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普宣传内容

科普宣传内容

时间:2023-06-16 16:05: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普宣传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普宣传内容

第1篇

关键词:气象科技;科普宣传;发展思路

1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现状

全国总体来看,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来,气象部门以科学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为重点,面向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社区居民、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开展气象科普工作,初步建立起国家、省、地、县四级气象科普体系,逐渐形成了“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气象台站对外开放、“气象夏令营”、“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中国行”以及“校园气象站”等独具特色的气象科普活动品牌或载体。并先后与科技部、中国科协联合下发了科普宣传工作的文件,建立了科普联席会议制度和科普基地管理规章等规章制度,努力推进气象科普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品牌化运行。“十二五”期间,中国气象局继续围绕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重点任务。到2015年,基本构建起内外联合、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管理顺畅的气象科普工作新格局,基本实现气象科普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品牌化运行。但全国不同地区气象科普的现状存在差异。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全民科技素质高。气象科普事业发展较快,科普场馆设施齐全、规模大,建设品味等级高。90%以上的地区具有气象科普场馆。在科普项目的投融资和管理等方面,思维方式超前、管理科学、经营有方,科普的社会效益显著。比如,浙江舟山中国台风博物馆完成投资2200多万元,新规划未来3-5a将投资5亿元建设台风乐园。相对而言,欠发达地区气象科普设施少,功能低下,不利于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

2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1)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覆盖面有待拓宽

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备受关注,有谣言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引发国内一些地方出现碘盐抢购现象,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科普知识的了解还有待提高。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干旱、洪涝、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时刻危及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在全社会对气象科普知识和防灾减灾常识知之甚少的时期,就容易造成国民在气象灾害面前无所适从,而导致恐慌。由此可以看出,气象信息的覆盖面还不够全,气象科普知识的传输时效还不够高。广泛宣传气象科普知识和防灾减灾常识,需要发动全社会力量,使社会各界形成联手共同推动气象科普宣传的良好形势。

(2)气象科普宣传的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各地开展的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大多是围绕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科技宣传周等载体开展活动,形式以发放科普资料、街头宣传、气象台站和气象科普馆开放为主,缺少与其他部门科技科普活动的结合。同时,科普宣传的内容缺少多样性和创新性,主要集中在与业务相关的预警信号说明、防雷、影视制作、人工影响天气原理、气象法律法规等方面,缺少与农业、环保、交通、旅游、城建这些气象相关行业的科普讲解,与经济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较少。如科普宣传活动时制作的预警信号展板,只是介绍了不同颜色的预警信号区别,防范措施局限在学校停课、工地停工等这些笼统的大面上的做法,尽管有些展板前会配备气象科普知识解说员,但大多数情况下解说员只是将展板内容原文读一遍,缺少必要的解释和引申,细节的缺失使得人们据此获取的科普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可操作性不高。

(3)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针对性不强

目前,气象科普宣传主要针对广大公众进行气象知识普及,但是对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时段的科普宣传不到位。近年来,气象灾害发生率有所增加,对多发气象灾害及气象灾害多发地区的科普宣传工作要到位,对处在灾害多发地区的重点人群进行知识普及。近几年多地因暴雨出现城市内涝,这就需要气象、城建、交通、消防部门联合做好科普宣传,从如何区分雨量、辨别预警信号、到城市路段的选择、雨中行车安全及被困自救等多方面进行有效普及。有针对性的教会公众如何做好防灾减灾应急避险工作是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各部门科普做好联动科普宣传的着力点。

3做好气象科普工作的思考

(1)发挥本部门气象影视作用的同时,加强媒体合作

近年来,随着气象影视业务的发展,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气象科普知识也不断增多,甚至气象科普节目作为一种独立的节目形式出现。气象科普知识可以针对不同的播出平台和受众,做成不同内容、不同深度、不同形式的影视节目,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同时,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形成气象科普宣传的舆论氛围。如2013年3.23世界庀笕眨潍坊市气象局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其中一项是召开新闻媒体交流会。通过细致交流,多个媒体对气象部门尤其是气象科普知识做了多角度正面宣传报道,潍坊市气象局与电视合制作的气象科普专题片《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在热播频道黄金时段滚动播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改变科普馆建设单一的老路

科普的力量、科普的社会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是目前由于科普资源的分散性,各个部门独立搞科普,使得科普工作,如科普馆建设等,都存在着内涵单一或薄弱的缺点。因此,单靠某个部门是很难做好这一工作的,需要各个部门联合起来提高科普馆的内涵。同时,组织专家走进科普馆,传播科普知识。如山东菏泽科普馆就是一个以气象为主线,涉及天文、地理、物理、数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类科普馆,是在中国气象局、山东省科协的支持下,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和“东西帮扶”的机遇下,由菏泽市气象局主办建成的。气象科普不能仅限于“世界气象日”、“全国科技周”等短时间的科普,要使气象科普活动能够成为一个长期的工作。

(3)利用微博等网络手段,增加互动

气象科普工作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抓手。微博为气象部门与公众搭建了一个方便、快捷、及时、有效的互动平台。便于让气象融入公众生活,同时让公众亲密接触气象。2012年8月,中央气象台通过新浪微博以“一天一题”气象科普知识问答的形式引来众多粉丝“围观”。幽默生动的语言,配以活泼鲜明的图片,答题的内容涵盖暴雨、台风、寒潮、雷电、干旱、高温等多种气象灾害的预警知识和防御措施,一个月的气象科普知识问答活动,每天参与答题的粉丝接近500人,粉丝们以转发题目的形式作答,进一步扩大了气象科学知识的传播面。

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气象科普宣传;优势;应用策略

当前是信息时代,新媒体也是一种流行的传播途径,通过数据化的媒体传播为主,在各种类的平台上进行传播,这种方式是当前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方式,为人们带来了积极影响。可以将气象科普知识进行有效传播,发挥其作用,让人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挥出预防和预警的功能,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的优势,促进气象科普宣传。

1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优势

1.1为气象科普宣传带来新的发展

将新媒体应用在气象科普宣传中,是一种创新,拓展了气象科普宣传的传播途径,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①突破了传统的气象科普宣传上的空间限制,为大众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接受信息不再单一,突破了局限,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人们可以通过任意一个新媒体传播平台收到想要的信息。②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方式,人们和气象平台间可以进行基础的交流以及互动,人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将信息反馈给气象平台,实现信息间的交互,比如在有特殊灾害时,人们就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相关的知识,从而进行预防和预警。③将新媒体应用到气象科普宣传中可以打破以往单一的气象传播形式,以往的传播方式多是以广播、电视、报纸等,而应用新媒体后,则丰富了传播的形式,变得多元化,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视以及应用软件等形式进行气象信息的传播。其应用丰富了气象科普的传播形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有效的传播方式,促进气象科普宣传全面普及。

1.2推动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发展

新媒体应用在气象科普宣传中,让其能够传播的范围不断在变大,这种形式也可以提高个体和组织对气象科普宣传的热情。并且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的需求满足用户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增强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当前全球的气温正在不断的进行变化,很多人对这一概念并不是很了解,缺乏正确的、全面的理解,要改善这一情况,就需要能够注重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应用,不断加深大众的认知,能够提高预防气象灾害的能力[1]。最终能够让用户根据气象灾害的种类和气候变化提高自身防范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渐普及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1.3让公众了解气象灾害形成的机理

在2016年因为全球气温的变化,带来了台风、暴雨、冰雹、高温等一些严重的自然灾害,且灾害的破坏程度不断升级,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南方频繁有暴雨自然灾害,在北方则时常出现高温干旱,这些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让人们对气象信息的重视度和关注度不断上升。以往在发生自然灾害时,人们的关注还仅局限于下雨的地点和时间,会出现高温的时间、应对的方法等一些非常基础的问题。但是随着去年南方和北方出现的暴雨,其引发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去了严重的危害,这也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气象灾害知识和机理的重要性,使得人们开始通过不同的媒体时刻关注气象信息及发展趋势,这也使得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

1.4形成气象科普协作有效机制

气象部门应该要先建立气象科普协作机制,能够充分应用好多媒体,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应该建立好自己的应用平台,做好气象信息的及时更新,保证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注重网站的建设,在建立初始阶段可以先以讲解知识作为主要内容,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让用户能够了解更多的气象科普知识。在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应该要充分利用好其数据化优势,以此来增强每个部门间资源的优势整合,能够同时发挥出网络、数字媒体和新传播工具之间的作用,实现有效的协作及交流,在传播知识方面可以通过部门联动的形式来加强宣传工作,重视和地方气象部门、各地高校、地方社区一线合作,让气象科普知识的传播范围能够不断扩大[2]。气象部门还应该加强和各级地方政府及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传播基地,也应该发挥出学校的作用,在学校中设立传播站,通过多样的新媒体平台,如应用软件、手机终端、短信等,实现多样化平台的有机联合,建立长效发展的机制,能够及时的对地方区域进行天气预警和灾害报告,能够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信息,及时的通知广大群众做好预防,发挥预警作用。

2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策略

2.1提高气象科普宣传队伍建设

当前是信息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且形式多样,在微信、微博、论坛等平台上都可以有效的进行传播。因此各级的气象部门应该要利用好新媒体,充分发挥出其优势,能够在网络中建立自己的宣传窗口,并且及时的更新和天气预报、天气预警等气象信息,能够传递相关的防范措施,让人们能够掌握,进而达到防灾减灾目的。一些专业的气象术语可能会给人带来理解困难,因此为了增强气象信息科普的有效性,就对气象人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文学功底,可以将专业的科普知识和气象术语等通过其他的形式进行传播,让人们容易掌握和接受,如顺口溜、打油诗等,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用户看得懂,用得上。

2.2加强气象科普地位,改变科普服务理念

以往的气象科普模式较为单一和被动,都是气象部门按照上级部门在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方面的要求来制定自己的年度宣传计划,在遇到重大节日时就会让全局外出做科普宣传,保证完成宣传计划中的工作内容,但是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时间上不够连贯,内容也较少,无法及时有效的满足人们的气象信息需求。因此要想提升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有效性,就需要进行改革,对宣传内容进行改变,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民生问题等都渗透到气象科普知识的传播中,能够将宣传模式贴近大众,增强宣传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坚持创新,不断创新科普宣传的内容以及形式,相关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实时更新热点天气事件的相关信息,包括其产生的原因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增强大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3]。

2.3建立有效的气象科普协作机制

气象部门应该要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不断增加服务渠道,能够重视和加强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做好常规的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另外,还需要主动的和科技发展部门之间做好协作,能够建立气象科普宣传基地;气象部门还要和报社、电视台之间进行有效合作,及时和人们交流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问题;气象部门还应该和运营商进行合作,如移动、电信、联通、腾讯等,第一时间将突发性的灾害信息传播给大众,提高信息的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气象部门应该要重视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其优势,提高气象信息科普的有效性和范围,增强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林霞.对做好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的若干思考[J].湖北气象,2015(3).

[2]肖君.新谋体对科普宣传的影响与提升[J].云南科技管理,2015(1).

第3篇

关键词:科普资源;科普内容;科普工作

中图分类号:N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136-02

一、科普与科普资源的含义

科普,简单的说就是科学技术普及,即科学知识和技术通过某种途径由客体(科普资源、场馆和基地)达到主体(社会公众)的整个过程及围绕这个过程所涉及到的所有条件和因素。科普活动的核心要素包括三个方面:科普资源、科普媒介和手段、科普对象。科普资源,通俗地讲,就是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具有教育、培训、文化和休闲功能的科学知识、现象和技术本身及其经人类应用变化后的其他表现形式。

二、科普资源的类型及分布

(一)科普资源的分类

1.按科普资源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和技术领域分类。包括天文知识与地理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航空航天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与技术、农业科学与技术、工业生产工艺流程、工程技术、军事科学与技术、计算科学及自动化、信息科学与技术、建筑科学与技术、医学等十余类。

2.按照科普资源所依托的物质载体或现象分类。包括科普宣传与教育材料(书籍、影像制品、宣传画册、多媒体、实物模型)、古代科技遗址、各种自然现象与过程、工业设备装置、工业生产工艺流程及制成品、农业生产过程、家庭与日用品、城镇建筑与景观、科研设备与装置、生物体与生命现象、医学原理与过程,等等。

3.按社会对科普资源管理的行业属性分类。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生产企业、农业、文物考古、社会公益事业、教育设施、交通运输、医疗卫生行业、旅游业,等等。

(二)典型案例――广州市地理科普资源分布

1.地球地质地貌类。如:广州市北回归线科学公园、华南师范大学天文观测站、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天河航天奇观(国家级科普基地)、广州大学抗震实验室、各个青少年宫等对外进行的科普内容;广州市社区每年开展的“世界地球日”、“防震减灾”等系列活动所宣传的内容,等等。

2.气象气候类。如: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南方自然博物园、各级各类学校内建立的天文气象观测站等所开展的南方气候知识介绍;广州市民收看电视台每天播放的天气预报与气象专题节目;广州市社区每年开展的“世界气象日”系列活动所宣传的内容,等等。

3.水文、海洋类。如:广州海洋馆、广州南沙科学展览馆、各个青少年宫、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自然博物园等科普场馆所开展的有关水文、海洋知识宣传普及;广州市各区、市社区平时经常开展的包括“世界水环境日”在内的一系列水文、水环境和海洋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电视与多媒体、报刊杂志、广告等大众传媒宣传的大量关于水文和海洋知识,等等。

4.森林、植物类。如: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南方自然博物园、白云山风景区、瀛洲生态公园等一大批森林公园、植物园、自然风景区对广大市民和游客进行的森林和植物知识普及;市内社区和有关组织经常开展的关于森林和植物知识讲座;各种报刊杂志及新闻媒体所宣传介绍的森林和植物知识,等等。

5.生物与环境类。如:电视、报刊杂志、新闻媒体介绍的大量的生物与环境方面的知识;青少年宫、动物园、公园、博物园(如广州动物园、番禺香江野生动物园、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省级科普基地)、广东树木公园、广州南沙科学展览馆(国家级科普基地)、南方自然博物园及各级各类学校内设的科普园地开展的生物与环境知识科普活动;城市社区平常开展的有关“世界环境日”、“人与生物”等宣传活动,等等

6.生态与环境类。如:各级各类学校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经常开展的课外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宣传活动;社区组织平日开展的类似“世界环境日”、“爱我广州环保大行动”等宣传纪念活动的各种关于生态与环境保护知识;大众传播媒介日常介绍的大量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方面的知识;包括省、市博物馆、白云山风景区、广州绿田野生态教育中心、南方自然博物园、瀛洲生态公园等在内的一大批科普、旅游场所包含的生态与环境保护知识,等等。

7.农业生产与农作物类。如:电视媒体与城市社区开展的关于农业生产与农作物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如宣传“世界粮食日”);市域内各级各类农业生产基地(如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普基地(国家级科普基地)、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州立帜实业有限公司粤旺农庄、广州绿田野生态教育中心、广州水果世界、广州花卉博览园、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开展的农业生产与农作物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市域范围内有关机构举办的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讲座、专家指导,等等。

8.其他方面的地理类。如: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城市规划、建筑与景观、工业生产工艺流程与装备、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疾病分布与预防控制、城市文化与旅游开发、生产事故分布与安全管理、犯罪分布与社会治安,等等。

三、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科普内容的普及性:“科学技术普及”是指用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广泛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活动。科普内容要着眼于“普”字,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和普及自然知识、社会人文知识的基本常识,宣传和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知识,推广普及先进的科技成果,帮助群众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认识、改造世界。

受众对象的广泛性:科普受众对象包括社会各个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和各个地区的人,包括城乡居民、政府公务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等,可以说是面向全体国民。

科普形式的开放性与灵活性:科普的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静态展示(图书、报刊、宣传画册、墙报、实物)、动态演播(广播、影视、信息网络、宣传演讲)、室内室外、家庭和科普场馆等都是开展科普的有效形式,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特点;讲座、演出、讨论、竞赛、参观、考察、会议、展览、制作、旅游、夏(冬)令营等都是进行科普的灵活方式。

科普目标的适应性和实效性:科普的目标是要针对不同人群,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有所侧重,有所不同。不断增强针对性,力求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最终目的是收到实际效果,即提高被普及对象的科学知识储备量、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培养科学理性的思维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

科普工作支持系统的复杂性:科普由于其内容包罗万象,因而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行各业。没有这些部门行业的通力合作,没有庞大的社会支持系统,科普工作就难以顺利开展。科普活动对全社会的各种资源起着整合、组织、协调作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四、科普工作的形式

科普是一项针对全体国民的系统社会工程,实际中,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的科普形式和实施手段有较大差异。科普工作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形式。青少年的科普应采取基地、社区、学校、野外和家庭一体化的模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讲座、参观、考察、制作、竞赛、阅读、讨论等形式向青少年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创造能力,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经济观、发展观、人口观。重点应放在参观考察、阅读学习和动手制作方面,应重视科普园地(基地)的建设。

2.面向国家公职人员的科普形式。国家公职人员的科普形式以继续教育和科技讲座为主,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学习、参观、考察、讲座、多媒体等方式,围绕可持续发展、工农业生产、经济布局、科技创新、城乡建设等内容开展。使各级各类公务员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能运用现代科学思维和决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

3.面向城市居民的科普形式。城市居民(指实际生活在城市中的所有居民)的科普要纳入城市社区工作的统一规划,结合城市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利用街道和社区的科技、教育、宣传、文化、旅游等资源,把科普工作广泛渗透到社区及街道的各种社会化服务网络中。

4.面向农村及农民的科普形式。农村科普必须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结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大力向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传播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气象与灾害防治、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化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环境整治与保护、村镇布局规划与管理等知识。

5.企事业单位员工的科普。企事业单位员工(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普要与职工岗位培训、生产技术创新、产品宣传促销、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五、结语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部分领导和群众在年轻的时候缺乏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他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并不高。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干部和群众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世纪,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些都包涵着深邃的科学原理和知识。在建设创新性国家的实践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根本之举,全社会一定要形成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学习技术的风气,当务之急是要用科学的观念和知识来武装人们的头脑,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科普活动。我们要把科普工作当做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抓,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媚.广东省科普事业发展研究[J].广东科技,2006,(3):46-47.

第4篇

关键词:气象防雷 科普宣传 问题 策略

随着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也较之前有了明显增强,因此对于气象的了解有了更高的标准。当前社会各个行业领域,都愈发认识到气象防雷问题的重要性,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力度,这对于社会生活的正常开展以及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气象科普的必要性

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社会公民所需要一项基本素养,对于公民社会群体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1.有效提升社会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

现在,地球气候恶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多关注的焦点,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因为长期遭受的破坏,正频临危险的边缘。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全球性质的环境问题,气象与我们日常生活体现出愈发紧密的关联作用。今年来气候灾害事故为社会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这无疑给人们敲响了预示警钟,人们开始对气候的变化情况给予越来越多的注重,并自愿的投入到气象改善及预防的活动中来。通过气象科普的开展,对于社会公民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升的作用。

2.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提供基础

打造发展符合我国社会特色的气象事业最关键的就是要提升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质量。可以说在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根本原则就是坚持“为大众服务,造福社会”的理念。当社会的进步对于气象服务有了全新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在之前服务理念上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与改进,增加了对气象服务公共性、安全性以及资源性的强调,从这里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看到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发展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往我们所说的公共气象服务就只是局限于未来天气情况的提醒与播报。不过当前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也极大的推动了气象事业的前行,人们对于气象相关知识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二、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开展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科普宣传渠道较为单一

现在,在气象防雷宣传开展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采取集中化的形式。另外在加上一些简单的宣传渠道,这样以来导致气象防雷科普宣传较为单一,在创新问题上存在一定的欠缺。这样往往无法有效的抓住社会公众的注意力,所取得的宣传效果也就不够理想,所以必须要注重宣传形式的多样化扩展。

2.宣传思想理念缺乏创新性

从现在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所采取的方式往往还停留在传统阶段,宣传方法无法做到与时俱进,社会公众的参与度明显不足。在进行科普宣传的时候,首先有气象部门设计相关的知识框架,之后再实施宣传指导。不过该指导思想在原则上较为陈旧,很明显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与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往往无法取得可观的科普宣传成效。

3.宣传内容重点不够明确

当气象部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基础气象常识的科普,更主要的是要针对各个地区群众进行相关的知识传播,使传播内容重点给加的明确。比如说对于那些夏季雷雨频发地区的公众,就应该加大对雷雨天气相关知识的科普,以及传授公众正确的防雷措施,从而将雷雨天气所造成的社会损失降到最低。

4.专业人才资源有所欠缺

从现有的气象部门人力组成架构来看,能够有效承担起气象宣传任务的专业人才存在明显欠缺。一般而言,在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中,能够担负其宣传职责的专业人才都有其他的科研工作要开展,宣传往往只是作为兼职,这对于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有效开展及影响力的进一步深化造成一定的限制。

三、加大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力度的相关策略

1.实现科普知识内容及方式的多样化

科普工作重要的科学知识内容,首先要让人民群众了解雷暴灾害的发生及危害。雷暴对人们生活的危害主要是影响家电安全,所以预防感应雷显得非常重要。气象部门应该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宣传。增强人们对于雷电灾害的防御认识,将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2.开发防雷科普新渠道

气象科普工作应该和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密切结合,提高科普工作的全局性,实施具有计划性的整体策划,组织专业人员加强对科普手段及其效益的调查和研究。注重科普内容的实效性和适用性,提高科普工作的科技含量,结合本地的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实际生活情况,制定贴近人民群众和社会需求的科普工作计划。

3.将科普范围扩展到更大的领域

将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中心逐渐的转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信息传播较为闭塞的地区。针对那些气象灾害事故较容易发生的地方要投入充分的关注力度。通过宣传使当地人们对雷电灾害有更加清晰的概念,深化对于雷电危害的防御认知,同时传授他们雷电灾害发生时正确的应对方式。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气象科普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性问题。如何在当前实现气象科学知识的有效科普成为社会性的热点问题。在进行气象科普宣传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借助过去所累积的经验,同时还应该结合实际的工作需求及具体情况,在摸索中中前行,发现更多适合气象科普的全新渠道,并最终确保气象科普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第5篇

摘要: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在社会发展中与时俱进,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信息的传播由一对多变多对多,突破了传统的宣传模式。科普宣传员应从新定位自己的工作方式,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渠道,做好宣传工作。要善于甄别网上信息,把握好宣传导向。要掌握好网络信息的主动权,把握好度和时机。

关键词:科普宣传;思考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身科学教育。它主要功能是通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具有运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达到判断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和求真务实的科学世界观。这项工作,在我们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也在与时俱进,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论坛、博客、聊天室、移动通讯等新的方式对信息进行传播,突破了传统的宣传模式,新技术新信息传播由一对多变成多对多。面对这些变化,作为科普宣传员不能视而不见,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先进技术,从新定位自己的工作方式,不断地总结提高,并对宣传模式的诸多方面进行再思考。

一、传统的科普宣伟员要学会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渠道,做好出色的宣传工作

网络科普,是网络技术传播飞速发展的产物,是当今时代多元化的宣传理念。传统的科普活动,如现代科学、健身讲座、家居绿化、书画活动、再就业培训,后来又有了科普周、科普之夏、科普之冬、科普大篷车、科普伴你行、科普进社区等等,科普宣传员首当其冲、义不容辞地工作在第一线。但在当前,这种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已经不是各个宣传员的专利,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都借助现代网络及数码技术主动加入到科普宣传工作中,主动参与,主动宣传,体现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作为科普宣传专职工作者,更应该借助互联网这股东风,借助网络信息的即时性、海量性、互及方便性,筛选有使用价值的科普资料,增加信息渠道和信息量,以便把宣传工作做的更新鲜、更厚实、更有深度。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中,有311个地市、503个县、1198个乡镇建立了老科协组织,社区老科协发展到家772个,各分会直属团体增加到250多个,个人会员现在增加到60万人。勿庸置疑,网络科普的发展,对传统模式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为传统科普宣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互动性也为宣传者提供了方便的工作方法。由平时单方面策划宣传变成与更多的互动对象平等交流,可以使宣传工作更真实、更鲜活、更有说服力。

二、传统的科普宣辟员要善于甄别网上信息,把握好宣传导向

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容易让宣传工作者眼花缭乱,网络信息有它不规范、不严肃、多、杂的虚拟特点,是一个自由空间,任何人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信息,很明显缺乏科学依据,有不可靠性、不真实性。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时常关注是好的,作为主流宣传,就是在科学真实的基础上体现高新技术的主题,这是一种义务和责任。作为宣传工作者。在利用网络信息时要睁大眼睛,辨别信息的有用性和可用性,不能随手拿来就做宣传讲解,要牢记自己的职责,要有一种使命感,要服从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要从大局出发,做到“守土有责”,不能“网云亦云”。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对待各种新鲜技术、新信息,不能马上当作宣传作品,而要当成素材看待,经过严格核实后,真伪自见分晓,这样既能保证传统宣传模式的真实性,又能维护现代宣传模式的时效性,所以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智慧。科普宣传内容要把科技体现和人文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既要精确表达,又要引人入胜,宣传员要注意培养这种能力,增强深入浅出的表达能力以及拟写标题方面画龙点睛能力,撰写出让公众能看懂的科普文章,体现高科技宣传模式的导向作用。

互联网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习惯于从网上获取信息。美国《科技与工程指标》一项调查数据,当受调查者被问他愿意到哪里去获取专门的科技信息时,44%把网络作为第一选择,越来越多的科普活动选择了与网络有关的高科技手段,这项活动把学术研究、理论知识和普通老百姓的距离拉的更近。机遇就是时机,科普宣传员要利用好自己的特殊地位,把握好这种主动权,承载好新观念的展示者传播者。运用现代化的宣传方法进行宣传,从而使科普作品和内容走向千家万户,以社会化的形式起到普及宣传的作用。网络有互动性、共享性、形象性、趣味性等多种特点,宣传员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将传统的报告会、讲解、专刊、墙报等方式通过网络平台使其多元化、快捷化,集视、听、说功能与一体,让宣传在“润物无声”中完成。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度和时机一定要把握好,有高效的选择,才能合理设计网络内容和栏目,及时科学信息,以丰富多彩的知识贴近老百姓生活工作实际,要把知识性、思想性、服务性与趣味性溶为一体,将宣传理念转化为学习理念,将学习主体转化为百姓自己,高效的、全面的、优质的为人民服务,发展属于自己特色的网络宣传工作体系。

科普宣传员还可以利用网络心理活动的平等特性,进行有别于传统宣传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工作。网络科普的载体标示者未来科普发展的方向,在各个方面超出了原来传统宣传的方式模式,宣传活动正在让位于学习活动,大众本人就是学习的主体,成为科技时代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被接受者。科普宣传网络应进一步与社会接轨,扩展和丰富宣传内容,发挥信息化的共享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开阔视野和心胸打开新的视窗。随着科普宣传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网络化科普更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充分体现认知规律的内在要求,只有贯彻好这一科学理念,科普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的宣传效果才能更好实现。

第6篇

摘要:科学技巧普及工作,在社会发展中与时俱进,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随着互联网技巧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新技巧新信息的流传由一对多变多对多,突破了传统的宣传模式。科普宣传员应从新定位自己的工作方法,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渠道,做好宣传工作。要擅长甄别网上信息,把握好宣传导向。要控制好网络信息的主动权,把握好度和机会。

关键词:关于 科普宣传 思考

科学技巧普及工作是以进步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全民毕生科学教导。它重要功效是通过进步大众的科学素质,具有运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达到断定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和求真务实的科学世界观。这项工作,在我们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也在与时俱进,在不同历史时代有不同的内涵。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巧、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端以论坛、博客、聊天室、移动通信等新的方法对信息进行流传,突破了传统的宣传模式,新技巧新信息流传由一对多变成多对多。面对这些变更,作为科普宣传员不能视而不见,应当在必定程度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先进技巧,从新定位自己的工作方法,不断地总结进步,并对宣传模式的诸多方面进行再思考。

一、传统的科普宣伟员要学会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渠道,做好精彩的宣传工作

网络科普,是网络技巧流传飞速发展的产物,是当今时代多元化的宣传理念。传统的科普运动,如现代科学、健身讲座、家居绿化、书画运动、再就业培训,后来又有了科普周、科普之夏、科普之冬、科普大篷车、科普伴你行、科普进社区等等,科普宣传员首当其冲、义不容辞地工作在第一线。但在当前,这种多情势、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已经不是各个宣传员的专利,越来越多的普通国民都借助现代网络及数码技巧主动参加到科普宣传工作中,主动参与,主动宣传,体现出多元化的表现情势,作为科普宣传专职工作者,更应当借助互联网这股东风,借助网络信息的即时性、海量性、互及方便性,筛选有应用价值的科普材料,增长信息渠道和信息量,以便把宣传工作做的更新鲜、更厚实、更有深度。根据不完整统计,全国各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中,有311个地市、503个县、1198个乡镇建立了老科协组织,社区老科协发展到家772个,各分会直属团体增长到250多个,个人会员现在增长到60万人。勿庸置疑,网络科普的发展,对传统模式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为传统科普宣传供给了丰富的信息起源,互动性也为宣传者供给了方便的工作方法。由平时单方面策划宣传变成与更多的互动对象平等交换,可以使宣传工作更真实、更鲜活、更有说服力。

二、传统的科普宣辟员要擅长甄别网上信息,把握好宣传导向

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容易让宣传工作者眼花纷乱,网络信息有它不规范、不严正、多、杂的虚拟特点,是一个自由空间,任何人多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随便地信息,很明显缺乏科学根据,有不可靠性、不真实性。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时常关注是好的,作为主流宣传,就是在科学真实的基础上体现高新技巧的主题,这是一种任务和责任。作为宣传工作者。在利用网络信息时要睁大眼睛,分辨信息的有用性和可用性,不能随手拿来就做宣传讲解,要牢记自己的职责,要有一种使命感,要屈服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要从大局出发,做到“守土有责”,不能“网云亦云”。要时刻保持警惕性,看待各种新鲜技巧、新信息,不能马上当作宣传作品,而要当成素材看待,经过严格核实后,真伪自见分晓,这样既能保证传统宣传模式的真实性,又能掩护现代宣传模式的时效性,所以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智慧。科普宣传内容要把科技体现和人文紧密接洽在一起,做到既要准确表达,又要引人入胜,宣传员要注意造就这种能力,加强深入浅出的表达能力以及拟写标题方面画龙点睛能力,撰写出让大众能看懂的科普文章,体现高科技宣传模式的导向作用。

互联网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习惯于从网上获取信息。美国《科技与工程指标》一项调查数据,当受调查者被问他愿意到哪里去获取专门的科技信息时,44%把网络作为第一选择,越来越多的科普运动选择了与网络有关的高科技手段,这项运动把学术研究、理论知识和普通老百姓的距离拉的更近。机会就是机会,科普宣传员要利用好自己的特别地位,把握好这种主动权,承载好新观念的展现者流传者。运用现代化的宣传方法进行宣传,从而使科普作品和内容走向千家万户,以社会化的情势起到普及宣传的作用。网络有互动性、共享性、形象性、趣味性等多种特点,宣传员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将传统的报告会、讲解、专刊、墙报等方法通过网络平台使其多元化、快捷化,集视、听、说功效与一体,让宣传在“润物无声”中完成。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度和机会必定要把握好,有高效的选择,才干合理设计网络内容和栏目,及时科学信息,以丰富多彩的知识贴近老百姓生活工作实际,要把知识性、思想性、服务性与趣味性溶为一体,将宣传理念转化为学习理念,将学习主体转化为百姓自己,高效的、全面的、优质的为国民服务,发展属于自己特点的网络宣传工作系统。

科普宣传员还可以利用网络心理运动的平等特征,进行有别于传统宣传的心理健康教导的领导工作。网络于学习运动,大众本人就是学习的主体,成为科技时代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被吸收者。科普宣传网络应进一步与社会接轨,扩大和丰富宣传内容,施展信息化的共享资源,为宽大国民群众开阔视野和心胸打开新的视窗。随着科普宣传员素质的不断进步,网络化科普更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充分体现认知规律的内在请求,只有贯彻好这一科学理念,科普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的宣传效果才干更好实现。

第7篇

一、组织制度健全,队伍结构合理

为发挥科普教育基地对外服务功能,切实扩大科普教育基地对外影响,给全市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外科普教育活动场所。__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遵循服务青少年的宗旨和公益性原则,成立了科技教育基地领导小组,充实了科普教育基地工作人员队伍,建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养好的专兼职辅导员和管理队伍,明确了责任分工,建立健全了科普教育工作制度,并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宣传、工作措施,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与学校学生沟通工作,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增进学生对科普知识的了解,市教育基地又建立了同各中小学校的联系制度,每年不定期深入学校开展科普宣传,同时,长期保持了科普工作人员校外兼职制度,基地又有2人被市三中聘为校外科技辅导员。

二、科普宣传形式多样,活动突出特色

为积极加大科普对外宣传力度,丰富科普教育内容,我们在全免费形式的基础上,采取“迎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对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宣传。

一方面认真接待来访的青少年学生。自成立以来,__市科普教育基地实行全天候免费开放,先后接待了4000余名中小学生参观学习。如3月21日,市科普教育基地就一次性迎来了500多名中学生前来参观学习的,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了自动气象站、地震监测台和科普走廊等,并采用幻灯片等形式给同学们讲解了气象、天文、地理、地震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面对自然灾害开展综合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国庆假日期间,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对外开放,接待来自全市10多个不同小学的学生参观学习。世界气象日前后,全市多所中小学校约千余名学生应邀来到市科普教育基地学习,基地工作人员通俗易懂地向给学生们详细的讲解了气象、天文、防雷减灾等方面知识,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并表示:通过到气象科普基地的学习,进一步开拓了学生视野,增长了学生见识,丰富了学生科普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非常值得推广。

另一方面积极加大“送出去”宣传力力度,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每年,市科普教育基地都将组织3-4次防雷、天气预报、气象科技服务等专家为全市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宣传。在的科技宣传活动周中,受市地理学会和__三中的邀请,市科普基地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封明亮同志还亲自为__三中400多名学生和部分市地(来源:文秘站 )理学会会员做了一次生动的气象科普知识讲座,受到热烈反响。

三、软硬件设施完备,有效整和资源

基地硬件建设方面,在保证基本活动场所——气象观测场和多功能活动室的基础上,又将市气象综合业务会商室和市气象影视中心和市气象科普宣传文化走廊纳入科技教育基地范围,进一步拓宽了科技教育基地范畴,使前来参观的学生活动空间更大,并能了解到更多科普知识。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投入力度,在保证青少年活动专项经费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教育活动经费,制作了专门防雷、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科技服务、综合防灾减灾等知识的宣传展版,添置了投影仪、笔记本、数码相机等宣传用品,强化了基地配套设施。

在基地软件建设方面,安排了专门的科普宣传员和解说员,负责科普知识宣讲。为进一步提高宣传效果,更多、更好的为青少年提供服务,市科普教育基地又进一步加大了对基地工作人员和科普宣传员的培训力度,在组织系统培训的同时,积极派出科普人员到北京、南京等地学习经验。

第8篇

从1月14日起,重庆市各级科协组织在全市城乡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走近科技平安幸福”为主题的2013年迎新春系列科普活动。

日前,重庆市科协向各级科协组织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级科协组织从现在起至春节期间,广泛深入地开展以“走近科技平安幸福”为主题的2013年迎新春系列科普活动,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让广大市民过一个平安、幸福、快乐的春节。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为消防安全、饮食健康与食品安全、冬春季易发疾病的预防与急救、种植养殖技术等。活动形式为科普讲座、现场咨询、展板宣传、科普游园、科普表演、科普大篷车巡展、科技下乡、农村适用技术培训等。市科协要求每个区县科协至少在5个社区、园区、军营等组织开展活动。2012年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市级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先进单位和2013年重庆市科普示范社区申报单位应积极开展有关活动;有关市级学会、高校科协要认真组织专家、师生参与活动,积极策划活动内容,准备好科普资料,及时与主城区科协联系,安排好活动时间、地点和内容等。为了配合各级科协组织开展好活动,市科协统一组织编印了消防安全、饮食健康与食品安全、冬春季易发疾病的预防与急救等3种科普资料,下发各区县科协,同时提供展板和活动宣传横幅电子版供下载。

自市科协的通知下发后,得到各级科协组织的积极响应。连日来,各地科协组织,紧紧围绕“走近科技平安幸福”主题,纷纷组织开展科普活动。璧山县科协及时对全县迎新春系列科普活动进行了部署,县科协主席龙泽源明确要求各街镇科协要在1月31日前,组织开展1-2次科普宣传活动,并将有醒目标志的活动照片以及开展活动的相关情况及时报县科协,县科协还将此次科普宣传活动纳入2013年系统目标考核。酉阳县科协按照既定的送科技下乡和科技之春活动安排,以开展科普大篷车“五进活动”为主,因地制宜、展己所长地安排相关补充活动,力求使活动开展简洁、实用、有效。同时,为贯彻落实节俭原则,今年的送科技下乡和科技之春改变了以前年度的做法,不搞启动仪式,直接进入主题活动。云阳县科协充分利用科普大篷车车载展板展品和新县城几个广场、公园的科普宣传专栏,向社区群众宣传党的十八精神、文明礼仪之乡建设和食品安全、卫生健康、节能环保等科普知识,搞好“走进科技、平安幸福”集中宣传月活动。渝中区科协本次系列科普活动在全区12个街道、77个社区,上清寺街道科普活动中心,驻渝某部通信团,区内各中小学等进行。大足区科协在城区步行街,开展“送科技、送春联、送祝福”活动,举行“科普大篷车送科技下乡”活动,利用赶场日为镇街群众开展科技咨询、技术培训、义诊义检等。北碚区工艺美术协会到童家溪镇文化广场参加了 “三下乡送文化到基层”大型慰问演出活动,组织会员为群众送去了文化大餐。会员黄继琳、粱世惠两位重庆剪纸大师现场献艺,为乡亲们剪福字,剪喜字及十二生肖;会员朱渝生、蒲建禄等书画家桌前则围满了群众,他们以浓墨重彩之笔,为大家书写了:“一年美景春为首 万载幸福勤当先”;“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等100多幅积极向上的新春联,深受当地村民喜爱。

据市科协普及部相关人士介绍,今年,重庆市科协系统的迎新春系列科普活动由于各地重视,出现了准备早,部署周密,行动迅速,预计效果将会大大好于往年。

(来源:重庆市科协供稿)

第9篇

一、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具有城郊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区“奋力崛起、率先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全区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科教兴区战略落实到基层,对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全区上下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组织实施。

二、农村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科普工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围绕科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全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的根本理念,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紧密结合*区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三、农村科普工作的总体要求及目标

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重点工作对象。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提高农村青少年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村公众反对愚昧迷信,革除陈规陋习,识别和抵御的能力。

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内容,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树立和落实。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农村的特点,重点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观念和知识,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搭建农村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为主要工作方式,有效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科普工作,集成并共享科普资源,通过社会化的农村科普工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以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为农民和农村青少年提供科普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丰富农村科普资源,发展基层科普设施,使农村科普工作总体薄弱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使农民参与科普教育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四、围绕宣传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

科普宣传活动是增强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科技意识,在农村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形式,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科普的重要平台。要以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以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主体。要与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相结合,采用他们易于理解、容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内容和方式。要注重活动的策划和对活动效果的评估,把公众参与和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作为评价科普活动的主要指标。

要着力抓好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青少年科技传播等重点科普活动。要把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普宣传作为活动的重点。科技下乡活动要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形成动员科技工作者常下乡的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

加强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户建设,广泛开展科普示范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建集技术示范、科普宣传和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支持它们健康发展,发挥好它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五、充分利用各类农村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科技培训是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提高科学生产和科学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科普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技培训,注重培训工作方式的创新。积极与组织、宣传、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完成各级政府实施的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现代传播方式,积极参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学会、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以下简称农函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等在农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农技协是农村基层重要的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平台,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要坚持农技协“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联合相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扶持农技协做大做强,指导农技协发挥好科普示范作用。*期间,中国科协、全国性学会和地方科协将重点扶持1万个农技协。各级科协组织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支持,为农技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农技协得到各方面的服务。

六、围绕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提升的关键。各乡镇和基层科协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农村科技教育资源建设,结合地方特点开发与科学课程相结合的低成本科学体验活动,增强农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积极开展农村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培训,提高他们实施科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积极开展农村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宣传教育,在农村进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珍爱生命远离”、“预防艾滋病知识”等内容的巡回展览。针对经济困难、进城务工等家庭中农村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省、市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和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科技活动设施,在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农村学校科学课程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期间,中国科协优先支持“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在农村试点,同时支持地方科协开展农村科技辅导员、科普员培训。区科协要积极争取上级科协的支持。

七、围绕推进科普工作、促进区域科技进步,深化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活动

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活动是全面推进我区科普工作的重大举措,是通过推动科普工作发展促进区域科技进步,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

创建工作要以贯彻实施《纲要》、提高区域公众科学素质作为根本任务。要坚持“党政主抓、科协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优化科普工作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率先实现农村科普工作的有关目标。

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是科技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区科协要与科技部门加强在区域科技工作中的协调配合,逐步把创建科普示范城区作为实施“科技富民强区”计划的基础条件。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把农村科普工作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科普示范乡(镇)、社区(街道)、村创建活动,带动农村科普工作发展。

八、推进“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切实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

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活动站是在乡村组织农民开展科普活动的阵地,宣传栏是农民身边的科普信息窗口,科普员是根植基层、直接面对农民的科普工作者,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期间,力争在全区6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一站、一栏、一员”,并发挥有效作用。

要坚持新建、完善和利用相结合,主要依托农村中小学、乡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农村化技术学校、文化站、科技大院图书室、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等设施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技协等各类基地,通过充实健全其科普功能,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与农业、科技、组织、宣传、教育、文化、卫生、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共建,以争取财政资金和吸纳企业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科普宣传栏;主要在乡村科普组织中的骨干、基层干部、教师、科技人员、回乡知识青年等乡土人才中选拔乡村科普员,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开展科普活动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的骨干力量。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在工作指导、科普资料、设备、经费等方面,对“一站一栏一员”予以支持。区科协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对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进行具体指导、日常管理和培训,并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之成为农村基层科普活动的主要依托。科普活动站要定期开展活动,科普宣传栏要及时、定期更换内容,科普员要利用“一站一栏”开展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协对“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的支持。

九、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组织网络建设,支持基层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基层科协组织是科协面向农村开展科普工作的关键环节。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关心和支持基层科协的队伍建设,区科协要指导基层科协按照章程规定正常开展活动,发展乡(镇)、村级科协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加强业务指导、项目引导,优化工作环境,推动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发展。

加强包括农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农民技术人才,科协及所属学会、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的工作人员等在内的农村科普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农村科普中的突出作用,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下乡,与乡村、农技协等开展结对服务,支持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的项目。加强基层科协农村科普专兼职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加强农村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教育、传媒工作者、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科技青年志愿者和高校学生参加农村科普工作。

十、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营造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的良好环境

各级要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把科普工作纳入科技工作全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区划调整的实际,制定农村科普工作计划;制定和实施更多、更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发展的政策;经常调研科普工作情况,及时解决科普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将农村科普工作纳入各级部门目标管理和干部业绩考核制度。

各基层科协要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配合与协调,搭建社会化的农村科普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

第10篇

   宣传科普工作总结    开展科普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贯彻落实《科普法》任重道远。《科普法》颁布后,我们环保系统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科普法》,提高认识,同时按照县科协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环保工作,切实加大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和倡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创新宣传思路、形式和方法,在宣传环保法规、普及环保知识、推进公众参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领导重视,增强普及的力度

   作为科普宣传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做好环保科普宣传显得尤为重要。我局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制定了计划,专门成立了法宣科、环境信息中心,建成了公众环境信息网站——《xx环境》,与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等环保网站进行了链接,成为市民了解、获取环保政策、信息的窗口。创办了刊物《环境信息摘报》、《生态县建设简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深受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欢迎,成了环保知识、信息普及的好“帮手”。

   二、广泛动员,增强普及的广度

   公众参与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强大社会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意识日益增强。

   在机关,围绕十六大确定的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学习,以党校专题讲座、专家报告会为主要形式,与县委组织部联合办班,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利用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契机,通过会议、文件、讲座等形式,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中普及生态理念、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企业,先后举行五期关于生态示范区建设、清洁生产、循环经济、ISO14000论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等专业知识的培训班,乡镇分管领导、环保干事、各企业厂长、经理300余人次参加;还对全县重点企业的环保专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选送业务骨干到省市环保部门学习先进理念和经验。

   在学校,与教育局一同加强对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着眼“三进”(环保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中小学校开设生态环保知识课程,提高生态知识普及率,开展了以“创绿色学校、建绿色基地、写绿色征文、做绿色师生”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教育行动”,将创建绿色学校作为载体和抓手,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xx县第二中学完成创建省级绿色学校,xx中学、县实验小学等近10所学校完成市级绿色学校创建。

   在农村,使环境宣教向农户延伸,开展了环境宣传墙体标语进村镇、“环保知识下乡”等活动,加快生态村创建步伐,xx镇市级环境优美镇,xx、xx、xx等市级生态村创建顺利完成。

   三、用活载体,增强普及的深度

   近年来,我们以“6.5”世界环境日、环保“四进”等活动为契机,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生态知识,营造生态文化,增强生态理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活动日,我们每年“六五”都围绕普及环保知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分管领导在xx电视台发表讲话、在《今日xx》上发表署名文章,在新闻媒体通报了我县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在县城xx路步行街设立活动主会场,进行创建绿色家园宣传、咨询及投诉活动,展出环保宣传版20余块,发放宣传材料10000余份,开展万人志愿共建绿色家园签名活动,在xx路布置生态建设宣传一条街。开展环保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村镇的“四进”活动,重点宣传: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农业、无公害食品、室内环境污染、绿色社区创建、绿色能源等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内容;印发一批《市民环保知识手册》,组织了环境保护知识竞赛,在主要乡镇公路沿线显著位置粉刷适合农村和企业特点的环保标语,在镇乡居民区张挂环境保护挂图,散发环保宣传资料;联合县妇联、县计生委,开展“共宣国策,和谐发展”活动;联合教育局,在中小学生中征集“美境行动”设计方案;联合工、青、妇、科协,在xx镇、xx镇、xx港镇等十个乡镇,进行社区环保巡回宣传;组织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企业,进行“为企业办实事”回访,并作环保专题报告等等,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生态理念和法制观念,提高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

   宣传科普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加大投入,营造良好的科普宣教氛围

   经过多年来的科普宣传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在社区上下已蔚然成风,成为大家的共识。为了加强科普宣教工作的力度,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进一步推进科普宣教的广度和深度。社区专门成立了由分管领导负责的科普宣教工作领导小组,经常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布置落实科普宣教工作,研讨科普宣教的新思路、新方法,形成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奖励制度,大大提高了科普宣教工作的实效。

   科普宣教工作是一项投入大,产出小(几乎没有产出)的工作,但其直接影响到社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质量。本着一切从居民出发的思想,一年来,社区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仍挤出有限的财力加强科普宣教工作的设施建设,建成高标准、有示范性的“科普居委”,目前社区科普居委已达到全覆盖,科普居委不间断的举行各类科普活动,大大增加了科普普及教育面。如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青少年暑期科普制作,开办了心理碰碰车,青少年如何制定学习目标等科普讲座,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居民真正从自身开始学科学,讲科学。为进一步有效的做好科普教育工作,年内,我们利用这些优良的硬件设施,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并开办了各类辅导班。如信息苑在暑期举行了绿色网上行活动,通过边讲课边实践的方式让居民接触网络并利用网络增大自己的科学知识面。改造了社区图书馆,扩大了图书馆面积,为社区图书馆补充更新科普类图书。新增一个居民健身点,方便居民就近科学健身就近活动,为居民的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了便利。

   二、抓好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的业务培训

   科普工作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密不可分,科普内容涉猎范围广,内容丰富复杂,而我们的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不可能样样精通,抓好这支队伍的建设,落实培训工作,直接关系到社区科技教育质量。因此社区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科协的老师作科普知识讲座,对社区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开展系列科普讲座,这些讲座有效地提高了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的科普知识水平和科普辅导能力。这些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在社区内广泛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在培养居民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积极探索,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科普宣教工作贵在坚持,一年来通过街道,社区,学校多方联动的方式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为广大居民喜闻乐见的科普宣教工作。

   1、文体活动

   “全民健身、重在参与”。我们充分利用小区内各类文化资源,先后举办了各类体育比赛,全民健身操舞比赛“在欢乐中参与,在比赛中提高”这是居民们的共同心声。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赢得了居民群众的普遍好评。目前,在我社区内活跃着“夕阳美秧歌队、广播操健身队、门球小队”等完全由社区居民自发自愿组成的文体队伍,这些健康向上、有益有趣的各类文体活动均包含了科学健身的道理,同时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在,经过社区投资、精心改造后的社区各类服务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太空漫步机、平衡梯、单杠、健身扭腰机等大众体育设施让各族居民朋友们不出家门口就能随时地进行健身娱乐;社区图书馆、社区体质检测站站等不断完善的社区配套服务站更是让居民的生活变得极为便利。

   2、读书活动

   今年社区继续大力开展“科普知识进社区”,“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是我们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的主题内容。社区举办了“《要做就做最好的》读书交流活动”“《青少年保护条例》”知识答题活动,消防知识等活动。在参与中,居民们深深感受到:“读书让我更快乐”。

   宣传科普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宣传药品安全工作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普及药品安全科学知识,提高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能力,营造人人关注、支持、参与药品安全的良好环境,我局依照“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科普行动计划”的部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广泛宣传普及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现将有关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国安全用药月”行动启动仪式

   9月1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携手相关单位,在县政府广场举办了以“谨防网络欺诈销售假药”主题的“全国安全用药月”行动启动仪式和现场宣传咨询活动,拉开了为期一个月集中宣传活动的序幕。

   启动仪式在县政府广场举行,现场悬挂着“全国安全用药月xxxx县启动仪式”的横幅,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体同志、县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县xxxx药材有限公司等药品经营企业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仪式由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局xxxx局长主持,xx局长在讲话中介绍了开展此次药品安全宣传月活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提出了希望通过举办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开展药品安全知识“五进”活动、展示假冒伪劣药品实物等形式,采取各种宣传途径,营造出全社会关注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及消费信心。

   二、开展现场咨询活动,指导百姓维权

   启动仪式结束后,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人民医院、县xxxx医药药材有限公司等单位组织开展了现场咨询活动。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立了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及业务咨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咨询、药品真假鉴别及投诉处理咨询等3个咨询组,向群众宣传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提高办事效率、便民利民的各项措施;积极向群众宣传如何合理使用药品,指导如何进行消费维权;现场展出假劣药品样品20多种,指导群众如何识别真假药品。县人民医院和同安医药药材有限公司也积极参与,派出专业人员设立咨询台,向咨询群众详细讲解了常见药品不良反应,夏季合理使用、储存药品,如何分辨保健食品和药品等知识,免费为群众提供测量血糖及血压服务,指导群众安全用药。此次宣传活动共散发宣传册400余份,展出展板3块,接受群众咨询70余人次,活动受到过往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走进基层、社区,宣传药品安全知识

   我局以宣传贯彻《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为主线,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强化科学监管理念,拓展药品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工地”载体,将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送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乡村和工地等社会各个方面。在两个月的宣传活动中,共开展集中宣传活动4次,深入社区、学校、农村等基层宣讲9次,组织药品安全讲座3次,悬挂宣传横幅52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电视台播放新闻1次,专题片1期,发挥了良好的宣教作用。

第11篇

关键词: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现状对策

前言

气象防雷工作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和工农业的生产,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党和国家政府也对气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更具体的要求,积极推进气象工作的基础建设,造福社会和广大的人民群众。

1 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的现状

1.1 科普工作相对薄弱

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气象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播报天气,没有其他内容。因此,会对气象部门的工作产生很片面的认识,导致人们对防雷工作的重要性不够重视。气象部门的防雷科普工作由于人员少,所以宣传次数有限,而且质量不高,内容也比较单调。一般情况下,介绍暴雨、大风、干旱等大范围灾害性天气比较多,而对于具有随机性的雷电灾害宣传相对比较少,关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内容也很少,特别是指导人们利用科学的知识和气象信息进行防雷减灾教育宣传工作没有进行很好的发挥。广大群众掌握的基础的防雷减灾知识,一般都是通过阅读书籍和报纸获取的,来自于电视、手机及气象工作人员的面对面宣传是非常少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与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衔接相对较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有很大的距离[1]。

1.2 宣传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的气象部门所采用的科普宣传工作形式单一,内容十分有限,一般都是通过气象部门统一的制定一些需要普及和宣传的防雷信息,通过开放气象站、建立科普教育基地等手段进行宣传,宣传的手段还是比较传统的,没有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跟不上时代社会发展的步伐,做不到与时俱进。大多数气象部门采用的手法还是依赖传媒,以报刊书籍的发行为主要手段,但是时代在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对于书籍的阅读量越来越低,人们一般都是通过网络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并非是报纸和书籍。因此,这种单一的科普宣传手段是根本达不到宣传的目的的,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很难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

1.3 宣传科普范围不广泛

受到人力资源和经费的限制,防雷减灾的宣传科普工作实施范围并不广泛,城乡存在较大差异,气象部门通常都是把工作的科普宣传工作的重点放在城市中心人群集中的地带,对于那些边远落后的地区和偏远的农村并没有进行相关的防雷科普宣传工作,或者是蜻蜓点水,太过于形式化,导致这一部分地区的人民群众防雷减灾知识意识十分薄弱,没办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1.4 气象科普人才的缺乏

目前,在气象部门工作中,宣传科普工作的主力军依然是专家级的人员,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庀笫乱档目蒲泻凸ぷ魅挝裰校专业的气象科普人员是极度缺乏的。这一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开展,所以,一定要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气象宣传科普专业或兼职队伍,这关系着气象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气象宣传工作能力的提升,是十分关键的。

1.5 宣传的重点不明确

受到天气、地域和地形的影响,各个地方出现的雷电天气也是不同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气象部门在开展防雷工作的宣传时,不仅要重点强调防雷基本知识,同时要根据特殊的地区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宣传,使其充分掌握防雷知识,能够自如的面对突发雷电天气。特别是雷电多发的地区,一定要提高当地群众的防雷意义,最大程度地减少雷电对于人身安全以及财产的损失。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往往忽视了这些原因,导致相关的气象部门找不到宣传工作的重点。

2 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主要对策

2.1 对气象宣传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进行创新

随着科技水平与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气象防雷减灾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不同行业、不同的生活环境背景、不同的知识文化程度等因素,导致了人民群众对于了解防雷减灾内容的目的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在气象部门开展防雷减灾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工作的侧重点,并且根据不同的大众需求,对宣传科普的指导思想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关于卫星电视类减灾工作,在一些落后且偏远的山村地区,由于受到网络通信的影响,很多的电视信号接收器都是放在室外的,一旦遇到雷电阴雨的天气时,这种电视信号接收器就会成为雷电攻击的主要目标。因此,在防雷减灾工作开展时,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当做重点,提出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可以安装避雷装置等,从而有效的起到了防止雷电的作用[2]。

2.2 抓住宣传重点问题

最近几年来,全球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我国的很多地区都相继开始出现变暖等不同天气的现象,同时还会出现连续性的强降雨雷电天气,有很多地区的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宣传科普防雷工作没有做到位,特别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山村地区,对于防雷的知识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的,使其存在着非常大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因此,在防雷减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找到工作重点,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对于偏远地区进行重点宣传,在遭受雷电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避免雷电给人们带来了损失和危害。

2.3 气象宣传队伍的要壮大

对于宣传队伍的培养一定要重视起来,并且在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气象科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其工作素质能力,使他们能全方位的了解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掌握这方面的基础知识,自觉积极地投入到防雷减灾宣传科普工作当中去。另外,相关的气象宣传部门,一定要明确每一位员工的岗位职责,对宣传工作进行有效详细的划分[3]。

2.4 宣传手段要多样化

在这样一个高速运转的信息化社会,信息网络在很大的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日常工作与日常生活,给人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因此。气象部门的防雷减灾宣传工作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时展需要,摆脱传统的单一的宣传手段和方法,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和不同喜好,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喜闻乐见、轻松的传播形式,将内容新颖和丰富的防雷减灾知识传播给社会公众。例如,可以编辑一些有关于气象防雷减灾方面的知识的短信息到公众的手机上去,还要善于利用微信微博等热门软件,每天一些相关内容,组织一些关于气象防雷方面的知识大比拼活动,还可以通过先进的网站技术传播这方面的知识,还要不定期的进行各种各样的防雷知识培训等。这些先进科学方式和宣传手段,更适应时展,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更能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因此,宣传手段的多样化,对于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很有意义,从而能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防雷减灾知识,工防雷作的意义得到体现。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气象部门的防雷减灾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防雷减灾宣传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所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存在一个摸索前进的阶段。在实际的科普宣传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政策,从而更加有效的把防雷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梁凤云,旃珏吟,刘慧欢.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现状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5,37:231-232.

第12篇

根据《州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要求开展好州科普日活动的通知》(迪科协发〔〕10号)文件精神要求,充分发挥科协工作职能作用,拓宽工作思路,构建科普平台,联合广大科技部门,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科普效应,进一步形成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任务明确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科协办发〔〕7号和迪科协发〔〕10号文件精神,县科协及时制定活动草案并及时向县委作了汇报,县委及时作了指示,分管科协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秀萍同志于8月17日组织召开了协调会,对要求参会的15个部门要按照县科协草拟的活动方案,联合、协同举办好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同时,要求牵头部门要认真做好科普日活动工作总结。宣传部门要做好宣传报道,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和了解全国科普日活动。

二、主题鲜明,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9月20日上午,县念萨街广场呈现了一派欢乐的景象。“倡导低碳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共建和谐”为主题。“全国科普日活动”二大条横幅,以及来自县科协、科技局、林业局、卫生局、水务局、文体局、气象局、环保局、司法局、自然保护局、盐政等十五个部门的30名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身背“全国科普日活动宣传红绶带”,在一条长龙似的咨询服务台一字摆开,形成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广大市民。特别是15个部门按照科普日活动主题编制的科普宣传资料:“携手共保美好家园”、“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环保科普知识”、“云南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知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消除典缺乏危害健康教育宣传手册”、“云南科技报专刊”等5000多份科普资料和100多份宣传挂图,以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简明易懂的特点易于群众接受。30名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向过往市民分发宣传中,积极为群众咨询解答,让群众满意,感受到科普就在你我身边。

三、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一)围绕主题,营造了氛围

我县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参加单位多,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30多人;参加活动的农民、学生、机关干部和城市居民达500多人次。同时,宣传标语、宣传资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不局限在念萨街广场,还延伸到农贸市场及副街,营造了科普日活动氛围。

(二)搭建科普平台,整合了科普资源

今年的科普日活动充分体现了大科普的氛围。县科协虽然人少,但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发挥协调职能,是能整合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形成科普大舞台,实现科普工作双赢、多赢的局面,拓展了科普活动范围。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