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级无机化学

高级无机化学

时间:2023-06-16 16:05: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级无机化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级无机化学

第1篇

1.对教材内容删繁就简,增添新知,构建符合中职学生职业发展的教学内容

无机化学发展到今天,其内容面广点深,绝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握的,也不可能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这一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采取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难点。中职教育的特点也决定了,中职学校化学教学要根据职业发展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以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为最终目的。因此,精选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可以删去理论性较强但以后其他课程还会重点讲解的“化学热力学”内容,删去重复中学教材的内容如“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中的相关内容,对于简单而又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留给学生自学;同时增加无机物在环境、材料、能源和信息等领域中的应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注重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中等职业学校是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为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如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尤其要具有创新精神,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必须始终注重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如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对这些内容就要求我们有意识的创设悬念,使学习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原电池时,引入一个有趣的故事:格林太太有两颗假牙,一颗是金牙,象征着她的财富;另一颗是铜牙,但是自从镶上铜牙,格林太太就觉得头晕,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病因。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继而用动画的形式引出原电池装置。原来是金牙和铜牙组成了原电池,形成电流使得格林太太不舒服,而后引出电极电势的概念。通过这一方法,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可将最新的本领域的研究成果以论文报告的形式,给同学作介绍或者对于一些章节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小专题实验研究和小论文的设计。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培养应用能力。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3.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由于多媒体集文字、图表、动画、声音于一体,可以刺激学生感官系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拓宽教学内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进度。如在讲授杂化轨道、原子轨道空间伸展方向等时,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直观简洁,学生容易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建设了无机化学教学网站,吸引了学生进行网上无机化学学习,使网络上的在线学习、在线测试与在线答疑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是,考虑到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速度过快,部分学生的思维速度跟不上,某些无机化学内容单纯用课件讲课效果较差等问题,我们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辅助于传统教学手段。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章节,如氢和稀有气体、金属通论、p区金属等内容,采用“学生自学,教师概括总结”或“讨论课”的形式进行。对公式推导、计算举例仍然应用板书、讲解的传统方式进行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收效。因此,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加强自学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无机化学的教学,由于在教材上涉及面较广,而在课时分配上又不可能像中学一样做到面面俱到,这样就容易出现教不胜教的局面。指导学生自学,不仅是无机化学教学活动的必要手段,而且对中职学生在校阶段甚至将来整个的学习过程,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学生自学的方法,使他们尝试到“发现”的乐趣,体会到自己学习能力上质的飞跃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2篇

    1.对教材内容删繁就简,增添新知,构建符合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教学内容

    无机化学发展到今天,其内容面广点深,绝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握的,也不可能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这一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采取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难点。高职教育的特点也决定了高职院校化学教学要根据职业发展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以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为最终目的。因此,精选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可以删去理论性较强但以后其他课程还会重点讲解的“化学热力学”内容,删去重复中学教材的内容如“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中的相关内容,对于简单而又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留给学生自学;同时增加无机物在环境、材料、能源和信息等领域中的应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于化学基本原理中的一些较复杂、难于理解的问题,如对称性、晶胞、键能、活化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点到为止”的处理方法,即以满足讲授元素化学的需要为原则,更深层次的内容留给后续课程去解决,而不把难于讲授、难于接受的注释和说明推给课堂。

    2.注重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高等职业院校是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为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如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尤其要具有创新精神,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必须始终注重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如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对这些内容就要求我们有意识的创设悬念,使学习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原电池时,引入一个有趣的故事:格林太太有两颗假牙,一颗是金牙,象征着她的财富;另一颗是铜牙,是后来一次车祸中撞掉的。但是自从镶上铜牙,格林太太就觉得头晕,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病因。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继而用动画的形式引出原电池装置。原来是金牙和铜牙组成了原电池,形成电流使得格林太太不舒服,而后引出电极电势的概念。又如在计算化学反应标准摩尔焓变、标准摩尔熵变和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时,都利用了黑斯定律,求解的方法也相同,因此教师在讲授时重点讲解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让学生自我完成并将讲解标准摩尔熵变和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计算的内容,加深学生对黑斯定律、状态函数的理解,教师则重点强调计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通过这一方法,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可将最新的本领域的研究成果以论文报告的形式给同学作介绍或者对于一些章节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小专题实验研究和小论文的设计。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培养应用能力。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3.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由于多媒体集文字、图表、动画、声音于一体,可以刺激学生感官系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拓宽教学内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进度。如在讲授晶体结构时,我们利用晶体结构教具模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晶型结构的特点。再如在讲授杂化轨道、原子轨道空间伸展方向等时,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直观简洁,学生容易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建设了无机化学教学网站,吸引了学生进行网上无机化学学习,使网络上的在线学习、在线测试与在线答疑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是,考虑到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速度过快,部分学生的思维速度跟不上,某些无机化学内容单纯用课件讲课效果较差等问题,我们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辅助于传统教学手段。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章节,如氢和稀有气体、金属通论、p区金属等内容,采用“学生自学,教师概括总结”或“讨论课”的形式进行。对公式推导、计算举例仍然应用板书、讲解的传统方式进行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收效。因此,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加强自学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十一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给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探求真理的方法比获得真理更加重要”已成共识。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无机化学的教学,由于在教材上涉及面较广,而在课时分配上又不可能像中学一样做到面面俱到,这样就容易出现教不胜教的局面。指导学生自学,不仅是无机化学教学活动的必要手段,而且对高职学生在大学阶段甚至将来整个的学习过程,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学生自学的方法,使他们尝试到“发现”的乐趣,体会到自己学习能力上质的飞跃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3篇

    高等师范院校在大一开设的无机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之所以把他安排在大一阶段进行是与化学发展的历史分不开的.化学在1661年Boyle提出元素的定义到1803年道尔顿的原子说,再到1889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大都围绕无机化学展开的.化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规律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的,因此说无机化学是化学科学的基础.无机物包括了元素周期表除了碳的有机物以外的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其研究内容极其广泛.另外,中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大都是无机化学,只在高中阶段学习了一些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有人做过统计,高师无机化学教学内容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占了百分之九十,在高中课程中占了百分之七十五,因此,大学无机化学在内容上包含了中学化学的大部分知识.这种知识上的内在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定义的扩展大学化学在概念上的定义与中学相比更加严密,内涵更加丰富.比如在物质结构中对分子的定义,中学阶段认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而无机化学则定义为“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前提下,物质分割的极限”如离子是带电的分子,原子包括单原子分子.这就拓展了概念的外延,更进一步体现了科学的严密性;再比如对酸碱的定义,中学化学关于酸碱的定义是Arrhonius于1887年提出的,认为“凡能在水中电离出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物质为酸,能在水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为碱”.而在大学无机化学中,则扩展到非水溶液里酸碱的定义,像Brnested-Lowry的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的物质称为碱,如NH4+———H++NH3,NH4+为酸,同理NH3为碱.像H2PO4-、HPO42-、HC03-、HS-则成为两性物质,因为他们既可以给出H+也可以接受H+;Lewis提出的电子理论从另一个角度定义了酸碱,认为“:凡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是碱,凡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是酸”.如H++NH3———NH4+;BF3+F-———BF4-Cu2++4NH3———Cu(NH3)42-即NH3、F-为碱,则H+、BF3、Cu2+为酸.这些定义的扩展,体现了人们从不同角度研究物质的结果,象Arrhenius酸碱电离理论和Brnested-Lowry的质子理论可用于讨论在水溶液中的酸碱问题.在讨论非水体系的酸碱时使用Brnested-Lowry的质子理论.而Lewis的电子理论则常用来讨论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中的问题.

    1.2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内容延伸及扩展在中学阶段所学习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基础上,大学化学无论在知识容量上还是在深度和广度上,较中学化学都有所增加.大学无机化学在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基础上按价电子排布的特点分区进行讨论,如S、P、d、dS区,还对副族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更完善地讨论了周期表所包含元素的性质及其特点..同时,大学无机化学充分体现了无机化学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和新成果,而且还更进一步体现了结构、性质以及用途的辩证关系.

    1.3理论上进一步深化无机化学在理论教学上是对中学化学的进一步深化,并且有本质上的突破.如“化学热力学初步”是对高中一年级化学中“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进一步深化,并从热力学角度讨论一个化学反应发生的理论依据;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对中学化学平衡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从理论上进一步讨论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内在原因;氧化还原反应则从电极电势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根本原因;物质结构理论在初步介绍了原子的组成和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用量子理论详细地探讨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并用原子轨道和分子轨道理论进一步探究了元素原子结合的规律.

    2中学生与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由于人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的过程性,使得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中学生年龄大都处于十五、六岁,是生理及心理发展的高峰期,通常称为青年初期.而大学生年龄大都处于二十一、二岁,生理及心理的发展大都趋于成熟,是青年中期.这种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导致大学生与中学生认知能力上的差别,表现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几个方面.

    2.1注意的稳定性和注意的广度不同心理学认为“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由于大学生较中学生对目的和意义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加之知识经验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其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更长,或者说注意的稳定性更好.据研究,中学生的注意持续二十五分钟左右,而大学生注意持续的时间可以达到一百六十分钟以上.这种持续的注意力,一般来说,更有利于对问题的解决.在注意的广度上,中学生的注意范围较小,不善于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不能有开阔的思路和灵活性.

    2.2观察与思维的结合程度及观察目的明确性的差别观察都是有目的的观察,而且这种与思维相联系的有目的的观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更容易透过事物的现象以发现其本质.中学生进入大学后,一方面更加主动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行研究和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另一方面,在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除了以专业的角度观察事物外,更易用与专业思维结合的观察来发现事物的本质.这种以较高的学习动机和意志力为基础的观察,使观察具有准确性和深刻性等特点.显然,大学生在观察力方面与中学生相比有较大的发展.

    2.3记忆的方式不同“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提取”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即人脑是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记”是对外界信息的保存“,忆”是对信息的提取.心理学认为记忆有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词语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人的记忆是多种记忆方式并存的,据研究,人类的记忆都是从形象记忆开始的,而中学生更倾向于形象记忆.经过形象记忆发展了形象思维,丰富了人的直接经验.而大学生已发展到以逻辑记忆为主,这种逻辑记忆是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它通过对概念、定理等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而获得的.而这种逻辑记忆是形成认知结构的关键.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人认识活动的基础,它是递近的、多层次的、由低级向高级水平发展的.这种结构不是知识片断杂乱无章的排列,它是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的,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等特点.

    2.4思维方式不同思维是人脑对现实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加工形式,它以内隐的或外显的动作或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思维的形式有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词的思维—即推理思维.思维是通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过程实现的.在中学阶段,抽象思维或词的逻辑思维得到很大的发展,但这些思维是以直观、具体的实物或实物形象为基础的.到了高中,学生分析、概括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运用概念、理论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有了较大的突破,但由于中学阶段知识、概念准备得不充分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使得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还有较大的发展.大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这就为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了有利的条件.首先,专业发展进一步为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科技社会的发展,大学以更加开放的形式接受新事物和信息交流,从而也影响了学生思维方式、方法,使他们以更加广阔的眼光看待社会和自然界的问题,使他们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有了一定的发展.其次,由于大学里注重人文精神培养和较为相对自由的教育方式,使得大学生的思维更具有一定的批判性,相对于中学生他们更具有一些批判精神,更注重独立思考以及注重通过实践来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而不是盲听盲从.正是由于这种批判的精神和致力于实践的活动,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总之,大学生的思维发展较中学生既有广度和深度的区别也有质的不同.

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独立学院;无机化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35-02

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依据独立学院生源特点和学生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规范教学工作,加强教学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创新办学形式,其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对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以应用为目的,以生产应用的技术所需的基础理论为主,同时也要使学生对技术基础理论领域的新发展有一定的了解。[2]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全面改革。无机化学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老师面对的是刚刚步入大学、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仍然停留在中学阶段的大一新生,同时还要面对无机化学内容多课时少的压力,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针对无机化学自身特点以及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我们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

一、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完成教材配套

教材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独立学院在成立之初,师资主要来自母体高校(一般为“985”或“211”高校),在授课时多数选用自己在母体高校使用多年的经典教材,其内容理论性较强,与独立学院生源的基础不相适应。有时会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删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在学院资助下,与科学出版社携手编辑出版了自己的教材。新教材主要突出体现以下几点:第一,注重细节,夯实基础。由于独立学院生源基础薄弱,使用传统的研究型本科生教材,在理解教材内容上有困难。为此,在深度上删繁就简,降低起点和难度,减小坡度,重点内容力求详细,真正做到了清晰、易懂,可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进行学习。第二,加强针对性,注重实用性。根据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目标,教学内容应该精选素材,加强针对性,注重实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在选材上突出与生命科学、药学、环保技术、材料科学等相联系的知识,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增加案例教学,使其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介绍元素化学时注意基础理论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各章节中的应用与渗透,并对物质的某些性质规律加以适当的总结;注意渗透工程意识,不仅介绍重要无机物的实验室制法,还适当介绍工业制法(生产);注重介绍元素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第三,合理编排,控制教材于合适的篇幅。注意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精简繁多而复杂的数学推导,只讲述一些重要结论及其运用,做到“简明”而不弱化基本理论,使教材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如删去了溶液依数性的定量描述、强电解质(离子强度、活度、活度系数)、理论性较强的原子结构中核外电子的描述如坐标变换和分离变量等、分子轨道理论、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电势-pH图、自由焓―氧化态图等。为节省版面,重新整合了四大平衡,将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合平衡作为平衡常数的应用,即水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列入到化学平衡一章介绍,不单列章节,同时降低计算题难度。思考题、应用题的选择以全面掌握课堂学习内容为原则,体现教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以学生为主体,分层次教学。独立学院的生源总体来讲,基础差一些,有少数学生基础很好,有的甚至是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学生,有可能高考发挥失常,所以教学不能搞一刀切,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将学生分为应用型和研究型两大类。对于应用型学生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弱化理论的推导,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元素化学教学中,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与环境、生产、生活的联系。对于研究型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注意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开拓学生眼界,适当开设与无机化学课程相关的选修课,对于考研深造的同学显得尤为重要。以我院应用化学毕业生为例,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考研率在16%左右。

2.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全面提高听课效率。随着高水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不断涌现,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成为授课方式的主流或者全部。较之传统的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直观形象,能提供感性材料,使学生如临其境,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即节约了课时,又增加了课堂信息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4]。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宜使用多媒体演示。对于无机化学课程来讲,物质结构部分尽量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抽象的微观世界形象化,是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对于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尽量使用板书,尤其是定律、公式需要板书推演,学生跟得上,记得牢。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MOOC、爱课程、网易大学公开课、国家精品课等优质资源为代表的网络课程正对传统教学方法产生巨大冲击。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仍然有很大挑战。多数学生面对庞大的网络资源不知如何下手,有的是走马观花式学习一下,缺乏系统学习,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有些精品课程点击率极低。主要原因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上课时需要教师正确引导,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课程,适当把一些优质课程的学习当作课外作业。

三、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重视实践教学

1.优化实验内容,做到事半功倍。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教学倍受重视。对于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教学中显得更加重要。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仍然按照基本实验、综合实验、设计与研究型实验三个递进式层次的实验教学设课。在实验题目的安排上尽量与理论课同步,基本实验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安全知识,是重中之重,学会保护自己;训练学生规范操作,强调规范性;熟练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术。综合型实验的教学目的是促使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重点加强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突出综合性和应用性,通过系统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仅“会做”,更会思考。设计、研究型实验的主要任务是活跃学生的学术思维,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素养。选题涉及化学和材料等学科,带有一定的科研性质[4]。

2.科学指导实验,增强动手能力。在上实验课程之前,所有实验指导教师均由实验组长带头认真做准备实验,强调实验中注意的问题和让学生明白从实验中收获什么。强调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尽量避免“照方抓药”的实验模式。在实验课之前,教师只对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实验过程中教师全程指导。在实验结束之后,对实验进行总结。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实验的积极性。

3.科学合理的实验成绩考评体系。改变传统的考试方法,创立新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学生的实验考核结果要真实地反映学生实验水平及能力的高低,合理公正的考评方法既有利于教学管理,又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5]。笔者认为,独立学院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成绩的考评体系包括实验习惯、预习报告、操作规范、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成绩五部分组成,要适当增加平时成绩在总评中所占的比重,对那些操作认真,作业规范的同学要予以充分肯定。具体分值比例见下表1: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迄今为止,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我国有300多家独立学院,且规模在不断扩大,势必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独立学院中开理工科专业,尤其是化工类专业相对较少,因此在独立学院中办好属于自己特色的化工专业仍然存在一定挑战。但是,我们坚信,只要牢牢把握住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无机化学课程改革正是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大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改革效果,同时对其他课程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廷正.民办院校本科学生培养目标定位探讨[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7,5(4).

[2]杨本宏,张霞,姚李,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池州学院学报,2012,26(6).

第5篇

关键词:高中教学;有机化学教学;教学策略

部分学生由于对高中有机化学没有掌握到学习要领,因此对化学知识吸收能力不强、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出现知识拖欠情况,逐渐跟不上课堂进度,进而陷入学困境地。针对这一问题,高中化学教师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是本文中笔者所要重点提出与研究的。

1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教学的最佳时机

对于任何学习科目而言,良好的学习兴趣都是其能够主动投身到学习过程当中,在课堂上完全跟随教师的思维而展开学习和理解活动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所以教师在展开有机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兴趣点,选择更加符合高中生心理特征、思想特点以及兴趣爱好表现的教学时机,在课堂上引入新内容、新观点以及教学重点等。由于化学本身是与现实生活、人类生活科技进步、乃至于人体机能构造都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这样一种关联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例如,整个高中化学教材的设置,其内容划分为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两大版块,当无机化学的学习结束之后,学生随即而来接触到的就是有机化学,这个时候就有可能因为接触到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而感到好奇和兴奋,这本身就是一个兴趣拔高点,也是教师可以用来把握教学的第一个最佳时期。

2处理好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过渡与衔接

高中有机化学部分的教材内容涉及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必修板块和选修板块。相对而言,前者是内置于“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部分展开的较为笼统的介绍,而后者则是相对独立的教学板块,有非常详尽的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与模块设置。鉴于此,教师在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时,就需要充分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之间的有效衔接,使学生产生良好的过渡和缓冲心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下述两方面内容:首先,时刻把握化学课程学习的主题与精髓,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同时这也是有关有机化学学习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在解决诸多有关该系列内容的题目当中会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指的是学生必须充分认知和理解“官能团”在有机化学学习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和所扮演的角色,在通过必修课程模块当中理解和掌握到一定有机化学代表物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官能团”的一致性,由代表性物质引申出一系列具有相似性或关联性的物质,例如从甲烷到乙烷,甲醛到乙醛,甲醇到乙醇的过渡;或者由乙醇过渡到一半醇类化合物和其它经济基化合物等,实现从个性到共性的推论。其次,充分认知和理解自然科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归纳、演绎和类比推理”。例如在学习脂肪烃这一章节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充分采用“复习再现、迁移提高”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首先通过演示甲烷、乙烯等有机化学物质的立体模型,通过复习、总结出个性特点和结构规律;然后通过学习迁移,根据有机化学学习的关键点“结构决定性质”,进一步的出所有有关烷烃、烯烃的结构化学式的表达方法、结构特点以及其性质表现。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手动的观察过程中,能够更为清晰和直观到感受到有机化学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从而在由手到眼、再到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的思维判断能力和类比迁移能力。

3利用多媒体或其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辅助教学

有机化学当中所涉及到的物质大多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特征,其内部空间排列、次序以及不同元素之间的组合关系都呈现着非常明显的特殊性,会为学生理解和充分认知这一章节与该系列内容的知识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各类辅教学资源(挂图、视频影像、立体模型等)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引入各类现代化的辅教学设备,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有机体的空间构型、元素比例、结构排列以及同分异构等问题产生非常直观的认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关联性,从而起到加深学生学习效果与理解力、记忆力的作用。

4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者而言,在教材设置促使其必须有传统无机化学转向有机化学进行过渡时,会出现思维上和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其不仅表现在解题过程和理解问题中出现的“不适应”,也表现在课堂上传统的思维模式却没有办法接受全新的知识讲解过程,事实上这些都是由有机化学这一全新知识模块其独有的特点所造成的。相对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从整体课程的设置以及内容的排不上来说,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记忆点都比较少,需要强行理解的部分也不多。但是由于有机化学本身是“结构至上”的一系列内容,因此多样的组合导致了多样的变化,也导致了学科的复杂性,这就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出现了不小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在这样一种局面下,学生就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不断提升自我的思维判断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展开有机化学的学习。

5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是整个高中化学进程中的关键点与难点。对于化学教师而言,为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教学的最佳时机;处理好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利用多媒体或其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克服对于有机化学学习的困境,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对知识理解和内容吸收的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周莉.新课改下有机化学教学有效性分析[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3,20(12):65-66.

第6篇

1、生物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植物组织培养、生化分离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

3、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4、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功能与重大生命活动,生物体的结构与功 能及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关键词:技能为核心;医学高职高专;化学实验课;新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131-02

高职高专医学类化学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是药学、检验专业必修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对药学、检验专业操作技能的形成影响极大。

近年来,高职高专医学类课程改革以后,相关专业的化学类课程的总时数明显下降,化学实验课时也相应下降;此外,高考制度改革后,化学已不是必考模块,学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实验动手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上述两个因素使医学高职高专的化学课程的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化学实验教学如何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化学实验教学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1)实验课程体系不合理。药学、检验专业的基础化学(包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课程先后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实验教学主要是依据理论教学进度开设,即紧接在相关理论内容的后面开设,这种沿袭本科的教学模式,特点是“重理论,轻实践”。三门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都是孤立的,自成体系,学科之间缺少联系,内容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如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都安排了溶液的配制、酸度计的使用等。以验证性、基础性实验为主,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实验体系,综合性实验少,设计性实验几乎没有,化学实验教学不能很好地反映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联系。(2)考核办法单一。教师仅凭每次实验报告成绩的平均值作为学生的实验成绩,没有过程性评价体系。(3)实验室以课程划分。“单一课程、单一实验室、单人管理”的模式,功能单一,设备重复投资,资源利用效率和投资效益不高。

因此,要打破学科界限,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以职业素质与技能为核心,整合、构建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将药学专业三部分化学实验整合重组成一门独立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其课程体系完整,内容紧凑、连贯、合理。整合的意义如下:(1)符合学科综合化的发展趋势。(2)避免简单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3)强化实验教学的地位与作用。(4)由于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考核制度,可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5)有助于加强与专业课程相关实验教学的联系,有助于职业素质的养成。

如何构建以技能为核心的医学高职高专化学实验课教学新体系?笔者认为需开展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设计新的化学实践教学大纲,优化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 根据药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与化学的新发展,结合各专业具体情况,应以模块设计为切入点,整合原来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包括仪器分析)实验的相关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分为一般的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和设计实验模块三部分(见图1)。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化学综合实验技能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联系,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实验讲义,提供较为完整的、系统性的、可操作的实验教学方案。改变过去各学科实验教学孤立的教学模式,对化学课程的实践进行改革,使之形成系统,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健全实验考核制度,建立形成性、过程性评价体系,保障实验教学质量 改变以往重视结果,忽视过程,方式单一,不能科学全面反映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方式,构建新的实验成绩评价体系,化学实验成绩应单独作为一门考试课。新的化学实验课程由传统的三门实验课结合而成,各模块的实验操作要求上有所差别。所以,在教学完成一个模块时,应安排一个考查实验,检查学生的实验掌握情况,并进行阶段性小结。将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把各时段、各种形式(学生预习、课堂提问、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实验考核等)的考核结果加权汇总作为最终的评分,以实现形成性、过程性考核。课程结束时,进行考试总结。

采用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加强实验室统一管理 在实验教学中,可穿插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以打破过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再加教师演示等比较单调的传统的实验讲解教学模式,使传统与现代的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大大增强实验教学效果。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增大授课容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制作的动画演示不仅可生动形象地演示标准规范的实验操作,反复强调不同操作技能考核点的细微之处,而且,对那些危险性大、污染性高的实验也可用动画演示其过程,以突破实验条件的局限。这时,教师还可以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宣传注重绿色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按三大模块重新组建新模块实验室:将现有的几个实验室整合为一个化学实验中心,按三模块进行重组,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调配使用,避免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对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实验人员的培训、管理等工作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加强学科交叉,搞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既要注重纵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又要注重横向知识的相互渗透,使基础知识与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通过与各专业课协调,使开设的实验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需要。一些与专业课有关的基础化学实验也可以纳入到专业课实验中,如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熔点测定实验可放到专业课合成实验中去做,使学生在合成出化合物的同时,学习通过测定熔点来确定未知物的物理常数。这样可使专业课与基础课更好地衔接,既节省了实验课时,又节约了教学资源。

在构建新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过程中,应注意遵循的原则 (1)三门化学实验课程的整合并不是将原有内容进行拼合与叠加,而是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和融合,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学科之间互助互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2)内容选择以必需、应用、适用为原则,突出与专业联系密切的知识。例如,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就需要加强分析试验内容及产品质量检测与分析的内容,侧重定量分析与现代分析仪器使用等方面的技能,与专业课密切结合起来。(3)结合学生获取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强化实践技能训练。例如,药学专业要以药学检验工为导向,可以针对性地设立与化学技能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技能操作考核点(即强化分析天平、容量分析仪器的使用等),通过日常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基本职业技能训练,到专业课后期再经过短期集中强化,最终使学生获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4)注意结构合理、衔接自然、整体协调,形成优势集中的体系。(5)整合是一个过程,它会随着社会需求与学校教学改革不断地更新、充实其内容。

新的化学实验课教学体系的试行可以消除三大化学课程学科自成体系的影响,可以确立化学实验课的应有地位和作用,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细化考核标准,优化教学体系,重组、规范实验室,衔接基础课与专业课,可以大大提高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冶伟,刘翠娟.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7,6(2).

[2]杨金田.化学实验中心的构建与效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1(25).

[3]张娅,彭洪.深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J].实验室科学,2007(1).

[4]孙开进,陈瑜.高职院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化工,2009,36(6).

[5]周立亚,龚福忠,秦伟,等.基础化学实验课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148-150.

[6]刘元林,张增凤,韩仁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6):1-3.

第8篇

应用化学专业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结构化学基础、精细有机品化学、高分子化学、波谱分析、应用电化学、稀土化学、功能材料、化工原理、现代分离技术。

应用化学专业就业前景

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专业比较偏重于应用,主要是研究如何将当今化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成实用商品的应用型专业,所以,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行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就导致这个专业的学生就业面比较高,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

应用化学专业所学的知识也比较广泛,很多行业知识都有涉猎。所以毕业生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广泛的选择范围。像是一些化工企业,贸易公司和政府机关等相关部门,都非常需要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

当然,也有很多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会选择读研究生或是出国留学深造,这也是比较好的出路。女生学习这个专业,找工作会很不容易,化学对身体会出现一定的影响,所以,女生大多会选择考公务员或是当老师。而男生学习这个专业还是比较有前途的。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相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丁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石油、制药、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2 制药/生物工程;

3 新能源;

4 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5 环保;

6 原材料和加工;

7 检测,认证;

8 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研发工程师、化验员、化妆品研发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研发工程师;

2 化验员;

3 化妆品研发工程师;

4 销售工程师;

5 化工工程师技术员;

6 工艺工程师;

7 有机合成研究员;

第9篇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1]第一册32页有这样一个实验: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 Na2CO3和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只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倒入试管中,比较它们放出CO2的快慢。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Na2CO3和NaHC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但NaHCO3与稀盐酸的反应要比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剧烈得多。笔者认为该实验存在如下问题:

1 对这个实验的质疑

1.1 教材中没有指明稀盐酸的具体浓度

只要是稀盐酸就可以吗?浓度小于等于6mol/L的盐酸都是稀盐酸,笔者将6mol/L的稀盐酸同时加入Na2CO3和NaHCO3固体中,反应现象同样的剧烈,根本分辨不出Na2CO3和NaHCO3。笔者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只有浓度小于1mol/L的稀盐酸跟Na2CO3和NaHCO3反应才能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区分Na2CO3和NaHCO3。鲁科版化学新教材中把这个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定为0.5mol/L,应该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1.2 用等质量的Na2CO3、NaHCO3与等量盐酸反应比较速率科学吗?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不仅取决于物质的性质,还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0.3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028mol,0.3g NaHCO3的物质的量为0.0036mol,加入3mL稀盐酸后,如果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93mol/L,Na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由此NaHCO3与等量盐酸反应来比较反应速率是不科学的。

1.3 通过产生气体的量比较反应速率科学吗?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盐酸浓度为1mol/L(该浓度可以根据与盐酸的反应现象区分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0.0028mol 1mol/L×0.003L

0.0036mol 1mol/L×0.003L

nHCl

上述两个反应盐酸的量都是不足的,产生气体的量应该由盐酸的量来计算,而盐酸的量是相同的,因此在不考虑误差的情况下,气球胀得应该是一样大的。若盐酸是足量的,NaHCO3比Na2CO3产生的CO2气体多,是因为等质量的Na2CO3物质的量比NaHCO3物质的量小,跟反应速率是没有关系的,所以用产生气体的量来比较反应速率也是不科学的。

2 Na2CO3和NaHCO3与20mL 6mol/L盐酸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测定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Na2CO3和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的热效应是明显不同的,Na2CO3与稀盐酸反应有明显的放热现象,而NaHCO3与稀盐酸反应有明显的吸热现象,关于这一点有关资料也提到了,但是未见有对其热效应进行系统定量研究的,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来证明二者与稀盐酸反应的热效应不同:分别取两只试管,加入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通过滴液漏斗以相同的速率滴加20mL 6mol/L盐酸,由温度计的温度变化比较二者热效应的不同。实验装置如上:

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相同质量的Na2CO3、NaHCO3与20mL 6mol/L

盐酸反应的温度变化(室温15℃)

(20mL 6mol/L盐酸与6g Na2CO3、NaHCO3反应都是足量)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物质量的逐渐增加,反应后溶液的温度变化逐渐明显;这能不能就说明Na2CO3与稀盐酸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而NaHCO3与稀盐酸反应就是一个吸热过程呢?有没有可能是固体溶于水的热效应呢?于是又做了如下对照实验:分别将同样质量的Na2CO3、NaHCO3固体溶于20mL的水中,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实验结果见表2:

表2相同质量Na2CO3、NaHCO3溶于水的温度变化

(注:20℃时,NaHCO3的溶解度为9.6g/100g水,随着温度的降低NaHCO3的溶解度逐渐减小,故15℃时,3g NaHCO3溶于20mL水后即形成了饱和溶液,再增加NaHCO3的质量,溶液温度不再变化)

表3几种物质标准状况下的生成焓(数据来源于[2])

根据公式:rH m=Σ(fH m (产物))-Σ(fH m (反应物))

反应①rH m, 298=[2×(-239.66)+(-285.83)+(-393.51)]-[(-1130.68)+2×0]=-27.98KJ/mol(rHm

反应② rHm,298=[(-239.66)+(-285.83)+ (-393.51)]-[(-947.7)+0]=28.7KJ/mol(rHm >0, 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3 鉴别Na2CO3和NaHCO3的方法

基于以上的实验及分析,笔者提出了鉴别Na2CO3和NaHCO3的方法:在两只小烧杯中,各加入9mL 6mol/L盐酸,分别向其中加入3g Na2CO3、NaHCO3固体,迅速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经滴有6滴水的玻璃片上,随着反应的进行,由于NaHCO3与稀盐酸反应吸收热量而使玻璃片上的水结冰,从而将玻璃片与小烧杯粘在一起,Na2CO3与稀盐酸反应则使烧杯发烫。(实验时的室温为23℃)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2.

[2]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上册[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429-430.

第10篇

关键词 化工专业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ZHANG Zhengguang, LI Deyi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training target, materi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emical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ntroduction and the graduates employment, clear learning objective to play a certain role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Freshmen to adapt to the new school environment.

Key words chemical engineering;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employment

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2014级新生马上就要入学了,新生可能在思考诸多问题。我们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供新生参考。(1)通过四年大学学习后同学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2)化工专业开设那些课程?(3)同学们毕业后就业前景怎样?

首先谈谈通过四年大学学习后同学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总而言之,对同学们的培养目标是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化工工程师。工程师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按职称(资格)高低,分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中级),助理工程师(初级)。一般来讲,要把同学们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具备系统、扎实的化工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宽广的专业面知识,具有一定的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和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一定的市场认知和开拓能力,良好的外语及信息获取能力,能够胜任化工、石油、能源、环保、医药、食品及劳动安全等部门的工程、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与培养目标相应,需要开设哪些化工专业课程呢?下面对它们作简略介绍。

“体育”课程的作用是促进同学们身心发展,增强体质,并对同学们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同学们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军事理论”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课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军事训练”是借助军事化训练,培养同学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毅力、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百折不挠、打不烂拖不垮的铁血精神,对待生活持正确态度,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成长能力,并有助于同学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形成。

“形势与政策”是促进同学们用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动向,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内容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等。)是对中学英语的深化,有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

“基本原理”是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对于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及将来的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讲述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使同学们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成才目标;使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理解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努力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述近、现代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探索国家出路,改革浪潮中的大,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努力奋斗,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等内容。使同学们不忘国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构筑中华民族复兴梦。

“大学生就业指导”包括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指导、技术指导、法律指导、创业指导、就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岗前指导等内容,为同学们将来就业指明方向。

“创业基础”为同学们指明创业之路,为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为同学们将来自主创业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以微型计算机为基础,主要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Word 2003、Excel 2003、PowerPoint 2003、Office 2010、网络基础、Photoshop、Flash、FrontPage 2003和Access 2003等,同时还概要介绍了Windows 7和DOS等内容。主要训练同学们在计算机应用中非程序设计部分的操作能力,培养同学们的计算机文化素养。

“计算机语言C”广泛应用于基础软件、桌面系统、网络通信、音频视频、游戏娱乐等诸多领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C/C++技术在3G网络通信(移动网络、互联网、Zigbee等专用网络)、多媒体处理、智能识别等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发展。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及“有机化学”都是同学们在中学已经涉及的课程,其研究对象不变,但是,内容却大大拓宽和加深了,研究手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物理化学”是一门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物质系统化学行为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可谓近代化学的原理根基。

“能源化工”是对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加工和有效利用。一次能源指从自然界获得可直接应用的热能或动力,通常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及水能、热能等。二次能源指从一次能源经过各种化工过程制得的使用价值更高的燃料,例如,由石油炼制得到的汽油、柴油、重油等。本课程讲述通过改进化工生产工艺,可以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高分子物理化学”是以高分子链为中心内容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天然的和合成的高聚物在聚合过程中所生成的高分子链的分子量分布,链结构的序列分布,支化、交联、降解和其他化学反应过程的链结构理论分析,分子链的构象统计,稀溶液性质,溶液理论等内容。

“现代化工概论”使同学们学习和了解现代化工概貌及其工程与技术基础知识,化工各领域的基础知识、典型生产过程及发展的方向等,同时结合新世纪化工面临的挑战阐述了传统化工向绿色化、精细化、高科技化的现代化工的发展趋势。

“化工分离工程”讲述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或中间产物或粗产品等混合物的分离,利用被分离组分间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采用机械分离工程方法或传质分离工程方法将混合物分离开来。

“化工传递过程”着重阐述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实质和规律,以及传递过程中强度量分布和传递速率。

“化工过程模拟”主要介绍化工过程模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重点讲述主要化工单元过程的计算。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的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比较特殊的仪器,采用几十种分析方法,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形态分析。同学们将学习多种分析方法的原理、操作及应用于化工生产中的许多物理量的测量。

“化工过程设计及开发“是研究如何进行化工产品开发。化工产品开发是新的化工产品或新的化工工艺经过实验室研究、放大试验到工业化生产的全过程。课程涉及合成、工艺、工程、设备、控制、经济及环保等多种学科知识,是从学习化工专业知识到应用知识的桥梁。通过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新的化工产品开发的过程和开发的方法。

“化工热力学”是热力学化学工程领域的一门学科,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第二定律出发,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和有效利用以及研究变化过程达到平衡的理论极限、条件或状态,是化工过程开发、设计和生产的理论依据和有力的工具。

“化工系统工程“是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某个系统,谋求该系统的整体优化,即合理确定和控制系统各个组成部分输入、输出状态,使得反映系统效益的某种定量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这种体现系统整体目标的函数称为目标函数。例如进行某个化工装置的最优设计时,通常选用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作为目标函数,以寻求总费用最小的设计方案。

“化学反应工程”是以工业反应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反应技术的开发、反应过程的优化和反应器设计为主要目的的一门新兴工程学科。

第11篇

你适合学习材料专业吗?

材料学包罗万象,是国内外各行各业发展都离不开的一门基础而重要的学科。目前据相关专家分析,我国在材料成型设计方面的人才缺口在20万~30万之间,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成了“抢手货”。目前我国整个材料行业都缺少高精尖人才,人才缺失问题已经成了众多企业发展的桎梏。

材料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如此的迫切,那么也可以想象材料学的就业趋势非常好,想要进入材料行业的学生也很多,那什么性格的人适合进入材料学院呢?笔者列出了如下的性格需求度表格,同学们不妨参考一下。

概述:材料学究竟是什么

材料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涵盖的范围很广,子学科多。所以想要回答“材料学究竟学什么”这一问题很难。总的来说,材料学就是研究材料结构、性质和性能,以制造出更好的材料或更好地使用材料的学科。

材料学具体分为三个大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因此,大部分高校会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下又分出几个方向,针对性地学习这三大类的知识,并且它还与其他一些工程科学相重叠,因此在各大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都有若干分支。

从这三大类可以看出,材料学是典型的工科专业,课程安排和其他工科专业大同小异。大学一、二年级会安排基础科目的学习,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大学英语、C语言、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电子电工学这样与材料生产设备相关的课程:到了大三大四,则会偏重专业课,比如材料物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力学等,都是必须要学习的。

材料学由于应用广泛。在众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学生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冶金、机械、汽车、电子、信息、交通、化工和建筑等工业企业以及相关科研单位工作。学校不同,学科方向不同,就业的去向也不一样,比如以研究钢铁为主的材料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去的都是加工为主的企业,比如钢铁厂、汽车厂。

总体而言,材料学是比较基础的学科,光是大学四年学不到特别专业的知识。所以很多同学会选择考研深造,这个时候,不妨选择一个前沿的并且热门的方向,比如先进陶瓷、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等。

核心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从本世纪中叶。高分子材料逐渐登上了材料王国中的宝座。据2011年的最新统计,我国高分子材料的体积产量已经超过其他各类材料,塑料的体积产量已经超过钢铁体积产量,合成纤维的生产也超过全部有色金属的总产量,这说明我国已经跨进了高分子材料时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建立可以说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从“高分子”三个字,就知道这个专业需要用到化学方面的很多知识,在大多数院校中,都开设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而且根据各个学校的侧重点不一样,有机化学、量子化学、结晶化学和热力学、固体物理学、结晶学、统计物理学、聚合物流变学、高分子材料学、塑料成型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模具材料及制造等课程也都是需要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理解高分子材料中的许多物理现象。系统学习高分子物理学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你只希望念完本科就毕业工作,高分子材料专业是个很不错的专业,因为它的就业市场很大。

新兴专业:生物功能材料

国家将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科学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领域,而生物材料学作为一门只有十年历史的新专业、站在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前沿的交叉学科,更是优先发展的重点。

生物功能材料专业是培养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材料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生物材料的制备、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的综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不过很多人会纳闷,生物材料到底拿来做什么呢?作用到底体现在哪里呢?答案很简单—它们最常出现在牙科和整形外科。假牙、补牙材料、人造骨、人造关节都是生物材料的一种。例如为防止骨折,关节等部位要承担体重的3—6倍的重量,而且一年要承受近200万次重复荷重,因此要求人造的关节材料有优良的对生物适应性、疲劳强度和耐磨性等。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继续升学和出国深造的前景广阔。可从事与生物材料、医药等领域相关的管理、产品研究开发、市场销售、贸易等方面的工作。

院校推荐

到目前为止,我国设有材料类专业的高校有400多所,这400多所院校有自己的特色,因此,这些院校在学生的培养上也会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注重学生的基础,下设了五个方向:材料物理与化学、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电子材料。不过在本科阶段,五个方向的课程都大致相同。

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强势的学科,偏重钢铁材料研究,软硬件设备足以让冶金专业以外的学生眼红。学校名师荟萃,科研实力强,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都可跟老师进实验室做科研。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材料学院则始终围绕“高端”两字,紧密围绕国防尖端技术发展需要的新型材料、新型材料的精密和特种加工技术设置课程与内容。

北京化工大学的材料学是国家的重点学科,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传统强项,碳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防护学科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第12篇

关键词 应用化学技术;精品课程;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6-0056-03

应用化学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生物技术与应用等专业学生必修的首门职业基础课程,处在课程体系中基本技能训练阶段;由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整合而成,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课程组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应用化学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通过建设教学团队、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价、完善实训基地等,全方位打造应用化学技术课程,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

1 “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建设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一流的教师队伍中要有名师做领头人,更要有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能有后劲。

制定与完善师资培养制度 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定出台“教学团队管理办法”“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办法”“教师下企业锻炼管理办法”“教师外出培训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为全面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提供了保障。

提升教师职教水平和能力 邀请国内知名职教专家到校进行职业理念讲授和指导,使教师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开展说课比赛、公开课、指导学生技能大赛等,提高教师执教能力。专门邀请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团队对全院专任教师进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进行培训等。

课程组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学习,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大力支持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2009年至今,共有2人获得硕士学位,还有1人在读,学历水平大大提高。

实行新教师培训和指导制度 对新教师要求参加学校和教育厅组织的教师岗前培训,并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没有教学经验的新教师必须跟班听课;取得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方能承担课程教学任务。

课程组的年轻教师分别安排到应用化学技术实训室、食品检测实训室、冷饮加工实训室和仪器分析实训室进行为期一年的锻炼,同时由课程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使其尽快适应高职教育的各项要求。

重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 课程组定期开展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相互听课、相互切磋;为青年教师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进行科研活动、参与科研课题,撰写论文,在科研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提升课程团队社会服务能力 课程组教师积极承担食品检验工及食品加工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发挥专业师资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解决技术问题。与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培训中心联合对全疆食品加工企业检验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培训,强化企业质量意识,提高检验人员的检验能力。在服务新疆区域经济建设的同时,锻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促进专兼职教师共同成长 课程组教师每年利用寒暑假到相关企业调研、下厂实践,了解企业发展现状,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及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专职教师从兼职教师处学习更多的食品生产、工艺控制和设备操作技能,兼职教师从专职教师处学习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双赢”的效果。

因此,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体,具备职业教育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教学经验,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稳定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课程教师团队共11人,包括1名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名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专任教师7人,兼职教师4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经过双师素质培训,获取食品检验高级技师4人,食品检验技师3人,自治区级食品检验高级考评员3人,自治区级质量督导员2人。职称结构合理,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2人。教师团队中硕士学位5人,学士6人,平均年龄34.5岁。

2 课程设计理念与内容的确立

一流的课程设计理念与课程内容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

设计理念的更新 在应用化学技术课程设计中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紧紧围绕新疆食品行业生产检验员、品控员的岗位能力,以中、高级职业资格“食品检验工”职业标准为准则,坚持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的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实施整体课程设计,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课程设计中将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项目与任务,借助实训引入相关的专业知识,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基本功训练,重点强化检验操作技能[1]。

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内容选取以必需为准、以够用为度,坚持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强调“能力重于知识”。在分析食品行业职业岗位群应具备的化学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对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进行整合、优化。打破传统的章节排序,将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使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将食品检验职业资格必备的能力镶嵌在教学项目中,形成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需求相适应的12个教学项目(包含29个工作任务)。

通过实训项目,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各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保障学生毕业后面向食品行业从事一线岗位必须具备的化学知识与技能[2]。

经过课程的整合、优化,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后,突出重点,充实、精选授课内容,可以解决应用化学技术课时数相对比较少、内容多的矛盾。

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先进性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志,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流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牢靠地掌握知识,而且渗透着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训练,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作用。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课程体系的调整、课程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向学生讲授的内容越来越多。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应用化学技术课程采用“项目教学与情境教学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和演示教学相结合、网络教学与师生互动相结合”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将课程教学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教学任务和项目,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和项目,设计相应的理论内容与实训项目,实施教学过程,从而做到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3]。

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教师的教学不是重在教,而是重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先进开放的教学手段应用

1)采用多媒体教学,使课程教学生动直观。课程组教师收集了大量应用化学技术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了丰富的应用化学技术教学课件,课件层次分明,图文并茂,简洁清晰,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2)提供教学资源、辅助网络课程,保障自主学习。应用化学技术课程已建网络教学平台,包括课程信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指导、课程资源等栏目,并定期更新和补充,供学生自学,同时利用学校QQ群、电子邮件等现代化的交流技术。所开发的网络教学资源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使教学收到实效。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才能形成学生的学习动机。课程组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增加直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4 考核与评价方式的改革

考核方法是教学改革的指挥棒,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手段。高职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应当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中心,以知识考核为参考,考核方法力求能够测出学生真实的水平[4]。

应用化学技术课程的考核评价按照项目进行,每个项目分为知识、技能与态度三部分,考核依据提交的成果、回答问题、作业、平常表现及小组互评的结果进行。

项目考核标准参照食品检验工的职业资格标准,项目考核和评价以设计的初步方案、实训操作、实训习惯、团队协作能力、实验原始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实训报告、项目总结等为依据,如图1所示。

5 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完善

一流的实验实训教学条件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保证。在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方面,坚持“先进性、实用性、体系化”建设原则,走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构建从基本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从生产性实训到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使实践教学条件在教学功能上形成体系化,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创造条件,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2008年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完成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扩建3个应用化学技术实训室、3个食品检测技术实训室、2个生化检测技术实训室;2009―2013年,依托国家级骨干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的重点建设,建成2个仪器分析实训室、1个光谱室,增加了常规仪器的台套数,充分保证学生在应用化学技术课程实训时的要求。

课程组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在校企合作企业的支持下,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资源,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期间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实训、顶岗实习,现场感受食品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体会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制度,强化纪律观念、职业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6 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效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长期的、系统的,2012年应用化学技术课程被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批准为校级精品课程,2014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经过课程组的建设,建立应用化学技术课程教学网站,内容丰富、界面新颖。学生、同行能充分利用网络获得课程资源,起到辐射示范作用,发挥了精品课程的带动作用。

课程组完成教学改革项目13项,发表教科研论文50篇,出版教材9本,承担科研课题11项、技术开发与服务培训20项,教学获奖12项。师资队伍建设日趋合理,提升了课程团队的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形成“项目教学设计与专业职业资格衔接”“课程评价多元化考核过程化”的课程特色。通过“做”实现“教与学”,易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将素质教育渗透于其中,开发学生职业能力拓展的潜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一渔终身享受。”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是授予学生“一渔”,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应用化学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郭焰,李阳,严玉玲,等.探索以模块和项目为导向的应用化学基础课程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97-98.

[2]郭焰,王鹏,申玉飞,等.探索高职食品检验基本操作课程建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7):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