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音乐教学内容

初中音乐教学内容

时间:2023-06-16 16:05: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音乐教学内容

第1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开放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时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能力已然成为学校、教师和社会各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由此,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也逐渐被提上教育议事的日程,引入到了初中的音乐课堂之上。而初中音乐的开放性教学打破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更能够为学生们开拓视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具丰富性。从而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一、初中音乐多元化开放性教学的概念及内容

所谓多元化开放式教学,是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空间及评价手段等方面的开放,它注重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和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去尝试、探索和实践,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自由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初中音乐多元化开放性教学应从四方面着手:1.主动地把音乐教学融入现实环境之中,是教学内容具有衍生性和学科渗透性,从而让教学内容趋于多元化;2.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使音乐教学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鼓励怀疑与提问、辩论与讨论,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力和掌控力;3.采用新颖的教学用具和更具新引力和趣味的教学资料,丰富教学手段,使其具有多元性和创新性;4.鼓励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和手段,例如除纸面考试外,还可以是技能展示或团队合作,也可以是论文评论等。

二、初中音乐实施开放性教学探讨

(一)在初中音乐实施开放性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兴趣的引导与培养

据各种调查表明,初中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都比较倾向于轻松愉快的音乐学习方式,他们更是对于流行音乐情有独钟。根据该调查,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增添时代气息的融入。众所周知,《歌唱祖国》这一歌曲是我国的经典爱国歌曲,但是由于现在初中学生出生的年代距离《歌唱祖国》的年代较为久远,学生难以体会到《歌唱祖国》其中包含的爱国情感。针对这一情况,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生这类爱国歌曲之前可以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他们了解当时的国情,最后由衷地萌发出爱国情感,用心学习这类爱国歌曲。例如,因教材编排的需要,初中音乐课本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黄河大合唱》的歌曲,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生吟唱这些歌曲之前可以带领学生先观看几部爱国电影,如《风云儿女》之类的,让学生从电影中萌发出爱国情怀,让学生在电影的观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这些爱国歌曲,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在初中音乐实施开放性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可增加课外内容的补充

传统的初中音乐教材的内容明显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传统的音乐教学内容上增加一些课外内容。自然,当代的一些流行歌曲或是民族歌谣不失为一项选择。例如:当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生唱《北京OPEAP》这首歌曲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当代流行的《龙的传人》或是《中国功夫》等,增强对初中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再如,在教学生唱《童年》这首经典校园歌曲时,还可让学生聆听当代流行的《再见小时候》这首歌曲,让学生通过经典老歌与当代流行歌曲的欣赏、比较感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三)在初中音乐实施开放性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展,学校以及社会对初中音乐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生乐理以及歌唱的同时,还应注意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品味音乐、在生活中学习音乐,最终提升初中学生的自身音乐素养。生活并不缺少音乐,只是缺少善于发现音乐。为此,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音乐,例如餐厅的音乐、广场上播放的歌曲、婚礼上的礼仪音乐甚至是电影或电视中的插曲等,这些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又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音乐。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书本上的音乐是“阳春白雪”,而生活中的音乐却只是“下里巴人”。殊不知,音乐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哪怕是乡村音乐都是有其背景、有其感情的。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要学的不仅仅是课本中的音乐知识或是歌曲,还有生活中更广阔的音乐,毕竟书本上的音乐是有限的。

(四)对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应注重其开放性

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通常采用封闭式的教学方式,不是让学生听TS中的原唱就是让学生跟随音乐教师学习书本上的歌曲,这种音乐学习方式很容易让初中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然而,若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相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更容易被激发,最终提升其音乐素养。例如,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学校或社会上的一些音乐晚会,或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音乐能力以小组形式编排音乐剧。学生自己参与音乐剧的编排时,必然会有选择性地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各种音乐知识,这对其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建立开放性的教学评价机制

传统的评价是教师从主观上和技术上评价学生,教师在评价中具有绝对性的权威和主导地位。通常会让学生唱一首课本上的歌曲,根据其完成程度进行评价,有的教师则粗略地根据对学生的主观印象来进行评价,这对其他学生来说本身没有积极鼓励的作用。而这样的评价标准使得学生们认为音乐就是单纯地唱歌,不必学其他知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将会越来越低,教师也根本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反馈,而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只要猿挚放性教学的方法,转变自身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切实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就可以实现初中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科名.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探讨[J].电影评介,2010,(02).

第2篇

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初中和中职音乐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定位以及彼此沟通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经常造成两个学段之间的不一致性和不连贯性,导致教学中存在众多的重复和脱节,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深度、广度和效度。

一、初高中音乐教学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因未全面贯彻教材引起内容脱节

根据调查,有部分学校因师资缺乏、初三课程安排等客观原因,音乐课只开设到初二,造成了初中音乐教材第17、18册实施的空缺。有部分初中音乐教师没有吃透教材、没有发现教材的亮点,片面地认为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本,从而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喜好进行自主命题授课,上课内容脱离课本,造成知识点没有体现。还有部分初中音乐教师则授课态度随意,将课本内容草草了事,而将大量课时用于听流行歌曲,看演唱会等,使得初中音乐课堂处于放任状态,音乐课本的内容未能全面实施。

从音乐课标可以看出,中职音乐课是初中音乐课的深入与发展,理应建立在初中音乐课良好实施的基础之上。而由上述三方面原因所引起的教材不完全实施,教学内容系统性较差,知识点凌乱等现象,不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制约着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使初高中音乐课程的衔接出现脱节。

2.因不了解初中内容造成教学重复

在日常的教学交流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中职音乐教师在不了解初中学段教学内容的情况下,总是一相情愿地进行着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把一些初中学段的内容放入中职课堂,不经意间造成了教学的重复。

例如,在初中《音乐》教材14册第一单元里有《保卫黄河》的大合唱以及钢琴协奏的欣赏,高中《音乐鉴赏》第29节 “冼星海”中安排了《黄河大合唱》的八个乐章。一些高中音乐教师在课堂中总是将《保卫黄河》作为重点进行展开,还拓展到钢琴协奏《保卫黄河》的表现形式。短短一节课中本来就难以完成八个乐章的欣赏,必须有取舍、有轻重,而中职音乐教师重点听赏《保卫黄河》,不仅造成其他几个乐章的忽略,还造成了教学内容的重复。

3.因教学方法差异凸显学法被动

从初中进入中职,因为课程内容标准的不同,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了相应的改变。具体表现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有歌唱教学、欣赏教学、音乐知识教学等。音乐教师在课堂中经常组织互动,学生常参加表演,乐意举手抢答,音乐课堂活泼、多动、热烈,学生显性活动参与较多。而高中音乐课程上,教师更多地要求学生通过体验、对比、探究、合作等方法学习音乐文化,对显性活动的要求明显减少。学生从初中音乐课堂步入中职音乐课堂,由动态变成静态,由听唱、演奏、实践创作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变成以鉴赏为主的学习方式,容易出现学习习惯的不适应。

二、音乐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笔者根据对课程的理解和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四点解决音乐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1.提高音乐教师的课程衔接意识

初中音乐教师应当了解初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本着为了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强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从而正确运用音乐教材,贯彻教学目标。音乐教师还需端正态度,不应该在有限的课时中加入太多的自主命题课,不应该因没有考试压力而有所松懈,不应该过分听从学生的主观喜好,从而保证义务教育学段音乐课程良好的实施。中职音乐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初高中音乐课程是一种衔接和递进的关系,研究两个学段对学生能力的不同要求,梳理教材的教学内容,增强衔接意识,有区别地对待学习内容的传授深度、广度,做好必要的教学过渡。

2.做好初高中音乐教材的研究

音乐教师应当研究初高中音乐教材,探明两套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存在的联系和差异,对两套教材的知识序列进行纵向梳理,理清同一领域内容之间的异同,避免产生教学内容的重复,有利于初高中音乐教学的衔接。

通过分析两套教材得出,有关中国民间音乐文化、创作音乐文化的内容,初高中教材都有涉及,只是深浅不同。而在外国民间音乐文化内容方面,中职音乐课程涉及了亚非拉欧四大洲的音乐文化,初中音乐教材中涉及相对比较少。西方音乐创作体系中,中职音乐教材对西方音乐史进行了几个单元的设计,比较系列,而初中教材中涉及这部分内容的就相对散乱,且内容不多。此外,中职音乐还增加了爵士乐和流行乐的赏析等。音乐教师需充分掌握这些内容的分布结构,知识梯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高中音乐的教学。

3.设计音乐教学的衔接点

中职音乐教师应寻找教学内容在初中的生长点,分析两者的不同要求,对比两者的深度和广度,制定有效衔接点。

我们发现中职《音乐鉴赏》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七节“丝竹相和”,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六节“舒伯特的歌曲”,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二十四节“文人情致”,第二十八节“冼星海”中,都能找到初中音乐教材内容的生长点。教师应当将找到的生长点转化为课堂中的衔接点,用做课堂的导入。就如“保卫黄河”,既然初中教学中就已然欣赏过、拓展过,就可以将其作为中职《冼星海》课程的导入。衔接点也可以运用在课堂练习上,例如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初中阶段也欣赏过并通过习题找到了青海花儿的特征,在中职教材中对待这首民歌的时候,就可以先复习初中阶段的习题,得出它的体裁,再深入研究以提升出西北民歌的特点。衔接点也可以在拓展与探究中作比较,例如初中内容中海顿的《惊愕》、莫扎特之《四十二交响曲》在《贝多芬》章节中作为音乐风格的比较,使得学生更深一步感受贝多芬音乐的风格,使得音乐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体现音乐课程的一体性。

4.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因为初中音乐课标有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而中职《音乐鉴赏》课程标准仅为“欣赏”一个领域,所以在学习方式上有着不同的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从歌唱、参与、聆听等多种活动的学习方式,转变成以鉴赏为主的学习方式。

同为鉴赏领域,中职《音乐鉴赏》除了要“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外,还强调“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根据指定专题或自选专题,主动收集文字、乐谱、图片、音响、音像等资料进行交流”,“用口头描述、撰写诗歌散文等形式表达鉴赏心得,交流鉴赏体验”等。也就是说,中职阶段的音乐鉴赏教学比起初中时期的鉴赏,在体验的基础上,多了比较、探究、合作等方法。所以,中职音乐教师需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使其更好的完成中职音乐鉴赏的学习。

第3篇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存在的问题

流行音乐可以从音乐内容、音乐风格、音乐主题、音乐曲风等角度划分,音乐教师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主导者,应认识到不同的流行音乐将会影响到学生的音乐观。根据多年的音乐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将传统音乐教学与大众化流行音乐元素融合是一个长期任务,但在實际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不合理、教育理念落后等问题。

1.流行音乐教学内容的选取缺乏合理性

受多方因素影响,传统音乐仍是我国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传统古典音乐、民谣等歌曲具有深厚的内涵,对大部分初中生而言深入理解较难。初中生对流行音乐的接受度较高,更愿意学习流行音乐,但目前只有较少的流行音乐曲目被引入音乐教材中。要想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音乐教师应适当引入流行音乐。除此以外,由于选取的音乐曲目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同样容易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2.落后的教育理念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是音乐课堂上的主导者,应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部分,应学会理解音乐的艺术魅力。但实际上,大部分初中生往往不能准确地理解音乐艺术,因此,音乐教师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音乐。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传统音乐教学理念,部分音乐教师不能正确认识流行音乐,不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影响流行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3.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平衡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音乐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的,即陶冶学生音乐情操、丰富音乐内容、提升审美等综合能力。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笔者发现,如何平衡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两者的关系,怎样选取合适的教学曲目,是当前音乐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课程的选择失误将影响教学效果,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加强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教学的策略

1.科学选择流行音乐内容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入流行音乐,是为了让学生接触新的教育理念,感受多样化的音乐风格,受到更好的音乐熏陶,使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要实现音乐教学目标,初中音乐教师必须注重选择合理的流行音乐,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初中生对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能够快速地接受新事物。因此,教师在选择音乐内容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选择适合当前学生个性发展的流行音乐。

2.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的教育意义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是学生音乐艺术道路的引领者,教师的认知、学识都将对学生的音乐发展有重要影响。由此看来,教师必须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音乐,分清流行音乐引入教学的积极意义以及消极影响,通过自身努力将符合学生发展的流行音乐引入到音乐教学中。教师加强对音乐的认识,才能在引入流行音乐中积极发挥流行音乐的教育作用。

3.平衡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

第4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初中音乐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新世纪,迎来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大、难度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和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新课标》的实施,为初中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在《新课标》实施之前,长期以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面临着自身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既有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上的问题,也有教学模式上的问题。在多重因素的共同约束下,初中音乐课程很难担当起应该承载的教育责任,学科教育目标也很难落实。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初中音乐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尚存在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理念——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在我国现行教学体系中,初中音乐教育多被赋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视了初中音乐教育应该以美育为其宗旨,是音乐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这一基本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注重知识、技能等非审美的体验,而忽视情感、兴趣、想象、创造等审美体验,种种误区导致初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缺失,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2.模式——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难以实现“教学相长”之效

我国现行中学音乐教育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虽然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师生互动,但是仍以“教授”为主,单纯追求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单调、机械,教学过程枯燥、程式化,而对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初中生而言,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二信息时代初中音乐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相结合,并将研究结果付诸于学校学科教学活动中。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结合,也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支持。

1.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践行“自助化”教学理念

构建主义起源于心理学领域,由瑞士日内瓦学派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最先提出于儿童认知发展领域。演变至今,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建构世界。笔者认为,要解决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利局面;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囿于固有的教学理念,研究、学习并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并转化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构建主义”学习的环境和课堂条件,让学生通过这种“自助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利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环境构建和应用领域。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尝试导入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音乐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在这种模式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促者的作用;教材则作为学生自我构建的对象;媒介成为创设情景,协作、会话的认知工具。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彼此的关系及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创新性的变化。

2.擅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音乐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是音乐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物质保障。信息化时代,要擅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单一的、教条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摆脱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可以为实践改革和完善音乐课堂教学创造条件,从而达到优化音乐教学之目的;另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音乐课程中的结合,也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电影、幻灯、电脑多媒体等硬件,以及音像制品,光盘、课件等软件,都可以成为初中音乐教学媒体的主流,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直观。例如在《春江花月夜》这节课上,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通过自制的教学课件,将画面与音乐充分结合,情境交融,通过视、听的完美演绎,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意境,并通过关联画面及配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乐曲内涵,学生在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也充分读懂了乐曲内涵,体验到了中国古代音乐与相关传统文化那一脉相承的审美情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新课标下,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要摆脱先前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不相宜”的尴尬局面,就要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结合在信息时代初中生对于音乐的特殊诉求,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广泛灵活的渠道,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引入构建主义教学理念及相关教学模式,采取新手段多角度转变音乐教学方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笔者提出的通过构建主义教学理念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而实现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结合校本实际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不要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能不顾及课堂内容,为理念而理念,为技术而技术,一切教学模式的创新都要为教学内容而服务,教学模式创新,不能从一个误区陷入另一个误区。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创新思维;初中音乐;教学

目前,由于初中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同时音乐不是中考中的必考科目,所以初中生在初中音乐学习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较少。这样的现状导致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效率不高,教学质量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以创新思维构建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笔者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实践,就如何以创新思维构建初中音乐教学课堂进行重点探究。

1.以创新思维构建初中音乐教学课堂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音乐教学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1]。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初中生的音乐素养,让初中生理解音乐,在音乐中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初中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在音乐教学实际中,初中生不重视音乐教学,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教师只有以创新思维构建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才能激发初中生参与音乐教学的兴趣,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初中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以创新思维构建初中音乐教学课堂的实施策略

新课程下,初中音乐教学目标是“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倡导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实践中,激发初中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初中生的参与热情[2]。音乐教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开拓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以满足新课程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初中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创新策略来实施以创新思维构建初中音乐教学课堂。

2.1创新性的情境导入,激发初中生兴趣

初中生思想活跃,在课前休息时活泼好动,教师在音乐课堂开始时,就需要尽快的将初中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上来。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实践时,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前导入模式,创造性的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激发初中生的音乐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到初中音乐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该注意几点重要的策略: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自由的、吸引人的环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以此来体验自尊和责任感;支持学生提出更多更好的新观念,即使是不适当的观念,也不要立即否定,而是让学生自己体验它;当学生表现不佳时,要理解和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对讨论结果进行恰当的总结;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能,并且都能表现出创造性。

例如,在初中音乐课程《西风的话》。教师在课程开展开始,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初中生思考有关秋景的词语、学过的古诗,让初中生在脑海里形成秋景的画面,为学唱《西风的话》准备铺垫。教师通过创新性的以秋景设计教学情境,让初中生带着想象的画面去学习歌曲,不仅激发了初中的学习热情,而且让初中生在想象中更好的理解歌曲中的意境,提高了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2.2革新型的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通常是教师在示范歌曲之后,学生跟着教师学唱。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发挥初中生的自我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下。以创兴思维构建初中音乐教学课堂,要求教师在开始教学实践时,创新教学方法,采用革新型的教法方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助学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教学中,多媒体集图像、视频、文本、声音等信息于一体,图文并茂、声像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由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形象、化呆板为生动,丰富了教学内容,形象了教学情境,构建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多渠道的信息传递,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在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新技术、新科技来辅助教学。以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初中生参与到音乐教学实践当中。

比如在初中音乐教学《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将互联网上不同的合唱播放给初中生学习。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听觉刺激,学习《黄河大合唱》的节奏和唱法。采用多媒体助学法,提高了初中生对于歌曲的直观感受,促进了初中生更快的掌握该首歌曲。

2.3创新型的课外实践,提高初中综合音乐素养

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时,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外时间里也要鼓励初中生参与音乐实践,让初中生大声的唱出自己的音乐,抒发心中的情感。音乐在众多艺术形式中被誉为最擅于抒感和引起共鸣的形式之一[3]。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音乐教学的更高要求是培养初中生音乐素养,提高初中生音乐欣赏能力,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在组织形式上,教师可以以创新思维来组织音乐课外实践活动。

例如,教师在组织初中音乐课外实践时,可以借鉴电视媒体上比较流行的形式,鼓励所有的初中生都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比如在初中音乐教学《青春的旋律》后,教师可以组织初中生开展音乐好声音。鼓励初中生自选曲目,唱出自己的音乐感受。以创新思维组织的创新型的课外实践,不仅提高了初中生的参与兴趣,更提高了初中生的整体音乐欣赏能力,抒发了内心情感。

3.结束语

教师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时,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以创新思维来组织初中音乐教学,让初中生在音乐中放松身心,提高音乐综合素养。以创新思维构建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不仅有助于激发初中生对初中音乐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而且提高了初中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有助于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晓君.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创新思维[J].教师,2012,13(27):46.

第6篇

关键词:初中 音乐教学 合唱训练 方法

在音乐领域当中,合唱是由声乐演唱发展而来的,但因其强大的表现力与活跃性,受到了越来越多音乐爱好者的喜欢,也将更多的眼光吸引过来。目前,合唱已经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一种音乐形式,也是所有音乐形式当中最为活跃的。因此,对于初中音乐教学来讲,合唱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爱上合唱,加强练习,提高初中生的合唱能力。笔者选择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训练作为研究对象是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

一、合唱训练之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训练是合唱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老师需要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当中,老师可以将合唱的基本功训练与生活进行紧密结合。音乐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音乐训练具有生活气息也是正确的。在进行呼吸训练之时,就是对学生进行气息的训练,这一训练内容经常会使学生陷入到学习僵局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呼吸练习的内容与目的,老师可以将呼吸训练与生活进行联系。闻香法是一个普遍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闻香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呼吸,平静地进行吸气与呼气。另外,老师也可以将基本功训练与游戏进行结合。教师可以利用接龙游戏引导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学生可以自主想出具有规律性的词语,用固定的节拍将它们说出来,一人一人地接下去。这样的基本功练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二、合唱训练之声部训练

合唱并不是一些人一起唱歌,其合不等于大家齐唱。合唱的合字主要体现在不同的人的声部的协调与统一。所以,声部训练是合唱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首先,老师要引导对学生的不同声部进行科学的配备。对于初中生,在音乐教学中,老师不能对其要求过高,特别是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合唱达到二声部就可以了。

其次,老师要注意和声声部的训练。每一个音乐作品都具有自己的结构,在进行音乐作品的学习之时,特别是对于合唱学习而言,不能过多地关注作品的旋律。如果旋律感过强,就会使声部出现混乱现象,不利于合唱魅力的发挥。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先进行和声教学,再引导学生记住歌曲的旋律。这样,学生可以在旋律清楚的基础上良好合唱,表达出歌曲的主次。

最后,老师要对音乐进行统一与协调。合唱的音乐就是每一个演唱者个人音乐的大统一,在满足合唱目标要求之后,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声部进行音色的统一与协调。在训练时,老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处的声部以及该声部需要的音乐。对于低声部,要求音乐有力。对于中声部,要求声音浑厚。对于高声部,则要求音乐的华丽。

三、合唱训练之艺术训练

一次成功的合唱,不仅需要演唱者的基本演唱能力,更需要老师对音乐作品进行正确的艺术处理。

首先,从歌曲的处理开始讲起。老师要对歌曲进行简单的加减处理,简单的作品要向复杂方向进行处理。而复杂的作品,则要向简单的方向进行处理。对于本身就是单声部的歌曲,老师可以针对表演效果的需求,为其增加一些声部。

其次,老师要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情感处理。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一个情感的集合,合唱就是利用声音在展现歌曲的生命。在进行合唱训练之时,老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合唱的技巧,更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内涵与真实的感情。老师可以将作品出现的社会背景进行介绍,让学生体会出作品背后的故事。只有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在合唱时,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也只有真情实感地投入到演唱中,合唱的效果才能最尽如人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不能缺少合唱训练。合唱训练需要老师的科学教学思想引导,更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合唱能力的提高以及合唱这种音乐表现形式的传承有重要作用。笔者从三个不同的训练角度,对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希望以此来改变初中音乐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艳 音乐教学中的合唱训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99-110。

[2]向昌跃 浅析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功效[J].黄河之声,2009,11,52-53。

第7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课堂教学;学生

初中音乐教育是我们基础教育音乐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育力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端正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因此,重视和认真深入地研究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对于促进初中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新课标对音乐教学的要求

教育部颁布实施的《音乐课程标准(2011)》中,指出对音乐教学五个方面的基本理念:一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情感审美,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二是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学生的学习观念都发生了改变,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改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培育者”和教育的“研究者”,学生由以往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体。三是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音乐是审美教育,强调突出以审美教育为主旨,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审美性和情感性等特点,倡导学科综合,促进人格的完整和谐发展。四是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五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强调教与学的互动中,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对话、合作和沟通,建立师生平等、合作关系。

二、初中音乐教育现状

1.初中音乐教育的优势。

(1)教学效果方面。达到的合格率占到93%;教学情况方面,音乐教师的整体水平都稍稍有所提高,教学目标的制定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

(2)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采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从感官、视觉上得到了审美享受。运用科技网络手段,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创设了更好的音乐教育教学环境,培养学生乐学、愿学、主动学习的态度。传统的教学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对知识的传授缺乏理解力,在效果上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今,音乐教师通过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并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改善了课堂教学氛围,而且增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的挖掘。

(3)学生音乐综合能力方面。主要表现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感受力,如,在课堂上加进舞蹈、诗歌朗诵、扮演歌曲中的角色,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表演热情,而且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审美体验。

2.初中音乐教育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教自己喜欢的歌曲,不结合当今的音乐文化,内容比较单一,空旷乏味;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只是片面的注重歌曲的演唱或是歌曲的欣赏方面,不能有重点的进行讲解。新课标教学目标要求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力、创造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规定与现在课堂的教育内容相脱节,教育内容不能完满的实现教学目标。

(2)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计划方面。按照“新课标”中的要求、教育部门的规定,许多学校都把音乐课列在了课表之内,但是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初一、初二音乐课程的课时往往被减半,甚至让其他的统考科目所代替,到了初三学校、老师为了中考,音乐课程被停止,剥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权力这样的课程设置违背了教学计划,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影响了音乐学科的发展,也影响了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

(3)教学方法方面。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多数城镇中学多媒体配备不完善,即使完善的学校,教师平时上课也不使用,甚至老师多媒体技术不精通,教学方法陈旧,还是单纯的让学生接受书本知识,从来不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图画、音响中感受音乐作品。

三、解决初中音乐教育问题的对策

1.切实重视音乐教育。

随着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音乐课程的结构有了突破性的变化,音乐教师的队伍不断扩大,音乐教学设备不断完善。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部分初中对音乐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的投入不能满足初中音乐课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调整音乐教育法规,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2.加强教师培训。

能否让音乐教师准确理解新课程、真正接受新课程、积极实施新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音乐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例如:聘请专家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教师自身要提高各种教育教学能力,适当组织教师团体外出进行研修,经常组织一些音乐教师技能大赛等一系列比赛提高教师的基本功。

第8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创新;分析研究

创新是教学改革的灵魂,对于初中音乐教学工作而言,教师应当将创新作为推动教学深入开展的重要抓手,只有抓住了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才能够保证教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笔者多年从事初中音乐教学,尝试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空间等综合方面着手,促进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一、创新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在许多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中,音乐教学主要包括音乐知识的传授以及唱法、节奏等方面的技巧,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学生性情的陶冶与思想的教育。音乐对人的性情陶冶以及品格养成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带领学生进入到音乐的世界里,能够让学生身心愉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一方面让学生在音乐作品的欣赏中感悟音乐的魅力,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神奇世界。另一方面,笔者在音乐教学中强化主旋律的教育,以爱国主义歌曲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欣赏、演唱、感悟的过程中提升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新时期青少年的责任感,这是音乐教学与学生思想及情感教育有效融合的有力抓手。将音乐知识传授、技巧训练以及情感、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学生教育成效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学理念的创新是整个音乐教学创新的基础与前提,广大教师一定要注重体现,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设计与组织开展音乐教学活动。

二、创新教学手段,让音乐教学课堂更具吸引力

音乐课堂上,教师一般会用到风琴、手风琴等演奏乐器,为学生的演唱训练伴奏,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较为有效,但是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缺乏一种激情,缺乏深入到内心的一种情愫,没有能够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歌曲演唱的意境之中,无法实现身心合一的效果。笔者在音乐教学中注意与时俱进,发挥信息手段对音乐教学的促进功能,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进行演唱内容的反复播放,指点学生抓住节拍、高低音处理等方面的技巧,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教学的生动性;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与歌曲意境相吻合的画面,让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到歌曲的境界之中,实现身心合一的效果,让学生用心去歌唱,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再次,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音乐教学内容的补充,如向学生补充一些他们喜欢的明星知识,以及播放音乐会实况等,满足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这对于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初中音乐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音乐课堂显得更为活泼,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音乐教师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中,要逐步提高自主设计课件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效果。

三、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融入教学

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最核心环节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应当紧扣住这一环节进行优化,让学生更加喜爱音乐学习,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得到提高。首先,笔者在课堂上开展了演唱技巧激发的指导之后,将下一步学习训练的环节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训练,相互帮助与点拨,教师在学生之间进行巡视检查,及时点拨,学生依靠自己的领悟以及同学的帮助提高技巧水平并掌握效果,学习训练的氛围更为浓厚,一改过去被动训练的枯燥状态。其次,笔者在音乐训练活动中创设竞争性的氛围,让学生在掌握了技能技巧之后,分小组推荐学生进行演唱,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活动,通过竞争性氛围的创设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另外,笔者在音乐教学中还独创了“学生导师制度”,挑选音乐技巧掌握较好的学生担任学生导师,分布到各个小组进行技巧训练指导活动,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演唱技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创新教学内容,让乡土音乐资源发挥出作用

音乐教学活动不仅要立足教材,还要进行积极的拓展延伸,将教学设计的视角向社会生活发展,尤其是要注意搜集和发掘本地区源远流长的音乐资源,将这些乡土音乐资源的作用发挥出来。因为各地区乡土音乐资源源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活跃在学生身边的音乐,将其纳入音乐教学体系进行发掘与提炼,更能够增加音乐学习的趣味性与生动性,有助于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笔者在教学中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选取本地区具有显著特色的音乐项目,作为教学的补充内容,如群众中广泛流传的旱船、扭秧歌、多节快板等,这样的一些具有浓厚乡土文化气息的内容,作为补充教材进入到音乐教学之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音乐教学更为轻松和有趣。另一方面,笔者积极鼓励学生从家庭以及周围的人群中搜集一些乡土音乐资源,这对于丰富音乐学习内容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师生共同努力参与音乐校本课程建设,既能够拓宽音乐素材的来源,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对于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方面意义重大。

五、创新教学空间,让课外活动作用充分地显现

让音乐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学生充分感悟音乐的魅力,对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以及增强学习兴趣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学空间拓展对音乐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应当充分整合资源,将课外活动以及各类兴趣组织的作用发挥出来,为音乐教学的拓展延伸提供必要的载体与空间。一方面,笔者建立了与音乐相关的课外兴趣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自主报名参加活动,从声乐、舞蹈以及器乐等方面进行学习训练。另一方面,针对未来有可能从事音乐专业发展的学生,帮助他们制定量身定做学习训练计划,给予专业指导,夯实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这一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举措。笔者开展了课外兴趣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音乐成为了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创新已经成为了主旋律,广大教师一定要坚持创新,将其有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忠明.浅谈初中音乐唱歌教学的兴趣培养[J]. 音乐时空,2011(07) .

[2]李煜.浅析情感教学中的“寓情于境 情景交融”[J].广播歌选,2009(12).

[3]罗婷.对人音版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分析[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08).

[4]史洪敏.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问题分析[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1).

[5]刘锦.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问题的分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1(03).

[6]杨雯.因势弄潮构建活力课堂――初中音乐课堂中创设教学的实践研究[J].成功(教育),2010(01).

[7]孙婷婷.初中音乐教学中师生交流艺术刍议[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0) .

第9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导入激趣;教学方式;灵活多变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05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思想和方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的标准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有效进步呢?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初中音乐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对教学的反思

新课改后的初中音乐课大多借助了多媒体手段,过多地运用多媒体让教师的范唱少了,教师的即兴伴唱没有了,有的只是热烈的氛围和各种的小活动,让音乐的美消失了。笔者认为,初中音乐课的改革不应该是这样,不应该对以前的教学方式进行全盘否定,而是要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研究教学,提高自身的授课能力。因为新课改下的教学对教师的基本功教学要求更高,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技能,还要多学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其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好地体会音乐的美。“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

初中音乐课的基本理念就是以注重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为核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鼓励学生主动创造,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我们一线音乐教师一定要学会反思,学会扬弃,学会取精华,为传统的音乐教育中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初中音乐教师要注重导入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第一个环节,至关重要。如果这个头开不好的话,学生就会对音乐学习缺乏兴趣,教学效果非常不好。所以笔者根据目前的教学内容,经常会酝酿各种不同的导入方法,力求产生使学生眼前一亮的效果。由于方法得当,每一次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都非常高涨,学习效果也非常好。尤其是在讲一些比较传统且不好理解的曲目时,笔者会采用一些新奇的方式作为本节课的开始。如在讲授《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歌时,笔者就运用了这样的开头方式:大家知道同志的诗词吗?学生们齐生答:知道。能朗诵一下吗?于是请几位同学来朗诵一下他们熟知的诗词。笔者对每个学生加以点评,并适时地给予鼓励。接着笔者就通过放录音的形式让学生欣赏了几首诗词,让其充分体会诗词本身的美,从而为学生感受音乐之美埋下了伏笔。这一次课上,学生的兴趣很高涨,一节课下来,都能感受到这首诗词的情感并产生了共鸣,教学效果很好。笔者认为,导入的目的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把学生巧妙地带到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入你的课堂,享受你的课堂之乐,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可以说,一个精彩的导入一定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走入课堂学习,使你的课堂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探索、积累和归纳,为每一节音乐课都设计一个出色的开头方式。

三、初中音乐课堂上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

现在的学生由于各方面学习条件优越,懂的知识特别多,所以我们一定要将教学相长的思想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方式。我们一定摒弃陈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否则只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那样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没有学好音乐学科的欲望。我们初中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情感式教学法,以情动人,充分发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多寻求一些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的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笔者在给学生讲京剧一课时,亲自拿来一些京剧服饰和脸谱,并设计了一些趣味问题,让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并做上装扮。虽然学生对京剧不陌生,但如此近距离地看脸谱、着服装还是第一次,所以学生的兴趣高涨。这一教学环节从学生感兴趣的动手动脑切入,以接近其生活的竞赛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很快进入到了学习状态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初中音乐教师在教授学生音乐知识技能时要秉承灵活多变的原则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 教学活动 存在问题 对策

前言:

初中音乐,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加强初中音乐教学的力度,对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初中音乐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初中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有着负面影响。正视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改革初中音乐教学十分必要。因此,笔者选择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一、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分析

1.初中音乐教学理念不尽科学

在素质教育得到广泛推广的今天,初中音乐教学的地位也不断提高。然而,改革之后的初中音乐教学水平与质量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许多初中学校的管理人员与音乐教育对于音乐教学的认识还有不足之处。正是音乐教学理论上的缺陷使得初中音乐教育改革的实际价值不大。初中学校的管理者没有给音乐学科教学以充分地重视,仍然利用传统的眼光看待音乐学科教学。初中音乐教育也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地于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使得初中音乐教学的成效不足。[1]

2.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存在缺陷

新课程标准对于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目的做出了明确规定,音乐教学需要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养成正确的音乐这习观念,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但是,在初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与学生仍然较为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与学习,忽略了音乐学科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利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为了完成音乐教学任务而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一些音乐教师的工作热情较高,配合学校进行音乐教学改革,但无法正确把握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使得改革后的音乐教育质量不足。

二、初中音乐教育的改革对策分析

面对初中音乐教育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初中音乐教育改革方法的分析已经成为当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下面,我们就来对初中音乐改革对策进行几点分析:

1.加强初中音乐教学理念的改变

受到初中学校管理者以及音乐教师对于音乐学科的偏见,许多学生忽略了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教育相关部门需要对素质教育的内容进行推广,使初中学校的管理者与全体教育认识到平衡发展与素质提高对于初中学生的意义,加强其对初中音乐教育工作的认识。初中学校的教学理论需要进行转变,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利用音乐、美术之类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爱好。[2]

在日常的学校团体活动中,学校应当加强音乐学科知识的宣传,组织不同的音乐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学习对于自己发展的重要性,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学校可以利用五四青年节或者国庆节等,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演唱比赛,让学生在演唱比赛中找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建立起正确的音乐学习目标。这样的宣传活动也可以使音乐教育认识到其教学工作的重大意义,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音乐教育工作中,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

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对于当代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教师只有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与优势进行认识,全面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初中音乐教育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学生的音乐学习实际出发,为学生量身订做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创新元素融入到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爱上音乐学习。

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对音乐学习进行思考。比如在学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一个小组选择自己的方式对这首歌进行合唱处理。在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小组学习成果的出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学方法的改革会很大程度上促进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3.利用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培养与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践行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对音乐之美进行认知。在初中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的特点与性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学生对美的理解与掌握。对于不同的曲风,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审美体系进行建立。

比如在学习《歌唱祖国》这一作品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对音乐作品风格与内容进行了解,为学生讲解一些背景之事,让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培养与激发,促进学生爱国心的建立。而在讲解《青春舞曲》的时候,教师要让初中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对自己的青春进行欣赏,找到个性化青春的魅力,鼓励初中学生享受自己不可多得的青春时光。在丰富的课本教学内容中,学生会从多个角度对社会进行认知,对生活进行认识,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完善学生的审美态度。[3]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模式的重要实践,也是初中教育工作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当代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以及音乐水平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从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对策。希望当代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梅彦.中学音乐教育浅析[J].文学教育(中).2011(04)

第11篇

关键词:音乐;发展;素养

初中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初中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一、构建和谐的音乐课堂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创作音乐的过程就是作者抒发其内心情感,展示心灵感受的过程,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能使枯燥的音符变得有趣味,也能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发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围坐在一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旋律,体验音乐艺术的美感,把单一的音乐欣赏变为多渠道的综合音乐体验。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合作的教学活动方式,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生是审美的主体。音乐教学的审美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过程。美好的音乐带给人,借助美的感觉,领悟艺术。培养学生审美趣味时,满足于对感官和生理的快乐,悦耳动听的声音使精神需要获得满足,初中音乐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节奏美、旋律美,启发学生品味音乐,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例如,教师播放优美的乐曲,让学生闭上眼睛,专心聆听,能把学生带进美妙的音乐世界,所以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尽情享受音乐的意境美和旋律美,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拓展教学内容,培养音乐素养

通过音乐的熏陶,能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音乐教师要认真研读音乐教材,教材是知识点的提炼和浓缩,查找相关的教学内容,拓展延伸教材知识,从文化上把握音乐,深化音乐的内涵。例如,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教学,教师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展示生活中的画面,把爱心故事展现给学生,通过极富感染力的画面,感受爱心的力量,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愉悦的情感,激发人们内在的心理需求,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和智力素质,培养审美品格,提升音乐素养。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音乐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第12篇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的教学,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而且新课标也对音乐教学提出了要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使民族音乐得到重视呢?

一、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情景

创设情景是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初中民族音乐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景,从而激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们愿意去接触民族音乐、主动学习民族音乐。例如,我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介绍“中国民歌”时,根据大多数初中生很喜欢唱歌的特点,先随意、自由地播放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一首山歌。在挑选曲目时注意歌曲艺术特征,把学生的“心”一下抓到,然后再展开教学活动,效果很好。

二、依据教学内容去渗透民族音乐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是通过特定的教学内容来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民族音乐教学,教师应掌握相应的教学目标分类知识和方法,能够把教学中总的抽象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目标,并据此来选择正确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就初中民族音乐教学所包括的歌唱、器乐演奏、欣赏、创作等领域的教学任务、目标和要求,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的教学情况下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将民族音乐在教学中加以渗透,从而使学生们更容易地去学习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并且在这个渗透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们的兴趣,使学生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地参与到民族音乐的学习中去。

三、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新课改实施以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同时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我们不仅要通过传统的教授方式进行教学,还要打破传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这其中的创造性活动包括即兴演唱、演奏等活动,还有对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改编。通过这些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巩固、发展学生的识谱能力、内心听觉和想象能力,提高对音乐曲式和结构的领悟力,使学生获得对民族音乐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教育改革发展的今天,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需要引起我们广大音乐老师的高度重视,使民族音乐在学校教育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发挥民族音乐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作者单位 鹿泉市铜冶镇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