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05: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法律与道德辩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内化;外化;情境感受;活动体悟;价值辨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或者片面强调实践教学忽视理论教学的倾向都是不可取的。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规范向行为实践的转化。其教学目标不仅要解决学生对社会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规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还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难以奏效的。要想取得这类课程的实效性,必须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验。
一、实践教学的功能和教学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知识点,通过开展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它包括课堂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和有关德育活动等。
1.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施加影响,使其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在心理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
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与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是指外在于受教育者主体的体现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会舆论,加上学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体知、情、信、意等内在心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心理机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体所接受和认同,并通过实践体验和感悟内化为其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即精神力量。外化过程是指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将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转化为行为实践,相对稳定地调节主体外显的行为。这一过程是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动态过程。
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法律行为作用于外部环境,往往会产生某种社会评价,即人们在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过程中依据社会道德法律的准则和基本要求,对其行为实践所作的价值判断。其功能是以善恶和法律规定为标准,形成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的正确价值观。它实质上是对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动机、效果和价值的判断,是人们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和坚持正确行为习惯的外在力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善于运用正确社会评价的舆论引导受教育者主体,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对于顺利完成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运行过程,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强化、激励和促进功能。
2.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两大飞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激励、促进受教育者主体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内化和外化两大飞跃。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的内在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属于意识或精神的范畴,在它没有客观化、外在化时,还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是内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励要素的统一,是观念、意识和行为实践的统一。它需要经过两个飞跃:一是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原则、规范、基本要求等内化为道德和法律意识,从而实现从社会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飞跃;二是实现从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到客观化、外在化的行为实践的飞跃。实现这两大飞跃离不开人们的行为实践。受教育者主体只有通过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实现上述两大飞跃,从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和倾向。
上述两大飞跃并不是一次实践教学或理论教学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反复多次,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才能够实现。其中,认同、信奉层次和阶段是重要阶段。认同,即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法律意识及其精神需要。它是行为主体在认知、情感上,对外在于主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的实施价值、意义的认识趋同,并指导自身自觉行为的一种心理倾向。认同阶段的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主体将外在于自身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需要内化为自身意识、自身需要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其自身内在的知、情等心理要素。该阶段是确定更深层次内化的基础,是完成内化和外化运行过程,实现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两大飞跃的动力源泉和心理基础。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是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觉性即受教育者主体实施道德或法律行为的主观动机发自其个体的自我需要,并使这种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趋同,它区别于特定情势下的盲从。主动性即受教育者主体实施的道德法律行为,是在内化和外化机制的作用下主动实施的,它区别于在特定外部压力下被动的服从。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认同层次和阶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应重视受教育者主体对道德和法律理论的接受、认知和情感体验,并在动情上下功夫,做到扣人心弦、激动人心,将学生引向正确的道德和法律行为实践。信奉,即个体人在认同外在于自身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行为实践的情感体验,建立在道德和法律价值信念基础上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道德和法律价值信念是人们在内化和外化运行机制的作用下,对转化为内心信念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价值及其真理性坚信不移,它是系统化的道德法律认知和相对稳定的情感体验的结晶,是外在于个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法律意识的较高层次和阶段。信奉阶段除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的高度自觉性、主动性外,还具有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坚定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信奉的关键是“信”,其特点是对道德和法律有关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通过道德和法律的实践感悟、情感体验,坚信其认识的正确性、科学性和真理性,并在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烈的情感,它是激励人们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和法律信念坚定,则认识必然深刻,情感必然强烈,意志也就愈坚定,行为则愈自觉。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相对稳定性,是指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需要转化为其自身意识和自身需要后,不会因为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动摇,相对稳定并持续地实施某种符合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行为。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进入信奉阶段,标志着两大飞跃的阶段性实现和完成。在信奉阶段,受教育者主体不仅能够依据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对稳定的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而且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 二、实践教学的课型探讨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的广大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努力探索实践教学的课型。这些课型内容广泛,大致可以概括为研讨型、辩论型、体验型等课堂实践的课型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课型。
1.研讨型实践教学模式
研讨型实践教学模式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亮点之一。它主要是指受教育者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专题为载体,以研究和探讨为方式,以交流研讨为主要途径,指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达到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学目标。例如,“职业与道德”理论阐述之后,引入“某些大学生就业后被辞退”、“失信的代价”、“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增设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测试”等典型案例和专题,引导学生围绕该案例或专题发表看法,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研讨。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每小组指定1名同学参与全班交流,围绕专题发表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性讲解。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明确提高以“敬业”和“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成功开创事业的一张必不可少的入场券。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增设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测试的现象告诉我们,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用人单位非常重视选用人才的职业道德素质,一个人的成功固然需要知识和智慧,然而,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极大的热情和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取得事业的成功,从而加深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有关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确立研讨题目,制定研讨方案。研讨题目的确立应该立足于对该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和教材内容的认真分析,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思想实际,做好课前准备。选题要准,质量要高,既要有理论深度,又要有实践基础。最好是选择那些学生比较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讨的具有普遍性、代表性、针对性和典型性的专题。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受教育者主体之间可以相互启发、活跃思想,把教学过程的“一言堂”变为“群言堂”,营造一个畅想争鸣的求学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其学习热情,锻炼其研究问题的能力。
2.讲演辩论型实践教学模式
讲演辩论型实践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讲演或辩论等方法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知识点围绕某一专题安排学生开展讲演或辩论活动。通过讲演或辩论活动促进学生加深对有关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例如,“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理论阐述之后,安排“胸怀民族复兴,立志奋发成才”的讲演活动。其具体做法是:提前1周或2周把讲演题目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报名,拟定参与讲演人员的名单,做好讲演活动的准备。在讲演活动中,教师结合该专题涉及的有关理论和知识点做好总结和点评。通过讲演活动提高学生收集资料、语言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再如,“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理论阐述之后,安排“爱岗敬业辩论活动”。正方围绕要“干一行,爱一行”的论点进行辩论;反方围绕要“爱一行,干一行”的论点进行辩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部分学生分为2个组(正方与反方)展开辩论,用点评方式进行总结。组织“干一行,爱一行”和“爱一行,干一行”哪一个更重要的辩论活动,涉及到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如果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一致,并符合自己理想职业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往往能够做到“爱一行,干一行”。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现实与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往往会发生矛盾。很多人不能按照自己理想的职业标准选到满意的职业,无法改变自己的工作岗位,但可以改变其对所从事职业岗位的情感和态度,在岗位工作中逐步培养职业兴趣和情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从而拥有一份骄傲的人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理想与理想职业、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要求的职业理想,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原则的职业理想。即使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还不够理想,也应该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当国家需要与个人爱好发生矛盾时,应服从国家需要。
3.体验型实践教学模式
体验型实践教学,即受教育者主体通过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走向企业、农村、部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体验生活。通过社会实践的感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有关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理论阐述之后,安排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调查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对企业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现状进行分析,并写出调查报告。通过对企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现状,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职业道德状况的评价等进行分析,明确职业道德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遵守职业道德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从业者事业成功的保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积极主动走访用人单位,调查了解该单位的用人标准和对人才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并写出心得体会。通过调查,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非常关注,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聘用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自觉性。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加强大学生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实践导引,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促进其良好道德法律行为的养成。
实践教学模式的关键是使大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和切身体验,激励、促进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内化和受教育者主体道德法律意识的外化两大飞跃。在实践教学中,应该重视情境感受、活动体悟和价值辨析等基本环节,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反应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感受,即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并强化其认知。情境可分为“人为模拟真实生活的情境”和“现实道德法律实践活动的情境”,通过情境化的实践教学使大学生加深情感体验。活动体悟,即通过设计或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并获得感受体悟。价值辨析,即以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典型事例为引导,启发学生进行道德分析、评价、论证,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价值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是个老话题,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认真探讨,有待于该课程的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摸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思想品德课巧用讨论一、讨论激趣,导入新课
学习八(下)《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时,我设置了这样的讨论题引入新课:“乞丐有没有尊严?”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乞丐向别人伸手,请求施舍,怎么会有尊严呢?”;有的说:“乞丐也是人,怎么会没有尊严呢?”;有的说:“乞丐也有自尊,也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他当然也有尊严。”……课堂气氛越来越热烈,同学们的兴致也越来越浓。这时,我说:“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故事《嗟来之食》讲完后,我问:“如果你是那个饥饿的人,你会不会接受嗟来之食?”“不会!”“为什么?”“因为我有尊严!”“对了,乞丐也有尊严!人人都有尊严。”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已进入到新课中来了。
二、适时讨论,熔化疑点
学习九年级7.2《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时,有的同学认为:“实行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后,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富裕起来的人住豪宅,开名车;而城乡低收入家庭却连基本的温饱都得不到保证。”有的同学则说:“既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呢?”……看来同学们是把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与实现共同富裕对立起来了。
为了消除他们思想上的疑点,我决定让他们分组讨论如下问题:①在我国,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能实现么?②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我国要以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形式,走向共同富裕?③为实现共同富裕,我国施行了哪些具体的政策?
小组讨论后,各小组代表在热烈的全班争论中,逐步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是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但是,由于众多因素的制约,决定了全国人民不可能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只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步骤。允许部分先富并不是要制造两极分化,而是要形成一种先进帮后进、先进带后进、后进赶先进、先进推后进的格局,是为了更快地实现同富裕这一目标。
为了确保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国家实施了扶贫开发工作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
适时讨论,熔化了学生们思想上的疑点,他们对知识的领会也更深刻。
三、专题辩论,突破难点
“网络交往应遵循规则”是八(上)6.1《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的教学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我让学生开展以“网络交往与规则”为主题的专题辩论活动。
上课前,我请大家明确双方的观点。其中正方的观点是:“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法律。”反方的观点是:“网络交往不用遵守道德、法律。”,然后,让他们搜集材料,整理材料。
辩论开始后,正方的同学以“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是一种公共生活,涉及众多人的利益。所以,保护大家的利益离不开道德、法律”,从法律处罚在网络交往中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的实例出发,说明网络交往需要遵守道德、法律。反方则以“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世界,而道德和法律是现实生活中的规则,虚拟的网络世界当然不用遵守道德、法律”为论点展开辩论,列举众多在网络交往中不守道德、法律而没受到道德谴责、法律制裁的例子,来说明网络交往不需要遵守道德、法律。
随着辩论的深入,反方最初的那种“网络交往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侵犯了别人的利益只有天知、地知、我知而对方不知”的快乐便被“当自己的资料被网友盗取、隐私被网友曝光,你发怒不发怒”的愤怒代替了——“我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网络交往确实需要遵守道德、法律。”至此,“网络交往应遵循规则”这个教学难点也就突破了。
辩论完毕,我问:“网络交往遵守道德该怎么做呢?网络交往遵守法律又该怎么做呢?”通过讨论,学生们很快得出结论。本课第二目“遵守网络规则”的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
四、讨论热点,深化情感
2011年9月,学习九年级2.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这一课时,“雷锋传人”郭明义的事迹已家喻户晓。大家对这个时政热点很感兴趣,不少同学问:“老师,郭明义是怎样的一个人?”于是,在学习新课前,我让同学们收集有关郭明义的材料。
同学们收集好郭明义的资料后,我就和他们一起学习新课了。一位同学简单介绍郭明义的事迹后,同学们对“20多年来,郭明义献血6万毫升;10多年来,为‘希望工程’、工友、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而自己的家中却一贫如洗,他这样做有价值么?”的讨论就开始了。“郭明义自己收入不多,为了别人却使自己一贫如洗,不值得。”一位同学首先发言,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言,“郭明义虽然帮助了很多人,但势单力薄,对社会作用不大。”“郭明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只要大家都像郭明义那样做,社会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讨论中,我适时点拨:“郭明义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对社会有什么作用?”“在公益活动中,郭明义自身的价值得到了提升。”“在郭明义的带领下,千万人将与他同行。”“那么,我们应如何做呢?”我又问。“我们也要和郭明义一起,用自己的行动服务社会。”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运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职大学生的必修课,它肩负着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教育,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引导高职大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高素质的“四有”公民的重任。如何提高其教学实效性,使之真正成为高职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这是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体验式教学能够让高职大学生最大程度地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和激发他们通过亲历和体验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增强技能、提升素质,大大提高其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不断丰富、积累和创新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体验式教学及其优势
(一)体验式教学的含义。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的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达到激情、明理与导行的相互促进,从而使学生成为独立思考、知行统一、实践创新的人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体验式教学的优势。第一、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和魅力。每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对教师都有相当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高屋建瓴把握教学情景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从贴近社会、生活、学生实际出发而精心创设出来的,并一个经过长期的实践证实与积累,这无形中就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魅力。第二、培养学生主动性和综合能力。亲历和感悟教学情境的主体是学生,他们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够自觉地探索、认真地感悟、主动把握知识,在发挥自主能动性的同时,也锻炼了胆量,培养了语言组织与表_能力、思辨与团结协作能力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第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式与手段丰富多彩,课堂活动生动新鲜,学习环境中可以运用音乐、色彩、动感以及视觉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唤起学生的多种体验,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增强教学实效性。合理的情境创设与实施,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在亲历和体感中历练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变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最终学有所获,增强其教学效果。
二、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一)情境体验式。情境体验首先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经验及社会生活中道德和法律素材等资源来创设情境,然后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使学生通过眼、耳、口、脑、心等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引发强烈的情境兴趣和积极的情绪体验。如学习 “校园生活法律”专题时,通过播放 “复旦大学投毒案件审判” ,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之感,通过感官刺激作用于大脑,引起学生感悟和深思。
(二)角色扮演式。角色扮演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情境,让学生充当某种角色,在课堂中进行模拟和表演,学生通过与角色相适宜的道具、语言和动作等进行思维和表演,从而感受不同角色的情感态度、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而获得感悟和体验。如在学习 “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专题时,组织现场招聘活动,让学生充当面试官和应聘者等。这就使学生相对直观地体验了招聘的氛围,点燃了学生要切实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招聘准备的热情,收到了单靠灌输理论知识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三)辨论体验式。开展专题辩论,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出问题,交流看法,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在辩论时,无论提出自己的观点,还是辩驳别人的观点,都迫使学生主动地展开思考,不仅能获得较强的情感体验,而且能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也培养了团队精神以及合作学习、创新思维、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锻炼了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学习 “树立正确爱情观”专题时,选择了大学生最感兴趣的爱情话题,设计了 “大学生恋爱利与弊”辩题,组织了课堂辩论赛,通过现场正反方的激烈辩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必须认真对待爱情,对自己、对方、家庭负责,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所有参加辩论赛的同学都要交发言稿件,计入平时成绩 ,获奖的同学平时成绩为优秀,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
(四)社会实践式。体验式教学方式主张让学生“做中学”,强调在实践中做事情并学到本领,这就要求学生走出学校,去社会生活中体验,要调动全部感官系统和思维机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如在学习爱国主义内容时,通过利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采访老等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做坚定的爱国者;学生还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从事家教、打扫多媒体教室卫生、食堂服务、收发快递等实践活动来勤工俭学;可以发起志愿者活动,进社区或福利院等做公益事业;可以组织“三下乡”活动以及暑期社会调查活动等,使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体验生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明确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增强奉献社会的意识,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由道德、法律的内知向行为的转变,达到了知与行的统一。
一、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病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病,教师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自己讲得口干舌燥,而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样既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这种教学模式很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代教学一般采用“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模式为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要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成为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在互动中教学,从而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懂得道理。
如在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时,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灌输,这样的教学效果很不好,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出来。相反,如果教师能提供一些材料和图片,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其特点,课堂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比如,出示人口稠密的图片和人口普查中的一些数据,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提供我国资源的一些数据和材料,让学生总结我国资源的特点;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环境污染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为可持续发展做点什么。这样不仅给学生传授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络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要多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使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不迷信、不盲从,不满足现成的方法和答案,鼓励其去怀疑、去超越、去创新”。
如教学《明辨是非,做正直的人》一课时,笔者从报纸和网络上找到一些事例(如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扶不扶》),让学生自己去辨别其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自己遇到类似情况时应如何做。这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三、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
活动课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只要是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形式都是可行的。
针对学生好动、好强的特征,可以采取讨论式、竞赛式、查阅式(收集资料)、演讲式等活动形式。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整体教学质量。
如在教学《道德与法律》一课时,笔者就采用了辩论式教学法。笔者先举出两个例子,一个是关于道德的,一个是关于法律的。然后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以“道德比法律更重要”为观点,另一组以“法律比道德更重要”为观点,让两组学生分别搜集资料,找出各自的论据。最后,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道德和法律都是管理社会的规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辩论式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搜集材料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学生的参与意识有了,就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者也才能最大限度地解放自己。
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活动课的设置和开展应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特征,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要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让学生接触社会,增强交际能力;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去,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69-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以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依据大学生成才的基本规律,结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同志曾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所以,“基础课”作为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已经成为“基础课”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分为三类: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其中,课堂实践教学是“基础课”实践教学活动的“第一课堂”,也是主课堂,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近年来课堂实践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基础课”的课堂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实效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当前“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多样性、深度性不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的课堂实践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研讨为主,而且对问题的分析浮于表面,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实践兴趣,很难达到课堂实践教学所要求的效果。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与课堂实践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教师自身实践经验不足或者理论教学任务繁重,对“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缺乏创新,对探索性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做法还未全面评估、总结,形式单调、内容空乏、选材不当,使课堂实践教学的时代性、广泛性和深度,乃至指导性、趣味性受到很大的制约。二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社会更加多元化、全球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影视作品、价值观念的“入侵”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我国大学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可以说,大学生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家庭、社会对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意识的冲击。“基础课”本身内容的时代性、广泛性和深度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对社会认知、感受并验证所学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正确性的全部需求。
2.科学性、系统性不强。由于实践教学的主体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学生个体和群体之间有相对的独特性,也有共同性,而授课教师之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个人素养也各不相同。与此同时,实践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对不同学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如何在这个充满变量的“交互系统”中找到一般规律,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较好的统一,这是对“基础课”实践教学工作提出的新任务。目前,部分高校“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还只停留在简单、形式上的活动,主要取决于授课教师的个人意愿,没有制定和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践计划,没有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明确课堂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学时安排、教学内容、活动形式等,还没有对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客体、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没有形成科学性、系统性的长效运行和操作机制。
3.评估机制不健全。评估机制是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基础课”旨在通过传授思想道德认知和法律知识,培育和养成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制观念,而课堂实践教学以及其他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内化”和“践行”的机会,努力把思想道德认知与法律认知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格,并不断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由于人的思想品德是由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不同因素构成的,而这些因素的构成又是错综复杂,更可以说是感性的,涉及很多心理学的范畴。因此,对“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绝不能搞实践与评估分离或是评估一刀切,以结论式、分数式、主观臆断式对学生进行定性,必须看到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发展性、成长性和波动性,坚持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建立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和辩证的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课堂实践教学的方式、内容和深度,才能更利于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培养。
二、加强“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建议
针对当前“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克服认识上的局限,深入理解课堂实践教学的内涵、目的和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正确的对策不断完善课堂实践环节,确保“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取得实效。
1.课堂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专业和科学。①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有目标性和科学性。“基础课”包括绪论共九章内容,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的理论要点和课堂实践要求。在现实教学工作中,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教学和课堂实践方法,不可能也不应该让每个老师形成统一的实践教学教案和实践教学模式,这样既不利于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和心情任意地开展课堂实践教学。由于“基础课”教学在课程方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和要求,而课堂实践教学的时间、空间有限,实践教学的层次、环节、内容、方式、目标、要求不经过严密设计,没有制定切实可行、规范性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深刻体悟教材的内涵实质,进行明确的安排和精细的思考,这样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再经过长时间的、系统性的制定―实施―评估―反馈―修改―再实施的过程,建立切实有效的课堂实践教学方案,甚至是“一本多案”。最后,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灵活编写教案,要逐步形成有据可依、有章可寻、有效可估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万变不离其宗及异曲同工的效果。②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和素材要有时代性和针对性。“基础课”的特点之一是内容丰富,发展变化快,总是与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和党的方针政策调整紧密联系。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在选定上更要与时俱进,把准时代脉搏,紧扣时代主题,体现灵活性与时效性。在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围绕重大事件和重要理论的提出,及时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否则就难以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现实工作中,授课老师的教学和研究任务都比较重,因此可以充分发挥教研室全体教师的集体力量和智慧结晶,成立课堂实践教学研讨组,探索、研究、收集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一是商讨课堂实践教学的具体安排和成效评估;二是分享交流各种资讯和素材,共同探讨、选择和制定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典型性和学生反响较好的课堂实践教学内容。③课堂实践教学的形式要有多样性、灵活性和融合性。“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是非常多的,主要包括课堂研讨、辩论、案例分析、演讲、课堂表演、影像观摩、读书会等。而且,各种方式之间并非彼此孤立,是可以相通、相融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时代背景、社会现实、专业特点和教学进度,组合搭配、灵活运用,创新课堂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课堂实践教学的真正效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例如,在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的课堂实践教学中,就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模拟法庭等多种实践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2.课堂实践教学的组织要规范、严谨。①课堂实践教学要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发挥组织、启发和引导作用,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践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内在要求,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学生品德内化规律、思想行为特点、思想行为习惯和理论知识掌握进度,组织最优的课堂实践形式和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从课堂实践的形式来看,可以采用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式,如:先从课堂研讨、演讲、读书会等容易组织操作的形式开始,逐步过渡到辩论、课堂表演等对知识点、实践技术要求较高,组织更复杂的形式,最后可以开展诸如模拟法庭等对综合理论和知识点要求更高的形式,中间可以穿插影像观摩等其他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从课堂实践涉及的素材内容来看,可以采用从易到难的一个过程,如:采用案例分析时,可以先使用一些案情较简单、知识点较明显的案例,再逐步过渡到使用一些案情较复杂、涉及道德、法律等多方面、知识点较隐晦的案例。②在课堂实践教学组织过程中要对学生分类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现实角度来看,“基础课”作为一门大课,一个老师可能同时要面对几个专业、一百多个学生,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实践教学中来,是授课老师必须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我们可以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将学生划分为以8~10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推选一位学,负责组织本组的学习活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例如,在进行课堂研讨时,先由各小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然后推选代表上讲台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最后,老师根据发言的情况给予评价和评分。还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一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根据教学实际,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课堂表演比赛等活动,不仅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知识,还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③实践操作过程要严谨,坚持课堂效果、教学效果和教育效果相结合。(1)程序要严谨。老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基础课”课堂实践活动,要按照标准的流程来进行,保证公平、公正,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辩论赛为例,在辩题的选择上可以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然后严格按照辩论赛的流程进行,分为陈词阶段、盘问阶段、自由辩论阶段和总结陈词阶段,而且每个阶段都要有时间控制,计时员从每个班级推荐,分别计对方辩手的时间。当然,为了更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可以在辩论赛中增加一个观众提问环节。这样就既可以保证活动的公平、公正,又可以扩大活动的参与性。(2)内容要严谨。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拓展,可以说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但没有理论的实践更是盲目的。所以,要坚持实践内容与理论相联系的原则,不能舍本逐末,不能只是为了实践而实践,重表面轻实际,否则就失去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对“基础课”而言,教材是载体,教学是途径,教育才是目的,课堂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要“育人”,而不是“娱人”。因此,我们在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只有牢牢围绕“教育”这条主线,结合教材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并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
3.课堂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反馈要全面和系统。“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开展的效果需要全面化、系统化的评价体系,应贯彻“知行统一”原则,坚持行为评价与理论考核相结合,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反馈相结合的原则,对课堂实践教学做出客观、综合评价,激励学生更加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的提升。同时,通过建立完善、动态、灵活的反馈机制,收集学生信息,及时做出调整,实行有效控制,才能保障达到课堂实践教学的最佳效果。全面化和系统化的评估、反馈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1)评估、反馈渠道的建设。①课堂评价和反馈。对实践活动的评估,通过组织课堂实践活动,现场观察和了解学生完成实践活动情况和效果。②课后评价和反馈。课后评价是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或调查表形式,了解学生对课堂实践教学的反馈和知识点掌握情况。③网络评价和反馈。与时俱进,发挥网络优势,可以开通课堂实践教学效果反馈、评价系统,对实践效果进行网络调查。
(2)评估、反馈团队的组建。①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相结合。通过与辅导员充分沟通,发挥辅导员作用,课后协助教师了解、掌握课堂实践产生的效果和学生反馈情况。②成立课堂实践教学研讨组,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案、模式、组织以及学生实施开展等情况进行专业的评估并收集反馈情况。③学生互评和自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课堂实践活动情况进行互评和自评,可以采用分组或个人形式,对其他小组或个人进行的课堂实践活动准备、组织、实施和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3.评估、反馈标准的制定。
(1)制定评估表、调查表,细化评估和反馈事项。要结合课堂实践教学各个环节、课堂理论知识点以及实践目的,尽可能地考虑和制定实践活动评估表和调查表,让学生对课堂实践的教案制定、组织实施、效果目的等有充分的认识,准确反映课堂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实际情况。
(2)评估、反馈标准宜采用等级制或描述形式。有很多学者建议将学生的“基础课”课堂实践活动的评估结果纳入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笔者认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还处在发展期,正处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由学习―实践―内化的转化期,不易通过课堂实践活动的相关情况来简单判断和评价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实践内化程度,搞分数制和一刀切,以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养成造成负面影响。
(3)实施“抓两头”。学生人数众多,而教师和辅导员人数有限,不可能实施一对一的评估和反馈。从现实角度来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水平以及实践效果正常、中间者居多,表现“出类拔萃”和“偏执极端”者较少。因此,教师和辅导员更应该通过评估和反馈情况关注这两类学生,让优秀者更加优秀,对问题学生更加爱护,帮助他们改正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律意识。
总之,课堂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有效的补充,能够提升理论教学的效果,使理论知识得到更好的论证和运用。这就要求课堂实践教学不论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还是效果评估都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正确的方案,从而保证“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9.
[2]侯卢旭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探讨[J].北京教育,2012,(5):47-48.
[3]王滨有、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
[4]周宏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实践教学探索[J].北京教育,2011,(7):65-66.
关键词:高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内容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高职“基础”课应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出发,着重培养和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职业能力,为其成长成才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研实践对高职“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提出创新性的思考。
1 立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1 使用统编教材要注意同高职的特色相
结合
本课程一直选用组织编写的高教出版社发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统编教材。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注意同高职的特色相结合,着重培养和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职业能力,突出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1.2 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1)依据调研结果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群需求,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变“系统照本宣科”为分大主题小专题讲授。明确细化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根据岗位需要选取教学案例,从面向社会的职业人的培养出发,结合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系统整合课程的内容体系基础上,选择有针对性地教学案例回答高职学生在成长成才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的有关人生、事业、理想等方面普遍关心和迫切要求解决的德行修养和职业现实问题。(3)结合职业特点设计教学环节,根据职业岗位素质要求,我们对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其结果是实践教学串联起本课程三大教学主题,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职业教育全过程。从学生入学后接受专业教育为起点,教育进行中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过渡,校内外实践基地实习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为延伸,组织序列化、监管保障健全的实践体系。
1.3 增强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教学内容的适用、够用是职业院校基础课改革的原则和方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丰富、涵盖的理论面很广、知识点很多,但是,在组织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紧紧抓住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主线,紧密联系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回答学生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既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又入情入理地分析回答大学生在成才、立志、恋爱、交友、就业、做人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整个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体现了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主线的结合,并把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的问题放到了高职学生自我认识、群体交往、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把握,从而在内容选择上体现先进性和适用性。
2 以“实用、适用”为原则,变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整合优化具体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实用、适用”为原则进行了变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的全面梳理,确定了三大教育主题20个具体教学专题,总学时48学时。
2.1 紧紧围绕三大教育主题科学设计教学
内容
(1)教育主题主要围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进行思想教育。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一个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人生价值标准为基本内容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体系。结合职业理想,使高职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培养其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具有的坚韧不拔的信念,并在职业生涯中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努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2)教育主题主要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进行道德教育。本部分重点结合学生的职业定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升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为其在职业生涯中成为一名合格的从业人员打下基础。(3)教育主题主要围绕职业规范、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制度、如何弘扬法制精神进行法制教育。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帮助高职学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提升法律意识,培养法治社会“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学会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职业生活领域的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法律素质,培养能够立足社会并具较强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的现代职业人。
2.2 实践教学的三种实现途径
“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追求运用整个学校、社会及企业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内实践、校内实践及社会实践三个途径实现的。
(1)课内实践,包括分组讨论、小型辩论会及演讲比赛等多种表现形式。针对某一专题给学生布置2-4个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关注点从中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开展小型辩论会或者演讲比赛。分组讨论后每组选一个代表在课堂上发言,汇报本组讨论的情况及结论。讨论结果也可利用网络传给授课教师进行评分。(2)校内实践,结合学院团委、学工处组织的各项常规教育、主题教育、特色教育等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去体验、分析、认识实际问题,活动结束后由学生自己表达、交流个人观点,并且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修正提高自己的认识。让学生把自己学习、思考、交流的认识成果用文字表达出来。通过这些实践学习活动,不仅实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口头表达、文字表达和活动组织等行动能力。(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社会调查、社会活动、实习就业、打工实践等实践,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受,深化理论渗透的效果。同时结合社会实践过程,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相应主题的实践报告、撰写实践心得,并用照片、文字做成PPT课件记录下社会实践的的过程和效果。
3 结语
总之,高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必须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创新性的设计,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变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整合优化具体教学内容,积极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和研究作风,才能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为打造成功的职业人奠定坚实的
基础。
一、在表演中获得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的主体参与是勉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一框时,我让学生围绕“同学小张辍学”的剧情,让学生扮演小张、小张的父亲、老师、同学小李、小王,表演了如何说服小张的父亲让小张上学的经过,强调“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在表演中学生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自觉主动地学习课文,查阅资料,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在辩论中知事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学生讨论、辩论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特别是青年学生。在议论、辩论中他们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就会多方查找资料,并依据教材和生活中事例数据竞相发言,这时学生思维往往异常活跃,知识信息交流密集,双方唇枪舌剑、妙语连珠,思想交锋激烈,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在和谐而热烈的“思维对撞”中,会爆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在讲授“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1)法律与道德的相同点、区别(2)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互配合(3)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互补充(4)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互促进”等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由此引出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学生通过讨论强化了这一重点内容的学习。运用讨论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你争我辩的过程中,人人都有说心里话并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人人都有表达思想的权利,学生学习主动性就会油然而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初中生从心理上已具有成人感,乐意独立思考问题。因此,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去探寻、分析、处理新信息,在解决问题中唤起学习知识的热情,思想政治课教与学才会有创造激情和冲动。例如:教学“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时,我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家里一个月的用水量;学校每天产生的垃圾量;逢年过节同学受到的贺卡数;村上池塘中的水质情况;公路两边的道旁树生长情况”,课上同学们激动地宣布自己的调查结果,通过调查、收集,同学们发现,原来自己身边存在着这么多不利于环保,危害自己健康、威胁生态平衡、影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于是全班同学一致决定,向社会发出公开倡议:“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调查、收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调查、收集的活动使单调呆板的政治课“如鱼得水”、生动活泼,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收集的大量数据事实的基础上反复论证、分析综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在知识竞赛中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穿插“攻擂赛、快速抢答、智力比拼”等竞赛活动,促使学生间的比、学、赶、超,激发学生超越他人的斗志,而有了这种斗志,学生才会努力做到与众不同,别具匠心;如果没有竞争,学生就会满足于书本上的现成结论或教师的既定答案,就会逐渐养成教师讲什么听什么;问什么答什么;布置什么就做什么;教什么记什么的依赖心理,久而久之思想就会僵化、墨守成规、按于现状,不思进取,成为课堂里被教师牵着走的“羔羊”。有竞争才会有创新。
五、在模拟法庭中接受教育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0-01
一、引言
中职学校德育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德育课是中职学校教育体系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与其它课程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因此,长久以来,德育课一直在中职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1]。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给很多不良的社会风气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包括学校里“追求物质利益和实现自我幸福”、“寝室亲密关系变质、社会信任度下降”、“社会参与度降低与社会责任感萎缩”以及“信仰危机和传统道德塌陷”对部分中职学生的良好价值观念形成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拟通过进一步改革与丰富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与思路,提高教学有效性,旨在进一步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净化学生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为造就合格人才打基础。
二、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与探索的主要途径
(一)探索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之所以很多学生不愿意上德育课,很多教师也感觉德育课不好上,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情况的造成当然也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但其中教师讲,学生听,课堂缺乏生气,比较枯燥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而德育课在中职教育体系中,是非常有利于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的。教师可以让辩论、知识竞赛、故事、情景剧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法走进中职德育课堂,让课程在寓教于乐、学趣并重的氛围中进行,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比如学习“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尤其对一些很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讨论或辩论。比如路边遇到一位老人,摔倒了,是直接去搀扶起来,还是先打120或报警等警察医生来处理,如何协调助人为乐与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又如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孙东林、孙水林兄弟的“诚信大于天”的事迹也可以拿来教育学生讲诚信这种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可以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班级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的评选、看一些有意义的影片等等活动,以此来活跃中职学校德育课堂的气氛,让学生愿意学、学的进,并且可以有收获。
(二)课程要贴近生活,让内容更具感召力
2009版中职德育课教材的编写明确突出了“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职业”的特点,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所采用的案例、情景都应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段与接受能力来授课。比如在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中财政收入与支出这部分内容时,很多学生都认为这是国家大事,跟自己的生活相去甚远,所以没什么积极性[2]。这时,教师就可以列举一些学生周围的事情,比如这几年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的事例,并让学生自己去调查一些。包括:你在本校学习期间每年的学费是多少?国家每年给你的补贴是多少?现在物价在涨,燃油、工资都在涨,而公交车车票涨了没有,变化是什么样的?学生获取答案以后,教师进一步解释:这些事情都来自于国家对民生的大力关心,这就是对政府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最好解释;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能力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时,我就舍弃了教材当中的已不为学生所熟知的张秉贵的案例,而改采用了“唐骏”“马云”这些具有时代特点,容易为学生接受并积极参与的案例。学生反馈非常好。学生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原来周围的点点滴滴都与中财政收入与支出紧密相连。教学实践也证明,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案例非常有助于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能有效地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推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丰富学生践行能力
课堂的45分钟,对于中职德育课来说,时间远远不够,因为德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能够保证学生在社会中做一个具备高尚道德品质、有修养的人。所以,我们需要充分的将课堂进行延伸,可以利用一些业余时间,让学生深入社区、养老院、特殊学校等地方,进行助人为乐的活动,做志愿者、义务劳动,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在社会中找到立足点,而且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德育课的魅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体验中提升思想。针对目前独生子女多,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勇敢坚毅及团结精神的情况,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来锻炼学生,通过一些适当的磨练来提高学生的品质毅力,通过一些需要配合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比如在学习“职业性格的形成”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自己专业的了解与认同,并让学生认识到成长过程的艰辛,付出努力与收获回报的关系。同时也要激学生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和道德情操,更注重了职业道德的养成,也真正体味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深刻内涵。
三、结语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很多人眼里,中职学校的学生是学习不好、品质不好的代表,甚至有人认为进入了中职学校就是混个毕业证而已,什么也学不到,这种认识对部分中职学生存在偏见与歧视,于是给中职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伤害与堕落。其实这是社会对中职教育的严重误解,中职学校为生产一线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辅助了高等教育的不足,也为更多的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出路。在扭转这种认识,树立学生自信心,改变学生对中职教育的看法的过程中,德育课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深入发掘德育课的意义,不断的丰富与创新德育课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有效性,让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真正成为塑造自己高尚意志品质与优秀道德品质的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但在现实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课堂教学仍没有超越“知识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重知识传授,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重说教,轻学生体验、感悟等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这种现象弱化了思想品德课程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有效帮助及正确指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体验性活动教学十分必要。
所谓体验性活动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思想品德课中采用体验性活动教学,符合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有利于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改变了教师的话语霸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而且体验性活动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他们的主体积极性,让他们在主动体验中认知所学内容,使认知内容与个人心理产生“共鸣”。这既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更让学生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感悟,从而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验活动中去呢?笔者认为在思想品德课中要实施体验性教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每个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笔者在教学中创设了恰当的体验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置身于特定的生动教育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去感受和体验。例如:在教学《积极对待挫折》时,笔者就用多媒体展示了残疾夫妻王丽和库海洋的感人事例,他们两个人靠仅有的一只手撑起了一个家。这样的情境震撼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受到感染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把学生一下子引入学习的主题。然后笔者顺水推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环环相扣的问答,从中导出了挫折的概念、起因、心理反应的内容,让学生懂得了挫折的两重性。重点揭示了挫折带给人的升华、增力、清醒作用,最终引导学生认识“挫折是生活的常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感知、感悟、感化。教师应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体验中去,从而增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体验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能为学生创设自主、轻松的学习气氛,实现学生管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促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例如:在教学《保持乐观心境》时,笔者组织学生讨论“寻找生活中的快乐”,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进步、人际交往等方面体验快乐并与大家一起回味分享快乐。因此笔者特意安排几位优秀学生交流自己从学习中亲身体验到的快乐,由于是同学的现身说法,所以对中等生更有说服力,对后进生更有教育意义。最后笔者鼓励其他学生以这几位同学为榜样,努力去尝试体验学习的快乐。实践证明,课堂讨论能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笔者欣喜地发现,班上的一些后进生平时上课应付了事,但是在讨论的过程中热情特别高涨、思维特别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在班上举行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
现代社会要求思想政治教学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社会,用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笔者在每节课前五分钟安排学生轮流进行演讲,让学生针对当今时事要闻和社会热点,自选题目、自定讲稿,并将自己的观点融入选题中间,锻炼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为了准备演讲,学生在课余时间纷纷主动看报纸、听广播、上网浏览新闻,全面关注社会生活,广泛收集时政信息。通过自己查找感兴趣的资料,并经过自身的认识与思考,形成书面的观点,最后在课堂上向全体同学进行演讲,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从实际到理论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参与、自我体验的过程,也是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过程。
四、适当地举行座谈会,通过座谈会体验课堂学习
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好奇、积极、主动、爱发表意见、自制力差都是他们的特点。因此,教师如果一味禁止,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为此,教师可以挤出时间让学生尽情地聊个够。
例如,笔者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时,讲授第一个问题:“我所遇到的新鲜事”,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的第一次接触就建立在了一个自由的氛围中,并且能在课堂上穿插入掌声、笑声,甚至还有歌声。体现了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赢得主动权,也就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渴望课堂教学的延续。
五、让学生进行辩论比赛,体验课堂学习
初中学生虽然年龄还小,但是他们往往都有了粗浅的是非观。在很多时候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会使教师和家长大出意外。通过辩论的方式学习知识,一方面使学生更加全面展示他们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在辩论中得到成就感。当然这种“辩论”式的体验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辩题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或符合社会生活。
2.在辩论开始前,教师应适当点拨,启发引导,鼓励学生不拘泥于课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展示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3.辩论时,教师可充当主持人,也可以请思想品德课代表做主持人。辩论切忌走过场,一定要像正规的辩论比赛一样,这样学生才会认真对待。
4.辩论结束时,教师应当对本次辩论进行及时的总结。
比如,我们在学习“法律与道德”一框时,可以把学生分成道德组和法律组两大组进行辩论。由学生选出主持人,选出四位评委进行评分。先创设好问题:(1)道德与法律哪一方面更重要?(2)二者有没有必然的联系。然后两组分别说出自己方重要的理由,理由充分者由评委给予加分,不能构成理由者适当扣分。学生通过参与就能把道德与法律的问题圆满解决,教师也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通过这种体验学习使学生在激烈的课堂气氛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还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参与意识和“主角”意识。
六、引入物理化学课的实验环节,通过实验去体验课堂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一般都还不强,一味地进行枯燥乏味的理论传授,不仅徒劳无益,时间长了以后,学生会慢慢失去对政治课的兴趣,导致上课时没精打采。如果在思想品德课中也能引入物理课或化学课的实验环节,那么一定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形象行为。
如,在学习“创建新集体需要共同目标团结一致”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引入物理的力和反作用力的实验。通过两个学生从两个相反方向推一张桌子,与从同一方向推一张桌子的对比,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效果。学生细心观察实验,认真思考后得出结论: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这样方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通过实验,学生不难发现各学科之间是存在着内在联系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七、在课堂上插入歌曲、小品、游戏等文娱形式
歌曲、小品、游戏等都是大众喜欢的文娱形式,在思想品德课中偶尔插入歌曲、小品、游戏,能让学生在身心放松的同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指导他们应怎样正确面对来自心理品格、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问题。如,在教学“大自然在哭泣”的内容时,先让学生欣赏歌曲《太湖美》,在优美的歌曲声中,教师及时提问:歌词中提到的太湖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而今天的太湖变成什么样了呢?是谁造成的呢?我们以后应该怎样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又如,在学习“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一框题时就可以使用小品教学法。请几名学生表演一小孩在异乡为了到达目的地搭乘一辆陌生人的摩托车后,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学生一方面能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表演出来,满足了表现欲望,另一方面又能引发思考,真正领会到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改革;思路;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58-02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配合这种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大体形成了这样一个考核模式:口语表达沟通能力与参与课堂表演能力50%箑书面表达能力(课后作业和心得体会)30%箑课堂提问10%箑上课出勤与课堂纪律10%。这种考核模式从职业技术学院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内化过程的完成,有一定的好处和积极意义。但是这种模式的一个弊端是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老师已确定的知识。知识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仅仅沿用原来“接受性学习”的方式来学习“确定的知识”已很难使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应对急剧变化、不断创新的社会变革的能力。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思路
新的考试方案是建立考评体系,制定合理的考评指标,对教学效果进行考评。在内容上以“能力考核”为主,在时间上以“过程考核”为主,在方法上以“项目作业”为主,在方式上以“小组自评为参考”、“教师评定为主导”;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主要采用过程考核,其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程考核。主要依据学生参与课堂应用知识的过程表现、结果讲解、PPT展示两个方面。一部分是书面表达能力考核。这部分成绩的核定设定为策划书的制作、课后作业的完成,采用书面的形式进行。由于该课程在理论内容学习上表现为:理论知识较浅,通俗易懂,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怎样把道德规范应用于生活实践并有效有机结合,难度较大。本课程最大的难点在于知行合一。而要突破这一点必须在行上下功夫。必须将课程的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在“应用”上下功夫,特别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做好“本土化”工作。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传统的笔试考试方法主要是对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题等主观题和客观题的背诵和理解。这些呆板、机械的问题,没有达到思想教育应该达到的教育目的。笔者一改传统的笔试考试方法,在教中采取由学生自由分组组合、自由选题、自己评分,自评方法与老师评价相结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组织合作性学习小组。第一阶段,老师根据课本学习任务出辩论和讨论题目两组,10~15个题目,由小组自己选择辩题或讨论题目。小组也可以自己根据课本知识模块拟题,但必须上报老师审核。第二阶段,由学生自由分组,5~8人的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自选题目(从老师给出的题目选或自拟题),在3~4周内,课余时间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学习委员要到场检查。组长要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讨论内容,对小组成员预先考核打分,交学习委员检查,全班集中后交老师。同时小组根据发言讨论的表现,选出本小组的代表人到课堂讨论发言立论。第三阶段,课堂发言讨论,老师、同学根据发言的观点可以提问,老师根据课堂表现对小组成员打分,作为过程化考核的一个参数。
2.自主研发性学习。第一阶段,在开课后老师对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全面解说,分章节和模块进行总结性讲解。第二阶段,要求班级学生自愿组合成5~8人的研发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分组名单交由老师。第三阶段,依据课本选题制作节目,内容、表现形式、角色分配、人员分工等都由小组成员自定。先做出节目策划书(包括选题依据的章节内容,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剧本,组织活动的意义,制作PPT对表演的讲解总结),交由老师审定,定稿后,确定表演时间,小组成员课余排练。第四阶段,学生课堂表演,PPT解说,每组的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老师点评,根据小组节目的立意、表演等情况,给小组总体评分,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人的个人表现再给个人打分。作为过程化考核的一个参数。本次改革主要采用过程性考核的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书面表达能力占总成绩的10%,考勤占总成绩的10%。过程性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其中考核实践任务本身占80分,课堂讨论表现占10分。讨论的10分由教师评阅掌握,该部分成绩的高低要以讨论记录为依据。该考核方式的基本要求:按照课本内容将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题目设定在思想教育部分、道德教育部分、法律基础常识教育部分三个模块。知识点的展示和理解应用可以以辩论、演讲、朗诵、小品、PPT、快板、情景剧、案例、辩论、模拟法庭等形式在课堂表演。整体的流程根据本班教学计划确定。学生应在充分讨论合作的基础上完成任务。学生应体现人人参与,共同学习。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意义
过程考核的考试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带来明显的冲击力,也带来动力。学生既有紧迫感,又有陌生感。学生普遍感到,以往的考试要求学生练的只是“背功”,有时即使不懂,只要会背,也能拿分。而改革后的考试方法要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和节目,自己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还要调动多种手段将他们的设计展现给同学和老师。从考试的结果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投入,认真参与,并结合PPT、视频、自演小品等形式完成考试内容,达到了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考核目的。把过去注重“对知识点记忆”的考试转变为“考核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社会和人生问题能力”的考试,形成新的教学导向。由原来理论知识考核转变为学习过程的考核。在合作研讨式学习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评价考核时,更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平时参与合作性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研究报告撰写情况,都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增强了对学生平时过程学习的管理和督促,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张立军,张艳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探索[J].湖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李征,金林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实效性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
[关键词]CBE 法律职业教育 路径
[作者简介]杨慧(1980- ),女,黑龙江大庆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商法。(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18-02
一、CBE教育方法论
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教育方法论是以培养能力为基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使学员获得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全部能力为目标构建的科学教育体系,是流行于北美的一种职业教育解决方案。CBE理论的核心是能力本位教育,该能力(Competence)不能狭义地解释为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而是从事特定职业所应必备的职业能力。一项职业能力通常由8~12项综合能力构成,每一项综合能力可以分解为6~30项专项能力,CBE教学以学员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与岗位需要出发,确定相应的职业能力、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作为教学目标,通过专项能力的养成,使学员将其掌握的各种零散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整合为我们所期望的职业能力。
二、法律职业教育与CBE方法论的契合度分析
1.目标契合度。法律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法律职业人才,帮助法律人获得法律执业所需的知识和训练。CBE方法论是建立在系统专业的职业分析基础上,充分研究目标用人单位对人才及劳动力的需求,筛选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进行课程开发,确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并通过教学使学员获得。从目标上看,CBE解决方案“让教育面向市场,同时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非常符合法律职业教育的宗旨。
2.内容契合度。法律职业是随着社会和法律发展从其他职业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职业,作为一种由专门从业人员所进行的专业性活动,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特殊的素养,包括法律知识以及正义感、责任心等职业道德素质,其形成和发展依赖于法律职业教育。法律从业人员必须精通法律基础知识以及其所从事职业要求的特定法律知识,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以及熟悉并掌握法律原理及法律应用的技术。目前的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学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差异不大,在法律职业训练方面严重不足。如何建立一种目标明确、操作性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职业训练模式,是法律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CBE方法论以“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以“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科目,以“专项能力”安排学习计划,通过综合作业、模拟训练等实践性教学活动整合学科知识、技能与态度,使学生脑、手、心同时得到发展与锻炼。
3.方法契合度。我国法学教育一向缺乏职业教育的性质,传统的学院式法学教育方法过分注重对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法律条文的阐释,而忽视将法律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方面的培养。我国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主体为普通高等院校及高等政法院校,此外还有29所司法学校和27所司法警官学校承担中等法律职业教育的职能。近年来,在专家学者的倡导下,课堂讨论以及案例教学逐步开展,诊所式教学法、模拟法庭、法律援助等实训方法尝试应用于教学实践环节,但日常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CBE方法论从特定职业所需的技能与素养出发,设计能力素质图表,通过调动和培养学生积极端正的学习态度,将基础理论认知、教学模拟训练及实习实训紧密结合,锻炼学生诉讼技巧、非诉讼事宜的处理、谈判技巧等实务性能力。将产教结合的方式引入法律职业教育,将司法过程中的法律推理及适用过程展现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对法律事实的认知能力、缜密的理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三、以CBE方法论改善法律职业教育的路径
1.能力素质图表的制定。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即开发教学计划(或课程),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和确定。就法律职业教育而言,DACUM的制定可以由包括律师、法官、企业法务在内的经验丰富的法律从业人员进行,综合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法律理解与诠释能力,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思辨能力,律师执业能力,法律职业素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法学原理能力,表达能力。根据综合能力设计展开更为详尽的专项能力分解图表。这些专项及综合能力涉及法学专业17门核心课程,涵盖三个主要就业方向(律师、法官、企业法务)应具备的全部基本能力。
2.“三段式”教学方案的构建。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提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希望达到的目标”。职业能力的形成不能仅靠知识的传输,更要依靠现场实践。法律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以能力素质图表为依据,构建法律综合课程的三段式教学方案,即认知实习、教学与模拟训练和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并将其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将三段式教学方案应用于法律职业教育教学,运用法律诊所、社会实习、法律援助等形式的法律实践活动,可加强学生法律应用的训练及能力,可利用社会真实的工作环境来增强学生对公正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
3.创造参与式教学体验。参与式教学体验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置于“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中”,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应用性课程的准备部分,通过技能学习指导书的运用,使学生充分了解学习目标,采用向学生征集主题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在课程结束部分,使学生对课程进行自我总结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对学习成就的快乐体验。在课程中间部分,改变以往的“我说你听”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练习、创造与施展,通过大量模拟庭审以及辩论赛运用,增强思辨能力与心理素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充分拓展法律职业教育的功能,这是CBE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在法律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
4.考核与评价方法的改变。在CBE职业教育解决方案中,考核CBE课程的内容和标准是公开的,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尤其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衡量学生能力水平,如笔试、口试、辩论、现场答辩等。对于学生在入学前已掌握的能力与技能,经测试合格后可以免修,避免浪费时间。CBE体系中,对能力的评价采用1、2、3、4A、4B、4C六个等级,学生可根据指导书中确定的考核内容与标准自我评估,并及时向教师反馈,以保证能力评定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5.评价与改进。教学评估与改进是CBE课程体系可持续发展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估的内容涉及市场、培养目标、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师和教学效果等,要对生源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评价,生源市场评价主要根据入学第一志愿及第二志愿填报率形成,毕业生就业市场评价标准主要是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和毕业生一次就业专业对口率。培养目标的评价与调整主要由DACUM委员会进行,根据毕业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的教学体验及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评价调整修正培养方案。教学环境应与课程能力培养目标一致。教学过程、教师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在学校现有的考评体系基础上建立,体现经常性、日常化特点,注重平时养成教育。
6.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法律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法律职业领域中的体现和升华,是一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特征的集中体现。古罗马以“贵族责任”推行法律职业道德,基督教曾以“天职观”影响法律职业道德,近代英国律师界采用“言传身教”的导师制进行职业伦理教育,美国法律教育主要通过法学院进行,除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外,还有专门的律师职业道德考试。CBE的职教培养方案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态度的培养也至关重要,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要注重一般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树立对法律的理性信仰,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内化为行动目标,有助于维护自身对外的身份意识、带动整个社会伦理观念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孙建伟.试论高职院校师资水平的提升与教学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关键词:高校;中文教学;德育渗透
引言
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尤其是在当今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的新时期,要求高校教育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转而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各学科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中文学科作为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和提升的重要基础,在学生德育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了教师如何通过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策略。
一、高校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及中文教育的重要性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大学生整体上道德素质水平较高,但是也不乏存在一些学生思想空虚、意识衰退,对国家和个人的前途命运产生种种困惑和疑虑,甚至是盲目相信封建迷信及其他消极思想。在种种不良思想道德的影响下,一些学生试图通过虚拟世界寻找精神解脱与刺激。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便开始不愿与周围同学团结合作,不愿受道德纪律的约束,而是我行我素,严重缺乏集体荣誉感,轻易违法校规校纪,甚至是触犯法律。
我国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尤其是“文道合一”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高校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在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杰出人物的进步思想、高尚气节和崇高道德品德,以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以此来不断优化高校学生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及理想信念。
二、高校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1.教师有意渗透德育
中文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承担着在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的重要责任。实际上,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也包括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坚强意志等。但无论是哪方面的道德教育,对于学生个人道德成长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笔者认为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及中文课程自身优势,通过丰富的道德教育素材引导学生去认知、探索和判断,通过教师这种有意的渗透让学生对德育产生一种更为直接的体验。比如“魏则西事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有关信息,将这种不道德的医疗问题及百度宣传问题与中文教育相衔接,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中文教育中的道德素质教育,指引学生在未来的成长与就业中能够以基本的道德素质为底线,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做职业生涯中的道德楷模。
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德育渗透
高校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的过程,对于启发学生自主求知、独立思考、如何做人等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思想状态从原来教师要求下的强迫性学习,转化为一种出于主观意识的自主学习。对此,笔者认为应主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每节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向学生进行提问,并主要突出思想道德教育方向。这样,学生为了能够顺利应答教师的提问,必然会再课前通过阅读报纸、课外书籍或网络、电视新闻等获取一些相关信息,久而久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是鼓励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辩论,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针对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展开辩论,在辩论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了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无论是辩论中的正方,还是反方都能够形成对思想道德素质的一种正确认识,并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工作与生活。
3.中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中文学科是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进行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德育教育可以在中文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无论是课文内容背景介绍、文章的区分讲解,还是在题目分析上,时刻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良好道德素质的巨大魅力。对此,笔者认为一是教师应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对于名著的讲解,应从全局出发概述故事主线,让学生通过对故事的了解产生学习兴趣,进而渗透德育教学,二是对于近代作者文章的讲解,应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的亲身经历,学生对于他们较为熟悉的这种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更能感同身受,并在作者的文章中寻找自身认同,进而影响其自身的品格及道德素质,端正自己的品德行为。此外,教师作为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形成的领路人,应以身作则,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处事方式及工作态度等,都应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起到引导作用。
4.将德育教学与各种中文教学活动有机结合
高校中文教学在德育渗透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实践活动来展开,如专家讲座、校团活动等。首先,从当前素质教育目标下的人才培养要求来看,更加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专业性,对人才的培养也更加注重结合相关行业发展现状,因此,学生通过聆听专家讲座,与同行业人才、精英进行交流,自然而然地就会达到德育的目的,正所谓近朱者赤。其次,高校中各种社团活动的火热开展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为适应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的特点,可适当鼓励学生成立中文专业相关社团,并定期组织社团活动,如朗诵、表演、演讲、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都能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形成强烈的自信心,并在参与活动与交流中学会团结,形成良好的自身道德素质。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中文学科优势,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阅读与写作能力,还要让学生树立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为当前社会发展提供真正所需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鼓励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滕亚丽.语文教育下高校德育的创新路径[J].语文建设,2015,3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