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26: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施工案例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城市供排水系统;施工;安装;管道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城市的供排水系统包含两个因素: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供水系统主要包括高压消防给水管、生产给水管以及泡沫消防管等;排水系统主要涉及生产污水排水管、生活污水管和雨水等排水管。为保障供水的安全性,需要在施工时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因为供排水工程所安装的管道常常是埋在地下的,如果出现突发状况,会影响整个的供排水系统的正常运作,因此,在城市供排水的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把施工的质量放在首位。
1 施工前的工作
在城市的供排水工程开始之前,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该工程的具体情况,主要涉及到工程的质量标准和使用材料的质量性方面,还要了解工程的具体流程和进度安排。工作人员在施工前还要准备详细的图纸资料,搜集各方面的的信息,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施工方案和计划。对于在技术方面出现的问题,工作人员应详细记录下来,并与国家规范相对比,分析技术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提高和改进。在供排水工程施工之前,工程技术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绘制图纸,了解设备的详细信息,供排水工程的施工方案要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批准后,才可以进行施工。
整个供排水工程要采用统一做法,在通过多方的验收后,才能开始实际的安装施工。供排水系统中包含的复杂部分,技术人员要提前绘制图纸,和其他专家进行交流,在确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后,开始施工,尽量做到不浪费施工材料,确保工程的工作效率。负责工程的各个部门应对施工现场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要进行技术上的交流与合作,做好交接工作。
2 对设备进行预留预埋
根据工程的施工方案和图纸设计,技术人员要确定工程所需材质,使用符合要求的管料,然后按照方案进行测量并划线,按要求把管料进行切割,使用弯管设备把管料压弯,保证不出现裂纹和弯扁现象,用套丝设备对管料进行套丝,把电管进行焊接和固定,保证管道的通畅性,避免堵塞。
把电气配管预先埋在电器盒里,使电器箱的盒口与地面保持平行,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电管的埋设高度要做到整齐。在进行埋设电管的工作时,避免倾斜,而且尽量做到整齐,用丝扣把电管和配电箱连接起来,打磨电管的管口,使之光滑无刺边,,管道的弯曲程度要符合施工要求,弯管要有适宜的弯曲半径且不能出现裂纹和变形。
在确保电机位置正确后,进行电源管的埋设工作,在埋设电源管时,要把电源管整齐排列,且在一个合适的埋入深度,切记不能把电源管的弯曲部分露出地面,做好相应的工作,避免管道堵塞。在隐蔽电源管时,要保证其位置正确,检查埋入深度,根据移动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在通过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电气管的隐蔽工作,详细记录该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信息,保证施工的质量。在进行楼与楼之间的配管工作时,要依据实际的隔墙位置进行配管,保证管道的尺寸合适,最后,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楼间管道的埋入工作。
3 施工进行时的工作要求
在整个供排水工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供排水的施工安装,一般来说,供排水设施的安装工作涉及到几个环节:了解图纸信息、进行实地测量、挖制沟槽、预埋铁件、截管并安装、调试等。
在进行安装供水系统时,要准备好施工所需的部件:引入管、水表节点、供水设施、水平主干管、立管、分支管及阀门等零件。有良好的供水设备做保障,加上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供水系统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才能为人类生活提供便利。
在安装管道时,工作人员要测量管道的尺寸,支架能否与管道安装相协调,检测地沟的坡度,看其朝向是否正确。在进行管道焊接时,避免靠近墙壁。接近墙壁的管道要用套管,套管要避免有接口,这样可以保护墙壁不被污染。如果在安装供排水管道时,出现间断,要注意对管口进行封闭。另外,在进行管道连接时,要避免采用偏垫等方法,应采用合适的力度缩小管道接口的细小空隙,这样才可以保证供排水设施的安装工作顺利开展,使之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4 具体案例分析
在城市的一个高层的公寓楼里,进行供排水工程的实践,该楼有30个楼层,有商场,餐厅,娱乐场所和住宅区。该楼的供水来自城市的水网,有供水管提供。在进行供水设施安装时,要对管材进行仔细的检查,要求使用有合格证明书的管材,符合国家颁布的标准。重点检查管材的规格和材质。管材的外观不能出现裂纹、斑纹等问题,无凹陷,封闭性好。
施工场地所用设备的规格和型号都应符合技术要求,在通过检查后,才能进入到施工场地,设备要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保证配件的完整性,如果不符合要求,要及时相有关单位调换。在进行安装时,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使用套管时,不能在套管里出现管材的接口,如果套管出现高出地面的情况,要涂上防锈漆和面漆,使套管能在长时间里不出现问题,更好地在供排水系统中发挥作用。
管道的安装要严格按照工程方案进行,对轴线位置和坡度进行放线,使之定位,依照安装顺序进行安装,尤其是卫生间的管道安装,要把握每一个细节,保证工作的质量。如果在进行管道安装时,出现了突发状况,如管道破裂和安装交叉等问题,要做到小口径管避让大口的径管,有压管避让自流管,水管避让风管,不保温管避让保温管。为了以后能够便于检修管道,在进行管道安装时,要注意把装有仪表的管道安装在易于检修的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地维护管道,延长其使用寿命。在走廊安装管道时,要注意节省空间和美观效果,把管道尽量安装在房梁的底下,和天花板的高度保持协调。
综上所述,城市供排水工程在城市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高质量的供排水系统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还可以促进管道行业的发展,使管道日益发展成一个网络系统,更好地为人类生活服务。高质量的供排水工程的实施,需要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施工的过程中,极力解决供排水系统的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使工作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除此以外,施工人员还要从以往工作出现的问题中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为更有效地做好城市供排水工作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许锋.住宅建筑工程中给排水节水问题的对策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09).
[2]谭斌.关于体育馆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几点看法[J].经营管理者,2010,(08).
[3]赵世民,高峰.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原理[J].给水排水(增刊),2008,(08).
[4]梁汉严.论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J].硅谷,2008,(03).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 砼灌注; 地下水处理;成桩检验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of growing, civi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lso along with the unceasing development, and artificial dig-hole pile the advantages of the technique is applied to narrow area of building in large mechanical not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lace of supplement, thus in the civil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o obtain the very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artificial dig-hole pile application and advantages, and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 artificial dig-hole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the related points are analyzed.
Keywords: artificial dig-hole pile; Concrete perfusion; Groundwater treatment; Into pile inspection
中图分类号: TU7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类民用与工业建筑日益走向高层化,而这些高层建筑在功能和结构安全上的都是要求非常严格的,因此对其基础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人工挖孔桩以其施工方便、开挖土岩层直观(可与地质勘探资料对照)、施工速度较快、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另外挖孔桩要比木桩、混凝土打入桩抗震能力强,造价比冲锥冲孔、冲击锥冲孔、冲击钻机冲孔、回旋钻机钻孔、沉井基础节省等优势,在工民建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沿海地区,由于江河比较多、地下腐植土比较多、流砂比较多,人工挖孔桩在实际施工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例如毒气、缺氧、流砂塌孔、井口落物等。在广东就出台了一些限制使用人工挖孔桩的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本人经历了多年的人工挖孔桩施工,亲身体会到人工挖孔桩的优越性。只要我们严格按照施工技术及其安全措施施工,人工挖孔桩能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人工挖孔桩确实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桩基础。
1. 适用范围
人工挖孔桩适用于桩直径 0.8m 以上,无地下水或地下水较少的黏土、粉质黏土,含少量砂、砂卵石、姜结石的黏土,特别适于黄土层,深度一般在20m左右,可用于高层建筑、公共建筑,不宜使用于有流沙、地下水位较高、涌水量大的冲积地带及近代沉积的含水量高的淤泥、淤泥质土层。
2.人工挖孔桩的优点
(1)施工方便性。人工挖孔桩由人工掘土成孔,不需要复杂的机具,施工机动性强,加上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在我国城市高层建筑中应大力推广。人工挖孔桩以其特有的优越性而被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所广泛采用。特别是大直径的混凝土灌注桩,人工挖孔比机械成孔的适应性要广得多,不仅适用于软土地基,也适用于山区丘陵土质等比较坚硬、地形地貌变化较大的地区。
(2)施工简单化。有关国外实践经验证明:当上部结构荷载很大时,采用大直径桩是比较经济的。大直径灌注桩成孔的方式有机械成孔和人工成孔两大类。机械成孔需要特定的机械设备,采用泥浆护壁以及水下浇筑混凝土等方法。而人工挖孔桩的优点突出表现在:施工设备简单;噪声小,振动少,对现场周围原有建筑影响小;施工速度快,可按施工进度要求决定同时开挖桩孔的数量;可直接观察地质变化情况,桩底沉渣能清除干净,施工质量可靠。
(3)施工适应性。人工挖孔桩有着独特的优越性:适应性强,能在狭窄、高差大的恶劣场地环境下施工;直观性强,嵌岩桩可确保入岩深度,孔底弃渣能彻底清除,有利于保证桩基质量;不受地质情况的限制,适用于各类岩土层,施工方便,进度快;设备简单,环境污染小。
3 工程实例分析 :
本人曾分别参加过“中海珠江新城K2地块高层商住楼工程”、“中海锦城南苑高层商住楼工程”和“中海珠江新城G2-4地块A6~A10栋商住楼工程”桩基础(人工挖孔桩基础)的施工管理,对人工挖孔桩工程颇有认识和理解。下面本人对“中海珠江新城K2地块高层商住楼工程”的人工挖孔桩工程实例进行分析。
3.1 工程概况
“中海珠江新城K2高层商住楼工程”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花城大道和猎德路交界西南处,建30层商住楼,设三层地下室,基坑开挖面积16500平方米,呈南北长方形(150米×110米),开挖深度为16米,建筑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和浅基抗浮锚杆相结合的形式,其中人工挖孔桩370条,抗浮锚杆1260条。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工程大量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
3.2 地质条件
根据超前钻资料和现场人工挖孔桩施工情况显示,本工程基坑底以下土岩层为中等风化岩、强风化岩和微风化岩,不存在粤建管字[2003]49号规定的不得使用挖孔桩的情况:⒈地基土中没有流塑状泥或软塑状土;⒉基坑底没有砂层;⒊基坑底没有溶岩;⒋基坑底不存在涌水的地质裂带;⒌地下水不大,采取措施后作业时不用抽水;⒍不存在人工杂填土;⒎不存在有腐植质有机物、煤层等可能存在有毒气体的土层;⒏本基桩设计孔深为15m左右,远没超过25m,桩径均大于1.2m;⒐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不会对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管线等造成危害。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防井下缺氧,在下井施工前必须先送风驱散毒气(供氧气),再用仪器或小鸟测试确认安全后方可下井施工。
3.3 施工程序
场地整平放线、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第一节砼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第二节砼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砼护壁,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筑桩身砼。
3.4 人工挖孔施工
关键词:输电线路;灌注桩;施工
1 工程概况
500kV狮洋至桂山线路(广州段)工程(B标段)从A22~A43塔(不含A22),全标段长7.257km,其中A22~A37段5.101km为四回路,A37~A43段2.156km为双回路,共用铁塔20基;其中双回路直线塔3基,双回路耐张塔2基,四回路直线塔8基,四回路耐张塔7基。导线采用4×ACSR/AS-720/50铝包钢芯铝绞线,A22~A37采用2根OPGW,其中一根48芯OPGW,另一根36芯OPGW;其余用1根48芯OPGW和1根LBGJ-120-40AC。洪奇沥水道大跨越段A43~A46(B1)塔(包括A46塔),全标段长1.839km,均为双回路,共用铁塔4基,其中直线塔2基,耐张塔2基。导线采用2×KTACSR/EST-1000型特强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地线采用1根JLB1B-100。
全线主要以泥沼为主,交通条件较好,途径南沙区万倾沙镇、横沥镇和中山市民众镇。地貌全部为泥沼。全线基础均为灌注桩,混凝土方量比较大,共有混凝土约4万m3。
2 施工工艺分析
2.1 施工准备
2.1.1 场地准备 包括场地三通一平;泥浆池、沉淀池备设;工作平台搭设;钢筋笼制作及钻机检修与安放;起吊装置布设等。
2.1.2 护筒埋设 护筒一般采用4~8mm厚钢板制作,直径应大于钻机直径100~200mm,上部留有进出浆口并焊有吊环。护筒位置应正确埋设,护筒与坑壁之间应用黏土夯填。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埋设深度在黏土中不小于1m,在砂土中不小于1.5m。并保持护筒内水头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使孔壁保持稳定防止坍塌。如地下水位较高挖埋困难,宜采用填筑法埋设。在施工中,护筒顶面还可以作为测深的基准。
2.1.3 泥浆的制备 应选用野外具有下列特征的黏土;自然风干后用手不易扒开捏碎;干土破碎后有尖硬的棱角;用刀切开后表面光滑,颜色较深;水浸泡后有粘滑感。通常情况下没有必要使用事先制作好的泥浆进行护壁,而采用清水钻进自然造浆。但在砂性重、稳定性差的松散易塌地层就必须采用人工造浆。良好的制浆技术指标;胶体率不低于95%;含砂率不高于4%;造浆能力不低于2.5L/kg。
2.2 成孔及清孔
2.2.1 成孔方法 送电线路桩基础施工,多采用旋转钻机钻孔。因为它适用于任何地质条件,只是根据不同地质的地层采用不同的钻头。旋转钻机成孔一般有两种方法;正循环钻进和反循环钻进。正循环钻进;泥浆由泥浆泵从浆池中输入钻杆内腔后,经钻头出浆出,携带钻渣沿钻杆与钻孔之间的环孔上升到孔口,溢进泥浆槽,返回沉淀池净化,流入贮浆池再供使用。
反循环钻进;循环泥浆由钻杆与钻孔之间的环状间隙进入钻孔,再从钻杆内返回孔口的钻井工艺。前者适用于黏土、淤泥质土、强风化岩;后者适用于中粗砂砾、砾石、卵石等地质条件。
2.2.2 钻孔 钻机位置应正确安装。钻机中心与桩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钻杆中心偏差应控制在20mm以内。钻机下方用道木垫实,机台应调平,转盘中心应与钻架上吊滑轮在同一垂直线上。
在松软土层中钻进,应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钻进速度;在硬土层中的钻进速度以钻机不发生跳动为准。钻进过程应及时校正钻杆,确保钻孔垂直度。泥浆稠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钻孔内水位严格控制高出地下水位1.5m以上。如果发生斜孔、塌孔等应停钻采取措施后再继续钻进。
2.2.3 清孔 清除孔底沉渣,可以提高桩端承载力;清除孔壁泥皮,可以提高桩身摩阻力;清孔可以减少孔内泥浆相对密度,便于水下混凝土灌注。
在一般地质条件下,旋转钻机清孔应优先采用反循环系统,只有在粉砂层和淤泥地质条件下,才采用正循环系统清孔。正循环清孔一般需2h以上;而反循环清孔一般20min左右。当泥浆比重小于1.25,孔底沉渣小于50~300mm(端承桩小于50mm;摩擦端承、端承摩擦桩小于100mm;摩擦桩小于300mm)为清理合格。
2.3 钢筋笼的吊放
钢筋笼制作应事先完成。一般根据设计长度、吊装机械进行分段制作。长度一般小于10m,每段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焊接接头、焊缝尺寸、焊缝形式应符合规范要求。钢筋笼的吊放,吊点位置应恰当,一般在箍筋处。直径较大的钢筋笼,可采取措施对吊点予以补强。前一段吊放入孔时,应对准孔中心缓慢下放,并用钢管穿入钢筋笼上搁置在钻机大梁上,在后一段对准位置焊接后,逐段放入孔内至设计标高,钢筋笼全部入孔后,应检查安放位置,符合要求后应对其固定,防止因自重下落或浇灌混凝土时向上窜动造成错位。当混凝土浇注完毕,方可解除固定设施。
下放钢筋笼时,防止碰撞孔壁,下放过程观察孔内水位变化。如下放困难,应查明原因不得强行下放。一般采用正反旋转,慢起慢落数次逐步下放。
2.4 混凝土灌注
水下混凝土灌注所使用的导管直径不宜小于Φ200,每节长2~3m,下端节长4~6m,漏斗下可配0.5m、1m导管以调节导管总长。管间采用法兰连接。
水下灌注对混凝土的要求;由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18~22cm;水泥用量不小于360kg/m3;计算施工用料时应乘以1.2的充盈系数。先拌制0.1~0.2m3水泥砂浆置于导管内隔水塞上部,以防粗骨料卡住隔水塞;同时也可以作为混凝土表面的保护层。然后封住漏斗口贮存混凝土,待达到一定量时(保证导管埋入深度不小于1m),打开封口开始首次灌注,同时专人负责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面的高差,并严格填写灌注记录。在保证导管埋深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边浇注边提升导管。水下浇注必须连续进行。每桩最少制作1组试块。
为保证桩顶质量,最后一次浇注应超过设计标高1.2m,一般要求必须等新的混凝土面出现,方可停止灌注。在护筒未拔出前,先人工清理混浆层。
2.5 承台制作
待基桩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经过桩头清理,超声波检测合格后,即可进行承台制作。对于低承台桩基,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可将承台底进行夯实处理,支模板、绑钢筋、浇注。对于高承台桩基,可采用满堂架等形式支撑,并安装提升装置进行浇注。
承台施工也必须连续进行,不留施工缝。地脚螺栓可采用整体固定架的固定。承台浇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地脚螺栓的偏移情况,可根据地面上事先订立的辅助桩,在顺、横线路方向设两台经纬仪同时监测,及时调整。
3 结束语
本工程位于南沙区万倾沙镇、横沥镇和中山市民众镇镜内,沿线主要地形为泥沼,基础设计充分利用了现场的地形和地质特点,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保护自然环境等因素,全线基础采用灌注桩形式。灌注桩设计时要注意桩基、桩径,桩持力层的选择,承台桩以及钢筋配置要求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复杂,而且对灌注桩的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要严格控制浇注过程,对施工过程要加强管理。灌注桩工程既要做到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要能最有效地利用和发挥地基土和桩身材料的承载性能,在设计、施工、管理及难点处理中,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严格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关键词: 市政道路 软地基 塑料排水管 安装 沉降 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排水板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现状
1.1作用机理 塑料排水板在软土路基中的作用机理是排水固结理论,在塑料排水板和荷载作用下土体内水分被排放,内部空隙水压力也逐步消散,有效应力随之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随之增大,设置在土体内的塑料排水板作为竖向排水体,板顶设置的砂垫层则作为水平向排水体,通过加载预压而增大土体内孔隙水的渗透力,水体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排水板后经过砂垫层二排放至路基外,实现固结排水,提高路基强度的目的。
1.2应用现状塑料排水板是塑料工业发展的成果,软基内插入排水板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可在很大程度上加快软土层排水时间, 并有效提高软土层的固结程度,缩短路基沉降的有效时间,并提高路基承载力和稳定性。该工艺经过多年深入研究,从一维固结理论逐步深入发展为三维固结理论,同时考虑了塑科排水板的竖向和横向排水团结原理,应用越来越广泛。2 塑料排水板的施工工艺 。
2.1施工准备首先应清理场地,排除施工场地积水,将范围内原地面上树根、淤泥、草皮全部挖除干净; 清表后应采用素土进行调平层铺设,厚度一般控制在原地表上40 cm,并将调平层顶面施工为坡度在2%左右的路拱,土方碾压要求密实,达到设计要求,最好在线路两边挖纵向排水沟,以便水可以排出路基范围之外;然后铺设砂垫层,厚度也为40 cm,铺设要均匀并应避免混入泥土、杂物而影响砂料的渗透系数、颗粒级配等,最后用压路机静压3—4遍,砂垫层边缘可采用于砌片石做护脚。
2.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要求,在砂垫层上采用全站仪测量放线,布置的图形为等边三角形, 使用木桩标明每个桩轴线和桩位的位置,并用竹签或钢筋类物品将其绑定,后在桩顶部用红漆做为标记,以便插板机施工时作为参考;并应进行排水系统施工以保证排水通道畅通利于水体排放和土体固结。
2.3机具定位 结合图纸测量放出每个桩的点位,并用小木桩或竹签进行标示,就位后的插板机应进行塔架与套管的调正以保证套管垂直对准桩位, 并应保证机架底部支垫物平稳牢固以防止局部塌陷发生。
2.4材料选用
2.4.1塑板。 当前施工采用的塑料排水板由板芯和滤膜构成,板芯是由聚丙烯和聚乙烯塑料加工而成的带沟槽的板体,排水过程中水体经滤膜进入该沟槽内,并通过其向上渗流进入垫层析出,因而在选择塑料板时应保证滤膜的渗透性良好,板芯的沟槽在土体压力下不易发生变形,因此应保证其经过严格检验后方可采用,在使用过程中也应随时检查外套膜的完好程度。
2.4.2 砂砾料。 采用的天然砂砾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0 mm,含泥量应控制在5%以内,如砂砾石缺乏则可用碎石代替,但应保证碎石洁净、干燥,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碎石颗粒应具有棱角而不应掺有软质石或其他杂质。
2.4.3预压材料。 该类材料可选用经检测合格的常规土石方路基填料,应控制其液限指数不超过50,塑性指数不超过26,实际含水量同最佳含水量间的差值应控制在±2%范围内。塑料排水板、砂砾料、预压材料等施工材料都必须要符合工程设计标准要求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所以在材料采购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采购环节对材料型号、材质、设计标准等因素的考核与监管,塑料排水板等材料主要施工材料在采购时,必须要按照工程设计要求进行采购保管,对于进场的安装材料与设备,首先要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其次要对产品的合格证书、检验报告进行资质检查,对不符合建设要求的一律不得采购使用,防止由于原材料质量问题带给工程安全隐患的发生,工程材料采购管理人员一定要从材料设备自身的质量检验上多下工夫,有效提高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所用的材料与设备的质量控制水平。
2.5拔管断板 当插管至设计深度便可拔管,但拔管过程中应平缓进行以保证塑板留在土体内,
拔管后留置塑板埋入砂砾层内约30 cm长度便可剪断塑板,并应将其保护好以防受损,之后则可在该部位铺设砂石找平层和垫层,便可绐排水板重新装靴,移动桩架到下一木桩的定位点,重复以前的循环作业。
2.6灌砂和端头埋设 待每个区段内的排水板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将周围孔洞进行回填, 填料应采用砂石,在回填前应先将排水板扶正并将预留端头向路线外侧压倒,使其平贴与砂垫层上后用砂将其覆盖,由于后期尚需进行砂垫层施工因而在该部位施工为小沙丘状。
2.7荷载预压 待两层碎石垫层铺设完毕后并将塑料板覆盖后,采用压路机静压2—3遍后对其进行试验检测, 如检测合格则应进行填充加载,加载过程中应制加载总量以免超出地基允许承载力。
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裹芯板控制 施工用排水板滤膜应紧裹芯板不出现松皱,如果有出现这种问题,则应该把这段去掉不能使用。 在定塑料板的位置时,管靴与板位的标记应该控制在±70mm的范围。在打设中应注意控制塑料套管的垂直度,不要出现偏差,施工偏位应该控制小于15crn,排水板的倾斜角不得大于2cm/m。回带长度不得大于500mm,并且根数不宜大于根数的5%左右。
3.2插拔控制 施工中向下和向上总插打时间应该不大于在1min,若存在跟带现象应该立即放慢拨速; 并且板与桩尖连接一定要牢固,桩的尖端要与管靴连接要好,不要发生错缝;外露的板不要污染,应该及时清除周围的泥土等物品,不要出现污染砂砾层,最后用砂子回填;安装及打设中不要出现扭曲排水板的现象,并且透水膜不得被撕破,在施工中应该防止泥土的进入;排水板不要长期在阳光下暴晒防止老化;排水板的顶部必须符合伸入砂垫层的设计要求,如果拨导管时长度大于0.5m时则应在周围补打。
3.3垂直度控制 应在振动锤背面安装导向轮,并应保证于锤体上部同一水平面,以实现振动锤和套管构成—个线坠, 当振动锤向上提悬空则套管将垂直指向地面,并应保证导向架相邻两个方向同时悬挂锤球,并应标注中心位置以便随时检查其垂直状况,同时应保证插板机斜撑必须可调以保证其与地面承垂直。
3.4回带控制 施工中若插板机套管尺寸不合理、管靴与套管配合紧密程度不足导致淤泥进入套管并阻碍排水板管内滑动, 或施工中套管提升过快而影响管靴锚固作用的发挥等均会影响回带量增大,因而施工中固定板端后应确保各个缝隙的严密程度,一旦发现磨损则应及时补修,同时应在插销上焊接角钢以减少施工中土压力将淤泥压入套管的现象,并应保证装排水板的转轮轻便灵活以免阻碍送带,并应随时观察若在拔管过程中转轮不转动则应停止拔管持续振管数秒后重新拔管,沉管前先将管端落下,以免施工中出现断裂、扭结等现象,如果发现断裂,立即停机则重新施插;施工时如果碰到地下障碍物,这时不能打进,则应弃置该点的位置,拔出导管移位在相距45cm左右打排水板;在打板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打设高程,不得出现偏差、打浅、打歪等问题;如果发现情况变化时,应与监理工程师联系,找出原因和解决办法,在征得监理同意后,可以变更高程;水板打设完成后应逐个进行检查,作好施工报告。检查是否送入土中,或拔管时排水板是否带上来,也可以注意卷筒内板的耗用量。
3.5排水板扭结和滤膜撕裂控制 施工中风力、风向及排水板展开方法均会影响板面扭结和滤膜撕裂程度, 若施工时风力较大则易将排水板刮起并会碰撞机架而导致其发生扭结,并会将滤膜撕裂,因此在施工中应改进套管上端入口部位的压轮,可在原来压轮上方增设压轮以实现两个压轮控制,并应对入口部位采取磨光处理,在展开排水板时应采用竖向滚动盘以防止大风将其刮起并扭结,并可减小施工中对滤膜造成损伤现象。
4 结语
关键词:高等教育;工程管理;合同管理;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TU7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4009904
随着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工程项目国际化、市场化的趋势,招投标已成为中国建筑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合同管理也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1]。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各类标准合同文本的应用普及,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已成为工程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和能力,更是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对其进行案例教学改革探索,对于推进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该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一直是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重点,并成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子课程。“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围绕既定教学目标,将经过处理、提炼后的实践案例展示给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讨论的教学模式[2]。将案例式教学应用于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既是课程内容特点的客观要求和专业能力建设的需要,又可弥补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帮助学生体验在工程管理实际工作中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案例经验的积累,内化为对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工具的切身体会和实际把握[3]。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重点对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案例式教学的案例准备、教学实施、考核测评工作进行探讨。
一、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案例式教学概述
关于案例式教学法,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但通常的概念描述包含以下要点:一是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二是重视情景建设、环境模拟;三是借助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形式;四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一般而言,教师首先针对课程教学目标选取具有典型性、实效性的案例进行案例背景和问题情境的构建,引导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结合理论知识或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或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与传统的填鸭式、讲授式、演示式等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一方面活跃了以往略显呆板沉闷的教学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气氛、增加授课吸引力;另一方面,可改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增强知识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大纲,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其它专业学生辅修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之一。目前,该课程在本科四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共40个学时,采用中英双语教学,授课班级学生数一般为50~65人。通过学习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学生应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的基本内容有系统掌握,同时获得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把握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中的各方责任、各项工作流程、风险分析,清楚如何研读、分析合同,如何以合同指导实际工作。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对工程施工合同、委托监理合同等的系统学习,具备分析其它如委托设计、物资采购合同的能力。学生还应熟练阅读并理解英文工程建设招投标文件和合同范本。
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旨在帮助本专业学生将大学前三年所学主要专业课程,如工程项目管理、建设法规、工程质量管理、施工组织、施工技术等课程联系起来,建立工程管理专业所需的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个维度的知识架构,达到专业知识及应用的融会贯通。
二、案例教学准备工作
案例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与学生分享实践经验,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思辨能力。案例的编写和案例库的构建是顺利组织实施案例式教学并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此项工作也是教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教学基础材料的丰富性、适用性和针对性。教师通常需要针对所教授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内容,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感悟,进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实际事例和事件的搜集,编写案例教案,形成实用性和质量性并重的案例库。
近年来,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调研相关企业的实际操作和经验,精选加工公开发表的典型案例,编制了该课程的教学案例库。案例库注重体现四个特点:(1)专题性,按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知识体系的不同设置不同专题,选取的案例涵盖合同管理各个理论模块和方法体系,有较强的针对性。(2)实用性,案例选取来自工程实际,多选取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案例,并注重方法的实用性和先进性。(3)简洁性,在充分、清楚的前提下力求案情描述文字精炼、简明扼要,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花尽少的时间了解案例内容。(4)趣味性,案例力求内容生动、有启发性和趣味性,通过案例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对该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涉及的案例大致可分为操作型案例、描述型案例和分析判断型案例三种类型。
操作型案例是指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案例基本背景内容、文本或图表信息和相关材料,并且提出具体的分析操作要求,包括案例分析的内容、结果呈现形式等。例如,在工程招投标管理教学模块中,根据招标和投标流程知识点所使用的案例,要求学生通过对某实际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的研读和交流,根据招标文件分组编制投标文件,通过投标书制作和投标模拟,掌握如何响应招标文件,如何进行投标书的文件准备、内容组织、文本编写和签署封装等。
描述型案例通常是将实际工程项目运作中关于合同管理和招投标管理部分的典型做法(如要约和承诺的期限、项目承发包模式选择、不平衡报价等案例)抽取出来,编制成文字论述的PPT课件,供学生学习和讨论,并总结经验和教训,帮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运行和合同管理的要领。
分析判断型案例是在教师提供的背景资料和具体问题描述的基础上,针对有关案例(如招投标违规操作、合同条款争议、国际工程索赔等案例)明确提出需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各自的判断见解和建设性意见,实现理论知识的巩固。
在编制案例库的同时,还需要对教学案例进行形式上的完善,即形成案例教案,以帮助教师把握好案例内容及课堂教学的过程控制。案例教案需要围绕一个预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明确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和难易程度。案例教案通常可包括:教学目标、相关理论知识点、案例标题(便于案例分类和识别)、案例正文(包括案例的时间、地点、事件起因、具体内容和争端问题等背景,帮助学生对案例内容及案情有概括性了解)、对案例思维角度的提示(鼓励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开放式思考和不同视角的分析)、教学实施计划、附加的阅读材料、参考分析及评述等。对于较为简单的案例,教师只需向学生展示基本案情和主要数据资料,将大量的问题探索、综合分析工作留给学生;而对较为综合复杂的案例,教师则应提供较为详细的信息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重点问题的判断和分析[4]。
三、案例教学过程设计
案例教学是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一项考验。考虑到本科生大都缺乏工程实务和管理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的案例教学组织中,明确教学各阶段的重点和难点,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基于案例库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模块整合,案例教学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案例教学计划和组织工作。首先,需要教师根据课时计划和目标,选取案例库中相关案例,熟悉案例教案。其次,在人员组织方面,受班级学生数量的限制,结合案例教学的可行性,一般可采用小组演示法,这样既有利于个人观点的表达又方便进行分析总结;教师规定6~10人为一组,学生自由分组、搭配并选出联系人,课程中小组成员不允许变动。
(2)课堂案例展示。首先,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案例,考虑到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需要阐释案例深层内涵,补充可能用到的相关信息。然后,教师需要提出案例分析讨论的问题和具体要求,包含涉及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案例分析的形式、内容、准备时间等,适当引导学生思考。通常学生会在课后进行有关案例参考资料的查询和分析讨论。
(3)案例分析展示。学生经过课后充分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成果展示。对不同的案例类型,教师可采用不同的讨论方式。如对于操作型案例,学生课后需要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分析,按教师要求形成文本或实物,再在课堂上呈现,宜采用小组演示法。小组演示法可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头脑风暴、思维碰撞以消减他们实践经验缺乏的影响,但缺点是存在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而对于描述型和分析判断型的案例,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在课堂上则可以采用单独回答的形式进行问题的阐述和分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把控好课堂讨论的进度、深度和范围,创造积极的讨论氛围,并及时给予提示和引导。
(4)案例分析总结和评价。教师针对学生们的案例分析情况进行问题及结论的归纳和总结,评价学生表现,提出改进意见。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侧重与理论知识的联系,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点的回顾以提升学生理论学习的深度和效果。教师可采用分类图、流程图、归纳图等形式理清知识脉络,将内容系统化,使学生既见树木亦见森林[5]。
(5)案例教学总结。对于难度较大、综合性强或可进一步深化的案例,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堂讨论之后,上交书面总结。教师还应注意对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以及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改进,并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
四、案例教学课程考核测评
根据案例教学课程特点,笔者对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考核和评价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将案例分析考核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主要从理论学习状况、案例分析质量和课堂展示表现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如表1。
例如,在招投标管理案例部分,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某水电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文件编制
投标文件。首先考察各小组学生对招投标范围、文件、程序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然后具体考察案例讨论分析的成果,如编制的投标文件是否齐全,是否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文件袋封条和签章是否合格等;在课堂上模拟实际开标过程,教师担当主持人,学生担当投标人和评标委员会,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重点考察学生模拟投标和评标时的表现。又如,在FIDIC合同国际工程索赔的案例中,重点考察学生对实际问题发现、分析、解决和对知识点的反向捕捉能力,以及清晰表达自我想法的能力。
状况考察学生对于案例涉及知识点的学习是否到位,如能否运用正确适合的理论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和应用,能否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对案例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40
分析
质量考察学生对案例问题的分析效果,如能否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并提出有建设性的结论或对策建议,能否就案例问题给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40
课堂
展示考察学生的现场表现水平及口头表达能力,如能否将问题和分析论述清晰并重点突出,能否借助多种表现形式(PPT,视频,现场模拟等)进行充分展示并吸引听众。20
五、结语
将案例式教学法引入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是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案例库的建立、案例教学的过程设计以及对学生的考核测评是做好案例教学的三个重要方面。案例编写和案例库建设重在适用性和针对性,并通过教案为教师提供辅助支持。对于不同类型的案例教学,应科学合理地设计案例过程,充分挖掘授课技巧,使教师更好掌控课堂,保证案例教学启发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改进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将学生案例分析的理论学习状况、案例分析质量和课堂展示表现情况计入成绩,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考文献:
[1]李启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方光秀.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315-318.
[3]赵振宇.项目管理案例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电力安全 安全教育 案例培训
在电力安全教育中,对电力企业职工的培训是安全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努力提高电力安全的培训效率是加强电力安全教育培训的可靠保障。然而,当前多数电力企业的安全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多种多样的原因,下面浅析目前安全培训的弊端,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电力安全事故教育在安全培训中的作用。
一、电力安全培训的弊端
1.思想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安全培训相对一线生产经济效益比较缓慢,不能立竿见影,造成人们长期以来对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因而一些企业领导在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走过场,同时,这种消极态度也会影响到下属职工,受训人员常常也不能对电力安全培训重视起来,并不能真正意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2.培训方式简单陈旧。照本宣科是目前教育领域的通病,即便是多媒体教学已普及,只是模式上的变更,教学形式并未出现新的效果,而安全培训应该具有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仅仅依靠传统的知识传输,不利于提高电力安全培训的效果。
3.管理人员培训缺失。当前,大多数企业把安全培训的重心放在一线职工身上,而管理人员及领导者通常不在培训之列,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培训人员安排,同时也导致了部分管理人员和领导者行动上、意识上的培训缺失。电力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决策者、指挥者和组织者,他们的安全责任更大,他们的安全意识的强弱程度将影响着整个电力生产状况的安危,因而对管理人员进行电力安全培训将更为重要。
二、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培训的作用
目前,电力安全事故培训模式化,安全管理部门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得出事故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以及经济损失,形成事故文件下发各部门组织学习,效果无从反馈,下面我从一起安全事故,浅析一下安全事故案例培训对各级各岗位人员的作用。
案例:某供电局在修复农村低压线路故障过程中发生倒杆,造成一名员工死亡的一般人身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1)电杆损坏严重,抗弯强度大幅下降,已不能满足登杆作业的强度要求。(2)防倒、断杆措施不足。(3)风险管控能力不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采取的措施不足以保证作业的安全。
事故间接原因:线路组成构件强度配合不符合要求,当线路遇外力冲击时扩大了受损范围。
暴露的问题:(1)故障抢修管理方面,作业班组执行故障抢修管理制度刚性不够;(2)项目建设管理方面,一是图纸设计流于形式,没能结合现场山地的实际设计,以至工程无法按图施工;二是盲目施工,施工单位在无法按图纸施工的情况下,未办理设计变更,更换导线,并加大线路档距;三是现场监理不到位,监理失职,未能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或办理变更;四是项目建设管理存在严重的“以包代管”,没有项目设计进行审查,在材料发生变更、竣工图与原设计方案出入较大的情况下均未能督促相关参建单位履行设计变更手续;验收流于形式把关不严;(3)执行电气工作票制度不到位。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案例培训在安全培训中具有以下作用。
1.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有管理人员认为,我抓好生产,完成生产指标已经很不错了,安全与我何关?上面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到位、管理到位,这样的安全事故本可以杜绝的。在管理人员中开展案例培训,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事故的原因,教育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一线职工的事情,管理作用也很重要。
2.事故案例培训的普遍适用性。安全事故案例,从多角度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各环节工作人员,因为他们的工作不到位,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上述案例教育设计人员,因为设计没变更、现场设计不到位,造成施工无法按图施工,验收人员把关不严等均为事故发生留下隐患。
3.事故案例培训效果明显。安全事故案例,血的教训,极其严重的后果,深深震撼每一位学习人员,培训的过程同时也是警钟敲响的过程,这种无形的影响势必使电力安全培训效果更加明显。
4.事故案例培训意义深刻。案例培训是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创新安全培训模式,强化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防范的重要意义,宣传效果明显,教育意义深刻。
关键词: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教学改革;评价方案
《工程测量》课程是我院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面向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本课程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工程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会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了解测绘新仪器、新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同时熟悉地形图的应用,能够从事相关专业中的测量工作,具有使用各种测量仪器的的能力,更好地从事测量方面的工作,以便更加适应社会需求[1]。
1工程测量课程基本信息
1.1主要内容
《工程测量》课程主要内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道路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建筑物变形观测等[2]。该课程教学主体上分为两大模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主要教授学生测量基本理论与方法,实践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正确熟练操作仪器并掌握相关的测量技能,具备解决工程施工能力。
1.2学时安排
我院的《工程测量》课程共48-64学时,3-4个学分,每学年有9个~11个班级授课,年修读学生300人以上。
1.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工程测量》以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建筑施工、砌体结构、地基与基础等后继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既是前面所学课程的延续,又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运用其它的专业和基础知识,才能熟练完成项目施工过程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1.4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随着教学深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1)学生没有吃透测量原理、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3];(2)在实践操作中有诸多不合规范的操作习惯;(3)部分学生心态浮躁不得更适当的学习方法、不能潜心研究学术问题。例如:不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学习;(4)面对棘手问题不能够发散思维立足于新的视角合作的解决;(5)课程考核不能全面客观的反应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程度[4]。2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思路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围绕相关专业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质量及人才全面发展、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特点和行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探索和深化教学改革,做到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改革有计划、有措施、有特色的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1)在理论教学上,教学内容吸取国内其他更高水平院校同行的先进经验;深入到社会项目上,与一线的技术员和专家共同探讨;优化和完善工程测量教学大纲,适当删减过时保守内容或者仅作简单讲述;(2)在实践教学上,积极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5];通过测量技能大赛、产学研结合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积极增加投入购置新型教学仪器设备,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以满足教学要求;加强与生产单位以及测绘仪器销售商的交流;(3)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形成了以授课课件、实践操作录像等方法相结合的立体感官教学方法[6][7];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测量规范和操作程序、培养良好的专业工作习惯,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质;通过参加专业比赛,锻炼并检测学生的测量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测量专业知识;(4)另外,关注提高学生的“测、绘、算”技术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全站仪,了解GPS测量技术[8],学习CASS成图技术,让学生尝试结合EXCEL编写简单的计算软件;(5)在考试改革上,采用综合性笔试和平时性考核项目的多维度考核办法,不断探索优化更加客观的考核方式,以全面的反映出学生参与该课程学习的程度以及获得该课程总体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成果的体现程度。
3工程测量课程目标
(1)掌握各类普通测量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小区域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并会正确规范熟练的使用各种常规测量仪器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2)会结合现行规程规范和选取合适的仪器,设计一般性的测量方案,并进行有效率的测量和内业处理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项目、建筑物变形监测项目。
4工程测量课程活动设计
4.1各类普通测量以分组比赛类型教学
下面以四等水准测量为例作介绍。(1)目的:使学生正确熟练的操作水准仪;使学生深入的掌握水准测量原理、四等水准测量的规范操作工序和规范的水准内业处理,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提高实操水平;(2)活动安排:水准测量原理、四等水准观测方法、内业处理流程、学生练习水准仪、普通水准测量实验,计划4课时;分组完成四等水准外业、内业,提交成果资料,计划2课时;成绩和总结,评定成绩并总结问题、分析原因,计划2课时;(3)评价方案:仪器操作与观测方法占30%,观测记录和内业处理占30%,观测记录和内业处理,占30%;小组总结报告占30%;出勤占10%。
4.2建筑工程施测量以案例分析来完成教学
下面以民用建筑施工测量为例做介绍。(1)目的:了解施工测量任务、特点及测设的基本工作;掌握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和施工控制测量的方法;掌握民用建筑施工放样流程;(2)活动安排:课堂讲解施工测量任务、特点及测设的基本工作,计划2课时;课堂讲解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和施工控制测量的方法,计划2课时;观看民用建筑施工放样现场教学视频,课堂提问学生,总结分析施工放样流程,学生完成案例分析学结,计划4学时;(3)评价方案:课堂提问占40%;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案例分析学结占50%;出勤占10%。
4.3建筑物变形测量以完成项目类型教学
(1)项目目的:使学生了解建筑变形测量的意义与重要性;理解建筑物变形测量的施测内容与测量方法;熟悉建筑物变形测量项目的整个流程;(2)活动安排:收集该项目相关的资料,了解此建筑物的变形情况,配置测量仪器,制定观测计划,计划2课时;布设水准点、观测点,做垂直位移测量,计划2课时;布设控制点和工作基点,做水平位移测量,计划2课时;处理数据,整理项目成果,并给出项目结论及建议,计划2课时;(3)评价方案:外业测量占30%;观测记录和内业处理占30%;项目总结报告占30%;出勤占10%。
5工程测量课程学习评价方案
理论考试内容围绕教学大纲进行,在学期末组织学生考试。其他考核项目在授课期间进行。制定如下考核方案:(1)综合性笔试,占总评成绩比重50%,评分标准依据参考答案评分;(2)小组数据和总结报告,占总评成绩比重10%,评分标准是水准测量占25%、角度测量占25%、距离测量占25%及小区域控制测量占25%;(3)建筑工程施测测量案例分析总结,占总评成绩比重10%,评分标准是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案例分析总结占50%,工业建筑的施工测量案例分析总结占50%;(4)建筑物变形测量项目成果书面材料,占总评成绩比重10%,评分标准是成果精度统计及质量检验结果占30%,变形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变形异常和作业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汇总占20%,变形分析的基本结论与建议占30%,附图附表占20%;(5)课程论文,占总评成绩比重5%,评分标准是把握测绘科学前沿动态占40%,内容充实可靠占50%,论文形式要素正确占10%;(6)出勤,占总评成绩比重10%,评分标准是旷课、迟到、早退酌情扣分。
6总结
结合工程测量课程特色和学习目标,在非测绘专业的工程测量教学实施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分别从不同知识板块设计教学活动,并在课程考核上注重“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才能更加客观全面的反映出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以及获得知识、能力、素质等综合成果的量度,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为社会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作者:许善文 唐小方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参考文献
[1]岑敏仪.土木工程测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颜为莉.探究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6):136-137.
[3]许善文.浅谈关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水准测量实践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2016(3):118-121.
[4]陈晓刚,赵海云,林辉.MOOC背景下建筑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策略[J].测绘通报,2016(4):128-132.
[5]田桂娥,吴长悦.测绘实习基地的建立与完善[J].山西建筑,2016(10):246-248.
[6]宋岩.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69-71.
关键词:案例分析;安装工程;造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21X(2016)07-0103-02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简称过控专业,它培养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医药、食品、机械及劳动安全等行业从事工程设计、制造、施工、运营管理以及工程科研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安装工程造价》是过控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主要介绍安装工程计价构成、工程计价方法、工程量清单计价及计量规范等基本理论、建设项目各阶段的计价编制,特别是发承包阶段工程量清单编制以及招标控制价及投标报价的编制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工作后均能在相应行业从事相关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2]。
1传统工程造价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实用性,教学目的为在掌握计价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练习训练,熟练掌握对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控制价与投标报价等的编制。而目前传统的《安装工程造价》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重理论,系统性和逻辑性,教师一开始上课便力图给学生搭设该课程的庞大的知识架构,试图让学生打好良好的理论基础,如掌握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定额的概念与特点及作用、造价计价程序等,这种方式是把工程造价这门课与其他偏向于理论的专业课等同起来一体化处理,学生学习效率较高但能力培养效果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差,教学效果较差。最近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力度较大,反映在工程造价上的是造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弱化定额计价模式,大力推广清单计价,这就要求工程造价的教材及教学模式要适应这一变化,但由于复杂的原因,教材的内容并没有适时更新且教学模式仍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工程造价教学的要求。如安装工程造价教材的选用,各出版社可供选用的并不多,且许多内容需要及时更新而没更新,如果教师选用的教材不当,按照教材的内容来组织教学,结果就是:概念枯燥无味,理论无法激起学生兴趣,不要多长时间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兴趣[3]。因此,应综合考虑传统工程造价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开展基于案例的工程造价教学的教学研究工作。
2基于案例分析的安装工程造价教学
案例分析教学法,最早由哈佛商学院倡导,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推广,90年代开始逐渐受到我国的重视。这种教学方法为典型的启发式教学,着重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较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行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时,应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案例教学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当的案例对于教学效果的成功达到起到非常关键的因素。安装工程造价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大量的工程实践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案例库。但这些工程实例能不能作为教学的案例,还需教师对这些案例进行甄别,从中选择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够在课堂上以案例为线索,介绍背景、营造氛围、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最后加以总结,使学生对研讨的内容加深理解,巩固所学到的知识,从而达到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案例[5]。案例选择后并不能对其原样照搬,还要适当地对其加工,使之能与每次课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相适应。加工过程其实就是对于案例素材进行再处理的过程,目标还是为了进行案例分析教学能顺利地进行。对于案例素材中一些不适合用于当前教学内容或不适合进行案例教学的部分,应进行删除或修改。相反案例素材中对于案例教学中缺少的部分,应进行相应的补充。这样进行加工或再处理后的案例才是案例分析教学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一般来说课程刚开始时,学生还不适应案例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对应案例应较为简单的,而随着课程进行到一定阶段,学生也逐渐适应了这种教学形式,案例的难度也应该逐渐加大,以适应学生认识和分析能力的增加。因此教师在选择合适的案例后还需注意使案例的难度排序为循序渐进,分析难度逐渐增加,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收获与喜悦,接受并喜欢上案例分析教学这种形式。基于以上对案例分析教学的认识和探讨,本文提出《安装工程造价》课程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及过控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背景、课程进度的安排,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最后,我们综合设计了以下七个教学案例:(1)工程造价的构成。该案例为某化工项目,通过该案例学生应掌握建设工程造价的构成、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及建设期贷款利息的构成与计算方式。(2)工程计价依据。该案例为某石化项目,通过该案例学生应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及计量规范、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等计价依据的原理及使用。(3)建设项目决策阶段计价。该案例为某建设项目,通过该案例学生应掌握我国的基本建设程序、建设项目的划分以及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程造价原理与计算方法。(4)建设项目设计阶段计价。该案例为某化工项目,通过该案例学生应掌握设计各阶段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等的编制原理与方法。(5)招投标阶段计价。该案例为某化工项目,通过该案例学生应掌握招投标阶段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夹编制,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编制等的编制原理与方法。(6)实施阶段计价。该案例为某化工项目,通过该案例学生应掌握实施阶段工程变更和合同价款的调整、工程索赔、工程价款的结算等的编制原理与方法。(7)竣工结算与决算。该案例为某化工项目,通过该案例学生应掌握竣工验收以及竣工结算与决算等的编制原理与方法。以上七个案例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各个阶段,通过这些案例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掌握计价基本理论,掌握对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控制价与投标报价等的编制,达到过控专业教学大纲对本课程的要求。
3结论
本文针对过控专业《安装工程造价》课程的特点以及基于传统的工程造价教学形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应综合考虑传统工程造价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基于案例的工程造价教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并对《安装工程造价》课程的案例构成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内蒙古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EB/OL].(2008-06-17)[2015-01-20].
[2]严玲,尹贻林,柯洪.工程造价能力标准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111-115.
[3]代鸿顺,吴琦,龙洋,等.工程造价案例教学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4):96-98.
[4]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浅谈汽车加油站财务核算信息系统 某加油站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加油站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IC卡加油站信息化管理系统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检测技术探讨 惠州市某加油站雷击风险分析 小型加油站雷击风险评估案例分析 加油站的雷击风险评估实例分析 加油站火灾与爆炸事故系统分析 加油站施工安全管理探讨 加油站防雷技术探讨 加油站营销管理的探讨 加油站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加油站选址分析探讨 城市加油站规划布局探讨 加油站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加油站百例事故分析》等 加油站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加油站火灾事故预防与应急措施 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张海威.加油站防雷[EB/OL].[2010-10-1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2000.
[5] 李建明.城市配电网基本现状及其防雷措施探讨[J].湖北电力,2003,27(5):20.
[6] 刘寿先.建筑物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J].广西电力,2006(4):43~57.
[7] 李良福,杨俐敏.计算机网络防雷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8] 洪 展,李健荣.雷电对石油气站的危害及预防措施[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
[9] 施广全.信息系统雷电防护讲义[M].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雷电防护教研室,2003.
[10] 李祥超,赵学余.防雷工程设计与实践[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
[关键词]楼板裂缝 案例分析 成因 防治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156-01
1、引言
在众多工程质量问题中,楼板裂缝是较为常见也是克服难度较高的一种。近年来,随着现浇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普及,楼板裂缝成了近年来建筑行业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当建筑物,尤其是住宅建筑物的楼板出现裂缝的问题,一系列的纠纷就会接踵而来,例如:投诉、索赔等等。为解决该问题,相关的部门不仅要投入建筑修复的成本,还要附加解决纠纷的人力、物力等,甚至还要配上相关部门或者公司的信誉。
我们把现实生活中会出现的裂缝分成以下几类:斜向裂缝、垂直裂缝、水平裂缝、混合裂缝等,其中出现最多的是贯通裂缝。现代建筑中,楼板裂缝一旦出现多数呈现不规则的状态,如此又给修复的过程增加了难度。针对不同的裂缝,我们不仅要仔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还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以下本文将以一些楼板裂缝的案例为基础,进而分析质量投诉之后相关部门的解决之道,并分析其中的问题,以期能够为建筑行业未来的优质发展建言献策。
2、楼板裂缝引起质量投诉的案例分析
现实生活中,建筑物产生裂缝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产生的后续问题的解决更是越来越难。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该问题,首先要对既定的楼板裂缝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分析其成因,再次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够从问题的最根源处解决问题。
(1)某住宅楼楼板裂缝现象分析
该建筑物总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共五栋,建筑5层,砖混结构,其中楼板为C30混凝土。
在已经销售出去的建筑物当中,我们发现一些主楼的轴线间出现了不同类别的裂缝,其中多数裂缝表现为斜向裂缝。据业主描述,他们家以及周边几个住户家的裂缝还在不断变大,裂缝最宽处甚至已经达到3公分。这样的情况引起了业主的强烈不安,建设单位也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对楼板裂缝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2)引发楼板裂缝的原因
尽管楼板裂缝在现代的建筑当中已经司空见惯,然而裂缝的宽度已经达到三公分的时候,业主的投诉已经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责任人经过分析,总结出了造成此次裂缝的一些原因。
其一,混凝土的收缩问题。本次建筑物的主要建造材料选用的就是混凝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尽管具备流动性好等优势,但是也存在诸多的不足,首要的一点就是混凝土会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体积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建筑物在经过一定实践的水分蒸发之后,现浇板就非常容易产生开裂。这一点也是本次建筑物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混凝土在初凝后就不再具备流动性,然而该建筑物的混凝土在凝结前收到了外力的作用,这就导致了裂缝的产生。
其二,温度的变化。混凝土建筑物还有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适应温度的能力较差,具体而言就是,混凝土容易在高温的状态之下发生失水收缩的问题。然而,不论是建筑物在修建的过程中,还是之后的适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时时存在,这一点也导致了裂缝的产生。
其三,地基下沉。该建筑物在建造的过程中,地基的标准已经通过验收,然而近两年,该建筑物的地基处于一个不稳定的变化当中,甚至有些楼体的地基还有下沉的现象。由此可见,地基的沉降也是造成楼板裂缝的原因之一。
其四,混凝土养护不当。本建筑建成之初,就进行了混凝土楼板的维护,经查阅施工资料和施工人员的问询表明过早的进行维护会影响混凝土板的进一步凝结。因此,本次楼板裂缝与混凝土养护不当又很大的关系。
(3)防治措施
楼板的裂缝已经不可逆转,目前对于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而言,最主要的矛盾就是集中一切力量去解决现已产生的问题,进而为未来的建筑工艺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首先,笔者认为要先采取措施弥补现已产生的问题,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施工人员要按照不同的裂缝采取不同的修复方式,例如:对于一般的裂缝,要首先对裂缝进行清晰,然后采用表层封闭的方式,等到裂缝干燥后用特定的材料对其进行修复;如果裂缝较大,我们施工人员要采取灌注的方式对其进行修复。工作人员在清除表面浮沉之后,将灌注嘴埋设在裂缝中,然后灌浆进行修复等。
其次,要做好预防的工作,这一工作要追溯到建筑的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当然,墙板裂缝的预防工作最应该追溯到设计环节当中。在设计环节当中要重点关注需要加强的部位,除此之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加强混凝土楼面的日常养护,选择正确的养护措施。混凝土楼面的养护既不能过早也不能太晚,更要注意在温度较低的季节加盖塑料薄膜层。第二,选择混凝土的时候要主要材料的选择,更要做好材料的配合比例,这样才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提高混凝土的抗龟裂能力。第三,混凝土凝结前后要注意不要扰动。这就要求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作业计划,更应该注意施工动作,尽量不要扰动凝结中的混凝土结构。第四,模板大小设置要准确,位置要牢固。这一点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模板的设置,既要位置合理还要大小适中。模板如果不固定,楼板裂缝将是必然结果之一。第五,必要时,架设钢筋网对一些特殊的楼层进行保护。施工过程中,要对楼梯间等一些人流较大的地方设置钢筋网,这样才能对楼层起到保护作用,从施工环节减少裂缝的产生。
最后,笔者认为,在裂缝产生并且危害到消费者利益的时候,建设单位或者相关的责任人要及时解决问题,必要时要对消费者进行一定的理赔,更重要的是要保证消费者的安全。
3、结语
楼板裂缝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是极其容易产生,又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个问题。事实上,在很多建筑物当中都有墙体裂缝的存在,只是有一些较为细小的裂缝没有被人关注到而已。当问题出现之后,笔者认为一方面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不能回避这一问题,甚至逃避责任,另外一方面,作为受害者的消费人群也不要慌张。因为一般的楼板裂缝都是可以弥补的,面临这一问题的时候,最为重要的事情不是规避问题而是找到原因,分析原因,然后想出解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铁梦.工程结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 韩素芳,耿维.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地基处理;强夯法;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2004403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地质条件差别较大,各类软土地基、特殊土地基分布广泛。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各种基础工程建设日新月异,相应地对地基处理技术
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近些年来,地基处理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不断被提出,地基处理既在原有方法上继续创新,又不断将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综合,形成复合地基处理技术[1]。地基处理是一门面向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以及交通工程等专业供本科以及研究生学习的一门专业课。其主要通过各类地基处理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用以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地基的压缩性,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动力特性等。地基处理方法多样,主要包括置换、排水固结、灌入固化物以及振密挤密等。
当前,大学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学科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做到突破传统的教学重点,由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实际问题处理能力,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变依赖大纲、依赖教科书的教学模式。文章以研究生地基处理新技术[2]课程中强夯法为例,提出教学方法新思路。
一、教学现状
(一)教学对象
地基处理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学习该课程需要一定的力学基础。其授课对象一般是高年级本科生以及部分专业研究生,此时,学生已经掌握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其学习主动性、探索性也要高于低年级
学生,同时该阶段的学生大部分已经参加过现场实习,对施工有一定的了解,为新教学方法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中存在问题
地基处理作为一门专业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更强的实践性,一定程度上而言,其具有“实践领先于理论”的特点[3]。然而,结合已有教学经验和学生对该课程的反映,这门课程的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目前,教材中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教材大篇幅介绍机理、设计计算方法以及适用条件等。学生由于缺少工程经验,对教学内容不求甚解,对不同地基的处理方法,只能靠记忆,没有直观认识。
(2)查阅目前国内关于地基处理的教材,大部分在每章节后均设置有一定的案例分析,而这些案例往往一直沿用10多年。地基处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技术更替速度较快,这就需要教师能自主选定较新、当前较常用案例,而不仅局限于课本。
(3)传统的教学内容随着教学硬件设施的完善,往往只需要根据大纲内容编制PPT,常出现一节课教师读PPT,学生听PPT的情况,师生间缺乏互动,学生缺乏思考。
(4)大部分学科成绩评价以最终的考试成绩为标准,学生对课程学习往往缺少兴趣和主动性,习惯于考前强行记忆,依照标准答案答题。
二、教学方法新思路
显然,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不相符的,这种填鸭式教学有必要也亟需改善,故此提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案例教学三者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以强夯法教学内容为例进行介绍。
(一)强夯法教学内容
强夯法由法国Menard技术公司于1969年首次提出,其一般通过将10~40 t的重锤提升至10~20 m高处使其自由下落,对地基土施加强大的冲击能,以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改善砂土的抗液化条件,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等。强夯法主要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和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以及杂填土等地基[4]。强夯法教学主要内容如表1。
(二)教师引导
教学不只在于教师输出多少知识,更在于学生能接受多少。所谓教师引导,即“以导为主”的教学思想,其“导”包括引导、启发,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向。地基处理中强夯法主要包括六部分内容,根据所提出的教学模式,选取概述、加固机理两节内容为教师引导环节。
针对概述部分内容,首先在课堂上进行实际强夯法地基处理视频播放以及强夯法施工过程中图片展示,让学生能快速了解强夯法到底是什么,一般有哪些过程等。其次与当地工程项目部联系,由教师带队,对实际的地基强夯施工进行现场参观、学习,加深对强夯法的直观认识,并适当对强夯过程以及强夯原理进行讲解。通过课内、课外双重教学,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为后面的强夯机理分析打下基础。
机理内容一般是课程的难点,同时也是学生最头疼的内容。在本节中,以动画的形式简单还原土体强夯过程,从三个方面总结阐述土层强夯处理机理:第一,动力密实。多孔隙、粗颗粒、非饱和土强夯处理产生冲击型动力荷载,使土体中的孔隙减小,土体变得密实,从而提高地基土强度。非饱和土的夯实过程是土中的气相(空气)被挤出的过程,其夯实变形主要由土颗粒的相对位移引起。第二,动力固结。对细颗粒饱和土体进行强夯处理时,巨大的冲击能量在土中产生很大的应力波,破坏土体的原有结构,使土体局部发生液化并产生许多裂隙,增大了排水通道,使孔隙水顺利逸出,待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土体固结。第三,动力置换。动力置换可分整式置换和桩式置换。整式置换是采用强夯将碎石整体挤入淤泥中,其作用机理类似于换土垫层。桩式置换是通过强夯将碎石填入土中,部分碎石桩(或墩)间隔地夯入软土中,形成桩式(墩式)的碎石桩(墩),其作用机理类似于振冲法形成的碎石桩,整体形成复合地基。
(三)学生自主学习
地基处理作为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其学习需要一定的力学基础。其授课对象一般是高年级本科生以及部分专业研究生,此时的学生已经掌握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其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也要高于低年级学生,同时该阶段的学 生大部分已经参加过现场实习,对施工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新模式中,自主学习是指教师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分派自主学习任务。以强夯法内容为例,将学生分为三组,分别自学设计计算方法、施工工艺与质量检测,以及工程案例三部分内容。然后将每部分内容细化,如强夯设计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强夯法设计要点、强夯置换法设计要点,以及降水联合低能级强夯法设计要点,施工工艺与检测包括施工机具和设备、施工要点,以及现场观测与质量检测,工程案例包括强夯法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和强夯置换法地基处理工程实例。
各组学生根据分派任务内容分工协作,内容基于书本但不局限于书本,采用PPT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将学习的内容以演讲的形式进行汇报,其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
(四)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5],是以案例为基础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案例分析,掌握学科知识并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6]倡导,现已广泛用于高中、大学教学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在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后,学生对于强夯法的原理、适用条件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引入案例加深学生对强夯法的主观认识。教师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强夯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向学生展示强夯的设计过程、施工过程及检测过程。通过介绍高能强夯法、高真空井点降水+强夯法、其他降水法+强夯法等不同的强夯案例,让学习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讨论,分析最新案例的适用条件,以及各自存在的优缺点,同时预测强夯法发展方向。
三、 结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如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文章针对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案例教学三者相结合的新教学方法,该方法现已应用于教学,并取得良好成效。参考文献:
[1]郑刚,龚晓南,谢永利,等.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综述[J].土木工程学报,2012(2):127-146.
[2]王俊杰,唐彤芝,彭劼.地基处理新技术[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3]章伟,时伟,张明义.案例教学法与地基处理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07(4):37-39.
[4]胡玉定,王燕.强夯法适用范围的研究[J].施工技术,2009(S1):223-225.
关键词:深基坑 施工条件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再局限于表层和上空,开始发挥地下空间优势。在我国城市随处可见深基坑工程,例如地铁隧道、地下广场、停车场等等。深基坑技术发展迅速,成为一个技术热点问题,但同时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加上近来频繁发生的深基坑工程事故,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深基坑工程具有窄、近、深、大四个特点,其中窄是指场地狭窄,近是指工程距离近,深指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大指的是规模和尺寸大。深基坑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并且危险系数较高的分部工程,稍有不慎,不仅仅会造成基坑工程本身的安全,还会波及威胁邻近的建筑设施,造成巨大的损失。提高深基坑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深基坑安全成为施工企业的首要考虑的问题,深基坑技术先进不仅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而且也能够降低工程造价,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将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探讨深基坑的建筑施工技术,以便在日后的深基坑施工技术上提供相关理论指导。
2.案例工程概况
深基坑工程在国外称为“深开挖工程”(Deep Excavation),目前我国所指的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的工程。现实中关于深基坑施工的案例非常多,本文在浅析基于深基坑的建筑施工技术时,以苏州市某深基坑施工为案例分析对象。江苏省苏州市某地下人防工程就属于典型的深基坑施工,该工程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由苏州中岩勘察有限公司施工建成。地下人防工程设计地下二层,承台及反梁底标高为15.56m,因此基坑需要开挖深度达15m,基坑长200m,宽160米。
3.深基坑工程施工条件
3.1工程勘察
(1)地形结构和土质条件。工程所处地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低洼低洼较多。工程所在地地势低平,地下潜水位较浅,对于工程土方开挖不利。苏州地区地层大多为粉质粘土夹粉土,该种土壤含水量比较较高,可以高达40%到60%,对深基坑支护极为不利。
(2)地下水状况。地下水位高,降水效果不明显,增加了降水难度。
(3)气候因素。江苏省苏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分布极不平均,五六月是梅雨季节,降水量非常大,约占全年的70%,容易遭受洪涝威胁,对施工很不利。
3.2施工技术难点
该基坑施工的四大主要技术难点:第一是平台支撑平面外建筑的稳定性控制;第二是地质复杂,施工机械设备多,深基坑施工非常复杂;第三是在基坑卸土引起基坑回弹、基坑临时支护不同季节和长时间暴露引起基坑变形;第四是长时间抽降地下水影响周边居民饮用水质质量,也比较容易引发周边地面下陷,造成建筑物倒塌。
3.3主要技术措施
为保障深基坑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苏州中岩勘察有限公司采取了一些列的防范措施,其中主要的技术措施有:
(1)双重支护支撑。在基坑周边设有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支护采用浅层二级放坡、深层“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加两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支护形式。
(2)深井与轻型井点降水结合。工程采用深井降水降低地下水位的同时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降低边坡内水位,两种方式相结合,尽量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强稳定性。
(3)加固边坡防护。在工程土方的外延建筑8cm后的C20混泥土,防止雨水冲刷造成的土体滑移。
4.深基坑施工技术
深基坑施工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所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土方开挖、降水排水、基坑支护等,本文将选取深基坑施工技术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几项内容进行阐述。
4.1土方开挖
因基坑容量大,挖掘任务艰巨,宜采用反铲挖掘机机械操作,按照1:1的放坡系数放坡,开挖的同时要注意边坡防护和地下水位检测与排水止水工作。基坑开挖分为两次,第一次开挖至二级井点施工位置以便轻型井点降水,在降水达标后在进行第二次开挖,挖至设计标高。此外要注意土方开挖与基坑支付的设计保持一致,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及时组织验槽,开挖结束后要在四周砌墙,加强稳固性和防止地表水流入侵。
4.2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
在进行此项施工前应该先整理场地,清除地表的杂物与粘土,通过经纬仪测量后设定桩的具置。正式施工前还需先试桩,试桩不得少于两根,以便确定施工的各项参数。施工过程中确保搅拌桩机底盘的水平稳固以及导向架的竖直,搅拌桩的垂直偏差不能超过1%,桩位的偏差不能大于5cm,成桩直径和桩长不得小于设计值。另外,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必须贯穿施工全过程,随时检查并记录。
4.3降水施工
降水是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和技术,不仅在开挖土方时要注意降水,在基坑开始挖掘前,也要做好降水工作。开挖前将坑内的地下水位降低,减少土体含水量,提高水平抗力,防止基坑变形。在土方挖掘过程时更要注重降水施工,降水方式分深井降水和轻型井点降水,这两种方式同时进行,下面是两种降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深井降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5.总结
深基坑建筑施工是一道非常复杂而又具危险性的施工工艺,在建筑领域内,越来越多的工程将设计运用深基坑技术,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只有在先进的深基坑技术指导操作下,才能确保工程的品质要求。本文通过对苏州市某地下人防工程的相关探讨,希望能为我国的深基坑建筑施工技术理论储备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刘海峰.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的施工技术[J]. 江西建材, 2011,(02)
[2] 秦俭. 高层建筑的基坑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 科技信息, 2010,(33)
[3] 冯俊川. 高层建筑基坑施工质量控制需关注的几个问题[J]. 四川建材, 2010,(06)
[4] 苏亚森. 探讨某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及措施[J]. 广东科技, 2008,(24)
[5] 黄迪. 深基坑的特点及其施工技术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