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研究报告

区域经济研究报告

时间:2023-06-16 16:05: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经济研究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经济研究报告

第1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69元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1)》

2011年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深化阶段和“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基于此,《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1》的主题是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对西部大开发进入深化阶段西部重点经济区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行分析研究。

“西部重点经济区发展研究报告”是以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深化阶段以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由前十年以全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经济发展初始条件为主逐渐转向后十年以重点经济区率先突破和改善民生为主的这一战略转变为背景,重点对西部地区具有发展潜力的六大经济区,包括呼包银经济区、兰西格经济区、兰白经济区、陕甘宁经济区、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黔中经济区的发展基础、发展重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加快各经济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者:刘国斌编著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定价:49.8元

《县域经济学》

县域经济是近十年才有所开拓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虽然时间较短,但成就喜人,已经逐步从早期的案例介绍走向规律总结。而眼前的这本书,应该说是县域经济研究满园春色中的一枝奇葩。

本书特色之处在于从县域经济活动的运行入手,探讨了县域内经济及其与区域发展、区际关系等的内在联系。

作者:王等主编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价:22元

第2篇

 参考文献

[1]黄崇珍,杜蓉.电子商务下第三方物流研究[J]信息技术,2004年11月,第28卷第11期

[2]崔介何主编,《电子商务与物流》,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3]张晓燕.对中国B2C电子商务发展思路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5年9月(中),总第443期.

[4]张铎,林自葵.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谭清美,王子龙,城市物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以江苏南京为例,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1期

[6]王健,方佳林,美、日、欧现代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启示,东北亚论坛,2005年02期

[7]王淑琴,陈峻,王炜,城市现代物流系统布局规划研究——以扬州市为例,规划师,2005年02期

[8]梁燕君,《电子商务物流新旧模式之比较》,商品储运与养护,2009年第五期

[9]王文斌,马祖军,武振业,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1期

[10]李辉民,现代物流的形成趋势与对策,集装箱化,2009年04期

[11]汪鸣,冯浩,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及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12]张林红,陈家源,新世纪我国航运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探讨,世界海运,2011年05期

[13]王成钢,陈登斌.B2C电子商务配送系统建设[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2008.

[14]仲岩,芦阳,李霞.电子商务实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5]常连玉,陈海燕.B2C电子商务配送模式的思考[J].物流技术.2010(8).

[16]孙勇.我国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0(7).

参考文献

[1]张洪斌,赵玉敏.我国快递业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J].中国物流.1999.

[2]李炎.当前形势下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物流发展策略[J].中国商贸.2009.

[3]French,W.BetweenSilences.AVoicefromChina[N].AtlanticWeekly,1987-8-15(33).

[4]晏敬东,石银萍,李谦.我国快递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

[5]赵玉敏,张洪斌.中国快递市场发展研究报告[J].2006.

[6]常楠.中国民营快递业SWOT分析及选择[J].商业周刊.2010.

[7]Heider,E.R.D.C.Oliver.Thestructureofcolorspaceinnamingandmemoryoftwolanguages[J]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1999,

[8]李谦,吕利平,晏敬东.我国快递业的产业环境分析[J].商业经济.2010.

[9]Gill,R.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M].London:Macmillan,1985:42-45.

[10]周艳军.我国快递业品牌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财贸经济,2001,(05).

[11]沈玉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2001.

[12]罗德曼.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与控制[J].2006.

[13]WilliamBronchick.RayCooper.HowToSellAHouseFastInASlowRealEstateMarket:A30-DayPlanForMotivatedSellers[M].Wiley,2008-10-08.93-187.

[14]PorterErisman.ALIBABA’SWORLD[M].Macmillan,2015-05-07.27-83.

[15]吕晓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瓶颈及解决方案[J].科技论坛.2008.

[16]谢勇,廖佑莲.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物流技术.2008.

[17]李善伟.电子商务下网购物流配送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00.

[18]魏斐翡.基于网上消费者风险的快递服务满意度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

[19]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J].2000年.

[20]朱闪闪,方威.我国农产品流通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讨[J].湖南省市场学会会暨.2010.

[21]王艳玮,王拖拖,常莹莹.生鲜农产品网上超市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研究王艳玮[J].经济与管理.2013.

[22]于文静.我国将支持涉农电商推动农业跨越式发展[J].2015.

参考文献

[1]黄崇珍,杜蓉.电子商务下第三方物流研究[J]信息技术,2004年11月,第28卷第11期

[2]崔介何主编,《电子商务与物流》,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3]张晓燕.对中国B2C电子商务发展思路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5年9月(中),总第443期.

[4]张铎,林自葵.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谭清美,王子龙,城市物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以江苏南京为例,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1期

[6]王健,方佳林,美、日、欧现代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启示,东北亚论坛,2005年02期

[7]王淑琴,陈峻,王炜,城市现代物流系统布局规划研究——以扬州市为例,规划师,2005年02期

[8]梁燕君,《电子商务物流新旧模式之比较》,商品储运与养护,2009年第五期

[9]王文斌,马祖军,武振业,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1期

[10]李辉民,现代物流的形成趋势与对策,集装箱化,2009年04期

[11]汪鸣,冯浩,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及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12]张林红,陈家源,新世纪我国航运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探讨,世界海运,2011年05期

[13]王成钢,陈登斌.B2C电子商务配送系统建设[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2008.

[14]仲岩,芦阳,李霞.电子商务实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第3篇

[关键词]“人口红利” 转型问题 必然性

一、“人口红利”助燃东莞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东莞现象是中国经济改革大潮中一朵耀眼的奇葩,它富可敌省却倍受争议;它的财富和提供的机会吸引了成千万打工者的聚集。广西日报记者唐广生曾这样对东莞赞赏地描述:东莞“1985年9月撤县设市,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20年来经济以平均22%的速度快速增长,财政收入每年递增近30%,人均存款余额超过6.4万元。用2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能走完的路,成为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1988年东莞三来一补企业3420家,三资企业528家.而到了2007年末三来一补及三资企业达到了23074家,GDP达3000亿元,财政收入达539.54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025元,人口从不到200万人发展到今天的近1200万人,”就是对东莞发展模式持怀疑态度的《中国青年报》记者李忠志对东莞发展不得不发的感叹。

出现这一经济奇迹的主要原因除了是东莞人抓住了世界,特别是香港,台湾企业转移的时机,筑巢引凤,依托区域位置的优势,以土地换投资的经济策略外,充分享受了中国近20年的人口红利也是东莞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

所谓“人口红利”主要是指人口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被抚养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不断升高的一段时期。产生“人口红利”的原因在于,人口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转变的过程中,死亡率往往先于出生率下降,从而造成人口在一段时期内高速增长,当出生率也下降到低水平后,人口会因高速增长期间出生者进入劳动年龄而形成一个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比较高的年龄构成,这样一种人口结构因为大大有利于经济增长而被形象地比喻为人口所带来的一种“红利”。而且,相对于中国外向型经济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和长三角这一事实,东莞几乎是享尽了全国的人口红利。极低的劳动成本极大地吸引了外资的眼球。庞大的劳动大军助燃了腾飞中的东莞经济。

二、“刘易斯拐点”突袭东莞经济

2004年东莞已经出现了民工荒,特别是2009年以后,民工荒已经严重影响了东莞经济的发展。而事实上与此同时,也正是人口学上“刘易斯”拐点在中国出现的前后。从劳动力无限供给到稀缺,人口学家称之为“刘易斯转折点”。事实上,“十一五”期间,从总量看,2004年至2009年,是我国非农产业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平衡期,以后将持续下降。这就是说愈演愈烈的“民工荒”将不再是周期性的,政策性的“荒”,而是一种相当长期的发展趋势性。尤其随着全国对外开放走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发展,许多地方在承接国际大企业和新兴产业方面都各有所长,使得东莞独占全国人力资源的优势不复存在。东莞经济失去了人口红利的助燃剂。

三、东莞经济的特点使其受“刘易斯拐点”的冲击尤为严重

众所周知,东莞至今所引进的产业仍是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为主,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对整个产品的研发及定价几乎没有发言权,使得产业成长空间被动受到挤压,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差,未能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尤其在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处于落后地位。这种产业特征意味着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的重要筹码,失去了人口红利的支撑,就会出现大量类似于合俊鞋业倒闭的情况。因而东莞经济要再造辉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历史的一种必然选择。

四、东莞制造转型为东莞创造

其实,东莞市政府早对这种模式的隐患有足够清晰的认识。在1993年市政府的经济研究报告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下列论述:“展望未来,东莞将沿着产业升级的轨迹,不断地将产业结构推向更高次。我们将不断提高工业的科含量,大力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确立第三产的主导地位;巩固和提高农业的发水平,到2005东莞三大产业的比值将从1992年9:51:30变为4:28:68”。

但是转型是痛苦的,弄不好从腾笼换鸟变成鸟去笼空。事实上东莞从宏观上已经具备了产业转型的条件。正如暨南大学顾忠华先生所述:“区域经济总量绝对值的迅速扩张和相对值的高速增长,大大扩充了东莞市的经济实力。按照S・库兹涅茨和H・钱纳里等人对实现工业化的经济增长阶段的划分标准来看,东莞己步入工业化后期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具备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

然而转型过程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为主导,政府手段为辅助的原则。同时特别要结合产业和金融的时代背景加以调节转型节奏,将转型阵痛降到最低点,维护社会的和谐,回归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我们欣喜地看到2010年东莞经济的转型已经初见曙光。

参考文献:

[1]唐广生:《舞好外向型龙头 从东莞20年经济发展得到的启示》2004.2.26《广西日报》

第4篇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作用;依据;主要内容

中图分类号:U442文献标识码: A

可行性研究是在建设前期对工程项目的一种考察和鉴定,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综合的技术经济研究和系统分析,通过技术经济论证,作出是否进行该项目的决定(可行或不可行)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是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的主要依据。

可行性研究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在应用上具有普遍性,但其内容和深度随行业、项目性质、工程类型、规模大小、复杂程度、涉及范围等不同而不同,随具体研究对象变化而变化,因而又具有特殊性。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所有与拟建项目的投资效果有关因素的综合研究分析,以避免或减少项目投资决策的盲目性,提高建设投资的综合效益,它是保证建设前期工作在项目管理方面,达到项目选择准确、方案科学、工期合理、投资可控、效益较好的前提。

1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1.1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在项目投资决策和项目运作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主要是投资体制的改革,在建设工程中尤为突出。可行性研究就是基于此,它是解决工程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如何进行投资的问题,是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所依据的决策性文件。目前的投资格局被打破,原来由政府财政进行统一分配投资、并由单个业主(建设单位)无偿使用的局面变成了多元投资的格局(由国家和地方、企业和个人等多方投资)。

1.2由国家审批部门批准的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建设单位用以筹措项目资金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项目或向国家申请补助资金的项目,同时也是吸纳其他投资者合资的充分的理由根据。向申请国家补助资金或银行申请贷款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是必须向相关管理部门报送的。只有国家有关部门以及银行对可行性研究的审查通过了,工程项目的确可行被确认后,贷款或资金补助才能被审批同意。一些金融机构,例如国际金融组织(世界银行等)以及我国国家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等工程建设申请贷款的前期决定性条件就是必须提交可行性研究。

1.3编制项目初步设计的依据依然是可行性研究。建设的项目实际性的建设蓝图都是通过初步设计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规划出来的,即针对下列内容进行详尽的设计与规划,如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工程的建设规模、工程实施的具体技术方案、工程的坐落与总体布置、工程设备的选型、工程建设工期、建设工艺流程、工程投资概算、施工劳动定员、以及工程的三废治理等。由于建设工程,特别是大中型建设项目,涉及投人资金的数额大、工程规模大、工程范围广,需要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繁多,如果可行性研究工作做得不完备和科学,势必会可能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影响带来深远的不良反应。所以可行性研究是编制发展计划、技术改造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并进行调控管理的各级计划综合部门对建设工程项目监管的必要手段。因此,无论项目的大小,初步设计不能违背可行性研究的分析理论和结果,并严格依照其进行设计、编制。同样可行性研究内容也务必要详细、全面、科学,因为它在国家编制社会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计划,对固定资产投资调控管理中起到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

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要求

2.1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研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并决定该工程项目实施的可能性。可行性研究必须在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指导下完成,并且,各种技术资料的辅说明也是必须的。由于可行性研究涵盖范围比较广泛,所以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经济建设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投资政策、产业政策、指导方针政策、工程任务,部门与地区经济规划,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等;项目建议书的批准文件的以及一系列在项目建议书通过批准后协商签订的意向性协议等;由国家颁布的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国家关税政策和进出口贸易政策;由国家批准的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工业基地规划、资源报告、以及区域规划等;当地的拟建厂址的社会、经济、自然等基础资料;有关国家、地区行业的经济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法规、法令、标准定额资料等;以及包含种类繁多的市场信息和涉及风土人情的市场调研报告。

2.2可行性研究的要求

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一种综合方法,是一种通过对项目涉及的各类信息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并对拟投资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论证与分析,从而进行正确决策、判断其可行性与否的研究活动。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是基本项目投资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保证投资项目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最佳经济效果的科学方法。所以就必须对以下几点问题做出解答:①本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②经济上效益是否显著;③财务上是否赢利;④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资源;⑤需要多长时间建设;⑥需要多少投资;⑦能否筹集到资金。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

3.1内容真实

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内容以及反映情况的数据,必须绝对真实可靠,不允许有任何偏差及失误。其中所运用的资料、数据,都要经过反复核实,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3.2预测准确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具有预测性及前瞻性。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也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3.3论证严密

论证性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要使其有论证性,必须做到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包括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两方面。

可行性研究工作关系到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涉及国家和区域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可行性研究工作必须保证其研究内容和成果的公正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4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论证,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根据《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可行性研究分为很多方面,该规定是由国家计委颁发的。具体方面如下:

4.1项目摘要。工程项目内容的简要性说明,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设规模、建设年限与设计方案、运行费用、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等。

4.2工程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

4.3市场分析及预测。重点包括工程项目的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现有运营能力调查与分析、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等。

4.4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状况,人员状况,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体制,现有配套仪器设备和现状建筑设施等。

4.5工程项目地点选择分析。工程项目建设地点选址要落实具体地块位置,并对与工程项目建设内容相关的区域内的建设条件和基础状况加以描述,要直观准确。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占地范围、项目资源、具体地址位置(要有平面图)、运输、交通、通讯和水文地质、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等条件,以及其它公用设施情况等。

4.6工程建设技术方案分析。主要包括项目主要技术工艺参数与技术工艺流程、技术来源及技术水平、主要设备选型方案和技术工艺比较等。

4.7工程项目建设总体布局、总体规模、和工程项目的具体目标、任务情况。

4.8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内容。项目建设内容重点包括配套仪器设备和土建工程等。要逐项按要求详细列明各部分建设内容及相应规模。土建工程:详细介绍土建工程名称、单位、建筑结构、规模、数量及工程造价。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应与项目建设功能与属性相匹配,如果,分期建设或另有特殊原因的,要特别加以说明。公用工程:如水、暖、电等,以及场区工程要有具体工程量和工程造价说明。

4.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分类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估算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并加以汇总,在可行性研究中要明确投资筹措方案。该部分工作要依据建设内容和现行的相关建设标准或规范执行。

4.10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建设的具体期限在可行性研究中必须明确,要切实的根据勘察设计、工程建设工期、试运行等全过程所需的时间要求和进度要求,来确定最佳的工期进度和最优质的实施计划方案。

4.11环境保护。在可行性研究中必须提出环境保护方案和工程实施中采取环境保护的措施以及因此所必须的费用。对整个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安全可靠的无害化处理。

4.12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期间、项目建成后、运营期间的组织管理职能与机构、人员配置、运行机制等;同时要对各期间的的成本费用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成本费用的合理方法。

4.13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对工程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测算与分析。尤其是对项目建成后的运营能力、开发和新增固定资产,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进行量化分析。

4.14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改进建议。

结语:

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的作用贯穿在项目推进的各个阶段,无论是工程项目的前期筹建,还是在建设实施中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对准备建设的工程项目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的论证,并进行定址、定量、定人、定时、定性、定价的综合分析,为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以及国家资金的投入起到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

所以,做好筹建前期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个环节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的工作做的不细,将会导致决策失误。不仅会在经济效益上给国家、社会、投资方带来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还会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的影响。工程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手段就是以评价项目决策阶段项目的合理性、科学性、获取效益的能力,并以此来防止决策失误,避免投资浪费的同时保证工程建设和运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邹坦、郭春翔,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可行性研究的探讨,科技广场,2008,(06)

第5篇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立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科研项目是企业、高校、科研院等主体开展科研的主要客体之一,是科技创新实现的重要形式,因此,必须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能力。由于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过于重视规模和数量,而忽视对项目过程的管理,导致科研项目“虎头蛇尾”等现象的产生,而项目管理重视具体执行过程中的细节,所以为了保证科研目标的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科研成本的降低,必须将项目管理应用于科研项目中。

一、科研项目及相关概述

(一)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重大新管理技术之一。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项目管理已逐渐应用于商业和研发、军事、工程等各项活动。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认为项目是指组织中所有具有一次性、有头有尾而非持续性的工作或项目是为达到一个特定目的而将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结合成一个短期的组织。项目管理则是将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的要求。其内容包括: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采购及合同管理、项目综合管理。这些内容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即项目的概念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终止阶段。

(二)科研项目管理

科研项目是指为探索自然界事物变化的规律或者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提供某项服务,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所进行一次性的探索活动。以科研项目为对象,通过组建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的组织,并通过高效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有效的配置并充分利用资源,对科研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进行动态管理和目标管理,最终实现科研项目目标的一系列活动就是科研项目管理。

本文将引用的案例是西华大学对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的扶贫项目,该项目交由西华大学管理学院战略研究所具体操作。该科研项目要求战略研究所在2013年4月初至6月底,完成高坪区的全域产业规划,具体包括高坪区25个乡镇的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以及高坪区的全域产业总体规划。为此,该研究所在其所长A教授的领导下,成立了以他为项目负责人,包括四名教授,11名研究生在内的高坪区全域产业规划项目组。

(三)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中应用的必要性

1、科研项目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共性要求

科研项目管理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保证科研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达到最优化,同时尽量减少项目失败的风险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因此,科研项目与其他项目相似,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同时为了实现项目目标而成立的科研项目课题组与项目管理中的项目团队结构基本相似,项目管理中的目标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也是科研项目急需引入和强化的内容。可以说,项目管理非常适用于科研项目的管理。

2、科研项目特殊性要求

从科研项目的定义可以看出,科研项目也具体一些特殊性:首先,过程的不确定性。由于科研项目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其期望的最终研究结果和实现这个研究结果的过程是不确定的,因此科研项目的启动、计划、执行、结束和评估五个阶段的任务是重叠反复的;其次,项目成果的不可预见性。由于科研项目的创造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项目的结果难以预料,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产生超乎意料的成果,也可能由于与实际的脱节,达不到科研预期目标;最后,运作的风险大。科研项目是一种探索性的工作,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导致其研究的最终输出和实现输出的过程都很难预料和把握,因此面临的风险大于普通项目。因此,为了保证科研项目在预期周期内高质量低成本的实现其项目目标,必须将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管理工具应用于科研项目。

二、科研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愈显重要,包括企业、科研机构等在内的各主体都十分重视科技项目。但是科研项目本身的特殊性,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进度情况及完成质量等受重视不足,导致有些科研项目进展拖后,成果不过关或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科研项目进展控制困难

项目计划的制定是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科研项目的计划制定同样是其得以实施的前提,但是由于科研项目计划的制定缺乏相应的标准,造成了科研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匹配等现象的产生。[]加上科研项目的不确定性,使得科研项目的进度不想工程项目可以准确的进行控制,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实施。

(二)团队建设困难

与一般的项目不同的是,科研项目的研究人员或者课题组成员对于经常从事的研究领域往往比项目管理者了解更多、理解更深,因此研究人员在做出某些决策时比管理者有更多的决策优势和发言权,这种知识实施的方向不对称各项目管着者树立管理权威,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带来难度和困难。同时,在科研项目中,课题成员往往希望比其他人优先获得某些知识或者赢得其他成员的认可,而造成科研项目成员之间的过度竞争,不利于项目成员之间的合作。

(三)科研项目监督力度不足

对于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一般是由政府或者企业等委托,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委托方虽然会根据合同的进展对项目组进行监督,同时科研机构内部也存在管理部门,对项目实施的进展及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但是对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督机制并不够完善,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动态的监督管理。以《南充市高坪区全域产业规划》项目为例,委托方高坪区专门成立统筹委与该项目组进行对接,负责该项目组所需资料的收集以及项目组实地调研时的接待联系工作,并在项目结束前即六月底验收成果,但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并没有相关的项目监督工作,虽然项目组提供了相应的时间安排,但是对于其是否按照计划进行并没有实际的考核指标。

三、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中的实践应用

根据科研项目存在的问题,结合项目管理的相关管理思想及管理方法,并结合《南充市高坪区全域产业规划》项目,提出相关的实践应用。针对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知识方向不对称,提出构建基于项目管理人的管理团队;提出使用甘特图法控制科研项目进程等。

(一)基于项目负责人制的矩阵式科研团队建设

由于项目的一次性,以及科研项目对于项目成员的知识结构要求比较全面,加上成本的制约,因此科研项目的成员并不能也不必及时培养,应该从其他部门临时选派人员参与。以《南充市高坪区全域产业规划》项目为例,该项目的负责人是战略研究所所长A教授(主要负责战略管理、区域经济研究),根据上层领导的要求,将管理学院办公室主任B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经济管理学院前院长C教授(主要从事经济贸易研究)、管理学院教授D教授(主要从事文化旅游研究)以及党办主任E教授(主要负责区域经济研究)集中成立项目组,根据高坪区的行政地图划分区域,分别负责相关乡镇产业发展的规划,为了更好的完成项目,每位教授自行选择研究生,负责协助资料的收集、整理。由于项目成员来自不同的背景、有强烈的个人利益动机和自主欲望,因此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是将项目成员转变成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同时为项目成员留有发展空间,也就是说项目负责人已成为项目的指导者、激励着和监督者。

同时,科研项目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必须通过成员间的密切协作和不断探讨才能完成。因此,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成员与负责人之间的沟通,还要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信息的交流,并沟通要贯穿项目的整个过程。

(二)甘特图在科研项目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甘特图又称条状图,由亨利・甘特于1910年开发的,其内在思想简单,是由多个条状图组成,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活动项目,以一段横向线条表示一项工作,通过横向线条在带有时间坐标的表格中的位置来表示各项工作的起始、结束时间和各工作的先后顺序,整个项目进度都有一系列的条状图组成。该工具简单明了直观的表明任务计划什么时候进行,并时时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方便项目负责人及时发现偏差,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据此,在《南充市高坪区全域产业规划》项目初期,制定项目计划时,就绘制了该项目的甘特图,并在相应的时间每项活动结束之时,在改图中绘制相应的实际进展,出现偏差时及时调整。比如在2013年4月的第一周,应委托方的要求,将实际调研提前,因此,及时将调研问卷,调研方案提前,以保证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该项目还在进行中,因此,实际的绘制工作尚未完成。

甘特图虽然简单明了,但是不能充分表示各活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指出影响项目寿命周期的关键所在,因此只适合简单科研项目,至于复杂的科研项目,可以选择其他譬如关键路线法(CPM)、计划评审技术(PERT)等工具进行项目进度控制。

结论

第6篇

内容摘要 :我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顺应各国政府开始全方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趋势,积极发挥其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推动作用,并在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一批中小企业集群,但集群总体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本次由美国次贷问题转变为金融危机而引起的经济危机重创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本文在分析危机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和危机中受到的影响即面临的困难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后危机时代分区域加强集群化建设凝聚中小企业以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 中小企业 集群

不少国家的政府和经济学家越来越重视易于建立、有利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更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外部环境的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中小企业。自此,中小企业开始得到各国政府政策、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并涌现出一批国际著名的中小企业集群。随之中小企业集群研究也开始成为地区(或国家)竞争力研究以及区域经济研究及各国公共政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我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也比较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促进法》于200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国家将制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国家有关部门、地方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小企业在繁荣经济、促进增长、扩大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后,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中小企业集群,进入21世纪,“企业集群”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掀起热潮,尤以浙江的“块状经济”和广东的“专业镇经济”发展得最好,绩效显著,但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总体水平还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

本次由美国次贷问题转变为金融危机而引起的经济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很大,尤其是我国沿海区域经济中外向型的中小企业。后危机时代,该区域已经形成的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应集中力量打造品牌和积极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中小企业集群。在危机中因外向度低而受到的冲击较小的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应加快加强集群建设,并增强外部性,承接东部和国际产业转移。

危机前的中小企业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

目前国际上中小企业的地位和重要性体现在其占企业总量的绝对多数,普遍在95%以上;其产值几乎占到国民经济总量的一半。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吸纳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速生速灭、高的市场淘汰率使整个经济保持了不断发展进步的活力;简单的组织和宽松的环境易于激发创新的积极性,且创新成本低、效率高;是扩大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生力军。德鲁克指出,数量众多的中小创业型企业日益取代大企业,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现代经济的动力之源,正如1776年《国富论》后自由放任经济的来临和1873年的恐慌产生了现代福利国家一样,中小企业主导的创业型社会的出现也许是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市场成熟细分,服务行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绝对数量已经超过4000多万户,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60%,上缴税收占50%,就业人数占75%。统计数字还表明,中小企业在我国各经济主体中最具发展活力,全国65%的专利技术、75%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的新产品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来的。中小企业在繁荣经济、促进增长、扩大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

生产成本升高。目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上浮,未能通过银行贷款转向地下金融的民间市场利率更高,企业获取资金的成本大幅提高;《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工成本也在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成本平均增加了20%-30%;此外,企业资源环境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增高。

融资困难加剧。长期以来,80%的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得不到满足,中小企业未能与银行之间建立起信用,政府通过直接补贴、资金和项目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底子薄,且放大效应有限。金融市场细分不够,大银行与相对较小的银行服务对象和业务重叠,业务开展中的摩擦力较大,已推出的小额贷款公司即中小型金融机构试点虽然发展速度和发展势头良好,但总量相对较小。中小企业上市难度较大,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低,中小企业一般不具备很畅通的路径,无法很好地解决产业限制、技术壁垒和人员结构不足等问题。

中小企业产业不够集中。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国中小企业从事的产业虽然有发展潜力,但并不集中,没有进行市场整合,形成规模以上的产业集聚,未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中小企业自身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包括规模小、实力弱、资信差、抗风险能力弱、管理不规范、产权制度不合理,“大而全”、“小而全”的体制约束,其发展困难重重,更需要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企业的通力合作,找到能扬长避短的发展模式,即集群模式来凝聚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的生存方式

国际上中小企业成功发展的模式有很多,譬如美国小企业对新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德国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中小企业的作用;日本实行了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意大利的中小企业走出了其特色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其中可借鉴的中小企业的生存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集中优势生存方式,区域品牌生存方式,家族式生存方式,集群式生存方式,核心竞争力生存方式。其中的集群式是一个能发挥其他几种生存方式优势、扬长避短的平台,集群化将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危机中的中小企业

(一)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全球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的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转型预期目标未达到,融资、技术人才、技术转型等技术力量问题、市场准入问题没有解决。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加深及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全球信贷紧缩、融资市场冻结、出口收入大幅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许多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紧张局面。融资难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头号问题。然而,目前90%的银行新增贷款却投向了数量不足5%的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央企、能源交通、电信通讯和糖酒烟草等长期依赖政府政策扶持、缺乏市场竞争的垄断性行业,大型企业套牢了其中大部分的巨额银行贷款资金。国内外需求不足,外贸出口受阻,全球经济下行,直接导致国际需求下降、企业出口减少。同时,汇率上升,出口退税率或下调或取消,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出口退税率骤降。在汇率、退税率的双重压力下,相当多的传统制造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并于2008年4月以后演变为一场波及东南沿海各省、特别是冲击长三角和珠三角中国经济核心地带的几千家中小企业成片倒闭的“可怕的产业惊恐”。到2008年底,全国7.5%、超过30万家的中小企业停产、半停产或者倒闭。中小企业发展的减速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隐患。

(二)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对恢复经济的作用

中小企业自身的灵活性使得它们更容易根据经济变化作出调整。UPS最新的《亚洲商业监察》调查证实,中小企业为应对经济危机做了充足的准备和行动。超过半数的中国中小企业计划多元化或开拓新的收入来源(64%),减少成本开支(59%),或加强现金管理(55%)。这些数据无疑显示了中小企业对于危机的关注及适应能力――努力提升商业价值或控制成本渡过这一艰难时期,在确保业务平稳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我国未来5~10年发展的主要矛盾或者说最大风险不是金融问题导致的经济危机,而是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要有功能分工。大型工业企业,不论是国有还是非国有,其主要功能是形成一国工业体系、体现综合技术水平、反映国家竞争力、保证产业安全等,而不能用来解决就业问题和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中小型企业的功能则主要是大量地安排劳动力就业,谋求社会的稳定。资本密集式的生产创造的高增长低就业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当世界市场对我国出口的产品吸纳能力变得有限时,劳动力回流现象会使失业问题更加严重。中小企业的特征:劳动密集型,体现在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占所有从业人员总数的高比例上;体现在就业需求人数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行业排名的名列前茅上。中小企业与服务业的紧密结合。中小企业能培养企业家精神。这些特征决定了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无疑,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的未来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之路

(一)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如下机遇:后危机时代,经济寻求转型后的增长,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产业上将面临四个可能的突破口,包括新能源和汽车行业技术改造,新材料和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和房屋建筑业的改造,环保产业,生物科技新医药,包括新型农业。在此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建设将给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金融海啸”打破了市场原有的竞争壁垒和结构体系,使原本由于资源稀缺性处于市场食物链低端的中小企业有了重新“洗牌”的机会,此时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可以利用市场指数较低的便利条件放大结盟带来的规模效应,从而使原本处于低端的中小企业快速上位。同时给了中小企业重新思考自己市场定位的契机,重新定位有助于发现合作伙伴,并确定自己在产业链中最有利和最擅长的环节,收缩其经营范围,加强企业之间的团结,充分利用集体优势发挥规模效应。

(二)中小企业集群的含义和分类

中小企业集群是指为了获取外部经济和对外竞争优势等目的,以企业间非正式契约关系和产业链或者供应商一客户关系等联系形式,尤其以发达的专业市场作为企业间内部要素的联结方式,大量集聚在某一特定地区,从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长期协作与竞争关系的地域性中小企业集聚体。企业集群的成员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产品的供应商,下游渠道的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其他产业的企业,还包括提供专业培训、教育、信息、研究与技术支持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按照产业内容性质,中小企业集群可以分为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集群和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中小企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一般遵循区位型集群―贸易集散地型集群―劳动分工型集群―创新型集群―功能齐全的工业区的路径。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包括以下几种:空间聚集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依托专业市场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中卫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网络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依托企业集团的“小巨人”型集群发展模式,虚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呈现出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演进的过程。

(三)集群化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

集群内部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集群内存在规模经济,可降低交易费用;易形成“集群―资源吸引―集群扩张―加速资源吸引”的良性路径依赖循环,促进集群内企业的迅速成长;集群内的互相促进与学习、频繁交流与信息共享有利于集群内的知识和技术较快扩散和推广。

集群外部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共享效应;竞争力效应,包括产业集群较强的持续竞争力和产业集群竞争中应对冲击的能力;区位品牌效应;政策效应,有利于企业向政府争取改善交通、能源、环境等基础条件设施,便于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法规和实施监管。

集群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发展平台,不仅形成了企业的强弱合作,更是集聚众企业的优势,形成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结合了各种优势的集群将在未来更长的发展道路中带领无数的中小企业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以上的困难和机遇,用集群凝聚中小企业,可以使原本处于低端的中小企业快速上位,放大结盟带来的规模效应。同时给了中小企业重新思考定位的契机,确定自己在产业链中最有利的环节,加强企业之间的团结,充分利用集体优势发挥规模效应。

后危机时代集群化对策

基于模仿成本与成功集群发展的潜在利益比较,国民经济可划分为三类区域,针对不同的区域,实施集群战略时,应采取不同的政策。

(一)已存在发展良好的企业集群的区域:东部沿海地区

江浙的块状经济和广东的专业镇经济等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及深圳以计算机及外设制造产业、通信设备制造产业、充电电池产业、平板显示产业、数字电视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小企业集群都属于这类区域。

对于这类区域,实施拓展集群战略比较合适,可以通过支持产业组织的发展,帮助企业形成一个共有的前景,创造共同的利益并追求新的机会。加强集群品牌建设是重中之重。集群要保持竞争优势,不仅需要做大产业,更需要做强企业,使企业产品品牌效应更强烈。首先政府鼓励和扶持领先企业建设企业品牌,由省级名牌到国家级名牌再到世界级名牌,逐步提升,并通过组织专业性展览会或博览会、在各种媒体做宣传广告等方式来宣传介绍本地,起到提高集群知名度的作用,然后发挥其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吸引更多企业投身到品牌建设中,在集群内形成一个品牌梯队。同时要加强地方政府对集群品牌的宣传力度和监管力度。

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中小企业集群有利于中小企业克服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来解决创新过程中的所有技术问题的局限性,并降低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独立完成技术创新会面临的开发周期长和投入成本高等市场风险。发展较成熟的中小企业集群可以通过购买、合作开发、折股等多种形式吸引企业外的力量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保持原有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优势并适时促进其升级的同时,培育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

(二)已存在一些小规模企业集群的区域:中部地区

湖北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是这一区域类型的典型代表。湖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转轨前由于大力发展大型国有企业、忽视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使其处于优势地位,转轨过程中,优势转变为了劣势,才开始意识到要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集群起步更晚,发展较缓慢,无论规模、档次、创新能力,还是发展环境、扶持引导措施,都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开放程度低,制约了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除了随州三里岗香菇产业集群、仙桃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等少数典型的出口导向型集群外,大多数集群都是“内源型”的。缺少出口拉动和外资推动,是制约湖北省中小企业集群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这类区域加强集群化建设,应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初具规模的特色园区,并在成本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进行集群提升,譬如为集群中前景可观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鼓励,并在专业化的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投资,为劳动力培训计划提供一定的补贴。湖北省的扶持重点应该放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之上,譬如农副产品加工业,化工、医药行业,石灰石、石膏矿为主要原料的建材业,以纺织、服装为骨干的工业等。同时政府要加强组织与发达区域的中小企业集群的横向比较研究,重点是比较在重大项目、知名品牌、产业链条、服务体系、信息平台、招商引资、集群整体形象的建设和增强外向性等方面的可借鉴性,作好后危机时代东部向中部和国际间的产业转移的承接准备。

(三)没有明显集群的区域:西部地区

在这些区域,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致力于提供有效的本地公共服务和培育较高素质的区域劳动力,同时制定并实施积极的小企业发展计划,为区域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期待“历史性的偶然事件”的出现,来培育新的企业集群。

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集群少,当地文化中缺少勇于创新、敢于冒险、敢于开拓、不断创业和不怕失败的企业家精神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意大利政府针对南部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专门成立了“企业家精神创业社”和“青年企业家发展委员会”,大力培育当地的自主劳动观念和创业精神。西部地方政府可利用舆论宣传、媒体、政府财政支持等手段大力倡导人们树立创业意识,鼓励当地勇于冒险和不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这是推动经济落后地区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的内生性成长的关键。

综上所述,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困难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金融海啸”打破了市场原有的竞争壁垒和结构体系,使原本由于资源稀缺性处于市场食物链低端的中小企业有了重新“洗牌”的机会。用集群凝聚中小企业,可以使原本处于低端的中小企业重新思考定位,快速上位。我国应基于模仿成本与成功集群发展的潜在利益,针对不同的区域―已存在发展良好的企业集群的东部沿海地区,已存在一些小规模企业集群的中部地区,和没有明显集群的西部地区,实施集群战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对恢复经济的作用,使经济增长的立足点由外需转向内需,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可冰.国外中小企业面面观[J].中国统计,2001(04)

2.唐志锋.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与外部效应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02)

3.陶洁.全球性经济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化作用初探[J].江淮论坛,2009(03)

4.陈群平.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现状及其提升策略[J].当代论坛,2009(06)

5.鲁德银.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J].经济管理,2009(02)

6.周晓皎.新经济形势下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5)

7.许德友.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一个基于中小企业理论和中国现实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7(05)

8.陈全功.湖北省中小企业发展任重道远―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2003~2004年度理论研究成果综述[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4(12)

9.孙耕田.湖北中小企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12)

10.郭席四.湖北省与浙江省、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4(20)

11.郑桂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是提升广西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今日南国,2009(2)

12.孙艳平.国外中小企业融资外部环境现状分析及启示[J].事业财会,2007(6)

13.龙志和,赵勇.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中小企业发展状况问卷调查”研究报告之一[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3)

作者简介:

第7篇

关键词:航权开放;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演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132-03

一、航权开放及其经济含义

航权(Traffic Rights)是指跨国航空运输的权利。它最早出现于1944年芝加哥国际民航会议,并由最早的五大基本航权 ① 逐步衍生,形成迄今通常使用的八种航权[1]。从航权的发展历史和使用习惯上看,它是一种“保护本国航空权益”和“本国利益”的工具[2]。

航权开放指一国对本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航空公司开放在本国的航权。目前,第五航权开放是各国或地区航权开放的重点。第五航权的获得是以前四种航权,尤其是第三、第四航权为基础。并且登记国必须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谈判。值得强调的是,虽然航权属于国家的范畴,航权谈判也在两国政府间进行,但却是两国政府对特定城市的航权进行开放。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航权是城市的垄断资源,航权利用的程度可以影响城市的国际综合竞争力[3]。开放航权对特定城市和地区经济有很大的刺激作用。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在芝加哥―北京这条航线上,如果每周仅仅较现在多增加一个航班,一年就可以给各自城市带来高达4亿美元的收益”。据国际机场协会的研究资料表明,每100万航空旅客可为周边区域创造1.3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和2 500个就业岗位[4]。例如,1995年菲律宾政府为了发展苏比克湾地区经济,开放了该地区的第五航权。随后,美国联邦快递公司用五年时间在此建了一座亚太营运中心,中心的建成迅速改善了苏比克地区的工业发展。1995年该地区只有2 000多万美元的产值,到2001年时已增加到10亿美元。

二、区域产业结构及依存条件

产业结构就是国民经济各类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诸部门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和外在数量关系。国民经济的产业划分是科学分析产业结构的前提和基础。通常的产业划分有[5]:

1.马克思的两部门划分。按照使用价值的差异,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两大部类,并借以说明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马克思对产业结构的划分是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基础。

根据两部分划分理论,可以进一步将国民经济分为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两大部分:前者是人们在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后者是人们为了本身的精神生活,发展体力和智力以便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的活动。二者之间存在着由物质生产发展到非物质生产的历史序列,而且又有互相作用和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彼此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还有不同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为区域产业发展规律分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依据。

2.标准产业划分。标准产业划分是联合国和西方各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和西方各国自己的产业分类,而制定的一种产业结构划分方法。② 这种产业划分是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制定、由权威机关编制和颁布、包括全部经济活动在内,从而具有广泛适应性、对不同区域具有很高可比性。

3.三次产业结构划分。三次产业划分就是把区域全部经济活动,按照产业发展的客观序列和内在联系,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的划分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国民经济统计和分析中广泛运用,也是研究区域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和演化趋势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4.生产要素密集度划分。按照劳动力、资金或资源、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中的集中程度,可将区域产业划分劳动密集型、资金资源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划分对于衡量区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层次,研究区域生产要素优势、规划区域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产业功能分类划分。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考察各产业间的关联程度、方式,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的相对地位、作用和功能为标志,将区域的全部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三者相辅相成。这种产业功能分类,特别注重产业间的经济联系,特别有利于组织合理的地域分工体系,建立区域合理的产业结构,因此在区域产业分析中被广泛应用。

6.其他分类方法。按产品加工程度的差异,可把产业划分为资源工业和加工工业;按产业周期分为新兴产业、成长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与替代产业;按产业发展市场导向的不同,把产业划分为进口替代产业和出口导向产业等等。这些划分方法在产业分析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常涉及产业结构的内容是上述各种分类的综合运用,对产业结构的分析也必然从上述不同视角进行。虽然产业分类多种多样,但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总是受到一些共同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即为产业机构的依存条件。一般而言,区域内产业的依存条件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历史发展的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受到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影响。从两部类划分看,物质生产部门总是先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从三次产业划分看,一二三次产业也总是逐次递进;从产业发展周期看,产业必然经历产生、成长到衰退的过程。因此,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究竟如何,宏观和动态地看,主要是考虑其处于历史发展的哪个阶段,产业发展不能脱离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而凭空想象。

第二,资源要素的禀赋。从区域和静态的角度看,资源与要素的禀赋在区域产业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更为直接和明显。一个区域内生产要素密度优势在哪里,其产业发展过程中就会倾向于发展那种产业;其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基本格局也就基本确定;从标准产业划分的统计口径上也可以对区域资源与要素禀赋进行印证。

需要强调的是,要素禀赋和历史规律二者相互支撑。首先,从任何一个区域最初的情况看,其初始产业基本上都取决于资源拥有状况,要素禀赋是长期基本的决定力量。其次,从发展的角度看,区域产业的演进本身又会对区域资源拥有情况产生影响。区域丰腴的要素资源可能会随着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失去竞争优势,本来处于资源劣势的区域则可能因为发展而逐步重要起来。最后,区域的产业结构在特殊时候也可能具有典型的历史特征。人为的制度安排可能打破资源禀赋和历史发展基础而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在中国建国后工业发展“山散洞”的指导政策下,很多区域产业结构受到影响;前苏联重工业、尤其是军事重工业极为发达,其轻工业却相对落后。

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优化标准

由于依存条件――无论是历史发展的基础还是资源要素的禀赋――都会因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变化,这必然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我们把区域产业结构随着其依存条件的变化而逐步变化的过程称之为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基于依存条件的变迁表现为很多具体因子。这些因子包括社会需求、科技进步、制度安排和资源供给等[6]。把这些因子进一步细分,从整体来看,可能是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状况、政府政策及经济周期等;从个体来看可能是收入水平、需求结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国际贸易、资源配置结构、就业结构及外商直接投资等[7]。因此,在实践中导致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因素众多。众多因子导致产业结构变化复杂化,产业结构变化方向不是单调的优化,以高污染的不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变化也广泛存在――产业结构演进是一个中性的范畴 [8~9]。①

但是,我们关心的还是如何使产业结构在演进过程中得到优化。张立柱[7]等人对此进行了综述性研究,认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应包括合理化、高级化和高效化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强调三次产业比例、产业及产业之间增协调、产业与地区现在和未来长远发展一致等内容;产业结构高级化体现为产业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和高加工度化;产业结构高效化则要求在满足前两个条件的基础上强调科学地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真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状况,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更直观、更易于掌握的产业结构优化演进应当满足的三个条件:

一是产业结构优化演进应当带来产出的数量增长。产业结构演进以促进发展为最终目的,数量增长则是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因此,产业结构优化演进应当以促进发展为基本条件:产出增长产业结构不一定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出一定增长。当然,产业结构优化演进在短时间内也可能带来产出的降低,这里说的产出的数量增长应当考虑一个较长生产周期。区域产出的增长是产业结构优化演进的基础性条件。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演进应当带来更高的附加值。这里讲的更高附加值应当以区域内所有产业整体作为考察对象,可以具体化为区域内产业的总体利润率,其内容涵盖了张立柱等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容。但是,采用附加值指标比综合考虑技术水平、集约化程度和加工深度更为直接有效。而且,更为先进的产业技术、更高的集约化程度、更深的产业加工度并不一定能带来高的附加值――这样的演化并不优化。高附加值是产业结构优化演进的实质性条件。

三是产业结构优化应当具有可持续性。这里的可持续性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可持续性强调短期和长期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不但能够在短期内带来产出增长和附加值的提高,还应该具有内在的良性成长机制,从而带来长期稳定的增长。这种良性成长机制主要通过产业间互动机制实现。另一方面,可持续性应当强调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外部性改进。这种生产外部性改进主要包括水、空气和土壤的使用减少和污染程度降低;噪音及其他有害物的排放减弱甚至杜绝等内容。可持续性是产业结构优化演进的必要补充。

四、航权开放对产业结构优化演进的影响

航权开放直接影响的是两国开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这种影响进一步表现为以开放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变化。

1.航权开放影响产业结构的机理。不同国家两城市或者两个区域直接通航能够对两地经济带来影响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带来生产要素的流动。由于民用航空运输快捷的特征,通过航权开放实现的两地直航,特定生产要素可以迅速地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但是,相对其他交通运输工具(陆路和水路),空运方式的成本较高、也易受到运输空间和运输能力的限制,其影响的生产要素也受到相应的限制:流动的物质生产要素须具有高价值特征,管理等人力资本要素也以高级人才为主体。相应地,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随着物质、管理等要素的流动而流动。

第二,带来产品的流动。航权开放因影响市场范围的变化而带来产品的流动。这种影响具体表现有二:一是得益于航空运输快捷的运输特征,使得时间敏感的商品,主要是高度易腐的农产品能够及时到达市场,从而为这部分商品带来开放城市所在区域的新市场。二是得益于缩短运距带来的成本节约,使得原有利用航空运输的商品获益;原本受制于运输成本的商品也可以因直接航空运输而变得有利可图。

2.航权开放、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航权开放引致的生产要素和商品流动的变化都最终将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得以反映。这种调整从整体看是产业转移的过程,从落后方(通常也是产业转入方)看,同时也会是产业优化的过程。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产业转移常常以相关国家或地区间的投资、贸易以及技术转移活动等形式表现出来 [10~11]。通常认为产业转移的原因众多,在宏观角度有成本上升论、移入需求论、生命周期论、梯度转移论、产业成长演化论等五种观点;微观角度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论、经济地理学中的企业成长空间扩张论、史密斯的企业赢利空间界限论和石奇的集成经济论为代表[12]。航权开放从成本、产业和企业演进等角度对产业转移产生重要影响,形成产业转移――当然,其影响显著的产业通常具有高价值和高时间敏感性等特征。

从产业优化的角度看,由航权开放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落后地区满足了新产业高价值特征。新产业的企业演进和集群发展最终实现规模和持续增长,完成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段元萍,顾宝炎.全球航权开放的渊源和演进态势[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2]刘伟民.开放航权是历史的必然[J].中国民用航空,2003,(9).

[3]彭荣国.试论航权开放的意义及与枢纽机场建设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1).

[4]史必良.中国开放航权的成本收益分析[J].中国民用航空,2004,(10).

[5]朱孔山.区域产业结构划分研究综述[J].临沂师专学报,1996,(6).

[6]姜泽华,白艳.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10).

[7]张立柱,王新华,郭中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及定量化方法研究综述[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8]刘刚,沈镭.1951―2004年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机理[J].地理学报,2007,(4):364.

[9]邓晓益,屈大磊.重庆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5,(7):227.

[10]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8).

第8篇

关键词:SWOT;会展业;杭州;对策

一、杭州会展业发展现状

杭州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近几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图1杭州会展业2008年-2012年发展数据为例。

资料来源:杭州西湖博览会组委会

1.展会数量稳步提升,展览面积不断扩大

如图1,展会数量除2008、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滑外,其余年份都呈现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展会面积在2009-2011年的三年间分别以10.65%、23.83%、16.27%的增长速度,进入2012年在展会面积突破200万大关后,开始呈现平稳发展的势态。

2. 展会国际性有所增强, 国际交流正在扩大

会展国际性有所增强,国际展会由2008年的22个,增加到2012年的35个,五年间增加了13个,增长率达到59.09%,但与国内会展业发达的城市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杭州会展业有着“起步晚,发展快”,以内向性的展会为主的特点。

二、杭州会展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杭州会展业发展的优势分析(Strengths)

1.交通区位优势显著

杭州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交通十分的便捷,实现了海陆空的全方位覆盖,特别是随着沪杭、杭宁高铁的开通运营,杭州的都市一小时经济圈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旅游资源丰富,人居环境适宜

在与会展业有关联的相关产业中,旅游业与会展业的关系是较为紧密的。杭州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丽。如杭州西湖、千岛湖、瑶琳仙境等一大批旅游景点闻名中内外,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间接为会展业带来了巨大的人流。同时杭州的人居环境也十分舒适,自古就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更是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奖,提高了杭州国内外知名度,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3.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

作为国内一线城市,杭州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完善,杭州第三产业比较发达,服务业、交通业、酒店业、餐饮业等发展迅速,杭州地铁1号线的通车,极大的缓解了杭州市区的交通拥堵问题,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支撑。

(二)杭州会展业发展的劣势分析(Weaknesses)

1.专业会展公司竞争力弱,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杭州的会展业起步时间比较的晚,所以相关的会展公司也是近些年才开始获得发展,一些会展公司在省内虽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与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会展公司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会展公司竞争力不强;同时,随着杭州会展业的发展,杭州每年需要新增专业的会展从业人员缺口巨大,但目前省内专门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比较少,高素质的会展人才短缺,对于杭州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2.专业会展场馆建设落后、办展规模较小

杭州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会展场所数量不多,单个场馆面积小,层次低,功能设施不够齐全,使得杭州的会展场馆更多的以地方性、区域性展览为主。杭州的会展公司数量众多,大大小小展会也很多,但许多展览的规模在1万平方米以下,2008年-2012年的5年间,这一规模在整个展览规模中所占比重过高,保持在64%-84%之间。

3.专业会展品牌意识不强、国际化程度低

会展公司和机构过度的竞争使大部分资金和精力都放在了拉展和拉参展商的事情上,而无暇顾及对展览专业观众的组织和对参展客商的服务,导致展览效果大打折扣,展会的品牌无法最大化的进行宣传,同时相同题材的展会一年有数个,造成资源分散和浪费, 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虽然杭州已经每年形成了以西湖博览会为主打的会展品牌,但其影响力仅限与周边地区,在全国知名度不高。举办的会议与展览较大多侧重于地方性、区域性会展,国际化程度较低。以2011年为例,上海举办各类展会674个,展会面积953万平方米,展会数量和展会面积居全国首位。其中,举办国际展览会227个,展览总面积达到689万平方米,占全市展览总面积的72.3%,而同时期的杭州展会数量仅为168个,展览总面积刚刚突破200百万,国际展会29个,相比之下,杭州会展业的劣势显而易见。

4.会展业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干预过多

这一问题并不仅仅在杭州会展业上出现,在全国各地的会展业发展中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但他已经严重制约杭州会展业的发展。由于政府在会展业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半政府、半企业的模式运作下,会展业市场化程度很低,无法实现 “做强”。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会展实行的管理体制都是审批制,程序多、过程复杂、时间久,缺少一个统一、协调和高效的管理机构,极大的抑制了企业的积极性,影响了会展业整体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三)杭州会展业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ies)

目前,全国经济的发展都面临着经济发展转型的压力,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指出,未来五年,浙江省经济发展将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建设也将进入整体推进期。必须进一步增强转型升级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政府转型,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努力开创具有浙江特点的科学发展新局面,指出重点发展文化产业,其中便有发展文化会展。作为省会城市的杭州,发展受土地、能源、水资源瓶颈制约相当突出,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会展业作为“无烟工业”和服务贸易的主要组成部门,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魅力。可以说,现在会展业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杭州的会展业已经引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四)杭州会展业发展的威胁(Threats)

1.地区间会展业发展的竞争

杭州正日益成为长三角南部重要的会展经济中心,这不可避免的与其他地区会展业产生竞争,最明显的莫过于和上海会展业的竞争,以图2.2011-2012年上海、杭州会展业发展数据比较为例。

数据来源: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杭州的会展业与上海相比,无论是展会数量还是面积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此外在专业场馆建设和人才培养上也存在了较大的差距,目前上海拥有11个会展业专业场馆和8所专门开设会展专业的院校,而杭州分别为6个和4所,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杭州会展业要想在地区竞争中脱颖而出,上海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威胁。

2.国外会展公司的涌入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杭州的会展业发展中不断有国际知名会展公司的涌入,这些公司在资金、管理经验等方面都有着杭州本土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这对杭州会展公司的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三、杭州会展业发展对策分析

1.依据自身优势,合理定位,形成特色会展产业

目前杭州的会展业中首屈一指的当属西湖博览会,西湖博览会起源于1929年,在中断71年后,杭州市政府于2000年重新开始举办,目前已经成为杭州的一张名片。我们应当抓住现有的基础和优势,将西湖博览会做大做强,以杭州的自然风光、文化景观等为载体,延长西湖博览会的产业链。此外,杭州的会议业相比较展览业较发达,每年的增长速度也十分迅速,应当大力支持会议业的发展,力争使杭州成为“中国会议之都”。

2.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发挥协会作用

在会展业的发展中,政府一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过去由于政府看到会展业发展所蕴含的巨大经济潜力,而大力的兴建了一座座会展场馆,扶持了一大批会展公司,但是盲目的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做法,造成了会展市场的无序竞争,严重的浪费了资源。现在的政府要改变过去的做法,要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将自己的职能转变到服务上,支持和引导会展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发展的环境。会展协会在行业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扩大对外的交流,规范行业标准,提高服务质量等上发挥作用。

3.加强会展专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会展业发展中,场馆的建设是不容忽视的。目前杭州尽管有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浙江世贸展览中心、杭州市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汽车城)、杭州休博园会展中心、杭州海外海国际会展中心、白马湖会展中心6个展览专业场馆,加上目前在建的杭州国际金融会展中心,但还不能完全满足会展产业的发展。杭州应当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借鉴其他会展业发达城市的做法,兴建或整合一些原有场馆设施老化的会展中心,培育一批有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场馆。

4.加强会展人才培养,着力提高会展公司竞争力

人才的培养是任何产业竞争中的核心因素,对于会展业也同样如此。针对人才缺乏的现状,一方面可以抓住杭州高校云集的优势,采用“校企合作”等方式,进行人才的培育;另一方面,可以以薪金、福利、教育等为手段,引进外地会展专业人才,吸收各地会展业的成功经验,将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入杭州,促进杭州会展业的长久发展。对于会展公司,应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整合、兼并、改革、淘汰一部分中小会展公司,形成数家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向国内和国际市场进军。

5.完善区域联动机制

杭州会展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离不开广阔的发展腹地。区域之间应当加强沟通和合作,以杭州会展业的发展带动周边城市嘉兴、湖州等地会展业的发展,而嘉兴、湖州等地会展业可以承接杭州一些中小型的会展,间接的支持杭州会展业向做大做强的目标上前进,值得庆幸的是目前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已经成立杭州都市经济圈会展节庆专业委员会,联手打造会展经济。此外作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上海,有许多值得杭州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可以把上海作为杭州会展经济发展“引进来,走出去”的一个阵地。

6.会展业和相关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必然会与其他相关产业发生关系。会展产业的发展不仅仅只局限于本产业,在发展中,我们应看到旅游业、酒店业、餐饮业、交通业等产业和会展业的关系,努力将这些产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旅游业。因为我们可以以会展吸引旅游,同样旅游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会展。杭州自古就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海内外无数的人慕名而来,这间接为会展业的发展带来了商机。

学术探索

基于SWOT分析的杭州会展业发展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藤玮峰、李宜时:对杭州会展业的现状认识及发展思考.当代经理人.2006(6).

[2]裘海花:杭州市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当代经济.2010(8).

[3]丁萍萍:从城市特点看杭州会展业定位.今日科技.2008(2).

[4]余向平:基于SW O T 分析的杭州会展业发展对策探讨. 商业经济文荟.2006(1).

[5]王辉:会展业的区域经济条件分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6]徐瑛、杨开忠:会展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城市问题.2007(1).

[7]刘春济、朱海森: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联合营销策略探讨.华东经济管理.2003(4).

[8]熊永芳、吴莉云:浙江会展业的发展特点及发展建议.北方经济.2007(12).

[9]陈才、谢春山、王燕:大连会展业发展趋势与对策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3(9).

[10]李爽:从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系看我国会展旅游的发展.中国对外开放.2004(3).

[11]杭州市西湖博览会:杭州市会展业研究报告(2008-2012).

[12]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2011-2012).

[13]浙江省十二五规划专栏12.

[14]陈来生编著:会展经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5]蓝星等著:中国会展业前沿问题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16]王永刚:集群化视角下的中国会展业资源整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第9篇

关键词:制造业;集聚与转移;产业集聚指数

一、引言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关键性产业,体现了国家的竞争能力,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在承接国际现代制造业转移的同时,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也在不断进行,并且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区域中心仍然在向东部地区移动。

我国有三大现代制造业基地,即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一直滞后于前两者。该地区的制造业布局比较分散,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的分工生产协作紧密程度较低且区域内差距较大,其中山东半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间水平。而在我国制造业强省排名中,山东省仅次于江苏、上海、广东,处于第四位,这说明山东省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是产业集聚和转移,并且这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将对山东省制造业集聚和转移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山东省的制造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有所帮助。

二、模型选择和说明

本文选取了三个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其中静态方面有两个指标,分别是产业静态集聚绝对指数和产业静态集聚相对指数;动态方面指标为产业动态集聚指数。

(一)产业静态集聚绝对指数

SAij=aij/aij×100%①

本文中SAij表示山东省制造业中行业i的静态集聚绝对指数,其中aij表示制造业行业i在山东省的总产值,aij表示制造业行业i在全国的总产值。

(二)产业静态集聚相对指数

SRi=x/x/yi/yi②

②中SRi表示山东省制造业行业i的静态集聚相对指数,x和x分别为山东省制造业行业i的总产值和山东省制造业的总产值,yi和yi分别表示全国制造业行业i的总产值和全国制造业的总产值。如果SRi>1则说明山东省制造业行业i总产值占全省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行业i集聚规模较大,属于山东省的优势部门;如果SRi

(三)产业动态集聚指数

Dij (0-t)=dij(0-t)/dij(0-t)③

③中Dij (0-t)表示在时间段(0-t)内山东省制造业行业i的动态集聚指数,其中分子表示在该时间段内山东省制造业行业i的增长速度;分母表示同一时间段内全国制造业行业i的增长速度。若分母大于0,表明在(0-t)时间段内制造业行业i在全国的总产值是扩大的,该行业为扩张性行业;反之则表示该行业在全国的总产值是减少的,属于收缩性行业。本文中,当分母大于0且动态指数大于1时,表明在(0-t)时间段内制造业行业i向山东省迅速聚集;当分母大于0且动态指数大于1时,表明在(0-t)时间段内制造业行业i从山东省向外部转移扩散;分母大于0且动态指数在0-1之间时,表明在(0-t)时间段内山东省制造业行业i的纵向比较有所增加,但是其速度小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该行业也相对向外部转移。当分母大于0,若动态指数大于0,那么分子小于0,说明在(0-t)时间段内制造业行业i从山东省向外部扩散;若动态指数小于0,那么分子大于0,说明在(0-t)时间段内制造业行业i向山东省集聚。

其中产业静态绝对指数衡量的是制造业某行业在山东省内的现有产出能力以及其产值规模占全国的比重;产业静态相对指数衡量的是制造业某行业现有产出能力及其产值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规模大小和集聚程度;动态产业聚集指数衡量的是某一时间段内山东省制造业某行业生产的区域转移方向和速度。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根据公式①②③计算得山东省制造业2008年的产业静态集聚绝对指数、相对指数和2003-2008年的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其值分别为12.8%、0.516和1.148(远大于1),说明山东省制造业产值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10%以上,制造业集聚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在全国具有相当的产业优势。其动态集聚指数远大于1,这表明近年来山东省制造业在不断集聚,其在全国的地位将会进一步提高。山东省制造业分行业各指标值见表1。

由表①第三列可以得出山东省制造业中,包括橡胶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制造业等在内的18个行业产业静态集聚绝对指数大于10,即山东省该18个行业的总产值分别占全国相应行业总产值的10%以上,其中橡胶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纺织业比重占到20%以上,说明山东省制造业中这3个行业在全国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从表1第四列可以看到,产业静态集聚相对指数大于1的有橡胶制品业、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10个行业,说明这10个行业是在山东省制造业中规模集聚优势较大的行业,其中橡胶制品业相对指数达到2.24,可知其规模聚集优势非常显著。表中第六列产业集聚动态指数反映出山东省30个制造业行业中有23个行业增长速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指标值大于1),正在向山东省快速聚集。其中行业编号为4、5、6、8、11、15、25、27、28、30的10个行业指数值大于1.30集聚速度最快,另外13个行业较之稍慢。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化学纤维制造业,其指数值小于0,说明该行业在山东省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并开始向山东省外扩散。最后6个行业指数值分布于0-1之间,说明其产值也在不断扩大但是总体上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结论

从整体层面上看山东省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目前山东省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在十分之一以上,并且山东省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均居全国第三位。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如橡胶制品业产值占全国的28%以上,经济发展富有活力并且制造业拥有强劲的发展潜力。

从行业层面上看山东制造业各行业发展趋势各有偏重。首先以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纺织业等为代表的10个行业已经是山东省集聚规模较大、优势十分明显的行业,同时也是竞争力较强增长较快的行业,并且集聚规模不断扩大。其次是以农副食品加工业、橡胶制品业为代表的4个行业是山东省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规模优势的制造业行业,但是其增长速度较全国平均水平较低,有相对向外转移的趋势。再次是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为代表的13个高增长低集聚行业在山东的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虽然目前还不具备规模优势,但其集聚趋势比较明显,发展前景良好。最后是饮料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这3个行业聚集程度和发展速度均处于低水平,属于山东省的劣势行业,竞争力较弱,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下降。

基于以上分析,山东省制造业发展应根据各行业所处的不同阶段施以不同的措施,加快发展未来的主导产业,扩张优势行业和发展潜力强劲的行业,促进高增长高集聚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加速劣势行业的对外转移,以此优化调整山东省制造业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罗云毅,周汉麒.工业重心东移与“十二五”期间的区域产业转移和承接[J].宏观经济研究,2010(1).

2、李廉水.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9[M].科学出版社,2009.

第10篇

这同时为趋于边缘化的台湾经济带来福音。台湾的权威经济研究机构指出,ECFA的签署及其带动效应已对台今年经济增长产生了“助益”及“促成”作用。另据英国最大银行之_的巴克莱资本预测,台湾2010年的经济成长可达7.5%,创1989年以来最大升幅。

依据WTO的规定,ECFA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等多方面,其中根据早期收获项目,大陆将降低原产于台湾的539种产品关税,台湾将降低大陆出口台湾的267种商品出口关税,同时,大陆将对医疗、银行、证券、保险等11个服务行业扩大对台企业的开放,随着今后双方“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成立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条款的进一步落实,两岸经贸关系将进一步发展,也必将带动粤台经贸的发展,为两地经贸合作的深化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台湾模式”亟需新内涵

过去的30年是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不仅实现了年均近8%的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也不断高级化。台湾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出有别于其他东亚国家的特征,被誉为“台湾模式”。但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日益复杂变化和台湾经济结构特有的脆弱性,“台湾模式”也表现出增长乏力、结构失衡、失业率不断攀升和产业空洞化等问题,台湾模式急切地需要赋予新的内涵。

“台湾模式”是如何炼成的

台湾的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和制造业技术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先后经历了几次重大转型。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农业为主,仅有少量的食品储藏加工业和轻工业。人口密集度和土地集中度高。始于1950年代的土地制度改革,不但降低了土地集中度,极大地解放了农业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成为台湾民营经济发展的契机和台湾经济腾飞的起点,对后来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释放的劳动力和居民储蓄率的提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通过进口替代战略,推动台湾经济由以农业为主的日本殖民地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

进入20世纪60、70年代,台湾先后实施了“第二次进口替代战略”和以加工出口工业为主的“出口导向战略”,再辅之美国从1951年到1965年总额达1482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和在工业领域的技术支持,使得台湾工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通过十大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以自产设备和原材料替代进口,经济结构向重型化发展,建成了一大批大型重化工企业。在机械、钢铁和化工工业发展的同时,这些重工业为服装纺织等轻工业提供了上游产业的支持,从而使得轻重工业均得到较快发展,通过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设立中国钢铁、中国造船(今台湾国际造船和中国石油)等大型企业,另外,美国华侨返回台湾设立电子工厂,如台积电、联华电子等成功企业。1960年代末期,台湾采取了以开拓国际市场带动岛内工业发展的出口导向战略,设立了出口加工区,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工业产品出口比例明显增加。1960-1973年间,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7%,外贸总额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从而使台湾经济发展完成了由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转变。这个时期,台湾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外移,新兴的电子工业成为主导产业,同时经济自由化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1980年代,台湾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和“产业升级”战略,将电子工业作为产业发展重点,在电子工业中将其关键元件――半导体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半导体作为电子工业的核心部件,主要运用于计算机、通信设备、消费}生电子、运输、工业电子,甚至国防和太空等领域,其技术的不断创新更是驱动电子产品功能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原动力。初期,主要为日本企业做代工生产,以OEM形式组装彩色电视机,通过生产组装的“干中学效应”,台湾本土企业积累了经验、技术、人才和资本。1980年代后期,由于美国市场需求增加,台湾企业规模开始扩大,产业链也得以扩展,产品包括了彩色电视机的监视器、终端机和彩色映像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台湾电子产业进入转型阶段,主要是由笔记本电脑开始进入液晶面板生产以及半导体产业链向上游扩展。

进人1990年代,台湾进一步实施了“促进产业升级条例”(1991年)和“国建六年计划”,(1991年)将通信、资讯、消费性电子、半导体、精密机械与自动化、航天、高级材料、特用化学与制药、医疗保健及环保产业作为十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亚洲金融危机后,积极推进“知识导向”发展战略,推动台湾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2008年,“行政院”还推出了“挑战2008年”重点发展计划,更加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e时代人才培养计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国际创新研发基地计划,数位台湾计划、营运总部计划、全岛运输网络整合计划、水与环境建设计划、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可以看出,今后台湾经济的发展方向将由先前的重视硬件的完善转变为更加重视经济社会软件的建设。

目前,台湾已成为全球第15大经济体,企业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经济结构逐渐由高科技产业取代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从1952年的35%下降到2008年的2%,近年随着制造业向大陆地区的转移和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的最重要部门,占GDP的67%。由此,台湾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过程,成为一个成熟的经济体。

宝岛的经济瓶颈

近年来,台湾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台湾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台湾模式”面临考验。台湾经济增长继2008年零增长后,2009年GDP实现4%的负增长。2009年失业率达到5.85%,创历史新高。“”主计处的数据表明,台湾经济有进入全面衰退通道的危险。经济衰退的原因除了有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带来外需的大幅缩减外,“台湾模式”的结构性缺陷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经济结构失衡

台湾产业的发展历程明显地表现出“国际代工”的特色,在其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国际代工”生产模式对生产成本极其敏感,随着台湾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大规模向大陆地区转移,台湾面临新兴产业能否填补外迁产业的问题。作为海岛型经济体,台湾岛内市场狭小,新兴产业配套能力弱,产业结构升级中新兴产业高度依赖于外部市场,这一特征决定了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中间产品、支撑产业、关键技术和市场都依赖于美日和祖国大陆。台湾的服务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虽然台湾服务业占GDP比重已经接近70%,但服务业主要是面向岛内

市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并不强。加之制造业大规模迁移到大陆地区,生产业失去了服务载体,这也成为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发展水平低的重要原因。

产业空心化问题突出

目前,台湾对外投资金额累积达到GDP的40%左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4%,也高于工业化国家的30%,而且台湾对外投资的80%集中在大陆。由于台湾当局的各种管制政策限制,台商不愿将利润汇回台湾,其对外投资对台湾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产业的外移导致台湾岛内出口不振、投资下降、消费信息不足。2009年上半年,台湾工业生产同比衰退24.3%,其中制造业衰退24.9%。矿业及土石开采业下降16.5%,电力等公用事业下降8.5%。下半年随着外需的逐步回升,尤其是大陆对台湾订单的增加,以及对台工业产品采购的扩大,制造业开始有所好转,但还是无法改变制造业衰退的局面。由于相关产业外移后,新兴产业没有充分时间进行培育和壮大,以替补外移产业。加之台湾当局对大陆赴台投资的严格限制,使得制造业长期不振,台湾出现产业空洞化。

经济边缘化

目前,区域经济合作协定和贸易安排已经成为多数WTO成员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措施。台湾由于政治原因到目前还无法加人相关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从而游离于区域化经济合作浪潮之外。大陆与港澳已经签署CEPA协定,东亚地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东盟10+3自贸区,2010年开始,中国与东盟六个老成员国的90%以上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由9.8%降低到0.1%。此外,双方已经达成《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双方的服务部门也将进一步开放,东亚经济体间的经济融台程度将进一步加深。显然东盟与中国大陆的自由贸易必然不利于台湾产品在大陆市场的竞争力,台湾经济有进一步边缘化危险。两岸ECFA的签署为台湾和大陆企业带来良好商机,但这个框架协定的具体条款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否则台湾经济在东亚地区的边缘化问题将进一步凸显。台湾经济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东盟与中国大陆自贸区建成后,将对台湾产生如下冲击:GDFT降0.019%,投资下降0.359%,出口下降0.303‰进口下降0.687。纺织品衰退2.128%,石化产业衰退135%,电子产业衰退0.237%、建筑业衰退0.257%。

台资的流失

大陆具有充裕而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加之两岸文化同根,改革开放后,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发展快速。2002年中国大陆超过美国成为台湾对外贸易的第1大伙伴,台湾成为中国大陆第4大贸易伙伴和第2大进口市场,充分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经贸关系之紧密。以2009年为例,大陆与台湾的贸易额为1062.3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205.1亿美元,自台湾进口为857.2亿美元,实现贸易逆差652.1亿美元,其中出口占台湾出口总额的40%以上。到2009年底,台湾在大陆投资企业达8万余家,投资总额超过500亿美元,大陆已经成为台湾企业对外投资的最重要基地。

在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贸关系中,广东省利用区位优势和文化相近的优势,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到2010年4月,广东来自台湾的直接投资项目累计23885宗,合同金额累计554.63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累计469.51亿美元,台湾成为广东省第二大外资来源地。广东近年平均每年新增台资企业1000家左右,目前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有39家,超过3000F美元的有232家。粤台经贸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台湾和广东的经济发展,为台湾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出贡献,同时,台湾企业在广东的投资,尤其制造业的投资也成为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粤台两地均面临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问题,面对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环境,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利用两岸签署《两岸经贸合作框架协议》的有利时机,实现共同发展是两地面临的新课题。

广东对台贸易地位有下降趋势

广东与台湾两地的间接贸易从1979年代末开始,但仅限于广东从台湾的单向进口。直到1988年广东出口到台湾的商品达到56万美元。进口为630万美元,这标志着两岸间双向贸易得以正式开始。进入1990年代粤台贸易规模不断扩张。2009年粤台进出口总额为385.8亿美元,其中自台进口345.4亿美元,对台出口40.4亿美元,台湾每年从粤台两地贸易中获得超过300亿美元的顺差,是台湾对大陆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

图1显示,近十年来台湾一直是广东的重要贸易伙伴,1999年对台贸易额占广东总贸易额的9.93%,其中进口占广东进口总额的19.6%,出口占广东出口总额的2.1%,之后3年内双边贸易基本稳定,2003年后,随着广东进出口市场的拓展,自台进口下降较快,2003年与1999年比较下降幅度为2个百分点,2008年进一步下降3.7个百分点。相比进口规模,对台出口占广东出口总额比重虽有所下降,但变化不大,从1999年到2008年共下降0.9个百分点。对台贸易在广东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一方面是广东贸易对象不断多样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粤台间贸易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广东―直是我国对台贸易的重镇,这种现象在1990年代表现更加明显,由于珠三角对外开放早于长三角,加之粤台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广东在大陆对台贸易中“一枝独秀”。1999年广东对台贸易总额、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大陆相应数据的59.6%、63.1%和41.2%,之后这一独大的对台贸易随着长三角对台经济合作的增长而降低,到2008年上述三个数据分别为33.9%、37.7%和18.8%,显示出广东在大陆各地区对台贸易中的地位有下降趋势(图2)。

台资北上

台资企业在广东的直接投资可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认识。从量的角度看,19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期,是台湾大规模投资广东的时期,1999年广东实际吸引台资6.3亿美元,2003年达到最高点6.8亿美元,之后台资在广东的投资规模减小。台资增量减小并不是广东独有的现象,从广东吸引台资占全国比重看,2003年前呈下降趋势,但近年来所占比重又有所增加。1999年广东台资比重占全国比重达到最大,为24.2%,最低年份出现在2004年,为11.3%,近年恢复到17%~18%。因此,所谓“台资北上”的问题,至少从台资投资总量看并不是事实(图3)。

但值得关注的是,台资在广东投资的比重下降较为明显的1990年代末和20世纪初的几年里,恰是台湾产业向大陆外迁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以笔记本电脑和液晶显示器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的阶段,这个时期,长三角成为台资企业转移的重点地区。珠三角错过了这个承接上述两个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这两个产业发展至今也不尽如人意,

从台湾在广东投资的“质”的方面看,台资企业成为广东通信、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由于无法获得台资企业在广东各行业投资额的具体数据,我们使用了“经济部投资审查委员会”统计的台湾对大陆投资行业分布的数据。表1可见,1998年后,台资企业的投资由纺织、食品饮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转向电子零部件制造业和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制品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期,广东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大幅上升,并且出口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外资企业,这充分说明台资企业对广东高新技术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实际上,粤台经贸合作一直是大陆对台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近年来这种重要性随着长三角等地区对台经贸的发展而有所减弱的趋势,这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像台资过去对广东产业升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后危机时期,对台的经贸合作也将推动广东产业升级与产业转型。广东和台湾应抓住两岸签署ECFA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两地的经贸关系。

ECFA下的粤台新机遇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为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使两岸经贸关系从“自下而上”的民间推动阶段发展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制度推动阶段。就如大陆与港澳签署CEPA、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一样,大陆与台湾间ECFA的签署将对广东产生重要影响。作为我国对台经贸台作的前沿地区,ECFA的签署,将为深化粤台经贸合作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有利于粤台两地的产业升级与转型

粤台两地均是高度外向型经济,这种发展模式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从台湾的角度看,其以电子信息业为主的代工生产模式,在制造业产业利润大幅降低和产业向大陆大规模转移情况下,岛内产业升级并没有完成,台湾面临产业空洞化的危险,产业结构升级势在必行。框架协议的签署和粤台服务业的合作将拓展台湾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同时,台湾的生物化学工业、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也将能充分利用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的广阔市场。

而广东近年来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出口增长强劲,但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偏低的现实,使得广东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台湾在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技术转移将有利于广东在这些产业上实现升级。

有利于提升两地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地位

目前,自贸区成为经济体间深化经贸合作的主要形式,广东是中国大陆与东盟各国经贸关系最活跃的地区,广东与东盟各国的贸易一直占大陆对东盟贸易的1/4以上,作为CEPA的前沿地区,与港澳经济融合度高。但是,大陆和广东与东盟间由于制造业生产水平相近,区域内垂直型抑或水平型生产网络和分工并没有充分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东乃至大陆与东盟的经济融合。当今全球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贸易、投资一体化,大陆与东盟间生产网络发展滞后的状况将不利于双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粤台经贸合作,不但可以使台湾融入中国――赤盟自贸区之电台资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广东与东盟的密切的经贸关系,发挥台湾制造业的优势,进而提升两地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

有利于双方扩大贸易规模

签署框架协定后,在早期收获项目中,台湾销往申国大陆的559种产品关税降为零,作为广东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台湾与其竞争对手日本和韩国比较取得了进入广东市场的优势。以2008年为例,广东进口总值为2793亿美元,其中日本占14.8%,韩国占8.2%,中国台湾占13.9%,东盟占13.6%。如采将大陆的平均进口关税由7.85%降为零,将有可能使台湾地区取代东盟和韩国的―部分市场占有率,保守估计也可使台湾对广东的出口增长10%,将扩大台湾出口300亿美元,进而使台湾地区成为继香港地区和美国后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另一方面,广东对台湾的出口也增长,但由于大陆出口台湾的早期收获项目数量少,关税减免水平较低,估计增长不大,相信随着框架协议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广东对台湾的出口也将大幅度增加。

两地合作关系将向投资、生产和贸易一体化方向发展

签署框架协议前,台湾对大陆投资实行严格限制,致使双方的投资活动表现出单向性,虽然广东利用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在台湾向大陆投资的早期成为大陆吸引台资最多的省份,但1990年代后期,随着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向大陆转移,长三角成为台湾投资的集中地。从目前台湾对广东的投资产业分布看,主要分布在电子、化工、纺织、五金、制鞋等行业,投资和贸易互动成为两地经贸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框架协议签署后,双边贸易的增长和投资便利化程度的提高将使台资企业进一步向广东集中。同时,这也将使台湾成为广东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基地,将促进广东企业到台湾投资,充分利用台湾的生产业,采取“战略资源寻求”型投资,扩大广东企业“走出去”规模,并借以提高广东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两地的投资将向互动方向发展

目前,粤台两地贸易已经由最初的互补贸易发展为基于生产网络的水平贸易,两地的产业分工也表现出由产品问分工转化为产业内,产品内的要素分工,即台资企业利用资本和技术优势,广东利用其劳动力和资源的价格优势。今后,随着广东制造业生产能力的增长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广东将吸引大量台资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中心、公司总部和营销中心等产品价值链的上下游部分,从而实现两地投资、生产和贸易的一体化态势。

第11篇

[关键词]中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0-0123-02

1 前 言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属于预算会计的范畴,创建于20世纪 90 年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按照法律,按照规定使用公共资金,有利于加强国家的预算管理。随着各国民主政治的程度、新型公共管理体制的推广,各国政府的会计制度逐渐向透明化方向发展。我国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内的政府会计体系和准则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为进一步适应经济的发展,推进公共财政政策的建设,我国要加快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在改革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加快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透明度建设。2010 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为发展成员国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经济和政治往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成员国之间的政府会计信息透明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越南作为成员国,与我国毗邻,对两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比较,具有深远的意义,并能够得到相应的启示。[1]

2 中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比较分析

2. 1 两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形式对比

1998年,我国建立“一则三制”的预算会计体系,即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这标志着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纳入一个制度。

越南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纳入一个制度后,虽然经历了前后三次的较大变革,但没有改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一制度体系。与我国不同的是,越南只有这么一个制度,没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2]

2. 2 两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详略程度对比

(1)我国详细规定了会计科目的使用方法,简要规定了科目的设置及财务报告。为了有利于会计人员的理解,提高会计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我国行政职业单位会计制度详细规定了各会计科目的借贷方记账原则、核算范围、账簿设置等。但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却仅做了简单的规定,只对一级会计科目的设置予以明确并要求编码,对能够统一的明细会计科目予以规范,没有对不能统一的明细会计科目提出规定,也没有要求二级会计科目进行编码。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发挥会计核算的灵活性,但降低了规范性。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仅设置了一般情况下需提供的财务报告,如收入支出表、资产负债表、附注等,没有设置能够提供各种具体信息的财务报告,如越南设置的固定资产增减情况报告、国库预算经费对照表等,在设置财务报表时,也没有区分单位层次。[3]

(2)越南详细规定了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财务报告,未规定会计科目的使用方法,与我国正好相反。越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七大要素,将反映债权债务的清算要素进行了整合,将资产要素分为现金和固定资产、物资,增设了表外科目要素。表外科目的设置丰富了科目平衡表的信息。越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二级会计科目的设置进行了统一,并要求编号,提高了明细核算的规范化,同时,也允许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下级会计科目,增加了灵活性。越南的财务报告具有分层次的特点,有针对基层会计单位的一般性财务报告和针对I级、II级会计单位的综合性财务报告。越南的财务报告还具有类型多的特点,在基层会计单位的财务报告中,反映单位年度收支总体情况的报告,就分为经费综合情况报告、经费决算情况报告,项目经费明细报告及活动经费明细报告四种类型,有利于更加全面地反映单位的年度收支详细情况。与我国不同的是,越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明确规定会计科目的使用方法,不利于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4]

2. 3 两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方向

(1)我国将实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合并。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了政府会计改革,政府会计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包括政府总会计制度和政府单位会计制度。财政部针对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多、存在重复交叉的现象,提出了整合政府预算会计制度。初步思路是: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合并,建立起普遍适用的、统一的政府单位会计制度。因此,我国行政事业会计制度将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为:整合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政府单位会计制度。

(2)越南将行政事业单位合并为一个会计制度的现象,将长期存在。为争取与国际接轨,缩小与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制度的差距,越南正在进行国家会计制度改革。作为国家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一直以一个制度的形式存在,即使在2006年越南进行了会计制度改革,颁布了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仍以一个制度的形式存在着。但是,越南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有些规定与国际上其他国家还存在差异,越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在内容上,缩小与国际的差距,建立起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公共会计准则体系。[5]

3 在中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比中得到的启示

通过两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这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 1 会计科目设置方面的启示

在会计科目设置方面,借鉴越南的做法,规范明细科目的设置,并增设表外科目,丰富财务报告相关信息。为了全面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将重要的财务信息有效地反映出来,满足报表使用者的多方需求,应适当设置表外科目。就拿预算资金来说,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资金来源,其会计科目的设置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与项目、活动预算有关的会计科目,具体反映各项目、活动的预算执行情况。建议借鉴越南的做法,提高会计核算的规范性,设置常用的二级会计科目,并进行编码,在会计科目表中同时呈现一级、二级科目,使会计人员一目了然,方便使用。[6]

3. 2 会计报告方面的启示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事业单位承担起了向外提供信息的职责,并随着需求方的增多,提供的信息量逐渐增加。目前,我国财务报告种类较为单一,会计信息不能完全满足使用人员的需求,因此,要增加财务报告种类,增加会计信息量,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借鉴越南的先进做法,改善财务报告体系,增设预算经费使用报表,真实反映预算经费使用情况,方便相关人员对预算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此外,根据不同单位的编制需求,适当增加财务报告类型,下级单位搜集一手资料,编制基础的财务报告,反映详细的财务信息,上级单位汇总相关内容,并编写综合财务报告,反映其汇总的综合财务信息。[7]

3. 3 编制及报送报告方面的启示

在报告编制方面,可借鉴越南的做法,充分考虑财务报告的各个方面及可能存在的各种情况,对报告的编制进行分层次、分情况规定,如按照单位是否使用预算经费,规定其按季度或按年编制财务报表,从而进一步规范财务报告的编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一般都规定了统一的财务报表报送期限,如在月初、季度初、年初几号报,但是,不同级别单位编制报表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统一规定报送期限是不科学的。因为下级单位需要报送本业务领域的报表,而上级单位需要汇总下级单位报表,通常情况下,上级单位编制报表的时间一般长于下级单位。因此,我国应借鉴越南的做法,按照单位等级规定财务报表报送期限,以进一步提高报表质量。[8]

参考文献:

[1]陈乐忧. 中国政府会计 60 年变迁[J]. 财会通讯,2009(12).

[2]梁长敏.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相关探寻[J]. 商业经济,2009(5).

[3]郭剑涛. 关于完善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探讨[J]. 魅力中国,2010(28).

[4]李华丽. 中国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0(21).

[5]越南财政部网站:http:// mof. gov. vn/.

[6]财政部会计司. 政府会计研究报告[R].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7]李定清,刘东. 中美政府会计比较研究[J]. 经济师,2003(8).

[8]罗朝晖. 构建中国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

第12篇

[关键词]会展业;策略;台湾;避短扬长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049

会展产业被称为“火车头产业”,本身具有“三大、三高、三优”的特质能极大地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所谓“三大”即“产业关联性大、产业产值大、创造就业机会大”;“三高”――“高附加价值、高创新效益、高成长潜力”;“三优”――“技术优势、人力优势和资产运用效率优势”。处于“太平洋孤岛”上的台湾,其会展业发展的成就和业绩,为我们提供区域会展业发展的策略选择的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

1台湾会展业整体概况

台湾会展业真正起步于1974年3月台湾外贸协会在台北圆山大饭店首度举办了第一个国际专业展览――台湾外销成衣销售会。[1]展会为台湾成衣业插上腾飞的翅膀。1986年台北世贸中心展览大楼的启用是台湾展览业的里程碑。全球会展版图东移,台湾抓住这一契机,会展业取得多次跃升,在世界拥有一席之地。统和会议和展览,到台参加会展活动的国际人士从2012年的178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21万人,带动的经济效益则从191亿新台币增加到210亿新台币。

11会议

在ICCA统计数据中,2006年台湾以47场次排名亚洲第九,台北以29场列亚洲城市第八。到2010年以91场次跃居为第23名;台北市跃居为亚太区第2名,仅次于新加坡。之后一直相对稳定,如2014年,台湾以122场次,排名世界第33名,在亚太排名中已经居于第4。[2]企业会议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2012年的107场次,增加到2014年度的120场。

12展览

2006年台湾共e办60场国际专业展,在UFI排名中列于亚洲第七。年度出租面积为41万平方米,位居亚洲第六。2010年专业展览面积为55万平方公尺,位居亚洲第六。到2014年台湾共举办167次展览,面积已经达到195万平米,纳入UFI统计的是716万平米,依然位居亚太第六。[3]

对于孤岛台湾,保持亚洲第六左右的水准,确属不易。更不容易的是,从台湾地区城市发展潜力和推进政策看,台湾地区的会展业仍会持续呈现上升状态。

2台湾会展业情势分析

从战略学和策略学角度,情势分析永远是战略决策的逻辑起点。扬长避短是每个区域和城市发展会展业的永恒主题。

21台湾会展业长期存在的问题

位于东亚孤岛的台湾,狭小的市场对其发展会展业的限制是可想而知,产业依托薄弱、市场优势不明显、经济腹地狭小、人口仅02亿,如何保证投资报酬率本身就是最大挑战。对于吸引国际公司的赴台办展办会更是巨大的障碍。这些“天生残疾”外,台湾发展会展业还面临种种问题。

211场馆设施短缺,场地价格竞争力不足

第一个会展场地――台北世贸中心落成之后。但长期存在场地短缺问题,尤其是会议中心的不足。2007年年底,台湾专用展览馆只有5个,总面积仅为58254平方米。[4]专业大型会议中心更是缺少。容纳3000人以上的会议场地仅有台北国际会议中心、台北小巨蛋、林口体育馆和高雄巨蛋四处。可容纳1000人以上的会议场地绝大部分是大型饭店的会议室。场地不足,势必引起台湾在场地价格竞争力不足,尤其是近年来大陆地区场地建设的迅猛发展,对台湾市场的冲击与竞争是显而易见的。

从分布上看,台湾不管是会展活动、会展场地,还是交通住宿,都高密度地集中在北部地区。广大的中部、东部和南部地区不仅会展场地不足,还出现会展周边服务也跟不上的问题。

212业者规模小,会展定位不明确

尽管拥有台湾贸易中心、展昭公司等这样的有一定实力且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组展商,不过受到行业发展的影响,台湾业者规模较小,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此,业者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大型赛事或大型活动经验缺乏等问题,就日益凸显出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并不占优势。同时,在很多城市都意识到会展行业的巨大潜力,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致力于宣传发展会展业。面对如此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找准定位,强化国际营销力道,才能脱颖而出。台湾却因政局政策摇摆,对于会展业的宣传并不能形成持久和聚焦的着力点,以精准定位,寻求战略的利基点,极大限制其发展。

213会展人才的专业性有待加强,流动性高

尽管台湾有丰富的高校人才,政府也竭力培养会展从业人员。但是在台湾160多所高校中,缺乏会展相关专业的设置,只有部分高校在观光专业下开设少部分会展相关课程的选修。此外,学校大部分课程都是以理论为主,不容易培养实际运作会展活动的人才,这将会影响一个地区会展行业的稳定发展。同时,行业的流动率过高,这也说明会展产业本身吸引力不足。

214政策不够开放

政府的扶持是一个展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此前,台湾政府对于会展行业不够重视,因此没有专门的会展管理部门,相关扶持政策也较少。并且会展是一项国际性活动,其中必然牵涉到外籍人士入境签证等问题。台湾在这方面上的政策不够开放,尤其是针对新兴国家和地区,比如大陆地区。台湾对大陆人士入台的限制,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陆专业人士赴台参展的积极性,这将不利于台湾会展业的发展。

22台湾会展业发展优势

221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台湾是一个岛屿型地区,四面环海,自然景观优美,人文资源丰富。台湾,是亚太地区的中心点,航空及海运的中继站,国际往来十分便利。岛内的交通四通八达,航空、地铁、高速火车、公交使游客能自由地穿梭。各大县市都有观光休闲资源,是吸引外国人士来台参加会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222人力资源充足,民众基础优越

在仅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台湾成立了160多所高校,每年还有国际生留台就业,加之台湾政府推行一系列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因此,台湾发展会展业有一定的人才优势。同时,台湾人民友善,治安良好,也是不可多得优势。

223地方文化风俗多样

在台湾小小的面积范围内,有 14个主要原住民族群和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居住在一起。大到每个片区县市,小到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风俗。这些风俗被推广成为闻名的展会与节事活动,吸引了千千万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台参与。

224企业与学术能量丰厚,产业科技发达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技实力。台湾一直以来都把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创新能力和研制能力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多项产业具有国际影响力,如信息、通信等,吸引国际买家注意。企业国际战略布局、企业与国际接轨,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参与世界会展组织,使整体服务效率提高。

3台湾会展业发展的避短扬长策略

一个行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迅速发展,除了具备发展该行业的优势之外,也离不开其为了发展而对自身不足做出的克服,台湾会展行业的成长也不例外。而且从台湾推动会展产业看,“避短扬长”的策略选择是其显著特点和典型经验。

31避短补缺

311场馆设施奋起直追

场地是会展的关键因素。北中南展馆陆续进入台湾的会展市场,开启了台湾地区会展行业的新气象。目前加上其他办展场馆,专业展馆总面积达到136556平方米,且有5个展馆获得UFI认证。(见表1、表2、表3)此外,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不仅日益成为会展资源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系统,也成为台湾会展业尤其是节庆活动发展特色之一。台湾地区的会展场地资源逐年增加,规模也不断扩大。这是台湾会展业发展的结果,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会展业的提升。不过,南北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

312o跟潮流,以特色求发展

会展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要在竞争中取胜,关键是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独特之处。“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台湾的市场劣势决定了台湾会展业必须以品质和特色见长,这也是迅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的根本策略。

(1)国际化与专业性融合

2014年,在台湾举办的展览达到216场,专业展有80场。[5]在国际专业展主办单位多年的努力经营下,目前台湾已经拥有十多个档次极具全球竞争力的展览:台北国际电脑展览会、台北国际工具机展览会、台北国际汽车零配件展览会、台北国际自行车展览会、台北国际电子展、台北国际塑橡胶工业展览会、台北国际书展、台湾电路板国际展览会、台北国际食品展览会、台北国际体育用品展览会。[6]同时拥有一批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展:如台湾国际兰展、高雄自动化工业展、台中自动化机械展等。其中获得UFI认证的国际专业展六项。台北国际电脑展、自行车展和汽机车零配件展已跃居全球的前三名。台北国际电脑展是仅次于德国CEBIT的全球第二大电脑展,每年吸引来自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人士出席。

(2)绿色化与科技化互动

奠基于台湾ICT的优异技术,以及配合国际间吹起绿色会展的环保风潮,台湾推动智慧化会展的未来技术趋势,着眼构建环境友好型绿色会展产业。为此,台湾做了多方面努力。开发建置手持式设备专用会展网页、举办绿色会议、加强会展网络行销及服务E化等。并可朝向云端化、社群化、行动化和无纸化等多方技术运用下,提升展览服务科技化,提高台湾会展服务业品质及效率。在201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获得UFI行销冠军。通过“会展活动导入绿色会展指南”,以国际标准推进绿色会展活动的开展,在全台会展活动中按照ISO 14064―1标准,进行碳排查;强制推行PAS―2050标准对会展活动进行碳足迹记录和审核;推广会展项目和企业导入ISO―20121进行活动永续管理系统认证。

其实,早在2010年的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就成为国际绿色会展的热门话题。花博会以展现台湾的花卉园艺实力、文化艺术特色、先端科技成就和对环境的关怀为特点。宣传口号为“美丽的力量”,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台湾3R――Reduce(减量)、Reuse(再利用)、Recycle(回收)的环保精神理念和3G――Green Building(绿色建筑)、Green Energy(再生能源)、Green Transportation(节能运输)的环保设计概念。[7]绿色建筑方面,新生公园区的新生馆获得了“钻石级绿色建筑”的荣誉称号。圆山流行馆则成为全世界第一座由塑胶砖块搭建的绿色建筑。能源利用方面,花博会大量地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现场随处可见废水再利用技术。

313精到的产业政策推动

会展产业不仅是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展示橱窗,也是衡量区域经济实力的指标。为推进会展业的发展,台湾经济部门在亚太地区较早把会展业作为独立的产业进行推动。大致经历4个阶段。

首先发端于2002年的“”“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中“观光客倍增计划”,当时台湾政府首次把发展会议展览产业视为重点工作。2004年,成立了“行政院观光发展推动委员会MICE专案小组”推动执行计划。2005―2008年,“会议展览服务业发展计划”推出将会展业列入重要与新兴发展产业,并责令台湾商业主管部门执行。该计划已涵盖四个策略方向,包括:市场扩张暨国际行销奖励策略、资讯网建置策略、经管辅导策略、人才培养策略。其顺利执行,为台湾之后更有针对性更有企图心的计划推出奠定了基础。

国际贸易局将2009年定为“会展扩大年”,举办了第一届“台湾国际会展产业展”。2009―2012年,由台湾“经济部国际贸易局”牵头启动为期四年的台湾会展跃升计划,这开启了台湾会展业发展政策的全新阶段。计划以 “提升会展的国际地位,建设台湾为亚洲会展重镇”为目标,成立“经济部推动会议展览专案办公室”,并执行四项子计划:会展产业整体推动计划、会展推广与国际行销计划、会展人才培育与认证计划、争取国际会议来台举办计划。为了平衡台湾南北会展产业的协调发展,鼓励各地方政府积极发展当地会展业,在2010年的国家建设计划中,针对会议展览服务业提出促进发展的建设重点,并实施“补助地方政府发展会展产业方案”。跃升计划执行绩效显著,台湾在亚太会展界崛起同时,还获得ICCA全球最佳营销奖。

2013年之后,台湾除了提升展览国际竞争力方案外,持续推动“2013―2016台湾会展领航计划”,持续辅导台湾产业者开展新展,强化产业体质并带领会展产业航向国际,充分显现出台湾会展的产业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包括:会展产业整体推动计划和MICE人才培育与认证两个子计划,以实现台湾会展业在亚太版图更大企图心。

从政府推动机制设计来看,台湾当局更能与时俱进,以综合性产业的属性来管控推动方案的实施。自2002年开始,政府在推动会展产业前期是以观光局为主管机关,由2005年改为由商务司主管。至2009年则转为由台湾经济部国际贸易局主管。[8]到2010年,为平衡各方利益,台北、高雄、台中、台南市政府相继出台地方政府推动方案,形成台湾有国际贸易局、观光局和地方政府多方负责的拖动机制。由此可见,台湾当局对会展行业的重视和支持,其会展产业是由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经营,并不只是归属于观光产业。

314注重际营销,以“品牌台湾”带动“会展台湾”

为了增强台湾会展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会展推广与国际行销计划”成为台湾会展政策的另一主线,以强化外界对台湾会展产业的认知度,创造台湾会展产业的品牌效益。主要是执行国内外公关活动和媒体广宣;撰写英文新闻稿结合形象广告,透过国际会展专业媒体曝光台湾会展信息;持续推广会展产业形象识别标志“MEET TAIWAN”等。管理和维护了台湾会展总入口网,汇整相关展会信息,丰富台湾会展资讯。扩大台湾会展网的功能并扩大了线上行销机制。通过一系列行销方案,把台湾会展推向国际舞台,吸引国际MICE活动赴台办理。

315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会展质量

专业人才培养是台湾推进会展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和支撑性计划。由早期从学校单位的教育入手,逐渐迈向从业人员的培训与认证,持续推广办理CEM/CMP国际会展课程与认证,达到训用合一的目标,协助会展产业强化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如2007―2010年开办的初级认证考试超七千人次报考。其次扩大办理会展人才媒合会,促成业者增加提供实习机会,提升行业人才质量。再次通过加强国际会展的交流,极大提升台湾会展行业的服务水平和会展质量。

32扬长放大

321利用观光资源,拓展会展业态

会展活动作为类旅游吸引物,本身与旅游的结合和互动,是创造区域会展优势的重要途径。台湾利用其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自然景观,以“社区营造”为引领制定出一系列推动当地旅游业、会展业和社区发展举措。如2009年台湾交通局推出“观光拔尖领航计划”,提出整合观光资源,加大国际宣传,客观上取得了利用旅游资源推动会展行业的效果。而在会展业发展中,则以MICE作为行业指引,同时发展展览业、会议业、节庆活动业,在 “国际贸易局”“观光局”“地方政府”各方力量推动下,形成多层次的会展业行动方案。

322结合地方风俗,开展节事活动

在台湾多样风俗习惯的背景下,台湾各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的特色,把原有属于小部分群体的风俗推广至全台湾,甚至是全球。据台湾学者赖守诚统计,2009年台湾共开展节庆活动450个,全台平均每天有123个节庆。[9]并逐步形成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观光节庆品牌:如一月澎湖万龟祈福,二月台湾灯会,三月客家桐花季,四月垦丁春呐艺术节,五月福隆国际沙雕艺术节,六月台北国际龙舟赛,七月基隆中原祭和十一月的台东南岛文化节。这些新形态的节庆活动原本只是地方性的活动,如今已然成为一场场的盛事,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前来参与体验。节庆活动成为台湾社区发展极为关键的部分,为台湾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23跨界跨域整合,“科技+”与“会展+”比翼

台湾抓住其高科技发达的优势,把新兴科学技术运用于会展产业之中,使得展会活动的效度、精度、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和提升。如 “悠游卡”门票制度。即观众无须专门到制定的地点排队购买展会门票,只需要保证每天常用的E通卡里面有足够的金额,到展览现场通过刷“悠游卡”的形式,就能进行参观,既省时又节能。会展属于一类外在的表现行业,会展是平台,是桥梁,是形式。台湾会展业发展擅长进行跨界跨业之间的整合,会议、展览、赛事、节庆、演艺等子业融合发展,与创意经济、城市产业、文化结构、消费联动发展,形成行业配套、产业联动、运行高效的服务体系,进而实现“会展+”的产业融合格局,持续产生推进会展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源泉。

4结论

一个卓越的战略与其说是从外到内,不如说是从内到外的。强有力的执行和缜密的战略,不但是组织取得竞争成功的秘诀,而且是管理卓越性最好的检验标准。

近年来,台湾会展业取得不错的业绩,不可否认,台湾当局在推进会展业发展中,明确而精准的战略选择及计划执行是分不开的。其战略路径就是:清晰了解和审核自身的资源能力和弱势,以“短板入手”,先填补资源缺口,再从自身能力作为焦点,锻造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来补充和加强现有资源,从而建立对那些危及自身竞争地位和未来业绩的威胁的防御。

参考文献:

[1]林东标港澳台三地会展业之比较调研[EB/OL].(2008-12-05)http://daibiaochuccpitorg/Contents/Channel_1435/2008/1205/143837/content_143837htm

[2] ICCAICCA Statistica Report-Country & City Ranking[Z].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Convention Association[EB/OL].(2016-09-01)http://wwwiccaworldcom

[3]台湾经济部投资业务处会展产业分析及投资机会[Z].台湾经济部,2008:4-5//wwwuficom,2006―2014

[4]台湾经济部投资业务处台湾会展产业发展现状[Z].台湾经济部,2008:1-2

[5]林义斌,邱玉珠台湾会展产业推动政策与发展分析[M].两岸创意经济研究报告(201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53

[6]梁颖群展竞秀宝岛台湾[J].进出口经理人,2011(6)

[7]田伟从美丽的花博,看绽放的台湾[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