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05: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前言
中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阶段,是教育发挥影响和作用最大的阶段,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对基础教育认识的深化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被广泛关注的问题,逐渐从接受、认识走向探索、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更科学地认识、更系统地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状况,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论文电子杂志全文数据总库中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词,浏览了48篇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问题的文章,拣选其中32篇研究成果显著论点鲜明见解独到有力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归纳整理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总体看来,1999年至2005年左右,学者们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索相对集中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现状、成因,以及初步的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至今,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提升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专业化模式的探索,也有更多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资料,提供更为专业的论点。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
首先涉及心理健康的标准,从1999年起教育部逐渐颁布一系列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研究者们首先定睛于如何界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以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如美国奥尔波特六个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十条标准为依托,从不同侧重点具体把握从不同需要把握如何划定心理健康的标准。如杨建飞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5]中提出应系统综合地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研究者提出应结合我国传统价值观和正确的主导社会价值观来本土化心理健康的标准[1]。笔者认为,处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或者适用不同教育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把握基本标准下有所侧重有所添加,才能使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更好地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国内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的研究探讨结论相对一致,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爆发的比率逐年上涨,并且呈现多样性、集中性、年龄阶段性等特征,多体现在学习障碍、行为问题、社交问题、性心理问题、适应问题[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向内、外两个因素,内部因素指学生个人的主观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所囊括的人事物等方方面面,小到班级环境,大到教育机制缺陷,时代变革。
三、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及现状研究
2002年到2005年,在国家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巨大进展,以下主要方式在中小学校中发展起来:1开设心理健康课;2建立心理咨询室;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渗透于学科教育之中;5建立学校-家庭合作通道;6搭建同辈互助咨询机平台[2]。
有研究者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样本学校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的不足,包括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以及心理咨询开放时间供不应求,并提出了改善建议[3]。
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研究还有待发展,可以从更多角度进行研究,例如以受教育者为研究对象、以纵向研究或聚合交叉研究为研究方法,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做深,做实。
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探索
(一)系统化趋势
1、以教育系统提升为依托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单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只是表面上缓解了矛盾,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4]。在教育机制、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学生心理问题的爆发不可能完全杜绝。只有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置于其背后的教育系统的大背景下,才能更深刻更彻底地找到问题根源,叫停连锁反应。
2、提倡构建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由家庭、学校、社会构成的环境网络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外部因素,三者环环相扣密切联系互相作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问题最终可以归于环境适应问题。在处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逐渐达成的共识。
3、涉及学生个体、同辈、家长、老师、辅导员的人际互动网络
人际因素也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并通过环境因素起作用。人际因素的运用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很多研究者尤其提倡让孩子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体验健康向上的力量,达到自己成长,自我提升的目的。基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同辈、家长和老师在人际因素中是关键。
4、专业化趋势
不少研究者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扎根于具体的方法研究上,对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进行了研究。例如同辈咨询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利因素[6],表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走向专业化发展方向。理论研究上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渠道,实践运用上也提高了对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要求。
五、现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虽然从1999年起我国才开始提倡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我国有着优良的德育传统与和谐向上的社会价值观,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已有深厚的基础,这就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了方向引导和理论支撑。十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逐步拓宽、深化,初见规模,指引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但不少研究还是有稍显空泛的问题,如所提对策缺乏具体的可行性方案,没有通过实验验证的理论构建,缺少正反面的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经验研究,现有理论与实际脱节,宏观指导多微观指导少,实践性研究相对缺乏等问题。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用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而逐渐发展的,需要广大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者发表自己的认识,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感性材料。
六、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展望
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拓道路:1进行实地调查,更多获取直接数据,揭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完整面貌;2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以适应广大中小学生寻求心理帮助的需要,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技术支持;3密切联系一线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理论与实践互为指导,共同促进;最后,还要继续加强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构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定湾,何凡,刘碧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9).
[2]沈永江,邓亚琴.论中小学生"预防-辅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2,(12).
[3]刘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1,(9).
[4]周燕.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
[5]杨建飞.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3,(5).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小学生教育;问题与对策
1.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有近30年的历史,回顾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引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有所贡献。
然而,近些年来,在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因而应在正确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2.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1)学校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清。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只是一味追求升学率,所以很多学校领导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学校仅仅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的工作,而不能全面地掌握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摆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甚至有的学校或机构根本就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
(2)缺乏专业的教师给学生以科学的指导和教育。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部分由团干部、政治教师或班主任兼任,这些教师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在工作中,不能自觉运用系统的心理科学知识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沦为空泛的说教,缺乏科学性的指导。
(3)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偏重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很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方面的发展重视不足,有的家庭生活中,仅仅是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方面,在他们物质生活上给予支持与帮助,却极大地忽略了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两大因素,即生理和心理。
(4)心理教学理论系统庞杂,没有自己特色的材。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材及教师用书层出不穷。但也存在着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不一致的现象。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心理学理论的时候,忽略了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也没有考虑到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问题。因而不能做到因地制宜。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对策
(1)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学校应该快速实现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重视并努力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者转变教育观念,在源头上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政策和措施。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前,解决师资匮乏的有效途径就是挑选一批素质好、责任心强、热心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对他们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保障。
(3)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我们应该确立一种教育方式,就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基础上,引导家庭开展心理教育,通过与家庭之间建立长期的联系与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同时,社会也会大力配合与支持学校的工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形成一种合力,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4)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撰写有特色的教材。学校必须建立一个以学校领导为首的心理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综合体系,实现多个部门相互合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策略,形成向心力和执行力,力争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能够茁壮成长的基础,因而正确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所以,要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参与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达到综合性、科学性与教育性为一体,使得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序健康地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康井泉,刘 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几项策略[J].北京教育,2012(02).
[2]王维平,车军社,孙福兵,等.山西省中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7(07).
[3]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11(07).
【关键词】网络时代 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已经全面进入网络时代。随着网络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不断深入,不仅给成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也接触到网络,并且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心理和思想都处于一个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大多数渴望接触新鲜的事物,探究周围的世界。同样,他们大多数也一样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诱惑,对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小学生接触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社交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我们不应该把网络视作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洪水猛兽。要想让孩子在网络时代能够全面健康地成长,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懂得合理地利用网络。
一、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校的心里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巨大挑战的网络时代,学校的心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该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1.要对学校的所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不断地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增加他们的承受心理压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2.善于发现学生在成长中产生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并且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及时摆脱心里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设置固定的心理辅导课程,聘用专业的心理教育老师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学教育,通过有规律的、合理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资源
中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心理不够成熟,在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时难免会丧失判断能力,不知如何取舍。这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资源,告诉学生怎样辨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
老师是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的重要监督者,一定要对网络环境中,学生心理成长、道德建设、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有效地指导学生正确地辨别网络信息,善用网络资源,吸取对成长和学习有用的信息,自觉摒弃不良信息。
引导学生要学会把日常的学习与网络有机联系起来,促进学习的进步,使学校教育与网络更好地联系在一起。
三、端正中小学生的上网动机,使他们使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网络
要使中小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网络,保证其心理健康,就要端正中小学生的上网动机,使他们使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网络。俗话说“动机导致行为,行为导致结果”,只有使他们的上网动机端正,才能够使中小学生在接受网络信息时,产生自我心理保护意识,自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课程、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网络使用安全教育。另外,老师也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明上网教育,让学生对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有充分的认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上网动机,使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网络。
在网络与生活不断深入渗透的时代,学校在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在学校内部营造一个大的氛围,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的建设和提高,还要在其他的教学科目中对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进行渗透,使学生能够产生正确的上网动机,端正上网态度,正确地使用网络。
总之,“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民族要想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就要重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人才竞争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心理健康的培养。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极不稳定、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的时期。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中小学生的心里健康成长提出了更多的挑战。这需要更多的教育者对这一领域有更多的关注和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凌贵荣.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3(04).
[论文摘要】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自编量表对四川省3363名农村中小学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通过SPSS的统计分析,从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性别差异、生源差异、年级差异以及年级组差异方面探讨了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且根据研究结果与讨论内容提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引言
目前,人们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关注,尤其是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学生。基于这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情况Pl,本课题组于2007年9月至10月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R)对安徽、河南、甘肃和四川四个省的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主要对象为五年级至高三年级的中小学生。这里我们仅以四川省为例,分析和讨论四川省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
2对象及方法
2.1调查对象
主要以四川省德阳和遂宁两个地区的部分学校,以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农村学生中发放问卷3363份,回收问卷3257份,回收率是%.85%。经筛选问卷作答不全者放弃录人,录人数据2704份,根据效度量表得分大于7分视为无效问卷可剔除无效问卷137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667份,有效率81.19%。其不同年级学生的人数比率如表1,其中小学生288人,初中生1078人,高中生1301人。本次调查,男生1261名,占总人数的47.2870,女生1406名,占总人数的52.72%o
2.2方法
2.2.1评定工具我们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
步成等编制并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CR)》作为测查材料[c2},该量表共有100个条目,包括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各分量表以8分为临界分,大于8分表示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该因子上显示阳性特征;全量表的标准分以64分临界点,大于64分表示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阳性特征。各分量表折半信度为0.84--x.88,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91,全量表和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7-0.86。同时,我们还附加了中小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
2.2.2调查方法由巢湖学院教育系2007级部分
学生分赴各地实施调查。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调查方式进行。先由主试宣读指导语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以纸笔现场回答。
2.2.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两种统计方法。
一种是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八个内容量表和有关人口学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另一种方法是人工分析附加量表,主要是分析学生回答“你认为对你影响较大的事件或经历有(按主要顺序列举五个)”问题的情况。
3结果
3.1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表2)
表2显示:以分量表分≥8界定,1411名学生有学习焦虑症状,占总人数的52.91%,是农村中小学生首要的心理问题。各分量表的阳性检出率依次为:学习焦虑52.91%、身体症状26.28%、过敏倾向23.43%、自责倾向14.96%、恐怖倾向9.15%、对人焦虑8.29%、冲动倾向5.5l%、孤独倾向3.45%,以总分≥65界定,检出率为1.76%,在八个分量表中,至少有1项以上≥8分的中小学生共有1833人,检出率为68.73%。
3.2不同年级和年级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比较(如表3、4)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只有自责倾向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他各分量表均存在显著差异,且总体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应用方差分析中多重比较方法LSD功能分析结果为:学习焦虑方面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学生与高中各年级存在差异,其他各年级不存在差异;对人焦虑方面小学五年级与高一、高三及初一之间存在差异,高三年级不仅与小五存在差异还与高二、初二、初三年级之间存在差异;在孤独倾向上,小五与初高中各年级之间均存在差异;自责倾向方面各年级之间没有差异;过敏倾向上高一与小六及初一之间存在差异,高二与小五、小六、初一、初二之间存在差异,高三与小六及初一之间有差异,小五不仅与高二存在差异,与初三也存在差异,小六与初二以上各年级之间都存在差异,初一与初二以上各年级之间也都存在差异;身体症状方面初一与高一、高二、小五及初三年级之间存在差异,小五与高三、小六、初一及初二之间存在差异,初三不仅与初一之间存在差异还与高三年级之间存在差异;恐怖倾向方面表现在高三与小五、小六、初一及初二年级之间有差异;冲动倾向方面表现在初一与初三以上及小五各年级之间有差异;总体上差异表现在高二与高三及初一之间,高三与高二小五之间,小五与高三及初一之间。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组,也即是高中年级组、初中年级组和小学组之间存在差异,但总体得分没有差异。具体应用LSD复选项功能分析如下:学习焦虑方面高中与初中小学都有差异,但小学与初中之间没有差异;对人焦虑上小学与初高中之间没有差异,初中与高中之间有差异;孤独倾向上小学与高中没有差异,初中与小学及高中之间都有差异;自责倾向上初中与小学及高中之间没有差异,高中与小学之间存在差异;过敏倾向上三个年级组之间均有差异;身体症状方面只有高中与小学之间存在差异;恐怖倾向上初中与小学没有差异,与高中之间有差异,高中与小学之间也有差异;冲动倾向上是小学与初高中之间有差异,初高中之间没有差异;总体得分上是三个年级组之间都没有差异。这与前面表3所得到的各年级之间的结果基本一致,反映了各年级之间和各年级组阶段总体上都是存在着区别的,即小学、初中和高中之间有差异,各个年级之间也有差异。主要体现在小学与高中年级之间的显著差异,这些在影响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负性事件上也能够体现出来。
3.4不同性别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比较(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在性别差异上,各个分量表只有孤独倾向维度不存在差异,其他各维度均有差异。
对影响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负性事件分析可以发现,不论是在学校、家庭或社会方面,人际关系都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最主要因素,学生在学校主要面临学习压力,其发生的频率为19.57%,是学生在学校中影响最大的负性事件,且有2.06%的学生在学校因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受到影响;而在家庭方面,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接受来自周围的人际关系影响,同时还要接受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的影响,受到这方面的学生有23.62%,从家庭事件方面可以看出,生活方式的转变、意外事件、经济状况等也体现了农村中小学生承受许多的负面影响。在社会方面,他们主要还是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但并不高,仅14.77%,且不良社会经历只有1.16%,这可能是因为农村中小学学生与社会接触还不多有关,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主要还是生活在家庭与学校之中。
3.6父母有无外出务工对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分析
统计显示,父母无外出务工者有564人,占21.1%,父亲外出务工者691人,占25.9%,母亲外出务工者165人,占6.2%,父母都外出务工者1247人,占46.8%,父母有一人或双方都外出务工者有2103人,占78.9%。这反映了当前四川省农村人口外出务工者很多,大量的子女成为留守儿童。对其进行分析如表7。具体应用LSD复选项功能分析如下: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及冲动倾向上父母都外出务工者与父亲外出务工及父母没有外出务工者之间有显著差异,这反映了父亲对孩子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及冲动倾向上具有重要影响;孤独倾向上父母有无外出务工对子女的影响不显著;自责倾向上父母都外出与都不外出及母亲外出之间具有较大差异;在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及身体症状上只体现在父母都外出务工与都不外出务工之间具有差异,反映了父母都外出对孩子影响较大,父母有一人在孩子身边,则孩子的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及身体症状差异不显著;总体上只有父母都外出务工与父母无外出务工者之间有差异。分析可以看出,父母双方无一人在子女身边的家庭,对其子女的健康成长具有较大的影响,且父母亲对子女心理健康维度上的影响不一。总体上是父亲对子女的影响较大。
4讨论
4.1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者检出率是1.76%,这个数字与国内其他学者调查结果相比也基本保持一致问。说明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情况是较好的,但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至少有一项以上曾现阳性症状的学生1833人,检出率为68.73%,说明这些中小学生至少在某一个项目上存在心理问题,和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相比可以看出n},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应予以充分重视。
学习焦虑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检出率高达52.91%。这个数据反映了当前中小学生仍然具有相当繁重的学习压力。身体症状是仅次于学习焦虑的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重要因素。这体现了中小学生仍然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能素质,学校应该增开体育课程,创设健身条件,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锻炼身体,从而以健康的身体来作为健康心理的基石,使学生在身心健康的条件下提高学习的效率。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也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较为严重的指标,分别处在第三和第四的位子。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成长阶段和生活环境有关。这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比较迅速,极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是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产生的个体因素。
4.2不同年级及不同性别的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在不同的年级和不同年级组之间进行比较时可以看出,八个年级之间进行比较的结果是只有自责倾向不存在差异,三个年级组之间的比较结果是各项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这在进行附加量表的手工统计中也有明显体现。在对量表进行手工统计分析影响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事件时,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有各自的一些特酬表现。其中,高中学生的不良习惯比初中生和小等生的不良习惯明显较多一些,且高中生的自尊心夏强更敏感等。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剑在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这些现身应该是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相一致的。在性别去异上,男女生之间只有孤独倾向不存在差异,其扭各项均有显著差异。这告诉我们,在四川省农村呼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意性别上的差异。
4.3影响农村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负性事件及父母是否外出务工的分析
对影响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跳负性事件分析中可知,人际关系是影响四川省农利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最主要因素,且人际关系问题事件出现的频率高达60.59%,这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负性事件,鉴于此,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开展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另外,学生在学校还面临学习压力,是学生在学校中影响最大的负性事件,在家庭方面,他们受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的影响,这可能是农村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体验到的艰辛比城市孩子深刻以及与社会接触还不多有关。关于父母是否外出务工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从表7的分析可知,只有孤独倾向维度上,不存在父母是否外出务工的差异,其他各维度均有影响。
近年来,河南省平顶山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部署要求,以深入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指导纲要》为主线,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为载体,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育活动为补充,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教学研究,构建教育网络,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一、健全工作机制,心育工作有位置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生全面成才的必然要求,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放在突出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健全机构,制定计划,强化指导,抓好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教育局成立了由主管局长任组长、教研室、普教科等职能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扎实开展,依托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在局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搞好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教体局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指导中心,各中小学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教科室,建立健全了市―县―校三级工作网络。
(二)制定发展规划
围绕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工作方针,制定了《平顶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突出重点关键,强化业务考核,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清、思路明、措施实。同时,指导各县(市、区)和中小学分别制定了各自发展规划,并将发展规划细化到学年、工作任务量化到学校、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有规划目标、有工作机构、有专项考核、有责任人。
(三)加强业务指导
围绕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进班组、进家庭的“三进”,先后制定下发了《平顶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见》《关于开展平顶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活动的通知》《关于做好平顶山市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活动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二十多个,对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统筹指导。同时,实行基层教研员联系学校、定期听课指导制度,指导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定期深入基层联系学校,进行听评课活动,督促各学校明晰思路,提高认识,开展工作。
二、发挥课堂主渠道,心育工作有作为
坚持以心育人、全员育人,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开足开好健康教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加强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不断提高心育工作能力。
(一)好健康教育课
结合学校实际,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中小学课程计划,小学每年不少于12节,初中和高中每年不少于14节,督促学校按照要求配备教材,细化课时。为确保健康教育课时落实到位,市教育局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督促检查,利用开学、教育督导、综合检查等契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考核指导,查课时、查教材、查档案、查活动记录,确保全部开设、不留空白。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中和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督促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工作计划,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二)实行全员育人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倡导“每一个教师都是心育工作者”的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与班级管理相结合,与校园文体活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大力营造“人人都是心育责任人、处处都是心育责任点、时时都是心育全过程”的良好氛围。根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的通知》,督促中小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机制,开展心理危机预防和宣传活动,每年一个主题,及时回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需求,使其化解心结,健康成长。
(三)开展心育教研
发挥心理健康教学研究在提升心育能力中的引领作用,通过课题研究、优质课评选、学术交流等活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专业化、科学化。市教育局基础教研室,围绕省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发放调查问卷3000多份,圆满完成“平顶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中学生学业情绪常见表现及有效干预策略研究”等科研课题8项,分别获得省、市奖项。同时,加强校本研修,先后编印《小学生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小学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平顶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集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学案例》等心育书籍二十余册。新华区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通过国家级课题鉴定。近年来共评出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五百多篇,心理漫画两百多个,教学设计三百多个。
三、加强教师配备,心育工作有队伍
教师是最核心的资源,关系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配齐工作队伍,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230-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和萌芽其实在数千年前就有了,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却较晚,1984年少数高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1986年班华教授首次提出“心育”的概念,而直到1993年,我国才有第一个学校心理学的专业组织,之后慢慢扩散至中小学。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时期是个体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特殊发展阶段。[1]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处于过渡阶段,叛逆心理强烈,情绪管理能力较差,自我概念发展不成熟,是心理敏感易迷失的时期。从现实状况看,当今中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突出,因此对此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观念的灌输,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尽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二、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只有20余年的时间,然而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1994年国家正式提出要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及广大教师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2]。随着工作的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显示出或正在形成一些消极的发展倾向。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形式化现象
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本世纪教育发展与改革运动的一大成果,在某种意义上,它已成为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3]。然而仍有一些中小学未领会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仅将其视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梁芹生指出,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不清的现象,导致各校发展状况极不均衡。有些学校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当成摆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把一些不相干或不称职的教师安排当心理辅导教师,他们没有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对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无所知[4]。这种似有实无的形式化教育只是劳民伤财,起不到该起的作用。我们应该看到,中小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与创造的空间,也同样需要心理的支持和心灵的沟通,而后者往往是前者的前提。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健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应该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设计,不拘泥于形式,如角色扮演心理剧,教育游戏等等。王曦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5]姚本先指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很多,而目前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有明显的课程化倾向。梁芹生指出,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着成人化、课程化、知识化的模式。对于心理学概念的生搬硬套,强制要求背诵或者增设考试,这些做法不仅没有起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非专业化
抓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建设是重中之重[6]。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存在着明显的从业资格较低,专业水平不足的问题。在英美等国,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要求研究生以上,并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而在国内,这项要求是远远达不到的。丁园园在对中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比较时指出,在师资力量上,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师资队伍薄弱,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在师资水平上,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方面质的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7]。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相关理论,掌握必要的操作程序,并做到身体力行,化解隔阂,内外和谐,达到与学生的真正沟通和理解[6]。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对象的片面化
由于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准确,很多学校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咨询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对这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开展的,忽视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整体,归根结底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把握不够准确。魏成菊指出对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理解的偏狭是造成这一偏差的主因[8]。赵芸指出,教师常常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心理发展中的弱点和缺陷当成工作的重点,以至于学生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才需要的,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陷入了被动和片面[7]。
三、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中小学领导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需要经过考试鉴定,对升学考试也没有直接的决定作用,这就致使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都不了解在学校开设此类课程的重要性。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也就使得课程的开展流于形式。梁芹生认为,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是决定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成效的关键[4]。姚本先也认为,要扭转此局面,关键是转变教师特别是学校领导的教育思想观念,同时加大评估检查的力度,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3]。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俗化
为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灌输相关知识概念是必要的。但在教授这些心理学相关理论时,教师应该用通俗化、生活化的语言,使传授的知识通俗易懂,符合中小学生接受的水平,以免学生因为知识晦涩难懂而放弃。由于国内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较晚,很多技术和理论借鉴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相对完善的欧美等国,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
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是弥补当前从业人员资格偏低的有效途径。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是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进行工作的基本要求。廖全明和刘宗法指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科班式的学校专业培养模式和半路出家式的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等两种典型师资培养模式,但存在着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相脱节、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与心理咨询师的培养混为一谈等问题,他们提出通过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支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材教法体系等措施加以解决[9]。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对象的全体化
实践证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同时要重视个别差异[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面对各种情境中的生活压力,更有效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魏成菊指出,“预防问题的发生,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8]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都可以看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该是中小学生全体,而不只是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四、总结及发展新思路
1.总结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在我国仅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20余年来,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困扰[1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实施中的形式化,课程设置的不健全,从业人员的不专业,以及大众对其服务对象的认识偏差等。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度,加强课程设置的通俗性,提高从业人员的水平,以及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使大众对其服务对象为全体中小学生有更深刻的领悟。
2.发展新思路
积极心理学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后,逐渐形成一股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11]。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强调采取更科学的方法来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观念等[12]。在越来越强调成长和发展性健康教育的今天,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用于当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将有着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叶一舵.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教育学刊,1997,(2).
[2]周春淼.中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1,(3).
[3]姚本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倾向与发展趋向[J].中国教育学刊,2000,(4).
[4]梁芹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4,(5).
[5]王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06,(2).
[6]韦磐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显性问题及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2011,(5).
[7]余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文献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8]魏成菊.心理健康教育管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9]廖全明,刘宗发.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6,(11).
[10]叶一舵.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一)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化
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了从管理到实施到研究的三级网络体系:工作网络――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区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咨询援助网络――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工作站)区县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工作站分站)学校心理咨询室;科研网络――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组区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组学校心理健康教研组。
在具体实践方面,也形成了三级系统。一级系统(心理培育系统)面向全体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这部分工作主要是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规划、组织、管理,由学校承担。二级系统(心理辅导系统)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对一般性的心理困扰、初始性的心理障碍进行辅导。这部分工作主要由“陶老师”工作站实施。三级系统(心理矫正系统)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援助,对患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与治疗。这部分工作主要由“陶老师”工作站和医学心理治疗机构承担。三个级别的系统各自对个案进行专业评估后,根据实际情况相互转介。
(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制度化
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组建方面,我市于2000年制订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员资格认证实施办法》,并配套制订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方案》和《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员培训方案》。2001年又制订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员考核办法》。为确保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我们于2001年又出台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准则》,并于2007年出台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工作规程》。
为促进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发展,我市于1999年出台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暂行办法》,2002年制订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室评估方案(试行)》,2006年对该方案作了修订,正式颁布了《南京市学校合格心理咨询室建设及评估标准》。2007年颁布了《南京市学校示范心理咨询室建设及评估标准》。2008年下发了《关于开展“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通知》。2009年与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下发了《关于成立南京市少年心理司法矫治中心的决定》。
这些政策和规章制度的颁布施行,使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科学化
南京是在全国最早启动心理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城市之一。早在1987年,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就着手研制了《儿童•少年•青年心理培育纲要》,这是国内推出的首个学校心理教育的指导性蓝本。紧接着,该所又会同鼓楼区教育局编写了《完善你自己――中学生心理百题》。此后,南京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在科研引领之下健康有序地发展着。
“九五”期间,我市几十所学校汇聚在国家重点课题“大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十五”期间,我市又成功立项了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监护系统的构建与运作”,集中了八十多所中小学参与研究、实践。科研课题整合了全市学校的心育资源,使全市学校心育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另外,全市建立了一批立足本市、辐射全国的心理教育研究中心,其中较具影响力的有“中小学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儿童感统训练中心”“儿童心理剧研究中心”“情感教育研究中心”“少儿心理科学院”等。这些研究中心以一个学校为主要基地,以一批志同道合的学校为联盟,开展心理教育研究,探索心理教育特色。
从2007年起,我市由教育行政领导牵头,从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启动了中小学生“学习力”研究,以多领域合作、多学科融合的方式开掘学生学习的心理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
从1994年起,我市开始对中小学心理教育骨干教师进行培训。2002年开始,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员资格认证制度”,成立了资格认证机构,制订了培训方案,认定了培训部门的资质,提出了具体的考核办法。培训方案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员的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课时安排和学员甄选等分别作出明确规定。市教育局还组织专业人员,编写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用的专门讲义,制订了考核办法等。目前,全市已有299名教师取得了心理咨询员资格,1882名教师取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
此外,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的稳定发展,我市还专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职称评定,并对市级心理学科带头人进行评选。这些举措大大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专业精神。同时,为在教师通识培训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分量和专业性,我们还专门成立了由高校专家、一线优秀专业人员等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以专家数据库的方式为各教师培训机构提供咨询。
(五)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规范化
我市一直致力于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与完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明确心理咨询室的职能。学校心理咨询室不仅承担对上门咨询的学生的帮助,而且要承担宣传心理健康、指导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专题性团体心理辅导、整合学校心理教育资源等任务。二是认证心理咨询室的专业人员。这些人员必须经市教育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后持证上岗。三是评估和验收合格心理咨询室。我们制订了合格心理咨询室的试行标准,从2002年起每年进行评估和验收。2006至2007年,我们对535所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进行整改扩建,大大提高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水平。2007年我们又启动了学校示范心理咨询室的评估验收。迄今经过评估验收的合格的学校心理咨询室已达651个,占我市中小学总数的92%以上,并验收了47个示范心理咨询室。四是总结和交流心理咨询室工作经验。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心理学术团体举办过多次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会和心理咨询室建设专题论坛。
(六)心理健康教育运作品牌化
1994年,南京市教科所开通了全国第一条专为中学生提供性心理咨询与性教育的电话热线――“智慧果”。热线开通后引起了广泛、热烈而持续的反响,一时间北京的“少女课堂”和南京的“智慧果”成了当时国内青少年性教育的代表模式。
2004年,为拓展和完善“南京市中小学生谈心电话”的功能,我市整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方资源,成立了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并将“陶老师”的名称和标识进行了注册。南京的广大中小学生都记住了那个伴随他们共同成长的“陶老师”。
此外,为保证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我们还参照“陶老师”的运作模式,于2006年成立了“宁教授”工作室――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网络心理咨询室。“宁教授”汇聚了在学校一线工作的10名优秀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利用网络平台专门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目前这一咨询方式运作良好,已为市内外近4000名教师及其他人群提供了服务。
同样,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我们也注重品牌建设,其中夫子庙小学的“我能行俱乐部”、汉中门小学的“开心超市”、南京师大附中的“学生心理协会”、孝陵卫中心小学的“校园心理短剧”、宁海中学的“亲子辅导营”、信息工程大学附小的“学习动力训练营”等都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样化
我们坚持对学科教学中的心理教育问题进行探索,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注学生情感、意志、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巩固。
关键词:中小学生 心理素质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1.引言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一直以来就是我国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中小学生因家庭原因、学业原因、情感原因所发生的悲剧,更将这一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使我们也不得不反思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到底怎么了?心理健康作为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和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知识水平一起成为了决定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也十分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2012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为新时期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指导。
2.当前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与成因
《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并确立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等都因素都造成了当前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现状。
2.1当前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
一是心理承受力低。这是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他们从小开始就在家庭、学校的呵护之中成长,加之独生子女的身份更让使其难以感受到挫折的存在,这就造成了学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事事以我为中心的心理误区,一旦出现问题,极易造成心理问题发生。
二是自我调节能力低。对于突然出现的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等情况,学生不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面对问题时不知所措,造成心理问题积累,易出现突发性的心理障碍。
三是心理疏导力度低。中小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需要教师、家长、朋友等外界因素的帮助。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度不够,而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与外界的沟通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界因素的接入效果,影响心理问题的解决。
四是心理定位不准确。“早熟”是当前中小学生体现的一个突出的特征,特别是随着网络、手机、移动通信等高技术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也造成了学生“成人化”趋势的加剧,但这种“成人化”仅仅体现在思想上,而在心理方面还远远没有达到实际的需要,早恋等问题发生几率提高,这种心理定位的错位也影响了学生心理素质健康。
2.2造成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低的原因
一是家庭关注方向有偏差。许多家长过分的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而社会学习资源的不均衡,也加剧了这一问题的发生。但在对于学生心理素质成长的教育环节则给予的关注不够,这样既给予了学生过于沉重的心理负担,但给予学生心理的关注不够。
二是学校干预机制不健全。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场所,对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在《纲要》中,也对于学校的职责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具体指导并不多,往往口头多于行动,特别是在工作的针对性方面还有着诸多不足。
三是心理教育介入不及时。就学校心理辅导员自身而言,一方面,自身素质不高,对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对学生心理特征掌握不准确,工作方法单调都影响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学校对于专业教师的扶持力度不够,在职称、职务等等方面关注度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的工作热情。
3.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环节
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新时期学生所呈现的心理特点,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必须立足在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加强学校、家庭、课堂三者的沟通,从转观念、强沟通、多关注、提素质等方面做好工作。
3.1转观念,加强对心理教育的关注
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学校、家长要进一步强化认识,切实认清心理教育工作的积极意义,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抓好。对于学校而言,要落实和完善科学的心理素质教育方案,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学习、情感、人际交往等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对于家庭而言,除了在生活、学习上的关注外,更要注重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降低、缓解学生对家长的抵触情绪,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疏导学生心理。
3.3多关注,及时发现纠正存在问题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理问题的发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注重日常心理问题的关注和介入,对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制度上关注。学校、班级要建立科学可行的制度,通过班务会、班主任、教务会、学生工作会等时机及时发现、纠正学生的心理问题。二是技术上关注。目前学生拥有和使用手机的比例增大,学生通过网络交流比例增加,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注重采取技术手段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如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群等形式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三是组织上关注。学校、班级要通过学生会组织、班级组织等相关的组织形式,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
3.3强沟通,提高对心理问题的干预
增加沟通,是发现纠正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一是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专业心理教师还是授课教师,都要始终把学生心理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在课堂、课下,采取多种方式交流思想,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处理面临的各类问题。二是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的是平等的,更能够了解其心理,因此有效的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时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学校、教师要善于培养班级的心理教育骨干,通过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来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几率。三是注重家庭成员的沟通。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家长自身也要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在工作之余主动与学生交流,与学校、与教师沟通,形成一个信息共享的整体,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发挥应有的作用。
3.4提素质,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
对于专业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素质是确保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和基础。一是要正确看待学生心理问题。教师要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了解新时期学生心理的特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二是要掌握必须的工作方法。要主动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较好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三是要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增强对自身工作的认识,切实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放在为学生长远发展的地位来看待,学校也要为专业教师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工作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脱秀兰.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J].祖国,2013(6)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意义 方法与途径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1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但是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却偏离了这一思想,损害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的重大决定,将片面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素质教育,这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是完全一致的。学生的整体素质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文化知识、道德品质与操作技能等都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我们强调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生活技能的训练,唱歌、跳舞、画画活动的丰富,更重要的是个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重要因素,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全体中小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劳动,而身心健康是基本要求。个体的自我观念、求知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念等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个体在工作、事业中的成功取决于个体的心理素质。同时心理健康是中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没有健康的心理,特别是在性格方面存在缺陷的中小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对于智力发展和学习来说,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中小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发展有交互作用。心理健康还是提高中小学生审美素质的基础和条件。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有助于劳动观点与劳动习惯的培养。
1.2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
人口的质量取决于生理与心理的整体素质。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很多生理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的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心理的健康可以延长人的寿命。同志曾指出,学校应以健康第一;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由此可见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不难看出,现代生活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模式。所以仅有躯体上、生理上的健康,而没有精神上、心理上的健康,也谈不上真正的健康。进一步说,若没有心理的健康,就难以保证生理的健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心理学知识的贫乏,关于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念尚未深入人心,人们对青少年的发展和健康的评价,往往只注意生理上的健康,而极少注意精神的、心理的健康;只重视生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而极少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其结果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使生理健康得不到保证,这已为大量事实所证明。
1.3培养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和时展需要的人才,首先应该是心理健康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更加全面,尤其是心理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为此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今天,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国际大环境,且极具创造力。然而,目前,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的普及,孩子的心理问题随之增多。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在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的约占30%,患有心理疾病的约占15%,心理问题集中表现为:考试焦虑、孤独、敌对、恐惧、抑郁、智力缺陷、人际交往障碍、多动症、学习障碍与自我否定等。为此,在中小学生中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1.4培养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学生要接受知识,提高能力,靠被动的学习,效率不高。如果我们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水平,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才会想学、乐学、会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
1.5培养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对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具有同样的促进作用。
学生的心理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老师的心理欠健康引起的,比如,教师的不良习惯对学生造成的隐性伤害。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必然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例如,老师在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时,会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在训练学生的同时,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1.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战略任务。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开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社会心理环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动力,其意义不可低估。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克服青少年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促进积极向上心理的形成,振奋民族精神。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现实及自身,缓解人际冲突,密切人际关系,增进社会稳定。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品格发展,提高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调动青少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态度处理各项实际工作,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2.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2.1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体育理论教学中。
教师要有目的地挖掘体育教材中有心理健康价值的内容,融入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与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之中,通过讲授、讨论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的保健方法,提高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并明确增进心理健康是体育锻炼的重要目的之一。
2.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练的过程,师生之间可以通过手势、表情和身体的动作等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一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的情绪情感便互相感染,形成心理上的共振,使课堂的气氛活跃,从而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并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增强心理素质。
2.2.1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师生可以互换角色,互相体验各自的艰辛与欢乐,促使师生感情进一步融合,产生默契。在学生休息或课后小结时,教师可以讲一些中外体育故事和有趣的典故,通过幽默的语言和微笑的面容感染学生,让他们在笑声中领悟一些道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2.2建立团结互助的学生关系。如在健美操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选出组长,规定小组成员自编动作组合进行比赛,在编练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指导和相互提供反馈信息,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每组成员把自己作为集体的一员共同分享集体的欢乐和痛苦,从而加强责任感、协同意识和竞争意识,极大地促进学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2.3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3.1创设尝试情境。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尝试带操、做示范、当体育小组长或当裁判,使每位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达到锻炼胆量、培养能力的目的。
2.3.2创设模拟考试情境。针对有些学生平时运动技术掌握不错,在考试中却发挥失常的情况,可以在教学中采用模拟考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如在上篮球课中将投篮考试的内容,提前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了解和相信自己的能力,消除紧张、恐惧、担心的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2.3.4创设特殊的比赛情境。体育比赛常会出现一些激动人心的关键时刻,如短跑的冲刺、一场篮球比赛的最后几秒钟双方只差1分等,在这种情况下,领先的一方如何将优势变成胜势,落后的一方如何扭转乾坤反败为胜,双方队员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可以将这种特殊的心理考验移植到教学中。例如在篮球课教学中,让学生练习罚球时营造这样的情境:比赛时间现已结束,你的罚球将决定着比赛的胜负,并且叫其他同学在场边喝倒彩干扰,以此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2.4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以前成功的活动可以使个人对今后成功的期望提高。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
2.4.1分层教学,区别对待。教师根据同一教学班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针对学生不同的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和练习方法,并得到最优的发展,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教师从圆心向圆周由低向高拉4条不同高度的橡皮筋,使学生根据自身水平自由选择练习高度,跳过某高度后可继续跳另一高度。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真正获得运动的体验,在不断的成功中获得自信。
2.4.2化小目标,循序渐进。当要求学生达到某一比较大的目标时,教师不妨将大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引导学生逐个完成,从而最终达到目的。如在分腿腾越山羊的教学过程中,少部分同学因害怕而不敢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降低山羊的高度,拉近助跳板与山羊间的距离,让学生消除害怕的心理,待学生腾越过去,再逐渐提高动作难度,完成教学任务,使每个同学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5适度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2.5.1设置困难,磨练意志。教师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有意设置某些障碍,增加完成的难度,如在篮球跳投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投篮的距离,当达到一定命中率时,增大投篮点的距离。还可以在学生完成练习任务后再增加练习任务、延长规定的练习时间或进行体力消耗较大的力量训练,如增加耐久跑的练习等,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2.5.2及时批评,适度惩罚。当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态度冷漠或不按要求练习时,应及时给予适当批评,使其认识到错误所在。对在练习中明显偷懒或有违纪行为者,不妨采取适度惩罚,以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与心理承受力。
2.6运用运动处方,矫正学生的心理障碍。
“运动处方”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为了改进、提高、增强、完善身体某一部分或整体的功能(含心理健康)而有针对性地实施的系列练习方法。健心运动处方可改善心境结构,使愉悦性提高,使愤怒性和抑郁性降低,使心理活动放松,平衡性提高,心理疲劳程度降低。教师应勤于观察,善于分析,认真研究造成学生心理失调的诱因,合理运用健心运动处方,有效地矫正学生的心理障碍。如矫正抑郁心理,可以选择多人参与的集体项目如篮、排、足球等球类项目或拔河、接力赛等游戏性活动,通过与他人的协同作战和平等交往克服心理障碍。矫正焦虑心理可以选择游戏、爬山、旅游等项目,运动后的放松是该治疗的关键。矫正恐惧心理,可以选择游泳、滑冰、跳马和双杠等既具有表演风格又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这要求学生不断克服怕摔跤和害怕担风险等胆怯心理,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矫正急躁易怒心理,可以选择棋类、太极拳和长距离慢跑等。
3.结语
3.1大量的研究表明,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相比,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将体育教学的隐显性化,也是当前贯彻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方向所在。
3.2学校应当正视当前学生心理健康不容乐观的现实,积极有效地利用体育这一学科优势,积极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培养和造就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征宇.试论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0,(2).
[2]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以2011年4月16~17日在江苏省吴江市召开的“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各专题组长研讨会议(下简称“组长会议”)为标志,标志着10省市、8万学生、15000名教师将正式进入积极心理品质问卷调查和网络测试阶段,政策研究进入研讨阶段。为了落实好下一阶段工作,课题组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正式调查阶段”的通知》。
下一阶段研究任务如下。
一、调查分析阶段
1.2011年4月有,组长会议将就督导评估、师资培训、学校咨询、课程教学四个专题的政策建议(讨论稿)进行研讨。研讨重点是:
(1)是否坚持全局性原则。
全局性指政策建议不仅符合某一地区,而且应覆盖全国,是否能够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是否能够指导全国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是否坚持先进性原则。
先进性指不但立足当前,根据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水平提出务实的指导意见,又放眼2020年,在这十年中应该着重哪些工作,是否按这个或这些建议做了,能够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3)是否坚持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指政策建议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及教育规律。是否精练、准确、概括、指导性强。
(4)是否坚持实效性原则。
实效性指政策建议提出来被应用,确实能够推进工作,能产生实效,能对本地区或其他地区产生影响。
(5)是否坚持积极性原则。
积极性指要突出积极心理学取向,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技术、好的经验和做法借鉴进来,鼓励发达地区、促进中等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密切政策建议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的关系,应说明这些政策建议有哪些特色,与一般提出的政策建议有哪些显著区别,优势是什么。
2.2011年4~6月,通过网络测试、纸版问卷测试和访谈进行正式调查。
(1)发放问卷,回收问卷。
(2)开通网络测试系统,关闭网络测试登录。
(3)培训调查员。
(4)访谈区县教育局分管局长、教研员、班主任、心理教师及学生。
(5)征集“经验篇”的典型经验,包括各省、区县1980~2010年期间能够反映本地区、本部门、所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变化的大事、要事、相关政策规章及实施办法、有影响力的人物及成果著述。
3.2011年7~9月,处理数据、撰写报告(征求意见稿)。
(1)撰写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综合报告,及各省市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分报告,参编进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主持的课题成果――《中国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报告(调查篇・政策篇・经验篇)》(成果名称以出版时为准)。
(2)2011年10月28~30日在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召开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研讨论证会。
(3)2011年12月完善报告篇、政策篇审定稿,上报基础教育一司和教育部领导。
二、总结表彰阶段
一、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生物因素,二是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三是学生自身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就是指从自己父母的遗传基因中获得的某些生物特征,它是心理发展的自然条件和必要的物质前提。人的外表、性格、智力、神经等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根据调查表明,很多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确实与遗传有关,特别是针对某些具有家族史的精神疾病的易感性更是不容小觑的。
2.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健康的人体是由内分泌系统各种激素(荷尔蒙)和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内分泌系统主要由若干内分泌腺构成,包括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等。内分泌分泌激素,它能直接渗入血管,对不同的器官选择性地发挥作用,特别是人的情绪活动刺激最大。
(二)外部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而对于从小在家庭中长大且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中小学生来说,则“家庭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正是在这一时期奠定了他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础”。我们从家长因素、家庭人际关系、父母期望、等方面来理解。(1)家长素质。每个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不同家长受教育的程度、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以及心理素质都是有差别的,导致他们有很多错误观点和做法,使一些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走进了家庭教育的误区,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反而贻害无穷。(2)父母期望。大多数父母往往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加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将来变得优秀。父母对孩子适度的要求,是可以促进孩子成长的,但是如果要求太过严格,按照自己的评价来要求孩子,让他们承受过大的负担,那么对孩子们的成长发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要求,甚至有的家长会贬低、责骂孩子,时间久了,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感,自暴自弃。
2.学校因素。中小学生的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在学生智力、能力、个性、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中都起着主导作用。在健康的环境中,学生会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其良好的个性也会逐渐地形成,各种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在学校因素中,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教师的素质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目前,许多学校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忽视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师在教学中,搞题海战术,加班加点,随意延长学习时间,甚至采取强制性的方式向学生灌输,让学生长期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紧张状态,容易出现神经衰弱、失眠、注意力减退、厌学等心理问题,甚至还诱发逃学、欺骗等不良行为。(2)教师素质。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校,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教师的素质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社会环境
学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一定的文化背景、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学习生活环境等都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1.文化背景。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根本的便是文化因素的影响。人们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生活方式、思想观点、态度和情感都要受到它的制约和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健康程度也不一样。社会意识形态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可来自于自己的直接观察,也可以来自于别人的间接传授。
2.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某一时期流行的思潮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社会风气可以激励儿童奋发向上,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团结协作、自立自强。而不健康的社会风气则会吞噬人的灵魂,消磨人的意志,甚至会诱发一些犯罪行为。
3.社会生活环境。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处于不同社区环境的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尽相同。研究表明,色彩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绿色能够缓解紧张的情绪,使人放松,利于消除视觉疲劳,而橙色则可以使学生集中精神,专心上课。
(四)学生自身因素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当心理发展与生理成熟的速度不协调时,就会产生心理冲突,如果不能很好的调控自己,妥善地解决这些冲突,那么这些心理冲突将会成为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情绪、意志、需求、动机与性格等。
自教育部于2014年3月提出“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后,核心素养便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教育界已普遍展开关于实施“核心素养”的探讨。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教育部目前只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还没有制定该学科的课程标准,其核心素养的内涵也没有界定,导致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无法具体落实,本文试图弥补该领域的空白,着重阐述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一、中小W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指个体的综合素质,包括为人处世的态度、性格、知识和思想达到的境界等,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按照学科分类,分为语文素养、音乐素养、美术素养等;按照需求程度分类,分为基本素养和核心素养两类。在此两种分类标准基础上,可以得到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通过掌握学科关键知识来把握学科本质,学会学科思维和方法,在该门学科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序列和范围两个维度能得出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纵向链接中小学心理知识和技能
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不是指一些针对中小学生心理特点而具体设计的心理知识和心理技能,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是中小学心理知识和技能的上位概念。《纲要》将中小学生应掌握的心理知识归为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在学习这些心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应学会倾听、宣泄、情绪调节、换位思考等心理技能。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以心理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是两者的升华。
(二)横向聚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基本素养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很多心理素养来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发展关键期,其中本学科所固有的且最有价值的素养被称为“心理核心素养”。《纲要》明确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可以视为心理基本素养的构成,即心理保健常识的掌握,但与心理核心素养还有一定区别。某一存在物能称为核心,首先应根植于一个体系中,其次能对事物起到持续帮助作用且地位不可替代。
结合序列和范围两个维度,可以得出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以中小学各阶段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知识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心理能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心态并为后续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帮助的动态系统。从心理学科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应包括心理能力、心理品质和思维品质三大方面。
二、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构成
(一)心理能力
心理能力指学生在认知和适应两个层面所达到的水平。在认知层面,包括感觉能力、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等。适应能力包括适应自我的能力,适应他人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心理能力的水平制约着学生的行为表现,一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出乐观的心境,能有效避免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出现,从而增加积极行为出现的频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心理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学生潜藏的心理能力即心理潜能的培育不容忽视。《纲要》明确指出,开发心理潜能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育目标并不仅仅是实现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还肩负着唤醒学生心理潜能的使命,要把学生潜在的心理能力转化为显性的心理能力,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达到实现自我的个人发展目标,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心理品质
《纲要》提出“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将心理学的关注点从治病转为预防,注重个体的美德,这与《纲要》的精神相契合,并把美德分为智慧、勇气、仁慈、正义、节制与精神卓越这六种,积极心理品质是由这六种美德构成。通过幸福感、满足和希望等积极情绪的体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挖掘自身抵御心理疾病的力量,进而塑造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思维品质
作为心理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思维品质,是本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例如,在聆听他人倾诉时,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感同身受,提升共情思维;将课堂所掌握的心理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升迁移思维;进行认知归因时,能够正确找到导致自己行为结果的归因方式,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根据课堂所掌握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