更高,彻底摆脱了财务服务质量对于人员素质的依赖。
(三)从机械隔离到数出一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的挖掘和运用近年来成为热门话题,大数据战略已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在大数据和共享经济时代,作为企业必须向管理和科技创新要效益。数据资产作为企业管理中决策支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集成数据处理、长期与短期决策平衡、不确定性风险识别与规避、预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能为单位提供更多信息系统所不能提供的、更高层次的信息支持,更好地发挥价值创造的作用。传统信息系统仅注重于业务功能的实现,往往缺乏统一的数据规划,在数据兼容能力、自动处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方面存在先天缺陷,导致数据孤岛林立,数据的潜在价值尚未有效挖掘和利用。鉴于数据的重要性,长虹财务云在设计阶段便以XBRL为数据标准,以XBRL通用分类标准来定义系统信息要素,实现财务云与XBRL深度融合,基于长虹自主研发的XBRL数据共享通道统一企业内部数据交换接口,实现数出一门。
(四)从物理集中到云端服务
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时,非常强调对共享中心地址的选择,共享选址需要重点考虑业务相对集中度、通信服务能力、当地人员工资水平、员工安置培训费用、办公场所租赁或购置费用、当地教育水平、语言技能、人员专业素质等因素,对地域这一物理属性的考虑权重相当大。而在财务云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云计算、云存储、移动互联网等日益成熟并广泛运用的IT技术来降低时间、地点、空间对业务处理的限制。在业务前端,可以在有网络覆盖的任何地点使用移动终端来进行业务处理。办公不再受“8小时工作时间”和“固定办公场所办公”的时间、地点等物理属性限制,线上移动审批、众包抢单计件等新的工作模式,使工作时间、办公地点、人员组织形式等传统概念越来越虚拟化、模糊化、社会化。在云端后台,采用“私有云+公有云”模式。私有云的服务器等硬件设备采用企业自购模式,解决常规业务量的运算需求及企业信息安全问题;公有云采用租赁外部数据中心模式,解决波峰时段业务增量运算需求,并按租用设备的带宽、内存、存储、CPU性能等参数支付费用,有效利用了公共资源,以节约成本,提升系统使用体验。
三、长虹财务云建设内容
(一)长虹财务云建设方法
1.信息颗粒化采集
传统财务信息的处理往往只关心财务处理结果本身,由人工进行单据信息读取,人工或者信息系统辅助确定业务合理性及信息完整性,进而进行财务核算及财务信息输出。这种处理方式一是受制于传统财务职能定位,二是受制于信息技术对全面采集要素信息的效率和手段,导致企业运作大量的有用信息难以后期深度分析、挖掘和利用。随着智能图像识别、云计算、云存储的逐步成熟,财务云在建设初期便要求按照要素精确化的原则对原始凭证的要素进行提炼,进而对所有业务信息(包括纸质影像单据及电子业务单据)进行全口径、全业务采集。以增值税发票为例,在信息采集环节对其48个要素点进行了数据获取。信息采集颗粒度的提高也为财务云实现自动审核、自动记账及大数据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2.业务标准化定
义业务标准化定义包含业务类型、单据、要素三个方面。(1)业务类型的标准化定义:通过列举法,尽可能把不同行业、企业规模的业务类型进行列示,进一步梳理业务类型相关的核算规则、单据规则、业务关键控制点。(2)单据的标准化定义:财务云按单据特征进行了多层次划分。按单据类别划分为报销单、发票、合同协议、报告、专用附件、图片资料六大类,按物理属性划分为电子影像件和电子信息单据,按单据来源划分为自制单据和外部单据。单据标准的建立,就是将经济业务按业务类型进行细分,给每类业务匹配足以证明经济业务发生实质的必要原始单据,以及帮助全面了解业务全貌的辅助信息。(3)要素的标准化定义:根据要素颗粒化采集的方式,按照要素精确化的原则,将原始单据的要素进行提炼,并对每个要素进行定义。参照XBRLGL(XBRLforGlobalLedger)标准进行颗粒化,按照国标《会计软件接口标准》规范标准化数据及语义,规范信息交换、共享介质,赋予财务云灵活输出XBRL标准的能力,更有效地处理业务数据,降低平台各业务单元的耦合性,大幅提升平台的可扩展性,实现跨企业、跨地域的数据融合。
3.过程智能化处理
长虹财务云建设过程强调通过自动化实现智能化,最终达到去人化这一目标。信息的颗粒化采集和业务的标准化定义,为过程的智能化处理提供了基础。通过分类、归纳、抽象的方式,把业务场景以业务类型、单据类型、单据要素进行信息化还原,将人工会计确认、会计计量的过程通过信息组合,由点带线形成业务逻辑线条,嵌入计算机系统处理程序,由计算机根据业务类型、单据及单据要素信息自动进行业务逻辑规则检查,确定核算规则并自动记账。最大程度的实现业务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可以有效节约人工参与处理的成本,使得财务人员向财务管理全面转型。自动化的提升也减少了会计人员接触了解业务信息的范围,为实现业务过程脱敏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利于实现财务服务的全面外包。
4.架构产品化设计
“互联网+”时代IT产品越来越倾向于平台化模式,互联网时代一向是得用户者得天下。财务云在建设初期便定位于不仅服务集团内部,而且为外部企业提品化服务,将财务云打造成一个服务平台而非财务软件(图2)。在产品化设计理念方面,财务云非常注重以下方面:一是注重产品体验感,以用户为中心,简化用户操作,减少专业属性;二是推行一键配置,简化用户接入手续,实现轻松接入,一站式入驻;三是设立客服中心,随时解决用户的问题,分析用户需求并迭代更新系统;四是强调数据标准,基于XBRL国际标准,为更广泛的数据交换和数据挖掘奠定基础。
(二)长虹财务云业务框架
长虹财务云按照业务处理流程,将原始单据等业务信息要素颗粒化后对要素进行审核、加工、组合,输出会计凭证和报表等产品,整个运行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云采集、云处理和云产品。
1.云采集
云采集是指对各类经济业务活动数据的获取、加工、确认、组装及存储等活动。具体过程如下:(1)以业务活动触发为起点,确定业务类型,在业务前端通过扫描、照相等方式收集、提交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原始单据。(2)通过光学识别系统,确定扫描、照片形成的电子纸质原始单据识别模版,对纸质单据进行全要素自动识别。(3)将识别后的纸质单据按模版要素进行图像切片处理,系统可按模板要素的图像切片和对应的要素识别结果进行显示,方便对未能准确识别的要素信息进行人工纠偏。(4)需要人工纠偏的要素识别结果以任务的方式统一进入待办工作池,由纠偏人员在线上随机获取并处理完成,人工纠偏后的要素数据存入全要素数据库。除业务过程产生的内外部纸质单据外,对于有业务信息系统支撑的电子表单信息,及与银行、海关、税务等第三方机构进行业务数据交互形成的电子数据,都可通过标准接口转换成要素数据,存入全要素数据库。
2.云处理
云处理是指对云采集环节形成的颗粒化要素信息,按照事先设定的检查规则、记账规则及业务处理流程,按照流水线式的模式,将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的过程通过系统自动化的方式进行实现。为了确保数据能够及时、准确、高效、完整地处理、加工和传递,减少业务处理流程中的人工干预,实现全过程管理的自动化,云处理需要对处理动作、处理机构和处理环境进行科学设计和合理安排。财务云处理最核心的部件包括规则检查引擎、自动记账引擎,全要素数据库中的财务数据依次提交规则检查引擎、自动记账引擎、自动完成规则检查和记账处理。财务云处理的方式打破了传统财务组织机构岗位设置,从传统的会计、复核、出纳岗位,转向业务售前、售后及质量控制人员,在提供企业内外部财务共享服务时,更加专注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
3.云产品
由于长虹财务云对业务发生过程中的信息进行了全要素采集,而不是仅关注财务信息,所以财务云处理形成的产品,不仅包括自动记账输出会计凭证、自动支付和基础财务报表等简单会计产品,而且通过汇总分析等方式形成了大量综合类产品。采集和生成的全部数据与大数据中心对接,通过构建数据模型,自动、实时地处理数据,大数据中心输出各类经过深度数据挖掘的数据分析结果。通过专业的管理咨询团队,向外输出各类管理咨询服务、企业信用评估、行业分析报告等复杂会计产品。
四、长虹财务云建设效果
(一)全过程自动化,大幅提高人效
通过要素的自动采集、财务规则自动检查、自动记账、自动支付以及基于数据模型的自动分析,长虹财务云充分运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手段,尽可能减少人工处理。到2015年,长虹财务云中心的人效(薪酬收益率=全年收入总额/全年薪酬总额)达到了2.85。财务云全面自动化的实施,将使长虹财务云中心的人效翻倍,预期将达6以上。不仅如此,“去人化”更可以有效防范人为舞弊风险及非主观性过失,帮助长虹财务云中心减少人员招聘、培训、业务沟通等费时费力的环节,提升了组织整体的运营效率。
(二)全标准化嵌入,高精准度核算
将长虹财务云中心多年积累的业务流程标准、单据要素标准、财务审核标准和凭证输入标准嵌入财务云,由系统自动完成检查和记账,实现了财务控制和处理准确性的提高,防止了因人为疏忽造成的遗漏、错误和经济损失。长虹财务云中心通过传统财务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推进,将差错率从2009年的万分之五下降到2015年的万分之零点四五。财务云进一步自动化、标准化处理的实施,预期可将差错率再降低一个层级,达到万分之零点零五左右。
(三)全部要素采集,备战数据经营
基于财务云平台的财务共享服务,并不止步于处理基础的财务核算业务。紧随大数据时代的浪潮,长虹财务云平台全面提升了自身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的采集覆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数据,整合XBRL数据标准,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海量数据,实现企业内部业务价值链深入分析和利用。例如长虹作为首家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开展应收账款融资试点企业,利用内部供应链大数据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帮助供应商解决融资难,融资手续复杂的问题。
(四)网络众包模式,优化配置资源
长虹财务云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处理方式,将人工需要处理的业务大大减少。对于需要人工处理的任务,在云处理的过程中打破了传统集中时间、集中地点的办公模式以及按岗定人的组织方式。2015年,财务云中心实施了网上抢单、按工作量计算薪酬、多劳多得的“抢单计件制”改革,这是对互联网众包模式的一个模拟。员工无需设置固定岗位,只需要取得相关业务的资质,便可随时参与对应工作的抢单。从实施效果来看,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积极性,抢单以前人均每月处理会计服务订单2160笔,抢单以后人均每月处理4524笔,直接提升人效109%。
(五)图像切片脱敏,减少泄密风险
财务往往伴随着许多商业机密,是否泄密是客户在外包财务时首先担心的问题。财务云运用光学自动识别、图像自动切片、在线分散处理等技术手段将纸质票证的信息进行自动化采集、切片和离散化人工处理,保证了无任何处理人员可以获取纸质单证上足够的商业信息,从而防范了人为泄露商业秘密的风险,打消了客户的后顾之忧。
(六)突破行业瓶颈,拓展千亿市场
原有的财务共享模式下,被共享单位信息系统实施费用是一笔刚性开支,并且需要协调各个系统的诸多实施人员,花费两周以上才能完成。通过一键配置,提高了长虹财务云的通配性。新客户在实施财务云时,可以快速复制各项系统配置,大大提高了初始化速度。即便后期会计准则或公司规模发生变化,调整起来也比较灵活、方便。长虹财务云更大的价值不在于能够节省多少成本,而是使财务云中心打破办公选址的限制、人力资源的限制、推广效率的限制,通过向全国中小微企业推广财务云平台,改善中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状况,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助力创业公司成长。作为一个有6000多万家中小微企业、蕴含千亿级的财务外包市场,相信通过财务云的成功推广,必将成为财务界的“淘宝”。
【主要参考文献】
[1]戴柏华.适应新常态,融合促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下的会计改革与发展[EB/OL].
[2]胡嘉,刘碧民,胡绍万,等.大型企业智能化嵌入式风险管控体系建设[C]∥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四川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汇编(2015),201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