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27: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儒家思想;大学生;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林彰森,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高级政工师,湖南 湘潭 411003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9―0220―02
我国传统儒家道德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固然有其自身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但不可否认,传统道德思想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陶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至今仍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其中“修身”、“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自省”、“慎独”等内容,如果剔除其消极的功利糟粕,保留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大学生基本道德准则、培养遵守日常社会规范行为,无疑是有益的。
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对中华民族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一定时期甚至构成了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法,看不到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作用和局限,看不到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历史影响,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
总括起来,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侧重于政治伦理教育。它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的,它的核心是“有道”。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劝告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天性的“善”的境地,使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那么社会自然就安宁了。所谓“有道”,就是所有的人都按照封建礼制规定,上下有序、各行其事,不允许越轨。如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孝敬赡养父母,各自遵守基本社会伦理规范和生活规范,讲究礼节礼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意识等。这些观点,在我们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仍然是必不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可以讲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教育大学生牢记父母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回报父母,推而广之,教育大学生感恩报德,回报社会,关爱他人;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导大学生学会谦让、诚实、关爱亲友,培养亲情友情,这样就把传统的正确的道德观、伦理观灌输给了学生。当然这种灌输的方法要灵活多样,要重视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形象性。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运用电影、电视、录音、录象、网络以及其他形式。例如扮演社会角色、参观名胜古迹、考察、旅行等,这样更适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满足其好奇心,增加生动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要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有机地融入大学德育教育,就应挑选既懂得儒家思想又热心德育工作的老师担当专职德育教师。一方面,加强学科教育中德育工作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开展各种利于道德行为教育内容的活动,丰富大学生活,扩展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大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积极向上、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意志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有机地融入大学德育教育,应该注意层次性。首先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学会自我控制,养成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在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多。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不懂亲情友情。对他们进行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在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强调自我探索精神,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学历人群,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貌。把大学生置于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对他们进行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再就是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大学生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正确态度。参照儒家传统道德思想要求,制定严格而又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规校训,从小处着手,优化大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如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抽烟酗酒,不嚼槟榔口香糖,不乱扔纸屑;谈恋爱讲文明,交往注意自己的仪表,待人诚实、守信;穿着适合自己的身份,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等。
在德育教育中对大学生灌输儒家传统道德思想,还须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因为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的大学生面对的是开放的世界,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不分良莠冲击着传统道德,企图摆脱传统道德的影响,去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不打破僵硬、封闭的体制,还是“涛声依旧”,就难以为大学生所接受,也就不可能形成大学生健全健康的个性,那种简单粗暴、“重专业轻德育”、“重管理轻教育”的方法,只会增加大学生的反感抵触情绪,削弱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方面,一些父母没有充分认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作用,也没有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他们要么对孩子过于溺爱,只重视物质生活,不重视基本道德和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放任自流;要么一味拒绝、压制,长时间不能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因而造成孩子的压抑感,性格扭曲,到了大学仍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告诫家长,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示范作用。
从某种层面上看,德育品牌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简单工作,而是一个持续整合、创生的过程,需要全体成员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奋斗。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许多中小学将提升德育特色、打造德育品牌作为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使命,德育品牌建设也逐渐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德育品牌建设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误区,制约了学校德育品牌的发展与德育有效性的提升。
一、片面追新求异而忽视学校传统文化资源
品牌是指组织及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有形和无形的综合表现。品质优良、与众不同、有口皆碑是品牌的三要素。对学校来说,品牌是其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是学校办学特色和教育质量的升华,是对学生发展的良好预期,其目的在于保持教育服务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稳定优质性和持续创新性。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教育形态,德育品牌是在长期的文化积淀、发展过程中,凝聚学校独特的德育思想、德育理念,为学校师生、社会所认同,并能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精神品质与德育模式。“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构建的全过程,实质是学校德育特色文化营造和形成的过程。学校德育特色文化,表现为显性的和隐性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的和制度的、行为的和精神的文化氛围和传统,它是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形成的标志和最终体现”[1]。因此,德育品牌的建设有别于具体化的德育举措、德育活动,而应根植于学校文化传统之中,在文化溯源与校本德育中汲取德育品牌专业化、优质化的支撑与力量。
文化环境资源是学校的无形资产,是学校特色的根本所在,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另一所学校的重要标识。在德育改革创新实践中,一些学校基于自身学校文化传统和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学校德育品牌,在充分发掘学校优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德育的创新性发展。然而,仍有部分学校没有正确地认识学校文化传统与学校德育品牌的关系,将追新、求异与德育品牌的创新等同起来,没有从学校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中挖掘德育特色、凝聚德育理念。这种本末倒置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德育品牌的无根性,使学校德育品牌在未来发展中陷入困境,不仅难以真正彰显德育品牌的魅力,更难以担负传承德育品牌、创生学校文化、提升德育核心竞争力的历史使命。
二、将德育品牌建设内容与日常行为规范混为一谈
德育内容是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及道德体系的综合体,是一定社会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从我国已颁布的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来看,中小学德育内容分为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基本道德品质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或政治道德品质教育、道德理想教育四个方面。作为德育品质核心体现的学校德育品牌,不仅在内容的选择和提炼上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要为德育在实践中产生增值提供条件。学生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及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正确政治态度的形成是德育品牌的核心内容。而日常行为规范是对主体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二者在本质、特点与功能上都具有显著的差异。从本质上看,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一种外在约束,是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道德化的行动方案;德育品牌则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导向,教育性是其根本属性。从特点与功能上看,学生行为规范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行动准则,是学生思想、行为的底线要求,明确规定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哪些可以做、应当做、必须做或哪些不应该做、不能做;而作为一种抽象化的精神品质,德育品牌既是一种被社会理解和肯定的文化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中的折射,也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由他律走向自律的重要引领。其意义在于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成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学校德育品牌内容应基于学校文化,进行特色诊断和优势评估之后,提炼主题、明确内容。而部分学校时常模糊德育品牌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界限,甚至将二者等同起来。如一所小学为了让学校德育品牌系列化,其出台的《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内容》有三部分: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国学文化(弟子规及由其衍生而来的结合该校实际编写的《一日常规三字歌》),三是《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种忽视特色发掘、主题提炼等关键环节,将日常规范作为德育品牌创建的内容或主题,无疑弱化了德育品牌的教育意蕴和内在张力。
三、以德育品牌的外延式发展代替内涵提升
内涵式发展是以内部核心要素为动力与资源的发展,强调事物质量的改M、结构的优化、水平的提升等。与内涵式发展相对应,外延式发展是以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强调数量的增多、空间的扩展、规模的扩大。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教育质量、教育公平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教育发展模式逐渐由外延式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以人为本、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师专业水平逐渐成为教育改进的重中之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德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此相应,德育品牌的发展也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的德性成长作为德育品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而部分学校对德育品牌的内涵理解存在偏差,出现以外延式发展代替内涵式发展的误区。其一,把德育品牌建设归结为学校形象的塑造。虽然品牌常与形象相提并论,都被誉为是企业的灵魂,但品牌最核心的是一种精神的引领,一种内在的力量。形象仅仅是价值理念的外在表征,仅仅停留于形象建设或者以形象建设取代品牌建设,无疑是缘木求鱼,徒劳无功。其二,将德育品牌辐射效能的发挥等同于德育品牌的媒体宣传。宣传手段是学校德育品牌发展的重要推介,同时也是扩大学校德育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脱离德育品牌的实质性发展,宣传只会沦为形式化的空洞口号。当下,许多学校管理层将德育品牌商品化、产业化。学校投入大量经费聘请文化公司对德育特色、德育理念、德育产品进行系列化包装。尽管文化公司缺乏对学校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入了解,缺乏对学校德育理念的实践探索,但是却通过大量后期宣传使学校德育品牌声誉及知名度大幅提升。借助宣传的力量可能会使学校取得一定的短期效应,但从学校长远发展来看,这种商品化、产业化的德育品牌缺乏文化底蕴,远离学校师生价值理念,最终会与学校德育发展背道而驰。
关键词:地方高校;德育;实效性;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143-02
当前一些地方高校明显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德育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定位不清晰;建设的内容与形式严重脱离实际;德育体系中各元素之间存在错位及孤立现象;德育的手段缺乏创新;有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一个没有激情、缺乏主动性的“收发器”角色,其教育能力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些因素影响着地方高校德育的实效。需要我们立足现实认真思考,寻求适合地方高校特点的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增强其实效性。
一、牢固树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观念
德育要取得实效,就必须要不断更新德育观念。观念更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树立“大德育”观念
德育是实现我们国家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要从学生成长规律等方面来进行整体的规划,使之能共同发展和协调建设。贯彻全面德育的理念,地方高校应明确学校各种岗位育人的职责,要有具体的要求,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树立开放德育的观念
信息时代“虚拟大学”、“多媒体大学”已经出现,上网就是学生重要的生活方式。因此,要树立开放德育的观念,但要坚持正确的导向。
3树立人性化的德育观念
德育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合理需要,不能压抑、强制学生,束缚其个性的发展需求。也要考虑到其接受和内心认同的问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多彩的个性,使之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
4树立“生活—体验式”的德育观念
德育实际上就是生活,德育的根基就是鲜活的现实生活。离开了生活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地位就会降低,所以就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5树立动态德育观念
面对新时代和不断发生变化的社会现象,德育工作者要敢于面对和解决新的社会问题以及思想和心理问题,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以期取得好的德育效果。应积极地关注德育的动态发展。
6树立科学发展的德育理念
针对地方高校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个性差异及道德水平的基础,将德育建设总目标进行分解,形成阶梯目标,以解决以往德育建设中存在的目标过于远大和太宽泛、缺乏针对性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让目标成为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动力,最终通过科学的德育目标体系达到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育人效果。
二、确定科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
德育实效性体现德育工作的期望功能和实际功能的一致性。德育期望功能有时过高,也会导致德育工作定位不准。社会的多元化、多层次,使我们的教育环境、教育对象与以前相比既相似又有了新的变化。地方高校就应该依照现有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德育内容。
1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内容主要包括一些基本政治常识、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教育,大力进行“三观教育”,坚定学生的政治方向。
2精神文明的教育
主要含文明礼仪、社会公德等内容,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行为习惯和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新生一入学时,学校就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并从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入手,大力加强其基础的精神文明的教育。
3就业指导和职业道德
地方高校德育要突出职业理想教育,只有树立了职业理想,才会懂得珍惜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并为将来自己立志所从事的职业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地方高校还要加强以办事公道、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常识,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4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各种有益的方式关心关爱学生,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树立良好的“三观”,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生命教育就是“使学生成为热爱人生的人,同时也是善良的人”。生命教育不仅引导学生善待自己的生命,而且要推己及人,善待一切生命。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对自己有较深的认识,帮助学生尊重和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丰富生命价值,从“种生命”向“类生命”过渡,从而达到个人和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和谐。
三、德育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的德育工作既要继承优秀的德育思想政治工作传统,又要结合实际不断改革,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模式,创新工作方法。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两课”的德育主阵地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要改变现在德育实效性差的局面,必须要解决“主旋律”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尤其是要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存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育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太紧密、教学的质量不高等问题。如果道德教育脱离了实际,那这种教育必然是不完整的和缺乏实效的。我们要改变传统的道德知识灌输的单一教学模式,倡导“情境教学”、“活动教学”、“价值辨析”、“道德反思”等多种教学方式,力求构建有完整心理要素参与的道德学习过程。要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并积极进行正面的引导,注重坚持疏导和灌输的有机结合,有表扬同时也有适当的批评,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正常的学习中去。
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优化学校育人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主体精神风貌、人文气质的综合体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要大力加强校园风气的建设,通过积极开展健康文明的体育、科技和文化等系列的活动,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各种校园媒体的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并通过其来丰富师生员工的精神生活。舆论导向的正确发挥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这也是大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德育实效性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2加强专业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渗透
加强其他专业教育中的道德教育的整合与渗透,将我国优秀的道德传统渗透到其他专业学科的教学中。例如:通过汽车工业的大发展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信念,培养其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通过高速公路大发展的事实教育培养学生看到国家的发展变迁,增强为家乡做贡献的道德情感;在讲授专业课程时,不仅从技术层面讲,而且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去讲,告知学生这个专业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通过专业教育中的道德渗透,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增强学生道德选择的自觉性。
3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学生自我管理
要大力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成才,这也是自我教育的根本。充分地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们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样才能使德育更有实效、更为扎实,并能形成长效的机制。地方高校要积极创新和构建德育工作的“五自”机制,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让学生在“五自”机制实施中,得到发展、锻练和成长。
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道德存在于生活中,道德教育应当回归生活,融入生活,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来感受教育,提升道德素养。要加强课堂德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道德伦理说教无济于学生道德水准的提高,真正的德育途径就是实践。因此,要强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实施,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人,发挥德育在社会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做贡献、促学习的功能。从而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4注重全员育人,进行立体化、多层次综合教育
“三育人”工作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最基本、最广泛、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德育具有权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所以,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师资队伍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要进一步完善科学的德育工作体系,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德育功能,需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所承担的具体职责和任务,相互协调配合,形成卓有成效的德育合力。在教书育人环节,重点解决好“师德和教学”的关系,教学为本,师德为先,把师德建设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服务育人环节,重点处理好“师德与服务”的关系,把“三个一切”落到实处,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管理育人环节,重点把握好“规范与创新”的关系,将制度管理的原则性与实际工作中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制度教育和严格考评两个环节,突出人性化,把“要求学生做”变为“学生要求做”,改变学生在管理中的被动地位以取得较好的育人效果。
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环境因素的大力配合,要促进这三个因素的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使学生能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夸美纽斯曾指出,“教育始于母亲膝”。家庭的德育素养、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是关系到学生德行成长的重要因素;要努力地发挥好社各种资源的德育优势,充分调动校外的德育辅导员们等重要社会的力量;充分利用各种道德教育基地,努力让学生们投身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积极的熏陶,并能在基地中积极的成长,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做好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熊礼杭高校德育教育的人本化探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2]曾秀兰以人为本视野中高校德育的困境与超越[J].广东社会科学,2007(4).
[3]金祥林以人为本——和谐社会高校德育实践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4]杜春梅,范树成当代西方国家德育人本化的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7(3).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管理在德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就管理在德育方面的诸多功能及德育体系的构成进行了理论探讨,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管理的基本模式和理论框架。
一、管理是德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同智力教育相区别的是,德育注重的不全是知识体系的灌输与引导、它以向受教育者灌输和建立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为最终目的、对人直接进行从意识、观念、信仰到举止行为的双重作用和约束。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德育体系包含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观念层面,主要包括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基本理论;二是制度层面.包括有关的德育政策、德育法规等:三是操作层面.包括德育的方式方法.实现途径和德育管理、这里的管理,包括管理目标、手段、主体,客体等;四是物质层面,主要包括德育工作者、设施设备、经费等。在四个层面中,现念层面是根本。决定德育的方向和性质,同时为其他层面提供理论支撑;制度层面是规范;操作层面是基础;物质层面是保证。四个层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功能各异,共同构成德育体系、可以看出,管理这一带有强制性的行为约束规范,不但不被排斥于德育之外。而且构成了德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管理对于促进德育、提高德育效果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用一种新的、更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和评价管理。这里说的管理.指的是德育工作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教育,主要指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要方式的德育过程,一般说来、管理和教育是德育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教育以管埋为手段、管埋则以强制性的形式来实现教育目的,既不能把管理作用绝对化、也不能视管理为可有可无:从管理活动与教育活动的深层次剖面上做进一步的发掘.二者都包含计划、组织、控制等功能、都以规范对象的行为为最终目的,这是二者功能相同的一面比较起来,管理除包涵一定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和管理双方主现意志等.还包涵同社会生产力、管理环境、人的相互协作关系等相关的方面、这是由其双重属性所决定的。因此.在职能和涵盖面上,管理具有比教育更宽泛的内容。随着系统学、管理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研究的不断深人,对管理的多方面的作用正愈来愈为人们所了解,管理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教育形式、教育手段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重理论灌输而轻能力培养和重共性塑造而轻个性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日益受到挑战。管理的介人将成为未来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的一大特征。管理通过组织过程中各要素间合理充分的配置来规范管理对象的言行和思维定势,实现管理目的、以此起到德育的效果,客观上使管理具有了德育效应公那种把管理同教育相舒裂,进而否定管理重要作用的观念和做法,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会贻误德育的:
二、构建以策质教育为相导的粗育管理棋式
管理有机融人德育体系,实践中需要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制约和教育方式。
1.在管理方式上,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从管理的运作机制看、首先要在管理实现方式上,由直接管理为主逐步向间接管理转变。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教育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特别是受传统封建思想中.‘修身、养性’等教条的负面影响.重共性而不重个性培养卜教育呈现出封闭、集中的特点。这种教育形式反映到德育工作上、过多地强调说教,不重视管理.没有认真研究管理在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管理的方式方法显得集中、呆板,基本上采取以行政指令为主的直接管理。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大的摧动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社会结合的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不再通过政府指令性计创直接进行调控,而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利益杠杆来实现,人的行为方式的改变同样要在“竞争”‘“择优”的法则下进行,不能随心所欲或惟长官意志:在这种情况下.包括德育在内的教育体系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在管埋上,管理的内容、手段、实现方式等要素需要结合外部环境的改变进行新的调整。管理目标的提出和实现、不能依靠简单的行政指令,而必须着眼于管埋主体和客体的内在联系,科学设计管理指标和体系,将管理纳人教育的全过程统筹考虑。要打破层级制的界限.把管理目标分解为相互连接的行为约束机制,通过诸如风险、利益驭动来促使被管理者自觉接受管理,从而实现管理目的,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起作用的主要方式:
确立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德育管理模式、实践中需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忽视受教育者在情感、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搞“一刀切”的片面和绝对做法,没有把管理对象的差异在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式中反映出来,管理的层次和多祥性无从体现;二是违背管理的自身规律,对管理目标可能产生的约束作用缺乏准确的估价。制定不切实际的管理约束机制.总目标与子目标间没有必然联系,使管理名存实亡,造成管理失控。
2.在管理意识上.由被动型管理向主动型管理将变
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管理活动,由于受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管理的一切活动均以应试为中心,以高分为最终目的,使得管理成为简单的强制约束,丧失了其引导、教育、塑造的丰富内涵。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德育管理.没有把管理当做一种有效和必须的德育手段,管理成了游离于教育之外的可有可无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变成了一种应付、应急式的被动型管理。
这种状况的出现,同传统教育缺乏管理必要性的认识和不重视德育管理有直接关系。管理就其本质来讲,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因此,管理就是教育。教育捅盖管理则成为题中应有之义。确立主动型的德育管理模式,就是在充分汲取应试教育中被动、机械管理的教训基础之上。将管理这一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引入德育体系,使管理成为德育体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这是素质教育条件下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趋势。传统德育体系过于倚重说教式教育,并否认和排斥管理,特别在极“左.”路线的时代更是如此。这种情况。说到底是对管理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清。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没有管理的主动参与是不可想像的,这是建立主动型管理模式的认识基础。其次.管理要主动参与德育体系。素质教育条件下德育较之于传统德育,其目标,标准、汤盖面均包括了崭新的内容。完成这样的教育过程,要求管理在指导思想利方式方法上做出全新的调整。管理的着眼点着力点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人和物的机械管理,而必须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意识,真正发挥管理在提高育人质量方面的促进和保证作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教育的摒弃: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可以预见。管理在德育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显著,教育和管理作为两种基本方式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德育迈向新水平。
另外,管理在德育体系中的主动介入和有机渗透,为进一步增强德育的可操作性提供了新的途径。管理在德育中发挥作用,要通过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使得德育在目标、指标的制定和评价方面有了清晰可鉴的标准。使量化评价成为可能,为德育体系走向完善和规范化开辟了新的思路。
3.在管理形式上,由分嵌型、无序型管理向整体型、系统型管理转变
关键词:中学德育教育;国外模式;中国;启示
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在深刻转型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大环境中诸多不利因素对中学德育教育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也增加了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难度,迫使学校、家长和社会公众对中国目前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模式进行反思。本文通过对国外中学德育教育模式的分析,从中得以启发,使得我们的中学老师和相关德育人士与时俱进,不断在变革中探索与中国国情相适合的中学德育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
1中学德育教育
德育(moraleducation)也称道德教育,“德”主要内涵是思想道德品德,而“育”则是指培养教育。一般认为“德育”这一词在18世纪70、80年代早已经形成了。直到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1860年)一书中,明确把教育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education)、“德育”(moraleducation)和“体育”(physicaleducation),“德育”才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名称。从狭义来理解“德育”指的就是道德品德教育。而从广义而言,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就比较丰富,它是一个整体的互动过程,主要指的是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师)按照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要求以及被教育人员的需求,依据人生发展不同年龄段的思想道德和品质形成的特性和规律,运用不同的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中对被教育的人实施的道德品质、政治立场以及心理健康等相关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通过对德育教育概念和内涵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得知德育教育是有一套相应的运行机制,具有一些特定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的,而这些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最终会形成一定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模式。有鉴于此,所谓的德育教育模式就是指运用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进行道德教育、塑造、培养,进而形成具有一定理念、主体、方式的教育关系体系。中学德育教育模式的形成与一个国家的国情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国制订的德育教育任务目标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习惯有关,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建立和形成科学合适的德育教育模式,进而确保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使德育获得应有的效果。
2国外德育教育模式
一是理论教育模式。这种德育教育形式的核心理念和规则来自于现有社会中已经形成和存在的价值理念,是从这些价值理念中抽象归纳出的更具一般意义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将其细化为具体的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品德以及心理健康等规则。进而将这些细化了的道德规范构建成一个系统的德育教育体系,并由老师、家长及其他教育人士向青少年进行引导和灌输,使他们理解、认同并最终接受这些道德规范和规则,最后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习性和人生价值观。理论教育模式主要通过讲解、教授、强化、训练、榜样典型、表扬奖励、处罚惩戒等来实现德育教育的理念和目标。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现论教育模式的开创者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强调:“伟大品格的养成,需要通过科学、严密的管理和教学模式。管理是为教学服务,而教学是德育的最主要途径。”赫尔巴特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上偏重宏观理念上的教导,但是其方式手段也并不固化死板,他认为德育教育是一个老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互动过程,老师应该比较好地掌握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而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培养和约束,使其能够遵守相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习性和价值观念。从理论教育模式的理念、内涵、方式、方法的分析,可得出其主要有以下特性:首先是德育教育主要是以教师作为施教的主体,在德育过程中老师或教育人士主要采用主动的讲解、教授、训练、培养等来实现既定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第二个特点就是德育教育的实施手段和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填鸭灌输、强化、树立榜样典型,奖励或惩罚(训诫、惩戒)都是为了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辅方式和手段。二是自我教育模式。自我教育的德育模式主要由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并由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种德育教育模式倡导摒弃理论教育模式中教育者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被动接受的填鸭灌输的传统教育方式和手段,非常强调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自我学习和调节能力,主张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为学生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学习和培养的氛围和环境,让其在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基本道德规范中自我学习、调节和发展,并且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方式使学生参与多样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和实践,进而使学生逐步实现道德的自我塑造。杜威明确反对传统的填鸭灌输式的讲授、强化、惩罚训诫的教学手法,反对将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产品”进行统一化的培育。他非常提倡学生在基本道德规范内的自我学习和发展,非常推崇美国式的独立、个性、自由的教育理念和精神。他提出了自我教育模式的三个核心主张: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成长以及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自我教育德育模式强调学生自我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主张学生自己调节发展,进而形成内化的道德习性和价值。其主要的实施方法和手段有:情景模拟、对话交流、参与互动、自我学习、角色扮演、现场实地体验等。自我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学生的自我学习自主发展作为道德培养的主导;二是自我学习和发展是在符合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原则的范围和基础上进行的;三是非常注重道德教育的氛围和环境,尤其是学校和家庭的环境,重视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的作用;四是非常强调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三是新道德教育模式。此种教育模式主要是由美国的教育家弗里肯纳、英国教育家威尔逊等著名学者在分析批判了理论教育模式和自我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可以说新道德教育模式是理论教育模式和自我教育模式的有效结合,它既强调通过讲授、强化、训练、榜样典型、奖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约束,又非常注重学生自主性的自我学习、自主发展,关注学生的独立、个性和自由;不仅重视传统理论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而且也强调实践活动对德育的影响。英国著名教育家、新道德教育模式的支持者威尔逊指出:“如果追求奴隶制度,需要的是规则和鞭子;如果追求民主社会,那么需要的是复杂的机制和交往的环境,道德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此种道德培育模式不是靠强制灌输,更不是处罚与惩戒,而是在基本社会价值理念基础上的自我发展学习的健康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这些实践活动应该是有一定目标来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而不能是随意而为的。因此新道德教育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它的实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给学生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
3对中国中学德育教育的启示
通过以上国外三种不同的德育教育模式的分析对比,我国的德育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发展,需要在借鉴国外德育教育模式关于个性、民主、自由的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与中国传统德育教育中的社会理想、责任、义务等方面紧密结合,形成更具中国特色的、更具针对性的和更具操作性的中学生德育教育模式。首先,在继承和强调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积极功能的同时,还需要逐步借鉴国外的理论教育、自我教育以及新道德教育模式的优点,以教育理念方式创新为突破点,不断改进和完善德育教育方法,并以中学生的人格教育和人性化教育为抓手;从多元化的渠道和途径共同建立独立、个性、自由与自律相结合的综合式的德育教育模式,注重教育中的人际之间的互动交流;还要依据实际情况构建和完善具有社会整体性的德育理念、价值、知识和规则体系,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进一步探索学生道德约束与引导的校内外整合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适合中学生的个性化自我学习发展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式,并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环境的同时构建一套系统的道德价值评判标准体系。其次,按照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各地的现实条件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方面的课程安排和调整,补充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德育内容的课程。可以借鉴美国在各中小学开始增设公民课程和道德课程的做法,逐步在有条件地区的中小学增设相关公民课程和道德课程。借鉴法国对中学生自由人的德育教育理念,以及吸取英国对中学生理性精神和自治精神的道德培育理念,注重对中学生自我责任、社会责任、爱国主义、守法自律等公民精神的培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始终,进而将我国的中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具有社会道德属性的公民和劳动者。最后,在借鉴国外德育教育的具体运作方式和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学德育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没有充足的投资资金,德育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只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加大对德育教育的人才、技术、设施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西部边远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使德育教育和创新发展在智力保证的同时有充足的资金后盾。此外,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还应不断拓宽社会资金投资德育的渠道和方式,构建多元化的德育资金投资机制。
作者:卿艳珺 单位:兴安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田梅溪.初级中学德育教育培养体系建立[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2]郑永延.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4]赵旭琴,苗翠环.我国社会转型期中学德育的有效途径[J].科教文汇,2009(4).
[5]曹承慧.美国的道德研究与中学德育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9(9).
[6]罗骋.试析英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5(7).
[论文摘要]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主导要素是对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培育与发展;其二是增强综合性与实践性,整体构建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实践活动体系;其三是德育课程形态回归生活,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
一、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要素
课程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聚集点。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演进和文化行为中积淀形成的长久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该民族文化演进的纲要。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是整体和谐、辩证综合。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人生运用整体思维,把人放在与天地社会的动态联系中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化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接触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主导思想,就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所有传统美德都与这种整体精神相联系。传统价值观总是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整体,强调国家统一、社会太平。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获得了统一,这与民族精神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成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材料。这种思维方式及其传统道德对维护国家统一,幸民族团结,调解人际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不仅重视整体和谐,而且强调辩证综合。例如:儒家追求“仁爱”,崇尚道德,但并不否定刑罚;主张“德政”,但不否定法治,从而形成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这里边蕴含着辩证综合的思想。儒家还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人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正己修身的人生修养也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这种修养方法对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道德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产基础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传统道德,必然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实现中西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现在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采取闭关自守、全盘否定,或崇洋、全盘西化的两种极端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分析、鉴别、学习、借鉴、吸收、利用,在的指导下,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整合。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西方学者注重归纳和实证,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逻辑,从道德现象、具体事例、个案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各自的教育理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中国学者则注重演绎,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逻辑,从概念出发,说明或指导实践。这两种思维方式恰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西方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师生平等对话;而我们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讲授和教育导向。这方面同样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再次,在教育内容上,特别是西方文化中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如改革开放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互利互惠观念、公关信息观念、商品市场观念、文明消费观念等,更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同志指出:“发燕尾服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才各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育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活动载体。要培养学生完整的德性,必须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初步构建出德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
1、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做法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生;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内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总目标转化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具有年级梯度的具体目标,并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依据总目标,从广义上认识德育,确定德育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他们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及“五爱”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环境道德、刚强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法纪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法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心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环境、承受挫折、自我调控的心理素质。德育内容五项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统一体。其中思想教育是灵魂,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础。要分别研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以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论上仅仅把德育视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是以五项要素为纬,以各项要素质的不同层次为经,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而解决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的重复、脱离实际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五要素横向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五要素在年级与学段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经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化”与“外化”的过程,五要素促进着学生德性的整体化发展。
2、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德育课程不仅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这是由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
首先,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
其次,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它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中到此并没有完结,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得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上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这就如同体育与智育不同的道理一样,体育如果只在课堂上讲授体育知识和理论,不让学生到体育声上去实际锻炼,怎能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同理,德育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怎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从而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而脱离实际的倾向,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国论文联
再次,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学生的品德素质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在面临的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潜在的品性变为显性的德行,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来认识和评定其品德发展水平。同时,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认识个体品德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如果不把认识理解的道德知识运用到道德实践中,不仅自身品德不能得到切实提高,而且会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只有把品德培养引向道德实践,德育才能取得实效,同时,德育实践也是克服学生主行不一现象的最好途径。所以真实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品德形成和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因此,中小学德育课程在整体构建德育目标内容基础上,要树立“新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理念,整体构建本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包含德育的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四个紧密联系的要素。
三、回归生活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形态
1、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形态的一种改革趋向
回归生活的趋向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理论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促进了德育课程类型的变革和发展。其表现为原来占一统地位的德育学科课程开始由理论体系向生活体系转移,同时,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如德育活动课程、德育综合实践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等,德育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精神环境等)也纳入德育课程范围。在近年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组研究编写的《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在德育回归生活上进行了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自然办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六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2002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所持的德育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上要求,即“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新课程标准设计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等四个生活维度,提出了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六大生活主题,充分体现了生活德育的理念。
2、回归生活是学生道德主体性形成的源泉
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的重大意义在于更加切近德育的客观规律。第一,生活是德性发展的动力源泉。道德是人的“生活规则”和实践结果,人的道德素质所体现的是对生活规则的运用能力。社会实践不断丰富着道德活动家的条件和环境。使道德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水平逐渐提高,随着人参与社会实践程度的加深,社会实践不断对人的道德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与人目前道德水平这间形成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道德需要。这种道德需要包含着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是人参与道德实践、发燕尾服自身德性的动力。德育活动课本形式和途径灵活多样,与社会生活建立起多种联系,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引进了源头活水,增强了动力。第二,促进德性的整体性发展。传统德育课程偏重于道德知识体系和道德认知,现代认知派又将认知引向单纯的道德判断和思维技巧,造成德性发展的片面性。完整的德性应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个体只有置身于道德实践之中才能达成这种统一。同进,道德意义上的完整德性不仅要成就自我,还要通过成就自影响社会,成就他人,即完整的德性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同样,只有参与生活实践,才能实现这种统一。这两种统一表现为人在现实的道德情境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即道德主体。《德育》读本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主体的“双主体”理念,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止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在教育者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发燕尾服道德能力,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开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道德主体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德育 评价体系 构建
建立科学的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突出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科学的原则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原则
(一)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则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加强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祖国的过去和未来,增强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自觉把自己的成长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职业性原则
职业教育既要准确反映和适应现代职业对人的要求,又要为现代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和制度保证。随着现代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精专化,现代人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的形成和发展,并通过职业与社会及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事某种职业成为人重要的社会化途径之一,职业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现代人的规定性。中职教育德育评价是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更是由一名合格学生向一名合格员工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科学性原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道德等方面都在发生着亘古未有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目标追求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广大教师深感目前开展德育工作较之其他工作存在着更多的困难。学校的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面对新情况,必须在创新上下工夫,在创新中求加强,求适应,求发展。要改革中职德育的内容,克服脱离社会实际、背离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情况,重视中职德育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一致。
二、基本框架
(一)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评价
这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中心环节和基础,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德育为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包含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是中职德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只有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切实评价的基础上,对中职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现状做出科学的评估和描述,才能制订出正确的教育计划,并付诸实施。第二,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是对德育结果的检验。要想对已经实施的德育过程的成败和经验教训做出评价,最基本的方法是坚持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的需求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对教育者的评价
教育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对中职教师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专业技术,更要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实现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传统教师功能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现今的教师通过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在课堂中的职责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创新、团队开发、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发现个人意义、营造积极氛围和进行自我评价。因而教师角色应定位在引导者、唤醒者、研究者、探索者、促进者、评价者、参与者和开发者的高度。
(三)对中职教育德育工作过程的评价
德育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特点。一方面,受教育者的品德内容、形式、能力的发展经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过程,并且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另一方面,品德基本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德育实践是符合德育过程的规律的。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实施德育内容,必须经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德育途径是客观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有效的途径,选择效果优良的途径。对中职教育德育过程的评价要充分的考虑两点:一是德育的内容和途径是否能支撑德育目标的实现;二是德育的过程能不能和社会、企业、未来的职业发展紧密联系。
三、应注意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高职德育 孝文化 感恩责任 忠诚奉献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坐落于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有着深厚的孝文化底蕴。我院从2000年开始,利用传统的孝文化资源,探索高职德育新模式,以孝文化为切入点,构建以感恩教育为特色,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主阵地,职业精神与创业教育和德育综合评价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一、从孝道到“感恩”,搭建思想教育基础平台
传统孝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有落后于时代的东西,作为民族的文化传统,更多地包含了我们民族的优秀的带着共性的传统和精华。孝文化作为民族的文化传统,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而是深深地融入民族的文化和民族意识之中。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孝文化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特别是以孝文化传统明显的孝感,要科学梳理,深入挖掘,充分发挥孝文化的优势。孝文化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来看,包含着对人的整体性和社会性的理解、对人的历史继承关系的肯定;孝文化从情感上包含着人类真挚的亲情,特别是对他人的关爱;孝文化从价值观念上推崇对人的社会价值的理解,强调人的责任,孝文化从道德伦理上,强调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
我院以弘扬传统的孝文化入手,营造感恩和亲情的文化氛围,搭建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平台。进入新世纪以来,针对学生中独生子女比重越来越高,价值评价多元化影响越来越大;学生来校前主要关注考分、升学,到校后,关注感情和就业;在升学教育中,思想教育的内容比较大空泛等情况,通过感恩和亲情,用传统的孝文化来搭建思想教育的基础平台。
1.挖掘孝文化的优秀传统。我院协同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先后创作出版了《千古孝子黄香》《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与实践》《孟宗的故事》《无敌孝子剑》《中华孝文化研究》《寻根问祖》《苍歌》等作品,为孝德教育增添了新的载体。
2.开展感恩家庭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积淀了厚重家庭亲情关系。父母对子女寄予厚望,忘我付出。但是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学校,并不能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我院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以感恩家庭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和学院社团活动,开展一句话、一封信、一件事生动具体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感恩。
3.利用社会资源展开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我院将感恩教育与孝感的红色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开展“走红色革命路,做可靠接班人”活动,每年组织学生赴革命老区大悟县、应城汤池等地参观学习,在驻孝感某部军史馆、孝感市老干所建立德育教学基地,并请现代孝子楷模黄来女、田子君等来学校与学生交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学生对家庭父母的感恩,推衍到对学校、社会的感恩。
4.发现、培养感恩典型。在感恩教育的基础上,发现感恩的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发挥典型的作用。我院的谭之平带母上学,艰苦创业的事迹感动了社会,成为感恩的典型,被授予孝感市十大孝子、湖北省道德模范、全国十大孝子、全国道德模范等。随后,学校掀起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的活动热潮,将感恩教育引向实践,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和品质。
二、从“责任”到“忠诚”,启发敬业创业的职业精神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敬业和创业精神,要求学生忠于职责、忠于职守、忠于事业,要培养学生忠诚的职业精神。
传统的孝文化中“孝”和“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孝的本义是孝敬父母,其中包含主动地承担起对亲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由孝而忠,善事父母,忠于民族和国家。孝文化包含着很多具体、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叙述的大多数是以顽强的自立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用自己的劳动来回报自己的亲人、国家。
我院通过弘扬孝文化,激发学生对亲人、对事业、对祖国的爱,倡导学生树立责任感,培养学生忠诚,拓展孝文化的现代内涵,将孝文化教育融合到专业教育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职业和国家的责任和忠诚。
1.培养学生感悟责任,明确学习目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国家和学生家长所期盼的是后代能够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回报社会。这与古代的孝文化对后代的要求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学生更要有自立自主的精神。我院从尽孝的责任入手,将孝文化教育与学生入学的认知教育结合起来,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熟悉和热爱专业,学好本领,立业创业,培养学生的职业感情。
2.树立创业尽孝典型。孝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行动,历史上的孝道故事都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承担孝的责任。我院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业尽孝的谭之平,宣传身边的感人事迹,感动学生。动员学生将对亲人、对学校和社会的感情转变成实际行动,组织义工社,组织学生回自己的家乡服务,通过典型的示范和实践体验,树立敬业乐业、劳动创业的精神。
3.学习训练,养成热爱专业、忠诚职业精神。在职业教育中,不少内容对高职学生是枯燥的,也有些技能训练是单调的,这需要学生以意志的力量,以热爱专业的敬业精神来完成。在我院的专业教育中,引述在专业上精益求精的典型和先辈事迹,引导培养学生的感情和意志,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4.通过实践性教学,感受前辈的忠诚敬业精神。孝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表现在丰富的内容上,更多蕴涵于民族的意识里,存在于每一个中华民族成员的潜意识和行为中。在企业中,老一辈的工人、技术人员身上都显示着这种优良的精神和传统。在实践性教学中,将敬业精神和对企业忠诚的品质培养作为重要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
三、从“忠诚”到“奉献”,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理论教育
孝文化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统人文精神和社会整体价值观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种传统的道德人文精神和社会整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社会主义道德有相通和继承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核心的是在肯定个人价值基础上,坚持将社会共同利益和人类命运放在首位的价值观念。而孝文化强调社会的整体性、人类社会的历史的继承,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强调对民族国家的忠诚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的道德思想,是在肯定个人利益和满足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坚持把回报社会、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孝文化所强调的是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感恩父母、报效国家等基本思想,与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也存在内在的一致性。社会主义的道德实践,强调加强自身修养,实践“八荣八耻”。孝文化强调修身克己、立身齐家、和谐和睦,并将这些基本的道德修身要求提升到治理国家的境界,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八荣八耻”是对中国传统优秀的道德文化,是孝文化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的道德思想强调在彰显个性、肯定个人的价值,肯定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性与社会的共性的辩证统一,并将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因此,社会主义道德思想是孝文化中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发展。而作为传统的孝文化所包含的道德思想和伦理观念,与人们的亲情相连,融化在人们的社会意识之中。以孝文化为底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能丰富思想道德教学的素材,增强课程的感染力。
我院坚持以孝文化的思想文化资源,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将理想建立在社会利益的基础上,以回报社会,为人类做贡献为最高的追求;在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上,强调忠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做忠诚的爱国者;强调忠诚于事业,敬业奉献;在人生价值追求上,强调以社会进步和有利于社会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在道德伦理上,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培养对社会的仁爱之心。
四、从理论到实践,构建和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高职德育是一个体系,健全的德育体系必须要有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其中重要的是德育评价机制。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既是对学生德育成绩的考核评价,也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检验,还是保障德育工作落实的重要措施。我院不仅将感恩教育、专业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孝文化为特色的高职思想教育体系,还将这一教育体系与科学的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形成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1.确立全面的德育目标模式。构建高职德育评价体系,必须明确德育评价标准。我院建立了以思想素质为核心,以学生日常操行、孝行、感恩、实践性教学社会评价为重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内容,以“感恩、责任、忠诚、奉献”为特征的目标模式。在高职学生目标模式的设计中,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的多样化和多元性,并将学生的三下乡、敬老爱幼无偿献血、向希望工程捐款、义工实践等活动纳入考核范围;充分注意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做到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德育为先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自立自信为宗旨,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信息网络和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的设计中,将德育作为首要的内容,将德育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各种隐形的课程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计算学分。建立多主体评价,包括辅导员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任课教师评价、实践性教学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评价的对象包括对学生个人、班级等团队和教师、辅导员等德育的管理人员的德育工作评价。
关键词:学校;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7-0014-02
什么是课程资源呢?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化资源。在教学中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研究新课程下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落实德育新课程标准,提高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现状
1.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联系不紧。仅仅凭借课本、教材、纲要和一些守则是远远不够的,一些道德标准、高深的理论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抽象的内容影响了青少年的理解,单一的标准影响了青少年的多样化发展。特别是鉴于油田地区经济较发达,文化生活较丰富,学生知识面较广的实际,德育的形式更应该灵活多样。
2.教学过程不完全适应学生的主体需求。传统教育的方向、内容、目标主要不是从学生出发,而是把学生作为被塑造的客体,结果导致与目前学生主体的核心价值相背离。
3.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目前学校主要是以灌输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忽视德育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在社会层面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学生低参与、甚至不参与的现象。
4.结果认识与行为不协调。道德价值标准存在虚化的现象,学生的道德行为已完全社会化,学生在道德认识上都知道怎么做,但道德行为却做不到。
二、开发与利用德育课程资源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现代教育强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它强调学习是外部环境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认知主体对学习的能动作用;提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强调学习环境对有效形成意义建构的作用。提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的四大属性。
2.教育传播理论。现代教学借助计算机传播教学信息,教学设计就必须依托教育传播理论。教育传播理论认为教育传播的知识、技能、思想意识等信息是由预定的教育目标和确定的教育对象所制约的。因此在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时,必须仔细研究教育传播的特定对象——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来设计教学情景。
3.系统论。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媒体等构成的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系统。根据系统方法论原理,一个有机整体的功能效果大于部分功能效果之和。教学要处理好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三、开发与利用德育课程资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对具体教学内容和素材类型选择和描述必须是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2.开放性原则。德育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素材资料的各个部分需要不断增添新内容,以提供更具时效性的教学信息资源,这是内容的开放性;同时,素材资料是以可独立使用的,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添加、删减和重组,体现了使用方式上的开放性。
3.目的性原则。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是德育学科的显著特点,因而材料的选择、编写(辑)应紧紧围绕教材知识点,具有典型性、有说服力,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这个根本目的服务。
4.系统性原则。知识点是选编素材资料的基本依据,应按教材主要知识点的顺序有系统地编排各类素材,这样才能做到具体教学内容不遗漏,保证素材资料的覆盖率,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求。
5.生动性原则。多媒体网络技术本身就是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于一身的。德育课的资源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将使教学的方法手段发生深刻变革,彻底摆脱德育课程的单一化、简单化、学科化的倾向。
6.仿真性原则。就是针对教材某一章节的德育点,设计虚拟校园、社区、家庭,让学生进入其中活动,使学生通过仿真模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去感悟道德,反思行为。
四、开发与利用德育课程资源的基本途径
1.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
(1)学科资源。是指教材的文化内涵,包括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环境资源。包括校园的布局、花草树木、景点、各类专用教室等。
(3)文化资源。包括名人名言、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刊、小报、唱国歌、队歌等校园文化。
(4)活动资源。主要是指学校开展的艺术节、运动会、主题班队会、传统节庆活动等。
(5)社区资源。主要是指油田学校所处的社区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如居民小区、文化广场、青少年宫、江汉油田第一口油井纪念碑、水杉公园、科技馆等。
(6)教师资源。主要是指教师的师德规范。
(7)学生资源。如校园之星、特长少年、优秀班队干部等。
(8)网络资源。指网络上提供的大量德育资源。
关键词:广西中职 ; 德育教育; 情境教学 ; 探索实践
一、研究背景
据问卷调查,广西大部分中职生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然而仍存在不少问题,较为突出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成绩专业技能不好,自认为“低人一等”,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心理给中职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导致消极不上进,行为偏激等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德育工作要有成效,首先必须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二是学生的行为习惯,特别是职业道德的培养仍需加强。不少用人单位反映,有些中职生过于娇弱,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吃苦耐劳,经常跳槽。如何激发中职生对于专业工作的热爱、养成优秀的职业道德是当前中职德育工作的重点。根据对上百家企业调查结果分析,企业录用员工时首先看重的是职业道德,其次是团队协作精神,最后才是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企业用人的黄金法则是“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选人总是将“德”作为第一要素。
中职德育的有效路径在于如何渗透和整合做事与做人,改变学生的厌学状况,使其尽快地融入企业和社会中。而传统的德育课有高大空的说教倾向,学生普遍不爱听,导致行为习惯较差,咎其根本原因:一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手段、单调的教学方法所导致;二是部分中职生态度不认真,学习习惯较差,把读书当作混日子。鉴于此,同行们曾做过许多努力,其中采用情境教学就是行之有效的一种途径。情境教学汇合多种感官刺激获取信息,通过多样化交互性的教育活动形成多维结构的情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使学生充分体验情境教学带来的收获和乐趣。
情境教育的理论研究有:(1)马克思关于环境与活动的统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哲学原理;(2)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理论;(3)主体性教育理论;(4)建构主义情境认知理论;(5)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论。在世纪大转折时期,国际基础教育发生了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大变革。其基本走向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课程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与沟通;推动课程建设的多样化、个性化,以适应学生的选择需要。
二、研究价值
(一)优化广西中职德育情境教学环境
本研究结合社会对课程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深入探索优化中职德育课堂情境教学模式的尝试。情境教学虽然很早就有同行开始探究并初具规模,但在具体运用与操作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材料不能充分反映主题、材料过多过滥或脱离实际等问题,甚至在课堂中出现好的情境但未能及时发现与应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这些问题,在新课改的实践中,结合广西中职生及我校专业的实际情况,探索归纳出“积极上进、身心健康、技能过硬”的教育理念,研究如何在广西中职德育课堂中优化情境教学环境,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到“学有兴趣、学有乐趣、学有成效”。
(二)凸显广西职业教育的地域特色
广西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主动适应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信息交流中心的国际区域合作新高地。到2013年,广西将推动建设南宁首府职教园区等4个城市职教园区;还将组建经济贸易、数控机电、电子信息、物流、旅游服务、现代农业、护理等专业化职业教育集团20个左右,鼓励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这为广西职业教育带来挑战和机遇,也给德育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三)符合广西民族地区传统的本土特点
首先,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经济相对于珠三角地区发展较为落后但民风淳朴、教风纯净。其次,广西沿海沿边沿江,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未来广西人才竞争不再是知识技能的竞争,还有身心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竞争。再次,广西职业教育在教学思想、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及推进素质教育上与广东还有差距,必须加速追赶。目前具有广西特色的中职德育探究基本上没有,本研究在学习和借鉴全国德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中职学校德育建设如何突出广西风格,校园活动如何突出民族精神,德育教学如何突出地域文化,师生关系如何突出民族团结等方面,结合广西和学校的现实情况,探讨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职业德育发展之路。
(四)顺应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当前广西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表现在: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加快,产业技术不断更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扎实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步伐加快。其次,广西北部湾港口建设飞速发展。北部湾港已建成泊位227个,万吨级以上56个,北部湾港吞吐量达到1.53亿吨。港口与高速公路和铁路相接,已具备较为齐全的港口运输服务系统。广西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需要大批技术人才,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需要大批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广西经济建设需要职业教育提供劳动力水平方面的支持,而职业教育首当其冲的就是德育为先的构建。
三、预期目标
本研究通过实验与探究达成以下目标:
1.立足于广西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中职德育情境教学模式。
2.与行业专家共同研究探讨,摸索总结出一套提高道德素质的情境教学理论体系和适应行业岗位的德育人才培养模式。
3.通过本研究的实验探究,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培养创新精神的现代教学环境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
4.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板块融合,构建独特的校本化的情境课程模式,推进整个学校德育教学的创新变革。
5.广西特色的中职德育情境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最终目标致力于培养适应广西民族地区经济、广西北部湾经济和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人才。
四、主要内容
(一)德育课程研究:
1.优化情境教学的价值取向、维度、功能、结构、类型、基本模式以及优化机制等。
2.生活情境模式、专业情境模式、热点情境模式、野外情境模式和典型情境模式的优化与整合。
3.德育情境课程的校本化研究。
4.建立学校德育课程情境资源基地。
5.网络环境下情境教学模式、网络专题探究模式和网络特色自主模式的构建。
(二)“课堂教学”基础上的具体拓展:
1.经验与现状研究
(1)广西中职德育教学基本经验及存在问题的诊断与分析
(2)广西中职学生学习特点与教师教学特点的调查与研究
(3)广西中职德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及其教法与学法的研究
(4)通过对学生认知结构层次及现状的调查,制定出符合广西和学校实际情况的中职德育情境教学模式
2.广西中职德育课堂情境教学模式的案例研究(个案研究)
3.专题研究
(1)广西传统乡土文化与德育情境资源整合与研究
(2)广西北部湾与德育情境资源整合与研究
(3)广西民族地区和东盟平台、西南经济圈提供德育情境教学平台和资源的研究
(4)广西民族风情及与东盟国家间贸易往来的新情况与德育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
(5)广西行业典型人物研究
(6)广西青少年文化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磨合的研究
(7)广西现代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教学整合的研究
4.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军事训练、公益活动、义务劳动、勤工俭学、环境体验、志愿者活动等)。
5.构建思想道德校园网站:开设优秀博客空间,开发班级网页、专题学习网页、心理辅导专栏,设立BBS论坛。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德育教学;实施策略
1引言
21世纪是一个经济、科技、人才各方面激烈竞争与发展的时代,德育作为21世纪教育的灵魂,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实施,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新课改中的重要内容。高中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主要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帮助我国人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赢得优势。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其内容比较抽象,使得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虽然高中数学是一门自然性学科,比较抽象,但是,只要在具体地教学实践中加入重视高中数学教学的情感因素,并准确把握教育的切入点,就一定能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例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一道选择题,并将题目中的答案做出了修改,很多学生自己算出来的答案是A,但是,有的学生记得书上的答案应该是B,于是有的学生选择了B,在对学生的做题情况做出解答时,首先笔者对学生的这种修改答案的行为提出了批评,告诉学生他们这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更是缺乏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一种表现;其次,又进一步指出学生要在学习中不仅要向别人虚心学习,还必须拥有批判的精神,切忌不能人云亦云。在点评中的这几句话不仅情真意切,更有效调节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可见,只要教师准确把握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就一定能在枯燥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
2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的策略
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学科中蕴含的德育教育思想,结合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将德育教育实施到高中数学教学中。
2.1学校必须加强对数学学科德育功能的重视
我国教育部提出在新课标的实施中应注重“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将德育教育回归到生活中、回归到基础教育中。在高中德育教育中,应通过不同的渠道来实施,各学科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体,因此,高中数学德育教育应结合学科特点来实施,这是最有效途径。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但是,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学校对学科德育功能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一线教师对数学学科德育功能的有效挖掘。这就要求学校应加大对学科德育功能的挖掘,加强对教师师德队伍和人格修养的培养。例如:鼓励教师外出学习或参加培训来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
2.2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数学教学观主要是指数学教师对数学基本信念、基本看法、基本态度,这种观念决定了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过程。只有数学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数学观,并充分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加强对数学学科育人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学科的德育功能。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史上的辉煌成就来培养学生的祖国荣誉感。
2.3加强对数学课外实践的重视
新课程要求加强对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数学应尽快占领第二课堂领域,加强对课外实践的重视。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特点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实习作业:成立数学实验室、设立数学活动课、数学建模等实验活动都是数学第二课堂的重要形式。可见,数学第二课堂也是实施学科德育功能的重要阵地。例如:在高三数学的选修Ⅱ中,在学生学习完“概率与统计”这一章的内容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实习作业:要求本班的每名学生对自己家庭中的月均用水量进行调查;然后,学生可以将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并完成教师设计的一份实习报告。学生要想完成这个作业需要通过一个写作、交流、实践的过程,需要学生将平时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完成。通过这次调查研究,不仅可以使学生懂得珍惜水资源的珍贵性,更能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这样就将智育与德育教学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4通过改变对学生的评价融入德育教育
一直以来,我国受教育体制的影响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上,而对于通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个性化品质的评价、情感体验等德育成效的评价内容几乎并未涉及。心理学方面的实验表明,如果对学生进行不同方面的评价将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学生良好的情感反应也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不良的情感反应也必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智力活动等产生一定的受挫感,从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评价观念,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并在评价中充分发挥数学学科德育功能的作用。总之,教书育人是每一名教师的职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育人的作用任重而道远。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追求、有品质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周花香 单位:泰州中学
参考文献:
【摘 要】诵读经典,传承华夏文明;诵读经典,提高德育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言课程的基本特点。”“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所以我们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提高德育素养,正是让学生在诵读,欣赏、品味中,感受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体味中华经典诗文的独有的内涵美和韵味美,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启迪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关键词】经典;民族文化;德育素养
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诵读经典,传承华夏文明;诵读经典,提高德育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言课程的基本特点。”“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所以我们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提高德育素养,正是让学生在诵读,欣赏、品味中,感受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体味中华经典诗文的独有的内涵美和韵味美,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启迪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首先,安排诵读的时间,以及规定的诵读的篇目。在大量诵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摸索出积累,背诵古诗词及诵读古诗文的方法。在晨读给学生提供十分钟经典诵读,课前五分钟集体背诵经典诗文,另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识水平,低年级要求诵读,背诵《三字经》、歌谣,以及课本规定的篇目;中年级要求诵读,背诵《千字文》、《弟子规》以及课本中规定的内容;高年级要求学生能诵读,背诵《论语》中经典的段落,并加以理解运用,和课标中规定的诗篇等,在读中去感悟,体味其中的意境美,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另外还规定每周一节经典诗文课,指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理解其内涵,以及激发同学们对经典诗文的喜爱之情。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的激情,培养学生诵读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其次,创设经典诗文环境。“昔孟母,择邻处”,孟母的故事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荡漾着经典诗文的气息。当你步入我们泡子学校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优美的环境,置身之中,你就会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一首首健康活泼的经典诗文作品,一句句寓意深刻的格言,像一朵朵绽放的小花飘逸着浓浓的芬芳,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使学生在浓厚的经典诗文的氛围中,感受中华传统的文化,并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你看,校园的橱窗中张贴名师名句,用他们特有的人格魅力熏陶着学校的每一位学子;操场四周的墙壁都写上诗意的语言;楼中的走廊,挂上同学们精心编制的经典诗文小报设计,凝聚着同学们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与感悟,同时也表达出学生们对经典诗文的特殊的意境;班级定时更换经典诗文的内容,有激励学生学习的诗句,有立志做人的名言,有提醒教育学生行为的诗句语言“冠必正纽必结”“轻声慢步过走廊”――营造校园环境,打造儒雅书香校园,享受着整个校园古朴典雅的诗词氛围,让学生时时刻刻与先哲圣贤对话,沐浴在经典文化的长河之中,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校园的每一处都孕育着经典诗文的文化内涵,每一处都充满着这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书香满园关不住,一律墨韵顺风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诗文活动。在学生感悟理解过程之中,使每位学生都感受到了中华优秀的古典文化,并从中领略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意境美,并在实际教学中深刻理解运用,从而激发学生们对经典诗文的喜爱,因此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校举办了“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诗词诵读比赛活动,学生们尽可能地把对诗词的理解用表演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经典诗文的传承;我们学校经常用重要节日“六一”“七一”“国庆节”“元旦”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诗词朗诵会和经典诗文比赛;在高年级还经常开展中华经典诗文鉴赏活动,提高学生的鉴赏兴趣,鉴赏能力,鼓励学生作诗。我们学校成立了诗词协会,学生纷纷发表创作的诗文,《绿叶》诗刊,得到了家长、社会的极大关注。为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发扬,我们举办了《书香家庭》《书香小博士》等活动,让书香不仅在我们校园广为传承,在社会上也要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既丰富了校园文化氛围,又拓宽了诗词进校园的渠道。这一系列活动对学生的德育素养无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起到了以诗育情,以诗育人的良好效果。
让我们与经典同伍,与经典通行。我们诵读经典,不断探索,让经典浸润我们的人生,让经典陶冶我们的德育素养。“江山代有人才出,世上今人胜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