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科德育的内涵与特点

学科德育的内涵与特点

时间:2023-06-15 17:27: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科德育的内涵与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科德育的内涵与特点

第1篇

理解学科德育内容的特点

从对学科德育内容及寓德因素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各学科蕴含的德育内容各具学科特色,如德育课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循序渐进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法治、国情、生命、心理健康、基本观点、中国化最新成果等基本内容的教育;文科类课程,要充分重视课程的人文内涵,在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的教学活动中,在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科类课程,要在引领学生揭示科学发展规律和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规律中,在逐步培养抽象、推理、想象、创造等能力的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育艺术类课程,要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技巧和参与、欣赏、鉴赏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学科德育的内容特色决定了实施策略的不同,如人文类课程要以“感悟体会”为主、理科课程以“实践分享”为主、艺术课程以“欣赏体验”为主。只有根据内容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才有可能将学科德育落到实处。

综合多种寓德的方法

第一,资料拓展的方法。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物理学科《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一课中,采用我国自行研制原子弹时老一代科学家们艰苦斗争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艰苦奋斗、顽强攻关的科学精神教育。

第二,情景模拟的方法。在真实的情境中或在真实情景的模拟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历史学科开展的模拟考古活动,地理学科开展的模拟野外生存活动,德育课程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等,让学生在模拟活动中接受教育。

第三,激疑设问的方法。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在对问题的分析中适时进行教育。如生物学科讲遗传信息时,学生表演了《多莉找妈妈》的小品,老师在总结活动成果时分析出了本课的重点知识,即只有细胞核才是遗传的信息库;接着老师设问:“多莉虽然没有妈妈,可是我们都很爱它;但如果克隆人,结果会怎样呢?”爱护动物,关爱生命,克隆人会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等在设问中巧妙引导了学生。

第四,榜样激励的方法。学科德育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榜样激励的方法。一方面,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对学生来说应是道德品质优秀的典范,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对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课堂上介绍的历史和文学人物、身边的优秀同伴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当学生阅读历史书籍的时候,就接触到文化中的英雄、弱者及反面人物,他们看到了勇敢和懦弱素产生的不同结果,相应地受到激励或抵制。

优化寓德的资源

第2篇

[关键词]加强 德育工作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83-01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与新的形势和新的教育对象相适应,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值得学校德育工作者探究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谈几点具体做法。

1.加强德育领导,注重德育队伍建设

1.1学校要对德育工作进行长远规划,努力形成长效机制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长远规划,并要求学校各部门工作依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制定详实可行的具体工作目标,形成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层次性,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的实现。

1.2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实现德育管理全员化

师资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保障,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教师政治学习制度,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学校与教师签订《廉洁从教责任状》、《党员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等,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强化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倡导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并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与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将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

1.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育人水平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求,安排有针对性的班主任培训活动,以提高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水平。同时,组织开展班主任读书活动,引导班主任深入研读《班主任工作漫谈》《给教师的建议》《赏识你的学生》等书,召开读书交流会,引导教师学习知名教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通过读书使班主任队伍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学校指导和引领班主任老师将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理论材料,提升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理论水平,并组织班主任工作交流活动,引导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2.立足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小学各科教材中,都不同程度地蕴藏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为保证学科德育渗透有效开展,学校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及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使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规范化、系列化。

2.1成立学科渗透领导小组,组织研究落实这项工作

成立由德育副校长和教学副校长任组长的学科德育渗透领导小组,主管学科德育渗透工作,专门组织研究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原则、方法、要求和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2.2把学科德育渗透的教学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

学科德育渗透领导小组对教师的常规教学进行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把学科德育渗透当做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在备课、导学案编制、教学内容、课堂常规等方面均体现学科德育渗透内容,并把学科德育渗透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作为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每位任课教师必须把学科德育渗透落实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2.3定期梳理教材,列举德育渗透关键点

组织全校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间把各学科教材中各部分知识和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列举出来,作为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依据,进行专题研究,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各科教材的德育内涵,使德育渗透具有规范性和经常性。

2.4组织活动,提高教师德育渗透研究水平

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公开课、研究课,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进行优秀课评比,促进教师研究德育渗透的方法、手段,逐步提高教师德育渗透水平。

3.强化班级管理,狠抓学生养成教育

以班集体教育为主渠道,努力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班级管理特色的形成,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教育环境,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鼓励班主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高效能的班级管理。实施学生干部竞争上岗制度,要求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提倡常规管理放手由学生组织实施,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培养责任感、尊严感和道德感。同时进~步规范日常管理,努力实现学生教育的规范性,以文明礼仪活动为契机对班级卫生、纪律、间操、学生的仪容仪表、个人卫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生活习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常规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对检查结果及时公布,有效地控制不讲卫生、不穿校服、乱抛乱扔、讲脏话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增强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4.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3篇

关 键 词 德育;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德育融入;德育体现

作者简介 刘慧,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泽龙,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德育实效性问题一直是教育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要解决德育实效性问题,德育与学科教学之间关系的定位与理解,需要重新审视。

一、对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的理性审视

目前,德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主要表述为“渗透”或“融入”。“渗透”与“融入”的本意何在?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问题有哪些呢?

(一)“渗透”与“融入”意在两物之交融

“渗透”一词产生于近现代,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出现。古代一般都将“渗”和“漉”连在一起表达意思。《说文》曰:“渗,下漉也。”[1]370“渗”指液体向下滴流。而“透”作为动词,有两层意思:一是取跳跃之意。《说文新附》曰:“透,跳也。”[1]347二是取穿过、透过之意。《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中有“渐渐透出”,这里“透”即为渐渐穿过的意思。《汉语大辞典》中“渗透”被解释为: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从某一方面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科技上,将“渗透”定义为:当利用半透膜把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开时,浓度较低的溶液中的溶剂(如水)自动地透过半透膜流向浓度较高的溶液,直到化学位平衡为止的现象。它强调的是不同的物体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见,“渗”是指某一事物从一个区域范围向另外一个区域范围慢慢进入,而在此之前,后面的区域范围并没有这一事物。“透”是指某一事物穿过或跳过一个区域范围进入另一区域范围。“渗”“透”意思接近,两者连在一起使用,意在强调两种不同事物通过运动而交融。

从词源上来看,按照《说文》的解释,“融”本义为冰雪等化为水(如“消融”),引申指蒸汽升腾。“融”又引申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如“水融”。[1]629“入”本义为进来、进去之意。《说文》曰:入,内也。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融入”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意是融合,混入、混合。一是指有形物质的彼此融合,或者一种物质融入另一种物质。二是指非物质形态的融合,如一个人或群组从思想上和形式上融入了另一个群组,成为一个更大的群组。在用于人的范畴时,更多的是指精神层级的融合和接纳。由此来看,“融”本身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同一事物不同形态之间的变化,二是指不同事物合为一体。而“融入”一词的基本涵义则完全倾向于后者,即有形的或无形的两者的融合和彼此接纳。

(二)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将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

将“渗透”与德育相连,形成了“德育渗透”之说。对德育渗透的界定,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如“所谓渗透性,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面灌输而言的,是指结合教学、管理等业务工作一道进行并贯穿和渗透其中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途径和原则”[2],如“德育渗透是指将德育目标通过各种途径,依据德育与其它领域的联系,运用各种手段与措施以不易察觉、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德育内容缓慢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3],等等。据此理解,德育和学科教学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渗透是德育进入学科教学原则、方式、途径。

德育融入是另一种对德育与学科教学关系的理解。如,高校学科德育渗透要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要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要把德育过程融入教学过程,要把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要把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4]。在中小学,德育融入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最具代表性的比喻是“盐说”,即将德育与学科教学视为“盐与汤”的关系,将德育比喻成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盐,将学科教学比喻成汤。在日常生活中,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但不能单独使用,融在汤菜中,方显汤菜之美味、盐之价值。由此来启示教师,要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中,这样教学才有意义。“德育是盐,教学为汤”这一比喻还是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看成了两件事。

由此可见,无论是德育渗透,还是德育融入,都是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看成两件事,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德育并不在学科教学之中,学科教学本身也没有德育之意。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的实质是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二分”。

(三)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之危害

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二分”带来教师认识上与行动上的误区,是学校德育实效难以真正提高的症结所在。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分”的,学科教学失去了德育之魂而降为单纯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分”的,一些教师心中、眼中只有教材、考试、分数,而没有了学生、生命、成长。

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导致教师难以从源头上认识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将德育与学科教学分离开来。但为了完成三维课程目标,教师还不得不在学科教学中生硬地“加入”德育内容,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流于形式等现象广泛存在。从表面上看,教学中是有了德育,但实质还是一种“无教育的教学”。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元的存在,一些教师对德育也难免不抱着可做可不做的态度。面对繁重的学科教学任务,教师已然没有精力再去思考和实施德育渗透。教师会主观认为,自己只要搞好自己教学就可以了。

可见,由于在根源上将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所以造成现实中无论是采用“渗透”还是“融入”的方式,都无法真正解决好两者的关系。德育依旧是德育,学科教学依旧是学科教学,育人与教书仍在两个维度下各自为战,德育与学科教学难以逃脱“两张皮”的命运。

二、学科德育是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一体共在”

赫尔巴特早就表达过“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麦克莱伦也曾说过,没有道德性的“教”(如训练、灌输、建立条件反射等)是“教”的“赝品”,有道德性的“教”才是“教”的真品。可见,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一体共在”的,而非外在生生“渗透”进去。

(一)学科中蕴含德育

学科中蕴含德育元素,“文以载道”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在描述恩师给予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的同时,还从侧面反映了藤野先生作为一名教师高尚的师德。又如,在高中数学数列一章的教学中,可以介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事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再如,音乐教材中《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等催人向上的歌曲,不仅从正面介绍歌曲内容可以鼓舞人的斗志,向人传递热爱祖国的信念,而且从侧面介绍作者生平也是一次德育机会。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可见,德育不是学科教学的“身外之物”,而是其本身的“应有之物”。

(二)德育应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出来

既然德育是学科教学“应有之物”,那么学科教学中就应该将德育“体现”出来。何谓“体现”?回到词源来看,“体”本义指身体,引申指手脚、四肢,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四体”即指人的两手两足。“体”用作动词,表示亲身体验、实行,如成语“身体力行”[5]。“现”在古作“见”,本义为显现、出现、实现的意思。“现”作动词时又有显露、表现之意。“体现”,谓本性表现于外,引申为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体现”比喻某一种事物自身内的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种契机下显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由此看来,所谓学科教学中体现德育,就是使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德育之本性、德育之元素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可以说,德育体现是对学科德育的真正回归和践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渗透或融入。

三、德育体现如何在学科教学实现

学科德育是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将学科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挖掘出来,自然地体现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并促使学生感悟,从而实现其育人功能。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德育体现?这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在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其教育智慧“挖掘”“呈现”“促悟”。

(一)教师要将学科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挖掘”出来

在教学中,学科中的德育与学科的关系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显性存在的关系,通常称之为显性德育;二是蕴含在学科中的隐性关系,通常称之为隐性德育。前者可以通过学科内容的知识点直接反映出来,后者一般不直接与学科知识点挂钩,而是蕴含于学科教学的组织形式、知识价值观中。这就需要教师有强烈的德育意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智慧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手段,将其挖掘出来。朱小蔓教授曾从学科分类角度,将不同学科内容、师生关系、教师角色、教学方式等所蕴含的道德资源做了归纳与总结。[6]

(二)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将德育“呈现”出来

仅仅将德育内容“挖掘”出来,还不足以使学科德育在教学中体现出来。“挖掘”之于“体现”少了一个环节,即“呈现”。也就是说,教师在将学科德育的内容“挖掘”出来之后,还要使其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呈现”或“表现”出来。学科德育不止是“挖到”,更是使之“现出”。也就是说,学科德育体现,首先强调的是回到学科本身挖掘德育元素,是一种内涵式德育;同时,还应注重将所挖掘出来的学科本有的德育显现、实现出来,是一种过程式德育。

这是学科德育的核心环节。教师在这里需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三个环节上入手,依据德育目标和内容,结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根据年级要求和学科自身特点将德育元素有层次、有侧重点、有系列地体现出来,并贯穿教学始终。

(三)教师要在学科德育过程中使学生“感悟”

德育落脚于学生,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德育,并将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或激发、促进了学生德性的成长,才可以说学科德育真正体现出来了,这样的德育才具有实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感性体验,让学生做一个道德判断的主体,促使学生悟出德育的真谛,即“促悟”。怎样才能“促悟”呢?在这里,教师可以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在课堂与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借鉴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和学生进行一些交流和对话,引发学生对课本上问题进行理性的道德思考,在思考之后加以判断,悟出相应的道德,做出相应的选择;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躬行实践”,在活动中去细心感受和体会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并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情感状态,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自我空间,让学生在真诚谈论的道德问题上进行一种自发、自觉的道德学习,从而在感性层面上悟出道德。

总之,德育并不是从外界渗透进学科教学之中,而是原本就存在于各学科之中。德育与各学科教学是“一体共在”的,教师教学不但要关注学科知识本身,更要关注德育内容,尤其是潜在的德育内容,要积极主动深入挖掘、分析德育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使之“体现”出来。学科教学不能没有德育,学科教学只有体现了德育,才可能说真正完成了自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章.说文解字:下[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2]刘德仿,袁洪志,李军.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0(10):49-50.

[3]陈发军.课堂德育渗透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4]曹明,吴恒仲.高校学科德育渗透应注重五个“融入”[J].教育探索,2012(11):128-129.

第4篇

优化教育管理,促进内涵发展

——区***一中汇报材料

***区一中始创于1967年,坐落于杭嘉湖平原、古运河之滨的江南古镇***(位于***镇南环路368号)。目前学校占地28703平方米,校舍面积7040平方米,绿化面积1224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5个,在校学生1016人,教职工89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6人,中级职称3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81人,党员教师32人。学校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建设,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品牌形象逐年提升,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肯定。

   学校坚持“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打造精品校园文化,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相融合的一代新人为目标,坚持铸就“学做人、长知识、健体魄”的校训,努力实践“热爱学生、以身作则、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优良教风,积极营造“勤奋、踏实、刻苦、活泼”的向上学风,踏实做好智慧教师、活力课堂、贴心德育、和美文化四篇文章,努力培育团结进取的教师文化、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学生文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绩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先后荣获了省示范性初中、省Ⅰ类标准化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卫生先进单位、省健康促进学校银奖,湖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市文明单位、市德育先进单位、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一、加快学校发展步伐,积极建设现代校园

在过去的几年发展中,学校遵循整体规划,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布局合理和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和校园硬件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和文化园地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和礼貌待人营造文明美的思路,积极争创湖州市现代化学校。积极构建现代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走内涵式发展的现代学校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一是打造一流的现代教育设施,营造整体美。多年来,学校致力于一流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完善一流的现代教育设施,培育一流的校园育人环境,学校教育教学办公设施齐全,拥有完备的校园局域网系统、广播音响系统和学校网站,基本实现了教学网络化、数字化和现代化。艺术教育设施设备齐全,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做好校园美化净化亮化工程,营造环境美。近几年来,学校加快发展步伐,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对校园建筑设施、植物及绿化布局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建设生态景观园,增添人文石刻景观,充分彰显现代学校的外在形象。三是打造精品校园文化,塑造内涵美。我们将“绿色校园”、“阳光校园”、“人文校园”三大理念确立为我们现代校园建设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我们立足学校的实际,我们精心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步骤,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学校每年积极举办各类活动,使学生各方面的聪明才智得到展现。

二、建设敬业教师队伍,努力提升教育质量

学校以“内涵求发展,机制求创新,师资求提高”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基本途径,打造团队精神,促进专业成长,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师德优良、业务精湛、敢于争先、不断发展”的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优秀队伍。一是充分发挥学校行政班子的领导带头工作,校级领导均深入教学一线,兼课带班,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二是坚持不懈地做好师徒结对工作。师徒结对工作是我校培养年轻教师,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新老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有效地提升了教学实效,促进了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各教研组的作用,按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上课等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牢固树立“教学质量就是生命线“的教学理念,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在历年的中考中,我校被湖中、二中公费录取的学生始终居于全市前列,真正做到了学生高兴,家长满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培育多元学生文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在“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 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注重各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构建以学科德育为主渠道的育人环境;坚持以生为本,以个性发展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努力营造齐抓共管的育人氛围,培养“讲公德、明是非、善学习、会合作、有特长”的优秀初中毕业生。一是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形成以班主任、团、队专职干部为核心,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开展多层次班主任工作协作交流活动,促进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发展;定期开展团队干部业务培训,认真开展中学生团校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二是加强学科教育研究,注重课堂教学德育指导。建立学科德育渗透管理机制,确保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规范化,经常化。按阶段、分年级、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提出具体要求,建立完整的德育目标任务体系;努力提高学科渗透德育工作水平。三是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以主题教育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构建班会活动、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切实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精神品质。

在学校管理、学校建设、学校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我们将以“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为理念,凝聚智慧、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以更高昂的斗志、更务实的精神,努力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在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教育质量等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人民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爱的教育现代化优质学校。

第5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三敬”教育;德育品牌

职业学校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注重树立德育品牌,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不少职业学校着眼于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把学生管住、不出事情,成为不少学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严格的管理,在规范学生行为、维护学校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职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和目标来看,一味地严管缺少德育的个性。德育工作是一项树魂立根的工作。作为职业学校,有必要考虑针对学生的实际,在实行严格管理的同时,开展“三敬”教育,即敬己、敬人、敬业教育。把“三敬”的德育目标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德育活动之中,从而逐步树立特色鲜明、目标到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品牌。

“三敬”教育的内涵

敬己树立信心,发现自我;珍惜生命,调适自我;扬长补短,发展自我。职校学生自信心不足,不能客观地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暴自弃,或暴躁易怒,不服管教,或情绪低落,萎靡不振。不少学生破罐子破摔,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心中没有目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抱定了混日子的打算。还有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自卑倾向明显,承受挫折能力差,经常产生逃学、自残甚至轻生的念头等等。这些都是不能善待自己、不“敬己”的表现。开展“敬己”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使其能够客观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尤其要在不断地改进缺点的同时,充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学会赏识自己。

敬人激发爱心,扶弱帮困;尊敬师长,感恩尽孝;礼信待人,友好相处。受市场化社会环境和数字化生活的影响,现代社会人情关系淡薄,重利轻义的倾向对职校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少学生社会交往能力较差,人际关系紧张,同伴关系缺失。在同学相处中,言行粗鲁,动辄猜疑、嫉妒,甚至恶语相向、拳脚相加。另外,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溺爱,自私自利,缺少爱心,叛逆心理强,闹情绪、撒性子,甚至对父母和教师出言不逊。更有甚者,个别学生目无法纪,纠集小团体实施敲诈、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侵害了他人的利益等等。这些不“敬人”的表现,需要得到及时矫正。开展“敬人”教育,就是要从最基础的养成教育做起,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帮助他们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有机地融合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的诸多元素,针对新的社会环境下职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加强爱心、孝心、礼信教育和法制教育。

敬业学一行,专一行;干一行,爱一行;讲服务,能奉献。职校学生带有一种考不上普高的挫折心理,对所学专业知之甚少,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不大,对未来的职业规范更是懵懂无知。“敬业”教育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始业教育,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树立学好技能、做专业尖兵的信念;开展针对学生和行业特点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是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敬业爱岗、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职业观。

“三敬”教育之间的关系

“敬己”是三敬的基础只有学会敬己,才可能敬人、敬业。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又怎么会敬重别人;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又怎么会爱别人、爱工作。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能客观地看待自己,懂得赏识自我,才会更客观地看待别人和工作,才会信任别人、赏识他人,才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和工作。

“敬人”是三敬的关键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人际关系始终是一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需要面对的一种基本关系。学会做人,不仅指独善其身的内部修养,更多是指一个人在待人处事中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和态度。因此,学会尊重他人,赏识他人,宽容他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会与别人友好和谐相处,妥善处理同学间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只有“敬人”,才能更好地被别人尊敬,从这个意义上说“敬人”就是“敬己”;只有“敬人”,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和工作的氛围,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更好的“敬业”。

“敬业”是三敬的综合表现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社会劳动者。职校学生的角色定位,决定了“敬业”教育的重要性。一个“敬己”的人,必然会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明确肩负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从而产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强大动力。一个“敬人”的人,必然会遵循职业道德,立足岗位,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反过来讲,如果能够做到“敬业”,就能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发展自我并赢得他人的尊敬,从而实现“敬己”;如果能够做到“敬业”,就会肯学、肯干,更好地为社会、为他人提供服务,实现“敬人”。

因此,“敬己、敬人、敬业”教育既可以相对独立地开展系列教育,也可以融会贯通,综合实施,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

“三敬”教育的实施途径

德育工作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改变传统的灌输说教和动辄扣分、训斥的模式。应注重德育的内化,努力创新德育形式,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喜闻乐见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工作中,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关怀爱护,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知。当前,实施“三敬”教育,尤其要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三敬”教育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得以实施:

一是环境育人一方面,要积极促进社会、家庭的教育环境不断优化,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另一方面,要突出职业学校特点,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物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重视营造融洽、友爱、互助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重视校园人文景观、自然生态景观和公共生活空间的建设,努力把校园营建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加强师德教育,让教师成为“三敬”的表率。要与校园民主化管理相结合,建立学生与学校沟通的畅通渠道,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建设和管理。大力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完善管理机制,给予必要的活动经费,选派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

第6篇

教师是德育主要的实施者,是连接学生和德育管理者的中介,是实现德育管理观念的先锋,是修订和完善德育管理体制的实验员,作用举足轻重。要将“德育首位”意识落实在教师的德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中。以德育引领学生全面而自觉的发展;坚持教书育人,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知识素养和德育能力,保持稳定情绪,提高心理素质。以“民主平等”重新定位师生关系,以“爱”营造师生和谐空间,以“沟通和理解”赢得教育先机。营造大德育体系下的教师团体德育氛围。充分发挥其他学科教师的德育优势。树立全员育人观念,建立相应德育系统。加强教师德育培训。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完善教师德育培训制度;加强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双向联系,共同参与到学校德育管理中去。

二、夯实做人基础,是中学德育的着眼点

教会学生做人,并使之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要成才,先要成人,做人做不好,知识再多也不是好人才,而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则是教育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做人教育时,在做人目标设定上要注重基础性,教育学生做一个“文明人、现代人、爱国的人、社会主义的人”;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明确层次性,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育方法的设计上要强调主体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那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被动局面;在做人素质要求的确定上要注意实用性,做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在做人教育的途径上要把握关键性,抓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点进行有的放失的德育工作,重视开展养成教育、自我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一些关键性工作。

三、调动各学科德育渗透的合力

学科渗透是加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学校明确规定,各科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德育工作,任课教师要根据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各科任课教师要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真正的管理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而学生的自我管理不可能自发产生,必须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逐渐学会自我管理。第一,实现班级的自我管理。首先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班级和自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行动纲领并付之于行动后,班主任及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拟出自我教育计划,对教育有成效的成员及时鼓励、推广,使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独立地、主动地、持久地进行下去。第二,全校社团的自我管理。中学不同于小学,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社会的面越来越广,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个性的发展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要合理加以引导。广泛开展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各种形式的自我管理中来。第三,日常生活的全员管理。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应当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要注意延伸学生自我德育管理的领域,将学生的德育同学校各种活动结合起来。

五、形成德育回归生活,德育与学科发展整合的德育范式

新德育倡导德育培养回归生活,因为道德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得以发展,回归生活的课程才是真正综合的课程。具体地说:一要注重让学生接触自然和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加现实体验,在体验中丰富情感,锻炼意志,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克服“重认知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德育弊端;二要增加学生体验机会,加强师生谈心活动等方式,着重于在学生理解上下功夫,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克服“重教化、轻内化”的德育弊端;三要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学校对家庭的帮助指导作用,使家长形成与学校一致的教育理念,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和方法;四要充分发挥社区环境育人的功能,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社区教育的组织形式,使德育要求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促进青少年灵魂塑造的德育合力的形成。

六、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德育的内涵

第7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资源;开发

第三轮的中职德育课程改革要求德育课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这就对德育的课程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道德教育既要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基础文明,传承人类社会的道德知识和信念,更要引导学生真实地、负责任地活在当下。“培养道德生活的当事人”应作为当代学校德育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

一、德育课程资源的涵义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德育课程资源,“即指可能进入德育课程活动,形成德育课程实施必要条件,并保证德育课程教学系统进行的一切素材和条件”。中职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德育有效进行的保证,它为德育课程及其实施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必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德育课程及其实施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德育的课程资源是教师们进行德育教学的最基本的依据,没有德育课程的安排,教师就很难进行下去。同时如果没有德育课程资源的支持的话,德育教师们就很难对德育课程开展下去,就很难达到德育课改的目标要求。因此,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实现德育的教学目标,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文化资源结构单一

德育文化资源,包括传统中华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现代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外国德育课程资源等。以往,由于受传统思维方式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开发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存在着政治功利倾向,偏重德育和政治的关系,片面地强调国家利益、整体利益,突出政治性,忽视德育与个人德性修养的关系,轻视个人利益和个性品德修养,一些基本的、贴近大众生活的、有现实群众基础的内容继承较少,致使德育内容政治教育多、个人养成教育少。

我国中职学校中的德育课程资源比较复杂,一方面由于鉴定筛选德育课程资源条件有限,一些优质的德育课程资源不能及时、全面地被吸取利用;另一方面对有些德育课程资源不客观、不现实、理想化过重,任意拔高。例如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和树立总是定位很高,远离群众,远离生活,让人可望而不可及,起不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上述原因使这些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资源在开发利用上很难做到科学合理,造成德育内容更新缓慢,枯燥,乏味,脱离实际,跟不上形势发展和学生的思想变化,可信度低,说服力差,学生不易甚至不愿接受。

(二)校内德育课程资源各自为营,缺乏整合协调

第一,学校对学科德育资源长期以来重视不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单纯讲授专业知识,尤其是手工课中只传授手工方法,丢掉了知识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辩证法思想。二是各学科与相关德育内容断裂,不能将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教育。

第二,德育工作者之间缺乏有效联系与沟通。一方面是德育教师队伍与德育管理队伍在德育实施过程中“脱节”,德育教师主要负责第一课堂,德育管理部门如宣传部、团委、学生科、班主任等负责第二课堂,这两支队伍在开展德育活动中往往缺乏沟通、协作,各自为政,造成教育重叠、断层。另一方面是非德育教职工队伍和德育教职工队伍“脱节”,非德育教职工认为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与己无关,工作中单纯完成自己的业务工作,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观念淡薄,不能从各自的角度和岗位发挥对德育的影响作用,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处于潜在状况,德育队伍孤军奋战,德育课程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三、德育课程资源开发难的原因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价值取向“标准化”和学校德育“书本化”的影响,学生在当下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仅仅作为道德生活的“旁观者”或“局外人”而存在,他们并未真正融入到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去,并未与真实的、具体的、冲突化的道德情景和道德事件“相遇”,由此导致其在道德生活或社会学习方面的“幼稚化”、“脆弱化”以及在“长大成人”方面的滞后现象。

不仅如此,中职学校的德育还存在着两种需要反省的倾向:一是“虚无主义”倾向,这主要是指学校虽然口头上重视德育,但实际上是以家长评价和社会舆论为指南,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业绩为出发点和归属,注重学校的“就业价值”,轻视其“育人价值”。“虚无主义”倾向忽视了学生作为道德教育场所的内在逻辑,忽视了学校固有的育人价值和责任担当,视学校为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竞技场、知识场、功名场,将学生引向单向度的知识人、名利人、工具人。

二是“包办主义”倾向。这主要是指学校以“布道者”的角色扮演,以简单、机械的知识传递方式,不断向学生灌输各种道德信条,包办学生在学习做人或社会学习过程中的一切事务,从而忽视了学生作为道德当事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人的德性是在与环境不断交互影响的过程中养成的客观事实。“包办主义”倾向忽视了学生作为道德教育主体的内在逻辑,将学生视为客体人、局外人、无知者,使本应在道德上不断自主发展的学生,长期处于道德上的“婴幼儿状态”。

德育课是一门复杂的人文学科,更是一门艺术,不仅需要有严谨的科学性,还需要有灵活的实践方法。随着新一轮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德育工作者应该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探讨,不断开发和利用德育课堂新资源,通过德育课堂上的教学,在学生中引起思想的共鸣和行为的转变,最终促进德育教学与学生教育双重效果的实现。

四、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德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是增强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实现德育课程的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广义的德育课程资源观,树立正确使用德育课程资源的观念

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德育课程资源观问题。由于认识不够,一方面,许多有教育意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未被纳入德育课程资源范畴,其教育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不少教师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应当树立新的资源观,发挥各类德育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德育实施和发展服务。

(二)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方德育课程资源

广袤的中华大地,风景宜人,在游山玩水者眼里,它们是赏心悦目的风景,在德育工作者眼里,青山绿水是天然的德育课程资源,是陶情冶性的德育课程资源。中职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把德育教育与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等科普知识、地域文化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走进生活、自主进行资源探索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三)活用教材,发挥其在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基础作用

教材一直是中职学校德育的主要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材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尽管新课程改革凸现了课程资源的意义,使得人们不再把教材看作为金科玉律,它开始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平台、一个基础,是德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但从普遍情况来看,教材仍然是最基本的德育课程资源,仍是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灵活使用教材,赋予教材新的内涵,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简单说就是要活用教材。

教材既不是唯一的德育课程资源,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把教材看成是开放的系统,根据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灵活教学,生成新的德育内容,使学生的个体经验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走进教材、理解教材”,然后要“跳出教材”。走进教材是为了了解教材的目标、要求、内容等,只有这样才能跳出教材,把要传授的知识技能和学生的情况联系起来,能为学生所用。

(四)整合校内德育课程资源

新一轮中职教育课程改革期望推动学校教育将立足点真正从传递知识调整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强调实现道德及价值观教育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态度目标,要求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而且德育追求的是一种无痕的教育,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刻意的形式和程式,讲究的是“随风入夜”、“润物无声”,讲究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它通常伴随着主体的活动自然而然地生发,水到渠成地推进。

在各学科教学中,既存在一些共性的德育因素,又存在具有较明显的学科特点的德育因素,探讨学科德育因素,就要客观地分析教育过程中德育时机和德育课程资源的载体。因此,激活蕴含于各学科中的德育因素,关键在于教师对其的开发利用,需要教师做有心人,充分认识到融合于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的可贵价值,然后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时机,适时有效开展引导,在学生习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学生的思想、情感、个性心理品质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中职德育课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它需要我们合理利用德育课程资源,通过德育课程引导中职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 周冬梅.浅谈德育课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中国农村教育,2012(7):87.

[2] 李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 曹威.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科教导刊, 2013(12).

[4] 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第8篇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习惯于对教材中的字词、句段、篇章进行分析,这种分析都是建立在有形文字的基础之上的。然而,语文教师不应忽视于无字处进行教学,这不仅是由汉语言文学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当前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

一、于无字处挖掘作品内涵

“文似看山不喜平”,有些作者写文章不喜欢直通通一棍子捅到底,而是爱讲究点含蓄的艺术,让读者读来有回味,有思索。例如,在快讲完《孔乙己》一文时,教师便可抓住文章最后一句于无字处提问。由于作者对孔乙己的结局只作了一个猜测,我们就可提问学生:作者写作的当时,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学生们的讨论自然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孔乙己的自身性格想到孔乙己的生存环境,慢慢地得出“在人吃人的封建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活不了,他的死是必然的,也是无疑的”的结论,进而切入到作品的深处。

二、于无字处进行德育渗透

学科德育渗透是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特级教师宁鸿彬在讲授王愿坚的短篇小说《七根火柴》时,便煞费苦心地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无名战士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珍藏了七根火柴,你们知道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吗?”显然,“怎么想的”,作者并没写,宁老师有意让学生于无字处深挖,用他的说法,这叫挖掘人物的潜台词,目的在于让学生触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受到作品的感染。结果怎样呢?且看同学们的回答:“他想把七根火柴交给部队。”“这每一根火柴都能给更多的同志带来光明和温暖。”“能给更多的战士带来生的希望。”“部队有了这火柴,就能战胜困难,走向胜利了。”“他还想,我死了不算什么,要让更多的同志活下去。”学生们的发言充满了对无名战士的崇敬,因为从字里行间中,他们感受到了这位战士闪光的思想和美丽的心灵。在这里,学生们自然地从无名战士身上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三、于无字处训练学生思维

长期以来,人们对有些词语的意义、文章的侧重点已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看法,且相关文字叙述及用法随处可见,久而久之,师生的思维便形成了定势,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与今天的创新教育要求格格不入。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想前人所未想,说前人所未说,从这个意义上看便是于无字处教学生。例如,“东施效颦”一词历来被视为贬义词,教师若加以引导,让学生带着“褒义”的眼光去看,定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又如《曹刿论战》一文记叙了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的两人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可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理解是:侧重表现曹刿的“远媒”,并反衬鲁庄公的平庸无能。教师若不停留在惯常的理解上,而是一反常规,让学生认真审视一下鲁庄公,其收效一定是可观的。一个学生为此就写了篇立意新奇的读后感,题目为《五赞鲁庄公》,这五赞是:一赞鲁庄公能广开言路,使一介野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二赞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三赞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战争第一线甘当配角;四赞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的势头吓懵,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甘为小学生。结尾发出感叹并提出愿望:“在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形象难道不使人倍觉亲切和可爱吗?愿为今朝众多的“曹刿”呼吁有更多的“鲁庄公”!此种于无字处训练学生的作法的确为语文教学引进了活水,它既避免了照本宣科的老路,又有了全新的教学体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愿每位语文教师都做教学的有心人,善于发掘并抓住这个“无字处”,把语文教育工作搞得更好。

第9篇

一、“海洋文化”特色建设

符合学校德育实际与发展需要

我校是一所普通公办初中,地处城郊地带,学区居民主要以拆迁户及外来务工人员构成,家长受教育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和氛围,多数孩子表现出不自信、不开朗、不上进等现象。根据生源生活条件、学业水平等均处于较弱或较低层次的实际情况,学校决定创新德育内容方式,加快德育发展,提升德育成效,努力促使学生建立起“包容、自信、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时,教师也需要以宽广的胸怀、开放的视野、自信的精神、乐观的品质,来更好地接纳众多处于困难甚或问题重重的学生与家庭。所以,学校“海洋文化特色建设”应运而生。

人类的生命来自海洋,人类的文化起源于海洋。海洋以她的浩瀚壮观、奥秘无穷、宽广博大,自由奔放等特质,使人类视海洋为力量与智慧的象征。曲金良在《海洋文化概论》中说:“海洋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中崇尚力量的品格,崇尚自由的天性,其强烈的个体自觉意识、竞争意识和开创意识,都比内陆文化更富有开放性、兼容性、冒险性、神秘性、开拓性、原创性和进取精神。

于是,我们遵照“为学生的成人、求知和创新奠基”的办学理念,着力创建学校海洋文化特色,弘扬海洋人文精神,丰富教育内涵,优化德育工作,以“奠基”的意识,培养学生(也引导教师)拥有宽广的胸怀,开阔的视野,自信、乐观的品质,探索、挑战的勇气,促进二中人自我超越。

“海洋文化”创建之初,学校提出了“海纳百川 自我超越”的行动思想,同时对“航华二中”校名特作立意诠释:“起航 立志远航 爱我中华 强我中华”,藉此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以潜移默化优秀品德。而我们对人的要求,即学校 “包容、自信,乐观、向上”的培养目标,正与“宽广、博大、包容、开放、自信、探索、挑战”的海洋文化精神象征高度吻合。

由此,我们提出了“以海洋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特色,丰富教育内涵,营造育人文化,优化德育工作,提升教育水平”的工作策略和“弘扬海洋精神,创办优质学校”的发展战略。

二、“海洋文化”在德育及学校管理中的有机融合

作为海洋文化主要内涵的海洋人文精神,包含着众多能支撑人成长的重要观念,非常利于人的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中华民族是海洋文化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具有海洋人文精神代表性的 “郑和精神”被誉为“中华民族之光”。而学校弘扬海洋文化,就是要将“海洋人文精神”在办学思想中体现,在管理中践行,在器物中彰显,在行动中落实,使之与学校德育及管理有机融合,助推学校成人成事。

学校以“海纳百川,自我超越”办学行动思想引领,围绕“成人、求知、创新”的核心理念,以“海洋科普教育”特色项目建设为辅助,设计实施“海洋文化”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科技与人文教育“并驾”,通过科研支撑,不断突破创新,促进“海洋文化”建设发展,丰富学校文化,形成教育特色,提升育德水平。

我校海洋文化教育特色建设具体工作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环境文化建设,包括海洋文化标识、文化墙廊及热带鱼校园观养等;二是“海洋科普教育”平台创建,包括海洋文化科普网站及数据库建设、创新实验室建设与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开设;三是海洋人文教育实践,包括读书节、海洋日等节日活动及具有海洋文化色彩的德育分层年段系列教育活动的设计及实施。后两方面工作均纳入课程管理,同时基础型课程则以“海洋人文精神教育案例”的形式呼应,促进学科德育,共同落实海洋文化教育。

学校教育特色的形成与持续的德育实践密不可分,需要学校教育行动的持续价值指向及文化的长期积淀。学校概括提炼出具有“四性”特点的海洋人文精神,即具有以“博大、包容、宽广气度的开放性,协作、互助、奉献思想的合作性,挑战、创新、创业精神的开拓性,自信、乐观、积极品质的自主性”为特点的海洋人文精神,作为航华二中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将其渗透在教学、德育及学校管理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学生的成人奠基,为学校的发展铸魂。

三、“海洋文化”德育特色系列活动的设计

基于学校“四性”特点的海洋人文精神,设计德育系列活动,为学生的成人、求知和创新奠基。

1.主题教育活动

本着育人目标,挖掘“海洋文化”内涵,六年级至九年级分别以“规范”“信念”“道德”“理想”为重点,开展分层年段主题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将分层年段主题教育与分层年段生活化德育活动结合起来,融合海洋文化元素,设计各类德育活动(如八年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生活化德育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体验,健康发展。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意识,由教师协助,学生自主策划、自主活动,不断创新形式,提升学生活动兴趣,在活动中挖掘潜能,习得知识,养成品格,形成能力,促使每一位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2.专题教育活动

将“海洋文化”渗透到校园每个角落,营造浓厚的海洋文化教育氛围,以征文、演讲、讲故事、表演、展示、竞赛等形式,推进“海洋文化”特色专题教育活动,弘扬海洋精神。通过节庆等方面的活动开发与实施,潜移默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主要内容如下。

①“乘风破浪,百舸争流”阳光体育文化节。

②“海纳百川,梦想远航”读书月(节)。

③“弘扬民族文化,唱响海洋之歌”歌咏比赛。

④“蓝色海洋,魅力科普”科技节。

⑤“感受文化精彩,徜徉艺术海洋”艺术节。

⑥“海之魂”班主任节。

3.班级特色建设

为丰富校园海洋文化,学校以“班班创特色”为抓手,内容包括个性班名、班级吉祥物、特色班级标牌、布置等的评选,这些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渗透了海洋文化教育,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了学校德育的新渠道。

4.课程建设

以“海纳百川、自我超越”的办学思想为指导,围绕 “包容自信、 乐观向上”的育人目标,开发、统整学校德育活动课程系列,将海洋文化具体内涵作为课程建设的价值依据,弘扬海洋精神,丰富德育内涵。

(1)基础课程渗透海洋文化

学校基础课程融入“海洋文化”元素,普及海洋知识,呼应学校“海洋文化”教育特色。学校要求备课组每学期有3~5份体现“海洋文化”教育特色的教学案例。如针对“事件”,学校安排历史、地理、政治学科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为同学们开设讲座等。探究型课程进一步深化“海洋文化”教育特色,如六年级以《海水特征》、七年级《海洋资源》、八年级以《海洋生物》等为主题开展探究性课程的实践。

(2)德育实践课程延伸(六个一活动)

学会一项(游泳)技能;观赏一场(海洋生活)电影;经历一次(航海参观)社会实践;品位一本(海洋文学)书籍;开设一次(海洋科普)讲座;组织一次(海洋保护)论坛。

5.社团建设

成立海洋趣味科普为主的如“寰宇探索”地理、航海模等社团,提供学生自我培养、自我锻炼、自我学习、自我升华、自我体验以及互相交流的舞台。

6.课题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 社会变革;中小学教师;德育;能力;困境

变革型社会变革成为新常态,经济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政治和意识形态争夺暗流涌动,古今、中外文化相互冲突和融合,伦理道德陷入“阿伦特困境”即“现代世界的教育问题在于这个事实:教育本质上不能放弃权威或传统,但它又必须存在于一个既非权威所建构,又无传统可维系的世界里。”[1] 变革型社会对教育的深刻影响是教育也需要主动变革。

变革性社会,已有的经济体制、政治制度、文化伦理都会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深化改革,适应社会变革要求,已然成为社会的共识。基础教育关涉青少年成长成才,关涉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变革的焦点领域。社会变革背景下,基础教育目标、环境、关系、文化等场域迎来变革,要求中小学德育走向专业化。此外,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变革导致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倾向,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有被弱化的趋势,这种消极影响在基础教育领域阻碍着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加以专业化的干预,因此,要求中小学教师德育知识和德育能力走向专业化。近年来,学者们积极开展教师专业德育研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从能力视角来审视教师德育能力的专业的研究还比较少。由此,本文尝试在社会变革的现实背景下,以德育能力专业化为视角,与时俱进的审视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的困境场域,探寻中小学教师变革型专业德育能力生成的可能性。

一、变革让德育陷入困境

“变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2]“教育一直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变革是教育得以延续的一种‘基本法则’,它标志着教育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3]。社会变革导致教育环境和教育系统发生变革,使德育陷入了德育内涵困惑、德育主体困顿、德育能力专业化困局等三重困境。

(一)德育内涵困惑

德育的内涵决定着德育的深度和广度。从德育内容的广度上来讲,德育内容具有基本性和时代性特征。基本性德育内容是指德育之于人类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普适性要求,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时代性德育内容可从历史和意识形态两个向度加以解释。历史的向度,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下,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现实对德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德育内涵的困惑主要体现在德育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视角下,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国民教育的德育维度势必打上统治阶级的烙印。一直以来,对于德育是否走向政治,在学术界存在争论,比较熟悉的就是“小德育”和“大德育”之争。持“小德育”观点者认为: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不应泛政治化;而持“大德育”观点者认为:德育是指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教育等。在社会变革背景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冲击而发生流变,从德育专业化要求出发,对德育内涵和内容的不同界定,对专业德育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德育陷入困惑,势必深刻影响德育实践。

(二)德育主体困顿

德育是谁的工作?德育如何前行?如何走出德育倦怠?在中小学,德育是德育科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德育是否也是全体非德育科教师的工作内容,则存在争议。对德育主体认识的不同,直接影响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中专业德育能力的培养。

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德育科教师的工作,而不是非德育科教师的工作。德育是一门专业活动,是德育科教师主要工作,德育科教师负责启蒙学生的道德意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绪,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非德育课堂上出现的学生道德问题,应当交由德育教师来处理。

另一种观点认为,立德树人是全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依靠课堂内外的共同努力。德育对于教学的特殊规定性意味着道德教育应成为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维度,包括非德育科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都应承担道德教育的使命。因此,具备有效的专业道德能力,不仅是对德育科教师的要求,同样也是对非德育科教师的要求。

德育责任主体不明,导致德育科教师和非德育科教师都陷入德育是否“作为”的两难境地。这种心理困境的长久滋生,还会导致教师陷入德育倦怠的疲惫状态。

(三)德育能力专业化困局

20世纪60 年代末70年代初,教师专业化运动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在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影响下,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业型教师,“实地调研表明,不论是德育学科教师还是非德育学科教师都缺乏专业的德育能力”[4],教师德育能力陷入专业化困局。

炔课度的困局主要体现在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化对教师内化的素质和知识的要求方面。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道德;另一个层面是教师具备开展有效德育工作所需要的德育理论知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都是对教师专业德育能力建构的知识和素质要求。在现实中,往往存在重视教师本人的德性和品质,而忽略了德育专业知识的要求的困局。

外部维度的困局主要表现为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化对教师外化德育活动的能力要求方面。一种观点认为,教师开展专业德育工作,只需要教师具备专业德育理论知识,外化的德育行为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忽略专业德育能力的培养;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必须经过训练,并在实践锻炼中获得,是对传统经验型教师德育提出的专业化要求,是教师专业化在德育维度的能力建构。

二、走向变革:变革型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

走出困境场域,需要变革传统经验型德育思维,从能力专业化视角审视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和合理域限,重点厘清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层次和结构,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

(一)专业德育能力层次

专业德育能力包括德育、专业德育和专业德育能力三个递进层次的含义。搞清楚这三个层次的具体含义及相互关系,是我们厘清专业德育能力结构和开展专业德育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首先,德育的含义。如前所述,德育存在大小德育之争的解释学困境。从德育的首义来讲,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但是,德育具有实践性,德育的含义应当根据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并符合现代社会伦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德育政治泛化倾向应当杜绝,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檀传宝先生指出的德育应当防止“泛政治化”,又要杜绝“去政治化”,德育要让“公民人格和道德人格相互支撑”。他还从历史形态视角将德育划分为习俗性德育、古代学校德育与现代学校德育。

其次,专业德育的含义。专业德育是从德育专业化出发,将德育视作专业化教育活动,是“教师德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素养中德育维度的专业化,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容包括专业德育知识、专业德育能力以及专业德育情感。”[5]专业德育包括教师德育专业化和德育教师专业化两个维度。前者是就德育而言,需要专业化的知识架构和能力体系;后者是就教师而言,需要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走向专业化。同时,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第一目标,德育科教师和非德育科教师协同德育过程,是专业德育的现实要求。

再次,专业德育能力的含义。把握专业德育能力的内涵,可以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考察。从心理学视角,“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6],专业德育能力则是教师开展专业德育工作所具备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组织行为学视角,是指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胜任力,指教师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达成德育目标的能力。专业德育能力是对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化方面的要求,反映教师德育能力结构的专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特点。从德育走向专业德育,再到专业德育能力,体现了德育的实践性特征,是德育与教育教学专业化实践的要求,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

(二)专业德育能力结构生成

能力结构,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能力不是某种单一的特性,而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可以划分不同的能力类型,每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结构是不同的。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是开展教师职前职后专业德育能力培养的实践标准,是衡量教师专业德育能力水平的依据。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由内之外,可以划分为一般教育能力、专业德育能力两个层次。

第一,一般教育能力结构生成。一般教育能力结构是指对所有的教师而言,所要求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结合。德育能力是教育能力在德育维度的能力体现,因此,教育能力是德育能力的基础能力,也是专业德育能力结构中的处于基础地位的一般性能力。对于教育能力结构的研究,学者们较早就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孟育群认为教师能力结构包括:认识能力、设计能力、传播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等。张晓红通过问卷分析认为“中学教师教育能力包括:交流沟通、育人为先能力;推陈出新,能动教学能力;把握课标、灵活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勤于研究能力。”[7]作者认为,教师一般教育能力结构主要包括课堂知识传授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教育信息化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第二,专业德育能力结构生成。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是指教师为专业化德育工作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学者们对德育能力构成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具有代表性的有:刘争先博士认为教师德育能力包括德育学科专业能力、组织和管理德育过程的能力、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三个方面。檀传宝教授发出“教师专业化≠教学专业化”论断,提出了“教师德育专业化”命题,并指出“‘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专业伦理和专业知能(知识与技能)两个方面”[8],丰富了教师专业德育能力培养的伦理学内涵。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除了普遍认同的德育学科专业能力、过程管理能力、发展能力和伦理建构能力以外,作者认为,根据教育教学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还可以增加情感共振能力、思潮辨识能力、变革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结构内容。

情感共振能力是在德育过程中,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从而走进学生心灵的能力;思潮辨识能力是教师主动辨别社会不良思潮,科学分析,教育引导学生走出思想困境,凝聚班级良好氛围的能力;变革适应能力是教师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现实,甄别变革带来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创造性的开展德育工作,引领学生适应变革、积极创新的能力。

总之,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和培养体系建构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研究视角的不同,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的途径也不尽相同。檀传宝教授在探讨如何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时提出从政府、大学、中小学校及中小学教师三个主体的视角建构教师德育专业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此外,也可从关系的视角,审视中小学教师在与学生、学校、学生家庭、同事、社会等的关系互动,关照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还可以从道德心理学出发,基于德育能力形成的心理学特征展开剖析,厘清教师专业德育能力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汉娜・阿伦特.过去和未来之间[M],译林出版社,2011,181.

[2]中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6.

[3]王万俊.略析教育变革理论中的变革、改革、革新、革命四概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

[4]刘争先.学科德育与教师的德育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

[5]刘海莲.教师德育专业化:内涵、途径和方法[J].教师教育论坛,2014,(8).

[6]普通心理学编写组.普通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育价值

从中学生物教学具体情况而言,生物学科的教育目标应放在人与自然的开放系统中,从生物科学自身发展、生物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角度,提出体现当代社会需要的生物学科教育的知识、能力、技能、德育等目标。只有当中学生物学科的教育诱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了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习得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这种内在需求才是持久的,才能激发出无尽的学习力量。

一、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

除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外,它在唯物观点、辩证统一观点培养,用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研究自然的思想方法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等方面,有独到的价值属性。由于生物科学与人及自然界的紧密联系,生物学科教育在STS教育,以及科学教育,尤其是科学价值观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属性。

二、如何实现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

(一)一本生物教材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且很多信息是滞后的,其知识相对也是基础的。教材不经教师精心处理,教法、教学模式不经教师精心设计,生物课将不是真正意义的生物课。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精心设计好教学媒体的应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呈现实物、标本、模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媒体辅助生物教学,除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交互性外,更明显的是它可以让学生获得书面教材无法出现的声像信息。总之,教育媒体,特别是现代教育媒体可以让课堂更活起来,更有生命力,更富想象力。

2、让书面教材无法承载的或是变化、发展了的有关生物科学知识,以及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自然、社会知识、材料经过精心筛选后再进入课堂。

(二)生物科学中,有许多朴实而又博大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不仅对学好生物学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能对学习者的求知、生活、做人等都有指导价值。

1、唯物主义观点。一切生命和生命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生命起源的物质性――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演变而成的。

2、辩证统一的观点。自然界、生命、生命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和生物体自身结构的统一性;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生命活动的辩证统一;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正是这种既斗争又统一的各种复杂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建立了动态平衡。

3、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组成生物的物质、生物体本身、生物界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生物的组成物质是动态变化的――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使生物体每时每刻进行着新旧更换。细胞和生物个体是动态、变化的――他们都有一个发生、成长、衰老、死亡的动态变化过程。细胞和生物个体的结构与生理、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等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

(三)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是指改组已有知识、经验,从而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的思维。其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独特性与求异性、流畅性与变通性、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结合这些特征及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建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充分重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民主。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主动思考、质疑:这个生物学概念是否准确、完整,有无例外?这个生物学实验的设计是否科学、有什么干扰因素?该观察结果、生命活动或生理现象如何从本质上作出规律性的解释?等等。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方法。生物教学中思维方法的培养途径很多,其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探究、分析、归纳、综合、推断等过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我们可以在新课导入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在解决教材的重、难点问题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在学习生命现象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概念内涵进一步丰富及外延进一步拓宽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统摄思维、集中思维、辩证思维等。

3、加强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生物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教材有关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师生共同设计、开展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平行实验、反向实验及有关生物科技活动,让学生学习如何去有意、有效、有发现地观察,如何规范、科学、有创造性地进行实验和实践活动,学会完整科学地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四)科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生物学科教育在学校科学教育中,尤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学科教育中,可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1、重视生物学科教育社会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关于价值观的社会争执、科学的伦理道德等问题,如人口控制、安乐死、库、克隆羊等问题,“打虎英雄、伐木劳模”的评价问题,从而引发讨论和价值判断。

第12篇

1研究和探索前的准备工作

如何做好对行为偏常学生开展网络文化活动途径的研究,探索出适合学生特点的网络文化活动的途径,我们从分析学生现状入手、界定研究的核心问题及概念并作出科学的调查分析,为中期的途径探索打下科学坚实的基础。

1.1核心问题及概念界定

我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行为偏常生的德育教育研究。有以下两个重要概念需要严格界定:

网络环境:“环境”一词在外语中的含义都是“包围”、“环绕”的意思。《韦氏新大学词典》(第9版)中“环境”一词的含义是“环绕的情况、物体和条件。” 可见“环境”一词是个相对的概念,一般是指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世界。由此可见,正是环境概念外延的丰富和广泛,其在不同的领域里就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而与我们研究有关的环境概念主要是指网络领域下的环境概念。

行为偏常:偏常(deviance)是社会学的概念。一般说来,凡是违反现有社会规范的行为,均可称为偏常行为。我们此次研究的行为偏常生,就是指在学龄期学生由于受环境、教育、心理素质等影响,引起学习技能及发展障碍。进而导致学生行为出现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的行为。

1.2学生现状分析

我们学校是特殊学校的出口校,其主要目的是延续行为偏常生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掌握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当前,沉迷于网络是学校面临的难题,在我们学校表现得更加突出。面对网络出现的负面影响,我们不能避讳,而是应该充分研究和挖掘网络对我们学生的魅力所在,让网络真正发挥其先进的、积极的教育作用。我们的研究将从未成年人所处的网络环境的特征和影响出发,对网络环境下开展校园德育活动的途径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为了更好地寻求对行为偏常生开展网络文化活动途径,我们事先采用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者金伯利・S・杨提出的一套包括20个问题的问卷对学生213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96份,回收率92 %。

从对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学生网络依赖得分的平均值是29.0。由平均值可以看出,从总体上看,同学们网络依赖的情况是正常的,不存在过度依赖的状态。而从学生不同网络依赖程度的比例分布情况(表1、图1)来看,71.2%(全区为80.4%)以上的同学能够正常使用网络;有26.2%(全区为17.6%)的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已经遇到了一些麻烦,需要引起学生本人及老师、家长的注意,要加强引导,使他们学会正确地使用网络;另有2.6%(全区为2%)的学生对网络过度依赖。

2对行为偏常生开展网络文化活动途径的探索与实施

如何有针对性对的90%行为偏常生开展有效的网络文化活动教育,正确引导学生不成为“网迷”甚至沉沦于网络,在前期准备阶段的基础上,我们从以下途径展开了实践性的探索。

2.1加强网络文化活动的宣传与引导

我们在研究行为偏常生网络文化活动途径的过程中,通过集体的教育引导,观看网络教育以及宣传片等多种方式,经过教育,他们认识到自己在使用网络中的偏差,开始思考“为何用?怎样用?”的问题了。

为迎接奥运会,我们以“迎奥运,展示计算机文化色彩”为主题,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规定的主体活动范围内,通过网络寻找相关的奥运辅助材料来完成自己对奥运的美好祝愿。在这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既有个人独有的鲜明特征,也有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对奥运辅助材料的阅览与下载,无形之中对学生的心灵是一次洗礼和升华。这种活动本身已经远远超出了一次纯粹的学科活动,这种活动已经阐述了当今德育教育的内涵延伸。

2.2加强网络环境下教师对网络文化活动的再认识

教师要想利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首先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基于这样的想法,聘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的教授对我们教师进行了“青少年网络成瘾及成因分析”为主题的系列讲座。通过这一系列的讲座,使得我们的教师明确了这样的道理:网络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新兴事物,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前的教育模式,网络文化活动不是对现实德育机械的、简单的网络化模拟,而是植根于网络土壤中富有生命力的崭新德育形式。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讲座,我们的教师认识到与网络和现实一样,网络文化活动不是对现实德育的背离和反叛,而是现实德育的补充、协同、共生和某种形式的回归。

2.3将网络文化活动贯穿于学科教学活动之中

如何将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运用于教学中以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符合信息时代学习特点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获取整理信息及信息创新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教育,这些成为对行为偏常生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中,我们打破传统的按照教材讲义的做法,探索网络环境下合适的学科德育教育,结合时代要求,以学科基础知识为框架,教学内容围绕时代特色选材,形成学生的“作品成果”并汇编成集。在学生家长联系会上,由学生向家长展示自己的一件件“成果”,家长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的孩子还能有这么大的本事。通过这种特殊的礼物,对他们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大部分家长也一改以往粗鲁的教育方式,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尽量多采取鼓励教育和赏识教育。另外,学生倾注了很大的心血通过网络去查找资料,在一件件作品形成的过程中,对网络的认识和利用渐渐地按照学校教师划定好的轨迹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迷恋上网游戏聊天的弊端也迎刃而解。

2.4引导学生参加网络文化活动,利用网络环境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

在许许多多的网络文化活动探索过程中,我们的教师,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合理利用网络。惟有如此,才能使青少年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免受不良信息的干扰,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其中,网络班会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高二(4)班的班主任毛正莲老师本身是计算机教师,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我们的网络文化活动的探索过程中大显身手。她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要求,引导班级学生自己设计了“告别旧习气,文明迎奥运”的主题班会,班会以了解奥运知识,剖析不文明旧习气,结合班级现状,让同学反省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同时总结和表扬班内文明现象。通过这次班会,强烈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奥运激情,并增加了自我约束能力。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从现在起就应该按照班训“人品与学业双修,知识与技能相长”来要求自己 ,争取做一个合格的、文明的中学生!

2.5走出去,让学生在社会网络环境的竞争中绽放异彩

因为我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生的基础知识无法与文化知识底蕴丰富的学生相比,因此,我们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走出去参加大型的学科知识竞赛活动。但是,我们的学生仍然有着自己的特长,这就是学生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利用这样的特点,我们不放弃每次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科活动,让学生在这种活动中认识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增加自己的信心,也让学生在这样“耀眼”的竞赛活动中转化自己!

比如,在4月中旬,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加了在北京市信息学校举办的全国性的“迎奥运信息技术知识北京赛区选拔大赛”。被选拨出来的学生很珍惜自己得之不易的参赛机会,利用参赛前的时间,放学后一次次的留下来接受专业教师的辅导,表现出自己的极大兴趣和积极性。

3网络文化活动开展后期成效分析及反思

通过对占有90%偏常学生进行系列网络文化活动途径的探索,学生基本明确了网络的正确使用途径和使用网络应从事的学科学习作用,极大程度地避免了学生网瘾的形成和网络的过度依赖,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网络为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或学科活动服务,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意识,从成效来看,我们的网络文化活动途径的设想和实施是具有相当实效性的。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困难还很大,困难与机遇并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借此提出来供大家思考。

要想在网络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全面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困难重重。在网络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强化人格教育,增强同学们的自我调节水平需要我们全社会的介入。在当今网络时代,除了通过教育干预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还要通过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增强其行为的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水平,不失时机的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人文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指导学习者寻找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的差距,摆正自己的位置,以积极心态应对网上的世界。社会、学校、家庭都要发挥各自的作用,使青少年避免因迷恋网络而产生心理问题,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结束语

为了我们这些行为偏常学生美好的明天,作为人民教师会不厌其烦地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网络文化活动的途径,引导我们的学生走向自己辉煌的人生旅程。当然,这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几个方面共同努力,更需要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甄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

参考文献

[1] 刘春雨.网络信息社会下学生的德育教育. 人教网,2007,11.26 .

[2] 续梅.中小学德育工作: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N].中国教育报,

[3] 李红梅.网络环境中的信息道德教育.中国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