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环境的知识

生态环境的知识

时间:2023-06-16 16:0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环境的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环境的知识

第1篇

一、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业已取得的效果

大多数同学对保护生态环境态度良好,具有很高的热情。有93.6%的同学都认同生态环境意识对环境及环境保护行为的重要性。另外,在访谈调查中大多数被调查者也都表示,作为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培育和发展。

1.生态忧患意识明显提高。本次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关于生态环境问题迫切性的问题,96.3%的同学都认为目前我们的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生态环境状况亟需改善。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生态环境本身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明显提高。在调查问卷中提到“对五年后地球生态环境状况的预计”,认为会“变好”的占调查人数的23.2%,认为“可能和现在差不多”的占15.3%,认为“会变差”的占61.5%。这样的结果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感,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对当前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生态发展前景并不乐观的态度。

2.生态感知力增强。调查发现,对于简单的生态环境基本常识,同学们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有87.1%的同学都知道酸雨形成的原因,对森林的生态环境作用,全球变暖,大气、水污染及其影响这样一些简单的环境问题知晓的比例较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生生态感知能力的增强。

3.生态行为能力有所提升。调查中,我们问到“为了促进环境保护,您做过哪些努力”时,有50.7%的被调查者表示进行自我约束,注重个人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水平的提高;23.7%的人平时积极关注生态环保信息,努力增进自己的生态环境知识。这一点充分说明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积极关注社会环境问题,努力为解决社会环境问题出力的积极良好心态。另外,有合计25.6%的人做过环保志愿者和为环保捐过款,这一比例虽然不算高但也足以说明大学生已投身到环保公益活动中去,为环保公益活动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现状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不同专业之间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相当,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生态环境知识相对缺乏。调查中,虽然同学们对于简单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其知识结构还是显示出相对的片面性,只是对常识性的、广泛宣传的生态环境知识比较了解,而对于不常接触的、较为深入的相关生态环境知识,则知之甚少。关于环境知识的考察,笔者设置了两道题目,调查结果如下:第一,当笔者问及“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的时候,有207人即59.1%的被调查者知道;第二,问及对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条例的了解情况时,很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有97人,占被调查者的27.7%;了解一点的有219人,占被调查者的62.6%;一点都不了解的有34人,占被调查者的9.7%。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基础知识了解的不多。环保知识是影响环保意识的重要因素,环保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调查结果显示,49.2%的同学感觉到自己掌握的环境知识不够用,37.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环境知识缺乏,还有3.8%的人表示不清楚,仅有9.4%的学生认为环境知识够用。问卷中还设计了对大学生生态环境知识水平和获取生态文明知识的来源和渠道的考查。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对于生态文明知识及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获取渠道的回答表明,目前大学生取得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通道主要为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常见的大众传播媒介,占到了被调查者的78.1%,其次是通过学校课堂教育占到15.4%,另外从亲朋好友那里获得的占到5.3%,其余1.2%选择了其他途径。这反映出大部分学生获得的生态环境知识是片面的、零散的,不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2.生态文明意识发展不平衡。大学生对自我生态环境意识评价过高。一方面大学生在对自我生态环境认识水平进行一般性总体评价时自我感觉良好,在自我生态环境意识总体评价中选择“很强,自觉性很高”的只有19.6%,选择“还可以,但是做到的不多”的占到48.3%,选择“不强,做到的也很少”的比例占到了28.4%,还有另外3.7%的人“说不准”。由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对自我环境意识评价高于实际生态行动评价,对自我环境行为要求还不够高,这反映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行为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另外,我们在访谈调查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关注较多的是身边的日常生活型环境问题,并且对桂林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表示乐观。而对生态环境破坏、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等生态型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则偏低。

3.生态行为能力有待提高。当问到“是否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或一次性餐具”时,经常使用的人数比例达到41.7%,一直都使用的占13.7%,偶尔使用的占30.8%,从不使用的只有3.8%。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大多数人都还没有认识到消费方式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生产和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没有意识到我们需要通过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在生态环境行为的实践方面,对于一些简易环境行为同学们总体上做得还不错。同时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还具有普遍的从众心理。当问及“碰到有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环境行为,您的做法是”时,调查显示,表示“会阻止”的同学占到总调查人数的10.7%,表示“不会阻止”的占83.5%,还有的选择“与我无关”。这表明大学生在面对别人破坏生态环境的时候,持消极保守的态度,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主动劝说、制止别人的不良环境行为。

第2篇

1 将环保理念渗透到生物教材中

1.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高校生物类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知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讲授。就高校生物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认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属于“可讲可不讲”的范畴内,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严重阻碍了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因此在生物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创设兴趣盎然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计划有目的的向学生灌输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2 深化学生对环境恶化的认知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加强环保理念的渗透,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依据环境保护内容涉及课程教学秩序,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合理运用,实施生态环境教育,引导学生把握生态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生态行为素质。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视频,让学生充分认知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促使高校学生树立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积极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调查所在地区的制备情况,并组织设计绿化校园活动,以增进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

1.3 合理运用多种方式加强环境教育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应当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方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通过视频和幻灯片等增加学生对环境的感性认知,在生物类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有关生态的新闻报道向学生介绍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理活动、社会活动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对整个生物圈所造成的影响,呼吁学生积极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上。

2 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1 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融合,带领学生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中,促进环保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促使学生认知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自觉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到城市周边的风景区参观植物园和动物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增进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进而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2.2 宣传教育文艺活动

高校应当定期组织开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包括“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植物节”等,配合相关主题,以环境保护知识讲座、演讲比赛、环保节目表演以及征文比赛等方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化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积极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3 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过程中,课程结束时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以及生态环境相关问题布置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在下次上课时组织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以增长知识,促进学生进步。比如让学生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情况、农村土地利用与废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或者对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餐盒的情况进行调查,从学生身边细节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 深层探讨,将环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上

3.1 结合突发的事件加强环保意识的渗透

教师在进行食物链教学时,发现学生往往只记住了课本上的一些表面的食物链,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食物链在环境保护中的重大意义。此时教师应当结合社会上出现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物种或者一条食物链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

如大家深知食品关系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安定发展,但各种食品污染给我们带来诸多隐患:不法商贩为了追逐更大的经济利益,各种违背自然规律、催生动植物尽快成熟的技术手段被频繁使用,比如大量农业的喷洒、抗生素药物的滥用、甚至是饲料激素的添加,都造成了动植物体内化学物质和药物的过度残留。不法商贩突破道德底线的急功近利,更是爆出了如三聚氰胺、苏丹红、塑化剂等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公众缺乏必要的安全感。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教育引导,学生能用食物链的知识来系统分析食品污染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多大的灾难,从而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2 增强学生自身责任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教师应当让学生带着一双关注环境的眼睛,在网络、报刊、新闻媒体上收集与环境有关的资料,用敏锐的视觉捕捉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现实情况。如藏羚羊的灭绝、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等现象,探寻深层次的原因或症结所在,从而认识到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态度,以及环境对社会的影响程度。还应该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迫切感受到自己这一代人所肩负的重任;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的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如不抽一根烟、节约每一滴水、爱护花草、珍爱小鸟的生命等等,从而使得环境保护的意识如空气一般充满他们身边的空间。

第3篇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我国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已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对生态环境形成巨大的压力。而我国的绝大部分资源均在农村,农民也是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生态保护意识薄弱。要实现“到2020年,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的长远目标a,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能否搞好又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搞好新时期下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要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状况,并配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主题和谐发展,在新农村城镇建设中,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融为一体,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1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力度,明确工作任务

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到当前政府的指导工作当中去。必须了解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保护的迫切性,加强村镇干部领导,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责任到人并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机制。建议成立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畜牧、水产、水利、发改、国土、建设、统计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明确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要达到的目的,通过定期开展与各部门单位协调、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并对当地生态环境实际情况进行调研、规划及对相应的实施方案进行完善。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系统的工程。具有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周期长的特点,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加强协调,建立综合决策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单位职责,以增强工作效率。齐抓共管才能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遵循先急后缓,突出重点,保护优先,积极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结合新农村城镇建设工程,未雨绸缪,做好规划,加大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力度,恢复和维护区域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提高调洪蓄洪能力,严禁围垦湖泊、湿地;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恢复水土保持功能;开发利用水资源,应优先保障生活饮用水和生态用水的需要;加强森林、草地和湿地的管护和恢复,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生态状况、环境容量、人口数量以及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合理引导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即解决农村能源需求,有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2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绝大部分农村居民都是通过电视节目、收音机等媒介了解到一些环境保护知识、信息。政府部门应通过使用电视、广播、报刊,还有对乡镇以下的行政村开设环境宣传专栏,以及对学校学生发放环境保护宣传手册进行教育指导等宣传媒介,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保护环境知识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以点到面,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保护的目的,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各项知识,来增强农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加大建设生态环境力度及文化氛围,政府部门每年要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创新活动,使农民积极和自觉的投入到保护农村环境行动中,今后政府部门单位要大力提倡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与消费形式,塑造珍爱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也可以利用报刊、书籍在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上对他们的影响,利用小广播对居民进行政策、法规、事件宣传、教育的做法;另外,环境保护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各种渠道推广实施农民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创新活动和多方面收集农民对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工作制定与实施推广,尊重并保障农民的权益[3]。

3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办法

农业与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乎农业的兴衰。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产业就是农业,所以农业既有着自然的属性,又与经济息息相关,当然,农业的基础是自然再生产,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特点我们可以了解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所以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构建农村生态环境。如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我国目前整个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特别是农村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研究制定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考核办法,可以把环境质量变化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工作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并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项目,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环境污染严重一票否决制,增强农村基层干部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4 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

各级政府应设置部分资金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关键用于水源地保护、改善水质以及卫生监测;统一厕所、生活废水、垃圾管理;处理畜禽、水产问题;处理毁坏的土壤;设立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等多种形式,指导社会资金进行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要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利用市场杠杆作用,同时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研究制定农村生态环境的投资、税收政策,拓宽融资渠道,还可以在有条件的开展生态补偿试点。

5 结论

我国农村小生产意识强烈和传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思想观念存在已久,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民的思想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和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来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科学文化素质和其他人文素养,并以此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卫龙宝,储德平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2):129~132.

[2]曲格平著.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6.

第4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农药使用国,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上,投入的化肥施用量约占世界的30%。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水环境污染的“元凶”。例如,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总氮和总磷贡献率中农业面源污染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9%、30%[1];在进入滇池的总氮和总磷负荷中,农业面源污染物分别占53%、42%[2]。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用于点源污染控制的末端治理技术,对面源污染治理不适用。目前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制订和执行限定性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对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源头控制。国外在面源污染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借鉴。安全农产品生产是中国政府从源头治理农业污染的政策举措,旨在引导和鼓励农户执行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减少氮素、磷素等营养物以及农药等污染物的排放。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取决于执行主体的行为,是主体行为的客观结果。同样,安全农产品生产的环境保护效应如何,需要考察农户在安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行为。农户的环境意识支配着他们的环境行为,影响着农业生态环境状况[3]。因而,要从根源上探讨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行为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关键在于了解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环境意识状况。环境意识可以分为生活环境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对日常生活中的人与环境间关系的认识,称之为生活环境意识;对生产过程中的人与环境间关系的认识,则是生态环境意识。生态环境意识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行为密切相关,对其有解释和预测作用,因此本文只对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进行调查和分析。江苏省是发展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典型省份,其安全农产品种植面积占比达62.7%,远高于全国46%的平均水平。因此,本文选择江苏省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实地调查,了解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现状,对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进行测评,分析安全农产品户的个体社会经济统计特征对生态环境意识的影响,以为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政策提供思想和心理依据。

2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2.1问卷设计

环境意识是人类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主观反映。洪大用和李强将生态环境意识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1)对一般环境知识的认识;(2)对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认识;(3)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这三个层次构成了环境意识金字塔,其底层是对“一般环境知识”的认识,顶层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本文以洪大用和李强对环境意识的理论界定为基础,结合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本文的“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调查问卷。

2.2调研过程

安全农产品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统称,从安全农产品的构成来看,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占到安全农产品产地面积的76.1%,因此本文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户为样本来研究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农业生态环境意识。为了控制不同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成本投入差异、不同无公害农产品经济回报差异等因素对农户生态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影响,同时又要保证在苏南、苏中、苏北都能够取得足够的样本,所以本次调查选择了无公害韭菜种植基地的农户进行入户调研。本次调研从2010年8月上旬开始到2010年10月中旬结束。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试调研阶段,在南京市浦口区永宁镇友联村无公害韭菜生产基地进行试调研,继而修改、完善调查问卷;第二阶段为正式调研阶段,共调查了苏南、苏中、苏北3地,12个无公害韭菜种植基地,321户无公害韭菜种植户。

2.3样本描述

在321个调查样本中,从性别看,男性179人占55.8%,女性142人占44.2%;从年龄看,无公害韭菜种植者以老年人为主,其中55岁以上的为142人占44.2%,而45岁以下的年轻人只占全部样本的26.2%;从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较低,57.6%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水平,而高中级以上水平的仅占全部样本的9.3%。

3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测评

3.1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现状

3.1.1一般环境知识层面的环境意识现状由表1可见,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般环境的认知水平不高。对三个问项而言,平均回答正确的只有84个人,占总样本的26.1%,相反,回答错误的人数多于回答正确的人数,达125人,占总样本的39%。在这三个问项中,农户能够的农业生产固体废弃物的环境负效应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回答正确率达52.7%,共有169人回答正确,回答错误率较低,仅有66人回答错误,占总样本的20.7%。

3.1.2环境保护措施法规层面的生态环境意识现状根据表2的数据,不难发现,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对环境保护措施与法规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就四个问项的整体回答情况而言,平均正确率为37.23%,平均错误率为18.98%,其回答正确率高于错误率。在四个问项中,除了“我国已经出台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法规吗?”这个问项的答对率偏低,仅有9.4%外,其他问项的答对率均在42%以上,都远远高于其答错率。

3.1.3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生态环境意识现状表3的数据显示,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认知水平相当低。所有测量项目的答对率都远不及答错率。四个问项的平均答对率不足10%,只有9.18%。也就是说,在321个被访者中,仅有29个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答错率高达40.28%,共有129人答错。在四个问项中,“我们人类应当统治所有动物、植物和资源吗?”这一问项的答错率尤其高,共有181人答错,占总样本的56.4%。结合表1、表2和表3,发现在环境意识的三个层面的测量项目上,答对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对环保措施法规层面的认知能力>一般环境知识的认识水平>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情况;答错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一般环境知识的认识水平>对环保措施法规层面的认知能力。

3.2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评价

3.2.1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整体水平评价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对上述生态环境意识量表中各个测量问题的回答结果有三种情形:“错误”,“正确”和“不清楚”。为了对环境意识水平进行定量测量,分别给这三种情形赋值为“0分”、“50分”和“100分”,然后计算各测量项目的平均值。具体得分情况见表5。借鉴已有的环境意识水平的评定标准,确定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评价等级,若得分为85~100分,75~84.99分,65~74.99分,55~64.99分和55分以下,则分别给予“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的评价等级。从表4可以看出,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整体生态环境意识水平较低,得分均值为45.17,没有达到及格标准,距及格水平55分还有10分的差距;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环保措施法规层面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分最高,为57.09分,而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分最低,仅有34.46分,两者之间分值差达23分,认知差距表明,安全农产品生产户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在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提升了环保措施层面的生态意识水平,然而,对于抽象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则较为浅表,具有浓厚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

3.2.2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年龄差异分析由表5可知,不同年龄受访者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被访者的年龄越大,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分越低。45岁以下群体的环境意识水平得分为48.95分,而55岁以上劳动者的环境意识水平得分只有42.4分。可能的原因是,年龄较大的农民,在思想观念方面比较落后,对新生事物不敏感,在环境知识、信息获取能力和获取机会方面较年轻人更为逊色,因而其环境意识水平更低。

3.2.3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教育差异分析如表6所示,教育水平是影响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的积极因素。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户,其环境生态环境意识水平也越高。例如,在环保措施认知层面,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受访者的得分达62.08分,而只接受了小学及以下教育的受访者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分仅为54.80分。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高的农民所接触的环境问题相关的信息更丰富,接触渠道更广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水平也更高,所以能够更好地掌握环境知识,表现出更高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

3.2.4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表7的结果表明,苏中、苏南和苏北三地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有明显差异,苏南、苏北地区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明显高于苏中地区。可能的解释是,与苏中地区相比,苏南地区的经济更发达,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更高,因而苏南地区安全农产品生产户会具有更高的环境意识水平;与苏中地区相比,苏北地区对第一产业的依存度更高,其农业生产的集约度更高,单位耕地面积的化学投入要素更多,由此带来更为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所以苏北地区的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具有更高的环境意识水平。

4结论与启示

第5篇

近年来,我县已经建立了以高淳县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以八个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为支撑,以村社区学习点为阵地的覆盖全县农村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我们在开展农村生态教育资源整合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

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师资资源

以社区培训学院为平台,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师资库。我们把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够满足生态环境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作为开展生态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和最紧迫任务来抓。一是重视学院教师的培养。支持教师参加进修,鼓励深造,达到更新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基础的目的;二是在社区培训学院指导下,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积极和当地中小学加强沟通和联系,按要求筛选和聘请当地中小学2-3名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作为生态环境教育师资进入师资库。三是发挥社区培训学院和县环保局、农林局、科技局等职能部门的合作关系,聘请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四是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后,把他们纳入培训师资志愿者队伍,作为师资队伍的补充。2010年4月,高淳县社区培训学院和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环保局联合对全县大学生村官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后,经过考核筛选,聘请了95名村官担任环保教育教师。

师资资源的整合,可以满足全县开展各类生态环境教育对教师的需求,各村镇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时,能有针对性地在师资库中选用老师,同时,师资库中的老师相对集中和分散相结合,也方便了教育活动的开展,特别是来自农村学校的老师和大学生村官做生态环境教育老师,他们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和农民近距离接触,可以随时用开放的形式对农民进行环境教育,帮助农民解决在环境保护中遇到的问题。

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资源

我县生态环境教育活动主要是依托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来开展。如前所述,我县建立了县社区培训学院、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村社区教学点三级体系,依托这个体系,在社区培训学院、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村社区教学点三个层面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整合各类教育活动资源。

在社区培训学院层面,一是横向和县有关职能部门紧密合作,开展面向全县的系列教育活动。如结合县委宣传部、教育局开展的“百姓学堂·魅力高淳”活动,在培训学院开展生态家园讲座;结合推进生态县建设,和县环保局在培训学院共同举办农村环保监督员培训班;结合县委宣传部、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启动生态环境教育大学生村官师资工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有关部门开展“让环保走进生活,让生活更环保”主题教育活动等,各部门密切合作,相互配合,环保教育活动资源得到了很好的整合。二是培训学院还积极发挥对乡镇、村社区教育机构的辐射功能,指导和配合乡镇、村开展环保教育。如教育活动计划的制定,教育内容的审定;开展活动时由镇、村组织人员,提供场地,培训学院提供师资及设施设备,共同举办活动,优势互补。

在各镇、村社区教育机构层面,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基工程”工程建设及“五无、八有”创建活动对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要求,积极主动和镇有关部门、村委会互动,把镇、村的人力、物力、可利用的政策优势和社区教育机构师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开展活动。同时,各地社区教育机构充分发挥与当地学校的内在关系,注重把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学校环境专题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结合起来,以点带面,吸引家长邻里关注环保。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文明素养和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是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生参与环保教育活动也是宣传者,教育者,还是将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的中坚力量。这样社区教育机构依托学校阵地整合教育活动资源,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社会,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深入发展。

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

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过程中,注意整合教育内容和方式,改变过去教育内容单一,脱离实际,形式呆板的做法,使教育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在整合教育内容方面,以社区培训学院牵头,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和镇有关部门、村委共同研讨确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使教育内容比较全面、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突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题。整合后的内容包括:

1.环境保护意识教育。让农民了解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帮助农民减少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他们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教育。着重宣传有关节水、节电、节肥、节药的生态农业实用环保科普知识,围绕打造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向农民宣传绿色食品知识,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努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环保法制教育。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污染事件,加强对农民的警示教育,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摄制、制作一些以破坏环境为题材的警示教育片到农村巡回放映,将查处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公之于众,以案说法,教育农村广大群众,唤起农民环境忧患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农民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在整合教育方式方面,改变过去单一的讲座报告会形式,坚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书刊、网络等各种载体,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片、培训以及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活动日”,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环境宣传活动。由政府或村委会组织开展环境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农民参与“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爱鸟周”、“中国植树节”、“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保护母亲湖行动”等系列科普、纪念与实践活动,让农民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在农闲时期组织农民参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让农民在对比中增强切身体会,自觉形成环保意识,在生产生活中自发地保护环境。

整合生态环境教育阵地

第6篇

课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生态道德的培养效果。以环境科学和绿色行动为中心,提高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1.开展环境科学知识讲座。开展知识讲座是培养学生生态道德的有效途径,能够让学生全方面地了解历史和环境的关系。开展专题讲座可以通过对专题的分析,强调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2.开展纪念日活动。针对一些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纪念日,比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组织学生搜集相关的知识与图片,相互学习和讨论,增加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开展知识竞赛。知识竞赛是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从赛前准备、赛中发挥再到赛后总结,学生可以加强对环境保护和破坏的行为理解,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生态道德培养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观念有待增强

大部分中学历史教师都没有经过环境知识培训,没有扎实的环境科学知识基础,再加上传统的历史教学没有过多的关注生态道德,致使中学历史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观念有待强化。学校要加强师资的建设,为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确立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从我做起,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

(二)考核标准制约了生态道德的培养

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的人格养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道德是人格养成的重要部分。由于考核标准成为了升学考试的工具,学生所学的内容围绕考试展开,制约了历史教育的人文性,阻碍了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因此,学校应该对考核标准进行改革,将硬性的纸质考试转化为实际观念的培养。

(三)生态道德教育的协调机制不完善

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不仅在校内,与家庭、社会也有着必然的影响。家庭生态道德教育最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生态道德,随着环保宣传的日益扩大,许多家庭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是一些家庭的言行不一,影响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教师要更多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从多方面引导学生保护环境。(四)历史教学改革没有突显生态道德培养我国生态环境相关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生态道德培养知识相对薄弱。受到传统历史教学的影响,中学历史教材主要为政治史,生态道德培养没有得到突显。要想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要及时进行教学改革。在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教材内容编写上,着重引入生态道德培养。

三、结语

第7篇

一、生态问题与

基本原理中指出,物质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发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计划,使物质产生质变。将这一基本原理引用到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的产生,能够清晰看到生态问题的出现就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依赖于自然而生存,人的吃、穿、住等都需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人类在发展进程中智力不断提升,数量不断增加,对物质的需要不断膨胀,而对自然环境的干预也在逐渐加深,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当某一个部分或机体发生变化,生态环境内部就会出现问题,生态环境由于人的破坏开始慢慢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不断加剧超出生态环境自身可承受的范围,影响生态环境自身的修复与运转,生态环境内部失衡,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激化,生态问题出现,生态问题不断加剧造成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认识自然界的一部分,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不断向自然界扩张,不断向自然界索取,在人类不停歇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改变逐渐增加,演变为质变,引起生态危机。土地荒漠化是人类不断开垦草地、砍伐森林导致土壤质变的结果,大气污染是人类不断向空气中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导致空气质变的结果,水体污染也是同样的原因,都是人类活动不断破坏环境,导致环境自身发生巨变,引发生态问题。生态问题的出现是人类破环生态环境,不断向自然扩张索取的质变反应,一系列生态问题的产生不断提醒人类要找出正确的发展方式,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解决生态问题,关键在于人,为人的发展找到正确的道路是重点。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其实是人的需求与自然环境的可承载量之间的矛盾。人是这一矛盾运动中的主要因素,解决这一矛盾,关键在于人。目前社会的发展重视物质财富的积累,导致人的物质需求在不断膨胀,最终演化为生态危机,解决生态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不再停留于物质需求膨胀的阶段,人对自然的需求就不会如此没有节制。生态问题的出现是人的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量变到质变的反应,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疾患是质变的重点,想要改善日益加剧的生态问题,就要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则有利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如果放任不管,使之继续恶化,在生态环境遭到破环的同时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存。生态问题的出现是人的发展以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找到矛盾出现的根源,有利于生态问题的改善。矛盾的出现推动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找出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摒弃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一方面,促进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的需求是主要动力,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而自然环境可供应和可承载的物质是有限的,当人的需求不断膨胀,以至于自然环境无法满足之时,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激化,矛盾运动开始出现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状况,生态问题产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追求精神的发展,而不仅仅停留在物质需求阶段,才能控制人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才能使人不在无节制的向自然界索取,人对自然界的干预和扩张得到控制,生态问题才能得到改善,生态危机才能缓解。

二、生态意识与

哲学指出,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客观反映,观念的东西是被人脑改造且被反映出来的物质的东西。生态意识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旨在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危机的出现提示人们建立正确的发展思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人的不断发展,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人类不加节制的获取使得生态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不和谐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意识到人应该为自作出一些改变,生态意识慢慢开始萌芽。生态意识的出现是人对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恶化的生态问题的反思,也是对人自身发展不全面的反思。生态意识的出现为生态危机的解决开辟了道路,是人逐渐发展的表现。生态意识的建立对生态问题的改善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哲学指出,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观念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正确的意识观念对人的行为有积极地能动作用。生态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意识观念,其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价值观念,生态意识的建立与普及,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生态问题的改善起到积极的能动作用,也能够改善目前生态危机所带来的困境。生态意识的建立,有助于人们反思过去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发展方式,也有助于建立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正确的发展模式。人与自然之间的不正确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破环极其严重,当这种严重的破坏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自然环境就会将这种破坏作用于人类身上,人的生存将会面临严重的威胁。生态意识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生态意识的出现是人类反思其发展历程的产物,也是人类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向全面发展的人迈进的重要体现。

生态意识的建立需要公众的参与,也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生态意识的建立对生态危机的改善和人类的进步发展要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注重生态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加强自然知识的普及,要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就要清楚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清人在自然环境中的位置及其角色定义,这就需要人们充分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在自然科学的普及过程,教育将是重要的方式,教育对知识的普及与传承有十分有利的优势,在自然知识的普及过程中,我们要有效利用这种优势。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引导作用,一种意识的出现是人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现象的客观反映,社会对意识的出现起重要的引导作用,社会主要潮流走向反应的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走向,引导生态发展方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模式,对生态意识的建立健全将是非常重要的推动,所以说,要实现生态意识的普遍建立,社会的引导作用不能忽视。第三,要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生态危机的出现和解决过程中,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这两者的实施主体都是人,生态危机的出现是停留在物质需求阶段的人毫无节制的物质需求欲望膨胀所引起的,而生态危机的改善需要人实现从物质需求阶段向精神需求阶段的飞跃,达到全面发展的人,实现全面发展的人,其物质需求旨在满足其生存和持续发展,而不会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从而达到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的历程由人的发展程度决定,人的进步与否关系社会的发展方式,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将是生态危机解决的最终途径。

三.生态行为与

生态为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需要人的实践活动。在认识了生态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之后,我们除了要普及生态意识、深化生态意识的建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已有的知识和认识的指导下改善生态问题,这就需要生态行为的实践活动。哲学指出,人类的活动属于两大类活动,即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生态意识的建立属于认识世界的活动,而生态行为的普遍实现属于改造世界的活动,生态行为是公众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所做出的有益于人类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活动,其目的在于从日常的生活行为出发改善人类目前发展所面临的生态困境。

生态行为的普遍实现有助于生态问题的改善和解决,但是由于身体行为的特殊性和人自身发展的限制,生态行为目前的实践状况十分不理想。限制生态行为普遍实现的原因从生态行为本身来看主要有生态行为的效益共享特性、非物质性回馈特性和效应滞后特性这三方面的因素;而从人的方面分析,限制生态行为普遍实现人的因素主要是人自身的发展停留在物质需求膨胀阶段,无节制的物质财富积累欲望使得人忽视甚至回避生态行为的实践活动。人是生态危机最终解决的主体,也是主要的因素,从人的发展出发分析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是最为有效的最为便捷的途径,生态行为的普遍实现是解决生态问题,缓解生态危机的有效行为方式,但是生态行为的普遍实现也需要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将非常有益于生态危机的解决。

充分认识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掌握生态意识的建立所产生的能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升人的发展阶段的跨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克服生态行为本身的限制,促进生态行为的普遍实现,人才能摆脱目前的发展困境,实现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第8篇

但是,人类为了自己的发展,不惜代价“征服”地球,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极端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及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处于危机之中,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因此,增强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已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对生态环保问题相当重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决定》中兼顾到城乡环保协调、区域环保协调和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三大环保领域的协调,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已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新阶段。作为一名生物学科教学工作者,应该结合学科优势,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为我国的环保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以生物课堂为渠道,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以生物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对学生进行生态环保知识的理论教育,即寓生态环保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一)提高认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首先,学校和学科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必须认真上好课本内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决不能拘于形式或让学生自学甚至干脆不讲。由于有些地区的初中生物成绩不计入升学考试总成绩,于是,有些学生认为生物科是“杂科”,可学亦可不学,出现厌学情绪;有些教师也认为这是可教可不教的内容,学生也就顺水推舟,不愿学了。诸如此类的思想认识,严重阻碍了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制造“可教时刻”,创设兴趣盎然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的精力集中在“愿学时刻”。如,在讲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吸收作用中的无土栽培”时,可提问学生:“大家有没有看过没有土壤培植出来的植物呢?”这个问题马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很快进入“愿学时刻”,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吃过水里种的豌豆苗”、“我吃过无土番茄”、“我吃过沙里种的豆芽”……教师接着讲述无土栽培的原理和优点,并讲述无土栽培在生态环保中的意义。这样,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灌输生态环保知识给学生,自然就培养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二)重视教材中与环保有关的“活动”等栏目,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虽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但有部分老师还是摆脱不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对教材中的一些“活动”、“建议活动”等栏目不够重视,栏目内容知识教学有一带而过或只字不提等现象,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生物教学工作者,一定要领会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教材中与生态环保有关的每一个活动,用好这些活动栏目,使新课标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在执教“一次性木筷的利弊”讨论活动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木筷加工厂厂长、餐馆经理、餐馆消费者、清洁工、环保人士、林场工人、政府官员等角色,让他们在各自的立场上发表意见。加工厂厂长组代表说:“一次性木筷的好处非常明显:1. 卫生;2. 方便,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3. 便宜;4. 易被自然分解,不会造成白色污染等”。餐馆经理组代表说:“我赞成使用一次性木筷,除了加工厂厂长所说的外,还有两点好处:1. 成本低,我们不用雇人洗筷子;2. 卫生,不需要耗电去消毒”。餐馆消费者甲:“一次性木筷卫生、方便、便宜,很好”。消费者乙:“一次性木筷方便、便宜,但是否卫生,我表示怀疑……”清洁工组代表:“一次性木筷不好,筷子用后乱扔,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而且加重了我们的工作负担,为我们的清洁、运输、处理等带来许多不便,这也是现在垃圾量比以前多的原因之一”。环保人士:“树木被砍伐,破坏森林,大量资源的浪费与垃圾的堆积,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带来了无穷的后患”。经过角色扮演,讨论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使学生认识到虽然一次性木筷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然而代价却是沉重的,让学生分析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弊端,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最终从保护生态环境、拯救森林的角度思考,通过举手表决,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应该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三)在课堂教学中扩充课外知识,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光靠课本中的生态环保知识照本宣科是不够的。教师应结合实际,搜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资料进行教学,如,讲授保护我国举世闻名的珍稀植物时,可穿插一些对环境有净化作用并要加以保护的植物进行教学。如,天然解毒机――木槿,粉尘过滤器――榆树,抗污降毒树――夹竹桃,天然吸尘器――泡桐,绿色消声器――珊瑚树,污染监察兵――女贞,常绿净化器――黄杨等等。这些课本外的知识学生非常感兴趣,想不到自己身边的许多植物对人类环境的作用如此巨大,都能意识到要注意保护这些植物,并且要大力宣传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又如,讲到有关益鸟的保护时,除书本介绍的森林医生――啄木鸟外,还介绍其它益虫、益兽、益鸟,如地下耕耘者――蚯蚓,大地清道夫――蜣螂,蚜虫死对头――瓢虫,除害飞行家――蜻蜓,田间卫士――青蛙,壁上小老虎――壁虎,捕鼠能手――猫头鹰,灭鼠益兽――黄鼠狼,灭害功臣――乌鸦等,这些动物也是人类的好帮手,都有其自身价值和生态环保价值。通过课外资料的搜集、讲解,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增强了生态环保意识。

二、以课外实践为途径,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就好像纸上谈兵。俗话说:“实践出真知”。通过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组建“环保志愿者”小组,宣传生态环保知识

通过校园广播、校报、黑板报以及在公示栏张贴海报等多种宣传方式,向广大同学宣传生态环保的重要意义及相关知识。动员、组织同学们积极参与“环保志愿者”小组,成为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浓厚的氛围中,获取课堂中无法获取的知识。“环保志愿者”小组的组建,使学生在有组织的情况下,通过志愿者活动向更多市民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同时,在“环保志愿者”小组的带动下,校园生态环境也大为改观。

(二)让学生收集信息,编辑手抄报,参与生态环保活动

先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寂静的春天》、《沙乡年鉴》、《环境保护》等科普读物,并让学生根据手抄报的编辑需要到学校图书阅览室查找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各种环保信息。如,有的同学注意到,2001年7月13日,北京奥申委在莫斯科陈述情况后,国际奥委会委员提出“北京如何解决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的环保问题,我们的回答是改用天然气作燃料并使用自行车,提出申办“绿色奥运”的理念,国际奥委会对北京的回答很满意,我国最终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诸如此类的信息编入手抄报,将手抄报办得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手抄报的编辑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还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更深刻地领会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

(三)组织“生态环保”研讨会,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研讨会要在学生掌握一定材料、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后召开。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撰写“生态环保”小论文,并提供一些主题,比如“怎样解决白色污染”,“如何提高空气质量”,“怎样建设生态旅游区”等。在小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学生会将他们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上升为理论,而且材料颇为真实。在研讨会上,让学生自己宣读论文,发表自己的新观点,然后,同学们发表各自的看法,通过研讨形成研讨会决议,从而激发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组织学生参与生态环保实践,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学校周边有很多企业、居民点、河流,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调查小城镇、居民点或河流的生态环境状况,观察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对水质以及周围空气的污染和蚊蝇的孳生等;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深入调查各乡镇居民对生态环境污染的感受和希望。调查造纸厂、水泥厂、松香厂等企业的污水排放情况,观察污水注入河流后造成的河段环境变化。组织学生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清理“白色污染”(塑料污染)。要求每一位环保志愿者每年在校园、林场或学校的德育基地种植一定数量的花草树木,并落实种好、管好的责任制。这样,学生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热情,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总之,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生态环境正处于危机时,作为生物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学科优势,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责无旁贷地保护环境,珍爱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恩山.生物学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M].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121.

[2]林崇德.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自然.环境)[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12:363-368,433-436.

[3]殷海成.生物教学渗透生态环保意识教育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0(1):26-27.

第9篇

摘要:生态环境教育是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教育领域。其任务是帮助人树立敬畏自然的自然观;呼吁善待自然,维护代际公平,坚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教育;共生德育;代际公平;环保意识

传统道德教育通常注重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规范,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则很少涉及。实现道德教育的与时俱进,就必须对原有的价值观进行重新建构,把伦理道德的对象从人与人扩大到人与自然,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增强人类对于其他生命形式以及整个自然界的责任感,这正是共生道德教育的应有之意。

一、生态环境教育的内涵

什么是生态环境教育?第比利斯国际环境教育大会所定义的是:“环境教育是各门学科和各种教育经验重定方向和互相结合的结果,它促使人们对环境问题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使之能采取更合理的行动,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美国《环境教育法》规定:所谓环境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过程:它要使学生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同人类的关系中,认识人口、污染、资源的枯竭、自然保护,以及运输、技术、城乡的开发计划等,对于人类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影响。 显然,生态环境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人们不适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利益,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生态环境教育应包含哪些内容?由于环境问题形式多样,错综复杂,因此,环境教育的内容也很广泛。有学者从传统儒家伦理对现实生态环境教育的启示中得出,生态环境教育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绿色文明”的认知教育;二是“厚物养生”的情感教育;三是“适度消费”的行为教育;四是“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教育。 有学者认为,当前人们共同关心的生态环境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标准、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等等。

我们认为,从知、情、意、行四个角度来划分,生态环境教育应该包括:一是生态环境的认知教育。既指对生态环境知识的系统学习,了解我们所处自然环境的状况,更指对自然之真、善、美的体验与欣赏。这种科学的“认知”表现在价值观上,就是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价值观,充分认识到自然应该是受人尊敬而不仅仅是为人类所用的资源,要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再去发挥人类积极向上的本性。二是热爱自然的情感教育,人作为有感情的高级动物,对所有生命物体的关心和爱护,体现的是人们对自然生命的一种伦理态度及道德义务。这不仅是人类的自然美德,更是环境道德在实践中的升华。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的时候,他才是有道德的。对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物体展示人类的爱心,是生命价值的呼唤,更是人性的回归。三是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意识和相应的生态道德,自觉维护人与自然的公平、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促成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四是适度消费、外化生态和谐行动。人类对自然环境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它直接影响到了与自然的直接关系。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对自然过渡利用和消费,尤其是超过了其承受力的消费。因此,我们应当通过丰富多彩、层次多样的实践行动, 帮助学生树立与环境、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基本的环境伦理修养,自觉遵守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有意识地在学习生活中实践环境道德。将生态环境教育有形化、实践化,达成一系列的可视化效果,真正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敬畏自然:生态环境教育的核心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随意浪费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是一种不公正、不道德的行为。事实上,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是地球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人类社会一诞生便和自然界结下了不解之缘,人和自然环境中构成人类自身物质、并赖以生存发展的那一部分环境要素,是一刻也不能分离的。那么,如何看待自然的价值?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对自然应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这些都是生态环境教育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自然界具有内在的价值,具有存在的权利与资格。人类作为自然界的成员之一,理应对所有生命尊重、对自然敬畏。生态环境教育是培养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使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思想,从实践层面引导人们自觉履行道德义务,遵循自然的道德原则,践行道德规范。

如何培养这种新的自然观?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这是对自然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对子孙后代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其次,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必须转变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因为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只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权利,而忽视人类对自然应尽的义务。“这种价值观助长了人类对自然界不顾后果的掠夺和征服,人们只关注当前利益,缺乏对后代的长远考虑,因而使人类陷入了当前的生态困境。” 近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已经背离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利益,危胁到整个人类的健康。对自然界无节制地、掠夺性地开发,也对人类的可持续繁衍构成具大的威胁。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因此,我们必须把生态利益作为最高利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价值取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证人类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生存和发展。

再次,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就是要求人类把道德关系扩展到自然界,要求我们善待环境,对自然环境负有道德责任;就是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则,保护生态平衡,人类要以道德的方式规范自身对生态系统的行为。敬畏自然就是要公平利用自然资源,承担保护自然资源和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责任和义务,以达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共同繁荣和进步。显然,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共处共生是彼此存在的最好形式。为此,生态环境教育就是要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

三、代际公平:生态环境教育的本质

迄今为止,人们在讨论公平问题时,主要是在“代内”范围进行的,而代际公平的讨论相对较少。何为代际公平?“代际公平研究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福利与资源分配问题,要求每一代人保持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并且传递给后代人,同时,每一代人也享有与前代人至少相同的权利。在代际传递的过程中,自然资源的质量应得到保持。”

代际公平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公平地对待未来人类是实现代际公正的关键。那么,对“后代人”是否存在代际公正?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人要靠自然界来生存,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却非常有限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不会改变。如果每一代人都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对各种资源采取急功近利式的掠夺性开发,竭泽而渔,杀鸡取卵,那我们还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了,人类告什么继续存在下去了?虽然,人们破坏自然的行径有时侯不会马上招致大自然的报复,但却会波及到后代人。“人类代际间的责任不是虚拟的,而是现实的,后代对地球拥有的权利跟我们拥有的同样多,我们有留给后代一个适宜于他们生存的自然空间的道德义务。”

其实,代际公正是以代内公正的实现为前提条件的,“代内公正”问题往往优先于“代际公正”。这不仅仅因为“代内公正”问题更具现实性和紧迫性,而且因为如果人们连“代内公正”问题都解决不了,又怎能通过当代人的行为来解决“代际公正”呢?如果当代人从公平原则出发去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和发展,并愿意为其做出努力,而后代人的内部却不能按公平原则去分配,那么这种“代际公平”的意愿显然会落空。著名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写道:“不同时代的人彼此间有责任和义务的约束,就像当代人之间的关系一样。当代人不能因己所好去随意界定代际间的公平原则,而不顾道德准则的约束……人类有着与生俱来的责任去支持和推动公正的建立,这便要求人类文明发展到相应的高度。” 人类要得以生存和发展,在这世代延续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当代人需要的满足和利益的实现,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体现了共生道德的价值观规范。

四、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教育的关键

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基本国策,而生态环境教育则是贯彻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是实施环境保护工程的重要环节。强化环境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帮助人们掌握环境科学知识与保护环境的技能,对于保护地球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国,人们的环境道德意识还相当薄弱,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时有发生。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曾在1998年联合组织了一次全国规模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调查显示,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其中有1/3的人认为人应该征服自然,并以此来谋求人类的幸福;有1/2的人对我国环境状况变化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仅有8.3%的人表示经常参与环保活动。对生态环境有所认识的人,基本上也是停留在知识层面,关注较多的往往是日常生活型环境问题,对生态型环境问题缺乏了解;有人认为环境保护属于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范围,甚至有人把环境保护简单的看成是环境的监测和治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国现阶段公众的环境意识还很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多重二元化的结构,即环境意识水平的城乡二元化、年龄结构层次上的二元化以及公众与解决环境问题上的二元分离形态,环境意识更多地表现为“政府依赖型”。 而在教育上,教育的内容和动机呈现单一化的倾向,即偏重环境知识的教授和应用,而缺乏对教育对象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感的培养。“如果环境教育不能够以培养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为目的,环境教育则会始终在低层次上徘徊。那么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也就更谈不上。”

“在环境保护实践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和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缺乏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因此,只有通过强化环境道德教育,增强环境道德,引导人们选择善待环境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才能真正形成阻止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强大力量。” 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学校及媒体等途径对公众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公众的环境意识有了一定提高。

就目前而言,生态伦理教育的关键还在于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义的认识。我们通过生态环境道德教育,要使人们建立起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避免浪费和破坏的科学环境价值观;通过环境道德教育,使人们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公众环境道德意识的提高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将起着重大的作用,一个对自然都能善待关怀、承担责任的人,必定会与人为善、和平相处。同样,一个在社会领域内品德真正高尚的人,也一定会关心人类的家园、爱护自然、与万物友善,具有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无论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在多大程度上视自然为一种道德对象,从目的上来分析,生态伦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也就意味着生态伦理教育是从人出发,也是为了人的。” 因此,在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中,要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人类自我利益与生态系统的利益一体化,使生态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内在需要。

基金项目:本文受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sy11006),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2011B348)资助。

参考文献:

[1]何齐宗.环境教育:一个广受关注的教育领域[J].江西教育科研,1997(1).

[2]陈文.儒家环境伦理: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应用和启示[J].焦作大学学报,2007(1).

[3]杨桦,赫丽萍.环境伦理与构建和谐社会[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于振英.代际公平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J].光明日报,2006.

[5]彭立威.论环境教育的价值目标[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1).

[6]参见鄢斌.公民环境意识的变迁与环境法的制度调整[J].法学杂志,2007(3).

[7]王磊.论我国高校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1).

[8]阮李全.试论环境道德教育[J].地理教育,2007(5).

第10篇

一、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危机

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较为严重,其中河流断流、湖泊萎缩以及冰川消融等情况较严重,且雪线上升以及湿地围垦破坏的情况也有发生。在西部地区水资源危机已经影响了整个地区产业的革新,危机的缓解,对社会经济而言也是意义重大。

2、森林遭到破坏

森林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方面,对整个地球而言其意义也十分重大。森林功能巨大,如制造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改善生存环境,这些任务十分艰巨,但即便如此,在过去的一百年内,森林遭到巨大破坏,生态环境所受影响也较大。如果能持续保护森林,恢复森林的相关功能,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而言意义重大

3、草场质量退化

在全国草场面积中,西部地区的草场面积比重达到百分之八十,是我国最主要的草场区域。但是随着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过度放牧的情况一直存在,导致草场的质量十分低下,存在很大的环境隐患,为牧民的生活也带来不便。

4、物种濒临灭绝

西部地区由于地理特征和地貌较为特殊,有不少珍稀动物,植物资源也比较多。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破坏程度较为严重,使得一些珍稀物种开始消失踪影,而现今存在的一些珍稀物种也处在濒临的危险中。

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1、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西部地区的生态问题所处地域一般在农业区和牧业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国在环境宣传教育中,对农业、牧民的教育较少,虽然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制度对过度放牧与砍伐行为一度予以制止,但由于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这种行为一直屡禁不止。加强环境保护知识与理念的宣传,可以从干部所处的环境着手,以教育宣传为重要手段,逐步提高整个西部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西部地区环境保护的目标。

2、环境知识匮乏

由于生产过程中,缺少相应的环保知识,时常会有些违背生态环境规律的事情产生,比如大规模的进行养殖,对生态造成严重影响。比如2010年,发生在石羊河流于的绿洲开发事件,导致了严重的恶性后果,便是有违生态环境规律的典型。

3、自然环境恶劣

西部不少地区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因地貌和气候都较为特殊,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比如在西南地区江河流域等处均有丘陵、山地,这些区域白天和晚上的温度相差比较大。拥有较大的降水量,由于长时间的风化与淋滤,土地风化严重,比如形成具有特殊结构的土母岩。再加上气候的影响,风化和剥蚀情况更为严重。

三、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1、坚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并重原则

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都环境的好坏息息相关。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应当以自然规律为主要原则,同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还应当将其与生态环境进行并重考虑,不能够因为经济发展,而对生态环境进行肆意的破坏。更不能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浪费自然资源,并且牺牲环境。作为政府,应当参与政策制定,完善全民的环保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经济建设的同时,坚持生态环境建设。比如在制定指标评定过程中,应当改变以往以经济为重要评价指标的模式,而应当将环境指标也纳入评价范围内,并对其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予以重视,与经济评价指标应当一样,并严格考评。

2、资源有偿或限额使用的实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有些资源由于属于不可再生、且不能复制,为保护此类型资源,可持续资源环境价值观念需要建立。在西部,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需要保护,因此可持续资源价值观念十分重要。针对该问题,应当针对环境资源、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定价,且制动有偿使用制度,对经济建设予以约束,保护环境。显而易见,该制度一旦实施,企业认识到如果开发自然资源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且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也要承担一定的费用,那么在发展经济时,便会慎重考虑该问题,以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并对污染予以严格控制,将对环境的控制与治理纳入经营范围内。同时,西部地区气候降雨比较少,水资源比较缺乏,通过制定限额使用水资源的制度,能够有效实现节省水资源的目的。且还可以制定异地生态补偿机制,该机制目的在于有效治理西部环境危机,该办法一经实施,不仅能够保证上游水资源,还能够对下游水资源有益。从公正角度出发,上游的治理机关投入治理成本较多,下游的治理机关可以予以补偿。

3、利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在环境保护过程中,需要加大科学技术研究的力度,且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环保技术,比如工业领域内,加强新型环保材料的研发工作,其目的在于自然资源利用的减少,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在资源使用过程中,对资源进行深度加工,使产品的价值得以提升。此外,重视治污技术的使用,尤其在农业领域,应当对先进种植技术手段予以采用,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使得林地面积不断增大。

结语:

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在西部地区受到重视。但纵观我国西部地区环境,存在很多问题,如森林受到破坏、草场严重退化、沙漠化较为严重等。且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还应坚持以自然规律作为发展原则,坚持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考虑,杜绝一切忽视破坏生态环境的非正常经济发展举措。在本文中,笔者从西部地区存在的环境资源问题入手分析,对环境恶化的原因予以分析,并提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治理的相关对策,希望能够为今后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徐中起,游志能.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第5期.34-45.

[2]杨润钰,孙银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第7期.45-46.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 组织生态系统 统一性

组织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它有着自身的结构与功能。组织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制约着组织生态系统的发生与发展,制约着组织生态系统应付周围环境的能力;组织生态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社会生态系统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与各种社会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组织生态系统在相对不变的输入一输出比的作用下,建立起“稳定态”或平衡。当组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循环断裂时,为了重新建立平衡,一方面,需要引进能量和资源,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内部的环境改造和组织变革,以此进行自我调节,建立新的平衡。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影响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越来越复杂。本文着重考察文化这一外部生态环境要素与组织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的和谐统一。

文化要素与组织生态系统

(一)文化、文化构成要素与组织生态

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迄今,文化概念已有百余种之多。在笔者看来,“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后者又是由cultus演化而来的,两个词都与耕作、培养、组织、敬神等活动有关。也就是说,从文化一词的词源学意义来看,含有人类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两方面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与“自然”相对,是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组织生态学视文化为组织的生态环境之一,但文化本身又由许多要素构成,如物质文化、行为-作用体系文化、价值-规范体系文化、语言-符号体系文化、信仰-观念体系文化、知识-技术体系文化等。文化不仅是组织生态要素的内容,更是组织的生态环境。作为组织生态环境的各文化构成要素与组织的关系不尽一致。

(二)文化区、文化类型与组织生态

文化是人类与各种具体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结果。像不同组织类型的文化受该类组织的环境影响一样,不同类型的组织也受到环境与文化发展的影响;不仅如此,不同类型的不同文化构成要素对组织的影响也有差异;对不同类型的文化与组织而言,其本身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文化构成要素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组织的影响不同。

“文化区”指的是具有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文化区作为一种历史形成的文化环境,其居民的心理、性格、行为以及语言、宗教、法律、规范和价值观念等都具有区域文化的相似性特征,而且,区域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类型”这一概念超越了地理概念的限制,指的是不同的民族文化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各种文化特质相互整合的核心特征丛。不同区域的文化、不同类型的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对组织生态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涉及组织系统发展的各个方面。就组织内容而言,不同文化区的组织对知识一技术体系文化与价值一规范体系文化的需求不同。一般来说,文明程度较高的文化区除需要价一值规范体系的文化外,对知识一技术体系文化有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对那些强调价值一规范体系文化的不同文化区,其价值一规范体系文化的内涵却因区域文化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此外,这些差异还体现在组织目标、组织形式、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一般地讲,不同的组织类型是适应不同社会文化环境需要的产物。不同地域的文化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使得当时当地的组织生态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从组织内容到组织形式,都表现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其特有文化环境的特点。越是文化(文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其区域文化越能体现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依赖,而同样处于低发展水平的区域,不仅所表现的文化特点差异较大,其组织内容与方式受文化生态的影响同样较大;相反,文化(文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文化构成要素所体现的相似性较多,组织受区域文化的影响较小;越是简单的文化发展水平,其组织的类型越少,组织的内容与组织形式越简单。

(三)多元文化与组织生态

由于各自原来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态环境不同,不同的民族、种族所特有的文化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多元文化问题因众多文化族群之间的文化差异,尤其是不同民族、种族的文化差异而产生。这种多元文化本身构成了组织发展的独特环境。与多元文化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组织被称做多元文化组织。

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里,组织的发展应当尊重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特征。许多国家大都有着不同形式的多元文化组织。从组织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多元文化组织首先强调各种不同文化共生、共存的可能性。如前所论,各种不同的文化无所谓优劣之分,不同文化的共生、共存,不仅有助于每一种单独的文化都能得到发扬和发展,而且,也有助于整个人类文化的丰富与发展。由此,多元文化组织旨在帮助来自各族群的成员,在了解、认同本族群文化的基础上,平等地包容、理解、珍惜其他族群的文化,并从中吸收精华部分,以便获得参与多元文化社会所必须的价值、态度、知识和技能,使各族群成员在组织与社会生活中有平等的选择机会,促进各族群的和平共处与合作以及整个社会的公平。

多元文化组织不仅落实到以单位为载体的组织工作上,而且,也还体现在组织目标、组织方式、组织管理、组织评价等整个组织生态系统之中,从而使组织自身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种多元的环境。社会学家班克斯等人研究发现,在多元文化的组织环境中,来自不同民族、文化与社会阶级团体的成员在组织中应能够享有平等的地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越是文化(文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其区域文化越能体现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依赖,而同样处于低发展水平的不同区域的文化之间的差异越大,其组织内容与方式受文化生态的影响也就越大。相反,文化(文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文化构成要素所体现的相似性也就越多,组织受区域文化的影响也就越小。

正确处理组织生态系统与文化的有机统一关系

正确处理组织生态系统与文化的有机统一关系,就是要采取一种有机的管理方法。而有机管理的本质是创建一个有生命力的、发展的有机体,并成为这个有机体的催化剂,一个由人组成的组织,并不是一部按照手册或公式就可以操纵或摆布的机器。有机体是能动的,并能与其组成部分(包括它的管理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但只是与它相互作用,而并不支配它。

同时,“有机管理是顺应第三次浪潮的管理方式。它是以信息为导向的、有效率的、讲究实效的、社会的管理方式。有机管理依赖于灵活机动和适应性强的组织结构。实行有机管理,就可发展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为分散基础上的决策提供了构架,而又不阻碍创造性,发挥企业家精神和革新精神。有机管理所指引的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一部机器。在这一管理方式中,适当的人员发展出一种企业文化,以便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管理生态学把生命体组织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认为组织与管理生态环境及其子系统之间应该存在着一致性。这就意味着生命体组织的发展过程就是组织系统与管理生态环境系统之间不断动态平衡的过程。管理生态学还进一步指出,生命体组织在管理生态环境系统中的生存与生物学中的适者生存规律一样,生命体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随着管理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变革和“进化”。而生命体组织要生存,就要正确地处理好与管理生态环境之间的有机统一关系。

要正确地处理好生命体组织生态系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把生命体组织设计成能与文化等外部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组织,并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以加强生命体组织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为了使在生态环境中的生命体组织得以生存和繁荣,就需要把它设计成能对构成诸如文化等生态环境的其他能动系统做出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新型组织,这种组织与管理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就构成了新型的有机统一的关系。

正确处理生命体组织与文化等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关系,还必须看到它们之间是一个双向辩证运动过程。一方面,文化等生态环境对生命体组织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生命体组织对文化等生态环境也发生一定的反作用,生命体组织不只是单纯地适应生态环境,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态环境。生命体组织与生态环境的这种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既推动着生命体组织本身的不断更新,同时也促使管理生态环境不断演化。

总之,组织生态系统与文化等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关系具体表现为,它们之间是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信息生态系统信息人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生态因子

[分类号]G201

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信息人是指一切需要信息并参与信息活动的单个人或由多个人组成的社会组织,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消费者和信息监管者4种类型。信息生态环境是指对信息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信息因素的总和,主要由信息本体、信息技术、信息时空、信息制度等信息生态因子组成。本文仅就信息人与信息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旨在使信息人清楚地认识到其与信息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充分发挥其能动性,与信息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协同进化,维护信息生态系统平衡。

1、信息人与各信息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

信息人与信息生态因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一方面,信息人作为信息生态系统中具有能动性的要素可以改造信息生态因子;另一方面,信息生态因子可以影响信息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

1.1 信息人与信息本体的相互作用

信息本体是由信息内容和信息载体构成的实体,或者说信息本体就是指信息本身。一方面,信息本体是信息人的工作对象。具体表现在:信息人可以生产、处理、传递信息。如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技术开发机构与技术人员、管理决策机构与管理人员、作家、记者等信息生产者创造和生产新信息,发现新现象、探索新规律、开发新产品、创造新方法、创作新作品,进行知识创新活动。信息咨询机构、图书情报单位、科技信息中心等信息传递者进行信息搜集、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信息存储等信息活动。另一方面,信息本体是信息人的工作养料。具体表现在:信息可以改变信息人的知识结构,指导和优化信息人的决策;减少企业物质资源的消耗,提高生产力;信息是信息人之间沟通的纽带,可以丰富信息人的生活等。信息生产者如科研人员在做学术研究时往往需要以现有的理论为基础,参考本学科领域或相关学科领域已有的学术成果。具有一定信息需求的信息消费者获取信息的目的往往是将该信息运用到工作或生活中,为所要从事或处理的事务提供决策上的指导。

1.2 信息人与信息技术的相互作用

信息技术是用于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技术设备及其相应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技能。一方面,信息人能够研发、改进信息技术。信息生产者生产各种电子信息设备,开发出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如信息存储与检索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进行各种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大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能够提高信息人的信息能力。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信息人生产、加工、存储和检索信息的能力,拓展信息人获取和传递信息的途径,改变信息载体的形式,同时极大地活跃社会信息交流。

1.3 信息人与信息时空的相互作用

信息时空包括信息人的信息活动占用的时间以及信息人的生存空间(信息人所在地)和活动空间(即信息人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和提供信息服务的空间)。一方面,信息人不仅能适应自然时空环境及其遵循自然时空的规律,而且能根据其目的和需要对时间和空间加以利用、限制和改善,使之更好地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时空制约着信息人信息活动的时空范围,影响到信息人信息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比如某信息人想要获取信息,如果他所处的信息时空范围较大,那么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多方求助,可以从个人资料库中获取,可以通过正式渠道利用信息机构的外借、阅览、定题、检索、咨询服务等多种服务项目获取,可以通过非正式渠道向同行、同事、同学或其他熟人处获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运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髓录、网络新闻组及电子公告牌等方式获取。

1.4 信息人与信息制度的相互作用

信息制度是被制定出来约束信息人行为的规则,包括信息政策、信息法律、信息标准、信息伦理等。一方面,信息人能够制定、调整和完善信息制度。信息监管者可以根据当前信息生态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如信息侵权问题、信息市场的恶意竞争问题、计算机和网络犯罪问题、信息安全问题等制定与完善信息政策及法律,促进信息制度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制度可以协调和规范信息人的行为。信息政策和法律通过确定不同信息人在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规定不同信息人在信息活动中的权利和法律责任,鼓励不同信息人在信息活动中互相合作,从而协调信息人之间的关系。信息政策和法律是调整信息人的行为与关系的准则,指导、规范及调整信息人的信息行为和活动,使积极参加并正当进行信息活动成为信息人的自觉行为。

2、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的作用规律

前文阐述了信息人与单个信息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内容,事实上,信息人总是处于包含了多个信息生态因子的信息生态环境中,这些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的作用体现出如下规律。

2.1 综合性规律

信息生态环境中包含着许多种信息生态因子,各种信息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与制约的。一个因子的变化,能够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发生相应的变化。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的综合作用是指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相互联系的因子相互影响,交互、综合作用于信息人。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人同时处于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空间、信息制度等信息生态因子中,所以其信息行为和活动同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在其搜集信息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会影响其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效率,在其创作过程中参考其他专家学者已有的成果,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活动空间也会对其信息生产活动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信息伦理和信息政策与法律会对其进行道德自律,约束其创作行为不能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2 非等价性规律

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的作用的非等价性规律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2.1 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的作用有主次之分在一定条件下对信息人起综合作用的诸多信息生态因子中,有一个或少数几个是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其他的因子则为次要因子。主导因子和次要因子不是绝对的,不能简单地说某个信息生态因子是主导因子或次要因子,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对信息人的信息收集、加工、存储、检索等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但不能据此简单地认为,信息技术是主导因子。某个信息生态因子是主导因子或次要因子是根据其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对某一特定的信息人产生

作用与影响而定的。

对于不同的信息人而言,主导信息生态因子往往是不同的。不同信息人的任务和职能是不同的,因此在其工作或运作过程中,对其产生主要作用和影响的信息生态因子也是不同的。比如,对于科研人员、作家等信息生产者来说,其主要工作是创造和生产新信息,需要以相关领域的信息作为基础,在其创作阶段,对其起主要作用的信息生态因子便是信息本体。信息传递者在收集信息并将其提供给信息消费者的过程中,其提供信息服务的手段和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够变革信息服务手段,显著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所以此时信息技术对信息传递者来说是主导因素。信息监管者在对信息人的信息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时,需要依据相关的信息制度,那么信息制度便是其主导信息生态因子。

信息生态因子的主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处于不同时期和条件下的信息人对信息生态因子的要求和反应不同,某特定条件下的主导信息生态因子在另一条件下会变为次要因子。比如,信息消费者产生信息需求之后,需要从外界获取信息,他可以通过信息服务机构、互联网等途径获取,在获取信息的这一时期,信息活动空间和信息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获取信息的效率,是其主导因子,而信息本体、信息制度、信息生存空间是次要因子,当信息消费者获取到信息之后,将其运用在工作或生活中处理相关的事务时,该信息的运用给其工作和生活产生较大的作用与影响,那么该信息便是主导因子,其他的影响因素就成了次要因子。

2.2.2 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的作用有直接和间接之分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的作用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类型。

信息本体对信息人起直接作用。在信息生态系统中,对信息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产生直接作用的信息生态因子就是信息本身。有的学者认为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信息人、信息和信息环境,认为信息生态是关于信息人一信息一信息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可见信息在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同一般环境因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信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信息是信息人及其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不同信息人之间沟通的纽带,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生态环境因子与信息人直接关联。

其他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起问接作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信息人获取、加工、传递、利用信息效率,信息人所处的生存空间和活动空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人的信息活动效率,信息制度则规范信息人的获取、加工、传递、利用信息的行为必须合法进行。由此可以看出,信息人作为主体在与信息客体发生作用时,信息技术、信息时空和信息制度等因子都只是不同程度地影响信息人获取、加工、传递、利用信息的方式和效率,进而对信息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产生影响,所以这些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起间接作用。

2.3 木桶效应

根据木桶原理,一个由若干木板构成的木桶,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构成信息生态环境的各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的作用也遵循此原理。假设共同参与影响信息人的各信息生态因子组成一个桶状结构,每一因子的作用相当于这个桶的一部分,缺一不可,那么这些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其中的最小因子。比如在信息空间、信息技术、信息制度等信息生态因子都适当的情况下,如果满足信息人的信息需求的信息匮乏,那么信息人所要进行的工作将无法完成。在有些欠发达地区,电脑普及率较低,信息基础设施薄弱,这些地区的信息人无法享受到互联网上浩瀚如海的信息给予其工作和生活的便利。目前,由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而导致的数字鸿沟正呈现扩大化的趋势,信息贫瘠和信息孤岛日益突出,产生“马太效应”。信息技术的匮乏直接导致有用的信息不能被信息人获取和利用,将影响信息人的生活与发展。

3、信息人对信息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对信息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有两种,即适应和改造。信息人在适应和改造信息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一些规律,从这些规律的表现来看,这些规律依然是针对构成信息生态环境的信息生态因子而言的。

3.1 信息人对信息生态环境的适应规律

随着信息生态环境的变化,信息人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行为、信息活动方式等方面作出有利于其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改变即是信息生态适应。比如,当信息技术发展时,人们用计算机检索代替了以前的手工检索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信息人的生态适应性是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信息人,通过适应性的长期积累,越来越有效地利用信息环境中的资源,从信息环境中获取所需的信息、物质和能量,以确保其生存与发展。

3.1.1 信息人适应信息生态环境的主要方式是学习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包括:①进化适应,物种通过漫长的过程,调整遗传成分以适合于改变的环境条件;②生理适应,生物个体通过生理过程的调整以适合于气候条件、食物质量等环境条件的改变;③感觉适应,感觉器官对它们所能够感觉到的环境刺激改变的调整;④学习适应,动物通过学习以适合于多种多样的环境改变。从适应方式上看,信息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所不同,信息人适应信息生态环境的主要方式是学习。当信息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时,信息人需要学习信息生态环境中变化了的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制度等,并将学习的成果运用到所从事的信息活动中,使单个信息人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行为、信息活动方式等方面做出改变,也使信息组织改变传统的操作方式,改变原有的内部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来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和综合效益,以适应新的信息生态环境。例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人为了适应变化了的信息生态环境,就要通过学习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活动中利用这些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将计算机作为搜集、组织、分析信息的必需工具,将信息网络作为组织内部人员沟通的平台,改变组织内部管理模式,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使重组后的业务流程自动化与网络化。

3.1.2 信息人适应信息生态环境遵循耐性定律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有一个生态学最小量和最大量的界限,生物只有处于这两个限度范围之间才能生存,这个最小到最大的限度称为生物的耐性范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耐性限度的法则称为耐性定律。信息人对其信息生态环境的适应也在一个耐性范围内。某种信息生态因子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信息人的生活和发展。比如,就信息本体而言,信息缺口和信息超载都会对信息人产生负面影响。信息缺口使信息人找不到相关的信息,无法满足其信息需求;信息超载是系统或个人所接收的信息超过其自身的处理能力或信息未能有效应用的状况。从信息

消费的角度看,信息占有如果远远大于信息需求也会产生负效应,引起信息不被吸收和信息疲劳,降低信息人的工作效率。

信息人对某一信息生态因子的耐性是长期生态适应和进化的结果,随着信息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信息人的耐性也不断变化。信息人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多种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适应可以使信息人对信息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发生改变。不同信息人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性限度也不相同,不同的信息生态环境会导致信息人产生不同的耐性范围。在某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信息技术的缺乏,信息渠道的不通畅,信息人对信息生态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在利用书本、杂志等纸质版材料;在某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先进的信息网络环境使得信息人可以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但每个地区的信息人对信息生态环境适应的耐性范围永远只是暂时的,当这个地区的信息人自身的意识和能力、当地的经济等主要因素不再与信息生态环境相适应时,信息人将会主动去改造信息生态环境。

3.2 信息人对信息生态环境的改造规律

信息人在适应信息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也对信息生态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使信息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得到改造。信息人对信息生态环境的改造作用使得信息生态环境变得更有利于信息人生存和发展,也可对环境资源和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所处的环境是自然环境,所以生物对环境的改造能力是有限的。与自然环境不同,信息生态环境是一个社会系统,其中的信息本体、信息技术、信息时空、信息制度等都是由信息人生产、研发、创造和制定,可见信息人所处的信息生态环境主要由信息人创建,所以,信息人对信息生态环境有很强的改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