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辩论的逻辑

辩论的逻辑

时间:2023-06-15 17:27: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辩论的逻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辩论的逻辑

第1篇

要将法学辩论活动开展成为一种日常式的、细水长流的存在,需要有一支成熟的、完善的法学辩论队伍去执行以上的目标。涉及到法学辩论队伍的架构与建设的问题。

(一)队伍架构体现专业度

由于法学辩论自身的特点,法学辩论队伍的架构不同于一般的学生社团,应该体现其专业性特征。首先,队伍的架构过程要时刻注重团队的专业性。要明确建队思路,不能盲目扩大、哗而取宠。其次,队伍的架构目标应以兴趣为导向性。法学辩论队伍的凝聚力一定是以兴趣作为前提,而不能为了团队发展的快速、活动开展的顺理,使得法学辩论队伍向团委、学生会“看齐”,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半官方”的组织。

(二)队伍建设体现明确性

法学辩论队伍的建设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队伍的组建。一支优良的法学辩论队伍,其内部结构必须分工明确,互为体系支撑又相互独立。作为其建设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建队思路,要确知自己的建队风格,是小而精还是大而博;并且一定需要法学专业的依托,有了专业力量的扶持,可以少走弯路也可以精益求精。

2.人员的选拔。应结合学院活动,以比赛促宣传,以交流促选拔。以仰恩大学政法学院辩论研究会为例,该社团在人员的选拔上充分利用了学校传统的“新生辩论赛”,派出有经验的老队员跟赛辅导、组织培训,深入新生挖掘可造之材并从中遴选优秀队员;除此之外,该辩论研究会还面向本学院以外其他专业对法学辩论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招募,做到了既挑选精英也兼顾大众,为队伍的持续性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3.活动的开展。开展活动是学生社团生命力之所在,法学辩论队伍既可以开展有法学专业特色的,如模拟法庭、案例辩论、法理辩论等活动,又可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哲理辩论、时事辩论等赛事。开展法学辩论活动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精益求精,注重专业性,不能为了吸引观众抛弃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二是要注重受众群的培养,培育起法学辩论的土壤,使其可以开枝散叶,不能曲高和寡、自娱自乐。

二、法学辩论的培训模式

针对以上论及问题及现实反思,课题组结合团队建设与实践研讨对于法学辩论模式展开了有益思考。我们所说的辩论培训是一种系统的培训,其模式包括目标、方案和师资三个部分。

(一)明确培训目标

法学辩论目标旨在通过由社会性辩题到法学辩题的逐步过渡,从形式逻辑到法学逻辑,从一般对抗到区分身份角色,依次达到“掌握一般逻辑思维”“学会法学逻辑适用”“理解身份对抗的侧重点”三个层次性目标。第一个层次目标对象设定为大一年段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辩论充满天然的热情和激情,并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可结合法律逻辑课程、各种辩论比赛等进行形式逻辑的基础训练。第二个层次目标对象设定为大二年段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辩论已经有了较多的积累和感受,应从法律逻辑方面给予更高的要求,以保证其继续从事法律辩论的积极性。第三个层次目标对象设定为大三年段学生。在熟悉法律辩论的基础上,理解角色分工和定位,为日后职业的选择和执业能力的培养做好准备。

(二)制定系统培训方案

针对上述三个层次的目标,培训应分三个步骤展开:

1.以一般辩题为载体,进行形式逻辑的训练。具体可以以目前法学院开设的法律逻辑课程为契机,讲述形式逻辑并展开辩论比赛。这个阶段最好在大一新生刚入校的第一学期进行,既可养成逻辑思维的习惯,又契合新生入校惯常举办辩论赛的时间。应拟定培训计划:固定时间、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培训内容应将逻辑与法律专业知识的培训相结合,并辅以文史、哲学、管理等知识,以增强队员的基本素养和人文知识沉淀,避免浮躁、功利、短视的培训效果。培训方式可综合日常训练、专题讲座、分组对抗、小组游戏等多种形式,融专业性、趣味性为一体,避免队员陷入枯燥的逻辑分析,丧失辩论兴趣。

2.以法律辩论为载体,进行法律逻辑的训练。法律逻辑基于形式逻辑的一般原理,但更具复杂性和多重性。培训中可选择的案例类型包括两种:一是结合实发案例,展开法理探讨。这种案例侧重法理精神的思辨,要求队员对于法学基本理论、部门法学的一般原则有一定理解。针对社会不同观点,结合实发案例展开分析、论辩,有利于队员更好地理解法理观点及其适用条件,反思部门法学存在的问题。另一种类型是针对实发或虚拟案例进行个案辩论。这种案例侧重观点的提炼和证据的适用,要求队员具备较高的案例分析能力和证据论证能力,能够深入分析案例所涉及法律规定,提炼单一论点(如刑事案例中一方的观点只能是有罪或无罪),分解分论点(如主张有罪但罪轻,应分别论证罪轻的理由),系统使用证据,层层递进展开论证。

3.理解身份对抗的不同要求。法学辩论与社会辩题辩论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基于双方身份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辩论要求。以刑事案件辩论为例,双方辩手都要做好立论和驳论两个工作,都基本从案件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定、充分,是否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证明体系,定性是否准确,适用法律是否得到及刑罚幅度四个方面进行论证,但因分别定位为公诉人和辩护人(律师)的角色,因此其各自的辩论风格和要求也各有侧重。公诉人的立论是主张有罪(当然,对于证明被告人罪轻的证据也会予以列举并进行罪轻量刑建议),要求队员必须用全面和系统的观点展开辩论,其辩论必须建立在查清全部犯罪事实,且具备完整证据的基础上。如果证据链条有缺失,则会被辩护方攻破防线。破论,要以充分的事实、证据和正确的论证方法将辩护人的观点从根本上驳倒或通过辩论降低辩护观点的可信度。辩护人的立论是主张罪轻(甚至无罪),要求队员必须结合案件事实并根据法律规定,列举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证据。驳论,则往往采用以点带面的做法,考察案件中证据间的矛盾、事实认定上的不准确、法律规定方面的漏洞等,从而否定控方观点。比如:从控方提审笔录同一询问人同一时间出现在两个询问地点的矛盾,质疑提审笔录的真实性,建议法庭不予以采信等。

第2篇

PS:以下均为作者听讲座所做的随堂笔记,部分内容不全,敬请各位多多包涵、指正。

什么是辩论?

定义:辩论是人们持不同立场对同一对象展开争论的过程。

辩论常常是一个批驳谬误,探求真理的过程。因此,辩论的意义在于:明理即辩。

辩论的作用:

1.探求真知真理,弘扬价值观;

2.关注社会生活,激发社会责任心;

3.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

4.吸收和郑和多元化的知识和信息;

5.展示语言风采,弘扬口才魅力;

6.提升人际关系的能力,扩大人际交流的范围,培养公众情感。

一、辩论思维:辩论的灵魂和基础

辩论中,对辩题的分析是否透彻,思路是否清晰,反应是否敏捷,想象是否丰富,推理是否缜密,引据是否合理,配合是否默契等等,都是以思维为基础的。

辩论过程是一个充满逻辑推理、演绎论证的过程,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因此,辩论不但带有浓厚的学术色彩,而且是一种滴水不可漏的思辨之战。

1.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

是在思维过程中,通过知识、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方案、设想和解决方法的思维方式,是能够从不同起点、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标准而得出结论,

再由这些不同方式得出的结论交织融合成一个思维体系。

又叫扩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征

1).表现为流畅、变通、独特;

2).流畅是指反应迅速而丰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信息;

3).变通是指思维方式不落俗套,能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去创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独特是指对事物有独到见解。

层次:流畅——变通——独特(最高层)

2.思维方式:收敛性思维

定义:将得到的素材在分析、综合、比较、判断的过程中重新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将思维指向唯一正确的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过程。即“收得拢”。

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配合运用

1).“散得开,收得拢”;

2).发散性思维为收敛性思维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广阔的依据。

3.逻辑推理:常用方法

(1).三段论

(2).归纳法

(3).类比法

(4).反证法

(5).两难法

逻辑推理:典型错误

(1).偷换概念(主动而为之)

(2).概念混淆(被动而为之)

(3).偷换辩题

(4).循环论证

(5).断章取义

(6).以偏盖全或以全盖偏

二、辩论语言

~汉语是辩论的血肉,辩论是汉语语言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辩论者要将自己的思想用语言完美地表达出来

1.辩论语言的特点

(1).精确性

要忠实于信息传递

(举例:《恐韩·韩乔生语录》)

(2).艺术性

#文采中运理,妙用修辞。(比喻、引用、夸张、排比)

#语美中含力,语言要有美感。

*语言秀

过分夸大了语言的作用,辩手成为语言秀的表演者。

缺乏朴实语言。

(3).攻击性

辩论语言是具有挑战性的攻势语言

(4).逻辑性

(5).简洁性

语言精练,清晰明了。

(6).多样性

有声语言+无声语言(人体语言、姿态语言、实物语言等)

无声语言要给人们的感觉:精神饱满、从容不迫、成竹在胸、正气凛然、气势磅礴······

(7).新奇性

指语言的内容要有新意,表达要让人觉得新奇。

(吸引评委注意,活跃赛场,一新制胜,给对手一个意外。)

(8).感染性:幽默

一是鲜明地表达观点;

二是营造场上的气氛;

三是给对方造成压力。

2.辩论语言的要求(有理、有力、有节)

1).口齿清晰

2).言简意赅

3).言之有别

4).言之有物

5).言而有序

6).言之有理

3.语音、语速、语调关系

三、审题与立论

审题

需要掌握的三个要点:

一是判别辩题类型:

1.矛盾型辩题

只需要论证本方的观点即可。

2.对立型辩题

双方的观点都需要论证。

3.比较型辩题

比较标准。

二是界定包括关键词在内的概念

(1).必要性

(2).基本方式

(3).注意事项

(4).关键词的界定:题眼

三是对辩题的价值判断

求真求实、抑恶扬善是基本价值。

立论

~立论的策略

(1).以哲学的眼光审视、分析命题;

(2).立足点高,超凡脱俗,纵揽全局;

(3).认识到双方立论的薄弱点;

(4).立论要做到严、新、奇。

论据

~特点:

(1).准确性(来源也要准确)

(2).典型性

(3).充分性

(4).新颖性和复杂性

(5).简洁性

变向论据

论证

(1).了解和把握论证因果关系;

(2).善于归纳论证的内容。

最佳立论

#能得到队员感情认同,引发观众共鸣,评委得到认可的立论。

#特点:

(1).逻辑性

(2).创新性

(3).攻击性

变向论点

定义:服务对方论点的论点。

出现的原因:对论点分析的不透彻、不到位。

纠正和拯救:再变向。

框架

底线

底线是一方必须坚守的基本立场,是不能更改的防线。

底线特点:(1).精练;(2).易懂易记。

底线一般以二至四条为宜。

寻找对方底线:观点证明。

检验底线: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攻。

其他所有的观点都是由底线衍生并为之服务。

四、反驳与攻辩

反驳是必须进行的阶段。

反驳是反映辩手是否具有快速思维能力,敏锐的洞察力,迅速的语言归纳本领。

1.直接反驳

2.间接反驳

反驳的原则:服从真理。怀疑一切的反驳可能适得其反。

攻辩

注意事项:

(1).目的明确

(2).言简意赅

(3).击中要害

回答:

(1).设定条件回答法

(2).更换条件回答法

攻辩小结

五、自由辩论:核心

核心:形散而神不散。

自由辩论的准备

自由辩论的施行

六、辩论技巧

1.攻其要害

2.穷追不舍

3.利用矛盾

4.引蛇出洞

5.巧设圈套

6.李代桃疆

7.善用逻辑

8.慎用诡辩

七、仪态仪表

仪态:

1.头部

头部表现要沉稳庄重,频频点头或摇头都不适宜。

不能因表现不好而摇头:自我否定。

2.眼神、眼光

辩手目光要亲切、庄重、坚毅,表现出友好、沉稳、自信的风度。

3.笑容

辩手的笑容只能是微笑。

4.手势

原则:贵精不贵多,要适中得体,干脆利落,自然大方,表意确切。

通病:(1).生硬;(2).繁多;

(3).松散;(4).随意。

5.站姿、坐姿

仪表:着装与化妆

~着装

(1).庄重、统一,有特色。

(2).色彩上一冷色为主。

化妆

~效果:养眼(不是作秀)

八、辩风

1.队伍辩风:

1).雄辩: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2).花辩:复旦大学;

3).戏辩:新南威尔士大学;

4).儒辩:武汉大学;

5).正辩:山西大学;

6).文辩:中山大学;

7).整辩:马来亚大学。

2.队员辩风

1).感情型和理智型;

2).权威型和非权威型。

3.培养辩风的途径:

1).端正人生观;

2).博览群书;

3).有意识地进行。

4.有益辩风的整体配合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在不失个性的情况下,优编队伍,分享亮点,而不是让一颗星“灼伤”观众的眼睛。

九、辩德

(1).要树立正确的辩论价值观;

(2).要树立正确的辩论道德观。

十、辩论心理

1.适于辩论的心理素质:

(1).成熟的自信;

(2).强烈表现欲;

(3).求胜心强;

(4).从容;

(5).自然的平常心。

2.心理层次

三个层次:

(1).要我辩;

(2).我能辩;

(3).我要辩。

3.心理环境

解决方法:主动了解,提前适应。

(1).宏观环境:比赛大环境;

(2).微观环境:辩手对赛场的心理适应。

4.心理调动

5.心理压力

~印象整饬

~怯场

6.辩论中的自我心理控制

(1).控制紧张

(2).摆脱冲动

(3).控制急噪

(4).避免压抑

(5).摆脱心理障碍

(6).适度控制同情心

对方心理控制

最佳效果:逆认反应

控制对方心理以攻心为主。

观众的心理控制

观众的心理特点:

(1).对信息的棘手具有选择性;

(2).对辩手的态度受自身的影响。

控制观众心理:

(1).以真情打动观众;

(2).用真心理解和尊重观众;

(3).以真本事赢得观众赞赏。

评委的心理控制

辩论中的心理干扰:

(1).用眼神和表情;

第3篇

【关键词】X-Mind软件 思维导图 BP辩论 可理解性输出假设

引言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五大基本技能。传统的考试基本以笔试为主,主要测试学生的听读写译技能,相比较而言,传统的考试很少涉及到对说的能力的评测。现行的考试制度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评测主要集中在单纯的打分评级阶段,即使是测试相对全面的IELTS考试也没有能够提供给学生反馈意见。本研究试图基于X-Mind思维导图软件,将EPL英语辩论者的口语产出可视化,利用swain教授的输出驱动理论进行分析,从而提供o学生一个形象直观的结果分析,促进英语能力提升。

一、X-Mind思维导图软件和思维导图

X-Mind思维导图软件是一款高效的思维导图绘制软件,在软件内提供了大量的思维导图模版,基本覆盖了英语辩论中可能遇到的所有的逻辑,此外,该软件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绘制逻辑体系,因此该软件完全可以用于英语辩论者口语产出的可视化。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利用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将抽象的思维逻辑转换成形象直观的有逻辑的图示。思维导图一般由方框和带箭头的线段组成,其中方框内写有关键信息,带箭头的线段表示逻辑指向。方框和带箭头的线段共同组成有逻辑的信息流,从而呈现说话者的关键信息和内在逻辑。

二、英国议会制(BP)英语辩论

英国议会制(BP)英语辩论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英语辩论形式,从地区赛、全国赛、洲际赛到世界赛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成的体系。参与者涵盖EFL(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和EPL(英语作为母语的学习者),参赛者两两组队,分角色扮演首相副首相,反对党党魁副党魁,执政党议员和党鞭,反对党议员和党鞭,分别承担不同的辩论任务,就同一议题进行辩论。每一参赛人员拿到辩题后有15分钟的准备时间,7分钟的发言时间,用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7分钟左右的发言不仅仅考验的是15分钟的准备,更是对自己知识的积累,口语表达等的综合能力检验,而这一切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说话者的口语产出,也就是我们分析的对象。本文主要关注的是BP辩论中首相的definition

(定义),根据世界大学生英语辩论赛规则,辩题由首相负责定义,全场的辩论都需要围绕首相的定义来进行,定义一般情况下需要包括现状描述(辩题的背景),关键词定义,政府的政策,简要的观点,经过X-Mind绘制如下所示:

(figure 1)

通过figure 1,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一个完整的定义(definition)是由那些要素构成的,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每一要素又包含什么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X-Mind软件绘制出来的概念图,可以让说话者知道自己究竟说了哪些内容,比较自己想说的和确实说出来的有什么差异。

三、基于X-Mind软件的EFL英语辩论者口语产出思维导图

基于X-Mind软件的强大功能,我们收集了2009年世界大学生英语辩论赛EFL组参赛人员的演讲视频资料,通过人工转录,软件校对,以及指导老师的复核,将视频资料转录为文字数据,利用X-Mind软件绘制成思维导图。

Student A:

(Figure 2)

Student B:

(Figure 3)

Student C:

(Figure 4)

四、基于输出假设理论的思维导图分析

目前,语言习得领域产生了两个影响较大的假设:Krashen (1985)的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和Swain (1985, 1993, 1995, 1998, 2002)的输出假设(The Output Hypothesis)。Swain 的输出假设不仅仅是对输入假设的补充, 而且它纠正了输入假设的不足之处,是二语习得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Swain 的输出假设又叫可理解性输出,在swain的输出理论中,他定义了输出的三个功能:

第一、注意功能(noticing function):学习者注意到他们想要用目的语表达的内容和他们能表达的或者实际上表达的内容的差距(gap),当他们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他们就能知道在目的语学习中什么是他们所不知道的或者知道的不全面的。

第二、假设检验功能(hypothesis- testing function):学习者在发展中介语的过程中,常把输出作为尝试新的语言形式或结构的一种方法,试图通过输出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哪些是恰当的,哪些是不恰当的,从而尽快达到交际的目的。比较常用的有语法,通过语法来检验自己所说的话是否符合语法规则。

第三、元语言功能(metalinguistic function):元语言功能即学习者运用目的语来思考目的语的应用。可以说,元语言是为了认知目的而运用的语言,对学习者自身,观察并审视这个认知过程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通过A, B, C三位同学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A同学在定义部分缺少了关键词定义和简要观点陈述,B同学现状描述和政策阐述,C同学缺少了现状描述和关键词定义。这三位同学都是世界大学生英语辩论赛32强的选手,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对于辩论的规则很熟悉,很清楚在定义部分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但是从思维导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位同学或多或少都缺失了一部分内容,结合现场视频和swain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设,我们发现B同学在做定义时认为自己很好的完成了定义的工作,也就是说B同学认为自己定义了全部四个要素,而最终的思维导图结果却呈现的是另一个结果,这说明B同学所想说的和实际要说的存在差距。而A同学和C同学虽然都遗漏了关键词定义,但A同学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她以为自己将关键词的定义结合在了现状描述部分,主观认为自己已经很清楚的阐释了关键词,这也是属于口语输出的注意功能。C同学则是因为自己不知道对辩题的关键词如何下定义才选择跳过这个环节的。因此,通过这三位同学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发现当说话者的口语产出被可视化之后,说话者可以更加直观方便的去发现自己的差距,从而通过不断缩小差距来提升自己的水平。

五、结语

利用思维导图可视化说话者的口语产出能让说话者知道自己实际的说话内容,根据swain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设,说话者可以通过比较自己想说的内容和实际的说话内容来找到语言差距,在缩小差距的过程中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The World Universities Debating Championships Debating and Judging Manual.

[2]陈奕曼.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和中国英语教学[J].宜春学院学报,2010.9,32(9).

[3]张炜.Swain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设对我国独立学院英语专业高级英语教学的启示.

[4]https:///wiki/Comprehensible_output.

[5]https:///wiki/Swain.

作者简介:

孔令书(1995.1-),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第4篇

二、活动目的

三、辩手组成

四、参加人员

五、活动时间:

六、活动地点:

一号楼1406教室

七、辩论主题:

“郭美美事件的影响”谁能评判利弊?

八、赛前策划准备工作:

1、确定参赛队伍和成员

2、申请活动地点。

3、邀请机电系辅导员老师当评委并点评

4、制定并打印评分表2份

5、制作并准备红牌、黄牌一个

6、准备相机

7、准备一个电子表

8、具体人员安排:主持人:吴文威 评委老师:徐老师、王老师 我班代表队:吕国涛、龚松健、刘立峰、严慧君 记时员:蔡帆摄像:何梦恬 分数统计:李胜 维持秩序:张汉军 赛后清理场地:全体班委

九、辩论赛程序

1、开场白

(1)主持人宣布比赛正式开始,并介绍评委

(2)主持人请参赛双方入场。并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

(3)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比赛由立论阶段、驳立论阶段、质辩环节、自由辩论、观众提问、总结陈词六个阶段组成)

2、开始比赛

3、辩论结束后评委点评,同时分数统计员进行分数统计

4、主持人宣布比赛两方团体分数和各辩手分数

5、辅导员宣布辩论赛圆满结束

十、辩论程序

立论阶段

(一)正方一辩开篇立论,3分钟

(二)反方一辩开篇立论,3分钟

驳立论阶段

(三)反方二辩驳对方立论,2分钟

(四)正方二辩驳对方立论,2分钟

质辩环节

(五)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反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

(六)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正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

(七)正方三辩质辩小结,1分30秒。

(八)反方三辩质辩小结,1分30秒。

自由辩论

(九)自由辩论

观众提问

双方的观众提问,对方予以回答

总结陈词

(十)反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十一)正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十一、赛制具体说明:

(一) 立论阶段:

由正方双方的一辩选手来完成,要求立论的框架明确,语言通畅,逻辑清晰,能够正确的阐述己方的立场。

(二) 驳立论阶段:

这个阶段的发言由双方的二辩来进行,旨在针对对方的立论环节的发言进行回驳和补充己方的立论的观点,也可以扩展本方的立论方向和巩固己方的立场。

(三) 质辩环节:

这个阶段是,由双方的三辩来完成这个环节,双方的三辩针对对方的观点和本方的立场设计三个问题,由一方的三辩起来提问对方的一辩,二辩,四辩各一个问题,要求被问方必须回答,不能闪躲,提问方的时间每个问题不可超过十五秒,回答方三个问题的回答累计时间是一分三十秒,双方的三辩交替提问,由正方开始,在质辩的环节中,要求双方的语言规范和仪态庄重,表述清晰。在质辩结束后,由双方的三辩针对对方的回答进行质辩小节,时间一分半,由正方开始。

(四)自由辩论阶段:

正反双方的八位辩手都要参加,辩论双方交替发言。双方都拥有四分钟的累计发言时间,在一方时间用完后,另外一方可以继续发言,直至本方的时间用完。在这个环节中,要求辩论双方的队员团结合作和整体配合,自由辩论阶段由正方开始

(五) 结辩阶段:

针对对方的观点和己方的立场出发,总结本方的观点,阐述最后的立场

十二、评判

1、评委组成(我们系辅导员老师)

2、评判标准依据

(1)团体部分(满分100')

辩论技巧:辩手语言的流畅程度,反驳、分析和应变能力及论点的说服力和逻辑性(30')

内容:论据内容是否充实,引用资料是否恰当(10')

风度和幽默感:各队在自由辩论中的表现(30')

整体合作:全队论点结构的完整性,队员之间的默契和配合(20')

(2)个人部分(满分100)

A、论

陈词是否合适,说理是否透彻,逻辑性是否强,引用实例是否恰当(50')

第5篇

[关键词]墨子;辩论;语言艺术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先秦时期继孔子之后出现的第二位文化伟人,开创了墨学,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明鬼等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为了宣传他的主张,墨子四处游说,言传身教,广征博引,以理服人。墨子的辩论与众不同,技巧高超,既不像孟子那样气势奔放、咄咄逼人,也不像庄子那样纵横跌宕、变幻莫测,而是朴实无华、推理严密。墨子的辩论讲科学、重事实,有理有据。“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明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以辩来别同异、明是非,形成其独特的“墨辩学”。墨子的辩论用词准确、语言缜密、百无疏漏,这在先秦诸子中是首屈一指的。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论述墨子辩论的语言艺术。

一、墨子辩论语言的表达特色

语言是辩论的物质手段。先秦时期,诸侯争霸称雄,造就了大批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论辩家,他们的论辩语言各具特色,有的言简意赅,循循善诱;有的恣意纵情,奇特浪漫;还有的驳难离析,淋漓尽致等。墨子的辩论,语言简朴、平实,准确、生动。如在《墨子·非攻下》中,针对许多好战的国君常借商汤、武王的征伐行为,为自己的掠夺行为辩护,“今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曰:‘子以攻战为不义,非利物与?昔汤放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墨子辩驳道:“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在这里,墨子明确区分了“攻”与“诛”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战争,其语言准确击中对方要害,墨子以简朴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战争性质的认识,可谓一字千金。

墨子的语言不但准确,而且精炼。《墨子·修身》篇说“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就是要求论辩语言要精炼。有一次墨子的弟子禽滑厘问他:“多言有益乎?”墨子回答:“虾蟆蛙蝇日夜而鸣,舌干辟然,而人不听之。今鹤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墨子十分精炼地说明了墨家反对说大话空话,但不反对说有用的进步的合时宜的话。

墨子的语言不但简炼,而且生动感人。例如,有人反对墨家“兼爱”的思想,并再三向墨子发难。因而墨子与他们展开辩论,《兼爱下》记载了这次辩论,对方说墨子的“兼爱”主张虽然好听,但不实用,“即善矣,虽然,岂可用哉?”墨子立刻反驳道:“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墨子认为如果“兼爱”思想只是好听而不实用,别说你们,就连我自己也要对它进行批判、指责,并进一步指出,哪有好东西只是中看不中用呢?墨子的语言简明生动,在先秦诸子中,是无与伦比的。

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评价墨子的语言“意显而语质”,也正是总结了墨子辩论的语言特色:准确、简炼、质朴、生动。

二、墨子辩论语言的逻辑技巧

墨子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的辩论博大精深,涉及到哲学、文化、逻辑、语言、思维、心理、角色等方方面面,尤其是强大的逻辑力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就先秦时代而言,中国形成有自己独特特点的关于思维本质与规律的理论,墨家的思维形式结构论是中国‘辩学’或‘名学’的奠基。”墨子在辩论中创造性地制定了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学说,揭示了逻辑所构成的这三种思维形式的区别。墨子的辩术是我国古代辩论科学的精华。《墨子·小取》所谈“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及“以名取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假”、“效”、“譬”、“侔”、“援”、“推”,以及《墨子·大取》讲的“故”、“理”、“类”等,都成为墨子的辩论法宝,体现了他高超的辩论语言技巧。下面从“假”、“譬”、“援”、“推”四个方面探讨墨子辩论的逻辑技巧。

(一)“假”式反证法

《小取》:“假者,今不然也。”《经下》:“假必悖。说在不然。”《经说下》:“假必非也而后假,狗。假霍也。犹氏霍也。”“假”就是假使、假若、假如、假设,指在论证一个命题的时候,先假定与这个论题相反的命题存在,然后根据这个命题的虚假来证明原来的论题的正确性。简单地说,“假”就是为了证明某个论题,就先假说它为相反的论题并由此推出错误来的证明法,即我们今天说的反证法。“它是通过确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判断(即反论题)的虚假,然后根据排中律,由假推真,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一种论证方法。”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墨子强调,要注意假定的命题必须是错误的,才能证明自己的论题是正确的,即“假必非也而后假”,否则,不但不能证明自己的论题,相反,倒证明了论敌的论题。例如,要证明狗是没有姓的,就假定狗姓霍,而霍是霍氏人的姓,姓霍的人是不允许狗姓霍的,他们会反对这个荒谬的命题。于是,就证明了狗是没有姓的。又如在《节葬下》中,说当时的贵族统治者主张实行“厚葬久丧”,“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厚葬久丧”可以使贫者富、寡者众,墨子对此用“假”驳斥了厚葬久丧者的谬论:“使王公大人行此,则必不能蚤朝晏退;使士大夫行此,则必不能治五官六府,辟草木、实仓廪;使农夫行此。则必不能蚤出夜人,耕稼树艺;使百工行此,则必不能修舟车,为器皿矣;使妇人行此,则必不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纫。”为了批驳“厚葬久丧”,先假定它是对的,让国人都去遵守、执行,然而依从了这种主张。将会给国家造成一系列的恶果,执政者无法正常治理朝政,士大夫、农夫、百工、妇人都不能各司其职,根本无法富贫众寡,由此证明了“厚葬久丧”的荒谬。

(二)“譬”式证明法

《小取》:“譬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譬”就是譬喻,是说明道理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它不同于一般的举例和形象比喻,它所举的事例必须是双方已知和公认的,而且必须以承认此物与他物属同类为前提,否则就不能达到“举他物而以明此物”的证明目的。《荀子·释难篇》:“谈说之术,分别以喻之,譬称以明之。”譬喻就是因为直言不能将其事讲清楚而产生的,对于别人不信之“故”用譬喻来讲明。所以墨家将其借来作为“明故”的证明方法,这正是王充在《论衡·目纪》中所说的:“何以为辩,喻深以浅。”墨子喜用譬,也善用譬,他根据不同的“譬”式要求,经常采取三种譬式证明法。第一,取像于其物,以说明一般的规律。如《墨子·所染》:“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墨子认为,人的思想犹如一块白布,时刻受周围环境熏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善人则善,染于恶人则为恶,比喻习染可以改变人的性格,交游不可不慎。第二,取譬于成事,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如《墨子·耕柱》:“治徒娱,县子硕问于子墨子曰:‘为义孰为大务?’子墨子曰:‘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县子硕问墨子谈辩、说书、从事三种为义的方式中,哪种最重要?墨子以现实生活中人人皆知“筑墙”一事为譬,巧妙地说明,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墙筑起;为义和筑墙的道理一样,喜于谈辩的就谈辩,长于说书的就说书,善于从事的就从事,只有谈辩、说书、从事三者同时并举,通力合作,才能达到为义的目的。墨子如此譬喻,形象生动,使人有推窗观日、开门赏月的明快之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第三,以寓言作譬,以明辨义理。如《公输》:“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子墨子曰:‘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墨子以寓言作譬,铺张扬厉,步步进逼,穷理析义,不容不信,终于使喜好攻战的楚王不得不大呼“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墨子运用“譬”式证明法,或说理以阐明自己的主张,或驳斥以攻破敌人的谬论。或譬醒以激发他人的觉悟,取譬明理,把精当的论述与摹拟形象的描绘融合于一体,既给人以哲理上的启迪,又给人以艺术上的美感。

(三)“援”式推论法

《小取》:“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也?’”孙诒让据《说文·手部》所云:“援,引也。”解释为“谓引彼以例此。”“援”就是援引例子,即引彼证此,这种推论方法,就是逻辑学中的类比推理。

墨子“援”式推论所用的前提必须是对方说过的话或行过的事,或者是某人说过的话(如“圣王之道”、“先王之书”、“古书之言”)或行过的事并已为对方所承认和肯定了的。根据这个前提,墨子进行推论。如在《鲁问》中,鲁阳文君对墨子说反对“食其子而赏其父”的恶俗,“有啖人之国者,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岂不恶俗哉!”墨子道:“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杀其父而赏其子,何以异食其子而赏其父者哉!”在此,墨子以鲁阳文君所深恶痛绝的恶俗——“食其子而赏其父”作为前提,巧妙地推论出“杀其父而赏其子”同样是恶俗,有力地鞭挞了鲁阳文君好攻伐,使人民战死,又从而赏之的罪恶行经。这样的类比,入情入理,雄辩有力。

由于墨子的“援”式推论只要求其“然”必须相同,而不要求其“所以然”也相同,如只要承认“楚人非人”与“白马非马”这两个命题属于同类性质的命题,就可以由“子之然”类比推出“我之然”,至于为什么要承认“楚人非人”或“白马非马”的原因和根据等,就不便追究。所以,在使用这种推论方法时,可以暂时难倒对方,使自己获胜,但却不一定得到真理。超级秘书网

(四)“推”式推论法

《小取》:“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是犹谓’也者,同也;‘吾岂谓’也者,异也。”“推”就是类推,类推是就同一类型的事物中,把还没有取得判断的这一部分和已经取得判断的那一部分相比较,从而给这一部分也定出判断来。“是犹谓”(这如同说)是用来表示相同意义的命题可以类推,“吾岂谓”(我难道说)是表示不同意义的命题不可以类推。孙中原认为“推”,“即以对方所不赞同的和所赞同的属于同类这一点为根据,来反驳对方的观点。这是应用矛盾律的归谬式的反驳方式……从推理形式上说,这是一种归谬式的类比推理。”如《天志下》载,“其所取者”“为不仁不义也”;“人人之场圃,取人之桃李瓜姜者”;“穴人之府库,窃人之金玉布帛者”;“逾人之栏牢,窃人之牛马者”;“逾人之墙垣,拘格人之子女者,不义”。所以,凡行窃者即“凡不与其劳获其实皆不义”。据此类推:今王公大人“攻伐无罪之国,入其沟境,刈其禾稼,斩其树木,残其城郭”,是“非其所有而取之”,故王公大人攻伐无罪之国是不义的。又如《公孟》载,公孟子曰:“无鬼神”,又曰:“君子必学祭礼。”子墨子曰:“执无鬼而学祭礼,是就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这其实是归谬和类比的结合。

第6篇

从技术阶段的角度观察电信设备领域,由于3G设备的低利润率,拉低了电信行业的毛利率,未来4G网络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全球34个国家已有57张LTE商用网络投入运营,预计在今年底将超过100张。据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预测,全球LTE用户群将在2012年暴增334%至7330万,并于2013年进一步增长181%至2.057亿,2016年,LTE用户将接近12亿。

以LTE为代表的4G设备将是未来2~3年电信厂商的最大机会,从技术阶段上看,LTE设备在这一时期将处于技术创新向技术扩散演进的阶段,也即进入目前智能手机所在的高利润阶段。和手机领域更注重品牌不同,通信设备更在于性价比和技术的竞争,而中国厂商在通信设备这一领域已经成功实现了紧跟、甚至超越。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排名,中兴和华为国际专利申请2011年已分别位居全球第一和第四位。

可见,国产厂商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不像手机领域单纯处在承接技术扩散阶段,而是逐渐占据技术创新阶段,蚕食原属于欧美厂商的高利润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美国对三星等通信设备厂商发起“337调查”,正好印证这一判断,美国要确定这些企业是否侵犯美国企业的专利。

能够展开专利之争,本身就意味着对高利润区间产品的竞争。所以,接下来未来2~3年,4G设备的技术阶段特征将使电信设备领域的价格战逐渐淡化,转为技术之争。与此同时,中国厂商仍然具有传统的成本优势,这无疑不但增强了中兴等企业的竞争力,也会提高他们的毛利率。那么,国内厂商利润率的提高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了。今年上半年,中兴仍然在消化2011年欧洲市场的低毛利订单,而随着4G网络的发展,今年下半年起,海外系统设备毛利率将有显著提高。

除了4G网络、通信终端领域的高利润快速发展,中兴华为在政企业务市场也收获颇丰。华为在企业网市场已放出要做“霸主”的口号,而中兴则表示2015年要达到60亿美元,其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规模增长超70%,推出数据中心系列新品,以及“智慧矿山”、“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智慧系列方案,目前在轨道交通行业已占据市场第一,并借助TD-LTE通信优势拓展企业应用市场,相继承建北京政务网、天津政务网以及南方电网旗下遵义电力智能电网的TD-LTE项目。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的电信厂商仍处于高增值、低利润状态,但即使全球经济没有大的起色,这一状态也会因4G电信设备各自在技术扩散阶段上的演进而打破,再借力企业网等高利润市场,下半年中兴较好的表现可期。

辩论的逻辑(二)

网络辩论硝烟弥漫,热点话题层出不穷。网络上乱相丛生最主要的原因是网友的逻辑能力欠缺。根据多年的辩论经验我总结了七条辩论逻辑,上篇专栏因篇幅原因只介绍了前三个,这次把剩下的四条供您参考。

4.慎用排除法

飞碟爱好者观察到了天空中的异物,分析如下:不是飞机,不是流星,不是飞艇,不是气球,不是……所以只能是飞碟!但最终被专家论证是西北某基地未公开的一次导弹发射。排除法本是一个很好的分析方法,但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集合及元素必须明确。数学领域里集合及元素往往很明确,排除法就很好使,例如一个集合里有三个数,除了A数B数那就只能是C数了,但现实生活里的集合及元素往往是不明确的,元素有很多甚至还有未知的,再使用排除法就非常危险了。

5.相关未必因果

你每次感冒都喝板蓝根,十天就好,太多次毫无例外的证据令你相信板蓝根对治愈你的感冒很有效。其实你错了,感冒是自愈性疾病,你喝不喝板蓝根,十天左右都会好的,不信你下次可以试试喝萝卜汤,效果是一样的。喝板蓝根和感冒病愈,只是时间先后相关,并不是因果关系,很多人习惯先入为主地把相关性当作因果性,这也是辩论中常见的逻辑错误。

6.非此未必即彼

非此即彼只有在互斥关系时才成立。一颗围棋子,我说不是黑的,你就有理由认为我的判断是白的,因为围棋子是非黑即白的互斥关系。给对方扣上一个显然错误的观点来批判是可以的,对方若是肯定性判断,你可以拿这个判断的逆否命题来批判,因为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等价,无论你批倒哪个都成。对方若是否定性判断,你可以通过否定其所否定的论断的互斥论断来驳倒他,听着很绕,其实很简单,正如上面围棋子例子,我所否定的论断是“此子为黑”,其互斥论断是“此子为白”,你只要否定了“此子为白”,就把我对“此子为黑”的否定给否定了。关键的问题在于互斥,若对方拿出非互斥逻辑的一对事件并通过非此即彼的方法诘难你,你就要给他来一句“你说的两件事互斥吗?”

7.证人证词不能选择

第7篇

作者:陈洁 单位: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培根说过:“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法律逻辑学是一门逻辑学与法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产生的边缘性、应用性的学科,一方面,它将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应用于法律和司法活动过程,从而探讨关于法律思维活动的一般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另一方面,它要结合法律与司法活动思维的特殊性,研究法律思维活动特殊的思维形式及其合理性规则。我国对法律逻辑学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对法律逻辑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如何应用传统逻辑知识来解释司法实例问题上,实际上是停留在‘传统逻辑在法律领域中的应用’这一层面上。”目前在我国,随着法制建设的进步以及法学教育的发展,法律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在广大法律工作者与逻辑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法学的其他传统学科相比,法律逻辑学依然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我们要加大对法律逻辑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关注力度,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推动我国法律逻辑学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就目前的法律逻辑教学实践来说,典型案例教学法、辩论教学法、多媒体技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与法律职业特征相吻合,值得探索。

一、典型案例教学法

“典型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最典型的例子讲授,使学生能依靠特殊来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独立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使用这一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启迪受教育者的思维,培养其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同一类知识和规律,同时使学生在实例中独立学习。由于法律逻辑学是结合着法律工作者的实际思维过程和法律条文来研究人的思维形式结构和逻辑规律的,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使得典型案例教学法在法律逻辑学教学过程效果显著。笔者之所以推崇该教学法,主要是基于如下理由:一是由于法律逻辑是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繁多,公式复杂,概括抽象,使人易感枯燥乏味,而典型案例教学法可以把比较抽象、枯燥的知识内容,在典型案例分析中,逐渐的刻画到了脑海中;二是利用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法律逻辑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和批判思考的推理能力、为学习者提供一种不用亲自实践但却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大量实际问题的机会;三是典型案例教学法可以运用于法律逻辑学的任一章节,易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但是,案例教学法并非孤立的教学活动,应与法学教育中的其他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以进行举例说明,又可以进行模拟训练;既可以进行个人练习,又可以展开小组讨论。总之,典型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法律逻辑教学过程中,利用典型案例把逻辑理论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法学的观点看逻辑,用逻辑的观点看法律。“法律逻辑学应属于逻辑学,即它主要是逻辑科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因而属于应用逻辑的分支。”列宁曾说过:“一切科学都是应用逻辑。”

二、辩论教学法

法律逻辑学是研究法律思维的逻辑学科,是培养法律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因此,该课程教学的根本目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其自觉地运用逻辑知识,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服务。而法律思维能力只有通过逻辑思维和法律实践的紧密结合才能得以不断提高,辩论教学法正是这一过程的真实再现。辩论教学法有如下优势:一是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辩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运用正确的逻辑推理形式获得新知识;二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人们表达思想和建构理论都力求思想明确、条理清楚、结构严谨、首尾一贯,这些都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说过:只有学会语法、修辞和逻辑,才能使思想成为有条理和可以理解的东西;三是有助于学生提高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论证个人观点和反驳他人观点的能力,提高其论证能力。对于法官和律师来说,都应善于说理、善于辩论、熟练运用论证方法。辩论中教师不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定理和正确的证明,也不表明自己的态度,而只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理解,自己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方法,得出自认为合乎逻辑的结论。

三、多媒体技术教学法

边缘性的学科性质注定了法律逻辑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在法律逻辑学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教学法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多媒体技术教学法就是利用PowerPoint软件系统把法律逻辑学的概念和原理制作成演示文稿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和讲解的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轻松地理解掌握内容较为抽象的法律逻辑知识。同时,多媒体教学法也弥补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缺陷。多媒体技术教学法的优势突出表现为:一是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到复合推理的综合运用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案发过程和侦查人员的调查经过重演,引导学习者列出侦察人员所掌握的情况,并以此作为前提进行推理,破获案件;二是知识容量大,可以拓宽课堂教学的时空范围,优化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法律逻辑学教学的关键问题不仅在于理论的掌握,还在于对法律知识的敏感程度及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能力,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知识四、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对典型练习题的分析,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加强基本技能训练。重构法律逻辑学课程教学内容,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进行相应的知识讲授,在做中学,做中教,集学、练、做一体化。课堂讲授是法律逻辑学教学的基础,课堂教学的任务是系统阐述法律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各种逻辑规则、规律和有关的逻辑方法。但是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辅之以相应的课外练习,因为只有通过学生课外练习以及随后组织的课堂讨论,教师才能发现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发现自己备课和教学中未能考虑周全的问题,进而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推动科研能力。学生由此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和途径。#p#分页标题#e#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方法强调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牢固的技能、技巧,这在今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要求,如果没有讲授法,很多课程的教学将无法进行。但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形势下,教师应该具备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必须对法律逻辑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在运用传统讲授法教学的同时还必须结合运用典型案例教学法、辩论教学法、多媒体技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现代教学方法来对学生加以训练和培养。所以,“每一种教学法其教学效果都是有限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逻辑学教学目标的完成,必须对各教学法取长补短,使之有机结合。”

第8篇

【辩论赛策划书一】

一、活动背景:

我系具有浓厚的思辩特色,在这份浓厚历史底蕴上,我们系更是屡获佳绩,屡得殊荣的剑锋。几年来我们政法系在教师职业技能赛的辩论赛中战果都是极其辉煌的。本次辩论赛力求携上胜之余威以弘扬我系辩论文化艺术,丰富我系同学校园文化生活。

二、活动地点:博西五、六楼教室(具体地点安排将另行通知)

三、活动时间:xx年5月3日

四、主办单位:政法系团委

承办单位:政法系法律协会、学生会学习部

五、报名截止日期:4月日上午9:3活动室

六、活动流程:(具体事项如有改动将另行通知)

(一)辩论资格赛:4月3日下午:3

在资格赛中获胜的辩论队于隔天抽取复赛辩题

(二)复赛:4月3日下午:3

在复赛中获胜的辩论队于隔天抽取半决赛赛辩题

(三)半决赛:5月3日晚上7:

在半决赛中获胜的辩论队于隔天抽取决赛辩题

(四)决赛:5月8日下午3:

七、活动宣传:

1、及时做好本次辩论赛的工作总结,为今后举办类似的活动积累经验。

2、由记者团宣传部制作宣传海报,展板。

3、把相关文件通知分发至5、6级各班。

4、由宣传部、网络部将每一轮的比赛结果及时公布。

5、由网络部在系网站予以宣传。

八、参赛对象:

6、7级各班各派一支队伍(4人)参加本次辩论赛,法律协会与学习部各派一支队伍(4人),共3支队伍参加本次辩论赛。

九、奖项设置:

冠军队

亚军队

季军队

除此之外,本次辩论赛还将设置优秀奖若干队。

十、比赛规则(见附件)

十一、注意事项:

1、请5、6级各班班长务必把本班的报名表(附后)于月日之前交到法律协会或学习部。

2、辩论赛每一轮的具体时间、地点安排如若有改将另行通知。

十二、经费预算:

1、评审的饮用水及打分笔

2、证书及奖品

现在全中国大学几乎都开设了法律专业,优秀学生的涌现也是层出不穷,为了更好的将我们学校的专业培养好,让他们在参加工作后不至于在工作竞争中失败,举办这样的辩论大赛时非常必要的,希望大家积极参加!

【辩论赛策划书二】

为协会成员提供一个交流和锻炼的平台,为展示新一代大学生特别是我们营销协会成员的蓬勃朝气和勇于展现自我的能力,丰富社团文化生活,活跃社团气氛,开拓营销思想。培养发掘辩论人才,本着公平竞争,力争第一的精神,以关注社会热点,要求进步,锻炼口才,发展自我为宗旨,传播科学精神,展现学子风范。

一、辩手组成

:营销协会新一届成员

二、参加人员

:营销协会全体成员

三、活动时间

:2014年11月22日至12月15日

四、活动地点:(待定)

五、辩论主题:

全才更适应社会竞争,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六、赛前准备工作:

1、确定参赛队伍和成员(组织策划部)

2、申请活动地点 (办公室)

3、广播宣传和宣传单张贴(宣传部)

4、协会网站宣传(网络调研部)。

5、邀请嘉宾杨婷当评委并点评、 Q群宣传(外联部)

6、制定并打印评分表2份(一张两份)(宣传部)

7、制作并打印会长的台词(副会长)

8、准备奖状(5张)和碳笔(2支)(文体部)

9、制作并准备红牌、黄牌一个

1、准备相机

11、准备三个电子表

12、具体人员安排:

主席:王凡

评委:

记时员:

接待员:

摄相: 查伟

分数统计:胡阿珊

辩论赛记录: 刘芮

维持秩序:

颁奖人员:

赛后清理场地:

七、辩论赛程序

1、开场白

(1)主席宣布比赛正式开始,并介绍评委

(2)主席请参赛双方入常并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

(3)主席宣读比赛规则(比赛由陈词、质询、自由辩论、观众提问、总结陈词五个阶段组成)

7 、主席宣布比赛两方团体分数和各辩手分数,同时分数统计员根据分数填写好奖状得主

8、 颁奖并照相留念

9、主席宣布辩论赛圆满结束

八、辩论程序

1、立论(6分钟)

正反双方一辩依次进行

A、正方一辩发言(3分钟)

B、反方一辩发言(3分钟)

2、攻辩

A、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秒)

B、反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秒)

C、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秒)

D、反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秒)

E、正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1分钟)

F、反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1分钟)

3、自由辩论(12分钟)

4、总结陈词(6分钟)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九、辩论细节

1、时间提示

(1)自由辩论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3秒时,记时员举红牌提醒;用时满时,举黄牌终止发言。

(2)举黄牌终止发言时候,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陈词

提倡即兴陈词,引经据典恰当

3、开篇立论

立论要求逻辑清晰,言简意赅

4、攻辩

(1)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

(2)正反方二、三辩参加攻辩,正反方一辩作攻辩小结。辩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数限制。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辩论,不得中途更替。

(3)攻辩双方必须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重复提问和回避问题均要被叩分。不能以提问方式任意破坏对方答辩的完整性,不能以长时间答辩阻止对方提问(每次提问只限一个问题)切忌答非所问或不知所云。主持人有权终止一方过长的提问或答辩。

(4)正反方选手站立完成攻辩阶段。攻方落座视为完成本方攻辩,双方选手在限制时间内陈词。

(5)双方提问问题时,被问一方必须回答,不得回避,也不得反问。

(6)每一攻辩阶段为1分3秒,攻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秒,每个问题回答不超过1分钟,用时满时,终止发言。

(7)四人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作攻辩小结,限时1分钟。正方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涉及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

5、自由辩论

(1)自由辩论发言必须在两队之间交替进行,首先由正反方一名队员发言,然后由反方一名队员发言,双方轮流,直到时间用完为止;

(2)一方发言结束落座后,另一方开始发言

(3)在总时间内,各队队员的发言次序,次数和用时不误

(4)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6、结辩

各方四辩应针对辩论会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脱离实际,背诵事先准备的稿件,适当扣分

7、辩论中各方不得宣读事先准备的稿件否则适当扣分,但可以出示所引用的书籍或报刊的摘要等资料。

8、比赛进行中,辩手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其他辩手发言

十、评判

1、评委、嘉宾组成(待定)

2、评判标准依据

(1)团体部分(满分1)

辩论技巧:辩手语言的流畅程度,反驳、分析和应变能力及论点的说服力和逻辑性(3)

内容:论据内容是否充实,引用资料是否恰当(1)

风度和幽默感:各队在自由辩论中的表现(3)

整体合作:全队论点结构的完整性,队员之间的默契和配合(2)

(2)个人部分(满分1)

A、论

陈词是否合适,说理是否透彻,逻辑性是否强,引用实例是否恰当(5)

B、辩

提问是否合适,回答是否中肯,反驳是否有力、有理,反应是否机敏,用语是否得体(5)

第9篇

作为校辩论赛的领队,今年的辩论赛让我感到十分自豪,今年我们创造了历史,闯入四强,让学校看到了我们化工的风采,颁奖时,评委对我说:恭喜你们进入了四强。我想以前化工在辩论赛上是个酱油学院吧!

辩论赛是一场盛宴:对于辩手,从前期准备到临场反应,从外表气质到内里思维,最享受主席宣布胜利的时刻。立论,自由辩,总结,辩论中,最最欣赏的是诡辩,使对方明知此理不通,却又无话可说!也喜欢精彩的反驳,针尖对麦芒,尤其是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总之,在辩论赛上,就没有辩清的时候,无论你说的再对,我总能反驳回去!这只是技巧,辩论要有主线的,陈词时将主线阐明,自由辩以其为依托,总结也是如此。这样,才能做到有逻辑,有整体性,不跑题,不被对手反制。至于场上的气势,决定的是论点,辅助的是辩手气质。对于辩论赛的组织者,我想说,辩论赛是一项长期赛事,场次多,所以会有些麻烦,但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对于辩手的培训,像我们理工学院的辩论赛,辩手都是普通学生,很多对辩论赛一无所知,这样在比赛时就会很没意思。一场辩论赛的可观度就取决于辩手。对于对辩手的培训,实在是很难办,毕竟我们是化工,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我能想到的就是看视频讲解,还有其他辩论赛视频,还有找往届辩手指导一下,自己也可以看看辩论方面的书籍。

今年的辩论赛硕果累累,希望明年的辩论赛能更好,我希望学院的“迪贝特”杯辩论赛能一直持续下去。我想用一位辩论赛评委的话作为结束语:一个没有辩论赛的大学,就不能称之为一所好大学!

第10篇

【辩论赛策划书一】

活动名称: 高二(3)班 辩论赛

活动背景: 由于我班学生口才能力有限,而在当今社会中沟通和表达显得越来越

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氛围和为了提高我班学生口才能力和反应能力,为此举办本次活动,也为我班学生提供一个才华展示的平台。

活动目的: 辩论赛可以使同学相互之间互动,促进班级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

提高同学思辨能力,应变能力,丰富知识,活跃校园气氛,培养团体精神,锻炼思维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

会场人员:相关活动老师和高二(3)班全体学员。 参赛人员:高二(3)班全体学员。

参赛分组情况:3个人为老师助手。其余25人分为5组 、每组5人。 比赛评为:老师和4名学生,老师助手分为助手甲、助手乙、助手丙。)学生丁为记时。

活动地点:高二(3)班教室。 活动时间:6月10号 活动流程:1、前期准备

(1) 人员分配:老师选出自己的助手三名。由所有班委选

择自己组员,一共为5组,每组为5人。(班委为组长,每组男女比例: 或者每组必须有几名女学生/男生) (2) 向班里提前发送通知:分组情况与活动主题在放假前交与老师。

(3) 准备辩题:辩题来源于同学感兴趣的话题。由老师和组长共同讨论辩题,由老师提供部分辩题想法。

2、比赛开展

评委要求:给予公平、公正评分。

辩手辩风要求:比赛中尊重对手,评委和观众。举止得体,

显示出杰出的道德修养,要对对方进行反驳时必须要先举手,经老师同意后方可答辩,如果有同时举手未看清楚由助手甲乙丙确定答辩方。

辩手要求:辩手要口齿清楚,赛前做好充分准备。

3、赛程安排:

由最终定下来的十个辩论题目,公布于全班,由相应的组长负责相应的准备,安排辩论内容放假时间准备。在规定时间选出冠军、亚军、季军组。

4、赛程规则:

(将十个辩论题目叠好后打乱,置于粉笔盒子里)

(1)、由老师随机抽取题目,念完后说一声开始后各组方可举手,未开始举手的视为违规,扣1分。

(2)经选手答完自己的观点后--称为正方,如有反对方需举手后经老师同意方可反驳答辩--称为反方,正方答辩时间范围为2

(4)每组答辩内容必须是针对该题目进行答辩,不得偏题,偏题可以针对情况进行扣分2分到5分。(注:应有针对性的对辩论会整体态势进行总结,否则将被适当扣分。每组成员在用时剩余 30秒时,学生丁提醒,时间用完时,可终止对方发言。)

(5)在活动最后10分钟宣布比赛结果及老师总结

(二)评分标准:

1 、论证有力,引述资料充实恰当(满分 3分) 2 、分析的角度中肯,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满分3分) 3 、语言流畅、脱稿、有文采(满分2分)

4 、反驳应变能力强(满分3分) 5 、风度端庄、表情自然(满分 1分)

6 、全队整体配合默契,能充分论证本方观点(满分3 分)

即评委最高给分为15分。 每场比赛由评委根据评分规则独立打分,助手甲在算总分时由助手乙和丙监督,分数高者为胜队。高者为本场,本届比赛的最佳辩手将在最后的三支队伍中产生。

【辩论赛策划书二】

由每班自行选拔一支参赛队伍,每队人员为4人(分为一辩、二辩、三辩、四辩)。第一轮(初赛)各队抽签决定对手对辩题,第一轮共计13场比赛。

然后,获胜的13支队伍中前三支出线队伍组成死亡之组提前进入第二轮(复赛)三队小组中循环辩论三场,按净胜票数角出一个决赛名额。另外10队第二轮辩题和对手仍抽签决定(同第一轮),本轮决出六强(团体),死亡之组被淘汰队伍与六强队伍可推荐两名辩论选手(进入半决赛),共计16名参赛队员。

接下来,组成四支队伍进行半决赛分两场,仍然抽签决定辩题和对手。最后,组成两支队伍进行决赛(全校直播)。各班名次按各班累计净胜票数计算。

比赛流程

(一)开篇陈词(6分钟)

正方一辩发言(立论)(3分钟) 反方一辩发言(立论)(3分钟)

(注:每方队员时间用完时,计时员终止发言) (二)攻辩(9分钟)

1、正方二辩向反方二辩或反方三辩提问:反方二辩向正方二辩或正方三辩提问。

2、正方三辩向反方二辩或反方三辩提问:反方三辩向正方二辩或正方三辩提问。

(每一轮攻辩阶段为1分30秒,攻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0秒,每轮必须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20秒。用时满时,计时员终止发言,若辩双方尚未完成提问或回答,不作扣分处理。提问、回答均简洁明确,回答立须正面回答提问方提出的问题。重复提问、回避问题均要被适当扣分)

3、攻辩小结:

正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1分30秒) 反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1分30秒)

(注:要针对此前所有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情况的背稿,否则将被适当扣分。攻辩小结阶段,在每方时间用完时,计时员终止发言。)

(三)自由辩论(10分钟)

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双方总计10分钟。

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注:时间用完时,计时员终止发言。) (四)总结陈词(6分钟)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注:应有针对性的对辩论会整体态势进行总结,否则将被适当扣分。每方队员时间用完时,计时员终止发言。)

注:每班四人,自行确定一辩、二辩、三辩、四辩辩手,每次比赛可在四人中互换角色。

每队一辩为领队,负责与工作人员联系。

一、团体分,共100分 按辩论阶段评分,计70分

A.立论陈词:10分(语言表达流畅,有文采,层次分明,论点明晰,论据充足,分析透彻)。

B.攻辩:20分(反应敏捷,应对能力强,分析角度和层次具有说服力和逻辑性)。

C.攻辩小结:10分(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

D.自由辩论:20分(简洁明了的加强自己的观点,机智有力的反驳对方,能发挥团队精神,迅速抓住对方观点和失误,驳轮精彩,切中要害)。

E.总结陈词:10分(表情丰富,语言表达流畅,论据恰当,内容具有说服力和逻辑性)。

综合印象分,计30分

语言风度:15分(语言清晰、流畅、层次清楚,逻辑严密,仪态端庄,风度幽默、幽默洒脱)

团队配合:15分(临场发应,队友之间配合默契,能迅速抓好对方失误,随机应变)。

二、辩手个人得分,每场总计100分(不计入团体分) 语言表达:15分(清晰,流畅,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整体意识:30分(论点明晰,论据充足,引证恰当,分析透彻,驳轮精彩) 辩驳能力:25分(迅速抓住对方观点和失误,反应敏捷,应对能力强,恰当把握现场气氛)

美感风度:15分(表情丰富,仪态端庄,风度优雅,幽默洒脱) 综合印象:15分(发挥团队精神,互相帮助,如果其语言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或有意回避对方的质问可适当扣分)

注:1、团体分的评分标准仅在半决赛和总决赛是使用,前期的预赛和复赛采用五名评委投票制决定胜负。

2、个人评分标准从复赛开始采用直至决赛。

3、辩手个人得分只作为个人的评审依据,与判断每场胜负无关。

【辩论赛策划书三】

一、活动宗旨

为出色完成县第五届语言艺术节参赛任务,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思辩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赛程安排

1、初赛要求每班先选出5人组成1支参赛队伍(领队1人,队员4人),共组成25支队伍,经过班级间(淘汰制)比赛后,胜出的12支队伍参加学校组织的半决赛。(该环节由各班班主任、语文任课老师负责)

2、12支队伍半决赛通过二轮淘汰制比赛,从中选出3支队伍参加决赛,决赛采用循环记分制,胜队每场记2分,负队每场记1分,最后按分数高低排出冠、亚、季军队伍。(该环节由学校安排专业评委负责)

3、时间安排:

初 赛:9月19日、20日(地点:教室)

半决赛:9月26日(地点:教室)

总决赛:10月10日(地点:阶梯教室)

4、辩论题目:

初 赛:正方:网络使人更亲近 反方:网络使人更疏远

半决赛:正方:青少年学生上网多弊大于利

反方:青少年学生上网多利大于弊

总决赛:正方:青少年学生上网多弊大于利

反方:青少年学生上网多利大于弊

三、奖项设置

1、各参赛代表队由一名领队、四名辩论队员共五人组成。四名辩论队员要求口齿清晰,思维敏捷,着装统一。

2、团体奖项:本次比赛设冠军、亚军、季军,优秀组织奖五名。班级量化分加分细则:进行学校半决赛12个班级每班加0.2分,对获得冠军、亚军、季军的班级依次加1.0、0.8、0.6分;给评为优秀组织奖的班级加0.5分(但不累计加分)。个人奖项:本次比赛将评选出优秀辩手3名,最佳辩手1名,最佳领队1名,学校将给予选手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3、学校将从冠军、亚军、季军队伍中挑选5名最优秀选手代表学校参加县赛。

4、辩论程序及细则见附件一。

共青团委员会

高一年级部

第11篇

[关键词] 商务谈判 内在特征 谈判语言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媒介,是人类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准备谈判的过程实质就是谈判者运用语言进行协调磋商、谋求一致的过程,而在谈判中如何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准确地再现出来,则反映了一个谈判者的语言能力。商务英语谈判的语言艺术集中体现在谈判者如何进行陈述、提问、答复和说服的技巧上。商务英语谈判的语言艺术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无论是陈述、提问、答复还是说服等,就其内在的本质特征来说都具有客观性、针对性、逻辑性及论辩性。

一、客观性

谈判语言的客观性是指谈判者要言之有物,要尊重事实、反映事实。准备谈判中,谈判各方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是为了解决分歧,达成一致。这就需要各方拿出彼此谈判的诚意,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谈判者要尊重事实。反映事实,不要盲目胡编乱凑,捕风捉影,那样最终对双方都不利。所以,对于商务谈判来说,谈判语言的客观性具体表现在买卖两个方面。

从卖方来看,语言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介绍本企业情况要符合实际;介绍商品性能、质量要有事实依据,有条件的最好能出示样品或当场进行演示;报价要恰如其分,既尽力满足己方需要,又不能忽视对方利益;确定支付方式要考虑对方要求,采用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等。从买方来说,语言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介绍己方财务状况和购买力时不要夸大其词:评价对方商品的质量要依据事实、中肯可信;要价要恰当可行,还价要合情全理,压价要有根有据无论交易成功与否,要让对方感到己方的诚意。

谈判语言具有客观性,就能使双方自然而然产生“以诚相待”的感觉,增加彼此的信任感和亲和力,促进双方立场相互接近,为下一步谈判奠定基础。当然,商务谈判中语言的客观真实是个基本原则,这个原则需要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也就是说要能灵活掌握为己所用。谈判语言既要有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

二、针对性

谈判语言的针对性是指语言要围绕主题,对准目标,有的放矢,才能切中要害。不要无谓地漫无边际,四处游击。谈判语言的针对性具体来说包括:针对某次谈判;针对某项具体内容;针对某个具体对手;针对对手的具体方面。商务英语谈判涵盖的内容很广,它包括贸易谈判、谈判、合作谈判、兼并谈判、咨询谈判、工程谈判等。谈判目标的不同,要求谈判语言要有针对性。针对某次谈判来说,谈判内容一旦确定之后,就要认真准备有关资料,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谈判桌上谈判语言,才能有益于谈判活动的顺利进行。

谈判语言针对某项具体内容是指:谈判内容包括诸多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其特定用语或专业术语,谈判语言要有所变化。而且,对谈判语言的选择要根据具体内容对己方的有利无利程度而有所区别。

谈判语言针对某个具体对手是指:不同的谈判场合和不同的谈判内容会有不同的谈判对手,要具体对手具体对待。即使是同一谈判内容,也要根据不同的谈判对手的文化背景、思辨能力和个性习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谈判语言针对对手的具体方面是指:每个谈判对手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强项或弱势,而且每个对手的知识结构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对同一个谈判对手而言,其对某次谈判标的各项内容熟悉程度也不相同。针对这些情况,谈判者要扬己方所长,攻对方之短,才能克敌帛胜,无往而不利。

三、逻辑性

谈判语言的逻辑性是指谈判者的语言要符合逻辑规律,表达时概念要明晰,判断要准确,推理要严密,要充分体现其客观性、具体性、连续性和思辨性,论述要有说服力。这就要求谈判者要有缜密的逻辑思辨能力。因此,谈判者在谈判前要掌握大量相关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只有通过具有逻辑规律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为谈判对手所理解和认同。在谈判过程中,无论是陈述问题、撰写备忘录、还是提出各种意见、设想或要求,都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这是紧紧抓住对方,进而说服对方的基础。同时,在提问、回答或者试图说服对方时,也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提问要根据客观情况,也要察言观色、把握时机,密切结合谈判的逻辑进程,而且要注意所提问题的内在逻辑性;回答要切题、准确,除非是策略所需,一般不要答非所问;试图说服对方时,要使语言充满强大的逻辑力量和强烈的感染力,才能打动对方,使对方心悦诚服。

四、论辩性

谈判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论辩的艺术。通过对谈判议题的辩论,才能拓展问题的外延和内涵,使问题更加明晰,便于找到双方差距,进而找出解决办法;只有通过辩论才能展示谈判者的逻辑思维力量、对有关问题的独到看法、解决问题的想象空间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只有通过辩论,才能说服对方。辩论的目的不仅在于明晰问题,更是在于解决问题。因此,谈判语言的论辩性从一开始便融入谈判的本质中。谈判者为此必须要掌握语言的运用技术,才能在辩论中取胜,才能迈向谈判的成功。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务谈判作为经济交往的焦点,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谈判技术已经发展成集诸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科学。谈判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商务活动中,如果能恰如其分地把握商务英语谈判语言的内在特征,则对商务英语谈判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姚 立: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第12篇

关键词:英语公共演讲与辩论创新实践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偏重对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学生语言的应用,如教学方法上,语言知识讲授与语言应用严重脱离;教学内容上,学生学习的语言同真实生活中能够使用的语言有距离;教学模式化、程式化和灌注式的教学,不能有效达到提高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胡慧燕,2009)。这种现象造成目前国内大学生英语学习普遍的问题是: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知识积累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较弱。实践证明,英语公共演讲和辩论是帮助学生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演讲和辩论实践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笔者从2008年起在全校范围开设“英语公共演讲与辩论”创新实践课程,课程以“创新”为导向采取了一些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受学生的欢迎,同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与业界同行共享。

二、实践教学理论依据

心理语言学家Ellis(1994)论证了小组讨论、辩论可增加“输入”和“输出”的机会,从而增强了语言交际能力的习得。Swain(1985)的“可理解的输出假说”倡导,如果“有外在压力的输出”的机会,而不是任何其它输出机会,语言习得就会加快和增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分析、创新,而且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激励他们提高言语交际的质量,即完成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演讲、辩论是一种较高级的交际活动,它们对于言语的流利性、准确性、观点的连贯性、逻辑的严密性、论据的充分性都有一定的要求,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内在压力,但这种压力恰恰是中国学生所欠缺的,有压力方能取得更大进步,这是人们的共识,也和Swain的“可理解的输出假说”一脉相承。

此外,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何克抗,1998:3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认为:“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钟志贤,徐洪建,2000:18)英语辩论非常重视交流与合作,辩手必须与同伴、指导教师有默契的合作,还要学会其他选手的沟通。通过辩论,选手不仅增强了口语能力还加强了与人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本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即学生学习的环境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课堂内外、校园内外整体学习环境的有机结合。以“创新”为导向,本课程大胆尝试了一些新的实践教育手段,例如,邀请相关比赛专家、评委客座讲授、联系现场观摩各类全国竞赛、讲解各类比赛实况录像、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培训和实际比赛等。同时,还成立学生辩论社团,让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

本课程还在2009、2010年成功组织了北京工业大学―新加坡国际辩论协会议会制英语辩论培训和邀请赛,邀请来自新加坡的著名国际辩论教育专家Loke教授为同学们进行英国议会制英语辩论培训,并担任比赛评委。来自澳大利亚威尔士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秦皇岛分校、南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矿业大学以及北京工业大学的共计100多名同学参加了此次培训,在为期四天的培训和比赛中,大家相互学习,不仅增长了知识,也促进了友谊。课外实践教学模式中实践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校进行相关讲座、培训,扩大视野

2008年10月,新加坡辩论协会主席loke教授做有关亚洲式辩论的工程大师论坛讲座。

2009年3月18日,loke教授做关于逻辑思维方面的工程大师论坛讲座。

2009年10月21日,Loke教授进行British Parliamentary Debate(英国议会制辩论)的讲座。

2010年1月11日,Loke教授进行有关公共演讲方面的讲座。

2009年1月,举行为期四天的亚洲式英语辩论培训。

2010年1月,举行为期三天的英国议会式英语辩论培训。

2.组织学生到校外参加培训、校际比赛和现场观摩高水平演讲、辩论赛,增进交流

2008年、2009年组织近30名同学参加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英语辩论培训及比赛。

2008年、2009年组织近百名同学现场观摩“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

2008年、2009年组织近百名同学现场观摩“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

2009年10月,组织学生和教师参加北京大学英语辩论培训。

2009年11月,观摩东北亚国际辩论赛。

3.组织校内各类选拔赛,邀请赛,搭建展示风采的平台

2008年10月,“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北京工业大学赛区总决赛。

2009年2月25日-3月11日,组织第14届“21世纪联想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校内初赛复赛和决赛

2009年4月19日-20日,组织第十三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校内选拔赛四轮选拔赛和决赛。

2009年10月13日-15日在校内组织2009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暨首届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选拔赛.

2009年1月11日-1月17日,策划组织和实施了北京工业大学亚洲式英语辩论邀请赛。

2010年1月11日-14日,举办第二届“北京工业大学-新加坡国际辩论协会英语辩论邀请赛”。

四、创新实践主要成果介绍

本课程创新教育观念,通过分层次搭建语言实践平台和英语学科竞赛,使学生获得持续的创新推动力。同时,努力打造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凝聚创新教育力量,形成了英语第二课堂实践创新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的推动下成立了北京工业大学辩论社学生社团组织,在老师的指导下社团学生成为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培养了学生的领导才能并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本课程进行了英语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融合的积极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学生在近年来的国内外英语英语演讲和辩论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1.成立北京工业大学辩论社学生社团组织,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北京工业大学辩论社成立于2008年底,主要致力于在校园内推广中英文辩论,广泛开展演讲与辩论的培训和比赛。辩论社的建立给我校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和学习平台,开拓经济政治视野,提高中英文语言表达水平,培养敏锐辩证思维,在我校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辩论社成长成为一个有着完善社团管理运行体制,拥有180余名会员的积极的优秀的学生组织,辩论协会多次协助学校和外语学院主办或承办了大型的演讲与辩论的培训及比赛,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辩论社积极与其他高校建立联系和交流,组织学生参加了北大、北语和北外举行的培训及比赛,学习他人的长处,运用到社团的运行及辩论的教育教学中。另外,辩论社协助外院多次举办了国家及北京市等英语演讲及辩论的比赛校内选拔赛,如“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21世纪・联想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选拔赛等,在整个英语演讲与辩论的教学推广上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创新人才培养成果显著

课程班自2008年9月开课以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课程班学生在国内外英语演讲和辩论赛中屡创佳绩。其中包括:

2009年4月,第14届“21世纪・联想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黄飞。

2009年11月,第15届“21世纪・联想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北京赛区二等奖 何婉青。

2009年11月,荣获首届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 何婉青。

2009年5月,第十三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三等奖 黄飞、钟果程。

2009年5月,工大代表队荣获第五届亚洲大学生英语辩论赛(Asian University Debate Championship) EFL组(非母语组)第五名

2009年5月,第三届IDEA-XJTU 国际辩论赛中文组辩手一等奖:杜洪吉、李威。

2009年5月,第三届IDEA-XJTU 国际辩论赛英文组辩手三等奖:袁婧雅、姚逖。

2009年10月,东北亚国际英语辩论赛(2009 North Asian Open Debate Championship)晋级英语非母语(EFL)组前八强刘天屹、何婉青。

2010年5月,第十四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一等奖:何婉青、钟果程。

2010年6月,参加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举办的2010澳亚辩论锦标赛:何婉青、钟果程、陈歌。

2010年11月,澳门大学举行的第七届东北亚国际英语辩论赛(North Asian Open Debate Championship)晋级英语非母语(EFL)组前八强。

事实证明,课程班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部分优秀学生已经被美国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录取,继续深造。

五、结束语

“英语公共演讲与辩论”作为一门实践型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本课程的建设还需要得到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例如学校教务处认定的12项国际、省部级和校级各类英语竞赛给予的资金的支持和创新学分的认定也是这门课程的必要保障。总之,这门课程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讲都是一个学习、思考、创新与实践的平台,为师生都提供了许多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J].学科教育,1998,(3):30.

[2]胡慧燕.大学英语改革的困境与出路思索.中国校外教育,2009,(8).

[3]钟志贤,徐洪建.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J].中国电化教育,2000.

[4]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English Press,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