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

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

时间:2023-06-16 16:05: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

第1篇

摘要:老龄化社会是当今困扰世界各国的一大问题,各国国情不同,经济发展速度不一,老龄化社会出现的时间节点也不同。但是老龄

>> 关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浅析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论农村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 老龄化社会创新养老发展方向研究 公共危机化解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性研究 应对城市社区阶层化的社会管理机制研究 应对城市社区阶层化的社会管理机制研究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 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提升基层民主管理机制的科学化水平 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构建社会运行机制体系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机制的创新研究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拓展检察监督途径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探索群众工作新模式 消防社会化管理机制的创新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管理机制探析 社会管理创新下的彝族地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我国和谐老龄化社会构建研究 南京市老龄化社会对策研究 中日老龄化社会比较研究 适应社会老龄化发展的社区设计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于米娜,申维娜,于丽娜.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J].价值工程,2013(1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河北省老龄化和谐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2457203D-4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朝晖(1976-),男,河北赵县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主任科员,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教育。

周海霞(1980-),女,河北沧州人,河北传媒学院英语系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水志国(1977-),男,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教育。

第2篇

一、统计学硕士教学的问题分析

1.教学课程缺乏

2011年统计学专业才作为一级学科在研究生专业中开设,统计硕士的教学尚未形成体系。统计学专业在研究生专业中的开设历史短,各大高校对统计学的学科建设及各个研究方向的培养计划还不够完善,导致教学模糊。课程安排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统计硕士必须具有扎实的统计基础才能更好地从事统计的研究工作。统计学专业的学习要求学生的数学基础及数理统计基础较好。统计硕士的培养计划中,专门培养统计能力的课程较少,其余多是根据每个导师所研究的领域安排的课程,与统计直接相关的课程尤为缺乏。

2.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实例

随着社会的进步,统计学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统计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统计硕士的教学形式却还很单一。统计硕士教学多是板书或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大部分课程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只有极少数的课程由学生讲解或讨论。这些少数的课程是不同研究方向的课程讨论,加深了学生在自己研究领域的知识领悟,但统计学基础知识并没有巩固。统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科学的各个领域。统计学应用广泛,通过各种软件来实现取据的分析。高校开设的软件课程一般包括SPSS、Matlab、R软件等,掌握这些软件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实际中来运用。教学实例的欠缺,让统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或应用统计知识时困难重重。

二、方法建议

1.合理规划研究方向

目前统计学硕士教学中存在统计学各研究方向教学模糊。合理地规划各个研究方向及培养计划是培养统计硕士的基础。如今统计学渗透于各行各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离不开统计学知识。统计学研究方向的划分,需要结合统计学实际的运用及当前的研究领域。不管研究方向如何设置,都要着眼于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及与之相结合的学科,例如教育统计,应该结合统计知识与教育学的知识,而不是单方面的教育或统计知识,统计学的作用就是运用统计知识处理解决其他学科的实际数据等问题。

2.适当增加教学课程、教学实例

研究生的课程较少,统计学更需要掌握好理论知识再运用于实践。增加统计学的基础课程,增设统计学学生都需要学习的课程,加强统计学知识的学习。统计学是研究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的结果正确地推断出某种现象规律的科学。统计学教学与实际例子密不可分,增加教学实例不仅能加强专业方向的研究,还能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以及加强对统计学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

3.采用多元化教学

统计硕士的教学存在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是改变目前教学单一的一种方式。通过数据收集,根据所学统计知识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及提出建议。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不仅学会运用,而且加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除了统计软件的教学,学生还可通过感兴趣的实际案例来学习掌握知识。学生讲课的形式也是一种可采用的教学方式,学生提前准备要讲的内容。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结束语

第3篇

>> OECD首次教与学国际调查结果 国际视野下终身学习能力的比较研究 OECD国际税收仲裁机制评析 OECD各国教师工资水平比较 OECD推动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分析 OECD报告:国际移民人数再呈增长态势 外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研究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 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现状调查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 我国四川省与部分OECD国家中小学生师比和平均班额的比较 中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的国际比较 南京科技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 我国高校收费与学生付费能力的调查与比较分析 学生发明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比较的研究 设计最优化学习环境:OECD研究的视角 OECD:小学与中学如何组织学习时间 OECD公布《PISA2009年结果:在线学生》报告 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download.html(截止2014年1月16日确认)

[8]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http://nier.go.jp/(截止2014年1月16日确认)

[9]田中信世《ドイツのPISAショック》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特刊35号2002年4月18日

[10]田中_也《ドイツにおける教育改革のF状Dハンブルク市を中心にD》佛教大学教育学部学会o要,第9号2010年3月

[11]《独国のbI技g_k政策の酉颉啡毡久骋渍裥嘶幔ò亓郑┭芯恐行模日本贸易振兴会技术公报,2002年12月No.441

[12]坂野慎二《ドイツの教育政策における立案とu》玉川大学教育学部o要2012年:45-62.

[13]《OECD生徒の学到_度{2012年{斯HY果の要s》文部科学省国立政策研究所,2013年12月

[14]《OECD生徒の学到_度{2009年{斯HY果の要s》文部科学省国立政策研究所,2013年12月.

[15]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http:///homepage/html/SHPISA/(2014年1月16日最后确认).

第4篇

关键词: 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 西方发达国家

一、发展历史回顾

(一)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的发展历史。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教育硕士学位于1936年由哈佛大学设置,至今已经走过了近80年的历程。最初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是对一个人任教资格的认定,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因此,教育硕士是伴随着学位设置的发展而产生的。中世纪欧洲大学是学位设置的发源地,以巴黎大学为例,那时要获得硕士学位,首先需在校学习了规定的年限后,并通过包括学术、技能、智力及心理品德的相关考核和测验后,再推举到当时的大学总监,最后由教会批准,便可授予硕士学位。1学生一旦获得巴黎大学的硕士学位,便具备了不再经过考试即可到处任教的资格与权力。

19世纪初,柏林大学的创始人洪堡进行了高等教育改革运动,在研究生教育上,洪堡提出了学术自由,学生的任务是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而导师则是对学生的研究进行指导。这使学位授予具有了明显的学术性倾向,硕士学位的设置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类型的人才以适应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专业学位的学位类型出现了多样化趋势。与此同时,教育硕士作为专业学位应运而生以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193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的倡议下,开设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二)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的发展历程。

中小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一直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基础教育资源——中小学教师,但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较晚。中央于1993年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中提出要改革和发展我国的教育,根本大计就是要建设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经过国务院的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对在我设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调查后,《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于1996年由国务院第14次会议审议通过,会议选取了十六所高校作为全国首批试点院校,这标志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开始设置。第二年9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正式入学。2000年,我国首批教育硕士获得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至此,我国教育硕士学位获得初步成功。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院校不断增多,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教育硕士的专业领域也在不断增加。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工作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二、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招生问题。

高校为了增加收入渠道,而盲目扩大教育硕士招生,降低教育硕士录取标准,降低专业课考试难度,这将导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员的培养质量下降,影响了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我国教育硕士招生灵活性不足。教育硕士招生是通过全国联考进行的,其招生一般是按照教育学、心理学、外语3门国家联考的科目分数来划定的;政治理论、专业课作为参考分,由各高等学校自行命题;作为考查入学者综合能力的面试,往往被各高等学校忽视,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的培养单位为保证招生数量,只把全国联考的成绩作为录取标准。实行全国联考,划定统一的录取标准,招生管理统一规范,这与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研究生教育体系是相适应的,基本符合我国国情,但在招生方面灵活性不足,导致一些业绩突出的教学业务骨干和贫困地区的部分教师被拒之门外,这进一步加剧了优质生源不足的问题。

(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教育硕士不同于研究型的教育学硕士,它是实践性的专业学位,这要求教育硕士的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外,还要具有中小学的教学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而,教育硕士导师在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应该具有中小学实践教学的经验。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教育硕士的教师多是学术性教师,缺乏中小学教学的实践经验,仍以培养学术性的教育学硕士的教学方式受教。这就造成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缺乏实践环节,性质偏向学术性,难以达到教育硕士要求的标准。而且随着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硕士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个研究生导师不仅要给本科生上课,带更多的传统教育学硕士和教育硕士,还要从事自己的科研项目,然而导师们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这严重影响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课程设置问题。

课程设置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置可以说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心脏。目前我国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仍然不够完善,还存在不少问题。这里主要提出两个问题:其一,教育硕士与传统教育学硕士在课程设置上的相似性极高。这样的课程设置无法满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职业性与务实性的特征要求。其二,课程结构不合理。曾经有学者对全国首批16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理论、外语及教育类课程占总学时数的65.9%;专业课程仅占整个课程体系课内总学时数的34.1%,对任一研究方向的硕士生来说,必修公共课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例高达91.5%,而选修课时数只有72学时,仅占总学时数的8.5%。由此可见,必修公共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比例失调。②

第5篇

关键词: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132 -03

一、引言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学生为了获得更高学历、提高就业竞争力,选择难度较低的专业跨专业报考硕士研究生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另外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现今重要的课题。基于此笔者在培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际培养中,以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为例,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以及在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招生情况不理想、培养目标错位、课程设置不合理、导师指导有限、就业形势严峻这五个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跨专业报考的硕士的知识面较为宽广,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但其对专业的了解程度甚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比较零散、薄弱。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是为培养旅游教育人才,以期日后继续为旅游行业培养旅游人才的一个新兴专业方向。渤海大学自2012年起开始面向全国招收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学生,旨在为社会输送从事旅游教育事业的专业型人才。

(一)跨专业学生自身报考动机

经调查分析发现,跨专业考生报考课程与教学论(旅游)的动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现今报考人数较少,竞争程度较低,考取难度较小;二是喜欢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三是来源于社会竞争的压力,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多数考生将该专业作为跳板获得硕士学历从而逃避缓解就业压力而选择读该专业研究生。

(二)跨专业学生优势分析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其生源特点是: 研究生阶段与本科专业存在较大的跨度,大部分是属于文学类别的学生,例英语、日语、汉语言文学等,因此学生具有多样丰富的学科背景知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融合产生新的观点,并且原有的知识背景可能给新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方法。另外,跨专业学生缺乏对所跨专业知识的系统了解,使得学生对所读的专业具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这样的求知欲来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所读专业的学科魅力,发挥自身学科背景优势来掌握新学科的基本知识,从而达到在学习方法上的自我突破。

(三)跨专业学生的劣势分析

跨专业研究生由于大部分新生是对旅游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的学生,缺乏现修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铺垫,在初期的学习中会存在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原有专业背景很难融入到现有专业中去的问题,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丢弃原有专业背景的优势,从而为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另外很多学生会出现难以从专业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认识,更难找到创新的思维范式,从而导致科研无法进行的窘局。加之有些学生自身由于害怕“掉队”,出现焦虑、自卑情绪,这些因素都影响着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有效发展。然而从多年的培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来看,初期的学习压力大,进入科研状态慢是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需要校方从培养方式上结合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劣势方面做出更有效的改革。

(四)高校培养模式分析

各高校并未对跨专业与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专业课程较多而综合性课程、交叉课程较少,课程内容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在导师的选择上没有考虑跨专业因素,由于大部分导师只有单一学科背景,这就导致导师不能很好地帮助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发挥其原有知识结构的优势, 更不能做好其他专业知识与旅游教育知识的连接以及重组。不具差异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会使得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科研方面觉得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及科研的兴趣,对他们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当前的跨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令人担忧。

三、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显然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硕士研究生为教育学学科队伍拓宽了研究领域,亦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提出挑战。故从招生情况、培养目标错位、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就业形势等方面讨论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招生情况不乐观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自2012年开始对外招收硕士研究生,但历年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从表中可以看出每年都存在招不来、招不够,并且生源在逐渐减少的问题。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该专业并未做好宣传工作,以致吸引不到报考的学生。其二是本专业现如今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就业去向令人堪忧,这也是导致学生人数逐年减少的重要因素。

表1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历年招生情况

数据来源: 该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资料

(二)培养目标错位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研究、教学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人才,这对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着更加具体的、多样性的要求。然而目前学校输出的毕业生并未有效实现培养目标,究其原因就是在培养过程中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教学管理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差异化培养。另外在当前的培养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很难真正深度参与到研究导师的课题中去,因此实际的创新能力也未能在培养过程中激发出来。由此可知,培养目标的错位是导致毕业生在社会上就业失去竞争力主要原因。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是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各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基本包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这几大模块,但在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几乎没有,另外课程设置上并未考虑到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自身学科背景,对于所有学生都采用同样的课程标准,缺乏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的综合考量,无法实现个性化培养的需求及发挥学科背景优势。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针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专门设立专业补修课,但该专业补修课的设立形同虚设,并未真正落实到每一位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当中去,导致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仍然对现修专业知识知之甚少。

(四)导师指导有限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按学科归属是属于教育学,但是归属旅游学院教育管理,这就给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导师学科背景所致,旅游学院的导师大部分都是学旅游规划、地理学等出身,在其专业领域内具有较深学术造诣,但对于教育学研究领域并没有涉猎,所以和师之间的交流都存在很大的障碍,无法帮助跨专业学生做好知识的连接与融合,这就为指导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二是导师精力所限,导师自身担负沉重的科研压力和艰巨的教学任务,并且如今高校教师由于资源紧张使得一个硕士生导师一届带多个学生,以致面对跨专业研究生,许多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表现得“力不从心”。

(五)就业形势严峻

当前,社会对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很难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各高校也不认可当前专业培养出来的硕士研究生。另外,目前来看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已经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很少有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选择就读该专业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就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四、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改革招生方式

目前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的招生情况都是不尽如人意的。一方面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作为新的专业,没有成功的培养典例可以宣传,所以很难获得一定数量的优秀生源。因此学校应加大力度宣传本专业,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奖励政策来吸引和保证每年的生源;另一方面,入学考试制度传统化,硬性的要求成绩达标,而非实际的实践能力,因此会错过很多生源。基于此学校可以考虑对具有丰富的旅游行业或者教育实践经验的考生可以考虑放宽政策,以提高他们的录取比例,能更好地吸引考生增加生源数量。再有可采取订单式的培养方式,针对旅游教育行业所需的人才专门化培养,解决旅游教育人才紧缺和培养输出人才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

(二)突出个性化培养

由于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的就业形势严峻,因此针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应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导师培养方式、实践活动等方面都该有所不同,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应设置较多的实践性课程,以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而对于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就应侧重培养其研究能力,为之后的考博道路奠定深厚的专业基础。这样的个性化培养会更有助于提高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三)优化课程设置

在培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课程设置上对于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硕士研究生来说很难将所有的学生都顾及全面,因此学院应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选择适合的课程来填充对现修专业的空白。另外,目前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上以两大模板来设置,即教育学模块与旅游学模块,未能将两个学科很好地结合起来设置专门对应的课程,而是一味地开设两个分开的模块的课程,使得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加无所适从。因此学院应该多研究如何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多开设综合的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

(四)构建多导师制度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归属旅(下转第105页)(上接第133页)游学院培养管制,即导师也都是旅游学院的导师,由于导师所涉猎的研究领域有限,旅游学院应考虑与教育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以及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配备一名与学生学科背景相同或相似的老师共同构建一个导师组,组内指导老师分工负责,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各自发挥自己的学术特长,互相配合,对研究生的学习进行集体指导,更有利于对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指导。另外对于选择就业方向的跨专业研究生还要联合高职,中专的旅游教学的老师对其进行实践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增加竞争力。

(五)创建学术交流平台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不仅仅需要对旅游学的知识大量的掌握,同时也需要学生掌握教育学科知识以及方法技巧,两个学科不仅要通过书本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参加多种学术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产生创新思想。因此学校应积极创建研究生学术交流的平台,鼓励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教育学、旅游学领域及其他领域内的学术交流活动。目前不论是教育学还是旅游学都突出实践的重要性,通常我们常见的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有专题讲座、学术沙龙以及供各研究学者交流的网络平台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学术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高校应鼓励研究生自己申请课题或是加入导师的研究课题,在实践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就业做好铺垫也是在研究生教育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孟成民.学科文化融合视角下跨学科型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3,(03) : 49-50.

[2]李中亮.跨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3.

[3]谢凯,方贤文.对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4.

[4]赵永刚,赵明华.如何正确引导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10.

作者简介:

第6篇

关键词:艺术硕士;开拓;创新;教育;陶瓷

1 什么是艺术以及艺术硕士

(1)“艺术”的概念。“艺术”在古拉丁语中为“ars”,意思为“技艺”,其含义之广,囊括手工技术、模仿、魔术、建筑术以及烹饪术等,还包括政治术、辩论术等;然而在我国古代,“艺术”中的“艺”来源于甲骨文中的“艺”字,意为种植,是人在种植的象形字;《诗经·唐风·鸨羽》中有:“工事糜烂,不能艺稷黍”。

(2)“艺术硕士”的概念。艺术硕士分为艺术硕士创作型(Masters of Fine Arts,简称MFA),其最高学位就是MFA和艺术硕士研究型(Masters of Art,简称MA),其终极学位是Ph.D(博士学位)两个方面。中国MFA课程的设置,分为核心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三个方面,核心课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创作方法研究等;方向课包括不同学科的专业课。以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生院设计艺术学方向为例,与其他地方的公共课不同,核心课是以艺术理论专题和创作方法专题研究的方法进行。

2 艺术硕士的开拓

(1)艺术硕士课程设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规定“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分核心课、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核心课是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增强其理解作品、表现作品和把握作品风格的能力;方向课是为了学生进入到各自的专业领域学习而设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修养,使学生的专业技术从实践和理论修养两方面得到提高;选修课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而设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国内艺术硕士院校培养过程。国内院校培养过程是指按照培养目标,在导师的指导下,经相关课程学习和创作实践,使艺术硕士在知识和创作方面得到相应的提高,使其塑造成一个合格的高层次艺术人才的过程。培养过程主要涉及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创作实践等阶段。学位论文的评阅及毕业创作的评审是着重审核艺术硕士是否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解决所从事艺术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

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例:攻读艺术硕士专业人员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并经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查认可后,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有2位专家评阅(校内校外各一名)。答辩委员会有5位专家组成,应有来自社会美术专业团体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导师可到席,但不担任答辩委员)

(3)艺术硕士院校质量评价。质量评价指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对教育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调控和对结果进行检验。艺术硕士质量评价的两种常见评价方式有艺术硕士考核制度与艺术硕士毕业创作实践。艺术硕士培养质量评价包括教育管理部门、社会和自我评价三个方面。比如:景德镇陶瓷学院,对于毕业创作设计,就要求每位攻读艺术硕士。

3 艺术硕士的创新

(1)将部分课程从“课程制”转为“课题制”的教学模式。以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生陶瓷方向为例的教育和学习过程中,最好能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改变传统的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模式,强调在创作中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将部分的课程安排从“课程制”转变为“课题制”,从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成为以艺术创作的课题为训练内容的“课题制”。“课题制”是指围绕具体的美术创作课题进行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过去在每门单一课程中所学内容,在创作时需融会贯通,综合应用,一般会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而“课题制”有真做、陪做、虚拟等方式。以美国顶级陶瓷院校Alfred University(艾尔弗雷德大学)为例在陶瓷类Graduate Student handbook(研究生手册)中,有明确规定:在第四个学年,教学员工会以书面的形式邀请学生呈递有关被呈现在画廊展览中作品的陶瓷艺术论文。并且,学生将被要求与单独以及所有的教职员工一起工作。最终,教职员工会从展览中挑选部分作品收藏于艾尔弗雷德的ScheinJoseph国际陶瓷博物馆的Glory Hole部门收藏。如此一来,艺术硕士生在压力下,学习主动性不断增加,同时,学校这样类似的硬性规定“课题制”实行过程中,学生与导师不断交流,使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钻研精神迅速提高。

(2)拓展“双导师制”的合作模式。艺术硕士的教育与学习中,优秀的教学队伍是强化培养管理水平的基本保证,于是,是否具有一个符合艺术硕士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师资队伍就显得非常重要。曾经风靡全球的顶级艺术设计学院——德国包豪斯(Bauhaus)设计艺术学院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产生的影响对我们当代艺术硕士教育和学习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其“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对我国高校的艺术硕士教育和学习管理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例,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学科背景,陶瓷设计和陶瓷艺术设计创作的特点,陶瓷方向的艺术硕士“双导师制”可以采用校内导师间互相合作、校际导师间互相合作以及校企导师间互相合作的模式。校内各导师间合作模式可发挥学科间的综合的优势、推进校内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且在学科交叉的氛围中,可以不断的激发艺术硕士生们的创造性。与景德镇陶瓷学院不同,艾尔弗雷德大学在陶瓷类艺术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研究生的必修课和对应学分是:课题研究:陶瓷艺术方向:课题:陶瓷研究生研讨会*2学分;高级陶瓷*20学分;原材料*2学分;釉料的配制*2学分;世界陶瓷史*4学分;论文陶瓷艺术*20学分;论文报告开题*4学分;工作室选修课*4学分。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各专业导师间相互合作,交叉地系统地学习有关陶瓷类的各项知识,从原料的制备到具体工作室中艺术品创作的实践,而不仅仅只限于自己导师的强项专业的学习。

而导师间的合作,可通过实行“课题制”教学模式带动艺术硕士生以科研项目或大型艺术创作项目的方式,以艺术展览为依托,推动资源共享和学科交叉的学习。校际导师间的合作模式是指利用国外艺术类大学或艺术类科研机构等学术资源设立平台,设置交换生等项目,使艺术硕士生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导师指导下进行全面综合性的学习,近而促进校际导师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李伟.“三位一体”搭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新平台[J].装饰,2008.

[3] 郝新生,靳国庆.高等教育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4] 爱因斯坦文集[M].商务印书馆(第一卷),1983.

[5] 周星.关于艺术硕士培养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

第7篇

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要体现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应当具备的能力及特点。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大类。早期只有科学学位护理学研究生,各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国家硕士研究生培养总目标结合护理专业要求而制订,如复旦大学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经过3年理论知识学习、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教学实践,掌握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护理教育和较高的护理研究能力等。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置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并提出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本学科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2]。可见,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重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毕业后从事护理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是高层次的临床护理技术人员和护理管理人员,培养的是临床专家。

2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况

2.1课程结构与内容

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历史相对比较短,目前各院校没有统一的课程结构模式和课程内容,多数是沿用临床医学专业模式[3]。目前,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主要是学科式的课程体系,多数院校由三大模块组成: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如哈尔滨医科大学科学学位课程设置的公共必修课有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社会主义、学术交流与科研写作等;专业课则根据研究生专业方向选择;选修课有护理教育学、卫生政策学、护理研究方法论等。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启动晚,其课程结构和科学学位类似,如南方医科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中,除公共必修课外,还有专业基础课,如护理理论、高级健康评估、病理生理学等;还有专业及选修课,包括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老年护理与实践、高级护理实践等。可见,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课程模块类似,并且公共必修课多为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英语等,但是专业课和选修课侧重点不同,科学学位课程内容侧重理论研究,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侧重临床实践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技能的培养,尤其注重临床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2.2课程实施

国内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公共课多数是与医学其他专业一起上课,采取大班集中授课,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穿插课堂提问和讨论环节。第二军医大学则比较提倡研究型学习,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主张开放性教学,实行教授负责制,授课形式多采用小班上课,教学方法多采用PBL、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4]。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侧重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李亚洁[6]指出,研究生临床教学可采用自主学习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项目作业法、专题讲座法、录像教学、计算机模拟教学等。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教学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如角色扮演、病例汇报、读书报告、分组讨论等。可见,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实施形式比较灵活,学生自主性比较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指导作用的特点,即以“导”、“研”为主的教与学。

2.3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保证护理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护理专业尚未建立专门的研究生课程评价机构和评价体系,其质量评估主要是由教育部或卫生部统一负责,与医学教育评估一并进行,且与医学教育评估执行同一评估标准和方法。

3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3.1课程设置不能体现培养目标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要体现培养目标中要求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及特点。秦永杰等[7]经调查访谈指出: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并且国内虽然规定了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的培养目标,但只是笼统地要求具备护理教育、管理、科研和临床护理方面的能力,没有进一步量化和标准化,整体还是缺乏统一性、专业性[8]。为此,国内许多学者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进行了研究。2012年张文文等[9]应用Delphi法对33名专家进行调查,得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主要培养临床高级实践者,应具备人际沟通能力、临床综合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我管理学习能力等,这与2011年王泽玮[10]、孙宏玉[11]等人的研究结果类似。美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比较明确具体,主要是培养临床专业型人才。据美国护理大学联盟最新公布的《TheEssentialsofMaster’sEducationinNursing》中指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除了要具备所有医务人员应有的五大核心能力外,还要具备九大知识和技能:具备从自然学科到人文学科的实践背景、组织领导能力、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促进学术成果应用于实践、掌握信息学与卫生保健技术、参与健康政策的制订并倡导其实施、能够进行跨学科合作、能进行临床预防以促进人群健康和具备硕士研究生水平的护理实践[12]。借鉴美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经验,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可尝试构建以角色为基础,以核心能力为主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品德、知识和素质3个结构上分别制订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维度,还要重视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并明确指出要具备的各项能力。

3.2课程资源匮乏

研究生教育具有高层次性、专业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本质特征[13],汪健等[14]指出:国内部分院校护理学研究生课程种类比较少,学生选择的余地小,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与本科阶段差别不明显,有的课程内容几乎和本科阶段的内容相差无几,课程内容相对落后,缺乏反映学科最新进展的知识和信息。国内学者李芳芳等[15]对上海3所院校在校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了专业课程资源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专业课程数量和课程满意度均较低。

3.3课程设置不能体现专业特色

研究生专业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16],而课程内容是依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设置的。但是国内多数护理院校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是相似或近乎相同的[5]。李春玉[17]指出:研究生专业必修课设置对于护理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没有侧重,课程设置没有支持各研究方向,也没有设置相应的课程群。李芳芳等[15]调查指出:各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均提出了要设置与自身研究方向相符的专业课程的需求。护理学科的发展以及专业学位的增设,要求细化专业方向,构建匹配的课程体系。因此,专业方向的设置势必要逐步规范完善,课程设置内容不仅要凸显护理专业特色,还要体现专业方向的不同。

3.4课程设置不能反映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培养模式的不同

课程设置应该围绕教育的哲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角色胜任力为根本进行设置[18],反映护理学专业的特色和标准及社会的需要和期望[19]。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培养模式各有特点,但是他们的培养都是以达到某种专科能力为目标[20]。胡翠环等[5]指出:国内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缺乏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目前各高校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却有一个共性:不管是科学学位还是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相同。对此,国内专家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2012年,谭静等[21]分析了国内外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发展现状,提出以核心能力与知识要求为指引,以临床实践为导向,按模块化构建课程体系。其中,专业课程模块开设专科疾病与护理学课程,根据专科特点安排培训内容,突出专科护理技术和专科症状管理。

4结语

第8篇

[关键词] 男硕士;恋爱;SWOT分析

[基金项目]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市属高校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策略研究”(项目号SM201210028014)的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016-2

SWOT分析是管理学中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决策者在对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动态综合分析中,确定相应的生存和发展战略。SWOT分析中,S、W、O、T四个字母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从整体上看,SWOT可看成由两部分构成,SW为第一部分,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的优势和劣势;OT为第二部分,主要用来分析外部环境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研究生阶段,除了学习和科研外,恋爱问题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选取A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男硕士为研究对象,借鉴SWOT分析的四个维度,对该学校教育学院男硕士在本院系寻找恋爱对象这一问题进行了优势与劣势,机会和挑战的分析,有助于他们对“同一院系恋爱”这一问题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并能够对其恋爱问题起到理论指导的作用。

一、A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现状

目前,A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性别结构上,呈现出女多男少的情况。据大概数据统计,男女比例为1:8。从年龄结构来看,同一年级的同学年龄相当,相差不超过两岁。从文理科构成来看,大部分学生为文科生。目前的恋爱情况是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单身。据调查得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单身同学希望在研究阶段收获到自己满意的爱情。

二、该校教育学院男硕士本院系恋爱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为人师表,有师者魅力。由于A学校教育学院男硕士的主要就业渠道之一是去中小学做教师。日常的学习生活和中小学的教学实践,潜移默化的造就了该学院男硕士为人师表的形象,使他们变得平易近人,容易相处,并处处流露出“师者”的魅力。他们为人处事像对待教育事业一样,充满着细心和耐心,不骄不躁,不屈不挠,成熟稳重。师者的风范和细心、耐心的品质吸引着异性女同学。

2.同属于教育学领域,有共同话题。由于是教育学院,大家在大方向上学的都是教育学,虽然在下面细分了教育学原理、教育经济与管理,课程与教学论等小方向,但是,大家都普遍关心教育问题,这就使得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共同话题,再加上教学实践的锻炼,该学院的男硕士大多风趣幽默,十分健谈,有利于通过交流而拉近彼此心灵上的距离。

(二)劣势(Weaknesses)

由于同属于教育领域,受学科和专业的限制,大部分男硕士无法与对方进行其他领域专业知识的深入交流。为了拓宽就业渠道,不局限于教师行业,该学院不少硕士在校期间会选择考取一些职业资格证书,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从业证、注册会计师、司法考试证书等等,这就需要平时除了学习好本专业的知识外,同时涉足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虽然学习知识很大程度上靠个人努力,但是,当女同学们需要身边有一个能在这方面为她们提供帮助和指导的朋友时,该学院的男硕士们面对专业之外的学科领域时,却很少有人具备这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同一院系接触多,交流机会多。因为属于同一院系,男女硕士平时见面较多,除了一起上公共课程之外,也会共同参加院系组织的一些课外活动,这就为男硕士们接触异性同学提供了机会。通过接触,大家彼此交流,容易增进双方彼此的了解,树立在彼此心目中的形象,为接下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近水楼台先得月”或许不无道理。

2.同学圈的舆论。由于属于一个院系,自然而然会形成各自的一些朋友圈。由于该院系男生人数较少,因此在女生眼中便成了“稀罕之物”。女同学们在闲暇之余不禁会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谈论身边的异性同学。优秀的男硕士更是女生们常常谈论的话题。如果男硕士们找准心仪对象,自己又足够优秀,加上雷厉风行的行动,再有同学圈的舆论,恋爱成功的几率很大。

3.女同学数量多,质量高。前面已经提及,A学校教育学院男女比例大约为1:8,并且百分之九十的女硕士有在校期间结束单身的欲望,加上A学校处于全国一线城市,生源广泛,南方、北方不同地市的优秀女生齐聚,风韵各异。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保障都为男硕士同院恋爱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4.恋爱成本相对较低。同一院系恋爱,在地域上相隔较近,为节省时间和金钱成本制造了机会。它避免了异地恋爱或者同一城市较远距离恋爱过程中产生的额外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有助于男硕士将节省的成本花费在恋爱或者其他方面,节约时间,节省开支,相对减轻了恋爱过程中的一部分压力。

(四)挑战(Threats)

1.外校或同校不同学院男生的竞争。师范大学的女生以其独有的气质和人格魅力,吸引着众多在校男生。A学校所在城市的一些工科、理学院校或者同一学校的理科、工科院系,相对来说男生人数众多,而女生人数较少,因此,这一部分男生便把目光转移到了校外或者同一学校中女生较多的院系。A学校教育学院女硕士由于人数多,质量高,便成为了这一部分男生恋爱的选择对象。他们通过联谊、朋友介绍等途径与A学校教育学院的女生接触,这部分男生中不乏各方面素质都堪称优秀者。因此,他们的介入便使得A学校教育学院的男硕士有了恋爱竞争压力。

2.“接触过多”的挑战。同一院系中恋爱,由于地域近、见面多,天长日久,彼此了解的会比较透彻,会失去在对方心目中的“新鲜感”,无法达到“距离产生美”的效果,感情趋于平淡。如果把握不好,甚至会出现“日久生厌”,问题和矛盾不断的情况。

3.女生恋爱观的挑战。不同的女生恋爱观念也不相同。根据初步调查,该学院女硕士中有一部分人并不想在本院系寻找恋爱对象。她们希望自己的恋爱对象处在同一城市的不同院校或者同一学校的不同院系。另外,有一部分女硕士不愿与有着相同学科或专业背景的人恋爱,她们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与自己的学科和专业不同,以此达到双方的优势互补。此外还有一部分女生倾向于寻找工作已经稳定的年龄相当的校外人士作为恋爱对象,这减少了他们对自己另一半未来一些不确定因素的担忧。

4.现实因素的挑战。女研究生已经到了适婚年龄,根据调查,该学院女硕士中一半以上的人恋爱是为了婚姻目的。因此,她们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更容易把恋爱的结果和未来的婚姻结合起来。在选择恋人时,她们很少会出现本科阶段的那种感情用事,更多的则是趋于理性。在选择恋爱对象时,她们会考虑两人最后走到一起的可能性,会对双方走入婚姻后的生活有一个大致的设想,她们会对恋爱伴侣的各个方面做一个全面的分析。除了身高、相貌,真心相爱、志同道合外,她们还会考虑对方的人品,对方现在的学识和才干,会对对方将来从事的工作和工资收入做一个大致分析,甚至还会考虑对方的家庭条件和背景。这一系列的现实因素对该学院的男硕士们来讲,也是恋爱成败与否的重大挑战。

三、男硕士本院系恋爱成功的策略

(一)选对恋爱对象很重要

男硕士在准备追求同一院系的某个女同学前,一定要确定这个女同学是否合适。这就表明了选对恋爱对象的重要性。要确定某个女同学是否是最佳恋爱对象实际是很难的。在未深入接触前,一般很难做到。但是,男硕士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比如通过别的同学,通过一些老师,大致上了解某个女生的基本情况,比如,是否有男朋友,硕士阶段的恋爱观、对自己的印象感觉等等,至少当女生目前单身、对自己并不讨厌,不排斥同院系恋爱等这些条件具备时,自己才有成功的可能。

(二)把握好接触交流的机会,充分展现个人魅力,扬长补短

为人师表,具有师者风范、师者气质,是该学院男硕士的优点和魅力所在。男硕士们在与女同学接触的过程中要抓住机会充分将个人魅力展示给女同学。同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广泛阅读各个领域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不但会使自己增长知识,而且也会使自己在与女同学的交流过程中,显示出见多识广,广泛涉猎,知识渊博的人格魅力。并且,在女同学对学习相关知识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提供经验和指导。同时,在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发掘与自己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和共同价值观念的女同学,与这样的异性恋爱,成功几率相对较大。总之,充分展示个人魅力,扬长补短,并在异性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及时的帮助,能树立在异性同学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使其印象深刻。

(三)注重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竞争力

男硕士在校期间,除了学好本专业的知识,锻炼与专业相关的能力外,还要注重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各方面能力涉及外语能力、电脑操作能力、业务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定的组织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公关能力、创新能力等等。有研究者指出,女性很看重男性身上具备的能力,当男硕士在很多方面的能力都过硬时,就不用再担心其他学校或者其他院系男性同学的竞争压力,因为你本身就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而且,你在学校期间培养的种种能力正是你将来找工作时能够脱颖而出通往事业成功之路的阶梯。这样独具潜力的你,必然会得到身边女同学的青睐。

(四)给人以安全感、责任感、新鲜感

文中提到,该学院许多女硕士的恋爱都是以婚姻为目的的。因此,要提高恋爱成功的几率,就必须让你身边的女同学感觉到你是一个负责人有担当的人,这样她才会产生安全感,从而坚定和你在一起的决心。同时,男硕士们还应时刻保持风趣、幽默、浪漫的情调,把握好与异性接触的时间,这样才不会出现“日久生厌”,失去新鲜感的情况。虽然做到时刻保持新鲜感做起来很难,但未必不能做到。

(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男硕士在恋爱过程中要做到不卑不亢,不能因为本院系女同学数量多、质量高而沾沾自喜,不能因为自己各方面比较优秀而骄傲,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家庭条件或背景不尽人意而自卑。更不能因为恋爱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和挫折而自暴自弃,甚至产生一些极端行为。研究生阶段是生理和心理都相对成熟的阶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恋爱成功的重要保障。在恋爱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既不能把爱情想得过于现实,也不能不考虑现实,总之,恋爱态度要认真,恋爱观念要正确。

参考文献:

[1]赵伊川.管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第9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改革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由半独立走向独立,由非重点学科走向重点学科,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1.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主发展

在新的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学科分化与整合发展的问题。学科分化是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和建设,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学科整合是指学科在分门别类研究和分化发展基础上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体现为学科整合与整体发展。按照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一个学科产生以后,首先是对该学科进行总体研究,然后逐步深入、分化,进入到学科内部分门别类地研究。形成独立的研究成果后,逐渐分化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再在此基础上推进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和综合研究,形成新的综合研究成果,促进学科的整体发展。

学科建设一定要适应科学发展的规律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做到在学科分化的基础上实现学科的整合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更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在分化与整合的关系上,当前尤其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立自主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分化与整合,既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理论一级学科的关系,也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新的分支学科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前是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半独立的学科地位。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上升为理论一级学科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理论一级学科中的一个二级学科,理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发展必须依托理论一级学科,以理论一级学科为平台;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发展也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及理论其他二级学科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成果综合和学科整合。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二级学科的发展,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二级学科研究成果的概括和综合,没有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理论各二级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理论学科不可能获得整体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更加注重理论一级学科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主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只有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才能为理论其他二级学科的发展,乃至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发展作出特有的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分化与整合的关系上,还要注重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新的分支学科的关系。学科建设不仅是指一级学科的整体建设,更多的是指二级学科的独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如果把它看成一个整体,它也包含若干分支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要在加强自身分支学科建设上下大功夫,力争在每一个分支学科上有所发展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努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整合和整体发展。

2.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正在经历由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发展向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发展的转变,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又一重要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规模急剧扩大,学生数量、教师人数、研究成果等迅速增加。目前,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66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295个,拥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达到了21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学生的数量也达到了相当规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繁荣发展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必然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家学者长期辛勤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

一要注重凝练学科方向。能否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需要和学科发展,瞄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前沿,凝练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长期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质量和生命,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地位与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把凝练学科方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展的重点。一旦凝练和确定了学科先进的学术研究方向,就要持之以恒地围绕这一方向进行学术探索,拓展学术研究的新领域,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学术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研究、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都是需要深入拓展和深化的研究方向。各学科可根据自身的基础和优势,凝练、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向重点加以建设和突破。

二要组建学术梯队。以往在申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的时候,存在着临时搭架子、凑班子、上摊子的现象,博士点批准建立以后,临时组合的人员没有进行必要的整合与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梯队未得到有效的组建,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博士点学科,甚至已经批准设立了国家重点学科。

第10篇

一、成人教育学生消费者角色的实践基础

(一)作为正式制度的教育作为一种消费内容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在2003年我国人均GDP就超过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实现从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的转变。目前在我国“教育已与住房、轿车、旅游一起成为四大消费热点。”在个人及家庭视野中,教育已经演变为一种消费投资行为。

(二)成人教育已经成为实现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知识经济以日益激烈的方式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文化变革,这就需要公民持续的学习来适应这一变化,人们对教育消费有了新的要求。成人教育因其教育对象的全民性,领域的多元性,过程的终身性,内容的丰富性,知识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而成为人们终身持续学习的重要教育形式,成为实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三)成人教育已经产业化。目前,成人教育消费行为作为一种日益普及的社会现象,其消费市场前景可观。无论从国家角度还是民间投资角度成人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产业。成人教育消费与其它的物质性消费和一般服务性消费不同,这种消费行为不会大量消耗如能源等的物质原料,消费过程不但不减少消费物的质量和数量,而且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还可以实现自我增值。

二、成人教育学生消费者角色与地位界定

(一)成人教育已经具有消费属性。成人教育是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的,其特点和动机则更具有消费特征。成人教育是指一个人完成了连续性的中等教育或高等教育,迈入社会或是进入某种职业后,本着不同的动机或目的,通过一定的开支来消费各种各类正规的或非正规的、学历的或非学历的教育服务产品的行为。成人教育学生的角色与地位是其在寻找、获得、使用、评定和处理满足其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连续活动中形成的。

(二)成人教育学生是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的结合体。相对于基础教育和高等学历教育,成人教育消费的动机带有很强的自我需求满足的心理特征,自我选择、自我学习和自我满足使得成人教育的消费特征则更加明显。成人教育学生消费的对象是知识技能,消费行为本身是一种投资和支出,以求教育机构的服务、知识和文凭,成人教育学生集投资者与消费者于一身。

(三)成人教育学生的“消费者”角色与地位。成人教育学生在接受教育服务的过程中,其身份已经是一个消费者。作为消费者,成人教育学生就有了相应的消费者权利,这就要求教育产品的提供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指在教育服务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1)教育产品的提供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学校就应提供什么样的产品;(2)指在教育服务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由于每个人的消费需求都是个性化的,教育必须从过去整齐划一的要求变为多种多样的服务;(3)充分保障学生作为消费者的权益等。

三、成人教育学生消费者角色与地位的现实因素考量

尽管,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的推进,以及教育成本的增加,成人教育逐渐成为个人与家庭的重要开支项目,但是“成人教育学生是否具有消费者地位?”及其相关权益保护问题仍处于争论之中,公众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成人教育的资金投入。当前成人教育机构的资金投入可以分为三种:第一,完全由政府财政投入;第二,政府财政投入与市场补偿相结合;第三种完全是市场补偿。

(二)成人教育机构的性质。成人教育机构性质的差异涉及到经费投入来源,涉及到公民在参与到成人教育活动之中的经济付出问题,也就涉及到公民在成人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角色问题。

(三)公民承担成人教育费用的来源。公民参与成人教育活动分为自我付费个体性活动、被动性组织付费性活动和自我、组织双向付费性活动三种。第一种成人教育活动的动力来自自我激励,因此公民自己承担了大量的费用;第二种成人教育活动对于公民来说是被动的福利性活动,是作为员工福利提供给公民的;在第三种成人教育活动中,“公民”与“组织”共同构成了成人教育消费的主体,权益分担就成为一大难题。

(四)成人教育学生消费者地位的支持体系缺失。由于成人教育机构分属于各个机构,消费者权益被分解在不同部门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之中,而教育部门关于学生权益一些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不适用于成人教育消费者,导致市场监管漏洞和监管无力。

增强教育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其消费者角色认同,强化权益保护的支持体系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第11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化 师范院校

教师教育指教师的专业培养与培训。包括职前培养、入门培训与在职提高。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以及教师自主研究探索的统一。其内容包括一般的文化科学教育、教师任教学科的专业教育、教育专业教育、教育实践中的研究探索等。实施有效的教师教育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最根本途径。而教育理论界公认:师范学校的出现意味着教师专业化的开始。

20世纪以后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层次不断提高。从教师教育发展的阶段来看,最初建立的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中等师范教育,其后出现了培养中学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再后高等师范教育又取代了中等师范培养小学教师。最终发展到综合性大学本科教育加大学毕业后专门的教育课程训练。逐步形成了教育学士、教育硕士、教育博士的教师教育体制。

广西的第一所师范学校可以追溯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原冰井寺(今梧州二中校址),由当时梧州知府庄蕴宽主持,由清末贡生邓敬惺具体负责而设立的冰井学堂。在1932年10月12日广西创办了第一所高等教师教育机构――广西教育师范专科学校,成为广西高等师范教育的开始。1936年,广西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广西大学,成为广西大学文法学院(后称法商学院)。1941年10月重建广西师范专科学校,1942年4月改名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8月又改名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1946年2月迁址南宁并改名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1950年2月,国立南宁师范学院并入广西大学,成立广西大学师范学院(后称文教学院)。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广西大学奉命撤消。同年8月,根据教育部关于全国院系调整的计划,以原广西大学文、理各系了留下的部分教师及师范专修科全体学生为基础,在广西大学原址(桂林市将军桥)组建广西师范学院,1954年校址迁入桂林市王城。1976年在桂林市东郊三里店增设分部。1983年5月28日,广西师范学院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最早的一所高等师范学校。

1951年起,广西幼儿师范学校建立,是培养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开始。原校址位于南宁市长路,期间曾被停办,197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恢复广西幼儿师范学校的建制,并迁址到南宁市民族大道77号,1977年恢复招生。50多年来,学校为广西培养了近4万名幼儿教师,大大推动了广西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师的素质不断地提高,在广西师范大学建立了幼儿教育专业。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集地,为给民族地区培养师资,民族师范学校因此而创立,有广西民族师范学校、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巴马民族师范学校等。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1938年建校至今有在职教职工505人,其中,教授16人,副高职称(副教授、副研究员等)71人,讲师12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7人(含在读)。而广西河池地区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是区、地共管,以地为主的中等师范学校,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早创办的民族师范学校之一。学校校址在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城西北麒麟山下,始建于1957年10月。原为百色地区直属学校。1956年河池地区成立后,归属河池地区管辖,是地区直属的处级单位。学校承担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族师资的重任,面向河池、百色地区各县市招生。1989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加强师资培训工作项目学校,又在校内建立广西河池地区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担负河池地区小学教师培训任务。建校初期,校园面积仅十余亩,四周荒坡莽丛,坑洼坎坷,校舍为两间砖本结构茅房,教职工九人,初师班学生九十六人。1958年秋,开始招收中师班,同时招收简师班、轮训班。1962年院校调整,东兰、凤山、田阳、平果等县师范学校并入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教职工增至四十多人,学生达四百余人。同年,又办函授班,学员遍布百色地区各县。1966年“”爆发,学校停课,直至1971年秋才复课。复课后,主要招收各县推荐的“工农兵”学员,同时,还办中、小学教师短训班。1977年始,按国家计划恢复正常招生,学校教学秩序又步入正轨。八十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职员工增至一百六十多人,在校生达一千二百余名,共设二十四个教学班,开设有普师、英语等专业。自1987年至1997年连续兴建实验楼、音乐楼、图书馆、灯光球场、女生宿舍楼、职工住宅楼、田径场、钟楼、校长办公楼、门楼等十大建筑,新楼建筑面积达10658平方米。添置了语音室,电脑室、电子琴房、电视接收站等教学设备。

1991年,教育学院10所,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柳州师专,右江民族师专,河池师专分别承担高、初中教师培训任务。1992年,教育学院共10所,在职教师学历培训毕业学员2361人(本科315人,专科2046人)。1993年,广西教育学院共有10所。在职教师学历培训毕业2520人,比上一年增长7.13%,其中本科175人,专科5114人,在校人员12574人,比上一年增长53.38%,其中专任教师989人。1994年,教育学院共10所。在职教师学历培训毕业3633人,比上一年增长44.2%,其中本科245人,专科3388人,招生4368人,比上一年增长可17.4%其中本科162人,专科4206人,在校生12915人,比上一年增长168.4%,在校生4696人,比上一年增长209.2%。1995年广西有教育学院9所,主要培训在职中学教师,兼担部分培养任务。当年毕业5590人(本科214人,专科5376人,其中普通师专318人,电大普通班1153人,招生4371人(本科104人,专科4267人)其中普通师专402人。2002年,广西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2004年广西共过渡及认定各类教师资格40多万人;重视学历提高和在职培训,使得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10年来全区近20万教师接受了学历提高教育。高校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3563人,占专任教师的25%。完善教师职务制度,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高校教师中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

从2002年教师资格认定起,广西已有多所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鼓励非师范院校和社会力量参与教师教育,建立以师范大学为主体,其他院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积极参与的开放、多元、高水平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将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系统;通过合并、升格、联办等途径,合理调整师范院校的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以本科院校为依托的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教师教育;发挥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纽带作用。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教育学院等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发展:本科低年级鼓励师范院校打破现有专业界限,打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壁垒,实行文理渗透的通识教育;本科高年级鼓励师范院校按培养方向设立若干跨学科的新型综合专业;在重点师范大学开展延长培养时间、提高教师教育层次的试点,采取4+1、4+2的模式,将教育类课程放在大学后进行。

响应国家推进教师教育结构调整的号召,目前,我区中等师范由1995年的29所调整到10所,高等师专由7所调整到6所,其中4所已规划调整为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地方学院,高师本科由2所调整到4所, 师范院校将在新的时期改变以往死板的教育方式得到而新的转型。

参考文献

[1]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83页

[2]区军华: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帮助[DE].都乐网2005年10月25日

[3]董发刚、吕嘉健:师范――小学新型教育教学方法与模式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4]方亮:21世纪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实施全书(一)[M].长城出版社2000版

[5]范立琼:构建大学和中小学的伙伴关系[J].广东教育学院数学系

[6]李子华:教师教育:改传授模式为反思模式[J] .教育与现代化(季刊).2002年第4期(总第65期)

作者简介

谭莹菲,女,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教育原理专业,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

理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是兼具基础性研究特点的应用学科,培养的是深入探索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补充我国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队伍的专门人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领导岗位,参与政府决策。研究其培养创新模式关系到理论在中国当代传播的质量,影响到我国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对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一定影响。较强的创新能力使其学科的后备人才百脉俱开,其研究与实践既彰显其对基本理论的深层皈依,又焕发出时代风采,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也是对“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反映和时代要求的回应。可是,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差距很大。课题组近期对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调查表明:

对于读研期间创新能力是否能得到提高这一问题,只有l3.3%的学生选择了有大幅提高,还有9.5%认为完全没有提高,22.7%选择有小幅提高,54.5%选择有提高;在创新能力对就业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上,竞有13.3%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影响,另有13.3%认为说不清楚,55.2%的学生选择有影响,只有18.2%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仅从这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中就很容易看出,研究生整体上对创新并不重视,并且读研期间对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效果不佳。如何从根本上转变这种局面,本文就此作进一步探讨。

一、夯实培养创新的基础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夯实培养创新的基础,而加强学科建设是其重要方面。

1.创新学科建设

创新教育必须渗透到学科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要始终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

首先,要建立统一的学科体系。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课程结构与其他学科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各个高校开设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据统计,目前高校开设的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多达600个,课程设置有较大的随意性,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别,这显然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整体塑造。有关部门应努力改变这种局面,搭建培养创新基础理论平台。

其次,要突出建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方向,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建设具有学校特色或区域特色的学科方向。如航海类专业是特色专业,一些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准备进入港航企事业单位工作,学校根据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学科方向并制定特殊的培养方案,直接为用人单位输送人才,效果较好。

最后,强化学科队伍建设。既要培养充足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也要建立结构优化的学术梯队。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学术视野,更要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具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研究时代命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科带头人的创新意识影响到梯队导师的创新意识,而导师的创新意识又影响到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保持合理的学术梯队结构可以促进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培育出大批创新型人才。

2.创新课程设置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应加大课程内容的理论深度,既有厚重扎实的基础,又有纵深创新的高度。

首先,课程设置特色化。例如,不同研究方向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划分要有依据,三者之间自然衔接;增加不同行业定向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专门研究等,课程结构要合理。编著具有权威性和时代感的教材,教材陈旧、学术性差都将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课程设置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反复验证和修正完善,使其更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更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其次,理论教育时代化。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属性,因此,研究生的培养要能够体现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如社会贫富差距、房价飞涨、食品安全、失地农民、环境保护等焦点问题,可以在“研讨课”或“案例分析”中专题讨论,不仅可以强化研究生的创新分析能力,还可以更加深对社会现状的认识,更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更有助于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最后,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课程内容是实现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重要载体,应增加全球普适性学科内容,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另外,国外尽管不完全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名称,但确有类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际,并且积累了诸多先进的经验,对我国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在课程内容上作相应安排以拓展研究生理论视野的同时,增强其中外比较研究意识,有利于对国际敏感问题的把握,创新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二、改革培养创新的机制

1.创新日常培养机制

快速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在整个研究生培养阶段不断调动其积极性,不断为其设定新的目标,不断对其进行考核鉴定。一般来说,有三个特殊时期需要特别指导。

(1)入学启蒙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在研究生刚入学时导师就灌输创新意识,使学生确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可采用座谈会等形式与初入学的研究生交流思想,也可让往届的研究生参与座谈,介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感受与经验教训,帮助新生厘清思路,设定规划,尽快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去。

(2)注重开题创新。开题是硕士研究生阶段一项很重要的活动。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开题创新必须洞悉学科前沿,论文选题应及早进行,而且,最好的选题是在不断地确定一否定一再确定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对多个预选课题的验证过程有助于硕士研究生提高理论认知和分析能力,也最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3)毕业论文创新。一是研究内容的创新,即研究内容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或是对某一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从新的视角加以研究;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即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新颖的,具有有效性与实用性的优势;三是研究结果的创新,即研究所得到的与前人不同但是经过验证的结果,或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论构想与操作模式。其中,研究结果的创新更有理论或实践上的价值和意义。

2.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读研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文凭,提高工作起点或者暂时逃避就业压力,而不是为了追求学术进步,使得以“科研创新”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尤其是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报考者多是因为相对好考,而不是有志于这项事业。学校要利用各种形式为研究生创设利于开展创新竞争的环境氛围,激励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构建培养创新资助保障机制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要根据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构建以研究生科研专项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为主,特殊奖学金、各类助学金、特困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为辅的奖助学金资助保障机制,从而为其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4.设立双导师与复合导师责任制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创新培养,导师的职责比以往更重,传统的“个人指导制”已不能充分满足需要。因此,应实施“双导师制”或“集体指导的复合导师责任制”。

“双导师制”是指根据本学科特点,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等机构中聘请有学术成就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共同担任研究生导师。校内导师为学术导师,校外专家为职业导师,两位导师合作指导、互相配合,共同制订指导学生的培养方案,共同探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等,更有利于研究生拓展知识面,丰富社会实践经验,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双导师制”可以实现高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共享,还能促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更有利于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

“复合导师制”,指建立学科专业导师指导小组,在以主导师指导为主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集体指导的优势,集众家之长,以利于研究生获得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这种制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大有裨益。

5.坚持科学研究创新

科研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导师除了抓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外,更要培养研究生树立和强化进行自主创新的观念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导师应吸收研究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让其从一些基础环节开始熟悉科研的流程,如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新的研究视角的发现、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研究结论的获得、研究报告的撰写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步骤和规则。在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让其独立承担一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科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完善培养创新实践的路径

1.实施研究生助教制度

助教在西方大学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一些知名院校中,教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及指导研究生方面,很多本科生的课程实际上是由助教担任的。助教通常是由全日制的优秀研究生担任。研究生助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首先可以丰富其实践经历,锻炼实践能力,其次还可以获得一定的酬金来补贴生活开销。大连海事大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助教工作始于2008年l0月,既有效地发挥研究生助教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也促进相关学科的教学效果,并且给硕士研究生提供校内实践的机会,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助教研究生细致入微地答疑解惑,或进行小范围的辅导,既“助教”也“助学”,还提高了办学效益。今后导师还要加强助教工作中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助教既达到理论知识的巩固,又不失时宜地进行理论创新或实践创新。

2.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的生命在于交流,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创新实践的主要方式。首先是校内本专业内部学术交流,通过导师论坛和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专题探讨和观念交流;还可以参加校内其他学科尤其是相邻专业的学术交流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能为研究生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和研究视角。其次是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具体有两种形式,一是参加国内本学科相关会议,了解学科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二是到国内相关院校进行调研,通常安排学生到学科发展较好、具有一定专业影响力的院校去,通过参与其相关课程的学习或名师讲坛等方式“取经”。还可以参加国际交流,了解学科的国际发展趋势和热点研究领域。

3.丰富社会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