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27: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经济市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3月16日,聚焦“智能时代・数字经济”这一主题,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指导、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17中国IT市场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年会全方位解读了业界的关注焦点――如何把握IT创新驱动产业融合,敏锐洞察产业新趋势;如何依托新模式构建产业新生态,准确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如何借助智能技术拓展平台型应用,全面提升服务新能力。
智能时代来临
数字经济创新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山莅临大会并致辞,明确指出基于数字化、网络化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智能时代全面来临,以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技术成为新的引擎,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从提升劳动生产率和效率的辅助角色,快速演变为基础创新和创造的使能者,推动社会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不但对既有经济模式形成颠覆重塑,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且催生了一系列活力四射的新业态和新模式。
数字经济2030:
产业跃升的中国战略
会上,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会峰,发表了题为《数字经济2030――产业跃升的中国战略》的主题演讲。他指出,2016年G20峰会提出的“数字经济”,为IT产业未来10至20年的演进提出了新的方向和目标。
基于未来世界所具备感知、智慧、行动和进化的特征,生态进化的数字经济2030将呈现全新智能设施――万物互联、全新驱动要素――数据核爆和全新交互模式――业态新生三个层面的变化;并产生产业融合、秩序重构和角色转化三个方面的影响;从而催生接入、数据和新生三个方向的机会,接入的机会在于海量的“端”、丰富的形态和巨大的市场,数据的机会在于海量的“端”引发数据核爆、改变产业结构和未来业态。
汇聚权威专家
热议时代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沈昌祥,美国硅谷排名第一孵化器创始人史蒂夫・霍夫曼和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陈刚,分别深入阐述了ICT演进与创新、可信计算、未来黑科技与硅谷独角兽以及新兴产业投资。IBM、甲骨文、英伟达、华为、浪潮、阿里巴巴、360、用友、东软、紫光西部数据、山东易华录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以及宿州高新区、杭州萧山区等重点园区领导等共聚一堂,围绕云计算、大数据、企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智能园区建设、共享数字经济等领域,通过主题演讲和高峰对话,密切关注智能时代的技术机遇,深度解读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模式创新,共同探讨中国IT市场新价值。
深刻认识现阶段数字经济发展规律与关键要素
过去十年,我国网络服务经济借助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宽松的创新环境异军突起,成为全球网络服务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实现了由传统实体经济向现代网络平台服务经济的跨越发展。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此衍生出的风险。一是畸形的定价机制。传统经济产业定价权始终掌握在产品和内容制造商手里,服务流通环节是在产品制造成本基础上增加服务附加值而形成的定价机制。而目前的网络平台服务经济发展模式则是服务平台商主导绑架消费者,制造商困于低价销售。这既造成了经济不能有效循环、良性发展,催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也不利于营造制造业由中低端向高端发展的市场环境。二是网络付费消费的机制不健全。由此滋生了各种深不可测的不透明商业模式,造成价值分配扭曲和价值泡沫化,使得真正的产品制造商和专业内容服务提供商难以获取实际的制造和创作价值,对网络服务望而却步。三是网络可信监督机制不完善。知识泛化成了不确定的模糊信息,原本希望通过网络搜索得到的精准信息定位和专业知识解答入口成为虚假广告的策源地,大众不得不擦亮眼睛、自我明辨是非。对网上假冒伪劣产品缺乏有效监督和惩戒机制,建立社会化监督机制势在必行。四是竞争性垄断现象严重。网络平台服务经济造就了少数大平台任性撒钱、垄断市场的格局,中小服务商难以独立生存,要么被大平台收购吃掉,要么因烧不起钱而破产。因此,现阶段的网络平台型服务经济形态应该被视为一种过渡性的新兴行业自发行为,并非健康良性的数字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的最终形态。当前,我国正逐步进入以数字经济为代表,以创新驱动为第一发展要素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继传统实体经济向网络平台经济跨越发展之后的第三个经济发展阶段,是一次新的跨越。这一时期的关键任务是修正企业主导的竞争垄断型平台经济弊端,构建以产业生态环境为核心的透明服务网络数字经济运行新格局。这种新格局更强调在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公共基础服务、公平价值交换服务贸易和社会化监督等方面的体系化和生态化布局,可以支撑价值分配更均衡、资源信息更透明、公共服务更公平、经济协作更高效、生产服务更专业、网络治理更精准、社会监督更穿透的经济发展模式。如今,国家已采取了一系列的网络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措施。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出发,着力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数字经济公平竞争监管制度、预防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制度。
把握数字文化经济价值高地,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发展体系
一是积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推动文化数字化创新发展。文化是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是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资源,文化、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和核心价值。过去,我国文化产业主体市场竞争意识不足,缺乏依靠科技提升竞争力的主动意识,导致在企业主导的网络平台数字经济发展阶段,传统文化产业难以形成集聚化经营资源和竞争优势。在当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期和机遇期,文化产业应积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调整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数字文化经济,加快推进文化数字化创新发展进程。二是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发展体系,构建数字文化经济生态体系。文化数字化不是简单的文化资源和内容数字化加工处理,而是涵盖文化发展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首先,要将优秀文化资源转换为具有网络经济价值的资产。过去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把文化遗产资源全拿过来,不分优劣、不谈价值地全盘转化,这是缺乏意义和效益的。文化遗产资源是整个中华民族拥有的财富,是全社会的和公益的。这些资源只有在有限权责下经过加工整理处理,形成可复用、可转换的资产,才会具有经济循环的产业价值。其次,要积极构建数字文化经济生态体系,形成数字文化经济健康发展的市场秩序。按照新型数字经济运行格局在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公共基础服务、公平价值交换服务贸易以及社会化监督生态化体系构建的要求,建立包含文化市场监管、数字版权保护、舆情风控与文化传播安全、文化服务信用和服务质量保障等功能的数字文化市场治理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数字文化市场治理现代化;建立数据隐私保护、社会公共文化资源服务等公共基础服务体系,将公共资源和个人隐私信息数据采集从各类互联网应用中剥离,统一下移至公共基础服务体系中;建立公平透明的价值交换服务贸易体系,保障产业生态中各方利益,打击垄断性定价,杜绝价值迂现;建立基于区块链的社会化监督及辅助管理体系,强化从业自律及社会化监督管理功能。
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切实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系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实现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和实现路径,数字文化经济生态体系的建立也离不开先进科技的有效支撑。过去十年,通过“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及国家重点专项支持,在文化服务价值评估、文化品牌评测、文化产权管理与交易服务、网络文化市场动态监管、文化服务信用评价与服务质量监测、基于可信和共治的全媒体内容社会众创、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基于主流价值观的文化内容认知与舆论场态势感知、文化资源知识化加工与知识服务、数字文化透明服务网络等方向取得了一大批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成果,开展了规模化的创新应用实践。“国家队”牵头示范,培育文化科技创新实体。国家部委率先筹建了一批国家级文化科技创新实体,有力地支撑了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如科技部打造了四个媒体融合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宣传文化系统建立了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出版业科技与标准实验室、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实验室,起到了极大的示范效应。各地也纷纷培育发展了一批社会化新型科研组织。如今,已有四批共八十五家被认定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进入“十四五”,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的支持力度,以期把握以产业生态为核心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期这一重要战略机遇。科技部设立了“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旨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引领驱动作用,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支撑数字文化经济发展生态的技术集成应用和服务创新体系,切实将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作者:张树武
当前有线电视的数字化已成为当今电视发展的一大趋势。数字电视被称作是继黑白电视、彩色电视之后的第三代电视,是指电视节目在摄制、编辑、制作、播出、传输、接收等电视信号处理的过程全部使用数字技术的电视系统,包括数字节目制作平台、数字电视信号传输平台和数字电视接收终端三个部分,具有节目数量多、影音效果好、电视“上网”、节目互动以及可以使用同一个频道传送多套信号、观众可以自由选择不同摄像角度的信号等优点。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传统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了《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时间表》。但目前未得到普及,只有部分市民开始享受到数字带来的种种好处。由于传输网络建设滞后、价格昂贵等方面的原因,普通市民还很难看得起数字电视。因此,建议加快数字电视建设,尽快让普通市民看得起数字电视。数字电视实施方案数字电视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广电的发展,而且影响到家家户户,决不是单一的技术问题,而是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相关的大事。本文将浅讨对我国有线数字电视进行政府规制的必要性,现状以及完善措施。
一、我国有线数字电视政府规制现状
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政府规制主要涉及到有线电视的一系列法规和新出台的有线数字电视法规。
1990年11月2日,国务院批准了《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于11月16日施行。我国有线电视事业由此走上了政府规制的轨道。广播电影电视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有线电视的行政法规和技术规划、标准,如《〈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有线电视系统技术维护运行管理暂行规定》等。1994年2月3日,广播电影电视部了《有线电视管理规定》,将有线电视台分为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台和非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台。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资讯产业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的《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路建设管理的意见》(简称「82号文件)。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试行),2005年1月开始执行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广电总局的《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管理暂行办法》。此外,国家广电总局了《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指导性意见》(暂行)等四项行业技术要求。
我国有线电视和有线数字电视的规制在不断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弊端:
1.规制的权威性不足
纵观我国的有线电视规制,主要以行政手段进行,由国家广电总局和其他管理部门颁发,而不是通过立法。这些条例的出台往往缺乏谨慎的考虑和长远的目标,经常更改,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这就导致对有线电视乃至有线数字电视的规制缺乏足够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2.有线数字电视的规制缺失
在我国的有线电视规制中,存在着管制太笼统的问题,尤其是对有线数字电视这一新兴的电视业务,还缺乏细致的规定和相应的管理。
二、政府规制的必要性
政府对有线数字电视进行规制,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1.有线电视的自然垄断属性要求政府规制
有线电视被公认为具有很强的自然垄断属性。自然垄断产业需要巨大投资,且需要通过较长周期才能逐渐获得回报,沉淀成本大,对企业的经济实力要求高,但一旦运营,容易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规模大,资金消耗大,这就要求政府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市场进入制定管制政策,以保证自然垄断产业的规模经济;有线数字电视的自然垄断属性容易带来另一个后果,即生产的低效率和分配的低效率。垄断企业可能凭借其垄断地位制定高于平均成本的垄断高价。这就要求政府出台有利于市场竞争的政策,放松市场进入的门槛。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在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之间取得平衡。
2.新型的媒介业务要求政府规制
每一种新的媒介产业或新的媒介业务的出现,都必将对原有市场结构产生影响,给市场带来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参与,以确保媒介市场有序、良性地运行。
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开展,将导致原有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势必对原有媒介市场产生一定影响,这就要求政府能发挥全盘宏观调控的作用,来预防或弥补市场的失灵。
三、我国有线数字电视规制的完善
目前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正在全面展开,亟需完善现有的政府规制,以促使有线数字电视良性发展。《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规定“开展付费频道业务,应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广播电视发展规律,按照产业方式运作,培育市场运营主体,实行成本核算,自负盈亏。”这实质上为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规制指明了方向,即政府在确保媒介所有权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对市场的结构、市场行为等方面进行规制以促进有线电视市场的有效竞争。
1.对市场结构的规制
一个合理的市场结构有利于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我国的有线与无线在2001年已经合并,加上其他行业不能进入,实际上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但我们看到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决定“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三网合一”意味着有线电视进入门槛的放松,电信可以进入有线电视,有利于形成有效竞争。因此,政府应有前瞻的眼光,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市场结构进行立法,对市场准入的条件以及实施时间进行明确规制,使得有线数字电视市场形成合理结构。
2.对有线数字电视费用的规制
关键词:图书出版社 新时期 数字出版 经济发展 新趋势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图书的需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对图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为中国图书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图书出版业一直以来就是我国意识形态的重要部门,受到国家及政府的特殊管理。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历了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版行业作为我国的主要文化产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方向。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带动了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大量的民营图书出版社也应运而生。这为我国整个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带注入了新鲜血液。图书出版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一方面大力的推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图书出版业将如何来面对不断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走出自己的品牌之路?如何进一步推动图书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新时期图书出版业经济面临的新环境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图书出版业也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国内外的市场环境、整个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态势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身处其中的图书出版业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2.1生产关系的变化使图书出版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自2003年以来,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21家新闻出版单位成为改革的试点单位,很快这种变革就在全国全面进行了推进。按照中央的总体改革部署,除了部分人民出版社、盲文出版社、民族文学出版社、部分时政类报刊外,很多出版单位都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一些企业还要实行股份制,对于有条件的企业,国家还要求其上市发展。这种体制上的变革使得图书出版社在组织形态、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核心工作目标、运营方式、经营者的考核与选择、领导的决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为图书出版社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
2.2生产力环境的巨大变化
21世纪的到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都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些高新技术在图书出版业内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图书内容的数字化、图书存储的数字化、图书产品传输的网络化等。这些变化将图书出版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数字出版领域。在数字出版时代,图书出版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出版、编辑、营销等模式,它的生产、阅读、等都朝着数字化形式转变。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图书出版的生产力、丰富了图书出版物的形态,更改变了图书出版的工作方式,拉动了图书出版经济的发展。目前,在传统的纸质出版与新型的数字电子出版相互存在的条件下,如何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使二者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力争实现图书出版业的最大化收益,也是我国图书出版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统计数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网络阅读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阅读群体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比例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的图书阅读模式。可见,网络阅读图书已经成为图书阅读的重要发展趋势。这将对图书出版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方向。
2.3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图书出版所面临的市场也由原来的国内市场向国际扩展。中国的图书出版市场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国际的。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各种出版集团纷纷涌入中国市场,随着中国出版业的进一步开放,外资大量涌入中国,我国的传统图书出版市场的封闭性、区域性逐渐被打破,逐渐向着开放性、国际象棋方向发展。另外,我国的图书出版物也越来月受国际欢迎,面对巨大的国际市场和需求,中国的图书出版业必须不断思考如何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为我国图书出版迈进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机会。再纵观国内市场,为了不断面对国外图书集团的竞争,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图书出版业,在我国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国各地都成立了图书发行集团,以各省的新华书店为中心,由省内的新华系统做出统一的部署与管理,实现了省内的系统连锁。先由各省不断做大做强,然后再由各省的强者牵头实现在全国的连锁。这种跨区域的经营模式,是我国图书出版市场逐渐成为一个全流通的大市场。
2.4图书出版业的自身发展为图书出版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图书发行主要是通过新华书店这一途径进行流通。1984年以后,图书出版开始由出版社自办发行,图书出版业逐渐进入市场经济并很快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这一发展变化也带动了民营资本的兴起,并逐渐在图书出版业占据了一定的份额和比重。这迫使整个图书出版业正面临着调整和变革的新局面。作为一项内容产业,图书出版业将面临全球市场的大格局,因此,图书出版业的产品、销售渠道管理、市场推广等策略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并制定出符合我国出版业发展的新战略目标。
三、新时期图书出版社经济发展趋势
我国的图书出版业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图书出版社也出现了生存危机,优胜劣汰的发展趋势迫使各出版社不得不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核心竞争力,防止被市场经济的发展所淘汰。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人们阅读习惯与阅读群体的改变,打破了传统的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模式,时代的发展需要图书出版社必须改变发展模式、顺应潮流,健康发展。
3.1图书出版向着数字化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与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很多年轻人喜欢在网络上阅读图书,传统的书籍阅读方式已经渐渐远离了他们。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今天的图书出版业向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很多出版社在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采取与门户网站合作、与专业性网站合作、与网络书店合作等形式,充分利用CRM系统在网上进行Email个性图书的销售等。数字化图书出版在我国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数字出版物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其技术水平和图书内容也得到了飞速提升。数字化图书出版是传统图书出版形式的一种补充,各出版社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发展,就必须将传统的图书出版于数字出版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二者之间相得益彰,互相促进,互相发展,为图书出版的发展选择一个更加有效的模式。数字图书出版与传统的图书出版在本质上并不存在差别,都是为读者传播文字、提供图片信息的一种服务。他们之间唯一不同的就是传播的载体不同,数字图书出版主要借助的是网络这一特殊的载体,传统图书出版主要是以纸质作为传播的媒介。目前的80后、90后,甚至还有00后的年轻人都是受互联网影响而成长起来的,他们更偏重于阅读数字信息。图书出版社怎样抓住这些年轻人的阅读爱好、怎样调动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是我国目前图书出版社经济发展与生存的关键。这就要求图书出版社必须尽快培养一支具有创新性的青年队伍,让他们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了解年轻人的阅读习惯于爱好,在运用先进的软件技术出版适合他们的数字图书。
3.2图书出版社经济向着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图书出版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图书出版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图书出版业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由简单的追求数量的增长向追求质量效益增长的方向发展,由追求单纯的品种规模的扩大到追求品牌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出版社如何办好?办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施图书品牌战略的发展目标,办出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在我国图书出版业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品牌战略发展的探索,例如: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等。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图书出版品牌相比,我国图书出版的品牌意识还比较薄弱、泱泱大国竟然缺少强大品牌,对品牌的维护力度也不够,这些都影响着我国图书出版品牌战略的实施。因此,对于不同的出版社来说必须明确图书服务的阅读群体,根据市场确定目标,并立足于自身发展的优势与特色,为读者提供优秀的图书精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为拉动图书出版社经济奠定基础。
总之,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我国的图书出版社经济发展的情况不容乐观,但是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生存发展下来的图书出版社一定是图书出版业中的精英。这些出版社更具有开拓自己生存空间的实力,并顺应时展的潮流寻找出图书出版社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柴雨亭。浅析当今图书出版经济发展趋势[J]。新闻传播,2011(01)。
关键词:信息时代市场经济环境;编辑职能的转变;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116-02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信息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信息时代,制作与传播各种信息产品的媒介产业和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组成部分。编辑活动外部环境的变化,决定了编辑职能转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扩展编辑职能,以适应市场经济和数字化出版的需要,已成为一种迫在眉睫的趋势。
一、编辑必须加强市场意识,延展传统职能
编辑工作是对人类的社会精神产品包括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声像制品等的原稿进行选择加工,使之广为传播的活动。编辑活动的本质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通过一系列编辑手段的实施,包括对特定的信息内容进行策划、选择和整合,使其产品转化成不同负载物的文化产品,从而将各种形态的文化传播并保存下来的生产劳动。传统意义上的编辑职能,主要有信息采集、组稿、选稿、审稿、加工等环节,当时的编辑活动处于出版活动的前端,编辑的作品一旦进入印刷环节,编辑活动基本大功告成[1]。在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编辑活动和编辑部门较少承受来自经济的压力,编辑劳动者作为文化生产到文化接受的中间媒介,在文化传播的层层递进、传向读者的过程中,保持较强的独立性。而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社会里,文化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里,任何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都得经受洗礼和考验。
传统的编辑活动出现了变化,从单纯的不管发行不必承担经济责任只需注重出版物内容和质量,到面向市场、满足读者需要转变,编辑模式向以读者为中心转变,市场策划在编辑活动中成为出版活动能否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第一要点。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的增长方式已发生发根本性变化,知识超越物质基础和低端劳动力等因素,成了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目前,出版业不仅要承担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功能,还要融入到现代国民经济中去,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产业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此外,信息科技快速发展,新媒介不断涌现,传媒环境复杂化,新旧媒介之间既有竞争也有融合,形成了和以前大为不同的文化传播环境。
由于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普遍使用,编辑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与数字化。目前的出版活动不仅仅在媒体的载体与传播方式上发生了改变,同时对编辑工作活动提出了新的职能要求,编辑工作者要既懂出版又懂市场,还要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出版手段,拥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行业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数字化出版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今天,文化产品受市场影响极大,编辑职能不得不作出相应的扩展和转变,由出版的前端延伸到出版的整个过程,即从选题开发、组稿、审稿、编校等原本相对传统封闭的编辑工作,延展到发行、宣传等经营活动中去。编辑活动虽然仍以编辑作品为中心,但活动的范围涵盖了信息传播和市场营销。编辑工作既要兼顾文化又要兼顾市场,既要讲究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经济效益,不仅要关注市场,而且还要贴近市场、了解市场、引导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注定了要求编辑不但要对书稿的内容和形式负责,而且还要对图书进入市场后的销售结果负责任。但是,市场是千变万化、市场信息常常是不对称的,发现市场发现商机需要编辑具有敏锐的眼光,更需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2]。
因此,编辑在做选题策划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分析外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因素对媒介产品的影响,然后根据自身的规模、特色、渠道等,找出自己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定位,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等,从而发现市场需求,以及如何能够满足这种需求,从中找到获得发展的机遇。其次,要做好宣传、包装和营销工作。要善于选择合适的营销策略、发行方式、广告宣传、信息反馈渠道等。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出版市场中获得成功,必须要制订详细的营销策划方案,给自己准确定位,尽可能地挖掘市场空间,采取多样化、多渠道的宣传方式,充分兼顾长期、中期、短期的营销效应,密切关注市场和读者心理的发展变化,随时跟进和调整营销策略,同时,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制度,采取定期和随机的方式对分销渠道进行走访和考察,协助其做好信息以及对读者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并做好售后跟踪服务,努力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编辑的市场意识应始终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只有在编辑确实认识到市场意识存在的重要性时,才可能更有目的性,才可能在编辑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尽快掌握网络时代所必需的技能,以适应数字出版产业的需求
论文摘要:数字娱乐产业作为信息技术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的研究分析,在分析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优劣势的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市的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战略。并针对重庆市在数字娱乐产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措施。
数字娱乐狂潮正席卷着整个世界,并已成为当今信息产业中最具商业价值的新兴产业。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研究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数字娱乐产业也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增值点,西部地区如何缩小与我国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已成为政府部门所关注的热点。本文立足于数字娱乐产业涉及的各个层面,以重庆直辖市为例,对西部地区的数字娱乐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十一五”建设期间的数字娱乐产业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并对如何提升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1.数字娱乐产业与知识经济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着力发展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趋势。信息技术不仅是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推动力量,而且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先导和支柱,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综合实力的标志[1]。 随着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加速发展西部数字娱乐产业,是重庆和西部省区顺应时代潮流,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发展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
1.1精神文明需要发展数字娱乐产业
可持续的发展大局要求各个产业的发展更加有效、敏锐,其中也包括数字娱乐产业。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数字娱乐产业普遍存在着盲目性,大起大落的现象屡见不鲜,更重要的是,其兴衰已经不仅仅是数字娱乐产业本身的、局部的、行业的事情,而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加速发展西部地区数字娱乐产业,是“十一五”建设中数字娱乐产业乃至信息产业由大到强转变的有力推进,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助于确保重庆及西部省区城乡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施。
1.2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工业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因此传统经济的增长不具有持续性。而信息产业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依靠知识资源来推动经济增长,是一个与传统产业完全不同、可节约资源、实现持续发展的产业,具有可持续增长的特点。加之,其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节约资源,而且还能形成新的产业,开拓新的市场,势必大力加快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因此,重庆及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发展文化产业建立民族文化品牌
通过最大限度地追求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是现代产业区别于传统“行业”的一个本质特征[2]。正是在这种对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追求中,才使文化产业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是数字娱乐技术发展结合最紧密的产业。当代数字娱乐业发展的状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文化水平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中国正在掀起一场“创意文化产业”建设热潮,许多地区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纷纷提出了“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之都”等战略性的口号,“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兴建[3]。加快重庆及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建设步伐,有助于推动打造西部省区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提高西部省区的影响力。
2.重庆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2.1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
重庆市正面临世纪性的发展良机。设立直辖市后,重庆抓住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性机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开放,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显著提高。“十一五”规划以来,重庆市不断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建设力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使其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目前重庆市已拥有较雄厚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实力,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精良的科研设备。如今数字娱乐产业作为新兴的一项科学技术与文化并进的产业,其发展的潜力很大。
2.2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随着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设,其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例如宏信软件公司,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游戏开发平台及引擎,在游戏和动画制作领域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朝华数字娱乐有限公司,集数字娱乐和文化传播于一身,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引擎WHALE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天极信息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重庆市最大的SP运营商,先后推出了重庆复生记、天极夺宝奇兵等无线游戏,并通过天极无线平台投入运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4]。同时,重庆市拥有众多的高新软件园、电子工业园,目前在重庆大学城正在兴建重庆数字娱乐动漫基地,基地将建立产业孵化园,创办动漫杂志和专业网站,筛选塑造大众喜爱、具有商业价值潜力的动漫形象,开发动漫产品。可见,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加速发展的大环境已初步形成,并成为带动重庆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2.3产业发展投资环境正在改善
重庆市具有良好的数字娱乐产业链基础。重庆市具有完整的出版发行机构,也有著名的信息类门户网站——天极网,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基础。在衍生产品设计和制作领域,重庆本地低廉的生产成本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库,为游戏和动画衍生产品提供了大规模生产的条件。重庆是长江中上游信息中心,凭借其通信和互联网发达的优势,为数字娱乐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如开发大量高水平的基于电信的增值服务[5]。另一方面,重庆与国际上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来渝投资的外商日益增加,客观上促进了重庆地区国际文化交流。因此,在数字娱乐领域可以较容易地与国际市场接轨,快速引进国际先进的营销理念和市场运作手段,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目前,重庆本地已有部分企业与国际著名游戏开发企业展开合作,这将促进国际产业界深入了解重庆,关注重庆经济发展,并为展开进一步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2.4高校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重庆是西南地区的核心城市,高等院校云集。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等高等院校每年将培养大量的信息类和艺术类专业人才,为数字娱乐业游戏和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满足数字娱乐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重庆市拥有的各类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科研经费收入及支出均为西部地区领先水平,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核心发展力,重庆市的人力成本相比北京、上海等地更为低廉,可人才质量毫不亚于东部发达地区。因此重庆完全具备大规模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的人才基础和智力资源。
2.5制约因素
“十一五”期间,重庆市紧密结合经济和智力资源优势,在发展数字娱乐产业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宏观区位中远离经济技术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不利于对人才的吸引;多数企业对数字娱乐高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还较差,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风气还有待进一步浓厚,数字娱乐产业兴起的宏观环境还有待改善;知识产权的观念较为陈旧,技术成果转化还比较困难,自主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淡薄;目前企业普遍处于散、小、弱的状态,未能有效地采取大公司战略,强化产业链的优势作用,导致竞争力较弱。
3.发展战略与对策措施
3.1发展战略思考
针对上述情况,发展战略应立足于:以政府指导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高新区、大学城、软件园及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大力提高数字娱乐企业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倡导技术创新和民族文化品牌意识,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娱乐技术产品,发挥本土区域经济科技和生产力布局优势,因地制宜,构建重庆乃至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动力基地和示范基地,调整和优化当前经济结构,促进数字娱乐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
3.2对策措施建议
关键词:户外数字广告;新媒体;前景分析
自从2003年,分众传媒首创中国户外视频广告联播网络之后,户外数字媒体特别是液晶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专家和大众的关注。户外数字广告是伴随电子技术的进步而诞生的,当然这一广告业蓝海领域的开辟更离不开传媒人的创新理念,户外数字广告在传统媒体和户外媒体之上寻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广告媒体渠道。
户外数字广告并不是一种凭空出现的事物,从载体上看,其播放广告内容的设备是LED或LCD电子显示屏,是一种区别于电视、电脑显示器的显示设备;从营销方式上来看,也是通过受众的达到率来吸引广告商,获得收益。户外数字广告的创新意义在于它比传统媒体更直接地接触大众空间,丰富补充了广告市场,而又比户外平面媒体多了数字科技,广告展现形式更生动,更吸引人。
经过几年的发展,户外数字广告创造了广告业增长的奇迹,也逐渐从“圈地运动”发展到了细分市场竞争加剧的状态,在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户外数字广告业也受到巨大的冲击,这个行业的现状如何?2010年以来,经济逐渐复苏的过程中,户外数字广告行业又会有怎么样的发展前景呢?
一、什么是户外数字广告
户外数字广告是指通过电子显示设备在户外公共场所,如楼宇、机场、医院、卖场等处播放的广告。户外数字广告的运营商多为户外新媒体企业,使用的电子设备主要有视频播放机、框架刷屏机、LED显示屏等。
户外数字广告的分类不一,大致有两种分发,一种是按照播放终端载体不同,一种是按照细分市场行业划分,后一种在行业内更为普遍被采用。
(一)按照播放终端载体分类
户外数字广告根据载体不同,分为LCD类广告和LED类广告。
LCD类广告播放器是指采用液晶面板制作成的播放终端播放的广告,同理LED广告的播放终端是采用二极管发光技术制作成的显示屏。
LCD与LED相比,各有优劣。LCD分辨率更高,能将图片、视频、文字播放更清晰,但防风、防爆性差,因此不适合在露天摆放,多用于楼宇内、卖场内等场所;LED分辨率差,因此不适合近距离观看,多应用在广场、楼宇墙外等露天场所。LCD的价格比同尺寸的LED要偏贵。多数情况下人们所指的户外新媒体如分众传媒,使用的是LCD播放设备。
(二)按照细分市场行业分类
按照细分市场不同,户外数字广告可分为地铁数字广告、公交车载广告、楼宇电梯广告、机场数字广告、医院数字广告等。地铁公交车载广告主要运营商有华视传媒、世通华纳等,楼宇电梯广告则以分众传媒为典型代表,机场数字广告的最大运营商为航美传媒,医院数字广告中以炎黄健康传媒较为突出。
二、户外数字广告市场现状分析
户外数字广告,作为媒体运营有其独特之处,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二次销售,而是以空间换时间,以绝对的强迫性来吸引观众眼球。如今这种初期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竞争加剧导致运营商开始寻找新的模式,而技术的变化和新模式的出现也使行业竞争者大大增加,围绕户外数字广告行业形成的产业链已经日趋完善。目前户外数字广告市场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一次销售吸引力降低
户外数字广告行业盈利方式主要是通过数字显示屏点位铺设,卖时间段给广告商。传统媒体是典型的二次营销,即卖内容给观众,再卖注意力给商家。但是数字新媒体跟传统媒体的区别在于它并非依靠内容吸引眼球,而是通过空间的的强迫性来牵制受众的注意力,再将注意力卖与商家,可谓一次销售。只有地方数字电视与传统媒体相似是二次销售的方式,但其内容无论是质量还是丰富程度都远不能跟传统媒体相比。
那么终端摆放场所的选择、点位数量成为户外数字广告营销的重要卖点,但也由于缺乏内容和受众互动过程,加之数字显示屏数量激增,对受众而言数字广告已经从一开始的新鲜事物,变成了司空见惯,因而缺少了最初的吸引力,卖点变少也限制了户外数字广告的盈利方式。
(二)垄断竞争的行业格局
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市场经济环境下,领头企业身后必然会产生追随者,经济利益必然带来竞争,有限的资源将变得更显稀少匮乏。从现实的经济规律看,绝对的垄断和完全自由竞争都不可能存在,当然中国的户外数字广告也不例外。特别是户外数字广告需要占用公共空间,像楼宇广告占用的是电梯口、大厅的位置,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占用公交车的位置,另外还有机场、医院等公共场所位置,这些位置都是有限且不可再重生利用的,目前一座楼宇电梯门口经常会出现同时摆放2、3台机器的现象,可利用空间越来越少,因此虽然行业整体成本因技术进步而降低了,但是由于可利用资源也减少了,所以进入行业的门槛也提高了。
目前全国有开展户外数字广告业务的企业公司有几百家,全国规模运营的知名传媒公司有十几家,地方区域运营的知名公司则更多。全国经营规模的大多是进入行业较早,有相当的户外广告经验的公司,比如分众、航美等。区域性经营成功的,也大多是由本地的广告公司转变而来。因此,从全国范围看,户外数字广告行业是由少数几家公司形成的品牌垄断,而地方区域则处于自由竞争状态,地方广告公司和全国经营规模的公司不断巩固目前市场,开辟新的市场,从空间位置抢占到盈利方式、价格竞争等,竞争者之间不断地探究、革新,以求达到吸引客户占领市场的目的。
(三)跨行业竞争者的出现
户外新媒体最初也是有风投资金注入而日渐发展起来的,每个行业特别是新行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资本支持。分众传媒也是获得国际著名投资机构SOFT BANK和UCI维众投资数千万美金的投入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而有钱的投资者并非局限于风投,许多传媒集团甚至非传媒行业的大集团看好户外数字广告,纷纷进入这一市场。像CCTV推出了CCTV移动传媒,地方传媒集团杭州文广集团推出了杭州移动电视。而中国电信也推出了“114啦”系列的户外数字广告,占据了江苏、浙江的广大一级、二级城市市场。
户外数字广告是建立了新的媒介平台来播放广告,相对于传统媒体,户外平台的进入难度要容易得多,几乎是只要有资本即可运作这一模式。而目前一些大的品牌公司已经自己投入设备在自己的公司专卖店、卖场里,用于播放自己的广告。一家大型企业,全国连锁店可以达到几百、甚至上千家,那么完全可以形成一套自己的广告播放网络,把落地电视广告搬到地面。像贝因美公司,在自己的奶粉专卖店里放置了数字播放设备(广告机),播放自己的奶粉广告、育儿教学等内容,为客户提供最直接的产品介绍和企业品牌形象,同时也成为专卖店特色。而王老吉则是在卖场里自己的专属位置安装了广告机来播放自己的广告,并且这种形式正在行业内展开,那么这些商家同时必然会减少分众在卖场里的数字广告投入。
不仅如此,一些楼宇大厦、公共场所也效仿分众等新媒体,在场所内摆放数字播放设备,正如前面所说,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信息成为趋势,而在信息的同时,播放商家广告也成为顺理成章的事。如果场所的物业本身购买播放设备,那么媒体公司再进入其间时,进场费以及双方的谈判比例将会发生大的变化。
(四)规模经济凸显
尽管08、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分众传媒等户外新媒体受到很大影响,但是行业的整体格局并未受到大的影响,只是一些资金薄弱的小型公司因业绩不佳而倒闭,但是分众、航美等几家领头羊在经历了市场重新洗牌之后,仍然掌控着市场的绝大多数市场,并在10年开始新的起色。
目前这种格局会有市场波动,但短时间内出现大的变动可能也比较小。而市场空间已经相对饱和,从数量角度增长空间已经不大。再图新的发展,则主要是从营销方式上改变。营销方式改变,一类是与长期的大客户合作,把大品牌客户做全国范围的广告推广,同时还可以结合商家的业务进行自身业务延伸。
(五)产业链形成
由于数字新媒体行业的诞生,也催生出了一批上游媒体设备供应商。户外数字媒体使用的是电子设备,即前面提到的数字播放器,设备厂家多称其为广告机、数字标牌,而媒体客户多把这些产品按照自己的销售体系来命名,像框架传媒把电梯内平面广告称为框架1.0,把标清小尺寸的数字标牌称为框架2.0,而大尺寸的高清数字标牌成为框架3.0。
目前生产数字标牌的企业众多,其中大多是从传统电子行业转向数字标牌行业,数量以深圳厂家居多,其次为上海及江浙沪周边。生产厂家中又有侧重软件、硬件厂商之分,像上海信颐电子以硬件设备见长,杭州星级网络以软件见长,而宇松科技、厦华电子则以公交车载电视设备见长,在这些厂家上游又有面板厂家、机柜厂家、电子零件厂家、存储卡厂家等。围绕户外数字媒体形成一条产业链已经形成,并且在原来基础上正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户外数字广告的诞生,就是利用了生活中的媒体空白点,结合数字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新媒体。经过几年的发展,一次营销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发展,因为空间是有限的,而行业竞争者增多,传统的市场空间趋于饱和。因此新的竞争者要进入市场,必须拥有雄厚的资本,且有新的盈利渠道和空间,这就使得新的竞争者已经于以往大不相同。这种从蓝海到红海的转变,使得整个产业链也逐渐形成完善,使得其发展规律与多数行业一样具有可分析性。
三、户外数字广告的前景分析
户外数字广告市场已经成为广告行业的稳定细分市场,其发展变化遵循行业规律,同时受到产业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户外数字广告市场未来发展前景仍然很大,一方面将体现在市场空间扩大,突破目前的楼宇、车载空间,在其他空间上打造全新的市场;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运营方式的变化,不在是单纯的广告播放,可能效仿传统的媒体围绕内容展开,或者依托某种载体,如饮料机、售货机等,而不在仅仅依托于现有的空间。
在各种调查资料中,均显示出未来数字显示设备的快速增长,据iSuppli预测:2010年全球数字标牌可能增长25%( Display Search 预测26英寸以上已达110万台),从2011至2013年,户外屏幕媒体数量估计能够达到年均增长40%(2013年599万台),如图1所示,这意味着数字广告市场的巨大潜力。从目前户外数字广告市场发展现状来看,未来的户外数字广告将呈现出如下几个趋势特征:
(一)随科技发展而变化
作为数字媒体和新媒体的集合产物,户外数字广告与电子科技的关系很密切,3G应用,甚至4G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而电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未来户外数字广告经营方式的变革、采用载体以及传播技术的变化都有可能超出现在人们的想象。[13]目前精视文化传播公司已经采用了3G网络技术,利用后台统一管理终端信息,而这一模式正在复制到其他数字新媒体公司。
(二)继续垄断竞争状态
这一点在过去几年的数字新媒体发展中也体现了出来,而且根据户外数字广告的市场规模和多数产业的发展规律,市场将会持续垄断竞争状态,分众、航美等企业会继续领军,
在区域性市场会有竞争者不断进入和退出,但总体规模变化不大。垄断竞争是大多数行业的常规市场状态,数字新媒体也不例外。
(三)从单一广告到重视内容
当户外数字广告刚刚出现的时候,在以往空白的区域出现了生动的广告内容,特别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力,而发展到今日,受众对单一的广告播放已经习以为常关注度大大降低。如何能发挥媒体的吸引力作用,并需要从内容上下手。
比如公交车载媒体最为明显,其播放内容与电视台形式颇为相似。而即使是分众传媒这样的领军企业,也在借助网络等其他媒体来整合内容。并且,数字广告吸引受众并非一定要与电视台一样制作栏目,比如一些媒体商与咖啡机结合、与彩票机结合、与镜子结合等,先通过人们必须接触或者经常使用的事物将注意力吸引过来,才能实现广告的传播效果。也就是说在单一广告的基础上,会出现很多依托其他载体的集成式广告。
另外,观众互动也受到关注,触摸屏技术发展很快,现在很多广告屏加入了触摸功能,打印优惠券、充手机话费、公交指示等等信息的查询。无论是增加内容还是互动功能,目的都是为了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达到广告传播的目的。
(四)深度营销与多渠道营销
对于目前已经壮大的户外新媒体而言,一方面要稳固目前的市场,而稳固已有市场,一要注意自己的空间位置是否有其他新媒体入驻,因为往往物业公司为了赚取入场费,把同一场地租给多家广告媒体客户;而且还要针对现有客户做深度捆绑式营销,使其成为自己的稳定客户。另一方面要寻找新的发展,必定要通过与其他同行或者跨行业间的资源置换,多渠道营销来获取收益。当然,对于不成熟的公司或者刚刚进入行业的公司,还主要是以占领市场为主。
四、思考与启示
户外数字广告的产生,是一种营销理念和市场细分领域的创新,新型行业的诞生往往是伴随科技而形成的。但是一个新行业的空间有多大,在什么阶段进入又在什么阶段退出是投资者必须要思考的。户外数字广告已经是一个细分市场,在前期进入的企业会获得火山爆发式的增长,而后期跟随者进入的空间已经不大,若要进入除了资本,更重要的要具有广告客户资源、场地资源或者全新的运营模式。
参考文献:
(1)黄庆.户外空间的分割:走出家庭的“电视”将广告进行到底[J].东南传播,2008年,第10期:100-101.
(2)Dave Morgan.The End of Advertising and Media as We Have Known It. AdvertisingAge,2006
(3)周三多.市场营销[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年:105
(4)吴信训.新媒体与传媒经济[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93
(5)肖勇.赢在新媒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199
关键词:西方国家 媒介融合 技术与经济
媒介融合虽然是一个多角度、多层面的概念,包括平台、传输网络、产业、市场以及终端等不同构面和层次的融合,但总体而言包含两个最基本的分析维度:技术维度和经济维度,即将媒介融合视为技术问题或者是经济问题。
一、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技术维度的考察
媒介融合首先是一个技术问题,这已是一个获得普遍认同的观点。在技术维度下言说媒介融合,网络化以及数字化是两大关键概念,而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发展与普及则是核心议题。因此,要考察媒介融合的现实图景,首先必须对西方主要国家的ICT技术发展与普及状况,尤其是网络化以及数字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一个扫描。
(一)西方主要国家ICT与网络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西方各国不约而同地确立了以ICT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国家发展战略,根据ITU的最新统计数据,目前西方各国的IDI发展指数(IDI指数,ICT Development Index)普遍在全球平均水平(4.08)之上,并且有相当大部分的国家IDI指数值高于6,反映了较高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下面,分别从硬体和软体两部分简述西方主要国家或地区ICT和网络化发展的现状。
1 电视、电脑、手机等硬体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网络化程度
电视、电脑以及手机是媒介融合终端实现的最重要的三个载体,而联网手机、联网电脑以及联网电视更被视为媒介融合实现的重要标志。因此,这些传媒终端的普及情况以及接入互联网的程度就成为考察媒介融合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
其中,在电脑方面,目前西方各国的电脑(包括PC以及移动和手持设备)的普及率普遍超过了70%。在手机方面,到2010年底,欧洲所有的国家,除了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塞浦路斯、土耳其等国家以外,手机的普及率都已经超过了100%。在很多西方国家,接入互联网正在成为大的平板电视的标准配备。预计到2017年,北美、西欧的联网电视用户渗透率都将增长到50%以上。其中尤值得关注的是,结合电视与网络功能、且搭载操作系统的SmartTV(智能型电视)在欧美市场迅速兴起。
2 宽带以及3G等软体建设状况
自20世纪90年代开展有线和DSL服务开始以来,互联网尤其是宽带技术在西方各国获得了极大发展。同时,在宽带接入方面,西方各国亦走在前列。截至2011年初,荷兰、瑞士、丹麦、挪威、爱尔兰、法国、卢森堡以及瑞典等七个国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使用有线宽带;而在无线宽带方面,相当一部分西方国家的普及率已经超过50%,其中瑞典以及澳大利亚甚至超过了80%。同时,移动通信技术也获得了极大发展。目前,除了阿尔巴尼亚,欧洲所有的国家都启动了3G移动通信服务,而奥地利、塞浦路斯、芬兰、葡萄牙和瑞典等国家的3c普及率甚至达到了60%或更高。另外,瑞典、挪威、美国等国家甚至已经开始提供4c网络服务。
(二)西方主要国家数字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数字化是媒介融合的根基,而融合了计算机、多媒体、通信网络等众多技术的数字电视(Digital television,DTV)被认为是未来的家庭多媒体信息终端。因此,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西方主要国家数字电视的发展和转换情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一贯奉行市场主义的西方国家纷纷积极介入数字电视的发展,推行强制性的“模拟一数字”转换计划。据有关统计,在西欧地区,截止2011年底,数字电视转换率已高达85%,而到2016年数字电视的普及率更是将高达99%。在北美地区,美国早已在2009年6月全部完成电视信号数字化;而与美国相邻的国家加拿大,也从2011年8月31日起广泛采用数字电视信号,包括首都和省会城市、人口超过30万的地区以及那些拥有不止一个通过无线电传送的电视台的地区,已全部实现数字化。
(三)西方主要国家融合性传媒业务或服务的基本发展状况
1 报刊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现状
近年来,西方国家报刊在面临来自互联网的生死挑战时,大致有以下两个发展方向:
一是进一步推进数字化的进程。近年来,西方报业数字化转型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是阅读终端的多样化。随着智能手机、iPad、专门阅读器等各种新型手持移动终端的出现,各报刊也纷纷推出相应的新闻阅读客户端,以期赢得数字阅读时代的市场先机。
二是弃纸转网,停印印刷版报纸或杂志,完全转向纯网络媒体。如2008-2009年间,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西雅图邮讯报》、《塔克森市民报》、《安阿伯新闻报》等数家百年大报纷纷停印,转为专攻网络新闻。而美国老牌时事刊物《新闻周刊》也在2012年底结束出版纸质杂志,转而以付费模式通过电子阅读器和网页来内容。
2 三网融合业务或服务的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美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便开始推出增值网络服务等融合电信、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功能的三网融合(Triple-play)业务或服务。如今,三网融合作为媒介融合核心领域的地位日益得到确认,广播电视、互联网和电信三大领域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明显。具体而言,在电信和互联网日趋融合的同时,下面两个方面的内容值得我们注意:
一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积极进军互联网市场,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媒体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已渐趋成熟。
另一方面,互联网以及电信生产商也想方设法地进入广播电视市场,它们通过竞价政策、合纵连横等策略纷纷布局IPTV、移动电视等类电视业务,已经给传统的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市场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如在欧洲付费电视市场,电信运营商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市场中的任何其它部分。而在IPTV和网络电视市场,电信运营商的发展也是咄咄逼人。二、市场的融合与产业的集中:经济维度的考察
(一)融合性传媒服务的消费与使用状况
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西方国家消费者的传媒消费和使用习惯正在发生巨变。数字多媒体服务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娱乐消费的主要内容。有线电视的家庭用户正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收看数字电视。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估计,尽管有线电视的订户依然在增长,但在未来的几年里,其市场份额将不断下降。被分割出来的市场将会落到数字卫星和IPTV等数字电视服务的头上。北美地区数字电视的订户到2016年将会从2011年1.14亿增加至1.29亿,平均年增长2.36%。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型的融合性传媒终端作为多功能操作平台,也在西方各国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很多消费者同时使用多种类型的媒体。如,虽然观看电视仍然是西方各国人们屏幕媒体的最主要消费方式,但“第二屏幕”的兴起已是不争事实。在2012年,“second screening(第二屏幕观看)”甚至成为了牛津词典英国年度词的候选词之一。英国大约80%的手机互联网用户会边看电视边通过手机网络与朋友交流,并且利用Twitte等平台实时收视评论。
(二)新经济的兴起
新技术带来的新经济的兴起。据Digital TV Research估计,到2017年,北美地区的三网融合业务的普及率将达到46%。其中,美国2400万的用户将为其带来高达870亿美元的收入,占了全球三网融合业务总收入的半壁江山。仅在线电视和视频业务一项,2016年全球的收入将会超过21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的收入都将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美国甚至将占据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
在广告收入的指标方面,同样反映出了数字媒体所带来的挑战。其一,西方各国的报纸广告收入普遍呈下降趋势。截至2010年,北美地区在过去五年报纸广告收入下降了41.3%,西欧地区下降了21%,全球的平均数据下降了23.3%。其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广告收入逐渐开始超过传统媒体。如在法国、英国、匈牙利、波兰、日本等国家,互联网的广告收入已经超过了报纸媒体的广告收入;而在丹麦、挪威、瑞典以及英国等国家,互联网的广告收入甚至超过了电视媒体的广告收入。而在2012年上半年,仅Google一家公司的广告收入就已超过了全美所有印刷版日报和周末报纸的收入之和。其三,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也正在流向自己的数字版本或数字平台。如挪威、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报纸广告收入中,都有超过10%的比例是来源于自身的数字业务,而非印刷报纸。
(三)产业边界的模糊与集中
传媒生产的数字化以及渠道的网络化在大幅提高传媒产品的生产制作成本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产品复制的边际成本,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传媒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畴经济特性。在这种技术力量的推动以及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西方国家传媒产业的垂直整合蔚然成风,跨媒体的兼并或联合大大加速。以加拿大为例,从2000年加拿大最大电信运营商Bell Canada收购电视业务和报纸业务以来,这种跨媒体的横向兼并浪潮便一浪接着一浪。虽然备受关注的BellCanada收购Astral Media一案已被加拿大广播电视暨电讯委员会(CRTC)否决,但加拿大的传媒已经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私人集团的手中,而且主要的几个传媒集团基本都涉足多种传媒业务(表1)。
三、结语
关键词:数字新媒体;外部性经济;长尾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8-0121-02
数字新媒体产业是在信息产业、互联网产业、电信产业等新兴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内容产业、大众媒体产业等传统文化产业,形成的一个综合的产业。因此,数字新媒体产业就不可避免地延续了各个相关产业的特点。
数字新媒体产业又因其与大众广泛而密切的互动、与政府职能部门重要而紧密的关系,从而深受社会文化和政府决策的影响。基于以上各方面的因素,数字新媒体产业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经济特征。
一、外部性经济特征
外部性经济[1]是指经济主体(包括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外部性经济又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负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数字新媒体产业在几个层面上都反应出了强烈的外部性经济特征。一方面,数字新媒体产业是其他产业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后续产业,因此,数字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严重依托于其他产业的发展状况。如,电信产业的网络架构范围严重制约了数字新媒体产业的渠道资源;信息产业的宽带技术、存储技术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数字新媒体产业的发展速度等。另一方面,数字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其他产业和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一部电视剧或一部电影,甚至是网民的博客和播客中所宣扬的文化内涵和承载的道德伦理,对社会舆论、社会文化的形成都会产生一定的作用。长此以往,当数字新媒体产业中的某一种思想形成潮流后,甚至会对整个民族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影响。
当数字新媒体产业的某个外部性经济特征日益显著之时,就会使数字新媒体产业出现企业合并或企业分离的经济现象。业界人士已经形成共识:渠道和内容已经成为数字新媒体产业的两条腿,缺了哪个方面,都会使该产业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渠道运营商联合内容提供商发展内容产业,内容提供商联合渠道运营商的案例层出不穷。如渠道运营商中国电信在21世纪初就看到了数字新媒体产业的外部性经济特征,先后联合内容提供商在全国各地区开展互联星空业务,充分利用中国电信的用户资源、网络资源、应用支撑平台资源、营销网络、客户服务和宣传渠道等资源,营造数字新媒体产业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积极推动数字新媒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最大的内容提供商中国广电集团也积极兴建广电网,构建自己的渠道网络。数字媒体产业的从业者以自己原有的核心业务为中心,不断联合数字新媒体产业的相关外部经济主体,拓展外部业务,使自己在数字新媒体产业上站稳脚跟。
以上是企业积极顺应数字新媒体产业正外部性经济特征而做出的经济行为。数字新媒体产业的负外部性经济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体制问题带来的。因为很多处于数字媒体产业链上的经济主体都是由事业体制转化为企业体制的。这是由于数字新媒体产业中的内容提供商生产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公共领域的,渠道运营商搭建的网络也有相当一部分原本是用于公共事业的原因。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虽然很大一部分事业体制的机构被逐渐商业化、产业化,但这种转变还是不彻底的。两种体制的思想掺杂在一起就导致了一部分属于公共领域的内容被商业化运作,使得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另一部分应该完全商业化的内容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商业运营,致使企业经营不善,得不到应有的利润回报。这都是数字新媒体产业负外部性经济特征的表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体制上进行改革。2009年10月,上海文广集团拆分为上海广电和东方传媒的举措就在体制问题上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这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数字新媒体产业的负外部性经济特征。
二、长尾经济特征
长尾理论[2]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进入市场,都会有人对其消费。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从此,企业关注的不仅仅是那个代表畅销商品的头部;而是那条代表冷门商品的经常被人遗弃的长尾。
数字新媒体产业在表现出长尾经济特征的同时,还具备了实践长尾理论的现实基础。首先,数字新媒体产业具有一次性生产投入大,再次生产成本极低,甚至可以忽略的特点。其次,数字新媒体产业利用无处不在的网络渠道可以把小众化人群集合在一起,使提供相应小众化产品的企业找到他们进行针对性营销成为可能。这就构成了长尾经济的现实基础。例如,一个大型书店销售的书籍一般不会超过10万本,这些书几乎都是按照畅销排名进入销售网络的。数字新媒体产业的长尾经济特征还表现在社会舆论的导向层面上。在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时代,社会舆论反应的只能是精英群体的主流意见;而在数字新媒体崭露头角的年代,无数弱势群体的小众化、非主流民意也有了发声渠道(如博客、播客等)。这解决了社会舆论片面化、一面倒的社会舆论扭曲现象,使社会舆论向着多元化、民主化的方向发展。当然,这同时也存在着对非主流舆论进行恶意炒作,混淆大众视听、左右公众价值判断的恶劣现象,这就要靠政府职能部门对各种民意进行调节,以保持社会舆论健康发展。
三、规模经济特征
规模经济[3]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水平上,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出的增加则生产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逐步下降的经济现象。 数字新媒体产业相对于传统媒体产业,呈现出了规模经济特征。首先,随着技术和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不同的人群对数字新媒体产业的各种相关产品都产生了需求。这就奠定了数字新媒体产业规模经济特征的市场基础。其次,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标准的制定,使得数字新媒体产业的产品源无论是在制作过程,还是传播过程,以及播放过程中都是以“0”、“1”代码的形式存在的。形式的统一就为数字新媒体产业的规模经济特征创造了技术条件。第三,在需求不断扩大、技术标准统一的前提下,数字新媒体产业链上就集聚了不同的企业群,使数字新媒体产业的分工不断细化、标准化。这就形成了数字新媒体产业规模经济特征的现实基础。数字新媒体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加大了从事数字新媒体企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从而加速了数字新媒体的产业化进程。
四、范围经济特征
范围经济是指由产品生产的范围(即品种)而非规模(即数量)带来的经济。也就是说,当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存在的经济现象被称为范围经济。如果把两种或更多品种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或者说当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的利润比只生产一种产品的多个企业的利润总和还要大时,我们就可以说该产业构成了范围经济现象。那么,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该产业的从业者就应该选择多种产品进行生产,从而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
数字新媒体产业就表现出了明显的范围经济特征。这是由数字新媒体产业的产业结构决定的。因为,数字新媒体产业的产品源(如数字音乐、电视剧等)通过集成处理后,就可以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出现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选择各种形式的终端设备进行播放,并且可以为形形的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业者为生产不同品种的产品付出的成本主要集中在内容集成这一个环节上,却能够从多种传播渠道上、不同的媒体平台上、形式各异的终端设备上、各种个性化的服务上获得丰厚的利润。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首先是以动画系列剧的形式出现在电视媒体中的,由于该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而又接二连三地出现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牛气冲天》《喜羊羊与灰太狼虎虎生威》等影院版动画片,该剧的DVD光盘、视频点播、游戏甚至是服装、文具、家居用品等衍生品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据采访,大多数观众都认为影院版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不过是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浓缩,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动,但这丝毫没有减少观众对该剧影院版的热爱。《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运营商在对其中任何一种产品的营销,也都会提升该剧其他形式产品的价值。
可见,在范围经济的效应下,企业为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的成本可以降到最低,不同产品之间还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共同提升每种产品的价值。企业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利用企业内部市场的合理配置、整合资金和人力资源,以降低管理成本。企业在采取多元化生产的方式后,就为企业构建了多条食物链,这不仅减少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扩大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对企业的长远利益也十分有利。
因此,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处在数字新媒体产业链上的各种角色都会主动利用范围经济效应,以达到降低成本、扩大收入的目的。但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往往会过度地扩大经营范围,不断进军新的产品领域,形成庞大的集团企业。此时,国家就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或者用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干预,以保护自由竞争、防止垄断、维护产业平衡和可持续发展。3G牌照的逐步发放就是国家把握数字新媒体产业中无线移动网络竞争与垄断程度的最好说明。
参考文献:
[1] 石声萍.经济外部性研究:机理及案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关键词】创意发展数字媒体
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意发展已成为各种产业竞争的核心力量。创意发展数字媒体是通过技术开发人员的创造力、技术水平以及个人天赋去使得数字媒体的发展更具有新意。数字媒体现在已成为了语言、文字与信息传递的载体。
一、数字媒体的现状
数字媒体已成为了目前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的穿暖媒介而言,它具有了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首先,数字媒体的信息更加及时、准确、范围广。它是对传统传播媒介的一种补充,它不仅具有节约成本、信息容量大、方面携带等优点,还能够为人们生活提供娱乐、休闲,阅读更加富有色彩。其次数字媒体的到来,已成为了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活水平上升,就需要数字媒体更加凸显它在生活中的帮助作用,还要追求更高品质的美的享受。但现阶段数字媒体仍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开扩创新,从而促使人类能够更舒适的在创意性的数字媒体生活中感受生活的惬意。
二、使得数字媒体更加具有创意性的方式
创意发展的数字媒体本质上就是艺术、创新与技术的结合产物。
1.使得数字媒体更加创意性就需要政策支持。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与一个国家的政策是不可分割的。对数字媒体创意性的支持,不仅能够促进一个国家产业链更加完善,还能够提高这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这也于国、与民都有利的政策。促使数字媒体创意化,国家首先要执行严格的技术标准,通过技术标准的压力来促进有关机构能够有进行创意媒体研究的动力。其次,提供资金支持。资金的充足是研究项目得以成功的经济保障。创意数字媒体的研究仅仅具有充足的资金是不够的,还需要高素质的研究人称。因此,就需要国家聚集人才,着手技术方面的创意数字媒体研究。2.需要市场的优化配置。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交换是通过买卖双方有特定需求与利润获取而产生的。政府首先要规范市场环境,使市场能够公平、公正的进行买卖。一旦,研究企业发现市场需要创意性数字媒体,那么企业基于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就会主动的投入到创意性数字媒体的研究当中,正如现在“苹果”的发展一样,它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就是基于市场利润驱使与企业不断研究、创新的结果。3.教育的培育作用。教育是教育机构,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教育主题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因此,培养数字媒体的创新人才就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就应该尊重孩子的各种思维、想法,并鼓励孩子的各种奇异想法。好奇心是每个孩子最具突出性的特点,好奇心的驱使能够让孩子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充满热情与活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孩子仅学到书面上的知识,还应该赋予孩子勇于探索,善于创造的机会,从而唤醒孩子创新意识的起点,为将来的创意思维工作打好基础。其次,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思维是不够的,还应该具有头脑将创新的想法付诸实践。创新,既是思维在新,行动在造。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培养创新的极为重要的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实行以智力多边互动为主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求知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得学生找出方法独特、新颖。最后,培养数字媒体研究的专业人才。基于创意发展的数字媒体不仅仅需要的是创新人才,也更需要结合专业技术,在基于具备创新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极为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字媒体更加创新性。
基于创意发展下的数字媒体的研究,是对人类社会更加深远意义的科学技术,它也是未来数字媒体发展的前进方向。因此,我们就应该周全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坚定执行创意性数字媒体的战略,并等待着,期待着它将给我们生活带来更具历史意义的进步。
参考文献
20世纪70年代美国电子商务交易在美国银行家协会以及美国运输数据协调委员会发表的第一个EDI标准下诞生,由于网络在那时仍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这使很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仅仅处于一种想法阶段。直到90年代,基于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想法逐步成熟,Internet网络开始真正应用于商业交易,这时电子商务日益蓬勃发展起来,人们开始通过网络进行产品交换、订购等活动,并成为90年代初期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一种崭新的企业经营模式。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开始走向世界,电子商务也就成为进一步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和适应经济全球化、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把利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中,B2C市场发展迅猛。根据艾瑞市场咨询的报告,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接近8000亿,达7735.6亿元,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同时,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将达到1.87亿人,在宽带网民中的渗透率为41.6%。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势必对虚拟电子商务环境中的虚拟商品提出新的要求,虚拟商品的包装设计也就应运而生。短短十几年的发展时间,虚拟数字化包装从初期的产品名称、货号及图片的展示,到现在全方位细节特写、材质说明、3D展示、视频音频展示甚至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艺术上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2、传统包装设计正面临着新的转型
传统的购物方式,往往是消费者与商品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消费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去选择商品,商品通过实体包装去传达自身内在的功能和形式信息。传统的实体包装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对商品的保护、运输、形象展示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超级市场模式下的架上购物时代,包装本身就成了产品的推销员,更进一步的拥有了宣传和导购的作用。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民中的一员,数字媒体技术作为网络信息传递的载体,已渗透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需求与分配的组织化已不分国家、地区、投资、贸易额大小等,一律将通过网络来完成,按照网络秩序来活动,许多传统企业正面临挑战。在网络的虚拟购物环境中,坐在电脑前,简单的几个指令,可以实现绝大多数现实世界中想做的事,在这些事当中,包含了人类世界发展的最基础环节——生产与消费。随着网络购物热潮的到来,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的购买到自己需要的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商品,无比的高效与便利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涌入这个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化服务之中,成为网上消费者中的一员。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潮流化的趋势,在现实社会中得到用户的青睐并且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网络技术发展、网络购物的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在短短数年之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80后年轻人,超过八成人的习惯在网上购物。因此虚拟网络商城的快速发展,实体购物环境中的商品包装促销功能也将随之被淡化,实体商品包装的优势逐渐失去了它昔日耀眼的光环,原有的宣传、促销甚至是导购功能已经被新的包装形式所替代——虚拟数字化包装。
3、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是新时期消费市场的刚性需求
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是相对传统实体包装的概念而言的,是指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利用数字化的图形、文本、超链接等相关信息,将交易的虚拟商品材质、功能、大小、外观、促销信息等通过互联网虚拟空间环境展示出来,辅助其完成对商品宣传、销售,诱导网民产生购买行为的一种应用型设计模式。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开拓了一个依靠网络虚拟空间来生存、发展的时代。虚拟数字化包装依赖于互联网络的虚拟环境才得以快速发展。网络虽然是虚拟的,数字包装手段和形式也是虚拟的,但在这一环境中相关的买卖双方的商品本身却是真实存在的,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通过数字手段将商品的各个层面信息以虚拟现实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使消费者最大限度地通过这些虚拟信息了解商品。不得不承认的是,就目前的技术手段而言,虚拟包装与现实商品之间确实存在着某些或大或小的差距,如色差、质感等,但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这一差距正在被逐步的缩小,这也为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2001年网络传递花香的技术在日本总务省诞生,改变了以前网络传递仅限于传递图像和声音。综合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五大网络传递技术为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服务,扩大虚拟数字化包装的展示效果,产品信息用数字的形式把文字、声音、视频、图像、气味等信息通过机顶盒或传感器等传递技术传达给网民,满足网民对产品信息的全方位了解,大大增加网络虚拟市场的成交量,必将冲击着传统商品的销售。虚拟概念性包装的发展一旦突破了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结合瓶颈,一定会成为未来包装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虚拟数字化包装以最低廉的成本实现宣传与销售的最大化,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以交互式电子文件的形式把产品信息到虚拟网络市场中,没有固定的店铺、厂房、办公大楼等固定资产,只需要计算机、网址、数据库、软件系统和优良的信誉度来进行营运,减少了投资者成本,实现零库存和低成本运作;能节约有限的自然资源,简化了包装的设计流程、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无纸化的包装设计,真正实现了绿色包装,使人、自然与产品之间达到最大的和谐,对社会的发展、环境的保护将产生巨大影响并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真正的符合了当前低碳环保的时代主题。这也是B2C电子商务市场得以迅猛发展的重要前提。可以说,B2C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功不可没。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使得虚拟数字化包装对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4、虚拟数字化包装时代对设计师的要求
现代包装设计的目的有两大功能——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设计师要探究两者优化组合的规律和方法。其前提必须符合“科学、适用、美观、经济”的原则。要求体现科学、适用、美观和经济原则,产出无任是自然功能,还是社会功能,无论是科学原则,还是适用原则,均以经济原则为准绳,均受到经济原则的影响和制约,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虚拟数字化包装。全面了解其经济属性,不仅有助于对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本质意义的认识,而且对准确把握其发展过程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虚拟销售环境中产生了一类网上成交网下运送的产品一一“虚拟产品”,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就是为这类产品进行设计策划、营销的一项专业技术;是辅助其完成对商品的展示、宣传、销售过程的一种设计模式。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的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获得数据(共享数据库、电子公告牌)以及自动捕获数据(条形码)等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随着销售商品的展示环境的变化而延伸发展的。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传统包装概念理解的基础之上,还要对虚拟购物环境下的数字包装技术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当前的虚拟数字化包装,虽然发展很快,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通过实验性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网民抱怨网络上的产品画面太小、太模糊,有些网站甚至不能提品的形象,要么将商品包装拍照上传到网页中,以静态模式展现在浏览者面前;要么是将产品实物拍照以后直接展现在网页上,人机不能互动,展示一面就是一面,满足不了网民对产品信息全方位的了解。
顾客不能被虚拟视觉包装所说服,虚拟产品包装与网民之间的沟通遇到瓶颈,就必然会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包装是无声的推销员”,要发展电子商务,就必须先从虚拟产品的品牌包装设计上着手,强调其包装装潢的视觉效果的真实性与美观性,最大限度的缩小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差异。遍览世界电子商务格局,对网络虚拟产品包装虽有不少规范,但却并不得要领,仅仅是对网络技术上的上传图片尺寸、分辨率、格式、文件大小做出了技术性的要求,但对虚拟产品包装的设计要求交代甚少。很少有企业或者研究者将虚拟数字化包装的设计提到日程上来,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待我们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而目前虚拟产品包装设计的现状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传统包装设计思路和设计模式里徘徊。在虚拟的网络市场中流通,设计师如果没有针对其特殊的销售环境、特殊的消费人群和媒介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就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更不利于虚拟数字化包装设计行业的发展。因此,对数字虚拟包装设计的应用研究必须要开拓思路,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将网络推广营销手段植入数字包装设计规划之中,使得实现虚拟数字化包装更好地为消费者、厂家、商家服务。
5、虚拟数字化包装与传统包装的关系
印刷包装业市场回暖
进入“十三五”时期,印刷装备经营依然困难重重,进出口也开始逐年下降,然而好消息也在不断涌现,尤其印刷设备制造业的下游产业,开始出现回暖的迹象。如尼克森统计显示,2015年英国上半年纸质书籍销售增长3.9%,出现7年来的首次增长。在出版业市场增长的影响下,2016年上半年又增长了9.3%的业绩,实现了14年来最快的增长,这种书刊业的增长反映了纸质媒体的回归。有去美国和加拿大的旅游者也反映,在这些国家似乎很少看到时刻看手机的人群,这反映国外关注移动媒体的高峰已过。
2016年8月24日在,北京主办的第2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少儿图书市场火爆,成为博览会的最大热点,与其他印刷企业展台形成明显的对照。有统计表明,近10年,少儿图书市场年均增幅10%,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创造书刊印刷市场的新趋势,也反映重视阅读的氛围在形成。
印刷装备创新技术取得进展
2016年6月,国家出版新闻广电总局在北京召开全国实体书店发展推介会,会议上宣读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商务部、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总局11个部委联合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配套、乡镇网点为延伸、贯通城乡的实体书店建设体系,形成大型书城、连锁书店、中小特色书店及社区便民书店、农村书店、校园书店等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这也是国家层面的良性发展回归,在努力创造潜心阅读的良好空气。2016年,北京市投入1800万元扶持实体书店项目,针对70家实体书店予以奖励扶持,单个奖励额高达100万元,扶助资金方式可以以奖励的方式,也可以以购买服务或项目补贴的方式。在移动和网络媒体盛行的今天,纸质图书在实体书店发展建设中,印刷出版业的发展再次遇到有利时机。
2016年,印刷包装业也出现了促进发展的商机。国家对某进口乳品包装品牌进行反垄断调查,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得到成功解决,并对进口无菌灌装设备搭售包装材料、备件、服务,限制包装原材料产地进口等问题进行处罚。在长期垄断市场行为被消除之后,为国内乳品印刷包装带来70%的市场商机。这些良好的市场机遇将会给印刷设备制造业带来无限发展空间。
在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下,虽然传统印刷设备制造企业经营困难,但还有一些企业在创新和横向联合上取得了进展。
2016年4月,北京欧菲特科技有限公司大幅面轮转胶印机合同签字协议,接收方是新疆库尔勒喀乐西提印刷有限公司,这台设备主要用于水果包装箱的印刷。过去,这家企业主要关注柔性版印刷和瓦楞纸箱印刷设备,胶版大幅面轮转印刷机的问世,同样可以解决他们的需求。大幅面轮转胶版印刷机的最大印刷幅面2100mm×1650mm,第一次将国内只能制造小型和中型卷筒纸胶印机的现状变成历史。大型卷筒纸进料可以节约纸张,还可以实现胶印、柔印、凸印等组合印刷方式,有利于扩展应用范围,并可以联线逆向上光、冷烫印等功能。这台卷筒纸大幅面轮转印刷机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使印刷效率成倍提升。欧菲特科技有限公司原是一家标签轮转印刷机制造商,这台设备的推出既是企业技术水平的体现,也是企业将卷筒纸胶印机首次推进到包装印刷领域的尝试。
2016年,青岛美光机械有限公司推出SCL1650单瓦楞覆面生产线,幅宽可达1650mm。生产线包括单面瓦楞机、无轴液压纸架、预热缸、接纸机、储纸张力控制系统、喷雾加湿系统、牵引系统、纠偏系统、修边机、伺服横切机、高速覆面机、压输固化机、翻转堆积机等,这台设备投入使用之后,单班可减少10名操作人员,可以节约纸张、涂胶,还可以进行单张纸复合和卷筒纸复合,满足当前市场对联线自动化设备的需求。
另一家企业――山东信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将印后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推向市场。该生产线可实现上料、模切、糊盒、分片、检品、打包、码垛、缠绕打捆等功能的智能联线,将原来单机12~14个人完成的订单作业,联机后仅需要3~4个人即可以完成,该联动线还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包装定制需求进行组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北京华夏视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在单张纸多色胶印机上安装胶印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可加装两个CCD摄像头),可以实现检测连续废品、严重废品,从而降低废品率。检测出废品可以进行插标或喷码标记,替代人工对印刷质量进行检测,改造后不但设备效率提高,而且仅需要两分钟即可完成新产品检测的准备工作。
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凹版印刷VOCs治理3个阶段:一是源头油墨治理,苯溶剂油墨改用无苯油墨,再由无苯油墨改为水性油墨,彻底从根源上消除有机挥发物排放;印刷过程中,通过改变烘干机效率和生产现场的管理,从而达到VOCs减排。二是给印刷设备增加LEL控制装置,减少现场溶剂挥发,其中包括半封闭墨槽加盖、全封闭档墨装置和推进清洁生产等措施。LEL控制装置的原理是一部分废气二次通过烘干箱,用于印刷品的干燥,这样既减少干燥产生的能源消耗,也减少了废气的排放量,从而降低了治理成本。三是末端治理的回收法,采用改变温度、压力、选择吸附剂或选择透气膜分离出有机物等方式,减少排放量,回收物可以再利用。另一种是燃烧法,热能也可以再利用。据工信部2016年关于印发《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转型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首批公布制造业单项冠军,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凹版印刷机喜获殊荣。
最近,上海耀科印刷机械有限公司与上海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制造的SG-104单张纸冷烫胶印一体机新产品,第一次将胶印印刷和冷烫印组合在一起,这是一台印刷和印后组合的联线设备,值得推广。
方正电子在全印展上重点展示单张纸及软包装可变数据喷印解决方案――方正桀鹰H500和W1300,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方正桀鹰H500单张纸可变数据喷印解决方案推出近10年来,国内单张纸市场占有率达8成以上,可提高30%的生产效率,最高配置达8组打印单元,最高机械速度129米/分,可以采用最新环保型LED UV墨水,固化比传统墨水节能 80%。方正桀鹰W1300支持正反面同时印刷,赋码位置灵活多变,可以承印最薄、双层或多层复合材料,同时采用新型环保型LED UV墨水,墨水固化彻底,设备最高印刷速度150米/分,已成为我国喷墨行业的明星品牌,能够为客户实现安全、稳定、高效赋码,在药品、烟草、日化、婴幼儿奶粉、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方正还推出了W930烟包可变数据喷墨印刷机。
杭州科雷机电工业有限公司最新的EZ COLOR一键印刷、无需调整,品质达到国际标准的新技术,将推动胶印技术创新升级。这种技术如果实现,无需数码打样,CTP精确制版和打孔、墨泵直接供墨、无需清洗就可以完成印刷。印刷品需要墨量可直接由印刷专家提供的专家库提取,从而使过版纸下降到5~10张,节约墨量10%,按印刷成本计算出的最小起印数量可以降到200张以内,从而使胶印机可以满足短版印刷需求。
北人集团公司成立智能系统分公司,创新推出北人智能印刷工厂的系统解决方案。智能工厂的目标是将传统印刷企业进行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级。通过对设备的数字化升级实现信息集成;通过对企业全部流程进行数据采集,建立数据库,将物理工厂变成数字化工厂。在升级过程中,企业的生产经营全部实现数字化管理,包括生产运行数字化、设备管理数字化、采购仓储数字化、物流销售数字化,所谓智能工厂正是建立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和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服务,最终达到最优生产、无人干预、效益最佳、动态平衡的目标。
在企业转型过程中,传统企业间的横向联合、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也在加快进行,如北人集团公司和惠普,天津长荣印刷设备有限公司和海德堡、威海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和Delphax公司等。2015年12月,沃伦贝格与浙江平湖英厚机械有限公司合资庆典在杭州举行,这次合资有沃伦贝格、平湖英厚和香港中成三方合作。2016年4月,天津长荣印刷设备有限公司与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起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迈出了向个性化生产的新步伐,利用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激光模切雕刻技术开启新的个性化市场。
新时期印刷装备的发展目标
印刷设备市场下行压力已经导致两大集团解体或萎缩,并获得浴火重生的机会。上海电气集团出售了上海光华(以下企业用简称)、上海亚华、上海紫光和上海申威达,仅暂时保留了上海高斯图文。上海光华被温州一家企业收购;上海亚华被上海耀科收购;上海紫光和上海申威达被上海绿新收购,企业转型为上海绿新紫光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并将上海申威达一起并入该企业。上海电气集团最终将要放弃印刷包装设备制造,这些原国有名牌企业将变换机制被更有活力的民营机制所代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北人集团公司的印刷设备制造产业也开始萎缩,单张纸胶印机制造并入卷筒纸胶印机制造基地,印刷机二厂和北人富士等企业已经消失。据介绍,2015年7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准亦创园开发项目。园区总投资22亿元人民币,占地16.24万平方米,计划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包括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会址、亦创科技创新综合体、亦创研发中心等内容。项目2019年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3.7亿元,年缴纳税收2000万元。亦庄的北人股份基地转型为机器人会展中心,每年举办世界机器人展会和机器人发展论坛,并形成永久基地,将来还要开发机器人制造。今年展会期间,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现在市长为蔡奇)亲自到场,中央新闻电视台也多次进行转播。国家在这个项目上投资几亿元资金,进行了厂区的适应性改造,北人集团公司完成跨行业转型,北人卷筒纸印刷机四厂和陕西北人两家优势企业继续以集团形式运作。
在近年来的转型调整中,已经倒闭、转行或消失的印刷设备制造企业至少有20家之多,经过大浪淘沙之后,仍然活跃在市场的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将会焕然一新,以新的机制和面貌面向世界。
未来印刷设备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将以数字网络化、绿色环保化、智能融合化和联线自动化为发展目标。
新时期印刷装备的发展目标
1.数字网络化
印刷设备数字化创新已经取得较大的成果,CTP胶版直接制版机已经国产化,而且实现大量的出口。杭州科雷称,柔性版印刷的版材和直接制版机已经推向市场,销售价格在不断下降,柔性版直接制版机的幅面规格已经达到600~1600mm,为这种新式印刷设备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数字喷墨印刷机已有多家企业推出自主创新的产品,北人集团和惠普、威海印机与Delphax公司还建立技术转让和协议,北大方正、潍坊东航等一批企业创新的数字印刷设备已经推向市场,还有一大批企业能够批量制造宽幅喷绘设备,促进了数字印刷设备的国产化。然而在快速印刷领域还看不到国产数字印刷设备的身影,“十三五”期间在这个领域的创新和实现批量制造将是转型成功的希望所在。
数字网络化的发展目标,应该大力发展数字化印刷装备制造,突破数字印刷机的发展瓶颈,创新研发数字印刷的关键技术,包括激光扫描、激光雕刻、激光制版、光电成像和喷墨头零部件实现国产化,使国产数字印刷机在快速印刷、办公印刷、个性和短版印刷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印刷信息数字化传递是印刷装备的必修课,设备必须设置网络接收和数字化接口,从而实现从桌面系统、制版、印刷和后续设备的数字化传递,做到信息共享和网络传递,并形成有章可循的标准规范,提高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设备制造水平。数字化还贯穿整个制造过程,进一步推进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其中包括数控机床、复合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床、柔性加工系统和配备机械手臂或机器人的加工设备,不断提高自动化制造水平。
工业发达国家的印刷包装业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完成全过程联线,从纸卷运输、上纸、上版、印刷、残纸分离、印品输送、分发计数、打捆、装车实现无人直接管理,印刷包装企业用工不断减少,一些国外大型印刷包装企业用工很少超过50人。
2.绿色环保化
2010年以来,国家推出了多项绿色印刷方面的政策。2016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计划实施时间从2016~2018年,包括印刷包装业油墨、胶黏剂等有机物的排放,共涉及包括印刷包装业在内的11个行业。该计划到2018年,VOCs排放量比2015年减少330万吨以上,减少苯、甲苯、二甲苯等溶剂、助剂使用量20%以上,低(无)VOCs的绿色农药制剂、涂料、油墨、胶黏剂所占比例分别达到70%、60%、70%、85%以上。其中,将印刷包装业定为VOCs排污收费试点行业,因此,印刷设备制造将采取行动,为下游产业达到绿色环保要求作出努力。印刷设备绿色环保化的发展目标,应该积极采用CTP直接制版(胶印制版、柔印制版、网印制板)、纳米喷墨制版、免化学处理印版制作、无水胶印技术,广泛采用水性油墨、植物油墨和UV油墨,含有苯溶剂的高挥发油墨必须经过治理后达标排放要求。节约资源能间接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因此节能减排、节约资源和降低消耗也是装备制造业环保化的发展方向。数字印刷(静电印刷、电磁印刷和喷墨印刷)、柔性版印刷、变频调速、独立驱动技术、冷烫印技术、LED和LEC低能量烘干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实现节约资源、节约电力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3.智能融合化
工信部曾以印刷设备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立项支持印刷设备产业的发展,取得一些积极的成果。数字化是指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这个转变并不是仅仅指设备本身的数字化,而是扩大到整个印刷过程和管理的数字化,是各行业普遍关注的话题。智能化是指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密传感技术、工业视觉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并针对装备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二者有不同的含义,也有相互融合的交叉手段。自动化是指提高工作效率、解放操作者的技术措施,三者也是互相交叉和互相融合,其界限既清楚又模糊的相互渗透。
智能融合化的发展目标,应该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控技术、工业视觉技术和智能元器件,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以降低设备的人工成本和体力劳动强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采用机器人技术替代人工的繁重劳动(包括制造过程),印刷设备实现自动换版、自动清洗、自动穿纸、自动上纸、自动套准、自动清废、自动、自动监控和自动废张清除等功能。广泛采用智能元件,包括数控系统(闭环、半闭环和开环)、伺服电机、滚珠丝杠、传感器(包括温度、时间、压力、速度、位置、监测、故障、防护装置等)、谐波传动、高速摄影、触摸屏、故障显示等。
高速摄像技术已经得到迅速的发展,它的应用已经产生了智能机器人,并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印刷品的离线检测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产品,国外设备已经在胶印设备上安装了在线监测和不合格品分离装置,国内还没有应用这项技术。采用CMOS高速传感器采集速度从每秒钟上百帧达到上万帧,曝光时间最高可以达到纳秒(ns)级,能满足大多数高速摄影的需求。单张纸胶印机最高印刷速度在20000张/时以内,按秒计算,每秒印刷不到6张纸,印刷的图像完全可以被高速摄像机捕捉,在图像下可以实现印刷套准、不合格印品显示、墨色调整等印刷作业,完全可以使用在线和离线检测。
4.联线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