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时间:2023-06-16 16:05:21

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学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强化全市教育系统各校领导教学为本的意识,认真分析各校教学质量现状,理清工作思路,研究提升教学质量策略,探索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我市中小学办学水平,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素质和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

三、工作内容

(一)完善制度,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以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为重点,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管理水平。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以规范管理保障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转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方式,完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形成“管、办、评”分离的新型现代管理机制。转变学校管理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思想,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学习服务。优化学校内部管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切实改变我市中小学校内部管理不平衡的状况,不断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为教师和学生创设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逐步完善校长队伍管理机制,建立校长队伍“人才库”,加强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评选奖励优秀校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加强常规检查,督促各中小学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切实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强化教育局业务科室的视导作用,经常深入学校,定期、不定期对全市中小学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加强指导,促进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狠抓教风的转变,学校领导和教研人员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深入课堂,加强常态管理与监控,经常性地对教师教学常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促进教风的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证。

(二)把握关键,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各校要强化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意识,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引导广大教师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主动研究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落实中学以学科组为单位、小学以中心校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制度,教研分会要牵头开展分片、分校、分类的集体备课活动,每周每学科学校集体备课不得少于1次,特别要针对当前薄弱学科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搞好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创建“有效课堂”,要使绝大多数学生当堂达到教学目标,对个别听不懂、没学会的学生,要通过课后辅导及时帮助解决。各中小学要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教研分会、学校为单位探索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结构特征,努力探讨各种课型的最佳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要创造一切机会,积极开展全员听课、说课、评课和上观摩课活动,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公开课为载体,引导广大教师投身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并将具有先进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推广,以期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效益的最大化。每学期每校组织的各种类型的公开课不得少于教师人数的一半,每位任课教师全年必须至少上一节公开课。为确保公开课质量,每位教师的公开课必须提前安排,并确定不同课型人员和比例,要有公开课教案、听评课记录,要真正把公开课作为深化教研、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同时将公开课的最新成果运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力戒走过场、搞形式、完任务,对弄虚作假的学校、教师要在全市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教育局教研人员将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农村中小学,下移到课堂、教师和学生中,采取随堂听课、评课、当场反馈的方式,密切关注教师的课堂活动,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定性、定量的检测,以此引导教师全力追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积极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推广具有先进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课堂教学示范,以期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效益最大化,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立足根本,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整合教师培训资源,加强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采用专、兼职教研员相结合的办法,充实教研力量,提高教研水平,切实发挥教研对教学工作的导向、服务功能。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切实提高培训实效。举办农村中小学校管理人员骨干培训班,加大农村中小学短缺学科教师和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能力。建立健全城镇支援农村教育长效机制,扎实有效地开展城区中小学教师轮流到村级小学或教学点任教、城区学校派教师到农村学校蹲点指导、农村学校派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等工作。健全教师评优制度,定期评选优秀教师,树立先进教师典型,开展优秀教师巡回报告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四)优化手段,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各校要强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进一步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紧紧抓住城镇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和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全面覆盖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和教学资源库,加强系统设备维护、提高设备使用率、定期更新补充设备。抓好远程教育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应用,确保先进的教学手段得以充分利用,避免闲置和浪费。优化辅助教学手段,运用形象化教学手段组织指导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果。重视加大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培训,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和提高,使城镇学校90%以上的任课教师、农村60%以上的任课教师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卫星传输系统搜集、查找和获取优质教育信息和资源,能够独立或相互帮助制作开发课程软件和教学软件,进行电子备课和教学设计。

(五)着眼大局,建立良性的循环机制。

树立“小学质量幼教找,初中质量小学找,高中质量初中找”的理念,统筹好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关系,提高幼教覆盖面,夯实小学教育基础,抓实初中教学质量,突破高中制约“瓶颈”。统筹好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类学生之间的关系,各学校要根据本校现状,制定补差、推中、提优策略,寻找教学工作着力点,落实分层推进措施。要切实完善和落实控辍保学工作,重点是各初中阶段学校,要全力抓好因厌学而导致辍学的控辍工作。

(六)注重引导,建立完善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估制度。

我局将建立由行政管理科室牵头、教研室密切配合的工作组织,针对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教学特点和教育规律,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有利于推动教法学法改革、学生能力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提高等关键环节,制定形成科学的、易于操作的学校教学质量和面向全体学生发展水平考核办法,按学期、年度进行检测与评估,由市教育局组织每学期对全市中小学进行教学质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诊断、指导,建立全市中小学段成绩监测数据库。改革小学毕业考试组织办法,由招生的初中学校组织考试,全市统一阅卷,并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初中段每学期由教育局组织对初一、初二部分学科进行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进行跟踪诊断、干预指导、适时监测。初三年级按毕业会考成绩建立全市各初中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监测数据库。高中阶段每年由教育局组织对高中高一、高二年级实行联考,建立以学校及班级为单位的成绩跟踪监测数据库,对学生学业成绩实行质量跟踪管理。全市小学、初中、高中学业成绩监测数据库建立后,以此为基础确定下年度质量提升的新目标。各学校要研究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建立学业成绩质量跟踪检测制度,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组织召开学生或家长参加的教学反馈座谈会,逐步建立教学质量监测与反馈机制。教师的教学成绩作为教师量化考核的重要指标。

四、时间和步骤

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组织与发动阶段(5月—6月10日)。召开全市中小学校长会议,传达《滁州市教育系统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各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明确我市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具体要求。组织各学校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围绕教学管理、课程改革、教学评估、教师素质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查找制约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分析问题根源,研究策略,制定改进措施,形成详细的学校活动工作方案,并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会、讨论会,对本项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形成浓厚的活动氛围。各校工作方案要有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并于6月上旬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6月11日—8月)。扎实开展各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并对每项活动进行广泛地讨论交流,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通过不同方式呈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成果。

第三阶段:推广与深化阶段(9月—2012年1月)。针对在实施与展示阶段查找出来的问题与差距,各校要制定具体的对策意见,形成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办法、措施,总结提升典型经验,推广成功做法。

第四阶段:总结与表彰阶段(2012年2月)。我局将组成“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检查组,采取过程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形式,对各校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检查结果将纳入年终考核之中。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化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做到组织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确保“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为加强对全市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市教育局决定成立明光市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

组长:徐礼全 第一副组长:高洪波 第二副组长:辛树利

成员:张茂和 胡士先 杨晓明 吴长蓉 牛 江

办公室主任:胡士先

第2篇

为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找准问题差距、明确方向措施、改进工作作风,根据县教科体局党委有关要求,为认真组织开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专题民主生活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会议主题和基本要求

本次专题民主生活会的主题是: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找准问题差距、明确方向措施、改进工作作风,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抓实抓细各个教学环节,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对照自身现状深入查找教育教学管理及师德、课堂教学及课后辅导、学生管理及班级管理及工作作风等方面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定信心、担当作为,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和群众,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抓好教学常规,努力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大提升。

二、时间安排

定于2019年7月15日上午7:30召开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专题民主生活会,会期半天。

三、参会人员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县纪委、县委组织部有关同志。

四、方法步骤

(一)在会前,认真做好工作和思想准备。

1.认真制定方案。根据县委、局党委要求,制定会议方案,明确会议主题、时间、参加人员及相关要求,对会前、会中、会后各环节工作作出周密安排。

2.深化学习研讨成果。党员领导干部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前,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县各级教育大会精神,深刻领会县委书记对我县教育的新指示和新要求。

3.广泛征求意见。结合所分管的工作,深入一线和基层,采取座谈访谈、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的意见,查找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对征求意见建议要认真梳理,并原汁原味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反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认真接受认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反映本人的有关问题,必须主动作出说明,。

4.深入开展谈心谈话。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扎实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班子成员相互之间必谈,班子成员与分管处室负责人必谈,班子成员与本人所在党小组党员代表必谈,并认真做好谈心谈话记录。谈心谈话要敞开心扉、以诚相见,既要肯定成绩,更要讲问题、讲不足,努力把问题谈透、把思想谈通、把意见谈好。要带着问题谈,主动亮明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诚恳指出对方的问题,互相交换对班子存在问题的看法,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对一些有误解、有分歧的问题要敢于谈、敞开谈,为开好民主生活会打好基础。党员领导干部拟在民主生活会上向其它班子成员提出的批评意见应在谈心过程中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换意见。 

5.认真查找突出问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重点对照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深入查找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联系班子和个人实际,联系班子和个人思想、工作、作风实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全力以赴提升教学质量。

查摆问题要把班子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逐条查找梳理,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防止以上级指出的问题代替自身查找的问题、以班子问题代替个人问题、以下级或他人问题代替自身问题、以曾经查找但尚未解决的问题代替新发现的问题。

6.严格审核对照检查材料。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和班子成员的个人发言提纲报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及局党委办。其他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人发言提纲由班子主要负责通知一一审阅把关。

(二)在会上,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1.会议议程

主持:党支部书记、校长

(1)同志就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提出要求;

(2)同志通报本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情况;

(3)同志代表领导班子进行对照检查;

(4)采取一个一个过的方式,以此进行个人对照检查,并听取批评意见;

(5)县纪委、县委组织部有关同志讲话;

(6)同志讲话。

2.会议要求

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聚焦主题,联系工作具体事例,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要动真格、出实招,防止绕弯子、兜圈子,虚晃一枪、浮在表面。自我批评要实实在在谈问题、讲不足,相互批评要真点问题、点真问题,不能以工作建议代替批评意见,以提希望代替点问题。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要明确提出要求,带头开展批评,确保民主生活会既有严肃认真查摆问题的辣味、又有同志之间相互帮助的真情,开出凝聚共识、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狠抓落实的好氛围好效果。

(三)在会后,及时通报并反馈整体情况。

1.上报专题报告。在民主生活会召开10天内,向局党委报告民主生活会召开情况。

2.做好整改落实。对民主生活会上查找出来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存在的突出问题,要逐个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整改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明确整改措施、时限和责任人,建立整改台账,扎实进行整改落实,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加强整改督察,对整改不到位的要谈提醒,对态度消极、虚以对付的严肃批评,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

五、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要求,做实做细各项工作,深刻分析和查摆问题,认真撰写检查材料,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奠定良好基础。切实查摆问题,寻求对策,努力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2.营造和谐氛围。班子成员面对批评与建议要坦诚相待、虚心接受,对领导干部以往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要客观地、辩证地看待,不纠缠历史旧帐,不纠缠个人责任,要注意防止发泄私愤、搞突然袭击和无原则纷争。既要直面问题、揭短亮丑,又要实事求是、出于公心,使心灵受触动、思想受教育,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营造和谐氛围。

3.做好会后整改。民主生活会召开情况,以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整改清单,要在会后10日内报县委组织部。

第3篇

【关键词】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251-03

经济法在整个法学专业占据较为关键的位置,但是经济法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在学习中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可以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增加理论知识的说服力,帮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提升解决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和锻炼法律真实案例的能力,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知能力提升培养。

一、案例教学模式概述

(一)案例教学模式含义

案例教学模式是在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基础上进行整个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法学的教学使用这种方法实用性更强,将法学案例与法学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处理经济事件的能力,将学生的法学实践素质进行提升。如图一所示为案例教学模式图,可以发现案例教学模式对将教师与学生进行结合,更好的实现教学评价。

(二)案例教学模式的优势

案例教学模式现如今已广泛的应用到法学教学活动中,教学优势较为明显,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这种教学模式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案例教学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的提升起来,帮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加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指导将自身的意识进行表达,通过各种案例训练帮助学生逐渐的掌握案例分析能力,启发学生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提升自身知识应用能力。其次,案例教学模式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与经济法理论知识进行结合,拉近了经济法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生活中的场景可以在案例中进行体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利用经济法处理问题的能力,掌握法律运用的技巧,提升学生综合使用能力。最后,案例教学法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情况安排教学,结合学生的需求设计案例,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将自己的个性进行全面的发挥,为学生提供自由讨论的空间,提升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法律条文的记忆和理解。

(三)案例教学法的发展

实践性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我国法学教学也是如此,长期在教学中重视理论忽视实践,造成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存在不足,因此在法学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的改革,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更好的进行实践活动。

我国在法学传统教学中,受到西方教学方式的影响,逐渐的将西方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这样逐渐的引入案例教学法,经济法作为法学的核心课程,内容非常复杂,并且融合性和边缘性较强,而且我国经济法本身的起步较晚,在进行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成熟的情况,在教学方法上需要进行改進,因此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对理论体系进行完善,不断的将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因此案例教学模式这种在西方法学教学中较为受欢迎的方式,在我国经济法中的得到推广,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二、案例教学模式在经济法中的积极作用

各个行业之间的专业特点是较为明显的,取得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但是在经济法中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优势还是较为明显的,具体表现为:

(一)有利于理论和实务教学的结合

法律起源于社会,是对社会各项事物的合理规范,法学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与实践的结合,经济法与现实经济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学生在经济法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极强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经济法课堂教学主要教学方式在理论知识方面,整堂课都是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得课堂氛围较为沉闷,造成课堂教学活动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法律相关条款的理解没有重视实用性,使得事物和理论知识的脱节。而在课堂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实际需求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提升起来,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活动进行辅助,从而将学生自身的能力整体的培养起来,不再单纯的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讲更加实用,可以在案例中提升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增加处理问题的经验,从而进一步保证学生整体实践能力的提升。如果在教学中配合类似模拟法庭进行实战,更加可以锻炼培养学生撰写常用法律文书的能力,了解和熟悉法庭的庭审程序,有助于更好的熟悉适应司法实务工作。

(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于我国法学体系而言,民法、刑法等法律研究出现较早,而经济法则属于新兴法律体系,我国对于其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在一些细节方面也存在一些分歧,各种理论知识研究方面在内容上任然存在一些分歧,理论共识需要进一步进行凝练,因此造成经济法的教学中存在一些局限性,使得经济法在不同的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严重的制约经济法的发展,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无所适从,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了影响。而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可以将真实发生的案例使用到教学中,结合真实发生的案例可以对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影响力进行提升,将一些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通过案例的形式进行阐述,对法学知识进行简化,并将具体鲜活的案例结合到法律学习中,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讲授经济活动基本原则和法律规范时,可以将3.15晚会中真实发生的案例使用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法律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升学生自身分析事物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通过法律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将经济法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同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三)提升教师综合教学水平

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提升,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还需要对实务能力进行提升,掌握经济法各项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还需要了解具体的法律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案例教学模式将经济法课堂进行了开放式的处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掌握正常的授课过程,同时还需要掌握案例使用的步骤,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掌握逻辑分析能力和掌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善于启发式的教学,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转化的过程,并且需要具备敏锐的社会热点掌握能力,可以准确得将经济法热点问题与课堂教学资源进行转换,这样的教学过程在无形中提高了对教师綜合能力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自身各项能力的提升,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

三、案例教学模式在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作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两者之间的融合度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积极参与,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较高,并且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取得的成果较为理想,使得其得到普及和推广。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对整体教学活动中的开展不力,具体包括:

(一)教学案例选取存在问题

在案例教学中,需要结合理论知识的需要进行案例资源的查找,案例资源质量是保证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效果的体现,现实生活中可供选择的案例较多,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是应该结合课程的重点、难点尽心适宜适度的选取,这样可以更好的安排学生进行讨论和沟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时,没有重视案例的时效性,对于社会热点的问题关注度不足,造成案例选取过于陈旧,与理论联系并不贴切,造成案例教学的理论阐述力存在不足,和经济法发展不相适应,造成案例教学失去原有的意义,影响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进行经济法教学中,整节课只选取一个案例,使得案例选择的质量受到影响,使得案例并不适应整节课的法律理论的学习,案例整体无法达到理想化的条件,教学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案例教学模式使用不恰当

经济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变化,强调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但是一味的重视案例教学模式的使用,造成法律实践的缺乏,特别是法学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不能讲教学模式局限在司法实务缓解,而是需要保证学术性和实训性,因此案例教学模式仅仅是作为教学手段,而不是最终教学结果存在。但是现阶段的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经济司法实务技能掌握方面,对于国家对经济稳定湿度干预和宏观法律体系的了解不充分,使得经济法的相关理解存在问题,加上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纯的通过案例替代经济理论知识的讲授,造成学生无法对经济法的内在逻辑进行理解,使得整体的教学出现分离,无法形成整体的体系,在构建中存在严重的不足,造成学生的学习受到影响,脱离案例教学模式提出的初衷。

(三)案例教学模式设计不当

案例教学模式在进行设计中往往脱离了实践性教学目标,没有具体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理念,引入案例教学往往迫于学校压力,但是学校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素质,而是一味的照搬西方模式,这样就出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案例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掌握不充分的情况,对于课堂教学掌握不充分,造成课堂整体安排缺乏实际,对学生的真实情况掌握不充分,使得理论知识的掌握无法实现体系化和完整性,造成整体教学质量存在问题。同时,教师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案例的作用,而是单纯的对案例以及答案进行讲解,这种模式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造成理论和实践无法统一。

四、案例教学模式在经济法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案例教学应用到经济法教学中,对于教学方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作用,是法学教学的革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任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具体措施包括:

(一)优化案例资源

案例资源的选择是保证案例教学模式质量提升的基础,因此需要进行案例优化,首先关注案例选择的专业性,对于案例的选择应当结合实际需要体现经济法作为法学核心课程的案例,学校可以组织专门的调研小组,对案例进行科学的组织,掌握就有深度的案例,掌握科学的理论阐述方式。其次,案例的选择需要具有针对性,并且案例的选择需要与社会热点进行联系,例如在讲授不正当竞争过程中,可以采用当前比较热点的奇虎与瑞星之间诋毁商誉案等,全面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最后,需要关注案例的综合性,案例分析需要具备一定的深度,在包含法学原理的基础上,还需要提出必要的法律问题,将原理和实务进行结合,从而对学生整体能力进行培养。通过这些教学方式的使用,学生成绩合格率明显得到提升,详见图二。

(二)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中,因为涉及到的法学原理较多,因此需要多使用案例,并且关注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对学生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的掌握,对于法律条款出现的原因以及发展历程等基础知识进行分析,掌握国家经济法的整体大框架,不能单纯的追求案例使用的效果,而是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不能因为案例教学而忽视理论知识的掌握,需要将经济法基础贯穿于案例分析中,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案例分析质量的提升。

(三)重视“大案例”的使用

大案例是指司法实践案例之外的典型案例,毕竟经济法各个体系之间的具有密切的联系,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采用大案例的形式对经济法进行学习,例如使用国际金融界非常著名的罗斯金融危机事件,通过对该事件的分析可以掌握大量的经济法方面的知识,从而对经济法进行更加科学的学习。大案例的使用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将经济法理论中的各项知识进行汇总,解决知识学习较为零碎化的情况,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使得整体知识体系进行汇总,从而结合实际需要建立适宜自身发展的知识体系结构。

(四)丰富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通过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案例的教学法关注的使学生的思考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立体的教学过程,将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更加全面的处理,采用更加灵活的课堂辩论和多情景模式的形式,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体现案例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同时,教师需要对自身职能进行转化,不再单纯的担任课堂教学的讲解员,而是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通过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更加自主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案例教学模式的质量。

结束语

第4篇

1.1引进或完善教学方法

1.1.1引进任务驱动教学

电子商务是一门非常重视实践的学科,尤其是PS、DW、FL和Maya。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可以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以DW学科为例,前两节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来讲解网页制作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后两节教师可以设立一个与所教内容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解决,既能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是确保任务的难易适中,要在学生知识和专业技能能接受的范围,以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同时对时间进行限制,充分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力,避免时间过长影响教学的实效性。此外,也可在课下进行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在网络中模拟进行B2B、B2C交易,熟悉阿里巴巴、天猫的后台交易流程,便于实际应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打造学校内部的网络交易平台或网络实验室,让学生模拟现实中电子商务行为。

1.1.2完善案例教学

在电子商务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借助于案列,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技术和知识的具体应用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技术和知识的能力。尽管随着网路发展,可以检索到数量巨大的教学案例,这些案列的质量参差不齐,难以程度不一,案例难度过高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难度过低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这也是我们应用案例教学时最常遇到的问题。对此,我们可首先把案列分成三类:基础巩固性案列、能力提高性案列、综合应用性案列,然后根据教学目的选择相对应的案列。比如,在FL课堂中,首先讲解的是基础理论知识,我们此时可选用基础巩固性案列,该案列只涉及本课堂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框架。随着教学的深入,就可以进行动画视频的制作,可选用能力提高性案列,扩充知识和技能。在基本知识和技能讲解完毕后,可选用综合应用性案列,让学生PL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与社会实践接轨,学会在电子商务中运用PL。最后,教师再对案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查漏补缺、答疑解惑,继而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应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实习或者邀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到学校开设讲座,让学生所学知识与技术在实践中得锻炼,提升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为以后工作奠定基础。

1.1.3开展分组教学

尽管电子商务网络教学资源丰富,但由于部分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不能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一味地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灌输知识,新瓶旧药,背离了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教学发展的核心要义,教学的有效性亟待提高。对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改灌输式教学为合作与交流式教学,增强课堂的交互性和趣味性。同时,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在认知水平、知识储备水平以及兴趣上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避免一刀切的教学,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继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生制作网页的过程中,由于涉及美术知识、Photoshop处理技术、图形处理技术以及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如果学生独自进行,学习会相对枯燥乏味,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难提高,甚至导致学生知难而退。为此,我们可以进行分组教学,并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以网页制作的速度以及精美程度决定胜负。通过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活跃课堂氛围。最后,集中处理学生在制作网页中出现的问题,理顺学生的制作思路以及用到的工具和技术,避免再次犯错。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标准对网页制作进行创新,避免学生过度模仿教学案列。分组教学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特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的差异,让学生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有更多的自主性,摸索出适合自身的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2加强教学质量的跟踪检测,为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参考意见

教学模式的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极容易受到教育对象、内容、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模式的优化程度有不同的表现。教学质量跟踪监测的信息化主要是针对教学质量数据的加工和处理,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教学质量是否提升、提升程度的关键指标,只要确定教学质量提升的重点和方向,然后选择正确的跟踪检测内容和方法,利用相关的软件和模型就能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教学模式的优化给出专业、科学、合理的意见。跟踪监测的信息化实现了对教学质量的动态、持续性检测。教学质量的提升涉及大量的数据变化,为了及时、准确、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这些数据,应对教学质量提升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分析,通过对跟踪检测到数据的对比分析,判断教学质量提升程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跟踪监测的信息化强调以发展的眼光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给出发展性的评价和科学、合理的参考建议。除了根据检查到的相关数据改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外,还可以据此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指导。比如,对学生历次重要考试进行横向的比较和分析,研究学生成绩、试卷难以程度的变化,并结合学生能力的相对位置揭示其优势和不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可以有的放矢,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建立模型,综合利用检测到各项数据预测未来的学生行为,前瞻性地调整教学进程和策略。目前已有教学质量跟踪检测研究者通过跟踪监测学生的平时考试成绩准确预知了学生在主要考试中的成绩。美国的研究者可以根据学生已知学习内容和应知学习内容的差距来预测学生在国家NCLB评估中表现,然后教师根据表现来调整教学内容,提高应知学习内容的比重,最终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此外,还可以建立学生电子学籍卡,全面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并以数据的形式展示在电子学籍卡上,让电子学籍卡成为学生综合学习成绩的风向标。同时,为了更好地展示学生的发展状况,还可以记录其它数据,比如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情况、参加社团次数、课外读书情况,尽管这些数据与专业课没有明显的关联,但可以帮组教师全方位地了解学生,为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参考意见。

3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新时代;成人教育教学;档案管理

1引言

在当下追求全面知识升级的背景下,成人教育教学受到青睐,在成人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为了提升其工作质量和效果,有效的引入档案管理的信息资源运用优势,发挥出良好的成人教育教学工作模式开展机制,打造出良好的工作模式效果。

2新时代下成人教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特点

2.1工作效率高、存储量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科学技术被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中,不论是手机支付、共享单车还是网络软件,生活中随处可见信息技术的身影。计算机的普及令大众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促进生活方式信息化、现代化、便捷化的同时带来了更多可能。对此,各大高校在成人教育的档案管理工作方面也纷纷运用计算机技術作为辅助工具,促进高校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提高其工作效率与水平。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档案管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更具效率高、储量大的优势,并且依靠强大的储存功能进行快速查阅。计算机技术中的各种文字处理软件、表格软件以及计算软件等,都可以很好地帮助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完成日常的档案记录、归纳、总结和修改工作,受到科技红利的影响,档案管理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控制能力得到提升。

2.2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能力提升

在现代化的多种机制模式影响下,教学档案管理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提升,使得其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加专业的优势,这是现代化教学档案管理的基本素质要求,同时也在客观层面上优化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素质档案管理精确化要求的不断提升,往往需要更加复杂的对待自身的工作,在应对工作时要发挥出良好的工作效果。

3成人教育教学传统档案管理的缺陷

3.1投入费用和价值回报不成正比

成人教育教学的传统档案管理过程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有关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很多资金以及资源成本的投入,导致很多管理效率优势不能发挥出来,管理投入效果的产出比不佳,实际的档案管理作用不能发挥出来,管理优势不明显。

3.2管理观念落后

一方面,对于档案管理的价值作用认识不清,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发挥出良好的档案管理思想认知,影响工作人员执行落实基本工作行为的效果;另一方面,档案管理执行过程中,对于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高效管理理念方法以及技术手段不能有效的引用,管理效率低下,管理结构混乱的现象屡有发生。上述问题导致档案管理在其价值作用引用和发展上存在诸多问题,造成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不能充分发挥,其实际工作中的参考引用能力不强。

3.3高校档案管理水平整体低下

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不能科学打造各种管理的简化模式,很多管理优势不能发挥出来。传统的档案管理当然也存在客观执行层面上的弊端限制,比如因为纸质载体的搜寻、查找效率低下,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以及时间资源,导致各种科学的管理理念不能顺利的开展。同时因为存在传统档案管理在维护规范性上的不足,导致档案文件本身就处于不科学、不合理的管理状态,基本的管理效率受到影响,这与管理人力资源不足,管理过程存在诸多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关联。同时不能在既有条目清晰、归档整理完善的情况下,开展良好的档案管理工作。

4新时代成人教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强化措施

4.1信息化意识提升

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有关工作开展的效率,同时其技术延伸能力不断的扩大,各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手段不断的被开发出来,丰富了档案管理的可获得机制手段。因此,信息化技术无疑会提升档案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开展效率和质量,进行信息化建设发展也是其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是发挥良好信息价值优势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建设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主要是通过解放教学机构领导人员以及全体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转变对于传统守旧档案管理模式方法的应用。为了提升信息化意识,就要做好必要的宣传,有效传递信息化建设升级的现实意义。在建设过程中发挥出良好的思想宣传效果,将科学的核心建设理念有机渗透到工作中,科学落实各项具体执行要求的性能,有效发挥出较好的执行层面理解程度和落实效率效果。

4.2规范成人教育学籍档案内容

档案管理内容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执行来说,要达到良好的管理建设目的,必然要做好必要技术手段的科学支持,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将基本的档案管理效率和整合优势发挥出来。因此,信息化技术在这项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功能,通过高效化的信息识别、以及分析整合能力,打造档案管理的科学管理模式,提升对于学籍档案内容整理落实的效率,以较好的整合能力,实现信息查询、可靠性保障等档案的管理目标。

4.3强化系统的维护能力

成人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信息安全的保障,因为涉及很多学员本身核心信息资源的管理,为了发挥出基本的管理优势,就要做好必要管理安全机制。在成人教育教学档案管理过程中,打造公平的机制,杜绝不良信息篡改问题的发生,严格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强化系统维护能力建设,科学打造各种系统的管理能力,主要是建立多重的安全维护防控系统,实现在安全管理中对层次的安全性能保障。要做好具体信息数据的漏洞维护检测,保障在管理中不具备漏洞威胁,通过长期的维护管理检查机制,做好对于档案信息的科学检查。系统维护机制的打造要能落实好科学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执行科学标准的操作,在管理过程中减少失误问题发生。

第6篇

一、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针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理论经济学教学也是如此[1]。在教学中不只是要求学生能充分掌握和了解基础理论知识,而是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不仅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现有理论,还要确保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当中有效运用自己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解决问题。那么要想有效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则是需要教师能够正确指导,其次则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带入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在课堂中进行相互讨论和分析,促使学生充分感受理论经济学知识点的魅力所在,从而养成良好的自觉运用理论习惯,最终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在案例教学法中可以给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案例,然后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促使学生能通过所学理论针对资料及信息实现判断和分析,运用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还能有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自觉性;其次,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探讨案例的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最后,由于案例教学主要是以尊重学生个体和创造性为前提的教学方法,所以运用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及创新等时间与空间。与此同时,还能积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有效分析案例。

(三)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若只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进行完成某件事情的话,其实很难做到,但是若通过大家一同完成的话,会把事情简单化进行完成[2]。所以,这就需要在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当学生针对案例进行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这就是在和其他学生之间实现了有效沟通,在沟通中合作解决了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还能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由此可看出,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有效提升理论经济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理论经济学教学现状来看,在实际教学中存有不具备完善的案例库、教学方式过于落后、缺乏完善的师资力量等问题,以下内容就是针对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的深入分析:

(一)遭受传统观念影响

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没能有效运用案例教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教育人员长时间遭受传统教育体系和观念的影响。虽然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可以通过考试分数的高低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和了解,但是考试分数的高低并没有确保学生针对该科目感兴趣,而且也无法保证学生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应用。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促使理论经济学教学体系缺乏严谨性和完整性[3]。

(二)缺乏完善的案例库

理论经济学教育工作者要想在教学中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就需要在教学中具备科学、合理的教学案例,具备完善的案例库。但是由于构建理论经济学的案例库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且难度系数较大,所以,导致很多学校针对案例的收集和分析等多个方面都存有落后现象。甚至还有很多案例都是从文学作品、期刊等多个方面实现收集,虽然所收集到的案例能够在教学中进行使用,但是由于很多案例教材和内容都没有出现较大改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启发性并不是很高,并且还在一定层次上降低了案例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教学方式过于落后

由于案例教学涉及到多种知识点内容,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运用多媒体或者是科学技术等方式进行实施开展教学,但是根据当前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现状来看,多媒体教学、案例案件等教学方法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从而致使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没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主要作用,没有办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再加上教学设备的落后,也在一定层次上阻碍了案例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四)缺乏完善的师资力量

案例教学的开展虽然是以学生作为主体,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也有着重要作用,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从而在教学中逐渐带领学生进行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4]。但是依照现有的理论经济学教学现状来看,有很多在职教师都是在毕业之后就直接步入到校园中进行工作,虽然自身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但由于自身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致使很多教师没能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因为师资力量的欠缺,阻碍了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三、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将从创新教学观念和模式、完善案例库和加大师资力量培训等多个方面,针对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展开较为深入分析:

(一)创新教学观念和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在当前新课程教学整改背景下,要想有效提升理论经济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需要教育人员能够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同时,教育工作者还需要针对现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且还将设计多种案例教学课程,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比如:在理论经济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经济思想史上代表不同结局利益的整治经济学”为例,通过有效结合案例的方式,给学生设计问题,促使学生能在学习中根据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究,进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以此来有效提升案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构建完善的案例库

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经济学案例资源,从而实现完善案例库的主要目的。而且要想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还需要针对案例库当中的案例质量加大重视[5]。首先,在教学中选择案例需要符合当前我国实际发展现状,并且能在实践中形成的案例,只有在教学中运用这种类型案例,才能帮助学生更好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案例的选择还需要给学习者充足的思考和解答时间,不能以标准化答案进行束缚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最后,案例选择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符合,从而确保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能够一同开展。

(三)科学合理选择案例

案例教学的关键因素就是在“案例”。相比较传统的理论经济学教学而言,在教学中使用的都是一贯制标准教科书,案例教学则是需要使用能够充分反映实际经济事务的案例,包含学生关心的现实经济问题。所以,在理论经济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针对已有案例实现筛选和提炼,在众多案例中挑选出能现实的经济世界,从而在教学中和学生之间产生共鸣,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加大师资力量培训

根据当前教学现状来看,案例教学针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这就需要针对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师资加大培训力度,促使教师能够在案例教学中掌握一项专门技能[6]。一名优秀的教育人员需要具备以下几点条件:首先,针对经济学的所有知识点内容都能全方面掌握,只有充分了解国内外理论经济学,才能更好的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其次,需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由于案例教学主要是对思维过程的研究和能力培养,只有教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教师要在教学中具有平等观念,不能因为自己是学生的教师就自居,而是应当学会如何灵活转变角色,学会倾听学生存有的不同意见,从而在探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四、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应当注意的问题

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时,需要高度重视案例教学的配合度和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与评价问题。

(一)保证案例教学的配合度

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虽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案例教学法决不能替代任何教学方式,因为教学本身就是属于复杂的活动,且教学对象也具有复杂性和差异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能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等多个方面因素,进行选择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最终实现优化组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时,还可以在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增添讲授法,或者是模拟教育、现场观摩等多种教学方式,从而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和评价

在整个案例教学的过程当中,组织课后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是主要环节,该环节不仅能有效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针对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加大弥补[7]。在案例分析报告当中,不仅需要让每名学生都把自己的分析情况表达出来,还应当根据他人探讨成果,进行讲述问题,以此来提升案例报告的质量。对于报告当中所提及到的普遍性问题,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解答。

第7篇

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学校园整体师资力量的繁盛程度、专业水平、团队素质会影响到教学的方法、方式与质量。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提升员工工作效率、提高员工专业技术水平、培育优质员工团队的重要管理手段,其在中学院校中同样适用并能够为有效资源与水平下人才的培养带来巨大帮助。人事档案作为中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信息依据,其能够为人才的培养与队伍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与依据,帮助中学人事管理工作更有效地开展。因此,不断重视中学人事档案管理将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与研究价值,并将能够帮助提高中学教师队伍教学整体素质与水平,为当代中学生的教育与培养带来帮助。

一、中学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当前中学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着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的问题,其主要体现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对于硬件而言,其主要体现于当前中学学校人事管理的整体设施较为落后。档案的管理并不是单纯的储存、调用与汇总,而是应当逐渐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平,不单注重档案管理的安全性,而且还应注重档案管理的可用性。大多数中学学校没有建立专门用于管理档案的场所、没有设置具有档案管理要求的柜子和文件夹、没有设置较为完善的门禁与安保系统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当前中学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带来了硬件管理水平较弱的现状与问题。对于软件而言,其主要体现于当前中学学校人事管理制度与系统的落后,对于大多数中学学校而言,尽管已经开始从意识上对档案管理加以重视,但是却会由于缺乏较为完善与科学的档案管理机制造成档案管理功能性与专业性的缺失。其主要体现于当前较多中学学校人事档案管理调用与使用流程的缺失、各部门均肩负部门档案管理职能,造成整体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较低、人事档案管理没有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平台相互对接,导致重复录入与档案筛选时的大工作量。

第二,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除了第一方面的现状与问题之外,中学学校人事档案管理还存在有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在于中学学校大多数为事业单位,但是由于整体学校工作量较大和事业编制人数较少等问题,使中学学校聘请了大量不具备较高素质与专业技术能力的工勤人员。而档案管理作为文书类、文秘类的工作通常会由不具有应有条件的工勤人员担任。其二在于档案管理缺乏人才队伍培养机制。近年来中学学校在不断扩大招生与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开始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然而对于档案管理而言,没有对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产生直接联系,从而造成了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的缺失。并且,大多数中学学校并未针对人事档案管理专门建设考核与评价机制,从而造成了人事档案丢失、错漏、欠缺整理等大量问题的存在。

二、对中学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提出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人事档案管理在硬件与软件方面均存在较多问题,可从这两个方面加以完善与改进。针对硬件方面,中学人事部门应积极向学校申请专用档案管理资金用以对现有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加以完善。在此过程当中应从学校当前的师资力量出发,为学校设计更加符合实际管理情况与档案使用情况的硬件设施建立方案。与此同时,可以在不具有专门精力开展档案管理时,聘请外部档案管理机构对现有档案进行初始整理,以契合未来学校规模扩大后对档案管理提出的更高质量要求。针对软件方面,中学人事部门应逐渐结合时代背景使用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云存储技术,实现原有纸质基础档案的信息对接与共享,以便于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实现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也可借助云存储技术实现中学学校自由档案管理平台的建设,便于为相关软件数据进行备份及共享。

第二,培育具有人事?n案管理素质的人才队伍。人事档案管理需要具备专业素质与能力的现代化人才,以便于能够与时代背景下中学人事档案管理的需求相互对接。对于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组建,首先应当从学校层面加以重视,为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配备具有一定素质能力的人才。其次,应当从培训与研讨方面对现有从事人事档案管理的教职工队伍专业技术与素质能力进行提升。另外,还可以利用加强中学学校与社会档案部门之间的联络,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方法与手段的交流,实现现有档案管理教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与经验的提升与积累。

三、结语

在本文中,作者首先针对中学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学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第8篇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更好指导基础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促进这些目标顺利实现,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全面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各项工作,为整个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并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相应的方案,希望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1 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方向与目标

1.1 全面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而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一些学校过分强调升学率,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和推进。而采取有效的改革方案,能促进这种方式的转变,全面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

1.2 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是整个时代的呼唤。为此,教学中应该结合时展和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综合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1.3 推动教学效果和质量提升

基础教育改革方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是十分直接的,如果方案不完善,未能适应教学工作需要,势必影响教学效果提升,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带来不利影响。而综合采取有效的基础教育改革方案,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推动教学效果提升,对基础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积极作用。

2 基础教育改革方案面临的挑战

2.1 教学方法落后

一些任课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未能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教学中常常采用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方式,学生学习局限于做笔记、听课的方式,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2.2 教学方案不完善

对教育教学缺乏完善的规划方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影响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产生不利影响。

2.3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增强

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忽视教师队伍建设,影响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因此,为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今后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2.4 课程开发不到位

教学中对课程开发不重视,或者课程开发工作不到位,未能建立完善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影响基础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也带来不利影响。

3 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对策

3.1 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方法

结合时展、素质教育的基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第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综合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例如,重视多媒体技术应用,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更好投入学习当中,注重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奠定基础。第二、调整学生学习心态。转变学生思想观念,让他们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调整好自己的学习心态,克服烦躁、失落等不良心理因素。更好投入学习当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发展和进步创造良好条件。第三、转变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劳逸结合,改变学习方式方法,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高。

3.2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任课老师、家长要转变自身的观念,推进素质教育体制改革,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奠定基础。第一,改变评价方式方法。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能片面的只看学生学习成绩,而应该综合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品德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第二,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基础教育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注重组织各类课堂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升,这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3.3 完善教学改革方案

在基础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才艺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重视对学生的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综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教学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为学生更好学习提供动力。从而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3.4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学校要注重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引进技术先进、基础知识扎实的工作人员,为素质教育顺利推进准备师资力量。要做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的宣传工作,为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另外,任课老师也要加强自身学习,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指导基础教育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各项工作的要求,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学校也要注重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建立骨干教师团队,设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注重组织任课老师交流教学和学习经验,开展集体听课和评课活动,促进任课老师相互提高和进步。教学中还要重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利用,提高任课老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确保他们能结合教学需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各项要求。

3.5 重视课程开发与建设

根据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开发具有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从而有效指导教学活动顺利推进。要提高课程设置的特色,重视课程教学规划工作,并做好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工作,对存在的不足要采取有效的改进和完善对策。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

第9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档案 界面运行 集成管理原则

一、教学档案集成管理的原则

1.“双轨制”原则

选择纸质和电子文档进行归档管理时,这是当前选择管理方式之一。这样可以确保文件资料有效利用和安全使用。形成了统一的实行集成管理之后,保障管理质量。该管理原则最关键的是,改变当前师生检索工具缺乏现状,从而建立起完善和健全的检索渠道。这样可以更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当前,基于以“双轨制”集成理念为统摄纲领,将其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中,使得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相互统一。

2.全程管理原则

这个管理原则主要指的是档案生命周期,在教学活动执行中,形成了一切原始记录。这个从最初的简单记录到最后消亡记录过程,有些信息是需要进行完整性的保存。教学档案的管理决定了在档案信息管理中,这个管理需要一个过程。掌握了每个相互环节,从界面接口中进行结合。理当根据当前教学档案客观运行规律,从宏观的角度上进行分析问题,做好档案生成和销毁,更好地保障了档案生命周期和过程。

3.界面管理原则

界面管理原则指的是,借助各种机器作为连接口,将其引入到管理层面上,被企业管理使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界面管理内涵以及外延都得到了拓展,使用的范围逐渐加大。教学档案界面管理,主要是在完成了某项档案管理任务之后,更好地确定出教学单位、单位内部以及组织部门之间的关系。另外,还需要明确三个内涵:第一,计算机的机械界面。第二,文件入库之后的整理工作。第三,文件产生。这是一种互动交流,可以使得人和主体之间有着更多交流,使得管理方式更加独特,最终实现提升教学质量最优化。

二、教学档案集成管理原则的有效运作

1.理念集成与时俱进

集成管理这是一项系统管理形式,可以使得集成目标关系变得明确。对于学院档案管理出现管理整体性缺乏、管理机制无法发挥出实质性作用等等问题,应该站立在宏观的角度上,借助档案管理介质,不断改变教学管理新思路,更好地创新总纲领。一般而言,集成前瞻性、先进性还有科学性这些理当统一在一起。第一,进行管理时,应该具备长远的教学战略视野。应该将其运用到档案集成管理系统内部,使得管理理念得到更新,使得师生在该管理模式下,具备超强的团队意识以及创新意识,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做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第二,集成思想作为工作开展新思想。当前的常规管理模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需要对教学档案管理进行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根据一定的集成模式和集成方式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可以达到效果。第三,集成管理这是一个与时俱进之过程,在使用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调整,应该基于微观和宏观管理基础上开展工作。每个区域之间应该形成接口,从而实现界面概念更新和管理,从而改变被动单一管理现状。

2.过程集成环环相扣

第10篇

关键词:问题;素质;水平;激励机制;解决方案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目前的教务管理状况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高校教育管理的需要。那么,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尤其是二级院系的教学管理是确保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以及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教务管理队伍个人角色定位不合理

在当前的高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中,教师管理队伍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服务意识差的情况。一些教师在管理工作中个人角色定位并不合理,对学生的要求不适当,缺乏相应的前瞻意识。同时,教务管理人员作风不扎实,个别教师的教务管理工作业务能力不强,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2.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队伍思想波动大,不能适应学校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工作中,要想保证教学管理高效运行,就必须要求教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强,并善于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务管理。但是,由于高校二级教学管理既有管理的功能,又有服务的功能,平时的工作繁忙而紧张,同时,教务管理人员地位不高、待遇也比较低,使许多有才能的人不愿意从事教务工作。因此,目前一些教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有些教务管理人员都不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教务管理工作,而繁忙的工作也让教务管理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修。大多数教务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理论培训,缺乏前瞻性,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

二、提升二级院系教学管理水平,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

1.提升二级院系教学管理水平

教学管理是高校教务管理的核心管理,因此提升二级院系的教学管理水平,是将高等院系做强做大的重要依靠。教学管理人员要不断思考如何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升整个院系办的工作效率,形成良好的教学管理模式。

2.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

教学管理是通过管理者来体现出来的。二级院系的教务管理是保障教学秩序的基础和前提,二级院系的教学管理受教务处以及院系的双重领导,要想优质高效地完成日常的核心工作,是需要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因此,教务管理人员既要实时接受院系的在职培训,又要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地主动掌握教学管理需要的新技术,提升个人业务能力。同时,二级院系教学管理人员要能增强管理服务意识,主动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管理服务,为高效教学保驾护航。

3.提高二级院系教学管理人员的地位,使教学管理人员安心工作

高校要制定相关的策略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以及声誉、地位,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安心工作。另外,高校要为管理人员创造业务进修的机会,为教务人员提供采用现代化管理技术进行教学事务管理的学习平台,让二级院系教学管理人员能够在管理工作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进行高效优质的管理。

三、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确保高校二级院系管理人员做好核心工作

1.二级院系管理人员要完成的核心工作内容

在二级院系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优质高效地完成核心管理工作。首先要组织好日常教学活动,并协调好教学过程中的日常事务,对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要做到位,使院系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另外,二级院系教学管理人员要能积极协助本院系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将其有效实施。对于人才的培养,要能做到从培养人才方案的设计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以及成绩评定都能够有指定的专人负责,并落到实实处。同时,二级院系教学管理要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使高校的人才培养通过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并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推动院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2.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

院系对二级院系管理人员要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增加教学管理系列专业技术职称名额,并通过合格的考核和晋升制度鼓励管理人员评审高一级的职称,以享受高一级的工资待遇,激励工作人员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兴趣。

四、不断探索扩招给二级院系带来的新问题的解决方案

1.转变思想,探索扩招给二级院系带来问题的解决方案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教学改革给二级院系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新问题,二级院系教学管理档案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领导必须转变思想,充分利用有效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二级院系管理人员都能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新问题,确保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转。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网络化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

高校扩招使高校二级院系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式。因此,二级院系教学管理人员要能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技术对教学档案进行网络化管理。一方面,管理人员要借助校园网以及档案管理软件、互联网建立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策略实现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纸质档案管理的无缝对接。

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既要较好地完成业务方面的上传下达,又要使二级院系的教学档案管理高效、安全地向纵深发展。

二级院系教学管理人员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直接施行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更能体现权威性和科学性,既能为院系的教研工作保驾护航,又能实现教学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

总之,高校二级院系承担了大量的教学执行任务,又承担了一定的教学管理工作。高校教务管理要不断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制定二级院系教学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战略管理的执行力。二级院系领导也要统一思想,群策群力,制定符合本院系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务管理人员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必须提高他们的教学管理服务意识,充分尊重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给予教师一定的教学和学术自由。

参考文献:

[1]朱云飞.高校二级院系教务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及其提升途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第11篇

一、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专业技能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学生的培养人。教师热爱事业、热爱学习,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的思想教育,会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教师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会将其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明确每个学习环节如何指导监控,特别要控制好影响学习能力的七个要素:兴趣、态度、方式、习惯、品质、方法、评价,方能提高学习效率。

要挖掘每位教师的潜能,促进专业发展,增强教师的规划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提升职业价值。切实抓好“六个一”工程,锤炼专业技能。我校通过每学期的量化考核,推出各年龄段各学科名师,每学年隆重表彰课改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教研组等,为毕业年级颁发荣誉奖金,进一步激发了教师们的教学热情。

二、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提高学生的主人意识、能力意识和效率意识。重点是要紧紧抓住课堂,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多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1.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有效的教学就是要看看学生走出课堂和走进课堂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上是否有提升和发展,理想的课堂必定使人产生生长的力量。

三年来,我校立足课堂,在心育学科渗透、文科导学案、理科学洋思的基础上,又借鉴即墨28中的一些做法,集中优势力量反复实践,创建了适合我校的“导学互助”“四步八环节”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预案导学推进自主学习,和谐互助实施兵教兵,为教师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此措施自全面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提升。

2.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学习指导。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形成优良的品质,进而提升学习质量。学习质量最终体现在:全面、规范、精准、快速等方面。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包括智力训练:比如注意力、记忆力训练等;非智力因素训练:如学习动机、意志等训练;还有学习方法训练、学科能力培养。

3.全面提高教学品质。围绕“如何提高学习质量”这一主题,通过教研组建设、跨组教研、“青蓝工程”和开展每人一课、同讲一节课、集体备课等校本教研活动,打造业精高效的教学品质。通过学习名校教改经验,举办教学随笔大赛、教学叙事大赛、教师论坛等活动,交流经验,提升技能。特别是利用集中培训进行业务指导,《课改——来自学生的声音》《提高学习力,为生命奠基》等讲座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严把质量关。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按照县教育局“抓细备课、抓活课堂、抓严辅导、抓精练习、抓实分析”的管理要求,我校建立了两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层层负责。加强了教学处的职能发挥,依据《黑河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抓实每个教学环节。教案学案作业等实行抽查和月检;严格执行侯课制度和查课制度,推进学案检查交流、电子白板的使用;听课实行抽查评价;定期进行学科质量分析,以学评教。

5.优化教学资源。我校具有较完备的功能室,确保物尽其用。尤其是电子备课室和电子白板的广泛应用,实现了两案共享,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推行课改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以管理为根本保证,抓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近年来,我校致力于各年级学风建设,成立了班级学习工作组,建立了两套学习管理体系。学年组教研组齐抓共管,家校互通共同管理,形成“人人管学习、处处有人管”的氛围。利用六校联考,激发竞争力。通过组织晨读,举办名言记诵、经典诵读、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每学期进行学风评比,每学年重奖三好学生、全科优生、单科状元和学习进步小组,努力建设乐学向上比学争优的学风。

第12篇

[关键词]学讲计划 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09

一、教学设计环节

“学讲计划”教学模式的应用,重点强调教师应该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引导学生展开自我探究活动,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因此,在教学中以年级为单位制定统一的导学案,教学前向学生发放,并在课堂上应用。在此影响下,部分教师认为应该彻底解放课堂,并且为了减少教学的束缚,省略教学设计环节,以导学案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这一思想的存在导致教学针对性明显不足,不同班级的学生接受相同的教学指导,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产生不良影响。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在应用导学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不能忽视教案设计,应该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设计有针对性的教案,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教育和引导,进而将教案设计与导学案教学相结合。在保证教学开放性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序性能够得到明显的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

二、教师的教学引导参与

“学讲计划”教学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讨论为主的教学活动,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一般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后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和引导,甚至部分教师让学生结合导学案进行自学,自身只对课堂纪律加以控制,严重限制了教师教育引导作用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够理想。

因此,在应用“学讲计划”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参与,要充分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在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应该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和引导,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例如,对《大海睡了》《小河与青草》等文辞优美的文章进行讲解时,学生虽然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对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有一定的认识,但无法对含蓄蕴藉句子所具有的艺术性进行鉴赏,从而对语文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学讲计划”下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点拨,让学生对文章的艺术性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加以培养,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教师的教学热情

教师的教学热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才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因此,在“学讲计划”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可缺少,应该通过对教师教学热情的激发,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得到激发,进而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在具体操作方面,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激发自身教学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自主探究学习中。在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促使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得到良好的发挥,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

四、德育教育的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情感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学讲计划”下教师不能缺少德育教育的渗透,应该在教学中适当地融入德育教育思想,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引,为学生良好德育品质的养成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