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05: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创新人才 科学研究 环境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Blend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ZHANG Jin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6)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is the theme of world higher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The essence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is highly developed in today'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ckground, emphasizes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research-type learning, inventions,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innovative tal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本文通过创新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探讨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发展,分析了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在环境专业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从课程实验、课内小组讨论、开放实验及设计、以及参与科研研究项目等几方面提出了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的主要方法,对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 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综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将各类教育与科研活动紧密结合,力争达到产生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释放支撑效能的研究成果,培养出具有高尚品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效地与学科和科研相结合,融于其中,才能充分发挥高校科研的实际作用,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刺激他们的感官,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欲望并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强大的学科支撑是研究型大学的载体和发展平台。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反之,依托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专业人才培养才能推动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由此可见,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专业人才在科学研究中能够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推理的结合,锻炼其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研究活动中通过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实验构架、思想讨论等各个方面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
环境工程专业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适应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同时也要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如何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模式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为社会培养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规划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是重基础、强实践的多学科知识相融合的重点发展专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相协调统一,共同发展。
专业知识的掌握、基础知识的融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须条件。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基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和各项创新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科研活动中学生要与其他老师和科研成员相互配合协作,锻炼了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灵活运用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和实验及实践基础和能力,将理论与实验、实践更好地交叉融合,解决好“课程理论”与“项目实践”的互动关系。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以体现于多种不同的途径模式:
课程实验。一定的课程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一般而言,课程实验的设置紧密结合课程的理论知识结构和内容,因此,通过实验,老师能够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推理和思考技能的结合,有效发展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科学教育的真谛,同时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组讨论。在课程教学中授以小组讨论可以直接促进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集中于教师间互相合作、教师和学生间互相交流,并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获得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渠道,促进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开放实验。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直接基础。开放实验往往是根据专业建设的基础,往往更多地与专业学科的实验条件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实行一定时间和范围内的开放自主选题与实验。通过开放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可以更好地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研究课题。参加研究课题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课题一般是专业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同时也包括一定范围内的企业课题项目。这些科研和课题项目往往是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直接结合和应用。学生如果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直接参与到老师的这些研究和课题项目中,势必在项目的研究中要进行一定的思考,这既是理论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实践的直接交叉与相互融合,直接形成优势互补,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同时,这些课题项目具有直接的企业需求与市场导向,学生参与到这种研究课题中,就相当于将专业的研究带入到教学的实践中去,将以强烈的应用性推动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3 结论
环境工程专业是新兴的基于很强的实践基础的应用型专业,该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必须与现代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相结合,专业模式的发展和改革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专业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等的培养是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改善实验实践条件,不断探索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出具有扎实基础、高综合素质、强应用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中国高等教育,2006(12):3-9.
关键词:教学;科研;和谐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活动,本来就是一种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和谐关系。但是,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大众教育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在高等教育中,产生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分工与碰撞,自然产生了教学与科研关系说的新认知。同时,又由于学校类型定位说的影响,把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加深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认知的碰撞,又产生了一些关于教学与科研关系说的误认知。认知中的混淆与误区必然影响高校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的布局、计划、安排,产生了许多负效应。正确理解与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成了当前高等学校管理者面前一个现实的重要课题。
一、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几种误认知
持精英教育说认为,现代大学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把大学定位为学术机构,大学的主题活动,是一批在相关学科领域有较高学术修养和学术成就的人(教师)带领一大批热衷于钻研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和学科前沿理论的人(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活动,教学活动与研究活动是不可分的,它们都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和钻研学科前沿理论的载体,而培养具有学科专业知识、解决学术问题的能力、善于探索学科前沿理论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本来之义和终极目标。因此,大学的教育活动应以研究性教育和具体学术活动、科学研究活动为主体。
不可否认,这种认知有它正确、积极的一面,在育人成果和科研成果两个平台上产生了巨大的效应。但是,这种认知的缺陷在于没有区分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界限,没有把握住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的功能,没有分离出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交汇区与联络点的逻辑架构,因此,在实际操作和演化过程中,会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会出现以研究代教学的弊端。虽然在教育的终端效应上会培养出少数学术精英、科研能手,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往往会出现学科专业知识理论基础打得不牢,综合学科知识面不宽的状况,最终在人才培养上会出现大倾斜、不平衡、失和谐的结局。
持大众教育说认为,为适应现代急速变革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应该着重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应该把重心放在打牢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扩大综合知识面,培养较强的应知应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学校的主体活动只能是教学活动,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至于学校科研活动,与教学有直接关系的,可以搞一点,与教学没有直接关联的,应该缓行,以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这种观点,在新二本高校和独立学院中尤其占上风。这些学校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学生知识基础、综合素质两个方面,与一本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中,不少人认为,能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搞好,让学生把基础打牢,具有一定的、适合社会就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已属不易,哪有什么精力和时间引导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至于教师本身,有能力、有时间的,搞搞教学研究也就不错了。
这种观点不能说它没有道理。大众教育带来的问题很多,由于多年扩招,我国目前在校学生规模已超过2000万。大批新校如雨后春笋,大批高校逐层升格。可是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发展跟不上高校的发展,既有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更有大批新教师的加入,教学水平需要提高的问题,另外,扩招后的学生素质层次分明、差距较大,给施教带来难度。两者碰撞在一起,使教学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更何况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速,各领域变化迅猛,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训练技能是不是能满足就业时的社会需要都成了问题。所以,学校只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搞不搞科研活动无关紧要。
我们说,这种认知是一种短视,或者说它是目前大众教育中高校焦虑状况的一种反应。这种短视的要害,是把教学活动与学术科研活动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殊不知,即或是大众教育中的高校教学活动,依然与学术科研相关联,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必有学术问题存在,必有科研课题存在。事实上,如何推演大众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覆盖广阔,科研项目众多的大学术问题、大科研课题,更需要人们去探索,更需要所谓教学型高校的有识之士去研究。至于教师数量的不足,只能在发展与培养中解决,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要倚仗教研活动与科研活动去解决。
二、高等学校三大基本职能的定位与关联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的三大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所谓人才培养,就是运用教学手段、学术研究手段和科研课题手段,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国家关于大学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社会专门人才。显而易见,人才培养是各类高校的中心任务。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主体地位是不允许冲击的。忽视或轻视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其它两项基本职能,高校就会变味,就会变成研究院所,或者变成社会服务工具。但是,人才培养的途径,并不只有教学活动,还必须兼容学术活动、科研活动。尤其是从事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更应该重视学术探讨与课题研究,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水平,带领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中,做出创新性的学术成就。此外,不论是精英人才的培养,还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都必须立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都要努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这里,就自然而然地引进学术研究与课题研究的元素。我们主张教学活动融入科研元素,科研活动支撑教学活动的改革与探索,这是由教学与科研共同支撑人才培养的同一性原理所决定的。
所谓科学研究,就高校而言,主要是指教育教学研究,学科专业前沿领域研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等研究活动。可见,高校的科学研究活动,首先要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要成为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演绎教育教学新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有追求的教学主导者是离不开科研活动的,相反,只会把科研活动当作教育教学的内驱力,不断把教育教学活动推向前进。因此,科研活动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不论它的类别如何,层次如何,都是一项重要的职能,千万轻视不得。
科学研究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服务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这正应了现代大学本质属性之一,即学术机构的命题。这个属性的定位,把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培训教育严格区分开来,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必须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必然要不断解决学科专业发展前沿的问题,必须提供为国家乃至全人类服务的科技成果,提高社会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水平,提高有高科技含量的新物质产品和新精神产品的供给,不断把社会推向前进。
由此可见,高校教育教学自身对于科学研究的依赖性和社会发展对于科学研究的期待性,决定了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的重要地位。
不过,由于不同类别学校受不同层级人才培养目标的制约,科学研究在高校的地位会不同,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也有明显的差异,但是科学研究在高校的重要地位不可动摇。
高等学校的第三个基本职能是服务社会。高等学校可以开办培训学院,在较短时间里为社会培训急需的技术人才,或者和社会单位合作办教育,合作搞科研,合作建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甚至合作建科技公司或科技园。这项重要职能也和科学研究一样,不得冲击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体职能,不能影响学校日常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只能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服务区和支撑点。可以说,其功能发挥在高校内部只能处于附属地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主体职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是教育教学活动与学术科研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应把科学研究、特别是教育教学研究、学科发展前沿问题和专业建设的创新问题研究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动力和支撑元素,而科学研究则应该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指导思想,把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和直接工作面,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舞台上演出富有创新价值的话剧来。人才培养这条主线,可以把教学和科研统一在一个共同体中,至于如何处理具体的教学活动与具体科研活动的依存关系和相辅相成关系,我们说,只要始终坚持从人才培养共同体原则出发,就不难找到正确的处理办法。服务社会的功能,则应服从于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即或是承接国家科研专项任务和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课题研究,也要体现出高校梯队人才培养的合理性与功利性,为增强学校教学和科研实力服务,为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服务。
三、新兴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本文所说的新兴本科院校特指由公立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新二本的院校、独立学院和新建的民办本科院校。这三类学校无疑在学校类别定位上是教学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新兴本科院校虽然在硬件建设上并不逊色于公办一本院校和老二本院校,但在软件建设上却存在明显的几个软肋:一是师资实力明显不如上述公立院校。这里有三种情况,其一,对于刚升格为新二本的院校,虽然拥有原来高等专科学校的师资,但是师资既不强又不稳定,教授、副教授在教师中的比例较小,而且年轻有为的教授和副教授又容易被一本大学挖走。其二,独立学院作为新创建的三本院校,师资力量普遍薄弱,除了少数象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有自己的规模性的全职教师队伍的院校外,绝大多数院校都是母体大学派出教师或以母体退休老师为骨干,以近几年刚从学校毕业的硕士为主拼凑起来的队伍。其三,新成立的民办本科大学师资尤其缺乏,除了聘请少量的大学退休老教师外,大量的都是从社会引进的技术人员和学校毕业的学生,而且本科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师资的弱化状态自然迫使这些高等学校只能把教学作为学校工作出发点和归宿,难以开展或不能开展科学研究,甚至连直面教学活动的教学研究也不易开展。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基础知识素质明显不如一本院校和老二本院校,按照教育部本科培养目标和教学规程施教,十分吃力。这就迫使新兴本科院校的主政者和管理部门倾其全部资源和精力,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务使教育质量达到教育部的统一标准,其压力之大,是可以想见的。三是管理力量薄弱,经验缺乏,办学底气不足。对于如何办合格的本科大学,这些学校的管理者尽管理论上懂,但终究缺乏实践经验。就拿独立学院来说,即使大多数学校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从母体大学抽调过来的,但是他们只有办一本大学或二本大学的经验,办三本大学并没有经验,对于三本大学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经过数年实践后才能总结出道道来,增长理性认识。
面对软件系统的三大软肋,新兴本科院校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发挥出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职能。只有顺利解决了三大软肋以后,尤其是解决合格的独成体系的师资队伍以后,才能从人才培养的中心职能出发,有机地把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和服务社会的附属职能组织进来,形成一个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办出像模像样的高等学校,进而才能找到正确处理具体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关系的操作方法。当然,有远见、有能力的新兴本科院校的领导班子,如果能做到超前思维,善于组合资源、走跨越式发展之路,也可能在较短时期解决三大软肋问题,尤其是师资问题和管理问题。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以校长赵作斌教授为首的领导班子,在不到10年的学校建设中做到了这一点,较好地解决了三大软肋问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说在中国新兴本科院校里走在了前面,综合实力也接近二本大学的水平。首先,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从建校起,就着力打造自己的全职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他们制定极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成功地从众多高校和社会上引进了一大批老年和中年教师、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同时从全国高校招聘素质高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虽然投入成本很大,但经过数年建设,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形成了700多人的全职教师队伍。据2006年统计,其中教授、副教教授占35%,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占90%(只有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少量青年教师只有本科学历)。学校的全部院长、副院长和主要职能处室的负责人都具有教授、副教授(或其他高级技术职称)职称。其次,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从2005年起,提高招收本科生的分数线,2006年以高出三本分数线40分招收本科生,使学生进校时知识和素质基础得到优化。再次,富有创新观念的赵作斌校长经过多年的研究,2003年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和运行模式(载2003年《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十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的附件中)。用“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根红线,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统一在一个共同体中,科学地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活动成为教研与科研的对象,科研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实不失为新兴本科院校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模版。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2002年成立了科研处,统一管理学院、高教研究所和业务处室的科研活动。学校科研活动紧紧扣住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主题,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发展前沿和专业建设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教研成果主要有2004版、2005版、2006版专业设计方案,新编教材教参30余部,还出版了《成功素质教育》、《非专业素质教育研究》论文集、《中南论丛2006》论文集。学校为适应科研需要,创办了学报《中南论坛》。2003年以来完成13项省级课题研究。仅2005―2006年,教职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1470余篇,2006年有9篇论文分别为国际三大学术索引全文刊载。这些科研成果,有力地服务于教学中心工作的展开,支撑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实践证明,不论任何类别的高等学校,其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都是可以处理好的。只要一旦找到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创新理念与运作模式,教学与科研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效能会得到最大的释放。
参考文献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高等学校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从一般意义上来说,高等学校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这三大职能都是十分需要的。同时,地方高等学校是由地方政府举办的,并且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经较好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了密切地联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能够比较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但是,在客观上由于受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在主观上由于受指导方针、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制约,地方高等学校与部属重点高校盲目攀比,贪大求全,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发挥上,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为了充分发挥地方高等学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建立起地方政府与地方高等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尊重高校办学自的基础,要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举办者特殊地位,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科学研究项目设立等方面,对地方高校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同时应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措施,对地方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设立专项支持经费,鼓励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也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地方高校只有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并从服务社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方面做出较大的战略调整。
在服务社会方面,树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和利用与周边农村地区的地缘优势、情感优势、智力优势,立足本地,拓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和农村发展应重点抓好的相关领域,积极创造条件,整合资源、挖掘潜力,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带动和帮助农村地区快速发展。同时,加强与地方的纵横联系,深入分析地方经济建设和农村发展的任务、方向,结合自身实际条件,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办学模式等。在人才培养方面,地方高校由于具有嵌于并辐射广大农村地区的区位特点和优势牞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地方高校实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出的人才是否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全面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模和能力的新要求,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需求的新形势,结合学校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着力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农村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文化人才等各类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应具备灵活性、适应性和适用性等特点,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专业设置的依据,建设特色专业;同时,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开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关专业,提高专业设置与新农村建设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提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此外,还要花大力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撑。在科学研究方面,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适应,地方高校应基于其地方性的特点,以基础研究为主导,在强化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主动调整科研方向、结构,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把农业、农村、农民遇到的难题作为研究课题,解决地方经济和农村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在科研目标的设定方面,也应突出实用性,要直接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设计、指导,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通过科研活动,进一步增强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地方高校科研工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同时,地方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过程中,也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关键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优化措施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是新世纪研究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热门话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具备自身的特征及规律,不仅要强调科学化、结构化、综合化的课程体系,还要求具备专业精深度。因此,高校在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时应充分尊重学生发展规律,结合实践训练与综合知识等特征合理定位其人才培养,以适应专业的客观要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
一、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内涵
环境艺术具备自身内涵,它依托环境而存在,是一种通过作品来强调和环境的融合、依存关系的一种艺术形式,重视表达作者的艺术观念,通过空间体型、材质肌理、比例尺度以及光影色彩等表现出作品在环境氛围里的融合。现代教育迅猛发展,它不仅受到各个学科自身发展的推动,还使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专业的教育,并对各学科产生反作用,使各学科更加完善,在持续的推陈出新中划分新的学科门类。从当下国内各个高校的招生情况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已经是一门最热门的专业,学生录取数量逐年攀升。高校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大量本科毕业生投向社会市场,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大大刺激了其他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学科的发展。
二、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人才的数量取决于社会发展要求,社会需求是优化培养专业人才的直接动力、必要条件。尽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国内还很年轻,但发展态势是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环境艺术设计当下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倾心的行业,该专业也被戏称为有前途、有钱图。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迎来了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最佳机遇。当下,社会所需求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主要包括三部分,即从建筑学专业转去从事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从美术专业转去从事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由具备接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人员担任,但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会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实际职业能力产生直接影响,且这同时也是社会判断该专业人才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重视培养和提升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优化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质量非常有效,而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化也取决于社会需求。
三、优化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注重学科整合,优化专业教学内容
在社会需求的导向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重视培养人才的复合型思维,而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必要前提。因此,教师要用联系的理念来看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传统内容和现代内容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与结合,以达到优化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拿艺术设计的理论课来说,传统教学内容有显著优势,对学生掌握中西方发展艺术设计的历史、设计创造思维及设计风格变迁、掌握艺术设计史料等至关重要。但教师不能受到传统教学内容的局限,要注意更新和优化专业教学内容,用现代知识来补充,以适应市场经济时代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保留基础性的传统教学内容,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术动态信息,将新的研究成果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提高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学术性。
(二)坚持因材施教,分组分层培养人才
基于高校艺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导向,按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内涵,教师可在同一个年级采取课堂互动以及独立快题练习的方式了解每一名学生的专业水平及爱好、志向,并以此为依据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为学生分组并合理设计课题。在分组时,教师从自己所了解的学生情况出发,把处于各个水平段的学生平均分配到每一组,实现以优带差,并在结束课题设计之后采取模拟招标答辩的手段让每一组选出代表,准确表达各小组真实的设计意图、实施手段,然后让各个小组相互评价,最后教师进行点评,选出小组最成功的表达、最突出的设计作品。具体而言,教师可通过分课题的形式,按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题要求的不同、学生能力的差异及设计理念、设计风格的区别,分派几类空间类型不同、难度不同的快题设计训练,让各个小组自由选择主题,并鼓励小组的每一名学生都要展示各自的长项,且教师要加以辅导,最终进行模拟招标答辩。
(三)参与教师项目,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高校同时承载着教育和科研职能,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而言,他们不仅要严格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还要自觉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参加项目设计工作,这是教师自身发展需要、是社会对高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在科学研究和设计创作中,教师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应鼓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们主动参与自己的科学研究和设计创作项目。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做项目,这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并不常见,原因主要包括两点:第一,教师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过于繁重,确实无法在科学研究及设计创作中投入太多精力;第二,高校学生的专业水平较低,无法在教师的项目中发挥应有作用。但随着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资源的不断优化,教师将会慢慢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抽身,调整更多时间进行科学研究,而高校对教师科学研究及设计创作的重视也会促使更多教师主动投身各种实践项目,并带动学生参与。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仅能提高高校整体的科学研究水平,还能整体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他们毕业后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优化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离不开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的创新,即借助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等坚持创新和优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校研的合作来创新和优化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主要有4种:第一,校企合作3+1人才培养模式,即高校和企业签订合作教育的相关协议,约定当学生学习完3年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之后,企业就到高校招聘,和学生签订协议,约定学生最后1年的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均在企业里完成,企业按月将补贴发给学生,学生在毕业之后直接到企业工作。第二,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基于科研课题和同行的科研单位、企业等研究多学科、交叉学科以及前沿学科的综合性理论及应用课题,通过科研成果使校企实现双赢。第三,高校举办专业讲座,鉴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多名教师被企业、设计院等聘任为兼职的设计师,高校可邀请企业、科研院所等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定期到学校讲学,做一做学术报告,在学校及专业教学中引入企业的先进设计理念及现代管理经营理念、科研院所的最新研究成果。第四,校企合作开办培训班,即高校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及企业高级设计师针对学生、企业员工开办培训班,按实际需要合理设置课程的学时及内容,主要应针对学员的薄弱处来设置。这四种优化培养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模式有机结合了教学、生产与科研三个方面,最大限度发挥出高校、科研单位及企业的资源优势,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优化,成功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五)创新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优化人才培养的必要保障,但很多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都较薄弱,甚至很是欠缺。部分教师没有从业经验,直接从学校毕业后就走上专业的教师岗位,尽管理论水平过硬,但缺乏实践经验,影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约高校塑造学生的职业能力,造成学生在毕业后很难直接适应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师资队伍亟待创新。但创新师资队伍并非否定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有师资力量,而应针对问题将新鲜活力注入师资队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不但要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储备人才素质,还离不开高水平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验经验。高校具体可从两方面创新师资队伍:第一,聘任一线设计师到学校兼职当教师,在解决现有师资缺乏实践经验这一问题的同时补强师资力量,从而时刻把握好社会需求,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引入最新的设计潮流、理念及工艺等,使学生获得了解设计岗位实际需求的新渠道,帮助学生灵活应对市场发展趋势的改变。第二,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理念,自觉到一线企业兼职或调研,把握一切机会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准确把握市场趋势,提高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
四、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在改革开放的推进下产生的艺术设计类学科,与市场经济体制息息相关,社会需求是其根本出发点。而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目的就在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专才、全才,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就须对该专业的内涵及人才培养定位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采取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措施优化人才培养,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
作者:蔡汝庄 单位: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邱裕.高校环境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人才,2013(6):265-266.
[2]李安琦.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途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59-60.
[3]王海.以创业为导向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8):82-84.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与核心
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急需创新人才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国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方中雄院长认为,创新驱动实际上就是人才驱动,创新人才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而创新人才的匮乏恰恰是困扰和阻碍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问题。教育系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龙头,推动教育创新从而把教育工作的重心转向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一个异常紧迫的时代要求。
2.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教授认为“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是21世纪核心素养的最集中体现和巅峰表现。”在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沈岩看来,创新是个中性的词,它是方式方法,不是目的:要警惕具有消极破坏作用的所谓创新。沈岩院士用“德、学、才、识”四个字作为创新人才的标准。其中德是世界观、方法论、思想品德,学是学问、知识,才是才干、能力,识是见识、胆识。
二、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改进
1.创新教育就是回归本真的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杨小微教授认为,创新教育就是回归本真的教育。回归本真的教育以奠基为先,这个基础既包括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等硬基础,也包括好奇心、兴趣、志向、习惯、情感、个性等软基础,同时还要对不同的学生分类打基础。回归本真的教育以常态为安,它是从容舒缓的教育,是质朴优雅的教育。《教育研究》总编高宝立则从人文教育的视角看创新教育,他认为,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人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身心健康四位一体,哪一项都不可偏废。
2.创新教育注重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新型人格的培养
创新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它是多种思维方式平衡发展、复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元认知思维等方面。褚宏启提出要改进中小学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思维水平。教师要善于提问,利用苏格拉底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要鼓励学生自由提问和互相辩论。
创新型人格的特点表现在自觉、独立、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好奇心、喜欢抽象的思维和智力活动、能长期地专注一个问题、富有幽默感。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人格,要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推进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
3.让创新教育回归生活、有趣好玩
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字辉介绍,北京市通过调动整个城市的资源,为学生建设社会大课堂,开辟多种渠道,推动中小学10%的课程在社会大课堂进行。北京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课外活动计划,开展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城区学生学农活动等,让学生在广阔天地锤炼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
北京史家小学有一个创意生活社区,在这里,孩子们用自己的创造力改变生活,他们在一起经历了发现问题、验证需求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史家小学校长王欢说,创新教育一定要接地气,要和孩子的真实生活息息相关,源于生活,改变生活。创新教育应该是有趣好玩的,这样孩子们才可以专注持久地进行下去。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正在主持一个“游戏进课堂创新计划”。他认为,儿童在游戏的时候是自由自发、无拘无束的,这是创造力进发的最好的状态。游戏化学习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未来学校的每一种东西都会变成智能体,可以捕捉学生所有的数据,然后对他们进行个性分析。
4.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是指那些智能发展超过了同龄人的平均发展水平,或者是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人,他们往往在某一个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对社会已经做出了突出贡献。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景斌教授以北京八中和人大附中为例,比较了两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的异同。张景斌认为,促进教育公平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政策的价值取向,对超常儿童实施超常教育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同时,她建议国家重视超常儿童教育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培养,借鉴国外经验加强资优教育立法。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主任张毅介绍,北京市启动了“翱翔计划”“雏鹰计划”“青少年创新能力建设工程”,将科技资源转化为创新教育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评价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考试评价制度指挥棒的作用。
1.北京:考试评价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
近年来,北京市通过考试评价改革撬动教育深化综合改革,强调考宽、考活、考实,力求考试能有利于学生展示优势、发挥特长,考出学生的创新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李卫东介绍,北京市中高考改革突出五个“考出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出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考出来、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积累考出来、将思维能力考出来和将学生从社会大课堂所学的知识考出来。
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介绍,北京高考命题改革从六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给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激励学生勇于挑战自己:二是命题的着力点与教学规律相一致,给教学发挥创造性的空间:三是用好题目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创新精神的培养:四是考查问题的本质,引导深刻的理论和逻辑思考:五是题目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六是高考命题不偏不怪,更加体现出“走大道、求大气”的风格。教学与评价创新的和谐共振,从根本上使学生从原来死记硬背的考试中解脱出来,能够更加灵活和自主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环境专业的实践教学往往通过既定实验和实习来完成。目前开设的教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对于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但验证性实验很难激起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而大学期间的实习往往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很难让学生接触到企业或者科研院所的高精仪器和研究性课题。针对这种现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构建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环境专业人才能力现状
1、创新意识不强
创新意识是个体对创新的认识,由创新引发的情绪反应,以及为创新活动所做的准备。周家伦认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是否总能自觉、有意识地支配自己进行实践活动,表现出高度的创新自觉性。王莹结合北京交通大学的3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都意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却并不能主动参与其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创新启蒙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再加之长期的应试教育,结果变得缺乏个性、自信和主动性,创新意识淡薄。
2、知识基础薄弱
环境工程是一个理工结合、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专业,对学生和老师的基础知识要求很高。国内的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课程设置多雷同,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专业课设置有: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水力学、化工原理等。由于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不多,学生很难接触到各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尽管网络发达,但是很多同学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把时间浪费在网络游戏和聊天上,很少有人主动去查专业文献。再加上大学校园环境相对封闭,学生缺少和外界的学术交流,更没有创新的主动性,仅仅满足于考试及格和现有的知识结构,而没学会主动探索和提升自己,因而形成了知识陈旧落后的局面。
3、创新成果贫乏
由于学校扩招,相应的教学设施不足,以往两人一组的实验被增加到三、四人一组,学生如果做错实验,很难有机会重做。这必然减少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技能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实现。由此可见,环境专业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令人担忧。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创新教育的重点,是解决环境专业教育长期以来不重视创造性培养的必然对策。
二、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综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将各类教育与科研活动紧密结合,力争达到产生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释放支撑效能的研究成果,培养出具有高尚品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2、综合结合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效地与学科和科研相结合,融于其中,才能充分发挥高校科研的实际作用,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刺激他们的感官,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欲望并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强大的学科支撑是研究型大学的载体和发展平台。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反之,依托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专业人才培养才能推动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由此可见,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专业人才在科学研究中能够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推理的结合,锻炼其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研究活动中通过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实验构架、思想讨论等各个方面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1、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
环境工程专业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适应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同时也要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如何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模式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环境工程专业主要为社会培养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规划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是重基础、强实践的多学科知识相融合的重点发展专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相协调统一,共同发展专业知识的掌握、基础知识的融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须条件。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基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和各项创新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科研活动中学生要与其他老师和科研成员相互配合协作,锻炼了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灵活运用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2、理论实践相结合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和实验及实践基础和能力,将理论与实验、实践更好地交叉融合,解决好“课程理论”与“项目实践”的互动关系。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以体现于多种不同的途径模式:课程实验。一定的课程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一般而言,课程实验的设置紧密结合课程的理论知识结构和内容,通过实验,老师能够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推理和思考技能的结合,有效发展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科学教育的真谛,同时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小组讨论,在课程教学中授以小组讨论可以直接促进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集中于教师间互相合作、教师和学生间互相交流,并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获得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渠道,促进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3、开放实验
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直接基础,开放实验往往是根据专业建设的基础,往往更多地与专业学科的实验条件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实行一定时间和范围内的开放自主选题与实验。通过开放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可以更好地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研究课题。参加研究课题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课题一般是专业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同时也包括一定范围内的企业课题项目。这些科研和课题项目往往是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直接结合和应用。学生如果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直接参与到老师的这些研究和课题项目中,势必在项目的研究中要进行一定的思考,这既是理论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实践的直接交叉与相互融合,直接形成优势互补,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同时,这些课题项目具有直接的企业需求与市场导向,学生参与到这种研究课题中,就相当于将专业的研究带入到教学的实践中去,将以强烈的应用性推动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环境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随着新时期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将会被赋予新的内涵。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学校和专业应抓住发展机遇,确立正解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积极探索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环境工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适应社会环境保护的需求,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琼玉.应用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论坛,2011(5).
关键词:科研;教学;促进;创新
作者简介:吴晓雨(1979-),女,辽宁盘锦人,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殷复莲(1982-),女,吉林蛟河人,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北京 100024)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传媒大学理工科类科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NG11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24-02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1]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2]其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总书记讲话的主线,而创新能力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落实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社会实践、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
由上述文件及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可知,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而高质量的教学工作和先进的教学体系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根本保障。开展“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指导思想和科研工作思路不仅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本科教学是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身为高校教师,笔者深知教学与科研本身关系密切,不可孤立进行单方面的工作,而应该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工作为动力,使得教学、科研相得益彰,从根本上改进教学质量。已故科学家钱伟长院士也曾告诫人们:“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由此可见,教学与科研两者需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学是高校科研的前提和基础条件,科研是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科研与教学两者有机结合才有利于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一、科研促进教师自我素质的提高
教学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自我素质的提高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把科学研究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环节,以铸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不可能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自然也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上述观点可以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得以证实:首先,教师只有从事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不断跟踪国内外前沿、查阅大量文献才能对学科发展的动态有及时和深入的掌握并不断获得新知识,给学生提供前沿知识的引导。教师获得新知识越多,视野就越开阔,对科研工作的指导性就越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就越深,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信息量就越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其次,科研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可以培养教师的开拓创新和顽强拼搏精神,提高教师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师在科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强烈的进取心往往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精神、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3]最后,通过科学研究,教师能够深刻地了解社会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了解社会人才市场对人才培养创业能力的要求,进而思考培养人才最佳知识、智力结构的有效途径。
以笔者为例,笔者从事图像/视频处理、自然人机交互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不断推进的科学研究不仅使自己对科学研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求真探索的科研态度,同时自身的知识也不断得到了扩展,丰富了教学内容,这将有利于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因此,可以说科研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第一促进力。
二、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学是基础,是传授知识;科研是创造知识,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4]正如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言:“只有自己从事科研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教师只有亲自参加科研工作才能更好地了解实际和社会的需求,掌握社会对所教学科的需要,从而使教学更紧密地联系生产实际与社会实际,把讲课内容与科研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及时给本科生以引导,否则只能照本宣科。
教师可将自己在科研活动中获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随时引入到教学中以不断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专业前沿动态和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以启迪,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科技日益变化的今天,大学所用的教材更新往往不够及时,存在着课本知识与前沿知识之间差距较大的现象。教师可将科研成果及时融入课堂,将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地充实到自己的课程体系当中,渗透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之中,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事例更加具体,丰富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可以将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教学成果,在不断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在科研中培养的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还可应用于教学,总结教学经验,创造教学风格,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精细、认真、穷追不舍的科学态度,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笔者在进行基于手势识别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不断查阅当前最前沿的文献获取新的知识,并努力研究和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在该项目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最新前沿知识和成果又服务于笔者讲授的自然人机交互技术课程。项目成果不仅丰富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作用于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的热情,促进部分学生自己动手研究相关问题并进行了精彩的成果演示,在学生中起到了良好的辐射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科研促进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5]教师应积极引导、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科研,从课堂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以探索、研究、发现为基础的主动学习,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有机会涉足学科前沿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激发创造性思维,从实践中体验“创新”实质。同时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初步掌握科研的方法,学生开阔了视野、思路,为今后在学术道路上的探索、创新奠定基础。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2006年教育部开始了一项本科生教改试点工作——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我院也充分开展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工作。大学生创新项目不仅鼓励和锻炼了部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促进了创新教育氛围的形成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笔者在项目组老师的带动下,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并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某课题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研发。项目研究的过程不仅促进了学生相应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提升了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终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此外,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的作风和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教师可将科研项目和成果引入到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让学生真正参与科研。教师在自己擅长研究的领域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深入指导,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而且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后独立创造或应用科研成果的能力。笔者根据科研项目和本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设计了若干个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使得学生可以亲身经历科研,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对相关方面了解的兴趣,并将此作为以后可能深造研究的方向服务于社会。
四、结论
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可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科研的机会,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教师应努力建立教学与科研之间良好的互动式关系,在教学中通过钻研教材和查阅相关文献等方式为科研课题、科研方法的选择开拓思路,在科研过程中积极探索,充分利用科研的源泉转化科研成果,服务教学工作,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
[3]曾旸.以科研为先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3).
教学是高校的根本使命,科研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力量。两者正如高校发展的两翼,只有并驾齐驱才能越飞越高。然而,现在许多高校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笔者从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教学 科研 协调
《高等教育法》规定,现代大学有三大任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但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大众化、大学地位不断提高的今天,教学与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科研和社会服务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甚至相冲突的情况。高校自诞生之日起,就将教学视为其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学生学习的园地,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地方。作为学校来讲,顺利和圆满地完成教授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是其根本目的。然而,随着各高校功能的扩展,科研在院校组织中占据了首要地位,高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意义与价值日渐突出,而作为教学者的角色却不断地被边缘化。
一、教学是高校的根本使命
高等学校首先是一个培养人的机构或场所,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环节。因此,教学不仅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主体性工作。《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可见,高等学校中心工作是“培养人才”,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都应围绕这个中心,而不是偏离这个中心。
(一)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
高校教学过程是高等教育系统最基本的活动过程,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高校虽然倡导科学研究,但它与专门的研究院所不同,它以肩负的教育教学职能为显著特征而区别于科研院所。高校的第一要务是育人,教育教学是高校的本质特征。高校的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表征了高校对真理的不懈的探求精神,这也是高校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因此,高校的科学研究,其根本上是以教育教学对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影响为最高境界。
高校是以创造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组织实施高等教育教学活动,重点培养的是人才的创造能力和组织引领能力。大学生不仅要懂得自己如何开展工作,而且还要懂得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且还要善于有效地组织引领他人开展工作。高校人才培养的这种高质量、高端性,决定了高校教育教学必须是由高水平、高素质、创造型教授引领、带动的高级教育教学活动。
(二)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基本职责
教师的基本工作是教学工作,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李岚清同志曾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赋予教师以更大的责任和希望。教师工作关系着教育的成败,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大学教师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一位从教50年的大学教师所说的“在大学教育中,教师的作用重要,教师的影响深远,教师的责任重大,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应是每位教师的座右铭”。高校要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将教师的一切工作都纳入教书育人活动之中。
二、科研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
现代大学的科学研究是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活动。科研是大学教师深化认识、不断探索和发现真理的学习过程。因此,科研不应当是大学教师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的工作,而是教师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不断探索真理,进行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的科学研究和学习活动。
大学教师所从事的某一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可能与所讲授的专业教育教学的某一课程相距甚远。但是大学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却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教育教学活动,影响到他的学生。学生从具有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教师身上,获取的将不仅仅是知识,而且还一定包含有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一位能够把专业理论知识讲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易于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的教师,这对学生来讲无异于讲演艺术大师。而能够以科学研究的成果打动学生的教师,那么他将一定是能够唤起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欲望的领航人。然而,这正是大学科学研究不同于专门研究机构的本质功能所在。也就是说,大学开展科学研究的意义、功能,不仅仅是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重要的是影响大学的人才的培养,为科学技术的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核心科技人才竞争力资源。
三、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对于很多学校来讲,为了在科研项目申报和技术攻关上能有显著的成效,教师都分为了两类,一类是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型教师,另外一类是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学型教师。这种看似非常合理可行的人员合理配备的分配却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割裂。首先,很多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很少甚至基本上不参与学生课堂教学,在科学研究中很多新的科研成果很难在短时间内直接和学生见面,学生也很难有机会参与和了解这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其次,教学型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非常的繁重,势必造成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那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很多更新较快的知识可能在学生未毕业之前就已经过时甚至淘汰了,这很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的陈旧,在工作中很难短时间适应工作要求。笔者认为教学与科研不应该是矛盾和冲突的。而应该是相互促进,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一)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在相关的理论课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研究成果和研究体会,特别是介绍研究者具体的一些理论成果和学术观点,可缩短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培养学生科研分析能力与创新精神。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理论教学,不仅丰富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而且通过与学生交流,形成新的灵感和论点,促进科研纵向发展,通过指导学生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形成新的科研选题。科研与教学相互推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教学又推动科研,教学科研相长,共同发展。
(二)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的结合
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教学有其特殊的意义,是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在教学和科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和学校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的学术地位和所能开展的实验课水平的高低;科研成果的水平高低也离不开实验的具体验证。让学生采用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实验形式,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的积极性,并具有敏锐的科学预见性。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又可提高学生对科研全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改变以往实验只走简单操作过程的验证性实验形式,提高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科研思维能力。
(三)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
现代社会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变传统的“知识型”为“智能型”、“综合型”和“复合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大学教育必须扩大视野,立足科技前沿,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合到大学教学体系中,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研究体会和成果,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通过指导他们参与科研设计、文献检索和论文书写等,可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的感性认识,打消他们的畏难心理;带领大学生科研兴趣小组,进行一些比较系统的专题研究,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的研究难题,还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把教学与科研联系起来的枢纽。因此,教师必须从事科学研究,站在科学前沿,加强自己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萍, 贾天军, 郑文芝.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管理参考.
[2]谭海玲.论高校教学与科研.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坚守;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5-0013-05
一、“中国制造2025”需要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中国制造2025》,成为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1]。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实施,关键是要有升级版的劳动力结构与之相适应。人才是实现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关键与支撑,技术创新不仅仅依靠高端学术科研型人才,更要靠广大一线应用技术人才。这类人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可以进行理论设计开发并转化为技术应用直接创造生产力。这就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事实上,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倒逼教育变革,这在世界范围内并不鲜见。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的发展政策从后工业社会转向了再工业社会,并由此引发了全球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变革。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振兴美国制造业法案》,旨在通过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和重振制造业战略,重塑国家竞争优势;2011年公布的《美国创新战略》更进一步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劳动力。英国从2009年到2011年的三年间,先后颁布《为增长而提高技能:国家技能战略》、《新机遇、新挑战:创建世界一流技能体系》和《为可持续发展而提高技能》等文件,旨在通过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的发展。德国多年来承担着欧洲经济领跑者的角色,其原因就在于经济上有着强大的实体工业支撑,教育上则有着从以“双元制”为特色的中高职到工业大学多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体系[2]。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为我国提供了重要借鉴: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变革势在必行。
二、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责任与使命
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式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指在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经济社会需求以及高校自身特点等基础上科学定位,并在办学体制、专业建设、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是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要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新建升格的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逐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学术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以及资源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一些高校存在着“办学定位趋同、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等诸方面问题[4]。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和行业企业用工荒现象,使地方本科院校发展陷入困境。基于此,部分高校转而探索转型之路,谋求培养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应用技术人才。国家也逐步明确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的发展目标,并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教育工作重点任务之中。
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所培养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既不同于从事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单纯从事机器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其具有如下智能特征。
(一)学历层次的高移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高新技术在高端制造业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和技术岗位将需要更高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既能动手实践,又具有较高学历层次,擅长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在高端制造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社会生产分工中的重要阶层,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起着衔接纽带的作用。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这一需求特征也相应带来了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移,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技术教育成为未来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二)技术理论知识占据主导
传统制造业技术以加工和装配为主,主要靠经验知识。我国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根本转型,就需要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含量,使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中国制造2025”主导下的高端制造业发展,以智能化生产为主,知识密度高且多维集成,因此,需要应用技术人才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维护、保养、改进与创新。
(三)体现复合技术特征
高端制造业是多学科知识的集成,对应用技术人才的智能结构提出了综合化要求。“中国制造2025”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要“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业”。这些重点任务的实现,体现了高端制造业发展日益复杂化和综合化的趋势,使得社会职业群类之间的工作领域出现了大量交叉重叠现象。这就必然要求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需要具有多元复合的智能结构特征。
(四)具备技术创新素养
“中国制造2025”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系统创新。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制造以及智能化制造模式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为“中国制造2025”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技术创新素养是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智能特征。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
(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
长期以来,受传统精英教育思维惯性、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资源配置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对高水平大学的简单借鉴与模仿,办学趋同现象严重,大部分学校的发展已经陷入“学院升格为大学,单科性大学转变为综合性大学,然后向研究型大学靠拢”的简单逻辑困境。
英国高等教育学家埃里克・阿什比关于“大学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的论断,对于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重构办学定位具有重要启示。大学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内部各要素之间及其与周围环境一起构成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每所大学都有其自身发展的“遗传”逻辑,同时又都面对着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环境”因素。每所学校基于自身的“遗传”和“环境”,确立自己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地方本科院校与学术型院校、研究型大学具有不同的“遗传”和“环境”特征,只有立足自身特点,积极寻求错位发展,才能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地方本科院校是区域经济发展催生的产物,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职责和使命。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体现在办学层次上,地方本科院校应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涉研究生教育;在办学类型定位上,以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为主;在办学目标上,定位于培养产业一线从事技术应用、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二)能力本位、突出应用的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早已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层面的共识。然而,在高等教育实践层面,却始终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学科中心倾向,人才培养模式带有明显的学科本位特征,表现为人才培养定位学术化、课程体系趋同、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训练弱化等问题。造成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技术人才虽然具有较为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但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不足。
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就需要在人才培养领域实现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的变革。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以在实践中应用知识为目的,通过跨学科的逻辑组织课程;积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构建,以密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在教学内容方面,要适应行业产业升级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技术发展前沿。在教学方法方面,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程要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能力本位”并不等同于高职高专的“岗位导向”。有学者曾就三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特征进行区分,认为“学术型本科是学科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大A型’结构,讲究厚基础。高职高专是岗位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大T型’结构,注重大量专业训练。而应用型本科应该是技术导向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大I型’结构,应强化核心课程”[5]。从这一意义上说,如何在传统本科人才培养的“学术型”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型”之间走出“应用型”的第三条道路,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三)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应用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要基础。地方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应当更加注重应用,强调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制定R&D统计标准时,把科学研究划分为三类,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研究[6]。其中,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又统称为技术研究。地方本科院校科学研究的应用特征,就是要主动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面向地方、面向行业与产业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重视并努力促进应用研究成果的转化,以此来解决行业、产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关键技术;解决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科研变革的关键。20世纪末,美国高等教育学者伯顿・克拉克对英国、荷兰、瑞典和芬兰处于高等教育边缘却成功转型的五所大学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发现,建设不断拓展的发展,是它们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形成这个拓展的,关键就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7]。地方本科院校要建立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科研机制,就需要建立起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鼓励和支持与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研发与应用平台,形成开放共享、深度合作的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前沿技术创新,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四)学术背景与企业经历并重的师资队伍保障
师资队伍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构成中,有相当比例教师来自于传统的综合性大学,缺乏实践能力。而地方本科院校要培养应用技术人才,首先需要一大批具有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的师资。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
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彻底改变重学历、重理论,忽视专业实践能力的现象,重视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学术经历与企业经历双重素养。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或挂职工作,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增强其动手能力。还可以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建合作研究平台,组织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去进行科技开发,共同完成研究项目。同时,加强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评价导向,在职称评定、教师考核等环节,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学校还可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重奖在企业实践和科技开发中有突出贡献和表现突出的教师。
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还应积极培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实训教师队伍。一方面,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专职实训老师,发挥他们对学校转型发展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校企互动,从行业企业聘请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构建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应用型师资队伍。
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信念坚守
雅斯贝尔斯曾指出,当社会发生根本变革时,教育也要随之而变;而变革的尝试首先是对教育本质问题的追问[8]。 在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推动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尤其需要保持对教育本质的坚守。维其如此,才能保证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不偏离正确航向。
(一)关注学生核心素质的养成:对人才培养本质的追问
关于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争论,是高等教育始终无法回避也绕不过去的主题。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矛盾似乎更加突出。因为地方本科院校基于“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往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避免走向培养学术性人才的误区。然而,对专业教育的强调却不能以忽视或者弱化通识教育为代价。20世纪以来,国外理工类高校和专业普遍开始重视提高科技人才的人文素质。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为适应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急剧变迁的社会,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六次大的改革,每次都提出要加强工程技术教育中的人文与社会科学(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H&SS)教育。用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的话来说,H&SS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拓宽工科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借助H&SS教育的整合功能以实现工程教育的目的。这从中已反映出工程教育“非技术化”的趋势[9]。2001年,美国废止《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其核心教育理念由“从学校到工作”(School To Work)发展为“从学校到生涯”(School To Career)。STC理念超越了狭隘地关注学生适应现实工作需要的职业教育理念,致力于使学生在学校与生涯发展之间灵活转换与过渡[10]。这无疑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事实上,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技术人才,更需要大量具有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21世纪的技术思想正发生深刻变革,正从一种基本上是围绕如何掌握制造技艺来进行思考的技术,过渡到一种对“程序设计及使程序尽可能合理化”进行思考的技术。将来的工业设计是更突出个性化的,既满足实用性,又具有人文价值,并因此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极高的整体素质要求[11]。这就需要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能仅仅停留于面向职场、面向一线,强调学生对于岗位的适应性,还要强调面向未来,培养学生对技术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从这一意义上说,始终关注应用技术人才人文素质的养成,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永恒坚守。
(二)重视学科建设的重要地位:对高等院校属性的思考
在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有学者提出了“强化专业,淡化学科”的说法。笔者认为,这里的淡化学科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淡化对学科知识完备性和系统性的追求,更加关注能力本位的专业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地位的式微。事实上,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集中体现。《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五条明确指出,“设立高等学校,应当具备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大学或独立设置的学院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大学还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可见,学科是本科区别于专科的重要特征。
以应用为特征的地方本科院校同样需要重视发展学科,因为学科实力不仅是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持,是服务行业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基础,也是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即一个学科可以深化、整合几个专业的资源,发挥引领提升作用,同时,几个相近专业也可以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发挥集聚效应,支撑学科的发展[12]。
正如有学者所言,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是一场悄然发生的变革,也是一个系统设计的综合改革工程。对于走应用型道路的地方本科院校而言,不仅要成为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基地,成为培养经济转型升级中千千万万技术大军的摇篮。同时,也要成为行业或者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从这一意义上说,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下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重要人力与智力支撑。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EB/OL].[2015-05-22].http:///a/20150519/43788784_0.shtml#_zbs_baidu_bk.
[2]马陆亭.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10-14.
[3][4]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2013:11.
[5][12]唐景莉,刘志敏.高校转型:重构高教核心价值――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J]. 中国高等教育,2015(7):24-35.
[6]刘道玉.论重点大学科学研究的使命[J].高教探索,2006(2):4-8.
[7]唐景莉.高校转型:突破“围城之困”――访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名誉理事长、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成长春[J].中国高等教育,2015(8):33-38.
[8]雅斯贝尔斯,K.T.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6.
[9]潘懋元.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演变――从20世纪至21世纪初期[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46-247.
[10]顾月琴.从STW到STC: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探析[J].职教论坛,2013(3):90-92.
[11][法]R・舍普,等.技术帝国[M].刘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2-13.
Transformation and Persistence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de in China 2025”
Shi Mingzhi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Made in China 2025” put forward urgent demand for high-quality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undertake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training this kind of 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de in China 2025”, th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should realiz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by the measures of “persisting in the school-running orientation of serving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bility-based and application-standing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the production-teaching integrated and combined innovation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teaching staff equally having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enterprise experi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should also adhere to the na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na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qualities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subject construction.
[关键词] 研究生创新人才 课程体系创新 创新平台 创新素质
一、概述
进入21 世纪,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2006年1月,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国家战略。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指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极强的问题意识、稳定成熟的心理品质和较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 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本文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改革、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平台、着力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创新素质等三个方面来探讨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教育。
二、美国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1.优秀的师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拥有优秀的教师是大学不断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直接条件。各校都认识到,能够聘用和留住最优秀的教师,是决定大学生存与否的关键。这些优秀的教师,不仅是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还兢兢业业活跃在教学的第一线。美国大学教授的自较大,可自己选教材和教法,一般上课时只是对研究生进行引导,让其经过独立思考和互相讨论得出结论,增强了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开阔了的思维,锻炼了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适合创新人才的培养。
2.培养有潜力的研究生是做好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美国大学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从新生录取时就已开始。入学时,美国研究生院对专业知识似乎并不看重。美国在招收研究生时采取通用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培养潜力。美国大学认为,知识是普遍联系的,不同学科可以互相启发与促进。宽厚的知识基础、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不同学科专业研究的训练,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其创造潜能。因此,他们在招收研究生时强调专业背景的多元化,从本科到博士都攻读同一专业的人并不多。
3.大力发展跨学科课程,实施机动灵活的教学计划
随着新学科的不断产生和发展,研究生教育日益注重跨学科课程的学习。许多大学都在积极实施研究生跨学科学习计划,并努力在实践中完善。加强各专业知识间的交流与融合,从新的视角分析思考问题,往往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创新的几率也随之上升,有助于研究生发散型思维的培养,增强其创新思维与能力。
4.大力提倡科学研究
在研究型大学中,科研是培养计划中比较主要的部分,如有必要,还可以组成科研小组,小组中既包括博士生也包括硕士生或本科生,由能力较强的教授指导,共同进行科研。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使他们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究者,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实践能力和对学科的理解也大大增强。
三、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改革
我国与美国国情不同,但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共性东西依然存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借鉴国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验,优化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先考虑的原则之一。我们看到,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重视素质教育,强调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并重
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单纯依靠高而深的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手段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研究生培养上,在加强科学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不仅关系到人性的培养,也直接影响人的创造性。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研究生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其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使其拥有宽厚的教育经历和人文底蕴,这才是创造和创新的基础所在。在课程设置上,应该鼓励开设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人文类课程,促进研究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其知识技能的升华。
2.加强学科间交叉与渗透,促进知识的交融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科学研究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加强,技术的多学科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层次都提出新的要求。教育的发展要聚焦科技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适应科技变迁的趋势。要改变过去单一的“专才”式教育方式,加强跨学科教育,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推动学科的综合化发展。从国际上看,许多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中,跨学科类的课程通常占到课程计划的50%以上。
面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变迁的发展实际,要从教育观念创新入手,大量开设选修课、复合课程,构建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合理课程结构,丰富研究生的知识结构。通过为研究生提供多样化教育,加强知识的融会贯通,促进文理知识的渗透与交融,使其尽可能地了解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学会从不同的学术视角思考和解决问题。
3.推行研究为本,培养研究生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的学习应更多地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利用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智力和研究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广泛地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重视教学实践环节,把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把研究生教育作为科技与教育的接口,而不仅是本科教育的延伸。通过让研究生广泛地参与研究活动,能够极大地鼓励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探索精神;通过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可以达到知识的真正消化和吸收,同时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得有益的经验,为将来开展独立的研究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可以为整个社会输送更多具有研究经验以及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从源头上保障创新人才的持续供给,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平台体系
我国教育部在2002 年开始酝酿并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其核心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内容中,明确要求建立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体系,具体包括建立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或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等。这期间,以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及重庆大学等为代表的院校在建立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等方面走在了前列。
1.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2003年5月成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建成了7个开放性创新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全部向在校研究生开放,研究生可进行交叉学科、跨专业领域的自主创新。重庆大学根据现有实验室的条件,通过实验课程选修、研发实验、研发实践、自主研发、自主创业等五个步骤来培养创新人才。研究生按照一定的程序申请进入相关的创新实验室,在实验室专家和技术支持小组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至今,已有万余人次的研究生进入开放性实验室,进行创新项目研发或接受创新专题培训。“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在企业中直接组建研究生创新实践分基地,把创新实践的工作拓展到更大的领域。
2.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采用“实验中心+主题实验室+虚拟实验室”建设模式,三类实验室各司其职,相互补充,能适应研究生申请的各类创新项目。实验中心是基础实验平台,承接研究生各类创新性实验;主题实验室面向具有前沿性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综合性;虚拟实验室是创新实验中心与学校已有的专用实验室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的一个平台,这样既可以用少量的投资完成大投入的实验,也提高了各专业实验室的利用率,达到了双赢。中心还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和创业种子基金,采用自由申请和多渠道筹集资金的运行机制,通过国家、学校、社会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强与研究机构及企业的合作。中心自2004年4月向全校研究生开放以来,已接纳实验学生上万余人次,几百个项目获得批准,项目科技含量高,凸现了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以上两所高校的做法我们不难看出,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和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是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成功尝试,为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我们勾勒出了一条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五、着力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创新素质
1.培养研究生导师的创新精神,把握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
科研创新来源于思维的活跃,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导师不能只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要能在研究生创新教育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导师要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去带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导师的创新意识在于能高瞻远瞩地把握学科发展方向,融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对研究生进行指导,激发其兴趣和创新意愿。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导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研究生。
相关研究方向的突破性进展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源动力,尽快占领学科前沿是创新的基础。因此,研究生导师应该集中精力形成自己明确的研究方向并建立独特的研究优势,并确立自己的研究特色。在学术方法上要形成一套科学、独特的方法论,从而在自己的特色领域取得权威的学术地位。
2.实行双导师制,实践探索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所谓“双导师制”,就是每位研究生有两位导师,其中一位是传统意义上的导师,而另一位则是合作导师,合作导师可以是本校或国内外其他大学的学者、企业或政府机构的专家。双导师制能够很好的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拓宽研究生的知识视野,在学科交叉的氛围中激发创新性,同时,又可以推进学者之间、学者与企业、学者与政府机构中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为研究生提供了解社会和研究现实问题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社会竞争力。
双导师制将社会与高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共享,集理论与实践培养创新于一体,突出导师集体培养的优势,这种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是对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超越。校内外两位导师的合作指导,有利于研究生拓宽知识面,增加社会经验,缩短成才过程,并能促进导师水平的提升,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蹇兴东:建设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46~48
关键词:电子商务;多维开放式;人才培养
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中提出,电子商务人才问题主要体现为: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才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电商企业利润的降低与人力成本的上升之间的矛盾;企业对电商人才素质的要求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综合叉学科,专业领域涉及信息技术、经济、金融、市场营销和管理等诸多知识,其人才需求本身也是多样化、复合型的,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偏向性地重视培养电商专业的课本知识灌输,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训和拓展较少,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创业指导等诸多问题,已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有必要对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进行系统性的、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2多维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内涵
多维开放式课程教学设计包括突破传统校内课堂限制,创建开放性教学空间,还包括理论的开放式收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选择、教学材料的开放式组织、理论教学的开放式实施、教学过程的研究性运用和实践教学的开放式开展等。实施多维开放式教学,从课程教学组织的结构化、封闭式课堂教学逐步向半开放混合式课程、完全开放的社会化课程教学转变,充分发挥了电子商务的专业优势,有助于实现教学时空、师生关系进一步多元化,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更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途径,更能体现相应学科和相应课程的特点,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拓宽学生就业途径。
3多维开放式人才培养机制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新形势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应用创新、科学研究”四大教学模块渗透融合的多维并重的教学体系,构建了“多层次、多领域、模块化”的开放式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3.1理论教学维度
3.1.1知识体系模块化
根据社会经济不同领域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设置人才培养多元化目标,考虑到电子商务专业多领域交叉、知识密集的特点,将电子商务培养方向细分为“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电商技术与开发”、“网络商务营销”、“网络美工与多媒体制作”等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年级层次和专业课程进度,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创业基础”、“网上创业”等创新创业知识模块和知识单元,并结合专业培养方向重构知识体系,突破传统课程体系中各课程、授课老师、教学班之间的界限。
3.1.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在高校本科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对技术经济、管理等主干课程进行合理搭配,并结合各专业课程的教材内容和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中适时安排、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推进学分制改革,将创新创业、各类竞赛、实践项目、科研活动等成果进行分级量化,纳入学分评价体系,促进电子商务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
3.1.3教学方法多样化
探索专题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慕课(MOOC)、翻转课堂等多样化教学种形式和手段。加强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知识要求包括理论与实践能够紧密结合,能够及时衔接新知识新技术;能力要求包含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管理实践、创新与创业、沟通协调、人机交互等方面的能力;素质要求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网络素质、身心素质等。
3.1.4开方式教学模式
推动专业课程间的共享和互联,尝试对知识体系中有时间关联或技术关联的课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构建创新创业驱动的开放式课程群。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鼓励教师协同教学,共同制定授课计划、实验指导和考核体系,学生可以跨专业班级建立学习小组、共同完成课堂作业和课程设计,相关课程可以共享教学、实验资源,互认学分。
3.2实践教学维度
3.2.1动态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建立电子商务毕业生创业、就业信息库,跟踪记录毕业生创业、就业的现状,及时掌握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根据行业和市场需求来动态调整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和相关内容。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实践,了解社会及企业现状与发展,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认知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系统性地开设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系列实践课程,强化模拟性创新创业的具体实践和分类指导,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时间计入相关教学实践学分,并与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起来。
3.2.2“赛-教”结合,以“创”促学
依托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创”、“互联网+”等比赛,对前期研究与探索予以立项支持。定期举行“双创型”专业技能大赛,并由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构建“赛-教”结合的教学机制。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组织各类人文类竞赛、文体类和社会实践类活动,鼓励学生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创新创业思维。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将学生参与的创新创业实践和竞赛活动转化为实践课程学分,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
3.2.3推进电子商务“双创型”特色实验室建设
引进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平台、百度搜索营销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实验沙盘、网络行为分析等系列实验平台,强化模拟性创新创业的具体实践和分类指导。推动电子商务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并以课程群体系为基础,组织跨课程、跨专业的综合模拟实验教学项目,形成规范性的实验指导书和实验规程,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熟练专业技能,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能主动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3.2.4开展深度校企合作
与企业共建模拟创新创业平台,从传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合作进一步提升到顶岗实习、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企业的具体管理和动作环节,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校企协同育人计划。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担任校外导师,指导学生体验企业的项目管理和企业文化,并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3.3应用创新维度
3.3.1筹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室
在本校“创新创业特色专业建设”课题的支持下,筹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室。孵化室提供网站开发与管理、网络营销、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网站美工、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软硬件平台和设备,从学生组建的创新创业团队项目中选拔出一批有创新性和实践意义的项目,分配指导老师,入驻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室进行针对性指导,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并将优秀作品推荐到区级、国家级竞赛中,推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向创业实践转化。
3.3.2实施“项目牵引、团队协作、企业化管理”的培养模式
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探索,或在导师指导下承接企业咨询、企业网站建设、企业网络推广、网络广告制作、网络市场调研、企业电子商务策划与实施等实践课题,例如,结合广西本地方特色,扶助本地小型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等,从而提高学生们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切实做到“高校服务地方”。
3.3.3倡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证活动
探索与“淘宝大学”、“百度营销大学”、“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大学”等第三方电子倡导学生参加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各类职业资格、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证活动。探索与“淘宝大学”、“百度营销大学”、“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大学”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模式,通过假期短训、在线培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现代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模式的认知,增强学生对电子商务平台及工具的操作和管理能力,拓展就业渠道,启发创新创业思维。
3.4科学研究维度
3.4.1提升科研能力
鼓励教师以科研课题为依托,指导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提升科研能力。实施专业导师制度,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生“双创”团队建设相结合,以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自主创业、学科竞赛等项目为牵引,形成跨年级、跨专业班级的项目梯队,导师从职业规划、选课指导、考研指导、竞赛指导、学年论文、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等多方面为学生提出针对性建议,并组织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参与相关科研活动,撰写科研论文。
3.4.2奖励科研创新
建立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科研奖励制度,奖励科研创新,对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申请发明专利、申报软件著作权等创新性研究活动,给予经费支持和相应奖励。在科研创新能力教学方面,组织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创新型实验和开放实验等活动,拓展学生创新性学习和探索的深度。
4结语
本文基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应用创新、科学研究”四个维度提出“多层次、多领域、模块化”的开放式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未来将以桂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为研究对象,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试行,拟设置实验班和参照班,跟踪项目的实施情况,收集学生和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根据实践的具体情况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参考文献
[1]贾扬蕾,鲁美娟.适应开放环境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商论,2014,(10):191-192.
[2]黄丽娟,谢国杰,邹春芳等.基于“五力”协同创新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评价模型及实例分析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4):125-130.
关键词 学科建设 投资学学科 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为大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科是高校的基本组成元素,学科建设则是高校建设的根本。投资学学科作为财经类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财经类院校而言,建设好、发展好投资学学科的意义不言而喻。同时,投资学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强的学科,其建设和发展也一直受到广西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拟从投资学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入手,就完善投资学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出相关对策。
一、当前投资学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对高校实际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高校投资学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缺少世界一流水平的年轻学科带头人
只有一流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才能制定一流学科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规划,才能领导建设一流水平的实验室,才能组织趋于学科前言并具有开创性的科研活动。目前,在投资学学科建设中,许多高校面临着新老学科带头人的交替,学科带头人的新老交替和年轻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也已经摆在首位。然而,有的高校缺乏培养年轻学科带头人的意识,培养力度不大,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安排不足;有的学校投资学学科虽然有获得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的年轻学科带头人,但仍然缺少世界一流的年轻学科带头人。因此,遴选年轻学科带头人应是投资学学科建设工作的应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结合不够
即使在我国较早设置投资学学科的几所高校中,关于研究生培养与科研结合的机制也尚未建立,研究生培养中“重教轻研”的思想仍然普遍存在;一些研究生的选题与导师的科研联系并不紧密,学位课程内容与本学科的科研成果融合不够,缺乏特色。研究生实验课内容与科研论文脱节,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本科层次课程的重复设置等现象也十分普遍,这说明了在投资学学科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培养目标没有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
按照高等学校的教育价值标准,可以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划分为个人本位价值观、社会本位价值观、知识本位价值观与文化本位价值观。个人本位价值观侧重于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在高校教育教学中,人的多方面发展实在传授知识与训练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实现个人知识增长与质的变化,形成个人完整的知识结构,促进个人理智和文明素养的提高,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社会本位价值观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客体与社会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侧重于为社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促进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在个人本位价值观和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区分和融合过程中,部分高校将投资学人才培养目标片面定位于对个人的培养,只重视个人当前和长远的发展,将自我价值的提升和发展最为教育的目标,而没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没有确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社会的长足发展。
二、完善投资学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对策
对于上述在投资学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解决的对策和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一)优化学科人才队伍结构
目前,投资学学科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并且在高校中以表现出师资队伍力量较强、学生数量较多、学科方向分支较为齐全、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等特点,但全国综合院校相比,地方高校投资学学科建设在以下几方面仍需要加强:一是在人才队伍结构中,要增加高层次或一流学术带头人的数量;二是增强科研实力,在重大科研项目中集中力量,争取高层次奖励的科研项目;三是突出特色和优势,在学科研究方向上应有前沿的、创新性的研究。
(二)建立科研导向下导师主导学生参与的培养方案
对投资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笔者建议可以采用导师主导科研项目、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培养模式,将硕士、博士参与课题研究作为毕业考核标准之一,制定各种政策和优惠条件鼓励导师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或者每年设置学生科研基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研活动,建立学生自主创新、导师指导的模式。
(三)确定层次多元的人才培养目标
不同层次的院校,不同类型的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长与传统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应用型、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当前教育部提出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但是高校不能盲目跟风,创新型、学术型的人才培养任务主要来自于研究型大学,一般的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不能舍本逐末忘记自身的特点,舍弃自身的特点。高校人才培养成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所培养人才的特色性。特别是地方财经类院校,更应该、找准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人才需求,培养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经济的作用,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总而言之,高校投资学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不断进行研究和检验,才能找出一条具有高校特色的投资学人才培养之路,才能培养出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勇.加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思考[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03)
[2] 寇福生、周鹏、高治军.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9(03)