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的特殊途径

德育的特殊途径

时间:2023-06-16 16:05: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的特殊途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的特殊途径

第1篇

一、从新奇着眼,争取主动

高考前最后一天,我神秘兮兮地要学生闭上眼睛:“我想送给你们一份礼物,可以吗?”当我悄悄地把精心准备的三层蛋糕推进教室的时候,学生惊呆而后尖叫。“感动自己,感动他人,分享成功”卡片上的十二个字让所有的学生忘记了所有关于高考的紧张。全班同学和所有科任老师在蛋糕前许下了我们最美的心愿后,互相拥抱。而后,大家饱吃了一顿,打了一场疯狂的蛋糕战,轻松地走向了高考战场。

我渴望见到孩子们在每一次活动中惊喜的表情,也渴望在活动中发现很多的无限可能。想要带领孩子们过上一种与众不同的幸福生活,得要在“新奇”二字上下功夫。活动创意无限,惊喜才会不断。

每一次活动,我都尽量挖空心思选择殊途同归的方法。开学第一天,我精心布置黑板,搬空了教室,以这样的方式迎接来自不同学校的新同学。没有正儿八经的自我介绍,没有如坐针毡的陌生感,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很快接受了新的班级,并背出了不少同学的名字。教室呆腻了,我们可以选择去操场、去户外;谈体会谈腻了,我们可以选择情景剧;情景剧表演腻了,我们可以选择团辅游戏;彼此腻了,我们可以邀请家长、科任老师,甚至是校外嘉宾;班主任组织腻了,我们一定可以选择全部交给孩子们。一次次活动,就像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班主任的工作也就赢得了主动。

二、从体验入手,导引行动

新班级开始,为了迅速增强班级凝聚力,于是,我组织了一场“风雨同行”的团体心理辅导游戏,大家模拟瘸子、瞎子、无手人、无腿人等,参与游戏和比赛。活动过程中笑声不断,状况不断。他们在这样一种真切的体验中明白了太多的道理:要互相帮助、要团结、要学会包容别人的缺点等。

你能体会到做妈妈的辛苦吗?你能体会生命孕育的过程吗?你懂得自己爱自己吗?“525(5月25日),我爱我”“520(5月20日),我爱你”,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妨试着带领学生和气球宝宝相伴一天。气球代表的就是我们自己,一个新的生命。在气球上写上祝福,那就是对自己的期望。试着将气球塞进衣服,像准妈妈那样,一天下来,什么都不用说,你就会明白很多的道理。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不知不觉中他们全部变成了故事主角,都在探索自我和排列自我中成长了,以至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收获最大的。通过交流分享,然后将体验内化到行动,就能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以集体点睛,赢得心动

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自豪的班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集体是成长的一个强大磁场,引导孩子们在自己的集体里找到共同成长的动力。

高三最后一个学期,我们班的墙报一直都没有换,那是因为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个“梦想”的板报。五十五个“唇齿相依”的几何图形上,承载了每一个同学和科任老师的梦想。这个温暖而充满力量的板报激励着每一个加油赶路的学子。最后几十天,我们在每一次语文课前演讲上,为每一位同学点亮他的梦想。

你觉得你能每天坚持预习吗?你觉得你可以每天背好五个单词吗?当我把这几天问题抛出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肯定地告诉我,这没有什么不可以!于是,我在同学们的跃跃欲试中提出了一项有意思的活动:任意选取一件事情坚持做一个月。一个月后,主题班会如期进行: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同学坚持了自己的坚持。于是,我趁机提出:是服输还是再挑战一次?几乎又是所有的同学都愿意再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证明自己。孩子们在同伴的监督和鼓励中,真正领略到了坚持路上的风光。

你是一个喜欢抱怨的人吗?你周围的人喜欢抱怨吗?你每天抱怨的次数有多少呢?你想改变你喜欢抱怨的习惯吗?一个紫手环,吊足了学生的胃口,21天不抱怨之旅隆重拉开序幕。全班每个人都带上一个紫手环,走在校园中,那绝对是最亮的一道风景线。孩子们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抱怨的习惯开始改变,幸福的集体正在形成。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集体的影响是深远的,与集体共成长,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第2篇

[关键词]就业能力;社会责任感;人际关系;心理素质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本是我国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把人口压力变成人力资源优势,实现我国高速、稳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大学生的增加并没有降低我国的人口压力,反而加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许多地方出现了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样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强,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

什么是就业能力呢?“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基本能力与特殊能力。”就业能力决不仅仅指专业技能,而是涵盖了更广泛的个人整体素质。它包括丰富的专业知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成熟的心理素质等。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难以一蹴而就。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品意识的泛化,知识价值观的功利取向与实用取向已成为当今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在就业压力下,他们热衷于考证、考级、考研,浮躁的学风在高校盛行。大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和不正确的择业观、书本知识和生产实践脱节、实践能力不强、情商教育的匮乏导致社会适应能力差,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许多高校为了学生的出路,往往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忽略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甚至把就业指导简单化为找工作的技巧,其育人功能逐渐弱化,沦为文凭的加工厂。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难以在竞争中表现自己的异质,缺乏不可替代性,导致目前人才市场上出现“有业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并存的情况。

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改变高校的育人模式,致力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高校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教育,更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以彰显人性、完善人格、实现和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从事人的工作,对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德育工作要勇于承担这个社会责任,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塑造大学生的个体人格。通过传导社会价值准则、行为规范,使大学生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把外在的社会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个人意识。

二、高校德育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也是一种自律意识,是个人对自己所提出的要求与对自身行为的约束。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是其人格素质的重要内容,反映个人的社会化和人格完善化的程度,一个人担当社会责任的状况与他的人格素质有着一种内在的、正向的关系。责任从完成某种社会要求或道德要求的角度说明人格,可以说一个人越是自愿地积极地担当社会责任,其人格素质就越健全。

因此,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责任心在事业上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认同。是否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已成为企业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当然也成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个体本位思想日趋强化,大学生对其个人价值、个人成就、个人需要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很多大学生只想让社会承认其个人价值、满足其个人需要、尊重其个人利益,却不愿对社会多作贡献。他们一方,面渴望集体对个人的关注与尊重,另一方面又缺乏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大学生的这种矛盾的思想行为使得社会无法对毕业生报以充分的信任。许多企业抱怨刚入职的大学生只问报酬、不讲贡献,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对于集体的事不闻不问,因此在招聘的时候越发小心谨慎,用各种方法来考察应聘者的责任感。但这种考察往往只是一时的,无法真正地全面地把握一个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使当代大学生普遍具备这样一种人格素质,因此,高校不能简单地只求学生顺利毕业找到工作,而应该将企业的信息反馈真正纳入到人才培养的计划中来,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

高校德育正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最佳途径。这就像弗洛姆所说的: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具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应起的作用的资格,也就是说,把他的个人个性塑造得极为接近社会个性,使他的欲望符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需要。高校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正确认识到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离不开社会,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社会又离不开个人,没有个人,社会就不能存在。就此而言,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如果大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有利于其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当然,这并不是要片面地追求社会价值,把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而是要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和谐地统一起来,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兼顾社会责任。有些大学生之所以淡化甚至缺乏社会责任感,就是因为他们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对立起来,认为如果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其个人价值的实现就必定会受到影响。其实,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的。大学生若能懂得这一道理,就会自觉地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便体现了高校德育的价值。

三、高校德育对学生人际关系的促进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一个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人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而是基于某种需要必然与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即人际关系。人们努力营造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在交往中获得真诚的友爱,满足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获得充实、愉快的精神生活。实践证明,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时,它会给人以愉快、充实、幸福、成功、欢乐,并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利于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而当人际关系紧张、失调时,它又会给人带来烦恼、痛苦、失望和忧伤,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各种人际关系是否协调对企业的兴衰成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只有企业内部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企业在管理层面上形成统一的意志,才能形成团体的力量,使决策得到最快速的执行。相反,如果员工之间缺乏信赖,相互猜忌,则必然导致企业内部块块分割、各自为阵,在工作上相互推诿,拒绝合作。”因此,与人沟通的能力、人际交往的技巧也是当今大学生就业所必备的能力之一。然而,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分溺爱与养尊处优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已经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缺乏爱心,集体观念淡薄,情绪易激动,缺少容忍、谦让、合作的品质,很容易使他们在生活中产生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其次,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有很多空余时间过度沉溺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中,却疏远了与现实生活中同学的交往。大学生沉迷网络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日渐成为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新阻碍。人际交往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了解一定的规律。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经验不足,欠缺沟通能力,这也是造成人际关系僵化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好坏不仅仅是依靠人际交往的技巧,更多的是凭借个人魅力和综合素质,包括思想觉悟、道德修养、性格个性、情绪情感、文化程度知识水平的各种能力等因素。”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可以培养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首先是协调式引导,即协调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个人与集体、单位与社会的复杂的利益关系。对于这些关系,光有行政和法律手段是不行的,还要有思想道德教育进行的调节、协商和对话,从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角度,比较从容地、缓和地解决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其次是沟通式引导,引导大学生学会与人沟通,让他人了解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对别人的思想行为报以理解和宽容,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最后是交流方式的引导,转变观念,克服封闭思想,积极与人交流,为自己的生活注入新的内容、方式、风格。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形成合作竞争、合理竞争的良好人际关系。通过这些方面的引导,大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完善自我,自然能造就出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对他们的就业有帮助,更能令他们终生受益。

四、高校德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形势的新变化,随着科技信息、人才竞争和全球化影响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着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考验,面临着就业、交友、生活等方面的挑战。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然而,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下一帆风顺地成长起来的,他们意志薄弱、个性脆弱,缺乏独立承受压力的心理能力,遇到挫折便束手无策、自暴自弃,甚至悲观绝望,产生逆反等不良心理。尤其是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由于学历不够、能力有限、观念偏差等原因而找不着工作,终日游走奔波。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更容易造成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甚至有人对生活和前途失去希望,认为学习和生活都没有意义,造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因此,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必须提高其心理素质。

第3篇

美育,顾名思义,是人们对美的一种认识,以及教育的过程。审美教育是个体在对自然、社会、艺术中的美的感知。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选择、判断,达到美的肯定和赞赏,对丑的否定和摒弃。从而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什么是美,懂得如何做好美育教育,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美呢?这里便涉及了一个审美的问题。

“美”是一个古老的字眼,早在人类初期,当人类刚开始懂得装饰和娱乐的时候,审美观念就随之产生了。高尔基在《审美教育问题》中说:“人,按其本质来说,就是艺术家,他无论如何处处力求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美。”随着当代人类审美因素的扩大,爱美、追求美、创造美成了人们爱人生、追求人生、创造美好生活的主旋律,成为人们心灵的呼唤。罗丹也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的事物”,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美,缺少美的生活就像沙漠里缺少绿洲一样枯燥无味,我们生活在美的世界里,在现实生活中有无数的美。工人劳动,农民春耕秋收,教师在培训桃李中桃灯夜战,学生在书山上勇于登攀,这里体现了人们生产劳动之美;那宏伟壮观的长江大桥,四通八达的公路,则体现了人类创造之美……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饱含着美,正如卢梭所说的“真正的美,是美在它本身能显示出奕奕的神采”。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游九华山时,不禁发出“奇峰一见惊魂魄”的感叹,感赞它是“造化的一尤物”。足见自然界的美有着向等巨大的感染力。如果说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的,那么艺术形象则是一株长青的“生命之树。”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世界上要是没有艺术灵光的照耀,那么,人类社会将永远为野蛮的黑暗所笼罩。所以说,哪儿有艺术,哪儿就有美!而一切艺术又都是逐渐地由需要和环境产生的,只有与人类关联的艺术才是最美的艺术。任何艺术,如果离开了人,离开了反映人,体现人的精神、智慧和理想等本质力量,将会变得黯然无光,最终为人类所抛弃。人是审美的主体,又是审美的客体。人们研究美,目的就是为了人的美,而美的本质是人类在勇动过程中所运用的愿望、智慧、力量等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化的体现。概括美学思想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主要有三大类型:一是美的主观论。认为美的本质在于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是主观的产物,由个人的主观审美感受意识观念决定和派生的;二是美的客观论。认为美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本质存在于客观事物身上;三是美的主客观统一论。认为只有主客观二者统一才产生美。

达尔文说过,“没有什么动物能够欣赏诸如夜晚的天空,美丽的山水那样的景色,或优美的音乐”。因为审美活动是人对大自然和动物本能的超越,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美感及其审美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和能力,这也是人类追求精神生活,加强审美修养的基础。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美,人类的审美趣味具有差异和共同性的特点,由于各人生活环境,经历以及受教育程度不同,因而人们的审美趣味具有一定的个性差异,同时,由于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由此产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为了更好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必须加强审美修养“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必须是一个具有艺术修养的人”(马克思)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修养的民族,在人类的审美实践中,加强审美修养的活动又称之为美育,包括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两方面。美育一词出现的比较晚,但人类美育实践活动早就开始了。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加强,美育活动变得更为成熟和自觉,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据越来越主要的地位。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便十分注重审美教育,当时他开设的教育科目“礼、乐、射、御、书、教”六艺中,“乐”就是相当于现在的艺术审美教育。到了近代,倡导美育的则是王国维和。王国维认为一个完全的人必须具备真善美之德,从而教育可分为智育、德育、美育三部分。而,不公从理论上对美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而且还付诸实践,开办了音乐、美术的专门学校,开设美学课程,还亲自授课,其美学思想和美育观点,对我国近代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具有重大影响。

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能陶冶人的情感,使人情感高尚,精神丰富,使人道德纯洁,灵魂高尚,激发人的创造能力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美育教育。

我们通常把美育教育看成是“情感教育”,它的任务主要是:

(一)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审美观应当是与人积极乐观、进取的精神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审美的客观标准就是看审美对象是否以感性的形式体现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本质力量。因此,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首要任务。

(二)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要欣赏美,提高人的审美修养,必须培养人高尚的情感,情感能推动人的意志和行动。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1、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即是审美感觉器官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审美的活动是审美主体经过情感体验等方式对审美客体的反映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审美器官的作用,正象绘画要通过视觉器官来感受一样,画家对图案、色彩的捕捉,都是通过艺术家对审美器官长期而严格的训练而产生的结果。

2、培养对美的欣赏能力。指人们对美的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评价能力,即对美的事物的形式内容及思想意义进行全体把握的审美评价能力。

3、培养对美的鉴别能力。一方面是对美丑的分辨能力,另一方是对美的性质、类型和程度的识别能力。

4、培养对美的创造能力。指审美主体在感受美、鉴别美术欣赏美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按照美的规律,直接创造出美的事物的能力。

(四)加强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创造美。美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离开了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艺术和美都将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五)把审美活动的娱乐性与思想性、艺术性结合,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接受到美好的思想和情操的熏陶。

美学教育是一种形象教育,是情感教育。说它是一种形象教育,是因为美离不开形象。作为审美教育,使用的教材就是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具体形象的可感形式,同时,美学教育又是一种情感教育,如果说美育教育的教材是一种美的形象的话,那么勾通教材与接受者的中介就是美的情感。一般情况下,美育的实施者先是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美育的接受者,美育不能不考虑美学涉及的是情感领域这一情况。

针对美育教育的上述特点,在美育教育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美育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必须保证美育内容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同时,又要考虑美育作为一种美学教育而应有的艺术性。

(二)情感体验与逻辑思维的正确结合。审美教育以情感体验为中介,沟通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关系。正象读作家写的书一样,没有一定的情感体验,既不能感受作者借助艺术形象表达的真情实感。又不能引起兴趣进入物我为一的境界,因此只有情感与思维逻辑二者的统一,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掌握艺术内容与掌握艺术方法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