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26: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国的家庭教育历来被看做是母亲的职责,然而,随着两性在经济基础和事实上的平等,以及人们对家庭教育中角色分配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必不可少。
一、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现状
“父亲缺位”是学术界对于这一现象的概括表达。所谓“父亲缺位”,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很少参与子女教育,甚至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参与子女教育的状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父爱缺位”表现在父亲对子女的时间投入上很少,他们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赚钱养家中,尽管这是一种变相的对子女教育的补偿,但仍然代替不了与孩子们的亲密接触与陪伴。
二、父亲缺位的原因
一方面,传统思想观念导致父亲角色错位。传统思想观念认为,男人是“一家之主”,是应该供养家庭的人,这就使得父亲的事业心越来越强,而家庭教育的责任感越来越弱,“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妻子或者双方的父母,以追求事业为“借口”,错失很多教育子女的良机。
另一方面,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某些不当引导有关系。儿童与母亲有较强的依恋关系,他们大多数时候是从母亲那里获得食物、亲密感和安全感的。如果在家中妻子不理解丈夫的辛苦,在孩子面前无休止地抱怨丈夫不顾家、不一起进行子女教育,则会在孩子们心中塑造一个负面的父亲的形象,使得父亲更难以融入家庭教育。
三、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角色的重要性
记得有位心理学家说过: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父亲由于工作的外向性和社会性,自身具有更多自信、坚强、果断、独立的品格,会为子女教育带来同母亲不同的方式和效果。具体来说,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有如下重要性。
1.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性别角色。模仿是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基本途径。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一个适当的行为模范,他们能够通过父亲理解人类行为的男性立场,模仿自己的父亲,从而学会处理挫折、紧张和焦虑。而对于女孩来说,通过与父亲的接触和交流,学会正确地与异往,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和羞怯感,并且意识到自己作为不同于男性的独特的性别角色特征,形成并强化女性意识。
2.促进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和独立性的培养。在孩子的日常活动中,母亲一般是看护者,不时地提醒孩子“别摔着”、“小心点”,这使得孩子没有机会单独探索,久而久之,孩子们容易形成依赖他人的性格特征。而父亲则会给予孩子更多的惊喜,和孩子玩得更“疯”,放手让孩子自主地探索世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此外,由于男性的性格特征表现为勇敢、坚强,若孩子经常与父亲交往,则在人际交往的时候会更开放和融洽,赋予冒险精神和进取精神。
四、对“父亲缺位”现象的对策建议
针对现今“父亲缺位“现象及研究表明的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笔者尝试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首先,据了解,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瑞典和挪威的《父亲法》,从法律方面明确规定父亲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约束,这不仅仅是一种法律的规定,更能从法律的设置看出国外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决心。
其次,开设一些针对父亲的“父亲课堂”。在国内,针对母亲的“妈妈课堂”或者“育婴课堂”已经逐渐形成规模。然而,笔者还没有听说“父亲课堂”的出现,这一方面说明,广大的父亲们并没有专门学习父教知识的愿望,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对父教事业不够重视。
再次,妻子在家庭中应该协调好父子或父女之间的平衡。妻子应该尽可能地理解丈夫,如果丈夫有时不能参与子女教育,作为妻子和母亲双重角色,应顾全大局,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发牢骚,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要经常创造一些机会,促进丈夫和孩子的亲子互动,让父亲与孩子增加接触和加深了解,发现乐趣,逐渐将丈夫纳入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妻子要尽力帮助丈夫树立起参与家庭教育的观念,经常讲一些子女的趣事,与丈夫一起看一些温情的家庭剧,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丈夫的育儿观念。
最后,父亲要积极转变自己的观念,投入时间和精力关注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抛弃过去陈旧的观念,不再认为家庭教育是女人的事,而是认识到自己可以给子女更多的东西,并且可以在同子女的感情联系中得到许许多多心理上的满足,在亲子良性互动间寻找快乐。
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父亲投身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弥补“父爱缺位”带来的性格、情感方面的缺憾。很喜欢鲁迅先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的一句话:“父亲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与大家共悟、共勉。
参考文献:
[1]赵连伟.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失现象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夏小林.父亲参与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
[3]康康.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角色投入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魅力中国,2010(06).
一、父母言行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1.父母言行对婴幼儿认知世界的导向作用
婴幼儿阶段,即人0~6岁的阶段,属于人类成长的早期阶段。从神经学上看,这一阶段是人发展最迅速、发展潜力最大的时期。人对于世界的初步认知也就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任何一种生物在发展初期都会受到其生长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正如人类和狼孩虽属于同一物种,但生长环境(人类社会、狼群)的不同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千差万别。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曾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对影响人类成长的三大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家庭环境因素在人类成长的婴幼儿时期影响程度最高,达到70%(亦有一种说法为80%)。可见在这一时期家庭环境对婴幼儿成长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这一时期,婴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模仿,父母是其主要模仿对象。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婴幼儿学会了说话、走路等一系列基本生存技能,同时对世界有了一定的认知,意识形态开始形成。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基础性的,也是完全由父母主导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并且将在孩子脑海中留下较为稳固的印象。
2.父母言行对青少年独立人格形成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经过婴幼儿时期对世界的初步认知,人已经掌握了初步的意识形态和基本的生存技能。进入青少年时期,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更为广泛的社会活动,人的独立的思维能力逐渐加强,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上文提到的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因素对其成长的影响程度为60%左右,依旧是三大环境之首。说明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还是以家庭为主。在这一时期,父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向形成独立人格的时期过渡。这一时期,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较强,父母的言行是青少年判别是非善恶的第一标准,因此父母要做好表率,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父亲喜爱抽烟酗酒,出于对父亲的崇拜,青春期的儿子觉得这是男子汉的行为,自己也开始学习抽烟喝酒。而父母也没觉得有不妥的地方,就听之任之。这无疑是一个错误的表率和示范,青少年抽烟酗酒不符合行为规范要求,也不利于其身体健康。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在这一时期很容易对家长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状态,若不及时发现并及时纠正孩子的逆反情绪,孩子就有可能就此偏离家庭教育的轨道,甚至误入歧途。
3.家庭教育对父母的反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孩子和父母一同学习、一同进步的过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是绝对的权威,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作为教育主体,其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为客体提供正确的教育。作为教育客体的孩子,受多方因素影响在认知方面与父母存在一些差异,看待问题的视角也不同于父母,其对父母的教育自然存在一些反馈。父母若能及时读取这种反馈,思考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和待人处事方面的错误或不足之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但能在教育孩子上取得进步,也能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层次。
二、让父母言行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策略
1.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层次
父母作为家庭教育过程中的施教者,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层次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结果的好坏。许多父母受知识水平和精神层级的限制,缺乏家庭教育意识、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仍是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父母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层次的共同作用影响着其一言一行。若父母温文尔雅、明辨是非,教育出来的孩子自然也会有相对正确的价值观;若父母语言粗俗、是非不分,教育出来的孩子在价值观方面恐怕也会有一定的扭曲。因此,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前,要着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层次,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为家庭教育打好文化软基础。
2.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品行
心理教育学家斯特娜夫人曾说过:“孩子的心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多是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父母是孩子最直接、最主要的模仿对象。“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时常做出错误的示范,那么孩子就会形成错误的认识、错误的模仿。一些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容易忽视他们自身的不良习惯和嗜好,认为只要对孩子严加管教就可塑造其健康的人格,但孩子在父母的日复一日的“熏陶”下,也比较容易沾染上这些坏的习惯。因此,父母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正视和改正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气,从细微之处为孩子做出正确的示范。父母言行不一也不利于教育效果的实现和孩子良好的人格品行的形成。笔者随机对某中学3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7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父母的言行很难一致,欺骗孩子的时候更多一些。比如,给孩子的许诺不兑现、教育孩子的东西自己都做不到……真诚对待孩子、尊重孩子,是我们家庭教育最基本的要求,父母的言行不一,只会导致孩子阳奉阴违。
3.适度关怀,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 父爱 儿童教育 家庭
父爱缺失指由于分居、离婚、死亡等原因导致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缺少父爱的现象。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扮演不同的角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不同的重要作用。
当今社会,父亲角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历来受到重视。但近些年来,父亲的重要角色渐渐被人们忽视。由此,社会展开了诸如“父亲为何淡出家庭教育”、“怎样做父亲”等热烈讨论。跨入新世纪,终身教育与毕生发展理念日益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创新等综合素质,某些素质的提高必须从儿童抓起,需要父亲这一特定角色的投入与参与。
一、父亲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父亲的关爱和照顾对儿童健康、全面成长的建设意义
父亲在家庭成员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向儿童呈现外在世界的关键性人物,他能激发儿童对外界的兴趣,能引导儿童观察周围事物。父亲要像母亲一样精细、勤快、有耐心、有爱心,儿童喜欢跟父亲一起相处。在儿童时期,孩子对父亲的接纳反应比母亲更积极。孩子对父亲显现出的直接接纳行为比对母亲的更多,因为父亲比母亲精力更充沛、更勇敢,能带儿童玩得更忘我、更开心、更过瘾。特别对于一些内向性格的儿童,父亲能帮助孩子学会坚强和勇敢等。
(二)父亲的教育对于儿童心理性别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儿童阶段是孩子心理性别形成的重要时期。许多心理性别出现偏差的人,大多与小时候心理成长过程有关,因此,儿童心理性别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男孩和女孩来说,父亲阳刚的气息和母亲温柔的气质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的带领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孩子对于来自父母双方的意识是十分敏感的,只有父母双方共同关注和培育,孩子才能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弗洛伊德将父亲描述为儿童眼中的保护者、教育者和自己未来理想化的形象,儿童的认同作用(指个体潜意识地模仿别人的过程)会使儿童将父亲视为榜样进行模仿,使自己的行为越来越像父亲。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是通过同性别父母的榜样强化而形成的。父亲为男孩提供了一种男性的基本行为模式,使得男孩子往往把父亲看做自己未来发展的模型而模仿父亲。可以说,父亲的很多行为品质和习惯都会在儿子的身上体现出来;对于女孩,父亲身上的男性品质使她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了参照,青春期的女孩往往把父亲看做异,甚至是未来丈夫的模式。从女孩的情感发展来看,她们对父亲的依赖性和爱戴心理往往更强,从父爱中获得安全感和特有的保护性心理。认知观点强调儿童在自身的社会化过程中会通过处理大量不同的与性别有关的信息而形成对性别角色的理解,父母只是信息的来源之一。有研究指出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将会发展出不同也可能更少的传统性别图式,父亲存在家庭中的男孩在很小时候就表现出拥有更多性别类型活动的知识。
专家提示:儿童长期生活在没有父亲参与的家庭环境中,很容易造成性格上的缺陷。男孩子仅仅在母亲的抚养下,性格会女性化而变得缺乏阳刚气;即使是母亲抚养女儿,孩子的性格也很有可能走向极端。有些妈妈将希望寄托在学校,但实际上,父爱是无法替代的,学校同样不能替代父亲这个角色,学校里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女性,她们能给予孩子的是母亲的那种温柔的爱和老师的那种理智的爱,而父亲那种阳刚而厚重的爱,孩子们是无法得到的。为了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为人父者谨记尽到责任。
(三)父爱对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父亲的知识面要比母亲的宽。例如:大多数父亲都会关注政治、军事问题,而母亲很少关注,大多数父亲会对逻辑性极强的游戏感兴趣,(如侦探游戏、迷宫游戏等),所以常与父亲接触的孩子,知识面会更宽广,逻辑性思维能力会更强,智力得到发展。很多儿童专家通过观察和研究证明,父亲教育与母亲教育孩子智力的影响是有差异的。父亲对女孩子的影响力大于对男孩子,与父亲密切相处的女儿数学成绩更佳,父亲的教育方式富有想象力、创造力,更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极大地推动孩子的智力发展。
二、父爱缺失的表现和原因
(一)主要表现
1.性格缺陷
缺乏父爱的孩子在性格上容易产生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害羞胆怯、情绪沮丧、不求上进、沉默寡言、缺乏自信、过于内向、感情冷漠、游离集体、不喜交际、反复无常、害怕失败、自私自利等。
2.心理影响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师针对哈尔滨市855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82人心理有问题,包括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和恐惧等10种。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师们表示,不良的家庭因素对孩子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尤其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常被父亲拒绝、否定的孩子,容易焦虑。调查同时发现,父亲暴躁,孩子心理有问题的几率大约是32%。嗜好多的父亲容易沉溺在自己的嗜好中,无暇照顾或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也没有时间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父爱、母爱不均衡,导致孩子产生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学家甚至指出男孩的“父爱饥渴症”,即男孩在青春期,往往疏远甚至厌恶父亲,这种疏远和厌恶掺杂得不到父爱的失望与凄苦。他盲目地尝试种种可能补救的办法,包括抽烟、喝酒甚至性放纵或吸毒。渴望父爱,这是男孩最深层的心理需求。男孩与父亲在一起,培养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和对个人前途的自信心。心理学家认为,父爱是帮助男孩走向健康之路的起点。
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指出,在孩子成长中,父母因性别角色、社会分工、家庭分工的不同,应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担负不同的教育任务。一般来说,母亲偏重于生活和情感,父亲偏重于精神和心理;母亲强调稳定,父亲强调创新发展;父亲传递给儿子的是坚强、勇敢、承受力强等阳刚之气,母亲传递细腻、呵护、富有同情心等阴柔的一面。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才造就了孩子健全的心理素质。
(二)原因分析
1.时间投入少
在一项调查中发现,父亲与孩子的交往时间通常少于母亲与孩子的交往时间。父亲通常因为工作忙,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状况过问较少。另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离婚率不断上升,随之出现了成千上万的单亲家庭,而离异家庭的出现造成许多孩子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很少与父亲见面。
专家指出,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因为失业或单位效益不好等原因,有些妈妈索性当起“全职太太”,而大多数父亲忙于事业分身乏术,便将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了妻子。在教子过程中,妈妈往往更有耐心和责任感。但是,家庭教育不能只靠“半边天”,父亲的言传身教更有利于完善孩子的气度、性格和思维方式。
2.教育观念陈旧
传统的教育观念信奉“严父慈母”的教育方式,很多父亲往往采用隐藏内心真实想法,以训斥、讲规矩为主的方式教育孩子,忽视儿童身心发展,导致儿童从小与父亲关系疏远。随着时代的发展,父亲不但是严厉的象征,而且逐渐融进了亲情教育。在孩子的心目中,父亲既是朋友,又是值得尊敬的老师,有些甚至可以称得上孩子的榜样、楷模。很多成功人士在选择人生道路时都是经父亲的教育、指点,从而确定了自己所走的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当孩子做事遇到困难时,父亲能给予勇气和信心;当孩子犯错误时,父亲会以理智和宽容的态度解决问题,谅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无知与过失,鼓励身处困境的孩子,安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当妈妈对孩子过于溺爱和迁就时,父亲会充当教育的主角,采取严格乃至严厉的教育方式,最终使孩子接受正确的、健全的教育;当孩子内向、胆小的时候,父亲会以男人的阳刚之气感染孩子,带着孩子亲历山水,到大自然中磨炼孩子的性格,使孩子逐渐形成勇敢坚毅的品质;当孩子在郊游中走得累了,父亲就会背起孩子,这时父亲宽厚的脊背是孩子最好的避风港;在人多拥挤的场所,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新奇的世界却无法看到时,父亲会把孩子放在肩膀上扛着他,这时孩子会感到父亲是那样高大。在中国家庭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中国传统和习惯是分不开的。尽管传统的父权在现代社会中的踪迹越来越淡,但是它对于家庭尤其对孩子的影响还是存在的。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男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使得父亲受到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格局和传统角色观念的影响,父亲往往以事业为重,是家庭的供养者,却忽视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
三、在家庭教育中提倡父爱
(一)明确“文化父爱”的意识
所谓文化父爱,即父亲对孩子的爱应以“文化自觉”奠基,对孩子不仅要具有爱的热烈情感、爱的具体行为,更要具备爱的艺术;既要重视孩子的技能培养和科学技术训练,更要重视人文知识熏陶和人文精神。弘扬、培养孩子的人文素质是父亲的主要职责。教育概念首先应是“道德概念”,家庭教育应该首先是一段成功的道德养成的历程。塑造孩子的人文素质就是提高家庭在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实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成人的日常行为习惯直接被孩子模仿。要想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父亲必须以身作则,做孩子的优秀“模特”,还要拿出“滴水穿石”的恒心和耐心,把养成孩子的好习惯作为自己的任务,做好表率,与孩子互相督促。
父亲们要清醒地意识到,在如今复杂纷繁的社会环境中,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多么重要。不要把孩子控制在自己设置的“小真空”里。上下学不一定要天天接送,但回家后,父亲要每天同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快乐和烦恼,做孩子情感的“仓库”。家长可以与孩子谈一谈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一同评论,分析好坏,辨别是非,以此达到锻炼孩子独立适应复杂环境能力的目的。
(二)掌握教育儿童的正确途径
1.给予孩子充足时间
心理学家麦克・闵尼的研究资料显示:一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儿童比起那些一星期内接触不到6小时者,人际关系融洽,能从事的活动风格更开放,并具有进取精神甚至冒险性。缺乏父亲的儿童情感障碍尤为突出,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低下与自制力弱等缺陷。父亲要抽出足够时间陪孩子,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触觉、肢体运动游戏,给予孩子强烈的大动作身体活动刺激,促进其身体发育。父亲给孩子的时间越多,在孩子成长中起到的作用就越大。父亲应尽量做到每天与孩子共享一段时光。安排好儿童的生活、学习,时常和孩子一起做游戏。通过这种持续有效的亲子互动,儿童不仅能够从父亲那里感受到关爱,还能从父亲那里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吸收充足的心智发展养分。
2.利用谈话抓住教育机会
利用谈话做儿童的知心人。父亲应经常与孩子进行较深入的谈话交流。通过谈话,父子相互了解,能增进父子或父女感情,使孩子通过父亲了解外面的世界,满足其求知欲,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神世界,逐步引导孩子走上真善美的人生轨道。
总之,家庭教育是孩子起飞的跑道,父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关键。德国哲学家E・费罗姆在《爱的艺术》中说:“父亲虽然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境界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秩序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等。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引孩子通向世界之路。”可见,父亲参与子女教育的重要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重视父亲的培育对孩子今后对社会的认知、处理问题的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时代的感召下,我们应深入思考父亲角色的定位,一个“新父亲时代”已经到来。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
[2]张兰馨,季如.父亲应撑起家庭教育半边天[J].家庭与家教,2006(5).
[3]纪成双.父亲不能淡出家庭教育[J].现代家教,2000(8).
[4]郭良菁.重新界定父亲的角色及其对教育和家庭政策的含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9-0051-03
【作者简介】索长清(1985-),男,内蒙古赤峰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1级博士研究生:但菲(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急剧增加。《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显示,2009年流动人口已达到2.11亿,其中“80后”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占到总数的60%以上。随着流动人数的增加以及流动人口举家搬迁现象的增多,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诸多研究与事实都表明,早期教育的质量对孩子一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流动儿童与其他群体相比,其生存条件与教育环境都存在特殊性,了解流动儿童的早期教育状况,对提高流动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发放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选择沈阳市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几所幼儿园,以幼儿家长作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40份,其中有效问卷223份,有效回收率达到89.2%。
三、调查结果
(一)流动人口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1.经济资本
本研究对流动人口经济资本考查的内容包括:从事职业、家庭居住情况、家庭月收入、家庭月支出以及家庭物质资源占有量。通过调查发现,流动人口主要从事的职业包括:售卖蔬菜或水果、餐饮行业的厨师或服务员、超市工作人员、送水工、小摊贩、废品收购人员等。在家庭居住地点方面,有81.3%的流动人口住在出租房里,8.1%的人住在亲戚家,2.4%的人住在单位宿舍,0.8%的人居住在工棚或简易棚中,仅有5.7%的家庭能够贷款买房。在家庭居住面积方面,63.4%的流动人口家庭的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45平方米,35.0%的家庭居住面积在45平方米~60平方米。关于家庭的月收入,有48.8%的家庭的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50.4%家庭的月收入在1500元~3000元之间,有O.8%的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4500元之间;在家庭月支出中,89.5%家庭的支出在2000元以下,8.9%的家庭支出在2000元~3000元之间,有1.6%的家庭支出在3000元以上。对家庭物质资源的调查结果显示,97.4%的家庭拥有彩电,有洗衣机的家庭占31.0%,有电冰箱的占19.8%,有电脑的为2.6%。
2.人力资本
本研究将家庭人力资本界定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每天工作时间以及健康状况等。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父亲的教育程度处于初中和高中文化的比例较高,分别占调查总数的38.2%和41.5%;母亲的教育程度也是初中和高中学历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9.6%和39.8%。在工作时间方面,72.4%的流动儿童的家长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以上,65.0%的被调查者没有每周固定的休息日,每周休息一天和半天的家长占总数的19.5%和10.6%。所调查的流动人口年龄范围基本在25岁~45岁之间,他们的身体状况较好,其中91.1%的家庭父母双方都较健康,6.5%的家庭中有一方患有轻度疾病。
3.社会资本
本研究的社会资本包括家庭内社会资本和家庭外社会资本。家庭内社会资本主要指儿童的父母、监护人、兄弟姐妹等与儿童形成的各种关系情况,也就是指家庭内部成员间的关系。调查发现,有62.6%的家庭是独生子女核心家庭,11.4%的家庭拥有两个孩子,17.1%的家庭为祖孙三代的主干家庭,还有8.9%的家庭属于父母与孩子的其他长辈亲属组成的家庭。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由于流动人口家庭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离乡背井”的迁移过程,因此,与他们在农村原有家庭外社会关系的联系趋于减少;同时由于生活在相对陌生的城市中,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流动人口的家庭外社会资本比较匮乏,与家庭联系的亲友数量较少,与朋友相互联络、相互帮助的频率较低。在被调查者中,有83.4%的人与外界的主要联系对象是同事,64.2%的人的主要联系对象是邻居,只有少部分的人经常与亲戚或朋友保持联系。
(二)流动人口家庭的早期教育状况
1.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以抚养、教养、赡养为基本内容的自然关系和生活关系的统一体。父母对儿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流动儿童家长每天除了在吃饭、洗衣、洗漱、大小便、睡觉等方面对孩子进行照顾外,几乎没有什么时间陪孩子一起游戏和学习。调查结果显示,22.8%的家长表示没有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和游戏,34.1%的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和游戏的时间不到半小时,29.3%的家长达到半个小时至1个小时,而达到“1~2个小时”和“2个小时以上”的家长只占到8.9%和4.9%。
调查还发现,在亲子关系中,母亲承担了更多的教养任务,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时间明显多于父亲和其他监护人。在每日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中,母亲占63.4%,父亲占16.3%。在遇到问题时,63.4%的孩子会向母亲询问,寻求父亲解答的占18.7%。
2.家庭教养方式
(1)孩子的家庭地位
从对“当孩子和大人一起看电视时,如果想看的节目不一样时,如何决定看哪个电视节目”“挑选零食时,是听孩子的意见还是由家长决定”“买玩具时,是孩子自己挑选还是由大人挑选”三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来看,孩子具有决策权的占84.6%、85.4%和87.8%,这反映出孩子普遍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在“您在决定有关孩子的家庭事宜上是否征求孩子的意见?”的问题上,有13.8%的家长表示“从不征求”,62.6%的家长表示“偶尔征求”,19.5%的家长表示“经求”,只有4.1%的家长表示“总是征求”。
(2)对孩子的奖惩
对于“您在什么情况下表扬孩子较多”的问题,46.3%的家长回答是“学习进步”,选择“听话”“做了好事”和“诚实认错”的分别占到17.1%、17.1%和19.5%。这表明,流动儿童家长较重视和关注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当孩子学知识、技能有进步,或表现出好的行为时”,56.9%的家长选择了“口头表扬他聪明能干”,22.8%的家长认为“不要让孩子骄傲,特别指出他的缺点或者告诉孩子别的小朋友比他做得好”,12.2%的家长会“买他想要的东西以示鼓励”,8.1%的家长选择“明确地表扬他进步或做得好的地方,再告诉他怎样做会更好”。
而当孩子犯错时,72.4%的流动儿童家长表示会严厉说教,偶尔会动手打孩子;20.3%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说说就算了,并且从来没有打骂过孩子;4.9%的家长则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打骂的时候更多;有2.4%的家长在孩子犯错时会生气不理孩子。
3.流动儿童家长的学习观与游戏观
调查发现,16.5%的家长认为游戏对于孩子发展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31.1%的家长认为游戏是孩子消磨时间、自我娱乐的一种方式。在“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您一般会怎么想、怎么做”的问题上,17.9%的家长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36.3%的家长觉得玩游戏不如多看看书、学学算术,2.2%的家长会数落孩子,如“学东西的时候,怎么不见你这么起劲”等;7.2%的家长觉得“这么小的孩子,也就是傻玩”,或者“他玩起来就不缠着我了,我好忙我的事情”;28.3%的家长觉得孩子玩的高兴就好,愿意给孩子提供玩具,需要时当他的游戏伙伴;只有8.1%的家长会经常注意观察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认为孩子在游戏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关于游戏伙伴的调查显示,41.5%的流动儿童自己玩的时候较多,25.2%的孩子经常和母亲玩,13.8%的孩子会和父亲一起玩,有13.0%的孩子会选择和其他孩子一起玩。
四、分析与讨论
(一)流动人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流动儿童所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都不太高。在家庭经济资本方面,父母从事的职业多属于体力劳动,社会地位不高;家庭居住条件简陋,人均居住面积较小;家庭月收入缺乏稳定性,仅能维持生活的基本保障;家庭物质资源占有量较为匮乏,与城市普通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之间有较大差距。在家庭人力资本方面,流动儿童的父母总体文化程度不高,大多只接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由于受到受教育程度以及所从事的职业的限制,流动儿童家长每日工作时间大多高于8小时,且每周基本上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或是假期;流动儿童的父母健康状况良好,无重大疾病或残疾,这成为他们进城务工的主要条件和资本。在家庭社会资本方面,流动儿童家庭多为三口之家,由于父母工作时间较长,流动儿童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较少;流动人口的家庭外社会资本也比较匮乏,有联系的亲戚和朋友数量少,相互联络、相互帮助的频率较低。
(二)流动儿童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观与儿童观
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着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在流动儿童家长看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源于他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和“起跑线意识”的强化,抑或是出于摆脱“贫穷代际转移”和光耀门楣的功利性目的,他们并没有基于儿童整个人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视角或立场去看待儿童及早期教育。因此,流动儿童家长大多鼓励和提倡孩子学习书本知识而轻视孩子的游戏活动,偏重于儿童对于知识的接受而忽视培养其独特的个性,重视成人式理性的训练而轻视感性情绪情感的释放。
流动儿童家长对于早期教育缺乏科学的认识,在教育中往往忽视儿童的想法和主体性地位,忽略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的差异,要么无视儿童的独特需要和兴趣,站在成人的立场或是未来的视角来审视和设计儿童的生活和未来,以成人的意志和意愿操控儿童的思想和行为;要么就把儿童视为“皇帝”“小祖宗”,过于放任孩子的无理要求和主张,唯孩子的话语和命令是从。
(三)流动儿童家长缺乏民主的教养方式
流动儿童家长由于生存的需要,疲于应付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照料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常常把子女的教育问题当做生活中的又一压力源。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问题应对方式以及情绪状态也很容易传递给下一代,家长所面I临的压力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包括成人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流动儿童家长对于自身的教育方式有所认识与反思,但是仍然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经常性和深人性的交流与沟通,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以简单的放任或是单纯的粗暴为主,甚至还存在打骂和体罚孩子的现象;惩罚、忽视型的教养行为较多,缺乏民主的教养方式。
(四)流动人口家庭为子女提供的学习资源较少
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在家长每月对孩子的日常花销中,入园费所占比重最大,用于买图书和文具的比重则最小。通过对“过去一年,给孩子购买的课外书有多少”问题的调查中可知,购买数量在5本以下的家庭占56.1%,6~10本的占32.7%,11~20本的占9.4%,20~30本的占1.8%。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家庭的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家长对孩子学习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也说明家长还未真正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提供学习资源的必要性,而是把早期教育单纯地等同于幼儿园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五、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流动人口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家庭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不可或缺的,这三种资本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因此,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需要共同努力,不断减弱或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的差异,采取多种政策和措施促使流动人口及其子女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水平的生活保障和教育条件。同时,还可以采取岗前培训等措施,帮助流动人口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其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条件。
(二)转变流动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
流动人口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子女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也缺乏应有的重视;同时,他们在繁重、漫长的工作之余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忽视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家庭教育的主要功能,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了幼儿园。为此,可以通过社区教育、家园合作等方式宣传和普及早期教育知识和观念,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的认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让家长了解早期家庭教育影响的深远和终身化,积极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
关键词:卢梭;家庭教育;自然教育
一、引言
卢梭是18世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他虽然没有系统地提出家庭教育的思想理论,但是《爱弥儿》是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完成的一部教育著作,本文主要是以《爱弥儿》中的家庭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系统的阐述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
二、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卢梭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他自幼酷爱读书就是效仿他父亲的行为,而在《爱弥儿》一文中卢梭也多次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最好的老师是父亲,最好的保姆是母亲,所以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父母责任重大。父亲除了生育孩子这个职责外,另外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教育孩子,将孩子培育成一个合乎社会道德的人。母亲首先的职责就是亲自哺育孩子,而且在六七岁之前最好是由母亲照看,可见卢梭十分重视家庭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1.以自然教育为主
(1)教育目标――自然人。卢梭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自由、平等、独立的自然人。因此他认为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要充分尊重儿童,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和思考问题,应该按照儿童特定的年龄阶段教育儿童,反对本末倒置的教育方法,在社会上经常会看到一些没有判断能力的儿童,他们的行为却表现的如同一个大人一样,这样的儿童他们是完全按照父母的意志去生活,毫无人生自由和乐趣。卢梭希望父母让儿童在自由、健康的环境下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2)自然惩戒。卢梭认为在面对儿童的失当行为应采用自然惩戒的一种教育方法。例如,家长面对孩子们的撒谎行为不要急于惩罚,因为孩子们为了逃避惩罚有可能再次撒谎,要让孩子们自己明白撒谎的后果会降临到自己身上。而且,如果因为孩子的骄纵行为打坏某样东西,父母不要下意识的给他修补,应该让孩子们自己感觉到不适应。
2.家庭教育的方法
(1)家庭和睦。卢梭认为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深远,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帮助孩子们抵抗不良风俗的侵蚀,家庭和谐则父母感情和谐,母亲更乐意履行自己的职责,父亲也乐意担负自己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角色,兄没之间更加亲密,这种良好的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地改善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孩子们外在的人际交往。
(2)爱教有度,一视同仁。卢梭认为做父母的不能溺爱更不能偏爱孩子,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当一个母亲过于关爱自己的孩子时,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母亲的过于溺爱不是在帮孩子清除障碍,而是给他创造更多磨难,在将来有更多的苦痛等着他。而且作为父亲更不能偏爱某一个子女,对孩子应该给予一样的关心。卢梭指出父母不要偏爱和溺爱子女的教育方式,至今仍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3)循序渐进。卢梭认为儿童的成长是由特定的年龄特征的,父母应该按照儿童特定的阶段进行教育。幼儿跟儿童期的孩子们,对事物缺乏清晰的判断,没有自己的概念,这时候主要以身体养护为主。进入少年阶段以后,身体已经发展完备,主要以智力教育为主,当成年以后,身体和智力已经完善,这时候开始进行情感教育和劳动教育,循序渐进的开展教育。
三、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自然教育
儿童的成长有着自然发展规律,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进行家庭教育,让尚处在让儿童期的孩子们有个快乐童年,代替各种学业负担,还孩子快乐的童年。在儿童长到十二岁左右的时候,开始智力的开发,同时伴有磨难教育培养他们坚强勇敢的性格,同样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培养儿童必须的生活技能,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在这样慢慢由松弛到严格的管理方式上,让儿童成长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独立自主的新人。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和睦是家庭生活的核心,父慈子孝,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友爱,夫妻之间相亲相爱,家庭成员之间才能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孩子们才能感受家庭的温暖,这是抵抗一切不良习惯最好的武器。同时作为父母要重视加强自己道德修养,孩子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在潜移默化的模仿自己的父母,父母的高尚的道德修养对孩子自身素质的提高能产生积极效果,所以,作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自身涵养,树立良好榜样,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转变教育方式
中国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有效的教育方式,过分溺爱偏爱子女,同时在对孩子的管理上过于专制。而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的家庭教育教育方式是值得中国父母学习借鉴的,而且还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榜样示范、磨难教育、生活教育、劳动教育、环境陶冶以及实践教育等方法,希望通过对卢梭家庭教育方式的学校,从而促进中国家庭传统的教育方式的转变。
⒖嘉南祝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着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儿童所在的集体;四是儿童本人;五是书籍;六是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 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着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 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反之,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3岁孩子的水平。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人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连续性 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杏林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等。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如在中国近代,无锡人严功增补清未《国朝馆选录》,统计自清顺治三年丙戌科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共114人,其中父子兄弟叔侄累世科第不绝者,如苏州缪、吴、潘三姓,常熟翁、蒋两姓、浙江海宁陈、查两姓。看得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这种情况。古、近代比较突出,在当代随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待业的增多,人们择业面宽,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不可能都从事同一种工作,但都不乏见到这种情况,即有些家庭成员工作中屡屡出现成绩、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这都与家庭教育连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家庭教育权威性。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每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这样。幼儿在与其他小朋友们玩耍游戏中,当出现争执情况时,往往引用父母的话来证实自已的言语行为是对的,如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等。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受幼儿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中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尔后走向社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因此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权威树立的程度,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
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长制上,明智的家长很懂得权威树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而是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应宽则宽,应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四、 家庭教育感染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
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 家庭教育及时性。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幼儿园、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幼儿园、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而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六、“立德树人”:家长怎样有所作为。在不尽如人意的社会现实和教育现状的影响下,孩子如何做人的教育被架空了,似乎无关紧要、也无从做起,家庭德育成为“一道难做的题”。其实,人的德性是通过学习、领悟、践行而逐渐形成的,对孩子的德育是一个长期积淀、千锤百炼的过程,离不开在现实生活中对道德现象的客观价值判断和主观体验的实践两个层面,而实践层面恰是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家长的优势所在。一是从小入手,打好基础。孩子在小时候“先入为主”的作用很重要,让孩子从小知道什么是好的,会受到赞许,什么是坏的,会受到谴责,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会在他思想和行为上打下深刻的烙印,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的养成往往都难以改变。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做人是顶难的,一定要从小就加以训练,养成种种优良习惯和态度,在小孩子时代已经受了良好的教育,到青年的时候,自然可以减少许多问题。‘慎始则善终’,这是必然的结果。”二是反复实践、持之以恒。说到德育,很多家长以为就是给孩子“讲道理”,习惯于用“应该”或“不许”来限制孩子,忽略了行为能力的培养,使孩子始终处于被动的接收状态,难以形成自身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效的德育是养成教育, “养”即过程,“成”即效果,“养成”是道德的知、情、意、行各要素循环往复的过程,是习惯的培养。即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每一个行为小节中提出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的要求并不断在实践中强化,进而成为一种自动化了的、相对稳定的行为。三是讲求科学、方法适当。德育不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教孩子做人比辅导孩子学习更需要家长的智慧。一方面,道德习惯的养成是有规律可循的,家长需要学习和把握孩子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以及科学的行为控制、塑造与矫正技术,营造安全、健康、有效的刺激环境,达到“教育无痕”的最佳境界。另一方面,以德育人需要有诚心,真心实意地抓好;要有恒心,贯穿到孩子成长的全过程;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总之,做为家长 要充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 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民汉合校家长会农村认知度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综合实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重视对自己孩子学习汉语的教育。据湖北大学召开会联合《文化设建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年底,全世界已经有12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共计1086个。其中,美国开办的孔子学院数量最多,共97所。足见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影响,更何况是自己国家的通用语言,家庭的重视度直接影响着孩子学习汉语的能力。就拿本校来说,本校是一所完全按照汉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且本人带四年级汉语文课程,有些家长重视汉语,自己的孩子汉语能力就特别强,对于不重视的家庭来说,孩子学习汉语的能力就比较落后。而顾明远教授指出:家庭教育是最早的教育,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的位置,但是这又要通过家长会来完成。从2004年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后,“双语”教学在全疆迅猛发展。新疆的农村双语教学覆盖率逐年提高,特别是对于民汉合校来说,面对语言不通,文化层次的高低,汉语运用能力水平的不同,对于开展家长会促进家庭教育尤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与作用。
一、明确家长职责以及开展家长会意义与作用
孩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体。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品德之源头为语言”可见第一任教师作用何其大,孩子的语言习得就得与家庭教育,而且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因为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语言教师。而传统观念上好多家长都认为孩子的教育都是学校的事情,特别是对处在农村的民族家长来说,这个观念根深蒂固去。拿本校来说,教育学生全都是学校的事情,甚至孩子的吃、穿、礼貌用语等都是学校的事,家长岂不知道孩子的有些言行是受家庭的影响,而这又得通过家长会才能更好地实施,因此首先必须向家长澄清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还是家庭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的言行举止获得首先是家庭教育(尤其母亲为主),学校教育,集体教育,自我教育,书籍教育,社会教育。可知孩子教育来自六个方面,而这六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最为简易可操作习得的方式,也是孩子在间接实践与实际实践中学习获得知识。因此家长会是一个组织,并不是班主任向家长以汇报成绩为主的班会观念。早在1987美国联合家长会组织已经出现。我国台湾地区1968~1986省公报中就有设立家长会的法令依据《各学校学生家长会设置办法》。家长会是促进民汉合校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推进汉族教师与民族家长沟通的桥梁,更是家长学校沟通的有效方式之一,不断促进孩子学习汉语的进步的动力。
二、班主任开展家长会的形式与方式
1.以维吾尔语为基础,让学生翻译始终贯穿家长会的始终。拿本校来说,本人开展家长会一直采用学生翻译的模式开展家长会。
2.文化为载体,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维吾尔族中的礼仪,年轻人见了老人主动问好,对自己的父母也一样。“在道德教育中,孝敬父母最为重要。尤其父母的养育之恩,无论用任何方式都难以报答”。《古兰经》中的孝文化,此时本人就让本班学生演示在家里优良的习惯,此刻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平时本人注意学生的特点,专一挑那些有点的汉族和维吾尔族学生表演。例如,吃饭时候,你该怎么坐,怎样吃饭,吃饭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对于这可以拍成照片或者视频,开家长会前用多媒体播放,再把汉族关于孝方面的文化传统播放出来,让家长亲眼感觉到这种文化的结合点,让他们内心感到亲切,达成共识,更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注重教育孩子学习汉语的意识。
3.方式灵活多样,家长体验游戏。本人提前让学生准备节目,唱歌、跳民族舞蹈、做游戏等。例如,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本人要求做3次,第一次,邀请所有的母亲玩这个游戏;第二次,让父亲玩这个游戏,孩子观看。活动过程中,本班有一些家长偷空子,抓住了却说没有抓住。此时本人再让本班的学生来做这个游戏,家长观看,结果出现与家长同样的问题?此刻本人向家长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本人再提出游戏规则的重要,让家长明白那会的做法就会影响自己孩子的行为。苏霍林姆斯基说:家长应该认识到,儿子或者女儿首先是向他们学习的,包括学习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所以,孩子的家庭教育很重要,此时继续再让部分维吾尔族家长和汉族家长发表言论,自己在家里怎样教育孩子的?以后该怎么做?
4.整合家长,提高效率。针对于民汉合校,本人在与本班学生聊天过程中发现在农村的民族家庭中,男孩父亲教育,女孩母亲教育。对于这种情况,本人邀请父母亲一起参加家长会。苏霍林姆斯基说:因为家庭每日、每时都在和学校集体的精神生活相接触;学校不能没有家庭的配合;学校里集体主义的道德文明在许多方面,就是开在家庭里的许多花朵的果实。因此,家长会就得孩子的父母亲与学校班主任三方合作,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5.推荐书籍。本人在与本班学生以及各班学生聊天过程中,发现处于农村的民族家长特别重视维吾尔语,本校也安排维吾尔语课程。因此,本人对此情况,开始查阅了解维吾尔族中适合小学生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家长,让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买。例如,《阿凡提的故事》《苦难记历》《艾力・库尔班》《福乐智慧》崇尚真善美爱国等书籍。
6.本人纸条写寄语,学生翻译。家长会最后,本人要求孩子自己把考试前后汉语成绩单以及本人写的寄语与自己翻译的内容交给家长。
综上所述,开展家长会不仅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是民族团结的保障,更是班主任进步的动力。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也应该做一名有特色的班主任,让这种特色在家长会上展现光彩,让家长会开得更成功,让这座桥梁沟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使二者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让每一个孩子走得更远,走得更宽。
参考文献:
[1]文化设建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顾明远.要重视对家庭教育研究[J].山西教育,1982.
[3]马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民族出版社,2002.
[4]苏霍姆林斯基著.杜志英译.论家庭教育[M].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
最近湖南卫视热播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引发不少年轻父母的共鸣,也让“爸爸该在家庭教育中承担哪些责任”这个话题再度引发热议。不过,记者采访发现,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爸爸认识到参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爸爸与孩子在一起时,互动不足,父子间的相处仍缺乏有效的沟通之道。
也有幼教专家认为,节目中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对妈妈也是一种教育,因为不少现代家庭,将养育孩子的主要职责推到了上一代老人身上,妈妈的家庭教育参与度也常显得缺乏。针对节目与生活中常见的“难以搞定”的环节,聪明新手爸爸新手妈妈究竟该怎么做?让我们来听听幼教专家们的分析。
怎么叫醒正在熟睡的孩子?
李湘是轻轻地喊着angela,王诗龄一下子坐了起来,然后就哭了。李湘抱了抱她,然后转移注意力,看爸爸起床了没,到爸爸床上粘糊一会儿,王诗龄的情绪就基本发泄完了。
郭涛的儿子蒙头睡觉,郭涛跟他说几句话,让孩子的头脑慢慢地清醒过来。然后郭涛和儿子玩似地扯了几下被子。
田亮的女儿还没清醒过来,他就忙着帮她穿衣服,所以女儿基本跟个八爪鱼一样粘着他……
张亮的孩子睡觉中,妈妈递过来牛奶,然后爸爸就抱起来了,当爸爸去刷牙,孩子又趴在了床上一会儿。
怎么叫醒还在睡觉的孩子?对曾经担任过多年省级机关北山幼儿园园长的资深幼教专家、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幼教处处长陶瑾来说,这简直是一件太简单的问题。
“我看到田亮显得那么无助时,心里真替他着急啊。”陶瑾说,早上一大早起床,大人都有起床气,何况小孩子呢。小朋友在熟睡时被叫醒,在幼儿园是天天要发生的事情,午睡结束后,总有一些小朋友要赖床,不肯起来。在这个时候,大人只要轻轻地拍一拍孩子的身体,轻轻喊醒他,或放一点轻柔的音乐,孩子醒了后,让他再眯一会儿。或者简单地抱一抱,跟孩子说说话,孩子自然会慢慢清醒过来。
当孩子哭闹时怎么办?
很多网友都为田亮女儿cindy从失控的“哭娃”逆袭为提得了箩筐放得了羊的“女汉子”而叫好。当cindy跟爸爸刚刚进入一个农村环境时,cindy害怕加恐惧,一直粘在爸爸怀里哭泣,而田亮对女儿的安抚,只有“别哭"、“弟弟妹妹都没哭”,“你是大班的,小班的都没哭”之类的话,却没有更好的办法。陶瑾认为,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父亲,“甚至有些母亲也是这样处理孩子的哭闹的。实际上对孩子来说,这些话特别苍白。”
事实上,节目中,每个孩子多多少少都表现出了各种“哭”,如不愿意上交玩具,不愿意进入农民房等。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去接纳孩子的想法和情绪,比如可以跟他说:“我知道你现在有点难过,因为你不喜欢。”先认同孩子的情绪和想法,不要讲大道理,孩子很快自己就能适应了。比如王诗龄,看到羊立马就有兴趣了,或者像林志颖那样做,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
总而言之,当孩子哭闹时,父母需要意识到,孩子现在情绪不好,他在不舒服,难受,痛苦,他需要得到父母的理解。“我们在幼儿园教学时也经常会碰到孩子哭闹的情况,特别在刚开学的时候,孩子普遍都有分离焦虑,很多孩子会一直哭。而我们的做法是,跟孩子说,‘那就哭一会吧,我知道你很难过。让老师看看,你能哭几分钟哦。’孩子的注意力往往就会被转移到手表等计时器上,会觉得这些东西‘好玩’,一会就会忘记‘分离’停止哭泣。”陶瑾说。
当孩子抗拒不合作时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合作的情况经常会遇到。
学唱同一首歌,五个爸爸反应各不同。cindy不想学,田亮说玩去吧,就随了她去。
Kimi不愿唱了,林志颖说你当伴舞好了……
在面对王岳伦的要求时,angela有自己的需求,并说了出来“我要先玩小羊”。王岳伦却“威胁”“那中午你就没饭吃了。”
在最后唱歌表演时,石头偷偷躲到一边,不愿意表演,此举引起爸爸的愤怒,被郭涛狠狠推到门外……
“在孩子表现出‘不合作’时,最不可取的方式就是郭涛。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他们不会装,有情绪马上就会表露出来。石头尽管不愿意,却不得不服从郭涛的意愿。”陶瑾认为,服从一个人的意愿就是“顺从”,而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培养的是“合作”,因为顺从会让孩子的意志力变弱。在孩子没准备好的时候,父母要有耐心地等待他做好准备迈出走向独立的第一步。除了等待,还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脚步,每个孩子成长的脚步是不一样的,也是不同质的,每个孩子不一样,教育的方法也不一样,家长要做的是了解和体谅孩子,然后进行引导。
成人化解读娱乐大众却曲解童真
幼儿的成长本来就应该有父亲的责任,为什么《爸爸去哪儿》却触动了那么多人的敏感神经,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爸爸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关注,节目播出以后,收视率超出电视媒体的预期,甚至就连那些只喜欢看动画片的孩子也喜欢这档荧屏亲子节目。有关“荧屏亲子热”引发媒体及坊间的热议,可谓五花八门。然而这些明星的家庭教育方式,并不会因为他们的身份特殊而具有广普性。我们更应该站在教育的高度审视这一社会现象,理性思考其背后的原因,使家长们真正静下心来,履行父母的责任,养育好自己的孩子。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产生根源的分析,探讨了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理念、原则与方法,进而探索挖掘了传统家庭教育观的现代价值及对当代家庭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重视以“孝悌”、“忠义”、“仁爱”为主要行为规范,以父母兄长的言传身教为主要方式,集中体现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教育理念中,强调父母、兄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
一、传统家庭教育观产生的根源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首先,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的影响。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传统经济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在我国传统社会,生产方式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相对独立的家庭经济体是儿童接受教育及成长发展的主要场所,儿童从父母等长辈那里受到勤劳、俭朴品质的教育,并且学到各种生产劳动技能。可以说,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家庭教育思想的产生的决定因素。
其次,传统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的传统生产方式决定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和消费封闭循环,自给自足。在家庭中,由于生产是第一位的、是家庭存在的保障,生活由生产所支配,并服务于生产。家庭生活和物质生产是直接统一的,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基本活动是吃、穿、住和劳动。传统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庭内得以体现。古人传授给儿童一生中所需要掌握的各种生活技能和要领。因此,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传统我国社会家庭教育的直接条件。
第三,传统社会和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的社会文化观念以儒家文化为基础,讲求“忠、孝、义、仁、礼”等伦理纲。传统社会中人们的家庭观念强,对家庭的依赖性大。在家庭与个人及社会的关系中,往往把家族视为枢纽和关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服从于“齐家”,“齐家”又是为“治国平天下”之本。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对儿童的教育是首先着眼于“成人”,然后才是“成才”,而且通常将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培养儿童劳动、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文明行为,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理念、原则与方法
1.传统家庭教育的理念
我国古代的家庭是缩小了的社会,它集生育、生活、生产的功能于一身,整个国家实际上也是以无数个分散的家庭为基础的。可以说,家庭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维护家庭的利益是家庭成员的重要使命。家庭中的每一成员都要有安身立命的责任感,也接受着这种观念的教育。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一直将德育放在首位。讲究儿童的“认识上的笃信、意志上的锻炼与感情上的陶冶”三个环节,把加强“知”、“情”、“意”的修养与锻炼作为儿童德育的主要内容。
2.传统家庭教育的原则
其一,重视早期教育的原则。我国传统家庭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孔子提出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精辟见解,后来的颜之推提出,在孩子生下来以后,就要用仁孝礼义来要求他们,当儿童知道了颜色,懂得了喜怒之后,便要开始教育他们。这一原则对于今天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都有深远影响。
其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原则。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有言教和身教两种,并且特别重视身教的作用,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谈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它强调家长要以身作则,才能教育好后代。
其三,维护家庭集体利益的原则。在我国传统家庭中,父母教育儿童要主动地维护家庭与集体的利益,要做一个“仁孝”的人。要志存高远、孝顺长辈,要维护家庭、集体乃至国家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家庭、集体的利益产生不一致的情况时,个人利益要主动地服从整个家庭、社会集体的利益。
3.传统家庭教育的方法
其一,严格教导,反对溺爱的教育方法。严格教导、反对溺爱的教育方法在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中非常普遍。史称康熙皇帝教子严格有方,为家庭教育中的楷模。他要求皇子们“从小就在劳动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并习惯于食用粗糙的肉类”,正是这种严格教导、杜绝溺爱的家风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接班人。
其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式的教育方法。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由于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差,易于接受直观形象教育。因此,道德教育不能采取长篇大论的说教,而应“行不言之教”。父母兄长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儿童,这种榜样教育的效果胜过言教。
其三,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在处理家庭教育爱与教的矛盾方面,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古人用“严父”和“家严”来形容父亲,用“慈母”和“家慈”来形容母亲。而司马光说过,“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就是指父母只有慈严结合,才具备了大义和亲情,是完整的家教。 转贴于
三、传统家庭教育观的现代价值
1.要重视儿童的品德培养
传统教育非常重视对儿童良好品格的培养。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然后才是其他教育的问题。反观今天我们的家庭教育,一些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只是片面的重视智力开发,简单的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孩子将来的发展就好,结果造成有些孩子“高分低能”,有些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眼光狭隘”毛病;还有些孩子因学习压力过大,导致性格孤僻,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加强儿童智力开发的同时,应重视对儿童的品德教育,让他们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和幸福。
2.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父母长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并加以借鉴和利用。对于儿童而言,终日与父母相伴,父母一言一行,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样学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长辈要牢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并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
3.教育儿童应磨练其意志,锤炼其情感
清代名臣身居要职,家庭富足,但其对子女要求却是异常严格,不搞任何特殊。认为,现在让孩子多吃一点苦,多在困境中磨练,能让孩子将来少受点苦。尽管平时常年在外,但他会定期给儿女们写家书,通过家书来教育子女,即著名的《家书》。后来,的子女们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今天,我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大幅提高,年轻的父母们对孩子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然而,溺爱式的教育,虽然极大的满足了儿童的物质需求,却忽略了对儿童意志的磨练。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儿童,意志一般比较薄弱,情感淡泊,遇到困难往往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父母的本意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这样一来反而害了孩子。由此可见,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在关注其物质条件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儿童意志的磨练和情感锤炼,唯有这样,孩子才会健康地成长,长大后顺利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汪凤炎.中国传统教育的理念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1998,(6).
关键词:农民工;农民工子女;教育意愿;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0-01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236-05
引言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从农村涌入城市,这就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术界有很多称法,如“农民工”、“暂住人口”、“外来人口”、“流动人口”等,本文称之为“农民工”。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中国不断地实现了现代化的发展,也为中国解决三农问题做出相当大的贡献。大量农民进入到城市,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力量,改变着城市的面貌。但同时城市也在影响着他们,耳濡目染下,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的生活现实和自己的遭遇使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渐渐认识到教育对于自身子女的重要性。在中国目前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的情况下,大量农民工也深刻认识到仅仅接受义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能让自己的子女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也成为他们关心的问题。提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水平,对于改善农民工家庭的生存状况,提高中国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研究农民工子女是否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问题十分迫切。
一、数据来源及描述统计
本文数据来源于笔者2008年和2009年对南京市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雨花台区四个地区的农民工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年龄在35~60岁,外出打工,家里有读初中适龄子女的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208份。
(一)农民工子女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意愿状况
表1子女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意愿状况
如表1所示,所调查的样本数据中10.6%不再接受初中以上教育,其中男孩占68.1%,女孩占31.9%;而89.4%将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其中男孩占61.3%,女孩占38.7%。说明绝大部分农民工还是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但一部分农民工家庭不再投资子女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从子女的性别来看,反而男孩在接受和不接受初中以上教育都占较高的比例,女孩所占的比例都较低。这可能说明性别差异对农民工家庭是否继续投资子女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影响并不明显。
(二)农民工受教育水平
从表2可以看出,父亲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3,母亲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39。父亲的文化程度比母亲的文化程度稍高一些,但多数集中在初中以下,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农民工的教育程度对子女是否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具有一定的影响。由表3、表4可以看出,随着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增高,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子女数占该程度总人数的比例逐渐增多,而且随着母亲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子女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比例显著增长,而父亲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子女的影响却不如母亲的显著。同一教育程度下,母亲影响下的子女继续接受初中教育的比例要高于父亲影响下子女继续接受初中教育的比例,说明母亲的影响要大一些。比较表3和表4,也可以得出子女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比例多集中在父母教育程度为初中和高中的部分,结合表2,说明虽然大部分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但仍坚持让子女继续接受教育。总体来看,文化程度越高的父母越希望自己的子女继续接受教育。
(三)农民工家庭收入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的家庭月收入最高为6 250元,最低为125元,均值为1 860元。本文将农民工的家庭月收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被调查的农民工家庭月收入大多数集中在1 500元~3 000元阶段。按照南京市2008年6月30日之前的最低工资标准850元/月,一个家庭的收入基本上来源于父母两个人,那么一个农民工家庭月收入在1 500元~3 000元之间,说明该家庭的基本生活已经得到保障,生活结余下来的钱更愿意提供子女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看表5可以知道,随着家庭月收入的增加,其中愿意子女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比例不断增加。家庭月收入在1 500元以下的家庭,则有一半以上的家庭不愿提供子女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
(四)农民工来宁时间
随着农民工进入城市,城市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农民工的思想观念及对教育的看法,因此把农民工来宁时间也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分析。但是来宁时间不能确切表明农民工在南京打工时间,在统计上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以父母双方最早来宁的时间来计算农民工来宁时间。
调查数据中,农民工最早来宁时间为1984年,至今有26年,我们将这26年均分为三个阶段,如表6所示。最早九年(1984―1992年)来宁的农民工较少,仅占样本总量的4.8%,最近八年(2002―2009年)来宁的农民工迅速增多,占样本总量的62.0%。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来到城市工作。从表6可以看出,来宁时间越早的父母,愿意让子女继续接受教育的比例越高。来宁时间与教育意愿的选择呈正相关。可能的解释是,来宁时间越长,农民工在教育观念上受到城市生活环境的影响越大,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愿意让子女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五)子女自身的学习情况
本文了解农民工子女自身的学习情况是通过将其学习成绩在班级的排名分为:前1/3名;第1/3~2/3名; 2/3名以后。
调查发现,农民工子女自身的学习情况与教育意愿的选择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表7的数据不难得出,学习成绩越好越会选择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学习成绩在前1/3名的样本中约有94.9%的家庭会选择继续供子女接受初中以上教育;而在学习成绩在2/3名以后的样本中仅有6.1%的家庭选择继续提供子女接受初中以上教育。
二、农民工子女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结以往学者对教育投资影响因素的分析,一般将影响教育投资的因素分为三大类: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孙志军(2003)把分析影响家庭教育决策的因素分为:个体特征(性别、年龄、出生顺序);家庭背景(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教育、家庭人口数与子女数目);学校与社区变量(学校教育质量、教育价格、社区劳动力市场机会)。苏群、丁毅(2007)将影响教育决策的因素分为:家庭成员特征变量,包括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子女个数以及家中是否有病人;家庭资源禀赋变量,包括土地面积和家庭人均纯收入;子女个人特征,包括子女教育支出、子女性别、子女成绩和家离学校的距离。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来宁时间、子女个数、子女的性别、学习情况作为影响农民工教育投资意愿的变量,具体见下页(表8)。
被解释变量Y的含义是是否愿意让子女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是虚拟变量:0是不愿意,1是愿意。建立Logit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二元回归,分析农民工子女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各类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农民工子女是否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由效用指数Yi决定(Yi=U0i-UIi),其中,U0i表示接受教育对农户家庭构成的效用,UIi表示不接受对农户家庭构成的效用),Yi又决定于某些解释变量Xni。令Y=0表示不接受教育,此时Yi≤0;Y=1表示接受教育,此时Yi>0。根据以上假设,影响农民工子女是否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可以表示为:
LogitP=α+Xniβni+ε(其中,P=)
其中,X 1 i :代表家庭特征,包括家庭月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子女个数。
X 2 i :代表个人特征,包括学习成绩、性别。
与预期的结果基本相符,除子女性别和父亲受教育程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各种影响因素中,子女自身学习状况和家庭月收入对其家庭做出教育投资决策的影响是最重要的。通过以上的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家庭月收入是在0.01的置信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家庭月收入对家庭教育决策有着积极的影响。农民工在宁打工,收入一般比在农村要高些,但城市的消费水平也比较高,特别是对于那些子女随父母一起进城读书的家庭,城市高校高昂的学费一般是他们所承担不起的。所以,家庭收入越高的家庭让子女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概率越大。所以,家庭收入仍是影响家庭教育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2.农民工来宁时间与家庭教育决策呈正相关关系,即来宁时间越长,农民工家庭越愿意提供子女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说明农民工来宁一定时间后,受城市较先进教育观念的影响,原本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会发生变化,从而会更加积极地投资子女接受初中以上教育。
3.母亲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子女教育意愿的选择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父亲的影响较小。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反映了父母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越是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选择继续提供子女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概率也越高。而在一个家庭中,母亲在子女受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一个“教育者”的角色(苏群,2007)。孩子接受的家庭教育主要来自于母亲,一般来说孩子与母亲的接触时间比父亲多。因此,母亲在家庭教育决策过程中影响相对父亲来说要大些。
4.子女的性别及子女的个数对家庭教育意愿的选择没有影响,说明子女性别及子女个数已经不是父母主要考虑因素。多年来农村计划生育的实行,使得现在多数农村家庭只有1~2个孩子,调查数据表明,被调查农民工家庭平均子女个数为1.67个,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收入一般都能负担两个左右孩子的教育费用,因此,子女个数一般不会影响父母的教育决策。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总体得到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完善,农民工思想意识在城市生活的影响下,也随之改变,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相当普遍。因此,养儿未必防老,养女未必不防老,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解放。
5.农民工子女自身的学习情况对家庭教育决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般来说,成绩越好的子女考上高中的几率一般也越大,父母对其期望也越高,也乐意资助他们继续读书,希望子女能继续读高中、大学,从此改变命运。有些家庭虽然有心也有足够的钱提供孩子继续上学,但由于孩子自身学习成绩太差,考不上高中,父母在学习上对其也不抱太高期望,结果必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我们的走访中我们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您希望您的孩子读书读到什么程度”,将近96%的父母的答案都是:“孩子能读多高,就资助他们读多高。”因此可以印证,子女是否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决策主要取决于子女自身学习情况。
结论及启示
依据南京市农民工实地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家庭教育决策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的统计描述和计量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农民工家庭教育决策的主要影响因(下转241页)(上接239页)素有:子女自身学习情况、家庭收入、父母文化水平、来宁时间。其中,子女自身学习情况是影响教育决策最主要的因素。家庭收入、父母文化水平、来宁时间对教育决策的影响是一致的,即家庭收入越高,母亲的文化水平越高,来宁时间越长,选择继续投资的意愿就越强烈。文化水平高的母亲比父亲更能影响家庭教育决策。因此,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教育,提高农民、农民工的收入,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对提高新一代农民工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影响,农民工的思想观念也进一步改变,子女的性别、子女的个数已不再是影响家庭教育决策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Alan de brauw,John Giles.Migrant Opportunity and the Education Attainment of Youth in Rural China.IZA DP No.2326,September,
2006.
[2]杨利平,宋元梁.西部农村家庭教育投资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7,(5).
[3]孙志军.中国农村的教育成本、收益与家庭教育决策――甘肃省委基础的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苏群,丁毅.初中阶段农户子女辍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闽北农村地区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7,(6).
[5]李,赵连阁,谭洪波.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6,(5).
[6]刘媛.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投资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南京的调研数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7]任佳慧.农民工子女流入经济发达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状况的研究――基于浙江省台州市的实证调查[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8]李晖娟.农民工城居子女的义务教育研究――以苏南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08.
[9]龚继红,钟涨宝.农村家庭子女数量对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北省随州市农村家庭的调查[J].经济师,
一、农村单亲家庭学生基本情况调查
石狮中心学校位于宁夏同心县县城南郊,中心学校辖9所完小和1所教学点,在校学生4026人。2010年9月,学校对所辖各校的单亲子女数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显示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学生共有364人,其中单亲家庭学生263人,占在校学生的3.3%,重组家庭学生101人,占在校学生的1.3%。2010年11月,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其中73名单亲家庭的学生及班主任进行了调查走访。
调查的主要结果如下:
1.单亲家庭的家庭构成。被调查的73名学生中,父亲抚养的有25人,母亲抚养的有34人,爷爷奶奶抚养的有11人,叔叔婶婶抚养的有3人。
2.形成单亲家庭的原因。被调查的73名学生中,18人父母离异(12人由母亲抚养,6人由父亲抚养),42人父或母去世(27人父亲去世,15人母亲去世),6人父亲坐牢,7人父母一方打工长期不归(6人父亲不归,1人母亲不归)。
3.不同单亲家庭学生在家的自我心理表现。一是父亲抚养的单亲子女:父亲为了生计努力工作,为子女尽可能的创造一切条件,他们往往表现出宁可自己苦点,也不让子女受委屈的心态。但在教育子女问题上,他们很少过问,只求子女不要惹麻烦,不要生出是非就行,与子女缺乏真正的交流与沟通,子女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加之父亲的种种不良恶习直接影响着孩子,如抽烟、喝酒、玩赌等,这些不良嗜好使得孩子敢怒不敢言,父亲的居高临下和残缺不全的家使得子女有苦无处诉说,形成子女的封闭、孤独心理;二是母亲抚养的单亲子女:母亲用博大的母爱使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吃喝、拉、撒等生活方面的问题能够得到母亲悉心的照顾,但母亲因离异或丧夫的痛苦阴影又时时处处影响着孩子,孩子努力想为母亲分担一些痛苦却又显得力不从心,有很强的焦虑感,受母亲的影响,子女在家庭中表现出底气不足的悲观心态;三是爷爷奶奶抚养的单亲子女:爷爷奶奶由于孙辈家庭残缺,无人照顾,于是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他们身上,表现出了过度的溺爱之情,孙辈提出的要求不管是不是合理,都尽量满足。至于他们的学习情况,爷爷奶奶无暇顾及。他们操心的是孙辈到了学校不受人欺负、每天吃好、喝好的问题。这些孩子在家庭中依赖性强,自立能力差,自私自利,坏习惯多,攀比心理强;四是叔叔婶婶抚养的孩子:由于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这类孩子普遍缺少关心和爱护,在家庭中不能得到与叔叔婶婶的子女一样的待遇。在家庭中要多做事,不能白吃饭,他们与叔叔婶婶相处的不是很融洽,老是感觉自己寄人篱下,有明显的嫉妒和怀恨心理。
4.不同单亲家庭学生在班级的自我心理表现。通过对单亲学生班主任调查,班主任认为,单亲学生在校思想行为特点表现如下:一是父亲抚养的单亲子女:贪玩,爱说脏话,爱撒谎,爱打架,爱拉帮结派,懒惰,学习成绩普遍差,高年级学生有抽烟等不良嗜好的出现;二是母亲抚养的单亲子女:胆小,听话,自卑,自尊心强,争强好胜。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一般衣着整洁,精神面貌好,学习成绩也较好;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一般衣着邋遢,不注意生活细节,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也较差。三是爷爷奶奶抚养的单亲子女:任性,不讲道理,以自我为中心,不思上进,贪吃、贪玩,自由散漫,不受约束,学习成绩一般。四是叔叔婶婶抚养的孩子:攻击心理强,思考问题比较偏激,自卑感强,情绪低落,脾气暴躁,不愿与人沟通,由于家庭中的琐事,在校学习显得疲惫、力不从心。
5.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漠不关心是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现状。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托给爷爷奶奶照顾,而老人们往往只能做到照顾孙辈的生活起居,学习上的事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孩子放任自流,结果造成了孩子学习习惯差,成绩赶不上,甚至误入歧途。在25个由父亲抚养的单亲子女中,有21个表示父亲每天只知道为了生计忙自己的事,早出晚归,很少关心自己的学习动态和思想表现,只有4个表示每天回去后,父亲都要督促完成家庭作业,询问在校的情况。不少单亲家庭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与学校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6.单亲学生最渴望达到的生活期望。调查表明,单亲学生希望自己有一个和其他人一样的健全的家,希望得到爸爸妈妈的爱,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希望教师器重自己,希望自己有一个好成绩。
二、对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
解决单亲子女思想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只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方面下大力气,是可以转变单亲孩子的思想行为习惯的。
1.家庭教育。监护人要切实履行其监护职责,不能因自身的原因影响和干扰孩子,要以良好的、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引导孩子自立自强,学会做人,不能因家庭的不完整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分放纵,要宽严有度。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的过分溺爱,成为家中的“小少爷”,品德扭曲,自私自利;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监护人还要注入亲情,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对孩子的关心要做到无微不至;监护人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日常的生活细节、礼仪、精神面貌等,监护人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熏陶和感染子女;监护人还要定期与学校联系,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
【摘要】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活泼叛逆、注意力难集中、成绩低下的现象,这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出了不小的难题。家访是解决这一难题的突破口。对学生的教育来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作为中职教师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与学生家长密切联系,要重视家访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
【关键词】家访;中职教育;重要性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活泼叛逆、注意力难集中、成绩低下的现象,这给教师的班级管理出了不小的难题。家访是解决这一难题的突破口。对学生的教育来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教育是一种责任,家访是一座桥梁,作为中职教师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与学生家长密切联系,要重视家访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
一、积极有效的家访,让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情况对学生成长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很多中职学校的孩子都缺少家长的关心关注与耐心沟通,这就造成了他们内心敏感又渴望关注的心理。教师走进学生的家庭,不仅鼓舞了学生,更重要的是唤起了家长对孩子的重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中职学校就不会有大出息,从而放弃了对孩子的督促和关心。通过家访,让家长了解中职学校的技能教育与就业前景,增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信心,孩子掌握扎实技能了,同样可以高薪就业,同样可以成人成才。在我带的13级幼师班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叫平安。平安在班里的表现时好时坏,我经常电话家访。通过他的母亲,我得知平安的情绪起落与他的父亲有密切的关系。他父亲的脾气非常不好,有时急躁起来就骂他说他学习不好没出息。于是他就不和他父亲说话,而每到这时平安在学校的表现就会很糟糕。针对这个情况,我和他父亲约定好家访的时间,跟他反映了平安在学校的表现并一起分析,他父亲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表示以后会妥善处理父子之间的关系,并会和平安母亲一起督促孩子的学习。第二天,平安高兴地告诉我,他父亲答应给他换一部心仪的新手机,但条件是期末考试要考进全班前十五名。此后,平安转变很大,上课也比以前认真很多。期末考试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他父亲一定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二、正面鼓励式家访,让学生转变负面的思想
很多学生害怕家访甚至怨恨家访,使得家访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害怕老师向父母“告状”。家访不应只是孩子犯错误的通知渠道,更应该是孩子全面情况的反馈途径。赏识教育更适合中职学校的孩子,他们在家长和教师的鼓励下,转变自身,增强自信,同时也会更愿意与家长、教师沟通内心的想法,减少了叛逆行为和负面思想。在我带的16级导游班中,有一位叫小旭的学生。开学初的家访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可是小旭却课后找我要求不去他家家访,我询问原因他不说话。到了与他家长约定好的时间,我还是敲了他家的门。看见他局促不安的神情,我大致知晓了他心中的想法。所以我开门见山地对他父母说:“小旭在学校表现很好,这次来家访主要是了解一下他的家庭情况以及初中的学习情况。”听到这话,小旭明显放松了下来,和父母一起与我交流开来。结束后,小旭主动要求送我下楼,途中他对我说:“老师,谢谢您。之前不让您来家访就是怕您跟我父母说我表现不好,我不想让我父母担心。现在才知道,原来您是来夸我的,哈哈。”“我不会无缘无故说一个孩子不好,更不会在父母面前冒失地‘告状’的。”“谢谢老师。刚刚听您说,中职三年混也能混下来,这三年反正要在学校,不如珍惜时间好好学,以后一样会有好出路,对我触动很深。我觉得我不能荒废这三年,我希望让我父母对我刮目相看。”我笑着对他点点头。后来的考试中,小旭一直是班级前三名,也顺利考取了导游证。
三、主动长效的家访,让教师提高教育的质量
作为教师,要全面了解的学生的信息,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而学生的全面信息就包括家庭状况、思想状况、学习状况、人际交往状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这些信息获取的途径一是靠学校,二则是靠家庭。学生各种问题的产生,都有背后或深或浅的原因,这些原因不是由于同学、老师,往往就是家庭原因。而教师只有找到每个问题的内在原因,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有效教育,才能对学生的身心起到由内而外的教育作用。在我带的13级幼师班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叫佳佳。她的初中成绩很好,由于中考失利不得已选择了中职学校。起初父母对她很失望,进而鲜少过问。她自己也自暴自弃,多次违反校纪校规。有一次她与同班同学在课堂公然吵架,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便与她家长约定放学后去她家家访。她父母非常尊重我,素质很高。沟通了佳佳的近期表现后,她父母才告知她是因为中考失利的原因。了解了这一事实,我将佳佳叫出房间与我们坐在一起,告诉他们中职学校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差,我们往届的优秀毕业生通过在校三年的认真学习,现在都在公办幼儿园担任幼儿教师工作,有的现在已经做了园长,我校服务专业的技能大赛金牌选手还被选中去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工作。听闻这些消息,佳佳一家都很惊喜,她爸爸高兴地说:“原来上中职学校不是没有希望的,我们佳佳学习能力很强,她要是认真学习勤练技能,肯定非常出色。”佳佳听到爸爸的夸赞,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从那次家访之后,佳佳真的转变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更大的转变是她的父母,每周都会信息或电话询问佳佳的在校学习情况,也会反馈佳佳在家里练习技能的进展。佳佳最后顺利考取幼师证,进入公办幼儿园工作。近年来,留守学生的关爱缺失,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分溺爱,单亲家庭孩子的思想扭曲等现象日趋明显,要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勤家访,了解不同孩子的家庭生活环境,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作者:钱千 单位: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