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27: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精神性。这是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所谓精神性是指文化必须是与人类的精神活动有关的,与人类精神活动无关的物质就不能称之为文化,如山河湖泊、天体运行就不属于文化范畴。
2、社会性。文化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它是人与人之间按一定的规律结成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与人在联系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在共同认识、共同生产、互相评价、互相承认中产生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会有文化。
3、集合性。这是指文化必须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许多人共同的精神活动、精神行为或它们的物化产品。它是由无数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任何个人都无法构成文化。
(来源:文章屋网 )
一、辽海文化与辽河文化
2004年10月,辽宁省历史学会等单位在大连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对于“辽海”一词的概念,学者们大多赞同以其作为“辽河流域黄渤海以北广大地区”的代表性的区域文化符号。④此即辽海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上,顾奎相、陈涴、董守义、王绵厚在辽海文化的地理范围上的观点接近,都认为应包括东北全部。⑤2005年,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陈涴老师从地理、历史、文化三方面对“辽海”作为文化符号的合理性进行了考察,认为用地理、历史、文化三要素来阐释“辽海”文化符号,认为其作为东北地域文化符号是有道理的。⑥但是,其目的在于,用“辽海”作为东北地域文化符号,而不仅仅是辽宁地域文化符号。2006年,她又对“辽海”文化符号的地理范围进行了缩略化处理,认为应以“辽海”冠名辽宁地域文化,其依据有三:第一,“辽海”能涵盖辽宁地域历代界域范围。第二,“辽海”从古至今都是社会公认的辽宁地域称谓。第三,“辽海”能彰显辽宁文化源远流长之深厚底蕴。2008年,陈涴对辽海文化的广义和狭义地理范围做了界定。对辽海文化广义的地理范围的界定,她认为“应涵盖渤海、黄海以北之整个东北区域”①。对辽海文化狭义的地理范围的界定,她认为“今山海关以东,至渤海、黄海间的空间范围”。2009年,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田广林老师对早期的辽海地区做了阐述,认为“主要是指东汉时期公孙瓒据以起家的多民族错居杂处的辽西郡和置于辽东郡西部的辽东属国一带,地当今滦河中下游的河北东北部至辽宁中西部和内蒙古东南部一带”②。2010年,王禹浪、王文轶对辽海文化的范围四至做了界定,认为“其东到日本海,南到黄、渤二海,西临大凌河,北达吉林市至农安县一线”③。“辽河文化”是辽宁地域文化的主干文化。其理由,主要有四:“辽代”、“辽宁”均因辽河得名。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辽河流域古文明是辽河文化最重要的历史与地理的支撑点。“辽河文化”是全省辖域内的主流大系。从历史上看,海洋文化直接关联着海洋经济的发展,甚至同样存在发源于福建等东南沿海的妈祖文化的传承轨迹。但是就历史地理常识而言,古代所谓的“辽海”是泛指辽河以东地区或渤海的辽东湾。同时,在近代,“辽海”曾经是东三省的旧称,已成惯例。因而,若人为地重新将之硬性地缩小范围,界定为辽宁地域文化的标志,似乎未免欠妥。辽宁实施建设“海上辽宁”战略和建设“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战略。在此大势面前,确认或选择辽宁地域文化的标志性称谓,则需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既关注“河”文化,也要观照到“海”文化,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抛开基于历史问题的学术争论,面对这个现实,把辽宁地域文化的主体标志确认或选择为“辽海文化”这种表述,似乎也有其特定的理据,也说得通如果能够“约定俗成”,获得广泛的认同,也未尝不可。④综合以上各种论述,我们可以得知历史上的“辽海”一词包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渤海辽东湾。另一是指辽河以东沿海地区,即“辽东”。金毓黻先生通过对大量史料的考证,在《静晤室日记》中得出结论,说明整个东北,即山海关以东地区均可称为“辽东”,即“辽海”。历史上的“辽海”不仅疆域广大,且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从传说到历史,从实物到文字记载,线索清晰,内涵丰富。称辽宁文化为“辽海文化”,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大“辽海”的外延。这是一种历史事实,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⑤
二、辽海文化的特点
对辽海文化的特点,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但多是就其中某一方面概括性论述,缺乏分阶段、历时性的动态分析。其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大方面:(一)辽海文化的早发性。董守义、马天东认为“辽河流域的文化具有明显的早发性”⑥。陈汉洲和王天平等在其论述中也有所阐述。(二)辽海文化的创新性。董守义、马天东认为,“辽河流域的文化具有卓越的独创性”。王天平认为,辽河文化具有“卓越的独创性”⑦。顾奎相把辽海文化的特点表述为“率先起步的原创性”⑧。(三)辽海文化的与时俱进的特点。董守义、马天东认为“辽河流域的文化具有不断的赶超性”。王天平认为辽海文化具有“一贯的创新性”。刘芙君认为辽河流域文化具有“与时俱进”⑨的特点。(四)辽海文化的多元性。白长青把辽宁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点表述为“复合型的民族文化特色”⑩张志强的观点是“多元一体”和“不同民族形式和风格的混合交融”輯訛輥,叶立群的观点是“多民族文化的聚合”、“不同经济类型中的文化碰撞和交融”輰訛輥。张亚冰的观点是“多民族的融合、外来因子的浸入,从而形成了东北地域文化多元碰撞与交融的特征。”輱訛輥黄松筠的观点是“多民族文化聚合的构成方式、多元文化类型共处的并存方式、民族文化融合中的开放性与兼容性”輲訛輥孙玉景的观点是“融合与杂糅1.四大族系文化的融合2.三大地域文化的融合”輳訛輥。(五)辽海文化的再生性。叶立群的观点是“多种社会文化类型的重叠更替”輴訛輥董守义认为是“非持续发展”,“反复地从头再来”輵訛輥,表现为再生性。董守义、马天东认为,“辽河流域的文化具有频繁的更替性”輶訛輥。
作者:刘春福 单位:营口理工学院
吴文化代表的基本特点主要有:
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青铜文化:考古学上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又称青铜时代或青铜器时代,由张光直院士最早提出;工商文化:“苏南模式”盛极一时,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繁华之区,今天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成为全国乡镇企业的一面旗帜。
(来源:文章屋网 )
1、唐代文化基本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文化体系庞大完整,发展程度高;二是唐代文化极具开放性;三是唐文化有着明显得向民众靠近、重现实世界、不僵守古制的特征。
2、唐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主体,汉族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至唐初已近成熟的阶段。成熟阶段的文化有保持自己特性的信心和吸收消化他类文化内容的能力,因而有容纳异己的胸怀。
3、部分由于这个原因,佛教、伊斯兰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异域宗教才能一步一步进入中国。传入中国的影响极大的天竺佛教文化最终也确被中国本文化融合而中国化。
4、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训诫,作为理念形态的儒家文化以“和为贵”,有相当大的包容性,这也是唐文化具有开放性的一个内在原因。佛教文化也是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文化之具有开放性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英语习语 特点 文化内涵 英语教学
一、结构固定
结构固定是指英语习语结构有其本身的完整性,其中各个组成部分是固定的,不可任意拆开或替换。例如:
1)live from hand to mouth(勉强糊口),不能写成live from the hand to the mouth,也不能写成live from a hand to a mouth;
2)under the weather(不舒服),不能写成under weather或under a weather;
3)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不能写成Love me,love my bird.;
4)like a cat on hot bricks(焦躁不安,如热锅上的蚂蚁),不能写成like ants on hot bricks。
这正如不可把汉语中的“乱七八糟”说成“乱八九糟”,也不可说成“糟七乱八”一样。
二、语义整体
习语的语义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因此不能根据组成这个习语的各个单词的意思来理解习语,否则就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例如:
1)pull one’s socks up振作起来,鼓起勇气,加紧努力(误:提起自己袜子)。
If you want to be considered for promotion next year,you’d better pull your socks up.如果你想明年被提升,你最好还是加把劲。
2)know where the shoe pinches知道困难所在(误:知道鞋子在哪儿夹脚)。You didn’t experience that,so you don’t know where the shoe pinches.
你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你不知道困难在什么地方。
3)lose one’s head惊慌失措(误:失掉了头)
这正如我们汉语中有大量的习语也不能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如“捅马蜂窝”的意思是“闯祸”;“穿小鞋”的意思是“(受)打击,(受)排斥”等。
三、语言形象,通俗简练
1.英语习语常利用双声和韵脚来增加美的感受
例如:as busy as a bee;as red as a rose;as green as grass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
Health is better than wealth.(健康胜于财富)
2.英语习语有时利用对仗的形式
例如:Easy come,easy go.(来得易,去得快)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No pains,no gains.(不劳不获)
3.英语习语常利用词的重复手段
例如:face to face(面对面)
hand in hand(手拉手)
shoulder by shoulder(肩并肩)
all in all(总而言之)
fifty-fifty(平等地,机会均等)
4.英语习语往往破坏语言规则和逻辑推理
例如: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对手),其中动词该用单数却用了复数。
Money makes the mare to go.(有钱能使鬼推磨),其中不定式to go中的to,按英语语法该省略。
have one’s heart in one’s mouth非常吃惊(误:把心放在口中)
as fit as a fiddle精神奕奕(误:像提琴一样强健)
四、具有历史文化渊源
企业文化之所以在近年越来越受到更多企业重视,主要是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确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也成了企业经营中重要环节。那么企业文化是什么,我们怎么来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呢?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比较认同这一观点: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工作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很多企业老板认为企业文化很有用,能提高企业执行力、竞争力什么的,于是就请个策划人或老板自己整一些所谓企业文化,其实就是几个标语和口号,就告诉员工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企业领导者和策划者设定和策划的出来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它是一种凝聚人心来实现员工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宗旨、道德风尚以及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等,是一个系统管理工程,绝不是一个标语,或一个口号,也不是谁想导入谁就就能导入的,她一定要有一个实践和认同过程。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对内要具有一定凝聚力,总体而言,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备以下六大特点:
一、能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的价值观。
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在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老板或负责人在自己都不认同的东西,还要员工去执行,例如笔者曾服务河北的一家食品企业,这家老板口口声声讲民主决策,事实求实,要员工讲实话,可事实上老板在民主决策之前自己早已专断,民主只是走走形式,所以后来导致老板不发话就是民主决策了事情,哪怕屁大的事要他作决定,否则大小事都干不成。你说老板的这种主张能得到认同吗?答案是肯定的,最后得到认同是在老板面前员都学会了说一套作一套的工作行为。
二、能在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
有一家企业价值观是这样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但在这个企业和员工做的时候就完全变啦。企业经常是不按时发工资,对员工的承诺不兑现,于是老板忽悠员工,员工骗老板,骗客户,他们做法与他们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却大相径庭。
三、使企业员工产生使命感,使企业产生积极的因素。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使员工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能激励员工积极的工作,使员工对未来充满憧憬,反之,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悲观厌世,甚至自杀。象最近富士康公司的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造成富士康的员工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个人职场情商低;二是社会竞争压力大;三是企业管理有问题,这个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说富士康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才导致一些员工产生消极厌世心理和行为。
四、简约明了,令人心悦诚服;
企业文化的核心主张一定要简洁明了,我们可以看看国内外著名的企业文化,都可以精简一句话或一个词,如海儿的诚信文化——真诚到永远,非利浦的进取文化——我们一直在努力。这些沟通语都很简洁易懂,而令人心悦诚服。说道这里笔者又想起一个策划咨询公司在给一家企业提交企业文化方案,其中有这一理念 “精进更进阶”看起来也很简洁,但进行测试时,很多员不明白什么意思,所以说企业文化的核心主张不但做到简洁易懂,还要令员工心悦诚服。
五、能使企业产生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记得美国管理学家说过: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企业文化就是核心竞争力。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事实上企业文化已经超越了管理范畴,其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不可复制的竞争文化。而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或者说是品牌文化的竞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最有力竞争武器,而且是不可复制的。
六、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的感情。
企业文化不仅能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和员工高尚情操,而且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感情。无论走到哪里员工对企业的一草一木总是充满怀念,听到或看到企业代表人物、标志、广告、产品等总是有一种亲切感。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对内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形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能使企业产生积极的作用,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体说来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力的作用。企业文化可以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使员工万众一心、步调一致,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事实上,企业员工的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明确的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如果企业的目标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的利益,即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那么说明这个企业凝聚力产生的利益基础就具备了。否则,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企业凝聚力的形成都只能是一种幻想。
其次,良好的企业文化具有引力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仅对员工具有很强大引力,对于合作伙伴如客户、供应商、消费者以及社会大众都有很大引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稳定人才和吸引人才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样的道理合作伙伴也是如此,如果同样条件,没有人不愿意去一个更好的企业去工作;也没有哪一个客户不愿意和更好的企业合作。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引力作用。
第三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让员工自觉的按照企业要求去做事,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方向和方法,让员工自发的去遵从,从而把企业与个人的意愿和远景统一起来,促使企业发展壮大。
第四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无形中是对员工起着激励和鼓舞的作用,良好的工作氛围,自然就会让员工享受工作的愉悦,如果在一个相互扯皮、勾心斗角的企业里工作,员工自然就享受不到和谐和快乐,反而会产生消极的心理。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
1、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
2、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3、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4、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5、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日语文化 日语教学 文化特点
一、引言
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发展历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日本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矛盾和对立的现象,同时兼具和谐统一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地东方文化―日本文化。
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文化的载体, 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外语教学包括语言、文化和言语教学三大内容。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密不可分, 二者结合的越紧密, 学习者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就越强。不了解文化要学好语言是不可能的。学生只有理解了语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才能做到正确地使用语言。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心理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存在很大差异, 所以对于外语学习都会存在交际障碍和困惑。因此一个好的日语教学过程应当不仅教授不同语境下日语的语言表达, 还应该引导学生领会不同语言表达背后的文化内涵, 使学生在对其文化的理解中加深对语言现象的领悟。只有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互相渗透, 才能达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目的。
本文从分析日语语言特点入手,探讨我国目前日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研究如何将日语文化与日语教学融合的日语文化教学模式。
二、日语文化特点
日本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数千年的绳文时代,以此经历了原初文化、封建社会文化和近现代文化等历史发展时期。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有着它独特的特点,有许多不同于中国、西方文化的发展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在日本的文化中,有许多看起来矛盾对立的现象,然而又和谐统一在一起。这种发展历程促成了当代日本文化别具一格的特点。
谈到当代日本文化,首先需要提及的日语的暧昧。日语中的暧昧性表达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并在日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语言上主要表现为委婉性表达,使用温和、婉转、间接,向听者表达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日本文化的开放性也是相当罕见的。日本文化以一种罕见的开放态度,在其历史活动中,先是吸收了中国的汉文化,特别是先秦孔儒的实践理性精神,后又消融了西方欧美文化,铸成了本身的开放机制。然而,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并没有使其成为一锅煮的大杂烩,在其对外开放、广泛吸收的背后, 还存在着一个更为深刻的内在的文化容纳选择机制和交融。
日本文化集自卑感与优越感于一身。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发展迅速,日本拜倒在西方文明的脚下,开始走欧化的道路,对西方列强在日本的强权百般忍让,体现出日本文化的自卑感;然而在另一方面,他们又用从欧洲学到的东西来向东方国家炫耀,对东方国家大动干戈,不断地向亚洲国家显示其优越感。
三、当前日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日语教育人士对将文化因素导入语言教学重要性认识的逐渐深入, 当前国内多所高校在日语专业设置中除了开设传统的日本语言和日本文学课程外, 还开设了日本概括之类的文化介绍类课程, 涉及关于日本的地理、历史、政治、社会、宗教、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从这些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 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已逐渐被日语教学界所接受, 但是也不难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分离设置。结果使得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无法即时作用于对方。使得学生很难将文化课中学到的文化内涵渗透到语言习得的过程中, 也就发挥不出文化内涵对语言习得的辅助理解作用。
对文化教学的内涵存在理解偏差。目前各高校的文化概况课程所介绍的日本地理、历史、政治、风俗等都还停留在表层文化上, 而能被日语语言所用的应该是能体现日本民族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深层文化内涵, 所以如何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贯彻到日语教学过程中, 这个问题还有待解决。
四、日语文化教学模式的建议
根据日语文化特点以及目前日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日语教学模式的建议如下。更新教学理念,认识文化教学在整个日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作为日语教学引领者的教师,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教授一门语言。的同时也是在传授一种文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使用日语时能自觉地排除母语文化的干扰,遵循日本的文化习俗。文化教学应具有密度和深度。教师要把文化教学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树立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的观念, 不仅要教授学生语言基础知识, 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现象中的文化内涵。只有让学生领会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才能将所学的语言知识真正融合, 提高语用能力。树立学生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采取灵活多变的文化教学法,增强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开一些影视欣赏、文学鉴赏这类的课程, 通过一些好的电影和文学作品, 扩大文化内涵的层次, 加深学生对日本民族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深层文化内涵的理解。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日本文化;海洋性;特点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191-02
一、引言
塞廖尔・亨廷顿曾说过:“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下,经过许多代人无意识的集体选择而形成、积淀起来的。一个民族的文化一旦成为一种传统,就会对该民族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反作用力。今天,文化已然成为不同民族的身份标识。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有助于加深民族问的相互理解,促进交流。
《辞海》规定:“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据此,从过程来讲,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过程,即“人化”过程。从结果来讲,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人化”后的产物。因此,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只有经过人类实践或加工后的物品才可称之为“文化”。
根据人、自然、社会的关系,文化系统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物质文化是由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产生的、可触知的文化事项,包括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物,它是文化的表层。制度文化是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的产物,包括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组织形式等,它是文化的中层。精神文化是人与自我意识关系发展的产物,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发展进化,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它是文化的底层,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曲金良主张:“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其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因此涉海性是海洋文化的显著特征。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岛国,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必然受到海洋的影响,其文化产物也必然与海洋息息相关,存在海洋性特点。
二、日本物质文化中的海洋性特点
(一)饮食文化
日本饮食文化的海洋性体现在其原材料上。典型的日本料理有寿司、刺身(生鱼片)、天妇罗、章鱼烧、清酒等,多以鱼食为特色。日本人自称为“彻底的食鱼民族”,据日本政府2013年度《水产白皮书》称,2012年日本国内鱼类产品食用消费量为652万吨,处于世界前列。
在日本,伴随着鱼食文化的兴盛,各地渔民每年都会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来庆祝丰收,如“鲍鱼祭”“虾祭”“螃蟹祭”“海胆祭”等等。还有一些与鱼有关的节日,如每年的5月5日为日本的男孩节,也叫“鲤鱼节”。
(二)服饰文化
日本的传统民族服饰是和服,因日本属“大和民族”而得名,它起源于中国隋唐时期的官服,后经日本人历代改良,逐渐发展成为适合日本民族穿戴的独特服饰。
和服种类繁多,根据性别、场合不同而不同,穿戴繁琐,需别人帮忙才能完成。根据季节不同,和服表面会纹上不同的图案。和服几乎全部由直线构成,只在领窝处开一个口子。如将和服拆开,其面料仍然是一个完整的长方形。和服以直线创造美感,能显示出庄重、安稳、宁静等特点,适合不同体型的人。
和服蕴涵着日本文化的海洋性特点。日本地处日本海和太平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本人对自然的变化极其敏感,体现在和服上,是根据季节而描绘的不同纹样图案,这些图案多以动植物及自然现象为主,如花鸟虫鱼、松竹柏、山水川等。另外,日本夏季全国气温普遍较高,降水充沛,气候炎热,为了顺应这一环境,和服设计宽松,衣服上的透气孔有8个之多,且和服的袖、襟、裾均能自由开合,具有良好的通气性。
(三)建筑文化
日本的传统建筑明显受到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在日本绝大多数地区,夏季通常漫长、炎热而又潮湿,为适应这种气候,日本传统房屋的底层稍稍抬起,脱离地面,使房屋的四周和下方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日本传统住宅几乎都是木结构的,因为木材具有冬暖夏凉、柔韧抗震的特性,因而成为日本建筑的首选材料。
日本传统住宅的典型代表是和室,和室地面铺有榻榻米,在和室里不需要穿鞋子(包括拖鞋),赤脚走在以自然素材灯芯草做成的榻榻米上,犹如徜徉在大自然一样。和室内部是开放式的,没有实墙,仅用活动的拉窗或隔扇分割,既保证了空间的利用率又兼具便利性,同时纸质和木制的拉窗或隔扇具有良好的吸潮调湿作用,又因榻榻米的使用,和室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性,充分体现出日本民族与海洋互动时的智慧。
三、日本制度文化中的海洋性特点
(一)婚姻与家庭
日本四面环海,火山地震频发,自然环境恶劣,国内适宜稻作农耕的平原稀少,古代日本人多以撒网捕鱼为生。因此,为了保证劳动力数量,日本女性在婚姻与家庭中的作用,与内陆型中国相比,更加受到重视。如中国古代女性长期遭受裹足之苦,以满足男性的畸形审美,而善学的日本却并未移植这一做法,其原因在于海洋性作业的撒网捕鱼不同于内陆性的育苗耕种,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若作为劳动力的女性被裹足束缚,则无法保证家庭收入的稳定。
另外,日本自大和时代开始,长期存在“访妻婚”,直到平安时代后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长达一千多年。访妻婚又称“妻问婚”,这种婚姻是夫妇别居,男女各自与自己母亲和同母兄弟姊妹同住,男方在晚上进入女方家中,短则翌日清晨离开,长则在女家逗留数年,然后回到自己的家,所生的子女随母亲生活。这体现了母系社会中女性的特权和中心地位。同样,在今天的日本婚姻制度中,女性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的日本家庭中,妻子负责育儿持家,掌管经济大权。
日本现代家庭制度与中国的家庭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在日本传统的家庭制度下,家长位于权威结构的核心,长子继承家业,非血亲者同样可以成为家庭的正式成员。日本的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基础群体,它同时又是一个经营家业的经济组织,具有功能群体的性质。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和日本社会的一个重大差异,即中国的家庭遵循严格的血缘原理,人的信任关系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并且很难超越这一范围;而日本的家庭遵循能力原理,人的信任关系很容易超出血缘关系范围。之所以如此,恐怕也与日本人为应对被海洋隔绝、恶劣的生存环境有关。
(二)民族与国家
日本99%的人口属大和民族,“大和”一词源自公元3世纪的日本政权所在地的大和地区,之所以日本人自称为“大和民族”,与日本四面环海的岛国环境密不可分,一般来说,岛国因海洋天然的屏障,不怕外敌入侵,历史上日本也很少被外族入侵成功过,岛国因封闭的环境,最怕的是内部战乱,一旦内乱,无处可逃,再加之日本火山地震频发,日本人需要“以和为贵”,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日本的民族性格具有极端的矛盾性,他们“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如果深究产生这种民族性格的根源,恐怕也与海洋的变化莫测密不可分。海洋在风平浪静时,显得迷人优美,在波涛汹涌时,又显得面目狰狞,无法捉摸。大海这种极端的两面性无异会渗透进日本民族的文化基因。
海洋民族因海洋的残酷和封闭,其生存方式和生活样式必然带有竞争性和扩张性。日本自成立国家后,从公元4世纪至20世纪中叶,一直谋求对外扩张,以释放生存压力。历史上日本多次入侵朝鲜,妄图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进而称霸世界,其背后的文化动机恐源于此。
四、日本精神文化中的海洋性特点
(一)文学艺术
岛国的自然环境决定了日本文学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海洋性色彩,自觉或不自觉地涉及到航海、海上探险、海外贸易、海外扩张等内容。早在“记纪神话”中就出现了“山幸海幸”的传说,甚至连日本岛的诞生都与海洋有关。《浦岛太郎》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深刻反映了古代日本人对海洋的向往与眷恋。《土佐日记》、《平家物语》、《雨月物语》、《蟹工船》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日本人与海洋的互动关系。
另一方面,谚语作为最简洁凝练的语言,最能反映民族特性,日语谚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涉海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海洋鱼类相关,如“鲷鱼烂了依然是鲷鱼(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二是与海洋生活相关,如“未见大海先备船(未雨绸缪)”。三是与海洋环境气候相关,如“沙丁鱼云(卷积云)”等。
(二)
神道教是日本传统的宗教,以自然崇拜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祗。神道教的重要仪式“禊祓”是在水中清洗自己的身体,除去污秽和罪恶,仪式所用的水最初是海水,后来逐渐使用河水,用盐洁身。海水在神道仪式中代表着神圣,可以清除一切污秽和罪恶。
另外,日本民间普遍存在着海神信仰,海神信仰指日本海民群体在其所从事的涉海生产生活过程中,为确认自身与海洋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一系列旨在表达对各种人海关系的认知情感的文化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衍生的文化实践手段。海神信仰与日本神道教关联密切,带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以及多神崇拜的神道特点。今天,日本存在专门的“海神神社”和法定假日“海之日”。日本亦呈现出海洋性特点。
五、结语
与政治、经济等概念相比,文化是最稳定的因素,文化性格昭示着民族命运,欲了解一国民族性格,最好的途径是研究其文化。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研究其文化有助于促进两国的深层理解。
通过分析日本文化中物质、制度、精神等三方面的代表性事项,可以看出作为岛国,日本文化具有鲜明的海洋性特点。
参考文献:
[1]陈建宪.文化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黄桂峰.从日谚看海洋文化的特点[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7).
关键词:多元文化艺术教育;文化意识与理解;社会重构
美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MulticulturalArtEducation)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特色。如今,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已经成为美国后现代主义艺术教育潮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并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关注。
一、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出现的时代背景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及广泛影响是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产生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代背景。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大范围爆发,多元文化主义再一次被世人广泛关注并波及到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多元文化主义具有多种功用,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历史观、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也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它们之间的共识可概括为:美国是一个多元民族和族裔构成的国家,美国文化是一种多元的文化;不同民族、族裔、性别和文化传统的美国人的美国经历是不同的,美国的传统不能以某一个民族或群体的历史经验为准绳;群体认同和群体权利是多元文化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美国社会必须面临的现实。[1]据此,多元文化主义论题频繁出现在美国教育领域,旨在促使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起就增加对不同文化和自己文化传统的理解。在美国国内不断强调关注种族多元化、追求社会民主化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紧随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开始盛行。相同的社会议题同时出现在艺术及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在艺术领域,出现了对不同身份艺术家待遇不公的纠偏,尤其关注不同种族、性别艺术家获得机会和待遇公正等问题。在艺术教育领域,带有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评论人士不断质疑,当时美国的艺术史、美术馆以及艺术教育课程体系通常反映的是以欧洲中心主义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偏见,将其他文化群体排除在外。后现代文化主义理论的兴起及蓬勃发展促使相关学者越来越密切地关注此类社会文化现象,纷纷阐释并批判这些现象背后所暴露出的带有偏见且扭曲的文化历史观念。相关领域学者更加力求还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博物馆展览及历史课本的真实性。针对社会中广泛存在、并直接表现在艺术及艺术教育领域的种族、阶层不平等等现象,一些学者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艺术教育价值的追问转向如何实现其社会建构功能,即艺术教育如何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增进学生文化自尊及对其他文化群体的理解?艺术教育如何在社会变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多元文化艺术教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特点。
二、美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
美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兴起与广泛推广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为艺术与儿童文化意识发展的关系、艺术教育社会重构作用的基本立场两个方面。
(一)艺术与儿童文化意识发展之间的关系
艺术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性特点能够对儿童形成文化意识、进一步理解多元社会起到促进作用,这是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首先,儿童具有获得文化知觉和意识的潜能。Smardo与Schmidt指出,儿童到了五岁就已经形成对自己、对同伴的态度,而且开始发展出文化知觉,也开始学习社会流行的对族群及其他不同文化的态度。[2]根据Parsons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观点虽然非常个人化,但对文化却是开放的,他们对艺术持着非批判非偏见的观点,对于源自儿童生活社区及儿童自身经验艺术的学习都是儿童进一步获得文化概念的良好起点。[3]这些研究成果都表明,儿童具有获得文化知觉和意识的潜能。其次,艺术所具有的文化特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获得、文化理解能力的发展。Freedman指出儿童从很小就能够开始学习艺术与社会生活的相关性,这是了解一件艺术作品为什么被珍视的重要步骤。他认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开始学习分类、差异和推理,而且能够辨别艺术作品的风格、主题、形式、意义和目的。在这个层次上儿童开始了解为什么不同的个人和文化团体会创造出不同的表征来代表相同的主题(如人、动物、事件等)且能抓到这些不同表征的价值。Freedman特别指出,因为外表相同的艺术品可能在意义和目的上有很大的不同,在比较来自不同文化的艺术品时,教师若能敏感地指出这些不同就能帮助儿童看到一个事实,即对艺术的了解需要突破仅仅对它表面形式及呈现内容的研究。[4]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探究技巧和视觉敏感性的发展,自身文化意识以及文化理解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二)艺术教育社会重构作用的基本立场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艺术教育家JuneMcFee就在其著作中指出,通过人类学方法研究文化获得的结论表明艺术及其实践被不同的文化群体所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组群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持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认同。[5]可见艺术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文化色彩,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文化族群个体都有其特有的文化特点,并直接显现在他们的艺术观及艺术实践中。[6]承认艺术是文化的产物、重视文化在审美议题讨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被广泛认可。在此基础上,艺术教育除了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以外,通过专门的课程设计还能够达到促进学生获得不同文化认同和理解等一系列文化效应,突出表现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多元文化、多元种族的社会,使学生在主流或者非主流社会形态下发展出积极的自我身份认同,最终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不同时代文化群体价值系统所运用的艺术符号中认识到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进而能够整合相关信息并进一步达成对这种多样性的认识与思考。[7]艺术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分析与批判能力的思考者,能对自身生活环境与社会阶级加以审视,进而使用社会行为技巧参与自身命运的塑造与掌控。这是艺术教育反对精英主义、努力去除精致——大众艺术界限,进一步促进社会民主变革,以达成社会重构目的的直接表现。据此发展起来的文化多元主义艺术教育理论与课程实践具有坚实的基础。
三、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以培养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及社会意识为主要旨趣的目标定位
与传统艺术教育将培养学生艺术能力及创造性为主要目标不同的是,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将目标定位在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及社会意识的培养。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提倡者认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提供了基本的信念、价值观以及赋予生活以意义和结构的基础模型,它使个体成为多样社会群体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在其中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因此,了解文化及其多样性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显得尤其重要。[8]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将学生审美经验的积累建立在世界范围、多个民族文化群艺术经验的基础之上,更加强调对艺术作品、艺术史等艺术现象社会文化背景的关注,关注学生在丰富的社会背景及文-38-《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年第9期化意义的层面上进行艺术学习和分析,目标旨在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所处文化的理解。不仅如此,通过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实施,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群体所拥有的特别的文化艺术传统,接触不同文化价值下的艺术设计和媒介表达方式,对于艺术问题的思考直接将学生引向对特定文化群体相关社会议题的思考,使学生关注到不同文化群体特色及其文化价值观,在种族平等、社会公平的基本立场上消除文化群体刻板印象及社会偏见、进一步探讨社会道德和民主责任,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进一步上升为学生社会意识的形成。所以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目标不再仅仅是教授艺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能力,而是将艺术教育的功能进一步扩展,凸显艺术在现代人类生活中的文化意义及社会功能。
(二)突出多元文化议题的艺术教育内容
基于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特有的理论基础及目标定位,研究者和实践者倾向于突出多元文化议题的艺术教育内容。首先,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内容更多关注能够反映多元社会文化的艺术形式。例如能体现多元文化价值的通俗艺术、民俗艺术、边缘艺术、本土艺术等,这些艺术形式包含大众文化、民间习俗、两性平权、人权平等、种族歧视等当代社会议题。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内容不再仅限于西方主流文化的精致艺术,而是扩展至能够反映不同种族、文化和性别等团体的概念和议题。使学生在接触各类艺术形式的同时体验、理解它们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及当代社会议题。其次,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增加了能够体现全球性议题的艺术教育内容。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快速进步,地球村上各个国家彼此的关系更为密切。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内容增加全球性议题主要包括能体现政治、经济、科技、人权等交错关联的艺术内容及形式。教育内容不仅强调世界各个民族的共通之处,同时也关注不同文化之间,尤其是主流文化和次文化之间的差异。体现全球性议题的艺术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并欣赏全球范围内多样的艺术形式,以多元文化社会和地球村的公民自居,适应地球村时代。最后,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内容强调基于文化议题的学生艺术表达和创作。主要包括基于本土题材的艺术表达和创作,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并进一步探讨不同群体如何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比较东西方及其它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不同文化群体学生的集体创作等等。此类艺术教育内容能够使学生认识并尝试不同文化艺术表达与创作风格、分析研究各文化如何演变及发展、探讨社区如何透过艺术建立归属感等等。一系列相关的艺术表达和创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理解艺术表达创作过程,同时也使学生逐步建立起社会批判意识及公平审视、对待文化差异的社会责任感。
(三)注重学生群体文化特点的民主教学方法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方法尤其注重教学过程中民主精神,直接体现为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群体的文化特点,使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在学习不同文化背景艺术的经验中理解自己群体文化、尊重他人文化。[9]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教学方法以社会学、人类学为基础,尤其关注文化本质属性及文化过程的相关议题,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所属某一文化群体的人是如何形成并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的。带着这样的经验学生进一步关注艺术作品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在社会文化脉络中学习艺术领域相关知识并进行深入的文化内涵探讨。第二,以此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首先要承认教育是一种带有文化性、社会性的干预,必须要正视自己的文化社会偏见,时时察觉而不影响教学方法的民主性。第三,教学活动坚持以学生及其所在社区文化为中心的特点,教师注重运用学生及其所在社区的文化价值观及基本信念来设计并实施教学活动。第四,教学强调运用人类学方法辨识文化团体及在其价值观与实践影响下的审美表达与创作。在研究学生所处的文化团体艺术时,注重搜集关于他们所处的动态文化社区环境的信息,以此作为分析其艺术品及艺术实践的依据而非仅仅依据主流的文化意识形态。在研究非学生所处的文化团体艺术时,教师和学生通过诸如搜集各种书面、影像材料及个人史料等,获得一系列有价值的人类学数据信息,进一步理解艺术乃是一个社会整体中的有机构成部分,而不能脱离其社会文化土壤来进行解读和分析。第五,提倡不断挖掘并谨慎地使用反映文化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够更民主地呈现教室、社区乃至国家中的社会文化与种族多样性。最后,教学方法时刻关注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特点、性别、年龄、社会阶层、政治、宗教及种族等因素所造成的人际互动的高度复杂性,努力寻求一个更民主的方式,使弱势群体能有机会融入艺术教育过程并表达意见,也使优势群体能检视出自己文化中所习以为常的偏见。
(四)强调学生文化群体特点和师生合作的人类学评价方法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中的评价与传统评价方式的不同,更加重视来自不同种族、民族、社会阶层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对于学生学习成就及课程实施的影响。对于学生学习成就,相关研究者提倡评价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成果,尤其要将学生所在文化群体特点纳入评价考查范围之内,鼓励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如访谈、观察、问卷、记录、日记等方式完成对学生的评价。[10]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一方面是考查、记录学生参与多元艺术教育课程过程中其艺术能力、文化理解力、社会意识与责任的发展进度和水平。另一方面更是要在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过程中建立带有文化群体特点的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力求无论学生来自何种文化群体,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文化身份,接受公平的教育待遇。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多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除了验证学生学习成果之外,确认教学过程中权利和资源分配是否公平也是课程实施评价的重要目的。因此,形成性评价构成了课程实施评价的主体部分,尤其关注教学情境中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所有成员及他们之间的合作状态。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多元文化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调动知识并将其带入教育过程中的能力、共同合作形成一个具有文化应对特色教育环境的能力,同时他们是否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进一步影响经济、政治及社会机构的思路及设想也是评价关注的一个方面。非正式的师生课上讨论评估,学生分析学生访谈艺术家的情况、对当地社区的调查、撰写课堂行为评估报告,都是教师、学生和社区能够共同参与的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可见,人类学的方法不仅能够提供实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手段,同时也是进行教育评价的重要途径。[11]
四、美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传统文化;特点;教育功能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1.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就是多样的,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特点。因此,不管在什么历史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是能及时吸取那个时代最精华的时代精神,不断实现自我创新和自我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内部诸侯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这都造就了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各种文化的优秀内涵,都被中国文化兼容并蓄,形成今天的内涵丰富、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之所以延续至今是因为它可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大浪淘沙的敏锐,在接受外来文明的同时不忘审视自己,所以才能做到生生不息,与时俱进。
2.重视人格修养,强调重德精神
中国人非常重视人们内在精神的追求,也就是品德
的培养。中国人的审美总是把德也就是内心的内在追求放在第一位。这种追求逐渐形成了中国人民内心崇高的品德和素养,以及不怕艰难险阻,不畏外来侵略和压制,始终保持高度的革命斗志,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敌人,不畏强权,不畏生死,以大无畏的精神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这种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修养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3.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华夏大地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中也只有中国延续不断,持续传承。我国古代的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经史子集等承载着中华儿女智慧
的学术典籍,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繁衍,已形成了非常完备的思想体系。中国的文学艺术,就其作品的丰富、成就的辉煌和名家的众多来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非常突出地位。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及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1.强调以天下为己任的集体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核心是集体主义精神,它是以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的特有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以维护民族统一为己任,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而英勇斗争的爱国者。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高度凝聚的思想活动教育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强调推己及人和人际和谐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教导大家要像爱自己那样爱别人,像爱自己父母那样去爱别人的父母。主张对人要有爱心,推己及人地为别人着想,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这些思想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怎样与人和谐相处,怎样更好地融入社会,是他们踏入社会工作非常重要的一课,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可以给予他们非常良好的帮助。
3.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
中华民族自强自立、奋发图强,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含有主动为之的意思,具有刚健、刚强不屈的意义。自强不息要求人们持之以恒,具有人定胜天的顽强精神和表现。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努力向上,顽强不屈的核心精神。这种精神激励人们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开拓进取。
分析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及在现代多元化社会中的教育价值,把大学生们培养成为具有崇高理想的人,在社会氛围相对浮躁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夏征农,陈至立.辞海:6版.典藏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08.
[3]张世欣.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史[M].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09.
[关键词]社区音乐;音乐研究;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189-02
绪论
河南,地处中原大地,是丝路文明和华夏文明最为灿烂的文化热土。千百年来,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河南社区音乐文化是河南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音乐在河南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和生命力,其文化特征深深地烙印在每个老百姓的心中。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的基础上,也需要精神文化生活,而音乐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使得其成为大众百姓的首选精神食粮。丰富的社区音乐活动能使每一位参与者体会到乐趣的同时,亲身实践到音乐中,他们不仅能学习到很多专业的音乐知识,同时大范围的社区音乐活动也能使参与者得到身心的放松。在社区交流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以增进感情,从而更加促进社会的发展及文明建设。目前,文化处在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如何能使河南的社区音乐文化独树一帜,并能持续传承和发展也成为河南音乐爱好者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丰富的音乐文化能为社区文化的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音乐文化科研具有艺术价值、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因此也极具挑战性。
一、社区音乐
(一)关于社区音乐
首先,社区音乐的主体即参与者是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的。凡是参与社区音乐中的老百姓没有年龄及性别的差别、甚至没有音乐专业水平的限制。参与到社区音乐运动中的居民的主要特点是:他们大都秉承着积极自愿自发的原则,不受地点、时间及音乐类型的限制。虽说社区音乐的主体大致是根据地域来进行划分的,不同地域会有不同活动形式,但是不论是刚上幼儿园的孩童亦或是年近花甲的老年人,也不论是专业从事音乐领域的音乐家还是自发的音乐业余爱好者,只需要怀揣着对音乐文化活动的热情,没有任何条件的限制和束缚,他们都可以是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主体。
(二)社区音乐的分类
社区中的音乐即包括所有的音乐类型。它的音乐形式可谓多种多样。它可以是接地气的地方戏剧表演,老年合唱团演出、年轻人自发的乐队表演和广场舞等,以及专业音乐家或非专业个人爱好者即兴创作的一种音乐形式一如年轻人用乐队伴奏自弹自唱组成创作团队定期在某个地点进行演出等。因此社区音乐还有着非常丰富和多样化的内容。而社区音乐于一般传统的音乐行为的最大区别在于:社区音乐最大的特点是其行为方式是依托于社会活动中的,它反映的是当地社区的文化现象以及当地老百姓对自身生活的构思与幻想。
此外,社区音乐分为自发性和组织性。通常社区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固定时间由组织机构(如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所等)来组织的演出或集体活动出现在某一社区的现象,这种称之为社区音乐活动的组织性;另一种则是由零散居民不定时临时组成的活动队伍,这些活动成员通常有着流动性、多样性的特点。
二、郑州市社区音乐的现状
随着河南省社区音乐文化的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依托于河南省社区音乐的发展,郑州市城市社区音乐文化也逐步展开。在21世纪90年代至今,郑州城市社区音乐的发展越来越快。在郑州市各个社区、街道相继涌现出一大批的音乐团体。这些音乐团体相继在各社区举办及开展音乐文化活动。如音乐乐器的演奏教学、一系列自拉自唱的戏曲活动、活泼热闹的广场舞及各种合唱团的练唱演出等。这些活动大多数为居民自发而成,社区活动有了音乐的融人为居民提供了精神食粮,更加丰富了老百姓们的业余生活。近几年来,社区音乐教育也历经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总的来说郑州市社区音乐文化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各界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其兴盛的内在动力。依托于河南省社区音乐文化的发展,郑州市城市社区居民中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和群众音乐爱好者的广泛参与也是郑州市城市社区音乐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社区中活动硬件设施的配备与完善也为社区文化活动创造出舒适的场地。城市的绿化、社区的环境、周边的氛围等因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居民们的精神世界。音乐与社会生活相呼应,使城市中的居民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也形成了独具河南地域魅力的城市社区音乐文化现象。
最后,笔者走访了郑州市区的多个社区,发现大多说社区的音乐活动多以伴奏或健身的形式为主,且多种多样。如健身操、广场舞、老年合唱团、少儿舞蹈队及自发组织的豫剧乐队等。这些活动的场地大多以在公共的绿地、公园、社区平地及操场开展。其社区音乐文化活动通过总结可得知:郑州市众多社区音乐活动中,大多由合唱团(他们的成员主要以退休干部为主)、广场舞(成员为以中老年女性)以及一些区一活动组成虽然曲艺活动不是郑州市社区音乐活动的主体,但却是河南地区不可忽视的社区活动中的一部分。在郑州市的很多社区活动中,豫剧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从事豫剧活动的以老年人居多。他们会自发形成小规模的团队,定期进行一些集体音乐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传唱豫剧不仅是他们自身情感的表达方式。也是对本地居民生活的贴近于还原。
三、郑州市社区音乐的特点
(一)社区音乐文化的普遍性。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社区活动中对音乐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舞蹈、合唱、文艺汇演及社区比赛等集体音乐活动中。音乐对社区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明显。社区中的音乐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一些群众自发的群体行为,目的是为了增强自身体质、陶冶情操。现如今,城市社区中的音乐文化内容具有淳朴性、通俗化。笔者通过对郑州市多个社区的走访,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每个社区中每次参加社区音乐活动的人数大多在10至100人不等。其中10-100人占88%、10人以下占3%、而100以上占7%(群体舞蹈居多)。由此可知,社区音乐活动的参与人数大多以群体为单位。
(二)社区音乐文化的本土性。笔者对河南郑州市社区及周边社区公园进行了实地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各地城市社区群众自发的音乐活动其内容多以民歌和河南特色剧种一豫剧为主。如郑州市中原区“帝湖花园”小区、金水区“群英小区”、“丰庆佳苑”小区公园内有豫剧演唱、地方民歌演唱等。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很多城市社区内公园除一些大众化的社区音乐活动外,郑州市较其他城市更为突出的现象是豫剧演唱的组团现象更为热火朝天。这些参与者的主要特征就是平民化、主流化,甚至偏高龄化。参与豫剧组团的人员主体多为曾经从事过专业乐器演奏的人员,如郑州市“水木清华”社区内就有一个豫剧团体。该团体的成员主要年龄从55岁到80岁左右。他们大多以一人为中心,多数人聚集在一起进行教唱和交流,并配有乐器伴奏,演奏曲目大都为豫剧的经典唱段,引起了周围市民的普遍关注和较大的观赏兴趣。他们自编自导的各种舞种(如:健身操、秧歌舞、地方戏曲等)都具有十分明显的本土性。他们的这些活动大多依托于本地文化及风俗习惯,其中以河南豫剧最为代表性,同时也会不时地穿插些黄梅戏、昆曲,但是豫剧曲种始终是郑州城市中乃至河南省音乐文化的主体。这也体现了河南省城市社区音乐文化的本土化的特点。
(三)社区音乐文化的层次性。笔者通过对郑州市几个小区的走访可总结出郑州市的社区演出活动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参与者广泛。其参与的主体大多为生活在小区里的居民为主。这些参与者大部分都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都是没有音乐基础的普通居民。他们的职业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阅历也不相同。但由于小区地理位置及居民生活水平的层次区分,社区内的居民生活观念、审美爱好、兴趣爱好存在着差别,因此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也有着不同。此外,在社区活动中也会出现多种授课方式的学习音乐的活动。根据不同的经济能力居民选择交课时费或自由上课等不同形式来。故此,社区内的音乐活动也存在层次性及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