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物理的学习

初中物理的学习

时间:2023-06-15 17:27: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物理的学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物理的学习

第1篇

一、调查摸底是基础

每接一届新生,教师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是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导致学生学习差的原因有很多,有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学习心理、智商等因素,也有教师素质、教法不佳等原因.但就学生方面来说,待进生一般都有自尊心很强,求知欲极低的特点,他们大致可分为“高能待进生 ”、“智商待进生”、“偏科待进生”三类.

高能待进生是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智商高、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强,但学习成绩暂时较差者.这类待进生以男生居多,特点是好动、贪玩,在学习上投入时间少.智商待进生则相反,他们的学习成绩差是由于接受能力弱,学习效率低,但真正属智商待进生者为数极少.偏科待进生是指那些对物理不感兴趣而学不进去,甚至放弃学习者,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较普遍的是学习方法不对头.

二、 对症下药是方法

1.对于高能待进生,应采用“聚焦法”.这类学生脑子灵,反应快,稍微懂了就不愿听,注意力很难集中;他们好胜心强、爱动、贪玩、粗心,教师只要想方法把他们的精力“会聚”到学习这个焦点上即可摘掉待进生的帽子.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1)吸收他们参加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经常组织他们开展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等第二课堂活动,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2)开展物理竞赛,促使他们多看书、多练习、多动脑、多动手,把他们的心思集中到学习物理、钻研物理上来.

2.偏科待进生中物理科以女生最多,她们爱面子,羞于发问,学习上死记硬背,灵活运用的能力差.可通过观察和谈心,促使她们改进学习方法,并让她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类待进生的转化主要采用下列三种方法:

(1)对上课害怕回答问题、思想包袱重的,尽量提些简单的问题让她们回答,使她们轻装上阵,加上老师的肯定、信任、赞许,从而增强她们的信心,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2)根据女生做事细心、认真的特点,让她们在预先培训后,登台做演示实验,使她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3)让她们担任物理小组长或物理科代表,利用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驱使她们非学好物理不可.

3.智商待进生大都自卑心理沉重,弄不好就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一般采取感情倾斜的方法.具体做到:

(1)思想上不歧视待进生,更多地关心、体贴这些学习上的“贫困”者.

(2)经常与他们促膝谈心,每次谈心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笑脸走进课堂,以减少待进生的心理压力.提问和练习时让待进生上来,以增加他们的学习机会,做对答好者给予表扬,答错了善言鼓励.

(4)作业“高标准”.对待进生的作业要求和优等生同样严格,批阅更为认真仔细,错了让他们当面纠正.

三、巩固提高是关键

待进生一次、两次考出好成绩是容易做到,要他们不断进步,甩掉待进生的帽子,并使班里不再有新的待进生出现,这是难点,也是解决待进生的关键所在.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每一章开始,对学生进行有关知识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的教育.课堂上尽量举适合本地实际或贴近日常生活的事例,以拉近物理和生活实际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授课内容适当对学生进行热爱学习、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这种教育要“化整为零”,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切忌脱离物理教学和学习实际,机械地灌输.

2.重视实验教学.做好演示实验和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科吸引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法宝.

3.开放实验室.实验室是学生感到“神秘”的地方,也是学生非常向往的场所.只要学生有要求并说得出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案,就让他们进实验室,待进生、女生可以优先.必要时还借给物理仪器,提供实验器材,并请实验员帮忙,以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4.经常进行“无差错”作业训练和“满分测试”.学生作业做错了,我不急切打“×”而是帮助他们检查原因,分析问题,弄懂了当面纠正,做对了再打“√”;考卷上有差错让他们再修改,再错再改,直到全对打上100分.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害怕考试的心理,收到了检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的考核目的.

四、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创设物理情境促进学习物理的兴趣

第2篇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向上的情感,可以转化为学习动机,用这样的动机去推动学习,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效果.所以,我将从情感和情境以及教师的教学中谈谈如何培养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

物理课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包含着非常明显的情感交流并贯穿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师生间的这种情感交流和共鸣催动着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物理课堂是我们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且尊重学生的个体,努力创设情景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去.结合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笔者从下列几个方面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情感的努力和尝试.

一、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物理这一门学科的发展蕴藏一个个艰难曲折又极其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面带微笑的教师走进初中物理课堂会给学生的心灵洒下一片阳光,教师用生动有趣的科学家的故事引领学生进入美轮美奂的初中物理课堂,在轻松、和谐的情感氛围中学生相互协作、主动探究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去发掘物理知识的优美.比如我们如雷贯耳的大科学家牛顿、居里夫人、伽里略等都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顺利和挫折、成功和失败的斗争中,以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人类科学的进步做出无与伦比的贡献.再比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上小学的时候曾被劳技老师认为非常的笨,因为他制作的小板凳歪歪斜斜被老师认为是世界上做得最坏的小板凳,但爱因斯坦没有灰心、没有气馁,而是在科学的道路上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地追求,终于以“勤”补“拙”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教师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深度情感教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这样如沐春风的和谐情境中,物理知识就会如晨中的雨露不断润泽学生的心田,浇灌着学生的物理之花的生长.

二、教师通过物理小实验创设物理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物理小实验具有极其强烈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各项实验小技能的大力培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用学生十分熟悉的物体、玩具来有目的地开展一些物理小实验创设物理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积极投入物理学习的原动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惯性的概念时,学生始终无法真正地理解,此时教师指导学生用鸡蛋来完成有关惯性的物理小实验来增加学生的理解:教师把一有机玻璃片放在盛满水的水杯上,再在有机玻璃片上放一只鸡蛋,看着玻璃片上颤巍巍的鸡蛋学生们紧张得屏住了呼吸,害怕鸡蛋从玻璃片上滚落下来被打碎,学生们好奇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到了实验台上,这时教师请一位学生用小锤快速敲击玻璃片边缘,只听见嘭的一声有机玻璃片被击飞,而鸡蛋则稳稳地落入了水杯中安然无恙,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在长舒了一口气的同时好像也恍然大悟了.教师通过设计这个物理小实验并引导学生合作完成不但帮助学生理清了惯性的概念,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真可谓一举两得.

三、通过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物理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传统教学教师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地灌输,学生辛辛苦苦的记着笔记忙得焦头烂额,偶有提问点缀其中也成为了少部分学生的发言专利,长期以往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且学习效果变差,如果教师此时再不关注后进生且语言又缺乏幽默,容易使学生昏昏欲睡不知所云.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引入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影像、光电、声图等的展示,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如此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将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噪声》一课时,先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热烈画面,接着是一段二泉映月的二胡演奏曲,锣鼓轰轰震耳欲聋,二胡声声婉转悠扬,如此设计令学生血脉贲张、激情飞扬.又如讲授《光的直线传播》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日全食演变的全景画面引入新课,学生立即被日全食美丽、奇妙的情景深深吸引,迫切希望一探究竟.教师紧紧抓住这一不愤不启之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自然现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在此情此景下学习的学生印象一定会非常深刻,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一定能够被很好地激发.

四、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们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们的物理学习效果

情感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而且也渗透在课后的师生交流中.教师要善于捕捉一些问题学生情感上的“兴奋点”,找出他们的“柔弱处”以便对症下药.比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对后进生不但不能不管不问,还要帮助他们做细致地思想工作,寻找学习上的不足之处,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且指导他们形成合适的学习方法,引领他们分期制定短期学习目标,力争让他们跳一跳够得到,并不断给予告诫、劝慰、激励、鞭策,慢慢的这些后进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情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真诚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千方百计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树目标、找榜样,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逐步分享成功的喜悦,及时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们的成绩,不断鼓励、表扬有进步的学生,对他们以诚相待,以一颗真诚的爱心感染学生,以实际行动培育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师生间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总之教师引导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情感支配下,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只有抓好对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自然科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使他们具备了今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基本品质.

第3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思维;探究性教学;具体应用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效果性差,实验过程流程化、模式化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探究性思维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往往教学效果不明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实验,由学生最终观察实验结果,其中的细节问题展示模糊不清,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实验中去,严重削弱了实验教学参与、体验的目的;教学过程过分模式化、流程化,以理论学习――习题演练为主要模式,重结果、轻过程,缺乏对学习知识与探索过程的探究和思考,不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探究性思维的培养,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下。

2.注重对教学时间的把握,缺少探究性引导过程

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这成为教师教学有效的辅助手段。网络上有丰富的实验过程视频、探究过程、习题详解等,教师在课堂直接播放,但是无法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映像。长久以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难以培养,惰性思维的不断滋长,探究学习意识变差。教师平时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注重对知识的理解,轻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采用题海战术,重视对学生公式运用能力的锻炼,轻视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一味接受,只学会了知识,学不会思路,不利于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探究性教学的积极意义

1.增强动手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思路解决问题、制定具体的方案、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点在于学生的思考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在亲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对物理知识有了更全面更灵活的掌握,对知识有了更深刻记忆,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2.激发学习兴趣,符合教学实际

通过探究式教学学到的知识,学生经历全部探究过程,有过思维方式的深入,回忆起来就能更加容易。探究性学习由学生自己做主,反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式的新奇和与众不同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增加好感,让学生爱上物理课。

二、初中物理教学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

初中物理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改变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型地位,转为指导性地位,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课堂上为学生保留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首先形成自己的思路。在物理实验课上,教师应该把实验的操作任务交给学生,在动手中加强学生的学习印象。如在一些物理实验中,教师最喜欢采用教材上的典型试验,既操作简单,又具有代表性。有些学生有了新的想法,有了新的验证思路,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提出来,并帮助学生由简单的思路完善成为完整的计划,将思想付诸在行动上。学生在锻炼中不断成长,不断增强自身知识储备和学习素养。

2.扬长避短,将探究式教学与接受式教学方式相结合

接受式教学有其优势,探究式教学也存在不足。在接受式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凭借专业的物理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并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题目。学生只有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发散思维、深入探究,如果没有理论知识做基础则会偏离正确的探究方向,甚至出现错误还不自知。传统的物理课堂上,教师还可以根据多年的授课经验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的控制,扬长避短,发现不同教学方式的优缺点,正确处理接受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关系,将教师的理论传授、习题讲解与学生的自主探究、自由学习相结合,在教师传授结束、学生练习掌握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主探究。这样既不会耽误授课进度,还为学生探究提供机会。

3.采用科学论证方式,注重分析和总结

探究式教学方式要学生勇于质疑权威,自主探究,在了解基本原理和正确运用工具的前提下,制定符合实际的探究计划。如果学生对自己设定探究目标缺乏信心,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教师这时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论和经验指导,同时对学生计划中的漏洞进行纠错。在探究结束之后,学生对具体的探究过程进行记录,探究的思路和设想尤为重要,对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和纰漏进行分析,寻找原因,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出现。

综上所述,通过对初中物理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重点阐述了探究式教学方式在物理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应用。希望能对学生创新精神和逻辑思维带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篇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喜欢学习物理。我们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如下做法:

一、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实验是培养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源泉,是激起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手段。要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物理实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确保实验现象的明显性

物理实验时,学生情绪高涨、思想活跃,注意力特别集中,学生处在最佳学习状态,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将实验做好,使现象明显。例如,要观察压强计里水面的升降,可以将水染红,并在压强计的背后用画横线的屏来衬托。

2.运用多媒体增强效果和可见度

课本中的许多演示实验现象不十分明显,影响了实验效果和学习兴趣。近几年来,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投影后,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力学教学中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可以先放映一张受力物体的实物图,然后将画好物体所受各力的力线图迭放上去。最后抽去实物图,就可以用力的线图来进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清楚地说明物体受力的力学原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力学问题从实物到受力图来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

3.把验证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

在课堂教学的讲解和讨论中,多让学生亲自动手作实验进行探究。如在讲“浮力”一节时,按提出问题实验阅读讨论总结练习的程序进行教学。首先向全班学生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公布讨论题,布置学生实验,让学生先做实验后阅读课本,再组织讨论,然后进行总结。在总结如河讨论时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最后进行练习和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验、阅读、讨论、讲解等获得知识和能力,这样做学生动手动脑多、印象深、记得牢、兴趣浓、学习效率高。

4.多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和动手机会

不仅要认真做好做全学生实验,实验习题,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某些演示实验改成边教边实验,或者让学生登台表演,对于实验性习题,也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去解决问题。

5.实验装置必须美观大方、整洁,教师示范操作准确安全,一次成功,要辅助以教师的语言、板书、图表等。

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物理学史教育和美育教育,稳定学习物理的兴趣

政治思想教育必须融化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去,使学生切实认识到物理学对祖国建设,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根据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讲我国古代物理学方面的发明创造及近代物理工业成就。通过介绍我国丰富的资源和振兴中华紧迫感的介绍,调动和稳定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为了使初中生不感到物理是枯燥的、危险而难以接近的学科,还必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去感受美、追求美、探索美,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的美育主要通过物理实验,现象及实物观察和教师生动的讲述实现。

三、精心备课、上课,活跃课堂气氛,培养探索兴趣

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听课兴趣,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可以在教学中讲一些物理科技小故事。讲小故事时,要求短小精悍、有趣、有用、结合物理教学需要。

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兴趣的时候,他们在听、看、想的同时,难免会有一些动作。这不能视作课堂纪律不佳。实际上每个学生都在围绕教学内容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心情舒畅,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急于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此时引而不发,提出几个问题加以启示,让学生自己回答。

四、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授课艺术,增强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初中学生,如果惯用一种在教法,或不讲究授课艺术,学生就会有枯燥乏味之感,学习兴趣也随之下降。因此,教师有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授课艺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蒸发与沸腾”一节时,我采用了边讲边实验,边讨论的“三边式”教学法,讲“密度”一节时则采用了读、讲、议、练的自学辅导法。

五、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威感。因为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使自己成为一个发明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希望和需要,这种需要是和学习相伴随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去接触生动的事实和现象,从而体验到认识的欢乐,使他们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为此,在讲完“光现象”后让学生自己学做魔镜,使学生感到日常生活中也充满了物理知识。

六、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巩固学生的兴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使学生尽可以多接触一些物理知识,巩固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我在认真改进第一课堂的同时,积极组织了第二课堂活动。活动形式主要有:

1.课外阅读物理书籍,这是增加学习物理兴趣的一项简便易行的好办法。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

2.请有经验的物理工程师,有经验的物理教师作物理专题报告。

3.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外参观或实地考察,要求学生写出参观或考察报告。

4.指导学生写物理小论文。学生通过写小论文,反映他们平时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再通过评选优秀论文并进行宣读,“作者“高兴,同学们羡慕,实质上这里蕴藏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潜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第5篇

摘要:众所周知,物理学科难学、难教,尤其入门更难,物理抽象、概括的特点与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形成的生理、心理特点不相适应,学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识较困难,学习过程中分化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掉队,达不到应有的要求,一次又一次学习上的挫折与失败,造成了“精神创伤”,形成了心理上的沉重负担,从而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甘当“差生”、造成“英才”升学深造,“庸才”推向社会的现象,背离了党的教育方针,这是当前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课堂;课堂教学

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学生智力发展源泉不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之外,而是在外部环境和学生自身的内部环境相互矛盾之中,只有当外部条件和个体发生矛盾时,才产生反馈。所以,教师只有在教学中运用物理知识本身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学习既有用、有趣,又好玩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从生理角度来讲,兴趣是学习的内部驱动力

学习犹如一辆汽车,兴趣则是汽车上的发动机,没有发动机,汽车则开不动,只有发动机马力大,汽车才能跑得快。怎样才能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最好的办法是:首先使学生感到这个学科有价值,即有用。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都致力于体现物理知识“有用”。如我在进行“密度测量”教学时,提前让学生了解密度的应用。目的是使学生先了解密度的应用不仅可以计算质量,而且还可以计算体积,还能鉴别物质。这时有学生提出:可以鉴别金银首饰吗?我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能!这节课就是要让同学们学习“密度测量”,从而掌握鉴别物质的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了,听课情绪高涨了,求知欲更强了,出乎预料地掌握好密度测量的方法,我同意他们在完成课堂实验要求的同时,允许进行自带物品的密度测量和鉴别,并在方法上予以指导,这时我感觉到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由感兴趣发展成为一种乐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总是充分利用每节课恰当地把物理知识和祖国的“四化”建设及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学生自身的进一步学习发展和科研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强烈的求知欲,把他们学习物理的胃口吊得高高的、劲头鼓得足足的。

二、学习物理有趣

由于物理知识抽象,而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形成,因此,大多数学生感到在学习过程中困难较大。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在实际教学中形式要新,即融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寓教于乐,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所蕴含的极大的吸引力,每章节都有新的知识、概念、规律,特别是概念、原理、定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都会使学生产生疑问,引起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如何利用其求知欲望、好奇心而又有系统、有目的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如我在进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教学时,为了增加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我在原演示实验的玻璃试管中装水加放了一条小金鱼,在实验前设问:若将装有金鱼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后,小金鱼会怎样呢?学生们不假思索纷纷地说:“鱼肯定会死”,结果究竟如何,让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个个聚精会神地观察老师的实验操作: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上部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上部的水沸腾了。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小金鱼怎样了?这时学生惊奇地看到,小金鱼仍自由自在地游。难道这金鱼有神奇的耐热能力吗?不是,你想知道其中之奥妙吗?于是,我找了几位同学用手摸摸试管底部,再让他们说出感觉。原来试管上部的水虽沸腾了,但试管底部的水仍是凉的,这就是金鱼不死的原因。像这种采取生动有趣的实验教学代替简单枯燥的概念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学物理有趣。

三、学习物理“好玩”

我根据中学生有“爱玩”、“爱摆弄”等特点与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这些特点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我采取了将传统看法中的丧志,转变为“益智”,利于学习。教学中,我首先根据学校的条件将课本中的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目的是使学生多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也常将课本中的一般实验改成生动有趣的实验。如我在进行大气压强教学时,将课本中演示大气压存在实验的玻璃杯装满水用纸片盖住,倒置过来水流不出来,把纸片用针扎许多小洞,重做上述实验水也流不出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他们做得很认真,观察得很仔细,听老师解释其原因也很入神。其次是利用生活中的现有条件,开辟第二课堂,将课本上的一些小实验及课外有趣的实验搬进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做,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如纸锅烧水、瓶吞鸡蛋、气球提杯、水火箭、细线割冰、能浮在水面的硬币等,有些能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的现象尽量让学生练习解释,有些不能解释则着重观察现象,为今后学习留下深刻印象。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大大地提高,学习物理的求知欲也更强了,真正达到了益智的目的,特别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也喜欢学物理了。这时我又引导他们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提倡尖子生写小论文,并给予评奖,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物理好玩。因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取得良好学习成绩,而良好的学习成绩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增强学习信心。形成良性循环。反之,毫无兴趣的学习,将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失败,即学习成绩差,而成绩差又削弱了学习信心,丧失了学习意志,使之对学习产生厌倦,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物理兴趣的培养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适时、适地、适人地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潜移默化地把它运用到每一堂课,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沉浸在浓浓的兴趣之中,就想学物理、爱学物理,觉得学习物理是一种享受。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水平,为培养优秀的物理人才奠定基础。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0.159

1 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物理教学以观察和实验作为基础,是一门直观性较强的自然学科。学生通过各种具有提高感性认识的教学内容,提高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传统教学属于形声教学,是教师条理化和形象化的直接传授,这种教学方式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譬如演示的画面是静止的,不仅可见度低,而且容易造成假象,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应用信息技术的物理教学,不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快慢静止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可见度和感染力更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2 初中物理课程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某些学校开始引入信息技术,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盲目依赖信息技术

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物理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思想和解决问题,其便利性获得教师们的青睐,但过分依赖,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的取得,表现为教师扮演解说员和播音员的角色,无法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而且会挤占学生课堂问题思考和解决的时间,无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同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2.2 信息技术应用不恰当

某些教师认为物理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就是利用课件展现教学的内容,从而导致课堂变成以播放快件为主的“流水课”。另外某些老师过分追求课件的视听效果,然而这种课件在实际教学当中,容易让学生走神,而无法集中精力于教学主要内容方面。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中的声像刺激和光电刺激,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程度,但如果脱离教学的实际需求,没有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反而会使得课堂无关信息泛滥,学习兴趣提高的教学目标更是无从实现。

2.3 信息技术替代演示实验

物理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课件,经常出现忽视学科内容特点的问题,其实信息技术不过是物理教学的一种较为先进的辅助手段,它不可能代替教师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如果仅用信息代替实验的演示,每次都展示实验成功的现象,学生会产生模拟实验非真实实验的错觉,对实验的信息产生怀疑,学生自然没有过多的兴趣致力于动手、观察和创新。

3 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课程兴趣的建议

鉴于初中物理课程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分析,以及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若干问题,下面将综合性提出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课程兴趣的建议措施。

3.1 物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首先是教学环境氛围的营造,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有关的声像情景进行创设,以便适当提醒学生思考教学重点内容,同时调动学生的感官认识,以深入理解物理的表象和本质,这是提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键。譬如物理实验,可利用多媒体将实验资料播放出来,展示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形象、生动、直观的感觉经验能够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其次是利用信息技术弥补无法用实验表现的物理现象,物理的实验并非都能够将所有的物理现象展示出来,还有很多肉眼无法察觉的物理现象,根据传统的教学手段,这些现象只有用静态的图片,结合文字和口头加以描述,譬如原子的结构、电荷的运动、电流的状态、磁感线等。再次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的信息资料,信息技术的的优点之一就是信息囊括性强,可以最大限度扩大教学的容量,在短时间内丰富学生的视野。譬如物理声音和光现象,教师只能用静态图片和口头进行描述,学生接受起来较为抽象,而采用多媒体将声音和光动态表现出来,让学生通过感官进行体验,必定能够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3.2 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首先是借助物理实验、故事、新闻、模型、影像等资料,创设出学习主题情景,譬如机械原理学习的时候,可播放机械的发展历史、机械的实际应用等影像,将抽象的原理简单化;再如学习惯性的时候可以引用惯性问题引起的交通事故,只要将学习的主题融入学生接触过的生活情景,就能够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接受知识。其次是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进行正确认识,提炼出精确的教学内容,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鉴于某些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在物理课件中过多引用次要的声音和图像,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找不准教学内容主题。笔者建议物理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基于学生认知的视角,设计教学各个环节的可见内容,将教学重点以生动活泼的知识充分体现出来,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教学的内容。再次是师生互动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信息技术运用于物理教学课堂,并不是机械地播放声音、图片和影像,而是在生动表现这些物理信息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提供一个通道。教师要清楚自己已经从传统的传授知识角色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简单来说,就是学生了解多媒体表现出来的物理教学内容后,就能够针对理解的内容准确提出问题,达到师生课堂互动交流的最佳效果。

4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教学工程。信息技术只是一个教学工具,教师只有结合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环境和教学的条件,抓住课程的重点内容,适当引入信息技术,用信息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表达出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齐家.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J].课外阅读:中,2013,(5):318.

[2]子超.巧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4):279.

第7篇

有的时候,师生的力气没少花,但效率却不高。症结何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人们玩足球一样,增强意识很关键。当前,激烈竞争无处不在,谁也回避不了。激烈竞争的序曲秦响在我们的校园之中。因此,它迫切需要我们:

一、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意识

这里,使用了“引发”地字,是为了区别“激发”二字。因为在一节普通的物理课堂上,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物理意识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如:

(1)一半以上的学生有追根问底的心理,教师应因势利导,借题发挥。此进切忌包办、代替、一言堂,剥夺学生的“举手”权利,限制学生的求知欲。从表面上看,从眼前利益上看,会影响教学进度,但从本质上看,从长远利益着想,则培养了学生引发强烈的意识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学生能够自觉地去思考,去质疑,去解决问题。坚持下去将受益匪浅的。

(2)一少半学生有“知足者常乐”的心理,教师应提醒学生居安思危,不懈常备。这样,经常给他们一些适度的习题去做,或上课提问一些类似的问题,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班级所处的位置和知识欠缺的原因而又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对于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3)有一少半的学生需要满足他们的争强好胜心理。大家都有会注意到:班级中总有一些偏爱“显山露水”的学生,总愿找些机会去感受胜利或成功的喜悦,甚至更愿意让同学和教师一同去分享。此时,教师就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适时地提供一些如脑筋急转弯,物理竞赛,有关物理方面的笑话、典故、中外名人趣闻等活动安排在物理课内外,引导学生们发挥他们的潜力,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发挥,把自我充分地展示出来,使学生认识到是物理为他们带来了成功的机会和快乐。

二、建立牢固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增强意识氛围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关键。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增强学习物理意识的环境更是至关重要。常言到:“环境育人”。

(1)与学生以诚相待,放下师者、长者的架子,与学生就像处朋友似的,关心、体贴、呵护他们,特别是在处理有急诊的问题时,更要以平等、团结、求知的态度来共同解决好,切忌推托,含混、绕行。若确实遇有解不开的难题,应与学生坦然表明。这样学生会觉得你更可爱可敬。试想: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是能够听出话外音的。我们直言不讳地说出来,是能够使用权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平易近人的,是令人依赖的,从而,使学生更加喜欢你所教的物理,更加喜欢向你学习物理知识。

(2)相信学生的自学各讲解能力,让他们自己学会“引发”新意。新意不能只靠老师去“引发”,那样会使教学越来越被动,也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往往“新意”就在学生的自学和讲解之中。当他们自学时,便会产生困难,这困难便会引发新意;当他们讲解时,便会出现错误的现象,这讲错的现象便会引发新意,此时老师的身份则是导演。导演是得相信演员能演好的。如果此时你再放心不下,不去旁敲侧击,不去启发点拨,而是包办代替,怕这怕那,惟恐学生讲不好,结果是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把学生的创意给泯灭了。

第8篇

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大纲、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研究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及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想学、会学,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使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既扎实又灵活。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谈谈几点学习物理的方法指导:

一、指导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实验的习惯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新编教材中指出:“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存在不可代替的作用。”可见,重视物理实验,掌握科学的观察、实验方法是实验教学成功所在。

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以做好演示实验为前提,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为学生做好实验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学气压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茶壶盖上都有一个小眼,这个小眼起什么作用,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多细心观察周围的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及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并与课本知识联系。如学习压强、摩擦后,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用针在缝被子时,为什么手上套上顶针箍,并把针在头皮上摩擦,这目的又是什么,使学生养成爱观察、勤思考的习惯。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材是学习物理的基本依据,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初中物理课本文字精炼,语句准确,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完全适合于中学生阅读、理解、探索。

教师在开始上物理课时就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按照新教材编排体系,首先要阅读课前问号和课题,了解问题的提出,明了问题解决的方向;其次阅读小标题、插图和正文,读小标题可以知晓知识框架,插图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补足个别学生孤陋寡闻的现象。新编教材中的插图很多,且许多插图具有漫画特征,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重视对插图理解,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上的文字叙述认真分析插图中的每一条线段,每一部分图示表示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问题,表示了什么物理现象和过程。

如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要使学生掌握这一定律,需要学生认真做好实验想象推理到位,同时应从文字上进行化解,知道物体在什么时候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什么情况下又保持静止状态。这一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一切物体,适用条件又是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从而真正理解掌握这一结论。同时指导学生提问对比联系,如在学习“比热”时,让学生回忆密度、燃烧值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它们在公式、单位等方面的共同特征,揭示它们都是“物质特征”这一本质,从而正确地形成概念。

三、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及规范解题

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复习、巩固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

如我在指导学生解答说理题时,要求学生按三步进行:讲道理、摆事实、得结论。如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这是为什么?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讲道理),用手和脚向后划水,水则给人向前的力(摆事实),故人就能前进(得结论)。通过训练,学生就能掌握这一类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

在电学题目中往往由于电路中接入电流表、电压表而使电路变得较为复杂,但又因为电流表内阻很小,电压表内阻很大。我则指导学生把电流表看成是闭合开关的一段导线,把电压表看成断开的开关,这必将使电路大为简化,看出一个电路的主干。如下面两例中: 同时解物理题时要规范、全面,符合要求。如①画光路图时光线一定有传播方向并画实线,法线、虚像用虚线;②问答题叙述要清楚,不能答非所问,词不达意;③计算题要写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公式,代入数据要有单位,最后得出结果。教师在上新课时,除把知识要点和概念讲清楚外,在讲解例题时注意解题的方法和书写格式,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不能马虎,通过归类讲解、认真分析、规范训练、严格要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四、研究学生的心理,使学法指导真正落到实处

第9篇

关键词:阅读法 实验法 质疑法 讨论法 研究法

一、阅读法

教材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1)课前阅读,要有的放矢,即根据课本内容的不同,结合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如阅读《光的传播》这一节,可提出如下问题:①光是从哪里来的?发光的物体叫什么?②光源可分哪几类?③从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吗?④光传播需要时间吗?也就是说光传播有速度吗?通过阅读,对新课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作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突破,攻克难点。(2)课堂阅读,就是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阅读,对于那些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等)要边读边记。对于关键的字、词、句、段落要用符号标志,只有抓住关健,才能深刻理解,也才能准确掌握所学的知识。如阅读"浮力的方向"时关键是"竖直向上"。阅读"光的折射规律"的课文时,抓住"斜射"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还是从水、玻璃等斜射入空气中"来比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精读细抠,明确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在阅读时,若遇疑难,要反复推敲,为什么这样说,能不能那样说,为什么?弄清其原因究竟。(3)课后阅读,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勤总结、归纳。

二、实验法

实验法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实验都是演示实验,但实际上有一些实验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逐渐尝试把一些演示实验安排成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上台演示,然后教师再指导或者再示范一次的方法,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参与和展示机会。例如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一章有很多实验都是演示实验,用空气和二氧化氮演示气体间扩散现象的实验、用两个铅块演示分子间存在引力实验、研究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实验等,让学生上台来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在演示中被台下的学生看清楚了,教师再有针对地进行指导,重点难点就一目了然了。研究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实验,上台的学生在使用压燃仪时往往用力大小、速度掌握不到位,实验不成功的时候,台下的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帮助台上同学找问题,或者干脆毛遂自荐,自己上台来演示,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指导,就可以很顺利地完成相关教学任务。还有一个物体内能的实验,在用橡皮塞塞好的带导管接打气筒的广口瓶里装一点水,然后用打气筒往里打气,可以看到容器里有水雾出现,还会看到瓶塞跳起。该实验非常生动,但没有准备的学生一般不敢贸然进行实验,因此,教师可以提前鼓励一两个学生课前准备一下,然后在课上,当其他学生不能主动上前时,这一两名学生大摇大摆地上台,并顺利完成了实验。台下的学生既羡慕又不解,总之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很好地学到了东西。

三、质疑法

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动力。在物理学习中,要结合教材中的"想想议议",进行巧妙的设疑,多动脑积极思维,多质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并提高表述能力。如在学习"小灯泡亮度是由谁决定的"时,可先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其正常发光吗?

(2)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小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小灯泡能不能正常发光?

(3)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大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小灯泡又会怎样?

结论: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的。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时,正常发光;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时小灯泡发光较暗;当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时发光很强,很容易将小灯泡烧毁。某些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相似,但所用的器材不同,等等。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积极思维,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找出异同和联系,掌握知识的本质。例如,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就可列表比较。质量和重力、压力和重力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等,都可以列表比较。通过比较,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讨论法

讨论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五、研究法

研究法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优点在于通过学生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懂得如何独立地获取信息、获得概念,并逐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形成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第10篇

初中物理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与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潜能的开发。在新课改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乐学和爱学。是每位初中物理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开展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活动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依据物理学科的特点以及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搞好课堂教学。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乐起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物理实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物理实验,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物理的情境之中,主动地搜寻、分析、处理实验中各种信息,体验获得新知识的成功喜悦,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物理的习惯。使学生在自主地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终身学习物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讲液化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让他们说出为什么冬天呼出的气是白色的;在夏天打开的冰箱会冒白色的气,然后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让学生带着疑问看书,并讨论提出解决的方法,就使课堂充满了活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切实实现课堂教学中“主角”与“配角”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缩短教师“表演”的时间,使学生思考时间增加,勇于参与、主动参与、乐于参与探讨,使学生获得了学习就是快乐的体验,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成为他们发挥自我能力的舞台。

二 建立自信心,展示能力

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在教学中必须分层次让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让后进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帮他们找回自信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凡是学生能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凡是学生能够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凡是学生能够讨论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凡是学生能够归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归纳等。要让学生充分展示和相信自己的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去探求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体会到求知的快乐与获得成功的喜悦。如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中物理教材上的“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这些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制作针孔照相机、水果电池、指南针、电动机等小发明。通过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小制作为他们才能的发挥建立了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当然,成功常常伴随着失败,一个人若经常体验失败的痛苦,就会低估自己,丧失信心。为此,教师还要不断地给学生积极的评价,不断地给他们鼓励,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之成为永不言败、意志坚定的人。

三 科学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提问对学生学习初中物理能起到一定的积极性。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所提的问题应具有实质性和启发性价值、在关键处设问,提的问题应难易适中,如提的问题太难,又不给学生提示或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不出来立刻换人回答,或教师自己讲解,这对学生的自尊心是一次挫伤,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因此,提问的同时应掌握一个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的难度系数应该不同。课堂提问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学生分析问题。如在讲大气压强这一节时,笔者用一颗去了壳的熟鸡蛋,把它放在广口瓶上,熟鸡蛋静止在广口瓶口上,用手轻轻按压熟鸡蛋,熟鸡蛋掉入瓶内,笔者问学生:鸡蛋为什么能掉入瓶内?学生会回答说“是因为鸡蛋受到了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所以鸡蛋掉入瓶内”,于是又让学生观察下一个演示实验,在广口瓶内点燃沾了酒精的棉花,用去了壳的熟鸡蛋放在广口瓶上,随着瓶内棉花的燃尽鸡蛋也落入瓶内,这时又问学生:为什么熟鸡蛋会掉入瓶内?学生会很茫然,这时笔者在及时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瓶内的气体已燃尽,使鸡蛋掉入瓶内的原因是外界大气压的作用。教师在提问中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这样的提问和引导法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能长期坚持这样的提问方式,相信学生的能力也会被慢慢培养起来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就被慢慢培养起来了。

四 联系实际,运用知识

实际,是学生最了解也是最感兴趣的。在教学中,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如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时,让学生讨论影子、月食、日食的形成过程;在讲“熔化和凝固”时,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等实际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听课的效率。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应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环境与污染”这一节课时,笔者结合核辐射讲日本核辐射的危害和预防;讲解光的散射时,以晚霞为例,分析晚霞形成的原因;这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运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成功中体验到动脑思考的乐趣,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总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中,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法和自信,使他的乐意探讨问题,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教师应善于挖掘利用这些生活实际的物理知识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第11篇

关键词:调动;学生;初中物理;积极性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他的独特性,因而学生的差异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初一的学生兴高采烈的来到学校,而初二的学生由于成绩的原因,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发展为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的态度,若任其发展下去,这部分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此,在这里笔者就如何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物理积极性,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上好“引言”课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困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上此课前应精心设计,一开始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对学生言明“物理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启蒙学科,大家不存在什么基础差异,且与其它学科联系不大,就象百米赛跑一样,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你们都是我的新学生,我对每一个学生都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同一起点,同一教师同样教学,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象历届学生,努力争取成功。”列举最近读过的一些其它学科很差、而物理学得较好的学生来鼓励“学困生”,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上新课前采用几个典型的实验把学生带入学科的大门,在上课时对学生说我们先来看两个魔术,然后将一个用插头接好的电灯插亮,故意在线上留下一个很松的接头,轻轻一拉就不断的冒出火花,然后问学生谁敢站在地上用手直接来把这个线头接牢,此时再用手轻轻拉动电线,使接头不断的昌出火花,增加紧张气氛,过一会看看没有人回答再说:“教师敢“,然后故意装做很害怕的样子,手要触到电线又立刻缩回来,反复两次,最后很自然地把线头用手直接接牢,用胶布包好,然后再三警告学生这个实验目前大家绝对不能做,是有生命危险的,到学了安全用电以后,大家知道注意事项就可以做了。这些直观的演示,可调动“学困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高涨的情绪,为新课的讲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成功体验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使成功的体验与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有兴趣才会主动,然而学习兴趣的持久取决于成功的体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兴趣就是花少量的时间得到一个好成绩”。一般说来,在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期,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如果有了收获又得到自己和他人的的好评就会使兴趣得到加强,否则屡屡的失败就会销蚀原来的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测验中试题的易中难比例尽量简单些,使“学困生”也能得到一个好分数,并且每次考试后不纯看分数只要看到进步都要进行表扬、鼓励;平时上课针对他们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简单些,如在讲长度测量时可让他们回答,长度的主要单位是什么?长度测量的工具是什么?2米等于多少分米等,他们回答后说这些也是今后检测的内容,你们能回答出很不错,这些问题在中考中也会出现,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用“肯定、承认和赞扬”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用“一个标准”要求和衡量所有学生的单一性关注,采用多元智力理论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从而多几把尺子,开发学生多种发展潜能,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发现“学困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困生”,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马克吐温说:“我能为一句赞美之词不吃东西”,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便却反映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他人的肯定、承认和赞扬,只要不是过份的吹捧,人们听了都会心花怒放,赞美之词如同照耀人们心灵的阳光,如在学生主动回答时答错了,受到同学“嘘”声时,我会说,虽然他答错了,但说明他上课时很专心,他勇敢大胆,我们应向他学习,这时同学们就会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如有一次学生在室外出黑板报,上课时才匆匆收场,他是一个学习较差但粉笔字写得很好的学生,我看了一会说黑板字写得不错,比我写的还好,好好练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行行出状元嘛,后来这位学生学习开始认真起来,一个学期后成绩大有起色。慷慨地赞美学生,让学生开心,我们并不会有什么损失,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时时提醒自己就能做到。

四、以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由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最终大部份要回到农村,成为农村的建设者,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应用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不少,教师在生活中应注意收集和挖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学习了物理知识,也掌握了生产技能,使即使升学无望的“学困生”也能感觉到物理是有用的。如在讲授密度应用时,可通过计算水的质量是多少?从而引出农田喷雾器上标识8L、10L、15L的含意,若要兑农药千分之几应怎样计算放药量。在讲扩散和温度关系时,可引入喷洒农药的时间选择,若是熏杀类农药应选在中午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若是触杀类农药应选择在傍晚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在学习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时,可引导学生分析农村地膜覆盖是怎样减慢蒸发的,是什么时候盖膜,在使用地膜时也应注意当雨水过时时适时揭膜的目的。

五、重视实验课教学,以一些典型有趣的实验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看到的结果。

总之,兴趣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农村中学的“学困生”的智力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差异,因而从挖掘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对“学困生”进行兴趣教育,不仅能使“学困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旦保持下去,就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内在动力,足以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忍受各种挫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困生”们在“兴趣”老师的培养教育下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走向成功,这也正是我们教育者最愿看到的事实。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中学特级老师教学经验选》(云南省教育委员会编),(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年8月第一版)

第12篇

关键词:搜题软件;初中生;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211-02

近两年来,诸如“小猿搜题”、“作业帮”“学霸君”等智能搜题软件风靡中小学的校园,受到中小学生的青睐。但家长们对智能软件持不同意见,部分家长持担忧态度。面对影响如此大的一个新生的事物,我们也无法阻止这样的事物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去让此类软件好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当前国内对这类软件对学生的影响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批判与褒贬不一的议论之上,而较少研究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利用此类软件,让其发挥其积极的一面,促进学生的学习。基于这样的情况,为了解此类搜题软件对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影响,从而帮助中学生正确地认识这样的网络软件,并与自己的学习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中学生的物理学习,特进行本次调查研究。

一、对象及方法

1.问卷的制定。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向教育专家咨询,编制了《“作业帮”等搜题软件对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影响问卷调查》,本调查内容涵盖自身因素、家长因素、教师因素、社会因素等四大类,共计17道选择题,14道单选题,3道多选题。

2.调查对象及方法。于2016年4月,对洛阳市五十五中、二十七中两所中学,采用整体随机抽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进行了调查,问卷由任课教师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完成本问卷。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291份,其中符合要求的问卷288份,占调查人数的96%。

二、结果与分析

1.自身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在使用这类软件时,有11%的学生仅仅停留在抄答案的基础上,有61%的学生会在理解了答案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自己重新整理完成。同时,有42%的学生认为此类软件能够帮助自己的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有50%的学生认为这种软件对学习的帮助作用不大,容易产生依赖。其他学者也认为这样的软件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但是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仍然是一个注重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这样的软件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自己的眼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物理的有趣以及与生活之紧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由此可见,虽然此类软件对物理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初中生对此类搜题软件也有一定的认识,但鉴于初中生心理和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初中生很难做到正确使用此类搜题软件,也不能正确地与所学学科结合起来正确使用。

2.教师因素。调查结果显示,近51%的教师表示只要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利用此类解题软件,不会反对学生使用这样的软件,同时仍然有43%的教师不看好此类解题软件,认为这样的软件会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位小学教育者充分肯定了此类软件建立的庞大题库为学生的学习和练习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丰富的学习素材;但同时,她认为这样的软件会降低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同时,由于地域、学校、教师的不同,会产生智能软件与教师教授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从而降低教师的授信度。[1]这位教师所针对的主要是小学生,而相对小学生而言,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和认知事物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因此此类软件并非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的帮助。

3.家长因素。调查结果显示,46%的家长会经常与学生交流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事情,而将近48%的家长仅仅偶尔与学生交流学习,缺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交流,对学生在学习上的辅导不到位,因此对学生使用网络搜题软件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思想上的教育。

4.社会因素。智能搜题软件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社会褒贬不一的看法,大部分中学生对此拍手叫好,将此类软件称作“解题神器”。学生在使用此类解题软件时,通过输入试题、语音或者拍照的形式来上传自己的问题,而“解题神器”会自行匹配答案,快速将详细的解题过程呈现给学生,凭借这样的技术手段,以及其便捷的特点,备受广大中学生的青睐。当然,也有看好此类软件的,一些家长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限,便可以利用这样的软件通过自学来帮助学生的学习,解决了无法辅导孩子的烦恼,同时也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软件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纠正软件中的错误,从而改变学生对这种事物的认识,更加正确地运用。几十年来,中国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学习负担重,这也是这样的智能解题软件成为学生中的新宠的原因。

三、问题与对策

1.学生正确认识与利用。初中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他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这类搜题软件的出现,确实给他们带来了众多不好的影响,由于对新生事物的认识不到位,自我控制力不够,缺乏有效地监督和管理,使得他们不能正确运用这样的软件,从而出现一味只是抄袭答案和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从而不利于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作业完成的很好,但是实质上却没有真正掌握知识的这种局面。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对这样的搜题软件有正确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一味使用这类搜题软件获取答案所造成的对人的思维能力的禁锢和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但同时也要正确看待这样的软件,初中物理注重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的联系,其基本理念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学生关心科技的发展,因此要注重让学生去利用搜题软件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这样不仅帮助孩子了解物理与生活之紧密,也能够增加孩子学习物理的兴趣。另一方面,对课堂中没有完全消化的知识,运用这样的软件来课下自我提高,巩固知识。

2.家长加强监督与交流。对很多初中生而言,正处于相对较为叛逆的时期,与父母之间会有“代沟”,往往表现为与父母的意向背道而驰。很多父母往往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或者没有意识到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生活中与孩子缺乏沟通与交流,造成有的孩子出现孤僻和极端的性格,不愿与他人交流。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父母要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在初中生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沟通,监督孩子正确使用这样的软件,比如父母可以事先运用这样的软件自己理解,在孩子完成作业以后再让孩子为自己讲解,一方面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也加强了与孩子的交流。

3.教师合理引导与检测。当前中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有学者认为,过重的学习负担,中国教育的功利性和体制等因素诱使解题神器风靡校园,成为市场新宠。[2]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改变这样的现状,但是当前选拔性的教育使得这样的措施往往得不到切实的实行。学生的作业量大,学习任务繁重。因此老师可以借助这样的一个软件,让学优生课下挑战自我,满足其心理需求,在平时的作业中,老师也要注意依据学生情况,选择典型的题目,布置相应的必做题和选做题,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在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后,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给学生布置适量的特定的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利用搜题软件去寻找相关的知识点和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验到物理源于生活,这样不仅可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真正领会到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