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规则意识

社会规则意识

时间:2023-06-15 17:27: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规则意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规则意识

第1篇

如今的高中生课业负担重,许多高中生会选择网络游戏来放松身心,但是长期玩网络游戏容易使同学们沉溺于网络中的虚幻世界,远离现实中的生活。长期沉浸在虚幻世界中无法自拔,行为意识都会潜移默化的受到改变,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意识相悖,削弱社会参与意识。网络游戏还会削弱高中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同学,不愿与他人交流和沟通,性格也会变得孤僻,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越是不愿与人交流,越是不适应现实的世界,就会在网络世界中寻求安慰,长此以往只会与现实世界脱节。

网络游戏还会淡化同学们的规则意识,冲击法律的权威。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同学习惯了虚幻世界中的规则,对现实生活中的规则逐渐淡化。例如,有的同学由于沉溺在偷菜的游戏中,在现实生活中也以偷菜的规则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而且最终面对他们的是拘留罚款。法律意识的基本要求就是遵守社会规则,要求社会成员自觉的认同、遵守并捍卫社会规则,社会规则意识是法律意识的基础。网络游戏中的一些规则就与现实生活中的规则相悖,会误导同学们形成错误的社会行为规则和行为倾向,沉溺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会淡化、模糊社会规则意识,自然而然的就会淡化法律意识。

2.树立错误的价值观

一些网络游戏会使同学们玩家树立金钱至上的错误价值观,大多数网络游戏都需要用金钱购买虚拟货币或者是各种道具,用钱购买了各种道具的玩家才能优越于一般玩家,可以更畅快更快捷的进行游戏。无形中就会使同学们树立有了金钱就可以走捷径、金钱是万能的、有了金钱就可以成功、就可以不劳而获等错误的金钱观,这种错误的金钱观,会使同学们形成对金钱的不正当和过分的需要,从而会引发各种不良的动机和行为,例如偷盗、诈骗。有些沉溺于网络游戏的高中,会向家里要钱玩游戏,如果家里人不给,便会偷家人的钱,甚至勒索低年级学生的钱来玩游戏,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歧途。

一些网络游戏还会使高中生树立不劳而获的价值观,例如曾盛行一时的网络偷菜游戏,以其新颖的游戏方式吸引了广大玩家,不仅因为游戏本身的高参与度和娱乐性,它还迎合了某些人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心理。如果长时间沉迷偷菜这种类型的游戏,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很可能会滋长同学们不劳而获的心理,认为自己想要的东西通过偷就可以获得,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求上进、投机取巧甚至违法犯罪。

3.削弱法律意识,增加违法犯罪行为

同学们如果长时间的沉溺于网络游戏,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则都会受到影响,同学们会不自觉的模仿游戏中的人物,诱导青少年对盗窃和破坏行为准则的接受和践行,形成错误的法律意识。一些暴力的游戏还会让青少年变得冷漠、无情、残忍,在遇到不满的情况下就会仿照游戏里人物的做法,用刀杀人、用枪射击、抢劫偷盗。许多青少年犯罪都与网络游戏成瘾相关,有些青少年在杀人后并没有意识到严重的后果,只会觉得如玩游戏一般,也不会认为杀人就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削弱法律意识。

4.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积极影响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影响不都是消极的,也有一些积极的方面,同学们能够学习网络中多元化和自由主义的价值观,提高对法律意识的理解。网络游戏中不合理的部分,同学们也会有自己的理解,爱动脑的青少年还会自觉的思考正确的方式来优化游戏之中的弊端,从而促进网络游戏健康发展。网瘾少年的犯罪案例也会让同学们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提高法律意识,防止自己误入歧途。网络游戏也会使青少年树立平等的意识,获得奖励或是游戏装备,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不掺杂任何的人情世故,许多游戏规则几乎都是公平的。不遵守游戏规则,就会被游戏淘汰,慢慢的,同学们便会养成自律的意识,自觉遵守游戏规则,自然也会遵守社会规则,提高法律意识。适当的网络游戏可以培养科学精神,开发智力,提高动手的能力,锻炼大脑的思维,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缓解紧张的学业压力。

第2篇

关键词:语码转换;社会规则;主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22802

1 引言

[HJ1.4mm]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CS),即两种或多种语言变体的转换,是语言文化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Giles(1982)[1]提出语言适调理论(Accommodation Theory),认为说话者为了赞同或讨好对方或者有意突出与对方的差别,会调整自己的语言或者语体。一些中国学者(刘正光2000)[2]则运用Verschueren[3]的顺应理论来解释语码转换现象,进而指出言语行为者之所以转换语码是为了要顺应语言现实(Linguistic reality)、社会规约(Social Conventions)和心理动机(Mental Motivation)。从语码转换的历史和当前的研究角度,我们则认为语码转换的动机取决于社会规则和主体意识等二元因素。

2 社会规则制约下的语码转换动机

在特定的言语情景中,人的行为具有某种社会意义。人会在语境的作用下按社会规范行事。就语码转换而言,如果一个人从一种语言或变体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或变体,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他的行为会受到社会情景的作用和社会规范的制约。人对语码的选择不完全是自主的(李经纬2002)[4],我们认为社会规则是促使人们进行语码转换的外在动机。

2.1礼貌规则

“礼貌”本身具有道德或伦理意义,是人人都应遵守和维护的一项行为准则。而在语用学领域,许多学者也从会话含义(言语分析)的角度分析礼貌的重要性。例如,下面一则对话发生在某大学食堂里,两个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正谈论一电视脱口秀节目:

A:你知道《非常男女》里面经常出现的表示make love的是个什么词吗?这个台湾的土话我怎么都听不清楚!

B:Make love? 嘿咻!

在国内,人们每每在公共场合谈论有关性方面的问题,总会使对方感觉“面子”上过不去。尽管这则对话发生在大学校园里面,周围都是思想比较开放的大学生,但A出于礼貌直接用了英语单词而没有加它们的中文本义。

2.2 合作原则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如果说话者和听话者没有合作,则难以达到交际效果。美国某哲学家就认为在所有的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何兆熊2000:154)[5]。他把这种原则称为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并提出了数量(Quantity)、质量(Quality)、关联(Relation)和方式(Manner)等4条准则。例如在人才招聘会上,一位招聘英语教师的招聘者正在和一位应聘者用中文交谈,这时这位招聘者突然转向用英文提问,而那位应聘者也顺势用英文回答。应聘方实际采取了合作的态度,以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再看下面一则对话:

A:你的电脑用的是什么软件啊?是Windows 98吗?

B:不是,是Windows XP.

A:那你上网是用Internet Explore还是MSN Explore呢?

B:都可以。还是有校园网方便,家里用Modem慢死了!

2.3 权势规则

“权势”(power)概念最先由心理学家引入社会语言学领域,并与“等同”概念一起用于语言称代问题的研究(杨永林2004)[6]。这种权势概念作为一种内化了的社会规则,制约着说话双方的语码选择。请看下面一则对话(祝畹瑾1994:200)[7]:

年轻人:Mr.Muchiki has sent me to you about the job you put in the paper.(Muchiki先生向你推荐我应聘你在报上刊登的职位。)

经理:(斯瓦西希里语)U ituma barua ya APPLICATION?(你寄了申请信了吗?)

年轻人:Yes,I did.But he asked me to come to see you today.(寄了,但他叫我今天来见你。)

经理:(斯瓦西希里语)Ikima ulituma barua nenda ungojee majibu.Tutakuita ufike kwa INTERVIEW siku itakapofika.Leo sina la kuse ma kuliko hayo.(你要是写了信,就等回音。信来了,我们会约你面试的。今天,我没什么可说的。)

年轻人只好转用斯瓦西希里语继续交谈。

在这个面试语境中,经理作为公司上层领导,处于权势的地位,年轻人的言行举止理应受到这一权势关系的制约。但是,这个年轻人一开始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坚持用英语表现自己。而英语是国际性语言,一般认为说英语是权势性的表现。所以经理觉得自己被权势压抑,拒绝转向英语交谈。这时年轻人受权势规则的制约,不得不向对方权势靠拢,转换语码。

3 主体意识影响下的语码转换动机

3.1亲和意识

社会心理学的“相似性吸引”研究表明,增加相似点,减少不同点有助于人们得到别人的好评和社会的接受。所以,人们在交谈的时候会寻找彼此之间的共聚量,相互之间表示亲和。比如,使用某一种语言的社会集团对自己的母语都有着强烈的感情。在这一社会集团外部,母语经常会是他们联系感情、表达相互亲和力的纽带。 例如,1992年布什为竞选美国总统,回到他的第二家乡得克萨斯州活动。他原是马萨诸塞州人,不过他的政治基地是得州,很熟悉得州话。但由于他是全国性要人,自然平时说的不是得州话,而是美国普通话。然而当他一到得州,就立刻改口不说普通话,而说得州话了。布什从普通话转码为得州话不仅使他显得more-he-man,有更多须眉男子气,而且使乡亲们觉得更加亲切,也因此为他赢得了更多的选票。

3.2成就意识

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存在从众心理(conformity),即与他人攀比、想同别人一样的欲望。我们可以称这种心理为成就意识。也就是说,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都有获取成就或者显示自我成就的意识。而对语言的操纵恰恰也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因此,在成就意识的影响下,说话者可能会主动且有意识地转换语码,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当然,也有人说话时不断地转换语码,炫耀自己懂得好几门语言。这种做法固不可取,但是也反映了说话人希望得到别人的接受、认可,追求成就感和能力的认可。例如,有的从农村出来上学的大学生,放假回到家乡时,有时会有意地说普通话,而不说当地的方言。因为在中国农村地区,会说普通话是有知识、有学问的表现。所以,尽管这种做法可能拉大双方情感上的距离,甚至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但是这种语码的转换也客观存在。

4 语码转换动机及其对二语习得的意义

现在,一般学者(Gumperz 1972[8];Hudson 2000[9];Wardhaugh 1998[10];郭熙2004[11])从场景转换、角色关系、双语熟练程度、语言情结等方面来解释语码转换的成因;另外一些学者(Myers-Scotton1988[12];Giles1979[1];镡冬玲2000[13])则从认知或心理的角度认为语码转换的产生是基于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通过对语码转换动机的研究,我们发现,外语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双语互换的过程,在其过程中语码转换发生的频率是很高的,语码转换动机的研究对外语(二语)的教和学都有显著意义。在外语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多用外语进行授课,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就算不是在课堂上,也应适当使用语码转换,让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和顺应。时间长了,那些经常被转换的词就会内化为学习者的内部语言。

5 结语

目前的语码转换研究基本上属于共时性研究,很少有人调查和研究双语社会由语码转换而引起的历时性变化以及如何运用语码转换理论,将宏观的社会现实和微观的课堂交际联系起来,以优化课堂学习环境,提高学习和教学效果等,由此看来,研究语码转换任重而道远,需要继续付出艰苦的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Giles H.Psychological and linguistic parameters of 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 [C]//Fraser C.Advanc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anguag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2] 刘正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研究,2000(4):71~72.

[3] 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 Arnold,1999.

[4] 李经纬,陈立平.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研究[J].外语教学研究,2004,9(5):53~54.

[5]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 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 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8] Gumperz J.Discourse strategie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9]Hudson R A.Sociolinguistics[M].2nd e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0] Wardhaugh R.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3rd ed.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8.

[11] 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第3篇

一、对小学规则教育认识模糊,缺乏明确的指向性

在现今小学教育中,规则教育从属于行为规范教育,但是对规则教育的内容定义却不太明确。常把规则教育容纳于行为规范教育中,亦把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作为规则教育进行。

在许多小学的德育中常有“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却无“小学生规则教育”。小学生行为规范大都只是涵盖了小学生在校的具体行为规则,而对学生在校外公共场所的行为却涉及较少,且不够细化,无形中缩小了规则教育的内涵。学校内对规则教育也无明确的提及主题及内容,只是在常规的行为教育中穿插为数不多的规则教育,甚至是偶尔提及,这些都使得规则教育被模糊化、边缘化,缺少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内容,也就少了明确的指导性,使得规则教育处于若有若无的境地。

其实从规则教育的意义出发,规则教育应具备一个完整明确细化的教育体系。如教育理念、教育总目标、各学段的分目标、教育方式等等。惟此,才能使规则教育规范化、实效化,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作用。

二、规则教育只重行为教育忽略思想教育

在小学规则教育中常强调行为规范的具体操作与实施,这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是必须的。可是在小学规则教育中常以“不能做什么”的模式出现,却少了“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的前奏教育。如果学生常常在“不能做什么”的方式下进行规则教育,久而久之只会产生一种对规则的逆反心理。所以,既然规则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无论是以行为引导意识还是意识指导行为的模式均离不开思想意识的教育。

例如:当对学生进行公共场所行为规则教育时,必然要向学生解释公共场所的涵义,以及为什么公共场所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规则;如果没有遵守公共规则,会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什么影响。正如他人没有遵守规则时,会对自己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推及自身。行为教育惟有与思想意识教育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规则教育的过程应是认识规则到形成规则最后才能遵守规则,我们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理应尊重这一教育规律。

三、规则教育与传统经典教育混淆

近几年,小学教育中兴起了传统经典教育。校园里常常弥漫着经典诵读的琅琅书声。在许多经典文籍,如《弟子规》中也含有许多为人处事的行为规则指引,这在现代社会也值得学习借鉴。可是学习的同时,我们更应理性地看待传统的国学教育:古人与今人毕竟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已有千年变化,如果单纯以古人的思想行为指引现代人当然会有所不妥。再加之小学生辨识能力弱,凡事擅长模仿,而不擅长分辨,更不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若只随热潮进行经典国学教育,是不能完善平衡德育的。经典传统国学的教育是必须的,但其意义更多是一种文化教育,其中所含的德育作用多是“润物细无声”。

而规则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道德行为的教育,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与社会相处更和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小公民,所以规则教育应是与时俱进的。与传统国学教育相比较而言,规则教育的德育功能更直接,更具现代意义。所以,传统国学教育是不能取代规则教育的现代意义,更不能与规则教育的德育作用相混淆。

四、规则教育与法规教育混淆

因近年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学校加强了法制、法规教育。而某些时候,却又把法规教育与规则教育混融。

规则教育虽然是以行为素质教育为主,强调人的社会性一面。但与社会法规应有所不同,法规是社会群体中人人均需遵守的规章制度,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具有不可置疑的强制性,是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而社会规则虽有一定的约束能力,却是依赖于人的习惯、信念、传统及教育维持。与法规不同,规则搭建是一种个人与社会更和谐的桥梁。规则与法规都需依赖人的道德意志维持。规则教育更倾向于行为习惯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法规教育更多的是执行教育,两者应是互为联系相互补充的。因此,在教育中就极其需要注重两者的不同。

第4篇

对于怎样才算合格人才这个问题,我和先生各执一词。我认为,合格人才首先要听话,规规矩矩;而先生则不以为然,他认为合格人才应该有个性,没个性的人没主见,成不了大事。

一天,女儿画画,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太阳”。我问她:“你为什么把太阳画成蓝色?”女儿说:“我画的是海里的太阳。”这时,我被女儿的奇谈怪论气炸了,先生却乐了,大加赞赏,说女儿太有想像力了,有创造性思维。父女俩一唱一和,把我弄糊涂了。我们这一代从小受的就是“听话教育”,长大后自然也安分守己。可现在的孩子意见多多,动辄与你争辩、理论,家里不知道谁听谁的,这么不听话,长大了怎能成为合格人才?

培养合格人才是每个家长的心愿,问题不在于谁对谁错,而在于教育孩子如何形成和表现这两类不同的特质。

培养孩子“听话”还是有个性、坚持己见,这在生活中确实是一对矛盾,困扰着很多的家长。“听话”的意思不是家长说一就一,说二就二,有个性的意思也不是横冲直撞,专和家长对着干。家长说得对,孩子就要听话,家长说错了,孩子也不盲从。孩子的未来靠自己创造,有自己的立场才能创造自己的未来。

一方面,人是社会性动物,总是需要与人合作,才能获得良好的生存机会。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社会规则的过程,通过遵守规则融入群体。一个尊重长者,有礼貌、守秩序、重合作的孩子,才能够在更广泛的程度上被其他社会成员接纳、信任和尊重。一个不懂也不守社会规则的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所以要求孩子听话、关注他人的感受与需要,礼让他人,对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人交往既是必须的,又是有益的。

另一方面,社会同时还要求其成员具有创新、独立的素质。一个独立、有创新意识的人,能跟上时展趋势,不断成就自己的理想。缺乏个性、主见、创造性的孩子,成年后难以显示自身的特点,总是需要依赖领导、家长或其他人的指导,失去安身立命的本领与优势。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只懂得顺从他人安排、时时惟命是从的人,不能独挡一面开展工作,往往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听话与个性,每一种性格都有优势和劣势,并无好坏之分,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重要的是,父母能不能发现孩子的优劣,并懂得扬长避短。家庭教育不能只强调某种素质的重要性,而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培养孩子这两方面的能力。在遵守既定的社会规则方面,家长要有意引导孩子学习必要的服从,学会与人合作,使孩子顺利融入社会;在个人的兴趣爱好、事业发展方面,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足够的空间,在不违背道德法律的前提下,允许孩子张扬个性,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在灌输给孩子正确观念的时候,直接要求孩子全盘接受,效果不一定好。较好的处理方式是:将道理讲给孩子听,把选择权还给孩子,让他自己判断、决定并自己承担结果,这样才能真正将道理内化为孩子自觉的观念和行为。

第5篇

关键词:教学本质;认识;交往;反思;动力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身体发展是个体固有的生物因素本身的自然成熟、成长过程,它有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①。教学对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很有限。相反,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却令人“惊叹不已”。本文就从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视角对教学的本质进行了一番审视。

人类处理的事务有: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事务、人与人之间的事务、人与自身内在世界之间的事务②③。人类处理这些事务的心理功能系统分别是:认知系统、规范系统和自我意识系统。处理这些事务的兴趣则来源于人类的动机系统。故此,人类的心理系统按照其功能可分为四大系统:认知系统、规范系统、自我意识系统和动机系统。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人类四大心理系统的和谐发展。

一、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一)教学认识的特性

作为一种人类认识,教学认识遵循人类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认识的一般阶段是: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发展到实践④。教学认识的特殊性表现为:①在认识的条件方面,有教师教。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其作用表现在: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展其主体性。②在认识的对象方面,以间接经验为主。与学习间接经验相比,学习的直接经验是少量的。并且学习直接经验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同化间接经验,更好地学习间接经验。③在认识的任务方面,具有教育性(发展性),即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突出功能⑤⑥⑦。

(二)教学认识的活动机制

教学认识主要是通过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而使学生主体的认知图式不断建构的过程,是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而实现的平衡化过程。认知图式是内化的动作结构,是人类吸收知识的基本架构。同化是指主体将遇见的事物吸纳到已有的图式,是既有知识的类推运用。顺应是指当原有的图式不能同化新知识时,认知主体改变已有图式以适应外部事物的过程,它的实质是建立新图式的过程,即智力的发展过程。平衡化是指认知结构与环境之间生成一种最佳均衡状态的过程,也是认知结构进行自组织的过程⑧⑨。

教学就是促进学生主体活动的双向转化:内化和外化。内化是“指主体早先进行的实际动作在大脑中沉淀,结晶为图式,即从感觉运动向思维过渡。”其一般规律是:“先是通过对实物的操作进行具体动作思维,同时用言语来表述,进而脱离直观,借助表象进行思维,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号操作,进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内化包括两方面的工作:①将知识打开,是指把客观知识内含的活动方式以最适合学生学习的形式进行还原、展开、重演、再现的过程⑩。“将知识打开”工作受两方面的制约:一是知识内含的活动方式,二是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学习的规律。②活动简化,其过程是:具体动作思维表象思维符号思维。外化是指:“思维通过活动基础上的语言编译机制被转化为外部的动作,从而建立客体的关系与变化结构。” (11)其过程是“把此前领会的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展开,呈现出来,在教学实际工作中,就是练习、实习、实验、操作、问答、考试,包括审题、解题、演算、判断等过程。” (12)

(三)教学认识的功能

教学认识的功能有四:①建构知识系统,是指科学知识的结构为个体所掌握,转化为个体内在的认知(知识)结构。主体的知识系统是整个心理结构的基础和主轴,任何心理的发展都要以此为基础。②提升认知能力。学生的认知能力包括:个体学习科学知识的一般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基础能力;个体学习某一门科学知识的特殊能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策略和方法。③获得技能技巧,包括:学习各门科学的基本的技能技巧;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的技能技巧。④思想教育,是指在学习科学知识时,各门科学知识所渗透的价值观念以及学习科学知识的方式和方法对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

二、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

(一)教学交往的特性

教学交往遵循人类交往的一般规律:通过以对话为核心的人与人的相互作用而达至相互理解。教学交往的特殊性在于:①特殊的交往目的:使学生学习社会规范以促进其社会化。社会规范是指社会组织根据自身需要而提出的、用以调节其社会成员关系的社会行为的标准、准则或规则(13)。个体社会化的核心是个体通过社会规范的学习建构个体的品德结构,获得人际交往经验,进而提升处理群己矛盾的能力。②特殊的交往内容:经过选择、净化的人类文化的精华。③特殊的交往主体:教师与学生。④特殊的交往情境:学校。

(二)教学交往的活动机制

1.从道德情感发展角度看,教学交往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超我”与“本我”之间矛盾斗争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的“自我”形成与壮大的过程;2.从道德认知发展的角度看,教学交往应遵循并促进学生个体的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3.从道德行为发展的角度看,教学交往是学生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交互影响的结果;4.从社会规范的接受过程角度看,道德学习的阶段包括:依从、认同和信奉三个阶段(14)。规则被内化的条件是:①规则的强制性,它是指规则可有效的制裁违反规定的人;②规则的认受性,它包括一个认可的确立规范的程序和保证人人平等(15);5.从教学交往与社会交往的关系看,社会的关系结构最终决定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结构。换句话说,教学中的人际结构是社会关系结构的缩影;6.交往活动的内化规律是:具体交往中的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同种交往活动的具体规则同种交往规则的符号化普遍的交往规则。

(三)教学交往的功能

教学交往的功能有四:①形成社会观念,是指学生经由教学交往而建构自己对社会的整体性、根本性看法的过程。②建构行为规则,是指学生个体经由个体需要与社会规范的相互作用而建构个性化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的规则。这种规则的类型涉及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市场几方面。③达至相互理解,是指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通过对话而相对进入对方的思想世界,进而达到相互认同的过程。④内化社会价值,是指学生对社会规范赋予个人意义,即将外在于学生主体的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

三、教学是一种自我反思过程

(一)自我反思的定义

自我反思,也叫自我意识,是指通过反思活动主体我对客体我(me)的认知、体验和监控等过程,其目的是自我实现(自我解放)。其中,客体我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三部分。人这种反观自己的能力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标志之一(16)。教学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是教师借助反思活动以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机制

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以学生的认识活动和交往活动为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直接前提。学生的交往活动则使得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从可能变为现实,因为自我意识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教学反思活动的结果。因为教学反思活动是教师有意地借助反思活动来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

(三)自我反思的功能

自我反思的功能有四:①自我认知,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判断和评价,包括自己的身体、学业、能力、性格、愿望以及自己与环境、他人的关系等各个方面。”(17)学生的自我认知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它源自于学生的个体经验,源自于人与人的社会互动。②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做出自我价值的判断后产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自我情感方面的内容。积极的自我体验常常导致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较高的学业成就和其他方面的成就。相反,消极的自我体验常常使得人们:为避免失败而不去追求高成就。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学到了什么),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观体验。积极的学习体验会使学生更喜欢今后的学习。③自我监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与心理活动的监督与控制,它包括活动前的计划、活动中调控、活动后的反思(反省)。自我监控能力是个体从事各项活动的核心要素。发展师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是教学活动的一项核心任务。④自我实现,既是指人类的高级活动动机:完美倾向,又是指人类在完美倾向的驱使下不断地完善自身的过程。激发学生心中的潜能并使学生最大的发挥其潜能是教师的神圣使命。

四、教学是一种动力生成过程

(一)教学动力的定义

系统的发展依赖于系统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作为一种系统,教学的自我调节能力表现为自身的内在矛盾,这些矛盾构成教学发展过程的动力。所谓教学动力,是指由教学内外部各种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矛盾斗争)而产生的促使师生从事教学活动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合力(18)。

(二)教学动力的类型

从教学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角度看,教学动力主要来源于:人类总体文明的全面性、丰富性与人类个体发展的有限性、滞后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永恒矛盾。人类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就是学校教育(19) 。

从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关系的角度看,教学动力的来源有二:第一,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这是教学系统内部的最根本的矛盾,它是教学系统的发生学前提,它反映着人类社会的一个根本矛盾:人类总体文明的全面性、丰富性与人类个体发展的有限性、滞后性之间的矛盾。第二,师生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业务关系、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师生间的业务关系是指教师教导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学习的互动关系。这是最根本的教学关系,是学校一切关系的核心。师生间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伴随着业务关系的发生而发生,其关系是否合理又影响着业务关系的实际进程(20)。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具有活力的关键。

从个体心理动机角度看,教学动力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心理动机,其次来自于教师的心理动机。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该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21)。人类从事活动的动机有三:①控制动机,是指影响与支配别人或事物的欲望(兴趣);②交往动机,是指与他人结成良好社会关系,达至相互理解,确保人类共同性的欲望(兴趣);③解放动机,是指对自由、独立和卓越的欲望(兴趣)。

(三)教学动力的功能

教学动力的功能有三:①始动功能,是指引起教学活动的发生。②导引功能,是指促使教学活动朝向特定的教学目标进行。③维调功能,是指维持教学活动直至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并在此过程中调节教学活动的强度和具体途径。

总之,作为一种系统,教学包括四个子系统:认识系统、规范系统、反思系统、动力系统。教学活动过程就是这四个子系统不断进行交互作用,进而实现信息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其中,教学认识活动是基础和主轴。因为它直接构成教学动机系统的三大成分之一,它是教学规范系统基础的基础,它为教学反思系统提供信息(加工材料)和能量(加工能力);教学交往活动是价值源,它为教学认识系统、教学反思系统、教学动机系统的活动提供合理性依据;教学反思活动是监控机制,它对教学认识系统、教学交往系统、教学动力系统进行监控,使教学的四大系统合理而协调地进行;教学动力系统的活动则为教学认识系统、教学交往系统、教学反思系统地活动提供动力。

注释:

①(13)(14)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05.458.481-512

②(15)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3.79

③[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8-41

④⑤⑩(10)(11)(12)(19)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16.10-14.230-234.235.100.4

⑥(20)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一卷)[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52-154.155-158.

⑦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二卷)[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1-126

⑧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86-89

⑨[美]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26-230

第6篇

说到“法”,很多家长很自然想到的是打官司、违法犯罪之类的事,觉得离自己很远,跟孩子谈守法、进行法治教育太过严肃、为时过早,也有几分陌生。有的家长一门心思盯着孩子的学习,觉得“学习好了,一好百好”,法治教育是学校的事,在家里也根本“摆不上位”……于是乎,家庭教育中法的启迪成了盲点。

一位妈妈曾对我说:“现在社会上违法乱纪的事那么多,我们还在那里教育孩子遵纪守法,将来肯定是要吃亏的!我的孩子现在淘得没边儿,我管不了,也想开了,没准儿将来比你们那些守规矩的孩子更有出息呢!”这话反映了一些家长的心理。

童话作家郑渊洁曾被一个犯了盗窃罪的14岁孩子质问:“你告诉你的孩子14岁以后每年只能偷一次、每次只能偷499元了吗?”郑渊洁感叹说,应该把他的家长抓进来,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有责任告诉他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此后,郑渊洁在《皮皮鲁和419宗罪》一书中写了一位年轻职员的犯罪过程,那个年轻人在死刑前反思说“现在我最痛恨的,是高考不设道德考试,光考语文数理化外语有什么用?”这两个犯了罪的年轻人的设问,所揭示的正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缺陷。我在全国未成年犯调查中了解到,多数孩子是在成为罪犯之后,才了解了法律的规定、法律的威严,才被法律唤醒。

守法是后天习得的行为,需要一个漫长的社会化过程。家庭、学校、社区、大众传媒等社会教化有两类,一类是通过道理的灌输,比如知识教育、舆论宣传等,教人明事理、辨是非;另一类是事实教育,即通过他人的社会行为影响并引领孩子。家庭教育主要是后一类。

对孩子法的启迪不仅是法律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传达法治精神,了解法律底线,从小建立规则意识。比如一个经常跟着大人过马路闯红灯、跨护栏的孩子,很难有规则意识,很难自觉遵守更多的社会规范。再如,孩子对父母用钱物贿赂老师、领导习以为常,就容易盲目效法,过于看重金钱在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产生“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潜意识,日后难免经济犯罪。

家长要帮助孩子了解和遵守特定环境中的行为规范,不可为所欲为。首先要重视生活细节,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规则意识,从养成守秩序、服从整体开始,理解法治精神并产生对法律的敬畏。其次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掌握和运用法律尺度,并以此为戒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次,当孩子在日常生活小事上违规范时,成年人制止不良行为可能转化为孩子自律的契机。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纠正,不良因素就会得以强化,进而发展为无视社会规范,甚至目无法律。

不可否认,当今社会上违规、违纪、违法的现象普遍存在,以放弃对孩子的正面法治教育为代价来适应这种不良现象,无疑是错误的选择。家长与其抱怨,不如正视现实,为孩子在家庭中创设遵纪守法的微观环境,与孩子共同学习法律常识、努力践行法律精神,这是其他任何力量都不可比拟的。

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责任意识德育 法育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04-04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概述

(一)责任与责任意识

在探讨大学生责任意识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楚责任及责任意识的概念。

责任指的是社会成员必须遵循的义务。这种义务的来源是广泛的,包括职业上的、家庭伦理上的、法律规定的等。责任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加诸于诸成员身上的义务。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可以视为对个人自由的适度限制以及对他人的容忍。在公民生命存续期间,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应当具备一致性,这也是塑造个人良好品德和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

责任意识的含义则略有不同。责任意识具备自觉性,是一种行为态度,是对于各种社会规范的遵循。笔者认为,责任意识是公民依照各种社会规则理性指引、评价自身行为的心理状态,是公民主动承担社会义务的意识体现。责任意识是在对于自身责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观心态。责任意识以责任认知为基准,责任意识一旦形成又会对个人社会责任的履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大学对于每一位大学生而言都是一个思想品质塑造、心理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重视这一期间的责任意识教育是大学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

由于目前高校生源以“90后”大学生为主,故调查的侧重点应放在对“90后”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尤其是社会责任意识形态的分析上。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要承担社会责任的朴素意识,但是对于何为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具体如何承担却没有清楚的认识。这种主观认知模糊的问题是严重的。因为认知模糊会直接影响到个人行为的衡量准则,使之无法确定自身应当承担的各项责任,也无法明晰自身行为的善恶标准,而且在关键时刻情绪的波动容易让学生产生不良动机,影响社会秩序,甚至会给其他学生造成错误模仿的负面影响。大学生责任意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大学生重视权利,忽视义务,社会责任感淡漠。与“80后”相比较,“90后”功利心较强,强调个性。他们忽视责任的体现之一为并未积极主动了解自身的义务内容,仍停在一些普遍而抽象的认识上。如很多大学生认为义务指的是“依法纳税”、“依法服兵役”、“依法接受教育”等,并未认真将义务内容扩大及细化,故不能产生心理认同感,自然也无法将其纳入到自身思维体系准则中。

2.大学生责任意识更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大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在外界一再批评目前年轻大学生品质的同时,也应当思考这种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推广,信息的传播速度在加快,作为乐于接受任何资讯但认知力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们来说,思想上更容易受到冲击。

3.大学生自主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不强。这具体表现为责任感欠缺,直接忽视一些应当承担的义务,更为重视个人利益而非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和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守法意识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任由大学生逃避社会责任,社会秩序将变得紊乱。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需重视理念式教育

理念式教育是解决大学生无法从思想根源上认同社会责任承担的有效方式。《新现代汉语词典》将“理念”注解为“观念”。《辞海》对“理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观念(希腊文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而在传统西方哲学中,理念被视为一种思想或者表象。学术界中鲜有理念式教育的表述。笔者认为理念式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思想模式为准则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传递一种理想与信念,并在教学及实践环节中将这种理念落实到位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及价值判断体系。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人类的认知过程非常复杂。通常是通过各种感官获取信息,并利用自身价值体系进行筛选,最终形成对事物的判断和自身行为选择的标准。在自我选择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的认同。缺乏这种认同,我们自认为科学良好的信息也许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受教主体的大脑隐性地删除掉了。这也往往是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的主要原因。理念式教育改变了以往传统教育的灌输及强迫学生接受的方式,改善了学生对被动式接受教学的反感。理念式教育的做法独特之处就在于先让学生知其然,然后再知其所以然,关键点则是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学生的认同感。认同感一旦确立并能加以巩固,稳定的思维模式将会对学生将来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指引与规范。这也是教学目标的软性着陆,即将一种易于接受的社会责任意识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信念,而非通过传统的机械考核、单纯思考一些概念而得到的浅显感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分析,即从初期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到最后的行为目标,理念式教育也同样遵循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理念式教育的新方式――德育与法育的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是道德与法律兼备。道德与法律均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屏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同一责任在不同角色身上,既可以表现为道德行为,也可以表现为法律行为。”[1]理念式教育要求学生先“知”而后“行”。如何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其“知行统一”,这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传统的教学平台上寻找突破口。大学生具有思想不成熟、人生观尚未形成、情绪波动大等特点,应当重视社会规范的作用,尤其是道德与法律的引导作用,如此才能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再教育、再提升的重要渠道。完善教学模式,能在课堂实践中有效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他们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作为影响大学生价值判断最基本的两种社会规范,道德与法律相互融合能对大学生行为进行有效调整,这对培养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对高校思政课德育和法制教育的教学模式创新提出了新课题。不能因两者的区别而排斥德育和法制教育有天然紧密的联系,应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两者的良性互补和互动,促使大学生德法兼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升其社会行为的合法、合理性,增强其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在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问题上,选择德育与法育融合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以下的考虑:一是德育与法育融合,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公民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的需要。这就需要增强教学效果来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德育和法育就是很好的教学手段。二是单一的社会规范约束难以产生切实的效果。一般认为社会规范有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中,应将着重点放在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引导和约束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质生活的快速发展带来人们思想领域的巨大变化,单一地强调道德规范的有效性已稍显薄弱。与之相比较,法律的威慑力逐步被人们所感受。如近期的李某某案引发全民关注及讨论,也是民众对于法律规范作用的一种质疑、接受、认可的过程。三是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树立需要与之相对应的社会规范约束。责任内容比较多,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职业道德责任、婚姻家庭责任、法律责任、社会公益责任等,其中主流的规范依旧是道德与法律。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可以帮助大学生判断行为的对错与否,其所起到的以社会常态标准约束人们内心的作用不可忽视。鉴于人类行为的趋利性和复杂性,有法律作为道德的底线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承担起到良好的补充和保障作用。

四、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学构思――以德育与法育相结合的方式

树立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教学平台来增强教学效果。通过灵活地遵循教学目标,精细地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并结合课上及课后的实践来构造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合理引导及培养,而以德育与法育相结合的方式无疑是创新且有效的。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德育与法育内容结合得最为密切,故以该课程为例进行说明。

(一)在责任意识教育中应贯彻德育与法育融合的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分为绪论和八章的内容。前六章是结合我国国情和大学生实际编撰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内容,后两章则为法律基础知识的介绍。从章节的设计来看,很容易给教育者一种假象,即两者是割裂的。现实中很多授课教师也是简单地按照章节进行授课。这样容易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分道德与法律,也不能发挥这两种基本社会规范的互补作用。要在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中将德育与法育更好地融合,应该遵循以下三条准则:一是要始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德育与法育的契合式教学,不要简单地将两者分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备基本法律素养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材内容的整合,而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忽视德育与法育之间的密切联系。二是不要将道德与法律相互混淆。尽管部分法律来源于大家熟悉的道德规范,也是道德实现的强制制度保障,但是两者不能等同,否则容易引起学生认知的混乱而导致错误的行为。如道德上颂扬的“大义灭亲”在法律上却有可能被认为是“故意杀人罪”;又如社会上常见的“婚外恋”,这种行为不被人们的道德观所认可,但是在法律上却没有规定对破坏他人婚姻所要承担的责任等。这些都必须要让学生能理性分清,避免行为上的认识误区而导致不良后果。三是不能忽视两者相互配合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要上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自身对于道德与法律必须有良好的认知水平,既要分清楚两者,又不能忽略德法互长的效果。道德与法律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彼此之间均有不能比拟的优点。教师唯有发掘道德与法律的弥补作用,灵活地呈现给学生一幅全面规范人们责任意识的德法兼容的教学体系,使学生们从心理上产生认可感,才能被学生所遵行。

(二)整合教材内容以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很多地方涉及责任的培养。如第二章中出现了公民报效祖国的义务,第五章中公民有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责任,第六章中涉及职业道德、家庭责任观之正确引导等内容。尽管责任的类型不同,但均是围绕大学生责任感而展开,体现了教材设计的宗旨。但是学生们的思维使得他们容易忽视各个章节中关于责任意识培养的共性,也分辨不出其中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从中进行挑选重构,对指向性强、联系密切、切合受教主体心理和学习进阶规律的内容进行整合。如课程第六章第三节内容为“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是为了让大学生了解恋爱、婚姻过程中涉及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婚恋观并了解爱情与人生的真谛。教师可以明确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对爱情与婚姻有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在爱情和婚姻中都存在着道德规范的约束,并用案例说明只有正确的婚恋道德观才能使人生更为幸福。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在婚姻家庭中也存在法律规范的约束,并着重介绍我国的《婚姻法》,让学生掌握我国婚姻家庭关系中具体的法律制度。教师可以将法律基础知识中的民法内容适当纳入,展示给学生清晰的法律内容体系,强调婚姻是建立在和谐恋爱的基础上的一种法律关系,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自觉地承担起对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责任。教师可以通过案例互动、实践教学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的婚恋责任感。实践证明,这种道德与法律融合的方式使得大学生能全方位树立起自觉承担婚恋责任的意识,并能将这种认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心理念与直觉意识,有助于他们在将来的婚姻家庭生活中理性分析处理问题,维系家庭的幸福和睦。

(三)责任意识建立需要道德与法律融合的价值观引导

客观上,现代大学生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面对的是价值取向多元化、利益多元化、思想状况多元化的现状。主观上,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如独生子女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个人社交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学习及生活压力等因素都在不断的抗争中寻求平衡,且具有个体差异性。反观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过程,尽管也一再强调教师授课应当因材施教,可是由于师资局限,只能针对大部分存在共性的学生开展教学,而无法达到“一对一”的标准。故正确引导其价值观必须借助于社会规范的约束力,道德与法律自然首当其冲。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已经扎根于国人的心里。据观察,现代很多社会规则源于儒家文化。儒家文化能促使部分道德观的形成,能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价值评判体系,如有人不遵守公众的主流价值观,必然会遭到谴责与批判。应当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道德观通过教学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由于教师本身的言行会给学生带来影响,宜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感染。鉴于人类心理的复杂及不可控性,思想层面的教育需要德育的同时也需要法育。可以说,如果道德的约束是软性可抗的,那么法律的约束能让人明白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并且理解不遵守此等规则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能让学生自觉地将法律融入自身价值观中,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能理性分析与克制,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责任意识教学实践中需坚持德法兼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是教学内容深化的重要途径。只有以真实的社会生活素材作为资源,选择贴切学生并可以及时检验其德育与法育标准的实践课题,才能有效将学生的责任意识理念化。实现二者融合的关键是在融合理念指导下的实践。[2]故在设计教学实践题目上应当谨慎思考,可以确定以下几个准则。

一是关于责任意识树立的教学实践内容应尽量体现“德”与“法”的互融。许多正面和负面的社会热点事件为大学生所直接或者间接地关注,教师应当从中提取出可以由课程内容转化为实际生活的有效信息,重点选择德与法冲突的案例添加到教学实践中。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清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但又不能割裂两者的天然联系。在德与法的指引牵制之下,学生们可以在践行中认真思考,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

二是责任意识教学实践需要围绕学生就业特点而展开。随着社会就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设计更为重视。通过教学实践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梳理和教导,可以让他们明白,既要追求美好的理想,也要注意在职业生涯中承担责任。如某一行业的道德规则和涉及的特定法律,都可以在实践内容别突出并有选择性地强化,以就业群体的责任约束来强调差异性,这样效果会更为显著。

三是创新德法兼容的实践模式并能有效固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定程度上依托于实践内容的形式,好的实践内容设计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德育与法育渗透至他们的思想体系中。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课内实践、课外实践、基地实践、社会调查实践等诸多方式,并按照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学情变化而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程东峰.责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

第8篇

论文摘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分析了竞技体育与人社会化的关系,得出竞技体育活动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1、社会化

社会化是社会学长期、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戴维·波普诺在《社会学》中写道:“社会化就是一个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化不仅对个人的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社会的生存和有效运作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事实上,没有社会化就没有社会,通过社会化,社会文化才得以积累和传承,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而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发展人格、自我、角色借用。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必然经过一定社会化过程才能实现。

社会化从一个人的幼儿时期开始,并持续一个人的一生。它不仅仅指“生物人或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同时也包括个人适应生活的整个过程。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从而逐渐学会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最终形成自觉遵守、维护社会秩序以及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社会人。而体育活动特别是竞技体育能促使人达到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对提高人的社会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水平,成为社会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体育活动的社会特征所决定的。特别是竟技体育活动中,既有互相协作配合,又存在相互竞争,同时又必须遵守一定规则进行。这种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形成交往合作,竞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迁移到日常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中去从而使我们发现许多人并不是自觉地以个体的社会化为目的而去从事体育运动,但却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或加速了自己的社会化进程。现代社会中,竞技体育对人的社会化功能越来越重要,它向人们提供社会规范教育的场所和实践社会规范的模拟机会,引导人们融进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给少年儿童分配社会角色,并提供尝试各种机会,促进个性的形成和人格健全发展。

2、社会化内容与体育社会化的功能

2.1对杜会化内容的不同理解

社会化是个人必须的,站在不同角度对人的社会化有不同的理解: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由于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所共有的产品,包括物质与非物质部分。从而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这里社会化实际是一种文化内化进程。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社会化过程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学习的文化模式。人类行为是由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共同决定。从人类最初期行为来看,婴儿的基本生理需要是与他人的早期接触中形成的。因此,父母与婴儿之间的互动,为儿童的人格与自我意识的发展做了准备。

从社会结构来看: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承担一定的角色。按照乔治赫伯特·米德的角色借用理论,他将自我分为2个部分,在第二阶段中:“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3种不同形式:模仿、嬉戏和群体游戏。这里嬉戏阶级实际上儿童装扮角色,角色借用指人们把自己想象为处于他人的角色或位置的角色活动,但并不真正理解所借用角色的意义,却开始重视他人的要求从而为熟知自己在群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更好担当角色转化奠定基础。

从社会心理角度来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基本冲突。因此他强调在社会化过程中生理基础和情感的力量,他认为儿童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人格终其一生而不变。虽然受到以后许多人的批评,但我们认为他所强调儿童在家庭中社会经历对儿童人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是正确的。同时他认为人格的形成是“本我”、“自我”、“超我”3个部分协调均衡的发展,一个人才能保持正常和健康。

从以上不同分析社会化是人的一种本质的需要,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人格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2.2社会化的内容

2.2.1传授生存的基本知识技能

人的社会化从婴儿时期开始,家庭承担重要责任,不仅包括基本生存的知识技能,而且还有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不仅促使儿童健康成长,而且使社会文化、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2.2.2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构成特殊个体鲜明特征的思想、情感与自我观念的特殊模式。“自我”是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艾里克·艾里克逊认为人格发展8个阶段中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一种认同危机产生,对此处理得好会产生稳定的认同,形成完整的人格。这里显然把人格作为一个整体,但实际人格形成受家庭和社会两个最重要方面的影响,使人的社会化过程复杂和多元,从而使人的性格多层次、多角度。

2.2.3形成良好社会角度

社会化的内容使教育社会成员按其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不仅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且承担社会角色,形成健康的互动。

2.2.4教导社会行为规范

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社会规范,用社会规范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保持社会良好的运行,因此社会化过程也包括对社会规范的遵守,如风俗、习惯、法律等。

2.3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

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竞技性。所以体育最早起始于劳动中,形成于文化的交流中。竞技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体育就带有祭礼性质,但已具有民族节日竟技性质。由宗教习俗的催发、文化交流的需要和城邦力量的显示,形成古奥运会。这样竟技体育对社会的第一个重要贡献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对儿童来说不仅使他们学习到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完善人格和道德问题的判断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内化竟争的意义。

总的来说,竟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进人竟技体育的社会化阶段。指青少年通过各种社会影响,认识竞技体育,产生兴趣,加人其中。

第二阶段:通过竞技体育的社会化,指青少年通过参加竞技体育,在身、心、群诸方面发展起来为日后进人社会打下基础。

2.3.1通过身体教育和运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功能

在婴幼儿教育期间,家人用练习坐、爬、站、跑等基本身体活动;在少年时期,各种游戏扩展孩子跑、跳等各种能力;青年时期,不仅发展了身体素质,培养运动技能,对健康形成良好的态度。因此:“良好的健康和充沛旺盛的精力是朝气蓬勃感知世界,焕发乐观精神产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意志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源泉。”这些早期有益的训练,为他们健康的人格,适应社会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2.3.2竞技体育对儿童社会规范形式的影响

竟技体育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强烈的自身参与,激烈的对抗和频繁的人际交流,是它的鲜明特征。虽然竟技体育活动的规范具有强制性。但毕竟通过游戏、娱乐和运动体现出来是大家乐于接受的,又不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由于规范培养使少年儿童进入社会必不可少的社会化过程。因而各种体育竟赛活动可以视为对社会法规和伦理道德学习的模拟过程。

而且儿童对体育竟赛中竞技有一个较长的接受过程,早期(幼儿期)在集体游戏中各自做一些独立玩耍而已,不注重其他。中期(5岁左右),对竟赛中活动游戏规则视为神圣不可侵犯,拒绝变更游戏规则。后期(10岁左右)开始了解规则真正意义。开始重视相互尊重和合作的价值,使游戏和比赛更为公平。开始协商游戏变更规则,一旦竞赛开始,绝对遵守规则,因为这是他们协商、自治的结果。

2. 4竞技体育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特别人际关系的影响

通过竞技体育活动,使儿童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特别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表现之一,也是一个人成材的需要。因此竟技体育活动的良好协作关系有利于培养以后工作中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伙伴关系。

2.4.1竟技体育活动对人际关系的心理影响

竞技体育活动,增加了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缩短了距离。中国的乒乓球外交不仅打开封闭20年的中美外交上的隔阂,也开通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体育也是人生友谊使者,不仅增进人的相互了解,而且改变人的个性,形成完善的人格。它是青少年儿童的重要社交场所之一,对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独立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竞技体育活动不仅改变、调整人的良好心态,同时也可以缩短人际交往距离,为现代人的社会化提供良好的渠道。

2.4.2竞技体育活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合作被认为是当代社会最有价值的社会化行为之一。因为现代社会要获得成功必须相互协作,同时由于社会文明发展,而隔阂的产生,使合作遇到最大障碍,因此合作能力既是参加竞技体育活动的必备条件,也是通过体育活动需要发展的社会型能力。如足球的强大吸引力,在于其成员良好的合作精神的发挥。所以经常性参加各种竟技体育活动,既加强了个体的合作意识,又有利于个体团队精神培养。 转贴于

2.4.3竞技体育易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

竟争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重要价值观念,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既是体育运动的特征之一,又是体育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口号“更高、更快、更强”就是竞争的体现。而竞争的过程是他们身体素质、各方面知识、能力的自我展示。而这种竟争是建立在良好的体育道德基础之上。在竞技体育比赛中,不讲门第、不排尊卑;最讲法制、不循人情;最讲现实、不论资历,以“公平”为原则,是人的社会化形成的良好途径。

2. 5竞技体育对社会角色的影响

每一种社会角色,都代表着有关的行为期望和规范,对某种角色的承担,都要外显这个角色的特征。因为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必须担当适当的社会角色,而竞技体育活动,为学习社会角色提供有利条件。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如足球比赛,每个队员分别承担前锋、后卫、守门员等各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定权利和义务。每个角色有获胜的权利,也有遵守体育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的义务。

获得角色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体育活动中,通过承担各种角色的经验,不仅提高和增强体质,而且有利于促进个性的发展。有时在比赛中,有意让某人担当超出其本人能力的角色,不仅提高本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促进个性发展。社会角色是完成社会活动必要的社会构成。通过体育角色的学习,对人的社会化意识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也使儿童体验到通过个人努力不仅可以成功扮演角色,从而体验到人的主观努力是改变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3、竞技体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作用

3.1竞技体育是造就全面、协调、完善的人格的盆要方式

以身体健康为目的,是当代世界体育的一大特点。在当代社会化过程中,体育是克服现代文明病侵扰,恢复人类运动能力的重要手段。人类进人文明社会后,因文化而获得的高雅,以及经常出现的因文化而导致的畸形,使人类脱离自然。在人们与自然疏远的过程中,受损失最大的是人体运动。其结果造成人的片面和非协调发展。而竞技体育能使人身体和精神全部参与运动,充分体验到人体运动的乐趣,为造就完善的人格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途径。

3.2竟技体育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人的社会化,必须具备良好社会环境。而竞技体育对维持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竞技体育是集聚社会力量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容易为不同阶级、阶层,不同职业和信仰的人们普遍接受,为不同的人提供发挥精力的业余活动场所,减少和避免人们把精力用于危害社会,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3.3竞技体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作用

各民族的文化、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中,竞技体育总是和国家民族的礼仪庆典活动同时出现。升国旗、奏国歌,还是点圣火、发誓言、敲钟、放鸽群、撒鲜花、授勋章,虽然表面形式相同,但文化内涵千差万别。大型竞技体育活动还要进行团体操、音乐舞蹈表演,这一点与古代竞技体育与宗教祭祀活动十分相近,有渊源关系,如奥运会开幕式,融人主办国的文化,在社会化进程中,使人产生认同感和‘.自我”感,这一点是其他社会活动无法比拟的。

3.4竟技体育活动所传递的社会道德观念对人的社会影响

体育道德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道德又是一种对青少年影响至深的职业道德。竞技体育所宣扬的奥林匹克精神、体育道德都具有很高的社会理想价值,而竟技体育推崇的公正、竞争、协作、团结、诚实等道德观念正是人的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对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所有成员都具有重要影响。可见,竞技体育活动所传递的社会道德观念对人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这些潜在的价值在深层结构方面影响着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

3.5竟技体育对人的现代化的影响

社会的现代化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现代化,在社会化过程中,现代化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对现代人要求的社会性格与竞技体育所提倡的观念是一致的,因此,用竞技体育来培养社会成员或未来社会成员的现代意识和心理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活动往往容易影响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结论

(1)竞技体育能促使人们达到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许多人并不是自觉地以个体的社会化为目的而去从事竞技体育运动,但却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或加速了自己的社会化进程。

(2)社会化是人的一种本质的需要,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人格全面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

(3)竞技体育对社会的第一个重要贡献是促进人的社会化。

(4)通过竞技体育的社会化,青少年从身体、心理、群体等方面发展起来,为进人社会打下基础。

(5)竞技体育对竞争、合作、人际关系产生作用影响人的社会化。

第9篇

从国家层面来说,执政者是社会规则的引领者。在代议制民主中,执政者如何引导民众制定符合社会发展方向、适合国家现实情况的社会规则,并使其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法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执政者还是社会规则的守护者。这要求执政者自己应遵守社会规则,是遵纪守法的表率,同时作为执政者要严格依法办事,守护社会规则。执政者还是社会价值的代表者。现代的社会价值主张自由、平等、法治和民主,顺应社会价值是现代执政者应具备的执政理念。

对各级地方政府和执政者来说,确保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正确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治理能力的具体表现。近些年来,由于城镇化加速,社会利益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多发,如何维护社会稳定,解决各类社会冲突,已成为了地方执政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具体而言,目前,基层社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围绕土地的利益冲突问题

当前中国的农村问题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三农问题相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税负问题。在经过国家取消农业税的改革以及一系列的乡镇基层治理配套改革措施之后,三农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是近几年来,基层治理的环境又开始恶化,农民的维权抗争活动再次增加。此次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核心是土地问题,是围绕土地权益而产生的利益冲突问题。

较之税费争议来说,目前农村土地争议有着较大的变化:其一,从控告方而言,虽然村民联名仍然是最为主要的形式,但村级组织已成为了重要的控告方。同时,在一些实际性的冲突中,男女老少齐上阵的情况也经常发生,这与税费争议时主要以精英抗争为主有明显的不同。其二,市县政府部门成为被告方的比例较高。其三,公司和开发商成为了被告方,这在农民税费争议中是没有过的。

与农民抗税费主要集中在中部农业省份不同,目前农村土地争议最集中的地区是沿海较发达地区。冲突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农民的税费争议中,上访、宣传和阻收是最主要的抗争方式。而在土地纠纷中,不少农民则到县市政府部门门口或被征土地,甚至高速公路、铁路上静坐。与冲突方式的变化相伴随,冲突程度也变得相对激烈,警农冲突时有发生。

此外,外力介入情况也不同。一些知识精英,主要是法律人士也为了各种目的(经济的、政治的或社会影响)而深入其中,这一点与农民因税费争议很少有外力长期、并有组织地介入有明显的不同。

总之,农村土地纠纷已取代税费争议而成为目前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焦点,是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由于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而且土地问题往往涉及巨额经济利益,这也决定土地争议更具有对抗性和持久性。特别是某些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进行打压,以及知识精英出于各种目的的介入,使这一问题具有相当大的复杂性,有可能诱发较大的社会冲突。

第二代农民工如何向市民转化

今天的农民工问题与三十年前的农民工问题相比,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我们将中国的农民工分为第一代农民工与第二代农民工。现在中国的农民工,有60%到70%是第二代农民工。所谓的“第二代农民工”主要指八零后和九零后的农村外出务工者, 第二代农民工问题将是中国的重大问题。

与其父辈以务农为主,外出打工赚取额外经济收入补贴生活不同,第二代农民工进城务工不是暂时性的,而是以在城市定居转化为城市居民为长远目标。因此,第二代农民工实际上是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渡期,城乡二元的制度化歧视对其影响更大。

第二代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比较高,自身权利意识与平等意识都比较高。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打工择业时,不愿再从事其父辈所从事的“脏、乱、差”的繁重体力劳动。除了工资报酬之外,工作的条件和环境成为其就业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第二代农民工基本上没有从事过农业体力劳动,不具备农业技术知识。他们的未来发展方向是进城成为产业工人,一旦失去在城市的就业机会,他们便无法像其父辈那样回乡种地以维持基本生活。因此,经济波动导致其陷入生活困境的可能性明显提高,这也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总之,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当前中国农民工问题主要是围绕第二代农民工产生的,第二代农民工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创造制度条件保障农民向市民顺利平稳地转化。这是关系中国城镇化能否顺利推进的大问题。

公众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质疑

近年来因为环境问题而引发的开始出现,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2014年中国东部爆发大面积持续多天的雾霾,引发公众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强烈质疑,环境问题成为考验执政者治国能力的又一重大问题。

总体来看,当前中国的环境问题有三个特点:一是从中东部向中西部发展,二是工业性污染向资源性污染发展,三是垃圾区的问题。我认为在未来10年,中小城镇的垃圾区问题可能是中国农村的一个大问题。当前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不良的发展方式造成的,由环境问题而引发的“邻避运动”也开始出现,这与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历程十分相似。就目前所发生的环境污染来看,冲突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污染企业和受污染的民众。在这三方主体中,政府的态度和作用是关键性的。

网络时代的公众参与问题

当前,中国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与转型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格局交织在一起,催化出一系列对社会和政治稳定构成重大影响的事件,促使转型期中国的执政者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时代的公众参与问题。

首先,网络在拓展公众的参与渠道的同时也蕴含着群氓的集体狂欢,烧公私财物,甚至针对被抗争者的残酷伤害等消极方面。2012年因反日游行示威引发的社会骚乱,就展现了非理性狂躁所具有的严重破坏性。在这一事件中,以网民为代表的民众群情激愤,民意难平,体现出一种抽象愤怒和集体狂欢意识。

其二,民粹主义下的“无社会组织”后果。参与互联网公共事件的多是分散的社会个体成员,其价值观、通讯能力存在多重分歧的可能性,并且他们对政治权力的影响力非常薄弱,并不具备对特定事件持制度化处理方式的能力。当代中国互联网公共事件往往是“个案型”事件,无法成为推动制度变迁和社会变迁的力量。反而在民粹主义的影响下,因为其无组织性的特点而容易最终演变成为局部的社会骚乱,破坏社会秩序。

其三,话语和行为的非理性破坏。网络生存中的角色虚拟化,使网民的言论和责任是不对等的,表达和发泄容易走向偏激和非理性的方向。而政府担心其超过一定的“度”而失去控制,往往会从社会管治的角度加强监管。但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严格的网络舆论管制导致许多社会矛盾压力无法通过显性的方式表达出来,并被执政者感知。这就导致问题逐渐累积并由对个别事件的不满转化为对整个体制和社会的怨愤,成为反体制极端行为的温床。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生;犯错;成因;对策

俗话说:“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但如果一个人总是犯错,却又不反思,不改进,对于其人生、职业的发展将会起到阻碍或延缓的作用。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而言,由于之前的诸多原因,导致他们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状况不断。有的同学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或者是平时表现看来不错的同学“关键时刻掉链子”,甚至常常弄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根据这些年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工作的经历,不断分析、归纳、总结,摸索出一些方法和经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是要对学生发生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给学生认识错误、反思和改进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犯错原因分析

1、过度自我中心,缺乏规则意识

90后、00后的孩子普遍存在过度的自我中心意识,衡量一切事物对错的标准不是社会规则、规范,而是以是否符合自我利益为标准。针对这个问题,在我们所做的一项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选项:评价一个行为是否正确的标准是A、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B、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C、是否符合社会规则、规范D、没有标准,我认为对就对,错就错。54%的同学的回答是A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24%选择D、没有标准,我认为对就对,错就错,只有22%选择了B和C。认为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就是正确的。这种认识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他们行为的不正确:上课或实习时没有组织纪律性,原因就是我不喜欢或我愿意;劳动卫生不做,因为我从来不做;我可以违反规定,但你不能批评或处罚......诸多表现都是没有规则意识的反映。

2、错误的认识归因,缺乏责任意识

正如一首歌曲中唱到:“都是你的错,都是月亮惹的祸”,中等职业学校的部分孩子,在犯错误后的第一个反应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进行自我保护。第一、这是他们不自信的表现,也是他们成长的烙印;第二、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由于不能正常的分析事情发展的原因,不敢去承担相应的责任,会让孩子学会逃避,让他们错误的认为犯错的成本很低,甚至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使得他们不断犯错,不思悔改和进取,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对良好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不利。

3、严重的面子观,缺乏合作意识

过度的讲面子,其实是自卑的表现。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孩子,由于过去接受了太多的不成功,使得他们自卑心理很强,却又害怕被人瞧不起,“高昂的头颅下,一颗容易受伤的心”,这种情绪导致他们会出现以下问题:第一、不管自己对错,老师、家长、同学都不能伤及其面子;第二、因为太在乎面子,不懂、不会与人合作,不会求助,也不太愿意帮助别人。

鉴于以上分析,在这类学生出现问题或犯错误后,我们老师不能一味批评教育,而是要给予学生机会,引导他们正确的分析认识自己的错误,思考改进的方向和具体的做法,不断进步,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需要,体验成功的人生。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犯错的对策分析

创造机会、给予机会。把被动灌输、管束变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觉提高。给犯错误的同学机会,认识错误、反思原因、改正进步。

1、“诉说”和“倾听”的机会

首先是给犯错误的同学一个“诉说”的机会。部分犯错误的同学特别上反复出现状况的同学,劈头盖脸的“风暴行动”通常会激化矛盾,让学生和老师、同学对立,认为老师故意“针对自己”,同学挑战自己。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容易出现口服心不服,也不会去思考下次遇到问题该如何处理。所以,对于犯错误的同学可以先给他一个“诉说”的机会,让他们的“不满”、“愤怒”、“委屈”有一个合理的发泄出口,让学生在“诉说”中慢慢平复情绪、冷静下来;老师在倾听“诉说”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帮助同学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其次是给自己和犯错误的同学“倾听”受伤害同学心声的机会。角色互换的结果会把矛盾化于无形。老师认真倾听,既可安抚受到伤害的同学的心灵、情绪,又可以引导学生在今后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同时引导犯错误的同学换位思考:“如果受伤害的是自己将会如何?”“如果自己是厂长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如果自己是班组长遇到这样的员工会怎样?”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只能围绕规则而不是自我,形成规则意识,养成按照规则办事的好习惯。

2、“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的机会

在经历“诉说”和“倾听”后,帮助学生查找不足,学会从自己身上去寻找原因,引导他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社会人”、“职业人”。学生只有经过内心的自我反省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动力,找到前进的方向。不再单纯去计较我与同学、我与班长之间谁对、谁错,而是把自己与规则、纪律进行比较,找出差距。

“自我反省”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更好的“自我教育”。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校老师、家长的教育必须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认识,并落实到行动中,教育才真正发挥了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问犯错误的学生“你觉得如何处理比较好?”或“你觉得该如何解决?”。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参与,学会遇到事情坦然面对,学会承担责任;二是表示老师对他的尊重,有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三是学生参与做出的决定,他内心会较好接受,有利于决定的落实。因此,经过了“自我反省”之后的学生,会为自己找到一个进步的标尺,用这一标准去约束、教育自己。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养成责任意识。

3、挽回尊严和赢得荣誉的机会

学生很需要尊严和荣誉,特别是表现欠佳和犯错误的学生,这方面的表现更为迫切。作为一个好老师,要创造机会为他们挽回尊严和赢得荣誉,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把强制要求道歉变成学生主动道歉,并为他勇于改正错误、承担责任喝彩。对犯错误的同学要有褒有贬,坚持“不逃避”、“不放弃”原则,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才华”,时常关注他的情况,抓住每一个“闪光点”,“闪亮”别人,也“闪亮自己”。这样的赏识,会让孩子找到前进的方向。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理解、隐忍他们暂时的不优秀、犯错误,耐心等待他们的成熟和优秀。

学生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老师“放弃”、“放任”、“放纵”了他们。把关爱化成行动,处处为学生着想,时时留心教育,参与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陪伴他们成长,教育将更加的有效和赋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浅谈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学周刊》2011.3 作者:赵学香

第11篇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团队 团队意识 培养

作为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学科,体育课程在我国已开展了数十载,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一直广受关注。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公司而言,良好的团队观念和赢得现代社会竞争的必须条件,是获得成本的重要素质。将团队意识的培养纳入到体育教学内容之中,既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是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方式,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团队与团队意识的概念

团队,是指多人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的组织,团队成员之间在团队规则的协调组织下,共同努力完成团队目标。团队意识,则是每位团队成员在共同的团队目标和使命驱使下,相互协作配合,为完成团队共同目标而具备的责任感和集体观念。团队效率受到团队意识的直接影响。

二、导致大学生团队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主义盛行,个人利益至上。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影响,80后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受到的各种关心和物质投入明显增多。在平时生活中,独生子女享受了更多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导致大多人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缺少了兄弟姐妹的谦让和合作生活习惯,也就降低了独生子女人际交往能力,在平时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处处表现出唯利益至上,个人中心观念强烈,凡事都先为自己着想,过于自私自利。

(二)社会关系日益功利化,不和谐因素增多。大学校园是学校与社会的中间地带,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已不再单纯简单,而是日益表现出浓厚的物质色彩,许多学生讲功利主义思想带到了社交活动中,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缺乏诚信、信用、无私奉献精神,“唯利是图”思想盛行,人际关系逐渐社会化。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容易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

(三)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大学生团队意识淡薄。不少人认为,在面对竞争时,采取团队协作的办法会促使人际关系恶化,产生内耗,削弱团队竞争力;同时,个人成就容易被团队淹没,没法更好的体现出个人的作用和价值。在许多大学生看来,竞争就自己一个人的事,是个人独立完成的过程。严重缺乏团队合作观念和意识,甚至抗拒参与团队活动。

三、体育教学中团队意识的培养

(一)强化“我们”意识

用最简单的方式解读团队的“心理共性”的话,那即是对“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严格区分。要将团队视为“我们”的而不是“他们”的,要实现“我们”的团队目标团结合作,为赢得团队荣誉而骄傲。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要根据教学大纲计划,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通过设置团队目标,使学生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强化成员的“角色”意识

团队是全体团员组成的组织,每位团队个人的角色对对应着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处于团队当中的个人,不仅要用于担当团队赋予个人的责任和使命,还要严格遵守团组织规范。团队对个人的约束和监督,主要是采取制度规范的手段来实现。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角色意识,制定合理的激励方法,有效激发团员们的主动奉献精神,使得每一位团队成员能够高度自觉的完成团组织分配的任务。对于个人的失败行为,要加以鼓励而避免过度批评。

(三)培养学生遵守“规范”的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团队与个人之见经常会出现个人意愿与团队任务不一致的情况,要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利用制度的规范性来约束个人行为和意志。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看,团队规范属于社会规范的一种,它具有社会规范的诸多共性,又有其独特的特性。后者主要具有突出的团队特性和服从压力。可以认为,体育教学过程中,就是对学生思维和行为的“规范”的过程。在各种体育竞赛项目中,体育竞技规则对参赛者具有强烈的约束作用,这就是规范,要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规范”观念教育。因此,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遵守体育竞赛规则,树立良好的体育精神。

(四)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

缺乏目标引导的团队是涣散毫无斗志的。但是许多学者通常将团队目标理解为终极目标,将目标作为追求欲望的工具而已。对体育教学工作而言,圆满完成教学计划就是目的,对于目的而言,目标就是一种实现工具。因此,要强化学生追求目标的动力和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小团队设计合适的团队目标,并激励其努力实现,要确保团队目标切合实际,具有较大的完成概率,是目标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鼓励大家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 陶学忠.创新能力培育[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第12篇

关键词:自主游戏;幼儿;规则意识;培养

一、自主游戏与规则意识的关系

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是教师在掌握幼儿已有情况的前提条件下,一起引导幼儿积极进行创设游戏的环境。给幼儿创造多元的游戏活动条件,让幼儿按照他们个人的自由意志选择游戏的类型和内容,以幼儿自己所喜爱的形式开展游戏,在和游戏材料和小伙伴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中,得到游戏性体验,分享彼此的经验以及游戏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快乐,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以及参加班级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般来说,自主游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摆脱了用目的与手段形式来考虑问题的约束;二是活动选择比较自由;三是游戏活动性比较灵活。总之,自主性游戏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主张自由教育,强调儿童的自主自导和自主教育,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强调规则与自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由的规则是专制,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混乱。规则的愿望和习惯可以向素质转变。

二、现阶段自主游戏中幼儿规则意识的状况

倘若过分注重遵守规则,可能会把幼儿约束得太严,使他们养成墨守成规的习惯,从而失去了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幼儿也就失去了自主发挥的机会。例如,幼儿玩荡秋千、走荡桥、滑滑梯的时候,尽管教师总是事前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不做危险动作,可每次游戏的时候,开始时,幼儿似乎还记得这些规则,时间一长,幼儿就开始犯规,有的秋千荡得很高;有的在荡桥跑动追逐,有的从滑道下往上爬,有的在滑道上不走开,叠坐在一起玩叠罗汉的游戏,有的头朝下滑嘴里喊着:“飞咯!呜……”看着他们玩得这么开心,作为教师是制止他们,还是顺其自然?制止他们又于心不忍,幼儿玩得那么投入,他们的自主创新玩法还发展平衡、攀爬、协调等能力,是“常规”玩法做不到的。

三、自主游戏中,规则意识的培养途径

1.遵守规则

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往往会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游戏中幼儿的创造随处可见:手表带当成了电梯;纸箱当成了房子;树枝当成了宝剑;椅子当成了火车,这些创造的火花,让原本简单的游戏变得精彩、生动起来。但如若处理得不好,“树枝宝剑”会引发幼儿攻击,“小椅子火车”不恰当的使用会变成安全隐患。尤其是在活动比较剧烈的时候,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因此,教师应当让幼儿掌握和学习判断问题是非的明确界限;注意学习区分哪些行为可以去做,哪些行为相对来说比较危险和错误,不能去做,让幼儿学会自我约束。这样才能把外在的行为要求变成内在的行为需要。教师可以和幼儿商量一下,让幼儿明白行为的正确与错误的界限,找出对错,讨论怎样做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才能与同伴玩得更好更尽兴等。这样既保护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力,又约束和克制了不恰当行为,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2.规则强化

根据新课改理念的精神,我们应该从能力、体验、情感等多个视角对幼儿进行综合评价。对幼儿的评价就是要让幼儿在不同程度上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激发幼儿的兴趣。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在一些活动后,教师也会给出一些评价,有的教师会提一大堆负面的评价,不准这样,不准那样,长期如此,幼儿会变得看教师的眼色行事,变得“循规蹈矩”,对游戏不感兴趣,自主性得不到发展。

总之,幼儿园是幼儿开始接触社会的第一站,从开始就要注重培养规则意识,通过规则,要让幼儿明白,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在幼儿园活动的每个环节恰当介入规则教育,将最终达成树立幼儿规则意识的目标。自主游戏以其设计的灵活性、机会的均等性、环境的多样性、过程的规则性及教师角色的多重多样性等诸多优势,成为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也是未来幼儿游戏活动发展的趋势,如果善加利用,必是一种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优良媒介。我们应该帮助幼儿从小就理解和遵守生活、学习的各项常规,培养规则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态度和习惯。如果幼儿只是服从教师制定的规则,可能奏效于一时,容易使幼儿形成消极执行规则的态度。如果让幼儿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会自己制定规则,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的社会生活,学习遵守社会基本规则,并在成人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潜移默化影响下,通过学习和耳濡目染,幼儿会把规则内化到心里,为将来做一个遵纪守法有公德的公民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小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龚燕,刘娟.幼儿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9(01).

[3]孙宏艳.好习惯是怎样培养出来的[M].北京出版社,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