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物质的化学式

化学物质的化学式

时间:2023-06-16 16:05: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物质的化学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物质的化学式

第1篇

关键词:化学用语;教学;记忆

化学用语是国际化学界统一用来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化学文字和科学缩写,具有简便、确切地表达化学知识和化学科学思维的特点。因此,它是化学研究者思维和交流的基本工具,直接体现了化学学科观念和思想方法。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化学用语的地位极其重要,它不仅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本身也是化学的核心内容。因此,化学用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是化学核心知识的载体,是联系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纽带。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用语主要包括的内容有:表示元素(原子)的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化合价的表示;表示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几类。化学用语本身就包含有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它不仅代表着物质及其变化的实质,而且又代表着量的关系。例如,元素符号不仅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有时还可以表示由该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的化学式,又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同时也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定量关系。所以化学用语是学生学习化学和实际化工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中进行有关化学计算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通过中学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识记27种),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的计算,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就对化学用语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因此,化学用语的教学是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九年级化学学习的时间紧、内容多,在学习期间涉及几乎所有基本的化学符号的知识,学生从感知身边的化学物质到初步学会“物质―符号”的思维转换,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尤其是以拉丁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抽象、记忆比较困难,再加上学生生活经验中熟悉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比较少,两者要能熟练对应和转换的难度很大。从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化学实验感到兴趣盎然,而对于化学用语的学习,则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烦情绪,畏难情绪,这也就导致部分同学不好好学习化学、甚至放弃了学习化学学科。因此,我对化学用语的教学采取了下列的一些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分散记忆的难点

当学生刚进入九年级学习化学时,就要使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用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利用学生刚学习化学所产生的兴趣,注意保持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每节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就向学生适当介绍一到两个化学符号,到学习元素符号和物质的化学式时,学生已积累了较多的化学符号,这样就分散了集中学习的难点,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掌握含义、名实互现、帮助记忆

学习化学用语时,变枯燥的、机械的记忆为学会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及其变化的化学事实。如,在学习水的化学式为H2O时,则向学生讲清水分子的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并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水以及电视画面里经常播放保湿化妆品广告中出现的符号H2O即是水的化学式等来帮助学生记忆。

三、读、写、用并重,强化记忆

学生在学习化学式时,特别是化合物的化学式时往往出现的错误是读写顺序一致,如将氯化钠(NaCl)写成ClNa,这是由于学生对读写规则、读写顺序相反未牢固掌握而出现的错误;而将MgO写成MgO2,这是由于学生未弄清分子的构成和元素的化合价而出现的错误,写出Cu+H2SO4=CuSO4+H2的化学方程式,是未遵守客观事实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而出现的错误等。为避免出现这些错误,在教学中就要加强读、写、用并重的原则,使学生在弄清化学式读写原则和依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规则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等化学用语含义的基础上加强运用,经常练习熟读、书写,从而增强记忆能力。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强记忆

第2篇

关键词:Matlab;《环境化学》;化学方程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185-02

一、前言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环境学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是利用四大基础化学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各种有害物质(化学、生物和物理)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环境化学》侧重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所涉及的化学问题及原理,其理论性较强。因此,为了丰富《环境化学》的教学方式,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枯燥感,通常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教学软件。

由于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各种计算机信息系统迅速推广和应用。Matlab(Matrix Laboratory)成为目前国际上最流行、应用最广泛的科学计算机信息系统软件。Matlab由美国The Math 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软件,以运算、化学方程式为基础,把计算、可视化、化学方程式有机地融合到一个简单易学的交互式工作环境中,有出色的数值计算功能和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而且简单易学。许多实际问题可以通过Matlab软件化学方程式得到定性、定量的解决。在大学《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熟练使用各种计算机信息教学软件,改变教学方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通过Matlab教学软件有利于大学生对《环境化学》的掌握和运用,特别是对各种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在《环境化学》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Matlab软件可以优化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水平。

本论文将主要针对《环境化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例,具体研究和分析Matlab软件在优化各种化学方程式和表达式的具体案例。

二、大气环境化学中使用Matlab软件

当前国际三大环境热门话题:气候变化(变暖)、酸沉降、臭氧损耗都是发生在大气圈的物理化学过程,当代大气科学的研究热点也是围绕着这三大热门话题来进行的。大气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天然的和人榛疃产生的重要化学物质,包括本底存在的基本化学物质,如NOX、SOX、COX、H2O等,人造的物质如CFCS(chlorofluorocarbon,含氯氟烃)等,以及各种转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活性物质,如O3、HO、HO2、ClO、O等。然而,在这些化学物质的迁移与转化过程中,一些重要的化学方程式反复出现,在《环境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适当的形式将其展示给学生。例如:干绝热过程温度变化用泊松方程描述:

T =T ( ) =T ( )

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干空气在上升时温度降低值与上升高度的比,用Γd表示,可用下式求取:

Γd= =0.98℃/100m

在g、Cpd不变时Γd为常数。对于上升干空气的温度为:T2=T0-Γd(z-z0)

通过以上化学方程式和简化后的表达式,气块在大气中的稳定度与大气垂直递减率(Γ)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Γd)简化后知:若ΓΓd,大气是不稳定的;若Γ=Γd,大气处于平衡状态。

通过Matlab软件可以明确地表达出知识脉络,并让学生以最简单的方式理解和吸收,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水环境化学中使用Matlab软件

水环境化学是研究水体环境中主要化学物质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规律、化学反应机理及这些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学科。主要研究在水体中进行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吸附―解吸等迁移转化过程的基本原理。而这些基本原理一般涉及各种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可以清晰地表达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吸附―解吸等迁移转化过程。通过Matlab软件化学方程式,以清晰的思路、明确的结构和动画等形式,注重色彩、字体等视觉效果,直接、立体地表达出授课内容,让学生以最简单的方式进行理解和吸收。

热力学在描述氢气与H+离子发生平衡时,有下列半反应:2H+(aq)+2e H2(g) E0

在标准条件下,即H2压力为1.0130×105 Pa,H+离子活度为1,温度为298.15K时,E0=0V。这一半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写成:K=p /[H+]2[e]2, 即:lgK=lgp -2lg[H+]-2lg[e]

所谓电子活度是在氧化还原半反应中,电子作为反应物时所具有的活度,通常用电子活度的负对数(pe)表示。其数学表达式为:pe=-lg[e]

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半反应,Ox+ne Red E0

假设这一半反应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K= ,lgK=lg +lg ,pe=-lg[e]= lgK-lg

同样,对于一个包含n个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半反应,其自由能变化可以用下列公式所描述:

ΔG0=-nFE0,ΔG=-nFE,ΔG0=-2.303nRTpe0,ΔG=-2.303nRTpe

在上述自由能计算公式中,F为法拉弟常数[96500J/(V・mol)],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

通过以《环境化学》的重点讲授内容氧化还原电位为例,可以清楚表明Matlab软件能够准确、生动并且以最简单的方式展示《环境化学》需要讲授的核心重点内容,Matlab软件表达的化学方程式不但能描述反应物以及生成物是谁,还能从物质的化学式中看出该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边的系数,看出物质之间微粒的个数比;还可以知道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等号右边的箭头,还可以看出后边有箭头的物质,是气体还是沉淀。此外,化学方程式可以准确表达电子的转移方向。然而,用文字表达式不仅烦琐,而且没办法直观的表达以上内容。

四、结语

在《环境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借助Matlab软件不仅可以简明、扼要地讲明授课的重要内容,而且通过Matlab软件表达的化学方程式能够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以及各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关系以及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此外还能够准确表达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方向,因此借助Matlab软件讲授《环境化学》课程,以立体的情境明确地表达出知识脉络,并让学生以最简单的方式理解和吸收,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

[2]蒋辉.环境水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

第3篇

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三总复习,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有效地落实到高三总复习之中,真正的让我们的教学有效,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教育宗旨,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在一线高三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钠及其化合物复习为例,谈谈如何用设计以"典型问题" 为主线的高三总复习方法,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开始课题

叠氮化钠(NaN3)是著名的汽车用安全气囊的主要化学物质,作用原理为:触发电击可以使它分解成金属钠与氮气,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

展示问题

问题1钠有哪些物理性质?实验室金属钠如何保存?分解生成的银白色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 变成白色固体(粉末),请指出发生上述变化原因。

问题2钠还能与那些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现象?

问题3不同条件下Na与O2反应产物是否味一?产物是否都是碱性氧化物?请分别写出产物的电子式以及产物与H2O、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O2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问题4钠分别投入水、FeCl3溶液、乙醇中,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写出化学方程式。Na2O2投入到FeCl2溶液中,有什么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问题5猜想Na能否与其它非金属氧化物(如CO2)反应,若能,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问题6 Na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如Fe2O3)反应吗?汽车安全气囊中的固体粉末除了叠氮化钠外还有Fe2O3 粉末,Na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能与Fe2O3 粉末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请写出上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安全气囊中Fe2O3粉末的作用是什么?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A.KCl B. KNO3 C. Na2S D.CuO

问题7 Na2O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碳酸氢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Na2O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

问题8如果要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校化学课外小组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1)只根据图Ⅰ所示实验,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图Ⅱ、Ⅲ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Ⅱ的优点是(填选项代号)________.

A.Ⅱ比Ⅲ复杂 B.Ⅱ比Ⅲ安全 C.Ⅱ比Ⅲ操作简便

D.Ⅱ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3)若用实验Ⅱ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________。

(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

①当石灰水过量时,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请设计实验检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

问题9在含有1moL NaOH 的溶液中通入标况下的CO2气体16.8L。

(1)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是什么?其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

(2)若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稀盐酸,请在坐标中画出加入盐酸的体积(横坐标)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纵坐标)的关系图。

问题10向浓度相等、体积均为50 mL的A、B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后,再稀释到100 mL。

(1)在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在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A曲线表明,原NaOH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_____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所得溶质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最大体积是________mL(标准状况)。

②B曲线表明,原NaOH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

第4篇

一、考查物质分类的方法

1.物质的树状分类

2.物质的交叉分类(以氧化物为例):

图1

例1 下列物质按不同类别分组,所得组合最不合理的是( )

(1)糖类 (2)塑料 (3)石油 (4)蛋白质 (5)合成纤维 (6)棉花 (7)陶瓷 (8)玻璃

(9)天然气 (10)水泥 (11)合成橡胶 (12)煤 (13)油脂 (14)羊毛

(A) (1)、(4)、(13) (B) (2)、(5)、(11)

(C) (7)、(8)、(10)、(14) (D) (3)、(9)、(12)

解析:(A)所涉及的都是基本营养物质,分类合理;(B)所涉及的都是有机合成材料,分类合理;(D)所涉及的都是有机燃料,分类合理.而(C)中(7)、(8)、(10)属于传统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14)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C).

评注: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较多.根据化学键的不同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根据水溶液或熔融态能否导电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根据含碳与否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根据组成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

二、考查化学反应分类的方法

从不同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及相对应的表示方式

表1

分类角度反应类型表示方法

基本反

应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有无电

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单线桥法、双线桥法);半反应(原电池反应和电解反应中的电极反应)

是否有离

子参加离子反应、分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反应程

度大小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可逆符号

按热效应分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

例2. 化学式是一种描述化学变化的重要用语,下列关于化学反应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

(A) 甲醇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常用KOH,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H3OH+8OH-

-6e-=CO2-3+6H2O

(B) 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 g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s)=FeS(s); ΔH=-95.6 kJ/mol

(C)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则水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O(l)=2H2(g)+O2(g),ΔH=-571 kJ/mol

(D) 碳酸氢铵溶液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H+4 + OH- = NH3・H2O

解析:甲醇做燃料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生成的CO2能与OH-反应,其正确的电极反应为:

CH3OH+8OH--6e-=CO2-3+6H2O,选项(A)正确;选项(B),根据反应

Fe+SFeS

结合题给数据可知,铁粉反应完全而硫粉剩余,即0.2 mol Fe(s)完全与S(s)反应时放出19.12 kJ的热量,则1 mol Fe(s)完全与S(s)反应时放出95.6 kJ的热量,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可知选项(B)正确;氢气的燃烧热是指25 ℃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H2O(l)所释放的能量,选项(C)错误;选项(D),因OH-的量少,OH-应优先与HCO-3反应而不是优先与NH+4反应,其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HCO-3+ OH -=H2O+CO2-3.答案:(A)(B).

评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如图2)

图2

三、考查分散系及其分类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表2

分散系溶液胶体悬(乳)浊液

分散系粒子的直径100nm

分散质粒子的组成小分子或离子大分子或分子集合体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外观均一、透明大多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

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一般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

实例食盐水、糖水淀粉胶体、

Fe(OH)3胶体泥水

例3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 ①④⑤ (B)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④⑥

解析:纳米碳的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属于胶体粒子的范围,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答案:(B).

第5篇

1问题的提出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和物质的化学性质。作为符号语言的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元素符号与客观化学物质是一种间接的关系,需要以化学概念为中介,因此符号的表征是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一个难关。高中化学方程式教学普遍是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承轻创新,学生机械记忆,学习效果差,对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影响。教师应深入解析高中化学方程式教学,从高中化学方程式的价值回归和认知内涵出发,进一步认识高中化学方程式教学的意义,改进教学策略,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帮助学生领悟思想方法,提高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化学学习的良性发展。

2高中化学方程式的有效教学策略

2.1应用合理方法,多渠道、多途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规律与方法(如利用韵律语或顺口溜)熟记并正确书写元素符号,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打好基础。化学式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教师应积极创设化学化学课堂情景,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加强方法的指导和规范化的书写训练,在应用中巩固记忆,提高书写技巧,学会书写化学式,为书写化学方程式做好准备。可引导学生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实质,可通过小卡片游戏或组内相互提问等形式强化记忆,让学生主动探究规律,帮助学生记忆并正确写出化学式。还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明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及所表示的意义,寻找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巧。新授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复习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导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总结归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方法,激发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兴趣。同时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以板演、发言、游戏、竞赛等方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帮助学生尽量避免常见错误: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不配平化学方程式、错标或漏标反应条件、错标或漏标生成物的状态,促进学生学习生成和发展,多渠道、多途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2强化化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构建化学方程式的知识: 教师可以实验的直观性、趣味性和观赏性吸引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强化化学实验教学,利用实验事实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认识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的本质,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效率,用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构建化学方程式的知识。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多注意对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强化演示实验、半验证半探究式实验,利用学生实验进行引导探究,鼓励学生多动手做家庭实验等。

如利用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验基础上探讨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原理时,让学生能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蓝色的溶液滴入NaOH 溶液变成蓝色絮状沉淀证明反应有Cu(NO3)2生成;搜集到的无色气体通过吸入空气变红棕色证明是NO;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达到讨论探究的目的。

2.3应用多媒体等技术呈现化学反应,揭示其本质,激活学生化学方程式的图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反应本质观: 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等技术呈现化学反应,揭示其本质,用微观图(原子、分子模型)结合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引导学生画出某化学方程式的微粒图,依据微粒图书写化学方程式,从微观上分析化学方程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反应本质观,进而理解符号的意义。例如利用Flash 动画演示可逆反应,让学生理解正、逆反应同时进行的微观反应状态,为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多感觉刺激提高化学学习效率,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广度,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水解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在微观水平上的分析利于挖掘方程式隐含的信息,更容易理解这些平衡包含的量的关系如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等。

2.4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化学知识网络,提高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条件和复杂化学反应方程式生成物的水平: 教师应把握教材编写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结构,将教学内容与教材进行“纵横”联系,自主构建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化学知识网络,学习化学方程式,提高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条件和复杂化学反应方程式生成物的水平。在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时,引导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体系中的位置并从较高层次与视角审视所学知识。新授课时,以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网络图呈现给学生,根据网络图进行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复习课时则指导学生归纳网络图,根据相应的展开巩固化学方程式。

2.5根据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化学方程式教学,对化学方程式进行深层次的分类,以促进化学方程式的教学: 可根据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化学方程式进行深层次的分类。根据形态特征,化学反应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则分氧化还原反应,帮助学生理解,以促进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可从物质的结构如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析物质具有的性质;从实验、对比中归纳氧化还原性的强弱;从物质中元素价态的变化规律及实验总结出反应的产物。如SO2、H2O2中S 和O均处于中间价态,因而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而氧化性、还原性哪个为主,还要通过实验等方法来判断;又如,可用Cu 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浓稀硝酸氧化性的强弱,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理解。

2.6比较物质性质,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完善化学方程式的知识体系,巩固化学方程式: 教师应充分把握化学反应的规律和普遍中存在特殊的特点,引导学生比较物质性质,研究异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帮助学生完善化学方程式的知识体系,巩固化学方程式。要引导学生从物质本身的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备等方面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比较,特别要引导学生比较物质性质,以巩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

2.7应用类比法,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化学方程式之间的联系: 教师可应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性与化学物质的相似性,促进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之间的认识,从学生的旧知识体系中构建、完善出新的知识。

如SO2和CO2都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因此SO2与碱、碱性氧化物、水和某些盐的反应可以通过与CO2的类比得出,通过实验和提问,经过整理和小结完成此知识点的教学。可以类比学习的化学方程式还有很多,如C与浓H2SO4、浓HNO3的反应,NaOH与Al、Si 的反应都具有很强的类比性。

2.8强化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针对性的练习,培养学生化学方程式的应用能力: 教学化学方程式应注重利用方程式解决化学实际问题,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为突破口,精心选择针对性的习题,以随堂检查、课后作业、游戏活动比赛(如化学方程式书写大赛)的形式,有意识引导学生加强化学方程式的复习,帮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巩固加深化学方程式,强化学生化学方程式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结束语

高中教师应精心组织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注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优化学生化学学习思维品质,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实质,强化化学方程式的规范化书写的训练,加强反复练习,在应用中进一步掌握化学方程式,提高学生兴趣和方程式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后雄..化学方法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第6篇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3-0029-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成为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不少高中教师反映初中毕业生所掌握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化学学习所需具备的要求差距很大;另一方面,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普遍感到高中化学内容繁锁、抽象,知识点“易学难用”、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高中化学的正常教学。

初中与高一年级的教学衔接是一种“短期衔接”,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而真正科学的教学衔接是初中与整个高中阶段的“长期衔接”,它涵盖了短期衔接,并将其进一步拓展、延伸和优化了的教学衔接。

2 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和结论

笔者于2009 年4 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找到学生化学学习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1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华东师大三附中(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高一年级的部分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26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

本次调查研究从初高中化学教学差异的角度,共设计客观性问题12个,开放性问题2个,主要围绕三个维度展开: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初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采用问卷调查和口头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2.2 结果与分析

有关统计结果与分析如下:

有关初、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

只有3.97 %的学生认为初、高中化学“联系紧密”;在初高中“化学知识规律性”的对比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高中化学知识规律性的认识普遍不及初中。究其原因――初高中化学教材有其相对的独立性,难免存在脱节的现象,其具体差异表现为:

(1)教材内容

初中化学教材内容主要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最基本的化学技能,知识容量小、知识点零散、不连贯、教材内容表达浅显,属于“生活中的化学”;高中化学教材内容由宏观转向微观、由形象转为抽象,除了要掌握物质的个性,还要寻求物质之间横向纵向的联系,形成知识的立体网络结构。

(2)基础理论

初中化学没有相对完整的化学理论。例如:提出了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却没有涉及到共价化合物的概念;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却只是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分析……高中化学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穿插编排,并使元素化合物知识在理论指导下教学,因此,高中化学课程具有理论丰富、应用广泛的特点。

(3)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对某个知识点、对某种具体的性质或具体操作进行局部性、浅显性、单一性的观察,主要为“定性分析”;高中化学实验在实验的目的性、计划性方面更加深刻,实验过程中要求把变化与能量、运动、性质、理论等联系起来,除了“定性分析”外,还加入了“定量分析”实验、“设计(评价)实验”等实验类型,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更进一步。

(4)化学计算

初中化学淡化了学生对化学式概念的理解,对不纯物质参加反应的计算要求降低,对化学反应的多部计算不作要求,主要围绕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质量的计算;高中化学引入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将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联系到一起,除了物质的质量还有气体体积、溶液浓度等相关计算,因此在计算难度和方法以及综合能力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有机化学

初中有机化学介绍的是“身边的化学”,以科普知识为主,只对常见物质(酒精、蔗糖等)常见的物理性质及应用加以介绍;高中有机化学在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的性质、制备方法、鉴别方法、用途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拓展,并对有机物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变形应用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

有关初、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与初中相比,到了高中以后,一方面对于一些基本的化学学习方法例如“课前预习”(高中34.92 %―初中26.19 %)、“归纳知识点”(高中52.38 %―初中42.06 %)、“总结学习方法”(高中29.37 %―初中15.87 %)等,学生们能够比初中阶段更加重视;另一方面在高中阶段,有42.06 %的学生很少预习;有39.68 %的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偶尔”进行总结;同时有38.10 %的学生对于自己“自学能力”的情况没有把握。这说明进入高中后,由于缺乏自主探索的精神和主动调整的意识,因而影响了学生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过初三“题海战术”的反复操练,许多高一新生习惯于听从教师的指令,学习主动性差;二是教师上课结合学科内容进行学法指导的力度和频率不够;三是不少学生进入高中有“休息一下”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取精神影响较大。

有关初、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调查结果显示:①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学生一般都能想办法解决,但其中能“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比率由初中阶段的40.48 %下降到高中阶段的35.71 %;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的比率由初中阶段的30.95 %下降到高中阶段的23.81 %;②学生进入高中后对自己化学成绩“信心不足”的比率高达44.44 %;而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来源,有49.21 %的学生是来自于“在集体中不甘落后”,“对知识的渴望”只占到19.84 %;③初中阶段近七成的学生感到课堂节奏慢或是适当,完全可以适应教师上课的节奏;到了高中,过半数的学生感到教学进程快,难以或是勉强可以跟得上教师上课的节奏。产生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与初中相比,高中化学课程难度明显加深,内容繁多、抽象,这使得形象思维仍占优势的高一新生很容易出现心理疲劳和不适应的情况。“我要学”变成“要我学”,靠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来维持学习活动,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另一方面,在教与学的磨合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了学习焦虑的心理状况:学生感到“听课时好像都听懂了,可做作业却毫无思路”;在难度不一的频繁考试中往往难保成绩的“绝对优势”,因此,很多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心理上萌生了“自信危机”。

2.3 关于问卷结果分析的讨论

初高中化学教学在化学的物质观、科学的思维方法、知识网络的构建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这些方面正是教学衔接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对策及实践

3.1建立科学的化学物质观,保障衔接

从表象到本质,这就要求学习的重心应该从记忆事实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化学物质观是保障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以下介绍三种培养科学化学物质观的教学策略。

(1)直接教学策略

合理的化学物质观应该是在化学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建构的,没有化学知识做基础的化学物质观是空泛的、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培养学生化学物质观应该是在讲授化学知识时,结合学生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进行有倾向性的渗透。当化学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及时的给予指明或直接进行教授,即直接教学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案例]:在初中化学知识――“CO2性质”的基础上,在“晶体类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直接教学策略:

[学生]①写出碳、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②描述CO2的物理性质

[教师]①展示石英图片,结合SiO2用途介绍其物理性质;②展示CO2、SiO2结构模型

[学生]通过物理性质、结构模型,判断CO2 SiO2晶体类型分别属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教师]进一步总结同一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相似,但其性质可能不同;提出“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点。

(2)前导性信息教学策略

在物质观的建立过程中,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认知观念可以同化新观念时,教师可以在教授新观念之前,为学生提供引导性的材料,它比将要学习的新材料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学生利用这一材料去同化新的学习材料,即前导性信息教学的基本原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获取新知识。

[案例]:在“乙醛化学性质”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乙醛分子结构的特点和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化学键断裂方式,总结出乙醛的化学性质。首先提供给学生“前导性信息”:①醛基中的碳氧双键可以打开,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加成反应;②醛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③乙醛分子中的甲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碳氢键的断裂――取代反应。

[围绕前导性信息,探究新知识]前导性信息出现后,学生对上述乙醛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①乙醛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②乙醛能被氧气等氧化;③乙醛与氯气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总结新规律,完善物质观]在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后,引导学生回头重新审视“前导性信息”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对信息加以充分说明上升为学生的化学物质观,作为今后分析问题的工具和同化其他新知识的基础。

(3)自然科学方法论教学策略

自然科学方法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包括化学科学在内的各门具体自然科学认识方法的概括和总结,是学生认识化学物质,形成物质观的有效途径。自然科学方法论教学策略通过实验事实和资料的收集,一方面将所获得的化学物质观指导个体的科学行为,应用于科学实践;另一方面进一步从科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巩固或发展个体的化学物质观。

[案例]在“乙醇的结构”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初中化学“乙醇的性质”,通过性质实验来判断乙醇的结构。

[明确问题]乙醇的分子结构式是怎样的?

[收集事实和资料]a.分子式:C2H6O;b.化合价:C、H、O的化合价

[提出假说]根据乙醇的分子式和碳、氢、氧的化合价,写出乙醇可能的结构式:

[对假说进行推理和判断]如果为结构(I),那么1 mol乙醇能产生2.5 mol或0.5 mol氢气;

如果为结构(II),那么1 mol乙醇能产生3 mol氢气。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乙醇分子的结构式是结构(I),而不是结构(II)。

以上三种培养学生化学物质观的教学策略只是局限于在课堂上进行,为保障初高中化学科学物质观衔接的连续性、流畅性,进行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和完善自身的化学物质观。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家庭化学小实验,举行化学物质专题讨论,举办知识讲座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化学物质观。

3.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落实衔接

思维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要求的各种能力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基础。从初中到高中,是思维方式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的过程,因此,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技能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很大。在思维过程中,一方面将现实中联系着的东西分解开,另一方面又将它们结合起来,这样就在思想中产生了分析综合。在概念形成的教学活动中,可采用此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思维。

[案例]:在“原电池”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观察“铜、锌――稀硫酸”原电池的现象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电流计的指针为什么会偏转?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②锌片上的电子为什么会流向铜片?③铜片上为什么会有氢气泡产生?④锌片和铜片的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⑤从氧化――还原分析,两极各发生何种变化?⑥从能量转变角度分析,原电池是一种什么装置?

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每一个现象,综合得出原电池的概念。在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中,经历反复思维的活动训练,对开阔探索科学问题的思路是非常有益的。

(2)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方法

所谓抽象与概括,是更高一级的分析综合。抽象就是通过分析,在思想上分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概括则是通过综合,在思想上将事物的本质属性联结起来,从而形成概念和理论系统。在教学中用科学家发现概念和定律的研究过程来启发学生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是非常有效的。

[案例]:在“物质的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都没有看到单独的原子或分子,但是他们通过千千万万个原子或分子所表现出来的客观现象,抽象得出原子的概念和分子的概念。可以说他们是利用思维的力量,把物体“分割”成组成它的分子,将分子“分割”成组成它的原子。

这说明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分析,可以达到实验手段达不到的深度和广度。

(3)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

人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的过程,同时这也是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其中,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活动是归纳;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活动是演绎。在对规律性知识进行迁移、应用时,可利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一]:在梳理“非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时,由“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就越稳定”这一规律可知,由于非金属性:Si

[案例二]:在“卤族元素性质”的学习过程中,由氯气的化学性质:①与金属反应;②与某些非金属(如氢气)反应;③与水反应;④与碱反应;⑤与某些盐(如Na2S)反应,可推知,卤素单质大多有以上性质,此为归纳。

这类思维方式容易掌握,而且一经掌握,学习的思维就更具有逻辑性,同时对所学规律性知识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

(4)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心理学家指出: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创造现象力的发展速度快,开始把创造想象同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对理化实验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学生心理与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有组织、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操作。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所谓设计实验就是按照课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选择仪器、药品,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论。

[案例]: 在“测定NaHCO3(含NaCl杂质)的纯度”这一实验课题中,向学生提供烧杯、过滤装置、胶头滴管、滴定管、分液漏斗等仪器,另外提供BaCl2溶液、稀HCl溶液、稀H2SO4溶液、指示剂等。实验过程中,学生先分组讨论并设计出可能的实验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并进一步评价、比较出最佳方案。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一:取m1 g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称量m2 g沉淀。

方案二:取m1 g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测生成气体CO2的体积(标况下)V1 mL。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方案三:取m1 g样品溶于水,加入指示剂,用标准盐酸C mol・L-1滴定,到滴定终点,耗酸V2 mL。

……

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分析、评价,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3.3 有效构建知识网络,促进衔接

初高中化学在体系上既有内在联系,又有阶段性变异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到好处将新知识与过去所学知识以及后期将要出现的知识进行复习性、导向性和预见性的教学处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握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初中化学知识,对于每一个新知识都要努力找到与之相关联的初中化学认知基础,从而对知识进行积累和有效的构建。

(1)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

新知识总是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相互整合的过程中获得的。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在遇到新情境时,教师应判断学生用来同化新知识的原有初中知识是否稳固和清晰,从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案例]:在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可以首先从初中介绍过的“酸性氧化物”和“元素化合价”入手进行复习,巩固学生原有认知,然后,让学生从“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和“硫的价态”两方面考虑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这样,既完成了对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认识,又在知识和方法上进行了积累和进一步构建。

(2)理清高中教材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呈现顺序

理清高中教材的逻辑结构就是要掌握学生在高中不同学习阶段知识上的联系和衔接,适时引导学生了解高中化学教材的逻辑结构,熟悉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其整体结构。在向学生呈现新知识时,要注重对知识呈现的顺序和方式进行推敲,这对于学生有效构建知识网络至关重要。

[案例]:“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这节内容是在初中学习原子结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在高中第一次学习到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分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元素族的概念,为接下来学习氧族、氮族做准备;为后面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理解“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打好基础。

(3)创设认知情境,引发知识碰撞

学习不仅是新知识的获得,也是对旧知识的改造。学生原有的初中化学知识在高中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被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所补充、修正或替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知识结构的平衡不断地被破坏,新的平衡不断的形成,此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努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改组与重建知识结构。

[案例]:在学习“盐类的水解”时,教师让学生判断下列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硫酸、醋酸钠、氯化钠、氯化铵、氢氧化钠,学生会根据初中已有的酸碱盐化学知识做出如下判断:pH7的溶液是氢氧化钠。这时,教师请学生动手验证这五瓶溶液的酸碱性,进而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入手,自然地引出了“盐类水解的概念”;接下来又通过形成该盐的酸碱性强弱,又顺理成章总结出“盐类水解的规律”。在实验结果和学生原有的认知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对知识结构的重整和构建将是非常深刻的。

(4)构建知识网络,揭示化学知识的有序性

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们联系起来,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化学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类比、归纳等方法,将已有的知识按一定的关系分类,并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使知识系统化,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其学习效率。

[案例]: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学生会感觉到高中化学所学的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在总体上很难把握。这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从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这条主线来组织整理各主要有机物如:醇、醛、酸、酯等物质的内部知识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建立知识网络图,从而,有机化学的主要内容就被提炼出来,整个有机化学的知识就显得更加有规律、有序。

4结束语

教学衔接是教学中永恒的研究课题。在高一新生入学后,很多教师在初中与高一化学教学衔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里就不赘述了。笔者认为: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是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任务,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其中在思想上做好长期衔接的准备是前提;建立科学物质观的衔接是重点;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是关键;有效构建认知结构是保障。

第7篇

关键词:实验;优化;初中化学教学;元素化合物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1–006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支撑化学科学的重要本体内容,在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中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呈现,涵盖了“我们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四个二级主题,兼顾了物质涉猎的广度和核心物质的深度,承载了构建化学基本观念、开展科学探究、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元功能。

1 问题的提出

依据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旨,作为进行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素材,“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不能把学习重心放在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用途等陈述性知识的记忆上,而要让学生体验从已有生活经验或“前科学概念”出发,通过科学探究走进化学科学认识物质的世界,然后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社会生活问题,即“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1]。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教师应该如何以实验为突破口,深入挖掘教科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蕴含的探究元素,充分发挥“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载体作用,值得深入研讨。

2 问题表象及归因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其基本价值是要加强对典型反应和现象的感知,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学生逐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其核心作用是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渗透科学探究和STS教育。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毋庸置疑,应该突出实验教学,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可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弱化、泛化,甚至异化,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比比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2.1 目标设定欠当

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及教学理念的具体反映,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行。教学目标的叙写一般采用行为目标表述方式,避免含糊不清或不切实际的表述[2]。例如,学习“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知识与技能目标如果表述为“通过动手实验,初步形成实验操作技能”则欠具体;如果表述为“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学会设计简单实验的方法”则不现实;如果表述为“通过动手实验,初步学会连接实验装置等基本实验技能”,则较具有可操作性。

为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全面、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已有认识,利用丰富的素材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要设计适应学生的探究活动,包括化学实验、文献研究、研讨交流、社会调查等,在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训练科学方法;要选择联系实际的情景转化为适宜的问题,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尽管如此,毕竟教学目标的设计先于课堂教学,要及时采用“课堂观察”和“课例研究”的方法来反思教学目标的适宜度和达成度,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偏差。

2.2 任务分段错位

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发展不同,发展相对而言是有顺序的,是逐步产生的。无论是“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还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阶段性,都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3]。然而,任务分段错位,却是课堂教学低效率的常见根源。

从课标的角度看,有任务分段不明,导致责任不清之嫌。比如实验教学,从初中到高中都在教,可任务完成并不好。如有些内容化学学科教,物理、生物学科也教,冠之以“跨学科整合”;有些内容或许大家都注意不够,“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就造成教学的浪费和空白。如果能够制定出学科效率标准,分段要求明确,便于教、便于学,也便于考,无疑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益。

从实施的角度看,课标安排的探究活动开放性大、实践性强,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几乎每个活动都适合在新课和复习课阶段从不同的深度进行探索,依据学生实际制定合理的实施策略,是学生内驱力形成的关键。例如,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在新课阶段,可以让学生观察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得出结论,有计划地渗透化学用语等,重在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复习课阶段,则可以讨论替代的药品或装置、分析误差产生原因等,重在培养推理和预测能力。具体实践中,不少资深教师将上述内容美其名曰“链接中考”,一股脑儿传授给学生,并不时地埋怨课时不足、学生不够用心或新教材缺少条理性等等。

2.3 技能要求模糊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如何利用元认知知识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在“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实践中几乎是一片空白[4]。从表象上看,课程、教材安排梯度明显,由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到学生实验,到活动与探究,实验技能的“浸润式”培养无处不在。可是,具体教学中,很少有教师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等技能方面的计划与实验,多数是下意识地认为实验做多了,技能就“迎验而生”,就会“自动化”,缺少对科学的培养途径的思考。

2.4 素材开发无度

新课程标准为“身边的化学物质”提供了近三十个情景素材,为教材研究和教学设计提供了线索,应该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探究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发展其多元智能。可是情景素材的利用情况不容乐观,有的教师一带而过;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有的教师简单“堆砌”,有的教师甚至墨守成规。由于教师专业视野的局限、评价方式的制约、素材地域普适性的欠缺、开发课程资源能力的单薄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新瓶装老酒”的现象相当普遍。

3 行动策略

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的课堂教学,目标上要强调科学态度、方法和价值观的培养;内容上要加强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实施上要突出探究式、体验式学习。整体思路是重思想方法的渗透,重科学素养的形成,努力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融合,力求清晰地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方法上选取以学生的活动,并以问题解决为主,特别突出教学情景的设计和实验的应用[5]。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说:“美是适度。”以实验为媒介,优化课堂教学,“适度”是必不可少的,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3.1 添加:探寻起点的适度,增加教学的广度和厚度

根据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任何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都存在起点问题。起点不当是许多课堂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起点的适度更是确定最佳教学思路的前提条件。优化课堂实验教学,必须研究起点的适度。通过改变实验组织形式,恰当增加难度不大、比较安全的探究实验,把操作权还给学生,既可以锤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又可以调节课堂气氛[6]。

3.1.1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使学生“愿学”

学生一旦度过实验教学新鲜期,验证性实验由于操作程序严格,现象和结论已知,已经很难唤起学生的积极性,“反正书上都有,做不做一回事”。教师就必须合理选择探究性学习内容,联系实际增添实验,培养学生的持续性兴趣。例如,学生实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可做如下改变:

甲组:探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药品及选择依据

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②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③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④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⑤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⑥在上述药品中自选

乙组: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性质决定用途

①证明鸡蛋壳、水垢里含有碳酸钙;②除去某试剂瓶上的白膜;③酸碱式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④区分石灰石粉末与面粉

3.1.2 演示实验分组化、轮流化,使学生“乐学”、“活学”

实验教学的中后期,教师必须注意克服部分学生的游戏心理、懒惰心理,消除部分学生的恐惧心理、依赖心理。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化、轮流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而且独立进行,既有利于培养实验能力,又锻炼了意志品质。

此外,还可以开发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渠道,如家庭小实验、实验兴趣小组、工农业生产实践等,增加课堂的广度和深度以优化教学。

3.2 删减:关注容量的适度,让课堂去芜存菁,以少胜多

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从课堂教学目标出发,适当地增加实验教学容量,是可取的,但是实验的增加要内化、融合,不是堆积,更不是拼凑。要防止由于探究活动的泛化,而带来的课堂臃肿、重心转移以及学生消化不良等问题。因此,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的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实验容量的适度。可以实验的“二次利用”为准绳,减去不必要的拓展和链接实验,减去价值不大的知识呈现实验,影响核心目标的实验更要尽量删减。

3.3 重组:琢磨顺序的适度,在整合中提高教学的效益

“顺序”的确定必须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对象等多种因素。严格地说,某一个教学内容的完成只有一个最恰当的时机,适当的顺序应该是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应该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整合,是相似相邻的教学环节的整合,是交叉重复环节的整合。

从主题教学的角度出发,“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要有意识地按照适度的顺序渗透化学基本观念,例如元素观、反应与能量观、分类观等观念的建构;要培养学生用宏观与微观、共性与个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认识客观物质。例如,“酸”的概念学习,可以整体设计为五个阶段:在“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中,要求“知道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在“金属与酸的反应”学习中,要求“了解铁、铝与稀硫酸、稀盐酸的反应”;在“溶液酸碱度的表示”学习中,要求“了解用pH试纸检验酸碱性的方法”;在“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学习中,要求“初步认识酸的性质”;在“碳酸盐与盐酸的反应”学习中,要求“进一步完善酸的性质”,从而达到对“酸”的概念的相对完整的认识[7]。

从课时教学的角度出发,教材中“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基本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教师如果总是“忠实教材”,“紧靠课本”,必然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滑坡,思维变得僵化。因此,教师只有解析知识的内在联系,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为学生提供可以适应与跨越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建构学生思维的无障碍通道。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虽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作为化学性质的最后一点呈现,但是学生已经对此反应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可以将教学流程调整为:展示一瓶开盖“雪碧”,观察现象并提问归纳物理性质和检验方法引发讨论:获得结论的依据及检验实验设计的理由及有效性评价归纳部分化学性质,讨论溶解性实验设计分析溶液成分,完成石蕊变红演示实验探究变红原理小结性质与用途。

教师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是学生的内驱力形成的源泉。教学实践中,必须随时关注、分析教学内容的潜在走向,及时消除阻隔,形成教学内容的意义流动。无论是出现知识“越位”或能力“补位”现象,都会造成“亡羊补牢”的遗憾或者“削足适履”的痛苦。

3.4 分解:研究疑点的适度,使重难点的突破更加流畅

分解是教学设计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是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主要方法。“身边的化学物质”作为启蒙教育的主要素材,有些问题很难说清道明。处理教材时,如何把握教学的深广度,化解重难点,以便为当前内容找到迁移的落脚点、巩固的深化点,为后续教学打基础,是很多教师头痛的问题。一般来说,对于某些重难点的突破,可以采取“知识提前渗透,疑点适当后置”方法对待。例如,大家熟知的化学用语的教学,可以从绪言课开始,有计划、有意识地逐步渗透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避免大量集中学习的枯燥乏味。再如,浓硫酸使蔗糖炭化的同时,逐渐产生“蘑菇”状泡沫,学生自然提出问题:为何会产生泡沫?为何有刺激性气味?此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质量守恒定律的角度思考,推测气体的可能成分,并设计验证方案。对于反应规律及其化学性质则需要暂时搁置。

在探索“身边的化学物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其载体作用,使之成为学生化学观念的认识和发展的“基点”,让学生享受到参与创造的幸福感和愉悦兴奋的情绪体验,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更深入地研讨。

参考文献:

[1]刘克文主编.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40.

[2][4][6]王祖浩主编.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196~237.

[3]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7~105.

第8篇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1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4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二周(9.1~9.9)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三周(9.10~9.16):走进化学实验室(参观化学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样设计实验)、单元测试。

第四周(9.17~9.23):空气、氧气。

第五周(9.24~9.30):制取氧气,单元测试。

第六周(10.1~10.7):水的组成、分子和原子、水的净化。

第七周(10.8~10.14):保护水资源、最轻的气体、单元测试。

第八周(10.15~10.21):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

第九周(10.22~10.28):化学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

第十周(10.29~11.4):期中复习及考试、试卷分析

第十一周(11.5~11.11):机动

第十二周(11.12~11.18):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十三周(11.19~11.2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11.26~11.2):金刚石、石墨和C60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12.3~12.9):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12.10~12.16):燃烧和灭火。

第十七周(12.17~12.23):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十八周(12.24~12.30):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单元测试。

第十九周(12.31~1.6)第二十周(1.7~1.13):期末复习。

第9篇

一、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告诉学生学习要联系实际,让学生描述最熟悉的东西,介绍什么是物质。例如,我们吃的食物是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的;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化学物质;呼吸时,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电视广告中经常看到的钙铁锌硒是四种化学元素;我们日常接触到的自行车、刀具主要是化学物质铁组成的;等等。这些物质有些是固体,有些是气体,有些是液体,这样就引出了物质分类这一概念。这些物质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现象呢?例如,为什么铁会生锈、铜会上铜绿、金银饰品却能长时间保持不变色?为什么油会燃烧、水却可以灭火?为什么氢气球可以升空、用空气充的气球却无法升空?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兴趣。然后告诉学生,要明白这些现象,我们就要从物质的化学特性开始研究。从而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想去学习化学这门课程。

二、引导学生多做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单靠对日常各种物质和现象的好奇心还不够,我们更要抓住“以实验为基础”这一特征,组织运用各种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物质的化学特性和各种化学现象。例如,分别用几种无色液体相互混合,就能分别得到“葡萄酒”、“牛奶”、“雪碧”,让学生感觉道化学中物质的变化如魔术一般,为什么看是毫无区别的液体,混合后却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接着,可在演示“烧不坏的手帕”、“白磷自燃”、“镁带燃烧”等小实验,进一步让学生观察到丰富多彩的化学现象,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成为他们学习化学的“源动力”与“催化剂”。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这门课除了实验以外,学生更需要掌握化学元素、化合价、化学式等基本概念。但是,面对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符号式子,学生如果没有按适当的方法去学习,久而久之,就可能失去兴趣。因此,老师不仅在开始的时候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在真正的学习过程中更要注重教学方法。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学方法应具有多变性的特点,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悦感。化学教学可以采取多种趣味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深深地记住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方法一:分组交流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有老师指导各组结合教学内容自行制定交流讨论方案,由小组长组织交流讨论活动,并对讨论内容加以总结,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方法二:分组联赛,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全班同学分组,由老师根据小组人数设定题目,每组每人做一道题目,各组自行决定上台顺序,后出场的同学可以对前面同学的解题进行订正,依次类推,以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正确解题多的小组为优胜组。这种方法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方法三:学完一章课程以后,老师可设计一句话的问答题,主持知识抢答赛,以抢答正确题目最多的学生为优胜,通过这种竞赛,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对学生所学知识起到巩固作用。

四、老师指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培养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教学过程中,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参考资料,但是,写在书中的知识是别人的,只有自己写出来的才是自己的,所以老师需要备课,将课本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然后在课堂上使学生利用老师的技巧,将所学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基于这一思想,我告诉学生“要真正掌握书中的知识,只有通过运用才能得到。”例如,在“化合价”的教学中,需要学生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我任教十多年来,接触到的这方面的资料也真不少,但总觉得不能把表中的元素全部概括进去。于是上课时,我可以要求同学自己去找规律自己去编制顺口溜。对着书中的表格分别找出正一价、正二价、负一价、负二价的元素,学生可以顺利归纳出“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正二价”等口诀。对于可变化合价或化合价比较特殊的元素,我要求学生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才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口诀。有学生就编出了“一三五七奇数氯,二四六价偶数硫,三铝四硅五价磷”等口诀。到这时,我在问学生表格中的元素是否全部归纳进去了?有学生思考后能回答“二四六七是锰价,元素单质是零价”。通过这样的互动,就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化学,不仅仅是通过老师讲课而学到知识,更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智慧来获得知识,作为学生会感到更加有成就感,当然其学习兴趣也会更浓厚。

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第10篇

关键词:化学用语; 兴趣; 分散记忆; 规范; 有效记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020-001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化学语言,主要包括元素符号、离子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等。它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也是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多方面的理论学习,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共创化学用语教学的良好开端,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化学用语被称为是“第二外语”,由于其知识点多而散、记忆量大、比较抽象、易出现分化点[1],同时也会失去对化学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应该杜绝这些现象的出现,最好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乐学。在教学中我时常会将生活实际(如电视广告、流行歌曲、生活场景等等)以视频形式渗透到化学用语的学习中。例如学习1-20号元素符号时,我事先会给学生播放几年前KFC的电视广告,里面的小男孩用黑POP的音乐形式背元素名称,播放后学生都哈哈大笑,立即对背诵1-20号元素名称及符号产生了浓厚兴趣。

二、分散记忆,教学循序渐进

初中化学用语的知识分布过于集中,对于沪教版来说,第一学期的化学用语主要集中在三、四两章。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中涉及到化学用语:常见元素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化学式等等;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中主要涉及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和含义。然而学生在短短的十几个课时中既要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又要学会利用元素符号、化合价符号书写物质化学式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很大。

为了突破这个分化点,就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我通常将这些难点分散,采用分散教学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的教学中就慢慢渗透常见元素符号和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和识记;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中要求学生会书写常见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对元素符号、化学式加以巩固以及为书写方程式奠定基础;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就系统学习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化学式书写的规律等;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重点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散知识教学的效果非常显著,大部分学生能较快较好掌握知识,不再害怕化学用语的学习。

三、规范书写,学习之根本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对化学用语不能规范书写,是导致每年高考中化学用语严重失分的原因之一。常见的错误有:①拉丁字母不分大小写、未一高二低,如:氯―CL 钠―Na 二氧化碳―Co 氧化铝―Al2O3 ②离子符号和化合价符号中数字与正负号错位。③方程式书写错误,如不符合客观事实、未配平、遗漏反应条件、气体沉淀符号使用不当等等。

良好的书写习惯要从开始养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书写规范、讲解到位;其次要求学生在作业练习中严格规范书写,对易错的要反复练习来进行纠正。

四、有效记忆,及时巩固知识

抽象、枯燥乏味、繁琐等等字眼是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感受,也是学好化学用语的障碍。如何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障碍,进行有效记忆呢?我在平时教学中采取的记忆方法主要有以下方法:

①趣味记忆。主要针对一些没有规律、难记忆的化学用语,则采用趣味记忆法,让知识尽量趣味化,让学生易读、易记、不易忘。例如记忆“金”的元素符号时,我会利用情景记忆:“假如我在大马路上看到一条金链子,我心里会想:哎哟,今儿个走运了,所以金你们就记住Au。”“溴”学生往往会读成“臭”,那就将错就错,我会利用方言记忆:“一般爸爸的皮鞋最容易臭了,而皮鞋在苏州方言就为B R,所以溴你就记住爸爸的臭皮鞋Br。”

②反复记忆。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保留在记忆中的信息需要经常复习,记忆信息才会越来越强[2]。例如刚学1-20号元素符号时,每节前都会让学生齐声背诵;学化学式时经常会做成小卡片(一面是物质名称,另一面是化学式)让学生反复练习;学习方程式通过记住书写规则和课堂反复练习加以巩固。

③纠错记忆。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每次都要向学生强调正确的,适当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平时所犯的错误收集起来,让学生进行错题订正。例如:学习化学用语的书写时,会将学生平时书写的不规范、错误的形式写成课堂小练习,让学生就在原题上进行纠错练习。学生可以在错误中成长。

④理解记忆。在学习方程式书写时,学生往往会对反应死记硬背,后果是生成物会张冠李戴、遗漏条件等等。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实验现象和抽象的化学用语建立起桥梁。

例如:加热铜绿反应,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关系式:

绿色粉末 黑色粉末+小液滴+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然后写出相对应的物质的化学式:

(Cu2(OH)2CO3) (CuO)+(H2O)+(CO2)

最后对反应进行配平和添加气体符号。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记忆化学反应,学生不再觉得化学用语只是死记硬背,而是生动的。

总之,师生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化学用语学习开端,是学生树立自信、学好化学的前提保障,也是教师有效进行化学用语教学的关键。良好开端的创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精心组织教学,帮助学习跨越学习道路上的第一道坎,防止学生出现学习心理障碍,这样必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奇趣化学;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6)11C0048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受一系列负面事件的影响,化学的学科形象受到极大伤害,学科地位受到一定冲击。初中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启蒙,却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里,既要完成新课教学,又要应付中考的检验。为了腾出更多的复习备考时间,现实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压缩教学过程、忽视探究体验、直奔学习结论的现象,从而导致化学成为枯燥的应试学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呈下降趋势。因此,发掘化学的内在价值,重塑化学的良好形象,是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近年,笔者在参加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中学名教师”和“教育专家”培训期间,在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的指导下,尝试着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多年的教育实践进行整理、反思和凝练,提出了“奇趣化学”的教育主张。

2 “奇趣化学”的内涵

2.1 “奇趣”与“奇趣教学”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奇”意为“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出人意料的”、“惊异”;“趣”意为“趣味,兴味,志趣”、“意向,趋向”。

在“奇趣教学”中,“奇”侧重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即教师通过教学素材的优选、教学方式的优化和教学环节的重组,突出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奇妙;“趣”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即学生通过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引发学习心理的趋向、学习动力的内化和目标指向的形成,并产生恒久的学科兴趣。

2.2 “奇趣化学”

在化学学科中,传奇般的发展历程、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奇妙的探究过程、神秘的微观世界以及学科成果在能源、材料、环境等方面的奇特应用,都是开展奇趣教学的绝佳素材。

“奇趣化学”就是化学教师在情境创设、素材选择、过程组织、媒介使用、效果评价以及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突出化学学科的内在奇妙,使课堂充满悬念、妙趣横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持久的热爱化学、学习化学、应用化学、服务化学的心理趋向,进而发展基础学力、提升核心素养、形成健全人格。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理应突出化学学科的奇趣特征。奇趣,应该成为初中化学教学的最基本追求。

3 “奇趣化学”的教学策略

如何开展“奇趣化学”教学?下面试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水的组成”课题为例加以说明。

3.1 “水的组成”课题的内容分析与教学框架

“水的组成”课题位于《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初三年级上学期学习内容。该课题无论从知识架构、内容编排还是从教学时间上看,都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课题内容涉及化学物质、化学史实、实验探究、微观分析以及化学概念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知识类型较为全面的典型课题。

教材中“水的组成”课题由“探究水的组成”、“水电解的微观解释”和“纯净物的分类”三部分组成。教学中,笔者将“微观解释”处理成“微观分析”和“微观假设”两个环节,提前放在“水的生成”和“水的分解”两组实验之间,以突出微观建构在化学学习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将“氢气验纯”实验后移,与“纯净物的分类”一起学习,以突出可燃性气体验纯的重要性,并为物质分类学习提供具体物质的情境素材。整个课题用两课时完成,第1课时以“微观建构”为核心,通过两组实验探究水的组成;第2课时以“氢气验纯”为基础,通过“三重表征”构筑物质分类的概念;课外活动设计为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拓展和深化。教学框架如图1所示。

3.2 基于“奇趣化学”思想的“水的组成”教学策略

3.2.1 在情境创设中渲染物质世界的奇异

我们生活在形形的物质世界里,目前已经发现的物质达3000余万种,而且每年还有大量的新物质、新材料合成出来。显然,中学化学学习无法穷尽所有物质,典型的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科观念的基本载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这些承载着化学教育功能的物质进行创造性处理,要突出其奇异的一面,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水的组成”课题中,虽然水本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物质,水的组成知识本身也并无多大难度,但是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过程和逻辑线索,远比“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更为重要。教学中,为了激起学生的思维冲突,教师先投影过滤、蒸馏的实验图片,帮助学生回忆将自然界的水转化成蒸馏水的过程,然后展示一瓶蒸馏水,吸取几滴,问:“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学生很容易答出氢和氧);教师追问:“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根据水的化学式);教师接着再问:“如何用实验加以证明?”(学生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教师板书课题,进入新课。

以上,通过教师有意识地追问和反问,将学生的关注点由“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转移到“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水的组成”上来,消除了学生因所学物质太过普通、知识本身貌似浅显而产生的懈怠与厌倦情绪,起到了良好的渲染导入效果。

3.2.2 在史实再现中凸显化学历史的传奇

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知识和方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期间发生的许多故事,彰显了化学家敏捷的思维、坚强的毅力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有的还极具传奇色彩,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加以发掘利用。

人类对水的组成的认识历史极具传奇性。在“水的组成”教学中,教师将这段化学史实制作成微课视频,时长约3分钟,解说内容突出两点:一是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即金、木、水、火、土)和古希腊人的四元素说(即土、气、水、火),都将水看作是一种“元素”,而该认识持续了两千余年之久。二是18世纪末普里斯特利、卡文迪许都在氢气燃烧实验中观察到了水的生成,本可由此得出“水不是一种元素”的结论,但却由于受当时仍属主流的燃素论的影响,他们自圆其说而错过了伟大的发现。拉瓦锡则注意到普、卡的实验事实,他敢于质疑,积极开展深入研究,从而证明水不是一种元素,最终燃素论,创立了氧化学说。

这样的史实处理,既可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发展的历史长期性和共通性,还可认识到科学发现偶然性中的必然性,提升科学素养,体验化学发展的传奇。

3.2.3 在实验求证中突出探究过程的奇妙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工具。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对实验内容进行补充、拓展,通过精心设计的探究过程和穿插其中的启发提问,让学生获得奇妙的探究体验。

“水的组成”课题包括“水的生成”、“水的分解”和“氢气验纯”三组实验。前两组实验目的在于从水的生成和分解两个角度探究水的组成。在“水的生成”实验中,教师先用氢气流吹肥皂泡,让学生观察肥皂泡的运动情况,认识“轻(氢)气”;再用燃烧的木条引燃肥皂泡,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然后提出问题:氢气燃烧的产物可能是什么?怎样用实验加以证明?在“水的分解”实验中,首先,学生利用微观模型对水分解的条件和产物做出假设,然后,教师介绍电解水的装置,接通电源,指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现象:两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负极端产生气泡多……气体在刻度管顶端聚集,水面逐渐下降……正负两极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进而提出问题: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什么?怎样用实验加以证明?提出问题以后,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然后师生一起用实验检验生成物,从而从正反两个角度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

“氢气验纯”实验目的是认识氢气验纯的方法和原理,并为物质分类的学习提供认知素材。首先,教师分别点燃纯净的氢气和不纯的氢气,让学生观察纯净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而不纯氢气(混有空气)则发生了爆炸。然后,师生一起分析气体的成分,讨论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突出引燃不纯氢气的危险性以及氢气验纯的必要性,进而提出问题:怎样检验氢气的纯度?在组织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用试管分别收集纯净的氢气和不纯的氢气,移近酒精灯点火,让学生认识氢气验纯的方法和原理。

以上实验处理,不再是根据教材的照方抓药和照本演示,实验内容更充实,前后逻辑性更强,较好地体现了“问题与假设设计与求证分析与结论”的奇妙探究思路。

3.2.4 在模型动画中展现微观视角的神奇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科学,用微观视角分析和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和核心素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模型和动画是帮助学生建立微观想象的常用形式。

在教材中,“水的组成”课题仅以“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和简要的文字叙述,要求学生建立水电解过程的微观想象,这对于刚刚接触原子、分子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一定难度。教学中,笔者将“微观建构”调整到“水的生成”和“水的分解”两个实验之间,以突出微观分析和假设的核心作用。在“微观分析”环节,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氢气燃烧时导管口主要存在哪些分子,其中哪些分子参加了反应;然后让学生从所提供的模型(含H2、O2、N2、H2O分子)中选择氢分子和氧分子,通过模型拆装模拟和描述氢气燃烧的微观过程。在“微观假设”环节,学生先将拼装好的水分子模型拆分,再尝试将拆解所得的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对可能的产物和反应条件做出假设。

通过亲自拆装微观模型,抽象的微观过程变得具体而直观,学生对“选择(选择参加反应的分子)拆解(将分子拆分成原子)重组(将原子重组成新分子)”的化学变化微观本质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体现了从直观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体验了用微观视角考察和分析宏观事实的神奇。

3.2.5 在概念构筑中体验“三重表征”的奇特

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表征水平上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共同构筑起相互联系、完整的认知系统,这是化学学科特有的“三重表征”思维方式。学生“三重表征”思维方式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物质的分类属于概念性知识。在“水的组成”课题中,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建立在纯净物概念的基础上,属于物质分类的第二层次;而氧化物的概念则建立在化合物概念的基础上,属于物质分类的第三层次。为了夯实第二层次分类的基础,在“微观建构”和“氢气验纯”等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个维度分析物质的成分。为了培养学生建构类别概念的能力,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物质(纯净物,标注化学式),组织学生分析这些物质的组成特点,总结提炼出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等概念,构筑起物质分类的三层关系图。最后,教师命制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个角度判断物质类别的形成性练习,对学生运用“三重表征”方式理解物质类别概念的效果进行诊断,必要时加以强化。

通过“三重表征”思维方式学习和认识化学,能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全方位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化学学科内在的逻辑结构,体验“三重表征”认知方法的奇特。

3.2.6 在课外活动中品味深入研究的新奇

课外活动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学习、研究等综合性实践活动,实验研究是化学课外活动的常见形式。与课堂实验相比,课外实验研究的主题更为开放、内容更加灵活、时间更为充裕、思维更加集中,所获得的研究体验也更加新奇。

在学习“水的组成”课题后,A组学生开展了“电解水微型实验”活动,他们自行购买干电池,在眼药水瓶中装入氢氧化钠溶液,瓶口连接一段橡皮管。在塑料瓶的两侧各插入一根大头针,再用导线分别与电池两极连接起来(图2)。接通电源,可观察到大头针表面产生气泡,负极气泡比正极多。再将橡皮管伸入溶有洗洁精的水中,可观察到不断有气泡从管口冒出,在水面形成一层泡沫。当溶液表面布满气泡后,小心地用木条引燃,可听到轻微的爆鸣声。小组学生非常兴奋,很有成就感。

B组学生开展了“电解水实验再探究”活动,他们好奇霍夫曼水电解器的复杂结构,课后缠着教师研究了它的构造,然后利用生活中简单易得的材料,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在水中加入某些增强导电性的物质和用石墨碳棒作为电极材料的原因。在得到一系列科学结论的同时,他们还发现如果加入食盐增强溶液的导电性,以及直接使用铜线作为电极材料,都将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现象,而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最后,小组学生迫不及待地自学了高中化学相关内容,并在活动报告进行了初步分析。

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通过课外实验研究活动,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问题意识和求证意识得到提升,实践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研究过程中的某些发现,还将为后续学习埋下深入探究的种子,这是“奇趣化学”的终极体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11.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79~82.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13~135.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897,946.

[5]冯翔.发现水的组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8(11).

[6]张丙香,毕华林.化学三重表征的含义及其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3,(2):73~76.

[7]朱少祥.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学文献综述[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1):68~71.

第12篇

教师至少要充当好3种角色。

1)学生知识缺陷的“勘探者”。这是复习工作取得成效的第一步,通过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反应、平时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以及纸笔测试中出现的错误,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这是一步既琐碎又繁重的工作,既考验教师的耐心又要消耗教师大量的课下时间,但这步工作又是不可忽缺的。

2)学生知识缺陷的“修复者。”在收集了学生主要知识漏洞后,仔细分析学生为什么在这些知识的理解上会出现偏差。要了解其原因,需要教师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面对面地交谈,通过交流,找出学生在这些知识上的学习障碍,针对障碍制定出弥补知识漏洞的教学设计。这是复习工作取得成效的第二步。

3)学生进行知识整合的促进者。在补缺补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建立起知识网络结构。这是复习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一步。当学生在脑海中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体系结构后,在纸笔测试中对知识的表达才能得心应手。把哪些知识组合在一起成为45分钟内的复习内容?用什么情境把这些知识串连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构建起知识网络?这也是需要教师在课下花大气力的。

可以想象,当教师把学生在新授学习中所遗留下来的知识漏洞都找出来,且根据学生理解出现的偏差给予纠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学生就不难在中考纸笔测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计划,有效复习。初中化学总复习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第一轮按章节复习,要坚持“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减缓坡度,降低难度”;第二轮为专题复习,即将所学知识分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5个专题,目的在于综合知识能力,增强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的程度,突出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三轮为模拟训练阶段,旨在增强应试能力。

2)总结学生常犯错误。从过去几年的中考情况来看,考生的知识缺陷可以归纳出“五个不强”:化学用语的书写和运用能力不强;图表处理能力不强;提取信息、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实验设计的能力不强;语言归纳和表达能力不强。教师在复习时应加强学生这些方面的训练,尽量避免上述常见错误。

化学学科的表述并不完全等同于中文表述,要会用化学用语。化学用语的表述比较严密,稍微错一点都可能得不到分数。同时要考虑到化学方法,要将来龙去脉说清楚: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现象、结果等。如果题目要求用实验报告、装置图的形式描述实验方案、操作步骤,就必须逐条说清楚:第一步取样品,取少量的什么试剂放入什么容器里;第二步加试剂,是滴加、加入还是倾倒,看到什么现象等。

3)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以学定教,落实新课程理念,给学生创设充分从事化学活动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反思优化解法,提炼解题规律,形成化学思想。

4)重视中考化学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每年中考都有部分考生因非智力因素失分,可能原因有:①书写错别字、字迹潦草,在表述化学概念、化学仪器等有关化学专用名词时使用错别字,造成表达意思错误或无法准确表达意思而失分,因此在平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书写工整、清晰的答题习惯;②粗心大意,思维定势,如推断题中,要求写所要推断物质的化学式,却写出物质的名称,导致失分;③答题不规范或表达混乱,如实验操作表达不规范,只答出大概意思而导致失分;④情绪不稳而导致失分。

为克服上述不良行为及心理,在复习中,安排一些相应的训练,如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按质按量独立地完成一些基础题,并把重点放在解题的正确和完整上;在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做一些学生没有做过但又适合学生的新题型,教师课后及时讲评,以提高学生对陌生题目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