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05: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言交流的技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能力跨文化者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23-02
1 引言
自从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的概念,这一概念被认为是任何学习者的理想标准。后来海姆斯(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新概念(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修正补充了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因为海姆斯考虑到了在特殊的语境中说话者的具体使用语言的能力。海姆斯强调的是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由交际能力诞生了交际教学法。
交际法基本上是强调获得与人交流的必要的技巧。重点放在学习语言的功能、角色扮演和真实的场景。值得考虑的是交际能力是基于说话者的第一语言的能力,是母语者的语言能力。另一个需要指出的是如今的英语学习者不仅仅局限于和本族语者交流,他们越来越经常的要和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交流。但是目前的教育体系和外语课程仅仅以本族语为标准,对外语或二语学习者是不合适的,所以有必要对交际能力重新思考。
2 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当海姆斯提出交际能力的时候,他主要关心的是在单一的语言环境中分析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交流能力。后来Canale 和 Swain 对交际能力进行了概括以,Elis对交际能力给予了补充。Canale 和 Swain在他们的文章“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提出,交际能力主要由四种能力构成(1)语法能力即语音、词汇、语法和句法等知识。(2)语篇能力,即组句成篇的能力;(3)社会语言能力,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4)策略能力,是一种运用或非语言手段达到交际目的的策略。。Canale的交际能力模式对于后来的语言研究和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模式常常作为衡量英语学习者是否获得交际能力的标准。
几年以后van Ek提出外语教学关注的不仅仅是训练学习者的交流能力,也要涉及到他们作为个体的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他提出了外语教学的全面的交际能力的目标,包括六个方面:(1)语言能力,根据语言规则理解和生成有意义的话语的能力。(2)社会语言能力,能够知道语言形式的选择。这是由交流的场景、交流者之间的关系,交流的目的决定的。(3)话语能力,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合适的策略的能力。(4)策略能力,当交流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找到方法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意思,或者尽力明白别人的意思。(5)社会文化能力,每一种语言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有密切的关系,这意味着我们要熟悉特定的文化语境。(6)社会能力,这涉及到与别人交流的意愿和技巧,例如动机、态度、自信、感情等。
3 跨文化者
但他们的交际能力概念有一个缺点,他们是以本族语为标准的。正如Byram指出的那样,当说到语言规则、习俗、交流者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的都是把本族语作为标准的。当说到社会语言能力,也是以本族语的社会文化语境为参考标准。
然而以本族语为标准或许是不合适的。首先设立本族语为标准就意味着为外语或二语学习者设定了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注定了必定要失败。Byram解释说,当前的教育体系为双语学习者设了一个很难达到的目标。Cook也同意在外语教学中本族语者的主导掩盖了成功的二语使用者的天才,为他们设了一个达不到的目标。她建议要重新考虑学习者的目标,承认学生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以本族语为标准我们可能设立了一个错误的标准,可能会造成语言分裂,完全抛弃一种语言而把另一种语言作为本族语接受。
Byram 和Zarate提出对外语学习者用跨文化说话者代替本族语说话者作为标准。由于外语学习者是具有他们自己学习经验的个体,是带有他们本族文化的社会文化身份。即使他们获得了很流利的高级的语言水平,他们也只是达到了本族语者的流利。他们是联系两种文化的中介。用外语和人交流,他们变成了双文化人,他们的本族文化是自己身份的一部分。我们应当注意的是目标从本族语者转向跨文化说话者不是语言学习者的标准降低了。它只是意识到了跨文化说话者和本族语者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能力。事实上具有这种能力比仅仅具有本族语者的能力更复杂,因为这种能力是动态的,没有最终的目标。跨文化说话者有能力处理不同文化身份、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在Steele看来,把跨文化说话者作为一个标准的好处是把学习者放在教和学的中心。
4 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
无论外语学习者有什么样的语言能力,当和另外一个国家的人交流时,交流的双方多多少少都具有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自己国家的文化意识,这也是他们带来的一种文化身份,这对交流的双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Byram认为跨文化交流可能有三种情景。
(1)在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之间交流,其中一方的母语是英语。(2)交流双方具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英语不是他们的母语。(3)交流双方是同一个国家,但语言不同,英语是其中一方的母语。很显然当只考虑语言能力的时候,三种场景不能只是以英语是母语的说话者为标准。成功的跨文化交流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流。能够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能力也是交流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种能力取决于态度。
因此,有效的跨文化交流的前提条件是:说话者自己文化的知识,对方文化的知识和态度。这些条件在交流的过程中随交流双方的所使用的技巧有所变化。这些技巧可以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了解释和确立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另一部分是发现和交流。尽管Byram承认这些技巧可以通过经验和思考获得,不需要老师和教育部门的参与。他还是支持把跨文化交流作为教学的一部分。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总结如下:知识,自己国家的和别的国家的知识,交流的知识。技巧,解释和联系的技巧,发现和交流的技巧。教育,政治教育和批评性的文化意识,态度,对自己文化和评价他人文化的态度。
关于自己国家和别的国家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获得。交流的知识,如何洞察谈话的对方,这实际是和解释和联系的技巧有关系的。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一个动作或行为,并把它和自己文化社会团体中相对应的动作或行为联系起来。积极或消极的固有的思维模式都会妨碍交流中的相互理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任何关系中都要保持好奇和开放的态度,这有助于我们把自己相对化,评价别人。这对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是一个挑战。当没有另一种文化的背景知识的时候,发现和交流的技巧就会起作用,这种技巧让我们认识到外国环境中的相对应的现象,我们理解并和别的现象联系起来。解释和联系的技巧是基于普遍的知识框架之上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理解交流的内涵。这个模式涉及到了诸如发现、解释、确立关系这样的问题。Byram对van Ek的能力模式的一部分做出了修正:(1)语言能力,能够运用一套语言的知识去解释和生成口语和书面语。(2)社会语言能力,能够知道交谈者的暗含的意思。(3)话语能力,能够使用发现谈话者的交际策略。
5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获得这种能力。语言能力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获得。而社会语言能力和话语能力是需要发展和培育的,而不能仅仅通过课堂来传授。Byram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些目标,例如发现技巧可以放在课程里面。然而有一些目标放在外语教学课堂里就不合适。他指出一些受过严格语言训练的老师更不轻易认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些目标。尽管有这些困难,他仍坚持说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包括政治教育和批评性的文化意识。他认为在三个地方我们可以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一个地方是教室,老师和学生可以有亲近的交流。第二个地方是在国外,在目标语国家作或短或长的停留,第三是自主学习,这是学习者个人发展的一部分。第二个问题是教师,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愿意为跨文化交流负责。这需要那些教师用于奉献,相信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把它作为一个最终的目标。他们的课程里面应包括容忍歧义,培养共鸣与合作,培育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在Byram看来最重要的问题是当人们认为一个学习者根本没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否他入门了。如果他入门了,水平如何。Meyer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三个等级。单文化水平,学习者只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跨文化水平,学习者能够解释自己的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因为他们能够利用已经获得的关于自己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信息,他们站在两种文化之间;交叉文化水平,学习者能够借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原则评价差异解决问题。我们能够看出这只是一个宽泛的分类,需要进一步细分。最后一个问题是评介。即使我们看出了获得和分级的困难,我们需要知道学生是否获得了这种能力,到达了什么水平。我们需要改革测试方法,传统的考试在这里没有作用。例如我们需要精心的面试,模拟一些场景,让他们做出评论和分析。
6 结语
在某些时候我们认为语言和语法能力是不够的,交际能力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现在我们应当再前进一步,不仅仅是交际能力。应当把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外语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我们当今的世界许多人经常到世界各地旅游,他们直接或间接的会和许多背景不同的人打交道,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变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Canale, M. & M. Swain.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vol. 1, No 1. 1-47.
[2]Van Ek, J. Objective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1986.
[3] Cook, V. Going Beyond the Native Speaker in Language Teaching[J]. TESOL Quarterly, 1999.33/2: 185-209.
[4]Byram, M. Acquir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 Review of Learning Theories[J]. in L. 1995.Sercu: 53-69.
[5]Byram, M.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7.
【摘要】 目的 探讨护患语言沟通的技巧。方法 根据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如:语言表达不当,缺乏沟通的技巧,沟通能力差等问题,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合理运用语言,加强护患沟通,强化护士素质,掌握好护患沟通的技巧,加强心理护理,充实语言交流的内涵。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取得了患者的信任,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实施了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了紧张情绪,调整了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 护患语言沟通的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护患语言沟通;技巧研究
护理人员要学会运用语言沟通来搞好护患关系,不仅对待患者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耐心解释,而且要掌握语言沟通的技巧,才能帮助患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护患之间的沟通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有着特殊的临床意义。1 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
1.1 语言表达不当,由于护士专业术语过多,表达方式不考虑患者及其家属的感受,不能预期产生共识,照本宣科。语言生硬,使人难以接受。
1.2 知识面窄,解释不到位,语言技巧欠缺,专业技术不熟练,患者不信任。
1.3 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差,缺乏自信心。患者需要关心、爱护和理解,缺少沟通会加重患者的紧张,恐惧感,缺乏自信心,加重了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度。2 对 策
2.1 恰当运用语言,加强护患的沟通 在护理工作中,语言是护患交流的载体,也是护理工作中最直接的工具和手段,语言虽然可以缓解病情,但也可以加重病情,进行语言沟通时,应使用通俗、准确、清晰、易懂的语言。要合理运用语言,文明礼貌用语,和患者说话要轻声细语,委婉动听,语气要亲切柔和,注意语速和声调。不要居高临下。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向患者说明医生诊断,各种检查,手术等需要的情况,即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并发症,并认真倾听患者意见,准确回答问题。通过清晰、准确、易懂的语言交流,给患者以更多的关爱,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也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手段和有效地护理措施,使患者的心情愉悦,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避免因语言表达不明确而导致的误会,引起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2.2 合理运用语言,达到尊重患者的人格特征,维护患者的权利 患者来到医院就医,其目的是预防和解除疾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和威胁。更多的患者都希望对自己所患的疾病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此时,医务人员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患者特别重视。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利用医院这种特殊的就医环境,和患者求医的渴望心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常言说道“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类情感交流的最直接的方式,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把一片片爱心,传递给患者,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耐心、正确的解释和指导。从而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消除或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在与患者沟通交流过程中,要面带微笑,应充分注意语音,语气、语言的合理性,为使患者感到温馨,护士对患者说话时,视线角度要适合,态度要和霭可亲,诚恳,热情,并尽量激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充分调动起患者的积极性,做到心灵相通,同时强化护士的专业知识学习,并进行演说,提高护士的表达能力。对患者提出来的问题和表达的要求。要注意倾听,给予合理解答,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力是护士的基本素质,也是护患做好沟通的前提。
2.3 加强心理护理,努力充实语言交流的内涵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推广,使人们认识到:人是有生理、心理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支撑所购成的复杂的个体。因此,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运用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把语言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患者真正调整好自身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并收到的较好的效果。
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因此,要求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而且还要强化语言的学习和修养,使患者再最佳的状态下恢复身心健康,作为护理工作者,语言是护患交流的工具,语言在护理工作中占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护士对患者的关心,安慰、启发、鼓励、疏导等,都要通过语言来完成,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语言沟通,其目的是达到患者早日康复的效果。
商务英语是国际商务中不可缺少的技能之一。我国对外贸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提高谈判者的商务英语技巧具有必要性。商务英语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使用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考虑对方的国籍、说话习惯等。文章将其作用和具体的应用技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对外贸易;商务英语;应用技巧
商务英语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工具,谈判者英语表达能力将决定商务贸易的成功与否。随着我国进入国际市场,对外贸易成为一种主流交易模式。在与其它国家进行贸易交流时,语言是基础工具,英语的广泛应用使得对外商务贸易中必须选择商务英语这一语言。不当的交流将导致交易终止,商务英语应用者应具有专业的语言能力和职业化素质。
一、商务英语特点及作用
商务英语不同于普通英语,它具有专业性。涉及金融、经济、贸易等多个领域。由于商务英语多用于国际之间的交流,因此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商务英语交流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一旦出现误会,将导致贸易交流中断。商务英语通常以简洁为主要表达方式,这是由于商务谈判应具有耗时短、效率高的特点。与普通英语最大的不同在于,商务英语无论是书写还是交流,均采用正规英语,偶尔采用缩写形式,但很少应用口语要素。尤其是在书面表达商品型号以及相关索赔上,均不能出现口语要素。其作用表现如下:商务英语是外贸交流的主要工具。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作为经济大国,必然涉及大量的进出口贸易。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语言不通,那么将造成巨大的损失。英语目前是国家上通用的语言,商务英语则成为外贸交易中的专业性语言。而我国在英语教学中,忽视商务英语的应用,造成大量的语言人才短缺。因此,在高校中进行商务英语改革具有必要性。商务英语不仅可以成为基本工具,同样也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有效的商务信息,商务信息闭塞将造成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当今时代,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具有必然性,只有掌握最新的商务信息才能确保商务谈判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为此,商务英语学习者应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还应培养其商务能力,满足市场的需求。商务英语的利用还使得商务谈判更加容易。在商务谈判中,贸易双方均以利益为出发点。商务英语的正确使用能够使对方感到舒服,有利于顺畅的交流,从而最终实现双赢。这是商务英语的作用之一。商务英语要使用正规的语言,并且要从谈判双方的语言文化背景出发。在合同的支持下,才能获得成功。在我国商务谈判中,由于英语作为非母语存在,很多交流者并未掌握语言的文化背景,从商务贸易发展角度将,其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在这一过程中,谈判者要具有敏捷的思维,采用合理的语气和语言与对方进行对话。随着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注重对方文化虽具有必然性,但适当的宣传本国文化对于吸引国外交易者来说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交流中应正确使用商务英语词汇,发挥商务英语的工具功能,将我国产品全面的介绍给对方。谈判是一种技巧,只有商务英语才能为其搭建桥梁,促进贸易的完成。
二、对外贸易过程中商务英语的应用技巧
(一)注重语言技巧性的发挥
语言是文化的反应,在语言交流中应该要反应其国家的风土人情。同时,语言是双方沟通的工具,其目的是获得双方的认可,因此在商务英语使用时应注意其技巧性。对于商务谈判来说,更是需要掌握专业的词汇,当然这只是基础,翻译人员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在一些难以启齿或者需要对方同意以获得利益的交易中,应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委婉的语言,而在价格等不可改变的条例上,也尽量避免生硬的语言,表达要明确,但态度要良好,这是商务能力的一种体现。另外,在上商务英语谈判中,还应了解对方的底线,以免造成尴尬的局面。在商务英语学习中,教师教会学生一些固定的语句,这些语句应成为交流中必备技巧,并且随着谈判者经验的增加,其谈判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将有所提高,此时谈判者应学会应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并对其所学语言根据现场气氛、现状进行调整。
(二)通过倾听,领会对方意图
交流中另一重要部分是听。在倾听的过程中,才能了解对方的思想,从而建立外贸交流的基础。对于我国对外贸易来说,应督促外贸人员将语言知识与倾听技巧结合,正确处理自身在谈判中国的位置。商务英语具有专业性特征,因此无论是采用何种技巧,其前提在于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表达准确是减少尴尬的前提。实施证明,在了解对方观点的前提下,适当的表达自身的意见,容易被接受。
(三)以文化差异为前提进行商务谈判
我国与欧美、亚洲等多个国家之间具有贸易外来,商务谈判者在长期与同一国家进行交流后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一旦变换国家,很容易忽视对方的文化特点。因此,对于商务谈判者来说,应使其了解多个不同国家的语言特点、文化背景,对语言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表达的准确性。企业具有盈利性,了解国家的文化背景有利于摸清对方企业的背景,从而使谈判更近一层。翻译作为两国沟通的桥梁,词汇的应用、语句的表达都具有一定的技巧。文化对于翻译的负面影响减少至最低。除此之外,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理解词汇、语句的表层含义,更要充分利用意译这一重要的技巧,从而尽可能完善地表达语句原本的含义,进一步提高商务英语应用的准确性。
(四)商务英语翻译要求严谨、正规
商务英语不同于普通英语,在交流中应确保其严谨性和正规性。首先应了解其语言的使用原则,避免自由发挥。商务交易必然面临大量的合同、数据,因此其严谨性不容忽视。在要求合同的每一款项均采用合理的、正确的语言方式。商务英语不仅涉及交流,还包括商务信函的读写,这一过程中不能出现文字错误,否则将带来不必要的误会,影响交易进行。从语法结构上讲。商务英语具有一些固定的句型和翻译方式。对于翻译者来说,应根据当次贸易交流对商务信函进行正确的翻译,必须与原文保持一致。国家贸易交流涉及经济利益,一旦出现表达不清晰则将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因此翻译或者是谈判人员还应具有专业精神。
三、总结
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商务英语成为商务交流的主要语言之一。商务英语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学习商务英语并正确使用商务英语能够促进贸易的成功。在我国,国际贸易交流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策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因此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培养和招聘专业的商务英语人才十分必要。尤其是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商务英语人才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在谈判中简洁、明确的表达自己的产品,并通过必要的谈判技巧获得对方情感上的认可。对于我国外贸发展来说,应注意到商务英语的重要作用,并且在高校教学中以及其具体应用中注重人才的培养,从而确保贸易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作者:伍宏健 单位:九江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声乐教学;师生交流;有效交流;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声乐教学是一门集音乐技能与感情抒发和表现为一体的特殊学科,师生间良好、有效的交流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什么是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如何才能达到和实现这一有效交流,是声乐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命题。
一、声乐教学中师生“有效交流”的内涵
声乐教学是一门教师传授歌唱技能技巧,融知识性、艺术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艺术类课程。声乐教学过程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发声器官及其肌肉群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达到自如运用发声系统及发声技巧的过程。必须要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是一种双向交流,它既包括教师的讲解与示范被学生接收这一部分,同样也包括学生的整个学习状态被学生表达给教师这一部分。(如图1所示)
讲解、示范
教师 ―――― 学生
――――
学习情况
图1声乐教学中师生交流
如果交流中的任何一部分出现了任何障碍,使之无法有效地被师生中的任何一方所接收,那么这一交流就不能被称之为有效交流。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质量将不可避免地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二、声乐教学中师生“有效交流”的意义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对声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进展有着直关重要的影响。没有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教师的歌唱知识和技巧就不可能为学生有效感知,学生的学习状况也不可能为教师所真实了解,那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将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下。
1.声乐学科的抽象性对于师生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声乐这门较为抽象的艺术类课程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有其不同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人体歌唱的器官及其肌肉群的运动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由于声乐教学的这种非直观性,声乐知识技能的传授大都都是靠教师语言的讲解及亲身示范,声乐学习也多数是学生所获得的一种感受和体验。师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交流”对声乐课堂教学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声乐课程的教学模式对师生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声乐教学的抽象性,决定了个别教学成为声乐教学中的主要模式,即声乐教学大多数都是教师与学生一对一进行交流的,声乐教学的“当事人”只有声乐教师和学生两人。这种教学模式就决定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更为亲近和密切,也就更加强调教学交流的有效性,更加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因此,如何提高、促进声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有效性,对提高声乐教学效率有重要意义。
三、声乐教学中师生“有效交流”的有效策略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师生交流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总的来说,声乐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搭建师生有效交流的平台。“亲其师,信其道”,声乐教学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将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教师应当通过语言,包括表情、手势、语言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声乐中来。另外,教师也要适当进行换位思考,不要总是站在“教师”的位置上居高临下,应要从人格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始终能够获得一种愉快的感受,学生将会自然而然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教师也就能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从而得知自己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整个课堂交流的气氛就会变得更加民主、和谐,交流的效果也就会得到显著提高。
2.声乐教学的具体化
声乐是一种抽象性极强的艺术,其特点是以人的嗓子及其他发声器官和肌肉作为“乐器”,而这种“乐器”的内部动态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发声及其演唱,绝大多数又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感受来进行正确的声音调控。而老师做发声示范,学生只能听到声音,看不见其发声器官的具体动作;同样教师对于学生内在的歌唱状态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更是不可能去搬弄学生的发声器官来纠正其发声的错误。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运用教学技巧,增强声乐感知的直观性,帮助学生克服声乐学习的障碍。教师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者是借助多媒体设施,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发音机理,更好地进行模仿和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演示各种发音技巧,例如播放声乐家进行发声时发声器官的x光透视录像,让学生直观地进行观察。再如,对于学生一些不利于发声的身体姿势,教师可以通过夸张的动作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等等。以上方法都能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声乐的乐理知识、发声技巧,更好地进行学习。
3.重视倾听学生的反馈
声乐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交流是一种双向交流,因此,师生交流是否真的富于成效,不仅取决于声乐教师传递信息的能力,还取决于教师从学生处接受信息的能力。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表达。在学生将自己的歌唱学习情况和体会表达出来时,声乐教师要用目光认真注视学生,专心听学生讲话,并且给出恰当的反应,如点头、微笑或在恰当的问题间隙插上“对的”“是啊”等一些简短的话语。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理解,是师生之间有效交流的重要环节,更是教师进行下一教学步骤的重要指导。
四、结语
教育是学生和教师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良好有效的师生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的失败或无效。作为特殊学科的声乐教学,师生之间良好、有效的交流较之其他学科显得更为重要。声乐教师应当重视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适当运用相关策略,提高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有效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赖志奎,现代教学论[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关键词:护患沟通;CCU;应用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on the patients with CCU. In 2012, I have carried out the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in the CCU patients, and relieved the patient's tension and anxiety, and made the nurse patient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 Conclusion good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ca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nurse patient disputes.
Key words: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CCU;Application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接收、分享和双向交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际间沟通艺术日益被人们重视,也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从2012年以来对入住CCU的350例患者进行了有效沟通,有成效,现体会如下。
护患沟通是指在对患者进行医疗救护过程中,护士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交流病情信息、护理信息、患者思想感情的过程[1]。
1 实施护患沟通的必要性
CCU入住的多数是病情危重的心脏病患者,起病急、症状重、愈后差,人院后监护以及其他抢救设备的使用,使患者及家属产生紧迫感;患者来到陌生的环境,对医院的不熟悉,对疾病的恐慌,生活、工作习惯的改变,会造成患者的不适应。而CCU从提高管理质量,防止院内感染,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角度考虑,实行严格限制陪护制度,家属不能守候在患者身旁,看不到亲人、疾病的好转或恶化,易产生紧张、急躁、焦虑、抑郁、恐惧和孤独等心理。
2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巧
护士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担当着与患者交流的主要角色,掌握交流技巧是沟通成功的关键,其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2.1语言沟通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情感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首先,护士在入院时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主管医生、护士及同室病友,尽快消除陌生感。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了正确认识。
2.2利用各种机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以积极、平静的心态面对疾病,尽量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使患者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
2.3在与患者交谈时运用通俗性、礼貌性、安慰性、艺术性、针对性、科学性语言,如对住院患者不号,而应使用姓名或尊称,使他们能愉快地接受[2]。
2.4在患者家属探视时,积极主动向患者家属介绍治疗护理有关的问题,让患者家属消除疑问,感到医护人员确实在尽心尽力照顾、关心和治疗患者,使患者和家属对护士产生信任感,理解支持护理工作。
2.5非语言沟通即身体语言,也称“行为语言”,在掌握沟通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体态语言的运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护患交流的良好开端。语言亲切温和,面带微笑,耐心倾听,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等。另外,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让患者及家属满意[3]。
3 结论
护患沟通有利于维持和增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效地沟通可增进护患之间的相互理解,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能规范护士行为,并督促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业务水平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清静.护患沟通的艺术及意义[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663-664.
[2]袁修银,任俊翠,李松林,等.护患沟通对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738-739.
[3]张雅丽.护患沟通中的换位思考[J].吉林医学,2007,28(6):852-853.
摘要:明确指出语言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重点阐述应用护理语言的注意事项,进一步推动护理语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护理语言;沟通技巧;临床护理工作
语言沟通技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当你的语言非常得体,能够使对方获得心理满足时,对方就会更加信任你。反之,则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会使对方对你产生误解。这一点在护理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护士用恰当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时,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逐渐拉近。这种拉近的心理距离不仅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发展,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但是护士若以不恰当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患者就会极度反感,甚至故意用各种行为刁难护士。所以我们说,护理语言是护理工作者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下面,笔者简单谈一谈护理工作中的语言沟通技巧。
一、护理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和蔼亲切的护理语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而良好的护患关系又是护士做好护理工作、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前提。这就意味着只要护士使用的沟通方式恰当,她的护理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护士应该处处为患者着想,用诚恳的态度给患者以解释和安慰。
二、使用护理语言的注意事项
1.要对患者使用得体的称呼语。使用称呼语是护士和患者进行交流的起点。护士使用得体的称呼语不仅会给患者留下一个好印象,也会为以后的交往打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护士对患者使用称呼语的原则有以下三点:①根据患者的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选取恰当的称呼语。②不可以用床号取代对患者的称呼语。③与患者及其家属谈话时,应使用适当的敬称以示尊重。
2.对待患者要有真情实感。多数人在患病后,其各种心理活动、情绪举止都会变得十分消极,而消极的情绪又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所以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该以乐观向上、热情开朗的情绪来感染患者;以沉着、镇静的心情来安慰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来同情患者。
3.对待不同的患者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态度。护士对待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所以要想使护理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护士必须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在患者的心目中树立一种良好的形象。这就要求护士对待不同的患者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态度。在对待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时,护士应该耐心、细心,尽量使患者感觉不孤单。在对待思想负担重的患者时,护士应该多关心、多询问,尽量解除患者的顾虑。在对待新入院的患者时,应该热心,以求尽快消除患者的生疏感。
4.要善于进行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是护患之间两种最简单、最有效的沟通方法。对于语言交流,中国有句俗语叫做“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告诫人们在与他人交流时若善于应用语言的技巧,就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否则就会出现恶果。所以护理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应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使自己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而对于非语言交流,可能很多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都不十分注意。非语言交流又叫体态语言,是一种利用声音、触觉、空间来传递信息的交流方法。此种交流方法不但能够表达语言交流所无法表达的意思,而且能充分体现护理工作者的气质、风度,有助于加深护患之间的了解和情感。非语言交流的技巧主要包括:①手势。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可以将手势与口语配合起来使用。例如在对待发高烧的患者时,护士可以一边询问患者病情,一边用手触摸患者的前额。这样可以充分体现护士对患者的关切。在对待病房内大声喧哗的患者时,护士可以一边用食指压住唇部做“嘘”的口形,一边凝视着患者。这样一般要比用口语批评患者更为有效。②面部表情。研究发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一个信息的准确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非语言交流中的作用是重要的。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对患者常用且有效的面部表情就是微笑和恰当的眼神。护士的微笑可以给处于不同状态下的患者以鼓舞。例如当患者焦虑时,护士会心的微笑能给患者以安慰。当患者恐惧不安时,护士镇定、从
[关键词] 非语言沟通;形式;应用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护士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因为护患沟通是与患者满意度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直接相关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沟通可分为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为载体进行的信息交换称为非语言沟通。
1 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人的非语言行为是一种符号,能传递一定的信息,能为处于特定文化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非语言沟通可跨越语言不同的障碍,所以往往比语言信息更富有感染力。非语言信号所表达的信息往往不是很确定的,但却常常比语言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因为它更趋向于发自内心,并难以掩饰。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认为,语言表达在沟通中起方向性和规定性作用,非语言才能准确反映出人的思想感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约有60%~70%是非语言沟通方式,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由此可想而知。在医疗护理工作中,非语言沟通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咽喉疾患、严重脑血栓等患者不能用语言向医护人员、家属表达他的要求,只能依靠表情姿势或手势来反映他的感受;在工作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语言交流受时间、环境的限制,这种情况下,非语言交流弥补了其不足,增进了相互间的理解,如手术时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等,使工作配合的更加默契。所以,在护患、医护交流中,应恰到好处的应用非语言沟通的方式,以弥补在某些状态下语言交流的不足。这里我们主要探讨护患之间的非语言沟通。
2 主要形式及应用
非语言沟通的主要形式是表情体态、人体触摸和空间环境。其中表情体态是非语言沟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包括仪态服饰、面部表情和动作姿势3方面。
2.1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晴雨表,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不同文化或国家对面部表情的解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信息的效果等于7%的书面语+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面部表情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有何等重要的地位。人类的各种情感都可非常灵敏的通过面部表情反映出来,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喜怒形于色”就是这个道理。在人际沟通中,来自面部表情的信息,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察觉,它是人们理解对方情绪状态最有效的一种途径,是非语言沟通中最丰富的源泉。护士的表情是护士的仪表、行为、举止在面部的集中体现,如护士面对患者时,必须控制有关惊慌、紧张、厌恶、害怕接触的表情,以避免患者误将这些表情与自己病情恶化情况相联系,同样,护士也应注意观察患者表情的变化,获得信息。微笑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自然而真诚的微笑具有多方面的魅力,能使患者消除陌生感,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安全感。有人说:微笑如阳光,可以驱散阴云;如春风,可以驱散寒意。微笑虽无声,但它却可以表达出许多信息。医护人员的微笑、对患者的安抚胜过良药,可使患者增添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因此,护士的微笑应发自内心,展现真诚,体现关爱,应以微笑面对人生,以微笑面对患者,在微笑中为患者创造出一种愉快、安全和可信赖的氛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神可以把内心的激情、学识、品行、情操、审美情趣等信息传递给别人,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3]。不同的眼神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如关爱的眼神可使人感到愉快,鼓励的眼光可使人感到振奋,责备、批评的眼光可使人产生内疚的感觉等。医护人员温和的眼神可使新入院的患者消除顾虑,亲切的目光可使孤独的患者得到亲人般的温暖,镇静自若的眼神可使危重患者获得安全感,凝视的眼神可使患者感到时刻在受到关注,而安详的眼神则可使濒死患者放松对死亡的戒备。因此,护士要学会善于运用眼神,尤其是对一些失语的患者,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2.2 仪态服饰 在人际交往中,仪态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南丁格尔说: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医护工作具有特殊性,因此,社会对医护人员的仪表、举止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护士的仪表,应以庄重、典雅为美,医护人员应衣着整洁,容貌修饰自然大方,举止端庄,保持精神焕发。端庄的仪表,整洁得体的服饰,沉着冷静的举止,认真细心的态度是护士缩短护患距离的基础,给人以亲人般的感觉。另外可稍作面部修饰,淡妆上岗,不但是尊重患者的一种表现,也可同时展示护士群体素质和美感,有利于在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威望,赢得患者的信任,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拉近护患距离。
2.3 动作姿势 在护理工作中始终保持优美的体态:在与患者沟通中表现出自信直挺的姿势,在与患者交谈时,注意手势大方、得体。避免一些失礼的表现,如指手划脚、拉拉扯扯、手舞足蹈等,会令人感到不得体和缺乏教养,另外不要频繁改变姿势,以免让患者觉得漫不经心和不耐烦,从而伤害患者的自尊心。当患者痛苦时,轻轻的抚摸他的手或拍拍他的肩;患者发高烧时,摸摸他的额部,都会带给患者无言的关心;产妇分娩阵痛时,紧握她的手或按摩她的腹部,不但可以稳定产妇的情绪,还可促使分娩顺利进行,从而降低剖宫率;在护理视觉或听觉方面有障碍的患者时,触摸还可以传递关怀之情。另外,过硬的技术水平是患者信任的支柱,有人认为无痛而娴熟的穿刺技术其实就是一种良好的非语言交流。新的医学模式告诉人们,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成为人的疾病产生、转归、防治不可忽视的原因,医护人员在服务对象尤其是患者面前,严格按照要求规范自己的仪表、举止,就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患沟通质量,提高护理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总之,有效的沟通技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4]。特定环境下的非语言行为只有特定的意义,护士如能恰到好处的使用,对护理工作有极大的益处。南丁格尔说:护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护理的艺术性在于护士通过自己的形象表现出专业的特点,护理的艺术性是通过别人的感觉、听觉和想象来反映和体现的,护士应积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服务对象、对护理本身不断的领悟、尊重和理解,注意提高观察患者非语言行为能力,加强对“接触”的认识、聆听的能力、安慰的艺术等沟通技巧的培养,学习从患者的面部表情、动作姿势等非语言行为来判断患者的需要,从而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增强沟通能力,及时主动的为患者提供服务,促进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侯爱和,王祥英,欧玉兰.提高住院患者对护患沟通满意度的调查及对策[J].现代护理杂志,2004,10(99):1127?1128.
[2] 岳树锦,成翼娟.影响护士应用治疗性沟通技巧的因素及政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0):891.
关键词:护理语言;沟通技巧;临床护理工作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效应用语言沟通技巧,建立患者信心,学会倾听与融入对方情感等已成为护患沟通的原则,也是获得患者和家属较高满意度的有力保障。 随着优质护理的不断深入,以前那种以躯体护理为主的护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护士必须要通过有效沟通,真正走进患者内心世界,了解他们,获得患者信任并帮助他们。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充分享受各项优质护理服务。在实施优质护理的过程中,要取得患者的信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理解沟通,面对沟通,掌握沟通技巧。
语言沟通技巧在处理护患关系中非常重要。当护士用恰当得体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时,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逐渐拉近,能够使对方获得心理满足时,对方就会信任你,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反之,则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会使对方对护士产生误解,极度反感,产生不信任,紧张、忧郁、恐惧甚至丧失信心,拒绝合作,以至于故意用各种行为,言语刁难护士。所以,语言沟通就成为护患沟通的桥梁[1],护理语言也是护理工作者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护士必须掌握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专业的知识水准,熟练的技术操作,不仅让患者感到温暖,被关怀,而且对护士感到信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交流的技巧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灵活掌握和运用。面对患者,护士该如何展示之间的语言沟通技巧呢?
1礼貌的语言是满意沟通的前提
语言是人们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心灵的声音。护士良好的愿望、美好的心愿、热情的态度、诚挚的关怀,都是通过行为来体现,通过语言来表达。要把握好与患者初次见面的时机,着装得体,精神饱满,交谈时以讲求文明礼貌为原则,交谈中使用礼貌性语言,如您好、谢谢、对不起、别客气等等,都会令患者感到亲切融洽无拘束,如对患者不能以床号称呼,而应注意根据年龄、性别、职业等来称呼患者,力求恰当,避免直呼大名,使用患者喜欢听的称谓,适当使用敬语,以消除患者对护士的陌生感,获得患者的信任、尊重和友谊,予以治疗护理时良好的配合。护士与患者的礼貌交流,必然导致护患关系的良好循环,是护士进行交流的基础。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要采用商量的口吻,避免命令式语气强加于人。在护理操作时,要使用解释性语言,可以消除患者的疑虑,高高兴兴明明白白接受治疗。对于一些重要的隐私事情,如精神疾病、生理缺陷、性病等,要使用保护性语言,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2关注患者
在与患者交流时,护士的眼神应体现出你的自信,你对患者的关怀与同情。同时还要注意倾听,倾听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技巧,要学会做一个会倾听患者声音的护士,用眼睛、面部表情和语调来表示对患者的关注。倾听时的专心致志,与患者的目光接触等[2]。倾听时姿势要尽量前倾,这是一种肢体语言,所体现的是对患者的关注与关心。同时对于患者的交谈给予一定的回应,使患者有信心交谈下去。患者在就诊时,有的心情非常忧郁,顾虑重重,心里害怕,担心在检查、治疗时痛苦,护士友善、关怀的语气可以使患者感到亲切、温暖,消除患者内心的忧虑和恐惧。护士通过交谈,抓住患者所提供的信息,评估患者的情况,找出相关护理问题,与家属共同制订护理计划,共同实施,如手术患者术后饮食问题,通过家属配合,根据患者的口味、习惯等共同制定适合患者并有利于患者康复的饮食,以满足患者的机体需要,促进康复。
3应用老方式语言交流方式
首次交流时应首先介绍自我身份,并用和蔼可亲的语言使患者感到真挚、体贴,以减少其对医院、科室环境的陌生感。要表示此次交流的目的,按所制定评估内容逐项询问,让患者感到如同亲人一样在努力帮助他。护士应通过询问患者的感觉或症状,了解患者的真正需要,选择开放式问句,抓住关键词,如以"昨晚睡得好吗""你感觉怎样"、"有什么不舒服吗?"等等这样的问题开头,就可能给患者讲话的机会,扩宽交谈的范围。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护士应灵活有序的采取不同的宣教内容,沟通时语言精练,内容具体,反复强化。
4应用疏导式语言
护士对患者哀怨、痛苦等情况应予以理解和同情,交谈时不要制止患者,使其畅所欲言,倾吐心中的苦闷和忧虑,然后用疏导式语言慢慢使其平静下来,这种谈话本身是一种心理治疗,患者可以通过交谈,解除心中的积怨,疏泄了忧伤和苦闷,对病情往往会有很大的改善。
5护士语言运用的原则
良好的语言对大脑皮层起到保护性作用,避免神经系统的刺激,以获得理想的效果。语言可引起患者情绪和情感反应,从而产生治病或致病的作用。因此,护士应遵守保护性原则,运用良好的治疗语言。语言应合乎科学性,表达要清楚体贴,以准确传递信息,充分发挥语言的治疗作用。语言的措辞、用语、词语等方面应注意讲究艺术效果,才能恰当地表达善良的愿望与深切的同情。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具体情况,灵活使用,以达到相互配合治疗疾病的目的。
6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进行健康宣教中,根据患者不同文化层次运用合适的语言与其交谈,用词要通俗、准确、明晰,交谈要采用口头语言形式,以达到患者正确理解,避免使用深奥的词句以及过多的医学术语。如患者文化程度低,在沟通时先要仔细的倾听患者所表达的意思,反复询问,认真分析,充分理解,交谈时要选择浅显易懂的语言,不生搬医学术语,不仅便于患者理解其内涵,还会给患者留下深刻印象,继而高度重视心理状态对自身疾病转归的影响。让患者明白所交流的具体内容,才能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在实际沟通中,针对患者的情况要特别注意避免对患者造成心理伤害的内容,以免产生副作用,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而影响患者配合治疗,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7谈话的内容应有针对性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的疾病,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向患者讲述他们所需了解的知识,这样可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具体内容包括:疾病各个阶段的卫生宣教,各种检查化验前的注意事项,用药要求及不良反应等,这些都是沟通过程中的重要内容[3]。不照顾患者心理随意透露一些诊断治疗中保密性的信息和内容,语言粗鲁、刻薄,甚至恶语伤人,出言不逊等都会起到严重的后果。在沟通交流时适度应用保护性医疗,一切以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有利于疾病康复为目的。因此,护士所用的语言应该是亲切美好,悦耳动听的。这样会给患者带来愉。根据谈话对象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使不同的对象均有新的收获。
8重视非语言的作用
非语言交流常与交流同时出现,以表情、眼神、仪表、姿势、手势以及空间距离等方式进行信息沟通,这些情形往往是无意识的,因而显得更真实,为患者及家属所重视。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端装的仪表、稳重的举止、得体的语言,娴熟的操作技术能使患者获得亲切感,信任感。通过眼神的交流可以吸引患者的注意力,适当的抚摸有时也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如对儿童患者的抚摸、搂抱;对成年患者的搀扶、下床,咳嗽时拍背等,以利于情感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重视非语言的作用,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护患交谈是一门综合艺术,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护士能够正确巧妙的使用沟通技巧,会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多方便,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良好的心情,帮助患者战胜恐惧,战胜疾病。护理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他们的表现也千差万别,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需要,是促进护患之间理解和支持,是提高护理效果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我们必须与患者有更多、更有效的沟通才能更好地了解患者思想和生活习惯、接受建议、征询需求及强化健康指导,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因此掌握了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获得患者的全面信息,为患者制定完整、合理的护理计划,以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使患者满意,真真正正的实现着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淑红.语言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8,12,(A):3181-01.
【关键词】护患沟通 沟通技巧 和谐
随着整体医学以及整体护理理论的提出,护患沟通对护理工作不仅仅是一种介质,也是一种护理手段和护理内容。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护理服务及护理教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综观整体护理的全部过程,从评估、计划、执行措施和评价,都离不开护患沟通。因此,在整体护理的情况下,作为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护患沟通的技能。
1 语言沟通
1.1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是护士与病人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的护理技术,是实施健康教育并取得成效必不可少的方法。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其间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与其进行语言沟通交流,护士美好的语言会对病人产生积极的作用。
1.2健康教育需要语言沟通 病人的疾苦通过语言告诉护士,护士也要通过语言交流来收集资料,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即有计划有组织和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它的核心是教育病人学习了解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康复。
1.3礼貌性语言是成功沟通的前提 护士对病人要有同情心,尊重病人。这是护士与病人主动交流的基础,护理工作首先要尊重人,关爱人。护士必须注重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用礼貌性的语言同患者沟通,这样病人才会把内心真实的想法及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掌握病人的第一手资料。
1.4学会询问,尽量使用普通话。
1.5耐心认真倾听,重视反馈信息。
1.6沟通时注意语气语调。
2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借助非语言来传达信息,表达感情,是以目光接触、表情、手势及社会距离等方式进行人际的信息沟通,有时比语言交流更容易达到目的。
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面带微笑,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
抚摸是非语言交流中非常重要的形式,它能缩短护患间的关系,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通常要比通过词语表达更能使人得到安慰。
经常观察病人的非语言传递,病人常常言行不一,尤其是失语病人,应注意病人的眼睛、表情等变化,以便了解病人的感情、病情,及时发现护理问题。
3 掌握沟通技巧,进行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1日常护患沟通技巧
3.1.1营造良好的环境及气氛。
3.1.2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
3.1.3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
3.1.4提供有关健康信息,进行健康教育。
3.1.5道德高尚,尊重患者隐私权。
3.2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
3.2.1愤怒的患者 一般情况下患者的愤怒都是有原因的。此时护士不能失去耐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视其愤怒为一种健康反应,尽量让患者表达和发泄焦虑或不满,从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尽最大能力地与他们沟通,缓解他们心理上的压力,解决他们的问题,稳定他们的情绪,使其身心尽快恢复平衡。
3.2.2病情严重的患者 患者病情严重或处于危重状态时,与患者沟通的时间要尽量缩短。对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护士可以重复一句话,以同样的语调反复与患者交谈,以观察患者的反应。
3.2.3要求太高的患者 一般过分要求的患者可能认为自己患病后没有引起他人足够的重视或同情,从而以苛求的方式引起他人的重视。此时,护士应多与其沟通,允许患者抱怨。对其不合理要求要进行一定限制。
3.2.4悲哀的患者 护士可以鼓励患者及时表达自己的悲哀,允许患者独处。还可应用鼓励、发泄、倾听、沉默等技巧表示对患者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多陪伴患者,使其尽快度过悲哀,恢复平静[1]。
总之,护患间良好的关系及交流是良好的护理效果的基础[2]。护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条件和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良好途径。护士应学习掌握多种沟通技巧,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了解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使患者早日康复。
加强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既是适应护理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改善护士护患沟通能力缺乏现状的需要,同时还是防范和杜绝护患纠纷的需要。应该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培训,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开展各种形式的人际沟通的相关知识培训,建立护患沟通制度,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参 考 文 献
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是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理念,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情况或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使护患双方互相理解和配合,防止护患纠纷发生。加强护患沟通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护理质量。
精神科门诊的工作特点
门诊工作是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是为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提供咨询服务的场所,是医院接触患者最早,人数最多,范围最为广泛的部门。精神科门诊专科性强,就诊患者特殊,就诊人群中大部分为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者是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他们大多数都有多个家属陪伴,导致门诊人流量大,环境嘈杂,加之病情复杂,表现各异,有哭的、笑的、骂人、打人的,捆绑而来的情况比较复杂。除此之外,我院门诊还承担劳动能力鉴定及精神残疾鉴定的工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指导就诊导向合理,对不同需求的就诊者正确分诊,门诊护理人员每天置身于患者之间,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语言沟通技巧
科学性,实用性语言:护理工作在医疗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应该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术语,科学严谨地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给与说明,在交谈中要掌握分寸,通俗易懂,有理有据,使患者及时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从而对医生护士产生信赖和敬仰。积极配合战胜疾病。
礼貌性,委婉性语言:使用尊重患者人格的语言,护士尊重患者才能得到患者的尊重,也收到了以礼服人的效果,也满足了患者希望受到尊重的心理需求,这是护患沟通的重要环节。不要用生硬的语言命令患者做某事或不做某事,虽然是为了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也无恶意,但对患者来说是被强迫性的接受。这样,患者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不愿意主动与护士沟通。因此,使用礼貌委婉的语言使患者受到了尊重,心情舒畅,有利于疾病的治疗,还大大提高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
安慰,疏导性语言:使用体贴,关心,同情患者的语言。患者来到医院,特别是精神病院本生就带有一种抵触情绪,护士应该予以理解和同情,让有哀怨伤心的患者尽量倾吐心中的苦闷和忧愁。通过护士用温暖热情的语言使患者感到极大的安慰,患者的心和护士的心一下子就帖近了,这就增加了更多的沟通机会,对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非语言性沟通技巧
面部表情应用技巧:实行微笑服务,微笑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自然而真诚的微笑对患者的安抚作用有时能胜过药物的作用。微笑能使患者消除陌生感,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如果面部没有任何表情,没有微笑,会使患者感到生硬,增加患者的紧张感,这将不利于护患之间的沟通。
身体语言(姿势,仪表)交流技巧:好的仪表不仅给患者视觉上享受,同时也给患者以人格上的尊重,护士在与患者交谈时,应着装合体,举止稳重大方,表情自然。灵活应用手势,点头等动作,能使交流有效进行。
距离与沟通技巧: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在沟通技巧中也很重要。据统计,亲密0.5m,朋友0.5~1.2m,一般认识1.2~3.5m,陌生人3.5~7m,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我们交流谈话最多,可采用社交距离1.2~3.5m,距离掌握不好,很容易使患者和家属产生误解。
总之,精神卫生工作是一项高风险事业。精神病不同于其他的内、外科疾病,由于大脑机能失调导致患者认知、情感、意识和行为障碍,患者在病态支配下常做出难以预料的各种意外行为,给精神科门诊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门诊护士应清醒地认识到精神科门诊的特殊性,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而且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保证门诊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覆盖面广
国际旅游、求学、公干等项目人数剧增,出入境人数创历史新高,与去年同比增加37%。仅春节和黄金周,出境人数就赢超过150万人次。跨国公司、合资公司使外企供职和聘用外籍人士成为常态。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承接大型的国际高峰会议,ALPC、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海世博会、APEC会议等,覆盖范围广,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时代需要
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商务英语的使用,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文化之一,是衡量现代人才的重要标志,它是时代的产物,应市场的需要而生,应社会的需求而发展。媒体文化、商务交流等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主要范畴。因为,懂英语、说英语、写英语和用英语的能力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英语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最为常见的要件,不可或缺。
二、跨文化能力视阈下的商务英语教学路径分析
1、丰富教学大纲,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正名,教学有理有据
在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基本素质,侧重于英语的学习,即听说读写的能力。教材编写方面、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课程设置、以及教师给定的教学重点内容等等,皆以英语培养为主,以交流为辅,往往忽略了文化背景因素。从这个层面上讲,传统商务英语教学是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将跨文化能力素质提升明确纳入到商务英语教学大纲之中,提升教师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给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正名,明确目标,端正认知,才能完成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文化内涵的培养、跨文化敏锐性的训练等一系列后续问题的改变。否则只能说起来举足轻重,做起来松松垮垮,甚至无视眼中,跨文化能力只能纸上谈兵,或者沦为空谈。
2、突出文化导向,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加筹,教学有章可循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中的语言,脱离了文化,语言就只是符号。文化视阈下的语言才赋予了语言灵魂和家园。结合二者方能使二者彰显各自的特点,发挥特长。将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到重要位置,是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挑战,是革新的重要举措。语言一直在英语教学中立于不败之力,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丰富,而跨文化的技巧尽管与语言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从文化积淀和授课技巧角度而言,则远远不够。要将语言和文化合二为一,要多方借鉴,多元发展,突出文化导向,设定情景,加大商务英语训练力度,灵活多变,不断研究、丰富和实践,为跨文化交际的商务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3、注重科学研究,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助力,教师训练有素
尽管跨文化研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我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已经初见起色。在国际上,我国的商务英语影响力度和科研成果,远远不及美国。就亚洲而言,也与日本不可同日而语。在借鉴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我国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在国际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体验商务英语技巧,建立跨文化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培养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商务英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创造教师境外交流的学习机会,公派年轻教师融入英语国家,感受文化、体验文化、诠释文化、传授文化。要善于挖掘中国的外教人才,为他们提供平台,以实现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差异互补。
4、功夫在诗外,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展,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词】体育教学 交流 方法 技巧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一个有序的可控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着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和预定教学目标的完成。我认为体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方法可分为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
一、语言交流
(一)讲解
1.讲解的定义。讲解是指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作用、要领、方法和要求等,以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方法。
2.体育教学中讲解应注意:(1)讲解要目的明确并具有教育意义。讲解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明确为什么要讲解,讲解什么,怎样讲解。讲解的计划性就是要设计讲解的方法、步骤、条理、重点和难点等。讲解的针对性是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要求以及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针对学生在思想上、技术上和身体发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进行讲解。有教育意义是指所讲内容要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2)讲解要富有启发性。讲解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看、听、想、练有机结合起来。可采用提问启发、直观启发、比喻启发、比较启发等方式,以提高启发的效果,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3)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学生做练习,特别是做静力练习,教师背向学生及调动队伍时,除了下达简短的指示外,一般不宜讲解。
(二)口令和指示
1.口令。口令是指用最简明的语言,以命令的方式,指挥与组织学生完成集体活动与练习的一种方法。如队伍的调动、队形的变换、基本体操、武术与舞蹈等练习,都需要运用相应的口令。口令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口令运用的如何,不仅影响学生练习动作的质量,尤其是集体练习动作的质量,而且也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的正常秩序。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口令基本功的反复练习和训练。使口令准确、宏亮、节奏分明、富有力度,达到有效地组织与控制学生进行练习的目的。
2.指示。指示是运用较简明的语言,用比较平和而区别于口令的一种指令性方式及指导教学的方法。例如,教师宣布做练习时,以指示的方式说;“可以开始”,在练习过程中,指令学生“再做一次”。在组织教学中可以指令学生“跑步归队”“把器材收拾好”等。
指示方式要求教师语言要清晰、坚定。注意动作的时间、空间特征,及时提出准确的指示。教师应提高语言素养及应变能力。
二、非语言交流
(一)激励、安慰
当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畏难、害怕情绪时,教师用点头、微笑,用信任的目光、鼓励的手势来表示对学生的激励,使学生从教师无声语言受到感染,得到鼓励,激起勇气,减轻心理负担。即使在学生做动作失败时,教师走上前轻轻地抚摸学生,也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安慰。
(二)表扬、肯定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满意地点点头,微笑,高兴地鼓掌,翘起拇指表示自己喜悦之情,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与表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满意。
(三)批评、制止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严肃的表情,不满地摇头,突然说话的语气,眼睛盯着出现问题的学生,走近他,用手指点他或冲他摆摆手等,都可表明教师批评和制止不良行为的态度,使学生在教师的威严表情之下感受到自己犯了错误并立即加以改正。
(四)引导、指示
非语言交流还能用于引导、指示学生的练习,如通过击掌来引导学生按一定的节奏和速率进行练习,通过手势指导学生行进或动作的方向。在室外场地大、人数多、噪音强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口哨哨音的大小、强弱、长短等技巧的掌握和运用,来调动队伍、指挥学生做操和完成动作练习。
非语言交流的作用与应用可能还有许多,但它们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心理暗示。教师的表情、动作、手势等传达的信息,实际上是一种暗示语,虽然教师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但学生一看就会理解教师的用意,并依照教师的暗示选择自己的行为。由于体育教学时间的限制以及目前我国体育教学课学生人数多的特点,为保证教学的连续性,教师在课上要大量地运用非语言交流。应用时特别要注意明确、清楚,同时还要与语言合理搭配运用,起到补充、强化语言交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