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食品工业研究

食品工业研究

时间:2023-06-16 16:04: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食品工业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食品工业研究

第1篇

漂烫是果蔬工业化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序,其主要目的是使造成颜色、风味和质地变化的酶系统失活,如过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脂肪氧合酶和果胶酶[2]。传统漂烫方法为热水处理和蒸气漂烫,这些常规漂烫方法漂烫时间较长,造成产品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大量流失。而微波漂烫具有热穿透力强,加热速度快、营养物质损失少、能耗低和易于控制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Ponne等[3]对菠菜叶的不同漂烫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蒸气漂烫的菜叶具有更好的质构,VC含量最高。与热水和蒸气漂烫相比,微波-蒸气漂烫明显改善了产品质量,这个结果与Dorantes-Alverez等的报道[4]相一致。而Devece等[5]认为,微波漂烫整块水果或蔬菜时,由于物料体积较大,加热不均匀,导致物料表面过热,因此微波不适合于大块物料的漂烫。微波漂烫在玉米保鲜方面也有相关报道。李清明等[6]利用微波漂烫技术对甜玉米进行保鲜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微波热烫处理后玉米籽粒中的可溶性糖和VC含量显著高于水煮和蒸气处理的产品,但微波热烫处理过程中易导致玉米籽粒失水,出现籽粒松散的现象。黄苇等[7]对微波-沸水结合灭菌和高温灭菌在软罐头玉米穗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沸水结合灭菌的甜玉米软罐头,其色泽比经121℃高温灭菌效果好;在常温贮藏过程中,其明亮度、色泽、总糖等指标均可达到显著水平。大量研究[2-3,7]表明,微波结合水或蒸气漂烫预处理具有更好的经济性,这是因为低成本的水或蒸气用于产品最初的升温,而使用成本较高的微波能完成产品内部的漂烫。目前,微波辅助漂烫在小规模生产中已初见成效,但是控制微波均匀性仍是设计大型微波漂烫设备的一个巨大挑战,还需要大量研究以探索新方法,确保加工过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温度的均一性。

2微波辅助干燥

微波干燥时,微波能透射到物料内部被水分吸收,将微波能转化为热能,使得物料内外同时升温。微波干燥具有干燥速度快、均匀加热等优点,但成本较高,因而还要结合其它干燥方法。微波辅助干燥是将微波能应用于不同干燥阶段,为其它干燥方法提供热量。微波辅助干燥可以较好地阻止热量散失,充分干燥物料,因而可以有效节约能源;进而避免单纯微波干燥造成的表面过硬、局部过热等现象。20世纪6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微波辅助干燥技术。利用微波与空气对流干燥物料,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产品质量,且干燥耗能和加工时间也大大减少[8]。目前,微波辅助干燥技术凭借其产品质量稳定的优势获得相关企业的大量关注,特别是在国外,微波辅助干燥在食品、药品的干燥研究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且一些成果已成功的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目前,中国关于微波辅助干燥技术的研究也日益增加。微波可以和多种干燥方法联合使用,微波-热风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应用较普遍[9]。在工业化生产中,隧道式微波-热风干燥主要用于意大利面食、饼干及油煎土豆片的终端去湿处理[10]。Altan等[11]对微波辅助气流干燥意大利通心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与热风干燥相结合不仅缩短了干燥时间,而且改善了通心粉的质构特性及烹饪特性。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的张晓辛等[12]分别对的微波干燥、热风干燥及微波-热风组合干燥的方法、工艺、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纯微波干燥由于干燥时间短,瞬间产热量大,导致温度过高,无法连续作业,难以确保产品质量;纯气流干燥时间为6h;而利用微波-热风组合干燥技术可使干燥时间缩短至4h内,且干燥后的花朵整齐,色、味、形基本不变。章斌等[13]应用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方式探讨香蕉片联合干燥过程中热风温度、风速、干燥转换点的物料含水率、微波功率对干燥速率的影响;并以成品色差L值、复水率、VC含量、质构和复水率为指标,对联合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热风-微波联合干燥方式的干燥速率快,能耗低,产品品质与真空冷冻干燥的产品相近。微波真空干燥产品可以降低加工过程中的热量及氧化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美国加州州立大学[14]将微波真空干燥技术用于生产脱水葡萄。试验发现,微波真空干燥技术能很好地保持新鲜葡萄的风味和色泽,且葡萄外形也不萎缩,新鲜葡萄的折干率为25%。Lin等[2]比较了微波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对胡萝卜片的脱水效果。与热风干燥相比,微波真空干燥产品有较高的复水性,较高的α胡萝卜素和Vc含量,密度低,质地松软。Yongsawatdigal等[15]也证明了微波真空干燥的越橘比气流干燥的颜色和质地都好。综上所述,中国在微波干燥技术的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微波干燥技术在食品工业的应用研究领域较窄,微波复合干燥技术的研究有待于拓展,与微波干燥技术配套的设备开发尚需加强。

3微波辅助烘焙

烘焙是一个传热和传质同时进行的复杂过程。在食品的烘焙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包括淀粉凝胶化,蛋白质变性,二氧化碳从发酵物中释放,体积膨胀,水分蒸发,外壳形成以及褐变反应等。而微波加热速度快,烘焙反应不能充分完成,无法形成棕褐色表面及外壳。为获得与传统烘焙相同质量的产品,微波辅助产品的开发是非常必要的。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APVBaker开发了一种用于后烘焙的微波传统烤炉,以替代无线电射频加热[16]。这种多媒炉不仅可以获得传统烘焙方法的高质量产品,同时还具有微波技术所拥有的烘焙时间短和利于过程控制的优点。微波加热与卤光灯加热相结合也是一种常用的微波辅助烘焙方法。卤光灯-微波联合炉同时具有卤光灯加热产品的棕褐色及松脆的优点和微波加热节省时间的优点。据了解,这项技术已成功用于面包的烘焙领域,而且与传统烘焙方法相比,烘焙时间缩短75%。试验表明,微波条件是影响产品硬度和重量损失的主要原因[17]。Demirekler等[18]认为,在使用卤光灯-微波联合炉烘焙面包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保持炉内的湿度来降低烘焙面包的硬度。卤光灯功率为50%~75%和微波功率20%的条件下,烘焙5min的面包可以获得与传统烘焙面包(颜色、质构特性、体积和孔隙度等方面)相近的质量。目前,利用卤光灯-微波联合炉烘焙面包已初见成效,但这种炉应用于其他烘焙产品的工艺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另外,微波辅助烘焙产品的质地仍需改善,因此对微波作用下食品不同成分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将为改善微波烘焙产品的品质提供依据。

4微波辅助萃取

微波萃取又叫微波辅助萃取,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萃取技术,即利用微波能加热与样品相接触的溶剂,将所需化合物从样品基体中分离出来并进入溶剂,是在传统萃取工艺的基础上强化传热、传质的一个过程。缩短提取时间是将微波引入提取系统的优点之一。BrachetA[19]从可可叶中提取可卡因和苯甲酰芽子碱,考察了微波功率、照射时间、提取溶剂、粒径等参数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提取率与传统方法相当,且提取物的质量优于传统方法,微波浸提时间仅为30s。彭应兵等[20]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茶籽壳中的茶皂素,分别考察了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固液比、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参数:乙醇浓度50%、微波功率400W、固液体积比1∶3(m∶V)、反应时间8min,所提产率达12.16%。微波萃取系统的缺点是不易自动化,缺乏与其他仪器在线联机的可能性,如果在仪器设计方面取得突破,将微波萃取系统与检测仪器联机会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21]。

5微波辅助解冻

微波解冻是利用电磁波通过波导直接处理产品。微波解冻可以避免传统方法在长时间解冻过程中的汁液流失和表层污染,同时提高了场地和设备的利用率[22]。对于有包装的物料,微波调温可以在不拆除包装的条件下进行,不仅简化了操作,而且降低了对环境卫生的要求。若采用微波技术将整块冻物料完全解冻,物料表层吸收了大量的微波能,部分冰迅速融化成水,导致表面温度迅速升高,出现局部过热现象,而大部分还处于冻结状态,无法实现均匀解冻。所以,要进行完全解冻,应结合其它工艺来实现[2]。微波应用于冷冻食品的解冻工艺可分为调温和融化两种。调温一般是指冷藏的食品解冻时,从较低的温度调到正好略低于水的冰点,即-4~-2℃。此时,物料处于固态,易于切片、切丁或进行其它加工。在选择工业化解冻和回温系统时,必须在解冻温度、产品表面和微生物控制以及诸如废弃物的排放和各系统的运行资金等问题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在这些因素中,解冻时间是主要标准,它常常决定了系统的最终选择[2]。Virtanen等[23]联合利用微波能和不同环境温度的冷空气解决微波辅助解冻过程中的缩短解冻时间和避免热失控问题。微波动力采用“开”和“关”循环进行,利用两种温度控制方案维持基于冷点和热点间的预设温度梯度。结果表明,微波解冻时间比空气解冻缩短了7倍。尽管利用微波加热冷冻食品是一种快速的解冻方法,但其因热不稳定性而受到限制。这种热不稳定性主要发生在产品表面,已经有人尝试解冻过程中采用气流或液氮冷却。虽然试验上取得了成功,但成本较高,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

第2篇

关键词:哈尔滨;食品工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047-02

一、引言

所谓食品工业,是指以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或化学工业的产品或半成品为原料,制造、提取、加工成食品或半成品,具有连续而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工业体系。我国食品工业属完全竞争行业,以农副食品原料的初加工为主,精细加工程度不高。总体上,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处于成长期,产业集中度较低,中小企业多,技术水平较低,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近年来,随着行业整合及行业成熟度不断提高,行业利润向大企业迅速集中,行业龙头企业渐渐担当起行业资源整合的主角。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有力推动下,已发展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并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食品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以上,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着支柱产业的重要作用。作为哈尔滨市的四大优势产业之一,2006-2010年,食品工业的总产值始终在装备制造业之后位于第二位。2006年以后,食品工业总产值始终保持约20%的高速增长。在哈尔滨市优势产业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从2011年4月,食品工业总产值跃居哈尔滨市四大优势产业之首,成为哈尔滨市工业发展的龙头产业,总产值指标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处于中等偏上位置,排名第六。本文试图从分析发展食品工业对哈尔滨的经济意义着手,研究这一产业发展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哈尔滨食品工业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二、哈尔滨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一)哈尔滨食品工业发展概况

多年来,哈尔滨市高度重视食品工业的发展,确立了 “绿色、安全”的发展理念,把壮大食品工业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政策引导、招商引资、科技支持、园区建设等措施,着力培育发展食品工业集群,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力度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培育出一批起点高、成长快、规模大、竞争力强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知名度高、影响面大、带动力强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形成了以乳制品制造业、饮料工业、啤酒工业、大豆加工业、肉类工业、粮食加工业以及特色食品加工业为特色的食品与农产品加工产业,成为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之一。2006-2010年,哈尔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当年哈尔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均在22.8%以上,对哈尔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从2006年的14.2%提升至2010年的53.1%。

2011年,哈尔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共有258户,实现工业总产值881.2亿元,同比增长25%,占哈尔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4.0%;实现工业增加值257.0亿元,同比增长26.4%,食品工业产值占哈尔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4.0%。

(二)哈尔滨食品工业运行特点

2011年,哈尔滨食品工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积极局面,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从四个行业来看呈现增长速度“两高两低”态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草制品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增幅分别为28.3%和33.5%,分别高于行业平均增幅3.3和8.5个百分点,产值分别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60.8%和8.4%,对哈尔滨市食品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分别为67.0%和10.6%,拉动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增长分别为16.8和2.6个百分点。

但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增长速度呈现缓慢态势,增幅分别为16.9%和17.2%,分别低于行业平均增幅8.1和7.8个百分点,产值分别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21.0%和9.8%,对哈尔滨市食品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5.2%和7.2%,拉动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增长分别为3.8和1.8个百分点。

三、哈尔滨食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少

从食品加工业产值和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来看,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3∶1,全国平均为0.66∶1,与哈尔滨市相邻的长春市为1.1∶1,而哈尔滨市仅为0.59∶1。由于缺乏集农工贸为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产业链条难以延伸。世界50家最大食品集团中最小的一家年销售收入也达300亿元人民币,约是哈尔滨食品工业年销售收入最多的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6倍。2011年哈尔滨市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的企业1户,50亿元至100亿元的企业1户,10亿元至50亿元的企业12户。

(二)加工层次低

除雀巢、蒙牛等招商引进的一些精深加工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围绕本地原料进行初级加工,浅层次加工产品多,深层次加工产品少;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地产地销产品多,辐射全国的产品少。目前,哈尔滨市60%左右的农副产品仍以“原字号”或初级加工进入市场,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后,在美国可增值约3.72元,而哈尔滨市只能增值约0.38元。

(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但发育不够强势

虽然目前哈尔滨食品工业发展初具规模,但整体产业发育不强,经开区、双城开发区、宾西开发区及五常大米加工基地还没有形成大的产业集群效应,特别是五常大米加工基地规模企业少,企业小而散,由于缺少大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难以快速发展壮大。

(四)缺乏强劲的新增长点支撑

近年来,哈尔滨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工业总产值已由2006年的307.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881.2亿元,增至原来的近3倍,年度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3.5%,尤其是近两年增速均在25%以上。继续维持高位增长,需要更大的绝对值增量来支撑。目前食品工业缺少大型项目,在今年新建和续建的30个食品工业亿元重点投资项目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仅2个,而2012年能够投产项目有14个,新增企业投产、达产较慢,产能释放周期较长,工业投资缺乏大企业大项目的支撑,直接影响到工业的发展后劲。

(五)制约食品工业发展的矛盾凸显

一是人才和劳工缺乏问题日益突出。当前哈尔滨市工业人才不足,劳动力流动性强,人才和劳动力外流现象日益突出,一些发展较快的企业经常出现招工难、招合适技术工更难的现象。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物价高位运行、融资难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企业正常运行发展。企业项目的实施主要依靠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现有工业企业许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规模小,无资本积累,流动资金普遍短缺,严重制约了工业企业的持续发展。三是个别行业受特殊原因影响,发展缓慢。如乳制品行业受问题奶粉事件影响,加大了进口乳制品对国产乳制品市场的冲击,行业发展处于低迷状态。

四、哈尔滨食品工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突出特色,做强优势产业

食品工业是哈尔滨市“十二五”时期优先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去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超过装备制造业,成为哈尔滨市工业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做强哈尔滨食品工业,一定要围绕哈尔滨市特色资源做文章,打好“特色牌”。一是加强推进方便食品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重点发展冷冻冷藏、常温方便米面制品等主食食品,推进传统米面食品、杂粮和中餐菜肴的工业化。如:延寿鸿源食品的无菌方便米饭项目的投产将填补东三省方便米饭领域的空白,带来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二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加强肉、蛋、豆制品的精深加工,实现“变大为小、变粗为精、变生为熟、变裸品为包装品、变废为宝、变害为利”,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精深加工食品和即食食品工业化。三是积极发展具有特色风味优势的饮料产品,鼓励形成风味饮用食品区域化。大力发展原浆水果饮料、坚果饮料、蔬菜饮料等健康营养饮料,鼓励发展格瓦斯发酵类风味功能性饮料。

(二)依托资源,促进产业集聚

哈尔滨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优势资源,特别是农业资源。为进一步发展哈尔滨食品工业,就要立足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进一步打造特色产业的聚集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特色产业基地,让资源在产业上活起来,助推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大力鼓励在五常、方正、通河和木兰等适合稻米种植的地区开展稻米绿色种植和精深加工;鼓励在尚志、阿城和延寿等地兴建浆果类饮料加工企业。逐步形成“一县一品、一园一特”,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新格局。

(三)扶优扶强,壮大龙头企业

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是推动和带动食品工业整体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要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二是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应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安排一定的信贷资金,逐步扩大贷款领域,增加贷款规模,重点解决龙头企业短期流动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等中长期贷款。三是加大综合服务力度。在信息、土地、水电等方面搞好综合服务,做到搭台不唱戏、参与不干预、帮办不包办、献策不决策、服务不增负,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龙头企业的发展进行探索和引导,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加强诚信建设,打造优质品牌

一是以乳品、饮料、酒类、肉制品、调味品行业的国家诚信试点工作为契机,按照国家及省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做好哈尔滨市食品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和指导哈尔滨市食品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认证,以诚信促经营、以诚信谋发展。二是以新型工业化试点活动为契机,在食品行业加大信息化及媒体宣传,为企业树立正面、诚信形象,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强质量品牌创建工作,保护和宣传传统品牌,培育和打造新生品牌,以品牌效应带动行业整体发展。

(五)利用科技手段,促进传统食品工业升级

一是开展产学研对接工作。组织哈尔滨市重点食品企业与省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二是鼓励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引进科技人才,从特色农业、品牌打造、市场开拓及质量安全方面创新思路,增强企业自身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促进企业自主研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

(六)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一是利用好平台,做好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工作。加强与运行、投资、电力、交通、煤炭等委内处室和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经常深入企业和项目工地,了解情况,及时把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反馈给相关部门,做好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二是进一步优化哈尔滨食品工业的发展环境,起草《哈尔滨食品工业发展意见》,为哈尔滨市食品企业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三是做好政策辅导和信息沟通服务,利用网站、报纸、电视等媒体及时宣传国家及省市相关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对新出台的产业政策,及时组织企业进行系统的政策解读和辅导。

第3篇

(安徽大学 经济统计专业,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我国许多城市属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开采产业占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和减少,经济衰退、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必然会推动煤炭资源型城市走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转型.淮北市作为皖北地区最大的煤炭型资源城市,是安徽省煤炭资源城市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淮北市以食品工业为转型突破口,取得了较为良好转型成果,但也存在不能忽视的发展问题,本文立足淮北市的产业发展现状对淮北市的产业发展转型中存在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可持续发展;食品工业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98-02

1 淮北市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必要性

1.1 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发展方式占主导地位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在淮北市煤炭城市产业的建设发展中,主要的产业特征有以下两点:

(1)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简单粗犷,产业构成较为单一,产业有机性较差.同时,单一的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中城市的应变能力变差,无法应对诸如煤炭国际市场变动、资源逐渐衰竭、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也成为煤炭型资源城市随着矿业开采强度加大而经济逐渐衰微的原因.

(2)产业资源依赖性过强,同时产业群体构造方式主要为单一递进式.构成煤炭产业的相关产业群关系密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而随着矿产资源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单一链条”式的产业模式的矛盾也变得日渐突出,不仅资源供给出现一定的危机性,同时一旦其中某个链条断裂,就会引发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衰退危机.

1.2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淮北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多以“煤”为主,采矿、选矿、煤化工等产业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尖锐,在追求GDP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绿色GDP的相关指数.煤炭开采引发大面积地表的下沉和塌陷,形成了城市内部的“塌陷区”,引起城市建筑物、道路、桥梁的损坏,使城市地质环境与生存环境逐渐恶化;同时大量煤矿的焚烧引起空气中SO2等有毒气体和烟尘的含量增加.

1.3 煤炭产业已成夕阳产业,产业经济出现负增长

2000年以后,淮北市煤炭产业迅速发展,开采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8年普通混煤含税价由不到200元/吨增长至650元/每吨,煤炭产业荣极一时,成为了淮北市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受国际经融危机和国际煤炭市场的剧烈变动以及国内天然气等技术的普及推广等因素的影响,自2008年8月起,在短短的半年内普通混煤的价格由650元/吨跌至300元/吨,随着天然气等清洁资源的推广,煤炭产业已然成为夕阳产业,煤炭产业经济增长也时常出现了负增长的状况,仅仅依靠煤炭产业来支持城市的经济发展的道路已经行不通.

1.4 煤炭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大量开采导致资源日渐枯竭

淮北市建市可以说是“缘煤而建,因煤而兴”,但目前淮北市煤炭资源的开采已经进入了中后期,在近十年内,先后有4对大型国有矿井、10对地方小煤矿倒闭.预计到2015年,现有11对国有大中型煤矿中的9对狂进将面临资源枯竭的境地,前期大量、无节制、不科学的开采模式导致的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资源瓶颈的日益显现,因此城市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2 淮北市食品工业持续发展转型的现状

2.1 食品工业园区建设趋于完善,产业集聚效应开始形成

淮北市全市已经初步建设相山区凤凰山食品工业园、濉溪县百善矿粮油工业园、口子集团工业园、杜集区六和工业园等食品工业园区,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食品加工集群基地,这些集群地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食品产业的产业集聚效应也开始慢慢的显现出来.

2.2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据统计,淮北市全市共有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食品加工企业50余家,年销售过亿元企业8家,全市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8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截止2012淮北市共建成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82个,其中辐射力较强的专业批发市场25个.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近年来良好的市场发展形势,食品工业的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食品市场体系的初步建成也给淮北市的食品工业转型道路起到了示范和带领作用.

2.3 食品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全市支柱产业

截至2013年,在宏观经济下行、煤炭价格大幅下降的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淮北市煤炭税收同比下降27%,但非煤产业增加值为284亿元,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占全市全部工业总增加值的56.2%,,其中食品工业增加值的份额占大部分,产业整体发展势头强劲,食品工业也已初步转型成为全市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产业所占全市经济总值总份额仅次于传统的煤炭产业.

3 淮北市食品工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力不足

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一大批优秀的企业逐渐发展起来,但其中的能够发挥指导、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却十分稀少.截止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年销售收入平均只有6000万元左右,缺少像双汇、思郎、曦强这样规模大、品牌响、效益高、有较好的龙头带头效应的企业.食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它肩负有开拓市场、创新科技、带动产业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能够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商品生产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良好的食品工业龙头企业不仅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够进行农产品深精加工,也可以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带动千家万户的发展.缺少龙头企业的现状使淮北市在食品工业转型发展中缺少引导和示范效应,使经济发展转型进程有较大阻力.

3.2 产业链条较短

在淮北市的食品工业转型发展中,食品加工业的形势趋同,商品也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同时产业链条较短,多为面粉、速食、饲料等,而类似速冻食品、熟食、特色食品等食品加工业发展缓慢,产业链延续不流畅,企业间业务和技术关联性较差.产业整体链较短且单一,不仅不利于新企业的出现,也不利于企业创新竞争氛围的形成.

3.3 利益机制不完善

食品工业在淮北市的发展已经有一定时间,但相关的利益机制尚且不明确完善,例如超过半数以上的企业未能和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原料生产合作关系,一家一户的分散型生产方式使农民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原料在品质、品种、数量、质量方面远远不能与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相适应.例如,淮北市重点打造的榴园村美好乡村建设项目:榴园村主要以种植石榴及石榴深加工为主,目前拥有石榴种植面积8万亩,为全国6大石榴产地之一,年产石榴1000余万斤;拥有石榴深加工企业一个,年加工石榴600万斤,年产值150万元,这在全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对其他企业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淮北市榴园村的石榴栽植面积和品种均居于全国前列,但石榴的主要是以鲜果出售,并没有形成深层次的食品加工市场,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缺少企业与农民的共同利益机制.

3.4 农业开发与食品工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政府大力支持淮北市食品工业转型,出台大量政策支持食品工业转型,但就全市范围来看,食品工业发展处于起步时期,加工技术与设备仍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存在例如食品工业发展配套设施不完善、从业人员学历素质较低、产业发展缺乏创新机制、配套设施产业成本过高、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

3.5 食品安全问题不受重视

在淮北市食品工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日益凸显,这些问题既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影响了淮北市的对外形象.除了一些企业法制观念、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淡薄外,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尚不健全,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整合.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淮北市食品工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可能出现的种种转型问题,政府应发挥本职职能,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如通过产业、信贷、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和培育一批产品新颖、资质良好、发展潜力较大、有市场前景与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促使其快速发展,成为特色突出、竞争力较强的强势企业,为全市食品企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2 加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与创新在城市转型与食品工业的发展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食品工业基础上,着力加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如建立研发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依托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提升食品工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实力,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综合竞争优势.

4.3 加大投融资力度,完善产业利益机制

产业发展不仅依托于政策支持与科技创新,投资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发展食品工业的城市转型中,应用加大项目投资、降低银行信贷条件、加强政银企联合等方式,促进形成市场引导的投资机制,通过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投资效益.同时政府与企业以及农民可考虑发展新型合作组织,积极调动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利益机制.

4.4 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以高质量换取高效益

必须抓住制约全市食品安全的重大瓶颈因素,健全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和标准,组织开展相关技术、方法、设备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以高质量换取高效益,才能保证食品工业发展的持续盈利与城市转型构想的成功.

4.5 加大品牌宣传,实施品牌推进战略

可借全市食品工业博览会、煤炭机械博览会等大型会议为宣传平台,大力宣传食品工业发展的建设和招商政策,为发展食品相关产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投资者,弥补企业资金来源不足的相关问题.同时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加大研发和品牌推广力度,实施品牌推进战略,促进产业知名度.

参考文献:

第4篇

1.1不合理的食品企业区域分布

在东部沿海地区食品工业相对集中,存在着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致使资源配置效率低,生产模式粗放,不利于食品工业的结构优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严重,较低的企业附加值现状不能改变,企业的长远发展受到影响。农业资源最为丰富的中部地区,其粮食产量及耕地面积均居全国首列,并且有着良好的运输条件,但是该地区的食品工业薄弱,其总的发展形势较为缓慢。食品工业发展较为落后的西北地区,其食品企业的设备较为陈旧、规模较小,产品指标很难达标,对当地食品工业的发展不利。食品工业这样的区域分布使资源的最优配置没能实现,致使中、西部地区的农业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1.2不合理的食品工业品种结构,比例较低的高附加值产品

这样状况的产生和产品更新换代慢、样式少、包装差、档次低有很大关系,使市场的需求由于有缺陷存在于食品工业产业结构上而不能适应。食品工业应对不合理的产品结构予以着力改变,对自主创新进行积极的改进,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进行大力的发展,使行业的科技进行得到推动。

1.3食品安全存在问题

我国食品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制假、售假行为,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几率迅速增长。在食品工业的监管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食品安全标准缺乏统一性,执行力度不强,由于不同的部门监管着食品工业导致检测标准不一的现象存在于部门之间,食品工业的协调发展由于监管部门缺乏良好的沟通而受到影响。小型企业的过多存在,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管理理念相对陈旧,会有安全隐患存在于生产出的食品中。

2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1可持续发展的食品工业

一是对自主创新予以鼓励,提倡技术的应用。应用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合理利用资源的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优秀的人才是自主创新和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要有人才引进的政策,不断吸引人才为企业和地区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还要使科技人才的合作得到促进,通过共同努力来开发新产品、应用新的科技手段、发明新工艺。二是要以创新为引领来优化结构。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来选取经济战略,优化产品结构,改造传统食品的生产技术,实现食品工业领域的现代化。三是要对食品产业链进行打造,确保食品安全。食品工业企业要对源头、加工、物流、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掌控,使食品安全得到保证。

2.2开发绿色食品

这对人类经济活动文明具有促进作用,环保理念融入到农业与食品工业生产过程中,和谐发展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对产业食品安全的广泛监督,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的开发和发展,可以使我国经济产业链协调发展,对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绿色食品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分支,其以优秀的品质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绿色产品产业链的形成,促进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实现,和谐发展了农业和食品工业。3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1)对资源优势进行充分发挥,使食品工业区域发展的合理布局得到促进在农业产业的地域分布和食品工业呈现出的地域化趋势上,存在着不协调的表现。农产品原料资源是食品工业发展的根本,虽然由于结构调整使食品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但其发展速度缓慢。因此要在农产品丰富地区建立主导产业,为使地区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还要建立食品工业辅产业在农产品欠发达地区。另外还要加快该地区城市化进程,使城乡资源的互补得以实现,逐步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

(2)对科技投入的力度予以加强,使农产品加工的转化率得到提升大力发展食品精深加工,转变食品初级加工的模式。食品工业要改良生产工艺,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增加科研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大食品工业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提高研发新产品的力度,使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提高农产品原料加工的转化效率,还应重视合理应用及推广高新技术。

第5篇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型科研团队;人力资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是以食品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检测为内容,以科研创新为目的,由为数不多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互补的科研人员组成的既分工又协作,具有良好互动性和凝聚力的学科内或跨学科的创新研究群体。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是培养高素质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加强学科建设, 提升科研水平。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品的消费理念也发生根本转变,对食品的种类、功能性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工业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时期。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以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以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流通、消费、环保等为其主要研究内容,以食品卫生、营养、感官品质等食品质量及其变化、维护、检验、评价等为研究中心,并与现代管理科学、人文科学、市场营销等学科密切联系的学科。

现代食品科学与工程已发展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在食品领域内,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检验和品质控制、食品安全、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涵盖面宽,涉及农产品的贮藏加工与质量控制、食品发酵、水产及畜产品的贮藏加工与质量控制、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微生物及食品生物技术等方向。随着科技和相关学科的不断进步,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项目也不断涌现。食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食品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表现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如何,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食品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职业道德、科技创新、爱岗敬业;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这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首要因素,是改进工作技术和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也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的根本基础。

二、食品工业的发展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食品工业是把一切可食资源加工成食品的工业。当今食品工业的概念己不单是农业加工的延伸和继续,而是农业的导向工业。一个国家加工食品的比例,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在这方面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食品工业已成为我国的主要支柱产业,食品工业不但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是最大的,而且对稳定和美化人民生活,巩固社会安定团和促进其他相关行业(如印刷、包装、造纸、塑料、玻璃等)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民以食为天”,无论从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看,还是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追求来分析,食品工业都是前途无量,永胜不衰的工业。但目前就我国食品工业的总体水平而言,无论是资源的发展利用或是食品的品种、质量、包装、不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甚远,而且也不能满足国内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群对各类新兴食品的需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专业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活的载体, 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我国食品工业要尽快改变落后面貌,顺应世界食品工业发展趋势,除了强化企业内部改造,认真调整产品结构和规模外,必须利用现代工业的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改进完善传统食品的加工工艺和促进工业化生产,大力开发食品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断研究、开发、设计出各种各祥新食品来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美化人民生活。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充实食品行业的科学技术力量。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食品工业的发展也不平衡,但对科技人才的需求而言,都存在很大缺口,尤其是食品工业的高技术领域,开放性企业和发展很快的乡镇企业,更是需要人才,特别是学有所长的专业技术人才。要加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食品科学与工程”直接服务于食品工业,其范围包括:众多可食性资源的开发利用到各种工业化食品加工生产的全过程以及食品的功能性、安全性、美学、工艺学、商品学等多方面的系统研究。因此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无论从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应有全方位和高标准的要求;否则,很难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应以各种食品新产品的开发为主要目的,现代工业化生产为手段,工艺与设备并重,在业务方面能系统地、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重视食品工艺学系统的研究和当今自然科学中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在食品工艺系统中的应用和应用基础研究。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适用面广,适应性强,既能从事技术开发,也能参与产品开发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具备工程经济观点、市场观点和工业管理知识,能参与工厂或车间管理和市场营销活动。

三、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管理措施

食品工业是服务面宽、受益面大、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追求最密切的产业,它的发展勿容置疑,但食品工业的发展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生产状况和经济水平息息相关,并在较大程度上受农业和食品基础原料产业的影响与制约。尽管食品工业每年都以高的速度发展,但整体水平仍很低,整体效益仍较差,加之食品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质量、品质要求严,市场竞争激烈。对市场变化和物价波动反映最敏感以及某些政策方面的影响,导致食品产业内部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有的行业日趋兴旺,有的行业大起大落,举步维艰。面对这些现状,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我国食品工业的形势,加强对食品工业正确的认识十分必要。应通过认识食品工业的内涵,了解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食品工业历史和现状的对比,使大家认识到它的发展;通过剖析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不断追求的客观规律和展现国家对食品工业的近、远期规划,坚定他们对食品工业美好前景的信念。与此同时,也要客观地认识以下事实: 食品工业的发展不能脱离我国的经济状况和水平;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的必然规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以质量求效益,生产力的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

作为食品工业战线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但要有坚实的业务基础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要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和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既要脚踏实地,勇于实践,又要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作出贡献。也才能真正体现一个科技工作者在社会上应有的价值。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是我国食品工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面对团队组建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中应注意: 明确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团队带头人。认真分析本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优势,统筹规划,全局调度,避免各自为战,以现有的科研能力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目标,明确若干个研究方向,选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在食品科学某一领域具有影响力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团队带头人,这些措施可以为整个食品科学科研团队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构建布局合理的人才梯队,保持动态组合。在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时,团队带头人应充分考虑全体成员的职称、学历、能力、个性及专业特长,应使人员配备做到技能互补,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和从事基础、开发等工作的成员形成合理的比例结构,构建布局合理的人才梯队;特别是由于科研创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各阶段需要不同特点的人员参与研究工作, 因此,应根据项目及任务的完成进度适时调整成员,努力构建一支高效的研究队伍。制定总体规划,确保科研投入。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不能仅仅关注某一课题或某一科研项目,而应按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的战略发展规划来确定团队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各项工作,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促进学科的发展。确保对科研团队的投人,其中包括科研工作环境、人力资源和所需要的设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管理是按照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及管理学原理,为实现既定目标,通过科研过程的各个环节,对科研活动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效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总结, 使科研目标达到最佳完成程度的一种组织活动。科研团队组建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管理。

一是建立完善的创新科研团队管理体制。科研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加强对科研团队在人员配置、课题申请方面的服务,并给予适合科研工作的政策导向。在团队内部,要推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在具体工作中, 要及时采用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民主激励、爱心激励等正面激励策略;同时,也应当有适当的约束机制从负面强化团队成员的组织意识、纪律意识,保持团队成员长久的积极性与工作动力。

二是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会激发成员的工作热情,充分挖掘其潜能,使团队取得更高的绩效。科研工作者合作精神的培养需要借助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当科研工作者所处的环境充满民主、宽松、合作的氛围时, 科研工作者的合作理念、合作精神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运用。

第6篇

一、全县食品工业发展的现状

截止2009年底,我县共有县属规模内食品加工企业6家,分别为宜昌森源食用菌有限公司(香菇加工)、楚园春酒业有限公司(酿酒)、天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米加工)、县鑫鑫油脂工业公司(食用油加工)、县野风食品有限公司(特色食品加工),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8602万元,与2007年7400万元相比增长422%;实现工业增加值14684万元,较2007年增长567%;完成销售收入36779万元,较2007年增长349%;实现利税3079万元,较2007年增长348%。总体上看,我县整个食品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产销形势两旺,但总体规模较小,占整个工业经济的比例较低。

二、食品工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产业规模总体较小。我县的食品工业只是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群体规模,缺乏大型的、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龙头企业,相当一部分的企业生产环境差、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在市场整合中缺乏竞争优势。

2、对接机制尚未完善。上游原材料生产分散,标准化程度较低,使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规模受到影响;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食品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可靠的原料保障。

3、项目融资困难较大。我县食品加工企业多属中小型企业,由于受生产经营规模、风险承受能力、信贷抵押能力和信用水平的影响,银行贷款“门槛高、要求严、手续繁”,企业资本运作很难搞活,制约着食品企业持续向前发展,企业在项目建设中融资难度较大。进而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

4、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由于我县多数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新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弱,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对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加工的总体能力不足,造成生产成本偏高,企业经济效益差。

三、加快发展食品工业的目标和思路

(一)食品工业2010年目标

2010年,全县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45000万元,同比增长16%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7000万元,同比增长16%以上,利税总额3600万元。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10000万元以上企业2家,超5000万元的企业3家。

(二)食品工业发展思路

1、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食品。围绕我县质好、量大的大米、柑橘等优势资源和以冲菜、豆腐乳、酱菜、蚱广椒、绿豆饼为主的地方特色小吃抓招商引资、促二次创业、上工业项目;确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提高资源附加值;做强做大地方特色小吃,不断提高特色产品品质、形成规模化生产,努力把小产品建设为大产业。

2、加强融资支持,保障项目建设。积极协调各商业银行和县担保公司加大对宜昌森源食用菌有限公司6000吨食(药)用菌系列产品加工基地改扩建项目、野风食品有限公司1亿瓶特色食品二期工程的融资支持,最大限度保障在建食品加工项目的资金供应,确保项目早竣工投产,发挥经济效益。

3、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加大对楚园春酒业有限公司、宜昌森源食用菌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在财税、融资等政策上采取向龙头企业倾斜的政策,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促进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以点带面的拉动作用,积极发展与之配套的包装、运输等产业。

4、加强农企合作,保障原料供应。引导、支持、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加快建设优质大米、柑橘等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协会+农户”的长效合作机制和企业、农户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全面保障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努力形成企业与农户共赢的局面。

5、提高安全意识,保障食品安全。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营造食品安全和谐氛围;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实行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抓好对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把好市场主体的准入和退出关;抓好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6、加强市场开拓,扩大市场份额。加强对市场的监测与分析,时刻把握市场最新动态;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创新市场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网络营销、电话营销、感情营销等营销方式;以出口为主的宜昌奥龙绿色食品有限公司(2009年投产)、野风有限公司要努力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7、加快品牌建设,提升产品档次。严格执行国际国内绿色、有机食品标准,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创造名牌、扶持名牌、宣传名牌、壮大名牌,真正把产业做大,把企业做强,把品牌做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使更多的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获得“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原产地保护。

8、加强技术攻关,提高产品质量。引导食品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的联系,鼓励基础好、具有经济实力的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快开发能够推动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大力推广食品行业新技术、新工艺以及适用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原料,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

四、食品工业发展的措施

1、把食品工业的发展与农业产业化和优势资源的开发结合起来,搞好原料基地建设。按照食品工业各类产品对原料的不同要求,引导农民科学种养,调整结构,结合不同产区的资源优势,发展优质、高产、规格化、标准化的原料产品,形成基地化、良种化、专用化,重点建设一批绿色、特色食品原料基地,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提高品质,为我县食品工业提供优质原料。

2、进一步加大改革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食品工业产业格局。一是以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在食品工业的骨干行业中培育扶持发展1至2家大型、5至7家中型龙头企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下游产品企业带动上游企业,大企业辐射小企业,企业联动农业和资源开发的良好发展态势。二是以产业升级为发展方向,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我县食品工业整体水平,形成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适度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和粗加工的食品企业,有机地构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具有多层次竞争能力的食品工业结构。

3、加大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食品工业的发展后劲。一是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吸引和筹集多元化资金投资食品工业,大力开展技术改造,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食品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二是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各种机制和不同方式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加强产学研的联合协作,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过程,形成我县食品工业的技术引进和创新体系。三是在深入研究当前市场的同时,加强潜在市场和未来市场的研究,快上一批新项目,储备一批中长期项目,实现食品工业快速发展。

4、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强调“绿色”和“特色”,突出我县资源无污染的优良品质和加工产品的地域文化特征,塑造我县食品工业的形象。重点加强我县食品工业产品的宣传广告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产品的包装设计水平,提高我县食品行业的竞争能力,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5、加强行业监管,保证食品安全。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打击假冒伪劣、强化产品质量,建立完善有效的食品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五、食品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7篇

(一)基本情况

2010年,南宁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有30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82.03亿元,同比增长23.49%。按统计口径划分,南宁市食品工业分为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四个行业,2010年这四个行业分别完成工业产值247.93亿元、40.09亿元、45.96亿元、48.05亿元,产值增长速度分别为26.67%、22.10%、28.29%、6.85%;2010年南宁市食品工业实现主营销售收入、税金、利润分别为444.95亿元、49.25亿元、32.75亿元;增长速度分别为21.59%、20.81%、44.66%,税金和利润总额占全市的73%和51%。南宁市食品工业主要有制糖、罐头、酿酒、饮料、乳制品、淀粉、烟草等企业。2010年主要产品产量:冷冻水产品10382吨,精制食用植物油40370吨,小麦粉107045吨,乳制品76695吨,包装饮用水类288227吨,软饮料475956吨,大米742001吨,卷烟3631084万支,淀粉817730吨,成品糖1018816吨,罐头128512吨。

(二)主要特点

1.食品工业增长速度较快,规模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市的食品工业的取得了较快增长,平均增长速度为23.69%,工业总量不断提高。2005年,南宁市的食品工业总产值为129.03亿元,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到2010年,南宁市的食品工业总产值已近400亿元,达到382.03亿元。

2.食品工业是南宁市总量规模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食品工业是南宁市的支柱产业,其多项效益指标占全部工业的1/4强,优势地位在全国各区域中少见。2010年,食品工业分别占南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产值、税金、利润的29.66%、73%、51%,是南宁市工业产值、利税最大的产业,对南宁市工业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3.南宁市食品工业产品呈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态势成品糖、淀粉、卷烟等产品是我市的传统特色食品,一直稳步发展,成品糖产值绐终保持在占全区的15%比例,淀粉产值的常年不低于15亿元。近年来,我市除传统特色食品获得稳步发展外,水产类食品、啤酒、果蔬食品及方便休闲食品等产品也获得较快的发展,涌现百洋食品、恩度食品、皇氏乳业、集盛食品等一批具有地方的特色产品企业。

4.通过自主培育和招商引资双轮驱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南宁市立足亚热带气候的资源特色,自主培育了以甘蔗、木薯、罗菲鱼、亚热带水果、水牛奶等为原料的成长性较好的加工企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广西黑五类食品、南宁糖业、皇氏乳业等三家食品企业已成功上市,一些食品企业也在近期筹划上市;同时,南宁市在食品行业招商引资方面也取得较大突破,青岛啤酒、珠江啤酒、统一食品、康师傅、娃哈哈、可口可乐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南宁,食品工业发展势头良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南宁市食品工业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地区及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自主培育的大企业少,“低、小、散”问题突出

南宁市自主培育食品企业主要以本地农产品为原料,大企业少,经济效益也不稳定。主要产品中除糖、烟之外,其他食品加工制造水平较低,加工企业除南宁糖业、南宁中烟外,都属于中小企业难以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2010年303家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平均只有1.26亿元,总体来看还偏小,也仅有百洋食品、恩度食品、皇氏乳业、集盛食品、汇华食品等少十来家企业效益比较稳定、成长性较好。

(二)原料供应不足

南宁市大多加工企业的原料来源由单家独户自种自养为主,缺乏规模化、公司化的种养基地,规模小、经营分散,加工企业原料供应不足,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2010年南宁市淀粉加工企业产能已近80万吨,但由于原料不足实际产量仅为40万吨;2010年主要工业产品食糖和罐头因原料减产导致产量同比下降20.30%、14.80%,为扩大生产规模,企业不得不从外地采购价高的原料,增加了生产成本,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

(三)产业链短,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

南宁市的食品行业产品大多属于初级加工产品,链条短,深加工程度不够,精深加工产品还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附加值不高。比如蔗糖加工企业的产品基本上是单一的白砂糖,缺少精炼糖、功能糖及保健糖等多样化的高品质、高档次食糖。

(四)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普遍较低

南宁市除南宁中烟、青岛啤酒、皇氏乳业、南宁糖业等少数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目前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外,其他行业的装备技术水平都不高,普遍处于国内八九十年代水平,存在自动控制水平较低,生产能耗较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生产管理粗放等问题。

(五)品牌建设落后,知名品牌少

南宁市食品行业主要工业产品中仅有白砂糖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南宁糖业的“云欧”、“明阳”牌白砂糖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古府”、“大明山”牌白砂糖获得广西名牌产品,其他食品绝大部分品牌知名度并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六)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流动资金匮乏

南宁市食品企业大多是中小非公企业,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由于规模小、信用度不高,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无法扩大再生产,企业发展缺乏后劲。

(七)产品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我市食品加工制造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标准陈旧、控制体系不健全的现象,难以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三、发展建议

(一)抓好食品用原料基地建设

以皇氏甲天下乳业公司、百洋食品公司、汇华食品公司、双汇食品公司、南宁糖业集团、恩度食品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原则,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立一批与加工企业相配套的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奶牛、罗菲鱼、生猪、家禽养殖基地和原料蔗、水果、木薯、桑园种植基地。大力提倡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按照讲究营养、保证卫生、注重特点、符合保健、崇尚美味、回归自然的要求,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安全、优质的加工原料。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兴办稳定的农产品原料基地。进一步加快产地贮藏库和冷藏、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产品重要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建立集加工、保鲜、流通为一体的大型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提高食品加工原料供应能力。

(二)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

积极培育壮大投资和经营主体,大力培植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是根据“扶强、扶大”原则,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后劲足的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其竞争力和带动能力。二是对现有的经营状况一般,但有一定资产的龙头企业实施资本经营,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嫁接改造,通过注入资金、品牌、机制等,使之发展壮大。三是利用现有国际国内区域经贸合作平台,加大食品加工业招商引资力度,接受区内外产业资本转移,建立高起点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四是推进食品加工园区建设,积极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以最终产品为龙头,把相应产业项目和配套项目集中到园区,提高产业集聚度。五是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按行业进行强强联合,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和集团。

(三)突出抓好优势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

一是针对国际形势,调整农业布局,发展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特色化农业;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结合的市场化农业体系,建立同农民利益联动机制,给农民带来实惠,以促进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创造性;三是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体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服务机制,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四是拓展资金投入渠道,加大多渠道、多元化对农业投入,改善软硬设施,增强支农力度,提高农业产出效果和效益。

(四)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一是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速折旧,增加新产品开发费用和风险调节基金的提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二是引导企业加大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的引进,在重视“硬件”引进的同时,更要注意“软件”的引进,推动国内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加快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大力推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和职工队伍培训,吸引和引进产业研究带头人,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培育和提高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五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在立足“名、优、特、新”农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品牌意识,强化品牌观念,瞄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打造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五)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标准体系

加紧制定符合广西农产品原料和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尽快完善农产品加工业质量标准体系。把推行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建设各类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相关的科技示范园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标明产成品产地、质量、标准的等级标识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尽快形成以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核心,以县为基础、以企业为单元覆盖全市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逐步实现全程有效的动植物检疫、农药(兽药)残留检测、环境质量监测和产品质量控制。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体系。研究食用农产品安全诚信的评价指标,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诚信监控网络,营造“重质量安全,守行业诚信”的氛围。

(六)建立健全各类社会化服务

引导和鼓励各类服务机构,围绕农产品加工业的需要,发挥在行业状况调查、产业规划制定、行业诚信体系建设、项目评估、技术咨询、人才培训、质量检测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行业管理和服务逐步规范化。鼓励同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组建专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协调解决行业内部矛盾,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积极支持从事优势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企业,参加国内外的大型展览展销,提高优势农产品加工制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创业辅导、融资担保、科技服务、信息传递、政策咨询、人员培训、标准体系建设等公益,健全服务网络,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

第8篇

1.1经济总量偏小2013年,湖南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国的3%,不到全国排名第一省份的1/5;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国的4%,不到全国排名第一省份的1/4。

1.2企业规模小湖南医药食品企业散小差的问题比较突出,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最大的医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仅19.8亿元,不到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1/20;最大的食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亿元,不到河南双汇的1/4。

1.3产品结构不优医药单品种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仅占全省生产品种数量的1.2%,最大的仅7亿元,而周边省份均有多个过8亿元的单品种。食品方面,省内传统小品牌产品多,缺乏像双汇、三全、思念等单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的大品牌、好品牌。

1.4资源转化率低湖南中药材总蕴藏量排名全国第2位,生猪出栏排名全国第1位,但现代中药和肉类加工产值却分别排名全国第8位和第12位,资源加工转化能力与丰富的资源优势很不相称。

1.5研发投入低2013年,全省规模医药、食品工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分别为11.7亿元和33.2亿元,分别仅占医药、食品主营业务收入的1.8%和0.9%。以上这些问题进一步凸显了湖南医药食品工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推进湖南医药食品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湖南医药食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到2015年,力争规模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1200亿元,年均增长25%;培育形成2家产值过50亿元、10家产值过20亿元、15~20家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10位。力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不含烟草)实现总产值60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打造产值过500亿元食品产业集群3个,其中千亿食品产业集群1个;培育形成2~3家产值过100亿元、3~5家产值过50亿元、50~60家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整体实力跻身全国10强。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湖南医药食品工业经济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紧紧围绕“四化两型”战略,加快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做大特色优势产业,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为保障,大力推进医药食品工业大产业、大集群、大项目、大企业、大品牌建设,进一步增强医药食品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1加快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发展质量

2.1.1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发挥医药食品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重点支持食品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和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改造项目;加强医药食品重点项目调度,建立医药食品“四千工程”项目库并加强管理,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内各类专项资金支持。

2.1.2推进技术创新推进医药食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构筑产学研战略联盟,积极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医药食品技术研发、检测、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服务支撑体系。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研发和转化步伐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夯实医药食品企业核心竞争力。

2.1.3推进“两化”融合引导医药食品工业园区申报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支持符合条件的食品企业纳入湖南中小企业信息化试点,鼓励条件较好的医药食品企业申报国家“两化”融合项目,加速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医药食品产业。

2.2加速产业集聚,转变产业发展模式

2.2.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四千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医药食品产业集群核心骨干企业为重点,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千金药业、唐人神等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省内外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整合资源,组建企业集团,打造医药食品行业旗舰。

2.2.2促进品牌整合优化认真做好医药食品湖南名牌产品的评审和中国驰名商标、湖南省著名商标的推荐工作,培育创建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特色品牌和享誉国外的知名品牌。树立大品牌、大发展的观念,协同有关部门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力争在优势子行业形成强大优势品牌,提高湖南医药食品品牌扩张力,发挥品牌规模效应。

2.2.3支持产业集聚发展立足区域资源优势,重点培育长沙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常德粮油水产品加工等医药食品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岳阳千亿食品产业集群。抓好一批医药食品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引导和支持中小医药食品企业向园区(基地)集聚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医药食品产业,实现“一县一品”、“一品一特”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特色发展步伐。

2.3加大政策扶持,强化产业宏观调控

2.3.1抓好规划制定与实施在认真组织实施《湖南省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湖南省医药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划要求,抓紧研究制定“十三五”湖南医药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和目标及工作措施,引领湖南医药食品产业科学发展。

2.3.2抓好政策出台与落实进一步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食品产业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信委《关于加快推进食品医药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协调落实加快医药食品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信贷等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和推进医药食品产业加快发展。

2.3.3争取国家、省大力支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两化”融合、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食品诚信体系建设、中药材扶持项目等重点,加强与工信部联系,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要抓住湖南打造产业发展多点支撑格局的机遇,积极争取各部门大力支持,努力将医药食品产业打造成为全省工业经济重要支撑点。

2.4加强协同配合,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2.4.1做好食品诚信建设协同推进工作认真总结湖南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按照坚持政府部门协同推动、行业协会组织实施、企业积极参与的原则,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和省市上下联动,督促食品工业企业主动加强企业内部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提高质量诚信保障能力。

2.4.2做好运行监测协调服务工作健全医药食品行业统计调度体系,实行医药食品“四千工程”项目和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联系制度,抓好跟踪调度和监测分析。加强医药食品工业经济运行形势研判,注重发展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2.4.3做好产业发展协调服务工作一方面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积极采购符合要求的本省药品,提高本省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要重点协调省财政厅、省国税局扩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解决食品部分行业存在的农产品增值税“高征抵扣”、企业税负不合理问题。此外,还要围绕医药食品工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促进医药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结语

第9篇

[关键词]食品贸易;食品安全;改革开放;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食品生产和食品消费大国,食品工业是对外开放较早的行业。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食品工业增长迅速,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逐渐上升,有效地参与世界食品资源配置战略,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中国不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对食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有效地增强了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中国在食品安全控制和促进全球食品贸易健康发展方面正在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

与食品安全体系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食品工业,制订了一系列支持食品工业发展的政策,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使食品工业形成门类齐全、技术不断进步、产品Et益丰富、运销网络较为通畅的生产经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大产业。

中国食品贸易发展迅速,出I:1食品安全程度也大幅提高,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和外汇。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4.8万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食品工业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1.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不断增强

本文采用国际通用的考察贸易竞争力的指数:世界市场份额(W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GL)来分析改革开放30年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变迁。

从世界市场份额考察,中国食品出El的绝对贸易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市场份额的变化比较平稳。1985年中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为2.13%,此后缓慢增长,1990年上升至2.49%,2000年。

2002年均维持在3%以上,但是2003年开始又有所下降,到2005年跌至3.61%,2006年略有上升,为3.69%。与此同时,食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86年食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17.08%,此后不断下降,1990年为12.67%,2000年降至5.44%,2006年进一步降为2.88%,低于同期世界食品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水平。这与中国世界市场占有率的逐年上升并不矛盾,因为世界市场占有率的上升只说明中国食品出口相对于世界食品出口的上升,并不能说明中国食品工业与国内其他产业相比更具有竞争优势,同时这也与技术含量高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拉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以及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缓慢的现实相符。

贸易竞争力指数(TC)主要从产品进出口的数量来分析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简单、直观、明了等特点,能够快速反应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阶段的竞争力变化。考察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可以发现,中国的食品贸易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并且正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1985年,1989年间,中国贸易竞争力指数不断下降,从0.42降至0.15,1990年开始回升,从0.26升至1993年的0.54,为历史最高水平,1994年以后又开始下降,到2004年出现负值,2005年仅为0.07,2006年略有回升,为0.1。从中国食品出口与进口贸易额的差额来看,中国是食品的净出口国,除2004年外,1985年一2005年间中国食品贸易差额均为顺差,其中1994年最高,食品贸易顺差达到71亿美元,到2005年降至30.94亿美元,2006年食品贸易顺差为49.47亿美元。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

中所占比例的大小。1985年一1991年间,中国食品RCA指数大于1.25,中国出口食品具有较强竞争力,但是1992年以后,中国食品贸易RCA指数逐年下滑,1998年以后低于0.8,国际竞争力很弱,并有继续降低的趋势。2001年中国食品RCA指数降为0.7437,2002年~2006年分别降为0.6804、0.6030、0.5117、0.4946和0.4608。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主要是制成品)通过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在不同的国家

或地区间形成的双向流动。国际上最常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是格鲁贝尔一劳埃德指数(简称GL指数),GL指数越小,表明产业间贸易比重越小;GL指数越大,表示产业内贸易比重越大。采用GL指数公式计算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可知,中国食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的。20世纪80年代基本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进入90年代产业内贸易指数不断增高,2001年为79.41,2003年为87.51,2004年、2005年、2006年均高出90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特征非常明显。

2.中国食品贸易的世界地位不断提升

全球食品产业主要集中在美洲、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规模化和集中度突出。

随着食品贸易格局由传统格局向现代格局的转变,发达国家在食品贸易格局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目前世界十大食品出口国为: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中国、意大利、加拿大和英国;十大食品进口国为: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和中国。中国是唯一进入食品进出口贸易额前十位的发展中国家。

从世界市场份额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在十个国家中美国的出口食品

世界市场占有率始终排在第一位,荷兰在国际市场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从2000年开始,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食品出口国,法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居第三位。中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变化幅度也不大,始终介于2%。3.3%之间。

从Tc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美国的Tc指数水平较低,从1990年的0.17下降为2006年的一0.07。这是因为美国在大量出口食品的同时,也大量进口食品,2002年出现食品贸易逆差,2005年的逆差为111.75亿元,美国从而由一个食品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中国、法国、加拿大均为世界食品净出口国。

从食品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1990年一2006年期间,美国食品出口RCA指数一直保持在0.9~I.2之间,贸易竞争力水平一般;荷兰食品的RCA指数较高,介于1.8—2.2之间;法国RCA指数均高于1.4,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RCA指数由1990年的1.38跌至2005年的0.49,贸易竞争力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这与食品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相吻合。

从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美国、西班牙、中国均属于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较高的国家。以2006年为例,美国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为92.59,西班牙为96.67,中国为90.26;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次之(见表1)。

3.中国食品贸易结构多元化并呈现较高集中度

中国食品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特征表现在各类食品贸易的规模和比重的变化上。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从1995年~2005年各类食品的贸易规模和比重变化上来看,增减变化的趋势和幅度差异均比较大。1995年水产品出口规模位居第一位,出口占比29.2%;其次是畜产品,出口占比为25.16%;蔬菜出口为第三位,出口占比19.17%;水果的出口占比为5.08%。到2007年,水产品出口仍居第一位,出口占比33.29%,蔬菜出口上升到第二位,出口占比21.27%;畜产品出口下降为第三位,占比为13.80%;水果出口跃居第四位,占比为12.78%;粮食出口占比从1991年的1.17%上升为2007年的7.59%。茶叶和坚果的占比比较稳定,但是干果的占比呈不断下降趋势。

中国食品进口结构变化较大。1995年食用油籽仅占中国食品进口的1.14%,到2007年,占比已经高达37.2%,贸易规模居中国食品进口第一位;植物油进口占比较为稳定,1995年为25.38%,到2007年下降为20.89%,居食品进口第二位;畜产品1995年进口占比为15.36%,2007年为20%,居第三位;粮食进El曾居中国食品进口第一位,但是到2007年已经降至第六位,占比从1995年的37.69%下降为2007年的1.66%,是波动最大的进口食品。

4.中国食品贸易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中国食品出口到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出口市场相对较为集中。从地区分布看,亚洲始终是中国食品最大的出口市场。2005年亚洲市场占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67.84%,2006年为62.69%,2007年为60.83%;欧洲是中国食品第二大出口市场,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占到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14.7l%、16.3l%和18.11%,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北美洲为中国食品出口第三大市场,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占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11.86%、13.76%和13.59%,也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出口市场较小,三个大洲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左右,未来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从单个出口市场考察,2005年.2007年日本、美国、香港、韩国和俄罗斯始终位于中国内地食品出口市场的前五位。五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7%。从出口的国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分布看,2005年。2007年日本仍位居中国食品出口市场第一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23.85%;欧盟(25国)居第二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3.44%;美国居第三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1.97%;东盟(10国)居第四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0.63%;韩国居第五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9.82%。日本、欧盟、美国、韩国是中国食品的四大出口市场,其出口额在2007年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9.41%,说明中国出口市场集中度很高。

5.中国食品工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食品工业开放较早,吸引外资较为广泛,外资进入形式多样。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鼓励国内食品企业以合资、合作、补偿贸易等形式参与国际贸易,同时还接纳了部分行业的跨国公司以独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在这种政策支持下,食品工业成为吸引外资的重点行业之一。此后,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入世贸组织,跨国食品公司来华设厂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并普遍开始采取长期战略、全国战略和本土化战略,着眼于在中国境内的整体布局和长远发展。位于全球食品工业前50位的大型跨国公司大多已在中国各地区设立了合资公司、独资公司、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等经济、技术机构。中国食品加工业对外联系的提高反映了食品加工业国际化的趋势,同时也反映了在资源和市场两个方面,食品工业对国际经济环境依赖性的增强。

6.中国进出口食品安全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政府一直把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摆在重要的位置。中国不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对食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行食品安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进出1:1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8部法律、《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等8部法规、《进出境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等18个部门规章、国家食品标准1800多个(其中强制性国家食品标准634个)、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近746个,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中国非常重视食品出IZ:l安全的管理问题,食品出口需经过五个步骤:对出口食品的原料种植、养殖基地实施备案管理;对出口食品的生产企业实施卫生注册制度;在生产过程当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食品的生产过程实施全过程监控;出El食品还要按要求加贴符合要求的标签或标识,以便进行追溯或对问题产品的召回;在出口前,中国还要逐批进行检验,合格的才可出口。如果进口国有要求的话,还会为食品出具官方证书。无论是在产品的生产、流通、进出口等各个环节上,还是在立法、执法、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中国都采取了非常负责任的态度,建立了从食品生产到出El的全过程管理体系。

中国与有关国家建立的食品安全合作机制在促进双边和多边食品安全合作、保证进出口食品安全、解决各方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前景展望

根据WTO公布的世界货物贸易数据,1980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为2238.32亿美元;1990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达到3155.59亿美元;1995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达到4526.85亿美元;2003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达到5514.96亿美元;2004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达到6321.91亿美元;2006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7000亿美元,达到7548.37亿美元。庞大的世界食品贸易规模、富有潜力的世界食品市场前景、食品贸易的迅速增长,为包括中国在内的wro成员国的食品出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食品工业将逐步进入加速成长期的中期阶段。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国内食品需求量持续增加,尤其是中国居民收入由较低水平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食品工业的产值、从业人数及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都将不断增加。中国食品贸易状况取决于食品工业的发展,因此,未来应从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关联度加强、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等方面发力,来进一步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的竞争力。

1.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

中国现行食品工业体系中。属于嗜好类产品的烟草加工业的比重较高,特别是利税比重很高。将食品属性很弱的烟草加工业包含在食品工业体系内,因其利税等经济效益指标贡献很高,抬高了以平均值衡量的食品工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掩盖了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经济效益偏弱的现实。如果将烟草加工业排除在外,食品工业的地位和经济贡献将明显降低。食品工业的经济贡献过度依赖嗜好类的烟草产品支撑,反映了我国食品工业结构欠佳。

未来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包括粮食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果蔬加工业、肉类加工业、水产加工业、乳制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制糖工业等行业。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构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发展食品装备制造业、建立现代食品物流体系、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比重不断增大,将促使食品工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包括膜分离技术、微胶囊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波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冷冻干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在内的食品高新技术能够不断开发出新食品材料,实现食品营养质构的人工重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工业紧密相关,将成为中国未来食品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中国食品工业与前后向产业关联度增强

食品工业的发达程度取决于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力,它不仅取决于食品工业本身的企业组织效能和技术研发能力,还取决于前向的投入原料的农业、投入生产设备的装备制造业以及后向的包装、运输、储藏、销售等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中国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涉及多个产业部门。原料生产、食品加工和制造以及食品流通和消费分散在各大产业中。食品工业布局与农业生产布局衔接不紧密,农业生产与食品加工生产互为促进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造成原料供应与食品工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是3:1,中国仅为0.5:1;发达国家深加工用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在70%以上,中国则只有8%。未来国际食品市场竞争的核心将集中在加工业的规模和科技水平方面,即通过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来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为此,就需要推进规模化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食品加工业,建立现代食物产业,在大力发展优质食物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工种植养殖的各种初级农产品资源,拓宽加工范围,开拓加工领域并积极开发野生资源。同时,还要加强食品加工业与金融、保险、信息、运输等相关产业的有机联系和协同效应。

3.中国食品工业产品结构优化

中国食品消费已经由量的追求转向对质的追求,向质量、营养、方便、安全的目标转变,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加剧,对食品制成品的需求迅速上升。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牢牢把握新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变化趋势,顺应消费市场的需求,制订既有前瞻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

中国食品工业中食物资源粗加工多,深加工和精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低,正处于成长期。目前中国加工食品占消费食品的比重仅为30%,远低于发达国家60%至80%的水平。优化食品工业产品结构,提高居民食品制成品消费水平,向精深加工发展,进行多品种、多层次、高附加值的加工,使加工食品方便化、适用化、系列化、多样化。运用新技术大力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不同消费者饮食特点的传统食品,实现传统食品现代化,现代食品国际化。畜牧、养殖、采集、水产等劳动密集型食品产业,中国特有的可食资源、地方特产禽畜、果蔬、黄酒、白酒等特色资源食品产业,中国烹饪餐饮产品、保健食品、名优食品等风味食品产业,均具有独特优势,具有较好的贸易增长前景。食品业应注重对国际市场的分析和跟踪,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改变和增加花色品种,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更应加强食品安全,带动多类食品产品提高质量、档次,增强中国食品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竞争力。

4.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

中国食品工业的生产集中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中小企业比例高,技术水平低,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食品行业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有限,主要从事食品生产活动,缺乏研发机构和经费投入。随着行业整合及行业成熟度的提高,行业利润向大企业迅速集中,行业龙头企业将担当起行业资源整合的重任,积极适应消费升级、注重品牌培育、渠道建设与管理绩效持续改进的中国本土优势食品企业。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食品加工企业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面临着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的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国食品业需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食品企业和产业集群。

三、完善食品安全体系。

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关注食品安全,目前,除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国际推荐操作规程:食品卫生的通用原则》及其附录《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以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于2005年制定并颁布了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Is022000:2005标准。争夺食品安全国际标准主导权成为发达国家的战略选择,发达国家在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修订方面,积极争取承担起草工作,以保证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充分体现本国利益。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f3趋严格,但是在具体内容上各国还是存在巨大差异性。这些差异既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也反映出各国在风险意识、科学传统、地理环境等因素上的差别。不同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国际贸易环境下难免导致贸易冲突。食品安全标准不断趋严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

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科学、高效的国家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是未来进一步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食品安全立法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兼收并蓄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和知识,包括世界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立法的先进思想和理念,食品安全国际组织的指南或示范性标准,以及WTO/SPS和WTO/TBT协议,加快食品质量安全法规以及配套法规的规章起草,依法管理食品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监督食品质量,制定无公害食品生产和消费的政策。

2.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

中国政府应加快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进程,增强制标的科学性,推动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更多地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建立完善食品生产加工标准体系,从源头抓起,把生产、加工和出口等主要环节全部纳入标准化控制;建立食品市场准入门槛,确保产品质量适应目标市场要求;健全食品质量检验检测和监控体系;建立食品出口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降低检验检疫管理风险及提高产品质量信誉;做好质量体系和环保体系等认证工作,确保出口食品质量等。

3.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中国应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与食品贸易的TBT/SPS预警机制,完善的预警机制包括检验检疫信息收集、传播、决策、反馈系统。通过建立国内外技术法律、法规、标准及合格法定程序数据库、WTO/TBT、SPS通报评议数据库、出口企业及产品数据库、专家数据库和典型案例数据库,实现查询、通报、评议、预警和咨询五大功能,使食品出口企业可充分利用该网络平台,方便快捷地了解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技术标准、技术法律、法规、技术政策、标准结构的变化动向和国际上技术壁垒的最新动态等信息,对WTO成员国特别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有关措施、标准和合格评定的信息进行系统全面的收集、研究和咨询,为国内企业争取更多更好的国际发展空间。

4.严格把关,保障进口食品安全

中国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应全面加强进口食品的风险分析工作,严格对出口国的食品安全体系进行评估。进一步规范进口食品、动植物产品检疫审批工作。加强口岸能力建设,提高进I:1食品的检验检疫水平和执法把关能力,对大宗、重点食品要实施进口食品安全监控计划。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敏感食品的非法入境行为,查堵非法入境食品的销售渠道。

5.增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贸易争端处理能力

中国政府应尽快具备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争端处理能力,善于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根据WTO/SPS协定,有效地排除贸易障碍,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解决纠纷,维护中国的贸易利益。

6.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活动.加强食品安全国际合作

食品贸易的增加将会促使食品监管部门对外交往增加,食品安全领域多边、双边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加。中国政府应积极参加各类国际食品安全组织活动,特别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在采取国际标准的同时,应尽力争取将本国已具有优势的项目标准纳入到国际标准中去,使国际标准尽量反映中国的意见和要求。同时应注重食品安全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技术专家参与各类食品安全技术培训、研讨、交流和水平比对等活动,并欢迎国外技术专家来访、学习和培训。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贸易大国,中国应通过保障食品安全,不断提升食品贸易竞争力,更好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立才,黄祖辉.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关系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1).

[2]白丽,马成林.世界食品体系的结构性变动与各国的食品安全控制行动[J].中国标准化,2005(11).

[3]王金玉.国际标准竞争的态势及中国的对策[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10).

[4]鲍晓华.WTO.TBT/SPS制度框架和中国产业安全[J].经济管理,2005(23).

[5]陈卫平,侯晓霞,王长春.中国加工食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决定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4(9).

第10篇

“食品企业如何打造品牌?”“如何运用好品牌建设成果,做大做优做强食品产业?”“食品产业如何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精彩对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食品产业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食品安全如何保障?”……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以及行业协会、企业代表等千余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围绕我国食品产业安全、国际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创新、品牌培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交流探讨,共同为河南农业特别是食品企业出谋划策。

共论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大计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需求,实施现代农业品牌化战略可谓恰逢其时。

“在北京市场上,有的猪排骨能卖到100多元一斤,仍然受到中高端消费者欢迎。”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的话,让与会者深入思考食品品牌的价值和力量。

对于供给侧改革与食品产业的关系,马晓河指出,食品产业实际是供给侧的一个方面,市场对绿色优质高端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有效供给不足。

农产品加工业是漯河乃至河南的支柱产业。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发展漯河的食品加工业,马晓河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提高产品档次,拉长产业链条,建立产业集群。

“漯河的食品加工产业实现了从农产品到工业产品的第一次转变,现在要实现第二次转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指出。他认为,食品企业当前需要破解消费者需求发生变化、面临国际竞争、销售模式日新月异等问题。

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副会长郑清智提出,漯河的食品企业要有大食品的产业概念,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出更多知名品牌。

品牌价值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地位。对此,双汇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杜俊甫深有感触:作为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他们始终围绕“双汇”这个大品牌做文章,以屠宰和肉制品为核心产业,已经形成集养殖业、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化工包装、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在收购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后,在肉制品、生鲜品和生猪养殖三大领域均排名全球第一,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布局最广、产业链最完善、最具竞争力的猪肉加工品牌。

农业品牌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得益于政府对品牌建设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今年,在张家口强调,品牌的影响力需要积累,创品牌的过程中,既要有高标准,更要每一步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一丝不苟抓好各个环节,最后让市场说话,让群众说话。

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副总裁朱宏对调研他们企业的情景记忆犹新,他说:“我们主要从四个环节抓起:一是解决奶源问题,自建现代化牧场,自有奶源。二是优选顶级供应商,用最好的原料做奶粉,确保奶粉品质和安全。三是以全球领先的技术和设备来保证奶粉更安全、更营养、更洁净。四是引进全球领先的食品安全标准,国际食品安全ISO管理体系。”

共话“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论坛上,嘉宾们凝聚各方智慧与经验,“把脉”食品安全发展现状。

如何保证食品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说,眼下一些手工食品小作坊受到追捧,其实现代化的工艺才能提升食品安全、健康水平。健康、美味、方便、实惠是世界食品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食品企业今后努力的方向。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治表示,现代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但一些错误的信息,严重夸大了食品添加剂的副作用,导致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出现排斥心理,谈添加剂而色变,影响了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刘治说,国家对添加剂的类型、用量都有明确规定,个别企业在宣传中抓住消费者心理,宣传产品零添加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不可或缺,食品添加剂不应被妖魔化。

近年来,我国严把食品质量关、安全关,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刘治介绍,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食品安全抽查合格率达96.8%,全国4.2万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已经基本达到国际先M水平。

漯河始终坚持“食品安全大如天”的理念,把食品安全作为立市之本、发展之基,倾力构建中国食品名城的品牌形象,着力打造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放心大厨房”,精心打造的食品安全链实现了从“田头到餐桌”的精准对接。

把“食品安全大如天”作为企业发展准则的双汇集团,在行业内首先建立起“在线头头检验”机制,引进第三方监督监测机构,对双汇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内控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第三方监督审核和检测检验,用近乎苛刻的生产要求,让消费者更加信任双汇品牌。

论坛上,双汇集团、集团、漯河联泰食品、漯河晋江福源食品、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河南三剑客等6家漯河知名企业的代表还共同发起了《食品安全倡议书》,倡议食品企业为构建和谐消费环境、推动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共同出力。

食品产业与品牌发展的漯河担当

“多年来,漯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食品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一手抓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出以双汇集团、集团为代表的食品企业集群;一手抓开放招商,引进美国嘉吉、可口可乐和中粮等15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一批境内外知名食品企业,全市形成了肉类加工、粮食加工、果蔬加工、休闲食品和饮料制造五大优势食品产业。”从漯河市委书记马正跃热情洋溢的致辞中,可见漯河食品产业在漯河的分量有多重。

作为我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漯河食品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食品产业的1/6,成为全省万亿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马正跃对漯河食品加工业作出的贡献点赞。

在由吃得饱向吃得好的转变中,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双汇、等一批行业标志性品牌企业迅速崛起。

第11篇

1.加大宣传力度。一是组织参加全省诚信管理体系试点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我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二是对开展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的试点企业进行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全面介绍和宣传通过评价的我市食品工业企业,重点宣传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情况,企业的发展历程、产品和品牌,强化正面引导,扩大企业影响。

2.扩大建设范围。在继续推动乳制品行业和肉制品行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扩大诚信体系建设范围,在白酒、饮料、酿造、食用植物油行业中选择部分企业进行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力争全年新增一批企业完成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3.扎实有序推进。一是明确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的企业,各地经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食品工业发展情况,在白酒、饮料、酿造、食用植物油等行业中推荐1至2家企业,继续组织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企业名单于4月10日前反馈到我委消费品工业处。二是加强咨询辅导,在省食品工业协会统一安排下,邀请有关省级咨询辅导机构依据QB/T4111—2010标准要求,深入企业帮辅指导,确保帮辅质量,强化服务意识,扎实有序推进我市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三是加快我市食品工业诚信管理体系专家队伍建设,履行评价机构职能,积极开展评价工作,组织专家对已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并试运行3个月以上的企业进行符合性及有效性现场评价。

4.强化制度建设。积极研究诚信激励制度和失信惩戒措施,加强诚信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失信曝光、分类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等手段,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培训工作

1.组织参加企业负责人培训活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中关于“进一步健全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制度,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并由单位组织定期培训,单位负责人、关键岗位人员要统一接受培训”的要求,落实省、市政府“专人负责、持证上岗”的规定,组织参加全省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关键岗位人员的食品安全培训活动。加强对我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负责人的培训力度,实行持证上岗。重点培训有关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食品质量安全有关要求、食品诚信体系建设等。

2.组织参加食品安全师培训班。通过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提升职业操守,提高理论与实践能力,确保企业从食品原材料、生产和流通全过程的安全,确保企业有专业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为食品生产企业构筑一道食品安全防火墙。

3.组织参加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人员(内审员)培训。积极组织参加举办全省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人员(内审员)培训班,有效维护企业内部诚信管理体系和日常督查,确保诚信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4.建立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培训机构。在已有培训机构的基础上,根据培训工作要求优先在我市具有食品专业且教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内,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质量安全培训点,积极完善软硬件设施,强化师资力量的保障,确保培训点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水平,为我市食品质量安全工作搭建培训平台。

三、加快推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1.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整合各方力量,围绕关键产业链,选择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共性、可在一定时期内能形成产业化的技术领域,加强研发,形成突破,努力提高食品产品技术含量以及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新技术、新产品展洽会,为企业扩大应用搭建平台。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创建步伐,加大扶持力度,力争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推进食品产业协作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高校院所的技术优势,整合“政产学研金”各方面资源,力争在生物制造、功能性食品研发、新型食品包装材料开发等方面建立协作创新平台,并积极发挥平台在产业高端化上的作用。

四、加快推进食品行业品牌建设工作

1.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强化区域和企业品牌意识,依靠树品牌、创名牌、讲诚信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争取我市食品行业全年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

2.推进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建设。组织参加全省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工作座谈会,交流各地食品工业强县建设经验,贯彻落实食品工业强县考核体系,加强对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

第12篇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食品加工业调研小组在市政协主席*的带领下,于11月13日至20日对山东省莱阳市食品加工业进行了考察学习,并实地考察了银鹭集团山东分公司、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莱阳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驰名中外的莱阳梨产地,居烟台、青岛、威海、潍坊四个大中城市之间。全市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7公里。全市总人口90万人,其中城区人口30万人。莱阳市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和山东省县域经济三十强之一,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0亿元,财政收入6.9亿元,出口创汇5.67亿美元。规模以上企业312家,培育起纳税过亿元企业2家,过千万元企业9家,过百万元企业107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食品加工、汽车与机械制造、医药化工、服装加工是莱阳市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

莱阳市食品加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国食品工业十强县市。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又被授予“中国绿色食品城”、“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食品安全生产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该市现有食品加工企业41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6家,出口企业109家,从业员工10万余人,拥有龙大、鲁花等5个国家级企业集团和7个省级企业集团。,全市食品工业总产值331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56%;出口创汇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0%。销售收入过5亿元食品企业7家,其中过10亿元2家,过40亿元1家,过50亿元1家。加工产品涵盖了速冻保鲜蔬菜、果蔬汁、调理食品、海产品、花生油、肉制品、乳制品、调味品、fd食品、果品加工等以蔬菜为主的十大系列1200多个品种,打入日、韩、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市场。

二、莱阳市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作法

莱阳市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历经二十多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食品加工业已经成为莱阳市的支柱产业,成为富民强市的强大动力。

一是以食品工业园为载体,加快产业聚集步伐。莱阳市建成了食品工业园,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莱阳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以食品工业园为主体,提出把莱阳建设成为“世界的大厨房”、“中国的食品城”的奋斗目标。园区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亿元,积极引导和扶持食品企业向园区聚集,对进入食品工业园的企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高科技项目和外商投资在3000万美元以上,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所得税按15%征收;对进入园区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10年以上的,前两( )年免征所得税,后3年减半征收所得税。进园项目累计达到97个,国内外总投资54亿元人民币;合同利用外资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日本三菱重工、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及国内的中粮集团等4家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园区,逐步形成了企业扎堆发展、集群发展的态势。

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壮大食品产业集群。近年来,莱阳市把扶持食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产生裂变式发展作为食品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资金投入、信贷服务、税收优惠、用地管理、电价优惠、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等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拓展食品产业链,推动企业做强做大。目前已培育出龙大、鲁花、吉龙、春雪、恒润、新冷大等12家龙头食品企业,销售过5亿元的企业达7家。这些龙头企业通过苦练内功,赢得市场,产生裂变式发展,企业规模效应不断显现。目前,仅龙大集团就在青岛、泰安、烟台等地发展子公司23家,鲁花集团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花生油年生产能力80万吨,葵花仁油生产能力10万吨,在内蒙古、湖北、江苏、河北等地发展子公司19家。

三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与其他工业品不同,食品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质量必须放在第一位。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质量的保证。经过多年的努力,莱阳市培植出“龙大”、“鲁花”等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龙大集团公司跻身“中国企业1000大”、“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行列。鲁花集团把创建中国食用油第一品牌作为奋斗目标,以质量铸造品牌,以品牌引领企业,逐步将鲁花打造成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鲁花”牌花生油获“国家级放心油”、“人民大会堂国宴用油”称号,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品牌响的龙头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大、质量好、档次高,享誉大江南北,进入全国甚至世界大型超市,不少还进入国际知名超市的全球采购系统。春雪食品公司被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企业”称号,北海食品、吉龙集团等企业被列为山东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四是拓展食品加工业市场销售服务体系。近年来,莱阳市不断加大对食品企业市场开拓上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发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国外市场,在国内外拥有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一大批长期稳定的客户群。鲁花集团狠抓市场建设,在全国各地建立了60多个销售分公司,成立了3000多人的营销团队,发展了多家经销商,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莱阳市还不断加大农产品市场的建设扶持力度,逐步形成了以苹果、梨、蔬菜、杂粮为主要交易品种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搭建了农产品对外销售的有力平台。

三、几点建议

通过考察学习莱阳市食品加工业的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增强打造百亿食品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既要认识到我市打造百亿食品产业的有利条件 和行业发展的内在潜力,又要看到当前食品产业百舸争流、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汉川作为全省27个粮食主产县市之一,食品资源非常丰富,多年来粮、油、水产、生猪、畜禽、蔬菜等位居全省前列,并已建成一批高标准、集中连片、有特色的板块基地和产业带,发展食品加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要发挥食品资源优势,打造百亿食品产业,就必须增强紧迫感。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组织协调,推进食品产业发展。

2、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食品工业园。要本着科学合理、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大手笔制订发展规划。一是制定总体规划。要有目标、有计划、有年度安排、有具体措施,分步实施。以促进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和现代化发展为方向,以提高产业的工业化水平、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食品质量与安全保证程度为目标,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变化着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龙头带动型的食品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为突破口,以巩固壮大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达利、福源、银鹭食品加工业;改造提升糖果、炒业、饮料加工业;培育与壮大鱼类、莲藕加工业为重点,力争在2—3年内食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二是加强园区统筹规划。要以银鹭食品工业园为主体,沿一级公路规划出3000—5000亩建成汉川食品工业园,支持重点骨干食品企业做大做强,为我市食品产业发展升级创造条件,把汉川食品产业打造成湖北省食品工业基地。

3、整合资源,培育壮大食品加工业龙头企业。要针对我市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粮油加工企业分散、规模偏小、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引导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重新整合企业资源,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争取有条件的龙头企业挤进国家和省重点龙头企业笼子,选择规模大、效益高、成长性好的企业,在政策上倾斜,靠市场化运作,实施低成本扩能,走“强强联合”之路,打造我市食品加工业“航母”。同时要加强食品项目筛选、认证和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境外、省外大企业大公司来汉川食品工业园投资兴业。

4、推进科技创新,提升食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围绕增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强化“科技兴企”意识,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与武汉大专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科技联姻,把企业培育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下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质量体系的形成,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建立信用制度,在社会上广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此带动创出一批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要充分发挥现有的食品名牌资源,搞好品牌的经营和运作,放大名牌效应。

5、加强食品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原材料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农业是食品加工业的基础,要按照“公司+基地+订单”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以刁汊湖水产品,麻河、刘家隔莲藕,垌塚、新堰、里潭、韩集大米,襄南片小麦为重点,建成一批高标准的食品产业配套基地。基地建设要重视产品品种特别是加工专用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逐步实行专业化。通过定品种、定种(养)植、定收购等方法,确定食品加工业的原料标准,为培植食品品牌奠定基础。要积极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降低无机化学物质的投入和残留,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要引导有关企业发展生物有机肥、生物菌肥等绿色肥料及生物农药,为绿色农业提供保障。对原料产品实行优质优价,引导和鼓励农民自觉提高产品质量。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要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