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课程的特点

德育课程的特点

时间:2023-06-15 17:27: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课程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课程的特点

第1篇

课题类别:国家青年基金

学科分类:职业技术教育

课题负责人:匡 瑛

工作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200062

德育研究领域,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对中职德育的研究尚少。关于中职德育和普通高中德育的区别在哪里?其重点是什么?如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道德课程是不是中职德育的主渠道?如何形成具有职教特色的德育理论和模式?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边化”“累赘化”倾向日益严重,德育效果低下,甚至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因此,如何走出雷同高中德育的模式,探索适合中职生需求,切实提升其道德素养的创新模式,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时,如何构建一种创新模式让职业道德教育成为整个中职教育教学的底色,也是值得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的。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

1.剖析中职德育低效和缺乏特色的根本原因

2.针对新时代中职生特点,构建整合式――自主性创新德育模式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中职生的特点和需求分析

2.当前中职德育困境及其成因分析(深层原因:教育学、伦理学、人性假设)

3.时代新特征对中职德育的影响

4.中职德育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5.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特色研究

6.职业院校整合式――自主性德育模式研究

多元文化与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课题类别:国家青年基金

学科分类:德育

课题负责人:张香兰

工作单位:鲁东大学心理与教育学院  264025

本课题旨在对德育课程的文化品性、多元文化与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关系进行充分阐释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深入揭示当前我国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所面临的文化问题、文化困惑及其给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多元文化背景下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原则和路径,以及面对中国新的文化转型,开发德育课程资源所必须做出的理性抉择,并通过对中外文化的比较、古今文化的对比,发掘各类文化的德育资源意义,以期对开发我国的德育课程资源,深化我国的德育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德育课程的文化品性

2.当代中国的多元文化格局: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正在经遇的事实

3.中国多元文化传统的嬗变与传统德育课程的演进

4.当代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文化抉择

5.中国传统文化:德育课程的内源性资源

第2篇

关键词:“契机”与“情境”;幼儿园德育课程;效果分析

一、创意背景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教育的立足点是以育人为本,以发展人为首要目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从而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素质教育强调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对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德育课程应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

(1)幼儿身心特点。幼儿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对幼儿的教育应引起教师及家长的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特点有:一是好动,喜欢向他人挑战,如果有人说“我不相信你会做”,那么他会真的做出来;二是情绪变化多端,幼儿很固执也极易发脾气,他们经常活在自我的世界中,不太会理会别人的感觉,碰到惊慌的事件,他们情绪会波动较大;三是开始对自己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知道人体不仅包括手脚及身体,还包括心;四是想象力丰富。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喜好编故事,成人会惊讶于他们所编的故事;五是非常健谈,幼儿一旦心里有所想法,他们立即表达出来。好奇、好动、好模仿、好被人称赞是幼儿最为显著的心理特征。教师在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坚守原则,并根据幼儿的身心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2)德育课程。德育课程是一个新概念。德育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课程是指有利于实现德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包括德育活动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精神因素。如知识、经验、信息等资源,也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狭义的德育课程指形成德育课程的直接因素。

二、实施程序

(1)寓教于乐。幼儿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群体,对于幼儿的教育,教师不能采用初中生、高中生等的教学方式。教师应积极与幼儿互动,多与幼儿做游戏,充分了解幼儿的品性、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幼儿德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某天,带领幼儿去校园草地做游戏,发现个别小朋友不合群,时常独自一人玩耍。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其他小朋友,了解这个小朋友为什么独自一人玩耍,而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了解情况后,教师应单独与该小朋友进行聊天,询问他的困惑,然后,将该小朋友带入群体中去,让其他小朋友充分表达各自的困惑,以及不与该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原因,通过讨论后,该小朋友会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教育以及其他小朋友的帮助,该小朋友一定能够融入小朋友群体中去。

(2)利用广告进行教育。幼儿的生活世界里经常存在很多的矛盾和困惑,这些恰恰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契机,也是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由于小朋友对电视、广告牌等媒体广告具有好奇心以及足够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电视等媒体广告对小朋友进行道德教育。例如,电视经常播放爱护树木、爱护动物、节约资源等广告,教师可以将电视广告的内容转化为德育资源。通过播放电视中爱护树木的广告,教师可以与小朋友进行讨论,如何爱护树木、为什么爱护树木等等,并让小朋友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树木及森林,从而让小朋友切身体会爱护树木的重要性,并发自内心地得爱护树木。

三、效果评析

近年来,很多教育工作者已充分认识到应从“课程理解的范式”去理解幼儿的德育课程,德育课程应该成为幼儿所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幼儿的德育课程需教师去发现和整合,并需要幼儿去亲身体验、理解和实践,唯有如此,幼儿才能将德育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并在面临不同道德情境时做出合适的行为举措。

第3篇

(一)隐蔽性与直露性

分析国外德育课程、教法,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大多采用较为含蓄、隐蔽的做法。例如,美国有的课文标题是《三条腿小凳》、《友谊广告》,内容是讲自信心的三个条件和与朋友发展友谊、加强集体观念。用“三条腿小凳”暗喻三个自信心条件,用友谊广告这一艺术形式宣传同学友谊、集体观念。这种做法显得活泼、亲切与美国教材相仿的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教材就显得较为直露、生硬。例如将“自觉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等作为课文标题,其直露就像标语口号。

(二)活动教学与“满堂灌”

通过对中外中学德育课程在教法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国外德育课程非常注重学生的参与,其教学大多采用“活动教学”或“情境教学”方式,而我国教学大多采用教师“一言堂”、“满堂灌”。

例如英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课,本身就设置了一系列活动情境,每节课都让学生参与表演、评比,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而我国德育课程活动设置很少,几乎每节课都坚持教师讲授为主。国外学生用书,许多是半成品,学生可以在书本上边学习,边记录,边做作业;而我国学生用书大多是从头到尾印满了字,没有空白留给学生填写设计。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我国德育课程不够重视学生的参与。

(三)多种教具与一支笔

在教学用具的采用方面,国外中学德育课程采用大量的彩色图片、漫画、教学软片、教学音乐带、教学录 像带、中英文格言、谚语及辅助教材的故事性读物。例如,新加坡编写的《他们走过的路》,介绍优秀的古代名人故事,他们还选用歌星演唱课文内容,灌成录音带引入教学。另外还有专门的教学录像。这些教学用具的普遍采用,使他们的德育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与之相比,我国中学德育课程辅助教材显得过于单调,不仅很少专用的教学录像,而且教科书中只有少量的插图、照片。教师授课常常是只凭一支粉笔,从头写到尾。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授课方法手段方面,国外优秀的德育课程有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借鉴。当然国外德育课程也有许多缺陷,我国德育课程方式方法也有许多值得他国学习的地方。但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德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因此,我国德育课程的成功做法将不在本文着重论述。

(四)未来中学德育课程的发展

通过与他国中学德育课程比较,我们发现了国外中学德育课程的某些优势,同时也发现了我国中学德育课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校政治教研组决心吸取、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创编集中外德育课程优势于一体的新型课程《现代少年》。目前,这门课程已连续实验了五年,收到日益明显的好效果。开始我们利用自习课在一个班上课,后来利用正式课时在整个年级上课,现在发展为几十所中学用正式课时上课。

连续五年的《现代少年》课实验经验表明,吸取中外德育课程优势,发挥东西方结合的特长,是我们实验发展的关键。

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我们认为未来我国中学德育课程发展的方向可能有三种倾向。

第一种是“洋为中用”,即借鉴国外优秀的德育课程教材、教法,引进国外德育课程成功的实例及手段。像我国一些省市采用的公民实验课就是借鉴国外“公民课”的一种形式。

第二种是“古为今用”,即采用优秀的传统教育内容和方法。像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区在中学普遍开设的《儒家伦理》、《公民与道德》等课程可资借鉴。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创编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读本也是古为今用的一种尝试。

第三种是“中西和璧”,即综合中外德育课程特点的新型课程。目前这种综合发展的德育课程还没有成熟,还需要大量的国内外研究信息,需要深入地进行中外德育课程比较,需要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进行多方面的创新设计。我们目前实验的《现代少年》课程是向这一方面发展的一项尝试。

我们相信,未来中国中学德育课程将从根本上改变过于偏重政治教育、偏重传统灌输以及单纯应对考试的做法,改变“一根粉笔一本书,一个老师讲到底”的教学形式,取而代之的将是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有丰富教学活动的、采用多种多样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的新型德育课程。

第4篇

一、专设德育课程建设

专设德育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专设德育课程建设,首要的任务就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最关键的就是要下决心摒弃“应试教育”的旧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而且,由于素质的整体性,所以素质教育特别强调人的发展的整体水平,其着重点是学会做人、如何明理、如何学习和如何发展。因此,德育课教学中要更新教育观念,就应该坚持“全面性”原则,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全面发展。

此外,专设德育课程建设还应不断完善教育内容。构成受教育者成才的素质是一个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为基本框架的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变动性的有机整体。而就思想道德素质系统讲,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通过德育课程实施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切莫忽视“整体性”观念,应在把握“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育内容。但是就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而言,却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残缺其中的某一因素(如一定的理想、道德、意志、情感或法纪观念等),都会形成思想道德素质的“木桶效应”。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可以实行弹性化课程体系,设置乡土教材、选修课等方式来不断完善教育内容,使学生开拓眼界,全面发展。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专设德育课程建设还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做到突出“主体性”原则。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围绕有益于学生发展来进行,必须根据学生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来组织教学,做好由“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单一式教学”向“多样式教学”转变。总之,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参与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有,要想真正实现德育课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专设德育课程建设还必须考虑改革德育课程的考试方法,积极探索一条既能反映学生学习成绩又能反映学生思想实际的评分标准的新思路,应始终做到体现出“综合性”原则。

二、德育活动课程建设

德育活动课程有着学科课程无法实现的功能,与德育学科教育也有着很大的互补性,它们对学生道德品质中的不同方面起作用。就素质教育背景下来看应更加注意德育活动课程的建设,这对规划和建立完善的学校德育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但从目前课程设置的要求来看,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和要求仍然不明确,在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学校进行的德育活动方面也缺乏应有的理论框架。因此,对如何进行德育活动课程目标设置及活动内容的构架等进行研究,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重视能力的培养是新的课程计划的重要特征,这一思想也在各科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得到了体现。由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活动为基础,并且也只能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因而活动课程的提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培养目标上的这一转变。德育活动课程应以培养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处理各种现实的道德情景的能力为目标。这种定位不仅符合活动课程实践性、开放性的特征,而且也符合德育的要求,符合能力培养的要求。可以说,培养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和处理各种现实的道德情景能力,其实是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能力结合起来了。

而德育活动课程的内容不应是过去一些零散的德育活动,也不应是德育学科课程的实践补充,而应当依据德育活动课程目标来构架。这样既可以达到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的目的,也可以使德育活动课程具有自身的逻辑性和课程体系,并改变目前许多学校德育活动课程开设的随意性。德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确定各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以及各种道德行为所包含的相应的行为技能和情感表达与体验技能。也就是说,根据主题的需要及学生年级水平,可以把某一德育主题设计成具有前后衔接关系的系列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处理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的能力逐步得到发展。在设计具体的德育活动过程中,需要抽象出各种处理现实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的能力,这是最为复杂和困难的。一般来说,道德交往能力的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道德自律能力的培养、自我权益的维护能力等这几方面是比较重要的。当然,上述能力本身并不构成德育活动课程的内容,它们只是设计德育活动的线索。在具体的活动中,它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常常需要各种能力的结合。

此外,德育活动课程在形式上要注意创新,注重学生自主参与,让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具体角色的扮演,逐步体验自己应有的主体地位。为了保证德育活动目标有效达成,还应建立一系列运行机制,规范活动管理,以推动、维持、保障德育工作系统发展,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还要不断优化活动评价,促进全面发展。总之,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它反映了当今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涉及到对群众传统德育课程内容、实施、管理及评价进行一系列的变革,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进一步完善。

三、德育隐性课程建设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潜课程”等。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的,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我们可以将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定义为:学校范围内通过教育环境要素,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非制度文化的互动与过滤有意或无意传递给学生的教育性经验。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具有自身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作用方式的潜在性与间接性;作用途径的广泛性与开放性;作用过程的无意性与渗透性;作用效果的非预期性与二重性;作用结果的体悟性与深刻性。根据隐性德育课程的这些特点,我们也能发现隐性德育课程在德育过程中发挥着显性德育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校的道德氛围和集体舆论等隐性因素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巩固。

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德育的隐性课程建设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结合。我们强调凸显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并不是否认、排斥显性德育课程,二者在功能上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显性德育课程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道德规范、伦理要求主要是通过显性德育教育来传递的,忽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同样,不注重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注重个体觉悟,德育实效也不可能令人满意。只有通过相互融合才可能获得最佳的德育实效。

其次,充分发挥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学校的各种规章、守则、规范和组织都集中体现出学校领导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否民主、集体生活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与否等等,都将成为隐性德育课程的一部分。顺便提及,没有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并同意的一些守则规范本身就无视学生作为道德的主体,将会削弱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坚持性。因此,学校要在不断完善学校的制度系统的同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给予学生自主设计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检查、自主监督、自主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以及自主负责的态度,促进学生对学校制度的认同,处理好学校制度的科学性与制度的可行性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学校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

再次,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它包括学校建筑布局、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校舍的大小教室的空间安排、校训标语以及教职员工的服饰、办公室的布置等等。整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富有生机的校园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对学生的精神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在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时候,要协调好经济效益、审美价值与文化传统三者的矛盾,从而营造出时尚中见质朴、现代中见宁静、宏伟中见历史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美丽校园。

最后,培养富有特色、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来源于对非制度精神文化的提升,它是指每一个学生生活于其中的学校内特定的风气和氛围,也是最富有渗透性的一种教育因素。它以校训、校歌、校旗、校服、校史等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也通过学校领导民主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师生的精神面貌、校风、学风、班风、集体舆论等体现出来,它是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与个性的反映,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文明、进步、健康、蓬勃、富有特色、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其所形成的弥漫于整个校园并体现了学校风范正气的精神氛围,具有启迪、感化学生的作用。

隐性德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具有两重性,要使隐性课程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就要自觉地利用其积极因素,控制或消除其消极因素。在不断改革显性德育课程的同时,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扩充德育课程的内容,将为学校德育工作开拓新的德育课程研究的范围与视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雅杰.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建立德育工作的新模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4).

[2]朱小蔓.素质教育与德育[J].中国德育,2006(1).

[3]李觐.对德育课中实施素质教育着力点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1).

第5篇

关键词:卫生高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现状;途径

为了使面向学生的德育课程进一步地改革和完善,使其可以以大德育的宏观教育为背景,深入卫生高职学校的特点以及护理专业的特色,构建整体的、开放的、实用的德育课程教育实施体系。本文将分析卫生高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现状,就如何实施德育课改,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率,做以下尝试和思考。

一、德育课程教育现状

1.理念滞后,内容与卫生高职校专业特点结合较少

进入新时期后,卫生高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虽然一直在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索,但还是缺乏全面的突破,没有形成一种大德育的宏观氛围,仍然按照传统的德育课程模式进行教学,按学年、按顺序地警醒讲授,不能结合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展开新形势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是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滞后,另一方面则是德育课程的内容的抽象性发展。目前,卫生高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的内容经过改革调整之后,已经越来越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但还是局限于知识性的理论讲授和抽象性概念的灌输,尤其几乎没有涉及结合卫生高职校护理专业的相关知识,缺乏一定的医院生活的实践经历作为其教育的依托,这为卫生高职校德育课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从而容易形成一种形式的、无效的教育,也无法帮助学生解释和解决他们在医院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性、专业性问题和困惑。

2.重政治轻职业,缺乏实践性

由于国家政治教育的需要,各类学校都会开展很多政治方面的课程,但是在卫生高职学校的具体实施中,往往会过度膨胀传统德育中的政治知识,而弱化了生活性德育知识、与医学护理学相关的德育知识,以及与职业实践相关的德育知识的教育。纵观现在高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我们会发现教材里很多内容缺乏鲜明的时代气息,远离职业教育的校情和学情。同时,课程内容抽象,缺少与职业实践相联系的内容,从而难以彰显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和职业素质教育目标。教材设置多偏向于理论性和知识性,更便于教师进行讲授,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但使学生难以理解,也会因其远离具体职业知识的实践性,从而使学生无法很好地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在现实生活和工作实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二、新时期实施德育课改的途径

1.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德育的基本功能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促进学生的成长得以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以及在工作和学习中的独立意识,因此我们在进行德育课程的教学时,应该重视凸显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我们在德育教学中,应该走出传统德育的权威性、灌输性的教授方式,将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身生活、个体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实践体验,营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德育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将德育学习纳入到自己学习的整体认知体系中,使其能够起到真正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作用,从而真正确定学生在德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

2.整合德育课程,凸显“能力本位”

因为学生的发展是多样而丰富的,因此,教材上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培养是有限的,不少时候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的,所以我们在进行德育课程的内容的选择时,要基于教材,并超于教材,进一步拓展教材。同时,我们除了重视传统的正式课程以外,还要将德育课程与潜在的隐形课程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隐形课程优越的辅助作用,例如学校环境文化的问早、师生交往、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等实践活动课程。德育课程还要与其他专业课、文化课结合起来,不仅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在教学方法、课堂的组织形式上也要注重贯彻高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最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走出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理念,而重视“能力本位”为基础,“多元整合”型的教学理念的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课程理念。创设以模块为主的课程,设立新的教学目标:作为模块化教学结构的目标,不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而是以学与做的结合为中心。

卫生高等职业学校应该进一步深入学习德育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在肯定原有成绩的基础上,进行更有效的开拓和整合,从而使德育教育更有实效性,增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得以更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爱珍.高职德育课程改革探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10):43-44.

第6篇

首先,学校德育的目标是实践的。学校德育目标包括认知目标、行为目标和情感目标,无论何种目标,其根本都在于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只有学生践行才是对德育目标的最好检验。同时,学校德育过程本身就是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担当着指导者的角色,师生相互作用,使活动真正实践化。另外,德育实践活动及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在学校德育中,关键在于将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教育与道德行为培养相结合。所以,学校德育本质上是实践的,它既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其次,学校德育的内容是宽泛的。学校德育涵盖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等。学校德育内容的宽泛,一方面体现于德育面“宽”,即学校自身定位,另一方面体现于德育侧重点“泛”,具体来看,源于学校德育受“大德育”的影响,注重个体自我实现与社会进步的高度统一,取向于国家与社会层次,而学校德育不仅要兼顾国家与社会,更需准确定位于学生。整合宽泛的德育面与点需要将恰当的内容纳入学校道德教育体系,不断融入学校系统中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体现德育内容的现实性与针对性,同时,应多样德育并举,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综合发展,以实现集约化的“大德育”教育分散化、合理化,也有利于泛化的学校德育内容走向特色化。再次,学校德育的形式是多样的。近年来。为落实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国家、社会、学校都加大了道德教育力度。德育内容的丰富决定了德育实现形式的多样,这一方面体现于学校德育课程形式的多样。传统的道德教育以学科课程为主,以传统课程为载体,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播,而当下选修课、必修课等以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需求。另一方面体现于学校德育教学形式的多样。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因此,学校德育的践行应以多样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道德教育的“育人无痕”。对道德教育的认知与践行,不仅要基于理念、内容、形式的考虑,更应从整体上重新构建学校完整的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彰显德育的教育力量。

二、立德———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的结构

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以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具体划分为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活动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部分,四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其构成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全面性。

(一)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一套完整的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需有清晰、准确的目标予以指引,以求突破传统学校德育模式。历次课改要求渗透道德教育的思想,不断突出德育目标与时展相联系的要求,突破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心理的分层局限,以实际本位的目标引领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德育内容、形式与功能的层次性与全面性,德育课程改革的稳定性与变革性等,因而,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目标以“实践”为特征,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社会科技发展现实,统筹学科知识、经验和社会,力求实现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目标的深刻性与创新性。实践性德育目标大致分为总体目标、分类目标和具体分项目标三个层次,总体目标作为纲领性要义控制全局发展,分类目标依据九大内容进行分类,分项目标是基于分类目标而具体划定的层次目标。三个层次目标之间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前者对后者起导向性作用,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总体目标为:结合学校德育的过程实践与结果实践,授之以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德育知识武装头脑,加深道德认知,并能自主参与社会活动,敢于面对道德质疑、解决道德疑惑,成为热爱祖国、有良好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培养个人的道德情感,逐步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成为“四有”新人和社会的强生军。由于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生动性与实践特色,所设置的目标体系力求突破时空限制,每一学龄段的目标分别从认知与技能方面螺旋上升,目标编写移交给施教者。在德育总体目标的指引下,依据实践性德育课程的实质内涵和具体内容要求,将实践性德育总目标进一步划分为生命教育目标、文明规范目标、基本道德品质目标、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社会主义荣辱观目标、集体主义教育目标、劳动与社会服务目标、生态环保教育目标、创新精神目标九大分类目标体系。每一分类目标体系下设分项目标。生命教育目标分为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分项发展目标;文明规范教育目标下有礼貌、礼仪、行为三个子目标;基本道德品质目标下有诚实、勇敢、勤奋、自强、自立等一系列优良品质培养的目标;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分为爱自己、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四个渐进层次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目标分知荣和明耻两个目标;集体主义目标下有服从、利益、团结合作三个子目标;劳动与社会服务目标包括劳动、志愿、服务三个目标;生态环保目标包括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生态破坏、生态环保四个层次目标;创新精神的具体分项目标为好奇、兴趣、质疑、探索四项。每一分类目标下的分项目标主要依据内容体系而划分,具体的分项目标在德育课程实践过程中依托教师不同的课程组织形式而变更,从而达到认知与技能的同步发展,给予教育者充分发挥的空间,真正做到把课程还给学校、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内容体系

学校德育课程内容的推陈出新以良好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其中学校文化氛围、制度背景等成为核心要素。构建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内容的前提在于营建良好的校风,校风是一个学校文明的标志,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因而具有稳定性,它渗透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环节,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人文素养的形成。构建学校的实践性德育课程,基础在于由严谨的作风、务实的教风及踏实的学风所构成的良好校风。在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德育新指向,首先综合1993年和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德育大纲》和《中学德育大纲》的主要内容以及现阶段中小学不同阶段的德育内容,划分为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国情教育、法律教育、经济教育、哲学教育、生活规范教育、自然教育和文化教育九大板块;其次结合德育课程内容呈现的非专门、自由性、潜在性等特点,确定实践性德育课程将不呈现具体课程内容,而借由德育课程主题给予学校、教师充分的扩展空间,达到德育目的。最终确定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九大主题为生命教育、文明规范学习、基本道德品质、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体主义教育、劳动与社会服务、生态环保教育、创新精神,并将九大主题贯穿于以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中。这里的实践性并不简单意指课程以实践活动方式进行,而是广泛意义上的多维的过程实践、结果实践等。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不同主题之间横向联结组成学期课程,纵向构成阶段内容,不断螺旋上升。

(三)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活动体系

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的最终结果是回归到真实生活情境中,切实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开展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学校实践性道德教育活动,符合新课程改革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校作为施行正式教育的场所,是联系进行零散教育的社会、家庭及个体的纽带,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活动体系是围绕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交叉关系而展开的。个体的社会活动与交往过程同时也是德育渗透的过程,志愿服务将成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主要实践性德育课程活动。合作互动式的家校德育共同体模式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主要实践性德育活动。重视家庭伦理教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传统,充分体现了伦理政治化、等级化特征,因而作为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应与时俱进。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源自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辩证统一,因此,自我教育是学校与个人之间的实践性德育活动之一。自我教育在于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内在品质的提升,有助于个体的内外兼修。所以,志愿服务、家校共同教育与自我教育将共筑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活动体系。三类实践性德育课程活动的具体内容各有千秋。一是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进行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活动中所蕴含的道德意识是珍贵的教育资源,不仅可直接为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对象提供服务,还可借助学校社团人力资源网,同各个团体或单位建立合作项目,有利于学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定向的形成,加深学生对道德本质的认识与了解。二是合作互动式的家校德育共同体模式。家庭是教育问题累积的温床,但家庭教育中所蕴含的爱情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礼仪规范的启蒙教育等内容是其他教育无可替代的,因而密切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与共建是其奋斗目标,通过横向互助、纵向引领、外力提升等方式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增强家校合作魅力,有利于学生形成道德美感,也有利于建立高尚、纯洁的道德审美关系。三是自我教育。开展“德育综合主题活动”,以自主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为特点;开展“活动性德育课程”,借鉴英国德育教育模式———“体谅模式”三阶段“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证明规则”、“你本该做什么”,将其转化为“活动性德育课程”的三部分,有利于学生通过集自我发现、自我意识、自我纠正、自我评价为一体的德育自我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参与意识、责任感、能力与素质。

(四)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评价体系

学校德育的实践性本质决定了其评价方式的多元性、实效性与发展性。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多元化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适应于学生个性化的长效发展。所以,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评价体系立足于过程和结果,关注德育课程的静态和动态,将实践性的德育课程划分为德育实践评价和德育课程评价两个方面。德育实践评价是渗透性和感染性的教育,是关于德育课程的动态实践部分,主要是对具体实践活动的评价,涉及活动中学生待人接物的态度、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而德育课程评价是一种学校班级的常规性教育,是对课程设置、课程方案、课程实施及课堂中学生学习情况的静态评价,关注了课程本身、教师和学生。德育实践评价与德育课程评价之间有交叉,所以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评价要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课程进行全面评价,力求建立以德育实践评价为主、德育课程评价为辅的学校实践性德育评价体系。不同德育主题需结合不同德育活动予以践行,德育实践评价内容涉及活动过程的始终,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表现与问题解决能力,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宝贵经验的发展价值。所以,这部分评价主要借助活动记录袋和活动观察进行评定,通过学生的活动参与度、积极度、表现度等进行综合评定。德育课程评价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设置,主要是为满足社会、地区、学校和个人的需求与突出地方特色;二是德育课程方案,即校本课程大纲、教案、教学计划、教材等,既要符合学校办学宗旨,也要保证整个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的连贯性;三是课程实施,考察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综合执行情况;四是学生学习情况,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四个不同方面的评价内容可为德育课程的顺利推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德育实践评价还是课程评价都应以德育目标为中心,坚持综合性、连续性和灵活性的评价原则,将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行动评价相结合,活动中的即时评价与延后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扩大评价主体范围。学校德育课程将道德教育理论化,而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所以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评价体系需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动态发展的方法,激励学生生成积极持续的发展动力,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三、治德———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的实现

一套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建立的目的在于发挥其教育与发展功能,实现育人目的。“治德”力求综合化上层管理,结合校本课程的理念,突破形式化与教材化的德育课程内容,将陶行知所主张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密切融入到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的实现环节中。

(一)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管理的制度化

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管理在于协调德育组织之间、德育工作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完成德育目标的同时增强德育的实效,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及评价管理的职能,也是使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管理需要规范化的章程予以保证,以彰显其内外双修的本质。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管理应注重科学化、制度化的透明化、公开化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者有制可循、有章可遵、有据可依、有理可评。要达到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管理上行下效的目标,必须有一套有力的课程管理系统予以保证。首先要有健全的领导体制,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家庭、社会德育网络。学校领导者要有优秀的品质、丰富的学识、扎实的能力、灵活的教育技巧等才能成为管理的核心群体,引领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其次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综合网络化管理和责任管理,明确规定人员构成及清晰的责任分工;继续推行“德育学分制”管理,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将一系列德育目标具体化与详细化,德育行为、德育活动可量化与学分化,用相关数据反映学校的具体德育要求。“德育学分制”不仅有利于社会、学校、家庭的及时监控调整,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约束与管理。

(二)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实践的生活化

生活教育理论认为,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形成是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个体被给予充分的活动与发展自由,并进行感知、体验、学习和改进,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德育实践的过程,学生置身于道德情境,经历道德考验,框架性的德育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生动地内化为道德认识,外化为道德行为。德育课程实践的生活化,一方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准则与道德规范发挥其实效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学校落实新课程改革对乡土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改编与创生出更多因地制宜的学校德育课程;同时,还有利于解放学生的天性,使教育回归自然,教学回归生活。实现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生活化,也是在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响应现代德育发展的新方向,德育将成为一种体验性德育、探究性德育和生活化的德育。首先,课程资源是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保障,需要构建贴近生活的德育课程资源体系,深入挖掘学生周边的生活素材,将地区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相联系,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状态;其次,课程设置走向乡土化、多样化与个性化,学校自主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乡土德育,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经验或积累,寻找其“最近发展区”,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认识和了解所出生和成长的乡土环境,增进其对家乡的认知,提高情感认同度;最后,依托社会生活,利用学校的社团组织或兴趣小组,将教材内容延伸至生活,使学生在体验中形成道德情感,最终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稳定的道德行为。

(三)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评价的学习化

第7篇

【关键词】德育课教师小学专业化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政治、心理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效性低是长期困扰德育的问题,也一直为多方所诟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德育课教师的专业素质跟不上,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1. 德育课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

1.1 德育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专业化是随着教师的产生而同时进行的,教师专业化应该如何界定,国内外不同研究者对此有不同的思考和认识。当然,国内学术界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也形成了一些共识,大部分学者都强调教师的基本专业素质应该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等基本内容。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提高中小学生教育效果的基础。在教师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的必然趋势这一大背景下,德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开展德育的基本途径,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自然是应有之义。

1.2 德育课的特殊性要求专业化的教师。

所谓的德育课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的。德育课与其他课程,诸如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对人的态度和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的引领和转变,不同于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因此,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不能直接套用到德育课堂上。德育课的课程与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这样,德育课教师必须具备与其相应的专业素养才能完满完成教学目标。

1.3 小学德育课教师专业化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各门德育课教师多由专业对口的师范生组成,小学阶段的德育课教师,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多为兼职教师,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1)教师队伍方面。小学品德课教师绝大部分由其他科任老师兼任,专职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师较少。89%为兼职教师,兼职学科多为语文、数学。这些兼职教师基本上都不是固定的品德课教师,而且常常受学校实际情况的影响而接受调整。他们当中接受职前相关培训的机会较少,层次较低,多数教师都是直接上岗。这在相当程度上造成德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加上德育专业知识缺乏,不利于德育课程的教学。

(2)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教师对课程的理性认识和把握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质量,但是不少教师不了解德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也没有认真学习过《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虽然大多数教师明了德育课的性质,但缺乏开展综合课程的经验,在内容处理、目标定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手段的选择等方面,多沿袭以往的其他课程的做法,专业化程度不高。

(3)教师的专业执行力。教师的专业执行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课程的具体实施的各个方面。调查发现,教师在备课环节主要还是依据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开发和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能力相对欠缺;教学方法也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讨论方法;教学场所多局限在教室,很少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或是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在教学评价方面,多沿袭纸笔测验,或是评印象打分等量化的、不规范的方式。

2. 德育课教师的专业素质

德育课教师是否有特殊的素质要求,在理论界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实践中,小学德育课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的印象,即德育课教师无需特殊的素质。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言,德育课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诸多方面有其特殊的要求,因此,德育课教师必须走向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对于儿童思想道德发展的奠基时期,小学阶段德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尤为重要。

一般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三个部分。其中专业知识包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专业能力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组织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机智、反思评价的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专业情意则主要关涉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四个方面。在构建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时,除了考虑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外,我们尤其强调德育教师还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以利于其开展教学,并以其人格形象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师应该针对新课改以来的课程与教学要求,在课程理念、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的组织、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加强学习。

3. 德育课教师德育素质的获得与提升

德育课教师的德育素养的获得与提升是教师教育(职前和职后)和教师个体自我修养的结果。现实的教育生活是丰富而复杂的,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教育经验的丰富,教师的德育素养也应该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3.1 教师教育。

(1)职前教育阶段。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大德育,一般认为,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进行德育的专门人才。但这些人才多流向中学。建议增强专门针对新课改以来小学阶段德育课程的师资培养。对于这些对口的德育课师资,同样应该加强道德教育的理论学习,使他们对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均应有系统的理性的认识,注重各领域学习的针对性,各不偏废。在课程设置上,建议丰富有关道德发展、道德教育和教育专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开发更具针对性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同时,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师德底线,使未来的教师队对教育专业特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正确而明晰的认识。

(2)职后继续教育。

入职以后的继续教育包括培训和外出进修等多种途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培训时应紧扣当前德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除了关注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外,还应加强教师专业伦理和道德教育方面的学习;针对道德课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培训,而且在培训时间、内容、方式和考核形式等多方面应更具针对性。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保障教育经费,鼓励并创造条件使一线德育教师有更多机会到高校教育学院和研究机构进修,学习专门的德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校本培训。

3.2 教师自修。

除了职前学习和职后培训和进修,德育课教师提升德育素质另外一个重要途径是自我修养。这里提出教师提升德育素养的三个策略:

(1)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

要圆满地实现德育目标,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念,对于实施德育有一种使命感,在此基础上,激发起德育主体内在的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和德育素养的动机,以此激励和引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这就需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使其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从而形成其践履师德和进行德育的巨大动力。

(2)提升德育研究能力。

德育研究不仅仅是专业的德育研究者的工作,要科学地开展德育活动,一线教师除了理解和运用已有的道德发展心理学、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德育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外,更要掌握德育研究方法,培养自主研究的能力。只有具备了德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教师才能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持分析和批判的态度,并且在教育实践中带有观察和反思的视角,不断地探求适合自身的德育模式。

(3)注重实践与反思。

第8篇

一、以专业为导向

打破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将德育课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认识到,德育课程其实也与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与选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认识到德育课程不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而是一门关系到自己将来就业和发展的重要课程。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一个知识点“能力及其改变”为例。不同的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从事通讯客服专业的人员需要沟通的能力,从事计算机编程的人员则需要缜密的计算能力,等等。由于不同专业要求不同的职业能力,所以我们在进行德育课教学的时候可以紧紧围绕学生所学的专业进行课堂教学的改变和调整。在给通讯客服专业的学生授课的时候,我们以沟通能力为主要讲解点,将德育大纲中的知识点与通讯客服专业结合起来,这样下来,学生在德育课学习的时候,就有了更加明确的学习目的,也理解和认识到德育课程对自己未来能力提升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信息化手段

信息化教学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理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是其主要的特点。传统的德育授课方式无论从教学过程中还是教学效果上来看,都无法让教师满意。究其原因是,学习内容的素材选择上比较片面,过于古板,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方式上比较简单,互动较少,课程讲授过于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在现代信息化大潮的影响下,我们应该积极地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合理的德育课教学工作。还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个知识点“能力及其提高”为例,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找到学生所学专业所对应的从业者能力要求的一些资料,比如视频、动画等素材来帮助学习。还可以利用网络去连接一些主流的招聘网站,直接了解当前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具体能力是什么。同时还利用信息化技术虚拟一些实际的能力应用情景,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这样一来,德育教学活动就丰富起来,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德育课教学之中,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总之,信息化教学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课堂教学打开了一扇天窗,合理地利用好信息化手段,会让德育课教学更好地进行,诚如鲁昕部长所言,“现代信息技术是改造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不二选择”。

三、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课堂教学如果沿袭中学传统的德育课授课模式,停留在让学生记忆、背诵的层面,照本宣科地从“量”上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每一个德育教师来说,都驾轻就熟、轻松自如。然而,如果想把德育观念渗透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内心接受,不抵触德育课程,进而提高人生观、世界观的认识,那就需要德育课教师在今后的德育课课堂教学中,不停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以专业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手段,势必会成为今后德育课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

作者:姜帆单位: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

第9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 德育的课程性 德育的生活化

一、中职学校德育的课程性和生活化的内涵之界说

1. 德育的课程性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性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道德所“知”问题,即学生的道德认知问题。中职学校德育的课程性表明,学校德育首先是以德育课程为载体的道德教育教学活动,课程性是学校德育区别于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突出特点之一。学校德育的课程性使学校德育具有了程式化样式,它必须有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进度安排、教学评价体系等一系列规范性要求和德育授课教师等教育教学的主客观要素,才能保证学校课程性德育教学活动得以开展。

学校德育的课程性,是通过德育教师的德育课程教学活动和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提高道德认知能力,掌握必要的道德理论知识。学校德育课程性为德育主体提供了系统的道德知识学习过程,德育课程学习的全过程都是在学校和德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德育课程教学设计中进行的,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获得主要来源于对德育课程的学习,学习的场所主要在课堂之中,掌握道德知识的主要过程是道德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德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使学生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较为系统的道德理论知识,这是学校德育课程性的主要功能所在。但是学生通过课程性德育所学习的道德知识属于间接的道德经验,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实,它必须通过生活化德育才能实现由“知”到“行”转化。

2.德育的生活化

中职学校德育的生活化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道德所“行”问题,即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问题。学校德育中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与非学校的社会人的道德生活实践的主要区别在于:非学校的社会人的道德生活实践完全是道德主体的自我行为,是一种非他人指导的道德生活实践;而学校德育中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道德生活实践。这种师导性道德生活实践是经过学校和教师的设计和安排的,是在学校和教师道德要求的总体框架下发挥学生道德生活实践的自主性、主动性,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期间通过开展有限的道德生活实践获得较为系统的道德实践经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积极的道德行为转化和道德境界提升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现实生活道德中的主人,则必须让学生用自己的道德思维和掌握的道德知识,对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进行自我设计和反思,能自主、自愿、主动地做经过自己独立思考的、具有道德性的事,用自己的“道行”提高自己的“德性”。学生道德生活实践中的师导性和学生的自主性是一种有机统一的关系,即教师对学生道德生活实践的导师作用不是替代学生进行道德生活实践,而是在发挥学生自主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适宜的“导行”;同样,学生道德生活实践的自主性也不是要放弃或摆脱教师必要的、适当的“导行”,放任自我道德生活实践,而是在教师的“导行”中自主地开展道德生活实践。

因此,中职学校只有将德育的课程性与德育的生活化有机结合起来,即实现学校德育的“理实”一体和学生道德生活的“知行”统一,才能使学校德育在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中发挥整体育人的作用,而轻视德育的课程性学习或忽视德育的生活化实践,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学校德育教育。

二、中职学校德育的课程性教学和生活化实践的有机结合

中职学校德育是课程性德育和生活化德育教育的有机统一,其中德育的课程性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德育的生活化是学校德育的实践基础,二者既是缺一不可的两面一体,又是密切联系的一体两面。学校德育的课程性和生活化的本质,就是强调学校德育教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1.在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性上,既要突出德育课程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其他课程的德育渗透功能

德育课是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这是由德育课的地位与性质决定的。德育课是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和主要课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和学校的办学方向,关系到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它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方面发挥着学校其他课程和其他工作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就是通过德育课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知识。所以在德育课教学中,必须全面落实国家德育课程教学大纲,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就业创业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开展以生命教育、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和廉洁教育为重点内容的专题教育。

另一方面,要挖掘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德育内容,发挥其德育渗透作用。全面挖掘其他课程中蕴涵的德育因素,将内隐的、零散的德育内容显性化、系列化,发挥其他课程的育人功能。例如,在文化课教学中既注重提高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认知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挖掘文化课的德育因素,发挥德育的渗透功能,教师在把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讲精彩的过程中,还要用德育因素自然而然地润泽学生的心灵,真正实现教学的教育性。

笔者学校是涉农职业学校,在专业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增强学好专业的信心,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景和人才需求,而且还应根据学校涉农专业特点,在专业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中职毕业生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介绍学好涉农职业技能对改变三农现状、提升三农水平、推进大连全域城市化的重要意义,这些都是德育渗透的内容。

2.在德育生活化方面,既要注意学生德育生活实践的师导性,更要注重学生道德生活实践的主体性

一方面,学校要注意系统设计学生德育生活的实践活动,发挥教师的师导性。学校要从德育的社会实践方面,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对德育实践活动进行系统设计,使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强化公民意识、爱国意识、法纪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职业荣誉感、团队归属感,提高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自觉性。在系列化德育活动的熏陶过程中,学校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认同感。

例如,笔者学校对金州新区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德育材料进行了选择性设计,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金州历史博物馆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金州的过去和现在,了解金州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增强了学生对金州这块热土的热爱。学校还对毕业生岗位成才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进行系列化设计,不断充实和丰富德育内容,以增强学生对职业文化的认同感。

如学校在教学楼每层楼走廊建起了专业长廊、职业墙、职业明星专栏、道德明星专栏,开展各类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如学雷锋月活动、学生志愿者活动等,这些系列化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情怀,更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友爱、关心他人的精神,同时还自然而然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另一方面,学校更要注重学生道德生活的自我实践,突出学生的德育主体性。生活是第一课堂,现实是最具有说服力的,道德践行的功效在于使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小事的“做”,来感悟良好的道德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愉悦,对学生道德境界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觉的道德生活实践,遵守学校的生活规范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职学生。教育学生要主动地将自己的行为融入社会道德规范允许和提倡的框架内,完成向社会人和合格公民的转变;要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行业企业职业道德要求,完成向合格职业人的转变;要把自己的行为自觉地转化到家庭美德的范畴中,孝敬父母,关心家人,热爱劳动,简朴节约,与邻里和睦相处,完成向有家庭美德的人的转变。

在职业学校德育过程中,尽管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内外因素很多,但是课程性德育中道德知识的“师之所授”和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生之所受”,德育道德生活化实践中学生道德行为的“生之所行”和教师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师之所导”,则是职业学校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最重要的主体因素。这种主体因素突出表现为:“师”是德育课程性“理论知识”的“授之主体”,是学生德育生活化实践的“导之主体”;“生”是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性理论知识的“学之主体”,是德育生活化实践的“行之主体”。

所以,必须将师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特别是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道德教育对于人文生命成长、学业事业成功具有不可替代的激励和导向功能,是一个人得到社会认可的首要因素。学生只有对这个问题认识到位,才能对学校德育教育的课程性道德理论学之有知,对生活化德育教育的道德行为行之有为,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学生只有把学校德育教育看成是“利我”的道德“自育”,才能真正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志洲.学校德育课程性特征之考量[J].中国德育,2008(3).

第10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修身十分钟

当前,我国中小学的教学系统正进一步朝着网络化、多媒体化、远程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超乎预想的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使我们每个人的学习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被广泛运用到学校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中,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怎样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对学生的修养学识、行为习惯进行教育?这是摆在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事实表明,以人际接触正面示范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德育,虽然有其不可比拟的传统优势,但忽略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研究,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缺失更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我校的“修身十分钟”校本德育课程正是基于以上情况针对学生德育教育并以网络环境为媒介,无论是时间、空间上都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大享用,全方位、新视角调动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德育课程研究作为新的德育教育载体,是科技和教育的必然,同时促进了德育的跨越式发展。网络环境对校本德育课程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与深远的影响。

一、软硬兼施,丰富校本德育课程内涵

构建适合网络德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校园“硬环境”。建立好校园信息网络系统,开辟网络心理咨询室。在网络资源环境建设中,学校本着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有重点、有目标,使校园网络德育资源达到优化整合。贯穿本校办学理念和传统文化,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具有延续性的网络德育校本课程体系。构建适合网络德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校园“软环境”。探究网络环境下校本德育工作的新模式。开展“修身十分钟”、“信息技术课程”、“德育修身专题课”、“地方课程”等多层次、多角度的网络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教育的特点是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着眼,从细微处着手,不断地强化、深化,在潜移默化中、在学生的认同中完成对学生的教育。一系列网络德育校本课程的开设将是教育学生的最优手段,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寻找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络资源并将之升华成校本德育课程的主题。“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让我们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人之德。”这是“修身十分钟”短片播放前的引言,经过一上午的学习,孩子们都已经比较累了,这时通过学校中心机房向全校学生播放的新鲜、趣味、生动的精彩短片,如同注入了兴奋剂,有效缓解了孩子们的紧张情绪。短片内容丰富,涉及生活百科、自然科技、法律法规、传统节日、艺术修养、行为养成、学科教育、民俗风情、安全知识等;形式多样,包括专题、新闻、纪实、动画等。通过观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开阔了视野,还能达到修身养情、修身养性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二、赏析评说,提高德性修养

在本网络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中,修身十分钟欣赏课,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因此做好观片中的指导十分重要。为了充分发挥修身十分钟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我们建立了如下修身结构模式。即:“观前导视(内容简介,提出问题)――观中点拔(适时指导)――观后评写(分析、讨论)――实践导行(效果评析、小结)”。

在德育校本课程上,老师围绕这些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与在其它场合、其它形式的德育相比,它更能促进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的形成,推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学生中实现更广泛的思想交流,达到撞击后的相容,能较好地利用学生从众心理;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配合每天十分钟的修身短片播放,学校还开展了系列拓展活动:每天记录修身日记,教师指导学生记录观片心得,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每周开展修身论坛,师生踊跃发表观片感想,增强情感体验交流的机会;每学期征集修身手抄报、修身观后感,学生写作不愁无“下炊之米”,有情可抒,有感而发,写作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观看短片、交流体会、书写感想,学生们的知识面更加宽广,综合能力得以发挥,身心素质得以提升,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获得启迪,达到修身养德,修身养学,修身养情,修身养行的目的。

三、发挥优势,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我们在构建网络德育校本课程中,将安全、普法、爱国、军事、礼仪、等学科资源、文化资源与德育教育整合,收集这些方面材料或案例编成校本德育教材,开展修身大课堂等活动,总结学生心得、教师教学反思,积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建立家校互动的德育教育平台(例如:校讯通、短信、学校网站德育专栏和课题互动交流平台),利用网络使德育教育走向、影响家庭的同时,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教育,在学校与家长、家长之间、家长与学生、家长与社会等各方面进行互动,形成德育教育合力,这正好是发挥网络的最大优势的有效手段。

开设校本德育课程,既能让教师认识到了新时期课程的变化,也可以使教师感到开放性课堂、信息技术在德育教育中的魅力,同时促进广大教师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从而走向成熟。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但长期以来一直被冠以“副课”的称号,学生在心理上一直认为德育课是很不重要的一门课程,这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程内容流于形式,难以实现德育课的智能和德育的双重功能。

《德育新课程大纲》指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德育教师若不改革课堂教学,德育课的实效将难以落实,德育教师的地位也将“岌岌可危”。要使德育课真正受学生欢迎,必须进行德育课课堂教学改革。本文就如何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有效性提出几点浅见。

1 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充分发挥德育课这一德育主渠道作用的重要保障。为此中职德育课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其次要不断扩大知识面,具备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必要的科学知识和对社会现象有较深刻的理解。再次要为人师表,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严谨的教风,踏实的作风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学生,从深层次上增强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2 拓展教学内容

德育课是一门边缘学科,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法律于一身,甚至涉猎一些理科知识。因此,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综合性强, 这就要求德育教师在专研教材的基础上,整合资源,适当的拓展教学内容。

2.1 增加时政新闻知识。教师及时把国内外以及身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与所学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这不仅能使抽象、空洞的理论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长知识、长见闻,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这是学生非常乐意的事情。

2.2 是适时增加专题和选修课。根据社会发展,教师要注意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当增加选修知识,这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增强了德育课的教学实效。

3 创新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相同的教学内容,常常会引发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德育课教师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增强德育课教学效果。

3.1 要重视课堂导入艺术。一堂好课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开头讲得好,能先声夺人,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反射”。开讲一般从“情、趣、疑”入手。教师应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入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目的。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启动器。趣是激发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它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高度活跃。

3.2 要重点抓住教学的主体环节,以灵活的教学方法点拨释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导入后,只有通过点拨释疑,才能使学生在解开疑团的基础上,切实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深入下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幽默式的教学手段效果最好。它是增强德育课教学吸引力的相当可取的方法。幽默是一种心灵的机智,一种表达的艺术,一种使人在愉悦气氛中接受影响的方法。德育课堂上的幽默能够活跃教学气氛,更生动、灵活、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如在讲“法人”概念时,先提出“法人是法国人”“法人是说法语的人”“法人是守法的人”等一连串荒谬的定义,让学生一一加以否定,再弄懂科学的定义,寓教于乐,真正使德育课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程。

当然,好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选用、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4 改革教学手段

教育正在进入信息化的时代,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的教学方式,走向视、听、形、声结合的现代化的高效率的教学已成为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作为德育教师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德育课教学资源整合,整合德育教材。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整合教学资源,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设计、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以及教学评价中去,从而有效的提高德育课堂的有效性。

5 多元考核评价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精神,德育课的考核评价主要从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人手。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以学生通过德育课学习,道德水平、法律意识有提高作为教学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科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设定多元化的评价要素,合理制定学生学业成绩比例,力求实现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5.1 课堂学习表现(含课堂纪律、讨论问题参与度)占15%。平常收集记录哪些学生有上课迟到、说闲话、睡觉、玩手机,哪些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作为评价的依据。

5.2 实践活动表现和成果、平时测试、日常行为表现占15%。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考核学生在搜集案例、展示成果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能力。

5.3 课后作业占10%。学生针对实际生活案例、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既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还能看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并根据完成情况给出成绩,并纳入学生的德育成绩评定。

第12篇

1.创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高职院校德育课内容的创新,最重要的是围绕育“四有”新人这个根本目标,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努力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下上功夫,在“实”字上见成效。为此,第一,要加强教材建设,编写出既能充分体现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又能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既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丰富知识含量,又能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具有可读性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材。第二,要加强教学研究,准确定位教学中的关键“点”,力求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热点、解析疑点、找准切入点、着眼教育点。第三,要在教学中融入大量具有生活气息的典型案例,通过学习理论来分析案例,通过运用案例来掌握理论。总之,要通过德育课教学内容的传授,帮助大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进而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德育课要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运用新手段、探索新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找准理论学习活动与大学生成长的结合点,把我们要说的同大学生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逻辑的力量同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把透彻的说理同鲜明的语言结合起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为此,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依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第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观看影像资料,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文字、图像、声音等集结在一起,古今中外的有关内容都可以形象地表现出来,增加教学的信息量。第二,要运用专题式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重点、难点和基本内容讲清楚,并依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回答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第三,要运用讨论、辩论式教学,就一些学生比较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课堂讨论或分组辩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对疑点问题有明确认识,对难点问题有深刻的理解。第四,要运用案例式教学,把现实中学生关心、关注的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作为案例,作为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引进课堂,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思考、研究,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解决当前德育课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问题。本文来自于《经济师》杂志。经济师杂志简介详见

3.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一,要有明确的领导机制和密切配合的协调机制。高校党委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加强对德育课的领导,将德育课教学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宣传、教务、德育课教学单位等部门应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创造条件,提供支持,组织德育课教师大力开展德育课教学改革。第二,要有严格的准入机制,严格教师准入标准,制定教师岗位职责,防止不合格的教师走上讲台。严格教学纪律,制定讲台规范,明确要求教师不得散布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严格教材管理,制定教材编写和使用的管理流程,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编写和使用教材。严格教学督导,制定教学质量检查细则和办法,严肃处理督察不合格的教师。第三,要有快捷准确的反馈机制和合理的奖惩机制,要及时将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以汇集,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反馈给德育课教师。德育课教师也应主动深入到大学生之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学校在德育课教师中应树名师、奖名课,对教学成效显著的教师加以褒奖和宣传。第四,要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师资培养离不开资金保障,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也离不开资金投入保障,学校要合理制定德育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

4.创新教学途径,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德育课教学要提高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课堂教学有效地延伸到课外,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结合起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运用真理的力量武装人,通过良好的环境熏陶人,通过亲身社会实践教育人。第一,要充分利用校园各种教育阵地,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要把职高院校德育课教学与文化科学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课和讲座,并与德育课统筹规划,分工合作。要按照不同学科与课程的特点,促进它们同德育的科学结合,有机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高质量、高品位、高辐射的高校德育课网站,让教师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状况,回答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让学生通过上网对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有更深的了解与理解。第二,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引入课程教育,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实际应用,只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把理论学深学透,才能实现学习和掌握理论的价值。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走向社会,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国情,开阔眼界,进一步锤炼思想、提高认识,这是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的一种极好形式。具体做法: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考察,帮助他们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大力开展为社会献爱心活动,把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加强基地建设,把德育课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利用德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广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教育中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吸收。

5.结语

在新形势下,充分认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实现德育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教学途径、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以保持稳定高职大学生就业,高职院校稳步发展。

作者:谭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