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安全事故处理案例

安全事故处理案例

时间:2023-06-15 17:28: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事故处理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安全事故处理案例

第1篇

关键词:变电运行;危险点;安全事故;对策

中图分类号:TM63

前 言

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变电运行操作人员上班时面对突然冒出的异常现象,必须进行的处理和操作,安全压力大,加上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思想上的松懈,更容易导致误操作,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影响了电网的稳定。

变电运行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比较多,如果在每次工作前再罗列一些没有针对性的、烦琐的规定,往往会出现规定重复且无的放矢的情况,其效果则不一定好。如果安全工作仅仅依赖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少量管理者的监督检查,也只能是杯水车薪,而且还容易使变电运行人员产生“要我安全”和“搞管理的无事给生产人员添麻烦”的被动思想和抵触情绪。本文通过对安全事故的原因和危险点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做到有的放矢。这种安全管理方法,不论对于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值班员都可以实时、有效的应用。

1.变电运行易发安全事故的危险点

变电运行事故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两类:人员操作事故和设备事故。(1)按时间段来分析。高温、高负荷阶段就容易发生设备事故;雷雨、梅雨期间绝缘闪络就比较频繁;一天中在有操作、巡视维护、设备验收时就有可能发生人员的疏漏错误等。(2)按工作内容分类分析。变电站的经常性工作有交接班、倒闸操作、设备验收、巡视检查设备维护等。根据统计分析,运行人员比较容易发生的责任事故主要是误操作,因而重点对运行人员进行操作填写、规范操作步骤和处理异常的培训要求运行人员在操作前思考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异常情况,并认真制定防范措施,并写在事故及异常处理预案中,作为操作提示。(3)按人员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分析。如对比较熟悉的设备进行操作、验收、检查、维护就得心应手;对比较生疏的设备进行操作、验收、检查就容易出差错。(4)设备事故。以变压器和母线操作为例:变压器一是切合空载变压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过电压,危及变压器绝缘;二是变压器空载电压升高,使变压器绝缘遭受损坏。母线操作一是可能发生的带负荷拉刀闸事故;二是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切换错误引起的误动;三是向空载母线充电时电感式电压互感器与开关断口电容形成的串联谐振。

2 找准安全事故的危险点的必要性

(1)运行人员应该认识到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是使安全工作的重点更突出、更有效。可使运行人员在工作前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减轻精神压力和工作的盲目性,增加工作的安全性。(2)找准危险点、控制事故的发生、保证工作全过程的安全是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目的。其关键是让使用者掌握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方法对危险因素的动态控制。(3)危险点分析与控制不仅是现场工作人员的事,只有做到多层次分级控制,才能抓住不同层面、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重点,安全工作才能真正抓到点子上。

3 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对策

3.1 培养良好的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

根据变电运行实际工作的经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以个人主动提高为主,善于吸取教训、加强个人修养。变电运行人员要认真贯彻变电所运行管理制度,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处理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并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认真执行各种规程制度,控制工作中的危险点,避免事故的发生。变电事故往往是突发性的,而且伴随着事故常有许多不正常的工作状态出现,如保护拒动、开关拒动、直流消失、所用电源消失等。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变电运行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特别是主岗位人员、值班负责人。如果我们缺乏良好的事故应变及处理能力,就极有可能在处理中发生误判断、误指挥、误操作,造成事故的扩大,或由于慌乱而走错间隔,造成误操作;以及延误事故处理的最佳时机,甚至给事故后的检验带来极大的困难等。

3.2 落实规章制度,加强教育培训

加强思想培训教育,用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量化、细化,使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一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心。

组织培训班,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连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3.3 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

(1)加强运行监盘,认真对表计、信号、光字、音响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对瞬间的异常现象必须一查到底。(2)巡视检查中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辩析。(3)要合理安排设备的非凡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4)对缺陷进行跟踪监视,把握其发展趋势,加强对同类设备的监视,及早预见缺陷、消除缺陷,观察设备的恢复情况。(5)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患,恢复其健康水平;同时要把好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加强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的检查,防止由于修试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

3.4 熟练掌握相关规程,正确处理各类事故

一般情况下,变电运行人员在处理各类事故时均按调度规程、变电运行规程、现场运行规程、事故处理预案及相关的事故处理、汇报程序,同时及时与调度及有关上级部门取得联系,反映所发生的事故情况、原因及运行方式的变化情况,在值班调度员的正确指挥下进行事故处理。并通过对规程的不断学习,使运行人员悉各种方式下事故处理的原则、规范和汇报程序,确保事故处理的正确性,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4 结 论

第2篇

关键词:变电运行;事故应急;危险点;安全事故;对策

中图分类号:TM131.6

前 言

近年来一些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频频袭击电网,跳闸事故也频频出现,电网在这些恶劣因素面前也显得很脆弱。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把握好运行工作中的安全关,一旦发生故障,轻者影响对用户的正常供电及设备损坏,重则导致电力系统振荡或瓦解,造成大面积停电,对企业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保证变电的安全运行。

变电的安全运行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就是操作和事故处理,前者很大程度取决于规程制度的执行情况,而后者则由于事故的突发性及不可预见性给运行人员带来相当大的考验。因此正确并快速处理变电设备事故是控制事故扩大和减少危害的基本措施,因此,作为电网安全运行的守护神,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必须有过硬的素质与技能,才能从容应对突发事故,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电网运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如何提高运行人员快速处理事故的能力进行几点浅要的阐述:

1 提高对安全事故危险点的认识

(1)运行人员应该认识到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是使安全工作的重点更突出、更有效。可使运行人员在工作前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减轻精神压力和工作的盲目性,增加工作的安全性。(2)找准危险点、控制事故的发生、保证工作全过程的安全是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目的。其关键是让使用者掌握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方法对危险因素的动态控制。(3)危险点分析与控制不仅是现场工作人员的事,只有做到多层次分级控制,才能抓住不同层面、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重点,安全工作才能真正抓到点子上。

2 变电运行易发事故的危险点

变电运行事故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两类:人员操作事故和设备事故。(1)按时间段来分析。高温、高负荷阶段就容易发生设备事故;雷雨、梅雨期间绝缘闪络就比较频繁;一天中在有操作、巡视维护、设备验收时就有可能发生人员的疏漏错误等。(2)按工作内容分类分析。变电站的经常性工作有交接班、倒闸操作、设备验收、巡视检查设备维护等。根据统计分析,运行人员比较容易发生的责任事故主要是误操作,因而重点对运行人员进行操作填写、规范操作步骤和处理异常的培训要求运行人员在操作前思考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异常情况,并认真制定防范措施,并写在事故及异常处理预案中,作为操作提示。(3)按人员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分析。如对比较熟悉的设备进行操作、验收、检查、维护就得心应手;对比较生疏的设备进行操作、验收、检查就容易出差错。(4)设备事故。以变压器和母线操作为例:变压器一是切合空载变压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过电压,危及变压器绝缘;二是变压器空载电压升高,使变压器绝缘遭受损坏。母线操作一是可能发生的带负荷拉刀闸事故;二是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切换错误引起的误动;三是向空载母线充电时电感式电压互感器与开关断口电容形成的串联谐振。

3 变电运行事故处理对策

3.1 落实规章制度,加强教育培训

加强思想培训教育,用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量化、细化,使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一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心。组织培训班,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连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3.2 培养良好的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

根据变电运行实际工作的经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以个人主动提高为主,善于吸取教训、加强个人修养。变电运行人员要认真贯彻运行管理制度,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处理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并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认真执行各种规程制度,控制工作中的危险点,避免事故的发生。变电事故往往是突发性的,而且伴随着事故常有许多不正常的工作状态出现,如保护拒动、开关拒动、直流消失、所用电源消失等。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变电运行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特别是主岗位人员、值班负责人。如果我们缺乏良好的事故应变及处理能力,就极有可能在处理中发生误判断、误指挥、误操作,造成事故的扩大,或由于慌乱而走错间隔,造成误操作;以及延误事故处理的最佳时机,甚至给事故后的检验带来极大的困难等。

3.3 熟练掌握相关规程,正确处理各类事故

一般情况下,变电运行人员在处理各类事故时均按调度规程、变电运行规程、现场运行规程、事故处理预案及相关的事故处理、汇报程序,同时及时与调度及有关上级部门取得联系,反映所发生的事故情况、原因及运行方式的变化情况,在值班调度员的正确指挥下进行事故处理。并通过对规程的不断学习,使运行人员熟悉各种方式下事故处理的原则、规范和汇报程序,确保事故处理的正确性,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3.4 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

(1)加强运行监盘,认真对表计、信号、光字、音响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对瞬间的异常现象必须一查到底。(2)巡视检查中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判断。(3)要合理安排设备的非凡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4)对缺陷进行跟踪监视,把握其发展趋势,加强对同类设备的监视,及早预见缺陷、消除缺陷,观察设备的恢复情况。(5)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患,恢复其健康水平;同时要把好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加强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的检查,防止由于修试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

第3篇

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五个因素: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是指存在有起因物和致害物,或者能使起因物和致害物起作用的状态。不安全行为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以及其他可能引发和招致安全意外事件和伤害事故出现的行为。起因物是指直接引发安全意外事故的物体或者物品。致害物是指在安全意外事故中直接招致伤害发生的物体或者物品。伤害方式,包括作用的方式、作用的部位和作用的后果。

以上五种因素可能同时存在于安全施工事故中,或者部分存在。存在不安全状态和(或)不安全行为是“起因”,伤害方式是“后果”,起因物和致害物则是“事故的载体”,把起因和后果联系起来。因此,如果没有不安全钐或不安全行为的存在,起因物和致害物就不能起作用而导致伤害事故发生。控制了起因物和致害物使其不能起作用时,即使有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存在时,也不会导致伤害事故发生。从安全意外事故的组成要素看出,要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就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对现场安全作业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工人的违规现象发生,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一材料一机器系统的有效安全。

2 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分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个方面:

2.1 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产生的最直接因素。各种生产事故,其原因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可以说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不安全的环境因素被忽略,也可能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还可能造成事故隐患并触发事故的发生。

在事故致因中,人的个体行为和事故是存在因果关系的,任何人都会由于自身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同一事件的反应、表现和行为出现差异。因为人的因素本身还包括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工作态度等各方面因素,这些微观因素有决定了对事件的发生所表现的不同的结果和反应。

2.2 物的因素

在建筑生产活动中,物的因素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产生的直接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因素不仅包括机器设备的原因,而且还包括钢筋、脚手架的高空坠落等物的因素。物之所以成为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物质的固有属性及其具有的潜在破坏和伤害能力的存在。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随着生产过程中物质条件的存在而存在,是事故的基础原因,它可以由一种不安全状态转换为另一种不安全状态,由微小的不安全状态发展为致命的不安全状态,也可以由一种物质传递给另一个物质。事故的严重程度随着物的不安全程度的增大而增大。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之所以发生安全事故,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之外,一定存在着某种不安全状态。所以消除生产作业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伤害事故。比如美国铁路车辆安装自动连接器之前,每年都有数百名铁路工人死于车辆连结作业事故中,铁路部门的负责人把事故的责任归因于人的错误或不注意。后来,根据政府法令的要求,把所有铁路车辆都装上了自动连接器,结果车辆连结作业中的死亡事故大大减少。

2.3 环境状态引发的安全隐患因素

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分内部和外部两种环境不安全状态。

企业内部环境不安全状态主要有:生产(设施)场地环境不良、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或者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他易滑物。此外建材的储存方法不当,以及环境温度的高低变化也同样能形成安全隐患。

企业外部不良环境主要分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因经济不景气,工人无法得到自己合理的报酬,而影响工作热情,严重的可能导致追工等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有些作业环境由于受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影响。如煤矿企业在井下进行作业时,水灾、地震等这些都将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一些影响。

2.4 管理缺陷引发的安全隐患

管理方面主要指由于管理人员忽视了安全生产规程,违规指挥。管理方面的缺陷情况又可分为对人的管理、对物的管理、对作业的管理。对作业人员的选择、调配不当,让无资格者或技术不达标的人员进行施工操作,或者对作业现场的指导、检查、监督力度不够这些都是对人的管理不当而易导致安全隐患的。此外,对设备、设施、仪器仪表等设计、安全装置、安全设施不齐全,设备、设施维修检查不及时等则是对物的管理不够。对施工作业本身的管理则表现为作业强度刚安排不当、忽视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的制度,作业程序、工艺流程、作业方法设计不安正规程序,还有甚者表现为缺乏在异常或紧急情况下的对策措施,或者无以前发生过的同类事故的预防对策措施备案。

3 安全事故处理原则及典型案例分析

第4篇

凤城市现有农用车和拖拉机1万台以上,其中农用车近6000台;轮式和手扶拖拉机4000多台。而且有的镇区60%以上农户都有自用农用车,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调查发现,随着农用车逐年递增,一些安全事故隐患逐年显现出来。

1.安全事故隐患主要表现 ①无牌无证驾驶。一些农户购车后逃避牌照和驾驶证办理,存侥幸心理,只在家拉泥拉粪,拉柴禾,地处偏远,无须办理落户手续。②驾驶“三无”二手车辆或私自改装报废车辆。一些农民为贪图便宜,廉价购置无厂名、厂址与没有出厂检验合格证的“二手”车;还有农户对淘汰的老式旧车,拼凑改装喷漆翻新,继续超龄使用。③非法从事营运活动。在交通不便的山村,有些车主利用集市或他人婚丧嫁娶,拉客载货从事短途营运,从中赚钱谋利;也有车主在节假日运载亲属,走亲访友。④驾驶人员普遍年龄老化,技术水平又偏低。现实农村青壮年多数进城打工,家中留守劳动力,年龄大文化低,对农用车技术性能了解甚微,只能粗放驾驶,根本不懂维修保养技术,遇到故障无法排除。⑤法规观念差,安全意识不强。一些驾驶员有法不依,屡禁不止;有的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此,酒后驾车,越载超限超速,以及违规违章驾驶经常发生。更有甚者,有的驾驶员在监管中无视法规,干扰公务,粗暴袭警。

2.对策和建议 ①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在对农用车辆监管中,必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科学理念。做到普及法规和技术培训,双管齐下,同时展开,一方面大力普及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对驾驶人员进行深入普及法规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和自觉守法。并且充分利用违法违规造成严重后果有典型案例,对广大车主进行警示教育,从而牢固树立起依法安全驾驶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又注重对广大驾驶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业务培训。当前驾驶人员中,驾龄短和技术水平差非常突出,这也是安全事故一大隐患。因此,在普法的同时,要对驾驶人员开展安全操作技术业务培训,提高他们技术水平和安全操作能力,逐步达到熟练安全驾驶程度。②实施优质高效服务。监管实质就是服务,而服务主要内容是监管。因此,监管部门要继承发扬执政为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光荣传统,自觉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作风,实行公开办事制度,实行阳光操作,做到热情周到服务。在车辆落户、牌照发放过程中,真正实行便民服务,减少程序,简化手续,缩短时间,提高效率,方便车主。在车辆检验中,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规范操作,一视同仁。坚决杜绝优亲厚友,乱收费用,小题大做,借机刁难,以及吃、拿、卡、要的行为。在田检路查和事故处理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不谋私利。监管人员在执行公务中,既要恪尽职守,忠实履行职责,又要以人为本,换位思考,为民所想所急。只有这样才能在服务中落实监管,在监管中取信于民,从而造福广大车主。③加大规范执法。当前,农村中农用车辆绝大多数是自购、自驾、自用、自修。这种经营体制,必然会引发和派生出隐患多,事故苗头多;违规驾驶多和安全事故多的复杂局面。面对这种复杂情况,监管部门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正规范执法的原则。防止执法不严,失之以宽和过于松软的现象;根除以情代法、徇私枉法的违纪违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大田检路查范围,加大执法力度,堵住“死角”,不留“空白区”,发现事故苗头和隐患,及时按法规予以纠正,对违规驾驶决不迁就姑息,依法严肃处理。对于牌照和驾驶证“三无”黑车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法规面前人人平等,一经发现就要一查到底。对超载、超限和超速“三超”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现场进行处罚。对酒驾和非法营运违法行为,必须绳之以法。在规范执法当中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实保农村和谐稳定。④相互协调,形成合力。相互协调一致是加强监管的关键。加强对农用车监管,不仅是公安交警的主要职能,也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在监管上,公安交警部门赋有对农用车全权监管权限,尽管全力以赴,超负荷运转,但是终因警力不足,常常是鞭长莫及;而农机监理部门只有对拖拉机部分监管权限,对路检和事故处理有权限制约,虽然监理人员遍布镇(区),而且情况熟信息快,并没有充分发挥全部潜力。据经验介绍,一些地区在公安交警部门统一组织协调下,交警和农机监理部门相互配合,整合资源,同力合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农用车监管上成效显著。在宣传教育上,力量投入不足,宣传栏目和图片不多,舆论监督不强。宣传和媒体应当从大局出发,做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优势,对农用车安全运营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做到舆论监督全部到位。在技术服务上,相关部门应当服务大众,大力支持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人才,定期下乡进村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司驾人员排忧解难。镇(区)政府应当引导才鼓励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能人,创办农用车大中型修理厂,为广大车主解除后顾之忧。

第5篇

[关键词]煤化工、备煤、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P61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81-01

煤化工,顾名思义就是以煤为原材料进行化工生产的一种工艺。而原材料煤的供应就是煤化工中的备煤工艺。备煤工艺虽然不如化工工艺那么复杂,但其安全工作却是一样的重要。很多煤化工行业对备煤工艺并不重视,也就相应的产生了安全的忽视。随着煤化工广泛的崛起,备煤安全事故的相对增多,逐步引起了有关部门对备煤安全的重视。

备煤工艺在早期的煤化工行业生产中,由于规模小,安全工作还相对比较好管理一些。而随着煤化工生产装置规模的扩大,备煤工艺装置也在不断扩大,这样备煤工艺的安全工作也就越发的难以管理了。那么在这种新形式下,如何做好备煤工艺安全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着手管理。

1、抓住新建煤化工项目的初期设计审核

在新建煤化工项目中首先要了解煤化工项目用煤装置的布局,要了解煤化工项目备煤工艺的设计流程,根据经验判断备煤工艺流程设计是否合理,尽量缩短供煤距离,特别是皮带廊的距离。缩短皮带廊的距离可有效的减少工作量,减少安全隐患,对煤的运输也比较快捷。新疆广汇的1000万吨/年煤炭分级提质综合利用项目的备煤工艺就出现了皮带廊过长,使运行人员出现监督不到位,疲劳,卫生难以打扫等不利于安全的情况。其次要了解煤的特性,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设备,减少不必要的设备不但减少安全隐患,也能保证煤质的合格运输到位。例如减少破碎机和转运站等。再次要了解备煤的一些关键设备和土建装置,是否符合备煤要求,是否能有效合理的减少不安全因素,如煤场的防风处理、受煤坑的封闭处理、落煤口的封闭处理等。了解选好控制系统、消防系统、氮气保护系统、除尘系统、气体防护系统等,在这些系统里尽量做到简洁、有效,避免繁琐复杂,因为备煤工艺本身的特点就是简洁明了。

2、编制好备煤工艺操作规程

无论什么样的工艺装置,都有其操作规程。工艺操作规程是有效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必须准确严格,也要避免繁琐复杂,添加很多没用的废话。要便于记忆,重点突出,有工艺事故处理预案。工艺人员要牢记备煤工艺操作规程,熟练操作,严格操作,才能保证工艺的安全运行。工艺人员不但要了解本岗位的工艺操作规程,也要了解整个备煤装置的工艺操作规程,这样才能有序熟练的衔接上一道工序和下一道工序,在安全生产和事故处理方面才能得心应手,有效保障整个工艺的安全和人身的安全。

例如某煤化工公司备煤原煤输送皮带,因原煤内含大量煤矸石,采用人工手选进行拣出。当时因皮带机头落煤口产生堵煤,当班班长急于清理,违反工艺操作规程,未采取正确操作,结果卷入皮带造成死亡事故。

3、编制好备煤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此规程中要针对备煤设备重点编制,包括一些控制系统设备的原理、安全注意事项、故障状态等,它有别于工艺操作规程,它是工艺操作规程的细化和补充。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要有故障处理方案、事故处理预案以及维护保养方法。要求本岗位每个人员都要熟知熟会,熟练操作,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设备的安全和人身的安全。

案例1,某煤化工公司备煤煤2皮带要进行启运,操作工未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执行设备检查,结果使本已经有裂口的皮带瞬间撕开,造成皮带断裂事故。

案例2,某煤化工公司备煤煤5移动卸料车在启动前,操作工未对移动卸料车内部检查,结果车内有一块木板,造成堵煤事故。

4、做好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培训工作要真正落实,培训的知识要真正让员工记住,不能马马虎虎。考核上要严格认真对待,不合格的人员坚决不能放过。建立健全个人安全档案,安全档案既要有理论培训档案,也要有实践培训档案,还要有个人安全行为记录。以便于总结案例,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整个车间的安全工作要形成上上下下齐抓共管的局面。车间主任应支持安全员的正确工作,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不能出现人情管理。安全员要全面了解工艺和设备,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素质,对安全消防及防护基础知识应知应会。事故隐患排查,不但安全员要查,各个岗位操作工也要严查,要有隐患无大小,我为安全,安全为我的理念。杜绝操作工的不细心、不负责任的态度。

案例1,某煤化工公司备煤煤9皮带机机尾发生水淹事故,原因就是操作工责任心不强,未按巡检路线认真巡检,在未巡检到煤9皮带机机尾的情况下就返回了岗位,以至于积水越来越多。

案例2,某煤化工公司备煤操作工用钢管捅煤,不慎将钢管掉入气化炉煤仓内,其对此事并未在意,也未汇报,结果造成气化炉停车事故。

员工没有安全意识,对安全生产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谈不上安全生产,领导成天说的安全生产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要严格作业票证,监督管理要到位,也是避免事故发生的关键。

案例1,某煤化工公司备煤车间二班操作工在操作煤2皮带机启动前,未对检修工作票进行核实,以至于启动皮带机后,造成将正在检修皮带的检修工刮伤的事故。

案例2,某煤化工公司备煤5#圆筒仓动火,在没有开动火作业证的情况下,也没有对动火点进行彻底的冲洗,结果造成焊渣引燃煤粉尘。动火作业结束后也未进行彻底检查和清理,结果引燃的煤粉尘落入仓内,造成仓内煤燃事故。

案例3,某煤化工公司备煤3#转运站有一处盖板检修,事故单位检修完成后未进行及时封堵,也未设置标志,结果造成一名巡检工夜间巡检时掉入孔洞内摔伤。

做好消防演练,防护设备操作演练,空气呼吸器、防堵面具正确佩戴,安全帽的正确佩戴。某公司就发生过员工不正确佩戴安全帽而发生的伤亡事故,也发生过出现事故后不会施救,不会使用空气呼吸器的情况。

要了解工艺介质煤的特性,特别是粉尘自燃的处理。除尘设备的正确使用是一方面,班班及时打扫卫生才是关键,只有班班进行及时打扫,就不会使粉尘积累,消除自燃隐患。例如某煤化工公司备煤A22602管廊夹缝积粉,长时间没有清理,结果产生煤粉尘自燃,A60104皮带机附近消防管道夹缝粉尘发生自燃扑灭后,未及时彻底清理,结果造成复燃现象。另外粉尘自燃和煤的自然处理也要按安全规程操作,不然会酿成爆炸的危险,例如某煤化工公司锅炉煤仓自燃,消防人员不懂怎么处理,结果造成爆炸事故。在备煤工艺别要注意预防受煤坑、筒仓、煤仓的自燃,要经常使这些存储煤的装置内煤的更新流动,存储时间稍长的要经常检查温度,检查是否有烟雾出现,定时充氮气,必要时要外排。

备煤工艺设备上的缺陷也要注意,如振动筛皮带轮护罩松动与皮带摩擦引燃皮带轮护罩内积累的大量粉尘,这样就要注意改造一下皮带轮护罩,使其不存粉尘,也要定期检查皮带轮护罩是否松动。再如皮带中部拉紧装置处有很大的一个空间漏洞,如果不采取防护网隔离,人员很容易掉入进去。

综上所述,煤化工备煤工艺的安全管理也是一门不亚于化工工艺安全管理的学科。虽然很多安全事故发生后,都会有“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规章制度遵守不严格;应急救援管理薄弱,抢险救援能力存隐患;安全防范措施不力,现场管理不到位”等说辞,但从备煤的安全管理分析来看,我认为关键还是应该防患于未然。首先应该从人员的安全管理入手,使他们彻彻底底的了解安全,懂得安全,执行安全。其次各种规程、规章、制度要言简意赅,使员工便于记忆,便于掌握,统一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前提,有了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总结、培训一些与自己本岗位有关的小案例,使员工能通俗自然的理解和掌握本岗位的安全行为规范。最后前期的合理设计和施工,设备的选型和改进,对安全的管理也是事半功倍的。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007-02

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而安全则是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必要前提。加大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安全素质,能积极有效地减少学校体育事故的发生,提高增强学生体质的安全保障能力,这也是促进社会稳定,保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1]

一、学校体育安全及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的现状

(一)学校体育安全的现状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经常发生,大多都是因为学校、老师以及学生对安全问题没有足够重视,致使学校体育工作出现了一些疏漏。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的素质教育推广实施还不够,应试教育为主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中小学尤为严重,过分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安全素质,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差。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后,高校一般会在新生入学阶段开展安全教育,但真正落于实处、注重学生安全教育实际效果的高校很少,重视程度不高、工作流于形式的高校却很多,大学生对于安全知识的学习也基本上是出于应付,没有实实在在达到安全教育的作用和效果。

(二)学校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的现状

学校体育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除学校体育设施硬件建设方面和学生自身因素外,还有一个软件建设――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这也是关键所在。目前,学校体育教师存在素质参差不齐,职前职后培养未成一体化,缺乏系统的培训,整体安全教育素质不高,安全意识薄弱,组织与管理能力不强,责任心还存在缺失等问题。

二、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

(一)体育教师的体育安全意识的防范能力

在体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与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教师除教授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外,还肩负着各项学生安全教育活动与安全监督的责任。在实施体育教学活动中,能把体育安全知识融入到学生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体育教师为数不多,故导致学生安全意识防范能力不强。体育安全意识防范能力强的体育教师是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的重要前提,因此在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增强防范能力。

(二)体育教师的体育安全问题的识别能力

体育教师体育安全问题的识别能力主要包括重大安全问题的识别能力和一般安全问题的识别能力两大方面。怎样识别学校开展的学生体育工作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风险问题,是对安全隐患或风险问题进行评估的基础。重大安全问题主要是指出现了重大安全事故而导致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身体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甚至死亡等。鉴定时,鉴定人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规定,保守案件秘密,按有关规定操作,应依据人体损伤时的伤情及其损伤的后果或者结局,全面分析,综合评定。[2]一般安全问题包括轻伤和轻微伤。轻微伤是指造成人体局部组织器官结构的轻微损伤或者短暂的功能障碍。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于轻微伤害的损伤。如:骨折、休克、关节脱位等。鉴定人应当由法医师或者具有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也可以由司法机关聘请或者委托的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担任。

(三)体育安全知识的宣传能力

学校体育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体育安全知识、技能的讲解能力和组织演示能力,且有意识地将体育安全知识融于日常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的体育安全知识,有效拓宽体育安全知识的渠道。体育教师具备很强的讲解能力,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断强化学生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安全意识的效果。体育教师安全知识的讲解能力可以通过学习体育安全问题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掌握许多体育安全事故、问题的典型案例和应对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各类安全问题等多方面来有效提高。另外,学校体育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要学会应对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安全问题,提高对各类安全情况的辨别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规避学校安全风险,增强处理和解决各种体育安全问题的能力,演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演练时,主要涉及有设计、组织、讲解和讨论等环节,体育教师须具有相应的演示能力。要使体育教师掌握这些能力,需通过全面、系统的专门培训方能使体育老师的能力得到全面有效提高。

(四)体育安全理论的把握能力

强化学校体育运动的有关安全教育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在学校体育课程活动实施过程中,运动风险时刻存在,体育安全问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课堂、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二是场馆、器材、服装准备或保护不当,师生、学生间冲突,校内、外突发事件;三是显性可控的和隐性难控的。作为一名学校体育教师,拥有丰富的体育安全理论知识,掌握好生命教育理论和运动安全理论,具备良好的体育安全理论把握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把握能力强的体育教师,能更好地把生命安全教学与常规体育运动中的各项动作融入生命安全教育中进行,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方式来锻炼和培养在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能力,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素质,提升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技能,这也是解决学生自身存在安全困惑的重要举措。

(五)体育安全方法的掌握能力

学校体育教师掌握好教育方法,并能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实践教学过程中,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常见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方法、教学活动组织方法、课堂管理方法、语言表达方法、知识组织和传授方法、人际交往方法、教学研究方法以及教学反思、监控和改进方法。为使广大体育教师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好教育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须全面系统地强化体育教师培训工作,如开办专题培训班、举行教学竞赛活动和实施传、帮、带等。规避方法的体育安全能力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安全素质,体育教师应根据学校的整体工作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立足体育课堂,经常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伤害事故的后果和严重性,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安全素养,自觉形成防范事故的主动性和警觉性,树立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规避风险。

(六)体育安全问题的处理能力

体育教师除掌握丰富的体育安全知识外,还应具备处理学生体育安全问题的能力,针对所发生的体育安全问题能做到科学合理应对,及时妥善处理,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体育安全问题的处理能力主要分为重大安全事故的处理和一般安全事故的处理两种。体育教师在处理学生体育安全问题时,须高度重视,慎重对待,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尤其在处理学生重大安全事故时,更要把学生的生命安全置于第一位,然后再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工作。重大安全事故处理一般步骤为:首先是防止或阻止次生伤害。第二步,分两种情况对待:第一种情况即联系120、110等,对不能送医院者要保持现场空气流畅,等待救护车―汇报学校领导、联系辅导员(班主任)和家长―保持和伤者谈话沟通;第二种情况即联系120、110等,能送医院者主动送医院―汇报学校领导、联系辅导员(班主任)和家长。最后是护送去医院,课堂后续安排。一般安全事故处理一般步骤为:防止或阻止次生伤害―送学校医务室作简单处理(送学校医务室作简单处理、课堂后续安排)―联系辅导员(班主任)和家长―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处理、课堂后续安排。

三、培养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针对体育教师的群体结构特点,应从树立体育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更新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观念等方面拓展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一)树立体育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与教育教学热情

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教书育人的教师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待学生真诚,富有热情、爱心和关怀;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体育教育事业,与时俱进,具有勇于开拓的顽强意志,这是培养体育教师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

(二)创新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观念

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应坚持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学生的特点和体育安全教育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组织实施上认真践行,把学校体育安全教育贯穿于体育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三)建立健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是对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成绩的检验,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起着很强的诱导和强化作用。因此,评价体系应注重体育教师安全教育成效的权重、导向,形成人人树“健康第一”的思想,营造安全教育的氛围。

(四)加强体育教师培训

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完善培训体系,拓展体育教师的培训渠道,融合好体育教师职前与职后的培训,健全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的培训内容,改善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方法与手段,提升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工程监理,安全,安全责任

1、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建设工程体积大、工期长、作业条件差等原因,监理在施工过程中在加强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的同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安全事故,如2008年11月15日,正在施工的杭州地铁风情大道湘湖站北2基坑发生大面积坍塌事故,造成21人死亡,24人受伤;2009年6月27日,上海市闵行区小区工程一栋13层在建住宅楼发生整体倾覆事故,造成1人死亡;2010年7月28日上午,位于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的南京塑料四厂地块拆除工地发生地下丙烯管道泄漏爆燃事故,共造成22人死亡,12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784万元;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改造工程的脚手架起火,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南京11月26日晚间20点30分,位于雨花台区小行地铁站附近南京城市快速内环西线南延工程(纬八路—绕城公路)四标段在B17-B18钢箱梁防撞墙施工时,钢箱梁发生倾覆,导致中铁二十四局江苏公司七名施工人员随倾覆钢梁一同坠落(高度约10米),造成7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00万元。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近几年的平均统计数据看,我国每天的各类事故造成380多人丧生,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每年所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直接损失接近1500亿元,加上间接损失则接近3000多亿元。

2、目前安全监理不到位的法律责任

目前,涉及监理安全生产责任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安全生产法》,法规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若干行政规章。但其规定是仅在“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造成的重大伤亡事故,监理才负有刑事责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69条规定“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建筑施工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有违反所得的,予以没收;造成损失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7条规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负责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以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可今年发生的几起安全事故的处理却如下:

杭州地铁风情大道湘湖站北2基坑发生大面积坍塌事故的处理:杭州地铁湘湖站项目部负责人、监测单位负责人、施工单位负责人、杭州质监总站副站长、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等10人被移送法院审查,另有11人被行政处罚,杭州市副市长被另案处理。

上海市闵行区小区在建住宅楼发生整体倾覆事故的处理:涉案的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开发商、建筑承包商、总监理工程师都被追究法律责任,其总监理工程师一审被判有期徒刑3年。

南京雨花台区小行地铁站附近南京城市快速内环西线南延工程(纬八路—绕城公路)四标段钢箱梁倾覆事故处理:法院最终以犯重大责任事故罪,一审判处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有期徒刑3年,判处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理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司法机关对26名责任人员的处理:其中静安区建交委主任、党工委副书记高伟忠判处有期徒刑16年;静安区建交委综合管理科科长周建民和办公室副主任张权判处有期徒刑13年6个月;静安区建设总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董放判处有期徒刑5年;静安区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瞿幼棣和安全总监周峥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上海佳艺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黄佩信判处有期徒刑16年;上海佳艺公司副总经理马义镑判处有期徒刑15年6个月;静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总监理工程师张永新判处有期徒刑5年;静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安全监理员卫平儒判处有期徒刑2年.

除本文例举的几起安全案例外,近十年来在全国已经有数十起认定并判处监理人员刑事责任的安全事故的案例,所以在监理工作过程中只有要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免受刑事责任。

3、工程监理中如何落实好安全工作

3、1搞好建筑工程监理规划

监理规划是监理单位接受业主委托并签订委托监理合同之后,在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根据委托监理合同,在监理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广泛收集工程信息和资料的情况下制定,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用来指导项目监理机构全面开展监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建筑工程监理的中心目的是协助业主实现建筑工程的总目标。监理规划包括确定监理工作目标,制定监理工作程序,确定目标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等各项措施和确定各项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第8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工伤事故;减少;

中图分类号:TF0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一、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员工职业培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思想意识问题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空洞的、枯燥的没有具体事件可做的,抓好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有很多,在安全意识转变的方式上,一个行之有效途径就是做好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对事故经过的细致描述,设身处地的对事故发生的情景进行还原,通过对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教育,学会用具体的事故案例分析做好警示工作教育,通过对事故案例的学习,判定发生事故的原因,总结吸取事故经验教训,通过对他人发生的事故分析,落实事故再次发生的防范措施,这些都是作为石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建立并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作为石油生产企业,建立健全生产组织,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审定安全生产年度工作计划,并督促落实,监督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协调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组织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并督促立项整改;审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审核实施HSE管理体系运行计划和HSE管理方案,审定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决定表彰事宜,讨论决定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还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认真执行制度方案执行情况,制定业务系统检查考核细则。加强对被监督单位、人员考核、奖惩;定期总结分析监督结果,对全厂或站队安全管理现状进行评价,能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发现纠正习惯违章,发现事故苗头。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发现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重大问题,并提出处理建议。

三、提升队伍素质,开展安全里程碑活动,推行安全管理“一管一”

在石油企业中开展类似安全生产里程碑活动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要让员工养成习惯,每天上下班时看一眼安全生产日历天数牌,回忆一下我为企业的安全工作做了啥。每一个人知道达到目标还有多少天。使每一个班长知道本班组与其他班组的差距,增强全体员工的紧迫感,激发挑战先进班组和站队的斗志。活动情况记录在安全活动记录上。积极为班组营造学习气氛,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形成员工主动帮助他人提高安全环保知识和生产技能,养成相互纠正不安全行为的习惯,增强团队亲近感,实现团队整体素质提升。要树立先进典型,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带动中间,推动安全环保工作水平的提高,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在专题会议上及时进行总结表扬,介绍先进经验,激励斗志,实现经验分享。

四、配备、发放、正确使用劳动保护和安全防护用品

石油企业工种较多,多数操作岗位接触风险较大的操作,尤其是对一些特殊岗位的操作者,要及时配备、及时发放、正确使用如:手套、安全帽、防尘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对特殊工种等操作岗位发放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工具、装置、设备如:可燃气体报警仪、电工绝缘操作杆、电焊工阻燃服等等,定期对这些设备组织检验、对使用者和保管者进行培训,建立良好的机制。向操作者配备这些用品不是一种福利,而是为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减少工伤事故的一种预防措施。在向职工发生这些劳动保护用品时,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开展劳保用品使用检查,把劳动防护工作落实在执行上,同时应建立相关保管、使用、回收制度,确保劳动保护用品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加强非常规作业管理,严格审批把关

石油生产企业由于行业的特点,非常规作业现象存在不同的生产环节和不同的生产场所,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领域、要害场所、关键环节、特殊人员进行的非常规作业,首先要对非常规作业进行审批把关,首要考虑非常规作业的必要性,能采取常规作业的杜绝非常规作业,在非常规作业过程中,要做到专人监护、认真落实非常规作业的防范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检查、检测生产状态中的不安全因素,发现问题,及时布置消减措施,把事故发生造成的人身伤害降低到最小。

六、加强事故隐患管理,定期检测和维护

从事故发生的理论来看,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良因素三大主因,物的不安全因素说的就是隐患,隐患占发生事故的原因的80%以上,所以消除隐患,加强隐患管理师各大企业在降低事故发生的有力手段。例如:消除企业的生产设备长时间使用可能会造成损坏或零部件老化,及时检测和维护生产设备是可以避免一些事故产生,这是对事故物的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控制;对生产场所的硬件设施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测,避免不必要事故产生是减少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手段。

七、依法参加工伤保险,降低工伤事故损失

员工要知道自己依法享有的下列安全生产权利: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风险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情况不明朗时可以优先选择避难;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和获得赔偿权利;

第9篇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性能管理

1、引言

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安全生产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认真按照有关规程规定、规范的要求,从基础管理工作抓起,从源头抓起,各方面加强安全风险辨识与控制,从管理层和执行层角度,对人员、设备危险点进行预控。促使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不断完善安全保障、安全监察、安全评估和安全奖惩体系,最终达到安全生产工作可控、在控状态,进入良性循环的管理。

2、变电运行安全管理

2.1建立健全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是实现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零事故的重要保障。在变电运行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危险点,如果忽略了这些危险点,安全管理失位,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未雨绸缪,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资料统计,在所有事故原因中,习惯性违章所占比重最大(占82%)。因此,人为失误事故控制的关键在于规范人的行为。通过建立、健全安全保证制度,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健全用人激励机制,保证预控体系能够顺利实施。总而言之,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是一种反向思维。它用可能发生的后果来提醒作业人员要时时意识到危险的存在性。

2.2加强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

(1)提高变动工作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运行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一种心理状态的反映叫做安全意识,通常安全意识高的工作人员考虑的事情比较多,每次在接受一项工作后,都会想到很多与工作相关的东西,例如如何高效规范地去完成工作,想要得到什么样的效果,最主要的安全性能不能得到保障。经过一系列的全面考虑后,得出一套完整系统的工作思路,然后再运用到工作中。如果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做到组织周密,井然有序,那么工作的质量、工作中的安全就会得到有力保证,这样既保证了工作质量又保证了工作的安全性。

(2)增强事故处理的能力。变电运行中发生的事故往往有突发性,而且事故发生常伴随着非正常的工作状态出现,如保护拒动,开关拒动,直流消失,所用电源消失等。在如此情况下,需要变电运行管理人员具备优秀的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如果没有良好的事故应变及处理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很有可能在处理中发生错误判断、错误指挥、错误操作,造成事故的扩大和财产的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变电人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来增强事故处理的能力,通过学习以往的事故案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合工作实际提出防范措施,防止类似的事故发生,同时通过学习事故案例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警戒作用。

2.3设备标识及图纸资料管理

完善设备标识,做好图纸资料的管理对变电运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对设备定期检验或是故障、缺陷处理,涉及到设备的二次回路的必须核对图纸无误后方可进行,防止误碰、误拆接引线或端子造成设备误动作而造成人为责任事故。在具体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中,设备应有对应的、唯一的名称标示牌,悬挂必要的安全警示牌,防止在检修或操作设备时误入间隔。变压器和设备架构的爬梯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标示牌。停电工作使用的临时遮栏、围网、布幔和悬挂的各种标示牌应符合现场情况和安全规程的要求。变电站内道路的交通标志应符合有关交通法规的要求。变电站一、二次设备标志应做到规范齐全。室内、外配电装置的母线应有电压编号、相位标志;单相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避雷器还应表明相序,散热器逐个编号。并、串联补偿电容器也应逐个编号,并标明电容器组的相序。蓄电池应逐个编号,总引出线端要有极性标志,铅酸蓄电池室门上应有“严禁烟火”标志牌。控制屏、保护屏、交、直流屏、站用屏等前后均应有编号。屏上按钮、指示仪表、继电器、小母线、小隔离开关、保险等均应有符合规定的标志;保护压板标签应能准确说明该保护压板的作用。

3、变电运行性能管理

3.1设备管理

首先,加强设备基础建设时期的管理,主要包括:积极做好设备选型的工作,选用性能良好的设备;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的检测,确保设备各功能全面;加强对安装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准确把好验收这一关,防止由于施工、设备本身接线等错误引起事故。其次,建立完善的设备台账,收集设备的基础数据,便于以后进行对比分析。另外,建立完善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缺陷处理流程。在运行中加强对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加强运行监盘,认真对表计、信号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当巡视检查时发现设备异常,要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各种变化状况进行判断,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存在缺陷的设备应增加巡视次数。

3.2调度管理

系统各级调度机构的值班调度员在其值班期间为系统运行和操作的指挥人,按照批准的调度范围行使指挥权。下级调度机构的值班调度员、发电厂值长、变电站值班长在调度关系上受上级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的指挥,接受上级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的调度命令。调度命令的值班调度员应对其的调度员命令的正确性负责。下级调度机构、发电厂、变电站的值班人员(值班调度员、值长、值班员),接受上级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的调度命令后,应复诵命令,核对无误,并立即执行。

3.3事故处理

事故处理必须根据调度管理规程以及调度命令、现场规程进行,防止因处理不当造成事故扩大。事故处理的原则是迅速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根源,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尽可能保证厂(站)用电正常运行。

调度机构应合理安排系统运行方式,使电网的运行方式更可靠。把运行方式管理制度化,从制度上规范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工作,年运行方式的编制应依据上一年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防范,即将反事故措施落实到运行方式中。其次技术上加强电网运行方式分析的深度,在运行方式的分析计算上,对于母线和同杆架设双回路故障下的稳定性必须进行校核计算析,对联络线闸导致电网解列也应进行分析。

变电站应根据上级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安全性评价提出的整改意见的具体要求,定期对本站设备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落实。

3.4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管理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禁止一次设备无保护运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可以在系统或设备在故障、异常时发出告警信号提醒值班人员注意,或者发出跳闸命令将故障切除,防止故障扩大,使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经济效益。

整定部门要做好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管理,变电站值班员要做好继电保护定值管理,确保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及投入正确,防止因误、漏投保护引发的人为责任事故。当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发生异常时,应及时汇报处理。

继电保护人员在现场工作过程中,凡遇到异常情况(如直流系统接地等)或断路器跳闸时,不论与本身工作是否有关,应立即停止工作,保持现状,待查明原因,确定与本工作无关时方可继续工作;若异常情况是本身工作所引起,应保留现场并立即通知值班人员,以便及时处理。工作前应做好准备,了解工作地点一次及二次设备运行情况和上次的检验记录、图纸是否符合实际。现场工作开始前,应查对已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运行设备与检修设备是否明确分开,还应看清设备名称,严防走错位置。

4、结语

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认真按照有关规程规定、规范的要求,从基础管理工作抓起,从源头抓起,各方面加强安全风险辨识与控制,从管理层和执行层角度,对人员、设备危险点进行预控。促使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不断完善安全保障、安全监察、安全评估和安全奖惩体系,最终达到安全生产工作可控、在控状态,进入良性循环的管理。安全规程制度是安全运行的保证,有效地实施现场安全管理和落实责任制是安全运行的关键。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员素质,充分发挥人员积极性”是搞好安全运行工作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刘元津. 变电运行与事故处理:基本技能及实例仿真[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学校安全;问题表现;预防措施

校园安全事故现状不容乐观,各类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都成为引发学生伤亡的诱因,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学校、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为学生构建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

一、小学学校安全问题的表现

1.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小学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涉及的部门很多,除学校自身外,还应包括开办学校者、职能监管部门等。他们应该共同为学校的消防、保卫、安全设施等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共同填补管理制度的疏漏,为小学校园的安全保驾护航。但目前相关部门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参与度并不高,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缺失。

2.学校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

从社会舆论来看,多数人都将学校的安全问题归责于学校等教育部门,而忽略了政府相关部门在校园安全中的责任。即便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来防范校园安全事故,但依然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体制、机制的不完善才是事故难以抑制的根本。小学学校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是校园安全问题的突出表现。

3.学校安全问责制度缺失

社会整体的问责制度不完善必然影响校园的安全问责制度,学校对事故责任主体缺乏正确的认定。很多学校往往将事故责任推到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的身上,对教师进行行政和经济处罚。这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安全问责制度的缺失。

二、小学学校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

1.缺少系统性的安全教育

小学学校的安全教育应该是全面深入的。不仅要对小学生开展教育,更要注重对教师和领导的校园安全培训;校园安全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假如只针对某一方面开展教育就会使校园安全教育缺乏全面性;校园安全教育要真正落到实处,不能只注重形式,使安全教育停留在表面,学生只了解安全知识,却缺乏实际的自我安全保护的能力。小学生校园案例教育的形式化是校园安全得不到保障的一大原因,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

2.安全价值观有偏差

很多小学的安全价值观并不正确,将学生的安全与开展全面教育对立起来,为了保证安全而将很多有启发、训练意义的教学活动排除在教学之外,这样的观念和做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学校应该努力寻找素质教育与校园安全之间的平衡点,树立起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念。

3.学校安全法律缺失

校园事故责任认定在现阶段依然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虽然相关部门制定了一些办法,但遇到实际事故处理时却起不到应有的法律效力。可见,明确的学校安全法律亟待出台。

三、小学学校安全问题的预防策略

1.开展全面的校园安全教育

校园安全教育面向的主体不能仅仅是小学生,对教职工及学校领导的安全教育培训也不能放松。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来说,他们应该掌握校园安全管理的知识、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分析等层次较高的知识。教职工则应掌握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紧急事件的逃生知识等。

2.明确学校安全事故责任

当校园事故发生时要根据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监护情况等因素来进行责任分配,切不可不加分析地将责任推给一方。应该为校园安全承担责任的责任方包括:学校管理者、学校举办者、学校教职工、相关职能部门、学生个人及其监护人。对各方责任予以明确,以避免过激行为的出现。

3.构建学校安全法律体系

学校安全法律体系并非独立个体,其法律中心是《学校安全法》,还有《学校法》《教育法》等作为补充来进行学校安全法律体系的全面构建。在法律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多多加入学校安全的相关条款,对校园安全的问责机制和责任分配都予以明确。

总之,小学学校的校园安全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毕竟保证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学校、政府、家长等各方都应该行动起来,为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构建安全堡垒。

参考文献:

[1]丁克芹.校园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5(12).

第11篇

为有效防止这种状况的出现,供电企业应当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尽量争取获得政府的支持,建立健全电力建设以及运营方面新的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由政府主管部门出面协调,并让公安部门以及安监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有关的规章制度得到贯彻落实,并进一步加大对损害电力设施的惩罚执行力度,并不断完善保护电力设施的相应措施。同时应加大对广大群众保护电力设施的教育与普及力度,为保护电力设施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并从本质遏制外力破坏电力设施的现象,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强化供电企业安全生产与隐患治理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供电企业的安全工作的核心与基础是安全教育工作,供电企业各级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常抓不懈。第一,班组每周必须定期召开一次安全学习会议,对上一周的安全生产工作出现的问题以及工作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第二,每月召开的安全生产例会也应当上一个月的安全生产工作出现的问题以及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增强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第三,使全员的安全文化生活领域进一步丰富,比如:经常举办安全知识讲课活动以及事故案例分析活动,对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反思,并提出搞好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建议,进一步提升员工的技能、改进工作方法。活动内容必须充分安全生产的知识,对于在安全生产工作表现优秀的职工应加以表彰以及物质奖励,使得全体员工切实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同时也能真正尝到安全生产带来的甜头。集体讨论安全生产问题,主动分享处理事故的经验,并主动深入到供电企业的基层单位的现场进行检查与监督,强化对供电设施设备的点检工作,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安全知识竞赛,进一步增强全体员工技能水平以及工作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提高安全活动的效果。此外,供电企业的监督单位应当强化对活动本身以及活动内容的检查力度,确保这些安全活动有意义。

对员工的专业性也有比较高的球。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并以此作为考试内容的一部分,进一步加大对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力度,只有考试合格之后才能上岗。此外,还应聘任同行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学者来指导,对相关的重点安全制度、特殊工种、特殊工种岗位的安全知识举办培训班,进一步增强全员的整体安全意识与素质;同时举办大型安全生产的技术竞赛,竞赛项目应包括理论考试、临机应变处理、事故处理及事故现场模拟,从而使得供电企业的员工对安全生产专业知识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通过培训以及考试评比,进一步提升供电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

贯彻落实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对于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显得至关重要,因此,供电企业的各单位、部门、个人必须签订安全生产的责任书,尤其是供电所所长、专职(兼职)安全员、现场监护工作人员等相关人员,必须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相关规章制度或者禁令的执行状况突击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加以处理解决。要实现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动态管理的目标,必须结合量、质、期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供电企业安监部门的检查与考核工作的力度,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每个对相同层次水平的工作单位开展检查评比,公开评比结果,建立月度平行单位安全管控的通报制度,对最好和最差的进行奖惩,并严格兑现。

强化现场许可的工作管理

科学安排现场许可人员以及工作许可,从而减轻调度值班人员的工作压力,以便在工作中的精力更加集中。并且一旦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够结合具体实际及时解决,提升了工作效率。根据相关规定,供电企业的现场许可主要包括,权限内的变电站、输配电线路的设施设备等施工许可,对于复杂的操作务必提前编制方案,并严格按照审批后的方案执行,作业现场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实施。如果涉及到新设备的投产问题,必须严格执行验收启动委员会审批之后的启动方案,设备加电投入运行正常之后,运行状态以及相关内容必须及时汇报给当值值班调度工作人员,碰到自动装置出现变化,交接班时必须有详细的交代,杜绝由于交代不清或者出现而产生安全隐患。(本文作者:贾成祥 单位:青海海南同德县供电公司)

第12篇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事故处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U2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轨道交通在现代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地位也日益显著。城市轨道交通一旦建成,就必须保持整个系统夜以继日地正常运营,这对其设备管理丁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地铁运营作为高风险服务行业,一旦发生故障或事故,影响较大。运营安全一直被地铁单位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控制风险措施。地铁风险所涉及的知识较多,不仅需要机械、电力、电子、自动化、建筑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地铁车辆、供电、通信信号、线路等专业知识,因此必须引人系统论的风险控制理论,增强地铁防御风险的能力。

2、地铁运营事故主要类型

城市地铁运营的目的是把人流进行疏散,将旅客安全运送到目的地。它的作用、性质及特点决定其在运营过程中必须将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以保证乘客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地铁事故的统计分析,常见的地铁事故类型为火灾、列车脱轨及相撞、踩踏事故、恐怖袭击。

3、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完善安全规章.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应不断整理技术文本,完善维修规程、作业规范;同时要建立更加严格的考核制度,坚持实行责任追究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处理每一起事故,通过对个别违章违纪现象的处罚,以对广大职工起到警示作用。针对每起事故,不仅要就事论事提出整改措施,更要从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层面,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以不断完善文本的可操作性和覆盖面。在地铁开通运营前狠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

3.2建立三级安全网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强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各级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的原则.有效发挥“纵向到底、横项到边、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网络作用,形成安全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一级监督一级的网络化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上自总经理。下至基层员工,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和社会综合治理目标责任状.将安全生产目标纳入考核内容,明确各层级的安全职责和安全生产目标,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3.3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预防运营事故发生

加强监督检查机制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关键。安全检查是对安全工作实施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综合检查与专项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坚持安全检查以自查自纠为重点,自下而上,查找不足。严抓隐患整改,按照“五个落实”,即任务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质量落实、时间落实,按期整改完成:在做好安全检查工作的同时.逐步建立安全隐患管理机制.将安全检查和隐患管理统一起来,并落实到工作制度中,形成健全的检查网络.实施有效监控。

3.4建立安全培训制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育工作.加大业务培训的力度,不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以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和故障判断、处理的竞赛,不断提高员工的故障判断、处理、应急反应能力。

3.5推进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管理

推进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应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向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营商看齐,及时跟踪国内同行业安全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运用现代安全牛产管理的方法;应注重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从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规范化管理转变,以不断提高运营安全管理水平。

3.6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根据国内外地铁运营救援抢险的经验和突发事件的特点.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针对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发生火灾、列车脱轨、列车冲突、大面积停电、爆炸、自然灾害以及设备故障、大客流、恐怖袭击等其他异常原因,造成影晌运营的非常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国家和地方发生紧急事件、疫病传播情况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7建立事故处理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事故处理机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定因、定性、定责.严格惩处。通过教育和处罚使员工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增强岗位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将“降低故障率事件率”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机制专题研究.开展地铁事故案例研究,学习先进一流的运营安全管理,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用“投石头原理”防员工思想麻痹.让每个员工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安全生产形势估计得过好,要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和忧患感;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事后惩处为事前预防.不断提高事故分析处理能力。

总之,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安全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具体,近些年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理论方法及安全技术应用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对基础设备设旋维护检查,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规划以及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国际上地铁成功安全运营管理经验表明。只有在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实现最大化的地铁安全运营,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构建一个科学、全面、系统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体系。

4、结束语

随着地铁建设速度的加快,其运营风险与安全问题已引起各方面的极大重视,尽管人们在实际中常常意识到风险,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采取一些措施,但对于投资巨大、系统复杂、影响深远的地铁来说,必须引入系统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不断、循环递进的一个过程。在风险控制阶段,通过操作维护、监视、响应、评估和再评估、安全意识与培训,以及其他风险管理的跟进活动,力求控制风险,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地铁安全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