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结算审计重难点

结算审计重难点

时间:2023-06-16 16:05: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结算审计重难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结算审计重难点

第1篇

关键词:工程结算审计;关口前移;防控结合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115

1 案例背景

某石化改造项目,工程计划投资总额8700万元,主要工作内容为:设备制作安装、防腐、附属消防喷淋管线及自控系统安装。

审计组开展审前调查,并根据审前调查确立了审计目标:一是工程造价的事前控制,重点关注招标文件的计价依据、计价条款、工程量清单编制等工程造价控制关键点;二是工程造价的结算审计,通过审核、比对、查证,对不符合施工合同计价取费标准及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差错予以纠正,合理确定、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三是工程管理方面,运用工程造价审计成果,对具有典型性和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由点到面的分析,推动体制、机制及制度完善,进一步推动工程项目管理提升。

2 审计过程及方法

按照“关口前移,防控结合”的工作思路,采用全面审核法和重点审核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重点抓住结算审核的“四个重点”,实行现场“一线工作法”,严格实施“五查”。

2.1 关口前移,防控结合

(1)前移审计关口,参与工程招投标。按照确定的工作思路,审计组重点对涉及工程造价的条款进行审核。该工程招标文件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审计组采用重点审核法,先从工程量较大的进行复核。通过审核,发现该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部分存在重大偏差。审计组将复核情况及时反馈,招标人对此进行修改后招标文件,有效规避了这一风险。

(2)持续跟踪,参与工程合同审核会签。招标完成后,审计组根据工作计划继续对该工程进行跟踪,参与工程施工合同的审核会签,重点关注与工程造价有关的点:工程承包范围与招投标文件是否一致,组成合同文件的顺序,工程师权限的设置,对安全文明施工的约定,对工期顺延的约定,合同价款的确定方式,对工程变更的约定,竣工验收及结算的约定等。

2.2 抓住“四重点”,把好工程造价“结算关”

(1)结算审核重点之一,复核工程量。根据图纸和结算书逐一审核,逐项核查工程量的计算是否符合清单计价规范,变更增加的项目是否已包括在原有项目的工作内容中,防止重复计算,复核过程要有记录,做好工作底稿。

(2)结算审核重点之二,针对实际剖析综合单价。首先对综合单价进行分析,看其组价与实际施工内容是否相符;然后根据已核对的工程量,按照合同约定的结算办法进行综合单价确定。

(3)结算审核重点之三,审查工程变更。变更签证的审核重点是其真实性、完整性、合理性,变更签证和工程索赔是工程造价领域问题的高发区,也是虚增造价的集中点,更是造价审计的重点。

(4)结算审核重点之四,审核工程材料价格。工程材料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较大,是工程审计的重点环节。尤其是投标报价以外变更工程材料价格的认定,更是工程审计的重点和难点。审计组对于签认价格高于《市建设工程价格信息》的材料价格,按照信息价予以核减,对于信息价里没有的材料,通过向材料市场询价予以确认。对于按照建设单位要求特别定制的材料,市场无法询价的材料(如:油罐加热盘管为定制加厚无缝钢管),要求建设单位提供有效证明凭据,以取得充分的审计证据进行审计认定,以规避审计风险。

2.3 实行现场“一线工作法”,严格实施“五查”

熟悉施工合同、施工图及竣工图等有关资料后,对需要到现场核对的项目事先做好计划,带着问题去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测量,实行现场“一线工作法”,做到五查:一查竣工项目是否按设计图纸施工,有无未施工项目、未完成工程量;二查实际变更是否与变更签证相符、签证是否合理;三查实际施工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有无偷工减料、低档替代现象;四查变更工程量增减情况,看有无虚报、多报情况;五查实际使用工程材料规格、品牌、等级情况,作为定价依据。

3 审计结果及成效

(1)关口前移成效。审计组通过审核发现招标文件存在重大偏差,并针对问题提出审计建议,该项审计建议降低工程造价212万元。

(2)结算审计成效。通过结合前期审计成果,经审计工程送审造价为3669万元,审定造价为3271万元,核减398万元,核减率10.84%,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

4 思考和启示

(1)审计关口前移、把好“入口关”是工程审计的突破点。工程施工计价始于工程招投标阶段,工程合同一旦签订,其计价条款、合同漏洞往往是“木已成舟”,易发生争议甚至诉讼,事后审计很难进行弥补。工程审计关口前移,从工程项目计价的“入口”招投标开始参与,对工程计价控制及计价风险控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本工程审计为例,通过事前参与、事前发现、事前整改,避免了“亡羊补牢”,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效益。但笔者认为,仅凭内部审计部门一己之力,不能解决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必须依靠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才能防范风险,使管理效益最大化。

(2)以工程审计成果促进管理提升是工程审计的创新点。转变审计思路,将工程审计发现的问题上升到管理高度进行综合分析,提升审计层次,由工程造价审计一个重心转变为工程造价审计+工程管理审计两个重心,以工程造价审计促进工程管理提升。本工程审计完成后,审计组对造价审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由点及面进行总结提升,从而有效对今后的工程审计进行借鉴,其意义和价值远大于项目审计本身。

(3)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是实现工程审计效益最大化目标的迫切要求。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实现由传统的事后结算审计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结算的转变,有利于及时堵塞漏洞,减少损失浪费,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益。本工程项目重点实施了事前审计及结算审计,把好工程审计事中控制环节,抓住工程实施阶段的合同管理、工程变更、工程款支付三个关键点进行跟踪审计,有效实现了工程审计的闭环控制,向实现工程审计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建设项目审计[S].2008(01).

第2篇

竣工结算工作要在工程交工后及时开展,因为工程一旦完工,不管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还是业主方人员,部分都将走向新的工作岗位。项目知情人员一旦离开这个项目,项目的后期工作难度就会增加,有时甚至为了让人签一个字都要奔波数百公里。有很多项目通车都已经两三年了竣工结算工作都没做完,就因为知情人员离开,后期收尾人员不了解情况,从而造成被动。所以项目后期收尾人员一定要通晓整个项目的情况,项目离开人员在离开时要对收尾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工作并保持联络的畅通。竣工结算资料格式要统一。高速公路有很多个施工标段,各标段格式不统一,容易造成资料混乱,内容五花八门,既给审核工作增加难度,又影响资料的美观,同时给以后竣工决算的编制增加难度。资料表格要求简洁、全面,既要体现结算内容,又要一目了然,好的结算格式既能让施工单位虚报资料无处可藏,又能减少审核的工作量。竣工结算文件通常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每章节的分项数量计算表。列明数量计算依据、数量计算方法等。

2.变更文件。内容含变更原因、变更编号、变更数量计算方法、变更单价等。

3.计量一览表。内容包含计量支付号、每一期计量内容及计量金额等。

4.单价文件。内容含合同清单单价、变更单价等内容。

5.索赔文件。包含索赔原因、索赔依据、索赔内容及金额等。

6.材料价格调整文件。包含材料价格调整依据、材料价格调整内容、数量及单价等。

二、发挥好监理和中介审计机构的作用

监理人员在项目整个施工过程中起到监督指导作用,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非常了解。所以应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当施工单位报上竣工结算文件时,要让监理单位进行详细细致的审核,经签字确认后报业主单位。考虑到当下监理单位整体素质问题,业主应组织人员对上报的竣工结算文件进行审核。按照交通部令2004年第3号《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规定,竣工决算审计是竣工验收的前提,所以业主多聘请专门造价咨询审计单位进行竣工结算的审核。聘请造价审计机构可以弥补业主方人员力量不够的问题,同时可以从审计角度对竣工结算进行把关,为下一步政府审计的顺利通过打下基础。造价审计机构应具有丰富的高速公路审计业务经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把施工方、监理方、审计单位集中起来联合办公,这样便于各方沟通与协调,提高审核效率,加快审核进度。通过监理、业主、造价审计单位的三重把关,业主投资风险将大大降低。

三、竣工结算审核注意要点

1.审核竣工结算必须以合同为依据

合同是竣工结算的基础。合同包括施工合同协议书、谈判纪要、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工程量清单等内容。要想做好竣工结算资料,必须吃透合同约定内容,尤其是工程计量支付规则、工程变更约定、材料价格调整约定、索赔约定等有关费用调整条款。对于承包商所报计量、变更、索赔、材料价格调整材料等均要依据合同约定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合同约定要求的不予以支持。

2.对工程量、单价的审核要仔细

工程量的计算要紧扣合同要求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满足计量支付要求的才予以计算。如果时间充足,可逐项一一计算,如果时间有限,可对计算简单、造价高的主体工程细致计算,如路基土石方工程、路面工程、桥梁主体工程,对造价低、计算复杂的部分进行抽查审核,如桥涵锥坡、支座垫石等。工程量的计算要避免出现重算、超算等情况。单价的审核重点为材料价格、取费、定额的套用等方面是否合理。单价审核原则是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于变更工作的子目的,采用该子目的单价;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无适用于变更工作的子目,但有类似子目的,可在合理范围内参照类似子目的单价;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无适用或类似子目的单价,可在综合考虑承包人在投标时所提供的单价分析表和单价组成表的基础上从新作价。

3.处理变更、索赔注意事项

这类问题是竣工结算的重点、难点。施工单位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常以各种理由进行申报。对于这类问题,审核时要注意甄别。首先要判定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合规。对于那些不合规定要求、无理取闹的不予认可。对于判定为合理的要求,在计算时要特别注意原施工图纸已经计算过得不要重复计算。对于索赔要注意索赔的时效性与真实性。(本文来自于《工程科技》杂志。《工程科技》杂志简介详见。)

4.材料价格调整注意事项

首先要看合同是否约定允许材料价格进行调整。有些业主在合同中约定不允许价格调整,但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施工单位亏损严重,资金链出现断裂,很容易造成施工单位停工、撤场甚至为了向业主要回损失而上访。所以笔者认为如采用单价合同,在原材料所占比例较大的工程中应允许材料价格调整。在材料价格调整中要注意调整单价的材料数量应对照当期形成的实体工程量进行计算。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工程 经济效益审计内容 方法

工程项目审计的重点应该是查找各个阶段管理的缺失部位、薄弱环节、衔接部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事前环节重点是预防。主要是通过对前期各项工作的审计,查漏补缺,消除效益流失的隐患;事中环节主要是控制。要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人工、物料及其他费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损失浪费问题,实现造价控制目标;事后环节重点是评价。要通过项目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对比、分析,对其经济效益情况作出评价。

一、工程建设前期调研论证

调研论证阶段效益审计的重点应放在所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上。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中要注意分析项目调研程序是否科学;调研内容是否全面;调研结论依据是否充分;专家意见是否独立、客观,反对意见是否得到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是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通过对项目要素进行认真的、全面的调查和详细的测算分析,经过多方案的比较论证后提出;具体论述项目是否具备经济上的必要性、合理性、现实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财务上的盈利性、合法性;环境及建设上的可行性;项目建议书是否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拟建项目的各要素是否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测算分析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等等。

二、工程项目设计

这一环节效益审计关注的重点是:工程建设理由及条件;工程选址及建设规模;工程主要内容及投资形式;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及社会效益等内容是否在工程设计方案中充分说明。是否满足设备的选型、征地、投资控制、编制施工图设计的需要。施工图设计是施工建设的依据,它需要满足建筑材料的选用、设备的安装和非标准件的制作,满足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施工方面的需要。

三、工程建设合同签订

合同签订环节效益审计的重点是工程用主要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质量要求和不超投标报价,在同质同价的条件下,择优选择供货厂家。按照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在签定承包合同的同时,应将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扬尘、噪声、污水等污染物的治理写入合同附加条款。签订合同时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投标书及其附件、通用条款、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

协议或文件视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四、工程建设施工

建设阶段的经济效益审计,实质上是核实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造价和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在该阶段中要搞好事中审计,主要应该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第一,材料方面,审计人员应督促建设单位派员根据要求进行市场调研,以确定材料价格,定点购买,排除施工单位故意抬高材料价格,增加工程造价的可能。第二,在设计变更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图施工,不突破投标报价,对任何一方提出的工程设计变更,应从申报制度上严格控制。第三,在施工组织设计方面。施工组织设计要从全局出发,抓重点抓难点,抓紧关键环节与薄弱环节,确保施工的连续性、节奏性、均衡性。第四,在索赔事项方面。我们认为应当加强主动控制,一是要加强对国家政策、法律、法令的理解;二是要在签定固定总价合同时,应在条款中注明所包含的各种风险因素,不能存在模棱两可的词句;三是发包人严格按合同条款办事,不能给承包人留有索赔借口;四是严格要求承包方按

施工图施工,尽量减少变更工程量;五是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应当尽量将工作做在前面,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

五、工程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阶段审计的重点是完工程度和工程质量的审查核实。审计中要注意:(1)工程竣工验收是否符合有关条件,验收是否严格按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2)有无因设计不合理,工程不能发挥效益的问题;(3)工程设备内在质量是否存在问题;(4)有无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是否签订了工程保修合同。

六、工程结算

工程结算环节效益审计的重点是核实工程造价,避免高估冒算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通过几年来的审计实践,我们归纳了“工程结算六步审查法”,即:第一步工程量审查。对工程量的审查,一要看是否按定额规定的计算规则执行,二要结合施工图纸看有无多计、重计、漏计工程量,三要看工程量中执行的系数是否确切、恰当。第二步定额套用审查。一是审查预结算选用的定额子目所包含的施工内容与该工程各分步分项的施工内容是否一致,也就是对施工中的主要材料、机械、工艺与定额进行对比,查看是否有达不到定额标准施工要求的情况。二是审查定额允许换算子目及换算方法是否合理,从而确定有无高套,错套,重套定额的现象。第三步材料用量和价格审查。一审调整材料是否按规定执行,有无应调未调及定额规定不应调整而在结算中又调整的材料。二审材料用量按定额提取是否有误。三审材料价格是否符合当时市场行情,是否符合本企业内部制定的价格及合同规定的价格。第四步费用计算程序和取费标准审查。一查所套用定额与费用是否配套,二查施工企业的性质、级别、所施工的工程类别与工程费用规定的级别、类别是否相符,从而确定有无低级高套、虚增取费项目、重复计费、随意提高计费基数等情况。第五步工程预结算书计算结果的审查。主要是复算预结算书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有无人为错算、多算的情况。第六步深入施工现场,核对设计图纸及隐蔽记录单所记录的尺寸,有无错记工

程量的情况,核对施工操作程序是否与定额相一致。

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作者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定位和职能问题。根据实践经验,分析了工程项目的立项和设计、招投标和合同签订、施工过程等关键环节跟踪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解决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最后为跟踪审计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引言 

从上个世纪末至今,高等学校的扩张导致各学校新校区建设大规模展开,数以亿计的资金被投入到各项百年工程中。虽然教育部早在1997年就制定了《教育系统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办法》,但主要形式仅局限于以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竣工结算审计为主的事后审计。2001年之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才最初在江苏省南京等市试行,再逐步推广至全国各地。 

目前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实务中被称为“全过程造价控制”,涉及从投资意向到投资终结的全过程,所以这种审计形式对改善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有明显的效果。从概念上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完全掌控工程造价的能力,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角度,对全过程跟踪审计重点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定位和职能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教财[2007]29号)文件中强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由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机构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实施。”所以这里所讲的跟踪审计本质上是一种内部审计。在国内高等学校中,内部审计职能重在监督,特别是在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情况下,对很多经济活动具有否决权,这是内部审计由“监督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的最大障碍。这种审计理念会使审计与被审计双方关系很不正常,从而忽视了服务目的。跟踪审计既然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主要职能则是提供咨询,为决策提供支持,但不应参与决策。跟踪审计应通过对项目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的检查,评价资源的利用程度,化解管理风险,改善管理环境,以帮助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为目标,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不良后果,从而直接提高被审计项目的效益性。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建设工程项目立项与设计环节的缺失 

建设工程项目大体分为策划和立项、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招投标和合同签订、工程实施、竣工验收和总结评价几个阶段。全过程跟踪审计都应参与其中,针对工程项目的每个阶段提出合理化建议。但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高校内部的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大多从签订合同阶段开始至工程竣工结算结束,并没有参与项目立项和设计环节,而这两个环节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占70%以上。这无形中将全过程跟踪审计降格为对项目立项和设计的事后审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跟踪审计职能理解的不充分。 

公办高校的重大建设工程立项往往受政策、教育主管部门、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的影响,审计参与空间受限,但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审计环节不可缺失。设计审核的重点在于根据项目的功能要求及生命周期,与类似工程项目相比较,测算指标是否在投资控制范围内。同时,对设计提出优化建议,合理利用有限的建设资金,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在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主要建设材料是否有可满足使用要求但价格更低的替代品;各类管道的走向是否合理,以缩短管道的总长度;精装修的标准是否可以降低;关键性设计的施工难度是否在合理范围内等。笔者在实践中就遇到问题在设计审查时没有提出而导致损失的例子:某高校教学楼的标志性外观设计为一组倾斜的砼柱,体积庞大。在施工过程中受限于施工队伍的技术条件,其中的关键部分无法浇注完成,最后只能由设计方变更设计方案,给校方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延误了工期。 

三、招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招投标形式是目前高等学校选定建设工程施工方的主要形式。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招投标主要分为市场公开招标和单位内部招标。市场公开招标一般由专业的事务所或政府招标办和组织实施,由相关方面的专家参与评标过程,比较能保证真实、合法、合规性。所以审计应重点关注单位内部组织的招投标。 

高等学校虽然知识资源丰富,不乏工程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并且职能部门制订了相关的内部规章制度,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首先,实践经验不足,尤其是市场经验。市场中能满足建设需求的企业以及它们的竞争关系;材料和设备的生产标准,合理价格;特定企业经营模式和资金流动情况等等。招标组织者和评委如果没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就很难把握这些问题。其次,高校内部大多是纪检监察、审计合署办公。纪检审部门人员虽全程参与招标过程,但会忽略审计职能的发挥,监督最终都会流于形式。 

为解决上述问题,内部审计机构应聘请经验丰富的外部审计人员实施招投标审计。在招标准备阶段重点审查招标形式的确定,是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还是单一来源采购;审查标段的划分、工程量清单和预算造价的编审是否合理。在评标阶段审查投标单位资质的真实性;审查设备、材料单价的合理性和规格是否明确并符合标书要求;评价投标方要求的付款方式是否合理和对建设单位资金周转的影响;评价不平衡报价中个别单价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 

2、合同是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实施的重要依据。订立清楚明晰的合同条款,对于规避风险,促进项目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对自行招标的项目往往由内部人员撰写合同。针对此类情况,审计应重点关注合同类型的选择是否合理,应该采用总价合同、单价合同还是成本加酬金的合同形式;审查各专业的施工范围是否明确界定;审查合同中是否有变更处理的相关条款;审查付款方式是否和投标文件一致;审查是否明确了结算办理的时间和资料的完整,以提高竣工结算审计的时效性。针对施工放结算编制的高估冒算问题,合同中最好能约定在不同审减率下,审计费用由施工方支付的比例,这样可以促使施工方按规范报送结算。

四、项目施工阶段审计和竣工结算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施工阶段的审计和竣工结算审计是全过程跟踪审计中发展比较成熟的阶段,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项目施工阶段的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是常驻现场,但在实践中受限于人力成本,外聘审计人员要么不能常驻现场,要么是常驻现场的不能满足不同专业需求。因此跟踪审计的委托合同中应明确要求审计人员常驻现场,或根据工程要求约定进驻现场的时间或频率,如一周几天,不同专业的审计人员何时进场等。 

2、施工方往往采取低价中标,在施工过程中要求变更增加工程量来赚取超额利润,所以施工阶段审计的重点是工程变更及签证的审核。该阶段审计除了关注变更的必要性,变更签证的及时性、完整性,以及变更是否真实发生外,还应关注因某项变更引起的其他变更,这种情况往往会造成连锁反应,控制难度较大。在实践中,有的高校会聘请专业教师作为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的负责人。专业教师虽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工程管理的实践经验,并且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缺乏全局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更应投入较大精力,充分利用自始至终参与工程项目的经验优势,为变更提供合理化建议。 

3、工程竣工验收后即进入结算审计阶段。该阶段除了关注送审资料的完整性外,审计人员还应保持独立性原则,客观、真实的完成审计。跟踪审计人员虽是建设单位委托,在审计过程中多为业主考虑也是常情,但如果违背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会为后续工作带来诸多问题。在实践中就遇到一例:大型工程结算编制很难做到无一遗漏,项目经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也是通盘考虑,一般只要达到利润目标就行。跟踪审计人员在结算审核时只顾核减,该增加的没有核增,项目经理也签字认可了审定单。在建设单位聘请另一家事务所复核时继续核减,就出现了扯皮现象。 

五、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控制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是实施周期长、任务重、涉及面广、审计成本高昂。审计人员长期与施工方、校内工程管理人员接触,如果约束不足,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审计目的难以实现。在实践中,多数政府文件规定跟踪审计费用以建安工程造价为基数乘以一定比率收取,这就造成审计越卖力,审计费越少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灵活变更收费方式,采取审减额越多,控制越有效,审计收费越高的形式,这样能激励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引入复核机制,在跟踪审计结束后,聘请另一家事务所对工程造价进行复审,约定以复审的核减率为标准,结算跟踪审计费用。 

六、 结语 

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实务中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会产生更多问题。只有及时关注这些问题,并合理解决,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才能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黄伟, 刘晓芳, 杨柳. 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重点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00,(05) 

[2] 容仕坚. 浅谈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点与难点[j]. 科技资讯. 2010,(19) 

第5篇

EPC是国内比较流行的一种大型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本文结合本单位的实践和尝试,从业主管控工程造价角度出发,分析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开展跟踪审计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跟踪审计的方式和途径,从而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维护业主利益奠定基础。

关键词:

EPC;工程;跟踪审计

近年来,国内以EPC总承包模式管理的大型基本建设项目逐步增多,中航工业试飞院也在2014年迎来了EPC模式下的第一个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尝试,为进一步丰富中航工业试飞院基本建设管理实践,提高大型项目基本建设管理水平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在EPC模式下实现了工程审计工作的创新管理,开阔了审计工作人员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审计工作领域,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对发挥工程总承包方工程建设专业化管理优势、节约业主管理资源、有效实施集约化管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相比,EPC模式下业主开展工程审计,特别是跟踪审计面临诸多的难点和障碍。本文从业主控制工程造价视角出发,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跟踪审计工作的难点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求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最大限度维护业主的利益。

一、EPC总承包的概念和特点

(一)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概念EPC是指“Engineering(设计)、Procurement(采购)和construction(建设)”三者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在EPC模式中,Engineering不仅包括具体的工程设计工作,而且可能包括整个建设工程内容的总体顶层策划及整个建设工程实施组织管理的计划工作;Procurement也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材料采购,而更多的是指专业设备和材料的选型与采购;construction是指施工总承包的具体建设过程。三者合而为一体现了一个整体的系统管理工程。

(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本质在标准的EPC模式中,业主与工程总承包商签订工程总承包合同,把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工作全部委托给工程总承包商,由总承包商组织具体实施,业主只提出需求,负责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宏观管理和监督。其目的主要是克服传统模式下由于业主专业能力不足带来的设计、采购、施工、建成后试运行等环节相互脱节带来的弊端,实现从勘察设计到采购施工一体化工作有机结合,并由总承包方整合专业资源,组织整体统筹安排,优化设计方案,有效地对建设质量、成本、进度和安全进行系统综合控制,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保证工期,控制投资,确保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业主所期望的项目投资目标。

(三)EPC模式的特点1.项目整体经济性高EPC总承包模式基本出发点在于促成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全程有机结合,以充分发挥设计和施工的协同优势,提高项目的集成管理,便于工程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经济性。2.业主管理职能单一化EPC总承包商负责项目的全部设计、采购和施工,提供全部完全装备好的设施,直至做好试运行准备,即达到“交钥匙”的状态,承担全部设计和实施工程的责任;业主只需明确自身需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相对宏观,极大地减少了本身项目建设管理的工作量。3.业力受到一定的限制EPC模式的承发包关系与传统的承发包关系不同,在签订合同以后的实施阶段角色职权发生变换,总承包商处于主动地位,也具有较大的主动权,业主的权利被限定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4.管理重心实现转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EPC总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总承包商依据总承包合同对设计、施工和采购全权负责,处于项目建设管理的核心地位,指挥和协调各分包商各负其责,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同时,该模式还要求总承包商具有很高的承包管理能力、全面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较高的风险管理水平。

二、EPC模式下业主跟踪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在EPC模式下,由于内外部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业主仍然存在工程造价失控的风险,在加强甲方工程管理的基础上,审计部门积极开展工程跟踪审计,可有效发挥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一方面,对甲方管理部门的工作实施有效审计监督,堵塞管理漏洞,提升管理绩效;另一方面,对总承包方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从项目概算审核、招投标、关键材料设备采购、工程签证变更以及最终的结算审计等各个环节开展审计,可以有效控制造价结算风险,确保投资可控。

三、EPC模式下业主跟踪审计工作的实践

综合实验厂房是中航工业试飞院采用EPC模式建设的第一个大型建设项目,该项目是从2013年初开始启动的,单项总投资概算额上亿元,超过中航工业试飞院单项工程历史最高水平,同时由于后续科研任务的需要,该工程涉及的专业技术门类和新技术应用范围之寛也前所未遇。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在限定的概算投资额度内,优质高效完成预定的建设任务,按期实现工程的顺利交付,达到或超越初步设计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后续科研任务的需要,对于我们的建设主管部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项目管理背景F综合实验厂房的空间跨度是中航工业试飞院前所未有的,有三点困难。第一,在这个跨度下,如何保证厂房顶部网架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确保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正确应用是挑战之一;第二,由于后续科研任务的需要,该实验厂房的建设周期仅仅12个月,在年初整个项目还是白纸一张,一切都还处在筹划与论证阶段,整体施工设计没有着落,建设概算没有确定,资金来源没有确定,时间紧任务重,综合协调管理难度大;第三,具备相应实力的潜在供应商和合作方没有确定,如何尽快确定候选合作方难度极大。

(二)项目实施决策面对存在的众多现实难题,项目投资管理部门与基本建设管理部门进行了深入沟通,立足于保证后续型号任务顺利完成,满足建设周期、技术控制、综合管理和造价控制等各方面的现实需要,从实际出发,形成了F综合实验厂房的EPC建设方案,提交院长办公会决策,经过决策层的全面审议,原则同意采取EPC的模式进行F综合实验厂房的建设,同时要求控制关键环节的风险,确保资金预算、技术领先、质量可靠和时间节点的全面有效控制。

(三)项目建设的跟踪审计为确保该工程的造价在预算内有效控制,审计部门全程参与了项目的管理过程,对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进行了事前或事中的跟踪审计,实现了积极的尝试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审计经验。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标底进行审计工程施工招标标底主要用于评标时分析投标价格的合理性、平衡性和偏离程度,分析各投标报价的差异情况,作为防止投标人恶意投标的参考性依据。因此,对甲方按照批复概算编制的标底进行审计非常必要。2.对关键设备、材料进行技术和经济的抽查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非常关注厂房的核心组件——网架的主材选择。在检查中发现,承包方为了节约成本,擅自将无缝管改为焊管,对于工作人员提出的质疑,承包方承诺全部改正,保证了工程的技术先进性和安全可靠性,也及时消除了潜在的审计风险。3.关注承包方提出的大额签证的真实性对于承包方提出由于不可预见的因素造成的基坑土方挖掘超量的签证,工作人员及时查验现场,核对招标文件与合同的有关条款,及时确认,保证结算的真实性和客观性。4.选择可靠的造价咨询机构开展工程结算审计根据政府部门投资管理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经过筛选和比较,选定具备甲级资质的中介机构负责开展工程结算审计,并在审计过程中积极与甲方和承包方沟通,剔除不合理的结算内容,圆满完成了结算审计工作。

四、EPC模式下业主跟踪审计工作的难点

基于总承包合同甲乙方的职责和权力划分,在EPC模式下,业主对工程造价的过程掌控相比传统工程管理模式权利大幅降低,开展跟踪审计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跟踪审计介入存在制度障碍审计阻力主要来自工程总承包商的乙方,作为合同关系的双方,业主和承包方法律地位平等,合同框架之下的权利义务对等,且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并未明确赋予业主开展工程跟踪审计的相应权利,乙方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不希望以业主为主导的工程跟踪审计全程介入。2.跟踪审计定位不准由于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分包商、供应商等参与方众多,管理链条长,管理层级多,管理关系复杂,工作接口和管理界面常常不清晰,容易出现审计机构与工程监理等单位职责重叠或出现空白,造成管理越位或缺位。3.跟踪审计自身风险较大跟踪审计特点在于全过程跟踪的持续性,审计机构在对工程造价控制和项目管理进行持续监督与鉴证过程中,可能发生程序不当、依据不足、审查不严、结论不准及丧失职业操守等风险,导致审计失效或结算纠纷等风险出现。4.审计要求难以落实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由于项目业主方一般不与总承包商下层的施工单位产生直接合同关系,跟踪审计向下层施工单位延伸受到较大限制,下层施工单位对审计机构协助配合的意愿有限,甚至可能出现刻意妨碍审计工作的现象;同时,在工程价款结算活动中,审计结论直接关系到乙方群体的经济利益,容易发生矛盾或法律纠纷,这也是审计要求难以落实的重要影响因素。5.审计剩余风险难以彻底消除在工程结算中,时常出现总承包商和施工单位采取隐蔽方式虚报冒算等情况,即使审计机构尽职尽责,仍有可能未完全发现存在的所有问题;同时,由于多数EPC建设项目是大型建设项目,绝大多数来源于财政的投资,投资的政府机关会在项目建设结束后开展财务验收审计,对在验收审计环节发现的重大工程价款结算差异不予认可,但由于此时项目业主与总承包商之间已基本完成结算款项清算和资金支付,工程价款的追索十分困难,审计风险无法彻底消除。

五、严格控制项目业主的造价成本

业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管理非常关键,是关系项目能否实现预算控制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跟踪审计有效实施的工作基础和关注重点。总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优化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否先进、合理,不仅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工程应用效果,也必然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和工程项目的利润。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要求总承包商提前提供每个阶段的施工设计和工作方案,组织内外部专家对关键环节的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等要素的评审,努力优化施工方案,挖掘工程施工的潜力,避免走弯路,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获取更高经济效益的目的。2.加强工程主要设备材料的监督管理业主对工程的主要材料和核心部件要加强控制,坚持参与工程主要材料的采购管理,严格保证主要材料的质量标准和价格核定。在确保满足工程对主要材料的功能、性能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采购低价材料来代替高价材料。3.优化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场管理的优化水平代表了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业主、监理和承包方对此有共同的责任。优化现场管理必须遵循经济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原则,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最终达到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六、解决跟踪审计困难的途径

针对存在的困难,业主应以风险为导向,系统梳理EPC管理流程,强化关键环节的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应根据管理需要,及时开展审计工作,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尽早设定审计工作机制,适时启动跟踪审计项目业主应提前谋划,与总承包商就跟踪审计介入的时间、环节、形式进行有效约定,及早确定跟踪审计的策划方案,根据工程进度排出时间表,划定主要的审计时间节点,为正式开展工程跟踪审计做好准备。工程跟踪审计介入的第一时机,宜选择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后、工程总承包单位招标前,可就业主项目前期开展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和搬迁等工作实施同步审查,有效利用审计资源夯实审计基础。2.准确定位审计职责,发挥价值创造功能跟踪审计的主要职能是监督和咨询服务,审计的广度和深度要通过完善程序和合同条款予以明确界定。在保证审计独立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价值,提供增值性的管理建议和咨询服务。对项目建设管理环节实施审计时,应合理整合审计资源,将审计关口前移,抓住影响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深入一线,积极拓展和延伸审计范围,突出管理效益和效率,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审计的价值创造功能,坚守自身角色定位,做到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建议不决策。3.借助社会审计中介力量,把好机构选择关选择实力雄厚的社会审计机构作为跟踪审计力量的重要补充,既能发挥社会审计机构的专业优势,又能保证和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从而使委托单位与被审计单位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为跟踪审计创造有利条件。把好社会审计机构的选择关:一要深入分析总承包建设模式的特点,结合管控模式、建设目标、上级单位和管理层要求,提出明确的审计服务需求;二要充分了解审计中介机构的审计服务能力,实施摸底调查,深入了解其资质等级、服务业绩、信用状况及专业人员素质等;三要充分挖掘审计中介机构的服务潜力,要求结合需求,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和合理的专业人员配置,保证充分优质的服务。4.强化跟踪审计的合同约束,降低风险敞口第一,明确甲乙双方对开展跟踪审计工作的责任义务、审计范围和审计程序;第二,明确跟踪审计过程沟通和出现争议的解决方式;第三,审计时超过正常比例的工程结算,要送审单位进行适当处罚或使其承担部分审计费用,降低虚报风险。5.加强工程签证、设计变更管理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许多工程由于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管理的随意性,引起工程成本失控。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必须要求甲乙方相互配合,不仅做到“随做随签”,还应做到严格落实“五方签证”制度,即所有的现场签证必须经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代表、业主管理代表和审计机构五方共同签字审批。签证必须达到量化要求,工程签证单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字母都必须清晰,签证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并严格执行约定的程序要求。6.与内部专业部门及监理单位充分合作跟踪审计作为一种管理手段,不应弱化法律事务、工程管理等专业部门和监理公司等单位的相关管理职责。第一,设置规范完善的审核流程,将监理单位、专业部门纳入审核环节,层层审查;第二,跟踪审计应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排除干扰,独立发表审计意见,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第三,决策机构要发挥主导作用,广泛听取监理、专业部门、审计机构建议,形成甲方的一致意见;第四,通过召开审计专题会或协调会,向总承包单位反馈审计意见,平等沟通,统筹协调,化解分歧和纠纷;第五,对事中跟踪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开展验证和后评估,形成闭环,保证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运用。

七、结语

现阶段,随着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广泛运用,业主加强项目管理的需求也日渐强化,从维护业主利益出发,工程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在逐步增强,业主的内部审计机构应综合社会审计力量探索开展工程的跟踪审计工作,在总包合同中赋予其适当的审计权限,明确审计内容,规范其审计程序和质量要求,提高审计效能,切实发挥审计工作控制风险和增值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伍仁.EPC工程总承包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田峰.EPC工程总承包中的财务管理[J].金融经济,2011(12).

[3]谭志成,彭松.EPC项目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视角,2011(04).

第6篇

【关键词】 企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

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扩大再生产或进行技术改造,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本建设。企业十分关注投入产出效果,但往往是“算大账”,关心的是项目尽快建成投产、生产出合格品、产品销售状况和现金流及利润,对项目竣工决算和后评价等“细算账”工作不够重视,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粗放进而影响企业管理上台阶。

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对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总结建设成果和财务状况、检查竣工项目的执行情况、考核项目的投资效果等具有重要作用。2002年财政部颁发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明确要求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固定资产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组织领导,组织专门机构和人员,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事实上,很多企业认为工程竣工投产就是工程项目的结束,不注重施工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项目竣工后不编决算或被长期搁置,严重影响资产价值的确定、企业资产的细化管理和投资效益分析等。因此对企业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滞后问题加以分析,提出加强竣工财务决算及工作办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企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滞后的弊端

(一)影响企业交付使用资产的日常核算

基建项目竣工后先交付使用,多年不办理竣工财务决算,造成企业资产为估价入账数,无资产明细账目,资产的历史成本不准确,无法准确核定基建项目实际造价,影响了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财务日常核算,进而对产品成本准确核算产生影响。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基建项目资料越难收集,加之知情管理人员的岗位变化,准确核实资产价值的难度越大。

(二)难以强化资产管理

由于企业基本建设项目未进行竣工决算、交付使用资产的价值不准确,交付了哪些资产底数不清,无法建立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专用工具器具账卡,无法细化管理责任到人,对资产的运行、维护、改造难以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甚至找不到资产的坐落位置,存放地点,更谈不上资产的安全、有效使用。

(三)不利于总结经验和加强绩效考核

企业的大型基建项目从项目立项、勘测设计、招标投标、工程施工、投产验收、竣工决算一般需几年时间甚至数十年,投入资金量大,项目管理工作繁重,是否实现预期目标,是否优质高效节约投资,责任非常重大,必须重视绩效考核,奖优罚劣。同时,一个项目建设既有其成功经验可总结推广,也有其失败教训为人借鉴。因此加强绩效考核并进行项目管理总结是必要的。建设项目的竣工财务决算是项目的总结过程,也是考核计划执行情况、建设成果的重要环节,同时为指导后续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新的基建项目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四)阻碍了项目审计工作的及时开展

根据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审计规定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基本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内部审计、中介机构审计,有的涉及财政性资金的项目需要进行国家审计。不及时进行竣工财务决算,阻碍了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利于企业尽早发现和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当今世界信息和技术瞬息万变,政策制度紧随时代的要求,基建项目拖上若干年再做竣工决算和审计时,已很难得出符合当年建设情况的客观审计结论。

二、形成竣工财务决算滞后的原因

(一)企业治理层、管理层重视不够

对企业基本建设项目重建设轻管理、重投产轻算账、重投入轻产出、重成绩轻教训的思想在当前企业还较为普遍。企业管理层的目标是如何使企业投资基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比较注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安全等问题,却往往忽视了竣工结算和决算,认为只是一个手续问题,并不影响建设工程项目的交付使用,同时竣工结算和决算属于项目后续收尾工作,需投入大量精力;有的是忙于生产经营无暇顾及;有的是事无巨细均要落实感到难度太大;更有甚者认为搞建设有成就感,搞后续收尾工作默默奉献无人知晓。因而基建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和决算就被拖延搁置。同时在已经竣工投产一年以上的基建项目中,很少认真做好项目后评价。没有了努力方向和动因,做好竣工结算和决算的动力也就大大被削弱。

(二)施工单位竣工资料报送缓慢

工程竣工资料及结算资料主要由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单位工程竣工资料和结算资料的收集整理进度慢的主要原因是工地现场资料整编人员少、人员变动频繁,未能及时编报交付竣工资料。如果工程被转包或分包,情况就更为严重。工程款的支付也直接影响到施工单位整编资料的积极性。如果建设单位长期拖欠工程款,施工单位就会怠于收集和移送竣工资料;相反工程款拨付接近了结算价款,企业失去了重要的制约手段,施工单位对及时编报竣工资料的推动力不强。

(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制约了竣工决算的积极性

大型基本建设工程由于工期紧、任务重,企业为工程决算投入的人力、物力等方面都受企业建设、生产的影响。建设前期往往一人多岗、超工作量地工作,在人员超负荷工作以及岗位职责不清、岗位职能交叉的情况下,一旦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出现问题,管理人员之间则互相扯皮、推诿,使竣工决算所需人力和资料出现麻烦。另外存在机构和人员不稳定,有些项目甚至出现工程项目刚刚建成投产,马上就面临机构撤消或缩编以及经费削减等压力,办理工程竣工决算的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造成竣工决算不能如期进行。

三、加快办理竣工决算的建议

(一)企业治理层、管理层重视,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首先,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对竣工决算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充分认识竣工决算在项目管理乃至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视工程竣工决算为工程建设的延续,并纳入对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内容。其次,要保证基建机构和人员的基本稳定,经费和办公条件要有保障。基建项目完工后,企业应根据需要,抽调熟悉项目情况、懂业务的财务、工程、技术方面的精干人员,成立专门竣工决算编制机构,专门负责编写竣工决算报告,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关系,提高管理效率。在没有编报竣工决算、清理结束以前,企业管理层要维持决算机构的稳定,有关人员不得调离。

(二)做好竣工验收工作,这是编制竣工决算的前提

按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基本建设项目符合或基本符合竣工验收标准的,应在三个月内办理验收投产和资产交付使用手续,并作出竣工报告和竣工决算。实际中各企业基建项目完工情况各有不同,有的建设项目基本建成,只是部分零星土建工程和少量非主要设备未按设计规定的内容全部建成,但不影响正常生产,应办理竣工验收手续。有些建设项目已形成部分生产能力且已经使用,近期不能按原设计规模续建的,可缩小规模,报主管部门或集团公司批准后,对已完成的工程和设备,尽快组织验收。建设项目的某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建设完工具有独立生产或使用能力,企业可以先办理单项工程验收及时交付使用。待整个建设项目按照设计内容全部建成或基本建成,再办理全部工程验收。

(三)大型基建项目逐步实行跟踪审计,加快工程结算审核进度

企业大型基建项目施工期间长,如仅仅对单项工程完工后才进行结算审核,不利于项目管理。企业应逐步实行项目跟踪审计,从立项、施工到完工全过程实时审核,既能及时促使施工单位收集整理编写竣工资料和结算资料,又能很好地控制工程进度付款,使工程款的支付程序化,做到不拖欠工程款、不支付过头款。同时要优化结算审核环节,建立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社会中介审计机构的三方审核联动协调机制,减少结算资料编制审核过程中的重复工作量,加快结算审核进度。

四、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的几个重要环节

企业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必须有专人负责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保管工作。一般在基建项目完工后,要组织工程技术、计划、物资、统计等有关部门的人员共同支持财务部门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告,同时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也应积极配合企业做好竣工财务决算报告的编制工作。

(一)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积累资料工作

在工程建设的日常工作中,企业要不断积累资料,如:上级部门各种批文、开工日期、工程形象进度、关键工期、工程质量、各种图像资料、资金来源到位情况、财务用款情况、投资效果分析等各种文件资料。这些图文信息资料既是控制工程投资的主要依据,又是日后编写竣工财务决算报告的资料依据。

(二)做好工程合同付款台账记录

基建项目绝大多数是按合同控制资金支付。掌握各项合同的款项支付情况,对于控制整个项目的投资规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企业部门设置的要求,可以由不同部门负责设备、费用、工程等合同的执行,但是需指定一个部门负责合同的登记工作,可利用软件,也可应用电子表格,要求规范合同编号,以利于检索及管理。序时登记时,按照签订合同的单位名称,将各单位的付款情况详细地加以统计,并与各单项工程结算的审计定案数对照,及时将各种应付款结转进入成本。

(三)做好各类设备交付使用的清查登记

企业的大型基建项目设备品种、数量繁多,需单独建立设备明细辅助账,将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用途、合同签订时间、付款时间、付款金额、安装费用等情况加以详细记录。这里特别注意实物从入库到领用,从安装到交付,各流转环节的书面签批制度执行情况。在竣工财务决算阶段,还要对需要安装的设备和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全面进行核价和清理,并要对采购数量、领用清单和现场安装的台数,逐一进行现场清查核实,以确认已安装设备的建设成本。

五、财务决算编制中需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关于成套设备如何登记资产的问题

企业生产性基建项目,多数是与设备生产厂家签订成套设备采购协议,该厂家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在查看主合同条款时,可见设备名称为某某设备(或系统)一套,而细查其技术合同则往往是由多个设备组成。那么如何拆分、合并各设备部分,准确登记资产明细账,确实是现实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实践中应根据成套设备的功能及各组成设备的功能,结合各部分安装位置是否独立等进行判断。

(二)关于遗留未做的少量尾工工程问题

在尾工工程投资额不超过工程总投资5%的情况下,对于企业遗留未做的收尾工程,可根据概算所列的投资额或编制尾工预算估算其投资支出,在竣工财务决算报告中单独说明。以后该收尾工程完工后,按规定程序补报有关资料,并按会计准则调整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

(三)关于征地移民拆迁等大额费用的处理

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征地移民拆迁等费用一般可占到总投资的6%,金额比较大。征地移民拆迁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多数系借助当地县乡政府的行政力量开展工作。这一部分投资,企业在与当地政府部门签订征地拆迁协议后,全部交由地方政府安排使用,财务部门根据协议支付款项。该投资的核算与管理难点在于投资额较大,如何考核实物量完成情况?现有制度规定中未见提及。在实际工作中,较好的方式是要求受托方报送竣工的有关资料,包括征地多少公顷、移民多少人、搬迁多少户等情况,并经监理审核。有了这些基础资料,在支付合同款时才更有依据,才更能使投资落到实处。

六、结语

只要企业治理层、管理层重视,工程项目的参与各方认真负责、积极主动,项目管理措施得当,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滞后的问题就一定能得到改进。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建筑项目;造价管理;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项目造价管理的难度比较大,许多建筑项目存在不少问题,实施全工程的造价管理可以有效的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方法,充分发挥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作用,建立建设方主导各方积极参与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新模式,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提高建筑项目投资效益。

1 建筑项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估算和概算投资偏差较大

项目决策阶段对项目的投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项目的估算投资和概算编制不准确,估算和概算投资偏差较大,造成部分项目实施资金缺口较大。

1.2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不完善

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大多忽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没有推行限额设计,设计人员只重视方案和设计质量,忽略造价控制,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和概算编制能力欠缺,设计单位编制的设计概算偏差较大。

1.3施工阶段变更签证控制不严

施工中由于多种原因,难免出现变更签证,变更方案没有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而随意确定变更方案,造成变更金额较大。

1.4造价管理人员偏少

大多数项目造价管理人员偏少甚至没有,缺乏造价管理人员参与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对整个项目的动态投资缺乏控制,对投资总额的控制处于被动状态。

1.5造价管理多为静态和事后管理,缺乏动态和全过程管理

往往只重视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和竣工结算审核,没有重视动态的造价管理,没有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缺乏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2 建筑项目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对策建议

全过程造价管理就是在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根据工程经济规律及造价管理的要求,首先确定一个合理的工程造价,然后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对该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使项目造价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以达到提高整个建筑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目的。

2.1重视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投资决策阶段,应该从建设目标、使用功能和建设期各种因素等等方面,进行细致、缜密和全面的调研和考察,并做出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目标,依据此目标做好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的难点: 缺乏项目估算模型,估算难以准确; 投资估算依据的数据往往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在投资估算时,应委托具有丰富经验的造价专业人员,分析以往同类项目的数据,提高估算模型的准确度,依据明确的决策目标,做出高质量的投资估算,对设计和后期投资管理起到有效约束的作用。

2.2开展以设计为重点的前期造价管理

尽管项目设计费用只占工程总造价的 2% 左右,但是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达到 70%以上,可见设计阶段对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抓住这个造价控制的关键点,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2.2.1造价管理人员提前介入设计工作

目前的设计院大多只重视设计方案和设计自身的质量,在设计造价控制技术力量方面比较薄弱,设计人员没有造价控制的概念。建设方造价管理人员应该提前介入,发挥其经济分析的优势,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可以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进行多方案比选,选择既经济又技术可行的最终方案,达到节省造价的目的。

2.2.3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在保证施工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保证总投资不超额。目前在设计阶段很少推行限额设计,一般都是设计好图纸后再计算造价,推行限额设计后要先分配各专业的造价,然后设计师根据造价在满足施工功能、造价限额下进行设计。推行限额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设计质量和深度,有利于强化设计人员控制投资的意识,达到在设计阶段有效控制造价的目的。

2.3精心编制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是招标时的直接依据,招标文件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造价。应委托市场信誉良好、资质等级高、具有丰富经验的单位编制招标文件,尽量避免在招标文件中出现漏洞和歧义,防止施工单位就漏洞和歧义而提出不合理要求的状况发生。

2.4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内容多、涉及的专业多,是造价控制的难点。在施工阶段,除了招标合同价外,还可能因为图纸会审纪要、设计修改和变更、现场签证、暂定价材料签证等增加造

价费用,我们必须严格控制上述不合理费用的发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4.1制定变更签证管理制度

制定项目变更签证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明确变更签证中每个人的权限和职责,任何变更必须遵循制定的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严禁不按程序办理变更签证,严禁越权办理变更签证。

2.4.2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

由于设计纰漏、设计深度不够或功能变更而发生设计变更,设计变更是造成造价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设计变更必须慎重,设计方案应进行多方案比选,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方案。每一项变更签证都要以联系单的形式履行变更签证手续,每份联系单必须有变更签证预算书,以便造价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变更签证金额,控制项目总造价。

2.4.3推行造价跟踪审计

在项目施工阶段实施造价跟踪审计,让审计人员全程参与项目实施中的造价管理,审计人员可以完全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更加准确的计算变更签证的工程量和造价,及时发现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不合理的变更签证,减少或避免造价纠纷。

2.5竣工结算审核阶段的造价管理

目前造价审计机构和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应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择资质等级高、市场信誉高、从业人员素质高的审计机构,从而提高工程结算审计质量。

2.6充分发挥监理在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许多工程项目中监理工作的重点是工程质量、工期,投资由业主方控制; 这种做法忽视了监理在造价管理中的作用,造价也是监理控制的三大目标之一,要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管理中的技术优势和知识优势,在工程变更、工程款支付、工程结算等方面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做好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新形势 预算执行 审计

一、深入剖析预算执行薄弱环节,攻克预算执行审计难点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单位和部门没有认识到预算是一年内计划、调节、供给、控制经费的重要工具,是总结工作、考核业绩的重要依据,部分领导对预算管理工作不重视,导致预算编制、执行、调整不能体现党委决心意图和建设发展规划,这是预算执行效率低下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须引起审计人员的重视。通过预算执行审计,对这些单位和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风险难以有效控制

物资采购及基本建设是重大资金投入的主要形式,是预算执行过程中风险较为集中的环节,必须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在物资采购预算审计方面,审计人员要结合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和采购业务实际,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复核等方式对采购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参与市场调查,了解物资品牌、质量、价格、服务等因素,利用社会审计资源,对采购预算进行审核。在基本建设方面,通过基本建设项目前期设计方案可行性论证,完善图纸设计,加强工程预算审核,确保工程预算总体合理。通过加强工程项目进度款支付环节审核,确保了资金支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在委托中介单位开展竣工结算审计的基础上,审计部门对结算审计情况进行再次核对,重点对审核依据的充分性、审核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复核,对存在异议的审计结果委托第三方进行再次核对,确保结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上述方式,进一步明确审计部门在物资采购及基本建设审计工作中的职责,把物资采购和基本建设计划编制、项目预算、组织方式、合同签订、过程管理、资金结算等环节纳入审计监督范围。

(三)采购对象日益复杂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从信息系统开发,到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再到信息系统升级换代,项目方案日益专业化,从硬件设备的性能参数适用性到建设项目内容的完整性,再到软件平台的可靠性,预算审计的内容日益复杂,难度日益增大,需要采取信息部门、审计部门和外部专家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审计力量,对硬件、软件和集成费用进行审核。通过市场询价了解相关设备的市场价格,参照软件开发行业标准,综合评估软件模块开发工作量和开发费用,通过同类型或类似工程项目的集成费用类比,确定集成费用,确保预算分析的相对合理。在项目落实过程中,通过聘请信息建设项目监理以及跟踪项目建设过程等方式,防止出现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等问题,确保信息工程质量,将建设方案要求和预算项目内容落到实处。

二、紧紧围绕建设中心工作,把握预算执行审计重点

预算制定应紧紧围绕建设中心工作,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时,在摸清基层经费保障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尤其要把握审计重点,确保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单位中心工作任务上。

(一)重点审查人员保障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确保足额保障

一是了解人员经费保障情况,审计中采取查看各年度预算、纵向对比各年度预算数据,横向对比各地区预算保障与当地经济增长的比率情况。通过分析,提出意见建议,为党委争取人员保障经费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审查人员经费支出情况。对照年初制定的预算安排,重点审查人员工资发放,保险扣缴以及其他人员经费开支项目,及时纠正工资发放不及时、不足额,保险扣缴不全等问题。三是审查人员经费管理情况。重点审核基层人员经费是否全部用于保障人员工资、服装、伙食费等方面,重点查处人员经费是否被挤占挪用、结余是否结转其他科目等问题,确保足额保障人员经费。

(二)重点审查专项保障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确保专款专用

一是事前调查,掌握情况。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前,及时了解被审计单位项目经费收入情况,明确项目经费总额、用途以及拨付时间,为专项保障经费预算执行审计做好准备工作。二是事中审计,抓住重点。在实地审计时,重点对上级下拨的新建队站开办费、营房维修费、车辆装备购置费及建设项目经费进行重点核查,审查是否存在项目经费专款不专用、长期挂账不使用及挤占挪用等问题,确保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三是事后跟踪,确保实效。对跨度时间长、经费数额大的项目经费,在审计结束后,有重点的要求基层单位定时上报管理使用专项资金,确保经费发挥其效益。

(三)重点审查“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确保厉行节约

审计部门应密切关注被审单位落实“八项规定”的相关情况。一是在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充分关注“三公经费”预算编报、预算调整、预算执行、预算效果等各个环节,增强预算对“三公经费”的刚性约束,从而加强事前监督,从根源上遏制“三公经费”浪费现象。二是被审计单位往往将“三公经费”转移到项目列支,或者列于其他核算科目,达到账面上不超“三公经费”当年预算批复数,在审计中,审计部门应明确“三公经费”支出范围,确保使一切隐性的“三公经费”支出浮出水面,在“三公经费”实际发生过程中进行有效监督控制。三是从绩效审计的视角进行“三公经费”审计。对“三公经费”暴露出来的违法违纪行为,要进行问责并提出审计建议,督促被审计单位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并逐步提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督促建立问题整改长效机制,提升预算执行审计效益

(一)加强党委理财,将预算执行工作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

预算执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活动,需要与审计工作的监督管理紧密结合,各级党委要把预算执行审计意见整改工作作为党委理财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强化党委对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重视,对审计部门在预算执行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研究整改,要从个案中发现倾向性、普遍性问题,从具体问题中综合分析根源和症结,在以保障中心工作为前提的基础上,努力克服预算执行的薄弱环节,进而从全局和宏观的高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让审计结果进入党委和领导决策,推动政策、制度、机制的创新改进,使预算执行审计成为党委决策的一个必要环节。自上而下加大整改力度,做到工作流程科学,督促制约到位,增强审计监督实效。

(二)改进审计方式,实现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的实时运用

预算执行是一种实时状况,预算执行审计也要成为一种即时的、动态的监督。要实现预算执行审计全程即时的、动态的监督,就要加大在预算的编制、报批、执行、决算等各个环节融入审计监督,切实发挥审计监督跟进作用,做到预算资金运行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随到哪里。实行动态监督有利于提前堵塞漏洞、防范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促进预算执行合法合规的有效手段。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结合大数据分析,运用审计调查,提高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即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督促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防范风险的再次发生。

(三)加大后续审计,促进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

第9篇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构建的意义

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高校审计部门及由其委托的社会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高校建设项目的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及竣工验收等各阶段业务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的审查、监督和评价。全过程跟踪审计在高校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提升绩效和预防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有利于规范管理

高校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控制环节多、计价次数多、处理关系复杂等特点,传统的结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难以适应高校建设项目审计的要求。全过程跟踪审计克服了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到项目建设的各个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对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等各项工作,实施全过程全方位控制,能及时发现、纠正建设项目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和问题,并向建设管理部门及时、准确、持续地反馈审计意见或建议,促进建设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防范风险。

2.有利于提升绩效全过程跟踪审计注重

对高校建设项目的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的跟踪审计以及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有利于提高项目论证的可靠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在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从单纯的合同执行审计延伸到合同签订前对合同条款的审计,防止了因写入不合理条款而使高校建设资金损失的问题;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经常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了解具体的施工过程,能及时对工程变更签证事项的合法合规性、材料设备价格的合理性、隐蔽工程验收情况等进行审计,为后期的审计结算确认签证,并将问题和矛盾提前解决,避免事后相互扯皮。

3.有利于预防腐败造成高校基建领域

腐败案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监督,决策、管理、监督三者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高校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使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建设过程,通过对物资采购、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等各方面的行为进行跟踪审计,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筑起了一道严密的防线,对权力形成制约,促使建设项目的各参与方一开始就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认真履行各自职责。通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能有效预防舞弊案件的发生,使审计由“秋后算账”转变为防微杜渐,从源头上控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的关键控制点

根据高校建设项目实施的基本程序,结合我国部分高校跟踪审计工作的实践,可以将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分为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竣工验收等五个审计阶段。在实施审计时,可以在每个审计阶段设置审计工作关键控制点,有助于审计人员选准介入时机,把握审计重点和难点。

1.投资立项阶段关键控制点

(1)审查决策程序。审查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建设方案是否在多方案比较、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是否经有效批复。(2)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真实、完整、有效,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功能是否符合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总体规划,投资规模是否适度。(3)审查投资估算。审查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是否合理、资金来源是否落实,投资计划是否得当。

2.勘察设计阶段关键控制点

(1)审查设计招标文件和设计合同。审查勘察设计等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勘察设计招标文件内容、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完整、准确,是否符合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投标程序及合同签订是否客观、公正、严密。(2)审查设计方案。审查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是否通过招投标方式征集;设计方案的论证,是否贯彻了优化设计和限额设计的原则;是否组织有关权威专家对图纸进行会审。(3)审查概(预)算编制。审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是否按程序进行评审,编制方法是否合适;概(预)算内容是否真实、全面,有无漏项或增项;编制原则和计价依据是否现行适用;设计概算与投资估算是否符合,施工图预算与设计概算是否符合。

3.施工准备阶段关键控制点

(1)审查招标文件。审查施工、监理、代建等单位资质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招标文件内容是否完整、严密,其中的暂定价、指定价等的确定依据是否明确;程序是否合法合规,评标工作是否公平、公正。(2)审查合同。审查合同是否违反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合同文本;合同内容与招投标文件内容是否一致,合同条款是否全面、合理,有无遗漏关键性内容,有无不合理限制性条件;合同条款表达是否清楚。(3)审查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审查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内容是否完整,编制说明是否与招标文件一致;清单项目特征描述是否清楚,是否有漏项、重项;招标控制价编制的依据、内容、取费标准和计算方式是否正确、合理。

4.施工实施阶段关键控制点

(1)审查隐蔽工程。审查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如隐蔽工程现场签证的程序和手续等;隐蔽工程验收是否由建设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审计人员共同到现场验收、签证,否则不予承认;隐蔽工程记录的内容是否详细,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信息反映是否全面。(2)审查主要材料及设备。审查材料招投标情况,建设管理部门是否按照相关规定组织公开招标,对于不需招标的其定价方式是否与审计组共同确定;材料、设备的采购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价格确定是否合理;在材料、设备进场使用或安装前,是否根据合同约定对品牌、规格、型号、数量、价格进行确认。(3)审查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查所报进度是否与实际工程进度及实物工程量相符;进度款计量计价方式及支付办法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是否存在重复申报、虚报的现象,工程预付款是否按合同约定扣回等。(4)审查工程变更和签证。审查工程变更理由是否充分,程序是否规范,要严格控制由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变更、签证的手续是否完备;签证内容、签证材料价格是否真实;签证是否及时,事后补签不予承认;是否符合签证批准权限;签证计量计价方式是否与合同有关条款相符。(5)审查索赔费用。审查索赔证据是否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确实存在,是否反映实际情况;索赔证据的提出及取得是否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率;索赔的工程量计算、套价、取费和工期是否合理。

5.竣工验收阶段关键控制点

(1)审查工程竣工结算。审查竣工结算资料是否完整,实际施工是否与竣工结算资料相符;工程造价结算方式与合同条款是否相符;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定额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量单位是否一致,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竣工项目的单价计量、定额套用、相关规费和税金的计价标准是否准确、合理。(2)审查竣工财务决算。审查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依据和编制条件是否符合规定,数据填报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建设项目的内容与批复的概(预)算投资是否相符;建设项目结余资金是否真实,有无虚列来往帐隐瞒、转移、挪用结余资金的行为,债权债务是否及时清理;交付的资产是否符合交付条件,核算是否准确;工程项目完成投资是否超概算。

(三)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的运行程序

根据上述审计阶段的关键控制点,结合审计工作的常规程序,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运行程序可划分为三个步骤。

1.审计准备

(1)确定审计工作方案。高校审计部门依据学校年度审计计划、年度建设项目工作计划及相关规定,综合单项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审计立项,并确定跟踪审计工作方案,并报学校批准。(2)成立审计组。根据学校批准的跟踪审计工作方案,高校审计部门完成社会审计机构的选聘、委托和合同签订等前期工作,成立由社会审计机构和高校审计部门共同组成的审计组。

2.审计实施

(1)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组根据立项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方案,经批准后实施。(2)下达审计通知书。向高校建设管理部门下达全过程跟踪审计立项通知书和实施细则,明确告知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关键控制点的业务活动、具体送审要求以及相应的审计时效承诺等事项。(3)送交送审资料。对于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细则列为关键控制点的业务活动,建设管理部门应对送审内容进行审核,并根据审计时效承诺,提前送交送审资料。(4)出具审计意见书。收到建设管理部门相关业务活动的送审资料后,审计组按照规定的审计时效承诺,及时出具审计意见书。(5)反馈意见落实情况。送审业务活动审计完成后,建设管理部门应当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将相关业务资料以及审计意见的采纳与落实情况,以书面的形式报审计组备案。(6)出具阶段性审计报告。审计组听取被审计对象意见后,出具阶段性审计报告,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7)开展竣工结算审计。在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管理部门提交完整有效的竣工结算送审资料,审计组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计。(8)开展财务决算审计。在财务部门提交完整有效的竣工财务决算送审资料后,审计组开展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

3.审计终结

(1)出具造价审计意见书。高校审计部门出具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审计意见书,用于工程款项的尾款结算和审计费用的结算。(2)出具最终审计报告。高校审计部门出具最终的审计报告,如实反映跟踪审计过程中已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和尚未整改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审计意见和建议。(3)归档审计资料。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完成后,审计组对建设工程各阶段的审计成果资料进行收集、汇总、整理和归档。

二、提升运行效果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基础为了使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建设项目,应建立一套系统的规章制度。

1.建立健全校内跟踪审计规章制度

高校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以及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围绕高校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在校级层面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如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管理办法、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界定高校审计部门、建设管理部门、社会审计机构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范围、目标、主要内容及操作规程,形成完整、规范、操作性强的跟踪审计管理工作流程,既为建设单位制订项目管理制度提供可遵循的依据,也为审计部门提供衡量的标准;建设管理部门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变更联系单管理办法、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等具体制度,与跟踪审计形成良好的制度衔接,使审计目标与建设目标协调一致,促进跟踪审计与项目管理的和谐进行。

2.建立和完善委托跟踪审计相关规章制度

当前,高校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基本上以委托社会审计机构或聘请社会审计人员的形式来开展,因此,建立和完善委托社会审计的相关制度显得十分必要。高校审计部门要细化对社会审计机构选聘的程序和要求,制定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审计组的管理办法。加强对委托社会审计的合同签订、过程监督、报告核实、质量评价等重要管理环节的制度建设,以确保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质量,如制定审计组岗位职责制度、重点审计环节工作流程、审计工作汇报制度、审计交叉复核制度、委托跟踪审计质量考评制度、审计组廉洁自律制度等。

(二)夯实跟踪审计队伍

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关键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由高校审计部门完成,也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社会审计机构完成,但要求跟踪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工程造价审计、财务审计及法律、经济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1.加强在职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

高校要为在职内审人员开展职业规划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业务能力;鼓励内审人员要勤下工地,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做好调查、咨询、协调沟通等基础工作,努力提高审计实战经验;要经常与兄弟高校及社会审计机构之间开展横向审计业务交流,为内审人员提供学习新思想、新经验、新方法的平台。

2.适当引进

具有实际施工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高校内部审计队伍,完善和优化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

3.聘请社会审计人员或社会审计机构

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组,或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社会信誉良好的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审计,不仅可以减轻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量,而且可以提高跟踪审计的效率。为此,在开展社会审计机构的招标过程中,要加大对社会审计机构的信誉、审计业绩和质量、审计人员的学历、职称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的考核,选择更优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另外,社会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一般都具有专业倾向性,在不同的审计领域其实力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技能匹配原则,选择与跟踪审计内容匹配的社会审计机构,聘请与审计任务要求相适应的专业审计人员,从而提升审计效果,保证审计质量。

(三)控制委托审计过程

是提升模式运行效果的保障在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委托审计已成为高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控制环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频繁互动,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者的定位,侵入管理者的职责范围。审计人员一旦越位,全过程跟踪审计所建立的权力制衡机制就会不复存在。因此,要强化对委托跟踪审计过程的监督、检查与控制。

1.做好关键环节的直接控制把关做好建设项目的委托跟踪审计

除了受托社会审计机构按合同履行职责外,高校审计部门还必须做好关键控制点的直接把关,如工程量清单审核、招标控制价编制、合同审核、隐蔽工程签证、工程量变更签证、材料价格签证、工程进度款审签、竣工结算审计等关键环节。

2.加强对委托跟踪审计的复核

检查高校审计部门要组织审计组进行定期汇报,讨论、询问有关问题,促进审计的深化和补漏;对审计内容相同的项目,要组织审计组集中对账,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差异,促进平衡。另外,高校审计部门要加强审计抽查工作,抽查结果与审计人员的业绩考评及社会审计机构的聘用、报酬挂钩。

3.明确跟踪审计的角色定位

高校审计部门要建立事前议事机制,使审计人员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代替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责。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避免口头答复的做法,对需要回答的问题,要通过议事机制来妥善处理。

4.提高委托跟踪审计的时间效率

高校建设项目有工期要求,每个环节具有时效性,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应先于或同步于项目建设的进度,才能及时跟进,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控制风险。跟踪审计要为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率服务,而不是影响工程进度。

(四)科学评价审计成果

第10篇

关键词:政府投资;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政府投资项目主要就是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下,对公共事业以及基础设施进行的投资,而国家审计部门就是对这部分资金进行审计监督。传统事后审计制度,逐渐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暴露出更多存在的问题,而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对投资项目进行有重点、连续性的审计监督,进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分析

(一)政府投资项目特点所决定

政府投资项目与其他单位自建项目相比具有时间跨度大、建设时间长以及投资金额巨大等特点,投资项目主要就是国民生活所需要的公共事业和设施设备等,不但包括教育、文化等公益性项目,同时还包括国土、城建、国税、地税以及财政等多领域,项目本身影响范围甚广。同时,政府投资项目与普通项目建设也具有相同点,即项目在筹建以及到建设,需要完成项目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审批、建设方案设计、项目招投标、签订施工合同、工程施工、竣工验收、试运行以及项目后评价等一系列工序,如果其中任何一道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增大政府投资额度,造成资金浪费。因此,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全面把握项目筹建、建设以及完工等全过程。在审计跟踪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可以及时解决问题,更进一步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监督。

(二)政府投资项目存在问题所决定

因为政府投资项目所具有的关联部门多、投资金额巨大、建设环节繁琐等特点,就使得项目在筹建到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传统事后审计方法不能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久而久之就助长了不良之风。项目本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项目决策严谨性不够,具有很强的不科学性,不能严格审批项目;项目施工过程中方案更改随意性,为后期投资审计伪造数据埋下巨大隐患;或者是片面追求高价格、高品质的面子工程,不认真考虑项目工程具有的实际意义。并且在项目竣工结算时,对工程内容进行虚报和高估冒算,造成大量建设资金的浪费。各种问题的存在要求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必须要由传统的事后审计转变为全过程跟踪审计,对每一个项目工程施工点进行全面实时监督管理,一旦发现违法乱纪现象的存在,必将严惩不贷,严厉打击各种妨害项目工程正常建设的行为,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净化政府投资建设环境。

(三)跟踪审计特点所决定

我国对政府投资项目的传统审计方法就是事后审计,将审计重点放在项目竣工结算的审查工作上。而全过程跟踪审计主要是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环节的监督管理,对项目进行更加详细的审计,是在原来审计方法基础上对国家建设领域行政以及法律监督职能的进一步深化。跟踪审计的应用可以开阔对项目监督的视野,将审计工作过程拉长,使其渗透到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保证每一个阶段都在管理监督下,进而可以保证工程的健康性。对国家投资项目实施跟踪审计可以加强对资金流向的控制,增强项目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效果性,对提升项目建设质量,提升我国公共事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过程审计的关键控制点

全过程跟踪审计要对项目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从而构建“事中事前审计与事后审计并重,财务审计与管理效益审计并举”的审计模式。以下是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参与过程审计的各个控制点的工作内容。

(一)事前预防

1、参与项目招投标全过程。政府性投资项目涉及资金量比较大,参加单位也比较多,如何公正公平的选择参加单位至关重要,招标工作主要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单一来源谈判三种方式。具体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何种招标方式,在我国的招标法中实际上是有明确规定的,但在实操作过程中,有些政府部门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会违背相关规定。因此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要深入招标的各个环节,从对招标形式的选择、招标机构的资质和选择程序是否合法到投标候选人的确定,标书内容的完整性及评价办法的科学性进行全过程审计,及时提出审计意见,规避项目招标风险,为项目后期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合肥某省市重点项目,概算投资近期5亿元,由于受主要领导关注度较高,工期较紧,项目建设单位拟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来选择施工单位,在此过程中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坚持了自己的反对意见,打消了项目建设单位走捷径的想法,为项目的合法合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招标过程中,另一项主要的审计内容是对标底工程量清单的审核。由于目前建筑市场不够完善,挂靠资质、转包等现象时有发生,而项目建设单位为了便于项目的后期管理,往往要求标底工程量清单的计价就高不就低,任意设置项目措施费,以达到提高造价,规避中标单位因报价过低造成项目停工的风险。例如:目前合肥市的市政道排工程的公开招标中标价,普遍低于标低工程量清单的50%,从侧面反映了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足,随意性较大。跟踪审计在这一环节要对工程量清单编制的依据、取费标准、计价规范进行审核,从而达到控制造价,提升招标质量的目的。跟踪审计人员还要对项目的开标、评标是否规范等全过程进行审计。在评标时,重点审查投标人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是否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明确响应,监督评标委员会是否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进行评审等。既对招评标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又监督招评标程序的合法合规,彻底改变以往招标工作中审计过过堂、走走形式的做法。

2、参与工程预算

审查预算工程量是否与施工方案、图纸相符,套用定额是否准确,材料价格是否合理,各项取费是否符合规定。例如合肥某景观绿化工程,由于招标时未编制工程清单,以园林绿化定额作为结算依据,但园林绿化定额对特殊树种或径苗木价格无明确规定,致使工程无法继续施工,后跟踪审计单位进驻现场后,多次联合纪检、财政、建管、业主、施工等单位或单独参进行市场调研,最终出具了工程预算报告,比施工单位所报预算节省了500多万元,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节约了政府建设资金。

3、参与合同签订

对合同条款进行符合性审查,以确保合同条款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招标、投标文件的规定等,核对合同条件中的工程造价、质量、工期、预付款等内容,对工程进度款是否作了明确、严格的控制。例如合肥某项目的监理招标过程中,对项目的延期监理费用,明确约定由投标人自行优惠报价,并作为评价子项,中标的监理单位在投标报价为0.8%,同时出具了优惠承诺函,承诺项目的延期监理费不计取,并得以中标。但在合同签订时,其在合同中双约定,延期监理费参照投标报价费率计取,这为后期的监理费用结算留下了隐患。跟踪审计人员在进行合同会签时发现了这个问题,要求将延期监理费的计取改为“按中标人出具的优惠承诺函执行”,消除了这一隐患。通过对合同文本的审核及签订的程序及执行情况的监督,增强了痕迹管理意识,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

(二)事中控制。

1、对施工的主要控制点进行符合性测试

审计人员的事中控制,主要为参加工程例会,听取施工方、监理方对工程进度的汇报和遇到的问题,对工程质量、进度及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控,对施工、监理及经办人员履行职责进行情况进行监督。如合肥某精品线土建工程,设计要求毛石混凝土的配合比为3:7,但审计人员在现场巡查时发现配合比只有1:1,审计人员立即出具了跟踪审计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了整改,在减少或避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行为的同时,也有效的保证了工程的建设质量。

2、对主要材料价格进行认质认价

对工程合同中签订的暂定主要材料价格部分,跟踪审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联合施工单位、监理、及经办人员进行市场调查,或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市场询价,对所用材料的质量、价格进行确认,为决算审计提供详实依据。如合肥某保障房项目,外墙施工面积约10万m2,由于图纸设计中的保温材料因不满足新的消防规范要求,禁止使用,设计单位依据新的消防规范出具了变更通知单,确定了新的保温材料。施工单位对新材料的报价为90元m2,经跟踪审计单位多次询价,最终确定为75元m2,节约了建设成本近150万元。

3、对施工中的隐蔽工程、各种签证进行监控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是控制施工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流程对设计变更、工程量签证、现场变更等,基本上是由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初审,项目经办人及时填写设计变更/工程量变更申请表,报项目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分管公司领导批准。变更申请表要在签署后一周送达审计部门备案。审计人员可据此做好跟踪记录,了解施工情况,为决算审计打好基础。全过程跟审计人员的另一个重要职责是对工程建设过程隐蔽工程的确认和监督,保留现场记录,为后期的项目决算提供依据。

(三)事后审计监督

单项工程竣工结算。工程决算审计是项目投资控制的最后环节,审计确认结果将直接作为工程投资认定的依据,所以抓好决算审计对有效控制投资至关重要。审计人员要对施工图纸、工程承包合同到施工全过程的动态资料一一核对,力求资料完整齐全,确保审核工作正常进行。工程量费用是工程造价的主体,运作中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隐蔽性。审核工程量是重点,也是难点。如合肥某住宅项目室外供电工程,施工单位在决算中将室外电缆与单体的连接工程也并入了自己的施工范围,并上报了工程量,审计人员经多方核对,现场杳看,最终确定该工程量属于单体施工单位范围,在初审的基础上又核减了80多万元。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投资项目逐渐增多,怎样加强对此类项目投资的审计工作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在建设项目建设及投资控制,应以主动控制为前提,以设计阶段控制为重点,对项目投资进行全过程的控制,才能更有效地节约建设资金。立项开始到竣工决算,每一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控制措施也不同,根据各阶段的主要工作特点结合项目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节约投资,减少浪费。

参考文献

[1]周晓.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监督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结算;影响因素;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筑工程外形装饰、内部构造及布置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 这一步步的改革带给造价从业人员越来越繁重的工作量。做好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对于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总价失控、实现建筑企业利润最大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工程预结算的作用及超预算的原因1、工程预算的作用

工程预算是反映工程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工程预算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像施工图预算,是根据施工图确定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及建设项目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技术和经济文件。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是确定单位建筑工程造价的依据。建筑工程由于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形态多样,用途各异,所处地理情况各异复杂多变,生产周期长,材料消耗庞杂,不能像其他工业产品那样由国家制订统一的出厂价格,而必须依据各自的特点分别计算造价。

(2)它是签订施工合同的依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都必须以双方认可的施工图预算为依据签订施工合同。它是承发包双方明确责任,分工协作,互相制约,共同保证完成工程建设计划的基础,是签订施工合同的依据。

(3)它是施工企业组织人材机供应计划的依据;是编制进度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的依据;也是施工单位拟定降低成本措施的依据。

(4)它是承发包双方统计完成工作量、办理工程结算和拨付工程款的依据。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承发包双方往往不可能在签订合同时就将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因素考虑全面,因此工程的实际结算价与合同价款经常不一致,承发包双方办理结算需以预算为前提,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结算和付款。

(5)它是银行办理工程贷(拨)款、结算和监督承发包双方是否合理地使用建设资金的依据。

(6)它是衡量设计标准的依据。通过计算工程数量和各项费用并对各指标进行分板,可以反映设计上的浪费或不足。

2、工程结算的作用

工程结算的主体是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目的是施工企业向建设单位索取工程款,以实现"商品销售"由于建筑工程周期较长,占用资金额较大,及时办理工程结算对于施工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工程结算是促进资金回笼、加速资金周转的重要环节。由于建筑产品的生产周期长、投资资金大等特点,工程施工期间所需开支的费用,一般由施工企业利用企业流动资金垫付。及时办理工程结算,有利于施工企业的资金回笼,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过提早资金回笼、加速资金周转,能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2)工程结算是考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工程结算办理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其企业的经营成果及经济效益。只有如数、及时办理了工程结算,才能降低经营风险,完成经营成果,企业也才能获得相应的利润,进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鉴于以上原因,施工企业都想尽早进行工程结算,而建设单位则想等到最后完工才进行工程结算,由于我国的建设工程目前是卖方市场,施工企业一般都处在弱势地位,所以一般都是等工程全部完工后才进行工程结算。

(3)工程结算是反映工程进度支付进度款的主要依据。工程施工中进度款的支付往往是以某段时间内已完成的工程量,即该时间段内的工程结算款,为依据进行支付的。同时,根据累计的工程结算款占合同造价的比例,能够近似地反映出工程的进度情况,有利于准确掌握工程进度。

3、结算超预算的原因

建设工程项目本应预算超结算的,但实际施工中往往出现结算超预算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 编制依据不同 预算是根据理想文件和条件,如施工图纸、预计的施工组织设计、材料预估价格等依据编制的。而结算的编制是依据实际工程情况,如实际采用的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会审纪要、设计修改或变更、现场签证、材料采购价等实际发生因素进行编制。 (2) 编制时间跨度大 施工图预算是在施工前编制,属于一种计划性或预估性造价。 而结算则是在工程实施完成后编制的,由于建设工期长,导致预算与结算相差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跨度。 (3)造价控制不力、管理不善, 缺乏有效监督 由于建设工程时间长、场面大、工序多等因素, 施工情况不能及时反馈, 做到有效监控, 容易造成管理混乱, 监督不力,影响工程造价控制。

(4)现场签证缺乏管理

一些建设单位履行工程签证手续不严,过后再签、结算时临时补签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都可能引起工程结算的失控。

(5)材料、人工、机械等涨价风险

由于建设期比较长,且社会经济形式是整体向上的,也就是说工程施工时的材料、人工、机械等价格基本是高于当初预算采用的价格的。这就导致即便是同样的工程量结算价格也会高于预算价格的原因。

(6)设计变更、考虑不周、图纸不明确不规范等

设计前对现场勘察不够,或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或者由于工期紧张设计人员来不及细化图纸就要进行施工了,导致设计深度不够,造成施工时变更频繁,为投资控制留下隐患。

(7)预算考虑不充分

预算编制时由于编制时间紧张、预算人员水平素质等原因,导致预算时有很多少算漏算、缺项少项等情况的发生。

(8)施工单位“中标靠低价,盈利靠结算”的思路

二、影响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因素1、材料价格建筑工程造价中材料的费用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对于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把握直接影响着建设单位能否控制好工程造价。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建材市场的行情并不是很稳定,相同的建筑材料在不同时期的价格差距比较大。承包的内容包含了设计图纸中的所有内容,材料的价格也在签订合同之初被合同一方限定死,如此一来,由材料价格大幅度波动引发的资金风险必定要由合同的一方承担[3]。如果该波动过大,牵扯的资金过多,双方在材料价格这一方面肯定会产生分歧,吃亏的一方容易出现违约,便会影响工程结算的进度。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例如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合同中约定好某一材料的价钱,结果该材料涨价过于厉害,施工方不愿意,要求建设单位调整价格材料,如果建设单位不同意,施工方就罢工,如此一来便会影响工程竣工结算的进程。

2、人工、机械设备等价格

同材料价格一样,人工机械设备等价格也是随着时间、地区不同,价格也跟随市场行情变化的。

3、工程量计算误差 预算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工程量的计算,工程量的正确、全面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的准确度。大量实践经验表明,施工图纸设计深度、图纸标识的详细度、地质勘探详细和准确性、变更、现场签证、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等又是影响工程量计算准确性的因素。预算工程量计算误差的产生原因,又有因工程环境各异、地理环境复杂、地质勘探不准确、 设计深度达不到相应水平等客观方面原因导致工程量重复计算或漏算。

4、现场签证因素 现场签证是施工期产物,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因为建筑施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涉及到各个方面的过程,而每个施工过程都各有差异,有很多不可预见性和可变性,所以现场签证几乎是每个施工过程中都要遇到的事件,有些施工条件恶劣或施工场地复杂的工程,现场签证所占的工程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相当大。

5、变更描述不清楚,造成工程量重复计算 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不可避免,但工程变更在叙述时不规范不清楚,被预算员抓住把柄,以此多报工程类目或高套价格,造成工程造价高于实际情况,甚至在工程结算时引起争议。

6、预结算人员素质的影响 建筑工程的预结算工作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脑力劳动,无论是工程量计算准确与否、对市场人工材料机械甚至企业管理成本的把握度、预结算人员的认真细致责任心等等,均直接影响预结算的质量。

7、建设单位提供的清单不准确 建设单位在招标时提供的工程清单不准确,丢项错项或者对清单项目描述不清楚,这也是工程在结算时工程造价偏高的原因之一。法律规定建设单位必须对工程量清单的全面性、正确性、准确性负责,是一项非常严肃的问题,故施工单位往往会利用此点向建设单位多要多算。

8、施工单位报价高估冒算 由于利益的趋使,虽然建设单位在递交结算前对施工单位上报的结算的审减额度产生的审计费有规定,签订了交付审计费的协议,但施工单位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若审计人员审查不到,多报的数额会远远超出审计费的。

9、合同签订问题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合同条款规定不明确、合同不完整也是建筑工程预结算中常见的问题。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或者是约定的不明确,那么施工单位容易利用此点进行多报重报。具体到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如果建筑单位在合同中对施工的各个细节没有明确规定,那么就会让施工方有漏洞可钻。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包干工程项目中,如果建设单位对于包干范围以及调整方式没有明确而又详细的规定,建设方与施工方因合同规定不明而发生纠纷是建筑工程项目预结算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10、投入资金的预估失误研究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往往会流于形式,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不到位,对建筑工程预算造价不重视,对生产项目值过度重视,忽略了建筑工程造价的本身问题的存在,另外,有的建设单位投资前,对风险评估不够客观,过于乐观,不能正确认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导致项目过多过剩,资金不到位,管理不完善,乱尾工程不说造价成本也超出预期,且承发包双方均损失惨重。

三、建筑工程预结算的控制对策

1、掌握市场动态 预结算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价格,无论是材料设备的价格,还是人工、机械等的价格。建筑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设备与材料品种多、价格不一,购置设备材料的费用一般占整个造价的60% ~ 70%。因此材料设备的价格在市场中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预算,也是合同风险中相当重要的因素,预算人员应重点注意其动态变化而带来的风险。要求编制人员对人材机等各种要素的价格市场行情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材料设备的价格。并能在做预算时预测其变化趋势,使报价准确合理,减少风险的潜在因素。

2、提高设计深度 工程变更签证之所以多往往是因为设计深度不够造成的,因此加强施工图纸设计深度、增加图纸标识的详细度、提供详细的地质勘探报告等将有助于减少争议的产生,从而达到减少结算增加的目的。

3、及时办理变更签证

对于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工程变更签证情况,不能一拖再拖,应设定时间及时定期办理变更签证,且每次的工程变更签证都要做好结算工作,对项目变更过程中涉及到的材料等费用做好结算。以防时间长了谁都记不清楚了,结算时产生争议,可以有效防止工程量重复计算或高算冒算这一问题。

4、规范设计变更、签证的编制和整理 工程结算采用较多的是在工程预算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预算进行调整和补充,特别对设计变更、签证工程项目,即通常是原预算+增加或减少的工程造价=结算,因设计变更和签证费用占结算造价的比例较大,而变更签证单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目前一些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一,哪些项目该不该签证,变更签证单内容写法规范与否,甚至有些项目计算单位是什么都不清楚,结果将所有做了的工序都记录上去或记录不全,造成该记的没记全不该记的记了一堆。因此,设计变更和签证工程项目要及时编制和整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才能保证工程结算的准确关键。

5、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包括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工程造价预算对造价预算工作人员的要求很高,工作人员需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熟悉设计、现场工艺、工程整体结构、材料设备采购、投资分析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还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当地法规文件以及地方特色等。工程造价预算工作是一项工作时间长、工作内容项目繁多,要求非常细致的工作,即使对造价预算非常熟悉的人员也难免会犯错误,因此就工作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造价预算的工作人员应做到多看、多问、多思考,就是要多看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流程、现场的实际情况;造价预算工作人员要深入施工第一线,有时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图纸上差别很大。

6、加强计算机在工程预结算工程中的应用

计算机的应用较为普及,计算机的快速和准确给审核人员提供了很多方便,减少了预算人员在计算、统计、汇总时的错误率。现在有很多算量软件、计价软件等都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完成预结算的编制,可提高工程预结算速度,缩短编制周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同时还能避免以往用手算而造成的数字计算、套用定额和费用计取上出现的各种差错,相应提高预结算编制的准确性。

7、提供详细的工程量清单 建设单位应在招标时,出具详实而正确的清单,谨小慎微,以防出现错误。对于清单中出现的错项或者漏项的问题,建设单位应追究相关审计公司的责任,而审计公司也要追求经手该工程审计工作的具体个人的责任,争取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才能彻底保证工程量不会虚增这一问题。

8、规范合同条款 订立合同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对于合同各个条款,尤其是设计自身权利或者义务的条款,认真阅读,仔细揣摩,使合同更加严谨化、规范化。如果是包干工程项目,那么就要对包干的范围以及调整的方式进行明确的规定,防止双方发生纠纷。同时,合同应明确规定违约责任,对于材料价格变动这一敏感话题,要规定适当的解决方法,最好由建设方与施工方共同承担因价格变动引发的风险,避免由承包方承担风险引发的各种纠纷,争取做到公平公正。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只有严格制定合同并严格执行合同,才会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保证建筑工程预结算的顺利完成。

9、实施合理低价中标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最低价中标法,最低价中标法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招投标管理机制,符合国际惯例与招投标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其也有不合理之处,低价往往带来的是豆腐渣工程,而实行合理低价中标会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如果这个项目建设工艺要求比较新,那么技术标的比例就比较高,关注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工程保障能力。而对成熟项目就比较关注价格标,看价格控制能力。

10、实行工程造价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如果一个工程只设定开始(招标)结束(结算)时二个节点进行控制的话,那么结算肯定是控制不住的。因为工程费用是从始至终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因此须对各他环节进行控制,如开展材料、设备采购市场调查,对施工建设中出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做好技术经济比较,预防或减少索赔发生,倡导厉行节约,减少各个环节上可能出项的浪费,以达到降低结算的目的。

11、加强各环节监督考核力度 建立健全各环节监督考核力度,以提高各环节参与人员的素质,降低主观错误带来的各种损失。

结束语

我国建筑工程预结算的还存在着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的成本控制,同时会间接的影响工程的质量,要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切实攻克难点,全面分配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资金,着力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韦莉.探讨提高工程预结算准确性的途径[J].价值工程,2010(6).

第12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 全过程; 工程造价; 控制

【 abstract 】 :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of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stage, design stage, construction stage and project completion settlement stage deeply discuss the whole project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measures to reduce project cost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 keywords 】 : construction projects; Whole process; Project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集中在预结算上,这种计算方式结果是事倍功半,难以达到控制目标,并且在工程项目工程造价中容易出现概算超估算、估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在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应该引入先进的管理机制,做好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结算阶段的全过程控制。

一、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必要性

目前,工程造价控制大多还停留在编制标底和工程结算审核方面,通过工程结算审核等专业咨询方式,在为业主节约投资、提高项目投资效益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事后的结算审计也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和不足。由于这种结算审计在竣工后进行,工程项目已经既成事实,无法更改,造价人员只能根据竣工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书面签证记录来审核,即使某些地方不合理,也无法通过合理化建议来为业主节约成本,事后的结算审计发挥的作用受到了限制,无法事先做好预测和影响,从而影响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决策,造成工程造价的失控。

其次,忽视了建设工程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这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工程设计是影响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重施工、轻设计的传统观念必须克服。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普遍存在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淡薄,采用新技术、新成果以降低成本的观念不强;主要问题设计保守,从而导致投资浪费。而造价工程师目前普遍未能参与工程建设全过程,只是事后复核,纯粹从工程经济、概预算规则方面加以控制。因此,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应实行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

二、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方法

在市场经济时代,如何做好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由于工程造价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按照设计阶段可以分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

1、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投资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的第一个阶段,是工程造价师最容易忽视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提出项目建议书,并进行可行性研究,对不同的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然后确定投资估算,最终编制设计任务书。项目决策对项目建成后投产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做好投资决策阶段的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推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建立一个与项目法人制度相适应的监督机制,并建立由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组成的监察组,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审核;

(2)做好市场分析,减少项目决策中的盲区,降低投资风险,使得设计任务书更具科学性;

(3)资本融资必须有正式的文件,投资方必须做到资金到位;

(4)加强工程地质、供电、运输等各种外部条件工作,保证投资估算依据充分。

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对工程造价影响非常大。到初步设计结束,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对整个项目的影响程度为75%;到技术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35%;而施工阶段,通过技术组织控制,能够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10%。充分挖掘设计潜力,做好工程造价控制。

(1)强化意识,增强观念。工程设计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过程,以确保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2)设计深度。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前,应该充分了解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了解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

(3)积极推行限额设计。设计单位首先完成初步设计,并做好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和预算,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对各个专业的造价限额进行设计,保证工程造价不突破造价限额。

3、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建设单位在招投标中会委托商进行负责,但是招标与结算运作方式不同,建设单位若没有做好各项控制,就会对后期结算产生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该重视招标对造价的预控作用,在实际招标中应该对招标细节进行强化,运用合理的招标手段控制造价,保证承发包双方在后期结算顺利进行。招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做好工程量清单审核工作,在“量”上控制工程造价。工程量清单审核要做好清单编制说明,对工程项目名称进行准确定义;

(2)严格控制“经济标”评审关,做好工程造价控制;

(3)做好“结算”工作的控制,有重点的细化招标文件的编制。工程造价结算难点主要有水电费、配合费、材料采购保管费等,在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应该细化这些费用,做好计算方法和调整范围的控制;

(4)严谨的修订合同,解决评标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并完善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合同修订是工程招标的最后一个环节,合同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高低,修订合同需要保证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尽量堵住结算缺口,防止承包人玩文字游戏,避免不必要的索赔。

4、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往往会出现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施工条件、施工工期变化等,有可能在业主与承包方之间形成争议、纠纷,影响到工程投资计划的落实,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做好工程项目变更和现场管理,明确现场签证的审核程序,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变更价款。

(1)当施工难以进行,需要进行变更时,需要对工程变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需要根据合同中约定的工程量进行增减,对有关材料价格标准的变化、主要材料设备市场价格的调整和施工标高、位置、尺寸的变化都需要做好考虑。

(2)要合理对待工程变更,采取积极的态度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防止在设计过程中出现遗漏,除了对图纸做好设计外,还需要做好各方的图纸会审工作,将图纸中的各项错误、遗漏进行处理,将设计变更尽量提前,变更发现的越早,产生的损失就越小。因此,应该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量将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要用先算账后变更的方法进行解决,保证工程造价得到控制。

(3)加强工程变更管理。需要完善工程变更的申报、审查程序,加强设计图纸变更和施工现场签证的审核,加强工程变更价款的控制,合理确定工程变更条款。

5、建设项目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工程竣工决算是反映工程项目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的文件,是办理交付、使用及验收新增固定资产的依据,是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道关口。在工程决算审计时。项目管理师需从专业角度对合同总价、设计变更、工程索赔和工程结算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对照图纸、变更、签证、承发包合同、招标文件、材料采购价格、专业分包合同等情况,与业主、监理、总承包方及施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收集工程的有关资料,及时掌握实际施工动态,协助业主及时审核因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工程索赔等发生的费用,并形成完整的工程竣工决算报告。

三、结束语

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全过程控制,需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只有改变原有工程造价估算、概算、预算,才能够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水平,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长虹 浅谈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 中国科技博览 2009

【2】 祁春晓 浅谈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 中国科技博览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