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典广告案例分析

经典广告案例分析

时间:2023-06-15 17:28: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典广告案例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典广告案例分析

第1篇

一、影视广告欣赏课程教学背景

影视广告欣赏课程一般属于艺术类专业的专业任选课或者文学类的公选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影视广告欣赏的方法和评判标准,同时通过大量的经典影视广告案例展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使学生了解影视广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理解影视广告中的感性诉求和理性诉求,思考影视广告创作的规律和原则,掌握影视广告创作中的一些关键元素。课程的要求是通过学习欣赏,使学生能掌握独立地、正确地评价广告作品的能力,能够针对某一广告作品分析其得与失,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形成文字评论,并提出自己的新创意。课程属于欣赏类、辅质的课程,但是为提高学生的专业修养、帮助其在赏析优秀广告的基础上进行广告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特别是为广告专业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面对的是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对学生各自的专业学习也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而且也是陶冶性情、拓宽思路的好方式。课程虽然以欣赏为主,但是对学生仍有明确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重在独立地评析某一广告作品的得失,要求学生注重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以及课后练习等形式增进学生对于影视广告相关理论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活泼地讲解心理学知识,展示相关案例。教学形式应当丰富多样,对重点词语和概念进行强调,并做好影像资料的放映准备。

二、案例项目教学法主要内容

案例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某一案例进行鉴赏、分析,获得该案例的主要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按照该案例进行相关项目的制作,制作环节包括临摹、仿制到独立创作。影视广告欣赏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有:信息、通讯类;金融、保险类;汽车及关联产品;房地产及其用品;家电、食品类;饮料(非酒精、酒精);药品与保健品、卫生用品;时尚商品;文化教育及关联用品、媒体;公用事务及服务、公益类影视广告欣赏。按照界域风格划分,典型的有:法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英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美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日本、韩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中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等。而按照广告节的精品广告来进行授课,又能划分出戛纳广告节、莫比广告节及广告饕餮之夜等。如何在这些教学信息中挑选出重要的信息进行案例项目教学,是教师应重点考虑的教学问题。

三、案例项目教学具体实施方法

1.房地产广告选择一个优秀案例,分析广告的拍摄手法、建筑动画案例和广告语。通过课堂欣赏、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从广告中体验到美感及制作流程然后进行作业布置、案例分析、案例总结等,最后点评案例作业。案例作业完成后,教师开始进行项目化教学,让学生自拟课题,进行房地产广告的制作:实地考察,分析该地产的优势特色,提炼该房地产的广告词,进行宣传海报、建筑动画的制作,进行实地拍摄,然后进行后期剪辑合成。最终完成包括建筑动画、广告词语、宣传海报、视频广告等一系列项目化教学。

2.食品广告选择一个优秀案例,如中秋月饼的影视广告,前期进行案例欣赏,重点在于产品的拍摄手段、拍摄角度、拍摄流程、解说词、色调等。在案例欣赏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欣赏,然后写出欣赏心得、案例分析、案例总结等,最终还需要点评案例作业。项目化教学时,让学生多欣赏相关的案例视频,如当下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然后让学生挑选一种食品自拟课题,准备策划案、广告词、拍摄方案等,教师再进行拍摄指导,确定拍摄风格等。案例项目教学最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制作水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目前,课程教学方法日趋多样化,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选择合理、适合该课程的方法。教师应解放思想,注重从多方向、多层次、多渠道、多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改革单调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为应用型人才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唐姊茜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第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广告教学;少数民族广告教育

少数民族广告教学是在广告学基础上,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并结合少数民族广告符号特色、文化特色和思维特色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具有系统专业背景的少数民族广告人才。广告学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广告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以开放的思想、创新的思维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实践证明,广告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能动性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案例教学法原型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来的“问答式教学”。原是讨论问题的方式,后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主要是倡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选用典型案例,组织、引导、启发学生运用课堂讲授过的理论知识,对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思考,在研讨、交流、互动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由来、特点及教学方面的优势

(一)案例教学法的由来

案例教学方法其实从20世纪初就开始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医学和法律领域普遍使用。只是在管理的教学方面,到21世纪初才出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第一本成文的案例书籍是由Copeland博士在其新任院长WallaceB.Donham的推动下于1921年发表的。Donham院长,原是受过案例方法训练的律师,由于看到在管理教育中使用案例的重要性,于是在全院极力推动使用案例方法。目前,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不仅已遍及美国,也早已波及全球。我国的案例教学也有近30年的历史,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全面改革有着重要启示和推动作用。同样,在少数民族广告教学中也起着积极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学生成课堂主角,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一般是被动的旁观者、记录者,而案例教学中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思考者,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理论播讲者,而是案例研讨的发起者和引导者。在案例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用来研讨的,而这样民主、多维互动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增加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机会。

笔者认为,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在大学专业教学过程中不能没有,但原有的效率已逐渐削弱。案例教学的课堂安排一般是教师事先向学生布置题目,要求学生阅读案例,学生在辩论和教师指导中发现问题,回答问题,总结提炼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即从案例推导出理论。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广告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才能总结出现阶段广告业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解决措施。

3.过程是关键,结论无对错之分。

在案例教学的运行中关键是让学生体会案例分析中如何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其实不一样的案例从不同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即案例分析中很难得出标准答案。在案例教学中让同学们自己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使学生把观点阐述清楚,表达明白,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既明白团队合作的作用又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思想,锻炼自己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尤其是培养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的胆量,敢说敢做,这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形成敢于挑战的习惯。

二、案例教学法在少数民族广告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一个学科体系广告学与其他学科一样由理论、历史和应用三部分组成,并且每一部分都离不开引入案例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历史部分属于理论知识讲授部分,应用部分属于实践技能培养部分。广告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在广告学教学具体课程体系中,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但依据不同课程所侧重的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两种运用模式,分别为理论知识讲授部分和实践技能培养部分。下面举例说明:

(一)案例教学法在理论知识讲授部分的运用模式

1.导入式举例。

在理论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案例来引入主题,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认识。例如,在讲授“USP理论”时,可以举“七喜,非可乐”等例子,而在少数民族广告教学中更重视举一些大家熟悉的品牌相关的案例。主要问题是在少数民族广告教学中关于外国著名品牌和我国著名品牌的案例比较多,可是关于本民族的,本土化的品牌和企业经营方便的案例还未经过系统的整理和分类研究。所以,讲授过程中需要收集更多的资料,分类研究。当地知名大企业相关的案例往往是理论教学中的首选。

2.佐证说明式举例。

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在讲授相对枯燥的关键理论知识点时,穿插引入各种典型的、生动的案例并加以评析,说明、验证讲课的内容,使抽象的知识原理和规则具体化、形象化和直观化。例如,在讲授一些与名人广告效益有关内容时引入少数民族名人做广告及其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让学生体会名人广告的应用技巧。在讲授虚假广告时收集少数民族电视广告中的不合理应用广告因素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帮助学生提高广告创作能力。

3.开放式案例分组讨论。

在案例分析时教师可以提前安排讨论的主题,让学生收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例如,《广告创意》课可让学生提前收集少数民族广告中创意较成功的案例及创意欠佳的案例做比较分析。

(二)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技能培养部分的运用模式

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技能培养方面的运用模式,可以考虑采用模拟实战项目法。教师可以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时量等情况,整体、合理进行安排。在学生入学一段时间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化管理,可以由学生自由搭配或者以教师指定的方式组建学生模拟广告项目小组,规模以5~6人为宜。该小组一经形成,须保持稳定。在商业展示设计课的学习过程中分组让学生以图片或视频形式收集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商业场所的设计样本,结合文化因素进行分类、研究。让学生掌握少数民族商业展示设计中体现民族特色符号的意义、技巧和重要性。市场调查与分析、广告效果研究、市场营销等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以分组的方式按主题进行讨论分析。这样接近于实战的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全方位的业务能力,形成团队意识,提升综合素质。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笔者认为,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授课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

(一)必须保证案例与授课内容紧密相连

在案例教学中选择案例时,教师要善于选择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的案例,而选择时要注意尽量要选典型性案例。因为选择贴切的典型性案例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相对抽象的基础理论,也能够为学生在日后应对类似问题提供借鉴和帮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角色转变很重要

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组织、引导、评论学生的案例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有深厚的广告理论功底,及时追踪广告业界最新发展动向并从中获取大量广告实战信息的敏锐的眼光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力需要不断提高

对于学生而言,和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反应和表现将成为教师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的重要参考因素。为此,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组织与引导,获得学生的认可与配合。具体来说,对学生的组织和引导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来进行: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应提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并预先将案例布置给各小组,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结合书本理论提出自己的认识与判断,形成书面提纲;课中参与环节,学生应以小组为单位,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当遇到不同意见时,应以恰当方式在恰当时机展开辩论,认真听取教师的点评;课后反思总结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研讨之后,对照书本理论知识,结合其他同学观点和教师的点评,重新阅读思考案例,总结归纳收获与启示。

(四)不能忽略案例的时效性

从当前的教学资源情况来看,有足够的国内和国外的案例资料。不从数量和质量上看,这些资料足以帮助教师完成基本广告知识点的教学任务,但从时效性角度来看,大多数案例资料和案例教材难以满足学生想要了解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企业广告运行情况的需求。所以,需要查找时间上最近的案例资料,更有效地进行案例教学。这有助于吸引学生更好地关注相关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尽量选择具有较强时效性的案例。和其他学科专业相比,广告界的发展速度和更新频率更快。为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时刻注意跟踪业界前沿,除个别沿用至今的经典性案例外,尽量选择代表业界动向和创作潮流的最新案例并不断更新,这样才能增强吸引力。

(五)重视网络资源的有效应用

网络资源在现代广告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专业网站、专业杂志和专业平台,收录在中国广告作品IAI年鉴、国际戛纳广告节中的国内外获奖作品等,是案例教学中资料收集的主要来源,不管从数量还是从质量的角度来看,都有充足的资源支持广告案例教学的运行。作为广告教育者要正确的引导学生接触、选择对专业学习更有帮助的网络资源,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和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有效地应用网络资源。

参考文献:

[1]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228.

[2]广告人杂志社.实战广告案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303.

第3篇

【关键词】创新型 高职广告设计课程 教学模式

广告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主要围绕的是课程标准、师资培养、创新载体等整个教学模式的建设,如“以广告设计实训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标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等。结合实训项目教学模式的研究,重构新的、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解决广告设计教育实际应用能力培养、适应社会能力等问题成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的重点。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适于岗位需求的人才,就必须以学生为本,及时分析人才市场动态,使教学内容时时刻刻围绕培养实用型、专业型、技能型人才这个中心不动摇。因此,要想培养出熟悉广告市场动态、引领广告市场潮流、满足广告市场需求、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广告人才,构建高职创新型广告设计的教学模式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广告设计工作室的建设是构建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平台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使高职广告设计教育合理的发展,必须建立新型的广告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塑造出适应社会需求、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广告设计工作室是以专业教育与行业结合、专业学习与项目实践结合,从而构建出全新的以专业项目为教学内容、以上班式体验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体现。)通过真实灵活的项目,引入学生动手创作的过程,以广告设计工作室为平台,借鉴企业的管理流程,建立相应的专业标准、师资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并以此模拟出企业管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新型实践载体。通过不断地探索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以社会岗位需求为导向,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广告设计工作室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索和解决设计问题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广告素养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水平,最终达到上岗就业的目标。

二、工学结合,项目导入是构建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同样以实训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平台,是对校内广告设计工作室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拓展。结合企业实际案例设计与制作,学生不再是知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主动建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变成了主角,能够对教授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实践与调整,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那种被动与依赖。在集体讨论、提出疑问、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从而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学习和创造,这样就营造出了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高度一致的学习氛围,激发出了学生内在的潜力。

工学结合,项目导入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设计专业学生在广告设计、印前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VI设计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能够设计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作品来,也大力地拓宽了设计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

三、采取多种实训教学手段突出具有广告设计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

广告设计的实训教学必须要做到能突出本专业特色,突出培养学生的广告审美能力和创意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实训课不能只是简单模仿式的软件培训,而应该灵活安排课程,除了要详细讲授案例的操作过程外,还应该在实训过程中增加相关的案例分析内容,包括分析广告的创意思想、广告设计的元素组合、平面构成的运用技巧、色彩的搭配、画面的表现力与冲击力,甚至还应该结合实际广告市场背景来分析,通过从理论上分析创意,从技术上讲解操作,使学生不仅仅掌握技术,而且在真实的案例分析中逐步培养广告审美能力和广告创意能力,学生可以从边操作边分析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广告设计的手段与方法,这样,在以后的实践中就会有意识地回忆那些经典的广告案例,最终自己去制作有思想、有创意的广告作品。目前,大部分广告设计课程采用的实训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以教师示范操作为主,该实训方法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接受,适用于难度较低的基础性知识,如软件操作和实例操作这两类教学内容,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除了这种实训模式外,还应该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例如互动讨论方式,互动讨论主要以教师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互动,通过作业讲评向反映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效果,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形成“教-学-练-评-改-提高”的良好循环。这种互动的方式可采取讨论、提问、自由发言、互相评判等比较轻松的方式,教师主要起引导和总结作用,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通过师生互动讨论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互动的课堂氛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了创意思维的空间。学生在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又能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在这种热烈的讨论过程中,思维被打开,学生开始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完成作业便成为了愉快轻松的事情。

第4篇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绝对伏特加、广告创意设计、迎合、认同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商业广告是宣传商品或商业服务的广告性手段,它的创意和设计要恰当地配合产品的格调和受众人群。如此一来,商业广告的创意和消费者的心理走向、心理活动都成为商业广告活动的重要内容。这样,就需要设计师们着眼于所服务的商品以及此类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

一、绝对创意

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是世界知名的伏特加酒品牌,它短颈圆肩的透明酒瓶瓶身设计深入人心,并加以彩色粗体字体透过瓶身,使消费者感触到纯正、净爽、自信的绝对伏特加酒。

绝对伏特加的广告创意,既是一种品牌形象的宣传,但更多的是带给人们一种艺术的美感和心灵的信服。最经典的应属10个广告系列中的城市系列这个瓶形广告。绝对伏特加的广告创意都是固定的,以其独有的瓶身形状为创意的发挥点,千变万化的只是广告的表现形式,有点像毕加索所言:“从艺术的观点来看,没有具体的形式或抽象的形式,只有令人信服的程度或大或小的谎言的形式。”以“ABSOLUT”开头,加上相应的一个与消费者易于沟通的的广告词。

1、绝对北京

广告中可以看出是中国京剧脸谱的造型,绝对伏特加将中国经典的传统文化京剧的元素融合到广告中去。首先,很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好奇,广告下方注明“ABSOLUT BEIJING”,消费者会在画面中找寻经典的绝对伏特加的瓶型,瓶子被赋予在脸谱的鼻子上,以这种幽默的方式在找寻的过程中将“绝对伏特加”这个品牌灌输到消费者的记忆中。其次,京剧的造型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眼球,透过中西经典的结合认可京剧的“绝对经典”,增加了中国消费者对绝对伏特加的认同感。

2、绝对布达佩斯

由两个魔方垒出的绝对伏特加酒瓶的形状,非常具有趣味性。魔方是布达佩斯的代表,由其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通过蓝白两色的强烈对比凸显出瓶身形状,用魔方这个元素来构架作品体现了对布达佩斯人发明的魔方的认可,更是浓浓的注入了自豪与纪念,受到布达佩斯人民的喜爱。

3、绝对日内瓦

日内瓦是是世界钟表之都,瑞士第二大城市。广告中将绝对伏特加的酒瓶形状以零部件的形式融合在了完整的钟表内部结构之中,这种结合体现了瑞士的一大特征,处理方式不仅直接而且明了,刺激了消费者的眼球,并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通过瑞士钟表的经典来体现绝对伏特加酒的经典。让观者感同身受,心中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也增加了对绝对伏特加酒的认可与喜爱。

这种出彩的绝对城市系列还有许多:绝对洛杉矶、绝对维也纳、绝对里约热内卢、绝对蒙特卡洛。

绝对城市系列体现的精神很简单,就是一个城市的特点与其经典之处与绝对伏特加酒经典瓶型的碰撞所擦出的创意的火花,即便如此简单却可以抓住观者的心理走向,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与认同。

二、绝对策略

1、绝对路线

绝对伏特加酒的广告与以往酒类广告有非常大的不同,普通的酒品广告不外乎强调其传统酿造品质、拥有历史悠久,渲染高贵奢华的情调以及传达品牌的理念。绝对伏特加并没有走这样的广告路线,它将广告置于一种文化基础上――艺术,时尚。绝对伏特加的品牌广告虽然创意点是相同的,但它却有不同种类的主题来支撑这个创意点,每一个创意都会成为母创意,从而延展出许多子创意,形成一种系列,这种独特的创意方式使“绝对系列”的广告脱颖而出并深入人心。

2、绝对感召

从绝对城市系列广告创意可以看出绝对伏特加对全世界各个城市致以崇高的尊敬和认可,以这种方式来感召喜爱他们酒品的消费者,当消费者以个体存在的时候,自身的利益是他们心里所重视的;当消费者以群体存在的时候,群体利益就上升成为他们所重视的。绝对伏特加广告创意对城市的认可和崇敬也是对消费者个体的尊重,从而使消费者信赖、肯定,并且建立了长久的联系。

3、绝对艺术

绝对伏特加走上了它的艺术旅程是自1985年安迪・沃霍尔以一种全新的面貌使绝对伏特加展示在世人面前。由此以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为其所吸引,并为绝对伏特加这个品牌贡献了自己的艺术力量,而且,这项艺术创作形式一直在吸引着各类各界艺术家的参与。许多作品因为十分出彩而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收藏并展览,绝对伏特加广告的积累,培养了一大批迷恋与收藏绝对牌广告的忠诚者,这又是另外一种对消费者心理的迎合,人心理追求不同,追求个性,绝对伏特加正是运用了这一点,生产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系列,这样,又是一个与消费者建立长久联系的方式。

三、广告创意必须迎合消费者心理

在商业竞争激烈的当下,广告创意这个具有巨大力量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巧妙的广告创意可以给商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卖点的决定无疑是创意的方向。广告创意的目的就是为了劝服消费者并建立消费者同产品之间的心理联系 ,即心理的依赖感、信任感、忠诚感和文化感,广告创意必须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 ,又以消费者心理的变化为归宿。因此,广告创意必须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特征。

相反 ,违背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规律 ,广告创意将失去其内在的价值。离开了消费者心理研究的广告创意 ,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还会给产品带来负面影响。

就如绝对伏特加绝对城市系列的广告创意,劝服消费者并建立了消费者同绝对伏特加之间的联系,使消费者对绝对伏特加表示认同,依赖和信任,这就是迎合消费者的广告创意。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广告创意的价值取向尤为重要,它可以达到促进产品的销售并达到企业文化传播的作用,同时促使广告创意唤醒或激发消费者对自身潜在需要的意识或认知。所以设计师们需要多观察留意,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动向,从而设计出优秀的广告创意作品。

总结:

社会心理学对广告创意与设计起到一个指导性的作用。

在艺术设计方面,社会心理指导我们艺术设计的进行,作为设计者,在研究如何向消费者准确传递信息的同时,也需要学习如何运用艺术的手段和社会心理学知识,设计出既美观又撼动心灵的作品。

开阔创作思维,深刻了解艺术创作的本质,设计本身就是为商品服务,商品又卖给消费者,只有摸清消费者这类群体的心理动态才能更好的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

作为我们年轻的设计者,我们更应该推陈出新,不仅仅只是将设计停留在表面,也不要抱怨这样的设计不是我所喜欢的风格。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将自己的风格与大众审美结合,并且要迎合消费者们的心理动向,如此才能设计出好的广告创意作品。

参考文献:

【1】《绝对伏特加创意整合营销》陈睿国际关系2007

【2】《广告心理》马谋超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7

【3】《设计心理学》唐纳德・A诺曼梅琼 译中信出版社 2003

【4】《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 著朱锷 译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117

第5篇

“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优秀课堂教学内容

“广告设计”理论教学一直是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难点。广告设计理论涉及到市场调查、广告策划与创意、文案配合、设计表现的方法、广告媒体策略、广告效果测定以及印刷知识等内容。“广告设计”的理论部分主要由任课教师负责授课,学生通过学习对理论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广告设计”理论课应该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渐进过程,应该严格遵循“广告设计”课程的内在规律。一方面要注重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与连贯性,使得之前学习的专业知识(如设计色彩、字体设计、版面设计、图形创意等)能够成为后面课程学习的坚实基础,进而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从专业设计师的角度出发,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介绍广告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法则,对讲解的每一个概念,都要配以对应的图例与详细解析,详细介绍设计师的创作思路、表现手法,并阐明广告设计的要领。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逐步了教师在学校课堂上知识与话语的“霸权”[2],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已成为当前广告业发展的桎梏,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形式有待提倡和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一些视频声像资料,使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有更直观的了解;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现代网络的优势,让学生熟练地查阅网上的信息,判断、选择、组织网上信息,同时以多种网络手段(如即时通讯软件、电子邮件等形式)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辅导,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二)重视市场调研

广告市场的调查部分是“广告设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任课教师的辅导下,学生带着设计任务对自己负责的课题进行实地调研。只有通过详细的调研,弄清市场目标,积极与客户联系,才能有效地进行创意战略的构思[6]。因此,教学的基本思想应该紧密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与各广告公司以及媒体机构建立长期、短期课题合作,并建立教学实践、实训基地。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市场,必须锻炼学生主动收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首先,任课教师需要给出一个品牌,要求学生去做关于产品、消费者和市场的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考察该品牌的产品包装、服务理念、消费者以及竞争者的详细情况,借助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类比研究、客户访问、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了解产品的背景和历史,了解销售的过程和消费人群的真正需求,了解广告的对象,把握产品从品牌文化到经营理念,甚至市场运作的信息。其次,学生利用实地收集的资料、网上或到图书馆查阅的资料,分析、整合、归纳出不同品牌产品的各种要素,找出这个品牌启发你或给你惊喜的闪光点,写出一份富有创意的调查报告,包括产品的一般诉求、产品特点、独特卖点、目标客户群、设计风格、品牌形象等几个方面。这样才能真正从逻辑和理性高度把握广告设计的内在核心,实现广告设计的精确定位。

(三)实施案例教学

广告是实践性极强的行业,而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广告学教学则以理论讲述为主,纯理论的学习往往让学生觉得抽象而笼统、枯燥而乏味、难以理解与掌握,因此现阶段,案例教学在“广告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成功的广告案例可以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把握现代广告发展的时代脉搏。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把抽象的原理、概念具象化,把学生置身于实际的情景之中,让学生不仅掌握原理、概念所具有的特定含义,而且让学生认识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笔者认为案例的选取是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在案例的选择方面要体现“经典化”和“前沿化”。如果案例选择合适,教师讲解起来就会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就会很好地说明理论问题。单纯选择某一平面或者影视广告进行案例教学,将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一则好的广告,并非单纯依靠精美的画面、独特的创意这些表层因素,而是背后有更为深层的策划、营销策略、媒体、时尚文化等环节。所以,应把核心广告放在大的品牌建设的背景下进行赏析、点评和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优秀创意作品应该具备的元素和表现手法,领略优秀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创意智慧。另外,模式的合理设计是案例教学能良好实施的关键。笔者认为合理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对于广告案例,教师不直接提供答案,而是提供与此案例相关的背景资料,由学生自己发现答案,使学生因答案未知而充满好奇,进而形成强烈的期待,会使案例的整个面貌在问题与自我探索中逐渐展开。另一方面,案例讨论应以学生为主,以求自辩自明,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阅读案例。学生阅读、讨论案例的过程,既是温习旧有理论的过程,也是自学新内容的过程,而且学生为准备案例会主动从图书馆、网络上获取资料[3]。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从该案例中学到的知识点、基本规律和实际应用的启发。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和鉴赏,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习案例成功的经验,这对学生步入广告设计舞台具有重要意义。

(四)开展分组协作

首先,笔者根据全班学生人数和不同学生的特点,将参与的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组成几组类似广告公司的广告团队,团队内部按照广告运作流程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和岗位,每位成员负责一块,并要有详细的计划,同时学生之间要求互相配合、明确分工、协作演练。通过组内交流、组组讨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使每位学生的个体思考在广泛的交流中得以反思、调正、深化[7],由此完成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与领悟。其次,笔者根据各小组的草稿提案和汇报材料,组织全班学生对提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析,同时邀请其他教师或学生代表作为评委进行评审,这样既可以考察设计方案,又能对设计过程进行考察和评价,让学生在课题目标的要求下互助互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始终保持充分的互动。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始终处于管理和组织的角色,主要是监督和引导学生,及时提示学生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帮助学生们不断修正课题研究的方向,认真分析学生提案并给予详尽的答复,同时提出更有启迪和代表性的建议,使整个课题研究更加真实、合理。如在2009年参加中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时,笔者根据学生特点和不同选题,将学生分为斯美特组、安徽卫视组等6个小组,每组4名学生,并让每组4位学生分别担任调研、策划、创意和设计部门的4种角色。这些项目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搜集材料、策划创意、拍摄、后期制作等工作。在工作中,小组成员之间不仅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共同讨论、资料共享,而且还活跃了教学氛围,增进了思想交流,提高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

(五)开展模拟实战

模拟实战是以实际品牌为研究对象,按照广告创意机构的实际要求和程序,让学生共同实施完成一个项目。模拟实战应建立在项目命题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利用课堂上所学的泛性的课程理论和常规的广告设计程序内容进行广告创意设计[8]。首先,以实际品牌作为广告创意对象,让学生围绕概念做发散性思维、悖论思维和头脑风暴的导图练习,并寻找创意的闪光点;其次,通过文字、图形、色彩和编排组合的运用,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反复的修改;最后,将创意的视觉形态转化为设计语言,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作品的评价,模拟客户和设计者之间的沟通方式,并想象所能遇到的问题,直到最终完成设计。评审将以实际广告创作为标准,各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提出合理建议,再由指导教师根据个人完成项目的质量和答辩表现,分阶段、多角度、综合性地评出学生个人的实际成绩。模拟实战教学法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让学生了解、体验了市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改为主动学习知识,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由单方知识传授改为与学生一起关注问题和解决问题[9]。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提前感受到工作的氛围,更重要的是能时时跟进市场,按市场的要求培养学生。

(六)加强学术交流

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方式,有目的地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以及专业广告界的精英、著名设计师等来高校开展学术交流与讲座活动,针对“广告设计”课程中的实际案例和所遇到的问题作深入地讲解和赏析,让学生从抽象的广告理论中走出来,通过实际操作,丰富补充课堂理论教学的单一与局限。如日本高等教育对广告人才的培养一般通过2种途径:一是由社会上的资深业界人士到大学定期为学生开设专题性的广告讲座;二是大公司内部对员工进行培训[4]。笔者认为与业界人士的学术沟通、交流,能使教学形式变得生动活泼,产生出乎意料的创意。在学术交流中教师应该起到数据导引和知识链接的作用,做更多的知识延展和深度推荐的工作,让学生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迅速提高专业素养[5]。

第6篇

关键词:学生导向型;双语教学;模式

传播学作为与新闻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都关联紧密的基础性学科,在传媒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面临转型的中国当下正不断凸显其重要性,但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舶来科学,应如何在本科教育阶段推进其双语教学的发展也正面临诸多挑战。着眼传播学双语教学的未来发展,立足各高校的现有条件与学生水平,因地制宜地构建有针对性的双语教学模式,将成为传播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尝试构建一种“学生导向型双语教学模式”,为新时期传播学双语教学的深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学生导向型双语教学模式的基本定位

学生导向型双语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导向、双语逐级渗透”,具体可表现为“一个中心”、“两大关注”和“五个转化”。

1、一个中心

双语教学一切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服务的对象,是所有教学活动的指向,他们不是教学过程中被动的存在,而是关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如何具体展开的关键。双语教学不能为了片面强调双语形式而使教学沦为教师单方面的展示表演,要引导学生有效运用双语化被动接收为主动学习。

2、两大关注

一是关注学生的现有专业基础和英语水平。传播学理论性强,诞生之初就是作为一门博士课程开授,如果没有新闻学、广告学等关联课程为基础和先导,学生理解可能会有一定难度。另外,传播学双语教学要求学生从实践运用的角度来审视和掌握专业英语,这对许多学生而言具有不小的挑战。二是关注学生的专业需求,明确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全球化语境下进行专业学习,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播学关键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原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为相关研究提供支持和帮助等。

3、五个转化

结合传播学的课程目标与专业特点,学生导向型双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注重五个转化: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加强传播学理论知识与当下社会生活的关联,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传播现象并通过相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把国外转化为本土,在给学生引荐西方经典理论和案例的同时,密切结合中国当下的国情与社会发展实践,尽量用中国的现象、问题和案例来指导学生展开传播学思考;把历史转化为当下,把传播学的经典理论放到今天的传播环境中去考察,并做与时俱进的分析和解读;把抽象转化为具体,在学习中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来帮助学生体会运用理论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把单一转化为多样,把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转变为融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实作、专题讨论、自主学习和网络交流为一体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二、学生导向型双语教学模式的主体框架

学生导向型双语教学模式的主体框架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

1、教学内容:理论、案例、实作三位一体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理论、讲案例和动手做三部分。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英文的传播学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这是传播学双语教学的主体和核心。由于直接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宜围绕传播学的基础知识框架,对国外原版教材和文献进行筛选、编辑和重新整理。其次,要用简单明了的英文表述给学生介绍传播学的传统经典案例和中国社会热点。传统经典案例多出自西方且多涉及西方经济文化背景,宜采用中英双语进行介绍和阐释,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中国案例则可用简单的英语在课堂上分析阐述。最后,鼓励学生用传播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考察感兴趣的传播现象和事件。

2、教学环节:师生交替主导、理论实践互补

双语教学既不能完全以教师讲授为主,也不能过分依赖学生的自主学习,师生交替主导、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设计更易提高双语教学的节奏感和互动性,具体可通过三大环节来实现:第一,学生值日发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生活中的传播现象和热点事件进行关注和解读。值日团队事先把个案考察及分析思考做成双语PPT并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老师参与他们的英文文本处理并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总结和引导大家的传播学思考。第二,课程主题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设计分章节和专题进行知识讲授,该过程应注重辅以情景设置、视频观摩、案例分析、参与式体验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双语内容,尽量突出单元重要的概念、理论、人物、案例和问题。第三,学生实作训练。教师在课后指导学生用英语对专业知识进行消化理解和实际运用,比如开始阶段可以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等形式考察学生对英文文本的理解,中间阶段提供英文文献让学生翻译大意并摘要有价值的专业信息,最后阶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英文媒体进行个案考察和分析调研等。

3、教学手段:探索体验为主、引导督促并重

教学手段的合理配置是保证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教学环节不同,教学手段也应各有侧重。第一教学环节主要是指导学生用自主学习模式与合作学习模式来发现问题展开思考,这是双语教学以学生为导向的重要体现。第二教学环节重在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非母语表述的概念与观点。比如情景设置、案例分析、多媒体展示和参与式体验等。第三教学环节又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研究框架,修订研究方案,并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该环节循序渐进地提升英语在专业认知中的功用。

三、学生导向型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与运作

双语教学是一种讲究策略性的教学手段,必须有重点有层次有步骤有技巧地逐步推进,走“知识体系上的汉语阐释+概念表达上的英文浸润”模式,在规范的课堂教学与鲜活的社会实践互动中促进学生对双语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学生导向型双语教学模式可以依循双语的适应期、熟悉期和运用期三个阶段,强调语言、知识和能力的逐级渗透,并在教材、师资、资源库与互动平台建设上尽力为双语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撑条件。双语教材最好中英文双语对照,并由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重新编辑,涵盖的知识点宜以建构专业知识基本框架为目标,不宜深挖细掘面面俱到。板书和课件尽量用英文展示。师资建设宜以课程为核心,形成一个由主干教师和后备教师共同构成的课程组,展开集体备课,周期性讨论交流有利于双语教学的各类教学手段和案例资源。与“学生导向型双语教学模式”相配合的资源平台建设可能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库、情景设置案例库、核心概念与重要理论的双语信息库、课外辅助阅读的专题文库等。

第7篇

广告设计课程的课堂氛围很重要,这里讲的思维游戏是指用最简单的游戏开启学生的多元化智能,激发沉睡的想象力。教师在广告设计课上多采取互动性思维游戏,比如,图形想象接力就是不错的启发思维的游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最终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这样一个活跃的环境里,学生很快能进入高效思维的状态,调动起他们对广告设计课程的兴趣。此外,这些思维活动还能促发学生课后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他们深深地明白元素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只有那些真正会感受生活的人才能做出让人过目不忘的广告作品。詹姆士•伟伯•扬(JamesWebbYoung)和李奥贝纳(LeoBurnett)认为:创意,就是旧元素的新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的设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才能让大众产生共鸣、引起震感,最终设计出有效广告。

二、头脑风暴训练,感受团队,发散思维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是广告创意行业最常见的创意激发方式。它是指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创意人员召开一个特殊的会议,与会人员将围绕一个明确的议题,共同思索,互相启发,填补彼此知识和经验的空隙,进而引发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这种方法因简单有效并能快速激发想象、产生思维的撞击获得新观念而被广泛使用。它的规则主要是:a.鼓励一切想法,不管是逻辑的还是非逻辑的;b.在开始阶段不要对任何想法提出批评;c.尽可能多想出点主意来;d.每一名团队成员都要试着聆听或思考他人的想法。在实际的创意教学中,我们也像广告公司一样,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创意团队,模拟一个主题,围绕广告主题进行小组讨论,集中大家的想法,并在后面总结时筛选评价,从中寻找到真正好的创意,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创意能力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是结合了现今广告公司的创意产生模式,使学生能更切身体会到这样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互相间的交流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后面的设计做好了有效准备。这个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原创能力和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意识。在开始阶段,教师不要对任何想法提出批评,尽量让每位学生都发言,每一名团队成员都要试着聆听或思考他人的想法。在实施时,教师鼓励狂热和夸张的想法,允许根据别人的构想联想另一种构想等,学生自由思考、各抒己见,在提出许多创意以后,进行分类筛选,最后提出有价值的创意方案。在训练过程中,当一个又一个创意设想涌现时,先提出的设想必然会对后面的设想产生刺激诱发作用,就像燃放鞭炮一样,点燃一个就会引起一连串的爆响。这种连绵突发性的训练方法使学生的创意完全释放开来。

三、案例导入,体会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所谓案例教学法(国外称为个案研究,即CaseMethods),最早发源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教学方法,成形于上世纪一二十年代的哈佛大学。我国高校教学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开始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经典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了如何把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而不是停留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教师在设计前一定要解决学生思想意识上的问题:一是把握ROI理论,即关联性、原创性、震撼性。二是分析好5W理论,即Who———为谁设计?(确定广告诉求的目标受众);Why———为什么设计?(因为某种功能或特点可以给目标受众带来利益);What———设计什么?(针对产品的个性,确定诉求利益点);Where———什么地点?(目标受众最容易接受广告信息的场所、媒介类型);When———什么时间?(目标受众适合接受广告信息的时段);How———怎么设计?(广告创意及其视觉化表现)。而对枯燥的这些理论的学习,学生仿佛过于烟云,不会深入到意识中,只有在大量的有趣的案例分析中把这些理论倒出,学生才能体会到理论的用武之地,为后期进行有效的广告设计作好了铺垫。

四、比赛项目训练,感受现实任务挑战

《广告设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创造性、合作性等要求都非常强的课程。虚拟的广告设计作业无法激发学生的动力;因此,选择实际项目法而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它不仅能使专业知识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还能使学生提前感受到成为一名“设计师”的感觉,引入比赛项目训练更是能让学生找到一种成就感。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时报金犊奖、国际大学生反对皮草海报设计大赛,这些赛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意灵感,将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贯通;因此,大赛的题目对在校的大学生而言都是很好的实践项目。引入比赛项目实验教学模式实施后,学生创意思维更加活跃,专业技能更加娴熟,对专业前景和市场倾向更加清晰,专业认同感提升。通过这样的训练后,我校学生在湖南省艺术设计专业技能抽查中取得了全省第二的好成绩。

五、批判讨论,尽善尽美

批判讨论在当今的国外教学中非常盛行,我主要是这样实施到广告设计课程上:在设计稿出来的基础上,学生向全班展示作品,并进行创意表达,然后设计者回避,其他学生进行批判性评论,老师再单独传达给学生并进行指导,最终达到从创意到图形、文字、版式、色彩等一系列设计元素表达的完善,努力做到尽善尽美。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喜欢,一方面提高了自我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另一方面弥补了学生知识面的不足,同时培养起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六、结语

第8篇

一年前,“商务时间”主持人蒋璐阳在美国遇到自己在伯克利加州大学HASS商学院读书时的院长、前美国总统克林顿时期的白宫国家经济顾问劳拉・泰森(LauraTyson)女士。蒋璐阳告诉劳拉院长,CCTV-2将推出一档新的节目,把哈佛等世界顶级商学院的MBA经典案例搬到电视荧屏上去。劳拉女士很吃惊,她说:“这不可能,难度太大了!”

劳拉的担心并不夸张,但是“商务时间”栏目以自己的方式克服了各种困难。

一位主要考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传播战略的媒介人士对“商务时间”栏目寄予厚望,他在接受《中国商人》采访时说:“商务时间”栏目虽然还在实验阶段,但它正在做一件全球媒体同行没有做过的事情,这件事情将不再表现为品牌细分战略在媒体竞争中引起的连锁反应。它首先抢占了一个别人没有注意过的行业制高点,以多维视觉保证更广泛的专业性,以不断改进的环节设计增强亲和力与互动性。我们不能期望“商务时间”制作的案例在短期就达到哈佛商学院那样的专业高度和理论探讨的深入程度,但对于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上正在涌现的商业案例和经营智慧,它可能成为重要的记录者和信息库,这对以后的研究者是非常宝贵的第一手素材。

张晓阳先生局部证实了这位研究者的观察,“商务时间”栏目最初的创意是为了落实台长提出的“绿色收视率”战略。所谓“绿色收视率”是指区别于那种以媚俗方式来争取收视率的做法。目前“商务时间”主要的努力方向是“既要做有意思的节目,更要做有意义的节目,不断改进自己的模板形成更高效的传播。”

栏目制片人的严谨态度同样体现在对主持人的更多要求上。马斌在节目中发挥活跃因子或者“干挠素”的作用,他总是用风趣幽默的方式刺激和解除嘉宾们的紧张心理,让他们说出最真实的话,而蒋璐阳则要发挥自己在商学院的专业背景,把话题引向深入。这两位主持人同时还有“主编”这个头衔,尤其是蒋璐阳需要出入各种场合、广泛接触企业家,为节目的策划、执行等各个环节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建议。“开始的时候,他们只是听说过有这个节目,现在很多企业家到了一起会讨论某一期的‘商务时间’。”蒋璐阳说。

“我们的第一期‘秘书门’审了七遍,改了六遍,播出后,反映非常好,收视率创晚间十点档节目的历史纪录。”负责特别节目和品牌推广的薛梅主编说。这个看起来很平和的女性带领着一个强势的团队,一个知名企业家深有感触地告诉“商务时间”栏目组的人:“很佩服你们的公关,她们太历害,你不来都不行”。“商务时间”栏目每期节目都邀请大量嘉宾的做法曾引起一些业内同行的担心:“你们是在浪费资源”。

然而,就“商务时间”目前的影响力来说,央视索福瑞公司的调查数据在外界看来并不具备央视在历史上形成的权威性,“商务时间”栏目运营团队的人对这个节目的看法也不能排除加入自己的感情因素。

比较直观的反应可能是从广告主那里传递过来的信息,“商务时间”高密度吸引了克莱斯勒、宝马、LG、丰田之类的世界品牌。中国内地企业相信在央视出头露面可以使自己的品牌拥有全国性的知名度,一些有志于进军全球市场的中国企业则越来越多地选择凤凰卫视的相关节目,瞄准了中国中高端消费阶层的世界品牌,选择“商务时间”,体现了它们对其受众群体的基本判断。

“智慧银行”背后的智囊团

2000年以来,中国工商界人士中自发形成的两种趋势引人注目,一个是MBA的持续升温,这股热潮直接催生了众多商学院和大量的培训机构,另一个就是近两年来企业家博客(个人媒体)的兴起。

前一种现象的出现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规模性扩张,成系统本土化商战理论不仅成为工商界人士,也成为整个社会的迫切需求。而企业家个人博客的走热则说明当事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利用传统的媒体实现和社会的沟通。特别是,个人博客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愿意,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丝毫不用担心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会被媒体“有意取舍、放大、变形或者扭曲”。

与工商界人士强烈沟通欲望相呼应的是一般公众对其财富来历、经营智慧以及个人状况的探求兴趣。

这种沟通与了解的欲望不光发生在中国本土,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应该说对中国经济及其工商群体的关注,已经是全球性的需求。

在这种复杂的需求面前,出现在CCTV-2黄金时间之后,旨在打造另一个黄金时间段的“商务时间”,很难说是仅仅给商务人士量身制作的特别节目,观看这个节目的很可能还有更多和商业毫不相关的一般观众,也就是说,“商务时间”栏目影响的可能是一个更为宽阔的受众群体。

或许是充分考虑到“商务时间”在初创阶段必然要去应对的综合性传播需求,“商务时间”通过节目的各个环节和央视的平台优势凝聚了颇为可观的智囊团。

如今它的合作伙伴有: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伦敦商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北京大学商学院、清华大学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诺基亚、百胜集团、NBA等上百家外企驻华首席代表。此外还有可以在节目中提供不同视觉的知名管理咨询机构,来自日本、美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地的资深媒介专家也不同程度地参与到节目的策划运作中。

规模庞大的智囊团的介入,既有利于“商务时间”对内外部资源的有机整合,也有利于对节目内容和流程的持续改造,相对它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果,可能未来的前景和拓展空间更值得分析和思考。比如“商务时间”栏目通过营造现场气氛、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环节引导嘉宾们说出真话和心里话,因此竟然也出现了这样有趣的小插曲――一个观察团的成员在录播现场说:“你们的环节设计让谜底出来得太早,如果这几个谜底放到后面再揭开,可能更有感染力……”

在现场出现的意外事件一方面可以使“商务时间”栏目的运营团队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工作,但从另一方面看,或许直接播出来也无伤大雅,因为它客观上让节目的气氛更亲切,更有利于嘉宾解除伪装,说出更多实在话。

一小时MBA娱乐新体验

一个在场的嘉宾会被新东方的创始人当做假想的“电线杆”演示当初创业时满大街刷野广告的艰苦经历。

“商务时间”就是通过如此娱乐化的氛围实现了商业理论的专业性和现场趣味性的平衡。

“每期一个主题,一个案例,太宏观,容易出现套话、空话;太微观,就成了广告。我们要选择的必须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国内一流的,适合电视来表现,而且所邀请的嘉宾又没有负面的报道。”张晓阳先生坦承“商务时间”栏目经常会遇到的考验。

为了系统解决这个难题,“商务时间”的制作团队探索了一个比较受欢迎的办法,首先是在题材的选择上紧跟新闻热点。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弥补一般观众对商业案例的专业背景了解的不足。在做电视新闻案例分析的时候,因为观众对相关的新闻事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设置正反双方嘉宾对案例的辩论和剖析,还原MBA课堂上演讲者和提问者激烈答辩的模拟现场,就更容易感同身受。继而通过点评嘉宾充当课堂教授的角色进行理论提炼,揭示经典案例的管理理念和分析方法。最后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使案例的分析不断走向深入,从而在一个小时内,让观众从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中,了解其商业内涵和商业智慧。

“这个节目的难度在于它的高度,你首先对它要有一个卓越的判断力,即便专家也不一定在并行的过程中。”马斌解释主持人在“商务时间”栏目中承受的挑战时说:“我是一个纵横的概念,形态、内容、选题,每一个环节你都要有审视的能力。”

把节目做得“实用和好看”,这是“商务时间”栏目制作团队在节目形态设计上坚持的原则。将娱乐节目的制作思路引入经济类节目中,目前被证明是一个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

首先是借用娱乐节目的制作手法,如在“商务初体验”这个环节中,以隐蔽拍摄、情景模拟、街头调查、真人秀等综艺类节目的制作手段增加节目的现场感和观赏性。

其次在节目的架构上也采用了娱乐节目的结构特点。一小时的节目被分成“商务初体验”“是非大挑战”“商务大贵宾”“巅峰总对决”四个小单元,每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悬念和“兴奋点”,使观众不到十分钟就获得不同的期待,避免了节目的时间过长和内容的专业性可能引起的倦怠情绪。

谈到“商务时间”栏目的形态,张晓阳先生用“抽屉式”的结构来做比喻,总之,如何让观众觉得“更精彩的还在后面”,这是“商务时间”的制作团队努力的方向。

更有效的竞争是整合

巨大的市场空间促使中国的媒体竞争走向白热化,CCTV-2的“商务时间”栏目推出不久,国内就有类似节目跟进,不同的是“商务时间”更关注具体的案例,以及商业案例中的执行团队。

此外,“商务时间”在节目的整合开发和产业化运作上走得更远一些。目前一个旨在整合各种有效资源,为区域经济决策部门和企业组织提供策略性传播服务的节目板块――“商务嘉年华”成为“商务时间”新亮点。其中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印象刘三姐、营销山水间”为代表的活动营销。就“印象刘三姐看桂林新营销”这个主题,“商务时间”组织了一批专家和学者下到当地,为桂林的旅游营销出谋划策。这个节目受到地方政府的欢迎和积极配合,也吸引了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20多家媒体以及新浪、搜狐等主要门户网站的密集关注。事后,桂林市政府还将这期节目的光盘作为礼品赠送给来桂旅游访问的客人。

如果说,“商务时间”主要形态是研究已经发生的商业案例,是“过去进行时”,类似“印象刘三姐营销山水间”这样的活动营销则可以称之为“介入”区域或企业组织商务活动的“现在进行时”和“将来进行时”,这也是“商务时间”持续做大的题中应有之意。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电子商务;网络广告;教学

艾瑞咨询2014年度中国互联网经济核心数据中显示,2014年整体网络广告市场达到1540亿元,同比增长40%。并且,在数据中显示,网络广告市场中份额排名第二的广告形式即为电商广告。可见,随着网络和电商的发展,网络广告发展的潜力巨大。这种发展形势下,在电子商务专业中,随之高涨的就有网络广告这门课程。网络广告课程就是在信息时代和网络环境下诞生的,这门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中一门比较重要的专业课程。本文专门就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的网络广告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这个目标有别于本科专业的通识教育。从目前来看,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培养人才目标一般分为技术类电子商务人才和营销类电子商务人才两大类。

1)技术类电子商务人才。

技术类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够掌握和使用电子商务技术,能够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具体从事程序开发、网页制作、网站建设等岗位工作。技术类的网络广告课程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难题。电子商务专业不同于广告专业,缺乏美学和设计学的基础,所以学生绘画设计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差的。但是学生擅长运用计算机的一些专业技能,如用flash去制作网络广告。这样的话,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侧重于运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制作网络广告。

2)营销类电子商务人才。

营销类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够熟悉了解企业运营,懂得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服务于企业的营销管理,具体从事网站运营、商务策划等岗位工作。营销类的网络广告课程在教学中同样也会遇到麻烦。这类学生往往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比较差,但是策划能力比较强。所以,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可以侧重于网络广告策划。不同院校的培养侧重点有所不同,理科院校多半偏重技术类,而文科院校多半偏重营销类。这与学校定位、办学特色、师资力量等多方面有关。

二、教学内容

一般来说,网络广告的教学内容包括这三个部分:

1)网络广告的基础理论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网络广告的基本原理,如网络广告的策划、设计与制作、交换与、效果评估等等。

2)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工具的使用。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一些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使用的工具,如使用photoshop制作网络广告、使用flash制作动态效果、使用Dreamweaver制作网站广告宣传案例等等。

3)网络广告案例分析。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和分析一些经典案例。当然,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必须考虑目前企业对网络广告设计这个岗位的要求。一般来说,任职要求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能够熟练使用Dreamweaver制作网页,熟练掌握flash互动技术;第二,擅于平面设计及软件应用;第三,富有创意,设计感强;第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从这些任职要求中,明显体现出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是比较突出的。恰恰在高职高专,对学生的实操能力是非常看重的。通过对网络广告设计岗位的研究和分析,一般可以将网络广告课程的专业技能定为:设计和制作网络平面广告的能力———photoshop、illustrator的应用;设计和制作动画型网络广告的能力———flash的应用;设计和制作网页型网络广告的能力———Dreamweaver相关软件的应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网络广告的能力———多种视频、音频、动画制作软件的整合应用。那么在规划网络广告课程的教学内容时依据企业对岗位的要求,可以把重点放在这几大专业技能的训练上。

三、教学方法

网络广告这门课程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操作,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得很紧密的课程。那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1)头脑风暴法。

网络广告的效果如何更多取决于广告是否有创意,所以,网络广告这门课程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很重要的。那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就某一个话题发起讨论,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互相启发,激发灵感。

2)任务驱动法。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的效果很不好,现在学生对填鸭式教学往往缺少兴趣和动力,那么任务驱动法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确定任务、自主或协作学习、效果评价这几个环节,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3)小组合作。

企业对网络广告设计岗位的任职要求里就有富有团队精神这一项,那么,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这种团队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就是以小组的形式分配任务,每个小组拿到任务后,经由小组所有成员讨论分析,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大家相互沟通、交流、合作的过程,这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很有帮助。

四、考试方案

传统的笔试考试显然不太适合这门实操性比较强的课程,我认为针对这门课程可以采用模块考试。可以把整个教学内容分成几大模块,比如:制定网络广告策划书,photoshop应用,flash应用,Dreamweaver应用等等。每学完一个模块,就可以考察学生是否掌握这个模块的知识与技能。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打消了学生平时不学不听,最后考试靠突击的想法,给学生一定的压力。毕竟考试只是一种手段,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学习过程应该重于学习结果。二是学习完就考试,学生的印象还比较深,有利于学生完成模块考试,这样考试的成绩也相对要好,也能激励学生更好的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五、师资力量

目前,教授网络广告课程的教师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另一类是广告专业的教师。这两类教师在讲授网络广告这门课程时可能都会遇到一些困难。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往往在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出现的最大的难题可能是没有平面设计的感觉,缺乏美术的基础。而广告专业的教师可能会在如何运用网络这个媒体制作广告这方面碰到困难。师资力量不足是现在网络广告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难题,解决这个难题需要一个过程,就是对教师的培养过程。网络广告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目前还属于新兴学科。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除了以上探讨的问题之外,还有如教材选择、软件应用等问题。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广告的发展,网络广告这门课程将会受到业界和学界的重视,也将会有更多的学者研究探讨这门课程。作者简介:宁萍,1980年生,女,湖南邵东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师,电子商务方向。

[参考文献]

[1]温琼娟.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网络广告学》课程体系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

[2]蒋赏.网络广告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技能

近几年,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在高职院校开展比较广泛,这是由于一方面经济发展、信息膨胀,社会对广告设计和制作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本身在学习内容上具有“专业化程度较高,实践知识丰富,职业定向性及动手能力很强”等特点,因此,无论从目前的社会需求还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来看,平面广告设计课程都应该继续深入开展下去。但是,从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此类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是太好,主要表现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理论和实践无法融会贯通,作品设计风格拘谨,模仿抄袭痕迹重,没有创新;布局、结构、色彩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都与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目标有较大偏差。那么,如何对该门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改进,加强学生的实践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应用技能,值得我们思考。

一、国外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特点

由于国外高职教育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因此其在相关课程的设计、教学上都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成果。英、法等国的某些艺术院校则发展继承了传统的“师生制工作室”,强调低年级至高年级共同组成纵向学习小组,由教授、教师、广告设计师、工艺美术师领导的各专业组共同指导。在美国,其高职的运行模式采取的是合作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因此其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也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广泛开展学校与工商企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实际操作或训练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其在接受学校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到企事业部门进行相应的生产实践。

二、目前国内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广告专业的教学在各高校开展较晚,相关的广告设计课程在设计和教学上并不太成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在针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训教学这一块存在较大问题。

1.教学目标不突出。平面广告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其特殊性。它既具有一般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还具有广告设计教学的特殊目标,即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基础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具有平面广告设计能力,而这种能力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以全新角度揭示视觉形态属性、诠释主题,同时利用视觉语言通过美的表达形式,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态。但是,从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所采取实训教学来看,主要是在原有工艺美术实训教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受到传统美术观念和实训教学方法的影响,比较偏重基础实训教学和技能训练,而没有考虑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特殊性,导致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新想法、新思路在萌发阶段得不到科学的引导,失去了培植的机会。

2.教学手段单一。目前,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实训教学采取的主要的教学手段是计算机上机教学的方式,一般的教学过程是教师首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操作演示,学生观看;然后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进行个人操作,教师在一旁纠正其错误;最后学生上交制作结果,教师检查评分。这种实训模式固然可以全面而细致地贯彻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实训内容,但每节课都重复同一模式多次,未免令学生感到单调枯燥,注意力分散,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效果。而且目前的教学模式只强调基本操作能力,学生通过模仿来掌握,制作的步骤和效果都将遵循教材或教师的示范,实训效果的审核主要看操作步骤及制作的结果是否与预设的一致,用简单的“对”与“错”来衡量,学生完全没有发挥自身创造力的余地。这都与广告专业最为看重的创造性背道而驰,也不符合培养学生设计综合能力的教学方针。

3.教学内容与整体教学脱节。由于目前广告设计行业早已普及计算机技术,广告专业所开设的大部分课程也需要使用计算机设计软件,因此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势必会涉及软件操作教学,但软件操作教学部分,绝不是简单的软件培训课,而是综合培养学生审美、设计和制作能力的技能课程。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要注意纵向上与基础课,如素描、色彩、构成等课程的联系,又要注意横向上与其他广告课程联系。另一方面,平面广告需要制作各种传单、海报等,在软件操作教学上,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图像编辑操作,还要懂得图文排版和一些特效的制作,对软件的综合运用要求较高。如果不能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融会贯通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后,尽管已掌握了软件的每项功能,仍不能应付实际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出现“学了软件但不知如何用”的结果。

三、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

1.实训教学突出专业特色。平面广告设计的实训教学必须要突出广告设计专业特色,突出培养学生的广告审美和创意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实训课程不能仅仅是案例模仿式的软件培训,而应该灵活安排课时,除了详细讲解案例的操作实现过程外,还应该在实训过程中增加相关的案例分析内容,包括分析广告的创意、广告设计的元素组合、画面的表现力与冲击力,甚至还应该结合实际市场背景来分析,通过一边从理论上分析案例,一边从技术上讲解操作,使学生不仅仅掌握技术实现手段,而且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逐步培养广告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从边分析边操作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平面广告实现的手段与方式,这样,在以后的设计中就会有意识地学习或模仿经典平面广告,最终自己去做有创意的广告。

2.采取多种实训教学模式。前面提过,目前,大部分平面广告设计课程采取的实训教学手段主要还是示范操作为主,即教师示范与学生模仿操作,该实训模式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接受,适用于难度较低的基础性知识,如软件基本操作和实例操作这两类教学内容,但由于是模仿操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除了这种实训模式外,还应该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多样的采取教学模式,例如采取互动讨论、规定题目实训等方式,互动讨论分为主要是教师结合实例演示,针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互动,通过作业讲评向学生反馈他们技能掌握的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技巧,形成“教-学-练-评-深入学习”的良好循环。师生互动的方式可采取讨论、提问、自由发言、互相评比等比较轻松的方式,教师主要起引导和总结作用,鼓励各种不同的反馈信息,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师生互动讨论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舞台,互动的教学氛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了创新思维的空间。学生在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相互借鉴启发,在热烈的讨论中,思维被打开,开始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一个创作理念演变成多个创作系列,完成作业课题成为顺其自然的事,在设计成果与设计研究能力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

3.拓展多种渠道,加强学生自主实训。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实训教学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积极拓展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练习,如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广告设计教学基地。由于广告设计专业的师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广告实践存在脱节的问题,有些没有接触到广告实务,有些还是在理论中自我陶醉。因此,给学生寻找广泛的实习机会,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与广告实业界沟通,这是教学体制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通过与企业联手建立实习基地是双赢的策略。从教学来说,强化和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从广告行业来说,可以通过实习来选拔有能力的学生来服务于现有广告公司,壮大公司实力。除了第一课堂的实训练习外,还应该广泛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例如各种比赛是检验学生实践水平高低的最好方式,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比赛。

总之,随着平面广告设计行业近年来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必须不断调整更新,实训教学环节也必须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方法和模式,切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协助学生掌握实实在在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林华.计算机平面设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璐茵.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实训教学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第11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 定位分析 营销策略

一、引言

当今社会,民营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很多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迅速发展、半途夭折的特点。虽然我国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进行了大力扶持,但依然改变不了民营企业只有3年平均寿命的现状。

赵锡斌、温兴琦根据企业与环境的一般理论,分别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环境。(2005)董延涌深入分析了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改善软环境来提升其发展质量和速度。(2012)本文以民营企业的定位战略为切入点,从营销角度探讨民营企业如何定位,在厮杀的市场中找到立足之地。同时,笔者试图分析与定位相适配的营销策略,为民营企业提供些许借鉴。民营企业灵活矫捷,定位战略更易产生效果。民营企业要想到达彼岸,一要定位,二要定向,三要续航,否则将会沉没于茫茫市场大海中。

我国民营企业大多集中于制造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耐用品逐渐转变为快消品,所以笔者选取一家面向消费者市场的食品制造企业进行分析。香飘飘是典型的快消品生产企业,快消品市场具有短周期、高购买率、低价位、低关注度等特征,因而大多消费者所做的都是瞬间决策,此时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心智价值要大于产品价值,如何实现该类产品的价值就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二、理论回顾

定位概念提出至今,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焦点在于定位仅是广告传播的策略还是整个公司的营销战略。前者主张在信息爆炸的社会围绕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定位,而非产品本身。后者认为产品差异化是传播的基础,主张对营销所有要素都进行改变。(2008)

(一)广告传播定位

定位一词由里斯和特劳特在1972年提出,他们认为定位是针对顾客心智采取行动,以确保能在客户头脑中占据一个有价值的地位,顾客心智则是指消费者天生或在生活中习得的一切认知。(2010)因此,定位不是去创造新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存在的认知。之后特劳特提出重新定位,从竞争、变化、危机三个维度重新审视企业和产品的定位。同时又强调:“定位是对大脑的定位,而不是对产品的定位。(2002)”。特劳特主要强调如何将产品信息最有效的传播给消费者,使得对产品的心智价值大于产品本身的价值。

(二)营销战略定位

有学者提出了营销战略定位理论,认为营销定位战略是产品生产之前就该开始的活动,需长期的营销战略指导,而非靠短期的广告传播。同时他们赞成定位要在顾客心智中占据有价值的位置,但不认同不改变产品的主张。更甚者,有学者基于战略营销的高度,提出只改变产品还不够,还要同时改善企业的经营和对消费者的服务。(2008)

上述两种说法各有侧重,但究其本质,定位倡导的是采取行动确保在顾客心智中占据有价值的位置。如图一,企业要围绕着顾客心智进行定位,明确自己所要占据的位置,然后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与其定位相匹配。具体来说,是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四个方面围绕企业定位来规划企业的整套营销策略。本文将从定位概念的本质出发,采取案例分析法展开探讨。

三、研究方法和案例背景

(一)研究方法

由于基于大样本调查的实证研究侧重于揭示变量间的内在联系,对本文并不适用。案例研究法可以通过对现象进行细致的描述和深入的探索,从中摸索出新理论框架或对现有理论进行检验、发展和修改。浙江省算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摇篮,其经济发展主要推力便是各类民营企业,香飘飘作为浙江省的典型民营企业,成为本文的分析对象。

(二)案例背景

香飘飘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杯装奶茶品类研发、生产、销售的专业制造企业,销售范围覆盖全国各省市,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杯装奶茶专业制造商之一。为满足和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需要,2005年香飘飘率先进入了杯装奶茶这片鲜有竞争对手的蓝海。随着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开始了多元化的生产,但并未挽回每况愈下的形势。2009年香飘飘开始其定位之行,这一举措成为了公司腾飞的催化点,销量从08年的3亿杯迅速增长到7亿杯,可见定位的威力之大。

四、案例分析和基本发现

(一)香飘飘面临的行业环境分析

本文简单地用波特五力模型对香飘飘定位时的环境进行分析。首先,这个领域存在较低的行业壁垒,潜在的竞争者很容易进入该领域。香飘飘成功推出后,引来竞争者无数,这些竞争者实力雄厚不容小觑。其次,奶茶行业需求弹性大,产品转换成本低,所以消费者的忠诚度较低。香飘飘如不能为消费者营造一个独特的价值,终将会被他们抛弃。第三,杯装奶茶行业集中度低,现有竞争者较为分散,无垄断力量的产生,所以竞争异常激烈。喜之郎集团推出“优乐美”,凭借着自身优势向香飘飘发起进攻。第四,因为杯装奶茶的原料都大抵相似,所以其供应商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第五,奶茶同质化现象普遍,除杯装奶茶可作为替代外,还有诸如奶茶连锁店等现泡奶茶。总之,香飘飘率先进入杯装奶茶这片蓝海,但在发展过程中竞争十分激烈,如何在同质化的产品中采取行动,在顾客头脑中占据一个有价值的位置成为关键。

(二)香飘飘面临资源分析

本文采取了价值链法来分析香飘飘公司拥有的资源。实物资源,包括先进设备和独创产品。香飘飘公司拥有国内顶尖的标准化生产、检测、分析等自动化仪器和设备,为产品的质量提供了保证。另外,香飘飘产品独具特色,添加了辅料椰果包,延长了消费者的品味时间;双节式的吸管设计增加食用趣味;人力资源。一方面,香飘飘拥有各类高中级技术人员;另一方面,香飘飘聘请了一支专业策划团队,为奶茶的推广营销提供了保证;技术资源。香飘飘引进了先进的奶茶制造技术,以良好的口感和稳定的品质赢得了宝贵的消费者口碑;抽象资源,包括信誉、美誉度、品牌价值。香飘飘凭借一直以来稳定的质量,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上升,在消费者中享有着良好的口碑。

(三)香飘飘的定位分析

香飘飘较早进入杯装奶茶行业,凭借自身成熟的技术保证了产品良好的口感,积攒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但由于行业本身的特点,香飘飘几度遇到强劲的对手,加上奶茶同质化的现象十分普遍,如何定位成为关键。

按上文所提定位框架,首先要围绕顾客的心智,寻找并填补空白点。杯装奶茶这一产品是全新的,但最先进入顾客视野且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香飘飘的独特优势。当时竞争虽激烈,但真正的行业老大还未诞生,竞争者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当时顾客心智中的认知有:几个知名奶茶不论是实力、品牌、口味都差不多;最先接触的一般是香飘飘奶茶。则行业老大这一定位就自然而然诞生了。其次,围绕行业老大的定位,香飘飘要做的就是捷足先登,占据顾客心智的第一个阶梯,抢占心智的空白点。于是,香飘飘开始大力宣传香飘飘是杯装奶茶的开创者,全国销量最大。最后,定位要求企业要有所聚焦,有所放弃。当时香飘飘已向年糕、奶茶连锁店、房地产市场投入大量资金,而且效益还比较可观。聚焦容易,放弃难,面临这样的难题,香飘飘尽管内心挣扎,还是果断砍掉了其他业务,全心全意的发展奶茶市场。最终,定位理论在香飘飘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2009年销量从08年的3亿多杯跃升到7亿多杯。总而言之,香飘飘奶茶的定位是基于企业特定的环境和资源,围绕着消费者心智进行的,定位于行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使其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

(四)与其定位相匹配的营销策略

促销策略。香飘飘围绕其定位的促销策略主要体现在广告宣传和微博营销上。广告传播能够最直接地操控顾客的心智,有效地将产品放入顾客心智的对应抽屉。针对定位香飘飘制定了经典的广告语――杯装奶茶开创者,连续六年销量领先。这一广告词简单精准地向消费者传达了香飘飘的定位。“连起来可绕地球两圈”这一夸张说法深入人心,使得公司定位与顾客心智牢牢连结起来。另外,香飘飘还用了现今流行的微博营销方式,策划“香飘飘体”,使得微博营销与电视宣传遥相呼应。

价格策略。香飘飘定位为行业老大,其价格策略必然影响到整个行业的价格水平,对于价格策略的选择必须小心谨慎,由于原材料成本的增加,他做出涨价的决定。此次涨价没有带来销量的下滑,不得不说定位彰显出了强大的力量。作为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的领导者,要避免与对手陷入无尽的价格战中,一个行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存在利润空间,否则只会导致弄虚作假或破产。当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后,价格策略也应围绕其定位进行。

产品策略。作为一个奶茶行业的开创者,香飘飘在产品上也进行了技术创新,试图在产品上与竞争者形成差异化。作为行业老大,对产品不断进行创新是其根本使命。而定位的本质需要企业牢记,他们为人们创造的是一种价值,而非产品本身。

渠道策略。定位为行业领导者则需从各渠道尽可能多的接触消费者。在明确定位后,香飘飘转变了自己的渠道策略,与竞争对手据理力争,不仅将铺货时间提前了3个月,而且还与竞争者展开货架之战。

五、结论、启示和局限

(一)研究结论和启示

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特点,成长道路充满坎坷和荆棘。学术界一般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试图全面但无侧重点。本文从营销战略的角度指出民营企业最大的难题便是战略缺失,从而顺势引入定位战略,先做出核心定位,进而探讨围绕该核心战略的营销策略。本文通过一个新品类夺取老大定位的典型案例,细述了定位过程--首先研究顾客心智,然后分析企业面临的特定环境以及自身资源,从而进行聚焦和放弃。香飘飘基于其环境和资源定位为行业老大,并采取一系列营销策略牢牢占据市场老大的地位。

本文从营销战略视角探讨了当今民营企业发展中所需解决的问题,丰富和拓展了关于民营企业的研究思路。同时本文在一系列定位理论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个定位理论的核心框架。随着民营经济的日益壮大,探讨如何使得民营企业在发展道路上走的更好、更远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局限

本文缺乏第一手资料的获得,容易导致结果有所偏差;本研究缺乏一些定量数据的支撑,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确如上文所示还待进一步证明;本研究选取单一案例进行分析,虽然能更细致、更具针对性,但缺乏对比和参照,较难提出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命题。(吴春波等,2009)

参考文献:

[1]赵锡斌,温兴琦.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5.

[2]董延涌.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软环境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2.

[3]李飞.定位地图[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艾・里斯,杰克・特劳特.定位[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第12篇

1 信息经济下的传统产业变革与升级

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更加广泛、深刻,传统产业也在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纵深发展。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的产品设计、生产流程、生产方式、产品销售等全过程渗透。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快生产流程创新与突破,对产业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产业之间也将以新的形式进行融合发展。例如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利用新的技术、资源和融合方式把农业由一次产业升级为六次产业,不仅拓展了传统农业功能和社会收益,并且,使得这些功能和收益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得以实现。新兴信息网络技术对生产业的各个环节的渗透和扩散,催生出各种基于产业发展的服务新业态,生产业将从技术应用、服务内容、商业模式等方面不断提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仅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将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这影响不仅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变化、转型和升级方面,也会影响市场结构、竞争行为、盈利模式及市场绩效等方面,对产业组织产生深刻影响;对产业的空间布局及产业政策也将产生强烈冲击。因此,忽视这些新的变化,将无法对当下的产业经济现象进行更合理而深刻的解释,也难以对产业领域的现实问题做出有效的解决,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将难以体现。

2 信息经济下的市场和产业分布变化

信息经济经济使得传统理论下的很多规律发生改变。长尾理论(Long Tail)和众包(crowdsourcing)思维已经深入到传统产业的很多领域,市场细分越来越细,“个性化”、“客户力量”和“小利润大市场”概念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传统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商业模式,处于需求曲线尾部的市场正在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影响市场结构的关键因素:集中度、差异化和进入退出壁垒也正在发生变化。市场中的竞争行为也随之变化,处于需求曲线头部的一级或者二级市场的占有率和利润率也正在经历由盛转衰。在互联网广泛应用之后,企业的营销活动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营销活动受时空限制越来越少,营销费用越来越低,营销结果越来越精准,广告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交易付费的广告付费方式使得广告费用大幅度缩减。这些信息经济下市场、竞争策略、商业模式的变化应该被充分关注,融入产业经济学的日常教学之中。

电子商务发展促成产业空间分布新格局。电子商务纵向延展,促进城镇资源快速流转,横向跨境布局,促进全球消费市场的形成。与电子商务相关联的企业如软件公司、代运营工地、在线支付、物流公司等围绕电子商务企业进行聚集,也推动着传统产业集群升级。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正在加速融合,推动产业集群向“在线产业带”转型。信息经济下的产业集聚现象越来越显著,与传统经济下的指向性集聚相比,经济联系性的聚集在加强,创新效益的分析也应该被进一步强化。

信息经济下,传统产业为适应市场需求在不断转变,新的产业形态不断在催生,市场结构,消费需求和空间布局都在不断变化,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需要新的思维和新的理论,这对传统产业经济学理论是个挑战,具有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3 信息经济背景下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3.1 教学理念

产业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等基本理论,对目前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独立的运用基本理论和概念分析我国目前产业经济当中的现状、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然而,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市场环境,这些新的现象应该被引入课堂,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摒弃单纯讲授传统理论的教学观念和对单一教材的依赖,结合网络资源和典型案例拓展学生在产业经济学领域的学科视野,强化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2 教学方法

在信息经济时代,创新教学方法是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点。课堂上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是基础,但是,让学生在置身市场和具体产业之中,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格局,行为策略以及政府规制等。在创新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教、学、用协同的产业经济学课外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深化课堂教学。把“浸入式”的教学理念引入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之中,让学生能够对某个产业的基本情况做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就业的意愿对具体产业进行追踪研究,并撰写行业分析报告;开展产业问题讨论,让学生能够把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深化对理论和现实的理解,并能够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3 教学评价

要贯彻教学方法的改革,考核方式必须相应的做以调整。单一闭卷考试形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及运用情况,考核方式需要与教学方式相配合,多元化地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能力,以及发现、关注产业经济现象与事实。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对信息经济下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变化,传统产业在网联网经济下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产业结构的重构、转型与升级,产业规制面临的新问题等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尝试撰写具体的产业经济案例和产业分析报告等。把考试与考查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地提升学生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增强知识的现实应用性。

3.4 教学材料

信息经济下的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应该更加丰富。毋庸置疑,选择一本经典但又符合当下经济形势的好教材非常必要,但是,任何一本教材都有它的优缺点,为了扬长避短,更加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应该引入教学,包括经典案例,统计年鉴、行业报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网络公开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材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课堂学习,而且可以作为课后辅助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产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让学生对产业经济学的内容形成综合知识结构体系,为其后续研究与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