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经济环境

农业经济环境

时间:2023-06-16 16:05: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经济环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经济环境

第1篇

关键词:经济效益;环境;有机肥;水质

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有机肥经降雨径流、渗透,最终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容易导致水质变差,水体出现富营养化,保护性耕作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养分流失。由于气候、经济等因素,对于较长时间处于休闲状态的农地鼓励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例如种植覆盖作物)。本项目主要研究美国德克萨斯州中部耕地管理措施对农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德克萨斯州里塞尔流域,耕地分成6个小区,土壤类型为黏土,砂粒、粉粒和黏粒的含量分别为17%、28%和55%,饱和导水率为1.5mm/h,2002年8月6个小区有机肥(鸡粪)施用量0.0~13.4×103kg/hm2。

1.2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包括耕作、除草、收割、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2001年所有小区休耕,不施肥。从2002—2017年,6个小区每年有机肥用量为0.0~13.4×103kg/hm2。第1阶段(2002—2008年)玉米、小麦N肥施用量分别为170kg/hm2、67kg/hm2。第2阶段(2008—2012年)玉米、燕麦和饲草N肥施用量分别为170kg/hm2、67kg/hm2和135kg/hm2,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增施了N肥。第3阶段(2012年之后),玉米、小麦和饲草N肥施用量分别为170kg/hm2、67kg/hm2和135kg/hm2。以土壤试验结果为基础,增施N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对照小区施化肥,施用的有机肥中N、P利用率由40%增加到50%,土壤有机质矿化能力由5%增加到10%。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调查了农作物产量、粮食价格、种子价格;肥料种类、价格以及施肥量。

1.3水文、水质

在每个小区安装V形集流槽,连续记录5~15min的径流量,采用自动化取样设备采集径流水样,每次产流后48h内,收集径流水样,并测定每个小区的降水量。所有水样在分析之前都存放在4℃的恒温箱内,用比色法测定硝酸盐(NO3-N)、亚硝酸盐(NO2-N)、铵氮(NH4-N)和可溶性磷(DRP)的质量浓度,径流中以NO3-N为主。水样沉淀3~5d后,在116℃烘箱中烘干18~24h,测定颗粒N(TKN)和颗粒P(TKP)质量浓度。

1.4有机肥

每年在施肥前取样分析NO3-N、NO2-N、NH4-N、DRP质量浓度,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碳(SOC)质量浓度。

1.5土壤性质

每年冬季采用直径2.54cm、深度15cm的土壤采样器在每个小区分3层取样。从2009年开始,测定土壤样品中N、P总量。

1.6统计分析

利用minitab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5%概率下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施肥

6个小区的N、P施用量不同,对照只施无机氮和P,其它小区都施了有机肥。有机肥施用量大于9×103kg/hm2,超出了合理施肥量,9×103~13.4×103kg/hm2施肥量是为了评估过量施肥对环境的影响。2013年和2016年的饲草没有施化肥,第3阶段的2013年减少了部分小区的N肥施用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第1阶段不同N肥用量的土壤中N含量差异不显著;第2阶段有2个不同N肥用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其它3个之间差异不显著;第3阶段有1个N肥用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其它4个之间差异不显著。

2.2经济效益分析

3个阶段有机肥施肥量与对照之间成本差异显著,但总收入和利润差异不显著。尽管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但实际利润也不同,其中3个处理的利润较高,分别为152、157和182美元/hm2,其它3个处理的平均利润小于145美元/hm2。2002—2008年平均降水量比30a平均值高11%,有机肥施肥量4.5×103kg/hm2的利润比其它处理高7.3美元/hm2,比对照高9.7美元/hm2。2009—2012年,年降水量比30a平均值低7%,所有处理的利润均有所提高。第1阶段施有机肥成本最小处理的平均利润最高,但有机肥用量13.4×103kg/hm2的利润排第2。2013—2017年,尽管产量不低,但所有处理的利润都大幅下降,这是由于肥料成本、种子成本增加,粮食价格较低造成的。研究表明,降水量与总收入和利润呈负相关,干旱对本地区的收入影响较大,但是年降水量过多对收入的影响更大。2015年晚春降雨提高了小麦的品质和产量,但小麦价格下跌,收入减少。此外,N肥利用率与收入相关,但与利润无关。在多元回归分析中N肥用量、降水量、肥料价格和收入对利润影响差异显著,但P肥用量对利润影响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农地和有机肥中含P量超过了作物的需求量。

2.3土壤养分

2009年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09—2016年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无机N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覆盖作物和保护性耕作减少了土壤无机N含量,增加土壤有机N含量。土壤P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有机肥用量为4.5×103kg/hm2、9×103kg/hm2和1.3×104kg/hm2时,土壤中的P含量略有提高,而有机肥用量为6.7×103kg/hm2和1.1×104kg/hm2时土壤中P含量略有下降。

2.4水文、水质

施肥对降雨径流量和泥沙量没有明显影响,2015年和2016年,N肥和P肥最低的2个处理的径流量高于其它处理,由于多次降雨产流量大于75mm,且这2个处理梯田有损毁,造成泥沙量增加。16a试验期间,径流中N流失量逐年减少,径流中NO3-质量浓度也逐年明显下降,这与N肥用量逐年减少有关。径流中P流失量逐年增加,与降雨和径流的变化趋势不一致。施有机肥各处理中磷酸盐(PO4-P)的浓度逐年增加,过量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中P含量。建议少施或隔年施有机肥,以减少P流失,保护生态环境。N流失量与N肥施用量不存在线性关系,P流失量与P肥施用量也不存在线性关系。在多元回归分析中,N流失量与降雨量、径流量和泥沙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P流失量与径流量和泥沙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3结论

第2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基础建设

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我国拥有良好的资源,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少障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大范围不合理的开发导致很多自然灾害的出现,本文中笔者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1中国农业经济环境现状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农业经济的恶化俨然成为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迫在眉睫。劳动力的过剩、土地资源的匮乏以及资金的短缺都是构成农业经济滞后的要素,这种情况就目前的社会经济情况来说是值得深思的。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首先要正面自己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最终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1 中国农业经济环境恶化的原因

就笔者看来农业经济难以发展与日益恶化的交易环境和不断提高的交易成本脱不开关系。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社会逐渐工业化,工业附加值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降低了农业附加值,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工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依旧很低,农民们时常捉襟见肘,当他们想投入资金到生产中却又没有相应的政府机构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时,民间借贷成了他们的不二之选。而这种民间借贷的还款率又极低,很容易就引起农村社会动荡。虽然现在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农信社和农村银行的建立,但是这些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借贷的问题。

1.2 解决农业经济环境的基本方法

对于政府来说改善这种农业经济难以发展的状况是当务之急,因为农业是我国之本。为了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在政府的解决方法有以下三种:首先,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助,但是要使农业经济发展真正发展起来,且不说补贴是否发放及时,仅是经济上的补助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国家能像发达国家一样给出农业高补贴,并且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活,那么这种补贴的方式也未尝不可,但是就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就算真的给农民足够的补贴其实质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因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品并不高。其次,粮食托市收购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现在已经诸多非议。因为政府仅仅是控制住了粮食的价格却没有真正的调动购买热情,这种方式既没有给农民带来利益,也破坏了市场本身的秩序,同时粮食本身的价格平衡也被破坏了。最后就是主流经济学家们所给出的意见:通过自由买卖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融入到国际环境中,也可以提高我们的生产能力,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但是现实却是我们人口过多,土地与人口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衡,一旦开始实行这种私有化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这样也就大大增加了劳动力,但是劳动力市场却不完善,这种情形会造成大量劳动力的浪费。其实以上这三种方法,不论哪一种拎出来其理论本身还是站得住脚的,但是他在解决中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这个问题上也的确是没有发挥作用,其主要原因还是背离了中国的实情。比如经济补助,补贴本身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奈何中国农民数量太过庞大,13亿人口中有8亿都是农民,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实在难以负荷这样一笔庞大的支出,况且仅是经济上补贴,而农业产品结构仍旧单一,机械化程度依然落后,没有做出任何的改变,那么这样的补贴就意味着将大量的财政投入无底洞中。所以补贴这一政策算是低效率,无法调动种植的积极性,虽然从出发点来看,这个政策是利于农民,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但是在不结合国情的情况下,它无疑是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托市的本意应该是带动企业以一个合理的价位来收购农产品,但是如果企业并没有付诸行动,只有政府在收购,那么这对于政府来说无疑是财力物力的巨大消耗,最终还是会对损害到农民的切身利益。

2中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3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结构优化;调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业经济也是支持我国发展的支柱型经济产业。跨入21世纪,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导之下,农业经济结构改革已经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依托于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市场环境与先进农业技术的创新应用,国内农业生产前景极为广阔,且现代化技术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对此,必须加强对现有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不断转变其经济增长模式,并依托于国内现代化建设背景,推动农业经济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内农业经济结构优化成果调查

21世纪以来,国内各地都已经将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当作了农村工作的重心,并且有效结合当地的优势资源,在尊重农业生产者个体化差异与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之上,根据优质高效的基本标准,实现了对区域农业生产资源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提高了国内农业产品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实现了在保障粮食作物生产同时,提高经济作物所占比重的目标。同时还依托于各地优势农业资源,培育了具有鲜明区域性特征的龙头产业,为国内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国内种植业类别结构的优化来看,现今国内粮食播种面积已经下调了400万余公顷,主产区玉米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小,而非主产区却有了一定数目的上升。而南方与东北以及内蒙古等区域的小麦播种面积也有了大幅度下调。另外国内棉花、油料、糖料、蔬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得以大幅度拓展,其中尤以蔬菜面积调整最大。东部沿海地区进一步下调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力推进创汇型农业的发展。中部地区加强了粮食作物质量的优化,进一步对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进行了有效拓展。而就西部地区来看,借助其地理资源,将重心放在了发展生态农业之上,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者的实际收益。

二、国内农业经济结构问题分析

(一)农业生产效率不高

就国内农业生效效率来看,虽然伴随着先进农业技术与农用机械的不断普及,其生产效率已经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效率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部分地方政府在农业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倾向问题,用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投入配比较少,某些乡镇农业基础设施配备仍然不健全,导致国内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然采用传统家庭式的作业模式,极大的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现今国家对农业用地所有权的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者从事农业活动的积极性。

(二)非农产业发展受限

虽然国内已经大力推进了“城镇社区化、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步伐,但由于基本国情限制,农村人口的比重仍然远远大于城镇人口,属于较为典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模式,现有的耕地不能满足当下农村人口的实际需求,由此劳动力流失极为严重。另外部分乡镇企业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也只是简单的初级加工,技术含量较低,且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由此难以直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限

通常来说,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养普遍偏低,更遑论专业技能了,由此其转移主要有农村工业以及外出务工两种模式。但前者由于规模、市场机制等的限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极为有限。而后者受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养与执业能力的限制,其能从事的工作也大多为重复型体力劳动,经济效益不明显。而由于市场经济背景下,国内企业的不断转型,其对基础劳动式人力的需求也大幅度降低。再加上国内户籍限制的影响,其自由流动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

三、优化国内农业经济结构的对策

(一)革新家庭经营制度

为实现对国内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首先需要改变农村固有的家庭作业式自然分工模式,依托于当下市场经济改革环境,构建成为以生产要素为基础的社会分工模式,以此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者的实际收益。其次还需要对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行明确,尽可能避免土地纠纷问题,以维护农业生产者实际权益入手,提高其生产积极性。另外还应该对现有农村土地的流转机制加以优化,尽可能避免由于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而导致的土地撂荒现象,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切实增加农民受益。

(二)优化政府行政管理机制

地方政府必须推进对自身行政管理机制的优化,促进其组织结构朝着扁平化方向发展,对处理问题的流程加以完善,提高办事效率。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结合市场经济背景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提高其办事效率,并且将三农问题列入工作重心之中,不断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减小农村与城镇之间的产业经济效益差异,切实促进农民增收。

(三)加快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农业经济结构如果要实现从小农经济到专业化生产的转变,必须投入较大的资金成本,但由于农业作物生产时间较长,且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因素的制约,由此存在较大的风险,所以单单依托于农业生产者自身的经验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的。为满足于其结构调整对资金成本的需求,地方政府必须加大对其投资力度,同时积极吸引外来资本,以此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一方面可以引导国内商业银行在农村之中开设全新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全面推动农村信用社的优化创新。

(四)完善农业科技机制

依据农业部新农村建设相关文件,必须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信息化与机械化水平,依托于现今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首先必须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提供充分的科研经费。其次还需要结合市场经济环境与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开发具有较强适宜性的技术与设备,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并保证设备具有简易型与可操作性。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发挥出农业站点对农村生产的辅助作用,为积极为农业生产者解决疑难问题,运用科技机制,推动农业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

四、结束语

总之,结合国内市场经济环境与农业经济背景,必须加强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促进传统的小农经济作业模式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并整合现有经济资源,发挥出政府部门应有的职能,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价值,以此在促进国内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的同时,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玉姝.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黄敬前.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动态仿真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第4篇

关键词:乡镇经济;农业经济;经济环境;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8- DOI:10.13535/ki.11-4406/n.2015.

在我国,农业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保证人均生活所需及经济建设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在全国农业生产力中,又以乡镇农业生产力为主导。因此,如何加强农业生产力,提高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能力俨然已经成为了当前国家农业部门及乡镇农业部门所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1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

近年来,在国家的良好政策下,乡镇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其逐渐呈现出以下三点优势:

1.1 乡镇农业经济环境发展优化

乡镇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其农业经济发展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发展:其一,就硬件方面来说,用于农业生产的水利设备支持及建设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如各乡镇大力兴修农业生产所需的水利设备,在某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中抗干旱及抗汛能力。另外,乡镇在加强建设农业水利设施的同时,还大力改善乡镇人均的用水安全度,同时为提高乡镇人均的业余生活,大力兴办各类娱乐活动,从而使乡镇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其二,就软件方面而言,随着国内高科技产品及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乡镇人均接受并懂得了如何利用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乡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快速的提高,这为推广农业生产的新技术、创新农业生产新产品奠定下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在党和国家和号召下,乡镇对农业市场混乱的现象进行严格的整顿及治理,从而为吸引外资打下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1.2 乡镇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

随着乡镇人均对农业经济发展观念的转化,使其整个经济建设思路不断朝着更好的方面优化发展着,这主要表现为:其一,农业产品正由传统的普通单一品种向多元化特色精品的方面优化,同时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越来越多的精品农作物生产种类代替了部分普遍的农业种类,使之农业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的虾提高。其二,随着农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深化,尤其是果业生产率及农业再造工程等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可利用率。其三,农业经济的经营方式也随着农业的发展由传统的单一形式逐渐向多元化形势发展,使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1.3 乡镇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

农业经济发展正朝着多元化、科学化及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着,尤其是近年来,非农产业的发展有逐步取代以农业生产为本的经济结构发展趋势,并快速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同时,乡镇农业劳动力结构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许多乡镇劳动力进入乡镇农业企业务工,使乡镇农业劳动力结构得以优化。最后,乡镇的农业经济结构也得到了优化,目前乡镇农业已经由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转化为集餐软、服务、运输为一体的产业链结构,大大增加了乡镇人均的经济收入。

2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乡镇农业经济近年来发展的速度十分快,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但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仍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农业经济发展观念落后问题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绝大多数乡镇农业都以快速的建设模式发展着,但少部分偏远地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仍采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发展模式,甚至有些乡镇地区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经济的主要来源依然靠政府扶持。另外,大部分乡镇地区的人均思想观念仍停留在小富则安的阶段,对农业经济发展缺少足够的进取心。同时,部分乡镇人均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较深,从而使农业经济生产经营模式始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中。除此之外,一些乡镇地区虽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但农业生产人员仍将注意力集中于作物的生产及现有土地的开发中,对以自然条件创造旅游业、餐饮业等完全忽视,大大浪费了诸多资源。另外,由于部分地区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及经营理念接受能力较差,因此严重地制约着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乡镇农业人员素质低下问题

农业生产人员的技术及综合素质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内对部分乡镇地区的农业生产人员综合素质及技术水平调查结果发现,在乡镇农业发展中,绝大多数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农业生产技能,并且多存在着文化素质低下问题。据该项调查表明,被调查乡镇区域内,拥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农业生产人员仅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十五,而文盲、小学文化的人员却占了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另外,随着乡镇形势的发展,大多数拥有农业生产技能的人员纷纷外出务工,而留守乡镇的除了老人就是孩子,使乡镇农业生产劳动力呈逐年下降趋势。因此,在诸多结构体系因素下,使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2.3 乡镇农业经济基建设施不足问题

乡镇农业生产设施不健全是直接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就目前来看,部分乡镇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及机械化产业十分落后,且用于农业生产的水利设施基础建设相对缓慢,使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始终处初期阶段。另外,一些乡镇地区在农业产品经营时仍采用传统的直接销售原产品的经营模式,而没有经过深加工的产品相对来说在经营中处于劣势地位,使之乡镇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十分落后。除此之外,部分乡镇地区农业生产中仍延用靠天吃饭的生产模式,没有兴修水利设施,从而严重地影响了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

3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对促进全国性经济发展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建设的速度。

3.1 转变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观念

针对于某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观念落后的地区,首先要转变该地区农业生产人员的观念。打破农业生产人员经济靠政府的观念,积极引导其利用农产品的再次加工吸引外资,实现招商引资的目的,提高其经济发展能力。其次,农业生产人员要充分利用地区性资源进行开发,并将农业发展的注意力由农作物的种植及现有土地的开发利用转移到开发自然资源上去,扩大农业生产力,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能力。

3.2 提高乡镇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农业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要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的文化素质,同时在乡镇地区实行扫盲行动。另外,要在现有的农业生产人员中培养出多名优秀且具较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人员,并由这些技术人员带动全体乡镇人员进行农业生产及经营,从而实现乡镇农业经济飞速发展的目标。除此之外,农业生产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培养,使自己成为综合性农业生产人才。

3.3 加强乡镇农业基建建设

对于某些乡镇地区因基建不足而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来说,首先要加强该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兴建及购置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类机械设备。其次,在农产品销售前,要进行再次的深加工,将普通的产品原材料加工成具有特色的精品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价值,增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好坏直接影响着全国性经济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加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时,首先要加强乡镇水利资源的建设,同时要加大先进机械生产设备的购置力度。另外,在此基础之上强化农业生产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农业生产人员接受新技能、新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及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志坚.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J].农业科技与发展,2013,(4).

第5篇

 

年间先后求学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纽约大学和耶鲁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其博士学位论文《英国工厂制度之胜利》(“TheTriumphofFactroySysteminEengland”)创造性地将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结构传统分类法(“个体镀金工、家庭生产制及工厂制度”)拓展为“手工艺工人、商人雇主制及工厂制度”,这一研究成果为《欧洲经济史》教科书所接受111。1929-1946年执教于南开大学,1947-1968年受聘于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1968-1971年执教于新加坡南洋大学。

 

方显廷以学术思想精深、治学态度严谨、工作作风扎实闻名于民国时期学术界。留美期间他主攻经济史,专精于英国工业结构和工业史研究。上海厚生纱厂学徒出身的他对民国初期的中国工业状况也相当了解121。他学成回国后致力于中国华北地区工业化问题和东北移民问题研究。他纯熟地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先后发表了大量中英文调查报告和论著。方显廷在华北工业化问题研究中洞察到了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当工业化问题研究进行到一定程度后,他又将研究重点转移到中国农村。他认为:中国沿海地区的现代工业都是由西方移植而来,而非基于社会本身的结构性蜕变,中国所谓的工业化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中是无足轻重的;必须致力于健全农业经济体制,否则就没有健全的工业化。此外,他在东北移民问题研究中发现,华北居民由于匪盗横行、连年内战、苛捐杂税及高利贷逼迫而大量迁徙东北,期冀在东北创造新的生活,然而大量移民仍然处于民不聊生的境况之中。基于这种认识和体察,方显廷将实际考察的重点转移到农业现实经济问题,尤为关注农业资金筹集以及农村合作事业等问题。

 

一、方显廷农业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方显廷关于中国农业问题研究的代表性文献主要有《中国农村经济之复兴》(1938)、《中国经济之症结》(1938)等,其研究内容涉及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业经济现状分析、制约中国农业经济复兴的因素分析和农业经济复兴的政策建议等。其农业经济思想既具时代特点又具一定的前瞻性,是一份值得总结的宝贵思想遗产。

 

1.中国农业经济现状分析

 

方显廷充分肯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我国以农立国,农民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三,农业所得,至占全国所得五分之四。农村经济,实为全国经济命脉之所系131163。”他认为,中国经济要得到真正的发展,首先取决于农业的状况。他比较了中外各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农业比重的演变趋势,指出“世界各国农村经济之衰落,为农业革命以来之普遍过程,…农村经济一经没落,则城市经之自由发展而得生路,不致有流离失所之虞131163”。他强调世界各国农村经济的“衰落”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性的现象。这一思想与现代产业经济学关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演化规律理论十分吻合。即:第一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经济发展,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这种“衰落’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他认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情况却令人忧虑,“然我国情形,则与之迥异。盖自帝国主义侵入以来,农村经济既遭摧残而衰落,工商经济复同受压迫而难兴,驯至农村过剩人口,无宣洩之闾,农民生计,乃益濒于绝境”13163。他根据中央农业实验所调查数据分析指出,从1873年至1933年的60年间,全国人口増加31%而耕地面积仅増加了1%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6公顷,“若与国外专家所估计之每人需耕田二点五英亩始能维持最低生活者,彼此一作比较,相去实不啻霄壤矣”131163。可见,中国的情形是零落的现代工业建立于萧条的农业基础之上,经济循环的结果必然是真正的衰落,这种衰落的状况必须依靠制度安排加以改变。

 

2中国农村经济复兴的制约因素分析

 

方显廷通过对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复兴的因素分析,将其归纳为农业环境、农业组织与农业技术三类。

 

(1)农业环境。农业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诸方面,方显廷侧重于经济环境分析,指出“我国农村经济环境之恶劣,为不可掩饰之事实”131165。他认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水利失修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他指出:民国二十年之江淮水灾,为罕见之浩劫“因天灾人祸之频仍,衰憊益甚。……江淮大水己置二千五百万农民于绝境”131165。他强调筑堤、灌溉、造林等水利兴修工程应成为政府改进农村经济环境的首要工作。第二,交通闭塞导致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无法调剂和流通。交通不便导致货流不畅,供求失衡,引发了“甲处聚杀焚毁而同时乙处饿残载道之矛盾现象”131165。他认为,交通建设是改善农村经济环境刻不容缓的事业。第三,国际经济大环境的不利影响。他指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也受到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世界经济衰落之怒潮,方因英、日、美相继放弃金本位而谊逐波及我国。故农村经济之衰落,至(2)农业组织。基于农业组织视角的考察,方显廷认为中国的“中古式的條地制度”和“农业生产规模狭小”两大因素也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他指出:中古时代之经济组织,以地方为单位,此一单位与彼一单位之间虽亦偶有往来,以通有无,然交易究未发展,各经济单位多赖自足自给,以农业为主要收入,而以工商业辅佐之,举凡一切经济活动,鲜有大规模经营者,群以劳力为主体绝无机械之引用131164”。他认为,以“平均五十亩之田场恒非集中于整块土地”为特征的中古式條地制度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有的甚至“分散至九处不同地点者”13131。这种分散的條地制度,“其意以为设低田被水,则高田尚可望丰收,若高田被旱则低田或可期无恙”13131。但该制度忽略了劳动者在利用农地时将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体力,使得到的收益抵补不了付出的劳动力。再者,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狭小,其状况为“资本之利用恒减至最低限度,而劳力之消耗则适得其反”13131,其结果是农产品产量“仅足自给,即使偶有剩余,运销他埠,其交换所得,亦不过以之为购置一二舶来品之用而己”1331。当然,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农民思想上不思变通,另一方面也与农民生活贫困,无法扩大规模有关。

 

(3)农业技术。方显廷指出,农业技术“以农作物之改良,蚕桑之复兴及牧畜之提倡为首要”131167。一方面,他总结了国内农业技术改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如: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中央大学农学院、广州中山大学农学院及岭南大学农学院等教育机关积极致力于农业技术的改良事业,新的农业技术也不断应用于实践;全国经济委员会农业处、棉业统制委员会、蚕丝改良委员会等主要推动农业技术改进的政府机关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他以农作物的改良为例指出:主要作物如米、麦、高梁、稷米、大豆及棉花等,经过相当时期之育种试验,每亩收获量,咸有十分之三以上之増加,美棉移植成绩,且有超夺过原产地之收获量者,良可欣幸”131167。从中可见他十分注重农业技术的改良和推广。另一方面,他也强调指出,高校设置的农学、农业管理等专业太少,导致农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极度缺乏,而政府研究机构设置重叠又导致研究资源的极大浪费,总体情形是‘以往成绩,绳以当前需要,相去尚远”。

 

3中国农村经济复兴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的分析,方显廷指出:农业环境,农业之主要工作”131167。他认为,苛捐杂税的豁免、田赋附加的限制、土地的测量、土地的呈报及土地的登记等具体制度建设十分重要,均有助于改善农业环境;除此之外,复兴中国农业经济的应对之策还在于不断推进农业合作制度的完善、农业投入经费的保障及农业人才的培养。

 

(1)建立合理的农业组织系统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显廷指出:复兴农村经济之首要问题,厥为合理的组织系统之建立”131168。他认为,农业组织系统建设包括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管理机构两个层面。他主张在农村创建信用合作社和非信用合作社组织,并且极其强调合作的必要性。认为合作’二字自广义言之,为任何社会活动之必要条件,换言之,无合作则人类无以形成”131166。他力主在农村建设农业合作组织,“合作组织为农民以共同努力,根据平等原则而増进其全体利益为原则之组织,不独经济利益得藉以増进,即社会、政治、教育、宗教等利益,亦莫不然”131166。他认为,中国的农业合作组织应由信用合作社和非信用合作社构成。信用合作社专为农民投资提供资金,而非信用合作社则满足办理其他合作事业需要。他强调非信用合作社是中国合作组织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他对“销售合作社”作了如下的设计:销货处常设于合作社理事家中,各理事轮流值日售货,理事售货,纯系义务;购货对象不限社员,每日交易额由一元至四元不等,交易额之最小者为大铜元二枚;为照顾家境贫困者,合作社可引入物物交换制度,如以鸡卵一枚可换取香油一匙;组建合作社的意义不在于交易额多寡,而在于“有此货店,社员可因购物而得会面,借以孕育合作精神,造成合作环境”13432。他对合作社进行了归类,分析了合作社运行机制,并深刻指出了合作社运行机制中包含了更进一步促进生产的因素(即合作因素),这种精神的力量又将对整个农业发展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方显廷还主张设置全局性的农业管理机构,“以收挈领提纲事功划一之效”13168。他在对中美农业比较的基础上指出:美国农业调整局每年‘经费数万万元,雇员数千余人,如此庞大之建设事业终赖其组织之严密而有系统,卒能收指臂相助之效,农民莫不沾其实惠”;而中国则是建设机关不仅“叠床架屋”,而且“彼此不谋合作,甚或互相倾轧”,上至中央机关重复设置、毫无章法且“零乱散漫”,下至地方农业管主张,上至中央宜整合各相关机关而组建农业部,下设农业、合作、水利、渔牧四司各司其责,下至各省县也应设立专门的农业管理机关,督导推动和实地办理农业经济事务。此外,他还主张设置全国性农业合作社管理机构,倡导组建“全国合作社联合会”主其事。他将该机构的职责定位为:深入了解各地农业合作组织情况;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合作组织的筹建计划与发展规划;督导合作社获取所需资金及其他资源等等。

 

(2)利用商业银行放贷信用合作社构筑通畅的农业融资渠道。方显廷主张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法规约束各商业银行,使之为信用合作社提供长期的、可持续的农业资金。他通过研究发现,“予合作社以金融上援助之机关,除省立或县立农民银行办理者外,……复有私人设立商业银行”131427。在他看来,农村生产凋敝,使得国内现金都向大城市集中,导致“银行之库存日増,现金之用途日塞,积压耗息,是以数大银行乃不得不另觅放款途径”131427。他认为商业银行参加合作社放款业务是合作社发展的新希望之一,因为“中央及地方政府当局财政之困难,合作社所需资金,大部分亦须求助于商业银行”13428。他同时也认识到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虽然最初是援助农民而非剥削农民,但政府也不可对之放任,而应制定相应的法规加以约束,“善为实施,庶可使中国国合作运动之发展得奠定一稳固之基础也”。

 

(3)积极发展涉农教育事业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方显廷十分重视教育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他批评当时我国的农业教育机构“居少数,仅有八九所,实为古今中外所罕见之乖谬现象”13168。方显廷倡导政府应筹资在各地兴办农业职业教育学校和农业高等学校,以教育和培训农村建设事业所需人才,使农业人才的供给步入正轨。另外,针对合作社所需人才,他提出“普遍举办合作教育运动,盖合作教育可孕育合作环境”131429。他强调一个适宜的合作环境将推动合作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建议国内各家书局应向全国推介有关合作社的著作,各家刊物也应定期刊载相关文章宣传合作社;政府相关机构也可延聘国外农业合作专家来华演讲,传播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等等。

 

二、方显廷农业经济思想的现实启示

 

业,是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使一国经济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基础。基于这种认识,他提出了一系列“复兴农村”的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对当今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仍具一定的启发意义。

 

1.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方显廷认为,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而当前包括筑堤、灌溉、造林及交通设施在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己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不仅应注重科学规划,而且还不断探索农业基础设施经营管理。对于纯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提供可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部分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基础设施,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积极引入民间资本。

 

2.发展区域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当前中国农村一家一户分散式的经营方式,使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资源无法合理流动,影响了农民増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显廷所提出的“中国之合作社也乃一政策而非一运动”131424的观点具有一定启发意义,中国农村合作制度的构建,应自上通过政府制定扶持相关政策,至下由农民自发地按合作制原则通过从生产、技术、资金、供销、加工层面开展互助合作,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市场相衔接,向其组织成员提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来构建中国农村特色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政府“区域产业集聚”战略的引导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将会在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该组织的形成又将突出区域主导产业的优势,并最终实现区域性的产业集聚。

 

3疏通资金流向农村的渠道

第6篇

关键词:重庆农业;农业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评价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04302

1引言

1.1农业经济效益的内涵

农业经济效益是农业生产中所投入的劳动消耗量与产出的生产成果的数量对比关系。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意味着必须以尽可能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最大限度地生产出符合社会和个人需要的农产品。产出与投入比较的结果,反映了农业经济活动达到的目的状态和程度。某项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大小,与农业劳动成果多少成正比,与农业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量成反比。单位农业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所产出的有效成果的数量越多,那么农业经济效益就越大;反之,农业经济效益就越小(张华、吴超,2007)。

1.2农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农业技术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全面评价农业经济效益的一整套指标。因为同一类别内的指标反映了相同的经济效益内涵,在此我们只选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或一个)指标,作为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计算基础。考虑到各地区数据来源情况,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设立了三大指标体系,共6个指标。

1.2.1经济指标

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农业生产成果与投入活劳动的对比,因此又称活劳动生产率指标,是一个反映投入活劳动的经济效益指标。计算公式为: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总产值(或净产值)/农业劳动力年平均人数(或农业劳动消耗时间)。该指标是单位农业劳动(或单位劳动时间)提供的总产值(或总收入)、或净产值(或农业纯收入)。单位劳动力(或单位劳动时间)产出的总产值(或净产值)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土地生产率:是指农业生产与占用土地面积的对比,是一个反映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土地生产率=农业总产值(或净产值)/土地面积。该指标是单位土地面积上提供农产品的价值量(或总收入),或净产值(或净收入)。指标值越大,说明土地利用效率越高;反之,利用效率越低。

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额:是指生产单位农产品需要占用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数量,是一个反映劳动占用效果的经济效益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量=(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农产品产量(产值)。

1.2.2社会指标

农民人均纯收入: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农民每人平均得到的纯收入。纯收入是指农民家庭全年收入中,扣除费用性支出后的剩余部分,可以直接用来进行生产和非生产性投资建设、改善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是一个反映农民实际收入水平的社会效益指标。

农业劳动者就业率:指达到劳动年龄的农民参加工农业生产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率,是一个反映农业劳动者就业水平的社会效益指标。计算公式为:农村劳动者就业率=参加工农业生产人数/农业总劳动力人数。

1.2.3生态指标

旱涝灾害率:是指受旱涝灾害面积与总耕地面积之比,是一个反映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程度的生态效益指标。计算公式为:旱涝灾害率=旱涝受灾面积/总耕地面积。

2重庆农业经济效益现状评价

本研究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农业年鉴2011》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

本文根据以上建立的农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从静态方面对重庆市农业效益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对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影响较大,故本文以农业自然环境相似的西南四省(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为比较对象。采用综合比较法,对重庆农业经济效益的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综合比较法,即以全国平均水平(或四省平均水平)为标准,把四省的农业效益评价的各项指标分别与全国平均水平(或四省平均水平)相比较,比全国平均比率每高出1%,记正一分;反之,若低出1%,则记负一分,由此计算出得分1(或得分2)进行比较。

2.1农业经济效益总体情况比较

图1综合评分图图1为西南四省的综合得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重庆的得分最高,得分1为27分,比第二高分省四川省高出了8分,比得分最低省云南省高出74分;得分2为33分,比第二高分省四川省高出了7分,比得分最低省云南省高出82分。说明重庆的农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结果较好,居于西南四省首位。但是仅仅以综合得分来评价重庆的农业经济效益显然是不够全面客观的,下面本文将以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全国平均和四省平均水平两方面来评价重庆的农业经济效益。

2.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

图22010年重庆经济效益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图图3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图从图2可以看出,重庆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者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为62.0%,比全国平均水平40%高出了22%;重庆的农业劳动者就业率为962%,比全国的平均水平63.1%高出33.1%。而重庆土地生产率、单位产品资金占用额和旱涝灾害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的土地生产率为45.7%,比全国平均水平57.0%低了11.3%;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率为83.6%,比全国平均的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率94.5%低了10.9%;旱涝灾害率为25.7%,比全国平均水平30.7%低了5%。从图3可以看出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277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19元。

2.3与西南四省平均水平比较

图42010年重庆经济效益与西南四省平均水平比较图与西南四省相比,重庆土地生产率、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额和农业劳动者就业率略高于四省平均水平。重庆的土地生产率为45.7%,比四省平均水平41.6%高出4.1%;单位产品资金占用率为83.6%,比四省平均水平81.1%高出2.5%;农业劳动就业率为96.2%,比四省平均水平87.0%高出14.0%。然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旱涝灾害率低于四省平均水平。重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为62%,比四省平均水平81.6%低了19.6%;旱涝灾害率为25.7%,比四省平均水平38.8%低了13.1%。从图3可以看出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277元,比西南四省平均水平4447元还要高出830元。

3重庆农业经济效益现状分析

重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和西南四省相比都处于较高水平,一方面是因为近几年来,重庆市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减免农业税收,增加对农业生产的补助,农产品价格有所提高;同时,除2006年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外,重庆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小,农业总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因此重庆农业总产值逐年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业就业人员逐年减少,故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今后重庆市政府应该继续加强和落实对农业方面的支持和扶持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保障农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重庆的土地生产率低,其原因可能是重庆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不利于农耕。重庆农用地的生产效率低,即生产同样多的农产品需要比其他地方更多的土地,故重庆的土地生产率低。针对这一自然条件的限制,重庆今后的农业发展应多考虑土地的集约利用以及因地制宜特别是利用比较优势效益发展农业经济。

重庆的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其农业资金利用效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也可能是因为重庆农业机械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使用比较少,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低。重庆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额略高于西南四省平均水平,说明重庆的农业资金利用效率稍微高于西南平均水平。重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提高农业资金的利用效率,还需要增加对农业机械的使用。

重庆的旱涝灾害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和西南地区相比都很低,说明重庆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良好。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重庆市的面积较小且比较集中,相对于其他大省而言遭受自然灾害的可能性要小很多,所以重庆的旱涝灾害率较低。重庆应该充分利用这有利的自然环境条件大力发展农业,但同时也要注意农业巨灾风险的预测、防范及应对。

重庆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重庆农业经济的社会效益还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究其原因可能是西南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及东部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拉低了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重庆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西南四省平均水平,可以说明在农业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重庆的农业经济效益发展较好,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重庆农业劳动者外出打工的人数众多,而且打工收入也比较高,由此拉高了重庆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重庆的农业劳动者就业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西南四省水平,主要是因为重庆的青壮年农业劳动者外出打工的比例很高,农业劳动者参加工业劳动的人数多导致重庆农业劳动者就业率高,而农业劳动者参加农业劳动的比例并不高。从今后的发展方向来看,重庆急需拉动整体经济的增长,然后根据“工业反哺农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还应该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导农业劳动者的合理就业,促进工农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吴超.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探讨[J].商业时代,2007,(22).

[2]王沛.辽宁农业经济效益现状分析[J].农业与农村发展,2000,(1).

[3]刘忠民.小议提高喀什地区农业经济效益的对策[J].现代农业,2008,(5).

第7篇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经济;有效途径

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充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农业经济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自古就有“夫农,天下之本”的说法,所以说,农业生产要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提升,从生产的方式、技术、设备等等方面都要创新,与新时期的绿色、生态、环保和高效农业发展理念相结合,这也是三农政策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但是,在现实当中,我国的农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不但影响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浪费农业资源、威胁粮食安全,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一些以农业为主要产出的区域,一旦农业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将会影响当地的整体经济环境,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转型,使其与市场化经济形式相结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链,用精品化农业、创新型农业、生态化农业、集约化农业去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业经济发展关乎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如下方面:

1.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较长,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条件也相对较多,比如说劳动力、土地资源、自然环境等等,但是,在新时期,农业要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原有的生产技术、方式、设备、基础设施等等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这样薄弱的农业经济基础就难以有效的应对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能更好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与现代化农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说,一些先进的灌溉、耕种、收割设备在有些地区普及率还相对较低,仍然是“靠天吃饭,人工生产”的局面,这样就降低了农业生产力水平,除此之外,对于天灾的应对能力也相对较弱,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2.农业生产思想落后

在很多地区,农业生产的思想意识还处于传统阶段的思维模式,进行农业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生活过程的粮食需求,根本没有形成农业经济化的概念,即使有过这方面的想法,但是受财力、物力和地域环境等方面的限制,也无法实现,这就导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能更好的接受一些新的设备、没有一些创新的经营理念、缺乏新型农业产品的开发等等,严重的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3.农业资源整体态势不佳

我国虽然经济发展较快,资源丰富,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且对资源的利用率也不如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一现象也比较明显。如一些农业土地浪费问题,农业灌溉的模式缺乏集约化节水理念,农药使用不合理等等,造成了农业投入的增长率大于农业产出的增长率,这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这也反映出,这种粗放型的农业生产已经不符合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严重的影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利于资源使用价值的有效发挥,随之而来的资源危机,也在不断加剧,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4.农业投入不足

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要低于工业生产,很多区域,为了快速搞活经济,当地政府把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都放在了工业发展之上,对于农业生产的投入相对较少,难以在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农用机械购进、农业相关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对于“科技兴农”的理念落实较差,这样就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快速、持续发展。除此之外,一些政府没有将农业投入在资金预算时进行合理的规划,这就导致,用于农业生产上的资金严重不足,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致使农业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二、在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关乎着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解决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与新时期的生态农业理念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投入,提高产出,实现“科技兴农,富农强国”,经过总结,主要的措施如下:

1.加强政府的管理

第一,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农业预算的合理规划,保证预算资金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在这一过程,还要将重点问题,重点解决,如一些地区严重缺水,怎样才能建立合理的灌溉渠道,满足农业用水,这不仅仅是一些水源的引入,一些水渠的修复,还要引进相应的节水设备,开发抗旱能力强的粮食作物;第二,政府要加强对一些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从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管理方法上都要加强,防止执法不严和一些破坏农业设施的问题发生;第三,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如给予一些农民购进大型农机和发展新型农业的资金支持政策,鼓励农民在农业上加大投入,从而及时引入新设备、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

2.注重落实科技兴农战略

第一,加大在农业方面的科研投入。农业方面的科研投入包括机械设备、品种研发、农业项目开发等等一些内容,国家和当地政府要对其加强重视,增加投入,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第二,开办科技农业学习班。向农民朋友讲解一些新的理念、技术和项目等方面的知识,使其开阔视野,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并具有专业的知识来实现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有人提出的“知识性农业”,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三,开辟新型农业项目和产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融资活动开展,改善融资环境,使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在农业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市场考察清楚,不能盲目投资,尽量降低风险。

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特色

第一,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如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特点、市场需求等方面来选择适当的农业产品和农业项目,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农产品,这样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第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的多元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根据当地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发展投入较大、风险较高的农业产业,这样可以有利于农业产业收益的提高;第三,发展产业链式的农业经济。比如说将农业种植与食品加工业、农业研发等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降低销售成本,还可以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4.走集约化路线

农业的经济发展要降低成本和资源浪费,这就要走集约化路线,实现规模化经营,比如说开展农业合作社,通过这种模式,实现统一化管理,降低了原有的土地浪费,有利于机械化生产,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结语

农业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更是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所以,要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加强农业经济发展的投入,从相关的科学技术、资金投入、政策等方面来改善原有的农业生产理念、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实际收益。

参考文献:

[1]张凤荣.论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新农村:黑龙江,2016(6):30-30.

[2]张泉丽.试论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河南农业,2016(5):7-7.

第8篇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是“九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今年的重要经济工作之一。现仅就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环境、特点、难点、重点问题,可操作性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以期与同行砌磋。

一、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环境

纵观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历史,在党的后,通过对“”的拨乱反正,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农业经济结构有了大的调整,由1980年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占68.9%降到1990年的46.1%①,下降22.8%,,1997年又降到18.7%②,已经开始由农业型转向多种经营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在世纪之交,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环境有了新的变化,给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带来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从国际形势看,其表现有三: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呈现出世界范围内调整的局面,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更是如此;二是农业科学突飞猛进,呈现出向农业纵深发展的趋势;三是农业跨国公司影响力日益增大,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面临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经济的调整和优化要抓住这次机遇,同时也要及早准备,周密规划,严格实施,迎接挑战。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在国际国内的复杂环境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尚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也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势在必行的。不调整,就没有出路。不调整,就难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不调整,就难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不调整,就难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难点和重点

1、特点:在上述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具有规律性。即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稳定趋势;第三产业呈迅速发展趋势。在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是下降趋势,林牧渔业呈增长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中等欠发达地区,都不例外。二是具有阶段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形成期、成长期、期,到退潮期的时序阶段变化。而这些阶段的长短是受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素制约的。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三是具有差异性。不要说世界范围内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差异,就是在中国,由于幅员广大,各地区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也决定了农业经济结构具有强烈的地域的差异性。全国从总体上可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带。据统计位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1997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9%,而位于东部地区的江苏省为15.1%,浙江省为13.7%,山东省为18.6%。③

2、难点: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起码有三大难点:一是这次调整优化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在目前农村经营体制和农民素质低的情况下,难度较大;二是这次调整要切实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从利用资源转向利用和保护资源,这一过程是递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困难。三是这次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而市场变化多端,现代化进程曲折不平,都将为农业结构调整带来难度,需要认真对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重点: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重点:一是将粮食转化为肉、蛋、奶等,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将低档次的农产品调为高品质的农产品,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三是在大江大河源头地区重点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可操作性的思考

为保证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目标的实现,结合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研究的成果,从可操作性方面提出几点思考。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仅提供初级原料的局限性,按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的要求,加强农业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以及农业产后的储运、加工、销售等服务,打破目前以初级原料生产的单一格局,促进传统农业的基础向新的产业分化;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和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基础产业。为达到上述目的,各地可制定不同内容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划方案。为使规划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依据方案,制定出一个具体的项目储备库,可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项目,也可分为大、中、小三类项目。项目库可做到“项目建议书”的深度。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内容和方案,项目资金预算和筹措,项目达产后的效益估算,项目承担单位等。有了项目库可向社会招商引资,也可向主管部门争取基本建设投资资金,也可向社会项目信息提高知名度、信誉度。1999年中国农业大学为河南郑州金水区制定的158个项目的区一级项目储备库(包括文本、软盘和光盘)目前已到海南、深圳、广州、上海以及日本、韩国引进了项目和资金。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部门分割,生产经营分散的局面。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通过现代市场经济的协议、契约、合同、参股、投资、入社等,发展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公司和法人企业,实现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完善龙头企业是关键。据研究,培育龙头企业的原则有三条:一是因企制宜原则;二是精简高效原则;三是利益共沾原则。

选择龙头企业有三条标准:一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二是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良好的科研、生产、推广体系的企业;三是开展企业公共关系,即能与基地和农户有机结合的企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运行机制有三条:一是龙头企业与基地乡(镇)村(组)的合理利益留成的机制;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价格(保护价)运行机制;三是基地与农户的利益留成再分配机制,可采取奖金、补贴、资助的方式再分配给农民一部分利益。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技术落后局限,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教兴国可从农村社会最基层细胞村级单位搞起,即科教兴村。在全国部署科教兴村试点时,抓住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难点、重点,做好规划方案,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素质,普级实用科学技术,建立主导产业,要以村带乡、带县、带省,促时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合理化。

据不完全

第9篇

一、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环境

纵观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历史,在党的后,通过对“”的拨乱反正,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农业经济结构有了大的调整,由1980年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占68.9%降到1990年的46.1%,下降22.8%,,1997年又降到18.7%,已经开始由农业型转向多种经营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在世纪之交,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环境有了新的变化,给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带来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从国际形势看,其表现有三: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呈现出世界范围内调整的局面,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更是如此;二是农业科学突飞猛进,呈现出向农业纵深发展的趋势;三是农业跨国公司影响力日益增大,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面临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经济的调整和优化要抓住这次机遇,同时也要及早准备,周密规划,严格实施,迎接挑战。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在国际国内的复杂环境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尚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也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势在必行的。不调整,就没有出路。不调整,就难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不调整,就难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不调整,就难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难点和重点

1、特点:在上述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具有规律性。即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稳定趋势;第三产业呈迅速发展趋势。在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是下降趋势,林牧渔业呈增长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中等欠发达地区,都不例外。二是具有阶段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形成期、成长期、期,到退潮期的时序阶段变化。而这些阶段的长短是受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素制约的。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三是具有差异性。不要说世界范围内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差异,就是在中国,由于幅员广大,各地区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也决定了农业经济结构具有强烈的地域的差异性。全国从总体上可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带。据统计位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1997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9%,而位于东部地区的江苏省为15.1%,浙江省为13.7%,山东省为18.6%。

2、难点: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起码有三大难点:一是这次调整优化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在目前农村经营体制和农民素质低的情况下,难度较大;二是这次调整要切实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从利用资源转向利用和保护资源,这一过程是递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困难。三是这次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而市场变化多端,现代化进程曲折不平,都将为农业结构调整带来难度,需要认真对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重点: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重点:一是将粮食转化为肉、蛋、奶等,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将低档次的农产品调为高品质的农产品,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三是在大江大河源头地区重点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可操作性的思考

为保证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目标的实现,结合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研究的成果,从可操作性方面提出几点思考。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仅提供初级原料的局限性,按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的要求,加强农业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以及农业产后的储运、加工、销售等服务,打破目前以初级原料生产的单一格局,促进传统农业的基础向新的产业分化;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和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基础产业。为达到上述目的,各地可制定不同内容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划方案。为使规划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依据方案,制定出一个具体的项目储备库,可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项目,也可分为大、中、小三类项目。项目库可做到“项目建议书”的深度。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内容和方案,项目资金预算和筹措,项目达产后的效益估算,项目承担单位等。有了项目库可向社会招商引资,也可向主管部门争取基本建设投资资金,也可向社会项目信息提高知名度、信誉度。1999年中国农业大学为河南郑州金水区制定的158个项目的区一级项目储备库(包括文本、软盘和光盘)目前已到海南、深圳、广州、上海以及日本、韩国引进了项目和资金。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部门分割,生产经营分散的局面。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通过现代市场经济的协议、契约、合同、参股、投资、入社等,发展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公司和法人企业,实现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完善龙头企业是关键。据研究,培育龙头企业的原则有三条:一是因企制宜原则;二是精简高效原则;三是利益共沾原则。

选择龙头企业有三条标准:一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二是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良好的科研、生产、推广体系的企业;三是开展企业公共关系,即能与基地和农户有机结合的企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运行机制有三条:一是龙头企业与基地乡(镇)村(组)的合理利益留成的机制;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价格(保护价)运行机制;三是基地与农户的利益留成再分配机制,可采取奖金、补贴、资助的方式再分配给农民一部分利益。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技术落后局限,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教兴国可从农村社会最基层细胞村级单位搞起,即科教兴村。在全国部署科教兴村试点时,抓住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难点、重点,做好规划方案,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素质,普级实用科学技术,建立主导产业,要以村带乡、带县、带省,促时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合理化。

第10篇

近年来,在国家的良好政策下,乡镇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其逐渐呈现出以下三点优势:

1.1乡镇农业经济环境发展优化

乡镇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其农业经济发展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发展:其一,就硬件方面来说,用于农业生产的水利设备支持及建设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如各乡镇大力兴修农业生产所需的水利设备,在某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中抗干旱及抗汛能力。另外,乡镇在加强建设农业水利设施的同时,还大力改善乡镇人均的用水安全度,同时为提高乡镇人均的业余生活,大力兴办各类娱乐活动,从而使乡镇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其二,就软件方面而言,随着国内高科技产品及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乡镇人均接受并懂得了如何利用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乡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快速的提高,这为推广农业生产的新技术、创新农业生产新产品奠定下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在党和国家和号召下,乡镇对农业市场混乱的现象进行严格的整顿及治理,从而为吸引外资打下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1.2乡镇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

随着乡镇人均对农业经济发展观念的转化,使其整个经济建设思路不断朝着更好的方面优化发展着,这主要表现为:其一,农业产品正由传统的普通单一品种向多元化特色精品的方面优化,同时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越来越多的精品农作物生产种类代替了部分普遍的农业种类,使之农业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二,随着农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深化,尤其是果业生产率及农业再造工程等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可利用率。其三,农业经济的经营方式也随着农业的发展由传统的单一形式逐渐向多元化形势发展,使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1.3乡镇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

农业经济发展正朝着多元化、科学化及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着,尤其是近年来,非农产业的发展有逐步取代以农业生产为本的经济结构发展趋势,并快速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同时,乡镇农业劳动力结构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许多乡镇劳动力进入乡镇农业企业务工,使乡镇农业劳动力结构得以优化。最后,乡镇的农业经济结构也得到了优化,目前乡镇农业已经由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转化为集餐软、服务、运输为一体的产业链结构,大大增加了乡镇人均的经济收入。

2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乡镇农业经济近年来发展的速度十分快,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但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仍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2.1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观念落后问题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绝大多数乡镇农业都以快速的建设模式发展着,但少部分偏远地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仍采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发展模式,甚至有些乡镇地区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经济的主要来源依然靠政府扶持。另外,大部分乡镇地区的人均思想观念仍停留在小富则安的阶段,对农业经济发展缺少足够的进取心。同时,部分乡镇人均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较深,从而使农业经济生产经营模式始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中。除此之外,一些乡镇地区虽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但农业生产人员仍将注意力集中于作物的生产及现有土地的开发中,对以自然条件创造旅游业、餐饮业等完全忽视,大大浪费了诸多资源。另外,由于部分地区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及经营理念接受能力较差,因此严重地制约着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

2.2乡镇农业人员素质低下问题

农业生产人员的技术及综合素质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内对部分乡镇地区的农业生产人员综合素质及技术水平调查结果发现,在乡镇农业发展中,绝大多数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农业生产技能,并且多存在着文化素质低下问题。据该项调查表明,被调查乡镇区域内,拥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农业生产人员仅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十五,而文盲、小学文化的人员却占了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另外,随着乡镇形势的发展,大多数拥有农业生产技能的人员纷纷外出务工,而留守乡镇的除了老人就是孩子,使乡镇农业生产劳动力呈逐年下降趋势。因此,在诸多结构体系因素下,使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2.3乡镇农业经济基建设施不足问题

乡镇农业生产设施不健全是直接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就目前来看,部分乡镇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及机械化产业十分落后,且用于农业生产的水利设施基础建设相对缓慢,使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初期阶段。另外,一些乡镇地区在农业产品经营时仍采用传统的直接销售原产品的经营模式,而没有经过深加工的产品相对来说在经营中处于劣势地位,使之乡镇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十分落后。除此之外,部分乡镇地区农业生产中仍延用靠天吃饭的生产模式,没有兴修水利设施,从而严重地影响了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

3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对促进全国性经济发展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建设的速度。

3.1转变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观念

针对于某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观念落后的地区,首先要转变该地区农业生产人员的观念。打破农业生产人员经济靠政府的观念,积极引导其利用农产品的再次加工吸引外资,实现招商引资的目的,提高其经济发展能力。其次,农业生产人员要充分利用地区性资源进行开发,并将农业发展的注意力由农作物的种植及现有土地的开发利用转移到开发自然资源上去,扩大农业生产力,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能力。

3.2提高乡镇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农业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要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的文化素质,同时在乡镇地区实行扫盲行动。另外,要在现有的农业生产人员中培养出多名优秀且具较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人员,并由这些技术人员带动全体乡镇人员进行农业生产及经营,从而实现乡镇农业经济飞速发展的目标。除此之外,农业生产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培养,使自己成为综合性农业生产人才。

3.3加强乡镇农业基建建设

对于某些乡镇地区因基建不足而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来说,首先要加强该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兴建及购置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类机械设备。其次,在农产品销售前,要进行再次的深加工,将普通的产品原材料加工成具有特色的精品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价值,增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

4结语

第11篇

(1)现行土地政策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民选择了外出打工,成为了农民工。而家里的土地成为了他们的一块心病。现行的土地政策也严重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①短期式的承包经营造成对土地的掠夺性使用,造成土地质量的下降;

②农产品价格低迷,土地附加值偏低,土地转包困难大,出现新的耕地抛荒现象;

③由于一些地方农田水利设施陈旧,造成承包者农业生产信心不足,使土地承包关系难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不能稳定,土地流转遇到重重障碍。这些问题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影响了土地使用效率。

(2)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受到了市场的影响。市场需求越来越向着高品质、多样化的方向转变,突显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越来越不合理。首先,农产品种类过于单一。农民往往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只种植熟悉得到作物,而不愿意向水产品、水果等产品方向转型。初级产品基本没有附加值,造成效益低下。其次,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作用不明显。按说我国的农业也处于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对资源有配置作用。但是,在农业生产的问题上,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作用很不明显,使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突出。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配置和合理利用,从而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经济效益得不到提高,也不利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3)农村人才缺乏,制约经济发展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作用,特别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这样。农业发展需要人才,但农村又缺乏人才,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农村劳动力是素质较低。由于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大量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特别是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年轻农民,而留在农村的是一些老弱妇幼。这就造成了农村的有素质的劳动力的缺乏。其次是农村的基层干部素质也有待于提高。由于基层干部的素质偏低,造成他们缺乏引导群众和带领群众走向富裕的能力。而另一些基层干部整天忙于应付,不能深入农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集中精力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上。另外还有一些干部因为待遇偏低的原因,工作中没有积极性,对农村经济根本不放在心上。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民经济的发展。

(4)农业科技的开发应用不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目前我国农村及农业上科技的效果很不明显,农业科技的应用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主要包括:一是科技投入不足,资金问题是限制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也是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重要原因;二是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与农民和市场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及诸多的不协调;三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很多农业科技只是停留在了理论研究上或实验研究中,而没有转化为实际产品,没有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1)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业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各级政府应多渠道投入资金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应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相应优惠措施,重点做好电力、农田水利设施、公路建设,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同时,要对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后续管理工作认真对待,使政府的每一项投入都可以合理的应用,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2)实行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土地是农业及农村发展的基础。实行先进的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现在农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把土地完全的利用起来,才能使土地资源增值,只有合理实行土地流转才能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使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首先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新机制,采取有偿转让、土地租赁等形式,既挖掘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潜力,又可以增加农民和集体的收入。

①要将稳定的土地承包与有序的土地流转进行有机统一;

②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和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办法,对土地流转程序、流转手续进行规范,使土地流转问题有章可循;

③要结合农村城镇化建设,鼓励农民放弃经营土地,向小城镇转移到,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3)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实际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对劣势产业进行调整。我们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农业结构进行多层次调整,推进农产品的多样化和优质化,发挥传统优势农业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品,推动农业经济的整体提高。

(4)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

我们要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应着力做到以下3点:

①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一方面加大财政对农技研究推广的转移支出,另一方面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科研究推广,特别是农业产业企业要加大投入,促进自主创新。

②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创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信息体系。

③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基层农技所的设备、技术投入,配备更多更好的农技推广人员,重点做好对农户、农业企业的实地指导工作。

3结语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江汉平原农业可持

一、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江汉平原地处湖北省中南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城镇密布、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为我国南方四大富饶平原之一。她不仅膏壤沃野、田畴纵横,宜粮、宜棉、宜油,作物种类繁多,而且江河交织,湖泊众多,水产十分丰富,致使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加之建国以来,国家又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了相当规模的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利环境。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农业比较利益低、风险大,加之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配套设施陈旧,农业科技推广、社会体系滞后,而使得江汉平原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冲击,农业生产出现滑坡,进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对江汉平原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确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探索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对于加速江汉平原经济建设步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平原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江汉平原农业发展现状及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江汉平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指导思想,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发展对策,决不能走工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子,而必须以发展为前提,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位的,逐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实现“边发展、边治理;边利用,边保护”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江汉平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提高效益为目标。转变经营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突破加工增值,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具体讲有四点:①生产要发展。农业所生产的产品要不断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②生活要提高。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生态要改善。要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良性循环。④农业增长方式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利用和组织方式,传统粗放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非持续的,现代集约型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环境,使江汉平原真正成为全国的重要粮食基地,营建良好的社会经济系统。

三、保障条件与限制因素

(一)保障条件

江汉平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韵农业生产经验,这是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保障条件。千百年来,江汉平原的劳动人民积累和创造的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观念上强调“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协调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农业生产技术上重视灌溉和排水、讲究精耕细作以及精心培育、保护和利用丰富的物种资源。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奠定了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优越的区位条件有利于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江汉平原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江汉平原是全国重点商品粮棉和淡水养殖基地之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长江带生存与稳定的支撑点,也是湖北区域经济格局中的核心地区。江汉平原的发展不仅事关湖北,更关系到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江汉平原的这一区位优势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机遇。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最发达的农业经济区,农业经济在全省所占比重大。据统计。全区耕地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农业收入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江汉平原种植业发达,是湖北省和全国的粮棉油的主要生产基地;粮油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棉花生产占全省百分之八十以上。江汉平原畜牧业也极为发达,是湖北省主要的牲猪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禽蛋产区,也是我国猪禽集中产区之一。江汉平原河湖密布,淡水养殖业独占鳌头,是湖北省最大的淡水养殖业基地,也是全国最主要的淡水养殖和商品生产基地。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乡镇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乡镇工业发展基础良好,前景广阔。由此可见,江汉平原具有农业发展的综合优势,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江汉平原拥有优越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条件。首先,平原广阔,水域宽广,有利于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本区土壤肥沃,适宜性强。全区总耕地面积183.75万hm2,占全省54.16%。其中水田112.02万l。占全省61。69%;旱地71.73万k。占全省45。49%。全区可用于养殖水面556万亩。占全省70%。其次,本区生物品种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三,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本区属中、北亚热带气候,降水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第四,江汉平原农业资源潜力巨大,为农业的深度发展提供了保障。本区丰富的水资源还有待充分利用,农业气候潜力目前仅达到60%。水产潜力平均仅达50%左右,全区至今还有260万亩可养水面处于半荒状态。

(二)限制因素

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①人口剧增。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江汉平原人均耕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十年间平均减少了0.25亩,耕地所承受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人口的增长,人与生物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生物资源的持续破坏冲击着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近50年时间内,江汉湖群面积减少到原来的30%左右。鱼类数量减少25%左右。由于工业发展及大量使用化肥、地膜等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②自然灾害频繁,.环境疾病丛生。本区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渍、旱和农作物病、虫、草害以及鼠害、土壤潜育化等,制约了本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如1998年的长江大洪水江汉平原农田淹没达74万亩之多,损失惨重。江汉平原的环境疾病主要在血吸虫病,病情严重程度居全国首位。③粗放经营方式使农业经济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导致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④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种植、养殖、蓄水、运输矛盾突出。这些因素成为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四、三个战略阶段

第一阶段为减弱农业自然资源破坏规模与速度的非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地域内长期存在的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速率逐步减缓,最终达到破坏规模与速率停止增加,人口同农业资源及环境矛盾开始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根据对人口增长必须越过高峰期、人均GNP达到2O0O美元、资源与环境破坏下降以及筹措资金所需所限等三个条件分析,完成第一步战略,大约要到2025—2030年。

第二阶段为准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域内破坏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规模与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强有力支撑下,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不依赖于自然资源开发量的扩大。在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基本停止发生,人口与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之间实现大体平衡。完成第二步战略,大约要到2050年。

第三阶段为农业持续发展或强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地域内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基本不再发生,区域内的农业活动不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任何明显破坏,非农经济亦不再对农业环境构成威胁,农业经济的增长基本上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及资源的深度开发。最终达到农业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土地生产力持续提高,人口同农业资源与环境之间实现全面的协调与平衡。二十一世纪中叶以后应有序进入此阶段。

五、战略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营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

要从可持续的角度合理安排和组织农业生产。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问题。要使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成为全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样块。各级领导应加强领导,使江汉平原农业发展走上有序的道路。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为江汉平原农业发展营建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对策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不断探寻新的适合农业发展的模式和政策,制定相应的农业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新晨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要不断地开拓农业生产资源市场、不断完善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特别要重视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

(二)综合治理自然灾害、彻底根治环境疾病

洪、涝、渍灾的治理是江汉平原农业发展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防洪、排涝、除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按照“蓄泄兼顾、以泄为主”的方针搞好长江中游河段防洪体系建设。进一步在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干堤建设、清除河道行洪障碍、严禁围垦河、湖、洲、滩。重点建设荆江、杜家台、西凉湖三个分洪区。把“平垸行洪”与移民建镇有机结合,协调好防洪调蓄与发展农业的关系,实行“退田还湖”、“退垸还湖”,扩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调洪能力,加强农田蓄水排渍工程建设,提高抗涝排渍能力。重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组织,形成监测防治网络,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

(三)建立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

首先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次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本区城市化进程,解决好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第三是要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城乡工业“三废”污染,优化农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