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27: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域文化的内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该地域的成员,在既定的时间、空间、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承、社会制度,以及民俗习惯、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任何地域文化的最大特点都是它的地域性。
一、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内涵
黑龙江地域文化,以为黑龙江以丰腴的黑土而著称,也称为黑土地域文化。黑龙江地域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关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独特文化精神和鲜明文化风格的地域亚文化。
(一)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因为黑龙江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历史上多样性、过渡性、中介性、融合性等,形成了黑龙江地域文化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黑龙江的人口长期以来处于迁移、流动之中。满人入主中原后,大量人口迁入关内。开禁放荒之后,内地移民大批涌入黑龙江省。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迁入黑龙江的俄国侨民日益增多。国内外的移民的迁入使各地的区域文化,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汇聚于黑龙江省,黑龙江文化对这些文化广收博采,丰富了自己,对外来文化的容纳,排他性较弱,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其他地区以及他国的事物,没有狭隘的地域观念,对本地人和外地人一视同仁。黑龙江地域文化包容了多元文化的因子,并且融入到自己文化的系统中,形成了包容性和开放性的优良传统。
(二)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开拓性
与内地省份相比,黑龙江省的文明出现较晚。文明的水平和规模与中原地区不可同日而语。而在历史上,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人们,不甘于现状,勇于开拓,充满着进取和奔放的活力。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渤海文化和金文化,而在这两次勃兴之后继之以长久的“断裂期”。到了近、现代黑龙江省表现的都不很突出。但流人文化的兴盛是黑龙江文化的重要特色。
如果没有实事求是、勇于开拓、敢于实践的精神,就没有今天的“北大仓”、没有今天的大庆油田。实事求是、勇于开拓、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既充分尊重了客观事实及其规律性,又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两者有机统一,它充分地表现了人的高度自觉性。
(三)黑土地域文化的边缘性
黑土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中心是中原地带,黑土地域文化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的边缘地带。传统的儒学的影响相对薄弱,封建人伦礼教影响不深,保持一定的自由,具有边缘性。如“重实轻文”,“强悍尚武”、“求大尚侈”等都是极具地域独特性的文化现象。
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形成了黑龙江地域文化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特征,是一种多元一体的边缘文化。黑龙江地域文化既要应对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对本土文化,特别是对各世居民族原生文化形态的撞击、渗透、挤压与同化,同时也要考虑其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并对外来的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进入采用宽容、妥协与吸纳等灵活姿态。这种双方不断碰撞和交融的结果,就形成了多元一体,既开放又封闭的边缘性文化。
(四)独具特色的黑龙江地域文化精神
黑龙江是一块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土地,黑土地不仅培育出丰饶的物产,也孕育出特色鲜明、昂扬向上、富有感召力的文化精神。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黑龙江各族人民在斗争、开发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几代、十几代黑龙江人在长期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以闯关东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为代表的“爱国奋斗、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黑龙江优秀精神,集中体现了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展示了黑龙江人民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教育功能
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工具,文化也是重要的教育材料。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化过程,担负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传递与创新的任务。有不同个性的特质的而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黑龙江地域文化是黑土地上的人对社会认识的积累,是黑龙江教育文化不可多得的资源。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诸多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就是其中之一。
(一)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
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对于构成民族国家的各个地域文化来讲,是主文化,而各个地域文化相对于民族国家文化来讲是亚文化。地域文化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特定社会群体的根基,它是民族文化的底层,是民族个性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黑龙江地域文化是具有独特文化精神与鲜明文化风格的地域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民族文化必不可少的载体。黑龙江地域文化存在的开放性、包容性的因子,这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规范行为的功能
一般来说,统一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会起到规范人的社会行为、制约人的活动的作用。地域文化可以对当地人的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规范人们的行为。地域文化的规范社会群体行为的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
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的群体行为规范,它对该地区的人民有一种无形的群体压力。一方面,它通过将地区的共同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向本地区个人价值观内化,是本地区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形式规范、指导、约束本地区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受地域文化熏陶的人们群众,对本地区的声誉十分关注,从而自觉地约束个人行为,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与地区整体保持相同的取向。何时何地都自觉地按照要求办事,制止或减少消极行为、越轨行为、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因此,这种以尊重个人感情为基础无形的非正式的软性控制,可以补充其他控制手段的不足,并有更强的持久力和影响力,对人民群众的行为发挥着有效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作用。
(三)认同的功
当今世界复杂多变,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相互交织。而越是多种文化交汇、碰撞的时候,地域文化的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相近或相似的思维模式、价值观、习俗、语言,容易相互产生认同感,久而久之,同一社会的成员会对这一社会产生归属感,在社会群体内部自然的产生一种凝聚力。挖掘地域文化的社会价值和德育价值,可唤醒乡土感情,催生价值认同。因为人们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家乡的文化也都有着很强的认同感,通过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教育可以增强人们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建设家乡的情感,增强其为实现黑龙江又快又好发展而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创新功能
文化创新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祖先创新积累的结晶,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和血脉。地域文化的创新在于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变化,探索地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创新成果,使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五)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
我国有优良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地方文化具有的相互渗透和包容以及表现形式的广泛性的特点。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文化,反映了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精神风貌,可以对这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
(六)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
地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可以说地域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地域文化对当地人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能够自发地弘扬传统文化和文化精神,自然而言地对本地文化社会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为本地社会的发展发挥自治的真正价值。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开拓创业的黑龙江精神的底蕴,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黑龙江地域文化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基因子,所有这些都为人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文化,反映了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精神风貌,可以对这个地方的各个方面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发挥黑龙江地域文化的优势,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培育和挖掘这些特色文化,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切实增强文化认同感,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黑龙江的发展与未来提供精神与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姜玉田、丛坤. 黑土文化[M].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2.
[2]董鸿扬. 黑土魂与现代城市人:地域文化建设与提高城市居民素质研究[M]. 西苑出版社. 2000.
[3]刘伟民. 面向新世纪的黑龙江精神与文化[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4]刘中树. 关于开展东北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些思考[J]. 学习与探索.2012(2).
[5]张凤琦. “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 浙江社会科学.2008(4).
关键词:地域茶文化;室内设计领域;应用思路;内涵研究
通过对地域茶文化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整个文化体系既是地域文化的相应理念,同时也是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实质性融入,当然地域茶文化不仅体现的是地域特色和相关元素,同时也是从地理自然环境出发的具体文化理念。当然,对于一个地区,其文化形成来说,良好完善的文化内涵,都离不开对本地区文化氛围和风格内涵的实质性融入。
1当前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在现代建筑建设不断成熟的今天,如今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也实现了成熟、系统化发展,无论是具体的室内设计理念,还是相关设计元素,当前在开展过程中,其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日益成熟,加上人们对这一活动的具体认知要求不断提升,如今在开展室内设计活动时,其仍然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首先,结合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看,目前很多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使用的材料缺乏绿色性和生态性,因此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材料选择都需要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创新与完善,从而使其满足人们的具体需要。但是客观的说,当前在进行室内设计活动时,由于当前整个合成材料技术不断创新,因此,很多设计活动在使用材料时,其只注重材料的应用,未能对整个材料的健康性与安全性做过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今想要应用某一材料,其关键和重点就是对这一材料的具体成分进行分析,在确保其安全应用性的基础上,从而才能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其次,从目前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具体开展状况看,多数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时,缺乏必要创新和系统化完善,很多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时,都是互相抄袭,因此并不能将时代需要与设计创新相融合。对于当前整个时展来说,随着整个设计活动发展不断成熟,如今人们对设计活动的水平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人们期待在室内设计活动中,需要融入新元素,丰富新理念。但是当前多数室内设计活动都存在创新性不足这一问题。所谓创新,实际上是通过融入新理念对当前开展的室内设计活动进行系统化改造,无论是具体的设计理念,还是整个设计定位,都需要结合人们的客观需要予以适当改造。当然,整个创新活动,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其同时也是从设计内涵、设计定位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整体创新完善。最后,从当前室内设计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中,可以看到多数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缺乏综合融入理念。首先缺乏的是将消费者的具体消费理念融入其中,事实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决定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内涵的首要因素,如果不能对消费者的客观需要进行诠释和融入,那么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很难实现理想效果,当前多数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都是有设计者出于自身设计要求开展的,可以说并未能系统化融入其具体需要。其二,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需要将各项时代要素融入到整个设计活动中,尤其是随着当前科技化和信息化应用日益成熟,如今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如果不能将时代元素融入其中,那么必然影响其最终设计效果。其三,在当前开展室内设计活动时,其未能将传统设计理念与时代化要求相结合。
2地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认知
我国有着成熟的茶文化内涵,而整个茶文化体系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形成环境,造就了多个类型的地域茶文化内容,这些茶文化不仅具有相应价值体系,同时也有着相应地域特色,因此可以说,多个地域茶文化就构成了整个茶文化体系。通过对地域茶文化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地域茶文化实际上就是地域文化与饮茶文化的系统化融入。当然,在整个地域茶文化体系中,我们还能看到关于该地区民风、民情的相关信息,因此,想要系统化传承地域茶文化理念,就需要对整个地域茶文化的相关内涵和理解形成有效认知。客观的说,地域茶文化的基础是茶文化和地域文化,同时多数地域茶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其大多形成与民族聚集地区,因此也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如果能够有效应用地域茶文化的相关理念内容,其能够为人们认知民族地区的具体发展状况提供有效帮助。在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经营发展过程中,茶文化无疑是其中极具研究和传承价值的文化理念,通过对茶文化的具体要素和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传统茶文化实际上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能够从中看到其实质上就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系统化融入,尤其是在整个茶文化体系内,形成了一系列引导和彰显人们精神理念的价值元素,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化分析,其能够在丰富人们情感内涵的同时,实现其价值理念的实质性发展与创新。
3当前人们对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相关要求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也实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客观的说,当前在开展这一活动时,由于人们更加关注设计量,忽视了设计理念的有效融入,同时存在较为严重的应付和抄袭现象,所以很多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具体使用要求。不仅如此,当前多数设计活动在开展时,由于缺乏成熟的理念内涵融入,因此,整个设计活动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极大差距和不足。因此,想要提升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水平,其需要通过有效创新和丰富完善,从而实现理想的室内设计效果。随着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认知不断成熟,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期待在开展室内设计活动时,其能够将设计理念创新与传统茶文化内涵融入相结合。当然将地域茶文化融入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中,其不仅能够有效创新室内设计活动的方法,同时也能够丰富其设计内涵和底蕴要素。随着当前人们对整个设计活动的期待值不断提升,如今创新已经发展成为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首要要素。系统化的创新,不仅是一种发展,同时也是创造和突破,尤其是对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而言,想要实现传统文化发展的最佳效果和价值,必须从创新发展入手,通过有效突破,从而为整个室内设计实现最佳效果服务。不仅如此,当前这对于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还要将各项设计元素、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事实上,任何一项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关键都是是否满足消费者自身的设计理念和相关需要。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对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要求不断提升,想要实现最佳设计效果,就必须通过将各项设计元素系统化融入其中,从而实现最佳设计效果。客观的说,室内设计是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元素,因此在开展这一活动时,不仅要注重设计理念的创新完善,同时也要充分注重选择合理健康的元素融入其中。只有确保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健康开展,才能实现最佳效果。
4地域茶文化在整个室内设计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地域茶文化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地域茶文化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物质元素,同时其中也形成了体系化的价值内涵,因此,可以说,完善认知地域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和元素,能够帮助我们有效提升当前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地域茶文化作为整个文化体系的核心,所以想要将这一文化理念系统化融入到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就必须将地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与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相关要求相结合,通过有效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无论是对传统设计文化的有效融入,还是将现代设计理念有效结合,当前整个室内设计实际上都未能做好这一点。因此,结合室内设计不断发展这一趋势,创新设计理念,融入多样要素就极为必要。想要实现理想的地域茶文化传承,就需要创新这一文化理念和内涵,通过对其内容进行深入解析,从而实现地域茶文化的理想传承效果。也就是说在将地域茶文化系统化应用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时,必须尽可能最全面的保留原地域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价值元素,通过贴近真实,保留传统元素,从而实现地域茶文化与室内设计活动的有效融入。客观的说,想要实现室内设计活动的最佳效果,其离不开对消费者具体需求和相关需要的有效融入。不仅如此,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消费者的基础需求在于生态绿色需求,因此系统化的理念融入,直接关系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如果脱离了这一客观实际,那么其就很难实现传统茶文化体系的理想应用效果。
5结语
我国是传统的茶文化大国,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理念,还是相应茶文化元素,都需要结合时代要求,通过有效融入和系统化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系统化的看,当前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如果其不能有效创新,尤其是不能将消费者自身的需要与其相融合,那么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很难实现理想的效果,当然将传统茶文化与室内设计活动相结合,其必然实现室内设计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志强.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方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6-119
[2]王鹏尧.地域建筑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以重庆地区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9):121-124
[3]林崇华.浅析粤西海洋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13):219-223
[4]武宏志.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5(11):107-110
发掘地域文化内涵,树立文化“创新观”
地域文化特色由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构成,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地域文化。文化领域曾有一个公认的原则,即越具有独特性和地域性越具有文化性。基于此,人们通过县级台文化栏目这个窗口就能看到这个地方的文化。因此,开办文化栏目,首先要解决反映什么样的文化和文化创新的问题。
要正确理解地域文化的精神品质。一个地域的文化就是产生于本土的有别于其他地域的文化,它有着显著的地域特征。如果认识不到这些特征,就无法把握文化栏目的灵魂,一切的形式和表现手段都会苍白、空虚。瓦房店广播电视台在开办《地方文化》栏目之前,进行了充分地思考和调研,最终确立了“展示地方文化,剖析深刻内涵,提升文化修养,促进文化发展”这一定位。瓦房店文化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的痕迹。到了战国时期,开始有了建制的记载。固有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演变,形成了瓦房店的传统文化。这是瓦房店文化的源头,认识瓦房店,了解瓦房店,就要从这个源头开始。而这种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构成了文化类电视节目制作、形成、发展和占有市场的基石,也构成了《地方文化》栏目的内涵。了解了文化的这些品质,编辑记者在从事文化栏目节目制作时,心中就有了底,也有了创作源泉。
要发掘好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地域文化的内涵有哪些?按照文化的定义来看,地域文化的内涵很多,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样,一提起地域文化就是厚重悠远的历史文化。不可否认,这些历史文化,在一个地方的文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它不是地域文化的全部。由于与时代同步的各类新潮文化的进入,一个地域的文化内涵会越来越丰富。因此开办文化类节目,要以全新的视点加入较新的信息来表现本土文化的精华,以聚焦的视点来表现地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地方文化》栏目,就是紧紧围绕地方文化的内涵,开展了“文化瓦房店”媒体展播活动,对瓦房店的历史文化、旅游文化、工业文化和文学艺术等进行全方位、有深度、多角度的展播,以此来追溯与展示城市文化,挖掘和提炼城市发展中感染人、鼓舞人、滋养人、塑造人的精神力量,以此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
要正确分析受众需要什么样的地域文化。受众的需要是广播电视文化类节目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摸清了受众的心理,才能做出好的节目。做节目如做菜肴,众口难调也得调。针对一般受众,广播电视文化类节目要把再现和普及放在第一位,在再现和普及中让观众知道这是什么;针对特定受众,广播电视文化类节目要把扬弃式传承作为自己永恒的使命。对已经多次宣传过的,要新瓶装老酒,在形式上做出新意;对从未宣传过或宣传较少的,要从基础入手全力推介,全新展现。因此,文化类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既要从媒体自身特点出发,也要从受众的需求出发,在双重角度下实行对接。选题要贴近老百姓,突出趣味性,强调接近性,不能高高在上,一味地谈所谓的高雅文化;节目要在“地方所有、受众所需、发展所及、节目所能”的规则下运作,树立正确的文化“创新观”。
理性思考栏目定位,树立科学的“节目观”
广播电视文化栏目难办,难以获得理想的收视率,这已经成为一种业内共识。节目太高雅了,一般的老百姓看不懂;节目太通俗了,会失去了它本身所在的内涵。要达到寓教于乐,就应该理性思考节目定位,确定科学的“节目观”。通过多年来的文化栏目的运行,瓦房店台从中确实品尝到了孤独并快乐的滋味。在做体现农民文化生活的这类节目中,既要反映当地的风土民情,也要考虑避免暴露一些劣习,这就需要有一个价值评价标准。受众乐于接受轻松愉快的节目,但娱乐性并不等于文化的缺失,更不是低俗,而应蕴含着一定价值导向和审美取向,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教育功能。做文化类节目一定要考虑到多元文化,其中既要有历史文化的表现,要有现代时尚文化;既要有高雅文化,也要有大众文化。节目内容要“满汉全席”和“风味小炒”兼而有之,将雅文化做俗,俗文化做雅,给受众带来更多的新观念、新看点。《地方文化》栏目较好地坚持了古今结合、雅俗共赏、多元并存的节目理念。首先,节目策划上强调本土性。栏目组以“为脚下的这片土地服务,为最普通的大众服务,让本土文化微弱的声音变得更响亮”为己任,找准了节目的卖点和观众的看点。其次,主持人形象和风格设计富于亲和力,主持的语态和现场把握应随节目内容丰富而多变,自然随意。最后,形式大众化。没有说教,没有解说词加画面的呆板形态,而是充分调动电视所有的艺术手段,从身边的人说起,从身边的事件说起,用平民的视角、通俗的手法和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传统文化,再现文化的恒久魅力。实践证明,立足本土,放眼全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亦雅亦俗,坚持特色,平易近人,应该是县(市)级广播电视台文化栏目的风格。
科学评价栏目质量,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节目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节目运用哪种形式应服从节目的内容。节目特色永远是主要的,越具有民族性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性。地方特色是地方媒体的生存根基、立足之本,以本土文化或地域性为核心的文化栏目是当今县级广播电视台生存和发展最具竞争力之所在。开办广播电视文化节目,必须甘于寂寞,拒绝跟风,坚持特色,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开办文化类栏目一定要深挖资源,做足特色,形成个性。跟风不会长久,“克隆”死路一条。从评价体系而言,文化类节目应该受到保护,与其他节目相比更要厚爱一分,要从发展的角度去看待文化节目的制作水准。办好文化类节目除了领导在思想上重视之外,还要在人力上、经费上、考核制度上、播出时段安排上给予支持和倾斜。瓦房店广播电视台把《地方文化》这档节目放在每周五的20:00黄金时段播出。为了使栏目有充分的自和一定的制作经费,在节目片头和片尾各拿出5秒钟作为冠名单位及商品的形象宣传,并收取一定费用。冠名费由栏目制片人支付使用,充分调动了栏目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保证了节目整体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地域文化;室内设计;探究
1 地域文化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历史、风土人情、地域气候特征、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方式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在人类的长期历史发展中,不同的国家与地区的地域文化呈现出一种总体上相似、具体上不同的特点。地域文化对当地人们心理文化取向、日常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建筑方式、室内设计风格是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的载体,因此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宝贵文化财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地域文化作为一项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财富,给地方的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注入活力。
2 基于地域文化的室内设计方法
在科学技术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全球化使全世界在发展过程中把利益放在首位,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逐渐被日益浓重的商业化气息所取代。因此在室内设计过程中,提高地域文化的比重,降低商业化气息成为了人们的普遍需求。以下论点将从各个方面探讨在舍内设计环节中地域文化的应用方式,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证,阐述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2.1 符合地域文化标准
符合地域文化标准是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应用地域文化首先要遵循的准则。设计师在设计室内景观之前应该先充分了解设计所在地的建筑风格,建筑特征,将地方风俗文化充分的考虑到设计方案之中,使装修后的室内景观与室外建筑风格在整体上保持一致、和谐,突出整体美感。其次,在文化元素的应用过程中应该适当考量已存在的室内设计方案,充分了解本地区室内设计时应该选取和规避的文化元素,让设计之后的室内景观给人一种温馨亲切的感觉,在心底上满足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
2.2 突出个性化、人性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个性成为了人们的时尚。因此设计师室内设计地域文化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参考房屋所有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文化取向等个性化因素。让室内风格在符合当地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室主人的个性,展示室主人的文化修养及个好等。另外,在室内设计过程中也要突出人性化的设计特点,在一些室内景观的设计上突出实用效果。在卫生间、厨房等室内设计上,要遵循室主人的自身条件进行设计,使设计出来的方案满足室主人的自身特点,体现人性化。
2.3 对地域固有文化进行创新
在室内设计应用地域文化的过程中,设计师不能一味的进行地域文化的照搬与模仿,要在设计过程中适当的进行创新,注入自身的新奇想法与概念,结合地域文化,在二者融合的基础之上做到创新与传统的融合。另外,也要适当的在设计方案之中加入一些当今的主流因素。可持续发展观念如今已经成功的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设计师在室内设计时要适当遵循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尽量加入一些环保、低碳、健康的设计元素,对于一些存在污染与浪费的地域文化因素要进行适当的取舍与扬弃。另外设计师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地域文化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天马行空的艺术创作,让室内设计方案在体现地域文化的同时不失时尚和潮流。
3 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地域文化的应用的同时也应当注意问题,保证设计出来的方案满足人们的各方面要求。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设计师应该谨遵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进行室内设计。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繁荣,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冲突也是设计师需要注意的现象,一些设计师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过分的照搬了异域文化致使室内设计风格失去本土特征,显得突兀,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本论点将从设计师在应用地域文化进行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入手进行简要探讨。
3.1 设计要具有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是一个抽象概念,设计师在设计室内景观时可以将文化内涵具体到各个文化元素之中进行室内设计创作。利用壁画、饰品、摆件、雕刻品、陶瓷、玻璃制品等,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室内设计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地区特有的文化内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作品等,设计师可以就情况而言具体进行考虑。地域文化内涵的注入要具有新意和内容,需要设计师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在对文化内涵辩证的思考之后实现文化与室内景观的统一。
3.2 注意因地制宜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各个领域,各方面文化的交流也变得频繁。在此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设计师在进行室内文化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盲目借鉴的问题。有些设计师将一些文化元素进行堆积,试图创造出一种多元文化的效果,没有考虑到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互斥作用。因此设计师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以本地域地域文化为主,注重因地制宜,避免由于盲目的借鉴与交流给室内设计效果带来的不利影响。
3.3 与地方传统文化相结合
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宝贵资源。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时要想更好地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室内设计之中,就应该首先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对地域的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之后设计时才能灵活的结合各种文化因素与文化符号进行室内设计创新。需要注意的是,在借鉴传统文化的同时,设计师需要注意鉴别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与糟粕,批判的进行继承与发扬。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文章的探讨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基于地域文化的影响,室内设计的方案与方法。室内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是展示一方水土、一方风情的重要载体。室内设计是一个需要创新思维的行业,设计时需要将多种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多角度融合,充分满足人们日新月异的个性化要求。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充分将文化进行传承,融合所在地区的地域特色,吸收本土建筑中的精髓元素加以创新,创建出具有现代特色的地域室内文化景观,让室内设计行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促进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斌,俞梅芳.浅谈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当代室内设计[J].大众文艺(理论),2009(17).
[2]姜立善.浅析室内设计“中国元素”的应用与思考[J].艺术教育,2010(09).
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就是寻找文化差异,体验异地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来的旅游文化激发旅游者的兴趣,推动着旅游业。旅游实质就是文化消费、文化购物、文化享受和文化交流。[1]针对旅游行为的地域性,不同的地域文化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影响颇异。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日益成熟,只有广泛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才能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
1地域文化和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
在基于地域文化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前提是要深刻理解地域文化和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地域文化是综合自然地理概略、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历史发展等因素在一定地理区域上各类文化事项的总和。地域文化是以地理区域为界将文化划分,所以地域文化属于特定的地域环境但同时又属于特定的时代。旅游文化资源是客观存在于一定的地域空间,具有旅游吸引力,体现人类文化内涵,并能够产生一定经济和文化效益。有些学者将旅游文化资源分成如下四类[2]:一是自然景观类,如森林、湖泊等综合类自然资源,戈壁、沙漠等地质地貌等。二是文史传说类,如历史文献、民间传说、民谣故事等。三是建筑器物类,如综合人文旅游地、景观建筑、历史文物、民族服饰等。四是非物质类,如民间工艺、习俗、礼仪、信仰等。不同的学者分类和观点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可认为旅游文化资源是由旅游物质文化资源、旅游精神文化资源和旅游制度文化资源组成。
2西安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2.1西安地区旅游业概述
西安是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古都,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西安的文化遗存具有资源密度大、保存好、级别高的特点。西安自然生态优美。例如,秦岭被誉为中国的“中央公园”,是中国地理和气候的南北分水岭;秦始皇陵兵马俑、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和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物,遗有高垄断性的文物资源、古城遗址、寺院、庙宇、陵墓等。
2.2西安地区旅游文化资源评价
西安地区旅游文化资源质量高,占旅游资源的比重大;不同地域的旅游文化资源凝聚并承载着这个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地域文化内涵,同时展示该地域的文化水准、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等。[3]不但满足了旅游者追求异地文化差异的满足感,而且成为旅游的优势资源。虽然西安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数量巨大,但是很多旅游文化资源同性质强。因此,需要不断挖掘西安地区旅游文化资源潜力,改善和保护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在保持历史特色的条件下塑造新的旅游形象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
3基于地域文化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策略
3.1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地域类型准确定位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离不开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使旅游行为变得更有特色,更具魅力,反过来旅游行为承载并传播了地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对应不同的旅游文化资源,只有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才能使得旅游业繁荣发展。[4]所以从地域文化角度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研究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的研究重点。只有首先对旅游文化的地域类型进行准确的定位,然后才可以依据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制定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方案。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自然资源景观,也造成不同的民族文化。例如,高原、荒漠等造成不同的文化差异。对旅游文化资源地域类型初步定位后还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具体确定该区域的地理和旅游资源结构、旅游业综合水平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2依据地域文化特点合理开发旅游文化资源
旅游文化地域类型可基本分为传统人文景观型、现代人文景观型、自然景观型、自然人文和谐景观型和特殊环境型。对于自然景观型的地域文化,由于该地域自然景观占主导地位,所以要合理利用其生态旅游;对于现代人文景观型的地域文化,由于该旅游地域大都分布在沿海等重要交通地理位置上,经济比较发达,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所以要充分利用该地域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和发达的经济水平;对于特殊环境型的地域文化,像新疆、青藏高原等特殊的地理环境,交通、物资、经济都比较落后,但是它的旅游文化资源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因此,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保持和保护观光旅游景点的人文内涵,避免这些旅游文化资源景观被过度商业化。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项目科技含量,开发全方位的旅游文化资源。
3.3对旅游文化资源综合评价并进行多元化开发
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要把握其旅游要素,还要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功能,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例如,结合西安地区的旅游资源评价对其进行综合开发。西安的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级别高,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绝无仅有的类型吸引众多游客;西安的人文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开发利用潜力大,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一定修养的人才容易体会到其中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可以深入挖掘这类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吸引有文化素养的旅游者。西安是具有悠久的人类发展历史的地域,人文旅游资源与历史文化具有密切的关联,历史文化类人文旅游资源突出,应该充分利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强盛王朝在西安所创造的辉煌文化开发旅游资源,而其他地方难以与其项背。
4结语
一、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联性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是影响地域文化的重要因素,或是具有很鲜明的地方特色或是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环境设计不能脱离地域文化而独立存在,现代的趋同的科技文化需要与地域文化联系起来,设计的作品才会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环境设计的空间的体系非常丰富也很复杂,环境设计的空间的建设不仅仅是一种基本需要了,满足表面的好看、美观同时需要有时效性,它的建设是有一定的时间的跨度的。因此,在环境设计中,要全面考虑它的整体设计。环境设计又包涵了众多的城市要素。环境设计的的地域特色要从每个环境设计的作品当中体现。现代的环境设计都需从本地地域文化中吸取灵感,现代的环境设计的空间没有地方文化特色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成为了一个形式化的空间只是满足于现代生活的基本功能,空间设计没有灵性和情感。总之,建设特色环境空间,需要把握地域文化环境的要素,从各要素体现空间文化。
二、地域文化的在环境设计中实践应用
1.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城市景观中主要体现在城市街道景观文化的设计,城市街道是联系城市各个空间元素的桥梁和纽带,是地域文化展示的重要空间。地域文化往往产生于街头巷尾、坊间邻里。是人们长期生活产生出来的文化。街道景观设计往往能够体现出地方的文化脉络和人文精神。环境设计大发展的今天,现代街道景观设计中可以融入地方民俗文化,既可以丰富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又可以弘扬和发展地域文化。城市的街道景观中地域文化的表现,则是体现在公共设施和一些景观建筑设计中。如哈尔滨市的地铁站,充满俄式的建筑特点,体现哈尔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特色。再如南宁,历史上南宁所处的岭南地区曾有大象,南宁的五象路,路灯采用大象的造型进行设计,充分体现着历史的文脉。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最主要的元素,是人类生存生活的重要空间,城市建筑外立面要体现其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像我们国家是唯一传承下来的文明古国,如果在建筑上摒弃自己的艺术特性,那是十分悲哀的事情。环境设计作品可以通过建筑的立面诠释地域文化。
2.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环境设计更加应当尊重历史文脉的延续,传统风格的继承和创新是近年来室内设计主基调,室内设计有侧重的反映地域特色,室内设计作品具有连接历史文脉和时代特性的功能,用现代的设计方法和现代室内施工手段,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这种体现传统地域文化的设计手法,超越了基础的装修装饰设计手法,地域性的文化符号应当注重对其精神内涵的挖掘和提炼,进行传统文化的再造才是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正确方式。
(1)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
文化是无形的,但文化是有载体的。中国传统建筑传承至今,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和积淀,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传统的中式家具,传统的中国绘画,牌匾,窗口门口,等等这些文化元素仍然体现无处不在的地域文化。成为了永久的文化载体。
(2)塑造特色氛围也是地域文化的体现
空间的氛围需要装饰和造型来共同体现,在设计中室内的空间往往都是前期已经定下的主基调,需要设计师运用设计手段来改善空间的造型布局,巧妙的围合和装饰可以为室内提供更多中可能性,带来舒适的文化体验。
(3)地域风格可通过替换材质肌理来展现
材质机理是室内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材质本身具有的光泽、色彩、纹理、质感等特性,给设计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语汇,用以表达不同的设计思想和审美意图。设计师根据材料本身的特性特点,结合具体设计场所,巧妙的选用组合不同材料,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室内环境。
三、结语
《印象•武隆》实景演出以武隆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舞台,以濒临消失的“号子”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展现了巴蜀大地上的风土人情和专属艺术形式。演出地点位于重庆市武隆县的桃园大峡谷内,山体景观深幽神秘、雄奇壮丽。特别的是要进入剧场内必须步行通过约300米的隧道,在昏暗的隧道两侧设计师匠心独运设置了数十个投影仪,播放的影片图像为演出内容的主要来源——“号子”资料照片以及民俗风光,观众在通过狭长隧道并没有感到不舒服反而感受到演出的吸引力,而剧场内外的矮墙上都绘制了巴蜀人民的日常生活及“号子”们劳作的身影,这些细致的硬质景观不仅配合了演出内容同时极具艺术感染力,在演出开始前制造出了先声夺人的独特效果,这也就是通过实景演出主题提炼出的地域文化又表现到了实际的场地景观中。见图2。
二、各实景演出场地景观的地域文化代表元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城市都着各具特色的文化差异,运用到不同的景观中又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在《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场地景观中大量运用“竹”这一地域文化元素,“竹”文化元素将人文与自然相融合。展现宗教文化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演出场地景观采用了大量佛教仿古建筑小品,观众席也铺以蒲团作为“禅坐”,看似粗犷的设计手法表达了独特的“少林”文化。《道解都江堰》演出场地的景观中有两个个元素始终贯彻,分别是装着卵石的“竹笼”和原木三脚架做成的“杩杈”,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以竹笼盛装卵石结合木桩构筑进行截流,这两个元素通过设计演变成各种景观小品。
三、地域文化在实景演出场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针对实景演出场地景观,地域文化应贯彻到整个景观规划与设计程序中。一方面是对当地文化历史、演出内容的深入发掘,制定全面的地域文化设计计划;另一方面是景观设计的基础设计,包括主题的设定、园区的规划、景观设施设计、植物选配等,设计全程都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
(一)应用策略
1.根据具体演出具体分析每个演出都有每个演出的特点、亮点,充分了解具体演出的背景、内容以及要表达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其中运用的地域文化,在实景演出园区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更应该结合园区的实际氛围,要求用恰当的表现配合演出成功。
2.融合实景演出主题内容实景演出的主题及内容是由当地文化得来,它的本身就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宝贵素材,可以直接挑选实景演出里的内容转化为场地景观设计可用的元素。实景演出场地是依存实景演出本身存在的,在景观中运用演出剧情中的地域文化元素能让观众在观演前即有心理铺垫,观演后又能在现实场景中寻回剧中的记忆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观演体验过程。
3.代表性元素的运用当地特色的文化元素和物质元素都可以为我们所用,文化元素可以提取其精华通过调整梳理转变为精准概况的内容结合到景观设计中,从当地传统历史到色彩偏好,每个地方都会有不可替代的元素;物质元素可以挖掘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植物等。从形式、色彩、材质、内涵方面合理归纳,通过设计转换为可实际应用的元素并运用到实景演出场地中。
(二)应用手法
1.布局整体化在布局上合理融入地域文化内涵能使观众在行进过程中对“此时此地”留下清晰明了的印象。布局整体化的主要依据有两点,第一是以原始景观为基底,实景演出依靠独特的自然景色为舞台,借用自然天成的优越景色营造出当地独有的景观基底;第二是围绕主要的地域文化元素构建景观空间,一个地方的文化元素是丰富多样的,提取主要的元素进行整体设计布局从而达成统一的认知印象。《印象•刘三姐》的剧场就以原基地上的竹林为景观基底,各种配套设施的设计也充满了“竹”元素。
2.空间情境化实景演出场地景观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观众融入到演出情境中去,在空间中制造故事情境引导观众在行进时自然步入主题时空。一般来,说实景演出场地的游线为单线或单线循环,可以将当地的文化历史故事视觉化,如用雕塑、景墙、景观小品等形式表达故事内涵,通过组织游线节奏有意识地让观众在情境节点上逗留观赏。
3.细节符号化在细节上主要从造型、色彩、和质感方面将地域文化元素符号化,挖掘文化内涵完成同构联想并建立具体的形象。造型方面可以用重塑、夸张、变形等手段将地域文化原型转换为可用的元素,设计出符合实际场景的景观物;色彩是最直观的视觉构成,从地域文化角度看色彩有着千差万别的象征意义,根据当地的民俗习惯用色特点整理出合理的色彩搭配,有意识的营造有象征性的环境氛围;人的知觉系统对不同质感有不同感受从而产生不同的联想,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控制观众对地域文化的整体认知。如在色彩上,《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量运用了象征佛教文化的明黄色系,《印象•大红袍》、《印象•丽江》场地景观根据地域文化在运用红色元素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形成不同的意象符号。
4.手段科技化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来创造和融合实景是实景演出的重要亮点,在景观设计中利用高科技的地方也越来越多,成为景观设计创新发展的一个方向,实景演出场地景观设计的科技化场景也随处可见。《印象•武隆》的演出场地中出色的灯光设计是观众感受的刺激点,集散广场上大气浓厚、隧道里的影片投影也是灯光的一部分、观众席椅背的LED灯组成了星光点点,这些都是用心融入了现代科技的产物,提升了《印象•武隆》整个形象的品质感。
四、结语
1地域文化与现代包装艺术设计
地域文化是指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在有差别的客观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演进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语言、价值和文化等。通常表现在生活方式、历史遗迹、地域环境、文化礼仪等方面的不同。包装艺术是指通过对不同商品的保护和美化,将其优点及形象更好地展示,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有助于促进商品的销售活动。地域间文化差异性是包装设计的灵感起源地,在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和指导作用,将地域文化特色运用到包装设计中,能够更好地形成包装设计风格,是设计师长期以来的战略定位思想。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为实现现代商品的方便销售和安全流通,充分展现商品性质和商品形态,将商品包装通过独具特色的地域色彩、地域图案、地域文字等与现代防护技术充分融合,使现代包装艺术设计更具地域化、生态化、品牌化和人性化,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消费群体是影响包装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商品在市场上没有得到大部分消费者认可,商品包装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商品包装的价值由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度及经济效益所决定。富有地域特色的设计不仅可以传递商品自身特性和文化性,还有助于吸引商家和消费者的喜爱,因此,设计师应该根据消费者心理及消费市场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对商品包装进行定位。
2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
2.1文化与包装艺术设计
文化与艺术设计是密切相连的,人们以自身文化为基础,通过艺术设计的形式追求物质和精神需要,在追求物质和精神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实现新文化的构造。因此,文化是设计的源泉,设计是文化的延续。文化作为人们行为的表达符号,通过设计具有外化人们内心生活的作用。虽然艺术设计人员在包装的设计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他们所设计的包装却无处不体现着以生活为本、以文化为主的理念。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甚至不同的文化都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风格,地域文化的包装艺术设计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生活观、民族观、价值观、思想观和道德观等。当前,由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单纯依靠商品自身优势很难达到理想的占据市场效果,在包装艺术设计中巧妙地应用地域文化因素,并将其与现代科技与现代设计表现形式相结合,设计出符合时代特征和大众个性需求的商品包装,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与销售。
2.2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
包装艺术设计以吸引消费者注意力为主要目标,是对商品形象的体现、修饰和保护。通常由商品的包装、地域文化特点、商品销售和商品类别等因素决定。这其中,地域文化特点在包装设计风格和基础上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包装设计灵感的主要来源。现代包装主要依据商品的创造需要、商品质量要求、商品审美和人们对商品的实际需要进行外观设计。有工业包装设计和商业包装设计两种形式,前者以产品保护为主要目的,后者以产品促销为主要目的。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优秀的包装艺术设计不但具有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作用,还可以有效提升产品本身的附加值,树立品牌形象,影响和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进而确保商品的销售。
3地域文化对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影响
地域文化的形成不仅受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受人文因素的影响,是各地域居民长期与自然斗争后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地域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体现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吸收多民族的文化特色,让商品包装体现地域特色,以提高这些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常情况下地域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包装设计的色彩、图形和符号的应用。
(1)从现代包装设计的色彩表现角度分析,色彩是包装设计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其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联想和想象,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而很多特定的颜色本身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在长期的生活中人们已经固定了特定色彩的代表意义。为此,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设计者可以通过设计固定的色彩来传达产品的地域特色,并借助色彩的地域性特点影响人们的联想,以潜在的暗示,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比如呼伦贝尔某品牌清真商品包装,采用天然的地绿色,让消费者一眼就联想到呼伦贝尔的大草原,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强烈的视觉享受,还传达了独具一格的特色地域文化,同时也起到了防伪性作用,确保该商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
(2)现代包装设计可以借助图形表现地域文化,用独具地域特色的图形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不同地区的人们可能会因为语言的差异而出现沟通问题,但是,人们对图形的认知大都具有共同的认识。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图形元素是设计者的重要设计思想体现,辅助文字传达商品的内涵,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感官。为此,借助图形的直观性特点,设计者可以将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图形作为包装设计的主要元素,以强化商品的形象,向人们传播独具情感内涵的产品形象,体现该产品自身特有的风俗性和特殊性,提高消费者对商品产地以及商品本身的兴趣。
(3)地域文化对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影响还体现在包装设计中符号元素的应用。符号是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独具代表性的地域符号能够表达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传达不同时代人们认同的审美理想。比如中国的太极图、英国的米字格等都是具有较强识别性的符号,这些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符号应用使得商品在信息传达上更具有文化特色,同时区别于其他同类商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公共艺术;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
0引言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不仅能够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而且能大大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现阶段,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必须牢牢把握新时展方向,结合城市规划设计特色,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合理引入和使用地域文化元素,不断提高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整体效果。为此,本文从建筑文化、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探究地域文化元素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现实意义。
1城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
1.1城市公共艺术
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具有公共性的艺术形态统称为公共艺术。其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摄影、雕塑、环境艺术,而且包括壁画、音乐、装饰及表演等众多表现形式,充分展示艺术文化在公共空间的交流性、开放性及共享性。
1.2地域文化
区域文化主要指在特定区域内具有悠久历史和独具特色,并在传承中起到一定作用的文化传统,同时是特定地域传统、生态、习惯等文明的表现,其形成过程漫长且一直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但在一定阶段表现出相对稳定性。如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河流域,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河洛文化,对洛阳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魅力,以及树立城市良好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2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精髓,每个城市在进步发展的过程中,脱离不开城市文化的支撑。城市公共艺术是以作品的形式展现城市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地域文化是彰显城市公共艺术特色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独树一帜的城市文化。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必须以地域文化为内涵,否则,必然会丧失独有特色,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真正意义。随着城市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不同城市之间在建筑和公共艺术上逐渐趋同化,导致城市公共艺术看起来非常相似,缺少自己的独特性,毫无特色。可见,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合理运用越来越重要,可以使城市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并赋予城市公共艺术一定的文化内涵,而不是简单的机械复制,是在有效整合地域文化之后,形成自己独特的城市景观。
3城市公共艺术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因
3.1未深入探究地域文化特色
当前,很多城市设计都以现代化设计为主,重点关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完整性和美观性。当设计人员在选择建筑材料和设计技术时,通常会更多地留意和关注现代城市设计特点。尤其是一二线发达城市往往对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时代特点给予更多关注,而忽略城市设计的民族性和历史性,无法最大程度发挥当地地域文化特色价值,进而导致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3.2公共艺术设计艺术性缺失
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城市居住环境质量的影响。同时,评价一个城市时,也不再以城市经济水平为主要衡量标准,而是更看重城市文化发展。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能从侧面反映城市综合发展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准确掌握城市发展特点。但是,一些城市在设计中往往忽略城市人文特色,未将当地文化特色有效融合到公共艺术设计方案中,而是一味借鉴其他城市的设计方案,最终使城市设计丧失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
3.3部分城市忽视公共艺术
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和完善城市公共设施时,必须重点突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但仍有部分城市规划时,为彰显城市建设的现代性,往往更加注重现代城市规划设计,有效整合现代城市设计理念,忽视公共艺术设计,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没有充分融合区域文化元素,才忽略区域文化元素的展示,导致现在很多城市公共艺术同质化严重,缺少自己的地域特色。
4城市公共艺术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
4.1提炼地域传统文化元素
地域性传统文化通常具有浓郁的区域和民族特色,并承载着一个一直努力奋斗生活的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进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时,有效整合区域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和传统生活习惯等诸多要素,完善和优化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相关内容,更好地彰显城市精神。例如,江西景德镇被称为“瓷都”,拥有丰富的陶瓷艺术,精美的青花瓷、玲珑瓷和珐琅彩等,不但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而且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在景德镇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充分展示和利用地域文化优势,有效萃取传统文化精华,将景德镇陶瓷工艺有效整合到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进而彰显江西的独特景德镇文化内涵。又如北京的一些城市公共设计灵活采用北京胡同文化等地域传统文化元素,不但传承和发扬了地域性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效提高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水平。
4.2有效整合地域性自然景观要素
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地域性自然景观元素必不可少,是其中最重要的素材。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地域独特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可以充分彰显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人文性在具体设计创作过程中,应主要依据当地的自然景观,结合具体设计作品的实际空间功能,有效将区域自然景观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结合起来。以烟台公共艺术设计为例,因海洋是烟台自然景观最突出的特征,因此,将海洋景观的设计元素合理整合到烟台滨海广场动物雕塑喷泉的设计方案中。根据海水涨潮产生的冲击特点,在动物雕塑的口部设计喷嘴,获得较理想的动态景观设计效果。此外,烟台还将地域自然景观的海洋元素运用到许多公共设施设计中,如滨海路公共自行车站的波浪形屋顶设计,大大提升了公共设施设计的艺术性和地域性。
4.3体现地域建筑文化元素
区域性城市建设是公共艺术设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设计师通过详细分析和提炼传统建筑元素,给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从而创造出个性化、地域化及人文文化的新符号元素。具有地方建筑特色的民居建筑、历史建筑和景观墙可为设计师价值发挥提供重要场地,通过铺装艺术记录城市历史变革,让游客在体验乐趣的同时全面了解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历程。非物质精神形态和区域自然文化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和精神文明的积淀,人类历史、社会活动、民众生活习惯及民俗风情是人类生活的历史痕迹,地域历史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源,按照装饰性、互动性的设计原则,记录着城市变迁和文明进步的过程,将城市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积淀和时代精神充分融入公共艺术设计中,进而最大程度发挥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极大丰富公共艺术设计内容,不断提升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作为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典故和民俗具有无限的思想容量。以烟台为例,艺术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在滨海广场创作了《华侨商贾》《古董商人》等雕塑,用凝固、静态的雕塑形象充分反映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开埠文化为主题,充分、生动地展现了烟台早期的历史风俗。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必须严格遵从与地域文化互动的原则,以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心理、行为需求,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艺术美的体验,充分展示设计之美。独特而个性化的地域特色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主要思想源泉。在公共艺术设计中,设计师选择最具城市特色和最情真意切、最感人的日常生活场景或民俗风情来表达。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真情流露,向公众展示一种富有同情心的视觉形象和人文内涵,既大大增强了作品的亲和力,又在情感上与公众产生共鸣。
4.4运用地域历史文化元素
钱穆先生曾经说过:“除去历史,无从谈文化”。每个城市拥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和性格,地域文化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源头活水。设计师运用艺术语言充分展现一个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选取和提炼出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并用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合理地反映在公共艺术设计中,从而创造出最能体现民族性、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5结语
以景德镇、烟台市为例,研究区域文化与公共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发现公共艺术通过不断发现、整理和提炼地域文化的独特之处,灵活运用与环境外部形式、风格相统一的艺术语言进行再创造,并通过雕塑、模型、园林及城市景观的综合设计充分表达和诠释,彰显所在城市区域的历史人文价值,从而突显自身的文化象征和社会属性。
参考文献:
[1]刘华清.日照市王家皂怡景公园滨海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19.
[2]韩璐.城市公共艺术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9):54-55.
[3]黄惠谊.地域文化与城市美学的关系研究———以广州西关建筑为例[J].城市住宅,2019,26(7):97-99.
关键词:乡土植物;地域性;景观建设;优势
1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进程和步伐[1]。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建设,各地的趋同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地域性特色也在逐渐丧失。在园林景观方面主要体现在园林景观的建设风格和植物应用上。植物是园林中最重要的造景元素,它以丰富多样的色彩及形态形成园林的主体景观,也构成不同地区的典型植物景观特色[2,3]。而乡土植物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树种,自身带有浓厚的本土气息,可以很好的体现当地的自然风貌,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色。因此,充分的了解乡土植物的种类、特点及所呈现的植物文化,对构建地域性植物景观具有重要意义[4]。
2乡土植物的地域性体现
2.1生长特性的地域性
植物根据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在生长地域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是植物的形态会在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下呈现出千姿百态 [5]。由于我国横跨多个气候带、地形呈现多样性,使得我国大到南北,小到每个不同的省市都有属于本地区独一无二气质的植物种类。比如:热带地区适生的棕榈科植物,西北地区适生的针叶树及落叶阔叶树种,西南及华南等地区适生的常绿阔叶树种都各自体现着属于它这个生长地区的气候及生态特点。
2.2植物文化的地域性
植物文化是植物在漫长的生长应用过程中与其他文化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所形成的文化信息的总和,是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差异使各地域形成了特有的人文环境,而这样的人文环境又使得各地域的乡土植物衍生出绚丽多姿的植物文化,使不同地域的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内涵得到了显著体现,彰显了当地城市的文化底蕴。
3乡土植物在地域性景观应用中的优势
3.1乡土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乡土植物作为当地土生土长的树种,通过长期的生长、适应、进化,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及环境[5.7.8],尤其对当地的极端气候、温度、自然灾害等恶劣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抵抗性,如受到危害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相对于引种植物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自身生长优势。可见,乡土植物的大量应用是维护本地园林植物种类稳定及园林景观效果的基础,应当成为本地园林绿化的主力军[6]。
3.2乡土植物易养护管理
为了长期有效的保证园林景观的效果,除了前期的设计及建设以外,后期的养护管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主要体现在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上。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体现在自身的生长,而且还面临着各种自然环境对其的影响。然而,由于生长环境的地域性差异,外来植物对一些灾害性气候的抵抗能力较弱,因而在日常的管理中,需要一些特殊性的养护,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大量投入,而且整体的景观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乡土植物由于其对本地的适应性较强,不需要精细的养护,也能保持较好的景观效果。如果在园林景观中以乡土植物为主力军,不仅可形成良好得视觉景观,也可大量节约栽植养护成本,实现节约型园林建设。
4乡土植物在地域性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4.1应用植物形象塑造地域性景观
植物形象由于地域性差异的存在,因而能够更完整、更准确的体现各区域的乡土植物景观。北方的乡土植物以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为主,以西安为例,主要为国槐与悬铃木,常常展现出季相分明的植物景观。南方植物群落类型则是以常绿阔叶植物为主,以重庆为例,主要树种是黄葛树,其冠幅宽大,枝叶茂盛,终年形成绿荫蔽日的植物景观。热带沿海地区的乡土树种以棕榈科植物为主,以海南为例,主要树种为椰子树,其树形优美奇特,树干挺拔壮观,常常形成特有的海岛风情。因此,乡土植物所代表的形象是塑造地域性城市景观形象的源泉。
4.2应用植物文化塑造地域性景观
植物是园林的主体,亦是营造景观的基础与主旋律。因此,充分挖掘植物文化,拓展园林景观的文化性及内涵,是园林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乡土植物能够充分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与底蕴,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要充分利用乡土植物,展现地方文化与历史底蕴,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最富生命力的景观,给城市人一些精神方面的享受。
5乡土植物在地域性景观建设中应用的意义
5.1有利于继承传统、把握文脉
城市的特色景观及风貌,主要就是指城市在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随着地域文化传统的不断积淀和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在建筑、风土人情、植物等方面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地域文化的体现。而乡土植物是一个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综合特征的最好体现[9],是对城市地域文化内涵的最好诠释。
5.2有利于生态城市建设
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富有特色的园林景观,首要的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只有从自身的资源条件出发,充分发掘乡土植物的地域文化内涵,并以巧妙的手法加以表现,才能营造出富有地域特征的园林景观,更好的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
5.3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乡土植物资源是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城市化的高速推进下,对植物资源的保护不仅要保证其原生地的保护,还应结合现代城市的发展,进行人工繁育栽培,并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得到推广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发展与资源保护的矛盾,目前也是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实现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5]。
参考文献:
[1] 付璐,沈守云.乡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2):66~67.
[2] 朱建宁,马会岭.立足自我、因地制宜,营造地域性园林景观[J].风景园林,2004(55).
[3] 应求是,丁华娇.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3(7):63~65.
[4] 张金玉,周蕴薇.多土树种在植物造景中的应用现状探析[J].北方园艺:2007(4):139~141.
[5] 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3,19(7):63.
[6] 龚建勇,史培行.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49~7050,7089.
[7] 杨灌英.试论四川乡土树种在造林绿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四川林业科技,2000,21(4):19~23.
景观地域性设计的概念
当代住宅区景观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构成单元,其景观环境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视觉美化及基本功能的满足,更重要是能更好的与当地民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相结合,发展地域性设计。景观的地域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某一地区的景观因为受到它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 、文化背景 、历史背景的影响,形成一种明显区别与其他地方的景观特色。地域性景观内涵比较丰富,主要包括内含当地生活、生产等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独特的物质及文化景观,一般具有区域性、人文性和系统性三个方面的特性。住宅区景观环境是与普通民众活动结合最为紧密的景观类型,其地域性的设计更加偏重于地域特色与民众基本生活活动的结合。
居住区景观地域性设计的意义
1.丰富居住区景观设计形式,促使居住区景观多元化发展。
当代景观进入后现代主义,住宅区景观设计形式呈现多元趋势,同时体现时代精神,抛弃形式,戒除一味跟风,回到理论层面,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在景观全球化的浪潮中既保持时代感,同时又继承和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景观形式,对丰富住宅区景观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延续当地景观文脉,增强当地住宅区景观亲和性。
每个城市或地区都有自己的地域文脉,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形式或凝聚于某些事物或沉淀于当地文化之中。这些往往是当地人民共同的认识和回忆,具有重要的亲和性。而地域性性设计能更好的发掘地域文脉的景观内涵,增加景观地域性特色,唤醒当地民众对景观的共鸣意识,增强景观亲和性。
3.尊重当地地域状况,增强景观设计合理性。
景观设计中,每个场地都具有唯一性,当今流行的设计形式并不能完全套用在全部的场地环境,尊重历史、尊重场地、尊重人文、尊重自然的景观更需要对其地域性设计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运用。居住区景观地域性设计是在充分尊重区域物质文化环境、地质地貌、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的合理设计,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是最适宜的设计,更具有唯一性的特色设计。
居住区景观地域性设计的需求分析
1.体现场地的特点
地域性住宅区景观设计要以尊重场地的地形地貌,环境气候为前提,充分发掘当地的特色文化,民俗民风,地域性特色的设计语言。在设计阶段,利用调查分析的方法,总结凝炼具有地方特色的要素,并合理利用在设计之中,从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区环境。
2.体现历史文化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及精神文明的逐步提高,对历史文化及传统风俗等的继承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历史文化、民俗传统并不只是单纯的抽象内容,可以利用设计手法将其具象或隐喻到景观之中,融入我们的居住生活,更好的使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这是历史的积淀更是该地域的灵魂,在景观设计时,应尽量保护和继承,将景观与文脉相融,使住宅区人们获得更多的认同感。
3.满足心理需求
良好的居住环境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积极的感染力,住宅区景观设计应该反应当地人们特有的精神和文化,将设计理念与景观融合,并利用设计手法将之物化, 通过具象的形态或者隐喻的形态来传达文化内涵。这些形态结合景观道路、构筑物、景观植物的合理规划与设计,营造成既具有良好视觉感受和功能合理的生活环境,同时又具有地方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地域环境。
居住区景观地域性的设计表达
1.提炼地域性语言符号
提取地方典型的“视觉元素”作为设计语言符号是在地域性景观设计中最常用的设计手法。这些“视觉元素”往往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不一定完全适合当代景观设计,需要将其进行整合、修改、再设计等。这样,既不影响地域性景观的整体设计,又能使传统景观与现代景观相互融合。
2.深化景观特色空间形式
景观设计主要是对空间的设计。在当地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自然会形成该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历史文脉,等,而这些对于地域性空间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同的空间形式具有不同的空间感受和体验,因此,寻求、归纳、抽象当地特有地域空间结构形式,利用不同景观要素来组织塑造出符合人们需求的,能够反映地域特色及熟悉体验感的空间和场所是进行地域性设计的重要手段。
3.使用地域材料
中国传统园林景观中“就地取材”思想对现代居住区景观地域性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使用地域材料是指选择与地方自然条件相适合的技术,与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传统设计手法相结合,特别是当地特有的营造形式及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材料形式。主要通过利用地方性材料、改进传统构筑方式及运用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营造地域文化氛围。
总结
一、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鼓励学生参与民族民间艺术信息中心等社团活动,由专业或理论教师培训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实践骨干力量。学生通过直接参与组织、管理,意识到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还是民族民间艺术抢救工程,都是我们捍卫中华文明根脉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当代大学生理应肩负起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对学生中的骨干力量进行地域文化艺术资源考察培训,从考察项目、考察准备、设计问卷调查、考察采访、研究途径等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希望以此能带动影响周围的同学、家人,从而唤起学校、家庭、社会对民间民族艺术的关注。尤其让学生利用春节等特定风俗节日,收集本地域的民俗资料。通过笔录、速写、拍照等方式,让学生真实、彻底感受民间艺术在日常生活上的运用及其独有的审美意识,并能结合考察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整理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完成考察报告,也可以作为毕业阶段完成论文和设计创作的参照。在一系列艺术实践中,引导学生广泛了解地域文化艺术,许多学生从两年前艺术实践只想到一些著名的旅游胜地,到激发学生对本地域文化的热情,立足于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吸取本地域传统文化精髓并重新认识、开发利用。
二、将传统艺术理论与现代设计基础教学实践结合
在现代设计基础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充分理解传统艺术的精髓,将传统地域文化的精华渗透到现代设计作品中,展现时代的文化特质。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民族民间艺术具有不可估量的使用价值。这种无价的艺术资源,将为我们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丰富多彩的设计元素。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一直受到众多艺术家和教育家的关注,我们在设计基础教学实践中融入了颇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艺术潜质。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狭窄的课堂教学向周边地域文化过渡。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好的彰显,学生不仅要具备造型基础的一般素养,更应具备设计调研、分析、策划的能力。设计基础训练中通常注重条理性、逻辑性、抽象性,偏重于理性分析,追求简洁,直观带来的纯粹形式美感。很少考虑在抽象形态构成中寻找地域传统文化艺术的视觉感受。
扩招后生源状况是文化、专业底子单薄,多数学生只经过短期的美术强化。学习普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作品质量差――制作粗糙,缺乏想象。学生容易对机械、重复的基础训练感到单调和枯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抽象的训练模式充分传达设计的丰富内涵与层次,我们尝试在构成训练中渗透乌江流域文化内涵,第一次将地域文化艺术引入到平面构成设计中。学生开始学习非常被动和不理解,但随着教学中相关课题的引入,寻找设计基础与传统地域文化艺术的切入点,在抽象的点线面构成设计中寻找设计源泉――土家织锦、吊角楼、蜡染画布、石雕、涪陵白鹤梁石刻等,都在学生作品中能找到影子,逐渐学会了将传统地域文化渗透到构成创意中,学生收集资料,观察发现题材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应该说将地域文化引入构成设计学习中,让学生更多了解传统地域文化的感悟,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发掘潜在的构成想象力,拓宽相对狭窄的构成意识观念,从构成基础训练中体现地域文化内涵,展示文化视野,传承地域文化内涵的重要基础,这对学生今后的影响相当重要。
三、教学实践中加强现代设计基础教学与地域文化艺术观念的传播
在世界经济与文化频繁交流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西方优秀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作品更容易进入我们的视野。更多的当代大学生崇尚于西方的艺术理念和设计风格,又缺乏自我的创造性元素和创新思维,逐渐淡漠了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教育教学中,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应重视对中国优秀的传统设计作品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艺术是构成世界东西两大文化的主干文化之一。诸如,香港著名设计大师靳棣强先生的设计作品吸取了国画笔墨韵味的同时极其赋予新意,让人感受颇具中国味道又不失国际品味,创造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作品;一些台湾设计师也较好的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元素,又具备现代设计流行趋势。在现代设计教育教学中,启迪学生挖掘本地经济文化之渊源,并结合时代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展示设计教学中,最终效果通常以浓缩的场景来表现,通过与真实材质相近材料按比例将整个展示设计立体化再现,这比效果图更为直观地表现空间布局,能使客户更为真切地感受、了解设计者的意图。随着教学改革思路的不断深化,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逐步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关注和浓厚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设计基础课程在设计专业课中所占比例偏低,课时相对紧张。而教学内容复杂,作业量大,加上学生重视不够,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合理安排与构成设计相关的课题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设计基础的兴趣,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难题所在。我们在加强乌江流域文化艺术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基础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地域文化艺术形态的描绘能力及综合创造能力。
针对学生专业底子薄的现状,通过抽象的设计形式,如重复、渐变、透叠、打散等,让学生不自觉地从写实过渡到抽象的形式表达,增强对地域文化艺术形态的重构,如在进行设计素描训练中,在理解相关基础概念、形式的基础上,将传统民居作为设计基本元素,作了局部放大,融入到由中心向外作有秩序的发射构成中,呈现出独具构成的韵律感。在抽象的表现训练中,传达带有主题思想的课题训练,表达出设计者对地域文化艺术美好祝愿的思想情感。同样是运用抽象形式表现古老的建筑艺术,有的同学将具象的花园亭台的屋顶与抽象构成形式结合,运用打散、分割重新组合,充分运用点的基本要素在统一中寻找变化,整幅作品充满明快、强烈的旋律美,不同于纯粹意义上的抽象形式,而是利用具象的题材使作品更有内涵、新意,运用构成形式使作品显得简洁、明快。同学们从写生训练过渡到设计思维抽象训练,不仅学会依据课题研究方向查阅资料,收集生活中的大量题材,而且培养了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以及重新描绘能力。
在进行设计色彩训练中,有的同学根据外出艺术实践拍摄的吊角楼图片,运用透叠的形式,以分割为主要表现手法,将具象的屋顶与抽象的形式相结合,运用抽象的点线面表达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颇具一番韵味,有的同学则选择了建筑物的一个局部――窗棂、砖雕等,运用平面化的处理方式,将地域文化艺术与现代的色彩技法完美结合。色彩运用部分重叠的手法,令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将民间强烈的色彩对比进行色彩明度与纯度的渐变推移;作品不再是只求真实再现对象或者是单一机械的抽象形态设计基础练习,学生在设计色彩与地域特色文化艺术课题训练中,运用色彩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表现物体空间色彩,注重和强调对象的形式美感以及色彩对比协调关系,培养设计者表现色彩能力。在色彩风景写生中通过色彩的意向表现训练,对色彩主观的理解与处理,把各种色彩感受转化为主观的、单纯的色彩组合,让我们通过色彩联想感受到这些色彩组合传达的某种意境,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周围环境的综合分析、概括归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