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05: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音乐教育专业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育;现状;发展措施
甘肃武威地处中国西部,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致使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音乐教育面临种种困难。而小学音乐教育是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小学生情操性格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从2000年开始至今已有10多个年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其改革进度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当前西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家长对音乐教育的误解
农村是一个地理和文化的概念。综合素养的高低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发展,可是农村家长对音乐教育并不是很重视。21世纪,知识决定命运的今天,农村学生家长素质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对音乐等艺术课程,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以至于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音乐和美术的兴趣。家长认为只有数学、语文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音乐课不作为统考,与升学关系不大,是无足轻重的学科,应该把音乐课时让给数学、语文等学科。这种模糊的认识将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绊脚石。
2.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师资缺乏
当前部分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并不是音乐专业出生,而是有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受过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大部分对音乐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其次是缺乏对现有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几乎没有涉及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这将会是教师的专业技能及学校教学水平更加滞后。
3.小学音乐教学设施落后及不足
音乐教学的基础是有一定的音乐设备。西部农村教育资源历来比较落后,音乐教育的设施可谓是更加不堪,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没有音乐教学书籍、挂图等教具,更谈不上专业化的琴房,音乐教材中提到西洋乐器更不知为何物。在农村小学生的概念里,只要能发音的器乐都是“琴”;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设施的严重缺乏,导致有效的音乐教学不能开展,这些都在无形中制约着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
4.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单一
虽然大多数学校都已能够正常开设小学音乐课程,但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几乎变成了“流行歌曲课”。这不仅仅是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缺乏,也是教学手段的缺乏,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使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缺乏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对策
1.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与学生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要发展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我们需要彻底抛弃旧的教育观念,要使广大农村小学教育以及家长充分认识到后乐教育对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重要性。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彻底转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开展与新课程改革标准结合起来,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另外,需要农村小学的直接管理者――小学校长们摒弃“主课”与“副课”的旧思想,确立小学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同等重要性。
2.加大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建设力度
针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师资队伍缺乏的情况,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壮大音乐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稳定当前的音乐教师队伍,加大对音乐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当然,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加强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培训,定期对这些非专业的音乐教师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
3.加大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投入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加大中小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努力改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的投入相对薄弱,在今后的建设中适当加大小学音乐教育投入将会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添砖加瓦。
4.积极配合新课改,开展教学改革
有了新课改的助力,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我们对当前的小学音乐教育进行积极的改革,首先,要注重教学形式、方法、手段的多样化。其次,积极改革当前的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内容。可以结合本地或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民间的音乐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
小学音乐教育对小学生产生影响是极其重要的,使其对生活有了“美好”的向往,因此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是不能忽视的。通过多方面努力,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必将翻开新的篇章,为农村孩子插上美丽的翅膀。
参考文献:
[1]马达.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现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一是课程安排有名无实。辖区内65所中小学在课程表内均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了音乐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被挤占或改上其它课程,音乐课教学难以保证。二是专业师资配备不足。全辖区中小学除县城的初中配备有专业音乐教师各1名,教育主管部门直属的某小学共设48个教学班,拥有学生3217名,教职工103人,仅有专业音乐教师2名。就专业音乐教师的学历而言多为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更高学历的音乐教师也不愿去经济发展滞后的山区小县任教。三是音乐教育设施投入不足。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音乐教育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全县仅直属小学拥有钢琴一架,设有舞蹈教室、多媒体教学设施外,其余学校仍然是八十年代使用的风琴,有的不完全农村小学甚至没有任何音乐教育设备和设施。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根本不明白音乐课到底是什么,他们又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四是学生渴求音乐教育的心愿难以满足。对农村小学的学生中调查得知,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欲望很强。当问他们都喜欢什么歌曲或者老师教她们唱些什么歌曲时,从孩子们口中说出的不是充满快乐的童歌,而是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网络成名曲。学生学唱流行歌曲并非坏事,但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音乐与他们年龄相结合的教育功能。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课本教材上的歌曲抱以“不喜欢”“不好听”的态度,其原因是有的学生不熟悉音乐课本中的歌曲内涵,有些不愿意唱,觉得这些歌曲无聊、幼稚,唱着没意思。但要知道课本中的东西都是经过有关部门、专家评审后选用的,这些歌曲都是适合儿童演唱的,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喜欢舞蹈、声乐或者器乐的学习,但作为西部这样的小县城没有足够的资金开设这样的舞蹈、声乐、器乐学习班,也没有教授这些乐器的专业老师,所以这些喜欢音乐的孩子就只能利用双休日,在家长的陪同下,乘车数公里,参加在市内的舞蹈、器乐、声乐等培训班的学习。这样的城乡差距使得音乐教育公平失衡,从而造成农村中小学的学生比城市中小学的学生音乐素质低。
二、造成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失衡”的原因
在教育体制方面,虽然我们的教育方针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经常挂在口头上,但是在教育考核中只是一考定终身。经过调查获悉,有些农村小学虽然开设音乐课,但也常常被挤占。而对于这样有名无实的课程,任课教师很是轻松,要么不上课,只让学生上自习。问其原因,他们只有一种回答:由于学生课业繁重所以留出时间让他们可以更好的学习。但从现在教育管理部门方面来看,在应试教育为主的大环境影响下,人们越来越轻视音乐这门艺术课,认为音乐可有可无,音乐课也可以不上。在他们的心里,只有升学考试的科目才是“主科”,对音乐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他们所遵循的就是教育教学的重心都围着“主科”转,因而才会出现在调查的学校48个教学班仅有2名专业音乐教师,由于不重视音乐教育,所以在教师的招聘、配备以及教师职称、职务晋升和评优评先均向主科倾向,致使小学音乐教育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在学校教育管理方面,虽然表面上仍然提倡素质教育,但实质上仍是应试教育,一些农村学校为了体现实施素质教育的号召,利用双休日给学生开设了特长班,例如:电子琴、舞蹈、书法等一些学生喜欢的项目。但由于学校硬件设施的少之又少,学生不能系统的从中学到什么,就只能抱着玩一玩的态度,大多数学生都带着周内老师布置的作业,这种打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旗号开设的艺术特长班就变成了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自习室。学校依然把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唯一目标,并把考试成绩排名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音乐、美术仍不列入考试科目。不少教师为了晋职评优,争夺名次,一心扑在正课上,兼职的其它“辅”课都被主科挤占,音乐也自然成了可有可无的“小三门”。音乐教师也成为主科教师轻视和学校管理者歧视的对象。因为没有人愿意去那些偏远的农村任教,就算配备了音乐教师但没有钢琴、电子琴、风琴等设施,使得教师无法上课,学校领导就会安排这些教师带学生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课或是让这些教师带班主任,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音乐课被代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被忽略。在家庭教育中,现在家长对孩子教育过程中,对音乐艺术教育存在着错误倾向。农村地区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观念的影响,有的家长不顾孩子兴趣爱好,扼杀了孩子的童真、童趣,给孩子的心灵留下创伤,致使一些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一些家长只让孩子埋头学习“数、理、化”,把孩子的音乐天赋和喜好兴趣视为不务正业。这都导致了农村孩子无法正确的接触到音乐教育。
三、改善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对策
(一)音乐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艺术以婉转的旋律、变幻无穷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音色、醇厚明亮的和声、巧妙精致的结构和特有的表现方式感动人的心灵,唤发人的激情,激励人的斗志。对于培养人、塑造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及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小学音乐教育,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正确处理“正课”和“小三门”的关系,使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正常有序的开展起来。
(二)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要通过积极健康的音乐教育,弘扬社会主义的真、善、美,传承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提高青少年音乐艺术素质,真正以中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体现“育人为本”这一教育核心,为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活生存,学会做人做事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从教育法规和制度上确立音乐教育的地位
要从教育评价制度和考核管理体系中,制定中小学音乐教育量化考核指标,从思想上重视音乐课,把音乐教育科目作为必考内容,要与语文、数学等主科放在同等位置上,规定升级升学音乐科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和水平,这样可以提高音乐教师地位,让他们安心工作,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让校园重响歌声,乐器声,使学生切身感受音乐之美。
(四)创新音乐教育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校内外文化活动和演唱比赛,组织“元旦”“五四”“六一”“国庆”等节日文艺汇演,班级联欢活动、配乐诗朗诵等。同时,开展校园歌曲创作征集和民间音乐素材征集活动,真正把音乐教育教学同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结合起来,使中小学音乐教育迈上良性循环、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
(五)加强音乐教育设施的投入力度
音乐教学设施是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保证音乐教育的正常进行。现在一般农村学校,只要建一个音乐教室,一间舞蹈教室,一架风琴,一台电子琴,一个五线谱示教板,再加上录音机、电视机、VCD机、磁带等,音乐、舞蹈课就可以正常进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解决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不足的问题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更新观念,像重视招聘数、理、化等专业教师一样重视音乐教师,专门招考一批音乐专业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充实到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队伍中。二是对有爱好、有特长的兼职音乐教师进行短期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水平。还可以采取定向招生培训的形式,使有音乐艺术天赋和兴趣爱好的本土高初中毕业生,通过定向专业培训学习,回原籍任教,解决农村偏远学校音乐教师不足的问题。
四、结语
关键词:成人高师 声乐课 考核
Thinking about vocality courses reformation of musics education speciality
ofhigher normal colleges
YAN Bing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basic musics education, a series of problemes, like training mode,speciality course setting,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for musics education speciality ofhigher normal colleges, is facing great challenge.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mode and method of vocality courses reformation ,aiming at seeking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edu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purely the author's own opinons, improper points for corretion.
Key words:higher normal colleges Vocality courses Check
成人高等师范院校担负着为中小学校培训在职教师的重要职责。目前,我国大部分成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基本采取的是“小音乐学院”式的教学方法。即:重视学生专业技巧、演唱能力以及舞台表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缺乏有针对性、适合成人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采用“一对一”的专业授课方式进行课堂训练。缺乏集体或小组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作为专业音乐院校培养专门的音乐表演人才,使用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无可非议,但同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培训中小学音乐教师是否适合,就非常值得认真商榷了。
成人高师是否应该全盘照搬音乐院校的授课方式?应否建设适应我国中小学教育需求的专业教学方法?高师课程中专业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比例应当怎样安排配置?等等。只有将这些长期困扰高师教育教学矛盾彻底解决,才能办出具有成人教育特色,适应迅速变化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形势需要的成人教育。
一、培训目标
首先应当明确,成人高师不是培养专业歌唱家,而是培训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这就要求学员除了必须掌握一定的演唱技能外,还应当具备比较全面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原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1991年颁布的《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大纲(修订版)》(以下简称《教学大纲》)中强调:“要通过声乐课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对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较清楚的理解和认识,初步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如果参训学员在经过系统的声乐学习后,还不能够科学地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来指导学生实践,那么他也就无法胜任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就不是合格的成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
其次,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注重演唱技巧、表现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学生对所演唱作品的驾驭能力。国内外传统的声乐教学通常以直观的和“感觉式”的方法进行。前提是:音乐院校的学生都是经过几年的系统练习并具备了基本的理论技能和发展潜力后才进入大学的。而成年教师则因为学习经历、教学对象、培养方向诸方面的区别,与专业院校就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仅凭“直观感觉式”教学显然不够也是不科学的。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其培养对象是青少年,如果不了解青少年青春发育期的生理特点,没有对生理结构比较透彻的了解,没有对身体各部分机能参与歌唱工作的正确把握,是无法培养孩子们成才的。作为培训音乐教师的成人高师,完全依从专业院校的教学方式同样也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和训练”,“注重培养学员分析和解决有关学与教的问题的能力”(着重号为作者所加)。这就从根本上区别出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与成人高师学员之间的教学目标。试想:一个连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歌唱生理常识都不具备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又如何能在其所担负的基础教育音乐教学和学校课外活动的声乐教学中做好辅导工作?
二、课改措施
鉴于上述原因以及成人高师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迫切性,有必要在成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尽快开设“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并设立相应的考察、考核办法,以彻底改善和提高成人高师音乐教育学员的学习质量和水平。具体办法是:
1.规范教材 我国成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材远不及其它学科统一规范。这就无法实现《教学大纲》所要求“开设声乐基础理论及声乐教学法专题讲座”的要求,给声乐基础理论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同时在教学中也形成“有多少个声乐教师就有多少种教学方法”的局面,造成教学体系的无序。因此,成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当制定基础理论知识的科学、合乎逻辑、规范的统一标准和要求,编写和制定统一的声乐教材,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科学合理化。
目前,已部分试行了针对成人教育教学需要的教材。包括为音乐教育专业选用的内容,如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的《声乐教程》以及其他各类为数不少的声乐教材,等等。这些教材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成人高师的声乐教学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曲目。但由于大部分教材选编内容是针对有一定演唱能力的中、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而相对于演唱水平各异,年龄参差不齐的成人音乐学员来说,这些曲目内容就显得有些难易不均。
笔者个人认为,在全国尚无统一规范教材之前,由教育部或权威人士暂时指定部分适合成人教育教学特点、基础理论深入浅出、有适合成人学员演唱曲目的参考教材,作为声乐基础理论学习的试用教材也未尝不可。各地也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材。
2.考试、考核 考试作为检验学员掌握知识的必要措施,应当在每学期进行。具体办法的确定,应以《教学大纲》要求为依据,结合成人教学的特点和目的。内容大致应包括:①呼吸器官。包括鼻、口、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及以上器官在歌唱中的作用;②发声器官。了解和掌握几组最重要的软骨、韧带和肌肉的工作机理;③共鸣器官。共包括哪些部分及在歌唱中的作用;④吐字器管;⑤青春期的嗓音保护,等等。
细分起来,还可将歌唱基本状态、歌唱的声部分类及特征、吐字咬字等重要理论知识以问答、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等,以不同的方式设置考题,使学员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能够在今后的音乐课教学中得以正确发挥运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育;农村与城市;均衡配置
随着我国综合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及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力实施,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多方面的重视。但由于经济的差异,全国大中城市及农村地区在音乐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还存在很大差异。以邢台市为例,农村与城市小学在音乐教育的普及、硬件设施、重视程度方面都有所差异。所以,缩小城乡音乐的差异,提高农村音乐教育水平,对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概述
目前在我国一线的大都市里,小学音乐教育确实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譬如在北京和上海,很多孩子已经成为了“小音乐家”。这些城市的学校里拥有较好的音乐设施,较强的教师队伍,学校和教师都在思索并尝试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实施高效的教学,家长也比较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所以在这些大城市里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普遍是比较好的。而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小城镇和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则又是另一番景象。表现在教学器材的落后,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以及教学方法的单一等原因导致小学音乐教育不能顺利进行。许多家长关心的只是学生的语数外分数,音乐课成绩无所谓,学校也只一味的追求升学率,不够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正是这些认识上的偏差,给这些地区的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二、城乡小学音乐教育资源的差异性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造性有着重大作用,可见,在小学普及音乐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邢台市部分农村(邢台市柏乡县正元寺村小学、邢台市隆尧县北楼乡尧张小学)与城市小学(邢台市郭守敬小学、邢台市行知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本市农村与城市小学音乐教育在好多方面有很大的差距,资源分布不均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的差异
在对市区学校走访中,大部分老师、家长、学生对音乐课的开设持支持的态度。他们普遍认为音乐课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教育管理部门也同样重视小学音乐教育,所以在市区的音乐开课率高,教学比较规范。
而对邢台市隆尧县北楼乡尧张小学进行调查时发现,大多数村民认为把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课学好才是必要的,孩子考试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再加上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学生升学考试成绩直接挂钩,音乐老师考核没有成绩,影响音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久而久之就潜移默化的减少了对音乐课的重视,导致音乐课的开课率下降,出现“一室多用”,主科占用音乐课时的现象。
由此可见,在教育观念上城乡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对小学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硬件设施的差异
在对对邢台市区及周边农村几个学校进行走访调查中发现,农村与城市小学在教学设施的配置上还存在一定差距。邢台市区大部分小学硬件设施比较齐全,大多数都配有独立的音乐教室,室内有钢琴、电子琴、电视机、立体音响、录音机等配套设施。符合《九年义务教育结算学校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标准,并且配有正规出版社的音像资料和书籍。教学质量好,学生能够在快乐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而邢台市农村小学情况就没那么乐观,几乎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采用“一室多用”的方式授课,而且没有钢琴,有的配有电子琴。在极少数学校才有独立的音乐教室,并配有一部分乐器和音响设备。但大部分都是简单枯燥的上课方式,这样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硬件设施很重要,缩小农村与城市硬件设施的差异刻不容缓。
(三)师资力量的差异
本人对邢台市两所小学和农村两所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邢台市小学音乐教师多数为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本科毕业生,学校师资雄厚,音乐教师教育理念强,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上有很大的创新性,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享受音乐的魅力所在。
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学历大多数都是中专或大专,而且年龄稍大,受过专业培训的本科毕业生几乎没有,教师缺乏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陷,从而影响音乐课的正常进行及课堂质量。总体而言,邢台市农村与邢台市的小学音乐教师相比,在学历、人数、音乐素质及教师职业素质上存在一定差异。
(四)教学内容的差异
由于思想观念、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差异,反映在城乡小学音乐课程在音乐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教学内容的差异不仅影响音乐课的正常进行,而且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针对此种情况本人对邢台市区及周边学校进行了调查。结果是邢台市小学设置的音乐课时比较充足,其授课内容涉及到了基本的音乐知识,上课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音乐课堂的顺利进行,最主要的是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让学生在娱乐中学到更好的知识。
而邢台市农村音乐课的课堂上就没有那么乐观了。音乐课的开课率较低,授课内容相对单一,好多学校都没有按照大纲要求去做。教学内容大部分以单独的歌曲学唱为主,而且在歌曲的选择上,也不是都合适,好多都是课本之外的流行音乐。
三、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水平的对策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必然发展趋势,音乐教育是一个特别关键的环节,其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水平,逐步缩小音乐中出现的城乡差距至关重要。
(一)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转变人们对音乐教育的态度及看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音乐走进生活,在课堂上实施具有创新意识的音乐课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多举行各种音乐活动,拥抱生活,让他们认识到音乐的乐趣,音乐无处不在。重要的是让人们认识到音乐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二)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
解决这一大难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其次是学校的重视,再者就是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首先,学校应提供专门的音乐教室,应该按照《九年义务教育结算学校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标准,建立专门的音乐教室。而音乐教室中所需要的设备是非常重要的,应该配备应有的音乐设备和配套的音像资料以及书籍。所以这就需要政府和学校的力量,共同努力,层层把关引进正规的音乐设备和购买正版的书籍。
(三)加强师资建设的力度
首先,招聘一些年轻有学历、有素质的教师,对入编老师学历、素养、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通过的老师还要进行良好的培训,以便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让音乐老师正视自己的位置,增强其责任感。其次,还可以聘用一些思想进步、热爱教育事业的骨干教师,这对老师和学生转变教育观念会有很大的正面影响,同时可以激发其他教师的积极性。其三,合理安排入编老师的结构,尽量避免“一师多用”的现象。
(四)规范音乐课的教学内容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第六、七条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学,按照国家规定和要求开齐开足艺术类课程;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开设的艺术课程,应当按照国家或者授权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所以,教育部门应该监督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课程的进行,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配套的书籍,教授所要求的内容。同时监督音乐课课时,减少缺堂少时,主科占用音乐课的现象。让农村小学的学生享受与城市小学学生同等的教育待遇,达到教育公平。
综上所述,解决邢台市农村与城市在音乐教育上的差异性刻不容缓。政府和教育领导部门应当在农村音乐教育课程的实施和发展上给予经济上和政策上的扶持和帮助,转变农村学生、家长、教师对音乐教育的态度及看法,使城乡小学音乐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丽君.走向公平的艺术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95.
1.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对乡村小学的影响力度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惟一标准,跳不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窠臼。因此,忽视音乐教学、占用或“砍掉”音乐课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显然,这是造成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一个最主要原因。而且在农村小学,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且本身艺术素质低。他们认为音乐是人人都可教的课,所以凡是认为教不好“主课”的老师就去教音乐,音乐教师当然就低人一等,于是纷纷改行,使本来就缺乏的音乐教师就更加缺乏。
2.音乐教师素质低下
目前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仍有一定数量的民办教师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由于没有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真正意义上的专任音乐教师,学校的钢琴教师不擅长弹奏,上课不用,长期闲置,只成了学校创品牌验收的办学硬件摆设。由于教师一般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因而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以及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3.教学条件差
首先,缺少音乐专用教室。在农村小学,不仅低年级的音乐唱游活动难以开展,就是中高年级的学生上课也受到制约。学生坐在原来的班级教室上课,受课桌、凳子、学习用品等影响,学生在音乐课上的活动空间受到束缚,有时需要练声、唱歌,全班学生站起来都很困难。更重要的是,在原来的班级教室上音乐课,发出的声响,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班级上课。可见,没有专用音乐教室会有许多不便。其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虽然学校有电脑、多媒体、影碟机、投影仪等设备,但极少用在音乐教学上。
4.音乐教材内容城市化,不适合农村学生
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在此情况下,不少学校虽然订了教材,但无法按教材的要求施教。许多教师不讲乐理知识,不渗透五线谱常识,没有音响资料,更谈不上如何去欣赏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
对策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
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应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尤其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激活思维,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推向深入。严格按照《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音乐教育,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让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把欢乐和美的感受还给孩子们,让每一个孩子确实拥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同时,教育行政领导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全局战略的高度即从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使音乐课成为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音乐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首先,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这部分师资力量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现有师资的适度使用,既不能滥用,也不能放任。同时,音乐教师在教师评优评先活动中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面对农村专业音乐教师不足的情况,学校应该用优厚的待遇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如果经济有困难的地区和学校也可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提高音乐教师素质。在岗培训的内容应包括:第一,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教师熟练掌握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和常见结构以及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加强音乐教学基本功。第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引荐城市中音乐教学的优秀成果和国外著名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发展教师的创造性。第三,文化素养。音乐教学不仅包括音乐艺术内各科之间的渗透,还包括与音乐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渗透。加强教师各方面的文化素养,使教师对教材掌握得更深、更精,理解得更透彻。
3.加大音乐教育投入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制约音乐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也是感官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是感官听觉的教学。录音机、电视、钢琴、多媒体、手风琴、风琴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和配置足够的音乐图书、唱片、光盘等资料,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各学校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修建音乐专用教室,配置钢琴,拓宽渠道聘用专职音乐教师,尽快解决音乐教师短缺的问题并拿出大量资金添置音乐教学设备,从而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只有教学环境的改变,音乐教师的自身价值才能体现,音乐教师忠诚音乐教育的信念才能坚定,从而使我国的农村音乐教育得到开拓和发展。同时,音乐教学设备是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应努力完善教学设施。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素质教育下评价体系的不规范
音乐教育其实是要用音乐这门艺术,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水平,使孩子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是很重要的。遗憾的是国家正在大力倡导和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从根本意义上转变传统的教育的旧模式。“素质教育做口号,应试教育还重要”不是空穴来风。时下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在这种评价体系框架内,苦了教语文和数学的教师,为了能让学生考出个好成绩;为了使年终量化得高分以便评优评先;为了领导认可又取悦学生家长,就不惜余力、不失时机地抢占强占音乐课,于是课程表中排出来的音乐课自然就形同虚设了。而音乐教师则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修课,与学生升学无直接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这样就一直忽视音乐教学。再说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学生升学考试成绩与主学科成绩直接挂钩,而音乐课考试则让学生唱一首N年以前的歌(也许是学生自己从电视或其他地方学来的),填了成绩册就算完事了,因为音乐老师没有了与考试成绩相挂钩晋级评优的机会,由此也就“如此甚好,轻松自然,不教也罢。”
(二)音乐专业教师匮乏
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绝大部分都是兼职教师。他们很少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理论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文化底蕴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和不足。“没有专业的正规的艺术类教师”随即成了一些学校领导不重视音乐教学而推脱的理由。于是乎,“一首歌,唱了N遍音不全”的现象就自然存在,见怪不怪了。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三)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够
“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好音乐才算怪。”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小学中有关音乐方面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及其简陋,有的基层学校甚至连一件像样的音乐教学器材都没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只能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传授知识了,本来教师的音乐专业素质不高,甚至有的教师对音乐知识是一知半解。在这种情况下,当一支曲子用教师的嘴巴教给学生,再由学生唱出来时,跑调万里,不但变了味,还变了质,课前每每听起学生唱歌,叫人啼笑皆非,只有别扭的份了!另一方面,由于有些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的学校,也并未将设备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设备库存已久,尘封多日,偶尔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搬出来慌忙用一用,效果不见,教师和学生倒弄了个手忙脚乱!如此教学,学生有何兴趣和收获,而学校和教师又情何以堪?
二、改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渗透素质教育
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高度上来;要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在教学中,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本人,要敢于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积极渗透素质教育,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彻底消除“主课”与“副课”的偏见,把音乐教学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让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音乐课教学真正成为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设置的音乐课焕发出勃勃生机,并且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提高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他们的能力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面对农村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学校应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能力,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还要健全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敢于打破旧的评价模式,积极树立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音乐课教学发挥出真正的意义。
(三)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
音乐教学设施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学校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使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自身能够得到发展的空间和物质保障。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需的教学器材,有条件的还要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能合理自觉地利用这些设备器材,发挥设备器材的最大效益,以不断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教有所依,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四)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改革音乐教材内容
关键词:骨干教师;培训;教学现状;民族音乐
一、政府重视教育发展,政策推动专向培训
2012年秋季,广西新课改正式拉开帷幕,采用新教材,推行新理念,实行学分制,选修必修并进,培养高中生综合素质。就这样我们完全投入到了这场实战中。为贯彻落实全区教育发展大会和教师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我区中小学、中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决定组织实施2014年全区中小学、中职教师自治区级培训(简称“区培计划”)。2014年“区培计划”之一即广西区中小学校民族音乐骨干教师培训,本期培训班以全区各市县的学校推荐的青年音乐骨干教师为主体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培训。
二、广西部分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
在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浪潮里,不管是素质教育也好,民族音乐教育也罢,它都应该是一堂合理科学的教学实践活动。再加上广西的民族音乐在世界上都是有名气的,特别是广西民歌,广西本身就有个“歌海”的美誉。现实有时候很残酷,尤其是一些乡镇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实在不敢恭维。如:1.广西平果县某学校的一位音乐老师,我跟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流,认为他是一个勤奋上进有责任有理想的教育工作者(现在已是小学高级教师),问题是:他不是音乐专业,凭兴趣自学,一直担任学校的音乐课教学工作。说是音乐课教学,事实上就是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小孩子比较喜欢的影视作品。(比如《爸爸去哪儿了》)我问他:“您不可以教他们唱歌吗?”他说:“你听我这嗓子哪里能唱歌,从未学过,唱不出来。”后来在课堂的民歌学唱中发现,他确实唱不了,识谱技能也是自己慢慢摸索的,新曲谱难以唱准。这种形势下,在音乐课上的教学心理是很疲惫的,也没有较强烈的审美、创造美的意识。2.在一些省市示范学校里,真正的民族音乐在课堂的教学中也并不突出,调查中发现有的班级50多名学生竟然没有一个能完整地唱一首广西的民歌,有的干脆不唱也不会唱,其他地方的民歌在他们身上也几乎是同样的遭遇。学生的需求就是老师的上课内容。长期以来,学生在民族音乐方面没有了兴趣,更因为他们对民族音乐的陌生感而产生了对民族音乐的厌恶情绪,这样还谈何传承与发展,希望又怎样实现?
三、通过公开课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
在培训结束后,我们的最后一项任务是选一名学员上一次公开课(示范课),我欣然接受了,一来是要检验一下自己的心理素质、业务能力,在专家和众多老师面前能不能顺利完成好一堂音乐课的教学任务;二来也是想让专家和同行们给我一些指导意见,能够在课堂教学上有一些飞越。我选择了高中音乐欣赏教材里的中国民族艺术歌曲赏析《走进新时代》。课堂设置也下了一定的工夫,从新课导入到课堂总结都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非常主动地参与到整个课堂实践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我最大限度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以实践为主,积极和学生互动,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中,把歌曲的艺术魅力通过歌曲的学唱和不同形式的演唱展示出来,一节课下来,每时每刻都充满活力。这节课得到了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和肯定。当然也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如:1.老师在教学生唱的时候,更要强调学生唱腔和调式的准确性。2.老师提问的方式还可以更加巧妙和富有引导性。3.老师指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既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又要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4.也有同事在艺术歌曲欣赏课上就是否适合用演唱形式来完成音乐的审美提出了不同意见。
四、切实加强广西中小学校民族音乐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共筑美丽广西
1.要切实加强广西中小学校民族音乐教育,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就必须均衡各地区各学校的师资配置,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音乐课程教学评估体系,搞一两期培训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要做系统的长远的打算和努力,不只是为民族音乐教学着想,这也是真正改变广西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要求。2.广西地处我国华南地区西部,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更是一个民族音乐文化极为丰富而又充满力量的大家庭。这里不光有独特的民族音乐,更有着一种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3.广西教育厅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是为提高本地区学校管理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我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促进学前教育突破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级中专学校改革提供师资保障。
音乐审美教育,是塑造人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从而体验与创造美的教育。音乐审美教育从几千年前的孔子便有考究,而在当代以非审美为目的的音乐教育,不断在具有社会功能性思潮的冲击下,渐渐失去了原本音乐审美教育的初衷。德国诗人席勒认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的教育”。然而教育的目的从原始产生来看,是将历史所延续沉淀下的全人类最优秀的、精髓的文化和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教育作为能够创造价值与奇迹的媒介是很神圣的。音乐审美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又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为教育提供了美学的品格和审美的视角,以促进人的自我修养与心灵净化。审美是一种艺术的体验,本应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而伴随着历史的自然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反而将一些嘈杂的污秽的元素渗透到艺术的审美体验当中,便使得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压迫和束缚。教育失去了它本质的目的,在功利的驱动下,将教育的作用扭曲的变形,把对美的体验和培育的过程变成了“生产产品”的过程,从而变成“审美教育被异化”。
二、音乐审美教育功能性异化根源
(一)社会的功利性导致
功利性如今已成为一种社会趋势,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像毒草一样蔓延在音乐审美教育的方方面面,“证书荣誉”正是音乐审美教育功利性的典型现象体现,评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是否才艺精湛,一个重要取向和评价标准就是证书荣誉,是否拿到了英国皇家考级的顶级证书?是否拿到了中国音协的钢琴十级证书?笔者曾经在拉萨一所民办艺术学校任教,遇到过这样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由于马上就要面临小升初,家长要求当年的暑假一定要拿到音协的钢琴十级证书,原因是有可能会在升入初中的过程中得到加分。她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八点钟准时开始练琴直至深夜十一点。在暑假,她更是每天坚持六到八小时的练琴时间,身为老师,面对她不忍竟大于期盼。
笔者相信女孩的妈妈让孩子学习钢琴的初衷,一定不是抱着如此功利性的心态,而更多应该是希望女儿通过钢琴的熏陶,拥有不同于常人的艺术气息,也就是笔者强调的审美体验。音乐教育的原始价值和意义是不断开发和挖掘受教育者对音乐审美体验的潜质,以促进人格的不断发展。孔子在《乐记》中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人格的教育应当在“乐”中得以完善。而当代的艺术追求者和艺术教育者往往在“乐”的学习中丧失了对人格艺术本身的认知。正如夸美纽斯所言:“教育成为了学生才智的屠宰场。”在当下功利性价值倾向的影响下,本是审美的音乐教育反而更多地成为了很多外在功利性的目的和手段,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产生了异化。
(二)学校的附庸地位导致
笔者在经历过艺考及考研之后,深知音乐技术培训的难度以及它对身心的考验,解题式的曲式和声,高等数学列式的高级复调,每一个承受过专业培训的练习生都能够明白,在这样一场场残酷的考试中,原本艺术气息孑然一身的受教育者们早已丧失了当初对音乐的热枕,失去了原本的活力,从而变得麻木而机械,毫无主见与创造力。其实,从更深的一个角度再看,即使是有目的性的音乐功能性教育,也必须依赖一个充满信条的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基础,你怎能想象一个对音乐毫无审美和判断力的人,成为一个音乐家?在中国的音乐教育中,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师范音乐教育,他们择优录取之后的重点培养,往往致力于仅仅会唱几首咏叹调,几首法国或是德国的艺术套曲,甚至没有了解莫扎特的古典和规范,就去任凭感觉唱出威尔第的浪漫与自由。往往越是传统的、经典的文化在拥抱现代化、拥抱功利性的过程中往往更彻底。现代的音乐教育的过程强调简单模仿甚至死记硬背,缺少对作品的理解与创造力。音乐审美教育本是一种素养的艺术,反而在受教育者学习的过程中,丧失了素养的信条,只剩下了狭隘的艺术。学校教育的目的在社会功利性的影响下开始从培养一个充满创造力的表演者转型为培养一个机械的表演者。
三、音乐审美教育的异化
(一)社会价值的重塑
社会功能性的冲击价值偏向对音乐审美教育造成了强烈的负面影响,这不仅是教育本身价值的异化,更是对受教育者人格成长的误导和扭曲,笔者作为一名音乐教育研究工作者,深知在抽象的美学视野下的音乐审美教育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多么来之不易。我国有着几千年的音乐审美教育传统,尽管当下的应试教育以及非审美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地破坏了最初音乐审美教育的传统元素。然而不可避免的,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改革开放的迎来,想要通过拒绝功利性诱惑,经济发展从而保留并延续音乐审美教育的纯净那是不现实的。历史文化正是在破坏中得到成长和壮大。音乐教育的作用在于修内,音乐是审美的体验,是美的一种表达方式,行为是外在的,而心是内在的,通过美的体验有感而发,来表达感情,可见音乐的审美教育对人的塑造,以及社会道德的规范具有着重大的影响,乐是圣人所偏爱之物,因其可以改善民心,感人至深,所以先人才极其注重乐给社会带来的教化作用,规范校正不良的功利性,腐败性的毒草现象。笔者认为,音乐审美教育的传承和规范是当今嘈杂的社会所急需的,就要采取必要的社会价值重塑,要纠正和肃清功利性的价值观,旨在挖掘个体潜能,培养对艺术的崇拜与热爱之情,培养对音乐的感受以及综合审美能力。
(二)学校素质教育的重塑
高等艺术学校教育应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清晰的教育目标。全面把握艺术教育的素质养成,注重艺术精神的自我提升。开设与自身专业相辅相成的补充与拓展课程,了解历史由来,并扩展前沿动态以展开学术研究。做到实课实上以培养艺术人才为衡量标准,与现代化竞争压力附庸条件脱离。而在学校音乐审美教育中,音乐教师应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音乐教育者们把艺术作品的“美”传授给学生,强调培养与塑造鉴赏的能力以及鲜活的创造力。而非强行的识谱节奏或是要求单单声音的特质,感受美,传递美,从而创造美,要慰藉输入而非强行接受。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是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前沿阵地。而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笔者想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很多农村基层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修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所以,忽视音乐教学,用数学、语文等“主科”抢占音乐课的现象在农村大有市场。
(二)音乐教师素质低
在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大部分是当地的民办教师。他们很少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中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三)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困难,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要发放教师的工资都很困难,更别说升级音乐教学设施,引进优秀的音乐教师了。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有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甚至连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这样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四)音乐教材内容偏深
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甚至许多教师限于自身音乐水平不高,无法教授五线谱等乐理知识,学生也对此不感兴趣,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也成为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瓶颈。
二、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党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把音乐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让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稳定和加强 农村 学校 音乐 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音乐 教育 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他们的能力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面对农村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 艺术 ,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对地方财政不足的部分进行补贴,改善办学条件,使我国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充分 发展 。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教学用具,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尤其要加大对音乐方面的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可以让老师了解更多的最新音乐消息,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四)因地制宜,改革音乐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研究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同时制定因地制宜的音乐课程标准,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一些拥有生活气息的优秀民间音乐艺术,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还应适当舍弃教材中超出农村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农村音乐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 历史 的重任,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此提高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积极探索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关 键 词:农村 基础音乐教育 现状 对策
音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对于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农村,农村音乐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因此对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进行思考,探讨农村基础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供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对策,这些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不完备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农村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农村学校为了缩减财政支出,尽量聘请代课教师。教育经费不足,导致教师工资较低。而一部分音乐教师也因没有课,在年终考核时没有机会参加考核,这些导致一些音乐教师对音乐课不感兴趣。有些老师在自己能力允许的条件下都转教语文或数学,导致音乐教师队伍严重流失。教育经费不足,导致农村的一些学校没有固定的音乐教室或多媒体音乐教室,也没有完备的音乐器材,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教育观念陈旧、滞后
在较偏远地区一些农民的生活还有问题,不会有太多的心思和多余的钱去学习知识、学习音乐。即便是想让孩子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音乐,他们觉得不能创造财富,所以他们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财力让孩子去学习。只有文化课成绩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学生家长更看重学生文化课的成绩,没有认识到音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乐在孩子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孩子美感、审美素质的培养。
由于学生家长的期望,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上对学校的评价也是以升学率作为标准。所以,学校一方面考虑升学率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家长的“重望”之托,它们以抓学生成绩为主。在这样的状况下,一些学校就会为了升学率放弃,甚至牺牲一些看似与成绩无关的课程和活动,音乐课就是其中一个牺牲品。一些学校拿教学成绩作为老师的考核标准,一些老师用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这一连串的排名不由自主地会让学校、教师、学生都觉得走到哪里都是文化课最重要。音乐教育在一些农村的基础教育中基本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因为升学考试不考音乐,所以平时可能还有音乐课,而一到临近期末,音乐课就会被其他课程占去。
作为中小学生,他们还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学校和家长的影响。一些学校讲升学率,家长期望他们跳出农村,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不由自主地也会重视文化课。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也只是通过电视、录音机等这样一些媒介,认识到的也基本都是时下流行的通俗音乐。其实,对于本民族的民歌、民族乐器等,他们应该多了解、应该了解的知识却从未耳闻,更谈不上喜欢与否。
因此,在农村学校,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对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甚至是模糊的。
3.师资力量缺乏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是支撑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我国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来源基本上是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但由于一些现实问题,比如,一些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交通、通讯、文化等与城市相比较落后,所以一些音乐专业毕业生不愿去农村任教。
现在,农村较少数学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大多数音乐教师都由语文、数学或其他科教师兼任,这些兼任老师绝大多数也都是半路出家,他们对音乐理论知识、音乐课程教学方法等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音乐课教学形式单一、气氛不够活跃,致使学生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而那些专职的音乐教师,也会因为教学设备不完善而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感到没有用武之地。这样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也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国家统编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脱节。
二、发展农村音乐教育的对策
1.转变农村音乐教育的思想观念,完善评价机制
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绝不可可有可无,等闲视之。”所以,必须要改变长期以来影响音乐教育向前发展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改革考试制度。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但是在农村的实施情况还不够好。要对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进行教育,使他们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树立让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培养的思想。还要鼓励学生家长参加一些社会艺术活动或民间艺术节,使家长切身体会到艺术的美和音乐的美,使他们明白音乐教育在孩子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塑造孩子心灵的重要作用。
在改变社会、学校、家长教育观念的同时,随之改变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的评价机制问题。当各方都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时,便不会再以单一文化课成绩来衡量学生和评价学校,这样会激发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
转贴于
2.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需要投资,音乐教育更是如此。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同时要积极鼓励和调动社会上各种力量来对农村音乐教育进行投入,逐步建立多种渠道,来筹措农村音乐教育经费机制,解决农村音乐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改善办学条件,修建音乐教室,配置音乐教学器材,完善教学设施,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这样,一些音乐教师才会安心扎根农村,在农村音乐教育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保证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
3.优化农村音乐教师队伍
针对农村音乐教师紧缺,且目前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较低等诸多问题,首先应该稳定在职音乐教师队伍,加强对在职音乐教师的定期培训,提高这些教师的综合音乐素质。发展有音乐爱好的其他课程教师,鼓励他们加入音乐教师的队伍里,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从而壮大农村基础音乐教师的队伍,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当然,单靠农村音乐教师的自我补充和自我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要鼓励高等师范、中等师范院校的专家、教授和专业教师到农村去作讲学、作兼职,这样有助于他们了解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了解农村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教师,然后再结合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便不至于使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脱节。同时要鼓励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到农村去建设农村,毕竟城市人口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少部分,城市学校所需的音乐教师也是有限的。因此,要帮助他们树立到农村去的观念,帮助他们克服思想上的负担和困惑。另外,相关部门对这样的毕业生在生活上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4.充分利用有利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在农村,要保存传统音乐文化就必须从农村入手。对于农村音乐教育来说更是便利,对传统音乐文化触手可及,要充分利用当地的音乐资源。
民间传统音乐具有淳朴的乡土气息,适合农村的特点,容易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共鸣。例如,淳朴高亢的西北民歌、委婉悠扬的江南丝竹、豪迈热烈的北方吹打等,这些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而且更容易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对学生的感染也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因此,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请一些本地的民间艺术家到学校进行演出,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使他们了解本土的民间音乐。这样既丰富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国要实现21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科教兴国,一定要狠抓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一方面加快发展农村的经济,这是物质基础与保障;另一方面,社会、学校、家长要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重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伟大工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诸多现实困难,需要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
参考文献
[1]邬志辉,任永泽.精神培育: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教育的使命[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2]苏敏.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边缘化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7(8).
摘要: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素质教育、新课改,都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富有创造性能力的人才,教师更要通过艺术教育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老师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老师必须得技能娴熟,思想活跃,并且具备一定的创造性,这样才能完成一个合理科学的课堂实践活动。
关键词:骨干教师;培训;教学现状;民族音乐
一、政府重视教育发展,政策推动专向培训
2012年秋季,广西新课改正式拉开帷幕,采用新教材,推行新理念,实行学分制,选修必修并进,培养高中生综合素质。就这样我们完全投入到了这场实战中。为贯彻落实全区教育发展大会和教师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我区中小学、中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决定组织实施2014年全区中小学、中职教师自治区级培训(简称“区培计划”)。2014年“区培计划”之一即广西区中小学校民族音乐骨干教师培训,本期培训班以全区各市县的学校推荐的青年音乐骨干教师为主体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培训。
二、广西部分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
在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浪潮里,不管是素质教育也好,民族音乐教育也罢,它都应该是一堂合理科学的教学实践活动。再加上广西的民族音乐在世界上都是有名气的,特别是广西民歌,广西本身就有个“歌海”的美誉。现实有时候很残酷,尤其是一些乡镇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实在不敢恭维。如:1.广西平果县某学校的一位音乐老师,我跟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流,认为他是一个勤奋上进有责任有理想的教育工作者(现在已是小学高级教师),问题是:他不是音乐专业,凭兴趣自学,一直担任学校的音乐课教学工作。说是音乐课教学,事实上就是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小孩子比较喜欢的影视作品。(比如《爸爸去哪儿了》)我问他“:您不可以教他们唱歌吗?”他说“:你听我这嗓子哪里能唱歌,从未学过,唱不出来。”后来在课堂的民歌学唱中发现,他确实唱不了,识谱技能也是自己慢慢摸索的,新曲谱难以唱准。这种形势下,在音乐课上的教学心理是很疲惫的,也没有较强烈的审美、创造美的意识。2.在一些省市示范学校里,真正的民族音乐在课堂的教学中也并不突出,调查中发现有的班级50多名学生竟然没有一个能完整地唱一首广西的民歌,有的干脆不唱也不会唱,其他地方的民歌在他们身上也几乎是同样的遭遇。学生的需求就是老师的上课内容。长期以来,学生在民族音乐方面没有了兴趣,更因为他们对民族音乐的陌生感而产生了对民族音乐的厌恶情绪,这样还谈何传承与发展,希望又怎样实现?
三、通过公开课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
在培训结束后,我们的最后一项任务是选一名学员上一次公开课(示范课),我欣然接受了,一来是要检验一下自己的心理素质、业务能力,在专家和众多老师面前能不能顺利完成好一堂音乐课的教学任务;二来也是想让专家和同行们给我一些指导意见,能够在课堂教学上有一些飞越。我选择了高中音乐欣赏教材里的中国民族艺术歌曲赏析《走进新时代》。课堂设置也下了一定的工夫,从新课导入到课堂总结都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非常主动地参与到整个课堂实践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我最大限度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以实践为主,积极和学生互动,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中,把歌曲的艺术魅力通过歌曲的学唱和不同形式的演唱展示出来,一节课下来,每时每刻都充满活力。这节课得到了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和肯定。当然也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如:1.老师在教学生唱的时候,更要强调学生唱腔和调式的准确性。2.老师提问的方式还可以更加巧妙和富有引导性。3.老师指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既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又要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4.也有同事在艺术歌曲欣赏课上就是否适合用演唱形式来完成音乐的审美提出了不同意见。
四、切实加强广西中小学校民族音乐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共筑美丽广西
1.要切实加强广西中小学校民族音乐教育,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就必须均衡各地区各学校的师资配置,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音乐课程教学评估体系,搞一两期培训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要做系统的长远的打算和努力,不只是为民族音乐教学着想,这也是真正改变广西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要求。2.广西地处我国华南地区西部,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更是一个民族音乐文化极为丰富而又充满力量的大家庭。这里不光有独特的民族音乐,更有着一种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3.广西教育厅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是为提高本地区学校管理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我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促进学前教育突破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级中专学校改革提供师资保障。综上所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政府的足够重视与强力支持,教师的担当与苦干,这样我们一定能认知并传承民族音乐,团结和凝聚民族力量,共同建设美丽广西。
作者:孙凤远 单位:广西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
上海市坚持开展校园音乐教育,通过开设课程、建立团队、举办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整体素质。 音乐教育昂首迈进课堂 完整教学体系获得支撑
坚持将音乐纳入课程,建立较为完整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具特色、层次分明、纵向衔接的音乐教学体系,是上海校园音乐教育获得持续发展的基石。文艺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对提高审美能力、开阔视野、健全人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从提高市民整体素质的高度着眼,制定了在青少年和儿童中普及音乐教育的长远规划,并将音乐教育列入各类学校教育的范畴中,通过开设专门的音乐课程,辟通音乐教育主渠道。幼儿园的音乐课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从高中到小学每周开设1到3节音乐课;大学开设音乐选修课,其中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上海师大等开设的“大学音乐鉴赏”、“民族音乐鉴赏”、“合唱指挥”、“音乐的语言”等艺术类选修课程超过了30门,落实了音乐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
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和审美特点,上海采取了分层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对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从培养兴趣入手;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重在传授音乐知识;对初、高中学生,加强器乐练习,提高音乐感受力和欣赏力;对大学生,则重在提高鉴赏水准乃至开展创作活动。在教学上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小学阶段进行的“听听、唱唱、跳跳、玩玩”的唱游教学方法,再辅之以简单的器乐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目前,上海教育部门编写的19本中小学音乐教材,各有特色,全部进入课堂。上海高校编写了《合唱与指挥教程》《民族音乐欣赏》等教材和资料,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基础保证。与此同时,除已有的几所各级专业音乐教育学校外,全市还涌现了一批音乐特色学校,杨浦、闸北等区的社会力量还开办了钢琴学校。
市教委对全市大中小学近3千名专职音乐教师还加强了专业培训,并与上海音乐学院共建音乐教育系,借鉴学习德国奥尔夫教学法、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国外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一些区县还通过确定艺术学科带头人,为音乐教师进修创设多项条件,促进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培养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一批国外著名音乐教育家还来沪为上海大中小学专职教师讲学。
发展校园音乐艺术团队扩大课外音乐教育时空
以建立校园音乐艺术团队为抓手,开展课外音乐教育活动为载体,立足普及,重在参与,形成音乐教育的氛围,拓宽活动时空,是上海校园艺术教育常抓常新的活力所在。从1991年起,上海市教委通过建立市学生艺术团来带动学校艺术团队的发展,至今已拥有21个分团,其中交响乐团2个,管乐团3个,民族管弦乐团4个,合唱团3个。从前年成立上海市第一支大学生艺术团——上海交大管弦乐团起,至今已有11个大学生艺术分团队,几乎每所高校都自发成立了音乐类的学生团体,定期开展音乐自我教育和交流活动,一批学生成为开展艺术活动的骨干。全市400多所中小学还成立了以合唱团、舞蹈团、文学和美术社团、乐队“三团一队”为主的艺术团队,平均每个学校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参加各类艺术兴趣小组。
大同、格致、光明、市三女中、南模等中学的音乐团队,先后在上海音乐厅和上海大剧院举行专场音乐会,有些音乐艺术团队还出国进行交流演出或参赛,赢得良好声誉。
市教委和市艺教委坚持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之中,每年举办一项全市性影视、音乐、舞蹈或戏剧单项活动,每5年举办一届学生艺术节,使艺术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群众化。“双周免费星期音乐会”、校园文化“春之戏、夏之歌、秋之乐、冬之舞”的“四季歌”活动、“交响乐普及进高校”、“高雅音乐学生专场”、“金孔雀舞蹈节”、“校园集体舞比赛”等一批特色项目在校园内外产生了热烈反响。尤其是“班班有歌声”、“爱国荣校”校歌演出,唱出了莘莘学子的胸怀。各大中小学还因地制宜,组织了各有特点、别具风韵的音乐艺术活动,如市北中学午间播放的“音乐欣赏”、复旦大学等高校举办的“12·9歌会”、上海交大的“新年音乐会”、上海师大的“午间音乐会”等,都赢得了许多知音。
注重学生人格塑造培养健康高雅情趣
坚持音乐教育与人格塑造有机结合,立足于艺术育人、素质育人,是上海校园音乐教育成为培养一代“四有”新人组成部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关键。音乐教育的艺术魅力一旦同人格塑造结合,就可能对学生的陶冶情操、性格完善产生深远的影响。上海音乐教育的体系不仅仅在构筑幼儿园到大学的艺术技能衔接上有了较大的突破,而且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人格上有所成效。华东师大的“阳光·大地”大型歌曲演唱会,华东理工大学的”燃烧青春之火“集体舞大赛等,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激励作用。上海百万中小学生通过音乐艺术活动,增强了对祖国对党的热爱之情,艺术品位和修养有了很大提高,并涌现了一批艺有所长、心灵美好的特长生。在第8届上海之春业余独唱比赛中,美声、民族、通俗演唱金奖均由学生获得;上海市”十月歌会“比赛,参赛学生囊括了器乐比赛5个一等奖;在上海市高校校歌大赛中,学生们自己演奏、指挥、歌唱的校歌更使在场的观众热血沸腾,被称为是“对全社会的爱国主义教育”。许多学校培养的音乐艺术特长生还成为高一层次艺术院校的重要生源。
在今天的上海市校园歌曲电视表演大赛上,有数千名大中学生参加比赛,大学参加复赛的歌曲中有15%以上由学生原创,专家组的评委认为其中几首歌颂祖国、描绘学校生活的歌曲很具流行潜质。在音乐中完善自我、用音乐服务社会,成为许多学生学习音乐的共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医科大学等高校将音乐送到社区,送到居民家中,为他们带去美的享受,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还为学生服务,他们利用自己的专长,将高雅音乐送到各个大中小学,并且和学生就音乐人生的感悟进行一系列的交流活动,提高了艺术修养,使自身的人格得到了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