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时间:2023-06-16 16:04: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第1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基本要素;建议

引言

最先将模式一词引入到教学领域并加以系统研究的是美国的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学习环境,包括使用这种模式时教师的行为。这种模式有多种用途,从安排上课、创设课程到设计包括多媒体程序在内的教学资料。”在国内对于教学模式的定义有很多种,本文采用“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目标及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评价等因素进行简约概括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系统。”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对各种教学模式都是从“结构”、“社会系统”、“反应原则”、“支持系统”、“教学效果和教育影响”等几个方面来小结各种模式。在《山东省实用中学学科教学模式(物理)》一书中,物理学科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是从“设计的指导思想”、“功能目标”、“适用范围”、“操作程序”和“实现的条件等五个方面来说的。”本文总结归纳众多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认为教学模式应该具备以下几点基本要素: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评价体系等。

物理学科作为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科学态度和思想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好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更能促进这些作用的发挥。在构建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时可以依此五个基本要素逐级展开。

一、合理确定模式培养目标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为特定的培养目标服务的,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是模式的核心。培养目标不是凭空产生的,模式的构建者应在仔细研读我国《新课程标准(物理)》的基础之上,首先明确物理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的三维目标,再根据本学校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培养目标。这时的目标应该既能集中体现前面的几重目标,又能反映出该种模式特别想突出培养的目标。

以某校物理学科的“探微”课堂教学模式为例,所谓“探”,有“探究、探讨”之意;而“微”有“细微、微课”之意,即该模式特点在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细节着手,微课辅助”。在解释了什么是“探微课堂”之后,就可以将模式的培养目标具体提出并加以解释,概括起来可以是以下几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究学习、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觉知、自主控制学习进程的能力等等。

二、找准模式的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理论基础是否科学、合理、恰当决定了该模式能否在理论上成立。以下几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是比较常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自然经验主义、发现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等等。对于一些涉及“先学后教”、“探究讨论”“小组合作”等内容的教学模式一般都会以上述理论中的几个作为理论基础。如果在模式中有一些特殊的元素,如“探微”课堂教学模式,则还要涉及学习的记忆的相关理论,如记忆曲线。微课教学可以在学生记忆曲线下行时给予学生及时的回忆和重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另外,微课的可重复性也对理解较慢的学生是一种帮助,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这与多元智力理论中承认人在智力方面存在先天差异的理论相吻合。这些理论都可以作为“探微”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三、精心设计操作流程

操作程序是模式教学区别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典型特征。设计时建议从这样几个方面考虑:

1.有助于模式培养目标的达成。如对于将“自主学习能力”列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先学”应是操作程序的必要环节;涉及“探究”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可忽略,那么“思考、讨论、提出并整理归纳问题”就是必要环节。模式的设计者应该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将这些必要环节一一列出,之后在进行有机的组合。

2.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性别都是有差异的。在设计操作程序时,要充分考虑到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繁难,要使学生感到有一定的挑战,研究表明只有难度适中的活动学生参与的动机和兴趣才是最大的,效果也才会是最好的。

3.主客观条件要有保障。操作流程要具有可操作性,主客观条件就必须要有所保障。例如“探微”课堂教学模式中“微课”辅导环节,要求学生在家能够看微课视频,那么必要的硬件设备学生就必须具备。如果是城市的学校问题不大,但要是一些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中学可能就比较困难了,这一环节就是不恰当的。再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是超大班额的自然班,小组个数必然很多,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充分的展示交流就不太可能了。

4.表述尽量简洁明确。操作流程的各个环节最好采用字数相同、有一定韵律的文字表述,可以是词或词组,也可以是精炼的短句,最好不要出现冗长的句子。这样一方面便于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一些美感。

四、全面考虑实现条件

教学模式的有效运作,离不开一定的实施条件,它能促使教学模式最大化地发挥其运作效力。不同的教学模式,所需的条件往往也不尽相同。特定的教学模式,往往需提供特定的支持条件。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分主观和客观两种,主观上:教师应该对实施模式教学有足够的认识,学生对教师实施模式教学比较认可,最起码没有抵触情绪。客观上:模式需要的一些时间和空间条件应具备,软件、硬件条件应具备。

五、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少不了对教学活动的评价。评价体系作为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因为每个教学模式在理论基础、目标指向、操作程序和实现条件方面存在差异,所以评价体系也存在差异。不同的教学模式都应备有适合自身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恰当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对本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更能够同时促进学生、教师以及教学模式本身的发展。设计评价体系时除要注意多元化、过程性、发展性、激励性等这些基本的新课程评价理念外,设计者还应根据模式本身的特点设计出特有的评价方式。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上述五点基本要素只是搭起了一个基本框架,具体的细节内容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参考文献】

[1]乔伊斯(美)等.教学模式[M].(第七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2001.2重印),第16页

第2篇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按照地点可分为室外活动和室内活动两种。但相比较而言,学生对室外活动往往充满好奇,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因而活动效果好;而对于室内活动则因习以为常、无新奇感而产生倦怠心理,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有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都大打折扣,因而活动效果出现差强人意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切实提高室内探究活动的效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教师的有效指导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做到有效指导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方案设计要凸显“三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探究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实验过程不畅,实验结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与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充分有着密切关系。一份合格的方案至少要体现“三性”:1、基本要素的明确性。这里说的基本要素主要是指探究目的、探究方法、实验操作过程、观察任务和实验结果等。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实施者,只有做到要素明确,才能胸有成竹、纲举目张、有的放矢。2、探究环节的层递性。探究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讲授课,学生需要亲自动手操作,需要观察、思考、分析、讨论等,课堂秩序难免出现忙、乱、吵的现象。教师在设计方案时既要把握全局,又要考虑每一个环节;既要对实验过程的连续性及材料呈现的层次性进行合理安排,又要对实验方式及分工分组进行优化组合。因此,探究环节设计要做到,环环相扣,层递推进。3、活动内容的探究性。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把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勇于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水有浮力”一课时,启发学生自己用橡皮筋提起不同的物体(在水中能下沉的)来进行验证,观察沉入水中前、后橡皮筋长度的变化,并随时测量、记录皮筋的长度变化,学会用比较的方法验证科学假想,归纳科学结论。

二、材料准备要体现“四化”

实验材料是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和重要资源。材料准备是否科学得当,将直接影响实验效果。因此材料准备要遵循“四化”:1.材料选取要生活化。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知、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差,我们在准备材料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材料。材料熟悉,学生不仅容易上手操作,更能激发探究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2.材料呈现要有层次化。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操作、摆弄、观察、思考,形成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感悟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因此,在实验材料的数量与种类准备充分的基础上,还要特别重视材料呈现的层次性和发放的后续性,以起到激发兴趣、发散思维和启发、暗示的作用。3.材料展示要直观化。用直观的材料揭示事物的现象,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如《茎的作用》实验,在水中加入颜色,让茎管的输水作用形象直观。4.材料使用要简约化。自然界和生中并不是所有材料都能直接拿来用于实验的。教师要根据需要,选取那些能凸显事物(或现象)特质、有利于探究的典型材料,并尽量做到简约化。

三、过程指导要辅以“双基”

这里所说的“双基”并非是指通常意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指常规器材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探究活动的基本做法。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学生自主实验、独立探索,并非让教师放任自流。实验过程中要做到扶放结合,要着重为学生搭好实验活动的“脚手架”,这就要求我们在以下两方面做到有效指导:1.常规器材的基本使用方法指导。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器材的使用方法,如:放大镜、温度计、弹簧秤、酒精灯、铁架台、夹子、试管等器具应教会学生正确的使用方法,这是最基础的,但也是最关键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也会直接影响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实验结论的准确性。2.探究活动的基本做法。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鼓励自主探索,为每位学生创造“动手做”的机会,做到“能学不教,以学促教”、“适时点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二是“授之以渔”。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方法的指导和方向性的引领是不可或缺的。

四、探究结果要做到“三会”

探究活动完成后,教师不要急于带领学生得出实验结论,要鼓励学生表达与交流,包括实验现象、数据,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好的做法、失败的原因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提炼出实验的结论。不仅如此,还要做到“三会”:1.学会分享。不仅是分享探究成果,鼓励学生对实验过程中运用的好方法,好点子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并不断加以完善、推广,也可以交流心得体会和感悟。2.学会反思。做完实验,还应该好好反思,为什么有些实验能成功,有些实验会失败?适当的反思既有助于促进对原有知识的巩固,也有助于找出失败的原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科学、认真的实验态度。3.学会拓展延伸。科学探究活动具有很强的生成性。一项探究活动的完成并不意味着结束,恰恰相反,应该是下一个探究活动的开始,甚至会有此生发出诸多探究课题。作为辅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思维,触类旁通,拓展延伸;同时要正确处理科学探究活动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以形成螺旋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唯如此,教师的有效指导才得以最佳体现。

室内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指导,仅仅做到“三性”、“四化”、“双基”、“三会”还是远远不够的,但要想切实提高活动效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则需要首先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第3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情境;设置;导课;激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198-01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其中新课的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一环。它的主要任务是要使学生明确本课所要学习的主要问题,并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科学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新课,无疑为一节课的成功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入得当,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一、实验导课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新教材中把强化实验、通过实验手段探索知识,培养能力提到重要位置。新课伊始,若能巧妙地安排一个现象新颖、变化明快的实验,造成学生认知冲突的情景,构成悬念,对某一问题想急于解决,但用所学过的知识却又无法解决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讲授新课的效果自然也就好。然后,教师抓住这一最佳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就可以使物理课引人入胜,生动活泼。如《大气压强》教学时,先让学生思考:硬纸片盖住的满杯水倒过来后会怎样?然后演示该实验,当时好多学生还提醒老师小心弄湿衣服。至此引入新课,学生就会确信大气压的存在。这样学生就会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

二、故事导课法

故事对人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而青少年学生好奇、好问,富于想象力,对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喜闻乐道。上课开始,可运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传说使他们很快安静下来,还可以造成悬念,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移到有意注意上来,从而达到新课导入的目的。这样导入新课,不仅给学生制造了一个悬念,使他们产生的浓厚的学习情趣和求知欲,而且为主题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足见故事导入的长处和优点。如在学习《电生磁》一节之前,先介绍电流的磁效应发现史: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偶然发现:当导体中通过电流时,它旁边的磁针发生了偏转。这个现象引起了奥斯特的极大兴趣,他又继续做了许多实验,终于证实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那么,电和磁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呢?这就是今天要讲的问题,于是引入新课。

三、问题导课法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发问形式,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新教材各章节的设置和安排都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只要认真研究教材,通过提问同样可以导入新课。如在学习《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量,大家想一想,电压与电流有怎样的联系?(学生思考后回答: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那么电阻呢?(学生回答:电阻阻碍电流的大小)。进一步提问:导体两端的电压如果增大了,通过它的电流会怎么样?(学生:会增大)。那么导体的电阻增加了呢?(学生:会减小)

追问: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为原来的2倍、3倍等,那么通过它的电流会怎样变化呢?也就是说导体中的电流到底跟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怎样的量的关系呢?由此进而转入新课。

四、复习导课法

从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索的目标,是物理教学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教学过程中,讲授新课之前,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抓住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对旧知识加以概括,提出即将研究的问题,这样既促进了旧知识的巩固,又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任务和重点,而且也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产生积极寻找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这种方法能使学生掌握问题的实质,给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五、引述导课法

1、引用古诗、成语、农谚 不少古诗中含有物理知识。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引入唐朝诗人李益的一首诗叫《喜见外弟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从“问姓”中想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性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性是什么?声音又有哪些基本特性呢?从而导入新课。

第4篇

【关键词】化学魅力;自主学习;学习效率

要想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时效性,老师不仅会“教”,学生又要会“学”。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前提下,老师要充实挖掘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资源,和学生生活情感与经验“对接”,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以此来提升班级课程授教时效性。

1.充实把握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展现化学魅力

所有老师都需要仔细分析大纲、研究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不但是对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的加工处理,应用可用的教学条件包括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本领及自身的教学经验,富有创造性教授化学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尤其对化学学科来讲,要求科学、严肃、严谨和全面具体,假设只是死板地按照现文进行宣读,学生时间一长容易疲倦和厌烦。化学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老师在教学时要时刻抓住“生活”这条主线。比如,在学习了一氧化碳的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后,老师可以问学生:冬天用蜂窝煤时为什么容易发生煤气中毒。又如,在学习了金属的氧化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后,老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自行车长时间放置屋外容易生锈等。经过这些难题的设置,可以可行地刺激引发起学生的生活情感,从而增强化学的学习兴趣。

2.讲究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2.1 加强预习,做好笔记。预习是自学的起点,具有自主性、尝试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教会学生预习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为课堂的探究式教学奠定基础,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在化学教学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预习指导,如通过留疑、给化学题纲、做化学习题等方式进行预习指导。在预习时,教师要求学生做好化学预习笔记,记录的是学习重点、难点、知识框架、学习中的疑问及学习心得,是日后复习的依据。在预习中一旦发现问题,就有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2 重视反馈,及时弥补。反馈是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一种重要前提,没有反馈的课堂教学是背教案,那么也就谈不上多高的效率了。反馈的方式有多种,如观察学生上课时的目光、表情、姿态,提问反馈,习题反馈等,但关键是教师有没有通过反馈来调整教学设计的意愿。反馈信息的处理要分清主次,个别问题课后个别辅导,共性问题,集中评讲。评讲的时间可采用当堂课及时处理、课后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讨论交流解决、难点问题,安排到今后新授课中穿插解决等多种方式处理。

2.3 抓好“后进生”,整体提高。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在同一条件下学习,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是正常的。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分层要求、分层辅导,甚至可以分层作业。辅导“后进生”是化学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后进生”面较大必然影响整体提高。因此,“后进生”的辅导要以攻心为主,给予信心,从态度人手,教会学习方法,寻找“最近发展区”,培养学习兴趣,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学习的自主性。

3.增强学法指导,提升学习效率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上指导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老师不光要“教”的好,更要让学生“学”的好。老师应在课前预习、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结束语、学生实验、课外活动等活动中增强学法指导。

在课前预习阶段,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所以在课前预习时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由于每个学生理解程度不一样,学习基础各异,所以为有充实做好课前预习,才气在听课时做到有的放矢。

在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结束语阶段,老师带领学生充足发挥“错题本”的作用,准时梳理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漏洞,尝试自行建立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网络(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强化错题练习。

在学生实验环节,要充实发挥化学实验应有的功能,激发勉励学生勤于动手、规范操纵,认真观察(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查或调查;清朝官员的名称)实验现象,研究实验数据,结束语实验经验和方法。尤其是相比部分失败的工作经验,老师更是要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和分析,让“不测”变“精彩”,经过学生的操纵及内心的体会,增强化学实验实践本领和研究本领。

在课外活动环节,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因地制宜、灵活各式的开展家庭化学小实验,如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后,学生可以尝试将苏打慢慢参加到事先倒入食醋的玻璃杯中,会发现有大量气体产生;在学习了石墨的性质后,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把一根石墨电极或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在一起,接通电源后,让学生观察(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查或调查;清朝官员的名称)灯泡是否发亮等等。这些家庭小实验所用材料随处可知,并且实验效果又较为明显,所以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增强动手实践本领的最佳方法。

第5篇

关键词:探究实验课教学思路方法 收获 启示

Abstract: the cas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exploring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with "independent" "problems" and "phenomenon", "method" for the basic elements. With "assumption", "experimental", "analogy" as the basic method, to students make greater degree of free thinking, designed, independent experiment conditions, to help students novelty thinking germination and stimulate the students' potential wisdom, the establishment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comfortable teaching environment.

Keywords: explore experiment teaching idea method harvest 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O4-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思路

我们认为,强调教学的自主性、探究性,是针对传统的注人式教学而言的。传统的教学往往是由教师讲授知识,大量地灌输“权威性”的事实,脱离学生实际构筑“知识结构”,通过学生自主性学习,验证性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从而达到理解和印证知识之目的。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活动方式

探究性实验教学按其适用的场合和活动方式可分为两类:一是新课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师生协同,边讲边实验为主;二是以学生实践为主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下面对这两类实验教学的活动方式作具体的讨论。

1. 第一类探究性实验

第一类探究性实验可依据教学内容,对演示实验进行整合或更新,其基本结构为:

程序:(激趣式)引发问题――提出假说――实验探究――合作交流――总结规律――迁移创新

功能:明确目标――创设情境――发现新知――获得结论――发展能力

(1) (激趣式)引出问题,明确目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从教材或生产生活实际中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有趣问题,设计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提出假设,合理推测教师向学生提出间题后,引起学生的兴趣、好奇、怀疑、困惑和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查阅资料、构思实验,提出某种假设,作出操作上、现象上、结论上的某些预测。

(3)设计实脸,观察现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可能的实验方案,组合实验仪器,边操作边记录现象和数据,直接掌握感性材料。

(4)探讨规律,作出结论,学生根据实验事实进行讨论、争辩,合作交流揭示出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师的适时点拨有利于去伪存真,把探究目标引向深人。

(5) 巩固开拓,迁移发展面对新的问题,学生能准确运用刚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使刚学到的新知识得以巩固提高,迁移发展。

这类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以问题为基础,依循“问题――假设――实验――观察――再假设――再实验――分析与综合――结论”的思路贯穿始终。教师要根据教学重点设计实验,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2.第二类探究性实验

第二类探究性实验融合物理知识、技能和方法,表现出一定的新颖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遇到的或许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去研究,体现思维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如示例);有时探究的课题,其历程比较曲折,必须深人思考,巧妙设计,体现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自,启发学生按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探究.

第二类探究性实验的一般结构是:

明确探究课题――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提出假设或推测――总结实验成果――提炼方法规律。

在教学中,我们选择一些有探究价值的专题设置成实验情境,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分步实验,局部推测,最终获得比较准确的结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面临矛盾和困惑,要求他们去收集有关的信息,创造性地加工信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这是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双重考验。

示例:如何鉴别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一)教师提出问题:请用4种不同的方法鉴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二)学生的探究过程:

实验与观察方法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方法2:用眼睛观察太阳光通过透镜后的光,能会聚成一个明亮点的是凸透镜,不能会聚成一个明亮点的是凹透镜

方法3:通过透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正立、放大虚像的是凸透镜,不能看到正立、放大虚像的是凹透镜。

方法4:观察烛焰发出的光通过透镜后,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像的是凸透镜,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像的是凹透镜。

总结与归纳以上四种实验方案,简洁明晰,易于操作和观察,分别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构造上的特点、对光的性质以及成像的规律进行求异探索.

由此可以看出,探究性实验是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的一条非常好的途径。为此,我们收集了学生容易“想当然”的基于“经典”实验素材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测定粘稠液体的密度、测定易溶于水的物体的密度、测定体育课上使用的铅球的密度、用一只电表(电压表或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要求学生在验证已学过知识的同时,对一连串“意想不到”的新异现象进行研究,从而形成新的物理观,初步掌握物理问题研究的方法。

三、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初步收获和启示

1.探究性实验教学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

探究性实验教学以“问题”、“现象”、“方法”为基本要素,以“假设”、“实验”、“类比”为基本研究方法,给学生造就了较大程度的自由思考、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的时空条件,为帮助学生新异思想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的情境。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有利时机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怎样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如何让更多的具有创造潜能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已成为我们物理教学中深思和探讨的热点。

2.探究性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尽管教学中所涉及的探究性实验的内容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各有差异,但在探究过程中都充分体现了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的和谐统一,学生必须学会对各种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筛选,发现提供假设和作出推理的关键素材,运用已学的规律或简单的计算,推测可能的结论或规律.更有价值的是,通过探究性

实验,学生深切体验到收集课题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运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3.探究性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探究性物理实验以问题和矛盾入手,力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从学生聚精会神的眼光和争持不下的讨论中,我们明显可以察觉出学生对学习物理抱有浓厚

的兴趣,学习习惯也有所变化,已从以前实验的“旁观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第6篇

关键词:

音乐艺术被认为是某种思想意识现象,是人们精神活动的附属品,是一种人们精神交流的方法。一部部音乐作品全是一种情感的展现和诉求,可是音乐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它自己的特殊一面。具体说就是音乐因为自身的特别约束,既不和造像艺术一样直接展现可看的见视觉效果,更不会如文学、诗歌、戏曲那样直接描写刻画日常琐事、故事情节以及复杂抽象的思想意识。可是音乐则可以展现作曲家在某种思想观念的基础之上出现的对现实生活的丰富繁杂的情感之反应。音乐艺术可以表现那种特定复杂的情感,主要原因就是声音与人们感情之间有着一些很重要的相近之处,两者全是在时间中展现与发展在速度、力量、色彩方面所具有的变化多样的,极具动力特征之过程。

二十世纪以来,音乐科学和别的一些科学交叉交融,出现了很多边缘科学。这里面音乐美学乃是音乐和美学交融而出现的一种边缘学科,这也是此文探讨音乐艺术的立足点。音乐美学指的就是由审美的视角对音乐的形态、特点、规律等等主要范畴的音乐理论研究。大致总结音乐美学和其研究目标我们能得出下面的结论:音乐美学是探究有关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根本的一种音乐基础理论学科。它尤其是将音乐的实质和特性,音乐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音乐作品的创作、音乐表演和赏析,音乐艺术功能,音乐审美当做它研究目标。

我们可由音乐的基础——感性素材,还有音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作分析。当人们在讨论艺术美或某部音乐作品美的时候,一开始肯定是对组成此种艺术特质素材来说。身为音乐艺术的物质素材,声音的最突出特点是和人类的心理活动有密切关系,人们将此种和人的感知、感情等心理活动相关的,在人和艺术之间组建一种联系的艺术素材叫做感性素材。

音乐感性素材有它的根本属性,就是创造性与情感性。

创造性不是自然性,音乐发出的声音不是自然性的,也无任何创造性因素,全部声音不可能全部变成音乐,恰恰是因为其创作性,肯定注入了人的情感因素,因此音乐的感性素材又有情感性,音乐里面的情感音调常常能左右它的整体含义,它运用高低、强弱、粗与细、刚与柔等音调变换来表现。音乐感性素材具备非对应性特点,仅仅运用多种表现手段来展现。比如对鸟叫、小河的模仿、对雷声、闪电、乌云的模仿等。因此整体讲来音乐的感性素材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表现性声音,它的表现性因素里面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情感性因素。对音乐作品的赏析,我们可运用对一个建筑物的分析来作比较。音乐的感情素材就是此建筑采用的木头、砖块、石头等;而建筑物的构造方法和建筑布局就是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可是而建筑物所表现的艺术风格和内涵却是音乐艺术最终展现的全部。

音乐艺术的形式含有组成音乐表现形式最基本要素,音乐表现形式的组织方式,和此二者的媒介——外在美的法则。音乐表现形式的最基本要素,首先取决于情感性因素。这里,强和弱的变换展现成力度的要素;激动和宁静的变换展现成速度要素;紧张和放松的变换在时间上展现成节奏要素,而在空间上却展现成音高与音程的要素。所以我们说音乐表演形式包含: 节奏、力度、音色、音程等。而上面这么多要素需要运用种种方法有序的组织才可成为艺术作品,可使用复调、旋律、曲式等音乐形式来作有机组合,且使用和谐、对比等外在美的法则将两者联系一起。如此综合应用音乐表演形式的所有方法才可实现作曲家的目的即是展现音乐的内容。

当然, 内容与形式都非常重要,可真正展现音乐作品目标与灵魂的还是作品的内容。内容是相对于形式来说的,内容是事物的内在东西,也是外在形式组织安排的主要依据。内容有时较为笼统,而有时较为显著,有时却隐蔽在暗处,这大都决定于表现方式的应用,音乐的内容乃是运用一种具体形式展现出来的。它的清楚或者笼统大都决定于音乐思维的各个类型,也就是各个音乐体裁在音乐结构上的特点。音乐内容是一有很多争议的话题。音乐内容实际上有两层含义。由于这两种展现方式中,一个是直观的、不是想象的内容,就是可听的内容,它是音乐里客观内容。第二个是非直观的、可以想象的内容,这叫做非音乐性内容;它大都根据人的想象去实现,所以它也是音乐里主观性很强的因素。

音乐里的音乐性内容有三方面,就是情绪、风格与精神特征。

基本情绪指的是音乐给普通人的体会,是单纯构建在感觉之上的,不要理性化评判只凭感官感知就能体会到的,主宰了音乐作品的基调。音乐里的有些因素好似是形式的范围,可又不是形式展现自己,而是形式的一些隐含的内容,这些是展现音乐风格的重要组成不分。音乐里有些要素不但不是外在的情感类型,也没展现音乐表演形式特点的内含含义,这些要素是一种深处较为深层的精神特征。

在音乐的联想上中西方有特别大的差异。比如中国民族特色乐器弹奏中的拉、推、注、吟等动作态势,形成一种特别的音乐与力度感,最终形成了我国特色音乐的主要形态与语汇。可是西方音乐表演中的立和直是不拖泥带水的,乃至复调音乐的对位法又建构在几何原理之上,因此西方音乐引发的想象往往是刚毅、刚强的力量体会,就像芭蕾舞里的开、立、绷、直的肢体语言那样。

综合上面所说,中西方音乐有不一样的文化特征——内敛和外展。进而二者音乐作品之中的非音乐内容也有较大的文化不同。音乐艺术有它的本身特征,由音乐美学视角来探究赏析音乐艺术作品,肯定要应用美学与艺术哲学的方法和原理让人们进一步去领悟音乐的深刻内涵,且对它的规律性内容作概括性的探究,进而更好的了解和认知音乐艺术的所有特征,持续提升对艺术赏析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两位教师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按照两位教师课堂活动的前后顺序,分别截取“新课导入”“师生互动与实验活动”这两个主要教学片断。

1.教师甲的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1:新课导入

师:讲述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引出船队如何在茫茫大海中辨别方向的?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

片段2:师生互动与实验活动

师:你试一试下列哪些物体能被吸铁石吸引?

学生活动:用磁铁分别接近各币值硬币、回形针、铜块,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小结:磁铁能吸引铁和镍制物质。

师:磁铁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

学生活动:用磁铁平放在平铺在桌面的大头针上,用手提起磁铁,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小结:磁铁两端磁性最强叫磁极,中间最弱。

师:把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学生活动:把磁铁的两端相互靠近,记录发生的现象。

学生小结: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2.教师乙的课堂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1:新课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表演一个刘谦“见证奇迹”的魔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教师演示实验:做硬币穿过玻璃杯壁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硬币成功的从杯外穿透杯壁进入杯内。

师:此魔术可能与哪项物理知识有关?

生:磁铁。

片断2:师生互动与实验活动

师:同学们一定玩过磁铁吧。现在若你得到一块磁铁,最想研究什么问题?

生1: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

生2:磁铁各部分吸引能力是否相同?

生3:磁铁两端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4:如何使铁钉获得磁性?

……

师:请大家打开实验箱,利用箱内器材及身边物品来自主探究上述问题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把现象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箱内有几种不同形状的磁铁、小磁针、大头针、铜块、铁块、铝块、橡皮、塑料尺。

学生汇报:磁铁能吸引铁。

师:实际上磁铁还能吸引钴、镍等物质,那么我们常用的名称“吸铁石”完整吗?

生:不完整,科学上称为“磁体”,即具有磁性的物体。有各种形状及多种应用。

师:那么刚才你们是如何实验探究磁体上磁性是否相同?

学生汇报:用磁体吸引大头针,中间弱,两端强称磁极,一端为N极,另一端为S极。

师:如何来确定哪端是N极呢?请大家把小磁针拿出来并放在支架上,大家看看小磁针两端分别指向哪里?有共同的现象发生,难道是巧合吗?如何排除偶然性?

生:用手指拨动小磁针,自由转动停止后再观察结果。

学生活动

师:可见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有指向性,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极),即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利用这一现象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司南。现在有多种多样的现代指南针。

师:要是在实验中把磁铁碎成了两段,则每段是否只有一个磁极?如何证明?

生1:不是,可把一段磁铁用细线悬挂起来,让它自由转动停止后看有无指向性。

生2:可用一块已知磁极的磁体的一端分别去靠近一段磁铁的两端,用同名相斥、异名相吸就可以证明。

学生上台实验

师:刚才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同时知道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师:这一重要的规律也被应用在磁悬浮列车上。

二、两节课教学效果的比较

1.知识与能力

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发展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任务。在多种能力中,观察能力是基石,动手能力是起点,思维能力是核心,创新能力是归宿。能力与知识相生相长,相得益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二者兼顾。从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断来看,教师甲通过预设让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分别实验并记录,再把记录的现象转化为知识结论,促进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形成;但教师乙的层次更高,让学生自己提出最想研究的问题并自主探究,提高了物理知识的生成质量,再将实验现象转化成知识总结出来,更能帮助学生提升研究能力,并推动其衍生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今天,学习方法的含义不只是阅读、记忆、归纳、整理、练习等简单地获取知识方法,还包括经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科学实验、科学探究以及科学验证的思想方法。教师乙在“师生互动与实验活动”过程中,抓住了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通过学生自己发问、自己动手探究,上台展示汇报后,相互进行科学性评价,制造批判性、缜密性的思维过程,将学生带入了“科学探究”的胜境,让学生在严谨的探究活动中获取科学研究的方法;而教师甲更多的是着眼于知识的传授。

3.情感与态度

现在,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像过去那样只注重“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还要关注“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教师甲的课堂因缺乏丰富的情景,在引入时向学生描述船队在大海中如何辨别方向后,就直接进入教师的预设而不让学生表达,也无探究的支点,致使兴趣下降;而教师乙引用了”见证奇迹”的魔术表演,让学生沉浸在”有主题”的情境之中再探究,升华了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焕发学习热情、培育学习情感,使学习体验更有生命力。[1]

三、引发的思考

1.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一堂好课不在于教师课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在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堂好课,首先应该是一堂”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

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关注的目光在哪里。应该把关注的目光从教学转到学生的身上。教学中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学生的需求和他们有哪些学习障碍;我应该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决不是今天“我”去说些什么。

2. 一堂好课的特征是什么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注重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是一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要全面反映这个过程需要罗列相当多的因素。确定课堂教学体系,既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以利于在实施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

(3)体现开放性

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科、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使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确定课堂教学体系,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第8篇

关键词:大学;创新教学;三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4-0041-05

在大学推行创新教学是当前高教改革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因为人们已把教学改革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但是,如何推进创新教学开展不仅是实践界的难点,更是理论界探讨的难点。要推进大学创新教学,必须从创新教学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谈起。

一、大学创新教学内涵及特征

“大学创新教学”是指什么?面对这一实践性非常强的现实课题,理论界还没有给予有效的回答,在实践中也没有形成一个比较认同的合理方案。但人们一般都同意:“创新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的,“传统教学”是以系统知识传授为特征,而“创新教学”则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特征。本文把“大学创新教学”界定为“以知识探求为本”的教学模式,与“以知识传授为本”的传统教学模式相对。但这个“知识探求”并非指原创性知识探求,而是指在解答实际问题过程中对已有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其实质就是运用现有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其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最终生成一种具有个性特征的知识。

提出“大学创新教学”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它呼唤大学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以适应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的需要。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各国政府都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自己的人才发展战略。我国对于创新人才的呼唤更为急迫,因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战略机遇期,但受传统文化观念影响,传统的大学教学并不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钱学森之问”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目前,国内已有多所大学开始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如何推进改革实验走向深入就是一个值得认真思索的现实命题。在此之际,如果不能清楚大学创新教学的本质要求,就很难使教育改革达到一个理想水平。传统上,大学比较习惯于传授既定的权威知识系统,把完成知识传授任务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否则就无法适应大众高等教育的要求,更无法适应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的要求。

众所周知,进入新世纪不久,我国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入学群体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之前,高等教育入学者仅是少部分人;而现在,超过20%的适龄人口可以人学。在精英高等教育时代,由于入学机会少、选拔性强,入学者学习动机非常强,其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很强,特别是对知识本身的探求欲望也很强。在进人大众化阶段之后,入学者学习动机出现了很大的分化,学习者普遍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大为降低,学习目的越来越实用化,而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知识传授模式就不适应了。为此,必须改变教学模式,否则容易造成大量的无效教学。

针对学习者需求的变化,大学教学必须调整教学观念,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从而更加符合学习者的需求。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让学习者能够体会到学习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而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只有结合实践进行的教学才可能满足学生需要。换言之,只有当知识在解答实际问题中发挥作用时,学生对知识探求的兴趣才会得到激发。

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人们发现,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受欢迎,因此还出现了大量的“酱油课”。而学生最关心的莫过于就业前景了,为此热衷于各种证书考试和技能培训。当传统的理论教学由原来的照“本”宣科变成照“机”宣科时,学生就更加缺乏求知兴趣了。目前,许多大学课堂变成了一种仅仅为通过考试而进行的形式化设计。这客观地说明,大学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

大学创新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把传统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探求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魅力和趣味,使学生在这种主动探求过程中形成独立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一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一种以追求知识为乐的生活兴趣。换言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地体会到知识的美来。

如何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掌握大学创新教学的三要素。

二、大学创新教学的三要素

大学创新教学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一规律表现在教学结构上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的激情投入和学生的热情参与。这三者也是大学创新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分点。

第9篇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改革 对化学认识

一、探究教学的内涵

20世纪中叶,美国着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施瓦布提出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他主张不能把科学知识当做绝对真理教给学生,而应作为有证据的结论;教学内容应当呈现学科特有的探究方法、探究叙事等;教师应当用探究的方法教授知识,学生也应通过探究活动展开学习,即在学习科学的概念原理之前,先进行探究活动,再根据自己的探究提出科学的解释。从探究教学的纵向展开过程来看,其具体过程具有六个要素:

1、科学探究的基本形式是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其次,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自然现象、生活现象、实验现象产生好奇心,产生问题意识,从而提出问题。此外,提出的问题应当是通过探究活动能够解决的,并且不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

2、根据提出的问题,收集相关信息,将已有的化学知识和问题相联系,尝试提出可以检验的猜测和假设。这是一个动脑的过程,猜想必须符合逻辑,同时又能有所创新和突破,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是否可以检验,检验的形式可以是实验检验,也可是资料的查阅检验,或者其他可以收集证据的检验。例如,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对“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的问题,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⑴增加;⑵减少;⑶不变。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通过小组讨论,针对探究的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设计可操作的步骤;考虑影响实际结果的主要因素,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实验条件;有较详细的实验过程计划。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刚开始困难较大,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具体指导,使学生掌握制定计划的基本要素。

4、通过实验与资料查阅,获取事实、收集证据。使用有关器材进行实验,通过观察、比较和测量,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在多种信息中选择有用信息。运用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

5、检验与评价。将收集的证据和化学知识建立联系,分析、处理观察和测量的实验结果,得出符合证据的结论,对问题作出科学的解决,并与猜想和假设进行比较。检查和思考探究计划的严密性,证据收集的周密性,以及解释的科学性,并对结论的可靠性作出评价。如果结论与设计不吻合,应重新确定探究方向、制定方案进行探究。

6、表达与交流。用语言、文字、图表和模型等方式表达探究过程和结果,表达探究计划以及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的见解,倾听和尊重他人提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交换意见,认识表达和交流对探究活动的重大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探究过程都包含上述要素,有的探究过程可能只包含其中的几个要素,有的探究过程所涉及的要素会更多,而且也不一定按上面呈现的顺序进行。

二、探究教学的特征

探究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模式,在其处理理论与实践、结构与功能,以及教学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下述特征。

1、学生是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新知和培养能力的。探究教学不是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再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加以验证,而是让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建构起新的对自然的认识,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2、探究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的,已有的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的。否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重视证据在探究中的作用。在探究教学中,证据是学生通过探究获得新知的关键所在。同时通过证据的收集、从证据中提炼解释、将解释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等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推理及批判思维能力,也使学生懂得科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工作以及如何通过探究发展并获得新知的。

4、重视合作学习。在探究教学中,常常需要分组制定计划、分组实验和调查,需要讨论和意见综合等合作学习。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论,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探究方法指导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标准中设计了66条探究活动与建议。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呢?以初中“钢铁生锈”的探究为例说明。

问题:钢欣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活动:

1、引导学生充分思考提出假设:⑴钢铁生锈是因为与空气接触,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所致;⑵钢铁生锈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水和铁起化学反应所致;⑶钢铁生锈是因为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于铁的结果。

2、指导学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⑴取一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向里面放入一枚铁钉,然后塞紧试管口,使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⑵再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放入一枚铁钉,注入刚煮沸过的蒸馏水至浸没铁钉,然后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使铁钉只与水接触;⑶取第三支试管,往其中放入一枚铁钉,然后注入蒸馏水,不要浸没铁钉,使铁钉同时与空气和水接触。

3、引导学生观察铁钉生锈情况:在实验后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解释和探究结论[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或在隔绝空气只与水接触的情况下均不生锈,而当同时与空气和水接触时便会生锈。因此,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主要是其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4、再要求学生对探究的结论作反思和评价:考虑实验结果和经验认识(或猜想)是否吻合?实验收集到的证据是否充分?

5、最后研究怎样表述问题的结论并和同学交流,看看其他人怎样探究?他们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他们如何表述结论?

第10篇

一、问题导向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1. 问题导向型教学的定义

1960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医学教授Dr. Barrows最早提出了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Glasgow, 1997; Savin-Baden, 2000)。该模式强调把学生设置在真实的、复杂的问题情境当中,鼓励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并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从而学习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PBI的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既增强学习动机与学习主动性,同时也让他们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教师通过选取一个适当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学习与该问题相关的知识,从而达到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创设一种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分析、积极寻求多种解决方法的学习环境,使其深入地理解问题。PBI能促使学生的学习从简单的知识积累向深层的意义探究转变,同时促使其学习方法从单一的独立学习向个体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并存转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学生的研究能力、自主及协作学习能力、信息获取与整理能力、时间掌控能力等各种理论与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从而使其在将来的生活与工作中能不断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据Savin-Baden(2000)所言,PBI具有多样性及灵活性的特征,可被运用在不同的学科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当中。因此,PBI成为各年级及学科教师乐于采用的教学方法。

2. 问题导向型教学的基本要素

Savery与Duffy于1995年提出PBI的五大基本要素。

(1)PBI的学习活动是以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起点的。Dr. Barrows(1986)把问题导向型教学定义为:以理解和解决某一真实问题为目标的学习活动。相比于经过简化的、目的在于呈现某一语法点或词汇的课文,真实的原始素材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此外,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也具有真实性,学生必须通过真实的途径,如书本、互联网、参考资料等去查询、收集、询问及思考,最终获取足够解决该问题的信息。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协作学习以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样应当具有真实性。学生们互相讨论、协商、提出解决方案并最终达成一致,而在此过程当中学生能充分地演练在现实生活中必需的技能(Nunan, 1989)。

(2)问题与学习者未来的职业息息相关。PBI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其将来的职业可能遇到的情境下认识与探索问题的能力。 Dr. Barrows创设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医科学生为将来的诊断与治疗作好准备。

(3)学习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协作学习,是PBI的另一大要素。一反传统学习中的独立、封闭的学习方式,PBI的学生总是参与到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积累信息及学习经验。同时在交流讨论、验证假设、达成统一的过程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学生们不但具有了更强的思维辩证能力,同时也学会了聆听、质询及协商等技能。

(4)PBI是自主的学习。学生必须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信息,需要利用什么途径获取所需信息,及如何充分高效地利用这些途径。在PBI当中,教师并不明确指出学习的内容或答案的所在。相反地,由学生通过讨论设定学习的主题,决定所需的信息及如何获取该项信息。

(5)教师是协助者。教师从旁协助学生分析已有的知识、确立学习问题,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维持秩序、解决分歧并及时地提供帮助。此外,教师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也协助学生做好自评、组评的工作。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随时提供有效的反馈。

二、Web资源在问题导向型教学中的使用

1. 对Web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原因

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语法、词汇知识的传授,而传统教材中只收录了少量文字,这些已难以培养信息时代的公民所应具备的快读、快写、快思的信息素养。因此,如何利用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为英语教学服务,适应整个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对Web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英语学科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符合网络教育的需要的。

2. 基于Web资源的英语课堂学习的定义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Web资源的利用,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协作的形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也就是一种相互协作、自我更新知识和拓展知识的学习活动。从广义上来看,凡是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英语教学活动均可称之为“基于Web资源的英语课堂学习”。如通过网页教学内容,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通过网络传递视频信息,将一堂讲授型的课共享给另外一个课堂的样式(类似电视直播),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信息加工样式,或者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等等。

3. Web资源对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的支持

充分利用交互性网络平台,构建虚拟的现实环境,使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中主动探索,通过对每个主题的发现、调查、研究和分析,能使其更快更直接地掌握有关知识。网络不但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使其能充分锻炼其获取知识、整理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为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平台。例如以下的一些网站,都能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学习平台。

Covis (The Learning Through Collaborative Visualization):让学生以科学家的身份,通过探究式学习、亲身实践和体验,借助各种协作和通讯工具,与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学生、教师和科学家组成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学习和掌握有关科学学科的知识。

第11篇

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积极倡导和开展研究型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研究型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将学习、研究、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体现始于问题、基于发现、凸显创造性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当前高校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当今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教师“灌输式教学”和学生“接受式学习”的诸多弊端日益明显,也限制、制约了研究型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1.教学理念陈旧,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受传统观念影响,注重整体、均衡和权威,拒绝差异、怀疑和创新的价值取向根深蒂固。在教学上表现为教学等同于传授知识,教师的话就是绝对真理,不容置疑,教师对学生具有教育权、控制权,束缚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教学方式呆板,缺少师生交流

部分教师习惯于把自己定位为知识的传输者,把教学看做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过程,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这种扼杀个性、强调标准式培养的教育机制,导致教师的教停留在知识填充,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死记硬背,学而不思。

3.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缺乏创新性

一些教师的教学思想受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束缚,习惯于把自己的思想局限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的框架里。一切教学活动均围绕教材和教学大纲来组织。使课堂停留在只让学生掌握前人已懂的东西,学生乏于思考而无力创新。

4.教学评价体系存在偏差

特别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体系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对实施教改的积极性。学生评价方面,忽略了对大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和动手能力的考核,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评估体系。

5.教学科研关系处理失衡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应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当前部分高校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盛行,教学与科研相脱节,影响与制约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三、高校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也受到高度重视,研究型教学模式被广泛引入教学领域,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前提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它引入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从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模式向知识传授与探索和研究相结合转变,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研究型的教学观念。要充分认识研究性教学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掌握和熟练运用研究与探讨问题的思想方法、学习方法。

第12篇

一、在继承与创新之间--追寻实验最佳有效过程

实验材料准备是否充分,是上好实验课的关键。一套好的材料,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促成把一节课上好。

1、探究材料应具有典型性和简易性。典型简易的材料可以起到“一材多用”的作用。选择实验材料时,要选择简单、易操作的,以便于学生建立与科学问题、探究结论的联系,这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获得成功体验的重要保证。如教《电磁铁》一课时,教师在实验前进行铁钉的去磁处理,实验就会顺利,学生就会通过实验发现自然规律,学到科学知识。实验课能否成功,效果能否达到,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材料是否充足,还取决于实验材料选择是否科学,搭配是否精当。实验材料选择科学、搭配精当,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观察方便,现象明显,实验效果就会好。

2、探究材料应具有丰富性和层次性。材料是引起和形成学生探究发现的工具,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对象。学生需要在使用和改造材料的过程中完成发现,并改变自己的原有认识。材料应该是蕴涵着比较典型的科学概念,能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材料要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体验和经历,因此材料要有丰富性和层次性。如《固体的沉与浮》一课,提供了泡沫塑料块、木块、石块、瓶子、橡皮筋、钩码、气球、塑料袋等探究材料。当学生感知了上浮和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且了解了浮力的方向、物体上浮和下沉的规律后,就让学生自选材料,想办法使下沉的物体下浮。有的学生用泡沫塑料块或木块把沉在水底的钩码吊上来,有的倒去瓶子中的水位瓶子上浮,……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各项科学探究活动,还能为学生探究过程的创新提供条件。

3、探究材料应具有引导性和开放性。材料要引导学生探究活动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实验材料准备应具有开放性,让学生参与,使实验材料更加充足。如研究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中认识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时,教师除准备好一些导体与绝缘体材料外,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实验,认识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构建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大胆尝试的能力。

二、在平实与浮华之间--注重实验过程的有效性

1、让实验探究过程避免盲目性。科学教学要恰当评估学生学习的潜能。在实验课教学中,只有明确实验过程、实验目的,学生才能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达到预期效果。为了避免学生实验的盲目性,在实验前,要让学生明确实验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针对不同实验,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学实验方法和步骤;有时教师必须亲自讲清楚,必要时进行演示,使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2、注重学生实验习惯的养成。在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养成安全操作、规范操作的习惯。如酒精灯、夹试管、显微镜、滴管等使用的方法。

3.让学生做到“动”、“静”结合。学生实验时,可能由于好奇而忘了实验的目的;或者由于一个实验的成功体验,而不再进行下面实验,使实验结果得不到交流,不能深入讨论,很难得出科学的结论,掌握正确的规律。所以,在实验课中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动”、“静”有序,“动中有静、静中求动”。

三、在“自主餐”与“配给制”之间--注重实验探究后的延伸

1、捕捉“研究后延伸”的方向。学生研究后延伸的内容应该是课堂研究内容的扩展、深化,教师要敏锐地捕捉转眼即逝的“信息”。如压缩空气的实验小结时,有个男生想在课后利用压缩空气做“玩具”。我赞许地对全班学生说:“非常好!今天我们利用所学的压缩空气的知识,回去设计或制作一个小发明。”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2、提供“研究后延伸”的条件。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研究时间、空间的支持,可以考虑集中使用课时,把学生的课外专题研究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并做好校外实践基地的经常性联络工作,尽量开放学生研究后的延伸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