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27: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银的化学性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用具
实验用品:钠、玻片、小刀、镊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酞。
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附铁圈)、玻璃钠柱、大头针、带活塞的空塑料瓶。
课时安排
共3课时:(第一课时钠的有关性质、第二课时铝、铁的有关性质、第三课时铝的有关性质)
教学过程
【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铁的性质。
【学生】探究、回顾。
【学生探究】教材P38
思考与交流
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引导学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钠
【板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金属钠(Na)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探究钠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教材P39实验3-1)
【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问题】刚才切开钠时看到银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泽,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探究,推导出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3.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1)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学生实验探究】教材P39实验3-2(让学生描述出反应的实验现象)
现象:钠先熔成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光,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
【板书】
2Na+O2==Na2O2(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0科学视野过氧化钠的特殊用途
【探究】人们常用金属器皿来盛水,也常用铁、铝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明这几种金属与热水是不反应的。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不与水反应呢?
【学生实验探究】教材P41实验3-3
【问题思考】
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为水?
【板书】(2)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探究】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板书】(3)钠与氯气反应:2Na+Cl2==2NaCl
另外,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4)钠与硫反应:2Na+S====Na2S
【学生探究总结】1.钠的化学性质怎样?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顺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应中,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明?
【归纳、总结】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一致。
2.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板书】4.钠的保存:密封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用途。
【课后作业】【拓展、探究】
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2.怎样保存金属钠?为什么要这样保存?
3.钠能否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实验探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钠着火以后能否用水来灭?
5.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现象?
【板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一、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2.钠的化学性质
①钠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a.4Na+O2====2Na2Ob.2Na+O2Na2O2
c.2Na+Cl22NaCld.2Na+S====Na2S
②钠与水的反应
中学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结束无机化学的学习,同学刚接触到有机化学,兴趣很浓。这时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我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
比如“乙烯”这一节的教学,我就打破书本上的顺序,先讲乙烯的分子结构。介绍乙烯分子的结构时,先由分子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据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烷烃分子中碳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引出不饱和烃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再由其结构看其物理、化学性质,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气体,让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几个方面来思考;根据乙烯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双键容易断裂讲乙烯的特征化学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根据绝大部分有机物易燃烧的性质讲乙烯的氧化反应(补充讲乙烯能跟强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来讲其用途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如作有机溶剂(物理性质)、制造塑料和纤维(化学性质)等。最后对这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烃。介绍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以后几节的教学,我都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到了讲烃的衍生物,我请同学自己站起来阐述这样的研究方法,我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很清晰。学生自己掌握,复习时也就感觉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机化学其实很好学,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时提醒学生。以后就是进入高一级学校,有机化学的学习与研究也采用的是同样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他们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
1自学能力的培养
适应于有机化学的特点,在教学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乙醛”这一节,通过约20min的阅读,我就请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质(展示样品)、化学性质?由这样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有哪些重要用途?工业上如何制取?这类物质(如甲醛)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训练,我觉得学生不但强化了方法,更培养了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有机实验的过程中,我时时提醒同学要细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维。比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内的变化,为什么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等都应特别重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强调观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后。我就请两个同学来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样反应,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在演示完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后,要求同学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有的同学竟用大块的钠并用手去拨。通过这些课堂实验,课堂上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感受颇深,他们自己做实验时就很动脑筋,也很规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记忆能力的培养
人类没有记忆就没有智力活动可言,“不记则思不起”,没有记忆,思维、想象、创造就失去了基础化学是半记忆性学科,同样的教,同样的学,有的同学就是学得好,究其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记得牢。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与复习中。我就重视记忆方法、记忆能力的培养。如:银镜反应生成物的配平。我就教学生“一二三”记忆法,即一水二银三氨;醇、醛、酸、酯的教学与记忆,我就提醒同学根据分子中官能团的异同对比记忆其化学性质:我还提醒同学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记忆,如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实验有红色沉淀物(Cu2O)生成以帮助记忆这个反应。
总之,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反复强调“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的学习方法,并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记忆能力的培养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学习化学的过程就是掌握知识的过程,知识点的掌握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还是教学生学?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方法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笔者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经验,联系当前的教育热点,考点来与大家交流。
一、教学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培养
中学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结束无机化学的学习,到高中同学们刚接触到有机化学,兴趣很浓。这时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笔者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教学的规律与方法供大家学习参考。大致是这样:
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
比如“乙烯”这一节的教学,我就打破书本上的顺序,先讲乙烯的分子结构。介绍乙烯分子的结构时,先由分子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据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烷烃分子中碳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引出不饱和烃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再由其结构看其物理、化学性质,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气体,让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几个方面来思考;根据乙烯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双键容易断裂讲乙烯的特征化学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根据绝大部分有机物易燃烧的性质讲乙烯的氧化反应(补充讲乙烯能跟强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来讲其用途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如作有机溶剂(物理性质)、制造塑料和纤维(化学性质)等。最后对这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烃,介绍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后几节的教学,我都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到了讲烃的衍生物,笔者请同学自己站起来阐述这样的研究方法,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很清晰。学生自己掌握,复习时也就感觉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机化学其实很好学,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时提醒学生,以后就是进入高一级学校,有机化学的学习与研究也采用的是同样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他们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
1.自学能力的培养
适应于有机化学的特点,在教学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乙醛”这一节,通过约15分钟的阅读,笔者就请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 有哪些物理性质(展示样品)、化学性质?由这样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有哪些重要用途?工业上如何制取?这类物质(如甲醛)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训练,笔者觉得学生不但强化了方法,更培养了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为今后考上大学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2.观察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有机实验的过程中,老师经常提醒同学们要细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维。比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内的变化,为什么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等都应特别重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做实验,大家才会理解化学知识。
3.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强调观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笔者还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后,笔者就请两个同学来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样反应,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在演示完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后,要求同学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有的同学竟用大块的钠并用手去拨。通过这些课堂实验,课堂上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感受颇深,他们自己做实验时就很动脑筋,也很规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样的化学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的印象深刻。
4.记忆能力的培养
初中化学是基础学科,侧重于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仍以经验型的抽象思维占优势。综合启发性教学的起点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基础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其特点是以下几方面:
1、主导和主体结合:
教师启迪、引导、学生及时反馈,自我调控。
2、加强双基和发展智能同步:
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分析和综合,得到理性知识,才能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和形成各种能力。
3、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
化学的学习包括了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思想品德的养成还是智力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均离不开人的认识规律,所以,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将二者有机的统一。
二、综合启发性教学的形式:
谈话式、讨论式、探索式、实验式
三、启发教学的四个阶段:
1、自学阶段
2、探索阶段
3、整理阶段
4、发展阶段
四、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
1、各种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围绕着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2、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是否出色?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参与讨论的程度和收效怎样?
3、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能否统一?
课题:第五节、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盐的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理解复分解反应。
2、使学生自己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和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并结合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1、盐的化学性质,强调金属和盐的反应以及盐和盐的反应。
2、复分解反应的判断及其发生条件。
(三)、教学难点:
对盐的性质以及复分解反应规律性的掌握和应用。
(四)、实验用品和仪器:
小黑板、投影仪、NaCl溶液、AgNO3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丝,铜丝,CuSO4溶液,ZnSO4溶液
(五)、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盐的分类和命名,以及盐的溶解性规律,这一节学习盐的化学性质以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请一学生上黑板完成化学方程式,其他同学可在笔记本上完成。
(讲述):现在我们来分析以上的四个反应,并观察它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它们分别是哪一类物质和哪一类物质之间的反应?
(讨论):1、2是酸与盐的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在学习酸的性质时学习过。3、4是碱与盐的反应,在学习碱的性质时学习过。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认识到,1、2既是酸的化学性质,也是盐的化学性质,3、4既是碱的化学性质,也是盐的化学性质。
(讨论):
1、盐的化学性质:
(1)、盐+酸新盐+新酸
(2)、盐+碱新盐+新碱
(演示):下面请大家观察两个实验,仔细观察反应现象,并完成化学方程式。
向NaCl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反应方程式:
向Na2SO4溶液中BaCl2滴加溶液:
反应方程式:
(启发):白色沉淀是什么?
(板书):
(3)、盐+盐另两种盐
(启发):除了具有以上的化学性质以外,还有其它的化学性质吗?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实验,观察生成物的特征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演示):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放入硫酸锌溶液中
(讨论):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盐可以和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但并非所有的金属均可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在学酸的性质时我们知道,只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之前的金属才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那么盐和金属的反应又有什么条件呢?请看刚才的实验结果。
(投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讨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Fe在Cu之前,可以将Cu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u在Ag之前,可以将Ag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u在Zn的后面,则不可将Zn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启发):由以上的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活动性较强,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讲述):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早在宋代,于盛产胆矾的地方,利用置换反应,进行"湿法炼铜"。可见我们的祖先是非常的聪慧。
(强调):通过以上的实验分析和讨论,我们得出了盐的四条化学性质,但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反应条件。
(投影):
反应条件:
(1)酸和盐反应时,盐必须可溶,碳酸盐可不溶。
(2)碱和盐反应时,二者均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
(3)盐和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可溶,生成物至少有一种是沉淀。
(4)盐和金属反应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要求盐是可溶性的盐,反应在溶液中进行。(K、Ca、N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很强,和盐溶液反应较复杂,一般不用于此类反应)
(设问):黑板上的六个反应,从反应的基本类型上看,属于什么反应?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的特点,可初步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归纳):是两种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反应特点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且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水或沉淀生成。
(板书):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设问):那么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举例:NaCl+ KNO3
(说明):假设它们能反应,生成物应该是NaNO3、KCl,但二者均可溶,反应前后溶液中始终是四种离子:Na+、Cl-、K+、NO-3,没有产生新物质,也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所 以,此反应因没有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难以进行的。
(练习):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我们所学的盐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做练习: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进行?能反应的请完成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1)、BaCO3+HCl
(2)、MgCl2+NaOH
泰金是钛金,这种金属具有化学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佳、耐腐蚀性强等特点,常温下和其它物质接触时,不易发生化学反应。泰金在航天、航空等科技领域应用比较广泛,并且还经常用于制作首饰,在西方国家非常流行。
泰金是钛金泰金其实指的是钛金,这种金属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和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物质在和泰金接触时,不会产生任何化学反应。
泰金的颜色是银亮的,它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和卤族元素、氧族元素、惰性气体等多种元素反应生成化合物。此外纯净的泰金硬度很大,这种金属多用于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
泰金还常用于制作成首饰,在西方国家非常流行,这种金属特有的银灰色调不论是经过高抛光、丝光还是哑光处理,都有很好的表现,是除金、银以外最适合制作首饰的材料。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思维导图;化学核心素养;案例解析;模型构建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5C0041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核心素养一般认为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1]等。
思维导图由英国的托尼・博(Tony Buzan)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作为一种有效的、能够促进知识联系、加强知识网络构建的可视化教学工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发展一种清晰的整体性知识框架,还能帮助学生表征化学知识,增加大脑运作效率、提高思维能力[2],最终提升核心素养。下面以苏教版化学1专题2第2单元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3]为例,具体阐述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做法。
1 利用思维导图提升推理与宏观辨识能力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中实验虽多,但多为验证性实验,如平铺直叙,难以大幅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如将验证性实验开发并转换成探究性实验,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热情。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铁和钠属于活泼金属。教者不妨提问:初中学过铁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学生列举后,教师介绍一种新的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思维导图(又称达芬奇笔记,学生对思维导图不感兴趣,但对达芬奇的笔记感兴趣,可能是由于渴望成功的原因)。其核心特征:(1)在一张白纸的中间用最大号的字写上中心主题――铁的化学性质,然后画上一个圆圈;(2)在圆圈的周围衍生出多个带箭头的分支,线条由粗到细,每个分支就是一个次中心或知识点;每个分支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次一号的字表示。要求学生根据核心特征(1)(2)尝试建构铁的化学性质初级思维导图,学生建构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展示思维导图1时,学生的眼睛一亮,有点动心了,可见多维色彩比黑白两色更使人的视觉神经兴奋,大小号字体的差异使人特别能明确主次。趁势引导学生,我们就按照思维导图的顺序来探究钠的化学性质。如生铁表面是黑色的,为什么?追问:比铁活泼得多的钠,能保存在空气中吗?能否保存在水中?如果用煤油保存钠,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教师展示煤油中的钠时,学生就有点成就感了。教师再追问:钠的真面目是表面的黄色吗?如何观看呢?此时教师再让学生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大块钠,并要求夹一夹,感觉一下硬度。提问:能用砂纸打磨钠皮吗?当学生用小刀切去表皮看到银白色时,就有点小激动了。通过铁与钠的保存与观看颜色对比,就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且不断用实验证实,让学生不断获取成就感。
打磨过的铁片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会有红色的铜析出,那么将一小块钠(吸干了煤油、切去表皮)投入到稀的硫酸铜溶液中,你认为会有什么现象呢?吊足学生的胃口后,再演示该实验。当学生看到若干实验现象超出其心理预期时,一下子就沸腾了。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实验现象有:蓝色沉淀、银白色小球、小球向各个方向游动、发出嘶嘶声、浮在液面上、银白色小球燃烧并发出黄光等。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上述现象杂乱无章,用思维导图1的方式难以建构有效认知体系。及时引出思维导图的核心特征(3),将零碎知识或现象整合成逻辑核心关键词(上下层级之间)和并列核心关键词(同一层级之间),即思维导图是由一层层核心关键词向外发散,就像大脑神经元不断向外发散一样,最外层才是知识。必须对上述实验现象整合成关键词,才能构建出高一层次思维导图。此时再引导学生得出:任何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现象分为物质变化所带来的现象和能量变化所带来的现象,以及引起其他化学反应所带来的现象,而物质变化所带来的现象又分成固体、液体、气体变化所带来的现象。即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的一级关键词为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其他反应,物质变化的二级关键词为固体变化、液体变化、气体变化。学生将上述现象自我分析、小组讨论后填入到核心关键词后面,尝试构建新的思维导图。学生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
当展示图2时,学生就惊叹于高一层次导图强大的归纳能力,也能为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有益的帮助。通过思维导图升级之后,实验现象就有了高层次理论(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观察物质变化的角度)与低层次现象之分,且这种宏观辨识模式适用于所有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以后就不会盲目去观察实验现象。
2 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证据推理、变化观念、探究能力
思维导图2的归纳究竟是否正确,还要通过数据查找、理论探究、实验探究等来实施验证。根据思维导图2的引导,我们依次进行探究。
2.1 探究固态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升学生的变化观念与证据推理能力
钠浮在液面上,推出钠的密度小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也小于水的密度。回顾钠的保存,推出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通过查阅四者密度数据,证明推测正确。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下方出现Cu(OH)2,Cu2+来自于硫酸铜溶液,那OH-来自于什么地方?根据对硫酸铜溶液成分(硫酸铜、水)分析,是钠与水反应生成的还是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特有的?此时实施对比实验钠与水反应。先让学生预测实验现象,然后再实施实验。当观察实验现象后,再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构建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与分析,学生思维导图如图3所示。
当展示导图3时,学生就会惊讶于这两个实验现象有太多相似地方,这样就培养了建构和应用观察实验现象模型的分析问题能力。为了证明确实生成了OH-,在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说明有氢氧根离子生成。
经过上述推理并证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本质为:钠与水反应生成的碱,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蓝色氢氧化铜沉淀。
上述推理也证实:钠要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不能在水溶液中,那怎么办呢?此时实施对比实验钠与无水硫酸铜接触,当没有发现任何现象时,学生就失望了。追问:铁与硫酸铜固体接触有铜析出吗?学生隐约感觉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但学生的水平达不到那个层次。此时教师再演示实验: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的丙酮溶液中,当红色的铜出现时,学生惊叫起来,彻底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只有当推理出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现象时,学生才会全身心融入其中进行探究,才会真正享受到推理到探究成功后的幸福感。
2.2 探究银白色小球――提升学生变化观念与证据推理能力
银白色小球肯定不是气态,究竟是液态还是固态?实施对比实验:取一片固体钠加热,熔化成了银白色小球。推理出银白色小球为液态,同时产生疑问:吸收的热量来自于何方?
回顾对比实验:钠与水反应时也有银白色小球出现,小球只出现在反应的界面处,而钠与硫酸铜固体混合时没有小球出现。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溶液温度也没有明显变化。推理可得: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的认识。同时说明上述思维导图有错误,浮在液面上为液体层面现象而不是固体层面现象。
2.3 探究气体成分――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球发出嘶嘶声、向各个方向游动说明该反应生成了气体,气体成分究竟是什么?回顾对比实验钠与水反应时有氢氧化钠生成,即Na+H2ONaOH+?,探究如下:
2.3.1 理论探究
氧化还原观点:由于钠的化合价升高,只有氢元素化合价可以降低,因此只能是氢原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原子个数比观点:水中氢氧原子比为2:1,而氢氧化钠中氢氧原子个数比1:1,也只能为氢气(这是一种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形)。原子种类观点:由于生成了气体,而气体中不可能含有钠原子,则只能是氢气或氧气。
2.3.2 实验探究
分别假设为氢气或氧气,然后设计实验方案、相互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再实施实验,数据或现象的采集、分析与总结、评价与反思,目的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探究结束后对图2进行更正,同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构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思维导图,最好能用图形表示某些现象或关键词,学生的思维导图如图4所示。
展示D4时,学生不只惊讶于知识重构后的框架结构,而更惊讶于唯美的图形、对化学美好的想象及其所代表的含义。只有思维导图中融入学生的智慧时,思维导图才具有灵感,才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用学生的话来说,当彩笔与A4纸碰撞的瞬间,不仅仅是在画,而是知识重新建构整合,以图形的形式再生,知识才会真正融入到自己身体中,自己才会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3 通过思维导图不同版本升级提升学生构建与认知模型等能力
3.1 将个性思维导图升级到共性思维导图
在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探究完后,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对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总结。某学生的思维导图如图5所示。
由思维导图5可见,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层次结构非常清楚,各种分支颜色不同,不会混淆,多种色彩刺激,不仅使神经兴奋也会缓解视觉疲劳。
铁、钠学习后,将铁、钠化学性质的个性思维导图升级到金属化学性质的共性思维导图。将导图中金属与氯气、氧气等个性反应上升到与非金属反应共性等。要求学生对铁、钠的化学性质个性部分逐一升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思维导图,如图6所示。
当展示图6之后,学生就会惊叹导图的强大功能(归纳与概括能力),一类知识用一个小小的思维导图囊括其中,也惊叹于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变得多么强大。用学生的话来说,思维导图真是学习的好帮手。
金属性质为何有差异,归根到底是由其结构决定,主要是由最外层电子决定。如铁与钠化学性质的差异,归根到底在于结构上的差异,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3.2 将知识导图升级到学习方法导图
知识导图升级完之后,笔者还要求学生将本节课用到的学习方法建构思维导图,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如图7所示。
3.3 将知识导图升级到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社会责任导图
金属钠与水、硫酸铜溶液等反应时,因为钠与水反应放热,而金属钠的熔点低、又很活泼,钠稍微大一点就容易发生爆炸,因此新闻中时有金属钠爆炸的报道;反应过程震动大一点时钠容易从烧杯中蹦出来,造成危险。如何保护学生与教师的人身安全,需要教师、学生担当起相应的自我责任与社会责任,在责任担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实验的创新无非通过外部措施与内部措施,外部措施为预防危险与保护学生,内部措施是改进实验装置,从源头上杜绝事故的发生。当然也有很多实验创新是以增强实验现象为目的。
如收集氢气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是关键。以U型管或注射器为基础,易于排尽系统中的空气,降低爆炸的可能性,使实验安全可靠且燃烧现象更加明显。把金属钠放在易拉罐、铝片上等燃烧,明显看见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将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或溴化铜的丙酮溶液中,立即可见红色的铜析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如图8所示。
从思维导图1不断升级到思维导图8,学生构建了学会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钠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方法、创新意识与社会责任等导图。学生从纯知识学习上升到理论学习,并且不断用这些理论模型指导以后的学习或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即从而能够实现终身自主学习。
思维导图的教学过程就是思维导图的升级过程,从初级导图(诸多实验现象和散乱知识),升级到中级导图(归类统摄),再升级到高级导图(核心素养)。起点、过程、终点,都在一张导图中完整呈现,条理清晰(每个支链颜色不同),逻辑性强(每个支链线条由粗到细);各个支链颜色不同,不会相互干扰;每个支链呈现思维发展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都是学生主动建构,有助于知识的深度理解、学生学习的顿悟、学习方法的获取、核心素养的形成;多种颜色、线条、图形等刺激,能愉悦和兴奋人的大脑神经,使左右脑协同作用,能使学习效率成倍提高;思维导图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彩色可视化菜单,是知识、方法、核心素养的立体网络,也是学生可视化、图形化、彩色化、简洁化的课堂笔记。
高一、高二的化学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新授课,对教师来说是复习课。即要求教师从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教书育人等高度对教材中、教学过程中的碎片化知识等整合关键词。关键词的理论化水平越高,概括得越全面,导图的层级就越高、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就越大。一节课的总思维导图中还可以由若干分支的思维导图来支撑。因此思维导图就是教师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路线图、方法图、理论图。教师将思维导图了然于胸,在课堂上就能将貌似凌乱的知识,一步一步归纳、整合、提升成学习方法,进而用高层次的理论来统摄知识与方法,构建成各种模型进而指导学生以后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探究能力、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变化观念等化学核心素养,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素养。
⒖嘉南祝
[1]杨梓生.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8):1~2.
关键词:能力;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056-01
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还是教学生学?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方法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教学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培养
中学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结束无机化学的学习,同学刚接触到有机化学,兴趣很浓。这时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我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
比如“乙烯”这一节的教学,我就打破书本上的顺序,先讲乙烯的分子结构。介绍乙烯分子的结构时,先由分子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据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烷烃分子中碳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引出不饱和烃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再由其结构看其物理、化学性质,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气体,让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几个方面来思考;根据乙烯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双键容易断裂讲乙烯的特征化学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根据绝大部分有机物易燃烧的性质讲乙烯的氧化反应(补充讲乙烯能跟强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来讲其用途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如作有机溶剂(物理性质)、制造塑料和纤维(化学性质)等。最后对这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烃,介绍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以后几节的教学,我都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到了讲烃的衍生物,我请同学自己站起来阐述这样的研究方法,我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很清晰。学生自己掌握,复习时也就感觉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机化学其实很好学,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时提醒学生,以后就是进入高一级学校,有机化学的学习与研究也采用的是同样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他们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
1、自学能力的培养。适应于有机化学的特点,在教学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乙醛”这一节,通过约20min的阅读,我就请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质(展示样品)、化学性质?由这样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有哪些重要用途?工业上如何制取?这类物质(如甲醛)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训练,我觉得学生不但强化了方法,更培养了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有机实验的过程中,我时时提醒同学要细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维。比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内的变化,为什么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等都应特别重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强调观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后,我就请两个同学来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样反应,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在演示完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后,要求同学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有的同学竟用大块的钠并用手去拨。通过这些课堂实验,课堂上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感受颇深,他们自己做实验时就很动脑筋,也很规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4、记忆能力的培养。人类没有记忆就没有智力活动可言,“不记则思不起”,没有记忆,思维、想象、创造就失去了基矗化学是半记忆性学科,同样的教,同样的学,有的同学就是学得好,究其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记得牢。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与复习中,我就重视记忆方法、记忆能力的培养。
知识目标
通过铁广泛的用途,认识铁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关系紧密;
了解纯铁的物理性质,知道铁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铁的性质;
掌握铁的化学性质(与氧气、与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能理解金属活动性的差异,并能应用于对置换反应做简单的判断;
了解锈蚀的条件及防止生锈的简单方法,认识铁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比较的能力;
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归纳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炼铁史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通过性质决定用途,激发学生活用知识为社会造福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建议
关于课前探究的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是铁的性质。教材在章前言中,从钢铁的简史和用途出发,在本节以设问方式提出了铁的有哪些性质的问题。这部分的教学建议在课前布置探究课题:“铁的发现和存在、用途和冶炼简史”。这样学生认识会更深刻,对铁性质问题的提出就很自然了。
关于铁生锈的教学建议
关于铁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教材中分三点来讲述(铁与氧气、与酸、与盐溶液)。关于铁与氧气的反应,可在复习第一章中学过的氧气与铁的反应的基础上,讨论铁生锈的原理和防锈的方法,关于铁生锈的条件实验可做为家庭探究活动,在一周前安排给学生。并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此处的推理过程和方法与第一章中的关于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推理相似,所以从分析问题的方法上,学生一般不会觉得太困难。最终得出结论,铁生锈是由于铁和氧气、还有水等物质作用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
关于铁与酸反应的教学建议
铁与酸的反应可通过复习氢气的制法原理,引出几种不同的金属和酸的反应,如锌、镁、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可加入铜与酸的反应做对比。加深对铁是一种中等活泼的金属的认识。也要提醒学生注意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时生成+2价铁,当与强氧化性的酸反应时,生成+3价的铁。
关于铁与盐溶液反应的教学建议
与盐溶液的反应,可通过实验观察,提问反应类型(置换反应)。并引出问题,为什么铜不能把铁从溶液中置换出来?从而在氢气制法原理基础上初步接触金属活动性有差异后,进一步引出金属活动性有强弱顺序,为以后酸碱盐的学习做好准备。在这部分教学中不宜做太多的扩展。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留在讲酸的性质时再介绍。
关于铁的变价的教学建议
在铁与氧气反应的教学中,教师也可进一步将教学深化,指出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2、+3),而铁锈是三氧化二铁(+3),为什么会表现这样的不同。在这儿可结合在第二章中有关元素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密切关系入手,铁为26号,最外层有2个电子,处于不稳定结构,易铁电子,当与弱氧化剂作用时,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显+2价;当与强氧化剂作用时,还要失去次外层的1个电子,显+3价。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铁的性质
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难点: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探究:
1.查阅资料开展“铁的发现、存在和冶炼简史”、“铁的用途”的课题研究。并思考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用途。
2.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形式开展关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的课题研究。
3.通过一组铁生锈的家庭实验:分析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及防止钢铁生锈的措施。(可以把书上的演示实验改进,如加热试管可改为在密闭容器中加入造量干燥剂。也可只做一个生锈的实验,并让学生思考“一个有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在以前研究灭火原理的基础上,运用相似的思维方法,总结分析出铁生锈的原理及防锈的方法。
4.通过观察、做社会调查等形式总结出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用于防锈的方法。
课上教学:
汇报、展示课题1的结果。
并思考: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用途?为什么我们用的菜刀、锤子等是用铁制的,而不是用铝制的?看下面的图,讨论。
(菜刀、锤子都应是由硬度大的物质做成,从表中可见,铁的硬度远远大于铝,所以,铁用有以上用途是因其硬度较大。学生也可能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不用铬呢?这里要讲解,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性质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还需考虑价格、资源、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及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同理,铁的其它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铁的性质决定。
那么铁到底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
板书:一、铁的物理性质
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它具有一些多数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比如:能导电,导热,常温下是固体等。此外,铁还有其自己的特性。
生活中见到的铁多不是纯铁,展示纯铁图片:
纯铁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密度是7.86克/厘米3,熔点是1535℃,沸点2750℃。铁是电和热的导体。
铁的用途不仅与物理性质有关,还和化学性质有关。比如铁为什么会生锈?为什么铁制的器皿不能盛装酸溶液?
板书:二、铁的化学性质
观看录象:(铁生锈:1分29秒)
讨论课前铁生锈的实验:
展示:一周前开始做的三个铁生锈对比实验结果。
分析思考:
1、三个实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2、三个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3、这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4、如何防止铁生锈?
5、举出你所知道的防止铁生锈的例子,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小结:铁生锈是由于铁和氧气、还有水等物质作用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
如果铁锈不除去,大家还会看到铁生锈的速度加快。这是因为铁锈很疏松,易吸水而加快生锈。
如何防锈?总结常见防锈方法。(视频)
启发:铁锈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是氧化铁()。在氧气的化学性质学习中我们知道铁在氧气中点燃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产物是四氧化三铁。在这两种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不同的,三氧化二铁中显+3,四氧化三铁中铁显+2、+3价。为什么同一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会显示不同的化合价,即有这种变价现象呢?
在排外电子排布知识学习中,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关系密切。我们来看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铁是26号元素:
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它易与氧化剂作用失去电子,当与弱氧化剂作用时,它只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显+2;当与强氧化剂作用时,它还要失去次外层的1个电子,显+3。
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如何去理解?
板书:1.铁与氧气的反应
由氧气的性质知,氧气可以与金属反应。如与镁、与铁。这两种金属与氧气反应有什么不同呢?仔细观察反应的现象,描述其反应现象。(观看镁在空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的视频)
小结:镁与氧气更容易反应。
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金属除了可以和氧气反应外,还可与什么物质反应?(实验室制氢气的原理)
2.铁与酸反应
做铁与酸反应的实验,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生成物颜色、状态)并据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在氢气的制法中,我们知道某些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我们来做一组对比实验。
金属与酸的反应的实验:锌、镁、铁、铜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操作注意:加酸顺序从铜-铁-锌-镁)
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反应进行情况及放氢气的速度。
小结:镁与酸反应很快就有大量氢气泡放出,锌次之,铁更次之,而铜与酸不反应。由此,由上,镁的化学性质在以上四者中最活泼。铜最不活泼。
提问:以上几个反应,是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个?(置换反应)什么样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3.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演示实验:
观察现象:
提问:铜为什么不能置换铁?
小结:铁置换出了铜,因为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只能是化学性质活泼的单质置换出不活泼的单质。
关键词:化学基本观念;指导;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83-02
化学作为基础科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化学素养的核心要素是化学基本观念。《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化学课程要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因此,让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1]。宋心琦[2]认为学生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背诵或记忆某些化学知识,如三酸两碱、铁铜铝的性质,水、甲烷、乙醇的化学式或结构式,当然是有价值的,但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们是化学观念及某些基本观念的载体。化学基本观念,不是指具体的化学知识或者具体的实验操作,是学生学习化学后,遗忘了大部分的化学知识,在头脑中留存的对化学的概括性的认识。毕华林[3]认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在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认识。化学教学要以具体的化学知识为载体,超越具体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形成化学基本观念,从知识学习转向观念建构。
一、分析教材,发掘具体知识中蕴含的化学基本观念
作为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清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具有本质联系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分析其中蕴含的化学基本观念。“氯气的性质”是沪教版化学1专题二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中的内容,知识点有:氯气的化学性质,次氯酸的漂白性,氯离子的检验。从知识之间的联系来看,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极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是理解氯气化学性质的基础;次氯酸的漂白性是由于次氯酸根中的氯元素的价态决定的;氯离子的检验,本质是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成难溶于水的物质。氯气性质的学习为后面的氧化还原反应和溴、碘的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教学内容的价值在于学生能从元素得失电子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认识到实验是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
根据以上的分析,确定元素观、实验观作为指导“氯气的性质”的化学基本观念。
二、将化学基本观念与化学知识建立联系
教具体的化学知识与化学基本观念之间建立本质的联系,可以加强观念教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元素观。物质的变化实质上是元素的重组,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质量守恒;元素的性质取决于其对应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元素周期表就是这种规律的具体体现[4]。
具体体现: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次氯酸中氯元素极易得到两个电子成为氯离子;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生成难溶的氯化银。
2.实验观。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改造并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不断发展的主要手段,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观察与思维的紧密结合是完成化学实验必须的基本方法。
具体体现:教师演示实验包括氯气溶于水、氯气与钠反应、氯气与铁丝反应、灼热铜丝与氯气反应、氯气与氢气反应;探究实验有比较新制氯水与盐酸的pH、新制氯水与盐酸分别和品红溶液的反应、氯水具有漂白性原因的探究、氯离子的检验。
三、用化学基本观念指导教育实践
化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认知发展,用化学基本观念指导教育实践,在促进和发展学生观念认识的驱动下,学生对宏观事实观察、对微观本质进行分析,使具体的化学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增进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以元素观和实验观统领“氯气的性质”的教学,以实验感知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
环节1:展示一瓶氯气,回忆氯气的物理性质。
[问题]:为什么实验室中制取氯气,不采用排水集气法?
[演示实验]:用一支100ml的针筒抽取80ml氯气,震荡。
学生可以从实验现象中明确感知氯气溶于水的过程,激发对氯气的学习兴趣。
环节2:氯气与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问题]: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可以推断其有哪些化学性质?液氯为什么可以储存在“钢瓶”中?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吗?
[演示实验]:(1)钠与氯气的反应;(2)铁丝与氯气的反应;(3)灼热铜丝与氯气的反应;(4)观看视频: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学生根据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可以推导出:氯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负价,因此氯气可以与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反应。通过以上的实验,学生对于“燃烧”有了新的认识,知道氯气可以与大多数金属在点燃或者加热的条件下直接化和,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根据铁丝与氯气在常温下不反应,在加热下能反应,学生还能领悟到实验条件对于化学反应的重要性。教师正确的实验演示,学生通过观察学习规范的实验操作,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验证前面的猜想,对实验探究有了基本了解,为实验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奠定基础。
环节3:氯气与水的反应。
[问题]:氯气溶于水是简单的溶解过程吗?氯气能否与水发生反应?氯水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学生实验]:(1)用pH试纸分别测新制氯水和盐酸的pH。(2)在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新制氯水和盐酸,分别滴入品红溶液。
[讨论]:氯水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因为氯气分子吗?氯水中有哪些离子?
[学生实验]:(3)两瓶干燥的氯气中分别加入一朵干燥的红花和湿润的红花。(4)新制氯水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从学生实验可以认识到氯气溶于水不是简单的物理过程,其中还伴随着氯气和水的反应,生成酸性物质,溶液中有氯离子及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从而引出次氯酸,从微观角度对氯气与水的反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化学实验是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学生观察与思维结合,有效地促进学生化学实验观的形成。
老师在强调化学基本观念的化学课堂中,注重所学知识的对学生深层理解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影响,纠正以往教学中过分注重知识的错误,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从整体出发,把握本质,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思考和反思,从本质上理解和认知化学知识,从而实现对化学基本观念的理解。以化学基本观念指导的化学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科学素养。[5]如果学生能够牢固地形成化学观念,自觉地用化学视角观察社会生活现象、理解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认识化学技术对发展人类文明的强大动力,这才是对化学课堂教学的最高褒奖,是对“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理念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郑学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J].化学教学,2012,(1):13-15.
[2]宋心琦,胡美玲.对中学化学的主要任务和教材改革的看法[J].化学教育,2001,(9):9-13.
[3]毕华林,卢巍.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及其教学价值[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3-6.
戴银手镯有排毒的作用。特别是身体不好的人,常带银手镯可以起到排毒的作用。
银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Ag(来自拉丁语Argentum),原子序数47,是一种银白色的过渡金属。银在自然界中很少量以游离态单质存在,主要以含银化合物矿石存在。银的化学性质稳定,活跃性低,价格贵,导热、导电性能很好,不易受化学药品腐蚀,质软,富延展性。其反光率极高,可达99%以上。
(来源:文章屋网 )
一、方法探究类习题中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能力
这类题通常给出问题的结论,以其结论创设研究课题,探究获得结论的方法该类题提供的探究内容更接近同学们的社会生活实际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权衡利弊,进行探索其解题策略:必须明确探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再结合题目的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方法,即已知结论 未知的方法
例[HTK]为了对一包放置很久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进行探究,小明提出了两项探究任务:
(1) 探究干燥剂是否失效;(2)探究失效的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否是氢氧化钙他设计了以下的探究方案:
[HT6]
[BG(!][BHDFG2,WK7ZQ,K9ZQ,K7,K7W]
[JZ]问题与猜想[][JZ]实验步骤[][JZ]实验现象[]实验结论[HJ3]
[BHDG4](1)干燥剂是否失效[]取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触摸试管壁[] []干燥剂失效
[BH](2)失效的干燥剂中含有氢氧化钙[]加水充分搅拌、过滤后,用pH试纸测其溶液的pH[] []有氢氧化钙
[BG)F][HTK][HJ12mm]
你认为探究(2)是否严密?请说明原因[CD#3]
你认为以CaO为主要成分的干燥剂在空气中放置久了,除能转化为Ca(OH)2外,还可能转化为[CD#3],请简要说明验证的思路[CD#3]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和迁移的能力此题考查的第一个知识点是CaO与水反应的现象放出热量,当干燥剂失效后遇水就不反应没有热量放出,用手摸没有热感;反之有热量放出,用手摸有热感;考查的第二个知识点是氢氧化钙的检验,因为Ca(OH)2是微溶物所以加水之后过滤得到澄清的石灰水,测pH肯定大于7,但如果干燥剂部分失效,未失效的CaO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氢氧化钙加水之后过滤得到澄清的石灰水,测pH也会大于7, 所以探究(2)不严密以CaO为主要成分的干燥剂在空气中放置久了,除能和水反应生成Ca(OH)2外,其生成物Ca(OH)2还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新的物质CaCO3,最后是考查碳酸钙的性质即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有CaCO3生成了,若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没有CaCO3生成
二、结论探究类习题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类题通常给出获得问题结论所采用的方法及其实施步骤,让同学们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求证,最终解决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其解题策略常采用由因到果的综合法
例[HTK]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实验仪器自选)
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HT6][BG(!][BHDFG2,WK20ZQ,K10W][JZ]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BHDG22/3]方案1
[BH]方案2[BG)F][HTK]
(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
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A金属镁B氯化钾C氢氧化钠D硫酸铜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是否掌握酸的化学性质通过提出的问题和结论,联系酸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再利用结论解决新问题
[HT6][BG(!][BHDFG2,WK20ZQ,K10W][JZ]实验内容[]实验现象[HJ3]
[BHDG42]方案1: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振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HG32]方案2: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滴在pH试纸上[]显示pH
[BG)F][HJ12mm]
(3)AC
三、考查对探究结论进行评价的试题中提高学生评价能力
这类试题是考查探究结论是否符合化学知识和原理,通常是考查探究方案是否科学、严密、可行,同学们应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进行评价
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全部回收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活动:
(1)【设计方案】①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 ; 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
(2)【小组讨论】①选择加入的金属:
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
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
你认为[CD#3]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CD#3],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CD#3]
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CD#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D#3]
(3)【进行实验】过程如下:
①废弃定影液立[FY(]加活泼金属(过量)[]操作a[FY)]金属混合物+溶液A
②金属混合物[FY(]加剂试(适量)[]操作b[FY)]Ag+溶液B
.化合反应:
1.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4P + 5O2= 2P2O5
冒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
2.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S + O2= SO2
明亮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 + O2= CO2
燃烧更旺,白光,产生无色无味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2Mg + O2= 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生成水:2H2 + O2= 2H2O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有水雾生成
6. 铁在氧气中燃烧四氧化三铁:3Fe + 2O2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分解反应:
7. 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
8. 加热氯酸钾生成氯化钾和氧气:2KClO3= 2KCl + 3O2
9.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2H2O+ O2
10.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置换反应:
11.锌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锌和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12.铁和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Fe+CuSO4==FeSO4+Cu
.复分解反应:
13.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白色粉末消失,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14.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CuSO4+2NaOH==Cu(OH)2 +Na2SO4
蓝色溶液变成蓝色沉淀
二.概念: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可燃性、能支持燃烧、能与某物质反应。分子和原子、元素
1、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物质三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水银温度计遇热汞柱升高,就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汞的体积变大。
例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核 质子和中子
原子
3、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
4、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如金属汞有汞原子聚集而成。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一些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NaCl。
5、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计之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类别的也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
6、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元素的种类 ③元素的质量 ④原子的种类 ⑤原子的数目 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 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 ①分子的数目 ②物质的状态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三.实验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生成大量白烟,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后水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
SO2、CO、NO2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氧气的性质
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2、、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明亮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放出热量(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高温熔化物落下来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1、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下图A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下图B发生装置。
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下图C),难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下图D),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下图E)。O2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下图C),也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下图D); 2、 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3= 2KCl + 3O2 ,
②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 + MnO2 + O2
③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H2O2= 2H2O+ O2
注意事项:
用第①②种方法制取时要注意
a用高锰酸钾药品制取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未进入导管)
b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c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d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用第③种方法制取,有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密闭体系)
3、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2、 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4、氧气的检验及验满:待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氧气已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