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全球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进程

时间:2023-06-15 17:26: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全球化进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全球化进程

第1篇

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要求超越部分国家职能,即国家对经济管理的职能。而国家对经济管理的职能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国家职能是不能被市场经济完全超越的,这对矛盾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基本矛盾,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市场经济和国家职能的矛盾自它们诞生之日起一直就存在。众所周知,私有制的产生不仅导致了商品和市场经济的形成,而且造就了作为管理市场经济的机构——国家。国家在推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曾经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但是,市场经济崇拜自发力量,经济全球化也要求自由与平等,而国家职能决定了国家的管理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市场经济这种本性的束缚,只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管理所起的推动作用大大超过了其隐含的制约作用。因此,市场经济在国家管理下缓慢发展。但是,它们的矛盾随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变得日益尖锐。跨越国界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矛盾随之激化,市场经济要求跨越国界,国家职能决定了国家不愿放弃管理市场经济的权力,即不愿放弃国家和国家利益。(注:许多国家虽然让渡了部分国家和国家利益,但这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相差甚远。)从法理上讲,国家并没有权力将经济转移或让渡。经济是基础,经济是至关重要的,是全体人民赋予政府的神圣权力,是用来造福于全体人民的。这就形成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二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虽然有很多,但基本内容却大致相同,那就是资本、贸易、生产过程在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这就要求自由贸易成为现实。然而,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

新的贸易保护主要不是靠关税,而是靠非关税壁垒、汇率战和组建区域性经济集团。以美国为例,其非关税措施种类繁多,设置精巧,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直接扭曲贸易流量的措施,如进口限制、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自动出口限制等;另一类是属于间接扭曲贸易流量的措施,如广告限制、报关手续干扰、技术等级、卫生标准等。在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涌动的大背景下,1999年上半年爆发了美欧之间的香蕉大战和牛肉大战,这标志着贸易保护主义跃上了新高度。西雅图会议的失败是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的表现。因此,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受到了严重挑战。

贸易保护主义与反全球化之间有着天然联系。主张全球化的舆论认为,民族国家已经过时,国家不再应该、也不再有能力承担经济生活调节者的角色,各国调节经济的应该移交给国际经济组织。它们声称,这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可避免。随着这种趋势和跨国公民对外投资的增加,东道国就能增加就业,提高技术水平。然而,事实恰恰与之相反。

在美国管理下的日本最早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开放了金融市场,被迫同意汇率大幅度升值,结果沦入长期萧条;东南亚响应美国的号召,允许资本自由流动,结果一场金融风暴导致银行、大企业纷纷倒闭,美欧财团乘势收购,国家经济丧失殆尽,几十年奋斗成果付之东流;俄罗斯实施了美国设计的休克疗法,想和全球化接轨,结果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和政治动荡,其经济结构从技术型转为资源型。

由此可以看出,当人们呼唤全球化、谴责贸易保护主义时,却没有想到,正是全球化的推进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使贸易保护主义一浪高过一浪,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绊脚石。

三政治因素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当今世界虽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的联系不断加强,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经济交往中,常常掺和着政治因素。

冷战结束前,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世界经济客观上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发展不平衡的平行市场。冷战结束后,这种平行关系在形式上已不复存在,但在内容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使世界经济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跨越一个又一个政治壁垒。

以中美经济贸易关系为例,众所周知,中美是世界上两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彼此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贸易额逐年递增,但同时又是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经济领域虽然有许多共同利益,但美国在与中国进行经济交往时,往往附带许多政治条件,如对于所谓“人权”、“民主”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利用其科技和资本优势达到奴役中国的政治目的。在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处理上,美国一批国会议员又企图用取消2000年通过的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和阻止中国“入世”迫使中国让步。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关系常常受政治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得不考虑政治因素的制约。

四经济体制问题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完全开放国内市场,拆除各种贸易壁垒和障碍,市场规律成为经济活动的准则。然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内经济状况使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未必尽如人意。

开放本身不等于一定能够受益于经济全球化,两者不一定存在正比例关系,其中涉及国内的经济体制问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各项配套制度越完善,其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能力越强;相反,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其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能力就越低。当前,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经济体制问题,必须慎重对待经济全球化。尽管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鼓吹开放,认为发展中国家越开放越好,只有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中,才能解决国内存在的经济体制问题。但是,在某些领域,尤其是金融领域,如果造成金融开放早熟,而国内的银行、政府、企业的问题又没有解决,开放就可能成为掩盖国内矛盾的一种方式。如在泰国和韩国,当国际游资进入这些国家市场后造成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表面繁荣,但隐藏在背后的巨大风险导致了后来的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影响,使不少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认识到国内经济体制健全是开放的关键;而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五文化差异矛盾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行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孕育着不同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各国之间文化差异导致的矛盾对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不小的制约。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伴随着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生产和经营,发展中国家在文化上渐渐丧失了本身的个性。“今天,球互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同质化与文化异质化之间的紧张关系。”面对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强大的文化同化力量,如何保持个性,避免被文化霸权吞噬,已经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国家生存的重大问题。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文化渗透,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受到威胁,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国民的抵制。印度在今年的情人节(注:西方把每年的2月14日定为情人节。)之日,爆发了大规模抵制西方文化侵蚀活动。前不久,又呼吁禁止麦当劳在印度的经营,以保护本国文化。

由此可见,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文化是一国民族精神的凝固,是不容排斥的。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渗透与反渗透必然会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六经济全球化本身条件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信息化——各国的交往频繁、方便,世界变成“地球村”;市场化——世界市场统一,各种人为的阻碍、分割被打破,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普遍以市场为导向;自由化——各种壁垒拆除,经济开放,商品、资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畅通。

市场化、自由化的实现,如前所述,受国家、国家利益和政治、经济体制、文化因素的制约。再看信息化。信息化是全球化的核心,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的兴建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不是难事,但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则面临着资金和技术的挑战。

兴建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需要庞大资金,资金从何而来,成为不发达国家改造落后基础设施的最大障碍。例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宣布,它将在非洲建立第一个大功率海底光纤数字网络,全长35万千米,通过41个非洲国家等。功率为每秒25亿比特,(注:bite为字节单位,一个字节为一个比特。)安装费用将近20亿美元。美国公司提供一部分资金,另一部分资金需由非洲国家自己筹划,而且非洲国家还需要提供大量的配套资金。这对非洲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兴建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还需要大量高科技人才。不发达国家有很多还是农业国家,工业不发达,让它们短时期里培养出大批能掌握高科技和利用电子计算机的人才,是难以想像的。因此,对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来说,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在相当长时期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七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法规和规则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在形式上的平等下面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向全球推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所制定的国际经济法规和规则,往往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由于这些法规和规则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条件为依据的,执行它们,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民族经济势必造成冲击,使其国家作用减弱,甚至牺牲部分经济自与决策权。而且,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一方面要求发展中国家大幅度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却不想接受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西雅图会议上,美国坚持把劳工标准(注:美国以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环境的名义,要求各贸易国达到劳工和环境标准,否则就可以拒绝其产品出口。)与贸易制裁挂钩,就是为了抵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防止本国纺织、钢铁等传统工业受到冲击,增加失业人口,影响社会稳定。

八经济差距和发展空间的矛盾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长,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和环境纠纷日益增多。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环保标准不严格,执法力度不够,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和出口上都占有成本优势,而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这类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增加,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所承受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它们的企业利润锐减,甚至难以为继,造成一部分工人主要是非技术工人的失业和工资下降。这一结果意味着今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摩擦将会不断增多。

此外,在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等领域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也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冲突。西方发达国家及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和就业量,目前均已超过了工农业产值和就业量的总和,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形之下则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一方面,发达国家千方百计地要求扩大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保护国内幼稚服务业的发展,想方设法阻止国外服务业的大量输入。

实质上,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是,它们脆弱的新兴民族工业根本经不住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冲击。例如,在中国加入WTO问题上,一些发达国家较少顾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的脆弱地位,坚持让中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关税,这显然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

以此看来,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发达国家不愿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适当的经济技术援助和优惠政策,是它们之间产生分歧和对抗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们难以全面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原因。

九国际债务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国际债务关系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掣肘经济全球化的重大障碍。债务关系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世界经济关系中较为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额相对减少。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和接受外国投资已几乎成为欧洲、美国、日本以及少数发达国家的专门领域,它们不仅是大量投资的主要来源,而且还是外资的接受国。在90年代中期,全部新增外国投资只有不到20%(注:数字来源:《国际经贸消息》,1999年5月24日。)流向发展中国家,非洲和大多数南美洲国家吸引外资能力下降特别明显。东亚和南美一些国家一度是发达国家投资者的目标。但自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后,向东亚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已经在减少。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从绝对额来看,确实已经增长,但与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相比,其绝对数和增长幅度仍然有限。所以,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调动资本流入的惟一有效手段仍然是举债投资。这一手段虽然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但操作不好就会加剧当代国际债务关系的复杂程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难以融合及世界经济的不均衡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与债务关系这一经济机制的畸形运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种国际债务关系的存在和由此引发的经济水平差异和发展不平衡,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十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的形成把世界经济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且,在这种新格局下运作的国际贸易同样显示出时代的新特征,即贸易保护的区域化。

经济集团化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形成区域经济的共同市场。这种共同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强烈排他性的组织。因此,排他性是其特征。就发达国家而言,它们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对内虽是开放、自由和协调的,而对外却带有不同程度的封闭性;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为了维护民族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它们积极建立起自己的共同市场,在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对外则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这表明在当代国际经济生活中,各国都意识到为了自己的利益,决不能立即消除必要的封锁和排他的色彩。

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说明了区域化贸易保护存在的必要性。现存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世界经济贸易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必将奉行不同的方针、政策和措施。通常是,发达国家以其所具有的雄厚经济实力和优越的贸易条件,强调贸易自由化和更开放的贸易政策。但在不利于其经贸活动时,则每每设置一些非关税壁垒或其他保护措施。至于发展中国家,以其经济实力脆弱和贸易条件恶劣为由,则往往采取内外有别的政策。对内强调自由、开放、合作、协调,对外则运用干预、闭关、抵制和保护的手段。因此,在全球区域集团化组织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其范围大小还是其发展水平如何,都在奉行着区域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构建区域经济结构,形成区域经济体系,实现区域经济分工,达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从而获得区域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内成员国家间的交换就变成了一种内部交换,而与区域外部的交换则受到内部交换的制约。如果与外部交换不能实现区域经济效益,则这种交换就将受到抑制和排斥。从世界经济贸易演进的过程来看,欧共体与美国、欧共体与日本之间存在的长期、尖锐、激烈的贸易摩擦以及各集团所采取的各种排他性的贸易壁垒足以证明这一点。

伴随着经济集团化而出现的区域贸易保护的直接后果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增长的不稳定和不均衡。发达国家仍居世界贸易之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无论是通过增加它们同工业国家的贸易,还是扩大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都没有能够加强其在世界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只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能够跟上世界贸易的发展。而中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许多国家由于受欧洲联盟区域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已在制成品和服务贸易中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由此看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进一步发展,只能使区域贸易保护化更加严重,而由此所导致的世界经济贸易不平衡进一步加剧。这对于经济全球化进程显然有很强的制约力。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显示出了全球纵横联系的特点,但由于诸多矛盾和制约因素的存在,经济全球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充分认识到这些矛盾,不可操之过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

[收稿日期:2002-01-30]

[修回日期:2002-04-10]

【参考文献】

1.宋法棠:《走进全球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2.张碧琼:《经济全球化:风险与控制》,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3.刘力、章彰:《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4.王列、杨雪冬:《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5.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语》,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6.李琮:《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发展中国家》,载《世界经济》,1997年,第7期。

7.柯居韩:《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影响》,载《世界发展研究》,1997年第2期。

8.李长久:《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载《经济参考报》,1998年9月3日。

9.高德步:《世界经济:全球化还是民族化》,载《沿海新潮》,1997年2期。

10.易小准、唐小兵:《贸易自由的挑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1.[美]丹尼·罗德瑞克:《全球化:走得太远了吗?》,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12.唐任伍:《“全球一体化”的神话,发展中国家的陷阱》,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12期。

第2篇

经济全球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利弊两方面影响,而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进程中则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这意味着在以融入经济全球化为战略核心的实践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能够实现多大的利益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途径包含两个密切相关的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融入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由于信息产业是新科技革命成果产业化的重要体现,发展信息产业成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新兴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内容,这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产业升级的突破点。第二个层面是融入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发展中国家通过接受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在产业国际化发展框架中获得自身的分工位置。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或者说是产业价值增值链中部分环节的发展,是以跨国公司全球经营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获得联动性的发展。由于信息产业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成果,也是目前新兴产业中发展最成熟的产业,在发展模式上不同于传统工业,从产业的初始发展阶段就体现出非常强的国际性。它的发展特性更加符合跨国公司的复合一体化战略和网络性结构,价值增值链的全球性布局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在短期内,这种利益上的不确定性不仅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华进程中有关措施的推行所遇到的障碍,还来自于它们在经济全球化的获利前景中所面临的不利因素。

  二、发展新兴产业的不确定性

信息产业以其特有的国际化发展特征为发展中国家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新兴产业发展上的差距提供了机会。发展中国家能够利用发达国家已经取得的成果,借助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体系中的贸易、投资渠道使本国的信息产业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其不同于一般发展顺序的“跳跃式”发展以及“后发优势”向现实利益的转换。

印度的软件业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进程“跳跃式”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印度从原先的工业水平落后的内向型发展模式转向以软件业出口为增长点的外向型发展模式,成为发展中国家成功发展信息产业的表率。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发展中国家在新兴产业中的地位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在出口导向战略的模式下,一些发展中经济体通过模仿技术获得了部分中、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制造优势,在当时的世界市场中获得了巨大的出口利益。但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因为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转变而在新兴产业的发展潮流中处于一定程度的被动境地,在产业细分中处在较低的等级。我们从广义的信息产业分类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阐述。

信息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但基于产业宽泛的外延,其中的产品和服务活动的增值程度相差很大。从增值对象上可将其分为六类(见图1)。前三类为研究与开发、操作系统与核心零部件、品牌与系统集成。其特点是增值程度较高,在制造技术和品牌所需要的营销技术上都有较高的要求,相应的资金投入巨大,“进入门槛”相当高,因此是发达国家占有优势地位的环节。后三类为一般软件和信息内容、一般零部件,一般销售渠道、一般信息服务,以及加工装配。这些活动在总体上初始投入低,产业“进入门槛”较低,与原有的工业化相关程度不高,在劳动要素结构上主要是中等技术程度的技术人员,这对于教育程度较高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少数发展中大国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因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产业不同增值环节中的专业化分工以及相应的贸易格局形成信息产业的“次级分工”。在这个大分工体系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到自身要素和制度上的约束,在较长一段时期内还将位于产业增值链的低端位置,所以在产业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附图

  图1  信息产业增值链环节与不同国家群的对应关系

除了印度以外,中国台湾、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也已经涉足一般软件开发、信息服务和加工装配等增值程度较低的生产活动,而且形成出口能力。就印度软件业的总体特征看,目前基本上以出口为目标,国内的市场需求并不大,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连带效应并不是很明显。印度软件产业出口基本上针对美国市场,出口对象较单一,但从美国的进口来源看,印度的产品在美国软件市场不超过2%的份额,在整个世界市场占的比例更小(Heeks,1996)。除此之外,印度的软件业发展还有下列不利因素:1.专业研究活动不够深入。印度的软件产品在技术水平上与美国的先进企业有4-5年的差距;在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上基本只是同美国合作,而且通常仅有一个合作伙伴(Ramesam,1996)。印度的软件经验主要局限于编码,竞争力主要在于价格,对于相关成本和替代(如软件开发工具合同、永久性雇员的使用等等)的价格不稳定,长期竞争实力不大。例如,受发达国家解决计算机Y2K问题而需要修改现行程序代码的影响,印度程序员的工资增加了25%,这对以价格为基础的竞争力构成了不利影响(Keuy,1997)。2.印度软件公司奉行的是出口导向型模式,与实际的劳务输出相比,这种不出国的软件供应方式的缺点是容易与发达国家的组织疏远关系,并丧失在工业化国家环境中学习市场和商界运作的机会。3.印度软件业的结构与一般发达国家相比呈现极高的不均衡性。在软件出口中,大部分属于软件服务出口,而软件包(狭义的软件产品)只占非常少的份额(见表1)。

  表1  1996-1997年印度软件出口结构  %  

产品门类

所占比例

专业化服务

47

咨询

28

软件和程序包

11

数据处理

11

其他

3

资料来源:张天明(2000):《成功发展的印度软件产业》,《全球科技经济liào@①望》第10期,第26页。

可见,发展中国家在新兴产业取得的成果基本上是建立在产业价值增值链中增值程度较低的环节上,获得的利益属于短期的利益。欲获得长远的利益,必须增强研究开发能力,提高产业在价值增值链中的位置。

  三、软件业发展的潜在障碍

除了工资因素,软件的开发所包含的许多其他成本因素如技能的可用性、生产率、信用、劳动力的灵活性及当地市场的可进入性等等,都影响发达国家选择软件外部供应的长期性决策,发展中国家在软件技术的长期发展上存在不小的障碍(见表2)。

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软件产品销售中的一个实际情况是大多面向国际市场,国内需求很少,软件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以出口为核心目标,呈现出软件业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倾向,缺乏较稳定的和有增长势头的国内需求基础,构成产业发展潜力的障碍。因为一个产业真正繁荣发展的核心条件是在坚实的国内市场基础上实现国际市场上的成功(NASSCOM,1996)。“没有活跃的和紧跟潮流的国内市场,在发展软件产业时,包括吸收新的软件开发技术、监视和分析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用软件解决国内生产中的问题等方面,国家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这种能力的成本会迅速增加,使‘赶超’更加困难”(Schware,1992)。

在过去5年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软件出口商对远程通讯线路进行了投资,旨在实现虚拟开发方式,以便本国的软件供应商能在本国为发达国家的客户提品,甚至与其他国家的技术人员组成开发小组,实际上就是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软件的国际贸易。但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合同依然是在客户所在地签订的。

从软件业的发展可以看到,虽然发展中国家就产业活动意义而言融入了信息产业,但是从其现有的资源结构看,全面发展高技术产业仍存在不少的缺陷。就产业的技术等级而言,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产业中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低位。软件专业技术市场的层次可以从软件开发“瀑布模型”(见图2)来分析,该模型将软件开发分为低端的技能和高端的技能。发展中国家目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处于低端的技能水平上,而发达国家则保持在增值程度最高的技术开发环节上的优势(软件开发瀑布的最高级)。由此形成了软件业中劳动技能的国际分工。

  表2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信息技术软件方面的障碍  

有关影响方面

存在的障碍

市场规模

狭小的国内市场

国内需求结构

对高技术产品的需求不足,对技术进步

缺少激励,对开发国内市场投入低

企业规模

软件企业规模小,缺少资金,特别缺少

中等规模的企业

资本和金融市场

缺少风险投资,对无形资产投资的贷款

低,中小企业的信用不足

教育及其制度

科研机构与工业界缺少联系,大学教育

不针对工业生产的需求,缺少私人培训

机构,技术支持制度不完善

技术和管理能力

缺乏信息和计算机领域的能力,不重视

信息管理,僵硬和被迫式的学习制度

知识的供给与获取

缺少信息通讯技术的多国交流,难以进

入世界范围的技术体系,本地与跨国公

司的联系不多,用户与生产者之间缺乏

交流,咨询业不发达,开发软件包的成

本高(主要是管理、行政和市场的成本)

质量标准

缺乏制定质量标准的经验

市场需求

有限的国内市场迫使发展出口软件产品,

公共部门作为信息收集者和信息与通讯

技术用户的能力低下,对公众获取和分

享信息有所限制,不完善的信息共享和

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

资料来源:Mansell,Robin  and  Uta  When  eds.(1999):《知识社会——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编译,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43页。

附图

  图2  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

资料来源:Mansell,Robin  and  Uta  When  eds.(1999):《知识社会——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编译,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40页。

由于发展中国家目前在传统产业上的信息化改造需求还不是很大,因此在软件的开发上还是停留在一种“以机器为中心(machine-centred)”的开发理念阶段上,即将软件视为一种工程技术产品——计算机程序,是计算机硬件的扩展;而不是“以背景为中心(background-centred)”,即侧重于需要解决的商业问题,以保持整个系统(软件加硬件)及其运行环境界面的完整性为开发的目标。在“以机器为中心”的开发理念下,发展软件业所采取的是围绕低价值、低成本生产及专门化技术的政策,目的在于实现出口的扩大,从而获得外汇。这使得发展中国家无法尽快地脱离软件开发瀑布模型的低端,对于其信息产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也是不利的。

  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定位

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渠道是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由于跨国公司是一个微观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其目标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很难一致,因此外来资源的利用对于发展中国家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成效存在着不确定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产业定位已经从原先的低技术产业为主体转向包含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多元化发展。实践表明,包括信息通讯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投资不断增长,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出现了一些变化,但垂直分工格局并没有在根本上得以改变。在跨国公司复合一体化战略(注:复合一体化战略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推行的主要战略,又称为深层次一体化战略。该战略的特征是在产品生产的价值链上的有关各个功能环节的选址,以各项生产环节活动的全球竞争优势能够实现最大化为原则,在这个战略推动下,产品的国际分工取代了原有的产业国际分工。跨国公司全球网络的每个成员都是与当地的优势资源相结合,从而实现跨国公司总体利益的最大化。)的框架下,这种垂直分工格局是以公司内部分工的方式体现出来,即分工深入到产品生产的各个功能环节之间,通过产品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安排,形成国际化的生产体系。定位在发达国家中的主要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生产环节,而定位于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非熟练劳动力密集或者低技术密集的生产环节。因此当前国际分工中的垂直分工,是以产品内部分工的方式由跨国公司全球“价值增值链”安排形成的结果。在这种格局下,由于发展中国家一般是以劳动力为竞争优势,对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扩大研究开发投资是不利的。

附图

  图3  跨国公司价值链各环节选址取向的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2000):"FDI  Determinants  and  TNC  Strategies:The  Case  of  Brazil",p.95.

图3是近几年跨国公司在产品价值增值链不同环节的选址取向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到,增值程度最高的环节即设计环节,呈现向信息富裕地区转移的趋势,而生产环节则向劳动力富裕地区转移,营销(注:这里所说的营销涵盖内容大于销售,包括从客户方获取信息、进行各类促销活动和相应的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环节向信息要素富裕地区转移,而销售活动则呈现向两个方向转移的趋势,这与产品的市场定位有关,不完全取决于该环节需要的核心要素,因此与所在地国家的要素富裕程度的关系并不非常密切。由此可见,作为信息要素富裕的发达国家,具有吸引跨国公司安排设计和营销这一类高增值环节的优势,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是劳动力富裕的地区,目前能够吸引的仍然是以生产制造为主的增值程度较低的环节。

实践表明,不少当地公司面向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活动被中止,跨国公司针对当地条件增强了其生产和加工技术含量低的进口工艺与产品的职能。例如,巴西的Metal  Leve、Freios  Cofap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被跨国公司收购以后,公司的研究开发活动减少,前沿性研究被调整到设在母国的研究开发中心。在一些技术密集型的电信业公司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如被阿尔卡特公司收购的Elebra  Multitle公司,被美国朗讯科技公司收购的Zetax公司和Batic公司,都出现了研究开发活动被转移到位于发达国家的母公司的现象。在巴西的其他外国电信公司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它们都倾向于减少当地研究开发活动,这对跨国公司而言的确起到了降低总成本的作用。不仅如此,当地企业中高素质的研究开发工程师亦被转向专业化程度较低的岗位,如生产、质量保证、销售或营销,导致研究开发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样也导致当地企业研究开发能力的降低。有些分析表明,90年代巴西电信产业的当地研究开发活动支出可能减少了50%(Cassolato  and  Lastres,1997,1999a  and  1999b)。坎皮那斯和圣卡洛斯地区的高技术电信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外国投资出现的趋势是:新开业的外国子公司并未与当地供应商建立网络联系,而是独立于当地的创新体系,与其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而非当地公司保持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价值链的网络和学习过程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减少了,对东道国的研究开发能力无疑是一种负面的影响。从实际进口渗透系数的提高这一事实,可以看到由此带来的国家竞争优势减弱的后果。巴西汽车工业的零部件进口渗透系数从1993年的8%上升到1996年的20-25%,信息技术和电信产品的进口渗透则从1993年的29%提高到1996年的70%左右(Laplane,Suzigan  and  Sarti,1998)。

  五、结论

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不确定性来源于当前信息革命带给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个调整中,发展中国家获得了进入高级产业的内部分工的机会,同时由于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更接近世界经济核心动力的分工层面上处于得利较少的地位。这是伴随发展中国家依托世界经济调整的浪潮提升自身经济结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现象。融入全球化作为发展中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给其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将是长期性的而且是一种动态性的。随着融入进程的深入推进,这种不确定性的程度必然会逐渐减小。

【参考文献】

1  Cassiolato,J.and  H.Lastres(1997):"Inovacion  y  competitididad  en  la  industria  brasilena  de  losanos  90",in 

第3篇

最高目标

经济全球化的目标,更多地被表述为扩大贸易范围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贸易范围扩大和效率提高固然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直接结果,但经济全球化的最高目标应当是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这一目标包含了效率和公平两个方面。无论是讨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还是实际推进其进程,都应当强调这个最高目标。我们之所以强调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是因为经济全球化还可能导致另外一种结果,那就是南北差距和贫富差距的加大。经济全球化不仅要创造财富,还要使所有的参与者获益,合理分配这些财富,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经济全球化的最高目标不会自发实现。一方面,没有开放市场的远见和决心,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就会失去从全球化中获益的机会。另一方面,没有经济体的能力建设,没有广大中小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有效参与,开放市场并不能自动保证经济发展,更不会自动保证经济体共同受益,而且可能带来负面效果。

实施途径

实现这一最高目标需要三个要素的支持,我们称之为“三位一体”的实施途径(The Three-in-One Balanced Approach)。“三位一体”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开放市场”、“能力建设”和“广泛参与”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的整体,忽视其中任何一个,全球化进程都可能失去平衡,更无法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在很长的时间里,经济全球化被简单地归结为开放市场。这种理解既不完整,也不准确。“开放市场”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但开放市场需要“能力建设”和“广泛参与”的支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个经济体的市场应当进一步开放,它们的能力应当不断得到提高,更多的人和企业能够参与这一进程,并从中获益。

一个健康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应当是:1消除贸易、投资障碍,建立开放和统一的市场;2通过能力建设使各个经济体、企业和民众提高获益能力;3有大多数经济体、广大中小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建立具有广泛基础并能反映大多数经济体、广大中小企业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国际经济规则和秩序。

一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既取决于该国的资源、生态和地理条件,也取决于该国政府、机构和人民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前一方面因素是给定的、不可控制的,后一方面的因素则可以通过人们的努力而改善。改善后一个方面的因素可以称为内生的能力建设(endogenous capacity-building),这就是我们所指的能力建设。

“能力建设”有三个重点领域:制度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能力建设。制度建设的重点是法律框架的建立和实施,信用文化的培养和国际标准、惯例的采纳。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是,通过教育和培训,让更多的人分享信息和经验,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参与经济全球化并获益的能力。管理能力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管理能力的重点是提高政府机构在推进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和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驾驭能力;微观管理能力的重点是工商企业在治理结构、会计标准和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尽管上述三个方面的能力建设是一个需要时间、环境与合作的过程,但经济全球化舍此没有其他捷径。

“广泛参与”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层面的内容是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不仅涉及工商界的经济活动,而且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因此,应当鼓励社会各界包括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参与。经济全球化不应当只是发达经济体、“富国俱乐部”主导的运动,也不应当只是大型跨国公司的“游戏”。另一个层面的内容是积极参与全球化规则的制定。全球化要求实现“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说“全球治理”,并不是指理想化的世界政府,而是在承认民族国家前提下的国际合作,是充分发挥双边和多边协商机制、国际规则和国际组织在管理全球化进程、解决世界问题中的作用。应当鼓励所有经济体政府和相关方面积极参与制定全球经济规则,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如果说能力弱势主要是发展中经济体自身的问题,那么,国际经济规则就是它们需要面对的外部环境问题。在发展中经济体尚不具备能力的情况下,现有的或匆忙建立的国际经济规则很可能不利于它们的发展。因此,需要强调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这些全球化“游戏规则”应当反映所有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的意见。

第4篇

关键词:经济 全球化 贸易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的不断流动,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同时,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 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在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跨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或可以实现较大利益的商品,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最终将增加产品总量和生产规模,使各国受益。各国在当代经济交往中,一直在追求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它标志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全球范围内有效的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获得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空间先进方式,而且开辟了人类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道路。它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全球经济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三、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全球化和区域化都从不同领域和范围推动了上一世纪已经兴起的科技革命进程、全球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安排内的科技开发分工。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中已成为关键。二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安排实现了高新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扩散和转移。三是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新技术将逐步与传统工农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周期。

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各国、各地区间经济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状况使全球化的进程只能是次优安排附加一系列例外。区域化方式虽然基本上解决了体制内的最优安排,但由于它严格的排它特征,使之与非成员之间又形成了新的贸易与投资壁垒。但从总体上和发展进程上,经济区域化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性补充,而且在结果上,区域化最终将促进全球化,已有的区域化实践已经证明,区域化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扩大了成员间的贸易,其进一步的结果是随着相互间市场的开放,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和最优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增加对区域外产品和生产的需求,到这时,区域内经济就需要跨越区域界限与区域外经济交流,或者是扩大区域化的范围以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四、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办法

1.积极发展国际贸易,注意控制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贸易中的产品和服务的贸易,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扬长避短,一方面可以发挥自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如中国的纺织和服装产品出口以及旅游服务),另方面可以在引进国外较高技术产品过程中争取到一个新技术消化吸收的时间,以开发出自己的新技术产品(如中国的家电业和电脑业)。这样,可以促进中国自身的资本积累和二元经济转型。只要掌握好贸易发展的进程,国际贸易是比较有利而比较安全的。相反,国际资本的流动就不一样。尽管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不使用国际资本几乎就不可能。但是,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和不确定性太大。我们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要注意分析各类资本的背景和结构。尽量引进比较稳定的资本,防止短期的“热钱”性资本对中国市场的冲击。

2.加快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根据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对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提高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的实力。在明确了国有经济必须重点驻守的产业领域以后,需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国民间的民族产业资本。与目前经济全球化中资本过于张扬的情况相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以来甚至改革至今,民间资本仍受到过度的压制。资本受到各类政府机构和过时规章的歧视、排挤和随意浪费的现象依然严重,资本产权的界定工作迟迟难以完成。因此,中国的资本力没有得到应有发挥,甚至在民间资本较快积累起来的地区,资本外逃的现象相当严重。对此,中国倒是应该从政策上重新尊重资本(民间资本),给资本以应有的和合理的生产要素地位,尽快完善资本市场,保护资本所有者的正当权利。以使中国真正的民族资本迅速壮大起来,而能与市场上的国际资本相抗衡。同时,要大力加强相应的基础性经济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周晓梅,宋春艳. 关于经济全球化几个问题的思考[J]东北亚论坛, 2002, (02)

第5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国际经济法 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指技术、商品、服务、资本等贸易流动规模与形式的增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而就法律领域而言,经济全球化发展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本文则具体针对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展开探讨。

1、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影响

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法也在不断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的关系产生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属于国内控制管辖的经济活动,现今同时属于WTO等国际经济组织控制,两者之间的趋同性发展加快,并且国际法规范逐渐超越国内法规范,有时国际法规范甚至处于主导地位,例如各国关税水平的大幅度下降。其次,国际经济法各部门法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各种经济活动融合更为紧密,例如贸易与环境问题,针对贸易与环境,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环境资源问题,因而环境问题也成为了一种贸易壁垒,此外也有贸易与知识产权等。此外,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商法统一进程的加快,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商人通过自主机构统一并创设了大量的商法规则,一些国家也制定出了同其他多数国家一致的法律体系,并且以国际公约的形式制定出了统一的商法规则。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决定国际经济法走向的主要动力

2.1、商人的动力

商人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商人的商业行为最大目标是利益最大化,因而他们能够冲破自然认为限制,把价值规律推往各国,从而能够推动经济法向着有利于国际经济化方向发展。首先,商人可以借组国家政府力量,推动国家创设法律体系,得到政府的认可;其次,商人可以通过编撰商事规范,并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商人能够为国家带来经济利益,因而可以贫此条件来促进国家的优惠经济政策的推动,加大对投资风险的保护。

2.2、国家的动力

国家政府是国际经济法的制定者,是国际经济关系当中的最重要的交易主体,但同时国家在制定国际经济法时也必须要考虑到商人的利益因素,在扩大市场规律作用范围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国际商业来往限制。近几十年中,政府对国际商业交往管制放松,体现出了向市场让步。然而国家也不能一味地对经济全球化采取放任态度,因为市场经济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等不足,因而必须要探索出一种国家能够对市场进行有效控制调节的机制,促进经济与社会平衡发展。

2.3、非政府组织的动力

非政府组织如今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七对社会生活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在国际经济的领域,非政府组织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代表着社会不同利益的群体通过压力事假对经济全球化问题产生影响,例如社会上的环境保护组织与工会组织等。

3、经济全球化作用下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

3.1、国际经济规则统一进程进一步加快

为获取商业利益、降低交易的风险,就必须要建立起跨国的贸易规则,如今国际经济法的统一进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关于商人的立法,国际商会通过一系列商事惯例的制定,促使其成为统一的商事规定,将商人们习惯的商业行为确定化,更具广泛的适用性。同时,各个国家经济立法的趋同,也推进了国际经济规则的进一步统一,如今各个国内经济法、尤其是涉外经济法律制度方面的差异逐渐地减小。此外,国际统一规则迅速的发展,也有助于调整跨国交易关系,如今世界贸易组织条约已经从国际货物贸易延伸到了国际投资、国际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领域,一些国际公约的制定,也在国际经济规则统一进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弱化国家对国际经济交往管理

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不断变化使得国家政府对国际商事交往的管理弱化,对于跨国交易等的限制也不断放宽。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冲击明显,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个民族与国家的发展都被纳入世界化轨道,国家的理论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了局限性,因而,仅仅强调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与利益的方式已经不符合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求,必须要让自身融入国际社会,通过国际合作、参加国际组织、缔结多边条约、让渡部分国家等方式来实现更大的经济社会利益。

3.3、新商业领域给国际经济法带来的挑战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传统商业形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其必然也带来了新的国际经济法律问题,电子商务利用网络进行低成本地洽谈、签约与交易付款,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征管、合同等诸多问题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国际条约的限制,此外还有不正当竞争与国际垄断问题等,面对这种新型的经济活动,国际经济法也必须对现行的制度与条约进行调整与规范,跨学科研究,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将法律同经济研究相结合,不断创新,促进国际经济法的完善。

4、结束语

经济对法律有着决定性影响,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法律领域的变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建立起完善的国际经济法律体系是十分重要的。未来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必须要加强私主体在立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不断拓宽研究领域,满足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影响及应对决策

中图分类号:F114.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011-0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关系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其影响已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无异于一把“双刃剑”。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发展中国家的和经济安全提出新的挑战,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审慎对待,不可盲从。各国要从战略的高度,全面考虑到本国的经济现状,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在客观冷静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符合各国国情的战略选择,争取实现本国的经济起飞。本文以中国为例,浅谈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战略决策选择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特征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其实是一个过程,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当今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二是市场全球化,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三是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日益全球化;四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不断强化,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五是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一是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解决了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的问题;二是有利于加速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三是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四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

对照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充分体现了以上特征。在中国,65%的人口在农村,工业化尚未完成,法制尚未健全,还拥有大量的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与西方国家还难以相比,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却一直保持稳健,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界的影响和推动。据OECD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二十年,中国共吸引3 0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0%。经济全球化进程将使中国能够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从而加快中国的发展。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众多技术领域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缩短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甚至在一些技术应用方面能够与世界同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经济全球化,以及相关的科技全球化为背景的。经济全球化还为中国带来了更多拓展海外市场,增加就业的机遇。一方面,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是全球性的,为世界范围的消费者所认同;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能够影响和刺激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尽快走出国门并形成基于全球经营实绩的真正竞争力。

2.挑战。一是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二是经济全球化导致金融风险和贸易风险的增加。三是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他们要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被发达国家指责为破坏环境的对象。四是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五是经济全球化既传导经济景气,也传导经济衰退。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等等,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科技、金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强势,使中国可能面临经济依赖性和技术殖民地的风险,对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其中不乏部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产业项目。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各地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问题日渐凸现,不论是按基尼系数还是欧希玛指数计算, 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已超过美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及亚洲国家的影响和冲击更充分印证了当今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发展中国家的对策选择

1.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全球化是一场深刻的由生产力发展引发的社会革命,是客观的现实与时展的潮流 ,不可逆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多地代替了政治军事力量的较量。从长远看,一个国家只有加强自身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为此,发展中国家要把首要任务放在增强综合国力上,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扩大开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而积极扩大开放,加入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在加入全球化进程时要注意时序问题,即根据自身经济的适应能力来选择加入到不同全球化领域的时间,以尽量减少风险和成本;在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中,注意通过国内的制度安排或影响国际的制度安排来维护国家经济,在资源、基础设施、支柱产业、重要的服务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国家要掌握主动权,以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

2.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大力推进国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全球化是一场在发达国家主导下,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加速本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加大本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参与国际分工同加快经挤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以保证本国早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以逐渐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3.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有效途径。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世界的整体发展和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参与。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之前,先参加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过渡阶段较为有利。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组成了数十个形式各异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比如,东南亚的东盟、中东的海湾合作委员会、非洲的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等,都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发展中国家要有原则地尽快加入各种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经济贸易组织,以促使国际的制度安排更有利于本国的现代化建设,尽量在国际组织中有所作为。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因为区域经济合作能够减少或抵御像金融危机这样的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对本国的政治和经济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所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共有八项,包括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中国―智利自贸协定、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中国―秘鲁自贸协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等。

4.扶持国内大型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包括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最终是企业间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为此,在不落后的前提下,注意保护民族幼稚工业和提高民族工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对境内的外资企业尽量都要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减少甚至取消对外商的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同时,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企业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和在市场经济规律许可的前提下,积极组建中国的大型企业集团或者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经营,参与国际竞争,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强化国家利益、民族意识教育,努力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及民族创新能力。发展中国家必须强化忧患意识,着力于创造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知识的创新两个层面,真正激发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创造潜能,积极创造竞争优势,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 最积极的因素。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发展中国家必须制定一套科技、教育、人才强国战略,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奋勇向前。

总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并不是把财富直接赐予或公平分配给各国,而只是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在本国经济最大承受力的基础上寻找开放度最高的与世界市场的结合方式,根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策略性地参与全球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在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提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陶季侃,姜春明.世界经济概论:第4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第7篇

[关键词]文化 全球化 民族文化

一、文化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全球化一词,首先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法国,十年后成为全球通用之词。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再度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中心问题。一般意义上理解,国内外理论界对于全球化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里斯本小组在1995年出版的《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的未来》一书中认为,全球化涉及的是众多国家与社会之间多种多样的纵向横向联系,从这些联系当中形成今日的世界体系,它描述的是世界部分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做出的决策以及所进行的活动,对于距离遥远的世界其他地区的个人和团体都能够产生重大意义的后果的过程;以德国科隆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于而根弗里德里希斯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全球化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全球化是不是别的,而是一种不断强化的网络化”;我国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化就是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和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我国还有学者认为,全球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内在的充满矛盾的过程,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此外,我国还有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个跨学科的问题,是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日益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导致各地域、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相互作用的加强,从而影响和改变着人类运动方式,特别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对于全球化的内涵,基本可以形成如下认识:其一,全球化是个有整体意义的概念,有必要从时间、空间以及内容等方面,采取系统、全面、动态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考察;其二,就人类社会演进的历程而论,全球化的最终状态与归宿尚难定义,或者说,全球化是个发展过程;其三,从空间方面看,全球化问题涉及到不同民族、国家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其四,全球化的内容主要在于不同民族、国家在诸多领域加强沟通,达成共识,遵守共同规则和采取共同行动等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与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着生产、贸易、资本与技术全球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使得文化全球化趋势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认识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同样需要从上述四个方面来分析。

从字面上理解,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子命题,是全球化的内容。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文化全球化是个历史过程,是现代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其二,文化全球化是生产力超越国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结果;其三,文化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产物;其四,文化全球化是世界各国文明进步的趋势。总体而论,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具有连续性、不平衡性和系统性的特征。

二、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繁荣的辨证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和经济联合组织,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体制、机制方面出现了多样化和跳跃性发展的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政治格局变迁都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关键作用在于推动着世界多极化进程的发展。国际政治多极化的实现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进程。一般意义上说,当今世界逐步形成了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五个极。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格局中成为一极的基本条件。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竞争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更加激烈地展开,不同类型国家以及同一类型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多样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国际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则促进了极与极之间力量的相对均衡,使得各个极之间进行对话与沟通、竞争与合作的机会大大增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在实质上反映不同社会文明之间的此消彼长与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交流融合形势。反映在文化方面,则是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繁荣之间的辨证统一。

作为一个历史进程,文化全球化尽管不可能消除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也不可能化解各民族文化发展方面的诸多不平衡问题,但是,文化全球化毕竟引发了全球文化结构的系统整合。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差距的日益扩大,客观上导致了民族文化主权的相对弱化和不同民族文化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化。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与它的传统不可分割,民族传统及其文化又密切相关。文化传统是民族传承文明与发展壮大的根基。它产生于民族长期的历代繁衍,成长于民族不断的实践,是民族的集体意识和共同的心理状态。从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它的本质来看,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成为全球适用的文化,并且使其他所有文化服从于自己。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文化多元化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以及民族文化实质所决定的世界文化演进的常态。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民族的独立存在。民族文化主权与文化全球化进程产生冲突的根源与实质在于,文化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削弱其他国家民族文化主权,把西方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并最终使自己的国家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之上。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同样面临着民族文化主权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冲突问题。由于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并且长期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和侵略格外投入。我国将民族文化的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上升为国家意志,对本民族文化保持最高和独立的权利和权威的主权,受到一定削弱和威胁。维护民族文化主权、繁荣民族文化就成为我国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三、关于繁荣民族文化的对策建议

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必须重视文化全球化进程对我国民族文化主权的重要影响,认清形势,明确任务。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文化产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统筹规划不够,相应的文化市场机制也不完善,直接造成我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较低的被动局面出现。西方文化产品对我国的倾销,在相当程度上威胁到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立和长期自主发展。总之,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民族文化长期受到西方优势文化的冲击和挤压。为此,在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方面,我国必须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与安排。我国文化建设在战略上有必要以承认和接受多元文化为前提,充分理解和尊重各种人类文明、各民族、群体,乃至个人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自觉推动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对话和整合。民族文化的弘扬,关键在于承载该文化的民族整体文化素质。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平行的趋势,即文化融合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对于这两种趋势,必须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去理解不能将其割裂和对立起来。我国文化建设进程中同样需要明确这种意识。民族文化的独立发展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础,民族文化的发展只有吸取各民族先进文化,使自己融入时代潮流才能够真正实现。我国要建立统一的文化,必须保护和大力发展民族文化;要发展民族文化,必须积极地学习先进文化。和世界上所有的民族文化一样,我国传统文化既有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资源的方面,也有不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方面。基于此,我国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创新,要在和其他文化的交往中,取长补短、吸取营养,充实和更新自身,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在整个文化建设过程中,我国要采取理性、辨证和务实的态度,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主旋律下,协调处理好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全球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其次,文化是资源,更是产业。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化同样能够转化为重要的经济效益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合理有效地配置文化资源,加强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加强文化产业硬件建设,推动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就成为我国加强文化建设、适应文化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应有之义。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整体思路而言,文化建设是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发挥高新技术文化再造功能以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三个方面的统一。

最后,繁荣民族文化的总体战略要求我国必须有长期的系统战略和策略。在西方文化影响日益增大的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必须从文化相对性与普世性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出发,结合文化本身的内容与特征,采取系统化的措施,全面加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文化自觉的基本内涵在于:对外来文化的渗透要有忧患意识,对本民族文化要充满自信。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上的同一性已经成为而且可能长期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维系国家间协调与合作的基本纽带。基于这一规律,我国繁荣民族文化要与我国更加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实现全球民族文化多元化战略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李其庆:《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马杰:《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王梦奎主编:《中国2010:目标、政策与前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4]周柏林:《美国新霸权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8篇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关键词】经济发展全球化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一般说来,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的不断流动,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同时,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总起来说,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主要有:(1)生产国际化。(2)贸易自由化。(3)金融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在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跨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或可以实现较大利益的商品,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最终将增加产品总量和生产规模,使各国受益。各国在当代经济交往中,一直在追求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它标志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全球范围内有效的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获得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空间先进方式,而且开辟了人类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道路。它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全球经济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三、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近十几年来,全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多方面质变。整个世界的经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创造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多。但是,收益分配的不公在加剧,可持续发展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加剧。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它们的市场经济模式不同,因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在加剧。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引发了一股又一股的反全球化运动。这对于改善贫富差距扩大的不合理、不公平状况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要真正改变世界范围内的分配不公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主要应靠发展中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战略和策略,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2.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全球化和区域化都从不同领域和范围推动了上一世纪已经兴起的科技革命进程、全球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安排内的科技开发分工。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中已成为关键。二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安排实现了高新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扩散和转移。三是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新技术将逐步与传统工农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周期。

第9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经济体制转换;贸易自由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096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2

1961年“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第一次在英语词典中出现,1990年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前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雷(S.Ostry)首先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这个词,并将经济全球化定义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并最终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接着IMF将经济全球化定义为世界各国的经济通过增加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扩充国际资本的流动规模和形式、并提高技术的传播速度来的增强相互的依赖性。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则将经济全球化定义为一种包括生产、金融和科技3方面的新国际关系体制。从各种对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中能看出,在当下这个新一轮经济周期开始阶段经济全球化对转轨国家经济转轨的推动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贸易自由化加速了转轨国家的经济体系变换

规范化的市场经济体系就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表现,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是市场经济环境在全世界范围内通过市场流通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一个过程。经济全球化利用这一显著特点来形成完善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进而增加国际贸易额来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社会理事会和国际组织经济协会名誉主席马泰奥曾指出:“世界贸易的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增长就业的基本动力。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进一步融入世界贸易是他们在促进本国经济建设的同时,确保产品获得响应市场的一个机会。有控制的贸易自由化是确保不同国家持续稳定增长的最有效的手段。”

1.1 刺激产业进行调整

在当今这一复杂的新一轮经济周期开始的世界市场大环境下,经济全球化促使转轨国家调整其自身产业结构,同时提升转轨国家的产业档次,并通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各转轨国家产业积极有效的参与到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竞争中去。这种刺激不仅有利于各转轨国家快速适应当前形势,加速国际化分工的优势和密集型劳动力的发展,同时也科学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这一难题。

1.2 推动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

各国的国有企业如何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这一难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望实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企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国际间的企业重组、竞争和并购,并与国际接轨,建立起符合当下市场需求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充满活力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些毫无疑问为新的经济周期创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提供了一个有序公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1.3 扩充政府职能

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政府严格按照WTO的规则来切实扩充符合实际情况的政府职能,真正做到政府与企业职责的分离,来营造一个更为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序市场环境。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政府遵从WTO的规则要求重新清理和修订了规范性的文件及法律法规,重新构建了适应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构架,并逐步规范和完善了行政管理体制和法律制度体系。

1.4 建立趋于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催化剂。随着新经济周期的开始,转轨型国家要逐渐加快现有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在就业保障、医疗卫生、救贫扶困和养老这几个方面提出新的计划方案并加以实践和实施,解决社会保障建设的滞后性这一历史遗留难题,但是其功能相当不完善,为深化改革设置了重重障碍。经济全球化如何适应新经济周期并有所发展,这个过程让转轨型国家进一步完善了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民生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2 金融发展全球化促使转轨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

在上一个经济周期中,国际金融市场里的金融机构形成了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建立了更加国际化金融运行规则,实现了大量的跨国界金融业务。在目前这个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开始阶段,势不可挡的金融全球化发展正在逐步把转轨型国家带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当中,这是一场经济与智慧互相冲撞的盛宴。金融全球化的实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而信息技术无疑在经济全球化得以实现的具体细节上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另外,正如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所说“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资本移动、货币兑换、金融等符号经济从产品、服务等实体经济中完全独立了出来,符号经济取代实体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飞轮,而且在大体上独立于实体经济,这是一个最为醒目而又最难理解的变化”。同时,刘骏民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定价采取预期收入折现的方式,也即资本化定价方式。这样整个经济表现为一个由观念制支撑的价值系统,它基本上由两个系统组成:一是附着在商品物流上的物价系统;二是资产价格体系,前者是以成本支撑的价格系统,后者是观念支撑的价格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定价采取预期收入折现的方式,也即资本化定价方式。”实际上,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伴随着金融的不断深化,经济逐渐打破国家的界限走向国际,并且不断提高经济货币化程度的过程。中国等国家也有控制的加速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在上一个经济周期的金融危机中,我国通过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保住了国内的金融市场,让中国的金融市场有效规避了外来的经济风险,同时也促进了人民币在亚洲经济圈内的新一轮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 投资自由化给转轨国家带来大量资本财富

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投资呈现自由化发展,在新经济背景之下投资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极为快速,这种发展特点无疑是给转轨型国家带来了投资市场的便利,将逐渐引进很多外来资金。

3.1 转轨型国家大量吸收外来资金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吸引外商投资的金额就达到了880亿美元,累计到2002年达到4 480亿美元。2013年一年中国吸引外资过千亿美元。至2014年,仅一年就实现了1 195.6亿美元。

3.2 扩大对外直接投资

国际资本的流动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在投资自由化这一大背景下也不例外,转轨型国家在不断吸收外资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外投资的额度。但是由于转轨型国家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因此转轨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额虽然扩大但是很有限。以中国为例,从1994年到1998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13亿美元。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1 028.9亿美元;至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仅一年就达到1 029亿美元。

4 生产国际化帮助转轨国家资源有效配置

新经济背景下的生产国际化特性让转轨型国家传统的劳动力产品和产业的国家性分工逐渐转换为世界性的分工,此时,这类国家的各个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也逐渐适应了资本发展和生产的基础要素,最终可以实现跨国跨区域的存在。在生产国际化的进程中,跨国公司扮演了很重要的催化剂角色,同时经济转轨型国家也在跨国公司的全面发展及推动下使其本国的生产链条在国际化的空间内健康稳定的运转。

4.1 跨国公司向经济转轨型国家快速扩张

跨国公司向转轨型国家正在逐步扩张,并且使投资的幅度逐渐增加,给经济转轨国家注入了新鲜血液。例如,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和现代化的人才,并帮助其进行经济结构的调节,让其可以快速加入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潮流。目前,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已有3/5在我国投资,全球一共有一百多家工业跨国企业集团,其中有一多半在上海投资。中国已毫无疑问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9年9月,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66万家,截至2014年,达到76.5万家。

4.2 跨国公司向国外大量注入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转轨国家的跨国公司也实现了大量的扩充发展。以我国为例,我国的跨国公司已逐渐渗透到欧美、东亚和非洲等地区,并且对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投资和建设。到2009年,中国已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对外投资,既包括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包含了一些正在发展和经济转轨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已累计达1 800多亿美元。至2014年仅一年中国对外投资达1 029亿美元。

5 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的经济转轨型国家的进步

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科技可以说是经济进步的第一动力,这就说明了科技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前进。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开始阶段,经济全球化推动科技信息实现全球化,进而科技信息推动了转轨国家经济转轨,在经济转轨型国家内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实施技术的人才,并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同时提升技术的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学技术的含金量。

转轨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要求其加强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全球化对每一个转轨国家都是难得的良机,全球化不仅实现了科技知识的高速扩散传播,而且在全世界内开展高新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把人类从落后的工业经济阶段提升现代化的信息经济发展阶段。这一历史性的跨越对转轨国家形成了巨大冲击,可以转换传统的工业生产理念和生产主线,并逐渐转换以先进技术为辅的发展特点。这个机会同时体现出其两面性,既成为转轨国家务必实行经济转轨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成为它们如何高效快速参与全球经济化的动力。在全球大力发展信息化技术的今天,经济转轨型国家想要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的国际贸易形势,就必须借此平台,深化国际分工。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科教兴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目前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技体系和高科技水平国民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已经迈上了稳步发展的台阶,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6 结 语

第一,新形势下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转轨国家进行经济转换,促进了转轨型国家经济的开放式发展,提升了转轨型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速度。经济全球化正在逐渐刺激社会主义国家完善经济的体制。

第二,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开始阶段经济全球化对不同转轨国家的经济转轨存在着各不相同的推动作用。各国应根据国情控制全球化的进程,提高经济管理的能力,降低经济动荡的风险,不要一味的自由化。借新一轮经济周期刚刚开始这一契机利用经济全球化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完成经济转轨。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俨然世界东方的耀眼明珠,同时还具有坚实的国力基础和强力的国际竞争实力。通过历史检验证明,在新形势之下,我们要充分利用全球经济化发展的这一机遇,那么经济全球化就会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第四,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全球化一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拥有雄厚资金成本的跨国企业也在迅猛的发展,全球经济逐渐呈现出经济综合化发展的趋势,进而让国际投资的灵活程度越来越高,工业生产要素也在全球范围内逐渐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资本经济全球化流通和技术跨国转移。在当今这种时代背景下,转轨国家务必借助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融入到新一轮经济周期中来,摆正其在整个国际产业分工链上的位置,来寻求经济高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从新认识经济体制转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微妙关系,从而让经济转轨型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实际意义上顺利进行经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P J Buckley,M C Casson.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s[M].London: Macmillan,1976.

[2][英]简・阿特・斯图尔特.解析全球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刘力,章彰.经济全球化:富兮?祸兮?[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4]J H Dunning.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Global Economy[M].Wokingham: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93.

第10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协调与合作机制 建设

“经济全球化”一词,一般说法最早是特・莱维在1985年的时候提出,但至今没有公认的定义。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愈加广泛、愈加深入、彼此融合成了一个利益的复杂综合体;另外,在世界范围内也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经济法则,制约和调节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在经济运转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居主导地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得到了实现。所以,经济全球化是指各类生产要素跨越国界、跨越不同经济体,在不同国家间自由流动、相互融合、不断协调发展的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经济全球化视野下协调与合作机制的内涵

在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往来的互通有无、互为依赖情况越来越深,由此各国之间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球的有机整体,不同的国家间、地区间乃至于任何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部门、各个经济活动环节都成为了这个有机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经济向前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结果。作为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关系范畴,经济利益关系是构成其他关系的基础,而经济利益关系的变革自然会带动其他关系范畴的调整、突变和改良。而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范围内经济利益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将以闭合的国家经济活动为单位的经济模式打散而进行的世界范围的互通和重组。而经济全球化往往也带动了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科技全球化、军事全球化和外交全球化,总之,由于国家经济秩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全新的建立,因而国际关系格局也形成了全新的面貌,协调与合作机制也相应地建立起来。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间协调与合作机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推进了协调与合作机制新格局的形成。经济全球化既有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存在巨大风险,还在引发着新一轮以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为核心的激烈国际竞赛。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激烈竞赛中,由于大多数国家都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采取了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的科学战略部署,趋利避害,从而在经济与科技上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进步。在这种大的发展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凭借着能促进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的独特性质与功能,促进了大国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竞争。发生在强国和大国之间的相应国力序列位移的幅度与可能性都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改变,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和作用得到了相对提升,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和作用相对下降。所以,旧有的经济格局就会在诸如力量对比、影响力发挥和以往的重大事情表决作用上出现重大调整。快速上升的国家将那些下降的大国原有的一些影响力进行了分享,同时持续地发展出更加多元的、全新的领域和空间,造成国与国之间的地位乃至一些国际关系的不平衡得到转换。正因为不平衡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关系的多元化,也相应地改变了协调与合作机制的变更。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协调与合作机制的强化和完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条件下,任何国家都已经把经济的加快发展作为国力提升的重大战略,作为跻身世界性竞争舞台的重要举措。经济全球化效应促进了大国之间日益深化的相互依赖,所以一些大国,将再也不能靠以往损害他国利益来求得自身的快速发展,只能依赖于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另外,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在国际经济社会中,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会面临着譬如金融危机、债权债务、环境破坏等影响深广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本国或者超级大国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是唯一的出路,而其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主要是大国间的合作。经济全球化的形势迫使国家与地区之间共同努力,维护和建立起协调控制的综合反应机制,因此以往超级大国的“单边主义”战略就难以得到实施了。所以说,在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国际社会关系中,随着经济利益调整中的政治势力范围的不断调整和变化,各国之间的联系、往来、发展就会得到不断的强化,更加突出了国家间寻求合作的主观推动力。

经济全球化强化了协调与合作机制的稳定与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业务往来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经济问题业已成为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考虑因素。因此,互利互惠、合作双赢、合作多赢成为了国际上国家间交往的主流。同时,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市场体系和分工体系进一步深化,世界成为了一个交织的整体。和平、发展、合作业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流。由此,经济全球化确实为世界的和平注入了强有力的保障因素。每个国家都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到国际间的经济合作,都在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行为准则中强化彼此间的协调与合作,都在积极主动地广泛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合作机遇,吸引投资、改进技术、换代设备、提高管理水平,加快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凸显了协调与合作机制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经济的全球化是一种不平衡、不平等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运作模式以自身强势的资本输出方式和自我中心的经济利益驱动在世界范围内的主动出击。发达国家中以某一个超级大国为首的阵营,正是利用他们多年来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强国的巨大优势,在金融市场、贸易往来、市场信息、科技创新、军革等各个前沿领域内都率先取得了话语权和主导权,他们通过经济的、军事的等各种手段,不断地扩大了他们的竞争力,分割和强化了他们在地域之间、行业之间的势力范围,由此实现了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导权和行使权,如组建世贸组织、认定他国的市场国家地位等。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经济基础的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的不强,抵御金融风暴的作为有限,在急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出现了不适应状态,步履维艰。甚至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在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巨大冲击时,结构调整不及时,造成了极为突出的发展滞后问题。而这正是经济全球化给当代国际关系带来的最深刻的变革,给发展中国家的内政外交和国际地位带来了更多的风险挑战,由此凸显了协调与合作机制的重要作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协调与合作机制的发展思考

协调与合作是经济全球化下对外经济交往的主线。协调与合作下的经济对外交往,是指由于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所搭建起来的国家间的对外交往,即国家间依据一定的准则和规定,以经济发展为目的,以扩大和维护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来确定经济活动的对外交往目标,制定对外合作政策,并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交往活动。和平与发展作为20世纪后期和新时期国际社会的恒定主题,在冷战结束后日益迫切,各个民族国家因而顺应这一共同的经济合作发展之流,通过不断地调整和改变经济、外交政策,致力于本国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加速发展本国的综合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要求各个民族国家必须实施对外开放的政策,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经济合作,并通过正确的内外战略的制定和执行,积极参与到全球化的不可逆转的伟大进程。所以,各个国家都愈加重视运用对外经济的交往来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促进和改善本国的经济发展格局。总之,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进程是一个不断合作、不断竞争、不断调整的过程,它给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由此,我们也看到各个国家在追求经济利益、处理贸易问题时对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正是基于此,如今协调与合作下的经济外交已经完全取代始自冷战期间的安全外交,成为了当代各个国家之间关系的主导。

协调与合作是经济全球化下对外交往的民主化。正是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催生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潜在的不平衡和对国家之间优胜劣汰的催动,外交民主化才被广泛呼吁,从而塑造一种趋于和谐的国际关系环境。各个国家民主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在促进国内社会和谐、国家之间和平、全球和谐等方面都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国际决策的民主化,是国家之间民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可以说是在协调与合作的大背景下,在国际事务的处理和解决中,国家间都是平等的、独立的,能够保证世界各个民族国家无论国力强弱,实力大小,都能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协商、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保经济全球化带给世界各国福音,进而推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第11篇

1、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全球化和区域化都从不同领域和范围推动了上一世纪已经兴起的科技革命进程、全球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安排内的科技开发分工。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中已成为关键;二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安排实现了高新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扩散和转移;三是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新技术将逐步与传统工农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周期。

2、全球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全球化和区域化在相关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实现了产业的重组,并购企业跨越国界、洲界和产业界限,各种虚拟的经济形式如雨后春笋,使经济的二元特性具有了新的涵义,以万亿美元计数的虚拟经济使机械化大工业变得如此渺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从GATT到WTO,从APEC清迈宣言的相互货币支持到欧元启动,世界已经创造出了130多种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方式。全球化和区域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结构。

3、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

各国、各地区间经济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状况使全球化的进程只能是次优安排附加一系列例外。区域化方式虽然基本上解决了体制内的最优安排,但由于它严格的排它特征,使之与非成员之间又形成了新的贸易与投资壁垒。但从总体上和发展进程上,经济区域化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性补充,而且在结果上,区域化最终将促进全球化,已有的区域化实践已经证明,区域化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扩大了成员间的贸易,其进一步的结果是随着相互间市场的开放,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和最优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增加对区域外产品和生产的需求,到这时,区域内经济就需要跨越区域界限与区域外经济交流,或者是扩大区域化的范围以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随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数量将在区域内和全球范围内同时增长.由于生产的跨国特征与全球经营,使全球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将更大面程度地依赖于贸易。

贸易与投资相互促进,二者又与全球化和区域化相互促进。为追求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出现了各种区域化与全球化方式,区域化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贸易与投资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秩序,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贸易与投资的发展。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的不断完善,贸易与投资的相互促进将表现得更为充分。

区域化和全球化要求金融自由化,也将导致金融风险加剧。为满足和适应生产与贸易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各国普遍在金融领域逐步放松管制,开放市场。金融自由化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演进,国际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活动为生产与贸易带来便利的同时,国际金融的风险也同步增长。相对于软弱无力的国际金融监管,如果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危机再次发生极有可能。

区域化通过区内优惠安排实现了区内较为充分的合作,但却造成区域之间的激烈竞争,竞争不仅表现在生产领域和市场范围,而且还表现在优惠安排的攀比与竞赛,这最终必然导致区域组织间差别的缩小,竞争的结果使其中一些组织消亡,而另一些组织则在不断壮大,作为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更接近全球化。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多次磋商,乌拉圭回合、GATT向WTO的转变,虽然有种种不尽人意之处,但还是完成了向一揽子贸易自由化的过渡,这构成了本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坚定基础。

经济的不均衡性将会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发展而更加突出。在全球化与区域化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发达国家及其跨国企业,以其明显的竞争优势,通过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重组,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润和超额利润,由于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深化,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生产国际化,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选择与回旋余地极为有限。并且,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未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制则进一步加大了南北差距,世界经济的不均衡性将更加突出。

应对之策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以其深刻的影响作用于各国经济,那麽,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该如何作为,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首先,应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包括贸易依存度和投资开放度,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为微观经济主体进入国际市场创造宏观环境。

其次,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尽快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

第三,努力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进技术和管理,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进入能力和占有份额。

第四,建立风险防范意识和机制。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使各成员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都受到挑战,面对较为频繁的外部制度的影响,内部制度冲突的机率与风险不断加大,存在着管理环境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这在短时期内是必然的,要注意形势研究及时提出对策。

第五,随着参与全球化、区域化的加深,在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领域都将有相当规模的交流,我国将更多地融入越来越自由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但由于我国金融体制还不健全,在这一进程中,我们要始终注意风险的防范和危机处理。

第12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B032.2文献标识码: A

一、经济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从目前来看,每一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相同,比如说日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德育教育,新加坡重视国家意识教育等等,不同的国家呈现出了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内容相对应的教学手段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种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来说是各个国家通过不同的媒介和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自己身的优势来进行对外交流,同时吸收其他国家的优势之处,弥补劣势。但是,这种优势和劣势的呈现实质上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国际的教学理念和我国的教学理念之间会呈现不同之处,教育理念的挑战是一种重大的挑战。

(二)意识形态挑战

意识形态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在世界上的诸多国家中,我们能够看到不同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对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要想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革新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三)文化差异客观存在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的交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以文化交融为基础进行的经济沟通才将是稳定的。在国际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打破文化的束缚,吸取文化之精华。

二、经济全球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机遇和挑战是相对的,在挑战出现的时候,也证明会有更好的机遇来临。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经济全球化为其提供了多重机遇,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不同的国家中,思想政治教学理念有所不同,我国意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体现出爱国意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国进行了自身的改革。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其他的教育理念,比如说人性化的教学理念,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教学理念对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和优化。

(二)先进的教学手段

对于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来说,许多国家在科技实力上高于我国,其在教学手段上的革新也为我国的教学手段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因此,积极的对世界上的各种教学理念进行传播,促进我国教学理念的发展,将更好的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的国际化。

(三)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的科学与否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呈现,我国可以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进行教学评估的改革,建立全面化的教学评估体系,这样将更好的提升教学评估的力度,体现教学评估的科学性。

三、利用机遇、应对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应对多重的挑战,当然,经济全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方面的创新,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出发,要在经济全球化模式下积极的应对挑战,充分的利用机遇。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于我国来说,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没有离开过灌输模式的教学,无论是在任何学科中,灌输模式都有所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需要积极的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使思想政治的教学模式得到根本的改变,从而带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际化的教学模式相适应。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剖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而最大限度的跳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化发展趋势。

(二)强化德育的重要性

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针对德育的一种教学,这个根本属性是不会改变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似乎偏离了这个本质属性,在教学内容上过多的借鉴了国外的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本质的特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德育的重要性,以德育为基础进行其他方面的改革和教学,从而更好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的展现出德育这一教学目标,使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学的结合

无论是在教学模式还是在教学内容上,乃至是教学效果的体现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学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学之间是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与心理教学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心理教学所体现的认知教学、情感教学、意志教学等各个方面突出的体现在教学中,这样就能更好的带动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二者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样就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好的融入国际化进程中。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一门重要的学科,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进行改革,突出重点和难点,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能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学评估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进而使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发挥到最大程度,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体现国际化特点。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