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

时间:2023-06-15 17:27:08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

第1篇

一、时空渊源

从空间看,古希腊文化的发育离不开爱琴海的哺育。“爱琴海区域是指以爱琴海为中心的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克里特岛、小亚细亚半岛的西部海岸地带。它恰处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这两个伟大文化的交汇处。这里海陆交错,山峦重叠,它东通阿拉伯半岛,南望埃及,西对亚平宁半岛,北通黑海,因而成为融通亚非欧不同文明的加工场。”[2]因此,在爱琴海区域中孕育出的古希腊科学文化正是在吸纳和借鉴了东方的先进文化,结合本民族特点基础上的伟大产物。

从时间上看,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渊源可追溯到克里特文明与埃及文明的接触。希腊文明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那里翻开了它的第一页。克里特岛和埃及的来往始于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4000年。在此后的一千年里,克里特岛凭借其地处埃及和希腊半岛之间的有利地理位置,成为埃及和希腊的贸易通道,使克里特文化吸取了许多古埃及文化的成分,“克里特岛的刻印、壁画、石器,更主要的是它的在文字中都可以感受到古埃及人对其的影响。”[3]与此同时,克里特文化还与其东边的古巴比伦、特洛伊、塞浦路斯、北叙利亚文化有密切的来往。

从范围看,相当多的系统性科学知识远在古希腊科学文化产生之前就已经在西亚、北非等地区存在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名著不可能是古希腊文明的最初成果。“像所有辉煌的开端一样,这不仅是一次进化的序幕,而且是另一次进化的终结和顶点。”[4]即无论是古希腊人的数学、天文学或医学都是在从北非的埃及和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借用了大量观察和原始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的东方文化为古希腊科学文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利条件,才使起步较晚的古希腊科学文化迅速产生与发展起来。

古希腊科学文化是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以及其他东方文化与希腊科学文化相交汇、融合的产物。它不仅首次沟通了世界五大文明发源地,还揭开了欧亚非大陆的人类文化大交流、大汇合的序幕。在这一过程中,古希腊科学文化又将借来的东西重新整合,产生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复合体,进而奠定了欧洲文化的根基。

二、形式渊源

古希腊科学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三个阶段,无论是古风时期的希腊文字与艺术,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还是希腊化时期高度发展的自然科学,无一不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这可从古希腊科学文化的具体形式上找到其渊源所在。

(一)文字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腓尼基人对古代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所创造的文字字母。在古埃及象形文字逐渐简化成24个单辅音符号的基础上,腓尼基人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字母,共22个,为线性符号,只有辅音而无元音。“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希腊人原本没有字母,是腓尼基人把字母传给了他们。”[5]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加上了元音,便形成希腊字母,为古希腊科学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二)艺术

每一种古老文明都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埃及艺术也不例外。

古风时代的希腊,改变了早期建筑材料——木头和泥石,而学习埃及人采用大理石作为其建筑的主要材料。公元前7世纪中期,希腊人就开始采用大理石雕刻巨大的人像,他们制作这种直立人像的灵感直接来自古埃及,同时还从古埃及人那里学到了雕刻技术。对比一下古埃及与古希腊雕刻作品,便知用石头雕出同真人一般大小的雕像并非易事,任何无系统的策划都将导致失败。因此,古希腊人不仅采用了古埃及的雕刻艺术,还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埃及的比例系统。

同时,伴随着古风时代希腊人的航海和海上贸易,古希腊人不断带回西亚的金属制品、珠宝、象牙等。对古希腊工匠的制作风格影响最深的是彩陶制作工艺,从东方传来的动物图案也出现在古希腊的彩陶上,如用在古希腊自然环境中未曾有过的狮子来作装饰就是最好的证据。此外,象牙雕刻则完全是西亚的工艺,它使古希腊工匠们从几何图案的风格中解脱出来。

(三)宗教

在宗教方面,古希腊是开放的多神教宗教体系,在古希腊人所崇拜的神中,只有少数属印欧语系。古希腊众神中的阿波罗和阿佛洛忒可能都是舶来品,最早起源于西亚和小亚细亚,只不过它们传到古希腊的时间要大大早于古风时代。“在东西方宗教的联系中,对阿多尼斯神的崇拜又从西亚传入了希腊,腓尼基神话中的浦昂神(锤子神)也被希腊人接受,改称‘皮格梅’,即‘拳头大的神’”。[6]可以说,虽然在古希腊科学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独特宗教体系,但其中也折射出一部分西亚宗教的影子。

(四)文学

古希腊文学也受到美索不达米亚的诸多影响,如美索不达米亚的洪水故事和希腊神话中的笛卡利翁的传说相似,如伊阿宋和赫拉克勒斯的故事。上帝为惩罚人类而施的瘟疫是古希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学中相似的题材,希腊史诗的形式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史诗中也可以找到原型。《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在苏美尔也有原型,同时,在赫西奥德的《神谱》中首次创造了神权更替的神话,其结构和细节都同西亚的一些神权更替的故事相近,而所有的这些都不是纯粹的巧合,而是交流与借鉴的结果。

(五)哲学

“希腊哲学的根源在埃及,那种认为哲学起源于希腊的流行说法是明显有误的。早在希腊人之前,埃及人就对宇宙本质,人类社会伦理问题提出了他们的哲学思考。”[7]同时,希腊人又在美索不达米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科学知识,带回了天文学和发达的数学原理,希腊人的思想和眼界也因此而大大拓宽。在此基础上,加之他们对自然现象的浓厚兴趣与实践相结合,便产生了古希腊哲学,并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萌芽。

(六)自然科学

严密的自然科学始于希腊化时代。这一时期是希腊自然科学发展到顶峰的时期,也是东西方科学文化交流、融合的时期。在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汇合尚未开始之时,亚历山大对亚非广大地区的征服以及地跨欧亚非大帝国的建立已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亚历山大远征的过程也就是吸收系统的东方文化的过程,他死后,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托勒密、塞琉古、马其顿三大希腊化王国,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促使各国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文化渗透,兴办文化事业,在客观上进一步扩大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因此,古希腊的自然科学也就深深地打上了东方文化的烙印,主要表现在:转贴于

1.医学。自古希腊人将古埃及的许多药物和治疗方法引入欧洲后,至今还被欧洲一些闭塞的山区和农村地区的村民采用。前3世纪初,在埃及亚历山大城作研究的希腊解剖学家希罗菲卢斯证明,脑是思维器官,人的一切感觉都是通过脑神经传递的。此外,他还提出血液循环理论,认为脉搏的轻重缓急可以说明一个人的健康程度。毫无疑问,他的医学成就实际上是建立在古埃及人的医学之上的。希腊的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庙中所举行的孵育仪式也可能源于埃及人的模式。埃及著名神庙中都收藏有大量临床观察的病例资料,这些资料不仅丰富了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医案,也说明了希腊医学继承并延续了埃及人的医学成果。

2.地理学。亚历山大军队的远征可谓是一次异国探秘,远征军中有一批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和测绘师等专门人才,他们随军收集资料,绘制地图,在地理学上取得辉煌成就,大大丰富了古希腊人的地理知识。前3世纪中叶,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图书馆担任馆长的希腊学者埃拉托斯提尼利用古埃及地理测绘资料及希腊各地航海信息完成了地理学专著《地理概论》。

3.天文学。古希腊的天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巴比伦,同时也受到古埃及人的影响。古希腊天文学奠基人泰勒斯精心研究古埃及人、巴比伦人的数学和天文学后,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预测出了日食和月食的发生时间。此外,希腊学者亚里斯托库斯根据巴比伦人的天文观测资料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前1世纪中期,希腊学者尤利乌斯·凯撒引进埃及的太阳历,稍加改变后,成为用凯撒名字命名的“儒略历”。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太阳历,也可以说是承袭了6000多年前埃及人的遗产。

4.数学。古希腊的泰勒斯还是一位数学家,他研究埃及的土地测量法后,制定出测量公式。毕达哥拉斯曾游历埃及、两河流域等地,吸取了许多先进的东方科学文化思想。相传他和他的弟子总结了当时的数学知识,发现许多数学定理,如“勾股定律”等。其实在他之前,两河流域等地的数学家早已懂得勾股定律,毕达哥拉斯可能只是作了验证和普及一类的工作。前3世纪初,长期执教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的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总结了当时的数学知识,根据公理、定义制定了一系列计算公式,创立了欧氏几何,成就卓越。

由此可见,古希腊科学文化的各种形式都以东方文明精华为渊源,而并非其首创。

三、途径渊源

1.商贸。随着希腊历史进入古风时代,希腊人同古老的东方文明之间的交往也逐渐加深。“早在公元前9世纪,优卑亚和爱琴海上的希腊商人同冒险家就已经航海到西亚的西部沿海。他们在叙利亚北部的奥隆提斯河口建立起一个贸易点,开始同两河流域进行直接的商贸活动,不久,这里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一个重要中转站。”[8]与此同时,由于这时西亚社会动荡,不仅许多物产出口到希腊,也有相当数量的工匠为寻找生路,到克里特岛建立自己的手工作坊,从事珠宝饰品的加工和青铜器制作。

古希腊人还在埃及尼罗河的支流卡络色斯河岸建立了诺克拉底斯城。埃及法老萨美提克一世为争霸的需要,建立了强大的陆军和海上舰队,其士兵大多是希腊雇佣兵。他还邀请了许多希腊商人在埃及定居,诺克拉底斯城就是这一时期建造的,法老拉美西斯还答应希腊人把这里建成一个纯粹的希腊城,按自己的意愿经营市场。此后,诺克拉底斯就成了埃及和希腊以及其他地中海国家的商业中心。

此外,雅典的皮里优斯港也是当时著名的国际商港。在频繁的陆路和海上贸易中,古希腊人不仅带回了必需的消费品,还带回了精神产品,即东方的科学与文化。

2.殖民运动。对早期希腊科学文化有影响的还有殖民运动。早在迈锡尼文化时期就曾在爱琴海区域建立起了许多殖民地。随后,崛起于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北非、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建立殖民地。迈锡尼和腓尼基都是以西亚、北非繁荣的文化为基础,以商业、殖民活动为手段传播文明,创造出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对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科学文化的兴起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后,由于古希腊本土人口日渐饱和,耕地不足,出现经济、政治混乱时期。有航海传统的古希腊人迅速熟悉了气候、土壤与本土相似、而人口稀少的其他地区,他们沿爱琴海岸建立殖民地,甚至远达意大利和西西里,并在埃及地中海沿岸和东方的巴比伦建立起贸易中心。最终,希腊的扩张和殖民地使它在这一过程中更多地吸收和融合了东方文明精髓。

3.战争。古代东西方之间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战争,影响深远的有前5世纪的希腊与波斯的战争、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东征。在希、波战争中,波斯向西传播了东方文明,使东方文明影响到多瑙河流域和希腊半岛。波斯、巴比伦、埃及和印度的古代文化沿着著名的波斯大道不断传向西方,直达希腊的各个城邦。亚历山大东征时,因其老师亚里士多德对印度哲学极感兴趣,便把一些印度人带回希腊,使希腊人更多地了解到印度哲学。此外,亚历山大还在各地搜集科学标本,送回希腊研究,其军队曾用过印度医生。而印度僧人也曾去过雅典传教布道。亚历山大死后,东方文明向西的传播有增无减,范围也更广阔,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就是当时东方文明向西方输出的最大港口。同时,战争又需要越来越复杂的攻守器械,这便增添了对新科学和新技术的需求,促进了文化的流动。这些无疑都说明战争也是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

4.旅行。古代西亚、北非的东方文明对欧洲人极具吸引力,促使他们到东方猎奇、探险和学习。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们每到一处都迫不及待地寻求与同行接触。古希腊的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曾游遍波斯、埃及、腓尼基、小亚细亚等地,他的力作《历史》中描写了他在东方旅行时的见闻,把东方古国的风俗习惯、文化成果、科学技术等详细介绍到西方,对东方文明在西方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5.宗教传播。宗教是传播文明的特殊载体。犹太人在自己漫长的历史中创立了犹太教,其经典有《摩西五经》与《旧约》。公元前后,基督教在东方犹太教的基础上兴起,并首先进入欧洲希腊语地区。随着基督教的西进,希伯来人的《旧约》被译成希腊文。《旧约》连同东方的宗教思想一起传入西方,使希伯来的文化得以在欧洲传播,成为欧洲文化的又一源头。

综上所述,可知古希腊科学文化固然是古希腊人的杰作,然而它也是西亚、北非等东方科学文化基础上的产物,离开了西亚、北非的古老文明与东地中海特别是爱琴海区域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古希腊科学文化的起源便无法得到完整的解释,这不仅说明古希腊科学文化的产生有其高度发展的时空、形式、途径渊源,也有力地说明了“文明来自东方”[9]。

参考文献

[1][5][6]商昭印:《世界文化史》,华东师大出版社,第91、94页。

[2]郑敬高:《欧洲文化的奥秘》,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4页。

[3]兹拉特科夫斯卡雅:《欧洲文化的起源》,三联书店,第100页。

[4][美]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华夏出版社,第61页。

[7][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第23页。

第2篇

作为地理和文化概念的希腊的历史很长,可作为民族国家的希腊的历史却很短。

希腊不仅属于希腊自己,更属于欧洲文明,甚至于人类社会。这是古希腊的恩惠。

一说起希腊,人们首先就会想到那群星璀烂的古希腊,想到发达的西欧,而没太在意现代希腊与古代希腊的内涵到底有多大差别、与西欧的其他国家到底有多大差别以及这种联系和差别背后的深刻原因。正因如此,希腊今天不仅要背负着古希腊的盛名,而且要承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其实,现代的希腊并非从古希腊的辉煌上起步,而是从一个贫穷的巴尔干国家开始发展的。从古到今,希腊走过的是一条崎岖的道路。

同样的名字,不一样的内涵

我们常说的以雅典和斯巴达闻名于世的古希腊是西方文明发祥地,但古希腊其实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希腊人居住的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伊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广大地区。今天的希腊,是一个位于巴尔干半岛向南延伸部分的共和国。

现代希腊和古代希腊在地理上有着很大差别。公元前3000年出现的米诺斯文化、公元前1600年出现的迈锡尼文化和公元前800年形成的希腊城邦是古希腊的几个代表性时期。可是,米诺斯文明仅仅分布在爱琴海深处的克里特岛上,征服了米诺斯的迈锡尼文化也只是位于希腊半岛的中南部,城邦时期的希腊人才开始把疆域向爱琴海众岛屿扩展。在这一过程中,今天希腊大陆领土多半在当时属于“化外之地”:北部沿品都斯山和萨洛尼卡一线以北的大片地区属于马其顿,品都斯山以西,北邻阿尔巴尼亚的伊庇鲁斯和品都斯山以东的色萨利与希腊各城邦的联系也不紧密。另一方面,古希腊人在黑海沿岸、小亚细亚和南意大利建立的重要商业城市,如米利都,叙拉古,今天早已易手他国。

从地域上说,希腊古典文化和商业繁盛的地区集中在爱琴海岛屿及沿岸地区,我们熟悉的雅典、科林斯等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就临近海洋。这个文化圈还包括土耳其西部?穴也是希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雪。古希腊最早的朴素唯物论学派就起源于这里的米利都。相比之下,马其顿、伊庇鲁斯、色萨利和以斯巴达为霸主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则是文化较落后的农业地区。随着希腊城邦的逐渐衰落和亚力山大帝国的建立与分裂,希腊的文学艺术又转移到了希腊人在东方建立的几个国家,如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小亚细亚的帕加马王国等。总之,照耀了世界的希腊文明,并没有完全照耀希腊。

从海洋走向土地,现代希腊的生长

作为地理和文化概念的希腊的历史很长,可作为民族国家的希腊的历史却很短。从作为国家的基本要素之一的领土上看,现代希腊的范围同古代希腊相比是向北、向内陆扩展,而向南、向海洋的疆域则收缩了。在城邦时代,爱琴海几乎成了希腊人的内湖。可随后,爱琴海的霸主已经变成了威尼斯和土耳其。所以,1833年希腊王国成立时,它的领土仅仅集中在南部希腊。后来,希腊又陆续在北方得到一些土地。可以说,希腊今天在大陆上的领土已经基本包含了历史上和希腊人有关系的几个北方邻族的土地。另一方面,现代希腊在向爱琴海发展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独立之初,希腊在海上只得到了离本土最近的基克拉泽斯群岛,1864年得到了西海岸伊奥尼亚群岛,1913年和1947年两次得到东爱琴海诸岛。至于昔日繁盛的小亚细亚和塞浦路斯,希腊虽一直希望得到,却总不能如愿。

古今希腊领土变迁的原因和巴尔干国家的相似,背后都有列强操纵。一战后,英国曾宣称要将塞浦路斯和士麦那交与希腊,结果招来了土耳其的抵抗和意大利的反对。然而,考虑到巴尔干地区的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都有成为大国的可能,列强又希望巴尔干半岛各国力量能保持均衡,因而允许甚至纵容希腊向北扩展。希腊一步步向巴尔干国家走去。

古代希腊是自由的,土地对这里的人们的束缚是微弱的,他们的家园是直面大海的一个个城邦,他们的四周是三大洲交汇处不同文化的织锦,他们的财富和希望来自往来的商旅,他们的荣誉和传奇来自远方的世界,这造就了灿烂的希腊文明。可是,今天的希腊担负着管理更多土地,养育更多人口的重任。作为一个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国家,今日的希腊已经不可能那样无所挂牵地翱翔了。经历过几千年风雨,希腊已经挂上了一道道历史的皱纹。昔日世界文明中心之一,如今却具有巴尔干国家的共同国情:山区广大,农业地区多,经济基础薄弱。1970年以前,希腊制造业产值都低于农业。上世纪60年代前期,农业劳动力就占全国总劳力的一半左右,直到2000年,农业劳动力仍占全国总劳力的20%。这样的比例,当时在欧盟国家中是最高的。虽然经过二战后的几次发展和旅游、航运等行业的兴旺,目前希腊仍是欧盟国家的穷国。

历史和现实的矛盾与交汇

希腊背负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声名,现在英语中“政治”一词也起源希腊语。但是,古希腊的政治文化遗产对日后的希腊影响却不如对西欧的影响大。希腊与中国不同,其文化不是由古及今连续传承的,在古希腊和中世纪希腊间就存在着断裂。首先,现代希腊的文化与古代希腊的文化就不尽相同。从内涵上说,古代希腊人共有的精神世界是对奥林匹斯众神的信仰,这种信仰是世俗化,个人化的,并没有约束一个民族的力量。到拜占庭统治时期,希腊人接受了东正教这一全民的信仰。希腊共同的民族意识开始增长,而希腊人的蓝色文明也开始褪色。其次,后来的希腊人也不等同于古希腊居民。城邦时代的希腊人是从巴尔干半岛南迁的多利安人和爱琴海地区的伊奥尼亚人等融合而成。而从拜占廷帝国统治希腊时开始,南斯拉夫、保加尔人和阿尔巴尼亚人等就开始不断移入希腊,并融入希腊人之中。希腊继承下来的东西,更多的是一个个令人遐想的古代地名。

希腊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缺乏立国的政治基础,没有一个整体的认同感,这或许是希腊长期被外族统治的结果,或许与古希腊城邦的松散性不无干系。可以把希腊人与芬兰人作一对比。芬兰的西边是属于日耳曼人的瑞典人,东边属于斯拉夫人的俄罗斯人,而芬兰人自己却是不同种族的芬-乌戈尔人,民族特征相对比较明确。希腊人则缺乏这种鲜明的民族特性,面向大海的南部希腊人自不必说,就是北部山区居民很多时候与阿尔巴尼亚人、马其顿人界限并不明显。芬兰在瑞典统治下有一个芬兰大公国的整体身份,而希腊要么是大帝国下的几个行政区域,要么就是被强邻分割。希腊人还缺乏建立一个统一国家的经验。希腊在巴尔干国家中是惟一在古代没有统一的国家。独立前希腊沿海地区在土耳其和威尼斯夹缝中发展贸易,内陆的主要政治组织形式是村社,缺少国家组织方式。直到1974年之前,希腊国王几乎全部来自国外,如德意志、罗马尼亚、丹麦和苏联。与此相联系,独立之后的希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所实行的不是民主政体,而是君主专制。直到1974年才建立起民主制的共和国。可以说,希腊是突然从一个地理概念跃升为政治概念的。

第3篇

论文摘要:针对“体育与智育并重、力量与知识并举”的完人教育理想既促成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繁荣,又维护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纯洁性的说法,通过对完人教育理想的本体溯源以及在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中的转变过程,发现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完人教育理想的破灭与重塑,而能够与其保持一致的“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的古希腊竞技体育独有特征只不过是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与完人教育理想矛盾对立的产物,直至柏拉图等哲学家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矛盾,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独有特征亦随之丧失,与现代竞技体育也就相差无几了。

古希腊竞技体育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如:宗教祭祀、祈福避祸、纪念英雄、政权更迭、战争和外交等等,由于年代久远,文献遗失,如今已经无从考证了。不过,与此相关的另一种说法,即古希腊的体育旨在施行体智并重,心身并举的完人教育的说法却广为流传,日益深人人心。这是由于现代竞技体育存在的一些弊端与恶习,诸如职业化所带来的过度训练,功利化所带来的只重视成绩,商业化所引发的暗箱操作、金钱交易等,一些学者据此证明,现代竞技体育已经偏离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正常轨道,丧失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精神,要想克服这种弊端,必须复兴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会的精神,重塑体育与智育并重、力量与知识并举的完人教育理念。

事实上,我们对古希腊竞技体育和完人教育理想的理解存在偏差。因为,这种理想在古希腊从未成为现实,而且在这种理想指导下的古希腊竞技体育,也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无缺。应该说,古希腊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使其与完人理想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是柏拉图等哲学家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矛盾,此后,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独有特征亦随之丧失,与现代竞技体育也就大同小异了。

1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特征与思想基础

1)非功利性。考古的发现与相关的研究不断证实,古希腊的体育竞技与今天大不相同。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非功利性,不但竞技的承办方不会从活动中牟取任何收益,就连竞技的优胜者,亦不会从中获取某种物质好处,而更多得到的是精神奖励。这种非功利性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古代奥运会的纯洁性,因为,功利性因素的涉人,难免会带来一定的腐败机率。现代奥林匹克的创立者顾拜旦对此亦深有感触,因而主张抵制奥运会的商业化,并把商业化与奥运会的变质腐化联系起来,而力图维护其非功利性。但别具讽刺的是,第1届现代雅典奥运会因为出现了资金紧张,雅典政府为此不得不进行商业操作,靠民间募捐和发行纪念邮票等方式才勉强度过了难关。可见,所倡导的非功利性只是古希腊竞技体育的一种理想礼。

2)非职业化。古希腊奥林匹亚竞技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坚持业余化原则,拒绝接受职业运动员的参与。业余化的好处非常明显,首先,运动员无需仅仅参加某一项或某几项运动,因而不会导致体育技能的畸形发展;其次,运动员参与比赛的目标在于娱乐性和参与性,而不必过分在意比赛结果;最后,非职业化可以吸纳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参与比赛,彰显古希腊竞技体育的基础。不过有一点需要指出,古希腊竞技体育在其初始阶段,更多是贵族精英内部的自娱自乐,而极少吸收平民阶层的参与,贵族阶层的闲暇亦是促成这种非职业化的重要原因。

3)完人理想。一般人认为,现代竞技体育的诸多弊病与不足,主要发端于商业化(功利化)和职业化(专业化)因素。因此,为了克服现代竞技体育的弊端,有必要复兴古希腊的体育精神,倡导古希腊的“完人”教育理念。古希腊人认为,要将竞技体育教育与知识教育一道,作为培养完善人格的必需环节;形体美和心灵美对于造就个人的美德同样重要。所谓完人理想就是体育与智育并重发展的理想,而这种体育与智育并重的“完人”教育理念在价值层面上体现为古希腊崇尚健全思想寓于健全身心、尊重生命、追求公平、和谐发展的体育精神,于竞技体育活动中表现为“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的特征,可以说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繁盛,离不开古希腊人对完人理想的无限追求。

2《荷马史诗》与完人教育理想的幻觉

古希腊历史因其结构复杂而令人眼花缭乱,仅就现今考古的发现已经证明,它至少是克里特、迈锡尼、希腊城邦以及东方古代4种文明交错混合而成的结果,因此,详细考证其“竞技体育”和“完人理想”的各自的发展史及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从《荷马史诗》中可以约略地看出“完人教育理想”与“古希腊竞技体育”的基本形态。《荷马史诗》是以古希腊迈锡尼时期的特洛伊战争为背景,塑造了古希腊的一大批英雄人物。他们可谓是古希腊完人教育理念的最初起源与标准样板。本来,把完美人格作为教育的榜样,这在古代是通行的做法,是无可厚非。但是古希腊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把这种完美人格作为榜样,而且把这种完美人格作为现实的目标,期望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与培育程序,把每一位希腊公民都塑造成这种完美人格范本一样的人。不过,因为伴随着竞技体育和智育的各自发展深化,这种完人的教育不是在体育与智育之间顾此失彼,就是对两者浅尝辄止,因而既不能造就真正的运动员,也无法培养伟大的哲学家,雅典教育的实际结果是只培养了运动员,而无法在智育方面取得大的成效。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位,根本原因在于希腊人未能分清《荷马史诗》是介于半神话与半史实的作品,从而以信史的态度完全接受了《荷马史诗》中虚幻的“完人”理想。古希腊人一旦接受其为信史,同时把其中的“完人”理想贯彻到现实之中,就有混同想象与现实之虞。换句话说,如果泛泛地讲体能与智慧并重,可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但是如果把体能提高到以一挡万,把智慧说成了神人不及,那么这样的两相并著,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古希腊人为自身设定了一个太过高远的目标,因而导致其在实践之中,不是过于注重了体能的培养,就是太过偏向于智能的提高,而很难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所以古希腊人对《荷马史诗》的盲目推崇,导致其确立了过于高远虚幻的教育理想。

3完人理想的幻觉与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背道而行

从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特征及完人教育理想的来源考察来看,古希腊竞技体育的“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两大特征,正好可以映衬“完人”教育理念,并与这种幻觉保持一致性。但从历史上来看,应该说古希腊竞技体育与完人理想之间的根本矛盾,使得这些特征失去了不断发展的土壤,不可能在现实中长久存在,即使存在也只是在古希腊竞技体育的初创阶段。因为,古希腊人较早确立的身心并重、体智并举,培养卓越之完人的教育理念,有更深刻的内涵。他们所谓的体育,并非我们现代泛泛所讲的身体运动,而更多地特指竞技运动,也即体育比赛;他们所谓的智慧,也并非今天所说的文化教育,而更多的是指智慧教育、哲学教育。按照这样的考证,真正的完人既是运动竞技场上优胜的运动员,亦是学园中通晓智慧的哲学家。这种理想的设定是很高的,也只有在少数贵族,才可以做到这种既研究哲学,又进行竞技的体智并重。这就难怪在公元前500年至480年期间举行的奥林匹亚竞技会上,优胜者或都是贵族,或都是职业竞技者,而真正的业余竞技者实际上就是这些贵族,他们之间才真正体现着“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的竞技体育理念。 伴随着古希腊的竞技体育活动越来越被重视,获胜者的奖赏越来越丰厚,体育与智育各自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竞技体育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就再所难免,竞技者要想获得竞赛的胜利,必须很早就跟从专业教练,进行相应的训练;训练的种类几也从以前的无所不包,变为专门修习其中的一两种;而训练的方法,则愈加专业化。其中既包括具体的竞技技艺,还包括相应的饮食学、卫生学等知识;因而一些优胜者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不断提出新的方法、发明或改进锻炼规则,接受特殊的饮食制度,遵守卫生条例。比如,公元前460年和456年两届奥林匹亚竞技会长跑冠军德洛麦就发明了肉食食谱,以补充竞技者的营养。所有这些均进一步促进了竞技体育继续朝向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优胜者所获奖赏的不断提高,古希腊的竞技体育亦愈加难以保持早期的非功利性。竞技体育的功利化倾向不断增强。比如,雅典的梭伦就曾经颁布了一项法律(元前580),规定每个奥林匹亚竞技优胜者可获得五百德拉克马的奖励,折桂的竞技者免除赋税,且终身由城邦供养,仅此一点,就足以断送雅典长久以来在竞技体育方面所维持的非功利性特征。此外,商业化操作跟着也兴盛起来,最初是商业庙会与节日庆典,其次是负责供应事务的妇女或妓女,再次,竞技学堂及竞技馆,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在这种情况下,体育不断强大,智育不断孤弱,所谓体智并重、身心并举的完人教育理想已经名存实亡了。

因而,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繁盛,根本称不上是其完人教育理念的必然结果,应该说是竞技体育本身与完人教育之间固有矛盾的特有产物,而始于古希腊竞技体育草创阶段的“非功利性”和“非职业性”特征也只能在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中如昙花一现,随着竞技体育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商业化倾向增强,这些特征便愈加岌岌可危了。

4完人理想的重塑与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向而行

在古希腊竞技体育职业化与商业化之后,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的理想已名存实亡,但希腊人仍然对完人理想不离不弃,并根据这种完人理想的幻觉对新兴的职业化竞技体育加以指责,认为古希腊竞技体育的职业化过分强调了体育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智育的必要性,背离了完人理想的初衷,因而必须加以遏制。这样的要求层出不穷,却从未得到实现。法国历史学家瓦诺耶克指出,“从色诺芬尼时起,体育课和思想文化课的苛求似乎是二律背反的”,但是,这种矛盾一直延续下来,却始终未能得到克服。

过去在谈及古希腊的体育与智育并重的完人教育理想时,论者经常引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相关的论断,柏拉图r5,曾说:“神赐给人两种艺术:音乐和体操。神不是赐给灵魂和身体的……而是让它们在灵魂和身体之间融合,达到张弛有度。因为,单方面沉迷于体操的人难免失之粗野,只注重音乐的人则会流于柔弱。”就表面来看,柏拉图似乎同样是在强调智育的重要性,要求增加智育在教育中的比重,以便复兴古典时期的完人教育理想。但这只是表面而已,究其实质,柏拉图等人的批判在实际上非但没有扭转,反而促进了古希腊竞技运动职业化、专业化的进程。就他们的理论而言,他们业已放弃了古典时期的“完人”教育理想,转而主张“专业人”的教育理念。具体来讲,柏拉图所作的工作大体可分为以下3个方面:

1)他区分了竞技体育与一般体育。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目标是成为奥林匹亚运动会的优胜者,获得物质利益与精神荣誉;一般体育的目标在于强身健体,为精神活动奠定物质基础。大体说来,柏拉图所作的这种区分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职业竞技与大众体育的区分。这在今天来说已成为常识的区分在古希腊却极有重要意义。正因为缺少这种区分,古希腊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完人理想的内容规定为竞技体育与智育兼举并重,要求教育在这两者之间实现兼收并蓄,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古希腊竞技体育的专业化,使得这种并重化为一纸空文,结果造成教育对竞技性体育的单方面强调,而忽视了智育的重要性。或者说由于竞技体育的专业化,使得教育无法在体育与智育之间维持应有的平衡。所以柏拉图对竞技体育与一般体育所作的区分,一方面部分地挽救了古典希腊的完人理想,另一方面也促成了竞技体育的独立化与专业化。古希腊竞技体育从此摆脱完人理想的束缚,无需再在体育与智育之间藏头露尾,也无需理会外界的指责,走上了与现代竞技体育相似的发展道路。

2)他区分了完人与职业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卫国者、战士和农民,这3类人的分类,实际上是在向专业化作妥协,前文之所以说他只是部分维护了古希腊的完人理想,原因即在于此。承认单个人不能既是智力突出的卫国者,同时又是擅长体育的战士,即承认卫国者与战士必需由不同的人分别担任,必须进行职业化与专业化。但是要想具体地在同一个体身上,把体育和智力活动均达到极至,即既要在竞技赛场上成为佼佼者,又要在课堂中堪比哲学家,则始终是不可能的。柏拉图关于3种人的分类,恰恰解决了古希腊长久以来所面临的难题,把古希腊竞技体育从完人理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有利于推动古希腊竞技体育的专业化与职业化进程。当然,由于柏拉图对智慧或智育的偏爱,造成其对古希腊竞技体育的评价不高,甚至有时过激地主张取消古希腊竞技体育,但是这些并不能抹杀其理论在客观上促进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独立发展这一事实。

3)他提出智育高于体育。苏格拉底明确把知识等同于美德,这在古希腊是第一次。在此之前,希腊人更多地是把力量与知识并重的人称为具备美德。柏拉图继承了这一发明,进一步提高知识在美德中的比重,认为卫国者、国王的美德全在于智慧,在于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卫国者固然也需要进行体育训练,但这种训练更多的是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而非出干美德和竞技方面的要求。就这一点而论,柏拉图不仅否定了完人教育的理想,确立了专业人的方向,而且在3种不同的专业人之间确立了在智育、美德和竞技体育3方面选择上所表现出来的高下优劣关系。

第4篇

在西方文明的发展史上,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被称作哺育西方文明的两只乳房,所以说,两希文化是了解和研究西方文明的一把开门钥匙。而在古希腊灿烂文明的土壤中开出的奇葩——希腊神话对于整个西方文化,尤其是文学和艺术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1 古代希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它的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爱奥尼亚群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爱琴文明是希腊最早的文明,它是爱琴海及周边地区青铜文明的统称,其中心先后在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岛出现了最早的国家。

公元前3000年,爱琴海地区进入青铜时代,出现了奴隶制国家。青铜器的使用使当时的克里特文明出现了宏伟的建筑物,19世纪出土的克诺索斯王宫遗址是当时的典型建筑。此后300年,希腊完全陷入沉寂状态,封闭又贫穷,希腊历史进入所谓“黑暗时代”。

在希腊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扩展的同时,西亚的波斯帝国也在扩张,强大的波斯帝国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上的艾奥尼亚希腊诸邦。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将全城焚毁,但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海战中一举击溃波斯海军,波斯人面临补给被切断的危险,不得不撤退。希腊人乘胜追击,解放了小亚细亚的希腊诸邦。第二次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

希波战争以后,雅典成为希腊的霸主。希波战争中,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战后逐渐成为雅典实现其霸权的工具。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不满雅典的霸权,双方爆发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达的同盟底比斯进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

公元前337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在征服北部希腊之后,在科林斯召开希腊各城邦的会议,希腊沦于马其顿的统治之下。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在亚历山大大帝著名的东征之后,进入了所谓的“希腊化”时代。

2 反映灿烂文化的英雄传说和神的故事

古希腊人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建了璀璨多彩的文化,传下丰富的遗产,神话传说就是其中之一。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也是西方世界最早的文学形式。希腊神话是一个广阔浩繁的系统,支脉派系庞杂,传说故事众多,并不完全一致。但它具有明显的家族色彩,包孕着一条血缘的纽带,存在一个基本脉络,大体可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神的故事更明显地反映了古代人类把强大的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象力,英雄传说则主要是对可能具有某种历史性的传奇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在希腊神话故事中,颇多英雄传说故事。

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是赫拉克勒斯。他在婴儿的时候就扼杀了赫拉派来的两条毒蛇,后来又擒狮、斩龙、驱妖牛、除海怪,到世界的尽头去夺取金苹果,解救被宙斯迫害的普罗米修斯,还下地府战胜死神,最后因误穿杂有毒血的衣服被焚烧而死。死后成神,与青春女神赫柏结为夫妇。

又如关于金羊毛与“阿耳戈”英雄的故事。珀利阿斯纂夺王位之后,为预防侄儿伊阿宋争位,就叫他去科尔喀斯觅取金羊毛。伊阿宋由于得到天后赫拉的帮助,造成一条名叫‘阿耳戈”的快艇。科尔喀斯的国王要他先用火牛犁地,并把龙牙种到地里,才肯给他金羊毛。该国公主美狄亚爱上了伊阿宋,就施展巫术帮助他。龙牙种下土后,忽然变成许多战士,美狄亚施法使他们自相残杀,同归于尽。又用魔草使看守金羊毛的神龙酣睡,取得了金羊毛。然后,美狄亚与伊阿宋等连夜逃走。回国后,美狄亚再次施展巫术,烹死了篡权夺位的珀利阿斯。希腊神话中对英雄美女的故事传说有所偏爱,这是希腊的尚武精神在神话故事中的反映,也是斯巴达的尚武精神。英雄的斗志与希腊的盛衰密切相关。

此外,神的故事意在描绘人类的宇宙观念和解释世界的起源。 现在最为人接受的版本为赫西俄德在神谱中的描述:世界开始于卡俄斯,一个混沌的概念;然后空虚中产生了欧律诺墨,盖亚 (大地)和其他的主要原始神;之后盖亚单性分裂出了乌剌诺斯(天空),他也成为她的丈夫;他们生下了第一代的提坦,六位男性以及六位女性;克洛诺斯出生之后,盖亚和乌剌诺斯再也没有生育任何提坦,此后出生的是三名独眼巨人和三名百臂巨人;克洛诺斯阉割了他的父亲,成为了众神的统治者和所有其他提坦的领袖,他的配偶是他的姐妹瑞亚。

宙斯也为同样的担忧所折磨,当他的第一任妻子墨提斯预言,她将生育一个“比他更伟大的神”的时候,宙斯将她吞噬了。尽管如此,当时墨提斯已经怀上了雅典娜,直到雅典娜全副武装从宙斯的头部飞出,并时刻准备着战斗。由于宙斯给予了雅典娜“重生”,这成为了他没有被下一代的神“取代”的原因,但雅典娜仍然作为不为宙斯左右的神的存在。

3 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泉和土壤

古希腊罗马文学又是后人了解希腊罗马神话的丰富宝藏。希腊神话内容集中完整,系统化程度非常高,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完整最庞大的神话体系。后世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历史学家(如希罗多德)也常常征引希腊神话其中的材料,艺术家特别是雕塑大师们更以神话人物或情节为范本,创作出享誉天下的佳作,在美术方面,达·芬奇、伦勃朗、卢本斯都有取材于希腊神话的名画,对希腊神话相继做出精神研究推动了人文科学的发展。奥维德的《变形记》是希腊神话稍加修改后的复述,西塞洛、恩尼乌斯、维吉尔的作品中也留有希腊神话的印记。现代主义的人文思想家们又惊喜地从希腊神话中发现一个自由、明快、充满原始生命力的世界,借鉴古希腊神话和戏剧,写出文学史的新篇章。从古罗马时代起,无数文人便把古希腊文学看成了他们不可企及的却试图攀援的高峰,古老神话中的诸神以及史诗、悲剧中的英雄在抚慰他们心灵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无穷无尽的创作源泉。 古希腊神话对欧洲近代的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古希腊神话中的以人为本的精神使人们从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

第5篇

位于爱琴海沿岸的希腊是一个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国家那里曾经诞生了历史上最灿烂的文化,曾经哺育过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希腊自然环境秀丽迷人,人文环境浪漫平和,雪莱曾在诗中吟道: 我们都是希腊人。同时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今日西方世界无处不遗存着希腊文明的传统。没有希腊,我们无法想像欧洲文明将会怎样。

希腊文明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先人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化,为现代希腊人遗留了大量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时不朽的文化这也是希腊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 ,访古是到希腊旅游的重要内容。你可以选择到克里特岛考察爱琴文化,也可以到阿提卡半岛、雅典、斯巴达考察古代城邦文化,追忆逝去的繁华。在首都雅典,还有世人倾慕的巴特农神庙。当然,想要了解拜占庭文化则最好去马其顿地区和塞萨洛尼基。找对了地方你还可以在圣山阿索斯和彗星岩修道院见识到纯正的现代修道生活。

这些无一不让人心驰神往。希腊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国度。希腊一民族昔日天才的光环,虽已褪去了光彩,但她丰富的文化传承,堪称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藏。更何况那灿烂的阳光,澄净的天空、湛蓝的海洋,仍不停细语倾诉,向造物主发出千古不易的赞歌。细细数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希腊孕育了重要人物和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不胜枚举。

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为希腊辉煌的艺术奠定了坚实基础。真正意义的欧洲艺术该从古希腊开始。希腊艺术起源的地理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因此也被视为爱琴艺术的延续。希腊艺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种种这些深厚的文化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希腊珠宝业的繁荣发展。

揭开希腊珠宝文化神秘面纱

“希腊”一词本意为典雅、优美。创造出许多艺术杰作的希腊人与这典雅、优美之名相称可谓名副其实。希腊式的经典、浑然天成融入到珠宝设计中,容易令人联想起文艺复兴最适合代表地中海艺术精华的历史与今天。这些不以喧嚣取胜,而是有分量感的珠宝贵族,在人群中即使不说话,一样不会被忽视。珠宝的存在感,来自矜持的张扬,和时间积累的自信。

希腊的珠宝首饰设计独具特色,具有强烈的希腊古典主义韵味有的造型就是直接来自于古希腊出土文物上面的图案。据说许多国际知名珠宝设计师都会来到这里寻找创作灵感。希腊所产的珠宝每件作品大都由直觉构想开始,奇思妙想的工匠们用不同宝石的组合,以独特建筑设计背景或艺术历史主题来发展。每一款珠宝,都具有精致手工感和艺术工艺气息。它们也是欧洲人文阶段的一个缩影。

希腊珠宝业对世界珠宝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首饰中戒指最为广泛流行,其特性越来越多造型也更加丰富多彩。 枚戒指也可能仅有几条金线组成,或是如手镯那样制成蛇形。镶嵌了宝石的动物造型的戒指款式也较为流行,而这种装饰方法就源于古希腊。

希腊珠宝业历史由来已久。众所周知,生于希腊的BvIgari家族,一百多年前就有了银质的雕刻品。因为对珍贵宝石的热爱,该品牌20世纪初的珠宝系列更加名声远扬,成为世界级的精品。上世纪30年代,Bvlgad突破传统学院派的严谨规条,形成出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最著名的就是以多种不同颜色的宝石搭配组合,再运用不同材质的底座来凸显耀眼的色彩。无论凯尔特风格的trica系列,体现自然形式的natu ralia系列,还有首创将陶瓷、黄金和宝石结合为体的新颖chandra系列,都是她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说到希腊珠宝不得不提及的是出生于希腊雅典的KettyKoutsolioutsos。1982年,她和丈夫Dimitri携手开创了知名品牌Folli Follie。Ketty Koutsolioutsos是整个品牌设计的是灵魂人物并亲自掌管取自她名字首字母的K系列。这独一无=的首饰系列有着极其奢华的设计,其许多设计灵感源于她在亚洲和远东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同时,KettyKoutsolioutsos也是Foili Follie的形象总监,她的创意灵感和强烈的个人风格体现在设计的各个领域。

希腊文化深刻影响其珠宝饰品的设计风格。在珍贵的青铜系列中,可以看到些希腊的文字符号。希腊珠宝业因其珠宝设计而著称,并以制作珠宝所选用的材料而久负盛名。所以,在某些方面也可以说希腊珠宝侧面反映了希腊文化。

希腊珠宝邈购指南

雅典位于希腊东南部,是世界闻名的古城,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1834年雅典被定为希腊的首都。在雅典市内残留着许多古希腊、罗马和拜占庭时代的古迹。其中,主要名胜有雅典卫城、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古罗马市场遗址、国家考古博物馆议会大厦和首届现代奥运会会址等。同时不能忽略的是,雅典不仅是希腊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也是购物者的天堂。

对于购物者来说,雅典确实是一个充满了惊喜的城市。在这里可以买到独无二的产品或是廉价的物品。金银珠宝是雅典的特色产品具有独特的希腊风格。早在古希腊,珠宝工匠们就开始大量制造珍珠饰品。现如今,雅典的首饰大都是当地的工匠手工制作的,白银镶嵌品和玳瑁首饰是由Loannina和Epiros出产的。在svntagma和Kolonaki的珠宝店里,还可以看到很多博物馆的复制品。在希腊,甚至有Llias Lalaounis首饰博物馆。

希腊人的艺术巧思从古代文物就可看出,金银饰品从米诺安时期就是人们的最佳配件,爱琴海的小岛上的商店街最多的店可能就是银饰品店最受游客欢迎。价钱依图案的复杂度和雕工难度,而有差异。此外,在选购银饰时,购买者须注意背后是否印有925的字样,一般来说,925是属于较好的银制品,8以下则纯度不佳。

第6篇

关键词:希腊神话 英美文学 创作

引言

希腊神话传说由爱琴海范围内及其周边范围流传的传说故事组成,这些故事中大多数和神与英雄传说相关,包含了开天辟地p关于人的来源、自然现象、风俗形成等类别。长期以来,古希腊神话都是透过口口相传,代代流传下去的,早在公元前十世纪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神话体系,之后又经过作家们的记录与反复再造,最终成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1]众所周知,希腊文化实际上是英美、甚至所有西方文化起源里的一部分,它在欧美文坛上具有极其深刻的作用覆盖。希腊神话是欧美文坛的起源,是古希腊人民最早思想行为与其生活经历及理想的果实,它可以令人们知晓前人们对于自然与社会的理解。实际上,希腊神话有着极高的文艺建树,它在整个文坛历史有着极为深刻的作用覆盖。西方文化传统大部分是思想系统与古希腊流传而来的的文学宝藏,这两方面融汇为一而形成的。英美文学是西方文学的重要部分,也就是在这样洋溢着文艺色彩的环境下形成的。由此看来,希腊神话对于整个英美文学之演变构成具有重大作用。

一、希腊神话的起源以及文坛地位

自古以来,每个民族的神话均被看作是他们最初的文化起源,而这也给后来的文学家写作带来了可供借鉴的宝藏,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主要是透过其独有的神话传说逐渐沉淀积累而成的。也可理解为神话传说是世界上所有民族文化的来源,各个民族的文化在最初始阶段均包含于各色各样的神话传说里面。神话传说事实上是用其古老、特有、粗陋与精炼之方法展现出这个民族的价值观、思考模式等。希腊文明自古以来被人们看作欧美文化之基石,这和这个国家历史悠久的神话故事密不可分。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常常会把具体的一个人给神话化,展现出对所有非正义、残暴、凶险的力量抗争的大无畏精神。希腊灿若繁星的神话故事中有很大一部分起源于诗人荷马的两部巨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前者描述的内容是很久以前希腊人与特洛伊人爆发战役的传说,且详细描述了整个战役里面攻击伊利亚特的历程;后者描述了希腊军队于海上返回时遭遇的一系列离奇事件。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始于公元十四世纪,止于公元十六世纪,是那个时期新兴思想反抗旧有观念所形成的轰轰烈烈的思想文化运动。在这次旷日持久、气势磅礴的运动中,古希腊神话再一次被人们挖掘而出,再一次得到了世界学者的关注。在各个民族神话故事里,希腊神话是体系完善、故事复杂的神话之一,它凭借特有的魔力得到瞩目。希腊神话充满了人对其儿童时期之自由信念、自我认识的期待与颂扬,展现出来的以人为本的认知也是组成欧洲文学的关键部分。[2]就整个文学历史来说,特别就西方文学历史而言,古希腊神话的确占据着极其关键的地位,它对整个西方文坛产生了极其深刻的覆盖作用。

二、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希腊神话本身就有着极为显著的特色,这种特色使其拥有了独树一帜的吸引力,可以在世界文坛历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也因此对西方文学有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其关键特征是在这些神话中古人依据自身模样来造神,且给予神以人类的外貌与个性,令其可以简单自然地与人类之间产生各色各样复杂联系。古希腊神话对人类的描写有善良邪恶、美丽丑陋等各不相同的情况,然而这其中绝大部分的故事仍然以赞誉人类为主,赞誉人的果敢与永远奋斗的意志力和精神。而关于人类个性当中的缺陷,古希腊人同样予以了批判,在他们看来,就是因为人类个性当中的某些缺陷才导致了很多悲剧的发生。[3]古希腊神话故事里这类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人们有着极其强烈的吸引力与说服力,长久以来一直被全世界各个民族的人们所推崇。

古希腊神话故事里除去将神采取人格化想象处理以外,自文学概念而言,希腊神话故事自身也有着文学方面的特点。希腊神话故事本身就是一类初级阶段的文学,它具有特有的文艺吸引力,希腊神话故事里的文艺展现方式、故事桥段与审美特点均是十分有个性而且完美无缺的。

从文艺展现方式这个层面来说,希腊神话故事把很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要素集中为一体,利用夸大、想象与浪漫的文艺展现方式来创建出“神”的模样。比如,普罗米修斯是反抗专有制度、百折不挠、希望给人们寻求美好生活的勇敢者楷模;赫拉是一位外在典雅而内在充斥着妒忌的代表人物;女神雅典娜有着漂亮外在并极为聪明的英雄女子模样;阿伽门农是一位勇敢果断的代表。实际上上述人物形象和真实情况当中的人物形象非常相似,这类神话某种程度上就是真实生活情况的反映。

就在内容上而言,这里面的桥段常常富含哲理且又极其唯美,其内容十分庞杂,且神话中的差距相较而言极其大,包含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神界变化诸如此类。这类故事的桥段非常动人,引人入胜,有着极高的文艺水准。就审美特点上而言,他们对于美又带有炙热之激情与追寻。在这其中表现了人和自然、理智和感情、想象和真实协调融合,这类特有的审美特点,在整个世界文学史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三、文艺复兴后古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创作的影响

古希腊神话故事对英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它展现出的以人为本的特点对文艺复兴时期社会潮流影响重大,几乎覆盖了当时的欧美文坛。在那个时期,这些神话故事被融入于文学作品中,在世界文坛获得极高瞩目。可是作家对这些故事的再次研究并非针对文化的复兴,只是凭借古老神话来写作,传播人文主义理念,相信人类的能力以及尊崇革新进步的发展趋势。

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类英雄具有非凡的才能与造诣可以与神展开对抗,主人公大部分有着强健的体魄、果敢的性格、潇洒的外表与超乎一般人的才能。他们的涌现实际上表明,这些神话故事还有一个特点――称赞英雄人类。其象征着人和自然展开对抗,他们坚强勇敢,尽管很多英雄在和自然对抗过程时落败,但他们的果敢坚强、勇于反抗的精神被世人敬仰。英雄是为了荣耀、情感、救赎等原因投身于变革之中,英雄献身有着历史意义,这展现出古希腊人看重人类的个人发展与自然属性。这些故事给英美文学提供了大量创作素材与创作激情,持续发展的英美文学也给这些神话带来了新鲜活力。

从十七世纪中期开始产生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作家写作类型着重于理智而不是情感的表达,雪莱就是这其中的杰出作家。雪莱是英国殿堂级的抒情诗人,也是追寻希腊文艺复兴之人,其杰出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就是凭借这些神话故事里面的英雄普罗米修斯,传达其坚强不屈的追寻精神。

在19世纪下半期,工业革命使人类取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创造经济蓬勃景象的同时也激化了社会中的矛盾。这个时期欧美文学中的重要主题就是批判,其中狄更斯就是这类型的杰出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双城记》就是透过借用这些神话故事来讽刺现实,提倡人应该保持良善、品德与良心,其著作借用许多古希腊神话故事与传说。

上个世纪,英美文学将创作焦点转移至发现个体内在与人类未来的出路上,杰出人物有庞德、艾略特、乔伊斯等作家。艾略特创作的诗歌作品《荒原》取得了极高的文艺建树,也是现代派诗歌里的杰出代表,这部作品运用象征包含神话、传奇和真实转变、传统与真实交织等多维复杂内容,开创地拓宽了诗歌写作的展现方式,延伸诗作的内涵深度。美国杰出作家庞德作品《诗章》中丰富的庞杂内容,包含有文艺、经济等各个领域的情节,数次借用了很多希腊神话故事。英国作家乔伊斯的杰出作品《尤利西斯》的标题起源于神话里面的英雄奥德修斯之姓名,架构、人物、桥段都可以在古希腊神话《奥德赛》中找到对应,作家使古希腊神话和当前现实社会完美契合,有着强烈的借古喻今的含义。

通过对欧美文坛历史演变的梳理,可以得出英国文学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取得了极高造诣,令人文主义攀上巅峰。英国文坛巨匠莎士比亚,一生写出许多流传于世之佳作,例如代表作《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是以古希腊神话为背景创作出来的悲剧经典,它同时也是欧美文坛中造诣最高的爱情诗作,灵感取自于特洛伊战役开始时之传说,透过战役与克瑞西达的爱情故事表现了时代人物个性与追求的转变。文艺复兴中作家写作的内容大部分都表现对人类的人文关怀,对人性给予足够肯定与探索,尊崇人类发展历程与反思,且看重个体感情表达。这些文学家的著作中的人文精神均是从神话故事里找到灵感的,因此才可以写作出流传于世的佳作。

结语

从文艺复兴开始,这些神话故事得到了欧美文坛颇多瞩目,这里面的神、英雄经常涌现于欧美作家著作中,且这些故事极大充实了作家作品的表达内涵,激起欧美作家创作欲望,给写作内容增添了广度与内涵。这些神话故事是欧美文学的主要起源,它展现出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文艺复兴中的人文思想潮流下给作家们提供了灵感的源泉,贡献了宝贵写作材料。希腊神话故事中富于人性的神与英雄时常出现于英美作家的著作里。希腊神话凭借自身独有的文艺表现方式、情节与审美特点即使在当代文学中仍能产生影响力,了解与领会英美文学还应该对其创作灵感的来源希腊神话进行深入探索,提升整体创作背景的认知高度,才能更加深刻地解读英美文学著作。

参考文献

[1]纪琳.古希腊神话的人本精神及对西方文化的影响[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第7篇

摘要:本文主要从古希腊雕塑中的审美特点之“真是的完美”作为切入点,分析古希腊时期的审美风格。这不仅仅是出现在雕塑中的,更出现在当时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体的比例以及生活中器皿、场域的独特设计都能略见端倪。分析其基本形态,并对现在创作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古希腊 雕塑

在古希腊哲学家与艺术家眼里,人体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最具匀称和谐、庄重优美特征的审美对象。于是,古希腊艺术中,人体雕塑随处可见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如果说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永恒”,而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则是追求“真实的美”。

在文化史上,通常从亚历山大远征开始到埃及托勒密王朝臣服于罗马帝国的历史阶段称为“希腊化时期”。“希腊化时期”的题材相当丰富,出现的地区也十分广泛,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一种文化的扩张,其影响覆盖了整个欧洲,并且成为了整个西方艺术的奠基,其崇尚客观真实之美的文化便是西方文明讲究思辨性、讲究客观之真的最初体现。希腊雕塑创造了一种美的综合,对于人体本身也充满了赞美,这些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的许多****雕塑上得以体会。反过来说崇尚****的风俗也给了写实雕塑语言的发挥以淋漓尽致的机会。

在古希腊哲学家与艺术家眼里,人体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最具匀称和谐、庄重优美特征的审美对象。于是,古希腊艺术中,人体雕塑随处可见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这与希腊人特殊的观念有关。在他们眼中,理想的人物不是善于思索的头脑或者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血统优越、发育良好、比例匀称、身手矫捷、擅长各种运动的****。这种思想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他们周围的利提阿人、加里人等几乎所有临近的异族都以****为羞,只有希腊人毫不介意地脱掉衣服参加角斗与竞走。斯巴达连青年女子运动时也差不多是****的。

古希腊人在古典所有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与其他古代世界观相比较是进步的。私有制的社会存在,决定了古典世界观是重视个人个性的。但公有原则的并存,又决定了它对集体和国家的重视,从而形成了一个古典的民主主义思想。当然,由于时代的限制,古典世界观在本质上并没有离开唯心的即宗教世界观的范畴,但是,另一方面它承认人的崇高与伟大。古典世界观的主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人是主体,是标准,是世间万物的尺度,而神不过是理想的人。尽管神生活在天上,人生活在地上,但本质上人与神并没有这种天壤之别。神的身上所体现的实质上是人自身,对神的赞颂实质上是对人自身的肯定。与此紧密相联的就是那种神圣的裸裎观念,并因此而导致了更为直接的优异条件就是青年人的身体锻炼与竞技,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民的模特儿。

其次,那时的人们在浴场上、在练习场上、在敬神的舞蹈中、在公众的竞技中,经常看到****和****的动作。他们所注重而特别喜爱的,是表现力量、健康和活泼的形态和姿势。他们竭力要使肉体长成这一类形态,培养这一类姿势。几百年之间,雕塑家们就是这样的修正、改善、发展肉体美的观念。事实上,我们今日对于理想人体的观念就是始于他们的。在哥特式艺术终结的时期,比萨的尼古拉与近代最早的一批雕塑家脱离了教会传统,放弃细长丑陋、瘦骨嶙峋的形体的时候,就以留存下来的或新出土的希腊浮雕为模范。

再次,体育竞技在古代希腊是与宗教活动联在一起的,所以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更具有一种神圣的色彩。因而,奥林匹克运动会所包含的实际内容,已远非“运动会”这个概念所能容纳。实质上,它已经成为一个蕴含深广的文化现象、民族凝聚的轴心和整个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甚至有些外邦人把奥林匹亚圣地认作是希腊的首都。每两届奥运会之间的四年称做一个“奥林匹德”,它被古人用作纪年的一个计算单位;公元前776年历史上举行第一次奥运会的年份,被后人用作希腊纪年的开始。随着古典盛期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尤其是身体锻炼和比赛风气的形成,人们对人体的外在形式美的探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从理论上作出了规范。着名雕刻大师波利克里托斯就在这方面作出了贡献,他所创作的身体运动员的形象已经成为当时的典范。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他把观察与表现模特儿以及他的整个艺术理想做了一个总结,在理论研究上很有建树,后人把他这套完整的规律称之为“法式”。波利克里托斯的“法式”对后世的雕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的时期内成了人物造型的金科玉律。之后也有人对其进行了突破,但这些都说明希腊古典后期人们对人自身的美的认识与把握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古希腊的艺术家们创作了难以数计的形象,并一次又一次地对人体美作出理论上的总结与规范,使繁荣的希腊艺术在世界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页。人生来就是爱美的,而古希腊的人们则是将对美的追求更强烈的表现出来,努力的追求完美,这也正是我所向往的。

第8篇

三十多年前读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一书时,曾被他关于古典文化是一种非历史的文化的论断所吸引。他说:“古典文化并没有记忆,没有这种特殊意义的历史器官。古典人的记忆……是一种不同的东西;因为当作清醒意识中的排列整齐的远景的过去与未来,那是没有的”,“在希腊人的世界意识中,一切个人经验以至共同的过去经验在特定的瞬间的‘现在’跟前无不立即变成了一种没有时间的、没有运动的、神话式的背景”。他还指出,“修昔底德绝对没有透露出他有透视若干世纪的历史的才华……优秀的古典历史著作都一成不变地是关于作者当时的政治事件的”,“直到波斯战争时期的古典历史,以及往后很久根据传统建立起来的关于这段历史的结构,本质上是一种神话思维的产物”[1]。当时觉得斯氏的论述颇有见地,仿佛道出了某些自己未曾看到的东西,但又感到这些话似乎太武断和绝对化,而他的文化形态与文化精神的理论比较晦涩,并且已受到了批判,因而,这个问题只放在心上,未再深入思考。

较斯宾格勒稍晚一些的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在《历史的观念》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希腊思想的反历史倾向”,认为“古希腊的思想整个说来有着一种十分明确的流行倾向,不仅与历史思想的成长格格不入,而且实际上我们可以说它是基于一种强烈的反历史的形而上学的”。[2]该书中译本在1986年问世,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

1990年出版了张广智、张广勇的力作《史学,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史学》。作者全方位地探讨西方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旁征博引,视野广阔,读后很受启发,获益良多。该书有专节讨论“古典文化中的历史理论”,指出“作为西方文化滥觞的古希腊,并不是西方历史哲学的发源地,也就是说在这一片文化土壤中并没有产生出深刻的历史思想”。作者引述了斯特恩、柯林武德和斯宾格勒等西方学者关于古希腊人缺乏历史思想的论述,认为“以上这些观点都是从一定的视角或理论出发的,有的不免过于绝对,但它们都说明了古典文化的精神”。[3]

然而,就西方来说,史学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在古代两河流域、埃及和印度,虽有悠久灿烂的文化,但没有产生较有意义的史学著作。史学是希腊古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古希腊人对人类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那么,“缺乏历史思想”的古希腊人又怎会超越某些其他民族和文化,创作出优秀的史学著作,成为西方史学的源头呢?

看来,首先应在历史哲学和历史著作之间做出区别。前述那些作者主要是从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着眼的。古希腊人的历史哲学思想比较贫乏,而史学著作却有所建树。其次,史学著作有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之分。古希腊人主要是在近现代史方面取得成就,而在古代史领域内,他们的认识是幼稚的和不成熟的,神话笼罩着希腊人的古代历史。以下,我们准备就古希腊人对神话和古代历史的认识和神话与历史的交融略谈管见。

古希腊人具有丰富的神话传统。希腊神话是希腊文化艺术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4]希腊神话对古希腊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活动具有极其强烈的影响。荷马史诗在古希腊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荷马不仅是他们最热爱的、最广泛引征的诗人,而且是他们民族精神的杰出象征,他们最早历史的无可指责的权威,并是创造他们众神祇的决定性人物。”[5]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故事特别内容丰富,逼真动人,系统完整,貌似历史。这恐怕与古希腊人对神话与历史的认识和有意无意地将神话“历史化”有关。古希腊人在神话与“古史”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他们将传说的英雄视为自己的祖先,各氏族、部落纷纷将英雄当作自己的名祖,英雄的业绩是他们引以为荣的历史。希腊人将神话当成“古史”,认为是真实可信的。英雄是“古史”的主角,“在古风古典时代希腊人的眼中,他们如同远古活生生的人,属于一个比当代更古老更有力量的种族,因为他更像人而不是神,遂被当作楷模仿效”。[6]

希腊神话起源于迈锡尼文明时期。当时希腊人已有了线形文字B,但现发掘到的线形文字B泥版,仅是一些帐目的记录,丝毫不涉及历史、文学和神话。当时的神话和传说大概多以民间故事和诗歌的形式在社会上口头流传相承,还不存在任何可以称之为历史的叙述。

在所谓“黑暗时代”的荷马时代,迈锡尼文明毁灭,线形文字B失传,但神话故事仍存, 而且随着社会与人事的变迁有所增减变化。一代代民间歌手在地方上吟诵这些神话和传说,不断加以充实、补充和调整,其中最吸引人的则为关于特洛耶战争的各种故事。大约在公元前9-8世纪,这些故事被编集、加工、提炼,最后升华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希腊传统上将这两部史诗的作者归之于荷马。荷马史诗被公认为希腊神话创作的最高成就。在公元前8世纪中叶,希腊人在腓尼基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字母文字,但其大量使用则要稍后一些。荷马史诗大概最初是在口头上创作和流传的,那时也还没有什么历史的文字记录与文献。

公元前8-6世纪,希腊城邦纷纷涌现,希腊人开始了最初的文化精神觉醒。萌芽中的历史意识和理性意识,就神话和历史而言,起初仍局限在神话的领域内,表现为一系列史诗的创作和神话的系谱化、历史化。关于特洛耶战争的神话故事大大小小极多,而《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只叙述特洛耶十年战争中的一段插曲和战后一个英雄的流浪冒险故事。于是,希腊人又创作出了《塞普里亚》(Cypria)、《埃提俄庇斯》(Aethiopis)、《小伊利亚特》(Little Iliad))、《伊利帕尔息斯》(Iliupersis)、《诺斯托伊》(Nostoi)和《泰列格尼》(Telegony)六部史诗,加上《伊利亚特》和《奥德塞》共八部,系统描述了整个特洛耶战争的前后始末,合称特洛耶战争系列组诗。该六部史诗的规模和艺术质量远不如荷马史诗,皆失传。此外,还创作了关于忒拜地方英雄神话的三部忒拜系列组诗和关于天地众神的史诗《提坦诺马奇》(Titanomachy)一部。[7]系列组诗的创作迈出了将神话和传说系统化、历史化的第一步。

希腊神话中神祇众多,故事错综复杂,纷繁无章。较荷马稍后一点的另一位著名史诗作家赫西俄德遂著《神谱》,系统叙述从混沌初开到奥林帕斯诸神的诞生和发展,缕清他们之间的亲缘世系及其与其他神怪和后代英雄的关系,以奥林帕斯神系为主线来统一希腊神话。他在另一部史诗《工作与时日》中,则以神话的形式将人类的历史归结为五个种族和时代,即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黑铁时代,表达出了一种朴素的对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认识和看法。追随其后,出现了一批谱系诗人和地方史诗。他们将一些城邦的建立及其统治者家族的世系与传说中的英雄连结起来,如《科林斯阿卡》(Corinthiaca)、《弗罗尼斯》(Phoronis)和《阿里马斯佩亚》(Arimaspea)等。赫西俄德及其后继者的史诗创作为希腊神话的系统化和历史化奠定了基础,既是历史意识的体现,也满足了当时希腊人的历史兴趣。英国著名古典史家柏里指出,“在所有这些心智活动中,我们能够辨认出一种粗糙形式的、受前后一致与年代顺序的观念所指引的历史探究的本能”。[8]

从公元前7世纪末起,在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地区产生了希腊世界最早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称米利都学派,他们努力探求宇宙万物的本源。理性精神和启蒙思想的本质是批判性的,势必引向对神话和人类过去历史的探讨和反思,导致“疑古”的倾向。科罗丰的色诺芬尼对荷马、赫西俄德描述的与人同形同性的奥林帕斯众神提出了诘问,认为“任何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外貌比作自己在世上的同类”。[9]

在史学领域,出现了一批不同于史诗、用散文记事的作家。他们多半为爱奥尼亚人,爱好旅行,到处观察民情风俗,收集民间旧闻,以散文的形式记述神话传说、一些国家城市的历史和各地的风土人情制度,可称为“史话家”(Logographer,或称散文记事家)。他们有了一定的批判和研究精神,根据理性和新的伦理价值观对传统的神话进行检验和修正。其方法是从众多相互矛盾的神话版本中选出较真实的情节,删除不合理的荒谬之处,使神话合理化、历史化。但由于“合理化”的前提是相信神话的基本真实性,神话的“古史”地位并未动摇,又因缺乏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合理化、历史化的结果未能澄清历史真相,只是把神话打扮得更像历史而已。例如,米利都的赫卡泰俄斯(Hecataeus,约公元前550-478年),在其《系谱》一书卷首宣称,“我这里所写的是我认为真实的记述。因为希腊人的故事是为数众多的,而且在我看来是荒谬可笑的”,[10]表明了寻求真实与合理的态度。可惜,其全书已佚亡,我们无法全面判断其成就。然而,就其少数残篇来看,他对神话所做的合理化解释则是浅薄而不能令人满意的。比如,他认为赫拉克勒斯并未从冥界牵回那只三头狗,只是在泰那伦海角(Taenarum的一个山洞,传说是冥府入口处)捉到一条可怕的毒蛇,因它咬人致命,故有“冥府之狗”之称,等等[11]。这只是对神话的具体情节做了修正与澄清。

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罗多德开始撰写《历史》一书,他称自己的著作为Historia,原为调查研究之意,后演变为西方语言中“历史”一词。希罗多德在全书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说:“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利卡尔那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所以要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它们的光采,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12]他抱着明确的目的,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在时间的框架中加以系统叙述,说明因果,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历史》一书是西方第一部堪称为“史学”的优秀作品,为希罗多德赢得了“西方史学之祖”的称号。从希氏的前言和全书涉及的内容来看,《历史》一书可以说是一部希腊人所知的世界通史,其中包括了古代史。但仔细分析起来,该书虽穿插了不少较久远的传说和往事,实际却是一部近现代史。希罗多德在第1卷第5章中指出:“下面我却想指出据我本人所知是最初开始向希腊人闹事的那个人,然后再把我所要叙述的事情继续下去”,而这个人就是公元前6世纪吕底亚的国王克洛伊索斯,“这个克洛伊索斯在异邦人中间是第一个制服了希腊人的人。”[13]所以,该书主要是从克洛伊索斯至希波战争的希腊世界和近东地区的历史,为时不过一百多年,应属于近现代史的范畴。

希罗多德本人接受赫西俄德关于英雄时代人种和黑铁时代人种的思想影响。他说:“波律克拉铁斯,据我所知,在希腊人中间是第一个想取得制海权的人;当然,这里是不把克诺索斯人米诺斯和在他之前掌握过制海权的任何人考虑在内的。在可以称之为人类的这一范畴之中,波律克拉铁斯可以说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14]。很清楚,他认为米诺斯等人是英雄时代人种,属于神话范围,不在他所考虑和探讨的历史领域之内。而波律克拉铁斯是现代人种,属于历史的范围,因此他将波律克拉铁斯列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想取得制海权的人。[15]看来,希罗多德是把古代史让给神话去支配和占领的。

至于希罗多德对神话和“古史”的处理办法,可以他在全书前五章关于希腊人与异邦人之间最早冲突的叙述为例。在克洛伊索斯之前,他根据所谓“最有学识的波斯人的说法”,列举了五次这样的冲突,即:(一)腓尼基人将阿哥斯国王之女伊奥掳往埃及;(二)希腊人将腓尼基公主欧罗巴劫往克里特;(三)希腊人劫走科尔启斯国王之女美地亚;(四)特洛耶王子掠走斯巴达国王之妻海伦;(五)希腊联军侵入特洛耶。这五件事都属于希腊的神话传说故事,而希罗多德却基本上接受了下来,改装成历史,托之出于波斯人、腓尼基人之口。可见,希罗多德是把英雄时代的古史与今人的现代史区别开来,将前者划归神话领域,而如果自己在历史的探讨中有所涉及,仍然基本采纳,通过加工使之更合理化和历史化一些。事实上,希罗多德记述了大量往昔的趣闻轶事,富有神话和民间故事的气息与色彩。

稍晚于希罗多德的修昔底德是西方古代世界最卓越的历史家,以治学严谨、精于批判史料著称。但是,他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完全是一部当代史著作,不包括古代史。然而,全书的前23章可以说是一导论,其中修氏说明了自己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和古代史的看法,简明回顾了希腊世界从远古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历史进程,并阐述了自己研究和写作历史的方法。由此,可以看出修氏对神话和古史的态度及处理方法。

首先,我们看到了修氏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相当科学的观点与方法。譬如,他注意从物质和经济因素的角度,如地理位置、海上交通、商业发展、财富积累、人口变动等,来考察希腊历史的发展;对神话的内容和史诗的描述持有怀疑态度,认为其中不乏夸张之处;采用考古学的眼光,如由迈锡尼的遗址和提洛岛上的墓葬,来观察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由于这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不赘述。

其次,修昔底德也暴露出了他在对待和处理神话与古史方面的某些偏向和不足。(一)修昔底德不重视古代历史,对之不感兴趣。他说:“虽然对于远古时代,甚至对于我们当代以前的历史,由于时间的遥远,我不能完全明确地知道了,但是尽我的能力所及,回忆过去,所有的证据使我得到一个结论:过去的时代,无论在战争方面,或在其他方面,都不是伟大的时代。”[16] (二)他仍然把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及其业绩当作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加以叙述,如米诺斯、柏修斯、彼罗普斯、阿特柔斯和阿伽门农等。(三)在连贯概述希腊往昔历史进程时,没有看到迈锡尼文明的毁灭和迈锡尼文明与希腊古典文明之间的中断,缺乏具体的史实和确切的年代。

总之,修昔底德虽然对历史研究采取了比较客观和科学的方法,但他没有写古代历史,这不仅是因为他重视当代史,认为古代不“伟大”,更因为他无法用其比较科学的批判史料的方法来研究与撰写古代历史。神话传说笼罩着希腊的古代历史,没有关于远古历史的文字记录和可靠史料,修昔底德无“用武之地”[17]。因此,当他回顾往昔历史时,仍不得不接受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和基本情节,凭借自己的洞察力和对当代世界的社会、制度以及心理的了解来反思过去,乃至出现了漏洞和不确切之处。著名古希腊罗马史家芬利认为“就历史一词的真正意义而言,修昔底德在其开始几页中实际写出的不是历史。反之,他给于我们的相当于一种一般性的社会学理论,一种被反思地运用于过去的关于力量和进展的理论”。[18]而当代英国古希腊史家卡特勒治甚至进一步称修氏的这段前言为“考古学神话”,认为修昔底德为了证明伯罗奔尼撒战争是“最伟大的骚动”,而“矛盾地发现他本人不得不去发明他自己的主要是寓意的关于过去的神话”。[19]

如果说像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这样杰出的史学家在神话与古史之间仍划不清界限,无法恢复古史真相的话,那末,一般的希腊人在这方面就更模糊一片了。特别是,在史学家、思想家企图使神话历史化、合理化的同时,悲剧诗人却正努力使神话人性化、社会化。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改造传统的神话,大量创作了以神话为题材、但为当代服务的悲剧,借以教育鼓舞他们的观众,而不考虑历史的真实情况。在神话、史诗、悲剧的薰陶和感染下,希腊人将神话视为至宝,奉作权威和指南,以指导自己各方面的活动。他们认为神话是真实的、可靠的,英雄是自己的祖先和仿效的楷模,神话中的过去就是自己古代的历史,神话和历史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另一方面,在浓厚的神话氛围中,我们发现古希腊人在将古代的神话历史化的同时,还出现了将近代真实的历史神话化的趋向,于是历史化的神话和神话化的历史相互融合,共同溶化于希腊人的记忆乃至历史作品之中。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历史神话化的事例:如居鲁士童年的故事,波律克拉铁斯的兴亡及其指环印玺之失而复得,克洛伊索斯与梭伦的对话和他与居鲁士之间关系的戏剧性变化等。这里,再举一件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一再匡正的、被雅典人神话化的历史事实。哈摩狄阿斯和阿利斯托斋吞刺杀了当时雅典僭主希比亚之弟希帕库斯,但雅典人却相传他们刺杀的希帕库斯是当时的僭主,把他们奉为反对和推翻僭主政治的英雄,加以神化,在神圣的公民活动中心市场上竖立起他们的雕象(希罗多德,Ⅵ.123;修昔底德,Ⅰ.20;Ⅵ.53-59)。

在英雄传说被历史化的同时,神祇也被历史化了。许多“隐退的神”如海伦、狄奥斯里兄弟、许阿铿托斯、阿斯克勒庇俄斯等,都从原初的神的地位降为凡人,被世俗化成历史人物。希腊化时代的哲人欧赫墨罗斯(Euhemeros, 约公元前300年)将宙斯等天神看作远古真实的历史人物,是人世间的伟大君主,因其对人类的善行而被后世奉作神明。欧氏已不满足于对神话做细节上的合理化修正,而进一步认为:神灵是被神化的远古先祖,神话则是乔装改扮的远古历史。欧氏的理论被后世称作“欧赫墨罗斯主义”,对后人一直影响不衰。[20]

总之,古希腊人讲理性,重人性,务实而有历史感;同时也爱美,爱幻想,虔诚而迷信。古希腊人这种矛盾的精神气质在神话中和谐地融汇在一起。他们没有像汉民族那样把神话彻底改造成历史,也没有像其他上古民族那样沉溺于粗鄙荒诞的神话幻觉中。他们始终没有弄清神话与历史的真正界限,既虔诚地相信神话亦即古史的真实性,又不时地疑古,不断地修正细节,使神话日趋历史化、合理化、世俗化,同时也不断将真实的历史神话化、故事化、传奇化。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构拟出一个既浪漫优美又接近理性和现实的“古史”——神话化的历史与历史化的神话之融合与结晶。

[1]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1-24页。

[2] 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2页。

[3] 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5-13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3页。

[5] Finley,The world of Odysseus,Peguin Books, 1979,p.15。

[6] Carlo Brillante,“Myth and History”,in Approaches to Greek Myth,London 1990,p.94。

[7]Moses Hadas,A History of Greek literature,Columbia Univesity Press,1950,pp.28-29。

[8] Bury,The Ancient Greek Historians,New York,1908,p.6。

[9] 转引自敦尼克等主编《哲学史》第1卷上册(中译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85页。

[10] 转引自Bury,The Ancient Greek Historians,第13页。

[11]同上参阅Dowden,The Uses of Greek Mythology,London&New York,1992,p.43;1992,p.43。

[12] 希罗多德:《历史》上册(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页。

[13] 希罗多德:《历史》上册(中译本),第3页。

[14] 希罗多德:《历史》上册(中译本),第247-248页。

[15]参阅Paul Cartledge,“Inventing the Past:History v. Myth”,in The Greek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29。

[16]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页。

[17]修昔底德明确说:“他们(指散文编年史家——笔者)的题材,由于时间的遥远,迷失于不可信的神话境界中。”(《波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译本),第17页)

[18]Finley,“Myth,memory and History”,in The Use and Abuse of History,Penguin Books,1975,p.19

第9篇

[关键词]古希腊;宗教;奥运会;共同信仰;精神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究竟起源于何时,无从考究。但从公元前776年在伊利斯城邦举行了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届奥运会时起到公元394年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废止古奥运会时止,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这在世界文明史上堪称奇迹!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运动会能像古奥运会这样延续千年,生生不息。绵延千年意味着什么?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得古奥运会绵延千年之久?笔者认为:共同的宗教信仰,是维系古奥运会千年史的精神支柱。随着罗马帝国的入侵,基督教被定为国教,“共同的宗教信仰”这股支撑古奥运会存在与发展的精神力量逐渐衰微,古奥运会也随即消亡。现代奥运会创办已有百年历史,现正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要使现代奥运会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必须借鉴古奥运会的历史经验,创建奥运“共同信仰”。

一、古奥林匹克运动——古希腊宗教特有的仪典和祭礼

(一)古希腊地理环境与民族性格

公元前2000年,古希腊原始先民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并逐渐向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海一带扩张。古希腊的地理范围的主要部分是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希腊半岛,其东与爱琴海相连,西临爱奥里亚海,境内群山环抱,土地贫瘠,雨量不足,不利于农业。希腊人适应了这种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找到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平川居民从事农业,大量种植适合土壤生长的葡萄和橄榄,收获之后用其酿造葡萄酒和榨取橄榄油,再运往国外与埃及和西亚诸国交换粮食,弥补农业先天不足造成粮食供应紧缺问题;山地居民有的从事游牧业,有的利用山土矿藏丰富,多优质陶士和上等的大理石的优势,以手工业为生;近海居民依靠捕鱼、制盐和航海经商谋生。由于半岛具有长而曲折的海岸线和较多天然良港,希腊居民多以航海经商为生。从远古时代起,希腊人的商业航海贸易就很发达。这种航海经商的生活方式,不仅使希腊人大开眼界,心胸开阔,热情奔放,充满活力,而且使希腊居民不断地流动,从而从根本上摧毁了早期希腊的血缘组织和森严的等级制度,促使其民族的生产关系向契约形式转化,为大量自由民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民之间的平等的人际交往,使得希腊人开放,对自由充满热爱。另外,希腊人在商业航海与贸易中,打交道最多的总是这样一些东西:外出,交往,得失和胜负。取得胜利,是人人的向往,但要付出很多的艰辛和努力。取得胜利的人,会被大家当作英雄一样推崇。久而久之,这些生活习俗会积淀在希腊人的文化心理中,希腊人变得越来越崇尚竞争,越来越崇拜英雄。“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某种类型的前提因素。”[1](P20)生活在这种地理环境中的希腊民族,形成了特殊的民族性格:热情奔放,充满活力;热爱自由和竞争,对英雄无限崇拜。

(二)古希腊宗教的演变及特点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人类特定时期思维和认识水平。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时期,人类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以为在人类之外还存在一种特别的神,因此,在各种活动之前,都要祈求神的帮助,宗教就这样产生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古希腊也不例外。古希腊的原始宗教起源于某种再生仪式,或迎接春季的来临,或为某个人举行成年人洗礼的仪式,所以古希腊宗教“并不是精神性的、个性的行为,而是社会性的、集体的行为”[2](P31)。由于古希腊民族崇尚自由,所以在古希腊本土及各个殖民地流行着不同的民间信仰,这些不同的地域信仰后经演化和融合,到古希腊城邦奴隶制形成的时期(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全境流行的宗教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奥林匹斯教,是古希腊普遍接受的官方宗教,是各城邦的共同信仰;另外两种是狄奥尼索斯教和俄耳普斯教,主要流行于古希腊社会的民间,为一部分奴隶所信仰。奥林匹斯教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吸收爱琴宗教、克里特—迈锡尼宗教、埃及宗教等许多较古老宗教传统而逐步形成的。它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以极为丰富的神话传说作为教义和补充;二是以奥林匹斯山诸神为代表神人同形同性神格膜拜;三是具备一套较为完整的神庙、祭司制度和典章仪式。奥林匹斯的诸神中主要有12位主神,它们是:众神之父宙斯,天后赫拉,海神波塞冬,农神得墨忒尔,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耳忒弥斯,火神赫斐斯塔司,智慧女神雅典娜,战神亚力司,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神使赫尔墨斯,灶神赫斯提亚。这些神与人同形同性,即具有同人一样的身体和感情,同人一样的弱点和需求,而不同点则在于他们比人类更强大,更有力量,而且是永生不死。希腊宗教是希腊社会和文化精神世界中永存的因素。

(三)古希腊宗教与竞技运动

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众神平时在山巅上欢宴作乐,有时则离开他们的宝座下降人世,参与人事,有时还因人事之故,各主一方,日相争斗。于是,人们只有同这些神灵建立恰当而和善的关系,才有利于生存。这样,祭祀神灵便成了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希腊人以各种活动尤其是形体动作来表达对神的崇敬与感激。希腊人还认为,最美的生活莫过于与神接近,而这种活动的主要方式又莫过于祭祀,而最隆重的祭祀盛会又莫过于歌舞、竞技和戏剧表演。古希腊人相信,如果按神的旨意去做,神就会赐给他们丰盛的礼物和一切美好的东西,并认为在竞技场上的优胜者,就是信心的象征,毅力的化身,就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所以在运动会上,人人都努力表现信心、毅力、忠诚、勇气和忍耐力。因此,体育竞技便以祷告神灵,祈求福祉寄托意愿的方式纳入了整个希腊民族的精神表述之中。在当时,并存着四大竞技运动会,都是为祭祀而设,一是祭祀海神波塞冬的伊斯特摩斯运动会;二是祭祀太阳神阿波罗的皮托运动会;三是祭祀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尼米亚竞技会;四就是祭祀宙斯的奥林匹亚运动会。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是为了祭祀女神赫拉而设的赫拉运动会,只有女人参加。由此可知。竞技运动是希腊特有的仪典和祭礼形式。希腊人通过这样一种特殊的仪典祭礼形式来满足群体和自我的宗教心理需要。

(四)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泛希腊色彩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以祭祀泛希腊诸神尤其是希腊主神宙斯为中心展开的,围绕其起源的各种传说,当然也以这些神祗为中心。其中最主要的传说:一是宙斯与其父罗诺斯争夺万神之首的王位而进行你死我活的决斗,最后以年轻的宙斯取胜而告终,因而宙斯为自己举行盛大的祭典进行庆祝;二是关于宙斯与底比斯王安菲特律翁之妻阿尔墨涅的私生子,著名希腊勇士赫拉克勒斯,他为了庆祝离家后所完成的十二件巨无比的伟业在阿尔提斯神域举行盛大的、包括竞技在内的祭典来庆祝自己的胜利;三是吕狄王坦塔罗斯之子珀罗普斯为了娶伊利斯国王之女希波达弥来同国王俄诺玛俄斯进行战车比赛,为了庆祝胜利和婚礼,珀罗普斯在奥林匹亚举行盛大的祭典和竞技会向诸神谢恩。争论哪一种传说是古奥林匹克竞技的真正起源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可能有结果的。古奥运会本来就是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围绕宗教的目的展开的。希腊人为娱神而竞技,希腊宗教提供了娱人的环境。当通过娱人来娱神的宗教习俗和传统随着着希腊宗教的逐渐成熟并为全希腊所普遍接受之时,古奥运会竞技也发展成为整个希腊民族统一的祭祀竞技集会,具有泛希腊色彩。转贴于

二、唯一的宗教催生出唯一的古奥运会

其实,以竞技比赛作为宗教祭祀的一部分,不光古希腊有之,世界上其他地方也不乏其例。譬如,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也多与原始的宗教活动有关。云南纳西族信奉东巴教,他们在祭祀,婚丧或节日中常以多达数十人至数百人演练的集体武术活动——东巴跳来供奉始祖丁巴什罗。不光在中国,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新年时期通常举行宗教性的竞技会,以祭祀春天和太阳神,比赛项目包括赛车、赛跑和两队人持刀枪进行打斗等。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古印度人也都有类似的习俗。可是为什么其他地区的宗教并没有催生出像古代奥运会这样历经千年规模宏大的盛会呢?原因在于古希腊宗教的唯一性:这个唯一性体现在它同时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它孕育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人格观念;二是它酝酿出了灵肉并重、身心两全的人生理想。这两个方面不是其他地区的宗教所同时具有的。下面分别从这两个方面予以论述。

(一)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人格观念

竞技运动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比赛是否具有公平性,而公平竞争的核心前提是人人平等。只有人人平等,不同类别的人才能同场竞技;只有人人平等,同场竞技的才有公正可言。如果没有平等的人格观念,不同类别的人要同场竞技无异于痴人说梦,即使偶尔同场竞技了,也会出现以强凌弱的斗争和冲突,这势必会影响竞技运动会的存在和发展。希腊宗教宣扬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人格观念。“它不仅通过神与人之间的等距关系直接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它还通过神与神之间平等关系间接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3]古希腊宗教以进入奴隶制城邦文明时期(即成熟期)为分界线,此前,它属于某些特权阶层的祭祀职能,此后便成了集体的城邦祭祀或公共祭祀。任何人都可以与神对话和交流,不再需要任何中介。“以前只有受神恩宠的人才能够受到神的保护,现在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受到神的保护。”[4](p55)那些原来被当作威力法宝而珍藏在宫殿或祭司的深宅里的圣物,如授权用的符号,宗教象征、微草和木偶等,现在都被移到神庙这个开放的公共场所。这就意味着,在希腊社会中,已经不复存在所谓的宗教特权阶级,所有的城邦公民,不论他们的出身地位和职务有多么大的差异,在神的面前都是同类人,一律平等。

(二)灵肉并重、身心两全的人生理想

古希腊宗教既崇尚肉体的力量也崇尚精神的力量,强调的是灵与肉的完美统一。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们不仅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而且也像凡人一样好色成性、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甚至为老不尊。他们与人类是同形同性,两者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神比人更健壮更有力量,能够长生不老。神除了有超凡的精神力量之外,还有着最强壮的肉体力量。从希腊时期留存下来的许多雕塑来看,神的形象无一例外地都表现为强壮而健美的人体形态,甚至常常是以裸体的形象出现的。因此希腊男子都以裸体的形象出现在奥运会上,他们认为这不仅不是侮辱神灵,相反还是对神的无限虔诚,只有这样才能与神的距离最近,神才会降神福于他们。在这种宗教信仰的感召下,灵肉并生,身心两全才成了古希腊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正是在这种人生理想的影响下诞生的,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理想。要知道对健美体魄的偏爱就是对神的偏爱,而这种偏爱无疑会引发人们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以及对竞技比赛的强烈渴望。因此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体育运动相当发达,这也就是古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会长盛不衰的又一原因。

三、创建“共同信仰”——古奥运会盛衰史对现代奥运会的启示

古希腊民族共同的宗教信仰确立了古奥运会的方向,赋予了它一定的目标,创造并维系了它1169年的历史。由于共同的宗教信仰,古代奥运会仅仅因为地震原因中断了两届,现代奥运会才100年的历史,却因战争原因中断了三届。尤其是现代奥运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诸如种族歧视、政治干预、兴奋剂的困扰、恐怖主义的威胁等等。因此,建立共同信仰非常必要。共同信仰、共同理想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和动力。奥林匹克运动的共同信仰就是奥林匹克主义。对于个人来说,它是一种人生哲学,提倡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对于社会来说,它是一种社会哲学,倡导要承担起更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使体育活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发展。”[5](P31)21世纪奥林匹克应当是属于人类的,奥运历史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整个国际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有利于世界人民。现代奥运会为人民、为人类的思想永远不变,五十年不变,一百年不动摇。

[参考文献][1]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c].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简艾伦·赫丽生.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M].谢世坚,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张佃渡,赵玉.从宗教维度看奥运会为什么诞生在古希腊[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10).

第10篇

  摘要:本文主要从古希腊雕塑中的审美特点之“真是的完美”作为切入点,分析古希腊时期的审美风格。这不仅仅是出现在雕塑中的,更出现在当时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体的比例以及生活中器皿、场域的独特设计都能略见端倪。分析其基本形态,并对现在创作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古希腊 雕塑

在古希腊哲学家与艺术家眼里,人体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最具匀称和谐、庄重优美特征的审美对象。于是,古希腊艺术中,人体雕塑随处可见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如果说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永恒”,而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则是追求“真实的美”。

在文化史上,通常从亚历山大远征开始到埃及托勒密王朝臣服于罗马帝国的历史阶段称为“希腊化时期”。“希腊化时期”的题材相当丰富,出现的地区也十分广泛,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一种文化的扩张,其影响覆盖了整个欧洲,并且成为了整个西方艺术的奠基,其崇尚客观真实之美的文化便是西方文明讲究思辨性、讲究客观之真的最初体现。希腊雕塑创造了一种美的综合,对于人体本身也充满了赞美,这些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的许多裸体雕塑上得以体会。反过来说崇尚裸体的风俗也给了写实雕塑语言的发挥以淋漓尽致的机会。

在古希腊哲学家与艺术家眼里,人体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最具匀称和谐、庄重优美特征的审美对象。于是,古希腊艺术中,人体雕塑随处可见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这与希腊人特殊的观念有关。在他们眼中,理想的人物不是善于思索的头脑或者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血统优越、发育良好、比例匀称、身手矫捷、擅长各种运动的裸体。这种思想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他们周围的利提阿人、加里人等几乎所有临近的异族都以裸体为羞,只有希腊人毫不介意地脱掉衣服参加角斗与竞走。斯巴达连青年女子运动时也差不多是裸体的。

古希腊人在古典所有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与其他古代世界观相比较是进步的。私有制的社会存在,决定了古典世界观是重视个人个性的。但公有原则的并存,又决定了它对集体和国家的重视,从而形成了一个古典的民主主义思想。当然,由于时代的限制,古典世界观在本质上并没有离开唯心的即宗教世界观的范畴,但是,另一方面它承认人的崇高与伟大。古典世界观的主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人是主体,是标准,是世间万物的尺度,而神不过是理想的人。尽管神生活在天上,人生活在地上,但本质上人与神并没有这种天壤之别。神的身上所体现的实质上是人自身,对神的赞颂实质上是对人自身的肯定。与此紧密相联的就是那种神圣的裸裎观念,并因此而导致了更为直接的优异条件就是青年人的赤裸身体锻炼与竞技,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民的模特儿。

其次,那时的人们在浴场上、在练习场上、在敬神的舞蹈中、在公众的竞技中,经常看到裸体和裸体的动作。他们所注重而特别喜爱的,是表现力量、健康和活泼的形态和姿势。他们竭力要使肉体长成这一类形态,培养这一类姿势。几百年之间,雕塑家们就是这样的修正、改善、发展肉体美的观念。事实上,我们今日对于理想人体的观念就是始于他们的。在哥特式艺术终结的时期,比萨的尼古拉与近代最早的一批雕塑家脱离了教会传统,放弃细长丑陋、瘦骨嶙峋的形体的时候,就以留存下来的或新出土的希腊浮雕为模范。

再次,体育竞技在古代希腊是与宗教活动联在一起的,所以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更具有一种神圣的色彩。因而,奥林匹克运动会所包含的实际内容,已远非“运动会”这个概念所能容纳。实质上,它已经成为一个蕴含深广的文化现象、民族凝聚的轴心和整个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甚至有些外邦人把奥林匹亚圣地认作是希腊的首都。每两届奥运会之间的四年称做一个“奥林匹德”,它被古人用作纪年的一个计算单位;公元前776年历史上举行第一次奥运会的年份,被后人用作希腊纪年的开始。随着古典盛期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尤其是赤裸身体锻炼和比赛风气的形成,人们对人体的外在形式美的探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从理论上作出了规范。著名雕刻大师波利克里托斯就在这方面作出了贡献,他所创作的赤裸身体运动员的形象已经成为当时的典范。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他把观察与表现模特儿以及他的整个艺术理想做了一个总结,在理论研究上很有建树,后人把他这套完整的规律称之为“法式”。波利克里托斯的“法式”对后世的雕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的时期内成了人物造型的金科玉律。之后也有人对其进行了突破,但这些都说明希腊古典后期人们对人自身的美的认识与把握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古希腊的艺术家们创作了难以数计的形象,并一次又一次地对人体美作出理论上的总结与规范,使繁荣的希腊艺术在世界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页。人生来就是爱美的,而古希腊的人们则是将对美的追求更强烈的表现出来,努力的追求完美,这也正是我所向往的。

第11篇

摘要:希腊的阅读文化有自己的特点,不重读书而重阅物。文章分析了希腊阅读的现状以及成因,讨论了其对我国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2-0105-03

希腊是个美丽的国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国土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境内多山,最高峰为奥林匹斯山;三面临海,西濒临爱奥尼亚海,东临爱琴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大陆相望。希腊是地中海式气候,终年温润宜人,阳光充足,无酷暑严冬。

尽管地理环境论并不为人所广泛接受,但难以否认的是,地中海的美丽风景陶冶了古希腊人的情操,这使古希腊人很早就意识到了独立、自由的价值。温和舒适的气候使得人们时常徜佯户外寻找乐趣,酿就了希腊人崇尚自然、热爱户外活动的习俗。

1教育、游历与运动

1.1普及教育

现代希腊有1,000多万人口,实行义务教育,98%的成年人具有读写能力。2008年修订的《希腊宪法》第十六条规定:“一、国家有义务发展和促进艺术和科学、研究和教学自由。学术自由和教学自由不应免除任何人忠于宪法的义务。二、教育构成国家的一项基本使命,并应以对希腊人进行道德、智力、职业和身体训练,发展民族和宗教意识,造就自由的和有责任心的公民为目的。三、义务教育的年限不应少于9年。四、所有希腊人均有权在国家教育机构中接受各层次的免费教育……”可以看出现代希腊大力普及教育,并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

1.2自由游历

古希腊尤其是雅典政治环境较为民主自由,公民拥有言论自由、出游自由等权力,独立人格受到重视。希腊政府也鼓励民众外出经商,游历各国,开展文化交流。

政治环境和地理位置有利于希腊的学者文人外出考察学习,到东方游历较为盛行。希腊著名的文人学者大多有过到东方游历、接触东方文化的经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繁荣。有着“科学和哲学之祖”之称的泰勒斯曾遍游古埃及和西亚,在巴比伦留居12年,对巴比伦的数学、天文和历法颇有研究。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曾到古埃及、巴比伦、波斯、古印度等许多地方漫游,探究不同地方人们的思想。“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则到过巴比伦、叙利亚、腓尼基,甚至波斯帝国的京城苏萨采访当地的民间传说,了解当地社会状况和风俗习惯,在其名著《希波战争》里留下了对东方风物的详细记载。

现代希腊人仍然热衷到世界各地旅游,享受生活。而希腊本土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充满神话色彩的文化遗迹也使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每年仅到雅典的游客就有300多万,旅游业是希腊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1.3热爱运动

希腊的教育强调智力和身体两方面,他们认为健全的心智存在于健全的体魄之中。希腊人爱好体育活动,经常举办各种运动会。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于公元前776年在雅典举行的,从此确定了每隔四年举行一次为期五天运动会的早期奥运会制度。希腊城邦之间甚至签订了在奥运会期间休战,各城邦必须保证自己管辖的地区允许参会运动员安全通过的神圣和约。即便在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之时,奥运会也如期举行,充分体现了希腊人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之情。

2希腊的阅读状况

希腊的普及教育、自由游历及热爱运动等文化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并对现代希腊人的阅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古希腊人对图书馆非常看重,建造了被誉为“人类文明世界的太阳”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现代希腊人仍然热爱生活、热爱自由、热爱户外运动,但读书活动却并不活跃。2004年希腊国立图书中心进行的《阅读习惯调查》显示,34%的成年人认为自己是个“读书人”;8.6%的人称他们一年看的书在10本以上;22.2%的人认为自己是功利阅读;43.8%的人表示自己从不看书。相比同期欧盟各国的情况,希腊国民的阅读率排名非常靠后,几乎垫底。

2.1希腊的图书馆

图书馆曾经在古希腊社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当时的学术资料中心。康福拉评论道:“马其顿军队使得希腊人成为整个已知世界的主人。”这些征服者并没有学习当地的语言,但是他们认识到,假如想有效统治当地人,就必须理解当地人,就必须收集他们的书籍并把它翻译过来。因此,希腊统治下的各国首都兴建了图书馆。这些图书馆不仅仅是为了炫耀,也是维护希腊统治的工具。古希腊人重视图书馆,但并不把收集书籍、修建图书馆看作是鼓励阅读、普及教育的手段。

自现代希腊1827年建国以来,图书馆一直隶属于教育机构,归教育部管辖。图书馆馆舍建设由国家预算拨款以及欧盟共同资助拨款,日常经费预算主要来自欧盟的资助。从国家财政支出中可以看出,希腊图书馆方面的预算在国家文化预算中处于很低的位置,不到博物馆和文化遗址投资的十分之一,甚至低于在音乐和表演艺术方面的投入(见表1)。

作为希腊图书馆代表的国家图书馆成立于1832年, 没有外借部门, 资料仅供读者在阅览室阅读。 其开放时间较短, 普通阅览室的开放时间为: 周一至周四的09:00―20:00,周五至周六的09:00―14:00。

图书馆一直不为民众所重视,许多希腊人根本不利用图书馆。据欧洲民意调查278(2007)显示,在过去十二个月中,有71%的希腊人参加了至少一次电视或电台的文化节目;55%的希腊人读过一本书;46%的希腊人去过电影院;33%的希腊人去过纪念地点或文化遗址;30%的希腊人去过剧院;25%的希腊人去过博物馆(几乎是2002年调查的两倍);21%的希腊人听过音乐会;15%的希腊人访问过图书馆;12%的希腊人听过芭蕾或歌剧。

希腊人普遍认为使用图书馆是一种特权,而不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有资格使用图书馆。而且长期以来,希腊人不懂得图书馆员的意义,大都认为只要大学毕业,任何专业的人都可以担任图书馆员。1961年仅有5个图书馆专业学生在希腊图书馆工作,他们全部毕业于外国的图书馆学校。同时学校图书馆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近年的经济危机中,为了减少成本,政府关闭了近800所学校图书馆,甚至向5~18岁的孩子发放教学光盘,代替成本更高的书本。

2.2希腊人的购书与网络阅读

现代希腊人的读书态度也可以通过其购书情况来反映。据调查,2004―2005年希腊人的平均家庭年支出约1,081.32欧元,“文化休闲”方面的支出占全部家庭支出的5%。其中用于电影、戏剧、音乐、歌剧、博物馆等的费用为149.88欧元,占家庭支出的0.7%;购买书籍的费用为142.68欧元,占家庭支出的0.66%;购买电影、音乐CD的费用为51欧元,占支出的0.235%。购书费用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较低,且同期的希腊书价约为16欧元,即平均每个希腊家庭一年买8本书左右,同西方其他国家相比处在较低水平。

1981年希腊加入欧盟,在欧盟的大力扶持下,希腊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发展迅速,整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在巴尔干地区居于领先地位。最近的希腊宪法修订案也主张所有公民都有参与信息社会的权利。而根据2007年的一项欧洲民意调查显示,只有25%的希腊人每月至少使用一次互联网,这相当于欧洲平均水平的一半。在互联网上,人们主要进行的活动有:28%的用户访问博物馆、图书馆或相关内容;50%的用户下载免费音乐;37%的用户听收音机或音乐;35%的人在网上搜索文化信息。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希腊人很少进行网络阅读,希腊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使希腊人更喜欢户外运动以及面对面的交流。

3提倡“阅物”

相较读书而言,希腊人更喜欢阅物。希腊现有国家记录在册的遗址及建筑40万处,世界文化遗产16处,广泛分布的文化遗址与丰富多彩的文物增长了人们的阅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希腊政府也支持人们进行此类“阅读”。这从国家对文物遗址的重点保护以及对发展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可以看出来。

3.1保护文化遗址

希腊政府非常重视对文化遗址的保护。除制订了极其详尽的法律制度外,其在执行方面也以认真严格著称。为了维护文化古迹原貌,政府也颇费心思。如:在萨洛尼卡市有一座长1,000多米的陆地旱桥,紧靠国际博览会会场,是该市重要的交通干线之一,是为保护桥下的一大片古罗马时代遗迹而修。

3.2经费支持

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一向在财政预算中处于优先地位,由表1中也可以看出政府对文化遗址的投入比重。一些重要的公共博物馆和展览馆几乎完全依靠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如:国家画廊――亚历山德罗Soutzos博物馆、雅典的古典艺术博物馆、Thessalonik的国家当代艺术博物馆等。正式开放于2009年6月20日的新卫城博物馆,总投资达到13亿欧元,面积是旧馆的10倍之多。尽管最近希腊面临经济危机,但政府也没有大幅消减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预算。

3.3免费的博物馆

希腊的博物馆大多是与古迹相辅相成的。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认知的日益增长和审美欣赏的需要,希腊政府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制订了许多政策,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被赋予管理自治权并获得大量的财政支持,以用于发挥博物馆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著名的博物馆当属雅典的国家考古博物馆,其同时也是希腊最大、馆藏最丰富的博物馆。此博物馆始建于1866年,收藏了大量希腊出土的古代文物和精美的艺术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博物馆之一。其收藏的数千年前的古代文物均为真品实物,全面集中地展示了古希腊文化。在希腊,博物馆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免费开放,如对希腊的学生和在希腊注册的外国学生免费开放,这既是法律规定,也得到了国民的认可。

4启示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阅读进行研究,形成了多种阅读理论。从阅读的动机而言,巴特勒曾将其粗分为三类:获得信息、美的欣赏以及直接的快乐。从阅读的对象而言,阐释学理论认为,社会就是一个大文本,任何社会现象和社会实践都可作为文本。王余光教授曾指出:“长期以来,人们把阅读与读书等同起来,其实,阅读的过程是阅读主体(读者)与客体文本(可以是一本书,也可以是整个宇宙)相互影响的过程,是阅读主体实践活动与精神活动的一种体现。”笔者也认为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长见识,提高文化素质,在这一点上读宇宙万物与读书具有同样的结果。读书可以视为狭义阅读,而阅物则是广义阅读。希腊就是广义阅读的典型代表。

我国是农业大国,多年来的文化传统是“耕读传家”“勤学苦读”“学而优则仕”。而希腊面向大海,只有少许盆地适宜农耕,人民更喜欢游历和运动。文化传统对现实的阅读情况有很大影响,希腊政府同样将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作为希腊文化政策的主要目的,但他们显然不认为读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唯一方式,“阅物”同样具有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政府处理文化遗产的一贯统一立场和政策文件中占主要地位的关于希腊文化独特性的认识等方面。

希腊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在文化的诸多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至今仍有巨大的影响力。如今的希腊博物馆事业极其发达,希腊社会各个层面均重视文物古迹的教育作用,大量博物馆对少年儿童免费开放,从而使希腊人能够从小认识和理解希腊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因此,笔者得出结论,读书与“阅物”是一致的,阅读并不仅仅指读书,读宇宙万物也是一种阅读方式,在这方面,希腊别样的阅读风情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参考文献:

[1][英]汤比因.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31.

[2]《世界各国宪法》编辑委员会.世界各国宪法[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710.

[3]李晋悦编译.希腊出版业面面观[N].中华读书报,2008-08-27.

[4]冯中豪.希腊债台高筑刀砍高福利紧缩政策引万人大罢工[N].新京报,2011-09-25.

[5]方竟成.希腊文化遗产保护若干法律与实践的启示[J].中国名城,2009(10):39-43.

第12篇

关键词: 伟大心灵;审美意识;美学意义

综观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美学观到古罗马朗加纳斯的美学观,我们可以发现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社会时代的美学思想潜流中有一股在审美活动中起作用的审美意识的主流。这一主流思想在朗吉努斯那里作了深刻总结,他“立足于创造主体谈文学作品的意旨、境界和风格,可谓抓住了创造意识(即审美意识系统)这一根本,由此出发谈崇高,首先强调人要有伟大的心灵”①,其中心论点: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本文拟就“伟大的心灵”在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社会时期的形成、运动、跃迁以及完满建构“伟大的心灵”(崇高的主体精神)的意义等方面仅作粗浅探讨。以期为建构现代美学有所裨益。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伟大的心灵”的形成

古希腊罗马人追求伟大心灵的实质就在于追求主体审美意识的高指标和审美意识的完满塑造。他们在追求主体审美意识的高指标要求和审美意识完满塑造上显示了自己的自豪感。毕达哥拉斯认为“人有好的灵魂便是幸福的”,他意识到了人的心灵内在追求;赫拉克利特认为人应当做到“宁取永恒的光荣而不要变灭的事物”,这一思想体现了要以人为本的美学要求;德谟克利特说,“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他强调创造主体的心智能力的发挥;苏格拉底主张人们不应“只注意金钱名利,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他看到了审美主体塑造的重要性。不论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还是苏格拉底,他们都立足“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基点上,看到了“伟大的心灵”的崇高主体精神塑造的重要性。

那么,“伟大的心灵”在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时期是如何形成呢?

首先、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相对完满的民主政治气候保证了古希腊人生活的多样化开拓的自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人性文化的生活方式。古希腊依山临海,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生活富庶。人们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同时,还有一定的闲暇时间去发展文化教育和艺术活动,身心得到和谐自由发展。“伟大的心灵”在自由、淳朴、开放、乐观的天性中得以萌发。在这种多彩的人性文化生态中,人类人性文化童年时代的健全发展得到了充分体现,并成为人类人性自然发展、社会生活充分展开的典范。“伟大的心灵”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形成,更重要的原因是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古希腊的文化;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尤其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奴隶主民主制取代贵族奴隶主专制统制后,推动了农业、商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为文化艺术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人们享有的充分的民主和自由的空气为“伟大的心灵”的塑造提供了精神气候,以人为本的民主主义时代精神在民主政治环境中迅速勃发。没有自由就没有伟大心灵。因为生命的自由(即审美的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生存境界。生命的自由就是诗意的生存,古希腊人诗意的生存环境保证了他们的生命自由。根据自由的本质规定,生存的诗化自由涉及到或必然要求生存劳动的自由,生存思想的自由和生存关系的自由。其中劳动的自由是生命自由存在的前提,思想自由是生命自由的诗化境界,关系自由是生命自由的人文关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恰恰保证了他们的劳动的自由,生存思想的自由和生存关系的自由。因此古希腊人诗意化的生存理想的追求是生命自由前进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没有生存的自由就没有生命的自由,一部古希腊人生命的自由史就是一部生存的自由史。可以说,自由创造了“伟大的心灵”。

其次、古希腊神话哺养了古希腊人的人性文化结构。古希腊神话体系结构凝结着人类固有的意识幻象系统结构,它对人类意识系统结构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不仅保证了古希腊人开放性的人性文化结构的形成,更为古希腊人性结构定格在“热爱生活,向往民主和崇尚理性”的特征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古希腊神话“作为一种顽强的心理模态,必然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和生活理想”②。自由、独立和协调的人性结构在古希腊温和的气候,辽阔的海洋,富庶的土地,民主的政治生态里得到了充分的发芽和生长。因此,古希腊神话为“伟大的心灵”提供的血液和营养。“伟大的心灵”产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又会产生伟大的作品。而作品总从属那个时代,同时,那个时代的作品反过来又会影响那个时代的人。

此外、“拿美来浸润心灵”(柏拉图)是古希腊罗马人培育伟大的心灵的一条重要途径。美如何又能培育伟大的心灵呢?我们先看看古希腊罗马先哲们智慧的独白:毕达哥拉斯派认为,音乐能“导引灵魂”、“好的音乐能完善灵魂”;赫拉克利特说,真正富有智慧的人,不能以“庸众为师”,不能只靠两只眼睛看人,而要向心灵优美、智慧超凡的人学习。苏格拉底认为,只有表现了人的灵魂的艺术才是“最动人心魄的、最令人愉快的,最亲切的,最迷人的和最可爱的”;柏拉图虽然宣布诗人在撒谎和诗作是亵渎灵魂的两条罪状,但他仍从维护贵族专制制度的立场极力推崇融美于心灵,培养“身心和谐”的人。他满怀激情地写道:“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相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并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吗?”③柏拉图“用美来浸润心灵”就像“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这样,智者派更是把人提到社会的中心地位,重视人的智慧和能力的培养。不难看出,美育使人的心灵达到和谐,通过在个体心灵中培养起一种明晰的形式秩序感,为崇高的道德意志和理智的主体精神(即“伟大的心灵”)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伟大的心灵”的形成实质上也是古希腊美学主体结构的形成。我们从古希腊神话结构中已经看到美学模式的萌芽和生长态,神的个性形象的展开就是人性的展开,神性的整体展开就是人性的整体展开。古希腊神性理想的必然性预示着人性理想的必然性和人类心灵的自然合理性。“伟大的心灵即崇高的主题精神,包括伟大的人生目标,正确的价值观,民主意识和创作的激情与想象力、创作力,这一切汇成内心强大的审美意识体系。”④ 那么,强大的审美意识体系的建构成功,事实上就是美学主体结构的完成。因为美学就是人的审美学。“人的审美”有两个基本规定:一是人;二是审美。只有人才有主体意识,只有人才有审美意识需要,这两个基本规定就有一个核心:审美意识。要研究美学,就是研究审美学,那么研究审美学,就要搞清人的审美意识到底是什么?即审美意识的本质是什么。审美意识的本质关涉着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审美范畴的等美学上一系列的问题。譬如,审美欣赏无非就是审美意识的运转,审美创造无非就是审美意识的外化,审美范畴的分类只有按审美意识标准分类才能走向清晰(如生活审美、自然审美、艺术审美……)。因此,古希腊人审美意识的完善就是美学主体结构的完成。转贴于

二、“伟大的心灵”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运动和跃迁

“伟大的心灵”在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社会时期的运动和跃迁表现它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创造上。

第一、伟大的文学,需要伟大的心灵。苏格拉底在《斐多》中一再呼唤他内在的“灵祗”,对他来说,这个内在的声音并不囿于个人,而是指向人类共同的追求。这是伟大心灵的永恒价值追求,更是伟大心灵的终极指归!在朗吉努斯看来,崇高的作品出自对崇高心灵的模仿,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他要求诗歌和艺术必须歌颂英雄人物,表现高尚的德行和思想境界,具有一种高贵的情调和风格。“我们所赞赏的不是小溪小涧,尽管溪涧也很明媚而且有用,而是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尤其是海洋。”⑤“真正的才思只有精神慷慨高尚的人才有。……崇高的思想是当属于崇高的心灵。”⑥换句话说,伟大心灵的运动必然是伟大思想的运动。从古希腊的悲剧来看,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不是悲剧,而是民主意识,是人性思想之花。从悲剧中更能透视“人可以创造一切”、“人可以重新塑造自己”,也即“伟大的心灵”的运动的力量,它“指向崇高的人性净化”。第二、艺术即人性的表现。伟大的心灵需要伟大的艺术,文学艺术是人心灵结构知、情、意的充分展开与实现,伟大的艺术为伟大的心灵的展示提供了平台。人性在艺术中的表现又以审美意识为核心,因此艺术是审美意识的最集中表现。在今天看来,古希腊的艺术理性结构的背后的审美意识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人性文化结构的不断渗透到意识结构内,从而形成了人类意识结构的结果。意识体系本身就是一种传统的不断地有机延续,意识的我,既属于我的,也属于人类的。伟大的心灵呼唤伟大的艺术,艺术灵魂,就是人类心灵的核心和本质。所以海德格尔说:“艺术为历史建基;艺术乃是根本性意义上的历史”⑦。艺术思维的结晶是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为伟大心灵提供熔炉。第三、审美是伟大心灵的人本选择。这种选择是“伟大心灵”的一次伟大地跃迁,即人的本质的跃迁。人在感性实践和理性实践的不断碰撞和渗透中,最后跃迁到审美自由的最高境界。从发展和超越中达到人的本质的确定性。而“人的本质的确定性,主要取决于意识组织的确定性。即意识组织结构的开放与封闭、有序与无序、凝聚与松散、强固与薄弱、定向与无向、澄明与混沌等等。这些组织状况规定着人的行为选择。” ⑧因此人类的发展和超越是建立在伟大心灵的追求的基础之上的,伟大的心灵在各种人类实践中作着“选择”。审美活动立足人的主体,伟大的心灵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审美的结构源于人类心灵的结构,审美的结构又体现于审美活动中。审美的形象形成于人的心灵中,“在审美之后,心灵中形成的审美意象就进入审美意识结构之中,丰富或更新审美意识原结构。” ⑨新的审美意识结构形成是审美自觉的完成,审美的自觉即人性的自觉必然跃迁到美学的自觉,美学的自觉是伟大心灵自觉的更高表现。

三、“伟大的心灵”完满建构的美学意义

"伟大的心灵”即表现在主体意识的高指标要求或自我意识的完满塑造上。那么完满心灵(即审美意识)的塑造就具有主体塑造意义、审美创造意义和民主政治社会意义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完满心灵的塑造实质是强化主体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推动自身和社会生活前进的人生动力系统。有了主体性,人才能走向自我存在,价值实现和自身完满塑造的历程。只有完满的人生才能去审美或创造,才具有审美的完整性和创造的完整性。人生的失误和审美的残缺来源于心灵意识的残缺。意识的完整性决定了我们对生存的选择性和决策性。“从人本意义方面看,人的本质关键在于人的意识系统。人的本质的确定性,主要取决于意识组织的确定性。” ⑩其二,完满心灵(即审美意识)的塑造的核心是强化主体的审美创造性。“人的心灵(心理)是精神生命的控制中心,又是人生动力的源泉,心灵的运动沟通了人生与世界,控制着世界化为我,我化为世界(物化人、人化物)的大运转,将人类与世界推向越来越高的审美与创造的阶梯。”11主体的创造性不仅是文学艺术的需要,更是人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总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就在于人类不竭的创造精神。第三,完满心灵(即审美意识)的有意识完满建构的美学意义还表现在民主政治社会上。历史上,人性地位上扬时,神性地位就在低落,相反神性地位上扬时,人性地位就在低落。例如历史上那些复兴的时代,无不是伟大心灵的完满建构时代,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在蓬勃发展的时期。欧洲文化的四大高峰:一个是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一个是中古时代;一个是17世纪贵族君主政体时代;一个是工业化的民主政体的现时代。没一个时代不是人性大解放的时代,伟大心灵建构的时代。而公元前6世纪时的亚洲。3世纪至10世纪时的欧洲,那时的人们伤逝了生活的勇气与希望,无不沦落为神性的奴隶,直至人性泯灭,更谈不上伟大的心灵。因此,一个高度民主的政治社会必然呼唤伟大心灵的有意识完满建构,一个伟大心灵的有意识完满建构必然是一个高度民主的政治社会。

四、结语

朗吉努斯“伟大的心灵”论启示我们,伟大的心灵即崇高的主体精神是民主政治时代的选择,是人性自由发展的选择;伟大的文学,需要伟大的心灵,伟大的心灵产生伟大的艺术;审美是伟大心灵的自觉,审美的自觉必然跃迁到美学的自觉。同时“伟大的心灵”的形成也是古希腊美学主体结构的形成。今天,我们发掘古希腊罗马这部美学必然要从“伟大的心灵”这方面打开通道,现代科学主体美学的建构也必须要接通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人本思想和人性文化这根主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