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27: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建设现代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档案工作有其独特的工作系统和性质,不直接参与经济建设,但这决不意味着档案工作可以脱离经济建设,脱离经济建设的档案工作是得不到社会承认的,也是难以发挥作用的。档案工作要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把为经济建设服务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档案工作在部署上必须做到与经济建设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把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为此,档案工作必须改变长期忽视经济建设的传统思想与做法,改革传统的手工管理方法,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必须树立深化改革、开拓进取的观念,增强主动服务、积极参与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市场经济服务。
二、充分做好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是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前提
档案工作是服务性的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所关心的并不是档案的数量、库存的多少,而是档案的转化、应用与推广。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的应用推广水平,便于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建设各项工作的利用,是整个档案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是整个档案工作的归宿。
首先,要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鉴定这五个环节的工作,它们是档案利用工作的基础。档案各业务环节要着眼于方便利用提高服务质量,开辟新的档案利用途径,搞好档案业务基础建设。档案收集得要完整、完全、准确,扎实做好档案的维护、保管、安全等多个工作环节,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
其次,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做好档案的利用工作。我们要掌握各部门当前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及一些临时性的任务,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档案工作的需要,通过对档案材料的分析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东西,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只有把档案材料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做好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是提高为市场经济服务水平的关键
由于档案种类和载体的多样化,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对档案管理人员在业务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一个结构合理的档案管理人才群体,使各类人才能够扬长避短,各显其能,才能使档案工作发挥出整体效能。
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档案工作日趋走上现代化管理的道路,为此,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人才队伍。一是要加强政治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要加强业务建设。积极适应档案工作现代化、信息化,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跟上现代化管理的步伐。三是要加强作风建设,树立服务观念。档案的保管是为了利用,档案工作者一定要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要善于总结经验,掌握规律,向高层次服务发展,能积极主动帮助查找、收集和提供各种情服信息,深化服务内容,改善服务手段,全方位地向企业和社会各部门提供多层次的档案信息,为市场主体做好超前服务和跟踪服务,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最佳整体效益。
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档案工作者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努力学习现代化所需的新知识,新技能,这是做好档案工作,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档案工作水平的关键。
四、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是服务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建设和自然环境建设等五个方面,既点出了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也指明了要为人的发展成长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五个方面的相互协调是五位一体的应有之义,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全面是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的总体要求
全面发展,是指国家不仅仅发展经济,还要注重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共同的发展。在我国“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纽带,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
“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各个要素虽然不能完全的均衡发展,但是每一个方面都是不能忽视的一个布局。要想实现全面发展,我们则需要始终注意:
(一)必须防止“唯GDP论”的错误倾向。我们在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注重经济的单纯增长,只看到GDP的迅猛上涨,这种发展方式会让我们付出极大地代价。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高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唯GDP论”和“GDP崇拜”的发展模式。这种唯GDP的现象,导致社会出现了GDP崇拜的思想。这种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思想,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这种片面的思想,严重的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虽然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工具,但是我们不能拿他来当做衡量发展的的唯一指标。因此,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防止“唯GDP论”的出现。
(二)必须防止“单打一”的错误倾向。所谓的“单打一”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只重视经济建设而忽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建设思路。这种思路直接与全面发展相违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事物是有多种矛盾组成的矛盾体系,矛盾有主次之分,在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在把握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能忽略次要矛盾。“单打一”就是只看到主要矛盾而无视其他矛盾的典型表现。因而,我们在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片面的抓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建设,这样会造成经济发展不协调、生态资源破坏、资源浪费等的严峻局面。因此,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总布局就要防止“单打一”的错误倾向的出现。
总而言之,“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每个要素都是不能忽视的,片面的发展经济会对社会造成严重问题,同时对可持续发展增添了障碍。同时,过于宽松的环境政策会导致生态问题的出现。因此,坚持全面发展是“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的总体要求。
二、协调是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的内部关系的要求
协调发展,就是在发展中注重各个要素的协调及合作,发挥各要素彼此间的功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实现彼此协调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是史无前例的将要素扩大到了五个方面。总布局的协调就是要求在构建要素的结构时,要充分的将各要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实现考虑在内,从而达到各要素的共生。然而,要想协调好总布局中的各个要素,保证系统的良好运转,就必须针对要素的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因此,为实现我国“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就要明确五个要素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明确:
(一)经济建设作为协调发展的基础。我国始终都要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道路,只有通过发展才有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能力。经济是一个衡量一个国家富强与否的首要指标,只有通过加大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才有了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机会,才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础条件,才是提高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杠杆。因此,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做好协调发展是实现,其他各方面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政治建设作为协调发展的核心。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现在仍是我国改革的重中之重,它影响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生态的建设。我国只有通过政治体制的改革,才能保障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才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扩大社会主义的民主,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的文明。因此,加强政治建设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总布局建设的核心要素。
(三)文化建设作为协调发展的导向。新时期坚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在总布局建设中形成导向作用,在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引导了经济建设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引导了政治建设的内涵式发展,还对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建设起到辅助的作用,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理论的导向。因此,加强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对实现总布局建设有导向作用。
(四)社会建设作为协调发展的保证。加强社会建设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政治体制稳定、生态和谐的重要举措。同志在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通过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来加强社会建设。同时,加大对社会体制的改革,加快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为实现其他各方面建设提供应有的保障。
(五)生态建设作为协调发展的标志。加强生态建设,是关系人民身心健康的直接原因,是关乎我国社会发展的长远之计。在面对资源日趋贫乏,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加大生态建设成为我党和国家极为重视的问题之一这标志着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的制定,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
三、可持续是现代化建设总布局发展态势的要求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主要内容
1.1 农业教育与科技信息化
农业经济想要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更加专业性的农业经济建设人才参与到农业经济中,对于农业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农业经济建设中十分重要,农业经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于农业经济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进而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信息化。拓宽教育途径,对于现阶段的农民农业种植技巧及自身文化水平高针对性教育,为农业经济建设提供高水准的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2 农业生产要素信息化
农业经济建设水平与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紧密关联,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指空气、水、土壤等要素。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也需要对于农业生产要素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让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经济建设中应用,完善已有的农业经济建设方案,创新农业生产建设模式,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2.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
2.1 实现产业化经营
农业经济管理中最常见及困难的问题就是对于农产品的销售,农产品服务体系的缺陷已经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建设,还造成了农产品资源的浪费,农民已经经济效益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如果实现产业化经营,就能够让你、农民与企业直接合作,不仅仅能够增加农产品销售价位,还能够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农业服务体系的完善也拓宽了农产品销售途径,保障农产品能够时节性销售数量。
2.2 农业类型有传统性转变成知识型
农业传统种植方式中所需要的信息化水平有限,属于资源型建设,传统农业种植经济管理方式已经与现代化的社会经济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知识型农业方式在实际经济管理中能够通过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知识理论,农业生产更加系统化,完善传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传统农业方式还是我国农业主要类型,农业信息化管理对于农业转型具有推动性作用。
2.3 积极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
农业生产建设中的关键资源就是农民,我国农民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农业生产建设主要是通过长时间的生产经验所总结出来,无法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生产形式也较为落后。积极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加大农业教育强度,有关部门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对于农业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指导,让农民对于信息化重要性深度认识,加速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化进程。
3.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山西省太原市农业经济信息中心在农业经济建设中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主要内容,与农业有关部门对于农业经济建设科学合理性规划,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政府部门应该对于经济信息中心的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同时对于经济信息中心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资金有效监管。山西省太原市也应该积极鼓励农业专业性人才参与到地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对于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资源科学化设计,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
3.2 建立农业信息化的管理示范基地
山西省太原市农业信息中心可以与有关部门共同为太原市的农村地区建立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增加太原市农民对于信息化认识。农民可以通过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对于信息化信息直观性感受。政府部门对于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可以进行资金上的保证,积极带领农民们对于农业信息化推广,增加地区周围企业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优惠政策。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以计算机作为载体,农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对于信息化中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查询,了解不同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3.3 信息网络与传统的媒体相互结合
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信息化虽然自身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十分显著优势,但是对于农业生产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农村地区的主要信息传播形式还是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能够更加直观性展示,在农村地区也具有广泛性覆盖,农民对于传统媒体中的信息也较为容易接受,因此传统媒体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传统媒体与信息网络相结合,能够能好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m。
4.结束语
关键词:公民教育;市场经济;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060-02
引言
公民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公民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准,这是西方国家为促进现代化经济建设而提出的一种全民教育。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价值观念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跟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和对我国公民民主政治的普遍,我国对公民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一、培养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一)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经过一些思想政治观念的宣传,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能蚨陨缁岬姆⒄蛊鸬酱俳作用。
公民教育的目的包括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使公民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发展;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个人价值观念,使公民能够跟上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潮流,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培养公民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认知,使公民能够利用自己的权利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明白自己的义务,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公民教育的普及才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能够推动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转向公民教育已经是当下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公民教育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现代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有很多,比如,需要人才具备一定的视野和发散性思维,对市场的未来和前景有大致的方向,能够把握商机,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利益。在拓展市场方面,需要人才具备很强的独立意识和进取心。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依靠个人力量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圈,包括对人才方面的录用,对人脉关系和利益群体方面的建立,对商业发展的大胆设想等等。市场经济对人才方面的需求与公民教育的意义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公民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公民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公民在使用自己的权利时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自己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公民使用自己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原动力。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日益全球化,对人才的需求也越发强烈。对于市场经济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剔除,比如,一些家族化企业中的血缘纽带和等级划分,这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一种公平性和公正性,只有公开的市场经济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更大的平台。这与公民教育中需要公民合理运用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有相似之处,都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公民教育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重要性
想要使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实现公民自己做主的前景,就需要提高公民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公民拥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在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后,积极参与民主政治,为自己的公民权利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社会主义民的内容有很多,包括选举、参与、法制、自由和制约。
公民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生活中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在选举相关政府部门领导时,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将选票投给能为公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领导。选举的方式根据区域的大小有间接选举和直接选举这两种。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违反或无视法律规范和道德标准的现象,公民要培养打击这种不良现象的意识,为社会主义民主的美好未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国家给予了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公民要合理利用自己的权利,不能因为个人喜好而背离自己的道德标准,要听从大家的意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权利。公民加强自己的监督意识,对政府进行监督,尤其是一些关系到民生和未来走向的发展的政策,公民要有意识地施行监督权利。当然,政府有关部门对公民的权利也要进行监督,培养公民的道德素养和公民义务。
民主政治的美好前景就是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立法,通过立法和制度使社会秩序和谐发展。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公民教育对社会中的主体即公民本身进行培养。公民教育要对公民的文化水平进行提高,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同时,对公民的道德标准也要进行规范,使公民的道德素养不断提高,逐渐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只有公民自己拥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充分使用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才能够通过立法对社会进行治理。
(四)公民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希望公民能够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和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公民拥有自由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需要选择自己的想要的事物。而传统的文化主要服务于阶级,注重培养人们的功利心,使人们为了物质上的享受而不断争渡上游,融入到以阶级为主的少数群体中。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理念和目标相冲突,达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这是我党在十六大精神的基础上,对发展观的新概括。这一新概括丰富了发展的内涵,符合时代的要求,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与时俱进的新发展观。认真学习领会这一新发展观,对于紧紧抓住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发展经济是新发展观的基础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我国现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均处于不发达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从发展经济人手,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同时不断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党当初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就是针对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跨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过程中,还要不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指引下,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综合国力有了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比较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还需走较长的路,区域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只是处于低水平、不全面的小康状态。因此,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仍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中心工作。这也是我们进行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基础。当然,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并不是凝固的和一成不变的,它应当根据国家的现实情况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适时加以调整。但就我国.目前的整体情况而言,讲发展,还是应当继续把发展经济摆在“中心”地位。应当明确的是,讲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决不包含不重视政治、文化建设之意。相反,新发展观所表述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就表明新发展观虽然继续强调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但“协调发展”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协调发展是新发展观的核心
新发展观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设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必须注意三大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地位。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如果三者在发展进程中不能相互协调,就会发生相互制约的情况,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党的十六大还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提出这样的目标,既是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为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同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就显得更为迫切。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切实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以确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
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协调发展”,还包括地区间、城乡间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要着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地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等差距较大的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三、可持续发展是新发展观的重要方面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新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强调要更加重视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入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条件。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既是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一个负责任的、有长远眼光的执政党及其政府所必须采取的战略举措。
我国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有lo年,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特别是控制人口方面成绩巨大,节约资源方面也有成效,但是在保护环境方面却问题严重,令人担忧。这主要是因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矛盾比较尖锐,在实践中没有切实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有的地方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增长,其他社会事业都要为经济的增长服务,即使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在所不惜。有的地方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暂时发展和所谓的“政绩”。有的地方在环保执法中明显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结果,由此带来的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威胁了当地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还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种高成本的发展将会带来本末倒置的结果。我们确实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采取更加严厉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大执法力度,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真正切实防止重蹈西方国家走过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痛苦教训的覆辙。
新发展观要求我们走文明发展道路,既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在人与自然的相和谐中持续发展。同时启示我们,在我国经济已发展到目前水平的今天,任何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的发展,都只能是贻害无穷的“发展”,决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更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
四、整体发展是新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社会是个有机的整体,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的合乎规律的历史运动过程。如果这种社会运动的整体性受到破坏,社会的维系和发展就难以继续下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如此。新发展观既讲经济的发展,又讲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既讲经济社会发展,又讲人的发展;既讲当前发展,又讲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
把握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保持各个方面的综合平衡,防止和克服单打一,当前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其他各个方面综合发展的关系。必须肯定,为了达到现代化的目标,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富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必要的和正确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的个别领导却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理解为单一的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把“中心”误解为“惟一”,把现代化的发展过程误认为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过程;而他们所理解的经济发展又往往是扩大规模、增加数量、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他们所热衷的政绩,往往只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这种认识和这种影响下的实践,违背了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违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目标和进程所固有的全面性、系统性及其各项任务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不仅妨碍社会全面进步,也十分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正确认识档案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从哲学的角度上看,档案是档案工作者和利用者的客体;当对档案进行收集、保管等一般管理工作时,它是人化的自然客体;当对档案进行编辑、研究和利用时,它是精神客体。档案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是发挥它的精神客体属性,给人们以历史的知识、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去进行社会改革和经济改革。它主要表现在:
1.档案是历史的真实写照,人类的发展不能割断历史。档案提供的史料,是当今进行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档案资料由于它的收集、整理、保管的特殊性,决定它对历史反映的真实程度要优越于其他资料,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很好的教材,所以充分利用档案资料,就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进行决策和制定政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2.档案资料包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蕴藏着前人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是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各行各业人员学习的宝库,人们从中吸收养分,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二、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档案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信息资源。应该认真贯彻执行《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使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其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加强做好档案资料的基础工作。对于档案事业的领导和负责人,要依法加强对档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特别是对经济、科技档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要完善档案管理办法,建立标准体系,使档案的管理、归档和利用做到有序化。特别是在当前,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档案事业中逐渐得到应用时,更要加强管理、指导和监督。对于从事档案工作的工作者来说,首先要热爱档案事业,把档案事业看成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要有很好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力,收集、整理和保管档案看来很平凡,实质上是很强的专业技术工作。由于档案工作是一种案头工作,默守成规,就会没有生气,档案工作要做得有生气,就是要档案工作者不仅会管理好档案,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收集、整理好档案,档案是人化的自然客体,是历史的记录、要使历史记录变成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就需要我们去挑选、整理、立卷。这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要有正确的观念和正确的方法论,有敏锐的眼光,有精湛的档案工作技术。档案管理要有制度,档案的收集、归档、分类、组卷和编目等要有程序,要防止为了“达标”和“过关”去搞档案突击整理。要做好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在档案利用过程中要制订档案利用监督措施,要依法利用好档案,使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加强档案教育,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在科技飞跃发展的今天,国力的强弱取决于国民素质,档案事业的发展也决定于档案工作者的素质。因此,要搞好档案工作,就必须搞好档案教育、素质教育。抓好档案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
首先,培养档案人员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观念。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教育。档案工作必须贴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档案工作者必须了解经济工作,党的政策方针和经济管理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其次,要增强档案人员的工作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档案工作。由于科技的进步,档案的管理手段也在发生变化,档案的载体形态、管理程序、技术方法等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根据档案工作所发生的变化,必须对档案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增强他们的工作能力。再次,要优化档案人员知识结构,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创新能力的强弱与知识结构有很大关系,掌握的知识新、现代技术多、知识结构合理的人,他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快。我们要发展档案事业,服务好经济建设,就必须要博学多才,特别是要注重对现代科学技术和档案边缘科学知识的掌握。在当前,档案工作要树立“档案工作要服务于经济建设,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观念。主动向有关单位做宣传,使档案得到充分利用,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扩大社会宣传,不断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优化策略
1研究背景
中国近些年加大了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投入和精力,但从目前来看,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无论是产业能力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没有得到全面优化,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阻碍和制约。如何更好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成为难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的全面推进,将会为经济整体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而如何更好地结合实际实现整体路径的全面优化,也成为很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1]。通过研究,为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理论支持,使中国经济发展保持较高水平。
2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和发展理念落后,制约了整体的经济发展。
2.1资源分配不合理
就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在实际发展中农业资源错位,导致整体发展模式落后,经济效益较低。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农业经济资源分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目前的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地经营面积有限,很难投入相应的技术设备,不能发挥农业技术优势。其次,中国目前的农业经济缺乏多方主体的有效参与。由于农业投入产出时间较长,社会资金不愿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导致农业在发展中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特别是一些需要资金支持的重点项目,很难实现市场化运作。再次,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较差,很多专业人才更愿意到城市工作,使得农业经济发展缺乏专业人才的支持。科技专利研发数量和应用水平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整体的经营收益也较低,使得农业经济发展陷入尴尬境地[2]。
2.2发展模式不科学
中国农业经济在生态资源利用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农村地区的发展模式仍然以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为主。产业结构没有与土地资源优势进行有效结合,对农业种植缺乏有效的管理。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存在效率较低的情况。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相对落后,使得农业经济改革相对较慢,不能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制约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2.3缺乏必要的信息支持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巨大的信息资源将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何让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跟上整体经济发展速度,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政府对这方面的重视度不高,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管理,没有形成相对科学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使得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不能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体系[3]。农业经济管理缺少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导致农民在农作物种植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可供使用的农业土地面积逐渐减少,将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3有效的优化路径
3.1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
要想使产业快速发展,就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要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全面改变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化的运转体系,并进一步加快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全面推进。将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结合,避免盲目套用其他地区的模式[4]。如果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管理模式就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在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应用,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引,并不断调整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全面的数据系统,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5]。
3.2建立完善的信息流通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任何一个行业要想实现稳定发展,就必须与时展趋势相结合。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来说,要提升对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使行业信息与农业经济建设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引进更多高效的管理技术,进一步优化管理工作中的费用结构,全面提升整体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技术在我国的全面应用,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6]。只有进一步将经济管理模式与实际情况相融合,构建全新的信息传播体系,才能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与专业种植知识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推广,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种植技术,为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了出来。这是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重要思想,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内涵,也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文明”的本质关系,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成果。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主观世界也得到了改造;不但创造出日益增多的物质财富,也不断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推动政治生活的进步,促进科学、艺术和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物质文明;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精神生活的进步即精神文明。一方面,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三个文明”从来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的,这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或附属品,而应探求和遵循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自身的发展规律,自觉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归根到底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政治方面,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版权所有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我们必须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三个文明”一起抓。物质文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三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失去基础的危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文化等内容。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不仅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而且决定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是满足和提高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而且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经济、政治建设的同时,能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协调、和谐与稳定,而且关系到能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关系到经济、政治发展能否获得持续的后劲和扩张力。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1“三农”建设对新农村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1.1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为全民体育运动提供条件。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多数农村已经进入机械化时代。从种植、管理到收割,农民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另外,农作物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农民的经济实力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也随之增多,拓宽了农民的盈利渠道。可以说,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经济形式将逐渐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形式,农民获得足够的时间,并且生活条件良好,体育锻炼就成为了一种必然需求。近年来,各地兴起的广场舞就是农村体育发展的一种表现。1.2农村体育设施更加完善。观念的改变使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成为一种必然需求,我国政府加大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加快了新农村试点建设,增加农村体育资源建设,发展新农村体育建设。并且由点及面,不断增加新农村体育建设试点。同时,针对农村青年提供多样的工作岗位,加快农村的经济建设,引入资源,减少农村年轻人口流失。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新农村体育的发展也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1.3农民自身文化素养和体育意识不断提高。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除了经济发展之外,农民的思想也开始发展本质的变化。农村土地面积减少,劳动力解放,随之多种民营企业开始发展,农民在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进步,其思想认识开始提升。加之国家对于体育锻炼的宣传和强调,农民的体育意识高涨。农民对于养生、体育锻炼的认可程度也逐渐提高,因此,无论是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还是从农民自身发展角度,均体现了“三农”建设对于新时期农村体育发展的积极影响。
2新农村体育发展对“三农”建设的促进作用
“三农”建设促进了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同时新农村体育发展也对“三农”建设的完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体育发展促进了农业建设的现代化,改变了农民的观念和身体素质。2.1体育发展与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人才的支撑,而人才的身体素质与其管理能力、工作能力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身体健康才能参加农业活动,促进农业建设。而在新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农民的体育锻炼意识明显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增多,这使得新型农民开始出现,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条件。2.2体育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致力于实现经济高度发达、生产机械化、生活富裕、经济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农村面貌。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项目。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使其兴趣爱好更加丰富,精神面貌良好,减少病痛的折磨,有利于新农村建设。2.3体育发展与新型农民塑造。首先,体育发展改变了农村的生活方式,现代农民不再仅仅以农业生产为主,还拥有了更多的时间进入企业工作,或者参加体育锻炼。体育发展促进了新时期农民形象的塑造,改变了农民的行为方式,使体育比赛能够在农村得以推行,农民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并在体育锻炼和比赛中塑造良好的形象,促进农村经济和文明建设。其次,这一时期的体育发展使得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农业生产受到影响较大,且农作物的生长与成熟期固定,因此农民有几个月的休闲时间,在全民体育观的发展下,农村开始主动参加体育项目。而新农村体育将农民素质、农民体质、农民精神面貌作为目标,使体育项目更加多样化。农民的业余时间不再仅仅停留在打麻将、打扑克方面,而是更多的走出去,适当参与体育锻炼,娱乐生活。总之,农村体育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最后,新时期农民的情感需求发展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留在农村的年轻一代,其经济状况已经得到好转,使其对物质的追求转向对经济和文化的追求。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还注重经济、体育的同步发展,注重对于人性自身的关心,新农村体育在广大农村开展后,可以丰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保证农村的风气,改变农民的精神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结语
“三农”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体育作为农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项目,与“三农”建设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国正处于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快速时期,将体育发展置身于整体经济发展中,能够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民素质的提高。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应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促进“三农”建设,强调这一过程中的体育发展,迎接新时期的农村体育建设。
参考文献
[1]马飞.三农建设与新农村体育发展互动研究[J].体育大视野,2017(9):230-232.
作者:李森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管理效能督查室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景观规划;运用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很人口集中、现代高层建筑密集的大城市。这些大城市在市场商业竞争上有许多优势,但这种大城市是隐形炸弹,是病毒温床,“三废”污染严重,对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公害,解决这种公害最经济、最有效果的办法就是将城市园林设计、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和城市景观规划结合起来。
1.城市景观规划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
1.1注重维护生态环境
一个完美的现代化大都市,必须具备高质量的城市景观,以完善的生态体系为基础,仅靠简单的绿地建设是不行的。应解决好保护和利用、改造和恢复的关系,保护生态系统,利用自然环境,在经济政策制定和建设中,避免以损害环境利益为代价的短期增长模式及不合理的城区过度开发,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物质生产、能量流动的高效及通畅。
1.2以人为本
城市规划的服务对象是市民,其最终目的是为市民创造休闲、娱乐、居住环境,让生活在其中的市民感受舒适。
1.3系统整合,城乡一体,景观分区,风情各具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的规划方法,将城市绿地系统化,实现整体效益大于局部效益之和的绿地效应。同时,将城市绿地系统和国土绿化紧密联系,把城市作为一个大花园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生态环境。
根据现状自然条件同时结合当地的人文景观,规划出不同的景观分区,各区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形成本区个性化的自然、文化风貌。
1.4经济与健康相协调
规划中应注意协调“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三者间的联系,通过合理利用土地,使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相互促进,以环境拉动经济,以经济促进环境。在树种规划中,突出“健康绿地”的概念,即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品种,最大程度地节约植物的栽植、养护成本,以形成生机勃勃、绿意葱茏的植物景观。
2.园林设计的概念
园林设计,就是园林的筹划策略。具体地讲,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挖湖、堆山、理石)、种植树木和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并建成美的环境的过程。
3.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地位
城市景观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内涵两重性,自然景观是城市的基础,文化内涵则是城市的灵魂。生态绿地系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部分,是城市环境中具有生态平衡功能的支撑系统,也是反映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现在,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追求,已从偏重个别封闭、内向的园林转为开敞外向的城市绿色空间。城市园林绿化的理念,已从“城市中有花园”发展到“城市在花园中”、“城市在森林中”。“文化、绿野、传统建筑”已成为国际社会评价城市先进水平的标准,工业城市的规划观念正在被淘汰。人们正日益注重生态环境质量、城市文明、历史与文化。园林绿化不仅有助于创造美好的城市环境,更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要通过科学的调研手段,充分了解城市居民的实际要求,从市民的需求出发,同时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用生态园林城市的理念来引领城市景观规划,创造绿荫掩映、风清水静,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足的城市环境。城市的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对城市园林建设做出合理安排,在对城市园林和城市景观进行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城市未来发展方向,避免因为城市建设而对城市园林景观造成破坏。在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过因为城市生态环境破坏而造成的灾难,因此这些国家在城市园林建设方面具备很高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也已经制定了很多城市园林建设的法律法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都市人已经越来越向往和依赖良好的园林景观,如何将优质的自然景观融入大都市的建筑之中,也是各地区重点研究的问题。
4.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具体运用
4.1园林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城市园林建设,必须在保证城市经济建设的前提下进行,也必须便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城市的景观规划工作,必须将园林设计放在首要地位,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和政府财政支持,聘请高水平园林设计人员对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园林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将城市园林与城市现代化建筑有机结合,提高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态建设水平,在大型公路桥梁附近,要增加园林景观,保证大型公路的空气净化效率,在大型工厂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工厂附近,要加大园林绿化比重,确保该地区生态环境稳定,在高密度的居民生活区,要进一步优化园林景观,保证大都市中生活的人们有机会充分的接触自然、感悟自然,城市园林的设计还要充分认识到城市景观规划的大局,在湖泊较为密集的地区,要对湿地资源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利用湿地资源有计划地开发建设湿地公园,做好开发与保护并重,如衢州市就利用乌溪江的湿地资源规划了乌溪江国家级湿地公园,建成后的湿地公园将成为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园林建设、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建设三者之间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4.2园林建设与人文景观相结合
在文物保护地区,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结合当地地方特色,把握时展方向,合理开发建设历史文化公园,如衢州市就在原有府山公园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府山公园周边的南宗孔庙的文化,建成了儒学文化公园。要适时引进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充分结合城市自然生态特点,安排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适当增加城市园林植被的数量和质量,切实保障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的人们的身心健康,把城市人民的生活需要放在城市园林设计和城市景观规划的首位,城市进行园林建设和城市景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要从人们的身体需要出发,科学地布局城市园林,城市园林的植被分布情况,要细化到每一个大型乔木的种植和养护工作,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保证城市园林建设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正迎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实现我国的四个现代化,新的技术革命要求信息的高速度传递。作为贮存信息中心的档案馆必须适应其要求,发展电子检索,缩微存贮、自动控制等一系列新技术,只有采用这些新技术,才能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因此,如何科学管理并且充分利用这些档案资源,及时准确地为生产、管理部门服务;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是档案资料管理工作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现代化的管理新技术是档案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可以提高档案馆整体功能的技术基础。人类文明已经真实地迈进了二十一世纪,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大潮朝着我们扑面而来。档案管理和利用如何应对及适应数字化信息时代的需求,是我们档案工作者要思考的。数字档案馆是随着档案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馆,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归根到底就是档案馆信息化的建设。数字档案馆似乎更加强调的是存储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信息空间,虚拟性较强,包括多种档案信息数据库,强调档案信息网络化和高度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化,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档案馆数字化的内容。档案馆数字化主要是指将现有馆藏档案信息数字化,接收应归档的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将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在网上的和传递,利用网络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因此,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应用,电子文件大量出现。档案馆既要保护传统载体的档案,又要管理数字化的记录,如何加快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便显得尤为迫切。
(二)可以丰富和优化馆藏档案。档案馆是行政区域内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档案馆又是综合性档案馆,其馆藏可以反映所在地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社会各方面的情况。档案馆丰富馆藏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向社会提供利用,档案部门只有建立起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富有特色的馆藏信息资源,才能够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由于档案馆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和建设,是档案事业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三)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档案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信息资源,而档案馆正是一个海量信息的储存地。档案工作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使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档案馆现代化主要是将档案馆的档案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这已经成为网络时代档案馆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档案馆努力追求的目标。而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又是数字档案馆的档案信息数据库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和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新形式下,档案工作如何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是档案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二、努力学习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新技术
(一)不断学习电子文件及电子公文的规范化管理。档案资源是国家综合档案馆的立馆之本,是开展档案馆工作的物质基础。它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总和,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馆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范档案管理,制定完善档案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和档案管理应急预案,开展档案安全专项督查,同时加强档案安全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网络监察系统。以标准化管理为主,制度管理为辅。标准化适合于技术工作领域的规范化管理,可操作性强,而且与管理体制的关系较为超脱,因此在不与法律相冲突的情况下,标准化管理更有利于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制度通常以法规形式出现,特别是约束力强,但管理范围有限,所以在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配合制度可以形成档案馆数字化工作所需的严密的规范化管理体系。
(二)做好档案输入信息与数据的收集、整理、著录等一系列基础工作。档案管理自动化是对档案馆自身管理行为现代化的确定,而这种现代化是建立在计算机数字化管理基础上的。这个特征是基础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是开展其他数字化工作的前提条件。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馆立馆之基、兴档之本。档案局要将征集特色档案资料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常抓不懈。组织力量,大力开展档案的收集和征集工作。丰富馆藏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按照档案馆收集的范围和标准,还要大力开展档案的征集工作。
(三)加强资源建设。首先,开展档案资源清查,广泛征集散存散失在民间、具有人文特色的珍贵档案、历史档案和名人档案,同时对馆藏档案及现行公开文件中的民生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开发,做好备案记录工作。其次,创新服务方式,加快推进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完善网上查阅功能,并在实行群众免费查阅档案,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第三,积极开展编研工作。档案编研工作要“立足馆藏,服务社会”,最大限度挖掘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需要、群众的需要和社会需要,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社会服务。
三、结束语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汇集、积累、保护档案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承担保存和传播人类知识的关键角色。
关键词:土地整理;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土地整理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县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的关键时期。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下,用地矛盾日益突出。每年建设光靠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已满足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如何在保护耕地和加快建设用地供给的两难中求平衡求发展,我们通过土地整理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了积极的偿试。
一、土地用途管制与经济建设用地的矛盾转换
1.“吃饭”与“建设”矛盾是一对长期的矛盾,保护耕地与保证建设用地供应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后,我国土地管理进入用途管制制度时代。保护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大战略和艰巨任务。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个新的战略目标,事关子孙后代和长远利益。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必须要求我们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筹考虑“吃饭”与“建设”的需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的前提下,进行各项建设,发展各项事业。
2.开展土地整理是解决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保障经济建设用地这对矛盾的双刃剑。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通过开展土地整理新增有效耕地面积的72%可以用来换取建设用地折抵指标,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对用地的需求。这就在理论和政策上保证了土地整理一方面保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又解决了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所以,经济要发展,耕地要保护,土地整理是条出路。
二、土地整理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实作用
1.积极开展土地整理,为建设用地需求提供资源储备。
近年来,我们为保证建设用地供应,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开展土地整理工作中:一是实行土地置换政策,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允许工矿等建设用地复垦以后等面积置换到城郊周围,作为城市发展用地。二是实行基本农田异地代保。,一方面促进了土地整理工作,另一方面又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资金补充。三是继续加大土地整理力度,获取建设用地指标;并加大迁村并址和村庄整理的力度,引导自然村和区域规模小、群众有要求的行政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对旧村用地进行复垦,争取建设用地置换指标,支援城乡一体化建设。
2.土地整理工作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土地整理推进了县城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品位。土地整理推进了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小城镇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在空间上的综合体现,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坚持小城镇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制宜地、科学地选择区域小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横式,使全县小城镇建设迈开了脚步。土地整理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城市要拓展,拓展的基础是工业园区和旅游度假区。由于保障了建设用地需求,使工业园区得到了蓬勃发展。土地整理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对现有土地进行田、水、路、林综合整治,把土地建设成“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路相连”的标准化农田。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为效益农业的发展和实现规模经营成为现实。通过土地整理后,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经比例进一步提高,产业化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土地整理推动了基础设施现代化进程。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对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现实意义
1.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
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是保持武义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加快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所以,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推进城乡一体化。
2.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对中心镇、中心村进行规划建设,有利于合理配置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减少和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有利于打破城乡分割,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有利于加快农村人口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逐步树立现代市民意识。
3.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更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的三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